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影像系统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5 23:05:45

影像系统

影像系统第1篇

[关键词]艺术媒介;风格;稳态叙事;动态叙事

《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一书中,影像系统被分为六大影像系统。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是建立在电影的媒介特性――运动的声画影像这一基础之上的。因此,以艺术媒介决定论来建构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是从电影本体的角度对影像系统的风格进行终极探讨。

一、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

何为风格?风格是主观唯心的,又是个人化的。这与艺术媒介的表现主体――艺术家在表现媒介上达到了一致,即以运动的声画影像作用于观众的感官反应。大卫・波德维尔认为:“风格指的就是电影组织技术的形式系统。”[1]这里,风格作为创作主体使用电影技巧的技术形式而存在。风格是从个人化的艺术创作到电影组织技术的形式系统,是主观艺术创作与客观技术相结合的结果,从而达到电影表现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上的综合表现力。

何为艺术媒介?“艺术媒介就是某门艺术的表现媒介,并且在艺术的意象传达中起决定作用……影视艺术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2]电影的表现媒介是运动的声画影像,它需要观众对“运动的声画影像”进行整合,才能完成影像系统风格特征的确立。电影媒介决定了电影的根本任务是叙事,进一步地,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取决于电影叙事的刺激时间与表现空间。假如事件过程可通过长时间的流动变化来达到目的性的空间动态行为,那么叙事的动态行为必定与时空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但是在电影有限时间中,它要求主要人物必须重叠、集中,并且通过矛盾冲突彰显人物之间内在差异,创造人物活动的叙事时空。在这种流变的有限时间和空间里,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稳态叙事,即在连续性的时间流变里,形成他者的主观叙事表现空间;二是动态叙事,在具有周期性的时空流变中,并不破坏故事本身,从而造成的一系列的叙事线性反应链条。因此,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必须与时空流变同时存在,从而决定了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是稳态的还是动态的。

当然,在较长的时间流动变化中所产生的空间动态行为也可以是无目的的,即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也可表现为排除在叙事机制之外的反叙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具备时空流变特性,即使是被拼贴起来的,同样可以形成主观情绪化的表达,并在时空流变中形成影像系统的风格。

二、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

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以艺术媒介论为基础,在运动的声画影像这一表现媒介上,观众通过一般现实逻辑对表现媒介进行自我解读,并产生认同。另外,镜头和剪辑作为电影技巧的技术性存在,对影像系统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影像系统以一般现实逻辑为中心向两极扩散,由此形成了三种风格特征。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可归结为:现实性的稳态叙事、一般现实逻辑之下的动态叙事、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影像系统一旦脱离一般现实逻辑,走向抽象化的电影表达,就开始了反叙事的情绪化表达,尤其是抽象影像系统借助过度曝光和直接绘制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情绪化的表达,就使抽象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走向了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

电影表现媒介的风格形态,其中稳态叙事与动态叙事都是建立在一般现实逻辑基础之上的,两种风格形态的表现形式走向两个极端,前者为原生现实的日常生活叙事,后者是一般现实逻辑下的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与创造。由于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了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特征。

(一)现实性的稳态叙事

稳定叙事一般为日常生活段落,并不打断时空建构,在原生现实的时空流变中,形成了现实主义的纪实风格,这时的影像系统走向了一种极端,即打破故事桎梏的纪录片方向,这种风格的电影叙事表现为稳态的叙事风格特征。于是真实成为至高无上的美学追求,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理论奠基人:巴赞与克拉考尔。

巴赞强调完整现实的真实,[3]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叙事结构的真实。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短片基本上以单个镜头表现画面的含义和表现力。《水浇园丁》中,一个小男孩踩住了园丁的水管,当小男孩快要跑出画面时,就恰巧被园丁抓住,园丁打了小男孩的屁股,小男孩出画,园丁继续浇水。这样,单个画面的表现信息就增强了。若小男孩跑出画外,单个镜头的表现力就不饱满了。巴赞的完整真实是在时空流变的线性结构中形成的,这种时空流变与原生现实息息相关,从而奠定了纪实美学的艺术理论基础。巴赞以其长镜头与景深镜头理论著称。电影《纯真年代》片头以一个主观长镜头来展现宴会场景。当男主人公纽伦走进宴会厅,以频繁的摇移以及360度的旋转镜头来取代单个镜头分切,将整个上层社会的奢华展露无疑。即使男主人公被跟丢,也并未打破整个行为事件的流程,而且十分清楚地交代了场景与人物,时空的流变在这里显得更为自然、流畅。一部好的片子常常会把电影作为一扇厚厚的玻璃窗,从玻璃窗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者对深度的再现。电影技巧的运用可以大大强化电影的真实感,让观众在透明与暧昧多义的影像中进行自我反思与主观评价,当然这些电影理论的应用必须遵循现代电影的叙事原则,以期到达再现现实事物的自然流程,从而形成电影的艺术风格特征。它们的意义在于,诸如在镜头、造型、构图、色彩、光线在内的影像系统的构成元素被纳入电影时空流变的同时,这两种电影技巧对现实主义纪实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也实现了现实性的稳态叙事。

“巴赞满腔热情地宣告:意大利电影的现实主义绝对没有导致美学的倒退,相反,它推动了表现手段的进步,促进了电影语言的胜利发展,扩大了风格化的范围。”[4]无疑,这种对“真实”的美学追求在表现媒介上扩大了电影语言风格化的范围,这也直接导致了现实性的稳态叙事这一风格特征的形成。如果说巴赞强调完整现实的话,那么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他把照相性作为电影的本性而存在。他并不排斥精神世界的时空流变。这种稳定叙事的风格特征在纪录片的物质世界与造型表现两个矛盾冲突中贯穿始终。

(二)一般现实逻辑之下的动态叙事

动态叙事会在建构时空顺序的同时结构故事,这就形成了影像系统的经典风格特征。在一般现实逻辑下,这种逻辑是成立的,并且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仿真现实。

在具有周期性时空流变的动态叙事中,电影的表现媒介成为创作者的主观表达对象,在具备了个人风格的同时,也创造了适合观众的通俗、易懂的故事,而讲故事的方法、形式被自动隐藏。形式虽被忽略,但故事是自动呈现给观众的。电影的表现媒介是通过观众的感官来传达的,形式结构的自我隐藏,大大减弱了观众的接受过程,这是因为观众在一般现实逻辑下具有一种天然的适应能力。以《霸王别姬》为例,观众往往对这个故事进行一个故事链条总结,那么他们对故事整合的结果一般为一代名伶程蝶衣与段小楼如戏“霸王别姬”般的一生,但是观众往往忽略这个故事是以“现在―过去―现在”的结构来讲述故事,其中又以政治事件为背景作为贯穿故事发展的线索。

另外,作为动态叙事的一般现实逻辑,由于受时代、民族、地域的影响,形成自我规定的现实逻辑。不论是以具象物的象征意义作为局部修辞手段的真实影像系统,还是以非现实化叙事机制、非现实时空建构的象征文化影像系统,还是作为特殊文化学说的特殊文化影像系统、以有神论建构的神化影像系统以及兼容式影像系统,它们都以一种自我规定的现实逻辑进行叙事。尤其是特殊文化影像系统,它的一般现实逻辑是特殊文化学说,观众只有在知道这个学说,并把它作为一般现实逻辑的元素而存在时,特殊文化影像系统才能成立。于是,在自我规定的现实逻辑的前提下,形成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动态叙事特征。

(三)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

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这一风格特征在实验性、先锋性的电影创作中比较常见。例如,以“运动的线条”为表现媒介的纯电影,追求形式主义的风格与情绪化的个人表达。这种形式主义的现实是创作主体主观创作的现实,即创真现实。这种创真现实的风格特征是反叙事的、情绪化的。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爱森斯坦把杂耍蒙太奇理论推上了情绪剧本理论的极端。这种反对戏剧冲突和戏剧结构的形而上的形式主义创作与电影的表现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的直观表达相冲突,使得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这种形式主义的主观情绪化表现只能用于华彩片断或将合理内核用于叙事,并不能贯穿整部影像系统,当然这是主流电影无法继承的。种种弊端导致具有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这一特征的抽象电影无法存活,当这种形式主义的情绪表达发展到极致,只能以另一种形式―― MTV、戏剧等依附于电视或网络而存活。

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作为抽象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使其有别于一般现实逻辑之下的其他影像系统,但是这种影像系统的存在终究只能停留在实验性的支离破碎阶段,不具备叙事功能就意味着不易被观众理解,自然也会导致这种影像系统的消亡。

总之,现实性的稳态叙事、一般现实逻辑之下的动态叙事,反叙事的情绪化表现这三大风格特征构成了影像系统风格的一般特征,后者为抽象影像系统所独有的风格特征,而前两者作为其他五大影像系统的一般风格特征是以一般现实逻辑为前提的,具有共通性。

三、结语

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论是建立在艺术媒介论的基础之上的,且依附于电影技巧而存在的,而电影的表现媒介――运动的声画影像的风格形态又是与时空流变同时存在的。对于电影,我们不能把电影艺术与电影技巧分离开来。否则,就会导致对诸如包括影像系统风格在内的理论的误读。因此,作为电影人,在电影的时空流变中,只有将艺术上的主观表达与电影技术的技巧形式相结合,才能确立影像系统的风格特征,从而实现个人化的艺术表达。

[参考文献]

[1] 大卫・波德维尔,克里斯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 黄琳.论艺术媒介决定论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3).

[3]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4] 崔君衍.《电影是什么?》宣扬了什么?――纪念安德烈・巴赞90诞辰[J].当代电影,2008(04).

影像系统第2篇

关键词:影像校正,图像处理,控制点

影像校正是在图像处理子系统下【镶嵌融合】菜单下完成的,镶嵌融合是图像处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利用该功能可以完成影像几何校正,影像镶嵌等实用操作。对于转换完的MSI 格式的底图有两种校正方法:一种是利用参照文件校正影像;另一种是标准分幅数据,用DRG生产来完成影像校正。本文介绍利用参照文件校正影像,方法如下:

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子系统下图像分析子模块,点击【文件】【打开影像】,打开刚转换的MSI文件。然后选取【主界面菜单】【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本例选择"校正参照线.WL",打开参照文件。在图像-图形-控制点列表显示模式中有三个窗口显示在屏幕中;左上角的窗口是校正文件显示窗口,右上角的窗口是参照文件显示窗口,下边的窗口是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如图 1)。

图 1 矢量化图像的镶嵌配准

当控制点分布较为密集时,在局部放大显示窗口中可能会同时显示多个控制点,其中红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当前控制点,蓝色十字叉显示的为其邻近控制点, 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当对当前控制点进行编辑时,若改变当前控制点位置,则对当前编辑点而言,其初始点位将变为蓝色十字叉显示,在十字叉旁会显示该点的点号,改变后的点位将仅以红色十字叉显示。

图2 局部放大窗口

添加控制点步骤:首先清除系统自动生成的图边的四个控制点,再对校正图像做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使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明显;然后单击校正图像上的目标点,系统将弹出一个以目标点为中心的局部放大窗口,目标点在该窗口内被标注为红色"+",此时可在该窗口内通过点击鼠标左键精确指定目标点; 若此时已有控制点的个数不少于 3 个, 系统会自动弹出建议的参照图像/图形的局部放大窗口, 系统预测的参照图像/图形的目标点显示在该窗口的中心,同时被标注为红色"+",用户可以在该窗口中精确定位相应的目标点,也可在局部放大窗口外点击鼠标右键关闭该窗口,重新在参照图像/图形窗口中选取目标点。

在 MSIPROC 子系统中,几何校正的模型采用了多项式拟合法,系统支持一阶到五阶的多项式几何校正变换, 为了保证较高的校正精度,实际选择的控制点至少为理论数的3倍。

本例采用一阶多项式几何校正,选择9个控制点,分别取在公里网的交点上,第一行第一列、第一行第四列、第一行第八列,第四行第一列、第四行第五列、第四行第八列,第七行第一列、第七行第四列、第七行第八列。

用鼠标左键单击图像或图形窗口,系统将以单击点为中心弹出一个局部放大显示窗口,当前点将以红色十字叉显示,若该点附近有其他控制点,则这些点以蓝色十字叉显示作为参照,用户可在该窗口中通过点击左键来改变控制点位置,确定控制点位置时按下空格键,局部放大窗口中的十字叉将变黄色。(注:如果控制点的数目大于3个,那么在另外一个窗口将自动定位到与输入点相匹配的位置,并将自动弹出放大窗口,同时底图也已经定位到以之为中心点的状态。这就要求在输入前三个控制点时,一定要保证尽可能高的精度,以保证系统控制点预测的精度。)在另一窗口中通过放大缩小窗口,先粗略定位到与已输入的控制点相匹配的位置(如果已经弹出放大窗口,可以在放大窗口外的窗口位置按鼠标右键使放大窗口消失),按照前述步骤操作加入匹配点,精确定位后,按空格键,当两个放大窗口的十字架都变黄时,系统弹出对话框,选择"是"加入控制点,选择"否"取消操作。

影像系统第3篇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病历 医学影像系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管理已迈入网络信息化,其中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重要组成部分,取代传统的手写纸张病历,运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与再现;医学影像系统是应用于医院中管理影像诊疗设备如CT、MR等产生的医学图像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与医学影像系统共同成为医疗决策支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人员通过调取患者电子病历及其相关医学影像信息,开展诊疗活动。此外,医院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还关系国民医疗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制定、执行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次研究从两者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应用技术方法出发,探讨现存的问题并做出展望。

1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卫生经济已得到初步确立,医疗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多数医院已基本完成医疗设备、基础建筑的配置,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已转入深化内涵、加强管理中来,特别是在引入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之后,各医院结合自身情况,已逐步完善医院信息化建设,由传统的物质、经济信息管理,过渡至整个医院信息管理,由传统的单机系统至信息网络化。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提高管理效用,已成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共识。信息系统下辖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住院病人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各个系统相互覆盖,各有侧重,以配合医院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目前,我国各大医院普遍使用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配合相关软件、设备构建医院网络,基于计算机语言访问数据库,完成信息的传输。在此种背景下,电子病历、医学影像系统等针对性较强的理念诞生并被运用于实践,极大的提高了管理的效用。

2 电子病历概述

2.1 电子病历的效用

(1)电子病历适应医院网络信息发展需要:目前,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得到推广,使用电子病历代替传统纸张,通过光电讯号实现网络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差错,提高诊疗质量,为管理提供便利。

(2)电子病历可提高异地信息传递的质量与效率:电子病历通过局域网甚至是互联网可实现异地传输,为远程医疗提供了基础,当患者转诊时,电子病历可通过区域共享,节约诊疗时间。目前,部分西方国家已基础实现国民健康信息网络化,实现电子病历实时传递。

(3)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了依据:相关部门可通过电子病历,统计、分析,归纳出有价值的信息,评价国民健康水平、医疗资源消耗情况等,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进而减少资源消耗。

2.2 电子病历发展方向

电子病历牵涉甚广,关系医疗、管理等多个行业,关系个人、社会,家庭、国家等各个阶层,从国民卫生角度考虑,建立国民电子病历已成为必然,是构建国民医疗体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电子病历内容缺乏规范指导,地区间、各医疗机构间电子病历内容差异较大,电子病历仅在内部传递,严重影响区域间信息传递效率。此外,电子病历传递缺乏制度保障,地方医疗经济壁垒较大,医疗改革力度不够,电子病历难以实现地区间共享,甚至受到人为阻挠,其它地区电子病历难以得到本地认可。

3 医学影像系统概述

3.1 医学影像系统效用

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已成为重要的诊疗工具,医学影像信息成为重要的患者信息,是医院开展诊疗活动的依据。医院影像信息存储多由胶带、胶片、图纸等载体完成,丢失、损毁等情况时有发生,迫切需要高效、可靠的管理。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大力推进,相关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目前技术条件已能满足大容量影像信息的存储、传递。

3.2 医学影像系统现状

医学影像系统构建的目的在于为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教学、科研提供便利,整个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医学影像系统时缺乏系统性的认知,多与病历系统相结合,建立连接实现联合以便诊断,其它教学、科研领域调取影像信息则比较困难。因此医院在构建医学影像系统时,应综合考量,单独设立、区域共享,以满足各领域活动需要。

3.3 医学影像系统发展方向

医学影像信息常通过图片、影像进行传递,容量较大,对设备技术要求较高,医疗机构设施、设备其型号、功能各有不同,在传递影像信息中可能出现冲突,特别是部分影像信息严重失真,像素、色素、几何分辨率等较差,信息经传输后已不能满足需要[4]。因此医疗机构在开展医学影像信息建设时,应具有全局意识,配备协调性良好的设施设备,缩短处理流程,实现影像设备信息传递,保证信息质量。

医学影像信息不同于文字信息,特征性并不明显,目前尚无有效统计、筛选、比对、分析的技术手段,给信息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科研、教学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利用人工方法处理海量的信息,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学影像信息系统需要更加智能化的处理、传输技术。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仍在不断深入当中,医疗信息全国区域内跨省共享,已成为必然。医院应适应社会发展,在构建自身医疗信息网络时,加强电子病历、影像学系统的制度化、标准化,增添先进的处理、存储、传输设备,以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用,提高医院诊疗效率,为国家政策开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顾艳,韩志东.加强电子病历质量安全监管功能[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3,20(6):62-63.

[2]郜凯华,李楠,谢铮.组织因素对实施电子病历系统的影响[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11):26-28.

[3]唐晓东,罗娟,关晓峰等.新版电子病历系统与临床信息系统有效集成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07):656-658.

[4]庞涛.信息化水平应体现医院综合实力―记2013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J].中国信息界:医疗,2013,5(05):24-24.

[5]胡志坚.集成平台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3,9(04):59-65.

影像系统第4篇

关键词:生态遥感;ERDAS;ARCGIS;人机交互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P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8-0008-02

1完成影像合成与融合处理

利用计算机将采集的信息源分别对应红、绿、蓝通道进行模拟天然色彩合成,同时保持同前基础影像的波段一致性,从而减少波段合成不一带来的对影像色调的影像。

针对重点区域,采用高分辩率的波段进行影像融合,提高影像的地面分辩率,以保证重点地区的大比例尺对影像的精度要求。影像合成的效果尽可能接近地面目标,增强影像的可读性。

2完成影像几何纠正

控制影像――2000年度以旗、县为单位的Landsat TM4、3、2波段合成影像按照1∶50000地形图进行纠正。待纠影像――CBERS-2遥感影像(影像为4、3、2波段合成影像)。

采用等面积割圆锥投影(Albers Conical Equal Area),椭球体为Krosovsky,双标准纬线为北纬25°和北纬47°,中央经线为东经110°,投影起始纬度12°,中央经线偏差和起始点偏差都为0。

3遥感影像的镶嵌与裁切

对经过几何纠正的影像进行地理坐标编码及投影系统的追加,统一每景影像坐标系统。采用直方图拉伸方法进行各影像间的色调调整,以使不同季相的影像色调协调一致,并且近似与实际地物色彩。

4质量控制

遥感影像质量控制:图像数据是本次生态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的主要信息源,其影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调查成果的质量。因此,需要对CEBERS-2图像数据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时相、云量、季相、规范等。

几何精纠正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是影像数据几何精纠正。因为几何纠正生成的影像是以后影像解析的基础,是下一工序人机交互解译的基本数据,因此操作人员在完成每个工序后,必须对图像数据进行检查,以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信息源用于下一工序。

人机交互解译工序作业前所得到的解译作业用影像栅格文件,是经几何精纠正和数字镶嵌合格后,CBERS-2的2、3、4三波段数据。

精度控制要求:定位精度直接影响解译数据的精度。根据总体设计要求,遥感影像几何纠正的控制精度:景内20米之内,景与景之间接边40m。具体检查办法是:将纠正好的影像与控制影像叠加,利用ERDAS软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检查全景误差,误差均小于20m即CBERS-2影像的1个像元时,为合格;反之不合格,需重新纠正。

5人机交互式图像解译

选择典型样区进行室内卫星影像的色调色彩、形态、纹理特征等分析判读,建立直接解译标志。结合野外调查,并应用自然环境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综合分析,建立间接解译标志,实现现在调查图像解译。人机交互式遥感图像解译采用先内业后外业的方法,经过实地印证,在图形编辑时补入印证的内容。为使数据库在数据的位置精度、属性定性、数据的完整性等方面达到相应时反映的现势性要求,如实的反映地物特征和属性,满足数据库的精度要求,便于动态分析。

此次解译在ARCGIS8.3与ARCVIEW3.2软件的编辑环境中进行矢量化。首先,将2000年矢量图层投影转换为与控制影像相同的投影体系,在2000年影像上细化2000年矢量图层(细化与纠错同时进行),然后重新生成拓扑关系、查错;接着在2005年TM影像上将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矢量信息层针对动态变化进行编辑,同样生成拓扑关系。

6外业印证及印证路线和样点分布

外业印证的重点放在内业判读类型上,以及内业难于判读的类型上。同时对于同物异谱或异物同谱的地方也都实地核查。外业印证路线的设计实施,充分考虑项目动态性要求,以及外业困难程度。

7建立数据库

依据项目要求和项目总体目标。建立项目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软件平台。项目GIS数据库集包括:

卫星遥感数据库;现状动态数据库;专题数据库。

8图件提取

编辑生成的图件,应该是系列的分类型、分层次的图幅,即可按类型进行查询、检索、提取,任意出图,也可以按层次分别提取叠加,供分析、组合使用。

9图件输出

利用ArcGis中Arcmap绘图程序,进行图件的排版,图面修饰。根据需要,按照比例实现计算机出图。

参考文献

影像系统第5篇

在金融、工商税务、保险等行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业务票据和档案资料,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存在一定弊端,如纸质档案经过多次翻阅查询,容易损坏;档案的整理、编纂工作耗时费力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档案资料管理困难;查询响应慢,无法实现多人共享,造成查询效率低;无法与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配合使用,信息流程断档等。

针对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少机关企业采用了档案影像化管理。即大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存储技术等),实现各类票据、档案存储、管理和查询的电子化,提升票据的保存质量;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减少业务资料处理过程的人工干预;确保数据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票据和档案材料的检索速度。通过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及高效利用,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档案影像系统的使用。银行业的同仁认为影像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档案整理效率。税务部门感觉有了档案影像系统,查询、提取纳税户档案又快又准确,让他们从繁重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税源管理中。保险企业的同志曾说,我们人身保险档案的特点是时间长,投保人与日俱增,导致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自有了档案影像系统,纸质档案资料在完成扫描后,就被真空包装封存,几乎不再受温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同时打包封存的资料不用装盒装箱,所占空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解决了人身保险档案存期长、库存压力大的问题。而政府机关的体验是档案影像系统的运行成功,是机关档案由纸质归档向电子归档的一次跨越,也是档案材料手工整理向电子方向过渡的有益尝试。

二、档案影像管理系统的构建

档案影像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系统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逻辑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应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为数据采集、数据展现与数据统计,主要完成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实现部分,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加工、分析、整理;数据存储层实现对处理后数据的存储、管理。

其业务流程包括:

(一)影像采集(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前端,它将原始纸质传票转换为电子影像,将影像提交到存储服务器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扫描控制台是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源头,是档案电子化的第一步。扫描控制台系统支持各类扫描仪进行票据档案的扫描,实现影像采集。针对重扫、补扫等特殊批次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影像质检(质检子系统):质检子系统按照一定策略对扫描后的影像进行抽检,以保证凭证影像的质量,对于质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的影像,下发影像差错,要求扫描人员进行补扫或重扫。质检子系统需同时提供影像修正、差错处理的功能。

(三)ock识别服务: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对经扫描和质检的票据影像,调用ocr识别接口,实现票据分类,采集票面要素,形成影像精确索引,为后续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四)索引补建:对于ocp,识别有误,或需要手工建立索引的档案,提供索引补建的功能。通过浏览影像,人工识别票面要素,建立影像相关索引。

(五)数据及影像查询: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及影像的查询功能。提供按批索引或精确索引的查询,提供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及组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六)系统管理:采用资源、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的多维组合,将系统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通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即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采用数据库软件包或存储过程的方式为各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接口,主要是用户验证及权限验证的功能。

(七)影像归档存储:按照统一的索引定义和统一的归档逻辑,将影像进行批量归档存储。对外提供接口,供其他接口进行影像调阅。

(八)光盘组织和刻录子系统:将系统中的影像及相应的数据按一定的算法或规则,组织成相应规格的光盘数据,用户可选择单盘或光盘库自动刻录的方式将数据刻录到光盘。光盘上内置影像查询系统,可查询光盘的影像。

三、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完全是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解决了原始的票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即可,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一)经费问题。例如机关和企业若要实现档案影像化管理,首先需要启动近四十万元资金购买和创建系统,如果想要将往年库存档案全部影像化存储,必然会产生工作人员、办公地点的增加,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像系统第6篇

在金融、工商税务、保险等行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业务票据和档案资料,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存在一定弊端,如纸质档案经过多次翻阅查询,容易损坏;档案的整理、编纂工作耗时费力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档案资料管理困难;查询响应慢,无法实现多人共享,造成查询效率低;无法与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配合使用,信息流程断档等。

针对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少机关企业采用了档案影像化管理。即大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存储技术等),实现各类票据、档案存储、管理和查询的电子化,提升票据的保存质量;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减少业务资料处理过程的人工干预;确保数据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票据和档案材料的检索速度。通过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及高效利用,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档案影像系统的使用。银行业的同仁认为影像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档案整理效率。税务部门感觉有了档案影像系统,查询、提取纳税户档案又快又准确,让他们从繁重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税源管理中。保险企业的同志曾说,我们人身保险档案的特点是时间长,投保人与日俱增,导致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自有了档案影像系统,纸质档案资料在完成扫描后,就被真空包装封存,几乎不再受温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同时打包封存的资料不用装盒装箱,所占空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解决了人身保险档案存期长、库存压力大的问题。而政府机关的体验是档案影像系统的运行成功,是机关档案由纸质归档向电子归档的一次跨越,也是档案材料手工整理向电子方向过渡的有益尝试。

二、档案影像管理系统的构建

档案影像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系统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逻辑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应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为数据采集、数据展现与数据统计,主要完成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实现部分,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加工、分析、整理;数据存储层实现对处理后数据的存储、管理。

其业务流程包括:

(一)影像采集(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前端,它将原始纸质传票转换为电子影像,将影像提交到存储服务器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扫描控制台是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源头,是档案电子化的第一步。扫描控制台系统支持各类扫描仪进行票据档案的扫描,实现影像采集。针对重扫、补扫等特殊批次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影像质检(质检子系统):质检子系统按照一定策略对扫描后的影像进行抽检,以保证凭证影像的质量,对于质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的影像,下发影像差错,要求扫描人员进行补扫或重扫。质检子系统需同时提供影像修正、差错处理的功能。

(三)OCK识别服务: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对经扫描和质检的票据影像,调用OCR识别接口,实现票据分类,采集票面要素,形成影像精确索引,为后续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四)索引补建:对于OCP,识别有误,或需要手工建立索引的档案,提供索引补建的功能。通过浏览影像,人工识别票面要素,建立影像相关索引。

(五)数据及影像查询: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及影像的查询功能。提供按批索引或精确索引的查询,提供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及组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六)系统管理:采用资源、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的多维组合,将系统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通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即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采用数据库软件包或存储过程的方式为各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接口,主要是用户验证及权限验证的功能。

(七)影像归档存储:按照统一的索引定义和统一的归档逻辑,将影像进行批量归档存储。对外提供接口,供其他接口进行影像调阅。

(八)光盘组织和刻录子系统:将系统中的影像及相应的数据按一定的算法或规则,组织成相应规格的光盘数据,用户可选择单盘或光盘库自动刻录的方式将数据刻录到光盘。光盘上内置影像查询系统,可查询光盘的影像。

三、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完全是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解决了原始的票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即可,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一)经费问题。例如机关和企业若要实现档案影像化管理,首先需要启动近四十万元资金购买和创建系统,如果想要将往年库存档案全部影像化存储,必然会产生工作人员、办公地点的增加,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像系统第7篇

在金融、工商税务、保险等行业,每天会产生大量的业务票据和档案资料,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存在一定弊端,如纸质档案经过多次翻阅查询,容易损坏;档案的整理、编纂工作耗时费力造成档案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档案资料管理困难;查询响应慢,无法实现多人共享,造成查询效率低;无法与业务系统及办公系统配合使用,信息流程断档等。

针对原始的手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不少机关企业采用了档案影像化管理。即大量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存储技术等),实现各类票据、档案存储、管理和查询的电子化,提升票据的保存质量;规范档案管理流程;减少业务资料处理过程的人工干预;确保数据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票据和档案材料的检索速度。通过对档案的科学管理及高效利用,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和空间,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档案影像系统的使用。银行业的同仁认为影像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提高了档案整理效率。税务部门感觉有了档案影像系统,查询、提取纳税户档案又快又准确,让他们从繁重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税源管理中。保险企业的同志曾说,我们人身保险档案的特点是时间长,投保人与日俱增,导致库存压力越来越大。自有了档案影像系统,纸质档案资料在完成扫描后,就被真空包装封存,几乎不再受温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延长了档案资料的寿命,同时打包封存的资料不用装盒装箱,所占空间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解决了人身保险档案存期长、库存压力大的问题。而政府机关的体验是档案影像系统的运行成功,是机关档案由纸质归档向电子归档的一次跨越,也是档案材料手工整理向电子方向过渡的有益尝试。

二、档案影像管理系统的构建

档案影像化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系统的构建,一般情况下,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逻辑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应用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为数据采集、数据展现与数据统计,主要完成与用户的信息交互;业务逻辑层为业务逻辑实现部分,完成对采集数据的后台加工、分析、整理;数据存储层实现对处理后数据的存储、管理。

其业务流程包括:

(一)影像采集(扫描子系统):扫描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数据输入前端,它将原始纸质传票转换为电子影像,将影像提交到存储服务器上以便进行后续工作,扫描控制台是整个系统中数据的源头,是档案电子化的第一步。扫描控制台系统支持各类扫描仪进行票据档案的扫描,实现影像采集。针对重扫、补扫等特殊批次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影像质检(质检子系统):质检子系统按照一定策略对扫描后的影像进行抽检,以保证凭证影像的质量,对于质检过程发现的不合格的影像,下发影像差错,要求扫描人员进行补扫或重扫。质检子系统需同时提供影像修正、差错处理的功能。

(三)ock识别服务:采用后台服务的方式,对经扫描和质检的票据影像,调用ocr识别接口,实现票据分类,采集票面要素,形成影像精确索引,为后续业务处理提供数据基础。

(四)索引补建:对于ocp,识别有误,或需要手工建立索引的档案,提供索引补建的功能。通过浏览影像,人工识别票面要素,建立影像相关索引。

(五)数据及影像查询:提供基于web的数据及影像的查询功能。提供按批索引或精确索引的查询,提供精确查询、模糊查询及组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方式。

(六)系统管理:采用资源、用户、组织机构、权限的多维组合,将系统的用户和角色管理、资源管理、权限管理、日志管理完整的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完善的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通用系统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gui(graphicaluser interface,即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进行系统资源的管理,采用数据库软件包或存储过程的方式为各子系统的开发者提供接口,主要是用户验证及权限验证的功能。

(七)影像归档存储:按照统一的索引定义和统一的归档逻辑,将影像进行批量归档存储。对外提供接口,供其他接口进行影像调阅。

(八)光盘组织和刻录子系统:将系统中的影像及相应的数据按一定的算法或规则,组织成相应规格的光盘数据,用户可选择单盘或光盘库自动刻录的方式将数据刻录到光盘。光盘上内置影像查询系统,可查询光盘的影像。

三、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完全是依照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解决了原始的票据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操作起来十分便捷,工作人员只需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即可,目前该系统已在国内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政府机关档案管理中心应用,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档案影像管理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开发研究。

(一)经费问题。例如机关和企业若要实现档案影像化管理,首先需要启动近四十万元资金购买和创建系统,如果想要将往年库存档案全部影像化存储,必然会产生工作人员、办公地点的增加,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像系统第8篇

关键词:PACS系统医学影像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295-01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影像储存与传输系统),将医学图像资料转化为数字信息,通过高速计算机设备及 通讯网络,使图像资料得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在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医学影像学教学提供了更先进的手段。

1PACS 系统的工作原理

成像设备(获取图像的计算机) 得到图像文件后,通过文本信息的描述进入数据库系统、进行图像文件归档与控制,最后数据图像在显示工作站自由显示。图像显示工作站是PACS 系统的窗口,也是医学影像诊断的基础,它为用户提供良好操作界面,实施图像(组织、测量、文档处理等) 多种操作。网络是PACS 系统信息流动的通路。

2PACS系统的主要构成

2.1图像输入部分:图像输入采用两种方式,通过采集工作站将CT、MRI、DSA、CR、DR设备输出的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符合DICOM3.0标准格式以及由DICOM3.0接口直接进行数字信号传输。对图像可以进行静态及动态采集,将采集来的CT、MRI、DSA、CR、DR图像有选择性地上传至数据库服务器。

2.2图像数据库:图像数据库用来存储和管理图像数据,分为短期存储和长期存储两种。

2.3图像数据通讯网络:在影像科内部采用局域网。

2.4图像处理工作站:图像处理工作站具有图像后处理、图像显示、局部存储及各种操作控制功能。它由处理机、图像显示缓冲存储器、高分辨力显视器、文字显示器和局部图像储存器组成。

3利用PACS进行超声诊断学教学的优越性

3.1PACS系统有利于教师备课和多媒体教学。传统影像学实习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文字说明形式的授课、临床实习和考试组成。其准备工作耗时长、影像教学图片质量不佳、数量少,难以使人产生兴趣,特别 是无法解决复习图片的困难。现在,利用PACS系统强大的查询功能,采用简单便捷的系统分类和病名关键词查 询方式,可以直接从PACS系统调取符合教学要求的图像,完成医学影像学专业和 非影像医学专业诊断学课程多媒体幻灯教学课件的制作,极大地缩短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周期。通过PACS系统直接处理制作的多媒体幻灯课件与利川扫描仪或数 码相机获得的图像相比,避免了因扫描仪亮度、数码相机像素、胶片影像质量、 背景灯完度和均匀度,拍摄位置、角度等因素造成的信息丢失和图像变形,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课件制作的质量和效率。也给教学人员集体备课、讨论、检查和修改教学内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节约了时间。教学的结果显示,多媒体教学受到普遍欢迎,它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课上记、课后背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超声影像学科直观形象、空间立体感强的特点,调动了学生的多感官学习,具有获取知识量大、重点突出、有利于专业技能的掌握等特点,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3.2PACS系统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高效、灵活。PACS系统以其新颖的形式、多变的字体、丰富的图片、活泼逼真的动画形象,表现力和感染力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医学影像教 学变得生动活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根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的具体情况,快捷方便地调用和同时显示,学生能在较短的单位课时内,获取较大量的图文信息,可高效率地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读片能力。利用PACS系统形象化教学变死教材为活教材,提高记忆效果和理解力。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及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或难理 解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适当地表现出来使其形象化。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去进行概念理解就会产生前所未有的效果。教学课件可反复播放,部分学生可将其内容拷贝后课后复习、归纳、总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传统的放射诊断学教学中,小班阅片实习课占较大比例,是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理论及提高实际阅片能力的重要一环。但老师每次上实习课时必须提一大堆体积大,重量可观的教学片,同时在新的形势下,伴随大学扩招,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而教师人数明显不足,客观上不可能再沿续“小班讲课和实习”的老路。PACS系统出现后,实习时学生可直接在与PACS联接的电脑上进行操作,极大地提高了阅片实习课的效率。依靠PACS网络,我们可以方便地从其他地区和院校的影像数据库中找到我们需要教学病例资料,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教学资源中的病例自测题库可供学生加深课堂印象,及时评价并提高教学或自学效果。

4PACS系统应用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展望

首先,对授课教师计算机技能及PACS技术的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课件 是由教师自己制作,收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课件的质量还有待于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努力钻研计算机技术,使课件设计制作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利用PACS系统教学具有集成性、可控性、立体化和非线性化等特点,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挑战。许多老师难以把握教学方法,出现了坐在电脑前机械地点击鼠标,向学生朗读课件内容的情形,影响了教师的发挥和与学生的交流。因此,运用 PACS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注意调节课堂气氛,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互动,从而提高授课效果。再次,PACS系统的广泛用还需要从硬件上进一步支持。

总之,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解决了传统教学面临的弊端,丰富了教学内容,彻底改革了教学手段,达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必将在医学影像学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今后,加强计算机知识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硬件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影像系统第9篇

一、概述:

城市真彩色正射影像为数字城市提供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 ,是直观的、立体的、便于使用的空间地理数据、为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提供真彩色地图,能够满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对地形图的需求,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科学管理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正射影像管理系统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设计与开发的,系统的建立方便了对影像数据的管理应用以及更直观了解城市的状况,便于各政府部门、各行业辅助决策,发展自己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把握专业性、实用性、适用性,扩充性、可行性的几个方面。

系统要坚持面向最终专业用户的解决方案,切实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考虑技术方法与实现手段,还应考虑大量数据的存储、维护与更新,同时还要考虑与现行体制相适应,系统结构、功能要适应各层次用户使用,操作方便、灵活、易于更新和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应用领域和软件配置应可扩充、适应将来技术手段更新的要求,还要考虑与人力、财力相适应,并具有稳定可靠的数据源和较为迫切的用户需求以及适应的建设周期。

三、系统开发:

在地理信息的发展中出现了大量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专业开发工具,在这里,采用组件式GIS它是随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代表了GIS系统的发展潮流,该系统利用地图控件和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C++开发针对正射影像图管理的应用系统,它将地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封装在每个对象中,用户可根据自己建立的需求,选择使用对象,这还可方便地嵌入其它系统和其它图形、多媒体、数据库开发技术结合建立专业应用系统。

四、系统功能:

正射影像管理系统要具有影像的输入、输出、注记标注、信息查询定位等功能,正射影像的输入与输出,要求影像管理系统可加载正射影像,实现影像的无缝拼接(基于地理坐标)系统不限制影像的大小,适合诲量数据的图像库管理,同时可裁切任意比例尺图像的输出与打印。在注记显示上增加了影像图的可读性,在注记显示上,分为道路层、企事业单位层、重要地物层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加载一层或多层。放大缩小漫游是地理信息系统必备的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容易地看到城市任意区域的概略地理位置,在信息采集上,管理系统提供基本绘图功能,如点、线、面等可以很方便地绘出自己感兴趣地物,系统支持大量图形的属性信息保存,提供了强大的绘图,保存,再现功能,为标注注记功能提供了数据来源。系统运行的所有功能都可通过菜单来完成。如图像的加载、输出参数设置等。在工具栏中设置、工具采用、绘图工具、测量工具和打印工具,在工具箱中还设置了放大、缩小、漫游、全图、添加影像、矢量图层、CAD图层等按钮,在图像的显示区域,可以显示图像矢量图形。注记在图像输出上作到可见即可得,在图层控制上,每添加一个层就会根据图形特性在图层显示框中显示出来,可以通过图形显示框选择要编辑的图层,在相互的状态栏还要显示当前窗口的图像比例尺,当前位置的坐标和分幅编号。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