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范文

时间:2022-12-13 15:40:53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中小企业  融资 

摘要:于环保项目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引进复合型金融人才,因地制宜地设计险种,才能最大化保障双方的权益,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绿色保险,一方面可以化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很好地补偿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范文

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篇1

0引言

随着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环境保护已经成了一项重要议题。G20会议倡导中小企业要走绿色发展之路,利用金融支持来达到环保目的,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小企业利用此契机,在政府部门的引领下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不但可以解决自身融资问题,还可以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自身声誉。何建奎等(2006)认为投资者根据企业对环境的绿色发展贡献程度进行投融资,使社会更加重视环保产业,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将在投资决策时对各种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更全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资金更好的流向效益好、潜力大的项目,最大程度发挥资金的效用。[1]中小企业绿色金融模式运作如图1所示。首先,在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中小企业可以发展绿色项目,在融资时需要向担保公司提供资料获得担保,同时向商业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其次,担保公司作为融资中介,在确认企业信息无误后向商业银行发送担保意向文件;最后,商业银行将中小企业与担保机构递送的信息审核后为中小企业方提供贷款。

1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1.1绿色项目前景与企业融资

我国“十三五”规划(2016-2020)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建设中,确保未来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发行债券等一系列金融手段将资金注入与节能环保有关的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可以在抑制污染性项目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投融资项目,提高投资回报率。绿色金融产品将吸引更多民间资本介入绿色信贷和绿色基金,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成为绿色金融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绿色金融相对较早,以海滨银行(ShoreBank)为代表的诸多国外银行在2009年已经开展相关业务,通过向华盛顿和俄勒冈州当地公司提供贷款,减少能源、木材使用量,减少废物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虽然我国的绿色金融未能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以绿色债券为例,2016年第三季度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占全球同一时期发行量的45%,居世界第一。[2]积极的政策引导促进了绿色债券的发展,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巨大。迅速崛起的绿色金融,将大大便利中小企业有前景的绿色项目融资,扩大企业融资渠道,减轻企业融资压力。因此,提出假设1:中小企业绿色项目发展前景越好,越有可能取得贷款。

1.2政府支持与企业融资

政府将专项资金补助等款项直接拨付给企业为直接扶持。财政间接扶持则以出台相关政策来调节税收、改善金融环境,间接扶持企业发展壮大。近年来,针对阻碍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我国政府积极推出相应政策来为中小企业保驾护航。如通过调节所得税前的可扣除项目和扣除比例来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15年厦门财政局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银行小微企业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设立还贷应急资金、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及保费补助。各地政府还开展了众多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主题的会议,相互交流学习,借鉴经验。可见政府引导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不仅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在政府引导下朝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因此,提出假设2:政府支持力度越大,中小企业越有可能获得资金支持。

1.3信息对称程度与企业融资

经济关系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导致交易出现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信息搜集的难度,增加了企业在甄别信息时所需要的成本和开展交易活动时面临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问题极易产生不公平交易,导致交易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偏离预期交易效果。融资者在金融市场中往往将自己掌握的内部信息保留不外流,传递对自己有利的信号来吸引投资、提升价值。中小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透明,导致银行为防范风险,保障资金安全拒绝放贷。宋华等(2017)认为,要解决中小企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难的问题,银行需要建立稳定的借款偿还机制,提高借贷双方信息的透明度。更需要中小企业提供绿色项目的详细信息,增强信息透明度。[3]因此,提出假设3:信息对称程度越高,中小企业越有可能获得贷款。

1.4企业规模与企业融资

不同规模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的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总体而言,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受到更多的限制。郑春荣(2015)研究了全国36家大型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发现就银行授信情况看,大部分大型企业并没有用完授信额度。[4]李毅学(2011)认为,银行评估企业的综合实力不仅能有效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还能提供违约风险体系的指标。[5]大型企业向银行借款相对容易,一方面在于其经营规模大,受非正式市场关系制约较少,内部治理机制成熟完善,拥有成熟的员工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大企业的制度较为健全完善,可以有效减少舞弊,防止滥用权力的行为。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相对成熟的内部控制制度,较多依靠家族制管理体系。因此,提出假设4:企业规模越大,越有可能获得借款。

1.5企业信用与企业融资

信用即遵守承诺,履行约定,获得信任。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发行以自身信用为担保的金融工具来筹集用于项目投资的资金。刘民权(2004)认为,企业信用度良好能更好地进行外部融资来维持自身经营。[6]信用评级机构通过信用评级评价经济社会参与者在金融领域的信用情况,从而有效防范金融市场风险。不少中小企业在其所处的领域迅速发展,经济实力与业务能力不断增强,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据欧盟统计局2017年提供的数据,约98%的中小企业贡献了近一半的贸易额。因此,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中应该越来越好。假设5:中小企业在信用评级时等级越高,越可能被金融机构信赖,越有可能取得借款。

1.6社会资本介入与企业融资

社会资本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银企关系和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Petersen和Rajan(1994)衡量了中小企业与债权人的关系,强调了持续时间的重要性。[7]韩栋和周良(2011)认为,资本的积累和银企关系都与企业的成长有密切的联系,前者奠定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后者影响对外融资。[8]中小企业积极发展关系型融资的非正式制度模式是其在融资困难的情况下改善不利状况的重要手段。在政治地位方面,周雪峰和左静静(2017)认为,政府的政策性资源在外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建立政治关联可以便利企业获取更多资源,使企业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9]DouglasCumming等(2016)调查了我国杭州、武汉和兰州的政治资本比例,结合三地人大代表获得资格的角逐情况,认为政治资本的不平等影响了企业通过政治渠道获得贷款的能力。[10]因此,提出假设6:社会资本介入程度越大,中小企业越有可能获得借款。

1.7金融机构创新与企业融资

互联网金融刷新了企业传统的对外融资思维模式。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小额贷、P2P和众筹融资等互联网融资模式兴起,企业融资方式不断向多元化迈进。互联网金融以较长的还款期限,较低的利率等优势,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借款融资的门槛,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互联网金融未来能否后来居上取代银行并晋升为为企业融资服务的巨头,已成为经济界重点关心的重要议题。周林(2009)认为,银行与支付宝的关系较为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支付宝在开展业务方面依然离不开银行系统,因此很难脱离银行单独运行。[11]尽管银行在资金安全、技术条件、监督权力等方面依然保持着竞争优势,但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已形成正面竞争,银行需要创新金融产品,降低对中小企业的放款门槛,挖掘潜在客户,保持优势地位。假设7:金融机构创新意愿越强,中小企业越有可能获得借款。

2模型构建

其中,β0为截距,βj=(1,2,3,4,5,6,7)是各解释变量的待估系数,i为第i个被调查对象,μi为随机项。被解释变量为中小企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有7个解释变量,根据提出的假设可以将绿色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对接影响因素分为七个方面,如表1所示。具体为绿色项目发展前景、政府支持、信息对称程度、企业规模、中小企业信誉度、社会资本介入程度、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意愿。

3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数据的搜集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点量表法。本次调查时长2个月,共收回450份问卷,数据来自浙江绍兴,安徽芜湖,江苏丹阳等地,调查对象包括企业高管、财务人员、基层员工等,有效问卷411份。企业高管填写比例占13%,财务人员占10%,其他人员占77%。数据描述统计如表2所示。3.2关键风险因素识别

3.2.1信度分析信度分析是一种综合检测数据结果存在一致性的方法。测试信度的工具是Cronbach’sAlpha系数,根据李•克隆巴赫的观点,该系数越高,测量结果的信度也越高,一般在0-1之间,Cronbach’sAlpha测出大于0.9表明信度极高,在0.7-0.8范围内表明信度较高,低于0.7则显示信度较低。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Cronbach’sAlpha系数如表3所示,均在0.7-0.8范围内,可以看出调查数据信度较高,有一定的可靠性。

3.2.2效度分析效度即根据调查数据做出的评价与客观事实的接近度。一般若KMO>0.5,显著性水平P<0.05,则该问卷有效。对本次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得出,KMO=0.835>0.5,且P<0.05(如表4所示),说明量表符合效度要求。

3.3回归结果

spss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表5显示Durbin-watson的值为2.040,趋于2,表明各影响因素之间表6为逐步回归法的处理结果,其中企业规模、信息对称程度、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意愿在总体中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而其余变量由于存在多元共线性而被剔除。

3.4回归结果分析

3.4.1对假设3成立的分析中小企业获得借款的难易程度受其与银行间信息对称程度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匹配,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资金配置会出现扭曲,导致中小企业发展遭遇困境。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我们认为信息对称程度information与中小企业获得借款可能性availability成正相关。因此,中小企业想要不断壮大有赖于增强银企信息对称性,详尽的披露绿色项目的各项内容,做到企业和金融机构都对绿色项目充满信息,才有利于企业获得绿色融资。

3.4.2对假设4成立的分析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与其规模有关,所以中小企业要学习大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提供较完善且质量高的企业会计报告,充分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现金流量和信用状况等信息,这样才能弥补在规模上的劣势,赢得金融机构信任。

3.4.3对假设7成立的分析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原本单一的金融产品面临着产品升级换代的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开拓多元化产品市场,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意愿不但有利于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还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3.4.4对假设1、2、5、6不成立的分析在调查中,调查者对涉及中小企业绿色项目发展前景、政府支持、中小企业信誉度、社会资本介入程度这些问题的认识趋同,填问卷时主观性较强,导致这些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被剔除。

4结论

绿色金融要求企业发展绿色环保项目并通过该项目融资,绿色金融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拉动中小企业融资,促进经济的繁荣,还可以推动环保事业的进步。而中小企业绿色融资主要受信息对称程度、企业规模金融机构产品创新意愿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对绿色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对接模式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安徽、浙江。由于调查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难以代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情况,为了弥补调查的不足,接下来将扩大调查范围,重点分析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筹资情况,增加样本容量,使数据更具代表性,完善成果。

作者:王榕 孙蒙 单位:嘉兴学院商学院

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篇2

一、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放缓、结构优化、追求质量的新常态,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关键时期的必然选择。绿色金融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手段,强调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过程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贷款政策、条件、方式等方面给予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更多支持,以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研发高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然而,在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收益”特征,融资难的瓶颈始终难以突破。数据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可达80%,而我国该比例还在10%以下;杭州银行曾对杭州成立5年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发现94%的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88%的企业认为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缺少资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文献综述

绿色金融是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重要创新手段,《“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Schumpeter(2000)认为金融供给结构的合理化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绿色金融通过对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进行评估与考量,以消耗较少的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钱水土,等(2019)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促进了各项资源流向绿色产业,有利于实现绿色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王仁祥和陆鹏飞(2018)运用耦合模型研究发现目前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耦合程度不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增强科技创新与绿色金融之间的关联作用。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展开了深入研究,徐海龙和王宏伟(2018)基于风险特征的视角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发现种子期和初创期的风险最高;杨汉明,等(2019)发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不足行为抑制了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提升。为解决该问题,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兢轶,等(2018)对新的融资模式进行探索,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黄丽清,等(2018)发现可以通过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合作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现有研究较多关注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抵押解决融资问题,而对绿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较少。本文将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绿色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三、绿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体系

(一)政府R&D经费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市场风险较大,此时主要依靠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如表1所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逐年增长,其中对企业的经费支出占比基本保持在70%以上,2017年企业经费支出高达13660.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稳步上升,2017年达到2.13%。虽然研发经费分配到单个企业的额度较少,但具有明显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通过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激发了从事环保项目的科技型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关键融资主体,在绿色信贷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结合发展中扮演了枢纽的作用。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后10年,绿色信贷余额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末余额达到65312.63亿元(见表2),目前已经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绿色债券通过将融资资金直接或间接用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气候、环境等绿色项目来扶持绿色产业。2015年,我国开始对各类绿色债券的标准与发行安排进行指导和推动,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地方绿色债券和引进外资三大模式,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得到蓬勃发展,2018年满足国际绿色债券定义的中国发行额达到312亿美元,与2017年的235亿美元相比,增速达到33%,全球占比达到18%。

(三)绿色保险

绿色保险一方面通过及时对环境污染损失进行偿付,避免情况恶化,另一方面也防范了企业赔偿环境损失时可能造成的资金链断裂。目前,我国绿色保险发展仍处于萌芽期,仅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进行绿色保险试点工作。

四、绿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R&D经费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监管

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推动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政府R&D经费投入的增长难以满足其旺盛的资金需求的扩大。同时,尚未实施对R&D经费流向的有效监管,在资金拨付给企业后,不能保证该资金真正被用于科研创新。

(二)绿色信贷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绿色金融资金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达到8000亿元。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与优质项目之间无法得到有效对接,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三)绿色债券标准不统一

绿色债券标准不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内绿债与国际绿债的标准有差别、央行与发改委项目标准不统一以及资金用途规定的不一致,这三方面的不统一不但会引发国内绿债市场的混乱,同时也不利于调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性。(四)绿色保险发展缺乏动能目前,绿色保险主要险种为环境污染责任险,产品单一,增长乏力;保险公司在该领域缺乏经验,专业程度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同时相对于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社会对绿色保险的重视程度不够。

五、政策建议

(一)扩大政府R&D经费规模,实施有效监管

处于种子期和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需求较小,政府可以通过扩大研发经费的规模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待新技术有所成效后引导其他绿色资本进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对资金的流向加以监管,确保研发经费用到实处。

(二)搭建绿色金融供需平台,缓解信息不对称

政府对接收研发经费的项目进行跟踪调查,筛选出环保绩效好的项目,整合相关信息建立统一的绿色项目库,同时与第三方评估机构合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绿色环保项目进行评级,搭建绿色金融平台,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三)完善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与监管机制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与国际准则,各部委在平衡利弊的基础上统一绿色债券标准,确定合理的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的比例,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性,规范绿色债券市场,促进绿色债券发展。

(四)引进复合型绿色金融人才,加大对绿色保险的支持力度

由于环保项目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通过引进复合型金融人才,因地制宜地设计险种,才能最大化保障双方的权益,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强制推行绿色保险,一方面可以化解研发过程中的风险,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也能很好地补偿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瞿佳慧 张宏钰 侯程然

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篇3

一、融资难已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顽症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一直深受融资难的困扰。早在1999年,专家们便发现:国有企业贷款在全国银行贷款中的占比超过80%,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在全国银行贷款中的占比不足20%。2009年,这一局面没有较大的改观,当年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超过7万亿元,其中国有大型企业贷款占比超过47%,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勉强超过50%(其中民营小微企业贷款占比甚至不足9%);2018年,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在当年全国银行贷款中的占比最多不超过25%,换言之,国有企业贷款在当年全国银行贷款中的占比超过75%。据调查,员工人数不足50人的小微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超过78%会被银行拒绝;员工人数在50人-100人之间的小型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超过57%会被银行拒绝;员工人数在100人-500人之间的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超过44%会被银行拒绝。总的来看,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拒绝率超过65%。2019年2月,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张竞强坦率地指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难言乐观,融资难仍然是困扰中小企业的最大困难。据抽样调查,当年只有不足30%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其他中小企业则是通过非银行途径(包括个人借款、P2P、典当等)融资。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底子薄,很难上市发行股票;同样,也难以为本企业发行债券。中小企业缺乏高价值的抵押物、缺乏资产担保、缺乏核心技术、缺乏战略发展规划、经营风险高,加之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板缺乏诚信意识与法律观念,在报表上造假,因此商业银行往往不愿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也有专家指出:自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银行长期垄断金融领域,国营工厂、国营商店长期垄断工商业领域。今天,虽然我国已经向市场经济转型,国营工厂大多转型为国有工业企业,国营商店已经被沃尔玛、家乐福淘汰,但金融领域的改革推进却没有跟上,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依旧在金融领域中占有压倒性地位,而且更愿意向国家担保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发放安定团结贷款。

二、中小企业已成为主要工业污染源

民营中小企业不仅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难以获得高盈利、低风险的投资项目,而且也难以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因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选择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进行粗放式生产,盲目生产大量低附加值产品(包括纸张、水晶、纺织、电镀、塑料、皮革,等等),生产排放的工业污水、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逐年增多。有专家调研后指出,超过80%的中小企业存在着污染问题,在全国工业企业污染源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60%;在全国全部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中,中小企业污染排放量占比已经超过50%。在中小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氰化物、石油、挥发酚、悬浮物、汞、铅、铬、镉、硫、酚、金属盐、丙烯腈、酸、有机物、氨、氮、磷、醇、钠盐;在中小企业排放的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工业粉尘、PM2.5尘埃、氮氧化物、烃、苯、硫醇、烷烃、烯烃环烷烃、芳香烃;在中小企业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钙、氧化铝、镁、氧化镁、氧化铁、三氧化二铬、氧化钾。据统计,2018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超过175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超过88万亿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产量高达13亿吨。其中,中小企业排污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三、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融入绿色金融发展理念

1.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我国应当学习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鼓励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国内商业银行必须制定精细化的贷款规划、贷款手段,细致区分贷款品种、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额度,向环保、节能的中小企业、或中小企业经营的环保、节能项目发放优惠性贷款。同时,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违反环保、节能法律法规的重污染中小企业、或中小企业经营的重污染、高能耗项目采取必要的停贷、缓贷、收回贷款等处罚措施。商业银行还须运用信贷手段,引导、督促中小企业主动防范环境风险、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并以此降低信贷风险,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级。通过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而且可以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压缩重污染、高能耗生产项目,向绿色生产转型。

2.强化绿色金融考评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开展信贷业务时,必须着力强化绿色金融考评。绿色金融考评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基本上属于常规的金融考评:商业银行必须严格考察中小企业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率,评估中小企业是否具有较高的偿还贷款能力;商业银行必须考察中小企业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其利润与其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工资等)的比率,评估中小企业的营利能力;商业银行必须考察中小企业在一个营业周期内,其销售收入与其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评估中小企业的资产周转速度与资产利用率。此外,商业银行还须严格考察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工作业绩、受教育程度、经营成果,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报表;中小企业的不良行为信息、自行申报信息、信用记录;中小企业的担保抵押措施、中小企业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之间的社会关系,等等。绿色金融考评的另一个方面,则着重考察中小企业所属行业、中小企业本身、以及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具有较高的绿色价值:商业银行必须严格考察中小企业所属行业的发展程度,所属行业的污染水平,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该行业的技术水平,等等。若中小企业所属的行业属于高污染、粗放型行业,则必须严格控制贷款。若中小企业所属的行业属于环保型朝阳产业,则可以予以必要的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必须严格考察中小企业生产的工艺、产品,中小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中小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必须仔细研究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含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成分,或危害生态环境的成分;中小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是否采用了绿色工艺,是否大量使用了可回收、可降解、可循环材料,中小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三废”排放量,以及中小企业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使用的是传统的化石燃料,还是地热能、风能、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通过实施严格的绿色金融考评,不仅可以保证绿色信贷的安全(商业银行本身也属于企业,有义务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有义务保证自己发放的每一笔贷款的安全),而且可以督促、引导中小企业主动淘汰落后工艺,主动采用新能源,主动节约能耗、物耗,主动控制、压缩“三废”排放量,主动生产绿色产品。商业银行还应当考察中小企业产品的产销率、中小企业的核心资源、核心技术、中小企业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的速度与能力、中小企业员工素质、中小企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中小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鼓励中小企业不断强化绿色创新,不断提升绿色生产的水平。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实施严格的绿色金融考评,无疑会使许多生产技术落后、组织结构简单、生产规模小的中小企业倒闭破产,甚至造成工人下岗失业。但这些中小企业被市场竞争淘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必须从宏观着眼,必须看到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绿色金融考评,有利于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实现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

3.主动进行绿色金融创新

绿色项目的投资期较长、贷款流动性较差。为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必须主动进行绿色金融创新,主动推出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国内商业银行可以学习荷兰等国的经验,主动为中小企业进行绿色项目融资,通过银行为中小企业担保,帮助中小企业向社会大众筹措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银行自身的风险。商业银行还应当在发达国家为我国中小企业发放绿色债券,将国外的资金、技术吸引到我国中小企业的绿色转型中来。

4.增强中小企业自身实力

化解融资难,实行绿色转型,关键还是要看中小企业自身的努力。中小企业不能“等、靠、要”,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增强自身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与科技素养,提高自身的信誉,瞄准有前景的绿色行业,进行升级转型;并主动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技术。

四、结束语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小企业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面临着融资难、排污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融入、贯彻绿色金融发展理念;通过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并引导中小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苏任刚,赵湘莲,程慧.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路径分析[J].财会月刊,2019(11):153-158.

[2]游士兵,杨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基于绿色发展视角[J].金融论坛,2019,24(04):29-44.

[3]王榕,孙蒙.绿色金融拉动中小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6):52-55.

[4]王凤荣,王康仕.“绿色”政策与绿色金融配置效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8(05):1-14.

[5]刘叶,杨毅,唐彩霞.绿色金融、公司治理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J].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29(01):113-119.

作者:李文蓓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

优秀范文
相关期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