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08 03:51:48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第1篇

我们必须承认,绘画是二次元的东西,建筑是三次元的东西。而且因为绘画的意图有各种各样,会影响建筑形象描绘的精细度和写实性。但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绘画对中国古建研宄的可行性。

二、研宄方法

中国绘画与中国建筑同可在视觉感知上为人所认识理解,只要掌握相关的研宄方法,研宄者可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提取较大信息量,再结合其他研宄方法,例如实务研宂以及研宄方式主要侧重研究阶段对资料的整理及罗列以及建立绘画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其可通过分类研宄以及比较研宄再将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为其研宄的对象进行手法性基础。再通过对研宄对象分析,得以在不同方面,中国绘画体现出的中国古代建筑研宄中的资料性意义。

1.1相关其他文献研究,深入了解中国建筑的文化及历史及区别等

通过中国绘画研宄中国建筑,在具备基本的建筑素养与中国绘画艺术研究素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把握一般的研宄方式,再确定研宄对象,在图纸与空间的转化过程中,逐个深入,全面研宄了解需要研究的客体。

1.研宄方式

1.1分类研宄

分类研宄是中国古代建筑研宄重要的方法。在通过中国绘画研究建筑时,可以对绘画作品进行相应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也可对研宄建筑进行时间或者类型的分类。之后通过对其进行下文探讨的研宄方向的共性总结或差异性总结,而整体服务于中国古建研宄。品,对建筑比较。而横向比较则是通过罗列整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展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最后配合其他文献以及实物调查深入探讨。又比如探讨宋朝建筑形式。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研究者可片段性整理图中不同建筑,进行分类,分类可按功能分或形式分类。按功能分类即分为:城镇,城防,宫殿,衙署,宗教,祭祀,文教,会馆,园林,村落,塔,桥,枋等。而按形式则可以分为:殿堂,楼阁,亭,台,轩,榭,塔,坊等。分类后整理,根据下文谈及的研宄方向,整理其相关内容,深入了解其共性及差异性,结合其他研究方法,对宋朝建筑形式做综合性了解深入。

1.2比较研究

与分类研宄不同,比较研究主要注重通过研究建筑与其余建筑的差异性,来综合分析其建筑形式,建筑文化的特点,以及建筑转变缘由。比较分析的条理性主要有建筑纵向比体现的同种建筑类型,来比较分析,以得出研宄到碉楼,毡包等建筑类型。这些信息皆为简单对比分析得出的初步信息,如果进行深入探讨,其绘画作品为古建筑研宄提供的资料性肯定更为充实。

1.3建筑活动场景模拟重现

同时,对于写实性较强的建筑绘画作品,比如界画,其记载的史料是相当充实的。对于这类绘画,在研究时我们因此描绘连续的城市建筑也成为可能。画家把想描绘的地区沿着主要街路,不同地区视点有所变化,但各个地区的景观都能正确描绘,以此来正确地描绘连续的城市景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彩虹方向的特点差异等信息。以横向比较分析为例,分析建筑形式特点。先将所收集的绘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从绘画作品的色彩,主题,及其中涉及的建筑类型等进行比较。从上图简单分析则可以看出,相较于其他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藏族更带神秘宗教色彩,其对多,防卫性较强。这类从写实性绘画中得出的信息,可以为建筑提供资料性较强。包括虽然《清明上河图》的绘画不能全面的全方位的表达建筑,但是其轴侧的表达方式,可以清晰的展现建筑的两面,再通过中国古代建筑一般所具有的对称性,以及一般所具备的建筑学常识,及尺度感受。我们可以模拟出当时建筑的基本形态。再通过绘画作品中所展现的细节花样图腾等,则可以近乎完美地复制出当时的建筑,以服务于建筑研宄。2研宄方向通过上文所提供的研宄方式,我们可以将中国古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建筑相联系。之后将研究方向确定,分析可以从怎样的角度来研宄建筑,即为研宄方向。从中国绘画的二元视角到中国建筑的三元体验,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建筑本身的形式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以完整并补充人们对古代建筑的知识。

2.1建筑本身的形式

从绘画中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本身的形式,即是注重建筑部分。其主要包括从古代绘画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类型,研究建筑符号象征等。而再进一步探宄,则会发现在这样一种历史背景下,人们同样在空间形式上追求美好的个人世界,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家园林兴起。如左图对文人私家园林的图解,外面纷纷扰扰,主人以园林的形式将自己的世界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同样这类从绘画艺术到历史及地方文化背景,再到建筑类型研究可以与“为何宋朝楼阁建筑会兴起”“商周时期建筑的简陋古朴原因”等等研究相联系。研究需引用前文的研宄方式通过绘画主题的不同,来对绘画进行分类或比较等,再通过绘画主题与建筑类型的联系进行研宄分析。研究不同绘画主题对应的建筑类型(如下表),过程为建立绘画作品题材与建筑类型之间的联系,即因果关系探究。绘画作品作为一种二元的物质体,其在史料中最大的作用可能在于其对于符号及图腾等文化的记载。绘画作为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古到今一直与人们的思想生活相关。而其对于不同时期对于不同地域,其信仰与崇拜不同则形成的图腾文化不同。这些也会在中国古代绘画作品中得到剖析,无论是人物绘画,风景绘画,图腾绘画,还是建筑绘画,其中均会有体现。而该图腾文化转化为建筑语汇,则在建筑细部上体现,例如,鸱吻,脊兽,雀替,辅首,抱鼓石大样,悬鱼,各种雕刻彩绘等。所以在研宄复原中国古代建筑时,参考中国古代绘画会对建筑研宄的细节完整性产生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做研宄,其图腾绘画文化研宄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近期进行的老司城遗址复原图设计中,除参考考古报告,文献资料,实物测绘以外,对当地花瑶族居民的信仰及图腾绘画或刺绣作品的研宄也是必不可少。而这些图腾也可能会在其鸱吻等部分细节构建得以体现。按此理由复原遗址建筑也能使这类建筑文化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及资料客观性。

2.2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从“人在建筑之间的活动空间”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是指,通过前文提及的

2.2.1从绘画研究建筑城市规划政策

通3D成及较及节点放大模拟现场的方《宋史?舆服志》也记载了宋代一般宅第制度”私居执政亲王日府,余官日宅.庶民日家.诸道府公门得施赣,若私门则爵位穷显经赐思者许用之.口口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用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由此可见.宋代宅第建设同其他朝代一样要遵守封建社会的整体秩序的原因了,因其非”官舍”。从《清明上河图》上反映的市井繁华可以看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并不强烈抑制工商的时代。《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东京的奢侈消费行为做了极其细致的描绘。其中对街巷的介绍一笔带过,详细描绘了酒店、饮食店和瓦子勾栏.即餐饮和娱乐场所。《清明上河图》中也有类似的反映,在所有店铺中酒店和餐饮占有绝对优势,以彩楼欢门装饰门面者除城内十字路口处刘家香铺外,其余皆为酒店。证明北宋东京的消费观念中,虽然“器物服玩”皆为奢侈消费的对象,但餐饮娱乐却是引领奢侈消费的最重要载体,超出其他消费。

2.2.2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

从绘画研宄城市界面以宋朝绘画作品为例。

三、结语

第2篇

可喜的突破

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可喜的理论突破。

回顾一下近现代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历程,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一是中国营造学社自1929年至抗战结束,先后刊行了七卷《汇刊》,出版了32种著作,包括“调查报告”、古籍的整理重印(如李诫的《营造法式》)等等:二是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初,不断有专著问世,如最著者有: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刘敦帧《中国住宅概说》、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童隽《江南园林志》等等。这两个阶段的研究,扎实、严谨、客观,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为后人从事中国建筑史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基于此,近些年(当代)就中国建筑史理论进行了面大量广的探讨,其可喜的突破大体说来有三个方面。

1.在建筑空间研究方面

率先在中国建筑史研究中涉及建筑空间理论的主要是园林,如童老致力于此的论述。但近年来有关建筑空间的探讨,其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已超出了一般园林空间的范围。如刘大平“中国传统庭园的空间属性与基本形态”一文,从庭院空间的基本功能和结构考察,概括出五种基本形态,颇具典型性。确实,从“空间的语言——少数民族的传统房屋建筑” ,到城市雕塑与空间意识断想“,凡有关建筑空间的理论问题,其触角几乎无所不在。

在方法上,近年来有关致力于此的论述,已吸收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中的精髓,用理性方法进行分析。如有着眼于从外部空间研究中国名楼负城特色者(蔡晓宝:“也谈中国古代楼阁”也有从视觉功能考察,论及中国古建筑和内部空间的(刘宝仲:“中国建筑视觉艺术”、张家骥“独乐寺观音阁的空间艺术”);既有用形式构成理论来研究中国园林空间的(彭一刚《古典园林分析》),也有运用系统论探讨古典园林意境的范例,并通过对“全隔”、“半隔”、“不隔之隔”的空间把握,达到对意境表达的系统性理解(金学智:“苏州古典园林的遮隔艺书系统”。

由此可见,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理论的研究,从量到质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2.在城市研究方面

在对各建筑类型的研究方面,近年来最为活跃的课题莫如城市。

在中国古代都城的研究中,高介华有多篇古都论文,从文献的辑录、疏理入手,在都城的动态研究上建立了一种以重点构成为基础、以文化源流为脉络的理论框架。如连载八期的“集六国精萃于一隅――谈秦都迁变及威阳”和另一文“周都城迁变识略”。还有张良皋的“秦都与楚都”一文。无疑,这比之于过去那种静止孤立地研究都城别开生面,更具有开拓性。对于地方城市和中小城镇的研究,近年来所涉之广,亦前所未有。

关于城市的宏观研究,则表现为对城市的起源、性质和地理因素等问题的深入探讨。赵玉謦“试论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詹子庆“论我国古代工商城市的兴起”,均对过去一般认为的城市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以后才出现的论点提出了异议,从政治经济理论、文献记载、考古发现等多方面论证了城市应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至于从建筑学出发探讨城市客体原型的,有马世之“试论我国古城形制的基本模式”等文。此外,贺业矩的《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论丛》郑孝燮的“中国中小城市布局的历史风格”、陈桥驿的“《水经注》记载的城市地理”等文,均属对中国古代城市的宏观研究。这些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将城市视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城市的微观研究也十分活跃。在城市技术方面,以华南理工大学的一批研究生论文最为突出。如吴庆外I的“试论我国古城抗洪防涝的经验和成就”和“中国古城选址的实践和科学思想”、肖大威的“试论城市防火规划”。此外,还有侧重于古城区域和街坊制度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如对长安、北京、杭州、广州、成都等古代坊制的考证,坊制与地方民俗关系的探索等等。这些文章不但观点新颖,在理论上亦有新的建树。

不难看到,近年来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堪称硕果累累。相比之下,于宫殿、坛庙、陵墓、宗教建筑等方面的探索反形逊色。从发展来看,由于城市是一错综复杂而又包罗万象的客体,近年来许多学者又孜孜不倦做了大量工作,故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的研究是有可能发展为一独立的学科――“城市史学”的。

3.在古建筑保护研究方面

古建筑保护理论在近年的逐步建立,可视为第三个突破。对于古建筑及文物保护,早在1961年曾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但这只是对保护的范围、原则、管理等作了规定。1982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文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这才标志着我国文物和古建筑保护开始在法制上走向现代化。但至此也多是强调对古建筑和文物“物质层面”的保护。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及建筑创新问题的深化,人们已开始注重“保护”的“文化层面”,遂形成古建筑保护理论的建立。

第3篇

[关键词]古建筑 设计风格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82-01

一、引言

我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我国建筑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它们成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名片,很多外国人慕名而来,专门就是为了见识一下中国的古建筑,例如江苏苏州的拙政园就是中国园林古建筑的典型代表。而要鉴赏建筑艺术,不仅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还要了解古建筑艺术设计的要点。建筑是多元的,这种多元化主要表现为建筑的民族化和地域化。

二、我国古建筑发展概述

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在封建奴隶社会时期,木构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主流,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建筑技术的长足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除此之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的“布达拉宫”、云南傣族的“缅寺”等,从而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我国古建筑设计中体现出了很多哲学思想,使建筑与环境达到高度融合,获得了非常完美的建筑设计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建筑史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此外,我国古建筑很早就运用了韵律、和谐、对比、对称、轴线等设计手法,使建筑在保持功能合理的同时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三、我国古建筑设计风格分析

所谓的风格就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一个人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点。不同时代的特征和文化背景反应在建筑装饰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材料,加工工艺可以形成建筑装饰的独特风格,甚至是不同的地域环境、气候条件也可以形成建筑装饰的不同风格等。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因此这些元素直接影响我国建筑的材料、构造与装饰,使建筑呈显出丰富多彩的式样,又因民间流传下来的建筑手法常常被采用,使那些带有民间特色的形式传承下来,形成其特有的风格。一座建筑不论建在哪里,只要看外观就可知道是哪个民族的特色建筑。

我国古建筑也是现代城市的林园,很多城市的现代建筑是以钢筋混凝土或是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为主要构建元素,充分体现出了很多现代的建筑风格,一个保留了很多古代的园林古建筑的城市将古典建筑的小桥流水的节奏和现代城市车水马龙的现代节奏有益的结合,形成了和谐的整体。我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古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供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总的来说,我国古建筑的风格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背景下的演绎;另一个是在对中国当代文化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中式建筑风格并不是元素的堆砌,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提炼,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两者相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空间,从而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体现。我国古建筑风格在设计方面大多继承了唐代、明清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将其中的经典元素提炼并加以丰富,同时摒弃原有空间布局中等级、尊卑等封建思想,将新的气息注入到传统家居文化中去。

古代建筑的风格主要还是与当时的民风有关。一个民族具有自己的特色,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要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山西在中国古代是很具有影响力的,古代有晋商,古代的佛教、道教在山西的发展也是很有自己的特色;另外还有山西的面食文化,这些文化对当时的古建筑园林的建筑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例如栽种相应的树木是一般古建筑或园林的典型设计,一般左右各一至两株,相应之间的株行距之间是等距的,栽种整齐,表现出一种整洁严肃的氛围。这在古代乃至现代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也就是主次尊卑的关系,这种左右对称的树木设置格局将成为一种权利和尊严的象征。

我国古建筑设计师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陶渊明,他是位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古代建筑的设计师,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对世外桃源的表述就有一种园林古建筑设计的理念。“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园林古建筑的建筑根据,还有“悠然见南山”是设计对景物的巧妙应用。古代的文人对园林古建筑的设计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文字的诗词歌赋、还有就山水园林的水墨丹青,有时他们则直接涉足古建筑的设计之中,成为名副其中的建筑设计师。他们设计的古建筑主要一种以自然景色为主旋律,有山有水的自然风光最主要的设风格。总之,建筑设计与设计者本身的文化修养和设计功底是密不可分的,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设计出独具风格的建筑作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有悠久的5000年历史文化,这就是我国古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我国大多数古建筑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结合当地的自然风景,成为兼具经济效益的风景名胜区。使人们在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风貌的同时又提高了经济效益,这些都是建筑艺术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产物。

参考文献

[1] 侯芳.《试论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年05期.

[2] 张琳琳.《浅谈中国古建筑蕴含的传统文化》[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3年09期.

第4篇

那么风水究竟是什么?6月13日,一场由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举办、浦东图书馆协办的名为“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的讲座在浦东图书馆成功举办,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研究建筑风水理论著名专家王其亨教授为我们揭开了笼罩在“风水”身上的神秘面纱。讲座持续了三个小时,像一块磁力极强的磁铁,吸引了来自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界的设计师以及专业媒体记者近500人,期间几无一人离席。

王其亨其人

王其亨,1947年出生,河南博爱人,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晋升为教授,中国建筑风水理论研究领域的专家,天津市政府授衔古建筑学家。王其亨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及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尤以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研究、明清皇家陵寝研究、皇家园林研究、古代建筑图学及传统建筑设计理论研究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著有《风水理论研究》、《古建筑测绘》、《明代陵墓》等学术专著。自1992年以来,主持并组织落实了大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测绘,将教学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直接同文物保护事业和相关科研等工作密切结合,适时转化形成经济效益。他基于测绘成果,完成大量文物建筑的修缮、复原设计、保护规划以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已培养硕士、博士(包括美、日、韩等国)研究生40余名。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并曾成功阻止韩国将风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

风水不是迷信

在王教授看来,有些学者片面地理解中国文化,认为风水不能和西方的思想体系接轨就是迷信的。对建筑风水不加研究就加以否定,这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从某种意义上说,风水学与建筑生态学的步调是一致的。

中国的古代学科与西方是不一样的,它是不分科的。象天文、数学、建筑这些学科,在古代都是归在“建筑风水”中的,如村落,民居,城市的选址和风水紧密相关。建筑风水为什么几千年能够保留下来,是有它的道理的。建筑风水中的“气”和“水”,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是在大量的经验基础上,以统计概率的形式表达的。

生态建筑学把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建筑必须和人一起成为生态系统中的一环,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建筑风水关于建筑思想的主旨是把宅合作为大地有机体的一部分,强调建筑与自然,及周围环境的和谐。

讲座中,王教授还特地提醒,有一些人冒充教授、学者出版关于建筑风水与建筑的书,那是欺骗人的,大家不要上当。

风水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

王教授认为,堪舆学(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强调大自然伟力直接影响着人们健康与后裔繁衍,使聚居于该地的人们光前裕后,获得世代平安。传统风水学确实含有一些符合现代生态学的科学因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的文化信仰,风水学可以作为学者们的一种传统文化研究,或者建筑、园林、生态学专业者的传统文化素养,在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中体现中国的建筑传统。

王教授还从风水学的角度阐释了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和演变过程,依据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选址理念分析中国的地理区位,从而揭示了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古都北京之所以被选定为都城是因为其为九边重镇,位于三大气候资源交汇处,正所谓风水宝地。古都北京的规划意向让我们认识到了风水学之内核实是中国古建筑理论之精华,是集地质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美学于一体的古建筑设计理论。

第5篇

刘江峰

论坛:2008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建筑学人在行动

节日的意义在于以国家法律规定形式表达政府导向和大众意愿,“中国文化遗产日”作为法定节日,重复传导出了国民对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和政府对保护文化遗产事业的高度重视。从2006年国家设立此节日以来,全国范围内的保护活动日益丰富,大众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关注正逐步增加。古建筑或遗址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们进行保护和研究是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梁思成、刘敦桢先生创建建筑学学科以来,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即成为建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今,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也凝聚了建筑师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

当代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寻找中国建筑的精神和文化内核是中国当代的建筑师和研究者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但由于以往在本民族建筑学体系方面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系统,在探索中国建筑风格的探讨上尚存亟待开拓的空间。2008年“5.12”汶川地震造成了中国文化遗产损失惨重,但同时也显露出了传统建筑杰作在防灾抗灾方面的独到之处,由此昭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挖掘工作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8年7月11日,中国建筑经典丛书《义县奉国寺》首发式暨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在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前隆重举行。这是近期继《蓟县独乐寺》出版后的又一丰硕成果,是建筑师与文物工作者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联袂合作的又一经典范例。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辽宁省文化厅厅长郭兴文、副厅长兼文物局局长张春雨、锦州市和义县各级政府领导到会并祝贺,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专家学者以及《义县奉国寺》图书编创出版人员70余人与当地各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首发式。

义县县长马海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义县人民以厚重的历史文化迎来了最尊贵的客人,古老宜州正以踏实的创业实践诠释着千年古城的深刻内涵。《义县奉国寺》的编撰和发行、‘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的在义县召开,是义县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义县经济生活中的一件盛事。对于研究传承历史文化,提升义县对外知名度,促进义县旅游产业振兴,实现义县县域经济崛起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义县政府将以此为契机,把奉国寺古老而神奇的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锦州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金玉表示:“乘着这一经典丛书出版的风帆,义县古城也必将远航,锦州也会随帆插翅而高飞。”

辽宁省文化厅厅长郭兴文指出:“各级政府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体现了当代执政者高度的文化自觉。他们的行动在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可以说树立了一个典范。”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讲话中对《义县奉国寺》的出版予以高度评价:“这是基层文物工作者与中青年学者、建筑学人通力合作的成果,也是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工作的表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们的传统建筑有着无穷的魅力,蕴含着先民的智慧与后人对前辈割舍不断的文化情感!”他建议:改变过去把“保护”与“建设”相对立的历史歧见,在保护奉国寺大殿及周边建筑遗址信息的前提下,将义县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经济腾飞又宜于人居的文化城镇。

为更好地加强对奉国寺大殿的深入研究与科学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义县人民政府共同设立“中国古代建筑测绘研究基地”和“中国古代建筑摄影创作基地”,单霁翔分别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刘彤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一起为基地揭牌。通过对古代经典建筑的直观感受来培养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由衷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这个基地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缺乏实习场所以及古建筑单位测绘力量薄弱的难题;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摄影师被中华古代建筑瑰宝的恢弘气势吸引而来。

意义:学者眼中的《义县奉国寺》及其代表的积极方向

就中国建筑历史而言,唐宋辽金元遗存至今的古代木构建筑堪称为最可珍贵的中古时期建筑文化遗产,而辽代建筑显然占据着其中大部分的和重要的篇幅。辽宁义县奉国寺与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木塔一起构成辽代木构建筑的三大典范,但由于历史原因,研究成果较少,尚未形成完整的研究系列。从2006年开始,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部分学者组成的建筑文化考察组,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们,历时两年,编著了《义县奉国寺》。该书以近年来最新的实地测绘为基础,分别从历史文献梳理、实测数据采集与分析和建筑设计手法探讨等方面入手,对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建筑艺术及技术水平等课题做了较全面、深入的研究,阐释了该建筑的结构特点、建筑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明确了奉国寺建筑主体结构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所占据的主导地位。

该书是继已故杰出的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应县木塔》(1966年)、《蓟县独乐寺》(2007年)之后,又一部集研究论著与测绘图、摄影资料于一身的经典建筑实例专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艺术欣赏图籍。其意义不仅在于它们作为图书的出版本身,更表明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个案整理和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单霁翔在《义县奉国寺》出版前即审阅了书稿并为之作序,此次又着重指出:“令人欣慰地看到中青年学者续写了中国营造学社学术传统的新篇章,从此,辽代三大建筑都有了一部集科学性、资料性与文化意义的专著,由此也将‘为中国建筑杰作树碑立传’的工作,纳入到正常的可持续的工作日程中来。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专著。”

努力:团结各方力量加快古建研究和成果整理出版的步伐

在中国传统建筑经典丛书《义县奉国寺》首发式后召开了“中国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会议由金磊主编和

殷力欣研究员共同主持。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路秉杰、建筑学资深编审杨永生,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治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贵祥、原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曹汛、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苏斌、青木信夫,南京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学鹰等专家学者回顾辽代建筑在文化艺术、工程技术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探讨传统建筑理念对当前工作的借鉴价值,并对今后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社会发展等问题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

金磊首先表示:是奉国寺的庄严雄

伟的气势吸引了建筑学人的志趣,立志促成这部著作的出版,这同时表明了建筑学人高度的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

单霁翔首先作了题为《中国辽代木构建筑遗产保护与研究随感》的学术报告。报告中提出:

(1)要重温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经典文献;

(2)深入开展辽代木构建筑的基础性专题研究,

(3)集中力量为我国伟大古代建筑遗产树碑立传。

单霁翔还向与会学者通报了汶川大地震中文化遗产的受损情况及抢救工程进展。他指出:文物系统过去几年在文化遗产资料积累方面的基础工作,在震后抢险中发挥了作用。今天我们痛定思痛,再度审视和思考诸如以辽代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渊源及其传承,不仅是遗产保护的需要,更是文化重建的需要。

通过组织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工作,单霁翔还对文物建筑保护表达了几点体会:首先,我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木构文物建筑良好的抗震防灾性能,应更好地贯彻到文物建筑抢险修缮工程之中;其次,要正确理解掌握我国传统建筑的营造与修缮技术,使包括木构建筑在内的传统建筑获得恒久的生命力:第三,文物建筑的勘察测绘及档案管理必须成为今后保护、研究、修缮的依据:第四,各类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工程,均应详细记录勘察设计与施工过程,及时编写保护修缮报告;第五,加强传统木构建筑的日常维护和“岁修”;第六,对于重要的文物建筑,应实施持续不间断的保护状况监测。

王贵祥教授指出:《义县奉国寺》的出版弥补了历史缺憾,填补了几项研究史上的空白,四位论文作者(殷力欣、丁、成丽、温玉清)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学术见解,而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师生绘制的测绘图,陈明达先生生前所绘的分析草图、摄影师们拍摄的现状照片以及精心遴选的历史测绘图和照片等,为今后的持续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设计院与学者合作的方式也为今后对更多古代经典建筑的研究开了个好头。他希望建筑历史学界从现在开始沉下心来,至少将元代以前的建筑完整系统地出版研究成果,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无论这个建筑即使再有任何变化,原始数据和研究材料将永远作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留给我们后人。”

长期关注古建筑防灾减震功能的著名学者路秉杰教授从梁柱、木材、瓦片、受力、榫卯、梁架结构、斜撑、建筑形状等10个方面,分析了古建筑防灾减震的特性,他强调必须建立科学的技术保护体系,对古建筑的艺术结构、材料和环境进行长期监测。

曹汛教授凭多年的田野考察及文献考证认为,在古建筑历史研究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许多建筑物断代结果值得商榷,希望更多的人予以关注和探讨。

徐苏斌教授和青木信夫教授则介绍说: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日本有很多成功经验。他们看到很多日本人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研究的档案资料,深感中国人对本土建筑研究方面可做的事情非常多。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调查和保护研究上有所作为。

周学鹰副教授认为:“及时将学术研究成果及时形成出版物呈现给公众,是保证学术研究正常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学术界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之一。此次《建筑创作》杂志社在主编金磊主持下,不拘泥于短期得失,富有远见和奉献精神地承编出版《义县奉国寺》,是走出学术研究困境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周治良先生和杨永生先生一致认为,建筑界应继承中国营造学社的优良传统,重视古建测绘工作。

本书作者之一、建筑文化考察组成员殷力欣研究员指出:中国建筑历史学科的治学目的是“重新发现中国古代建筑学,从而为确立与西方建筑学迥异其趣的中国民族建筑学体系作理论探索”,在这样一个探索过程中,古代建筑实例的测绘和本体理论梳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建筑文化考察组在今后将继续按照《义县奉国寺》模式,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把为中国建筑杰作树碑立传的工作持续下去。

本书作者之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丁代表王其亨教授发言,以题为《三维激光扫描在建筑遗产研究及保护中的应用》的报告,展示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近几年利用高新技术在测绘实践中的诸多成果。

在听取了各位专家的意见后,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当即表示:中国传统建筑具备优秀的抗震减灾能力,今后国家文物局将组织专家从结构,力学、材料等方面对古建筑的抗震减灾能力进行定量的、更科学化的研究:国家文物局还将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对古建筑勘测工作,并将研究成果的出版整理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倡议:《义县奉国寺》首发式暨中国辽代建筑研讨会的启示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强烈呼吁加强各方合作,深化古建保护和研究,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公开出版发表。专家的建议和倡言,将以《中国古建筑保护研究及文化传播倡议书》的文献形式,在《中国文物报》全文刊发。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体现着东方民族独特的智慧和美学面貌,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我们有义务将其视为中华文明的基本元素向公众普及其基本知识:在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当下,我们应创造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和谐世界,尤其应审视中国的历史上先民创造的建筑文明,以先民的智慧之光引领当代建筑师走出困境、走向未来。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使灾后重建提上议程,更使我们反思为什么以柔克刚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能称为“建筑版太极拳”,中国人尤其要十分珍视自己的宝贵财富。

当前,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早期木构建筑,遗存无多。以中古辽代建筑为例,20世纪初尚存14处,经过1个世纪的变迁现仅余9处,保存状况更是令人堪忧。为此,专家学者郑重向全社会倡议:

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充分利用每年一度的“中国文化遗产日”,全力向我们的国民启蒙古代建筑基本知识,在全社会形成“认知遗产、热爱遗产,保护遗产”的文化氛围。

各文物保护单位、专业研究机构,教学机构和专业人士要重视古建筑考察、测绘等基础工作,团结协作、资料共享、成果共享,推动建筑历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尤其要使已经开展了的辽代木构建筑的基础研究扎实而深入,为重新确立自成体系的中国建筑学而奋斗。

各文博与建筑专门机构要加大建筑文化启蒙,宣传力度,以饱满的热忱和较高的学术造诣,为我们的建筑杰作树碑立传,要在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集测绘、摄影、研究报告、工程修缮报告为一体的建筑专集,目标是让世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并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作好物质及精神准备。

文物界、建筑界应与教育界密切合作,将建筑历史的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编制适合中小学特点的图文并茂的古建文化图说教科书; 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部门要与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密切合作,尊重传统并以史为鉴,在城乡形成“建设”与“保护”相互依存、共同繁荣的局面的同时,着重探讨对现代建筑设计有启示的古代建筑防灾减灾设计手法等,为保护我们共同的文化遗产献计献策。

第6篇

[关键词]审美 中西建筑 空间 装饰

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 A

1、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在古代,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都把和谐作为人类的最高理想和审美追求。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精髓。古代中西虽都以和谐为审美理想,但两者的区别在于,西方和谐思想并没有把和谐作为价值观的最高准则,侧重的是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在形式的背后追求的是“人神之和”。西方人以求真的科学态度,“以数为万物内在的质”,并用数的和谐来比附完美的神或上帝的形象。因建筑是神的寓所,只有美的建筑,才能与完美的神相通,因而体现在建筑艺术中的比例、尺度、均衡、秩序等形式的和谐也就附着了神或上帝的灵光,成为人神以和的物化表征(如图1);中国人

图1 帕提侬陶立克柱

从现世的立场出发,则“以数为万物外在的象”,并衍生出天地和谐、美善调和的审美原则,进而用之于建筑艺术,因建筑是人的家园,数的和谐作为社会人政的辅助,也就比附了人世的和谐(如图2)。所以,中西古代的和谐观,一是偏于科学的、物理的,重在求真;一是偏于人文的、心理的,重

图2 北京故宫俯瞰图

于求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中西古代建筑艺术的和谐美,也同样沾灌着这两方面不同的审美内涵。

2.、中西建筑的时空意识

建筑是划分空间的艺术,所以要谈中西建筑美的比较就要从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对建筑的影响。中西对时空观念的不同理解,使得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艺术在构成要素、组合方式与表达手法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西方古代建筑以单体建筑为主,类似于雕刻艺术(如图3),重视建筑物的外观造型和动感,其内部空间是相对静态的,因而在空间观念上表现出竖向、垂直、向

图3凡尔赛宫园林内雕塑

上的特征,有着浓厚的宗教狂热和神秘色彩,追求的是单体建筑的造型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则以群体为主(如图1),类似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注重建筑群空间的营构,其空间是在时间的节奏中流动的,是一种“可望”、“可行”、“可游”的空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空间观念是横向的、平衡的,给人的审美感受则是舒缓的、直观的、世俗的,表现的是建筑空间的流动美。

3.中西传统建筑的审美尺度

欣赏中西传统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的外观结构造型,还是从人们的主观心理感受,都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比如,明清故宫以匍匐于大地的庞大建筑群体,象征着君权的绝对权威,给人的一种富丽堂皇、气势恢宏的美;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如图4)则以尖耸云端的单体造型,比附着神权对人的心灵统摄,给人一种心灵激荡、飞升超拔的美。中西传统建筑在不同社会文化功能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审美尺度,即中国建筑的人的尺度和西

图4哥特式教堂

方建筑的神的尺度。

4、中西建筑的物质载体

中西古代建筑都起源于木构,这已为大量的人类考古发现所证明。但是,中国建筑始终对土木情有独钟,沿用了原始的木构结构(如图5),并保持了长期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用土木谱写了一曲优美的乐章。西方古代建筑则在人类文明的早

图5 中国木结构示意图图6吉萨高地上的金字塔

期就走上了石材发展的道路(如图6)。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材的梁架结构体系,使得中国建筑把木材运用得得心应手,把木材的装饰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西方古代以石为材的建筑结构也决定了对石材装饰的偏爱,从五种古典柱式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石雕以及巴洛克建筑装饰,都说明西方建筑装饰对石材的垂青。

5、中西建筑的装饰意匠

建筑装饰是追求美观的重要表现,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和民族文化特色,既与构成建筑的物质材料和技术有关,也与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相联,所有这些,都使得中西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装饰图案和装饰手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5.1装饰色彩的中西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装饰一般比较平和,体现出清醒的理性精神(如图7),主要图7云南佛寺大殿内景

使用了黄色,而西方古代建筑的色彩装饰则显得比较热烈(如图8),映射出迷狂的宗教主题。 图8 西方镶嵌画

5.2装饰图案的中西对照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图案有下列特点:丰富的动植物图案装饰(如图9),奇妙的动植物纹样(如图10),独特的文字装饰(如图11)。而西方古代建筑

图9寺庙建筑上的屋顶走兽图10 木门装饰图案图11紫禁城乾清宫内

的装饰图案远没有中国的丰富多彩,她的装饰图案比较具象化,多是直接模 仿自然界中的事物,如反复出现在柱头上忍冬草图案(如图13)就是如此。

图12 希腊罗马柱式比较图13 拜占庭式柱头装饰

5.3装饰手法的中西不同

中西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因建筑材料的不同,也体现出鲜明的差异性,西方古代建筑多以雕饰(石雕)为主(如图1),帕提侬神庙注重块面和形体,

图14山西大同九龙壁 图15广州陈家祠堂外墙砖雕装饰

立体感较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手法则相对丰富,以突出图案的线条为主,由此构成平面或浮雕图案(如图14、15),除雕饰(主要是土雕、木雕和石雕)外,还有彩饰。

6、中西现代建筑的发展之路

6.1西方建筑的审美变异

相对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稳定与渐进,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和变化剧烈得多,伴随着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是西方建筑审美观念的变异。在建筑史上,西方建筑思想和设计观念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时代变革,这就是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的转变,再从现代建筑到后现代建筑的转折。

6.2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一脉相承的传统建筑形式。知道鸦片战争前,在中国有了西方古代建筑的式样出现。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建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西建筑文化开始了实质性的融合。80年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黄金时代,加快了建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结语: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简略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建筑的物质层面还是文化内涵上,中西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文化积淀,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实际上,建筑作为一种人居的文化形态,作为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空间存在,怎样使人类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和温馨,才是中西建筑文化不懈追求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安乐哲:《和而不同:比较哲学与中西会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沈福伟:《中西古代建筑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刘月:《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关键词:古建筑:历史发展;文化特征

中国古建筑以封建社会为代表,追求均衡对称的方式,形成庭院式的组群布局,具有天人合一的特征,西方古建筑以立体感官、单一布局为特征,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二者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建筑可视为是其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建筑的历史也可视为是反映了其建筑文明发展的轨迹,而在其发展进程中若干重大的建筑成就则成为其历史发展的标识物和人以为豪的共同记忆或民族文化遗产。梁思成先生说“建筑之规模,形态,工程,艺术之嬗递演变,乃其民族特殊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就是这个意思。

1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1.1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词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1.2轴线的空间艺术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这主要体现在受中国“周礼”思想影响较大的建筑体系当中。古代都城规划中,都以主宫殿位于中轴线上,以宫室为主体,次要建筑位于两侧,左右对称布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如唐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布局。再如中国古代寺庙中,轴线空间布局的实例也是很多。一般均将主殿大雄宝殿放在轴线的重要位置上,配殿居前后左右。“左阁右藏”、“左钟右鼓”等。空间层层递进,庭院森森,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它最便于表现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尊卑差别。

1.3“天人合一”的建筑环境

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不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在这种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相反,乃是持着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使建筑和谐于自然之中的环境态度。例如东晋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近郊修建河阳别业(金谷园):“其制宅边,却阻长堤,前临清渠,柏木几于万株,流水周于舍下”(石崇《思归引序》);佛教高僧慧远在庐山经营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沟。清泉环阶,白云满室。复于寺内别墨禅林,森树烟凝,石迳苔生。凡在瞻履,皆神清而气肃焉(《高僧传慧远传》)。诸如此类的描述,文献记载中屡见不鲜。从此以后,那些建置在城市以外的山水风景地带的佛寺、道观、别业、山村聚落都十分重视相地选址,目的不仅为了满足各自功能的需要,还在于如何发挥建筑群体横向铺陈的灵活性而因山就势、臻合干扃部的山水地貌、谐调于总体的自然环境。它们无异于点染大地风景使其凝炼生动、臻于画境的“风景建筑”,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虽非完全自觉,但却十分明显。历来的山水“画论”,对于这种环境意识都曾作过部分的美学和科学的阐述。

2西方古建筑的特点

2.1立体感官,单一布局

与中国的古建筑相比,西方古建筑作为一个整体的建筑体系,它的建筑风格也是一脉相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建筑中的“柱式”便是“立体感官,单一布局”的突出表现。这些柱式结构的建筑外在形体直观地显示出和谐完美崇高的风格。有些柱式的柱头是简单而钢挺的倒立圆锥台,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有的则是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带有婀娜潇洒的两个漩涡,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虽然以柱式为构图的原则所展示出的是单一布局,但其所蕴涵的生气盎然的崇高美带给人们的却是立体感观的视觉冲击与震撼。

2.2神亿陛和宗教性

西方古建筑多具有神化性和宗教性的特点。这是受到了宗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文化一支独秀,深深地影响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而正是在这种影响之下,出现了西方古建筑中最具有宗教与神化气息的崭新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它直接反映了中世纪新的结构技术和浓厚的宗教意识。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高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只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而奔赴“天国乐土”。

作为富有浓厚神化性与宗教性代表的哥特式教堂,其内部结构全部,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问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便是哥特式建筑典型代表,他们也因此把西方古建筑的神话性与宗教性演绎得淋漓尽致。

3古建筑所体现的东西方文化特征

3.1古建筑体现的中国文化特征

3.1.1务实精神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若干特征及其建筑概念都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务实精神。中国古典建筑体系一直坚持着有节制的人本主义建造原则,始终以人体尺度为出发点,不求高大永恒,无论什么类型的建筑都很少像西方教堂那样超尺度的东西。中国建筑的庞大是通过,小尺度单位的院落,不断有规律地衍生而产生的。不论建筑群有多么庞大,人在其中活动,所感受到的永远是与人相亲和的尺度。这种设计取向,正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想性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特点,迥异于西方在神学迷狂之下所追求的超尺度。

3.1.2恒久变易观念传统的中国式房屋设计原则采用通用式设计思想,房屋就是房屋,不管什么用途都希望合乎使用。因此,久而久之,使人们形成了恒久变易的观念。中国建筑不注重外在直观的形象,而注重人在其中的序列安排。随着道路穿过一道道大门,便会有一个院落,使人一次次豁然开朗,。建筑序列犹如一轴长卷,且走且思,道不尽则思不尽,一直达到高潮有豁然醒悟之感,这一点在园林设计中表现得尤为充分。古典建筑在重领悟、重层次、重气氛等方面极下功夫,反倒对单座建筑淡然处之。古人对感受与领。悟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于建筑本身的注视。建筑以恒久的构件和不变的院落,通过无限衍生,便能演绎出无穷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恒久变易的内涵。

3.1.3中庸思想中国建筑往往把高潮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3.2古建筑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3.2.1独立与自由

古代西方建筑往往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度强调建筑艺术的永恒与崇高,他们常常具有严密的几何性,古代西方建筑在一套独立的建筑体系上,形成独特的方格,他们布局单一,似乎根本不需要多余的建筑来衬托。西方的建筑师们巧妙地把西方人的思想融于建筑,并形成迥异的风格。因此,正是由于那些极力表现人性的建筑使人们更加渴望去追求独立与自由。

3.2.2思维的缜密与创造力

第8篇

作为区域古建筑营造技术及其流源的系统研究,它的学术意义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作为学科基础的营造技术研究

营造技术研究是中国建筑史学的基础和古建筑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梁思成、刘敦桢等前辈学者,即致力于古建筑的营造研究,通过对古建筑的调查、勘测、比较和文献、法式研究,建立起古建筑营造学的基本知识、理论体系及演变规律。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建筑营造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方中原地域和官式为代表的建筑体系,结合官方历史文献如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等进行研究。这是中国建筑史学起步阶段的必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为推动古建筑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对民间和地方建筑表现出的文化丰富性、地域特征的关注和研究被逐步提上日程。显然,只有在地方性古建筑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地方性建筑文化、哲理、艺术等上层理论的研究工作,也会补充完善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地方性的建筑营造技术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兴起,而在全国各地更广泛和深入的展开。以中国南方为主题的地方性建筑研究在21世纪前后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成为建筑史学发展的一个方面。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并不都以“营造”为题,但对地方性营造技术、工艺等的关注,实际上呈现了建筑历史和历史建筑研究的不同侧面。

2作为典型地域的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研究

岭南地处东亚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背靠五岭,面朝大海,空间相对独立。中原汉人南下之前为古越人之地,历来远离中国古代大一统的中央政权中心,历代商贸发达,文化交流活跃。历史上土著越人、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海外贸易商人等众多族群,共同形成了渔猎文明、稻作文明、商贸文明等多元共存、特色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区”作为文化地理学的概念,指以五岭以南包括广东、广西东南部、福建西南部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区,广义的岭南还包括海南岛。其中前三者在文化地理上超出了岭南空间地域,延伸至华南地区闽赣桂三省。岭南主要的文化地理分区是广府地区、客家地区、潮汕地区和雷琼半岛地区,其建筑在近10年中得到较多的关注和研究。岭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边缘区位,在此背景下,岭南古建筑成为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一直在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分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领域也自然形成了地域特征明显的岭南建筑文化区。岭南建筑文化区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仅广东省境内就包括广州、佛山、潮州、中山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在本地区有大量保存,它们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基本对象。进一步联系已有研究成果,可以有计划推进完善“岭南”——“华南”——“亚热带”的区域的历史建筑研究。因此,虽然“营造技术”研究本身是岭南历史建筑的一个局部,但通过它来展开并逐步完善和确立“岭南”建筑谱系,比较“江南”,建构“华南”,开拓“亚热带”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环节。具体展开来说,其一,可以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乃至东亚建筑的历史与发展进行深化、完善和补充,在空间上阐释南方地区或亚热带地区以木构为主的建筑技术的体现形式与内涵;在时间上可追溯中原建筑沉淀于此的古制,以及各历史阶段的建筑文化的交融,作为历史信息和演化的相互佐证,籍此可以深化中国建筑史中的区域研究与体系研究。其二,在中国古代建筑之多元、广阔、多样的背景下,在时间空间上构建岭南建筑的特点,有益于本地域现代建筑的发展借鉴。其三,对岭南建筑传统保存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研究,包括有形的建筑、无形的技艺及其它营造传统文化的系统研究,对于保护岭南文化,保护岭南建筑文化遗产,以及传承岭南文化将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研究创新方法取向

(1)以大木营造技术为中心整合相关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术”的概念并非指“大木作”、“小木作”等单一、二种技术,而是贯穿营造活动全过程的相关技术与理论,从选址、规划、设计到材料的加工应用,结构形式选择、节点处理手法等等。以往的营造技术研究大多是比较单一的如大木作、砖作、瓦作等的分项独立研究,缺乏对建筑营造技术的整体及系统考量,对此,本项目以将以大木作营造技术为主导,整合样式谱系、各作营造技术配合结点、材料工艺、文献研究和工匠法则等不同的研究视角,建构地域性营造技术的建筑基础理论。

(2)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的营造技术源流与交融:文化区内的研究会忽略了文化区之间的历史文化关联性和地域的共性,岭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大民系为基础的文化圈,每个文化圈都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建筑体系和营造技术,但文化圈相邻地区则在文化上和建筑营造方面则相互借鉴。研究以“民系”文化圈为基础,一方面将民系中民间和官式建筑营造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研究各民系文化圈之间的营造技术的交流融合,重视营造技术的源流发展,以归纳总结地域性建筑的样式和技术特征。

(3)重视与开拓地方建筑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由于地方建筑的历史文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料,有经验的老工匠日益减少,后继乏人,地方建筑术语模糊不清等诸种原因,都对地方建筑的系统规范研究带来莫大困难。所以对其进行基础理论和规范研究将是很突出的问题,比如对地方建筑法式特征元素研究与规范方法的研究;对地方建筑断代依据与方法研究,以及对地方建筑术语规范化的研究等等。这将会对地方建筑的研究取得规范和方法上的意义,使本研究具有普遍的学术价值。

(4)加强研究的科学性:注重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科学性研究,一方面重视设计法则、法式特征研究,包括建筑设计与尺度之法则规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包括结构力学特点、材料力学性能等定性定量的分析,并试图将两者关联起来思考问题。

4本研究应用价值

在应用层面上,岭南地区由于毗邻港澳,经济特区范围大、设定早,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首先,大量历史建筑面临拆迁和改造,开展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相当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有助于准确有效的开展调查评估和修缮工作;其次,新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方面严重缺失,该项研究对认识地域建筑特色,承传地域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再次,东南亚的一些地区(例如泰国、越南、新加坡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岭南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使得本项目具有应用于国际研究的潜力。

二、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发展动向,大致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关于岭南建筑技术、类型、区域的研究;(2)关于南方地域性建筑及工艺技术的研究;(3)关于设计手法与理论的研究;(4)关于地域建筑技术源流的研究。

1基于地方性营造传统的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来东南大学学术队伍的系列研究课题上。东南大学张十庆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建筑谱系与区划研究》(项目批准号:59978006;2002年完成)。主要成果有:张十庆《古代营建技术中的“样”、“造”、“作”》(《建筑史论文集》15辑)等系列论文1)。东南大学建筑学系朱光亚教授负责的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编号2000028609)“南方发达地区传统建筑工艺抢救性研究”课题,以及2007年开始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项目批准号:50678034),成果包括了张玉瑜《福建传统大木匠师营造技艺研究》等系列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表1)。上述研究有以下3个特点:(1)中国南方古建筑研究成为用“地方性”知识反思现有中国古代建筑基础知识体系的学科前沿领域;(2)重视地方性营造技术传统的研究,对南方建筑形式谱系、技术源流、工艺作法等技术性层面的强调,这成为对20世纪90年代偏重建筑文化理论探讨的反动,也是学科发展回归基础知识建构的有益表现。这对进一步建构地方性建筑的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成果并和现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知识体系(官式建筑的营造法式等)进行对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中国南方”在相关研究中主要限于传统的“江南”地区,这是南方古建筑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同时可以注意到,作为“江南”与“岭南”过渡的福建地区也得到了关注,这意味着研究课题发展向“岭南”提出了要求。

2岭南地区古建筑研究

这一方向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上。主要包括:

(1)以龙庆忠教授为主导的岭南古建筑研究龙庆忠教授是岭南古建筑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者,自1948年任教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主张学生应该打好建筑历史的基础,以史为鉴,造福于民。所以长期以来致力于岭南地域的古建筑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带领学生对广州、佛山、潮州、揭阳等地的重要古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岭南地区的古建筑资料,进而开展岭南古建筑的系统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龙庆忠文集》2)中,文集中收录的“古番禺发展史”、“广州中山四路秦汉遗址研究”、“广州南越王台遗址研究”、“南海神庙”、“瑰伟奇特、天南奇观的容县古经略台——真武阁”、“广州怀圣寺”等论文可谓岭南古建筑研究的扛鼎之作。龙老前后培养出如陆元鼎、邓其生、吴庆洲、陶郅、肖大威、程建军、张春阳、郑力鹏等学者,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吴庆洲《两广建筑避水灾之调查研究》等系列论文(表2)。龙庆忠教授的学术研究和培养建筑史学后人,不仅开创了岭南古建筑的科学研究先河,更为岭南古建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陆元鼎教授为主导的传统民居系统研究该系列研究持续时间长、影响大、成果多,在当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陆元鼎教授指导的传统民居研究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如潘安《客家聚居建筑研究》等系列论文(表3),初步形成了以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以类型为基础的民居研究理论,为南方民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方法基础。他出版了《广东民居》、《中国民居建筑》等重要专著,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客家民居形态、村落体系及居住模式研究》。20多年来持续主持了15届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和7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学术研讨会,有多部论文集出版。近年来,在相关的民居学术研讨会中加强了民居营造技术课题的关注。

(3)吴庆洲教授对岭南古建筑作了深入的研究,他的《肇庆梅庵》、《粤西古建筑瑰宝——德庆学宫大成殿》等论文,对岭南重要古建筑的法式有着较深入的探讨,是研究华南宋元时代古建筑的重要文献。此外,在城市史的研究方面,吴庆洲教授指导博士生完成了系列相关硕士、博士论文。

(4)笔者致力于岭南古建筑的法式与营造技术研究,发表了相关的系列研究论文,所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3),对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进行了系统研究,该研究基本上继承了营造法式的研究传统,对广东官式建筑或殿堂式建筑的形制、大木作技术和地域特征作了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岭南大式殿堂建筑构架样式谱系。其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如李哲杨《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等系列论文(见表4)。

近年来,一批年轻学者如肖旻、李哲杨等,在岭南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法式尺度等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综上,关于岭南地区的古建筑研究成果虽然在营造技术和法式、工艺等方面较为薄弱,但对于逐步全面开展本研究课题已奠定良好的学术基础。统计2000~2012年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古建筑研究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总计144篇,其中建筑类型约占1/2,其次是建筑法式的研究约占1/3,而建筑工匠的研究最为薄弱仅占1.5%。两个高校相比较而言,东南大学在建筑法式的研究方面更为出色,而华南理工大学在建筑类型研究方面则更为关注。通过比较,在岭南地区亟待加强建筑工匠和建筑法式的研究。

三、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

对于本项目而言,需要进一步发展为涵盖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建筑(祠堂、书院民居)的营造技术的整体研究,包括建筑设计法则、各匠作技术(以大木作技术为主,包括砖作、瓦作、土作、雕作等装饰装修技艺),并以此为线索和基础,探讨岭南各文化地理区划或民系之间及与周边关联地区的营造技术源流传播和交融关系,初步建立岭南建筑地域特征的连续谱系。

1研究内容

(1)谱系划定:岭南地区古建筑谱系的调查、划定及其演变的历史研究。特别关注岭南地区古建筑的大木构架类型谱系,研究不同构架类型的特征,相互之间的异同及其联系。以及几大方言文化族群(“民系”)的分布与岭南古建筑谱系与分谱系。

(2)营造体系研究:岭南地区古建筑主要类型的营造体系(设计、工艺、材料、样式与尺度等)。主要特征类型包括官式殿堂(学宫、寺院)、民间公共建筑(祠堂、书院)、民间住宅等。以整体、系统的观念对地域建筑营造过程中各层次、各层面、各种的技术加以研究。

(3)断代研究:岭南古建筑形制的分区、分期及断代特征与依据,并尝试进行历史解释。按各子系分别归纳,细化到尺度、比例、形态、材料、工艺、观念等各层面;尝试建立树状表格示意框架(图1、2)。

(4)地域性技术研究:基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亚热带)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地域性研究,包括应对高温潮湿、台风、虫害的隔热、防潮、防风、防虫等防御性营造技术和上述内容相关相协调的建筑物理性(隔热、通风、防盗)营造技术及其关联研究;如何应对高温、多雨(暴雨阴雨)、潮湿、强日照、生物侵蚀、台风、地震等相关材料的利用、技术的研发,包括建筑的通风、隔热、防虫、防风、抗震、防腐等,探讨本地域有益有效的低成本适应性技术,有效保护的技术等。

(5)技术源流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技术源流研究,通过与相邻地域古建筑营造技术的比较研究;与北方官式建筑基本形制的比较研究,探索本地区建筑的原型和营造技术的源流关系。各区域的社会历史发展,汉越文化,不同时期南传的北方“正统”文化的相互作用,不同体系建筑文化基因的沉淀。更深入的认识岭南地区内部各系统建筑的现象与演变历史,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下,在亚太地区的高度认识岭南区域内种种建筑现象,历史与内涵,从而深化对中国建筑史的认识。

2研究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旨在建立广府地区古建筑的类型体系、术语体系、符号体系;初步提出形制鉴定的指标;解释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的演变问题,探索岭南古代建筑艺术与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古越人(本地土著)原生建筑营造技术的调查研究

对这一点来说,主要是加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甚至东南亚亚热带地区的建筑研究,特别是对曾经广泛流行于该地区的干栏式、穿斗式建筑的研究,以及通过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方面的研究来寻找线索、演变轨迹和建筑规律。

第9篇

关键词:缺失;断层;分析

1中国古建筑的特征

建筑是一种文化,是随着朝代政治制度和民俗习惯而演变的一种文化遗产。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种类繁多,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各朝代金碧辉煌的宫殿、绵延万里的长城、曲折多变的各式园林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佼佼者,皇宫彰显了权利与信仰,长城见证了古代人民抵御入侵者的血和汗,而各式的园林则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优雅、恬淡生活的追求。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类艺术,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框架式结构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框架式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结构。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在古代,对木材的选择也很有讲究,不同地区选用不同的木材,大多数都以樟木和楠木居多,而宫廷等显赫府邸多用金丝楠木。金丝楠木也成为权力和富裕的象征。

1.2装饰独特

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又一大特点,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如故宫太和殿,太和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1.3庭院式组庭布局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现在已为数不多的北京四合院,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有名,还在于它的构成有独特之处,在中国传统住宅建筑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中国住宅建筑大部分是内院式住宅,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这种住宅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有严格的方向性,常为南北向,只有少数建筑群因受地形地势限制采取变通形式,也有由于或风水思想的影响而变异方向的。方正严整的布局思想,主要是源于中国古代黄河中游的地理位置与儒学中正思想的影响。

2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消逝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现代建筑崛地而起,然而在这种现象下,大量的古建筑文化却在我们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消失了,其实并不是只有现在才这样,我们历史上就是如此。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一种破坏欲,对历史遗产的不珍惜,甚至是故意的破坏。中国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其价值就在于它的历史遗留性,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但古建筑在历经岁月沧桑的保存过程中,由于人为和自然力的破坏,使得我国古建筑遭受损害、破坏的程度极大。虽说,相关部门花了很大力度对古建筑翻新、重建,但是部分工程却走着一种徒劳之路。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代的油漆、现代的殿堂以及现代的钟鼓楼,难见始建时的痕迹。在中国历史上就普遍存在对古代建筑肆意毁坏的现象,中国历史经历了无数朝代和种族,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就意味着对以前的文化和建筑予以摧毁,再重新建造属于自己朝代的建筑。例如秦朝的咸阳城、阿房宫,汉朝的未央宫、长乐宫,大明宫等等,都是因为改朝换代而人为摧毁。其次改朝换代必须经历战争,每一次战争都意味着杀戮和打砸烧灼,这也很大程度的毁坏了中国古代建筑,其中抗日战争和两次国共内战以毁坏主要建筑物和公路为主对对方进行打击。所以说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正在一点点的消逝。

3中国建筑文化出现断层

由于古建筑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新的建筑体系又无法短时间内形成,建筑师只能凭自己的灵感去建造各式建筑,或者是对西方建筑的一味模仿,造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断层。在当今社会,不论是从原料、工艺或是环保,都存有不合适时宜的现状,北方的四合院需要占到一定的面积,在当今人口迅速发展下,四合院的存在已无法满足需要,而南方的天井围合院落在采光、通风等方面也无法满足现代生活要求。而主观原因则是由于国内的富人们对于古建筑文化的不自信,没有如对中国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那样强烈的自信心。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建筑,不仅没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在建筑风格上杂乱无章,简直是一锅锅的大杂烩。即使是在传统建筑保护的最好的北京,这种风格也已经被严重破坏了。这不仅让我们这些保护和传承传统特色的人感到心痛,而且让那些追求西方化的人心痛。只不过我们比后者更多了许多忧愁和悲愤罢了!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出现另外一个问题,有些地方或者政府试图挽救古建筑文化,可惜弄巧成拙。在损坏的古建筑基础上进行整改、修缮,结果是既不像古建筑,又没有当时代特色。更有甚者,直接仿刻古建筑,这是对古建筑文化的亵渎,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

4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重建

建筑是一个国家表面而深层次的文化体现,特别是城市建筑。在面临古代建筑文化缺失和中国建筑文化断层的窘迫际遇下,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急需一场彻底的重建。中国杰出的建筑师在中国优秀建筑师论坛中讨论了“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和范式重建”,他们也一直认为中国建筑文化急需改变和重建。

4.1建筑学向公众推广

把真正的建筑学向公众推广,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目前比较健康的建筑学,而不是某一种风格,同时让公众指出缺陷,提供建议,给设计者出谋划策,营造良好建筑行业环境。公众也是由个体构成的,甲方、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官员也是来自于公众,所以他代表的权利也需要通过某一种意愿来实施,这个意愿也受到深层价值观的影响,是有这个文明价值观在规范的。

4.2保护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业是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重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也应当保护古建筑,古建筑文化属于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保护传统建筑的关键是处理好传统建筑与周围现代建筑的关系,这是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而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层次的把握。这种追求,是对传统修养的灵活的掌握,也是设计理念创新的基础。

4.3合理借鉴西方建筑风格

中国当代建筑共同体的建造是要融合中西文化的,建筑师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但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很多共通点,这就是共同体。西方建筑师在设计和建筑上给中国带来的正面冲击力,中国可以适当学习。这样可以对我们建筑的行业、对文明的发展有所推动。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进行着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内涵深厚。要把这种无形的精髓融入到有形的建筑设计之中,了解建筑的内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

作者:李琼 单位:山西省文物技术中心

参考文献

[1]本刊特约评论员.复兴中华建筑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古建园林技术,2012(04):3-7,30.

[2]赵红.古建筑档案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2012(S1):78-7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