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plc技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31 12:45:31

plc技术论文

plc技术论文第1篇

PLC技术最主要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引入生产中,用它替代传统的继电器,从而有效地提高对工程的控制效率。它是一种高科技和高性能的控制技术。此外,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当运行环境十分恶劣时,它也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优点,从而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在PLC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易于操作的操作程序,操作人员只需稍加培训就能掌握。由于PLC自动控制系统体积小,不仅为运输提供了便利,还简化了维修和护养步骤,这也是它被大范围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将该技术应用到煤矿开采中,有效地减小了控制系统的体积和减少了控制系统数量,还提高了采煤设备的控制效率,促使煤矿开采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PLC控制系统的运行原理

输入采样是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决定了控制效率。在输入采样时,用到的设备是扫描仪。该设备全方位地扫描作业面,然后将扫描信息储存起来,之后进行分析、处理。这份数据是单独存在的,不会受到后期扫描数据的干扰,所以,应妥善保存,以免其丢失。当输入采样完成之后,PLC控制系统将会利用梯形模式图分析扫描到的信息,以确定扫描用户程序,最后将处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界面上。此阶段需要注意的是,计算要有先后顺序,不能随意安排顺序。另外,还应保证输送到控制系统数据的真实性,以避免数据不准确对控制命令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前面2个阶段的运行工作完成之后,就要转入数据刷新阶段。控制系统会总结前2个阶段扫描到的信息,并以结论的形式输出。

3PLC技术的应用

在安装主站时,要事先制订好设计方案,要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装路线新颖,不能沿袭之前的老套路。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控制系统的作用。当线路安装好之后,直接将主站控制屏与机电设备相连接,以便于对其全面控制。合理布置信息数据收集设备,保证设备运行信息能及时被收集起来,这对于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带式输送机运行中,如果信息收集设备布局合理,就可以及时收集、分析和处理其运行情况,为之后的维修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此外,还要合理设置PLC控制系统的报警信号。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报警信号来提示,保证维修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传统的警报信号通常是由电铃或者蜂鸣报警器发出的,由于采煤现场的噪声大,信号不易被工作人员所察觉,所以,很容易延误了设备的维修。PLC控制系统采用新型的报警信号,并将其安装在集控启停设备中,由专业人员专门管理,当出现报警信号时,由他们处理,进而保证了避险的及时性,有效地减少了人员伤亡。PLC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梯形图形完成程序的控制。该控制形式应用了简单的操作程序,所以,其使用简单,便于掌握,并且能随时切换,也就是说,它具有灵活性较高、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优点。此外,它还具监控功能。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能够全面监控,并全面掌控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发热情况、运行速度等。如果运行设备出现故障,那么,监控设施便会自动发出警报信息,尽快通知操作人员,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另外,监控系统还具有自动记录的功能,可以全面记录机电运行中的情况,以便顺利完成日后的维修工作。在使用PLC控制系统之前,应了解与该系统有关的几组关键性数据,主要包括以下2点: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刷新频率设置为0.5s,以确保对该系统的有效控制。在绞车运转时,系统便会以0.5s为刷新时间,自动获取开关的触碰频率,并予以保存,之后再转换,以便准确计算绞车的运转速度。当绞车运转速度计算好之后,就要确定它的运转方向。绞车运转之后,同时使用2个计数器记录触碰次数,以便确定有效碰撞。通常情况下,在5s之内,2个计数器相互控制,以记录按钮2次变化的时间。由于绞车在接触之后会产生吸引力,使自身稳定上升,所以,要在5s内确定按钮启动次数,以此完成对绞车上升和下降的控制。②对运行环境的要求。PLC控制系统也有合适的运行环境,当环境温度在0~55℃时,能保证其高效运行;当温度高于55℃或者低于0℃时,系统就很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影响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有效控制。比如,在低于0℃的环境下,PLC控制系统的运行速度将会降低或者出现崩溃的情况。所以,在控制煤矿机电时,应对适当控制采区的温度,尽量接近系统高效运行的温度。也就是说,运行温度在0~55℃之间,才能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4结束语

plc技术论文第2篇

关键词:PLC 工业自动化 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094-01

在当前工业自动化发展背景下,PLC控制手段的出现加快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从其当前发展趋势我们不难预测PLC技术的应用前景是极其广阔的。系统控制方面,多样化的系统控制功能使得PLC系统兼具信号采集、信息输入、数据运算、逻辑信息处理、定时存储及网络通讯等功能,这些功能为实现国内工业系统的远程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能。从可靠性和安全性角度来看,PLC在电气设备可靠性方面越发强调抗干扰能力的体现,无论置于何种环境之下它都可以持续工作。行业化的PLC技术应用从硬件集成和软件控制的角度突出了自身的技术优势,使得工业控制范围不断扩大。

1 关于PLC的发展

1.1 PLC的概念和特点

PLC,意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核心配置以微处理器为主,是一种融合了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自动化电器处理技术的新型电子装置设备。PLC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工业生产领域,为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关于PLC技术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PLC技术具备了高可靠性与抗干扰性的双重特点,从工业控制角度提升了生产工艺的制造水平,延长了元件的使用周期;第二,简单易学的编程是PLC技术的功能性体现,无论是数据处理还是逻辑运算都能够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得以优化,实现工业生产的过程性控制;第三,PLC技术的通用性使得工业产品生产方面已经具备了标准化与模块化的系统方案,接口控制更加易于操作;第四,从设计与调试的工作量方面也相对变少,利于器件的使用与维护;第五,PLC在使用能耗方面也相对节能,这不仅节省了控制系统的所占面积,在资源利用方面也更加高效。

1.2 PLC的发展趋势

在工业应用过程中,PLC的发展受到了业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工业生产的自动化还是制造系统的控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开关量逻辑控制方面,PLC的出现替代了原有的继电器控制设备,从逻辑控制角度提升了工业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类似机电设备中的冲床、运输带或是化工设备中的电磁阀等都突出了PLC技术的使用优势,就连当前的核心站系统也与PLC技术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运动控制领域,PLC技术主要应用于金属的成型机械或是配装设备。闭环过程控制领域,主要运用PLC技术来处理锅炉或是热炉装备,以提高温度的可控性。数据处理领域,PLC技术还有类似数学运算的查表与排序功能,这对提升柔性制造系统的可靠性大有裨益。除此之外,PLC技术还实现了对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控制和处理,提高了自动化控制的有效性。

2 关于PLC的应用前景

我国当前的制造业发展与国外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国际标准之间还有距离。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生产推动着PLC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无论是产品类型还是市场需求都亟需从技术革新角度来体现科技为工业生产领域带来的发展优势。

2.1 我国PLC技术的应用前景

纵观当前国内的工业自动化发展水平,无论是控制系统的技术处理还是网络化模式的应用程度都处于发展阶段,其自动化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距离。甚至在我国的机械行业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继电器设备,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亟需技术革新。对于制造业的自动化控制来说,PLC技术的应用显然是劳动生产率及产品自身质量的根本保障,在离散控制过程中为PLC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创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PLC技术崇尚的低碳理念也是今后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生产效益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之上,无论是化工行业领域还是交通运输业的应用都需要从根本上突出PLC的环境保护优势,体现PLC应用于工业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优越性。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PLC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还有广阔的空间亟待挖掘,只有真正从市场发展与经济效益提升的双重角度来凸显PLC的技术革新才能从根本上发挥PLC技术的系统功能。

2.2 PLC在发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于PLC技术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一,突出PLC技术在行业应用中的重点。专业化的PLC技术革新需要从行业特点及行业优势出发切实保证行业发展重点的突出,而稳定的行业客户就成为了PLC技术发展的根本保障。其二,从产品使用优势角度来拓展PLC技术的定制需求,产品优势的突出依赖于必要的市场需求,这就需要PLC使用主体能够从个性化定制角度来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其三,在PLC软件开发力度方面也应做到切实满足市场需求,PLC软件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复杂控制程序都源于基本软件的开发,这也需要在今后的PLC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得以体现。

3 结语

从当前PLC技术的应用趋势我们不难看出,今后PLC的发展前景主要集中表现为三大方向。其一,PLC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伴随工业系统的自身功能不断增强,PLC技术能够根据行业特点来合理调整自身的产品建设,从产品性能与系统成本的双重角度来体现PLC技术与应用系统的专业化特征;其二,PLC技术的规模化发展。这一规模化发展进程既包括了小型系统化发展又涵盖了大型应用领域系统的研究,从根本上保障了所有客户的使用需求;其三,PLC技术的标准化发展。标准化的PLC技术接口从全新开发平台的角度出发体现了结构系统的开放性特征,标准化发展更趋全面。可见,PLC在工业应用领域的拓展与深入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必然要求,同时这一技术革命也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做好了技术铺垫。

参考文献

[1] 齐从谦,王士兰.PLC技术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plc技术论文第3篇

1PLC课程改革的切入点PLC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发现

目前高职机电专业PLC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组织形式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解决PLC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阻碍学生能力提高的各种问题。最终以提升学生掌握与应用PLC相关知识和技术为目标。因此课程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切入。(1)教学内容的研究。PLC技术在机电控制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此以PLC技术为支撑或牵引的技术非常多,由此引申出的相关课程也非常多。因此形成了以PLC技术为核心的小型课程体系,然后以这一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所有教学内容的实施过程时相互之间的依赖关系等等都是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而为了有效提高高职机电专业学生对PLC技术的掌握,能够为今后从事和PLC相关行业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有必要对PLC技术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2)教学方法的研究。PLC技术本身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深度,而且PLC技术又衍生出很多新的使用方法和控制技术。高职技术院校的学生由于技术相对薄弱,对于这种理论深度相对较高只是涉及面相对比较广,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吃力。而且PLC技术又是一门实践应用性非常强的技术。如果学生对该技术的核心理论掌握的不过扎实,又缺乏时间用用的锻炼机会,那么很难真正掌握PLC技术的核心精髓。因此,为了提高的学生对PLC的掌握程度,需要对PLC相关课程的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有一些新型的如,项目式教学,式教学,校企联合教学等等新的教学方法开展深入的分析。(3)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PLC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导致开展PLC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时不可避免的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或者实验验证等相关的教学形式。然而更有效的组织这些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开展PLC相关技术的实验和实习等过程,各种学习环境中都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得学生的PLC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深入研究。

2PLC课程改革的方法

针对PLC课程改革的切入点,首先,将对高职机电专业的PLC课程体系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并以此为蓝本选取若干个其他高职机电专业的PLC的课程体系,开展对比性的研究。最终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相对完整,成体系的原始数据汇总。然后对PLC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查阅当前PLC课程体系改革的教学成果及文献,吸取前人的改革经验和优秀的做法,提出适合实际教学环境和条件的PLC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为检测目标在小范围所选取的班级进行PLC课程体系改革试验验证,通过对学生的试验验证结果完善所提出的PLC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因此,对PLC课程改革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目前PLC课程在在我院高职机电专业已经开设了一系列相关课程。而且在其他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中也开设了PLC的相关课程。对于这些课程的相关体系的设置的方式,PLC内容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开展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本项目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数据。(2)理论研究法。本项目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PLC课程体系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方案和措施。而这些改革方案和措施一方面要依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并结合我院的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和学生的自身能力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展深入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理论的研究,从科学的角度对PLC课程的设置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一种满足社会需求且能够相对长久有效的PLC课程体系建设方案。(3)实践验证法。对于本课程提出的PLC课程体系提出的改革方案及措施,最终的效果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检验的。本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对提出的教学措施和改革方案进行检验,将选取少量的实验班级进行实践验证。通过对实验验证班级进行跟踪分析,进行调查统计和研究实施PLC改革课程体系改革之后的教学效果及学生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实践验证的结果对本项目提出的PLC体系改革方案进行完善。

3PLC课程的创新改革

针对PLC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目标。本文从PLC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1)对PLC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规划,以课程理论满足就业要求,重点突出PLC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传统的PLC课程体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时间是安排为学生讲解PLC相关理论知识,介绍PLC编程规范程序设计要求。然而,过度的给学生强调PLC课程相关理论知识,未必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PLC课程本身比较抽象,难度比较高。连续的给学生讲解PLC课程的理论知识,会导致学生在刚开始还能够跟上PLC课程学习的进度,但随着内容变得越来越深奥,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理论学习的进度,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对PLC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根据对当前PLC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研发现,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对PLC专业知识的相关理论使用的比较有限。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PLC各种操作技能和应用技术。因此,对PLC课程创新改革时,首先对PLC课程的结构进行优化。总结PLC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点,压缩PLC理论授课时间,留充足的时间为学生开设大量的PLC实践应用课程,同时对PLC应用课程中的试验和操作技能进行梳理,确保所开设的PLC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通过对PLC课程实践环节的强化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学习PLC课程理论知识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各种PLC技术的实践应用方式和学习的价值。(2)结合PLC各种工程实践项目,以学生兴趣为迁移设计科学合理的PLC实践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PLC课程中往往反映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不大,这既有PLC课程自身比较抽象和深奥的原因所造成,也有PLC教学内容不够科学合理所致。然而,PLC课程本身是一门事件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机电控制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空间。一般而言,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不应该过于枯燥。因此,在对PLC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时结合大量的PLC实践应用工程,以工程应用为引导,让学生体会到PLC课程在机电控制领域中的使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PLC相关技术的兴趣。同时,根据PLC课程在工程实践所需要具备的研究条件构建与之类似的实践应用环境,为学生提供用应用PLC技术解决机电控制关键问题的平台,使得学生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下能够快速将学习和所掌握的PLC关键技能,应用到各种实践的机电控制应用项目中,技法学生深入学习PLC课程相关技能的兴趣。(3)在构建PLC课程体系过程中,重点以贴近实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创新目标,PLC作为高职机电维修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其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要求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提高学生在机电应用行业中使用PLC技术解决各种机电控制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对PLC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时,无论是所选取的教学内容或者所实施的教学方法以及为学生培养的各种PLC操作技能,都必须贴近当前PLC在机电控制领域中的各种典型应用为背景,促进学生掌握当前主流的PLC控制核心技术,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PLC技术的能力。为学生在今后就业过程中提过其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plc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205-02

卓越工程师计划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影响下效果显著。建立了以工程技术发展为主体,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强化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针对当前工程行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功能性人才。结合不同的专业要求开展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活动。解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理论更加的丰富,实践操作能力更强。

一、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在逐渐的完善应用。新工艺、新产品被广泛的应用,其中PLC应用技术在专业性上更加突出,能够适应多学科的综合应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电子基础知识,保证专业理论得到丰富。学生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引导下逐渐的形成专业素质,保证实践性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能够为生产实践奠定基础。学生在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上差异性较大,并且根据专业的不同在教学方式上教学计划也不会相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学习上会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开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并且对课程教学思路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针对PLC应用技术进行实验创新活动。在满足教学计划的同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充实,积极组织有效的教学互动,制定全新的课程开展计划。改善教学设施,能够在根本上提升课程教学的效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开展电路设计。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及时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创新应用能力在PLC应用技术的影响下持续的提升。

二、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创新

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的方面较广,数字电子技术等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专业知识在内容上较为繁琐,缺乏必要专业知识的学生很难开展学习。这种专业学习难度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能够在根本上进行知识的理解。系统的学习PLC应用技术能够使学生对基本概念进行理解,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会对理论知识中的细节问题进行确认,能够利用技巧开展分析计算。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控课堂节奏,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创新。

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能够更好地解决学生的理论学习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效果。根据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教学方式,保证教学方式能够适应教学内容。PLC应用课程教学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技能水平的提升上都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相互结合能够更好地提升综合能力。为今后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动手能力在PLC应用技术水平提升的基础上不断的得到强化,逐渐成长为具有专业复合型的综合人才。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专业实践性较强,需要实验室的专业配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是对传统教学体系的改革,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条件,增强传统教学的实践性。在根本上保证学生对PLC应用技术产生兴趣。

三、开展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意义

(一)PLC应用技术凸显课程教学重要性

在教学内容上PLC应用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教学计划,充分的发挥教学计划的功能引导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工电子专业知识。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将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能够利用现代科技的多样性特点将更多的知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能够对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介绍,阐释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明确电工电机专业的重要性地位。在思想上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认识。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将会启发学生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PLC应用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二)创新教学方式

学生使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样在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不断的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保证学生的综合水平不断地提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板书、多媒体教学等将知识进行讲解,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使命感。责任心得到强化之后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单一教学方式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教学需求,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根本上降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

(三)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PLC应用技术能够缓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关系,降低矛盾发生的几率。PLC应用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创新实践活动。积极地引入先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对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性了解,直观的感受到教学的兴趣。同时在教学实验的设计上采用仿真技术,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仿真技术的应用将会使抽象的知识概念更加的直观。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教学设备进行积极的调试,使教学实验效果更加的明显。诸如交流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波形的产生过程,通过虚拟实验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能够明确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传统教学在注重知识讲解的同时,强化能力培训。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学生创新能力在自主设计基础上水平不断的提升,针对实验强度有计划的开展设计环节,保证学生系统设计能力与实践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四)完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有限的时间上完成教学任务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上都需要在全新的教学模式基础开展教学。PLC应用技术能够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结构。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能够通过教学配置获取更多的实践学习。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能够更加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状况。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适当的增减,保证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均衡化。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互动问答,这样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计划。教师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教学计划,增强学生的研究性能力。

四、PLC应用技术教学实践的改进

PLC应用技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确认,这样才能够开展教学任务。深入理解教学大纲,不断的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创新教学实践工作的影响。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计划的定量分析,保证学生能够明确课程概念。增加教学实践指导,技能型专业指导将会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上要布置相应的预习课程,使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积极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网站的设立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与课后复习之间的承载。这样能够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集中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鼓励学生开展教学交流,相互讨论复习教学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答疑活动,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在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逐步的完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全新的教学内容名,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学生的兴趣。课程实践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理论,缩短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距离。学生操作水平的提升将会带动理论知识的丰富。

开展课堂互动,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及时将不明确的地方提出来,保证学生掌握更加复杂的学习方式。能够清楚区别各概念之间的区别。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学习方式才能够更好地进行PLC应用技术的学习。创新教学考核方式,综合考量学生的专业水平。多元化考核方式需要针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相互结合分析。这样对于学生的实际状况能够进行充分的了解。考核方式要能够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内在能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五、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计划下开展的PLC应用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对于实践的影响。PLC应用技术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开展,能够使学生注重学习方式的创新,提升课程实践教学应用性,保证教学成果。在教学整体上改善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构建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PLC应用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定位研究,明确教学特点模式,优化教学考核方式,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兴趣。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PLC应用技术课堂教学能够不断的完善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建立科学的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星平.PLC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25.

plc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PLC技术

一、PLC技术介绍

(一)PLC技术

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该技术将程序进行预先存储,然后再系统软件操作控制下进行工作命令完成。CPU是发出命令的用户程序主体。PLC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软件连接,内部的各个线路也是该连接方式,在PLC控制要求改变时,存储程序则需要改变,但不需要对接线进行改变。

PLC主要包括电源、CPU、通信模块、功能模块、程序储存器以及接口电路。在结构构成中电源是整体系统的基础,若电源出现故障则会造成其他任何环节无法进行继续工作。电源除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保证与交流电网的有效融合[1]。PLC的核心关键是CPU,主要是对系统运行程序进行控制,同时包括数据处理以及其他流程的控制。通信模块主要包括三个任务,对采样进行输入,进行用户程序执行,以及输出刷新。功能模块具有技术以及定位等功能。程序储存器主要是对软件进行存放功能。接口电路则是对数据的输入输出控制。

(二)PLC优势

PLC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工业及电力等行业中广泛应用,主要因其自身优势明显:①便利性。PLC主要采用的编程语言为梯形图、语句表等,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较少,使系统周期不长,调试较为便利。同时修改程序可在线实现,无需拆动硬件。②功能性。PLC内部具有上千个编成元件,功能强大,能够实现复杂控制功能,且性价比价高。PLC能够实现通信联网,达到集中管理目的[2]。③适应性。由于PLC产品已实现其标准化,且各类型硬件装置齐全,用户选择性较强,便于系统配置,使其满足不同功能和系统,适应性较强。PLC安装便利,可通过接线端子进行接线。其负载能力强,可驱动交流接触器。④维修性。PLC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小,并且具有较为完善的自行诊断功能及显示功能,使其维修十分便利。PLC与外部执行机构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PLC发光二极管所提示的信息进行及时故障诊断和排查,并通过更换模块方式实现快速排除故障。

二、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PLC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现阶段的工业生产环节中PLC技术占据着重要位置,能够替代工业控制计算机主控,以促进设备自动化控制任务的完成。PLC技术具体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序控制应用

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顺序控制是电气辅助系统的控制方式,而PLC技术在该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较大。在可持续发展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以及工业生产更加注重能源消耗问题,因此在电气设备控制中需要创新技术以达到良好的能源节约目的,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电气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顺序控制中应用PLC技术能够加强工艺流程单项控制,通过PLC技术对通信模块实现共同协作,促进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能力的提高。不管是人力控制还是强电控制都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有着紧密联系[3]。PLC技术在设备的自动控制中有着重要影响,技术自身优劣势对控制能力的强弱有着直接影响。通过PLC技术将系统集控内部主站层进行通信总线连接,与远程IQ站连接成功,实现IQ站和传感器的进一步连接。而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只需要及控制内的操作员进行简单操作,即通过显示屏进行PLC技术系统操作。

(二)开关量控制应用

在传统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中存在着稳定性故障问题,主要是由于应用点磁性继电器,使整个控制系统实际运行存在大量出点故障问题,直接降低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控制系统运行中还包括相应接线复杂现象引发的问题。应用PLC技术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良好。PLC技术的应用只是通过对软继电器实物元件取缔方式进行实现的。这种方式对系统完善有着重要作用,在完善系统性能的同时促进系统平稳性和可靠性的提高[4]。PLC技术在开关控制量中的应用能够减少辅助开关数量,此外,能够对数台断路器同时控制,将其显示的信号进行集中控制。在发电系统中,通过对备用电源的自动控制能够使对系统起到积极作用,促进系统稳定运行。同时,PLC技术应用过程中还能够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通过有效的逻辑推理使自身抵抗干扰性能大大提高,也促进适用范围的有效拓展。

(三)闭环控制应用

系统当中所使用的泵类电机往往有着多种启动方式,例如,自动启动以及现场控制箱手启动等。在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PLC技术则可以实现对泵类电机的自动启动。此外利用机旁屏的手动启动方式,只需在泵机启动时对现场开关进行调节即可,同时依据每台泵在运行过程中所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是启动还是关闭备用泵。现阶段将PLC控制同传统的常规控制系统相结合使用是当前电气自动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控制方式[5]。同时也是对泵类电机进行控制的一种安全回路,换言之,就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PLC发生某些故障而停止作业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常规控制系统来确保泵类电机的正常稳定运行。应该说,自从调制解调器应用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之后,就极大的提供了电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而应用PLC技术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单元构成,电子调节单元以及电液执行单元还有转速测量单元等。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这三个单元有效协调和配合实现对了系统的闭环控制。

三、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将推进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更加高效利用,且PLC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大。PLC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发挥出的功能作用也越来大,下面是对PLC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

(一)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的数字化

现阶段电气自动化中主要采取集散型控制系统,目前该系统的应用已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同时应用较成熟。由于技术的不断创新该控制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电气设备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强集散型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PLC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新型集散控制系统的研发,即总线控制系统fcs,将PLC技术于传统集散型控制系统优势有机结合,促进电气自动化控制走向数字化[6]。

(二)增强自控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

PLC技术在目前的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电磁干扰较强问题,会造成信息操作异常,出现程序错误。在未来PLC技术研究中,将增强对PLC技术抗干扰能力研究,在保证PLC技术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促进生产设备的稳定。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完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促进电气设备整体运行效率的提升,促进电气企业效益的提高。

综上所述,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本文对PLC技术的简要分析,以及对PLC技术的三种自动化应用形式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总结出PLC技术的重要应用作用和发展前景。在未来应用中,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以促进PLC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plc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对象 PLC技术 模仿改造编写 分段分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34-01

PLC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新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维修电工等职业中广泛应用,使其在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维修电工教学内容中突显出重要,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与生产实习指导进行探索与应用。PLC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培养的对象和目标,分段分模块PLC理实一体化教学具体做法,最后进行掌握能力评价。本文重点介绍PLC技术应用能力部分。

一、学习掌握PLC技术的现状

本人经过五年的教学应用与思考并进行实践调查,对学习掌握PLC技术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分析。

1.PLC分类型号不同

PLC产品按地域分成三大流派:一个是美国产品,一个是欧洲产品,一个是日本产品;型号规格方面美国和欧洲以大中型PLC而闻名,而日本则以小型PLC著称;典型教学设施以三菱(日本)和西门子(欧洲)为主。

2.对象模式层次不同

在校生学习和社会人员培训的培养模式不同;有技校、职高中职的学生,有大专高职的学生还有大学本科的学生学历层次的不同。

3.教材种类内容不同

针对学历教学的需要,教材种类有应用技术型和开发研究型;针对国家职业标准不同等级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掌握PLC技术难易程度、不同等级的要求,对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和维修电工的培养,选用教材内容要与之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

4.教学过程形式不同

教学一是纯理论,研究团队;教学二是理论讲解+实验论证,大部分教育团队;教学三是操作指导,师傅带徒弟团队。

二、学习PLC技术掌握应用能力的教学对策

根据使用PLC产品的情况,先确定产品型号规格来作为教学设施。针对培养对象和目标,首先是初学者,进行模仿兴趣教学。学习PLC技术从照本宣科到能默写出来,通俗易懂,提高兴趣为目标。教学时间控制在20学时,理论与技能课时按1:4分配。理论教学做到只讲概念,少讲原理;技能实习指导选择实用项目内容来模仿练习,学习内容要简单通俗,以简单的书面编程格式到计算机录入程序调试为主。这个阶段关键是锻炼学生掌握模仿能力,按步骤进行训练,边模仿边练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演示规范,有体会进行训练,边练习边接受指导。掌握能力评价目标:通过学习PLC基础知识,做到能接受、有兴趣、会运行PLC,并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接着对入门者进行阅读PLC基本指令程序教学。巩固PLC操作流程,拓展学生熟悉编程的基本格式实现改造为目标。教学时间控制在30学时,理论与技能课时按2:3分配。理论教学以讲解和阅读PLC程序的基本指令用法为主;技能实习指导主要是阅读和改造常见电气设备基本控制线路为主。达到这个阶段关键是锻炼学生掌握改造能力,按过程进行训练,边阅读边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简明扼要,改造流程规范,会分析进行训练,边改造边接受指导。掌握能力评价目标:通过学习PLC基本改造技术达到掌握维修电工中级技能水平的要求。

对提高者应该进行阅读PLC应用指令程序教学。提升学生熟悉PLC程序案例的编写并掌握一定的编程技巧实现编程为目标。教学时间控制在40学时,理论与技能课时按1:2分配。理论教学以讲解和阅读PLC程序应用指令的用法为主;技能实习指导在阅读和编程典型控制系统,熟练掌握程序梯形图、指令编程。这个阶段关键是锻炼学生掌握程序设计和编写能力。按要求进行训练,边设计边调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构思要严谨,编写技巧要明确,会设计进行训练,边调试边接受指导。掌握能力评价目标:通过学习PLC设计编程技术达到掌握维修电工高级技能水平的要求,取得四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

通过对培养对象和目标的分类、教学内容层次的整合、典型教学设施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思考和尝试。分段分模块PLC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完成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更好,更快地掌握PLC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试行)――国家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SBN:155045387 2008-2-1

[2]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统一书号15504521 2002-5-1

[3]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ISBN:7-5045-2985-0 2001-7-1

plc技术论文第7篇

摘 要:本文就技工院校自动化专业PLC理实一体化模式进行探讨。PLC是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其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在技工院校的机械加工、机电技术应用以及工业自动化仪表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模式组织、开展教学。

关键词 :技工 PLC 理实一体化

PLC,又称可编程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微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首。PLC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不能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达到“两翼齐飞”的理想效果,这给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埋下了“隐患”。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大胆引入理实一体化模式,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一、PLC课程对于技校生的特殊优势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围绕着学生的“关键能力”的提升上,这一方面是由于技校生今后就业,适应岗位群技能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校生的生源素质逐年降低,他们的理论素质基础薄弱。而PLC虽然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控制装置,但是不要求使用者精通计算机方面复杂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大多数PLC采用类似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梯形图”语言编程,清晰直观,简单易学,对于有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了解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技校生很容易接受。同时由于PLC是通过程序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实训室里设计和修改程序,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随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对所授课内容的接受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这些对于实训设备有所欠缺的技校来说,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也使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具备了“先天优势”。

二、PLC教学内容的选择

伴随着IT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PLC在前沿技术等方面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突破,许多发达国家都将PLC产业列入工业制造方面的优先选项。现在的PLC产品大致可分成美国、欧洲国家、日本三个流派,在我国的PLC市场上日本产品的销量最大。其中日本松下电工的FP系列PLC是其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第三代产品,代表着当今世界PLC的发展水平。FP1系列虽然是小型机,但它集CPU、I/O、通信等诸多功能模块为一体,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等特点,适合我国国情,许多中小企业都在使用。因此,笔者所在学院以“TVT—90系列PLC学习机”进行教学,以FP1系列PLC为例,阐述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编程方法、应用实例及系统实验,同时对于高级技工、技师培养,则将一些实验板组合使用,加强编程难度,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PLC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学生今后独立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的需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用理论完善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用实践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PLC教学中无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设定教学目标、任务

技工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与高职院校有较大不同,主要以“实用、够用”为目标。这就决定了PLC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应设定为了解PLC编程与接口技术,了解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常用小型PLC(60点以内)的I/O分配,会连接相应电路,掌握基本指令、功能指令,会使用编程软件,会根据需要编写简单的PLC应用程序,能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由于PLC课程需要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因此该课程最好在第三学期开设,这样就和过程控制系统应用、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降低了教学的重复率。

2.强化实训教学

PLC实训室的建设需要一定的工具和设施设备,主要包括PLC综合智能实训装置、PLC气动装置以及步进电机控制实训装置。实训课要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加强PCL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模型、实物展示、实际操作等手段,直观讲解教学重点难点。

四、小结

plc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PLC技术 PLC软件 试验台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9-0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PLC 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四大支柱之首。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三菱PLC 仿真软件及其编程技术,通过相应的实训项目操作,能够熟练地进行系统配置、程序输入、显示、修改、测试、故障诊断和系统调试。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实操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及其方法,分析PLC 课程教学[1]。

1.三菱PLC的编程软件――GX Developer

GX Developer是三菱PLC的编程软件。适用于Q、QnU、QS、QnA、AnS、AnA、FX等全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支持梯形图、指令表、SFC、 ST及FB、Label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参数设定,可进行程序的线上更改、监控及调试,具有异地读写PLC程序功能。由于运用了梯形图逻辑测试功能,使得该软件具有丰富的调试功能,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调试作业。因此,在对PLC外部接线熟悉的情况下,只是进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必要再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三菱PLC的编程软件使同学们学习PLC更加便捷、快速。

利用三菱PLC仿真软件学习,需注意两点:1)仿真不能代替实际调试。虽然仿真软件能够模仿大多数指令的工作结果,但受软件的局限,有的指令不能完全模仿。而且,仿真结果会受到软件版本的影响;比如较早的版本,可能对有的指令就不能取得与PLC 一致的结果。还有扫描周期的影响,比如GX 仿真软件的扫描周期就固定为100ms,这样对于100ms 以下的时钟计数,当PLC 的扫描周期远小于100ms 时,仿真结果就可能会与PLC 的实际运行结果不一致。2)仿真软件仅是学习的辅助手段。用仿真软件学习,终究有纸上谈兵的感觉。所以,有机会应当用实际的PLC学习,或编写实际的应用程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做好实际应用。因为现场的情况,与试验的环境有区别,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前面提到,仿真的“使用效果与实际工作经验很有关系”。学习、试验或工作中,通过两者的比对,总结出软件仿真与PLC 现场运行的异同,积累经验,则能够更好地使用仿真功能,减少现场调试时间[2]。

2.例说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一般说,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个过程或阶段,它们是:任务提出、任务分析、完成任务(任务设计与制作)和交流、评价与总结[3]。由于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任务可以在一次课完成,有的需要一个阶段才能完成,每次课只能完成其中部分子任务,因此,在设定任务时,尽量做到一次课(可以是几节)完成一个任务。下面以《PLC技术及应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二为例,详细说明基于PLC编程软件和试验台的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将LD、LDI、OUT等基本指令的学习融合到三个任务中去。任务一为常用电路――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教师分析控制要求,分配I/O,画出PLC外部接线图,编制PLC程序,利用三菱PLC的编程软件编辑、调试和修改,然后根据外部接线图把按钮板和PLC输入端连接,把输出端接到继电器模块,再接到步进电机上,通过通信电缆把PLC程序从计算机传输到PLC,然后运行PLC,按外部按钮观察电机点动和连续运行的区别。从实际按钮调试来体会编程软件和实际操作的异同,总结积累经验。任务二和任务三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而实现本次教学的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指令编程实现简单的PLC控制;2)熟练使用手持编程器和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输入;3)能够识别PLC的外部结构;4)能够根据接线图进行PLC外部连线;知识目标:1)熟悉梯形图的特点和设计规则;2)掌握LD、LDI、OUT、AND、ANI、OR、ORI、SET、RST指令;3)掌握编程元件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基础编程和调试能力;3)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3.PLC软件与试验台在任务引领教学中的运用

《PLC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很多,如何有效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达到会用指令设计简单的PLC程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电机循环计数正反转控制这个任务为例,来说明PLC软件与试验台的应用。

3.1提出任务

设计一个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来控制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其控制要求如下:按下起动按钮SB1,电动机正转3S,停2S,反转3S,停2S,如此循环5个周期,然后自动停止;运行中,可按停止按钮SB2停止,热继电器FR动作也应停止。

3.2分析任务

3.2.1 知识链接

本次任务涉及的相关知识有:定时器(T),计数器(C),延时电路与计数电路。

图1 得电延时合电路

图2 计数器(C)电路

通过图1的得电延时电路和图2的计数器(C)电路来说明用法,用仿真软件中强制接通输入继电器的功能,很直观的看到定时器必须计时达到设定值,计时器(T)的常开触点才会闭合;强制接通计数器前面的输入继电器,然后再强制关,再强制开,反复开关,即可看到计数器(C)当前值在不停的计数,达到设定值,计数器触点就动作。通过仿真软件,同学们既可以加深对定时器(T),计数器(C)两个元件用法的理解,又温习了延时电路和计数电路,可谓事半功倍。

3.2.2 任务实施――I/O分配

分析上述控制要求可确定PLC需要3个输入点,2个输出点。

3.2.3 任务实施――硬件接线

图3 PLC外部接线图

3.2.4 任务实施――梯形图设计

编程软件编辑调试后,再根据外部接线图连接试验台PLC的外部连线并调试程序。

4.结论

教师示范一个任务的分析、PLC程序编制与调试,同学独立完成几个难度类似的任务,通过具体任务,在PLC软件在线调试中学习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用法,再利用这些指令在软件中编制PLC程序,完成程序的模拟运行调试后,再下载到试验台PLC中进行外部连线进行驱动实际负载的调试,每个任务都如此进行,这样,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编程软件,而且能熟练运用真实的PLC控制被控负载;当学生熟练PLC的外部接线并且弄清楚模拟软件和真实PLC的区别之后,若只是验证程序是否能够实现控制要求,就不必每次都进行真实PLC的外部连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PLC的效率和热情,也降低了实验室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苏波等编著. 三菱PLC 快速入门与实例提高[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98.

plc技术论文第9篇

关键词:电厂;除灰系统;PLC技术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184

PLC技术在电厂除灰系统中,发挥着专业的控制作用,PLC属于一类可编程控制器,其可根据电厂除灰系统的需求,提供自动化的控制方法,而且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性能,维护了除灰的可靠性。PLC在除灰系统内,具有可用性,现代电厂中,PLC技术已经得到了成熟的应用,体现PLC技术在电厂除灰系统中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1 电厂除灰系统中PLC技术的设计开发

电厂除灰系统内,PLC技术的开发,分为自动化程序、手动程序、原位程序以及公用程序,规范开发设计,确保PLC技术,能够符合电厂除灰的基本要求。PLC技术根据除灰系统,灵活调整开发的程序,在自动化的状态下,控制除灰的过程[1]。PLC技术的开发设计,在电厂除灰中,要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设计方法,促使PLC在除灰系统内,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还要规范好PLC技术的运行环境,便于准确的控制除灰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2 PLC技术在电厂除灰系统中的运用

2.1 要求

第一,除灰系统对PLC硬件的要求,PLC元件以及相关的配件,产品规格一致,选择标准的产品。除尘系统内,考虑到PLC技术的应用,所有硬件设备,其温度在0~50℃之间。

第二,存储器要求,PLC技术中,RAM的存储器,配置优质的电池,寿命不能低于半年,防止PLC程序丢失。PLC中的存储器程序,可以运用指示灯,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储器硬件配置上的故障。

第三,电厂除灰系统的PLC技术,其在编程语言上,提升了基本要求,专门使用PLC语言,把程序编入到PLC技术内,保障PLC编程语言的逻辑功能。

第四,PLC技术中的上位机设备要求。电厂除灰系统的PLC技术,其上位机的系统,配置多核处理器,支持虚拟业务,还要符合总线及CPU主板的基本要求[2]。电厂除灰系统内,采用的是以太网,运行速度高,由此PLC技术的上位机,要具有高效的通讯速度,还要维护上位机的可靠性,保障PLC技术在除灰系统内的稳定性,避免有干扰的问题。

2.2 应用

电厂除灰系统中,在程序控制、画面监控与数据管理方面,表现了PLC技术的实践运用。

首先是程序控制,PLC技术在电厂除灰的过程中,提供了程控、联锁与解锁的控制方法,最为常用的程序,通过PLC技术,把控好电厂内除灰系统的基本运行。程序控制时,除灰系统中的压力、气体等,均是控制的重要对象,PLC技术通过程控,规范除灰系统的运用[3]。PLC在除灰系统的整个过程内,规范了排气阀、进气阀等信号,各项信号数据,经过PLC的逻辑作用后,直接控制切换阀,确保除尘工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待输送完毕后,PLC控制技术,重新控制新一轮的除灰系统运行。程序控制期间,PLC技术具有预警的作用,当电厂除灰系统有风险时,例如:堵管,此时PLC程控,会及时发出警报并执行保护措施。

然后是PLC在除灰系统监控画面中的运用体现。电厂运行中,与除灰系统相关的监控运用,包括仓泵、灰库两个部分。仓泵的画面监控,利用PLC技术,监督仓泵系统内的压力、时间以及料位,有效监督系统的运行参数,除了PLC的自动操作外,还配置手动操作,灵活的控制仓泵系统中的设备使用,PLC技术的监控画面,提供了所有仓泵的运行状态,画面内,应该显示出报警时的信息。PLC在灰库的监控中,重点监督了系统内的各项设备,如:切换阀、散装机等,在换面中,清晰的反馈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灰库系统内,安装了传感器设备,能够把灰库的运行信息,传送到PLC技术内,进而各项信息均可以显示到监控内,方便操作人员分析灰库系统在电厂除灰中的工作状态。

最后是PLC技术在除灰系统数据管理方面的运用。除灰系统的数据管理模块,采集了系统运行的信息,促使信息显示到模拟的画面内,在实时阶段内,生成数据报表,反应除灰系统的历史数据[4]。PLC技术专门分析了除灰系统中的数据,为数据管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不论是历史报表,还是数据分析,都会在PLC技术的分析下,生成科学的数据文件,同时方便数据的传输、存储和调用。

3 结束语

PLC技术在厂除灰系统中,表现出了信息化、自动化的特征,其可维护除灰系统的稳定度,提高除灰运行的效率。电厂除灰系统中,积极落实PLC技术的应用,一来提高除灰的效率,二来实现精确性和智能化的系统控制,改善电厂除灰系统的运行状态,提高电厂除灰的运行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白凌.PLC在电厂除灰系统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张连国.试分析燃煤电厂除灰监控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01):32.

[3]张文宏,秦国瑞.PLC控制系统在电厂气力除灰装置上的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2(S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