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染病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5 07:45:19

传染病教案

传染病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班会课中的看录像、看照片,让学生对传染病的发生、传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演讲各类发言等形式激发学生讲究卫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决心。

3、培养学生拥有安全意识和防止传染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2、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多见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预防腮腺炎应当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接种腮腺炎疫苗。

4、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三、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及时接种疫苗。

2、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讲卫生,讲公德,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

4、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

5、尽量少到空气不流通、人口多的公共场所;

6、多喝水,不挑食、不偏食,不共用餐具、水杯;

7、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8、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9、定期对教室等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10、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11、发热或有其他不适及时就医。

四、标准洗手方法

最后我们来学习一下标准的洗手方法:

1.

掌心对掌心搓擦

2.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3.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4.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5.

拇指在长中转动搓擦

6.

传染病教案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内容以力求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角色体验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本次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本节课后,除对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掌握以外,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都要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传染病要有正确的认识,能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传染病和身边的传染病人,能够提高自觉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更加地珍爱生命,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关注传染病及预防,增强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培养关爱传染病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情感。

三、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难点:

病原体概念与传染源概念的区分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等

六、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及其预防。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首先请同学们看三幅图片:(课件展示)

图片1:霍乱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2:sars大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3:禽流感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疾病危害这么大,导致这么多人死亡?

(学生回答:因为它们是传染病。)对,因为它们是传染病,能传染!一人患病,殃及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流行起来,危及很多人的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流行起来的?我们又怎样去预防传染病?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课件展示目标,进入第二个环节: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二)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活动1:分组讨论,展示交流:建构传染病的概念。

活动方法:

(1)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传染病的信息并进行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所说的几种传染病及病因,试着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在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之后,对引起传染病的病因-----病原体当然要作认识。结合刚才病因的分析,教师采用图片等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导致传染病的罪魁祸首,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就是病原体。那么我们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以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细菌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的呢?由寄生虫引起的呢?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道传染病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或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染与流行。这就决定了传染病有两个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学生很快会回答上来。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传染病的概念、病原体的概念及传染病的突出特点:传染性与流行性。

教师有机过渡:既然传染病的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那么它是怎样流行的和传染的?是不是要经历一定的环节才能流行?(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活动2: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活动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课件展示活动任务及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表达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同时积极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3)课件展示艾滋病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并分析艾滋病的三个流行环节。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如下知识、增进如下能力: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认识到艾滋病的严重危害,知道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导学过渡:既然传染病的流行要同时具备这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这是不是给我们预防传染病以启示呢?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预防传染病呢?(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活动3:探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活动方法:

以抗击非典的胜利为例,让学生知道只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战胜的。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且知道针对三个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教师导学,有机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4: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非典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非典?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体是变异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简称SARS)。

非典的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轻微腹泻;

伴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非典的传播途径

a.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

b.接触沾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用具等,经口、鼻传播。

c直接接触患者造成传播。

非典的预防措施

a.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牙刷等用品。

b.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c.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d.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须戴口罩。

(2)艾滋病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

—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a.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触痛。

b体质下降:

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

c.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d.各种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性感染:

可表现为肺炎、食管炎、食管溃疡、胃肠炎等。

e.肿瘤:如卡氏肉瘤、淋巴瘤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b.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具等。

c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温情提醒: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也就是说,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主要靠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如切实防止与传染源的性接触,洁身自好,避免性乱交;严禁毒品注射;加强个人卫生;严格管制血制品。其中避免性乱交是最重要的。使用安全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

禽流感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人患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人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则预后差,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人患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及其排泄物与分泌物。

b.吸入病禽咳嗽或鸣叫时喷射出的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

c.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肉制品等食物。

如何预防禽流感

(一)普通人群

a.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

b.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c.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鸡、鸭等禽类食品。

d.不随意进出疫区。

e.勤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f.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二)饲养人员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时要穿上工作服,最好戴上口罩。

b.减少人体直接接触家禽的机会,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

c.接触污物后要洗手,处理鸡场粪污时应戴手套。

d.发生疫情时要尽量减少与禽类的接触,接触禽类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等。

(4)

霍乱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霍乱

霍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被称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患者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a.腹泻及呕吐:霍乱发病多以急剧腹泻开始。多数腹泻不伴有腹痛,这与一般的胃肠炎有很大不同;另外,霍乱患者不发热,这与患痢疾也很不相同。霍乱患者的排便次数通常不是很多,但排泄量大。开始时大便为稀便,继而呈淘米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明显的粪臭味。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常无明显的恶心感。

b.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频繁的腹泻、呕吐之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起初患者只感到口渴,眼窝稍凹陷,口唇稍干,继而可有声音嘶哑、口唇干燥、皮肤皱缩、指纹皱瘪(故霍乱又称“瘪螺痧”)、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脉搏变弱变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

霍乱的传播途径

霍乱是一种典型的“粪---口”传播性传染病。霍乱患者的粪便中含有霍乱弧菌,粪便可污染水源和食物。人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1

—2天(最快的几个小时)后便会发病。

霍乱的预防措施

只要能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霍乱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a.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不吃生或半生的水产品。

b.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c.自己或亲属出现疑似霍乱的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5)

猪链球菌病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最为严重。人主要通过手、脚等处皮肤伤口感染病菌而发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会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和皮肤有出血点、淤点、淤斑等症状。

传播途径与预防办法

人在宰杀、切割、清洗、销售病(死)猪时容易感染猪链球菌病,尤其是手部有伤口的人员,会通过伤口感染猪链球菌而发病。

预防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办法是:

a.病(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禁止抛入河、沟、水塘等水体内。

b.购买经过正规屠宰检验程序的猪肉,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特别是病猪、死猪肉。

(6)

登革热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患者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登革热经蚊子传播,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蚊子孳生的季节和热带、亚热带蚊子较多的地区,如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等地区。

登革热的预防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少去或不去登革热多发地区。

(7)

炭疽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炭疽的临床表现

炭疽分3种类型,其中皮肤炭疽占炭疽总数的95%。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为:

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后,快则12个小时慢则5天,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患者感觉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并在细菌入侵部位出现红色稍肿的小突起,感觉有些痒。1

—2天内突起越来越大,皮肤越来越红,在突起周围出现一圈小水疱。随后水疱破溃,中央溃烂,形成一个大溃疡。溃疡底部是一个厚的皮革样的黑色痂皮。炭疽的最大特点是,虽然皮肤破损明显,但并不感到疼痛。一般2

—3周后,痂皮脱落形成疤痕。感染皮肤炭疽后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菌进入体内器官而导致死亡。

炭疽的传播途径

牛、羊、猪、马、驴、骡等草食动物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a.接触传播:人接触了患病动物的皮、毛等,炭疽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使人感染疾病。

b.呼吸道传播:人吸入了炭疽杆菌的芽孢后可患肺炭疽

炭疽的预防措施

a.隔离患者及病(死)畜。患者应该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症状消失。病(死)畜应焚毁或深埋,坑内应撒漂白粉或生石灰。

b.严禁剥食或贩卖炭疽病畜的肉和皮毛。

c.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业、屠宰业、畜产品采购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

经过第二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了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态度。为了进一步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教育,我特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角色体验,情感升华

活动方法:(1)课件展示两个话题:

话题之一:假如你是个乙肝患者,你的心情会怎样?你希望别人怎样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你该怎么做?

话题之二:假如你的身边有人是乙肝患者,你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同时你还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表达交流、互评。教师再给予评价。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进行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到在生活中应当关爱、不歧视传染病人,同时应当自觉主动增进健康,保护好自己不被传染,从而实现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活动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所学,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等。

(2)巩固练习,反馈检测:课件展示相关典型习题,学生做题,表达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3)结合第二个有关“天花”的思考题,再一次、进一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预防传染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反复进行!我们要为预防传染病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次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

(五)期待与祝愿,情感再次升华

传染病教案第3篇

[关键词]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 指导效果 家畜传染病学

案例式教学,又称为范例式教学法。“范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xemplum”,本意为“好的例子”、“典型的例子”之义。因此,所谓案例讨论教学就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讨论教学,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的、典型的事例的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理论教学中的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1]。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但它真正作为一种成熟和系统的教学方法,却是187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20世纪初,案例教学已在英、美、法等国家的法学、医学和经济学教育采取经验化的模式,近年来,随着我过职业教育的发展,案例教学法随也已广泛的渗透到其他学科中。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本人在多年教学工作中,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在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集中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达到使学生通过案例讨论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因此,案例讨论式的研究与应用有助于改变目前家畜传染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有助于解决所谓“黑板教育”和高分低能的问题,势必引起职业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开发研究热点。

一、案例讨论式教学的特点与功能

家畜传染病学的案例讨论式教学,是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演示、讲解,将所要讲授的知识分解融人到具体临床实例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作为教师,有责任去组织、寻找所要教学病例,需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能力,如果没有现成的案例,还需要通过动物接种等方法来获取临床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作为学生,必须积极配合教师,通过课堂听讲、观看与动手操作,将每个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消化吸收。案例讨论式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1.案例讨论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解决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家畜传染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只是传授理论知识,案例讨论式教学所解决的是如何运用更有效的方式做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2.案例讨论式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案例作为沟通兽医临床的实例与抽象理论的桥梁,无疑可促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兽医临床实践工作的挑战。

3.案例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把他们置于一定的实际案例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真正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通过案例的讨论,再现临床实例的直观教学,增进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案例式讨论教学法的功能和作用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是以“传递―接受”的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它是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的被动反应。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决定课堂的内容、进度,学生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教学模式或方法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但它忽视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案例式讨论教学法主要强调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在现代教学手段支持下,开展的以培养学生整体素质,以增强学生汲取知识的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

教学的中心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让学生掌握实践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师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以大量丰富、形象、生动、具体的临床实例事例,辅助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易于理解、富有说服力和确实有用的知识。而不是一大堆呆板无味的概念、理论。运用案例讨论式教学的目的是以临床实例事例阐释理论,通俗易懂地说明问题,通过实际案例起辅助教学的作用。

2.具有启发性的作用

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即是通过结合教学内容的生动案例的讲述。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促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3.促进学生的交流

案例式讨论教学法变传统的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通过围绕案例的讲述、提问、讨论、发言、辩论等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既有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说出不同见解,引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同题;又有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发言,提出新的问题促进教师的教学,甚至其闪光之处值得教师去学习、吸收,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只会写,不会说的怪现象,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和果断处理事务的能力[2]。案例式教学创造的师生平等民主的关系、课堂和谐而热烈的气氛,往往会促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案例式教学法还有趣味性、情感性、实效性等功能和作用。这都说明案例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案例讨论式的家畜传染病学教学实践

1.家畜传染病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目标

家畜传染病学是研究家畜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消灭这些传染病方法的学科。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家畜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重点掌握我国常见的畜禽传染病发生规律、诊断方法、防治和消灭的基本技能。鉴于此,笔者在近年的家畜传染病学课程教学中,结合一些临床实例,采用案例式讨论教学,将理论知识贯穿到一个个精彩实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选择案例

案例式教学法在课堂中救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侧的选择。教师选取案例的原则有两个,一是案侧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 以完成学生教育为目的,案例必须是带问题的;二是选取的案侧必须具有说服力,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3]。案例选择一方面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与实际能力,另一方面还必须考虑案例的典型性、实用性,所涵盖的知识面以及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度等诸多内容。笔者在家畜传染病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如下几种类型的案例。

(1)典型案例: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典型的病理变化的,与理论知识完全相符的经典案例。

(2)实用型案例:在临床实践比较常见的非典型的案例,由于兽医临床上对多种传染病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但有种种原因造成免疫不确切的,在临床上会出现亚临床症状或非典型的案例。

3.组织讨论案例

案例选定之后,如何将他们组织起来,完成整个家畜传染病课程教学任务,非常值得研究。由于案例教学只注重某些实例介绍,因而可能会陷入学生缺乏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及知识的全面性、完整性的误区,所以在授课内容的组织上,必须考虑相关知识的介绍,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先演示、讨论;然后结合实例介绍相关的背景情况加以讲解,使学生既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例如,可收集临床比较常见的非典型新城疫病例,结合理论知识对学生分组讨论,或是把病理以影像的形式搬到课堂进行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讲解案例

对以上案例进行讲解,分析临床出现典型、非典型病例的具体原因,便于学生的记忆,也促使学生有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过度,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应有必要的充分的知识储备 教师应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使其能够在把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驾驭案例的选择、讨论、分析和讲解,以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案例的设置应真实可靠。既围绕理论知识内容.又贴近临床实践,利于教师讲授,易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的使用方案,避免太多太滥、唯案例而案例的误区。

3.选择案例教学的类型和方法要合理。原则是应根据所授课程的知识内容和进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类型和恰当的方法,从而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讨论式案例教学.通过介绍案例。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促进学生消化课堂知识,延伸课堂教学的效果

4.案例讨论式教学应与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尽量多地选择与学生所熟知的案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临床实践活动,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Gijbels D,Dochy F,Bossche PV,et al.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a meta-analysis from the angle of assessment[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5,75(1):27~61

传染病教案第4篇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微课程;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对于流行病学等公共卫生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尚不完善[1]。为适应当前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对核心课程的知识需求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依托辽宁省精品课程平台和辽宁省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平台,构建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本文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课程模块建设及应用策略的实践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完善一流本科课程的品牌建设,并为同行开展公共卫生专业相关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1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课程特色

1.1注重多元知识融会贯通

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方法学课程。医学领域的诸多问题都需要运用流行病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决。流行病学因在医学科学领域的最高视野处被称作“医学之母”[2]。但流行病学专业性强,相应课程复杂枯燥、数学化、难理解,因此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全景性的知识架构。传染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理论在传染病中的应用,其教学内容需要融合传染病学和流行病学两大学科的知识点,既要关注传染病学的理论和方法,更强调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在传染病病因研究中的交叉应用。因此在设计系列微课程时,教师组以核心知识点为主干,不断寻求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结合点,实现多元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围绕流行曲线知识点为核心,融合疾病三间分布、潜伏期、流行病学观点等其他单元的知识点形成全景性、条理化的知识架构,引导学生宏观流行病学思维的构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也是系列微课程高阶性的体现。

1.2着力有效教学不落窠臼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难以克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固化等问题,而在网络视域下的线上教学面临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的两大挑战。因此系列微课程对导课和知识布局都做了精心设计。一方面在进行系列微课程教学设计时,主动顺应网络碎片化信息环境,积极探索益于教、利于学的知识布局和教学方式。如探索了教学引导语的设计策略,确定教学引导语的设计原则,从熟悉当下大学生的观念形态、思想潮流入手,积累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知识媒介,从中找到有助于开展师生对话、有助于传播教育教学理念的碎片化知识素材,并形成一系列课程推广文案和教学引导语,提高了在线课堂出勤率[3,4]。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也充分发挥知识碎片化的即时、新鲜的优点,对知识架构进行模块化处理,以核心知识为主干设计知识架构,并进一步填充包括碎片化知识信息在内的教学素材,客观上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5]。如以当前热点新闻事件充实知识框架,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突出教师作为信息引导者的角色开展浸入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主动分析,努力实现教学优势最大化。

1.3重组经典案例旁征博引

流行病学是一门现场的科学,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史上有许多经典的现场流行病学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学者们的流行病学思维和智慧,也是教学实践中宝贵的案例素材。尽管案例教学在流行病学教学中已广为应用,但案例内容在整体设计上仍缺乏统一的逻辑思维。如果仅孤立地按照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匹配案例,则极易忽视知识体系间的内在关联。因此在系列微课程设计时,我们对流行病学经典案例进行系统整理,梳理每个案例蕴含的流行病学思维和方法与对应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更宏观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进行案例重组,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带来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进行课堂渲染。此外,教师团队在重温经典案例时也注重开展引入文科元素的探索和实践,在利用鼠疫防控案例时从地缘文化中提炼文科元素,引导学生学习国士无双伍连德在东北地区防控鼠疫的精神和智慧。通过介绍我国学者何观清教授利用黑热病分布与白蛉分布的空间联系以及婴儿发病时间特点,进而明确黑热病只有白蛉叮咬一种传播途径的科学论证的全局思维策略[6],一方面实现了对于三间分布、流行过程和虫媒传染病等知识点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系列微课程在传递“新医科”的时代内涵、逐步培养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的积极探索。

2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的教学设计

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流行病学》第8版[7],传染病流行病学课程内容包括概述、传染过程、流行过程、预防策略与措施、免疫规划及其效果评价五个部分。以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传染病预防策略及措施、免疫规划的内容为知识点的重点难点。为实现更好的课堂效果,系列微课程打破原有章节顺序,对知识点进行了重新排布,同时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使知识点的梳理、提炼和扩展更加高效。

2.1传染病流行过程

核心知识点为传染病流行过程。以“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作引导语引出历史上几次大瘟疫,用震撼的图片和惊人的数字激发学生对传染病的主动认知。以典型疾病传播途径调查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流行病学的方法展开暴发调查,利用疾病三间分布(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群的分布)的信息,追踪传染源探寻传播途径,即使在病原体和状况不明时,也能够利用传染病防控的“眼镜”模式为迅速准确制定控制策略提供线索。

2.2传染病暴发调查中的流行曲线应用

核心知识点为流行曲线的应用。流行曲线是传染病暴发调查中描述疾病时间分布的主要形式。课程以《孙膑兵法·月战》中“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做开篇,引导学生理解与传染病斗争中三间分布的重要意义。进而以典型的流行曲线为主线展开对比性教学,并自创顺口溜“一点一峰一来源,同源传染山连山,环境因素多变换,周期增殖人人传”,形象生动地总结流行曲线所能揭示的疾病传播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模拟现场展开追踪传染源探寻传播途径的实操训练。

2.3舌尖上的危机-粪口传播模式

核心知识点为粪口传播模式。以此为载体展开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接触传播等)及流行特征的讲解。微课内容从《舌尖上的中国》中学生耳熟能详的台词-“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出发,引出加工不当导致食源性传染病的暴发案例,以医院人满为患的图片和感染的大数据调动学生的兴趣,并借助不同途径的同一疾病爆发案例引导学生进行三间分布的剖析。

2.4舌灿莲花-危险的唾沫星子

核心知识点为空气传播方式及流行特征。以高速相机下拍摄的喷嚏飞沫图片开场,围绕传染病空气传播方式展开讲解。分别以典型传播案例中的病例三间分布数据说明飞沫、飞沫核/气溶胶、尘埃传播方式在流行病学特征上的差别,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多元化数据信息开展研判练习。利用热点新闻传播事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传染病传播模式、防护措施建议、健康提示、媒体沟通等方面展开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头脑风暴。

2.5疫苗的前世今生

核心知识点为疫苗的种类及效果评价,并以此展开对人群易感性、免疫屏障、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等知识点的讲解。在知识架构上,同时融合疾病分布频率测量指标、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知识点。以1700多年前东晋葛洪编写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原始疫苗开篇,以爱德华医生为自己的儿子接种牛痘测试疫苗效果的案例介绍大医精诚,以天花的控制案例介绍免疫屏障的构建和群体预防策略的实施条件,并结合当前疫苗的研制和接种展开对疫苗种类、临床试验和防治效果的介绍。

3系列微课程的应用策略

3.1基于思维导图视域下提高微课程传达率

思维导图是围绕某一主题,逐步向外发散思路的一种工具,是大脑进行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聚焦课程中的核心问题激发创意,进行头脑风暴,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而与知识框架产生互动。为引导学生对于微课程多元知识点的理解,教师组将流行病学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分解,打破原有总论分论内容框架的局限,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各知识点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8]。

3.2基于微课程进行课内翻转教学提高课堂参与度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改革模式[9]。在流行病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利用系列微课程进行学科知识预习,进而参与课内的翻转教学活动。一方面微课程短小精悍,学生可以从微课程中迅速获取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无需教师占用课内时间进行讲授,使学生能够更专注于高阶认知的主动学习,使教师能够更专注于师生互动中的发散引导。另一方面,微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有利于使教师从知识灌输者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变成课堂的管理者,而学生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

3.3利用微课程导学模拟现场实践提升思维能力

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本科专业的流行病学课程设置往往过多注重理论而缺少实践,导致公共卫生岗位能力需要与公共卫生人才教育匹配度不高[10]。因此,系列微课程在设计时一方面突出核心知识点教学的实际要求,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与重组;另一方面,也务实于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利用微课程进行导学,利用实习课模拟传染病的发生现场,将微课程中的经典案例进行包装复现,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的对接,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以微课程为载体践行师者之传道

授业解惑在微课程中有效推进课程思政是流行病学课程团队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系列微课程在设计时精心选择那些既能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传染病流行时的社会背景,又能体现微观情境下具体细节的典型案例,让故事中既有传染病流行病学概念、理论等高辨识度的角色,又有简短、精彩、连贯的故事情节,实现教学过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陪伴学生在不同的时代空间和学科体系内体会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连接,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国家社会需求有机结合。传染病流行病学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积极开展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创新改革,对于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教师团队开发了传染病流行病学系列微课程,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将其投入教学实践。微课程内的部分模块不仅获得了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也入选了首批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即学堂在线,积极推动中国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资源的全球共享。课程团队将继续充分利用微课程的教学优势,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志趣和潜能,旨在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针对性地解决当前教学中的问题,补齐短板,培养与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相适应的公共卫生人才。同时,传染病流行的防控需要全民参与,后续课程团队也将积极梳理系列微课程中的健康科普资源,积极开发并对公众开放预防传染病相关的健康教育视频资源,切实履行高等医学院校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冯安萍,詹岳伟,梁博文,等.公共卫生相关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和高校培养方案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3):555-561.

[2]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

[3]李范,关鹏,周宝森,等.网络视域下流行病学教学引导语的设计原则和技巧[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5):465-469.

[4]薛晓霞,任仰武,李雪莲,等.流行病学线上直播授课前的课程推广文案创作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1,23(6):436-438.

[5]汪注.网络信息碎片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运用观念与实践革新刍议[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4):31-34,42.

[6]廖苏苏.何观清:新中国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不可忘却的先生[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9):1161-1164.

[7]詹思延.流行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90.

[8]王宁,郭娜,胡志芳,等.思维导图辅助教学法在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6):432-434.

[9]彭慧琴,危晓莉,毛峥嵘,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人体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12):976-978.

传染病教案第5篇

【关键词】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自古以来,人类的历史就是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传染病的流行,不仅会夺取无数的生命,而且严重破坏着人类的文明甚至国家的安全,深刻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医学人才培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季节性、流行性、地域性等特点,当前我国传染病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流行规律打破,天花、白喉早已绝迹,百日咳、流脑、麻疹等也得到有效控制[1];消化道、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血源及性传播的发病率却逐年呈上升态势。一些过去基本控制的传染病有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态势,如结核病、梅毒、血吸虫病等;而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目前,世界范围内共有新发传染病40余种[2]。新时期传染病疾病谱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以教为主”的照本宣科的灌输式、填压式单向临床教学模式不再能够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传染病的教学中我们尝试了组合模式教学方法,以适应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的需要。

1 全方位多媒体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由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灵活多样、信息量大等,带给学生的是形象生动的多感官的综合刺激。与以往的单纯的幻灯片放映比较,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将各种疾病典型症状体征的照片制作成多媒体呈现给学生,增强其感性认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各种疾病的特点。如在介绍疟原虫生活史时,采用疟原虫在按蚊内繁殖、感染人体、在肝细胞及红细胞内的变化过程的Flas,完整地将疟原虫在按蚊及人体的发育阶段的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效果形象生动、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传染病总论传染病的传播流行及危害时,链接有关传染病主题的电影如《恐怖地带》、《传染病》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传染病对人类的伤害不亚于洪水猛兽。采用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所需要的图片及动画、视频插入课件,按照讲课的需要随时播放,大大增强了授课的连贯性,提高了教学效果[3]。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以临床病案为引导,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开展教学,是一种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临床工作中收集有代表性的典型病例的临床资料,把典型病例的发生、发展、治疗、转归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个案中用讨论的方式挖掘提炼出疾病共性,如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预后、预防方式等,即通过临床典型病例,发挥病例模拟作用,典型病例的讲述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4],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3 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性地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寻找答案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启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伤寒”时,以故事“伤寒玛丽”引入,根据故事发生发展结局,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伤寒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慢性伤寒的定义、危害等。这样能避免枯燥的灌输式的讲解,学生也能透彻理解记忆。

4 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就是把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放在一起横向比较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排课时,有意将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排一起讲解,在共性中找不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及融会贯通的能力,并能加深记忆。比如把水痘、猩红热、麻疹、伤寒等发热出疹类的传染病放在一起讲,指出它们出疹的时间、顺序,疹子的形态的不同,可用“水(水痘)仙(猩红热)花(天花)莫(麻疹)悲(斑疹伤寒)伤(伤寒)”来记忆,即水痘指第1天出疹,以此类推;在讲病毒性肝炎时,将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潜伏期、传播途径等进行比较讲解;在讲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时,将“流脑”和“乙脑”一起讲,让学生区别理解记忆这两种疾病的病原学、临床特征、治疗原则等。

为适应传染病形势的变化,在传染病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教学工作者认真研究,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随时调整教学观念、方法等,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传染病教学的质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许海玲,李旭.中国近60年传染病疾病谱变化情况综述[J].安徽医学,2012,33(6):770-772.

[2]张之伦,周萍.新发病毒性传染病研究近况[J].天津医药,2006, 34(11):827-832.

传染病教案第6篇

乡党委党员组织生活会方案

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大队部“党旗飘飘”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方案

本文由中国教育文稿编辑为您精心准备,请大家参考!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发季节,学校传染流行潜在很多危险因素。学生抵抗疾病能力低,容易导致传染病发生、蔓延,一旦疫情暴发,将严重威胁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对学校、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学校认识切实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启动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维护正常的教育秩序。

一、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全面负责防控工作

副组长:Xx 具体分管防控工作

组 员:Xx 具体负责防控工作,信息报送和电话回访

各班班主任 具体负责宣传和晨检

二、传染病预防

1、按照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学校人口密集的特点,、容易在学生中发生的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肠道传染病等,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和预防措施的卫生健康教育工作。

2、定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

3、定期组织力量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昆虫及其它传播传染病的或者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危害。

4、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设施,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改善用水卫生条件。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

四、传染病控制措施

1、经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部门确诊为传染病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2、对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场所观察,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

3、建立学生定期健康检查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措施,及时切断传染病在学校的传播途径。

4、对传染病人的活动环境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定期安排全校范围内的消毒工作。

5、做好学生缺勤,排查登记。各班班主任每天做好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的统计,并及时报告校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

6、做好已发病学生的电话回访工作,掌握已发病学生的病情,协同医院做好防止并发症相关工作。对治愈可复学的学生明确复学要求:康复后凭卫生院证明,方可返校复学。

7、做好学校的环境卫生,消除疾病传染源。注重教室卫生,及时通风换气对教室等公共场所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对发病较严重的班级用漂白粉液喷洒和过氧乙酸熏蒸双重消毒。

8、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

9、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上报校长,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传染病教案第7篇

【关键词】社区传染病;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1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530-01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直接关系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和质量,因此今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1]。在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最为重要的传染病预防重担,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不同阶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不断提高社区传染病控制水平。本次研究对社区传染病控制的问题及策略进行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2013年某社区传染疾病防控的工作记录、档案等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分析探讨。

1.2方法组织相关调研小组,对某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工作记录、档案等资料进行整理,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然后采用专家评价、会议等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解决对策。

2结果

经过分析、归纳总结,社区传染病控制的问题主要为:①工作人员对工作性质、地位认识片面。②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发展不协调。③社区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不足。④服务体系、组织协调机制不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不健全。

3讨论

社区传染疾病控制工作的科学开展可有效控制各种传染疾病、疫情等在社区中发生和蔓延,保证社区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保障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稳定[2]。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某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工作记录、档案等资料进行问题归类和分析,总结出了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详细分析探讨,总结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今后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的合理安排和科学进行提供良好的借鉴和资料参考。

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①工作人员对工作性质、地位认识片面。由于思想教育及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意识淡薄,工作缺乏激情等现象。②服务水平与经济效益发展不协调。较低的经济效益导致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出现服务范围狭隘、服务水平停止不前等现象。③社区人员、资金、技术设备等资源不足。人员缺乏、资金短缺、设备不齐、技术落后等成为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和重要问题。④服务体系、组织协调机制不完善,工作制度规范不健全。由于缺乏完善的服务体系、组织协调机制、工作制度规范,导致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服务水平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

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①加强宣教力度,提高工作人员及居民对传染病控制工作、传染病常识的认识。首先,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宣教工作。采取相应的方式对疾病防控服务人员的工作性质认识情况、服务能力等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实施宣教工作。其次,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宣传工作。加大传染疾病相关知识及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让社区居民最大限度地了解先关传染性疾病的基本常识及严重危害性,使传染疾病控制得到社区居民的关注和支持。宣教可采用座谈会、专家宣讲、交流会等方式,或者广播、服务台、宣传栏、宣传挂图等途径来进行。通过宣教活动,提高服务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对传染疾病发病机理、防治措施等基本常识的认知能力,有利促进服务工作人员对工作性质的正确认识,促进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同时加强对控制工作的社会监督力度,提高社区传染病控制水平。②加强和优化资金、设备支持。优化资金、设备支持对社区传染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资金是服务人员接受培训的基础。合理、充足的资金支持,可有效增强服务人员的工作意识和服务水平。先进的设备是疾病控制水平提高的基础。拥有健全、先进的技术设备才能促进社区传染疾病防治工作的顺利高效的进行,促进防控工作水平的提升。③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健全的工作制度和组织协调机制是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进行的基本保障。在社区传染疾病控制工作中,应积极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各社区工作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本社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不断调整和完整工作制度规范及组织协调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整天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对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出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才能不断改进和优化社区传染病控制工作,提升社区传染病控制的整体水平,保证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传染病教案第8篇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1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对我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1、统一领导

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我园坚持在我区教委和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

2、预防为主

我园保教结合严格做到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宣传普及预防各类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防护意识。保健医和各个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离园检查,保证一个也不能漏检。每天统计在园出勤率,有病儿的患病登记记录等。儿童未入园,当天了解儿童情况,教师在交接班做详细记录。

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通风、卫生、消毒制度;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阳光消毒;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餐具、用具消毒制度、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每天有保洁员高师傅负责用84消毒液消毒。保健医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各个班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一旦发现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3、分级控制

我园依据上级确定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明确对传染病事件管理。幼儿园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快速反应

我园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行动。

三、组织领导

我园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负责幼儿园传染病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

副组长 :(副园长)

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负责后勤保障,如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各班级、后勤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我区有关部门要求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

王红岩(副园长)

负责组织和安排各个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教育,抓住这一契机,提高幼儿关注自身的身体,出现问题学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合理安排各个班级户外活动,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成 员:

专职保健医:马立华

兼职保健医:郭玉华

专兼职保健医:负责各年龄班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传染病突发时的园内报告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幼儿、教职工、家长)、班级、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通风、消毒检查等工作内容。

各班班组长(或教师):负责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本班级幼儿传染病的疫情和疑似病例上报保健医控制措施。

各班保育员:负责本班级通风、卫生、三餐、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消毒等具体工作。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幼儿园每餐幼儿餐具、用具消毒、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制度。

保洁员高师傅:每天负责用84消毒液对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具体消毒工作。

四、应急程序

1、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

②我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教委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保健医贯彻妇幼保健院的工作精神,建议家长发烧、咳嗽、流鼻涕的儿童要去医院检查确诊,并及时告诉幼儿园,避免幼儿的接触与呼吸道传播传染病等。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入园。

2、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健医指导教师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保健医指导班级保育员负责对全体幼儿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并对患非传染病幼儿跟综询问记录。

⑤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对发热幼儿要加强电话跟踪,及时了解最新病情,及时上报。

②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班级幼儿和教师不串班。

③保健医负责检查指导保育员及相关人员对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②班组长、教师要立即把事件报告保健医,保健医立即报告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

②园长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教委(园长报告)、卫生主管部门等;并做好预情的续报工作,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教委报告。

③保健医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立即将发病幼儿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并立即联系幼儿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保健医协助业务园长对教职工和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⑨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2一、 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范 文

副组长:牛刚柱 杨广社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二、 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 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传染病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日常工作要求

(一)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脑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三)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坚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观察患儿所在班级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四)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五)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传染病教案第9篇

关键词:社区;传染病;预防体系

近几年来,新发传染病呈现出密发态势,我国面临着新老传染病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新形势下,基层社区作为防控传染病的前沿阵地和关口,如何真正发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摸底作用,如何实现社区急性传染病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基层社区传染病的控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社区传染病预防体系的建立。

1我国社区传染病预防存在的问题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很多种,包括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目前,社区传染病预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认识不够充分 由于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投入不足,从而导致部分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出现疫情后得不到规范处置。同时,不少疾病控制专业人员缺乏一般临床医学知识,流行病学知识贫乏,业务指挥权威性不高。防控措施难以落实到位。

1.2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缺乏 目前,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传染病防控人才缺乏、现有人员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明显不合理、知识层次达不到规定比例等问题。专业技术骨干严重缺乏,致使业务工作水平下降。

1.3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 虽然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传染病控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我国传染病防制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①肝炎等传统的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②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有些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已经存在或流行。

2建立传染病预防体系

社区传染痛预防是国家整个卫生防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机构必须通过对传染病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宣传教育,建立一个适合自身需要的传染病预防体系,见图1。

图1 传染病预防体系构建

2.1传染病信息收集 传染病信息收集是社区传染病预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也是一个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及时、全面地获取传染病信息,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适当的防治措施,以达到快速准确、高效地消除社区传染病流行的隐患。

加强社区传染病档案的管理与利用,是信息收集的有效措施。要加大社区传染病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确定档案人员,负责传染病档案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2.2传染病信息分析 传染病信息分析是通过对收集到的传染病信息进行甄别,确定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掌握社区传染病发生的机率,找出传染途径、传染规律、传染后果及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因素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社区传染病的防治和宣传工作。因此必须改变社区基层医疗机构重临床医疗,轻预防保健的观念,进一步加强和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结合社区的实情,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与研究。

2.3传染病信息处理 传染病信息处理是对社区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应做到协调有序、及时高效、处置得当。为此,社区需要制定完备的社区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完善社区传染病信息的网络汇报和快速联动救治机制。

2.3.1要制定完善的传染病控制预案 重大疫情或特殊传染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联系疾控中心相关人员,到病区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掌握充分资料和可靠线索,确定传染源或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暴发或流行。

2.3.2要完善社区传染病防控的播报网络 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及时地将有关传染病的病原特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尽可能告知每一位社区居民,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

2.3.3要建立快速联动的救治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上级疾控部门和传染病定点医疗的联系和沟通,建立一个高效的联动机制,确保传染病报警后,隔离、救治、清除工作能有效配合、高度协调,社区医务人员、服务站和村医都通过培训掌握传染病报告的病种、时限,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

2.3.4传染病宣传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十分重要。①利用给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健康教育讲座,对居民进行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②根据季节的变化,收治病种不同,结合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预防措施,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传染病的防治知识。③利用预防接种日给儿童家长发放宣传单。④利用横幅标语、墙报和宣传板等形式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⑤通过走访、上门服务对居民宣讲科学生活方式,改变居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在社区内进行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是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一个重要措施,也是社区整个传染病预防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综上所述,人类的健康及社会的发展与对传染病的控制程度息息相关。但不论任何一种传染病,综合防治是关键。就当前我国的各类疾病的流行情况而言,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社区卫生组织对传染病的认识是控制传染病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