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研究3篇

时间:2022-12-30 14:48:21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  教学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能够为土木行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化人才。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研究3篇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篇1

土木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程。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各大高校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讲授土木工程施工[1,2],内容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各大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概念。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应课程后,具备根据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优选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的基本能力,具备有效组织、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基本能力,也就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该达到“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水平。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于施工企业或与施工相关的单位的较多,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对学生尤为重要,如何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认知和实践能力,需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3,4],大胆探索,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工程施工的应用型人才[5]。

一、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对象

在现代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进行独立学习的,因此,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教学对象———学生的分析。南京工程学院是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校企合作、注重实践、产学研相融的鲜明特色,在全国率先提出和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转型改革。建筑工程学院是南京工程学院二级学院之一,设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三个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下设有三个培养方向———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及建筑工程管理,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83人。学生毕业后可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与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城市轨道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投资、房地产开发等工作。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施工工艺、材料、设备和方法等,而且要求能够研究施工、解决难题。这既符合应用型大学对本科生培养的要求,又满足我们学生自身学习和提升的内在需求。学校整体定位对于应用型本科生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于本科生课堂教学的个性要求,均是南京工程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对象的特色,研究教学方法改革,应立足于这两点要求,努力探索,实现人才培养的新突破。

二、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学模式

目前,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采用的均是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且结合多媒体(视频、照片等)向学生描绘情境、讲述方法、阐明概念、讲解原理的教学方法,这是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最常用、最稳妥、最安全的教学方法。在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象,讲述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过程,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概念。教学过程中也会结合教材中的某一专题进行具体的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讲解,但中间不插入或很少插入其他活动。这种课堂教学方法对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师的要求包括:(1)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对讲授的知识要点、系统、结构、联系等做到胸有成竹、熟能生巧,同时能够结合学生的反馈,调控教学活动的进展。(2)熟悉土木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专业的教师对施工现场的熟悉程度、对各种施工技术的了解程度,以及教师的表达能力,直接影响讲授法的效果。该专业的教师应在平时加强对工程施工经验的积累,使讲授时的语言更加贴近施工现场,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讲授法是目前最流行的教学方法,但其有一定局限性,易导致形成“填鸭式”教学。首先,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许多教师没有参与工程实践的经验,讲课时照本宣科,局限于书本,无法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也无法拓展和发挥,教学效果较差,从而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较高,要求学生掌握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教学计划中安排了大量课程,施工课程的学时也受到了影响,我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工程施工课程学时已减到56学时,作为专业课教师,必须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不能任意加课。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为了尽快完成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采用单向灌入式授课,学生被动听课、记笔记,课堂上学生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少,无法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学习和创新热情。由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理论跨度大等特点,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否则教学只能照本宣科,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而这些恰恰是学生的弱点。目前,我校的工程施工课程放在大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与很多专业基础课并行,也就是很多在工程施工课程讲授需要用的专业课知识学生并未学习或正在学习中,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工程施工时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师需要补充讲授许多专业基础课的知识辅助同学们去理解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的课堂学时本来就偏少,过多地要求讲解其他专业基础课的知识压缩了本课程的学时;另一方面学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不可能完全理解各个专业课知识,导致学习时较为吃力,无从抓住学习重点,甚至出现不想学习的思想。针对上述工程施工教学中存在的多种问题,应摸索出一种既符合现阶段教学方式、教师特点、学生特性的工程施工教学方法改进措施,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较短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具备初步的、满足工程单位要求的工程认知,提升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

四、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团队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而计算机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工具。1.充分利用BIM技术。结合BIM技术的可视化等特点,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当中,可以充分发挥BIM技术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在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过程中调用系统中的典型工程BIM模型,虚拟现实项目的建造全过程,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如,讲授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时,可以借助BIM技术,让学生建立基坑的全局认识,并能够理解不同支护体系的施工工艺、构造细节等,甚至可以加入施工降排水、基坑的开挖全过程、土方运输等施工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坑工程施工技术。2.充分利用工程图片。工程图片具有直观的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等。在土木工程施工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工程图片,将复杂的施工工艺、节点构造和关键部件等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把施工工地直接“搬”进了课堂。对照图片素材介绍各种构件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是如何使用的,现实中各种复杂的工程结构是如何一步步施工完成的,学生的思维随着工程图片中的场景变换变得异常活跃,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用好图片素材可将一些教学难点、重点形象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更易理解。如,工程施工课程涉及的预应力夹片锚、挤压锚等锚具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单靠语言讲解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理解掌握。而利用一系列预应力锚具的示意图演示,则可把这一问题讲解清楚,从而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己甄选图片素材的能力,对于来源存疑或是突出相关知识点不充分的图片素材,无论其如何精美清晰,都要毫不犹豫地舍弃;另一方面要注重平时图片素材的积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遇到对教学有帮助的场景要及时用照相器材拍摄下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个人素材库。如图1(a)所示,为讲解预应力混凝土采用的多孔夹片锚锚头构造需要,如图1(b)所示,为讲解预应力张拉端的设备、人员配置等情况。3.充分利用视频资源。从学习知识的比率看,视觉占83%、听觉占11%;从集中注意力的比率看,视觉占81.7%、听觉占54.6%;从同一材料学习三天后记住知识的比率看,视听并用为75%,视觉为15%,听觉为40%。基于此,在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活动中,应适当实用视频资源,不仅可以用来传播知识,还可以培养人才,更好地为工程单位服务。目前,高校中教师获得工程施工视频的途径主要包括两种:(1)自行拍摄的施工现场视频和;(2)借用同行的优质视频。在讲课过程中,教师结合视频讲述相关关键技术问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模板工程的爬模技术过程中,如何描述爬模的整体构造、爬模动力装置、作业过程、爬升过程是每个讲课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若能借助相应的视频,并逐一介绍相关构件和施工过程,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很容易掌握相应的施工关键技术。

五、结论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针对其实践性强的特点,如何开展教学,确保教学效果,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课题针对该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对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BIM技术、图片和视频等手段贯穿于课程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该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思路,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基于教学对象的充分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讲授方法。南京工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对工程施工课程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应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总体需求和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应满足大部分同学的认知要求,并留有一些探索性的思考问题满足学习力较强的同学继续探索的需求。

2.基于具体的课程学时安排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的“大土木、宽口径”的要求,各高校都在压缩工程施工课程的学时。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56个学时,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应保证教师在宽松的时间条件下讲授课程,而不至于为了赶课程,让教师疲于讲解、学生疲于应付。

3.在目前课堂学时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等条件下,应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采用BIM技术为学生三维动态演示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采用图片资料讲解细部构造、关键部件等;采用视频资料讲解单项关键施工技术的具体过程和动作分解。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工程施工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可以让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工程认知和实践能力。

作者:王永泉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篇2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特点

(1)课程知识跨度大,综合知识性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涉猎的知识面比较宽泛。它集力学、结构、材料、测量、造价、项目管理于一体。这门课程内容庞杂,各章节之间跨度比较大。(2)创新快、实践性比较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主要研究各施工工艺、操作过程、施工设备机械的性能和操作规律,这些知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近年来,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出现,新材料的应用,必然带来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高效率的施工机械的出现,给传统的施工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机械施工取代人工操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安全性,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社会对新技术施工人才的需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方法。(3)施工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并重。施工技术、施工方法的日新月异,使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如何培养施工技术过硬、管理能力突出的土木工程专业的高级人才,是土木工程院校永恒的研究课题。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分为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管理两部分。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土方工程、桩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施工课程内容章节之间跳跃大,传统教学方法抽象,不好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不懂,尤其对施工工艺,缺乏感性认识。根据目前学科指导规范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内容,也与实际工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距甚远。例如:土方工程量计算,现场早已经使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学校让学生手算工程量,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胜任土方工程量计算工作。并且施工现场影响土方工程量计算的因素很多,比如:各种地下埋设管线、地下埋设物、施工道路及场地绿化等等。即使学生工程量计算很准确,但是没有考虑以上影响因素,那么计算的数据,也仅仅是理论数据,与正确指导施工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把这些计算软件拿到施工课堂上去讲,在本科培养方案施工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内,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其他章节的内容也存在相应问题,像土方施工机械的使用,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及钢筋的接长方式,施工现场桩基础施工,静压桩的施工工艺,商品混凝土的施工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流水施工,等等,课堂讲授内容都与实际现场应用存在一定偏差,有些内容甚至老旧,相对滞后。因此走出课堂,增加感性认识,带着问题,到施工现场或者模拟施工现场去学,应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实践教学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最好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整个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应用和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认识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是学生进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而生产实习又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可缺少的一个实践学习内容。生产实习具有延续时间长、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深入工地一线参加生产劳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应用各门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逐步积累工程经验。同时使学生初步体会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特点,了解建筑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质量检验标准,熟悉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技术和管理工作,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思想准备。此外,通过生产实习,开阔视野,增加感性知识,了解国家土木工程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本专业发展的优势。我校是民办高等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学校,学生入学分数相对比较低,毕业分配去向多数是施工企业,工作在施工现场第一线,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对于我们这一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凸显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我校从2013级学生开始在生产实习环节,根据学生所在实习不同项目规模、施工进度、结构形式个性化地安排不同的实习任务,从施工进度、质量管理、投资控制、现场出现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等多方面多角度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培养了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楼板出现裂缝,先要求学生拍照片,然后让学生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材料的选配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违反操作规程、构件受力变形是否使内应力超过材料强度、环境因素是否有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给出处理方法。针对不同部位出现质量问题都要求学生留照片,分析原因,提出合理的处理方案。然后和同学、老师、工地技术负责人一起探讨分析原因是否正确,处理方法是否科学可行,汲取教训的同时,积累了施工经验,清晰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树立了工程质量意识,为将来从事土木工程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他章节的一些内容知识点,在课堂上很难表述清楚的地方,在施工现场,学生一看,有的很快就明白了,即使有的地方不清楚,经过技术人员现场讲解,也会很快领悟。学生现场实习回来后,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项目,提供相应的照片及影像资料,不同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分享,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基本上不同项目从基础施工开始一直到不同项目竣工结束,各部分各阶段的资料都可以收集到。只是项目不同而已。不同的结构形式质量控制要点、各工序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的使用、隐蔽工程验收、施工内业资料的整理等等,学生可谓收获多多,同时组织学生交流参与现场放线、施工管理等工作体会等。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法非常有效可行。

作者:杜春海 单位:长春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施工教学篇3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能够为土木行业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化人才。随着国家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革新的重要性,教育人员需要积极面对现有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同时,实现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有效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基本概述

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属于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且发展迅速。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理论在自身土工程知识的基础上,还会涉及管理与技术学科的内容,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主旨是总结土木工程施工实践,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形势下,土木工程的组织管理与技术也在积极发展,市场上不断涌现出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与新技术,使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也需要顺应发展,加强教学研究,进行施工课程教学革新,从而实现土木工程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

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过多

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属于重点教学模块。对于建设管理专业、桥梁隧道工程专业、结构工程专业等二级学科专业的学生,施工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内容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基础上,还包括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内容。结构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施工技术方面,需要学习防水工程、土方工程、砌体结构工程、基础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安装工程等。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总课时有限,大多是48课时到64课时之间,与课程内容相比,课时较少,体现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内容过多的问题。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无法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讲解,难以向学生讲清楚难点与突出重点。

2.课程教学方式传统

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方式传统,主要体现在利用教学手段不充分与忽视实践教学。现有大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在多媒体与板书的辅助下,进行静态施工过程教学,课程中的实践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口头讲授的方式传达给学生,造成学生对知识缺乏深度的理解,缺少学习兴趣。还有部分教师并不能够对网络资源与课堂多媒体工具进行充分利用,讲解施工内容具体问题只是利用教材图片与自身语言进行讲解,致使课程氛围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对施工知识学习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课程教学方式传统还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处于安全与利益考虑,企业和学校都不存在安排学生与教师到工地进行实践教学的意愿,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工程素养不足

现有我国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多是刚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的高学历学生,缺少一定的土木工程施工一线实践经验,造成教师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授课时,实践知识受限,影响教学效果,体现教师工程素质不足。即使有部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有意愿丰富自身实践经验,提升自身工程素养,但是受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压力,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到工程一线进行学习,从而造成教师实践经验知识技能难以得到丰富,妨碍教师工程素养提升。还有部分教师之前具备一定工程施工实践经验,但是由于教学工作的繁重,已经长时间不接触土木工程,引发教师把控新技术与工艺困难。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体工程素养不足。

三、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革新策略

1.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特点,但是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还是需要主要在课堂完成。土木工程施工材料、工艺与技术都在更新,相关知识无法及时性的编入课程教材,因此,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需要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内容过多问题,实现重点知识教学。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建筑产品讲解为中心,强调全部材料、工艺与技术都是辅助建筑产品提高质量与发挥功能,因此,加强原理讲解,为学生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教师调整教学内容还需要对学生的课后学习进行启发,使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够产生对课程内容道德思考。例如,教师在讲解混凝土结构工程模块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目的与内容进行重点讲述,并结合实际模块体系进一步在实践环节中进行详细讲解,引发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具备思考能力。

2.丰富课程教学形式

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在丰富课程教学形式的过程中,需要对多媒体载体与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积极开展实践教学。课程教师需要摒弃传统说教式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类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工程资料的收集,例如,施工设备照片影像、施工合同、施工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等,在收集后充分利用多媒体载体与技术对资料进行整合,使其成为有利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下载符合教学内容的相关图片、动画与视频等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氛围生动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效果。高校在丰富课程教学形式中,还需要积极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观摩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师资建设

高校为解决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工程素养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师资建设。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减轻教师压力、给予教师培训、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师资建设方式,对教学团队进行培养与改革。由于土木工程具有一定的跨界特性,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专业成长途径比较特殊,需要相关教师在掌握基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其他学科知识。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措施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使其有时间到工作现场进行长期学习,高校还需要积极为教师团队开展课程相关知识培训,聘请土木工程施工专家,为教师讲解实践要点与跨学科知识内容,从而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

4.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想要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完成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目标,需要革新传统课程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例如,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师,在考核学生的过程中,需要在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分析、解决课程与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的评价体系需要以系统的考核改革为基础。

四、结语

为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高校需要积极进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革新。高校在革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分析现阶段课程教学问题,通过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加强课程师资建设、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实现课程改革与创新,提升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24(01):79-82.

[2]李立军,杨秋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01):83-85.

作者:潘琦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