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研究3篇

时间:2023-01-03 10:38:35

关键词: 国有  企业  财务管控 

摘要: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稳就业、保增长、强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研究3篇

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篇1

引言

实现对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建设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的应对新时期竞争压力。因此,针对国有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状况和改进策略进行制定,是很多国有企业财务工作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模式在国有企业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岗位职责方案缺乏有效改良

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凭借其信息共享的优势充分满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创新需求,但这一模式应用价值在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于岗位职责方案的支持。部分国有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模式过程中,对于岗位职责方案的设计合理性分析研究存在不足,缺乏对财务工作者基本工作状态的考察,尤其对于财务人员的岗位兼职情况分析研究存在不足,无法在岗位职责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更加有效地适应岗位职责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一些岗位职责方案的创新未能实现对政策文件的充分应用,没能结合财务专业知识制定岗位设置方案,无法根据财务共享模式的特征制定岗位职责体系的创新策略,不利于国有企业充分调用共享信息提升财务工作质量。一些国有企业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突出价值考察研究不够充分,缺乏对财务工作岗位设置价值的掌握,难以按照专人专岗的方式实现对岗位职责体系的创新性构建处理,难以为财务工作团队成员业务处理效率的改进提供精准支持。

(二)财务共享组织体系的建设质量较差

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复杂性较高,只有保证财务共享组织方案得到创新调整,才能为财务基础性工作的全面创新提供帮助。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对财物共享组织体系价值的掌握,尤其对于财务工作各专业机构的职能分工情况考察分析存在不足,缺乏对财务共享中心具体管理职能的总结,财务审计和财务核算等工作的开展无法得到细化设计,难以在财务工作的分类方案得到调整创新的情况下,更加有效地满足财务共享组织体系建设的实际需要。部分财务共享平台在创新设计过程中,对于财务工作相关组织框架的构成情况调查分析存在不足,未能实现对信息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高质量培养,财务共享平台在信息审核及传递方面的应用不够理想,无法为国有企业改良财务共享组织体系提供必要支持。一些财务共享组织方案的设计缺乏对流程合理性的关注,尤其对于财务平台之上的各类信息资源是否有效开发出自身价值重视程度较低,难以在业务资金往来管理等工作实施过程中,实现对财务合同应用价值的有效开发,也使得财务共享组织体系的建设难以在信息核查和确认管理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部分财务组织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实现对报销类型工作的特点分析,难以在明确资金报销流程情况下,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创新改良,无法根据合同的签订情况制定财务信息的收录确认方案,最终导致财务共享组织体系所具备的突出价值难以得到体现,不利于财务共享平台在国有企业中的高水平应用。

(三)财务信息管理缺乏科学性

财务共享模式的突出价值体现在财务信息的沟通应用方面,但是,从当前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实施情况来看,很多财务共享模式虽然得到了探索建设,但未能实现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全面调整创新,缺乏对国有企业当前所处的市场环境特点及竞争压力的总结,无法为财务信息管理方案的创新改良提供精准支持,也使得财务共享平台所具备的应用价值难以得到完整开发。部分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动态财务管理机制的先进性分析不够充分,缺乏对市场变化情况的精准研究,导致财务共享模式在探索构建的过程中,无法为信息资源的高质量沟通创造理想的渠道,也使得财务共享模式无法优化运营效率。一些国有企业财务信息沟通方案的设计缺乏对信息共享所需监督机制的重视,未能从经济效益考察的角度明确财务信息沟通的多方面价值,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在提升财务效率方面发挥理想的作用,难以充分开发出财务共享平台的应用价值。

(四)应收账款的管理流程未能得到合理设计

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流程设置合理性的掌握,对流动资金价值开发需求缺乏有效的分析,费用报销等工作的设计过程中,难以保证应收账款管理的主体需求得到满足,无法在各部门的有效配合之下实现对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创新设计,难以为应收账款相关资金总量的优化提供必要支持。

二、财务共享模式在国有企业的优化应用策略

(一)提高岗位职责方案的改良水平

国有企业在进行财务共享模式构建和应用的过程中,既要对这一模式所具备的突出优势进行总结,又必须加强对岗位职责方案设计特征的考察研究,尤其要对影响财务共享模式总体建设价值加以评估,以便国有企业可以在财务共享业务模式得到合理构建的基础上,实现对财务工作各类运行措施的价值总结,以便国有企业的财务工作改革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国有企业需要针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案进行价值评估,还要对岗位职责体系的构建有效性进行分析考察,使符合岗位职责方案构建需求的各方面因素能够充分明确自身价值,为岗位职责体系的高水平构建提供充足保障。岗位职责方案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国有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市场环境,对财务政策展开全面评估研究,以便财务文件的主体精神能够得到充分明确,确保财务共享模式能够在探索中得到逐步改良。为财务工作人员充分适应各岗位需求创造有利条件。要强化对财务共享中心主体作用的关注,结合岗位职责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各专业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详细调查,使财务共享中心在构建和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各岗位所需财务信息进行精准供给,为岗位职责的明确认知提供帮助,并保证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优势可以借此得到显现。

(二)提高财务共享组织体系的建设质量

国有企业在探索财务共享工作的实施方案过程中,一定要将组织框架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加以对待,使财务共享体系的构建可以在明确各方面条件的情况下得到改进,为财务共享组织方案的创新调整提供帮助。财务共享管理工作具体策略的设计务必实现对财务管理体系主要特征的掌握,使财务管理体系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对自身重组价值的开发,并保证财务共享管理服务的主体作用能够借此得到体现。以便方案建设需求的举措能够更大程度上明确自身价值,为财务共享服务方案的创新改进提供帮助。要加强对财务共享中心当前职能构成情况的分析,尤其要对财务审计和财务核算工作得到全面的特征总结,以便财务工作可以在积累改革经验方面取得进展,并在明确财务工作自身价值的情况下,为财务共享组织方案的创新构建提供帮助。财务共享组织体系的建设还需要根据财务共享平台的使用特点,对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性研究,尤其要对财务数据规范化管理需求进行改良,以便财务工作创新所需的各类人才支持可以得到满足充分满足财务信息审核和传输需要,以此显现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的重要价值。

(三)提高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在财务共享模式的探索构建过程中,财务专业人士一定要对财务信息管理的重要价值进行总结,使财务信息管理方案的设计可以与财务信息的处理利用需求相适应,更加充分的满足财务专业信息的应用需求。在处理财务共享平台建设的相关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新时期市场环境对国有企业最新要求的研究,尤其要对动态财务管理机制的主体价值进行考察分析,使信息沟通相关举措的实施能够为财务信息应用价值的有效开发提供帮助,进而满足财务工作的创新需求,财务信息管理具体方案的设计一定要实现对信息沟通体系多方面应用价值的总结,并在引进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专业人才培训方案,使财务信息的新型传播渠道可以在技术性因素的帮助之下得到有效构建,为财务信息应用价值的全面开发提供帮助。

(四)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设计合理性

国有企业需要按照财务共享模式的基本构成状况制定应收账款管理流程的设计策略,尤其要对资金流动和费用报销等基本工作加以考察,使多部门合作机制可以借此得到改进,进一步满足合同信息的应用价值开发需要。

结语

财务共享模式的高水平设计能够为国有企业提供积极影响,因此,针对国有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对财务共享模式的应用优势加以总结,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策略,对确保财务共享模式价值的完整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香敏 单位: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篇2

当今时代,国有企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大智移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迅速普及,财务共享模式已成为国有企业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出发点,整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有机融合,为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提供专业的数据信息支持。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停留在对国外共享理念的拓展完善和有效性分析上,同时鉴于国内的管理会计普及程度不高,财务人员的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会计核算上,这一定程度上影响管理会计职责发挥,进而不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拟从财务共享角度,分析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障碍,尝试提出财务转型的对策措施,探索管理会计体系的创新之路,助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一、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关联性

在当前,国有企业积极规划创新财务管理职能,传统财务会计逐步向由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管理会计转换,通过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和工具,促使财务处理不断向自动化、智能化、无纸化方向发展,实现财务共享工作模式下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

(一)财务共享概念

财务共享,主要是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各部门分散的财务处理职能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以促进企业整体实现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强管控的目标。之所以实行财务共享,主要原因在于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经济自由化等原因,跨国国有企业层出不穷,业务领域和地域跨度增大,财务管理难度加大,为有效发挥管理会计效能,必须依托财务共享模式。而在大数据时代,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更好地实现对各类数据收集和处理,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管理会计体系概念

管理会计,明确区别于财务会计,前者是对企业财务活动的综合管理,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信息,把握企业目前的战略目标、经营状况、市场状况等现有情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发展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财务会计仅仅停留于对过去已发生交易或事项的分析,只是阐述单一层次的财务信息,无法满足当今企业对财务职能的需求。因此,在国有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管理会计助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管理会计体系是集预测、控制、决策和评价于一体的管理系统,涵盖各业务模块的全过程,为企业内部个管理层提供高效持续经营和最优化政策所需的管理信息。

(三)财务共享对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影响

1.财务共享对数据汇总的影响

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汇聚企业各部门业务模块信息流,负责加工处理企业基础业务数据。随着数字化推进,企业汇聚大量数据,大数据的出现使财务分析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难度,而是能够更好地基于企业内外部数据开展分析服务于业务部门。财务共享中心将逐步成为企业的数据中心,分享各类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高效的报告系统,实现各类业务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呈现和开发。财务共享作为会计信息整合汇总的初加工阶段,而管理会计体系则是分析处理的深加工阶段,进而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2.财务共享对全面预算的影响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全面预算不仅仅停留在预算编制阶段,而是涵盖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不能仅关注日常经营活动,还要关注企业供产销各个环节,需要上下结合、反复沟通,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因此,预算编制需要综合基础数据,选择运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及时监督、分析预算执行情况,这些必须依托及时的信息反馈系统,而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实现此类功能,方便快捷从海量数据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3.财务共享对成本管理的影响

在财务共享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下,精益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概念陆续出现,并逐步运用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成本涵盖更多层次的内容,如资本成本、质量成本、责任成本等。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变化,成本管理观念也在不断转变,从成本的经营性控制向成本的规划性控制转变,在产品制造前,通过事先规划,“注入”成本理念,结合财务共享提供的高价值财务信息分析成本成因,通过规划来优化产品研发、产品设计、生产线规划或布局,真正从源头控制产品成本。

二、财务共享视角下管理会计体系构建存在问题

(一)国有企业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概念了解不清晰,认为财务共享模式只是信息汇总的快捷途径,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但与产出不匹配,无法直接体现价值增值,反而增加工作量,并未真正了解其内部联系和实际意义,因此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此外,财务共享模式下,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更高,懂专业的同时,更要懂业务,熟悉了解企业业务流程。但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普遍偏重于财务会计知识的提升,导致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接触和学习比较少,即使在成本核算和预算编制等工作过程中,未融入管理会计理念,并未实际了解数据指标与企业运营的关系,无法透过数据提供企业战略分析的决策建议,因此在工作中仍沿用以前的财务会计方式。实际上,如果财务人员不及时转变固有思维,则无法为企业预测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也说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国有企业已存在与管理会计相关的ERP系统,虽然ERP系统重在打通企业不同部门的信息壁垒,支持提升业务端到财务端的自动化处理程度,但因系统标准化程度较高,相关系统应用程度却较低,无法满足管理层对预测、决策和控制等需求。与ERP相比,财务共享服务有自己特有的技术路线,并已超越了信息系统的范畴,形成了包含概念、实践、理论在内的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但鉴于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较慢,类似SaaS云软件、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先进信息化软件应用有一定滞后,大多数与管理会计有关的信息系统只是在现有财务软件上增加模块使用,这一定程度造成运用在管理会计过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上存在一定差距。此外,管理会计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加工,以供管理者决策,但国有企业规模庞大,一方面,数据化水平有待提升,数据大多来源于人工汇总,缺乏系统性数据资源整合和分析,导致大量数据沉淀,不能及时为领导者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分析数据,数据贡献率需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信息孤岛造成数据孤岛,生产领域各工序、各环节存在自身独立系统,但数据共享基础不足,造成不同领域数据各自为营,无法有效为领导者提供战略分析依据。此外,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对信息安全性要求提高,数据资产面临着更频繁且更严重的泄露、篡改等安全隐患,数据安全管理更为至关重要。在建立稳定数据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国有企业配套管理机制尚未健全

新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重要性逐步凸显,但国有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与市场环境不同,应用情况不尽相同。由于我国管理会计理论运用时间尚短,很多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定位尚未清晰,无法正确区分于财务会计,难以实现为决策层提供数据参考的管理职能。虽然财政部早已颁布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但存在执行力度不强、制定依据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此外,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考核指标往往是短期指标,比较重视业务开展合规性和风险防范的完备性等方面,对企业长期的营运能力、盈利能力等考核和关注比较较少,也是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应用范围受限的原因之一。如何更好运行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对国有企业的宏观规划提出更高要求,更关键在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建立与管理会计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使管理会计发挥更有效、更全面的作用。

三、财务共享视角下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持续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基础。第一是构建管理会计人才发展框架。一方面注重提高财务人员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分析处理能力。通过建立轮岗机制,扩展财务人员接触业务领域,提高非财务信息分析辨别水平,注重分析结果的充分运用,助力决策层不偏离正确方向。通过淘汰竞选,遴选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合理划分人员职责,人尽其才。另一方面,注重提升财务人员风险管控能力。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风险管理成为国有企业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不确定性上升,伴随疫情对经济环境的冲击以及国际环境动荡等情况带来的风险,风险管理有效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增强企业识别潜在风险能力,这便要求财务人员注重内部控制,深挖数据释放信息,研判对企业所能够产生的巨大影响,提供管理层迅速做出战略调整。二是完善管理会计人才激励机制。鼓励财务人员积极参与专业技能提升培训,考取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升个人专业素养,按照人才与岗位最有配置原则,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明确考核指标,建立业绩与薪资挂钩机制,对于业绩突出人员在晋升岗位、待遇提高方面适当给予倾斜。

(二)搭建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要充分认识财务共享中心重要性,搭建统一完备的会计信息平台,用数据思维模式推动企业各项工作开展。第一,建立全公司统一的数据信息库,以实现对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及财务系统加以整合,自上至下推广,从根本上保障功能融合和数据同步。第二,财务共享模式的核心要素在于流程再造,需要重新编辑和梳理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流程,企业应根据战略目标,统筹规划管理会计工作需求和效率,重新审视业务环节,合理设定标准化业务流程,普及生产管理数字化,推进产业协同,充分挖掘数据,不断提升管理会计服务于国有企业决策的可行性,切实增强对前端数据及业务的把控力度。第三,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风险管控机制。借助大数据技术搭建数据分析和动态监管平台,加大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营造完整的网络环境,合理运用风险评估方法,改善企业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及时提示风险预警,确保管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安全性。比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时甄别企业信用风险,加大对供应商和客户的信用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企业管理成本,便于企业提前规划管理。

(三)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完善管理会计组织体系的构建,明确管理会计报告基本要求,以保证数据汇总分析的一致性。第一,管理会计报告需具备预测性。财务人员应通过高度集成和融合财务共享中心信息,聚焦于市场动态、销售情况、综合生产和风险预测等多个领域,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风险防范为保障,规范管理会计报告,为企业运营和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第二,管理会计报告需具备全面性。管理会计报告不能仅停留于汇总数据表格,也不应仅分析财务指标,而应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成效,提高服务经济效益目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多重经济信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

(四)建立配套的管理机制

管理会计体系在国有企业的有效应用,有赖于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第一,完善相关的管理会计制度,改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服务作用。在应用管理会计期间,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系统分析,依托经验丰富的机构等外部资源展开深入研究,收集典型案例系统分析,结合自身运营实际总结成功经验。第二,制订科学的发展决策,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案。综合历史经营数据和市场环境运行状况,结合经营指标成效和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充分发挥管理会计预测职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确保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第三,建立人员约束管理机制。持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细分人员职能,实现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更好的预测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问题。

四、结束语

综合来看,构建管理会计体系是长期、动态、复杂的过程。国有企业必须将数据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次,通过数字赋能业务创新,构建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与平台,完善管理会计的内部环境,结合自身发展和市场变化情况,提升资源综合配置效率,加速推动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保障管理会计体系构建的协同性、一致性及有效性,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服务功能,以期实现数据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刘璐 单位: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卷烟厂

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篇3

0引言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稳就业、保增长、强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国有企业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大胆尝试,以期通过有效策略补齐财务管控短板,增强其财务管控能力。财务共享中心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的有效手段,同样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得到升级与优化。

1国有企业财务管控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数量、门类众多,而且生产经营规模相对较大,涉及的财务活动也更多,财务管控手段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重大问题。因此,强化国有企业财务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战略需要

近年来,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管理层级多、部门多、业务活动领域广等特点,而与这些特点相匹配的财务管控制度并没有制定出来,国有企业财务管控手段乏力、运营效率低、业财分离等问题普遍存在。为进一步破解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从2020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而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此次改革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搭建数字化财务管理系统,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重新打造高效的财务管控系统,为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供支撑。

1.2国有企业发挥协同效应的需要

随着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其业务领域、组织层级、经营区域等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企业兼并、重组、收购等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运用,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更为复杂多样。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更加复杂、管理层级更多,导致国有企业集团总部与各权属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于理顺,各权属公司之间、不同部门之间财务活动相互独立,难以协同配合,这就极大影响了国有企业资源利用效率和规模化经营。如何有效解决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参股子公司之间的资源配置与整合问题,发挥国有企业协同效应,便成为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而采用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财务管控手段,将各权属公司投融资、全面预算管理、成本费用、资产管理等关键财务事项纳入统一管理平台,不仅能优化财务流程,提升财务管理效率,而且对促进国有企业各层级、各公司、各部门之间更好地协同配合也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发挥协同效应[1]。1.3减少运营成本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国有企业集团总部需要建立财务管理部门,以统筹管理集团总部的财务活动,而且各子公司、分公司都需要设立功能齐全的财务部门,以开展各自经济活动中财务记账、会计核算、编制报表等工作。而这种设立多个财务部门的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机构运转成本,而且使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交流不顺畅,财务信息上传下达、报表合并等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国有企业可以采用财务管控手段。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财务管控可以实现由系统对财务数据自动记账、自动判断、自动分析,并根据不同报表使用者的要求输出各种财务报表,这就意味着各子公司、分公司可以不进行会计核算而转为以管理为主的管理会计,财务人员也可以进行岗位分流或转岗,这不仅能节省财务运营成本,而且可以提升财务人员工作效率。

2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财务管控效率低

国有企业管理层级较多,各类型子公司、分公司的地域分布也较为分散,特别是在当前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这也增加了企业内部信息沟通难度。为维持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营,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必然会涉及资金、采购、生产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协作问题,但由于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脱节,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母公司难以有效获取多元化的财务数据信息,从而极大影响了财务管控质量和效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采购或开发了适用于财务集中管控的财务系统,如用友、浪潮、金蝶等财务软件,其在国有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国有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活动依然采用线下作业方式,相关数据信息并没有通过信息化手段上传到统一的系统平台。虽然财务软件在国有企业中得到了应用推广,但财务软件与业务部门之间并没有建立信息交互渠道或平台,因此财务部门依然难以全面收集相关经济活动产生的财务数据,这极大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影响了财务管控效率。

2.2财务监督效果差,管控实时性差

当前,由于财务管控手段较为单一,财务与业务融合度低,财务部门的工作大多局限于事后会计记账、核算等方面,难以及时获取业务领域的相关数据,对于业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也并不知情,因此财务部门的监督效果大打折扣,事前、事中监督处于缺失状态,仅仅依赖业务活动结束之后提供的发票、凭证或合同等纸质材料进行事后监督,无法对业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对国有企业的下属公司来说,由于总部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国有企业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数据交互实时性差。虽然部分公司采用了信息化财务记账软件,但在缺乏统一财务管理软件或财务数据共享平台的情况下,总部与各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数据标准难以统一,数据分类也不够清晰,导致总部无法及时收集到各权属公司的财务数据,这就极大影响到财务管控的实时性[2]。

2.3资金集中管控效率不高

资金管控是财务管控的重点内容,强化资金集中管控,可以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国有企业正常运转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而资金集中管控需要有信息化系统平台作支撑,而实际情况是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不到位、不全面,国有企业内的资金处于分散状态,虽然很多国有企业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系统,但该系统并没有开发出独立的资金管控模块。因此,各子公司依然各自在不同银行开设结算账户,并在各自的结算账户办理资金转账、现金收支等业务,其资金结余也留存于各自的结算账户内,但国有企业总部对其缺乏有效的集中调配手段。也就是说,如果国有企业内部某家子公司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而另外一家子公司的结算账户有留存资金,这两家不同子公司之间的资金并不能实现相互调配。从以上情况来看,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控效率不高,国有企业资金配置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3财务共享中心下国有企业财务管控优化措施

3.1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提高管控实时性和效率

国有企业内部组织层级多、业务环节也较为复杂,因此财务数据的来源渠道也就更为多元化,这就需要国有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来自各渠道的财务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清洗和分析,为企业决策层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从当前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来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实现各子公司财务部门扁平化管理,将分散的财务部门整合到集团总部,从而有效减少财务人员的在编人数和工作量,降低财务部门运营成本,而且可以对财务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各业务板块非结构化数据的转换,这就使财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业务部门数据的真实性。而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集中管控的实时性和效率,那么在财务共享中心至少需要搭建以下两个层面的管理平台。一是要搭建业财一体化平台。财务数据多来自各业务部门,而国有企业大多具有生产规模大、产品种类多、业务数据多元化的特点,业务部门的数据标准不统一,因此需要通过搭建业财一体化平台的方法对业务前端数据进行转换与清洗,然后由财务共享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与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升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也可以增强财务数据传递的实时性。二是要搭建多种应用场景平台。当前,ERP系统在国有企业的推广应用较为普遍,虽然该系统可以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但在当前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BI)技术、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现有ERP系统部分功能无法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财务管理需要,如全面预算管理场景、薪酬绩效管理场景及资金池管理场景等,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搭建多种应用场景平台,以提高财务集中管控的效率[3]。

3.2建立资金池,加强资金集中管控

建立资金池是国有企业资金集中管控的有效手段之一。所谓资金池,指的是集团企业资金收支结算、资金调度及监控权限全部集中于总部,由总部统筹管理各子公司的资金流入与流出闸门,以发挥资金池调剂余缺、盘活存量的作用。而要想建立资金池,国有企业需要搭建以下两个层面的资金管理平台。一是搭建统一结算管理平台。国有企业要搭建统一结算管理平台,将各子公司、分公司的资金结算全部集中于统一的系统平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总部对所辖范围内公司的资金进行统一管控和调配,而且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实现资金在各子公司、分公司内部的闭环运转,从而有效压缩各子公司、分公司对外融资额度。二是搭建统一融资管理平台。国有企业搭建统一融资管理平台,能使资金集中管控效率提升,如此一来,各权属公司的资金规模优势更加明显,这就增加了公司与银行的谈判筹码,无论是融资规模、融资品种,还是融资利率,公司都有充分的话语权和主动权[4]。

3.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为财务管控提供有力支撑

国有企业权属公司多、部门多、数据信息量大,如果采用传统的Excel电子表格形式自下而上地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和分发,那么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遗漏或错乱等问题,从而难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中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这就会给财务管控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基于财务共享中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将预算管理融入财务、业务及绩效评价等管理环节,为财务管控提供有力支撑。首先,将业务系统、费用报销系统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如果资金支付申请项目与预算系统的数据信息不匹配,那么系统就能自动拒绝提交,以控制无预算或超出预算的项目支出。其次,优化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使其可以自动生成并反馈绩效评价结果,随时对关键预算与财务指标、股东投资回报、经营目标与重点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点评与评价,预警经营风险并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3.4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财务管控的智能化水平

财务管控的关键在于实现业财融合,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是业财融合的重要手段,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将会计记账、报表、税务管理等集中于同一系统,而且可以对接不同职能部门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工作。而要想实现业财融合,提高财务共享中心应用效率和财务管控效率,国有企业需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采集、归类和分析不同种类的数据信息,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全面管理分散于不同系统的基础数据,从而实现财务信息的快速处理,这不仅可以提升财务管控效率,而且可以及时输出精准的数据分析报告,从而极大提高财务管控智能化水平[5]。

4结语

当前,随着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做优,其传统的财务管控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且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管控时效差及资金集中管控手段缺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财务管控效果。因此,国有企业须充分利用自身资金和人才优势,搭建财务共享中心,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切入点,以资金集中管控为重心,打造完善的财务管控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松刚.大数据时代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资金管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4):70-73.

[2]徐纯.大数据背景下加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资金管理的建议[J].西部财会,2016(3):25-27.

[3]韦德洪,陆韵佳.财务共享的客体、主体和路径研究[J].会计之友,2020(23):114-120.

[4]付元承,陈颜荣,唐惠聪,等.疫情常态化下财务共享应用与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1(6):122-126.

[5]杨帆.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探究[J].会计师,2020(1):28-29.

作者:金桔香 单位:深圳市东深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