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经贸合作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15 22:40:01

经贸合作论文

经贸合作论文第1篇

1.1贵州省国际贸易发展概况

贵州省深居内陆,开放程度不高,经济比较落后。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尤其是2012年国发2号文件的颁布,为贵州省经济的发展与腾飞带来了希望。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进出口额在波动中迅速上升。其中,从进口额来看,1978年贵州的进口额是1360万美元,2012年进口额是改革开放之初的124倍,达到了167933万美元;从出口额来看,1978年贵州的出口额是256美元,而2012年则达到了495223万美元,是1978年的1935倍,可见其出口额增长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在关税减免、贸易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出口增长非常明显,从2010到2012年这三年间,出口额增长率分别达到42.14%、56.01%、64.87%。纵观贵州省近年来的贸易状况,其进出口贸易在波动中快速增长。纵观近年来,贵州省进出口额变化是呈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基数较小,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偏低,进出口货物额不高,使得全省进出口规模较全国其他省份仍然处于落后水平。同时,由于新兴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国际贸易交易不足,相对于广西、云南国际经贸发展状况,贵州进出口贸易比较落后。根据以上分析发现,美国金融风暴,对贵州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贵州省对外贸易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1.2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状况

贵州省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西南经济区的东翼,具有西南地区与东盟开展边境贸易、腹地和西南经济区与华中经济区商品集散地及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东盟历来是贵州省进出口的重要地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后,各国相继出台税收减免、产品扶持等相关政策,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以及资金投入。在贵州与东盟贸易往来中,贵州主要发展和出口初级工业品以及技术含量低的纺织、化工、生物技术、传统中药等行业;同时,贵州对东盟富有吸引力和有比较优势的轮胎、化肥、钢绳、烧碱等产品,以及食品、中药材等的出口量将会有明显的增长。此外,在能源贸易中,贵州与东盟的合作空间比较广阔,相关资料预测显示,贵州在未来的20年间电力市场前景较好,市场广阔。但是贵州的资源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根据上述分析发现,近年来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主要集中于传统药业、农产品以及初级工业品等方面,其市场前景广阔,自身区位优势突出,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是历史所趋、民心所向。

2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关税制度、产品生产技术等的影响,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双边贸易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

由于受传统贸易思想以及劳动力素质偏低,技术匮乏的特征的影响,在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还基本停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阶段,所交易的农产品仍是以大米玉米、天然橡胶、鱼产品、木薯、花生、油菜等初级农产品,产品的科技含量低,同时还有部分农产品相互重叠,产品的附加值较低甚至是零附加值,对双边贸易国家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同时,在进出口的工业产品方面,贵州与大部分东盟国家主要发展零部件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因此,这种单纯依靠进出口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品,附加值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质量也尚未达到国际标准,从而使得贵州与东盟贸易发展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

2.2贵州与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利用不充分

贵州的比较区位优势并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原因在于:一是贵州深居内陆、经济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于广西、云南这些省份相比较而言,无论是投资还是贸易、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难以与之抗衡,与东盟贸易的发展速度比贵州更快;二是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势力的干涉,这些国家的势力已经严重干涉东盟的经济贸易,并牢牢占据着他们的垄断产业。如在能源产业方面,美国和荷兰的石油公司基本占据着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的市场;在电子产品制造业方面,被日本公司牢牢占据和垄断。同时,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跨国公司打着自由贸易区的旗号,在交易中享受着最惠国待遇以及其他的关税优惠政策,不断扩张他国产业,使其国外贸易环境日趋恶化。为此,贵州与东盟各国必须认识到,单纯地进出口金属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难以占据市场,也终将会被竞争对手所取代,所以必须与其他省份相互合作学习,推动高新产业的发展,推进出口产品的转变,成为贵州与东盟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

2.3贵州与东盟双边贸易依存度较低

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而言,开放程度越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越快,贸易的开放程度也就愈高。纵观贵州与东盟近年来的贸易进出口状况,其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而且双边贸易中还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可见双方贸易依赖程度不高。同时,其贸易的规模较广西、云南而言也较小,而且贸易产品单一、优势发挥不充分,使其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还很滞后,而且可以说,贵州外向型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经济的发展。

3促进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策略

东盟作为贵州重要的进出口贸易合作伙伴,贵州省商务厅正积极组织和鼓励企业及各贸易进出口单位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以及在“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指引下,提高对外开放力度及依存度,进一步促进贵州与东盟双边投资和外贸业务的繁荣发展。

3.1提高贵州与东盟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在贵州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主要以进出口初级农产品以及粗加工的工业品,其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因此对促进双边贸易往来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效果。为此,在当前的贵州与东盟贸易中,应该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双边贸易环境,充分发挥贵州与东盟的区位优势以及特色产业优势,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一是东盟国家各国贸易发展较贵州而言,比较繁荣,贸易状况比较复杂,应成立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加大对东盟市场的跟踪与调研,保持与东盟各国联系,交流双边的信息咨询服务;二是贵州应该以高新技术产品代替传统的初级农产品以及粗加工的工业品,这些高新技术产品涵盖云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电子技术,同时还可以对传统的中医药行业增加技术投入,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以及新兴产业中的环保业和旅游业等,是贵州出口贸易结构发生转变;三是调整贵州进口结构,贵州省将以往以中高档消费品为主转变为进口先进设备和中高档原材料为主,在进口产品中不再是单纯地进口消费型产品,而是进口生产型商品,在对东盟产品的使用中,提高其产业的技术结构和水平,与东盟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并把与东盟的对外贸易做大做强。

3.2深度挖掘和充分发挥贵州与东盟贸易优势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东翼,深居大陆内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经济发展滞后,人均收入较低。但是,贵州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具有诸多区位优势:一是从贵州省的地理区位上来看,被誉为西南经济区的东翼,具有西南地区与东盟开展边境贸易、腹地和西南经济区与华中经济区商品集散地及物流枢纽的区位优势。为此,在贵州与东盟贸易交流中,应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咽喉之地理优势,加大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二是贵州省自然资源种类繁多且总量丰富,有自然资源宝库的美誉,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其中,贵州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874.47万千瓦,能够开发和利用的为1325万千瓦;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仅次于陕西和内蒙,其储量占总储量的5.2%,是西部大开发重要工程“西电东送”的产地之一;由于贵州地形复杂、地势起伏,所以该省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3700余种,这也是贵州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贵州地处横断山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山清水秀、色彩斑斓、溶洞形状各异,这里珠连璧合、相映成趣,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在未来的贸易合作中,要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上日程,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将形成广州-桂林-贵阳-昆明-曼谷的一条世界级观光旅游线路。三是贵州还是中国重要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基地之一,技术力量雄厚,为整个贵州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贵州加强与东盟的合作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总的来说,在加强贵州与东盟经贸合作中,充分发挥双边贸易区位优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进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贵州对外贸易竞争力。

3.3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对外依存度

经贸合作论文第2篇

摘 要: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日本与新加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之后,以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并不顺利。在深入探讨进程发展的困境所在,进一步认识和明确经贸合作必要性的基础上,努力找寻到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良好路径。 论文关键词:中国;东盟;困境;路径 1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困境解析 1.1 来自东盟的不和谐因素 1.1.1 “中国威胁论”、文化与意识形态问题 历史上,中国是东亚朝贡的中心,随着中国的崛起,东南亚各国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着敏感的疑虑和担心,担心中国的“大国”情绪和“中原王朝”观念被重新召回,让美国学者提出的“中国威胁论”成为现实,损害它们的利益。 中国与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具有部分相同的文化渊源,但并非同质文化,同时,中国自身也在近现生了巨大变化,其当代价值观取向与道德体系同传统相比尚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中国寄希望于东南亚地区同源文化的认同促进作用缺乏现实可行性。 1.1.2 贸易投资环境问题 东盟较多国家的贸易投资环境较差,阻碍了中国对东盟的贸易与投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在较多的非关税壁垒。东盟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多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进入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东盟部分中下游国家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道路、桥梁、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很差,对投资和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三是东盟个别国家有严重的腐败问题,社会风气不正,一些政府部门经常“吃拿卡要”,办事效率低下,对外国公司进行诸多刁难和勒索。 1.2 来自日本的不和谐因素 日本对中国提出的“10+3”中日韩—东盟的东亚合作框架表示反对,抛出了“10+3+3”中日韩—澳新印—东盟的合作框架,这一提议表明日本有意以支持和欢迎澳新作为核心成员吸收入东亚一体化的框架,试图借助澳新与日本的所谓“发达国家同质性”来削弱中国的影响力,甚至让人不得不怀疑日本还想将美国拉入该合作框架之中。 2007年12月27—30日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中日关系似乎进入最好时期,这些问题也似乎有了解决的苗头,但是分析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从长远角度来看:第一,中日关系的改善不会改变一直作为日本外交核心的日美同盟。东亚很多国家如此,日本也不例外,某些时候日本仍然充当着美国在亚洲的代言人,因此中日关系的发展受制于中美关系的推进。第二,尽管目前日本欲“脱欧返亚”,但小泉执政期间悍然参拜靖国神社,强烈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福田欲改变此现状,需在较长时间内付出很多的努力。第三,中日关系将受到没有经历考验的福田政府的执政时间长短的限制。中国东海天然气开发权问题将上升到副部级进行磋商解决,该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成为两国克服长期分歧的试金石。 2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2.1 东盟需要中国 2.1.1 从东盟的对外贸易看 东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与中国相近,产业结构相似,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故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为其主要的贸易伙伴。由此可见,东盟存在与中国相同的“通病”——过分依赖美日欧市场,那么与中国结盟可以开拓东盟各国商品的出口市场。按照引力公式(Gravity Equation),两国之间的贸易是与两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东盟与中国相距较近,故理论上两者间的贸易应能够保持较大的流动。与此同时,与中国地缘上的临近性、文化上的同宗性将大大减少贸易和交流的风险。 2.1.2 从地理位置看 东盟各国位于亚洲东南部、环绕南中国海的东南亚地区,中国史书上称其为“南洋”。对东盟而言,中国是其毗邻的最大的国家,也是陆地共同边界线最长和海域相交面最大的国家。 2.1.3 从东盟的先天性不足看 东盟的先天性不足或者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结构雷同程度大、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内部市场狭小等等几个方面,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各国的利益关注点和参加合作的能力不同,内部向心力有限。这种先天性不足的东盟迫切希望有新的力量注入进来。 2.2 中国需要东盟 2.2.1有利于继续扩大贸易往来 十 几年来,中国与东盟经历了“磋商伙伴—全面对话伙伴—战略伙伴”三个阶段,两者间的贸易不断扩大,东盟已连续15年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 2.2.2 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参加区域性经济组织,首先使中国与有贸易安排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利益均沾,享受区域贸易安排所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其次还可以改善中国商品出口过度依赖美、日、欧市场的特点,减少与它们的贸易摩擦,在区内促进资本、服务和劳动力的流动,推动中国经济的更快发展。 2.2.3 有利于中国的国防安全与和平崛起 从政治上,东南亚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它地处太平洋西南隅,扼欧、非、澳洲与亚洲的黄金水道,全球第三大海峡—马六甲海峡就是太平洋上的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塞,是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生命线,对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从扩大中国的国际地位看,东南亚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区域。由中国向东有日本,向西有印度,中国与日、印两国均存在历史的积怨、领土纠纷等问题,与印度的贸易虽在发展但很多问题均处于保留而未得到解决,难免何时一触即发。目前从地理位置、文化传统、经贸关系和经济结构方面看,南面与中国接壤或紧邻的东盟十国是中国首选的合作伙伴,也是中国可以真正施加影响、发挥作用的地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将促进中国西南边境地区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有助于维护中国的国防安全和更快更好地实施和平崛起的伟大构想。 3 中国东盟经贸进一步合作的路径选择 3.1 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对话与合作  首先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和“睦邻、亲邻、富邻”的区域合作原则指导下,保持和加强双方高层之间的互访和包括财政部、外交部等各级部门的频繁接触,继续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东亚领导人会晤、东盟地区论坛等业已存在的对话磋商机制,增强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其次要动员民间与学界的力量,广泛开展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宣传和研究,创造舆论氛围,在东亚区域精心培育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理念和东亚一家、唇齿相依的家园意识,夯实支撑区域经济合作的文化动力和知识结构。 3.2 发挥互补性,加强与东盟各国投资与贸易等领域的合作 3.2.1 能源合作 在资源方面,东盟的优势明显,特别是印尼和菲律宾。这些资源产品可以大量满足中国的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在资源开发和加工方面具有优势,亦可参与东盟这些国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勘探和冶炼。 3.2.2 经济合作 东盟各国发展极不平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国均可以与之进行合作。在农业领域,东盟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阳光和土壤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质量上乘,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但是其加工能力有限、对优质农产品的利用效率低,中国可以鼓励企业到东盟投资建厂,将产品直接在东道国销售或返销到美日欧市场,减少中国大规模的外贸顺差。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可以选择经济水平略逊于中国的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菲律宾等国,在这些国家较弱的钢铁、汽车、电子产品、医药等行业开展合作,转移部门的资金和技术,丰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和能力,同时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在建筑服务、海运服务、旅游服务、计算机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方面竞争力较强,可以与在这些领域较弱的东盟国家进行合作,而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酒店和会展服务等方面可以与优势明显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合作,亦可以在双方均具有竞争优势又具强互补性的领域进行合作,如在旅游服务方面与独具特色的泰国开展合作。 3.2.3 金融合作 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东亚金融合作,这是个长期的发展任务和要求,但金融合作的推动将有利于东亚金融一体化的早日实现,是未来建立亚元的前提和基础。这一合作要建立一个长期的目标和任务,不能因为亚洲债券基金的失败而气馁,要坚信未来各国货币是能够实现与亚洲货币单位挂钩或者盯着亚洲货币单位的目标。具体合作宜逐步推进,初期可以逐步扩大美元货币互换的规模,中期可以继续扩大东亚债券市场建设,扩大债券市场的合作,长期可以在亚洲开发银行类似亚元的虚拟亚洲货币。 在这些领域的合作上,中国应切忌步子迈得过大、出口商品增长过快,引起东盟各国的反感。与此同时,还可以协调推进与东盟各国在其它领域合作,并大力开展文化外交,有力促进东 盟各国对中国文化精神的领悟和对当前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打消他们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疑虑。 3.3 在坚持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外交,与大国协调好关系 可以预测,不论是中国还是东盟,短期内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仍然摆脱不了对大国的需求和依赖。与此同时,作为中小国家或者集团,依照自身的实力无法与欧盟、北美等经济集团以及各大国平等对话。目前看来,应借日本欲“脱欧返亚”之机,保持或发展与日本的良好关系,在东亚次区域实现各个领域的合作,加强与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紧密联系。同时,继续坚持全方位开放和主导型的合作道路和“大国平衡”战略。这就要求中国或者东盟充分审视其与各大国特别是美国的关系和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尽量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撞和对抗,与之保持平等友好关系的同时又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导致大国力量的介入和干扰,威胁东南亚进一步合作的良好环境。

经贸合作论文第3篇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蒙经贸关系迅速发展,贸易额、投资额以及双边经济合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互补性强,双方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及政府的积极推动等一系列积极因素促进了中蒙经贸的发展。但同时,两国经济合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风险,我国应积极采取措施化解问题和风险,促使中蒙经贸合作向纵深良好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 中蒙经贸合作 现状 制约因素 一、中蒙经贸合作的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中国与蒙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扩大,自1998年至2006年,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连续9年成为蒙古国第一大投资国。 1.中蒙贸易额持续增长 中蒙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双边贸易额和投资额迅速上升。2005年中国对蒙古国的贸易额为8.1亿美元,增长24%,其中,中国向蒙古国出口3.19亿美元,增长36.7%;中国从蒙古国进口5.4l亿美元,增长17.3%。2006年,蒙古国对中国贸易额达14.5亿美元,占蒙古国外贸总额近48%。其中,出口10.5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分别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67.8%和进口总额的27.2%。 2.蒙古对中国以出口矿产品为主 蒙古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多为煤炭、石油、矿产品及畜产品等初级产品。如,2011年上半年,蒙古国对中国的铜出口增长了23.8%,出口额增长116.3%,占蒙古出口总额的44.95%。2004全年向中国出口商品总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47.95%,仅铜精粉一项商品就向中国出口2.8亿美元,几乎全部出口给中国。随着蒙古铜、黄金和煤炭等资源的进一步开采,加上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矿产品的贸易额还会扩大。而蒙古国则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农产品、建筑材料、纺织品等。 3.中国对蒙古国投资持续上升 在贸易额上升的同时,中国对蒙古的投资额也不断增加。1998年~2011年,在蒙古国注册的中资企业达1640多家,注册资金总额为4.6亿美元,占蒙古国吸引外资总量的40%多。截至2005年底,中国在蒙古国投资项目共2166个,占在蒙外国投资项目的45%,累计投资额6.81亿美元,占在蒙外资的47%。中国在蒙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等领域。如,2005年,中国对蒙矿产勘探开发领域的投资额为1.7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4%,占当年中国在蒙投资总额2.36亿美元的74%。 4.两国经贸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不仅贸易量、贸易额持续增加,而且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深化。首先贸易形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中国与蒙古的贸易不仅国家部分发展较快,而且地方贸易、边民互市贸易、旅游购物等多种形式的贸易也在不断发展。其次贸易结算方式由易货贸易为主向现汇结算为主转变。截止至1995年,易货贸易在两国贸易中的比重由1989年以前的90%以后下降到46.4%。逐步形成以现汇贸易为主、多种结算方式并存的格局。最后贸易由商品贸易向经济技术合作转变。在中蒙贸易发展过程中,经济技术合作也在蓬勃发展,合资企业从商业性企业向生产性企业转变,合作项目也从小型为主逐渐向资源开发和大型加工工业项目转变,表明中蒙经济技术合作在不断深化。 二、中蒙经贸发展中的有利因素 中蒙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广阔的合作前景等多种因素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 1.中蒙经济互补性强 中蒙两国经济结构的差异,使双方经济结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强的互补性。经济互补性强是两国经贸关系获得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1)自然资源互补。蒙古国内能源、矿产、水利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且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其中,仅煤炭一项就达到500亿吨~1520亿吨,铁20亿吨、铜800万吨、钼24万吨、石油15亿桶。但由于生产力水平低,开采开发技术落后,资金严重短缺,本国尚无法对此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而我国当前正急需煤、石油等能源以及铜、铁等矿产资源,另外,我国有相对成熟的技术、设备和丰裕的资金,能为蒙古矿藏开采业、加工工业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这样中蒙两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2)经济结构互补。蒙古国的经济结构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制造业和服务业比较 落后,尚未形成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虽然蒙古在计划经济时期建成了矿石采掘业、燃料动力业、毛纺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等一批工业群,但是没有形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此外,蒙古产业门类不全,地区分布失衡,绝大部分工业部门、劳动力集中在以乌兰巴托、达尔汗、额尔登特为中心的中央经济区。单一的产业结构,使蒙古长期以来形成了以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矿产、农业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而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制造业和种植、食品加工、纺织业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与蒙古的经济结构形成极强的互补性。 从农牧业发展看,农牧业占蒙古国经济活动近一半,但蒙古国农牧业发展水平低,生产技术落后、仍以粗放型农牧业为主,粮食等基本产品不能自足,因而对粮食、蔬菜、水果、禽肉、禽蛋需求旺盛。我国与蒙古国在农牧业方面合作同样蕴藏一定商机。比如,在农业水利化、牧业现代化发展方面的合作、高科技、高产量种养殖业的合作等。 (3)劳动力和技术互补。蒙古国地方人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足2人,劳动力尤其是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短缺。蒙古在第三产业劳动力构成上升的情况下,社会总产值提高并不快,甚至还下滑。例如,1990年蒙古服务业产值就占其GDP的52%。到了2011年这一比重反而下降到49%,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蒙古技术水平不高,高素质人员匮乏,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相比之下,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科技水平获得迅速发展,种植业、食品加工、毛纺、加工制造业技术研发能力相当强,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富足,这与蒙古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素质偏低形成互补。 2.地缘文化优势 蒙古国是一个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加上交通运输条件差,使得蒙古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合作受到很大限制。而中国与蒙古接壤,历史上就建设了中蒙之间的运输通道,不仅运输相对便利,在运输成本等方面也存在优势。此外,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有3100多公里边境线,占中蒙边境线的68%,中蒙之间的贸易口岸大部分位于内蒙境内。众所周知,内蒙古的主体民族与蒙古国居民同为蒙古族,同根同源,语言、文化等交流障碍少,中国以内蒙古为桥梁开展对蒙经贸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文化优势。 3.双方投资贸易环境不断改善 为进一步扩大中蒙之间的经贸合作,两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双方的贸易环境。近年来,中蒙之间加强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正在或计划建设临河——策克、赤峰——白音华、阜新——巴彦乌拉、甘其毛道——包头东等多条以对蒙口岸为中心的铁路大通道,这将极大地提高对蒙口岸经贸货运的运输能力。蒙古国也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建3条铁路,我国已积极参与到蒙古国铁路建设中,这为有能力到蒙古国投资创业的中国企业提供了又一个契机。 此外,蒙古也将发展蒙中边境公路交通当作政府的工作重点。2001年蒙古开始实施“千年之路”项目,计划架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总长1万多公里的公路网。其中我国承建的乌兰巴托至扎门乌德700公里路段至2005年已经完成200多公里,剩余的400多公里土路,计划在2008年之前建成。这条公路开通后,可大大促进两国的经贸、旅游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双方也对口岸进行了大量投资建设,提高了贸易便利性,使货运量大幅增加。现已开通了10个一类口岸,6个临时过货点,几个主要口岸安装了程控电话,欧亚光缆通讯系统的中国阶段也在加紧建设。为进一步加强经贸往来,中蒙两国还多次修改边境口岸及管理制度协定,最大限度地保障贸易渠道畅通。1992年,中蒙两国边境上8个边境口岸全部开通,并增设了两个季节性边境口岸。2011年双方在北京签署了《中蒙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根据该协定,从2011年10月1日起,在目前中蒙之间12个边境口岸中,除了二连浩特—扎门乌德口岸为常年口岸外,另外将新疆的塔克什肯—蒙古的布尔干等四个季节性口岸改为常年开放口岸。 近年来,蒙古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中蒙经贸合作,这为中国企业扩大对蒙古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目前,蒙古国已开始在与我国二连浩特接壤的地带设立中蒙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占地900公顷,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招标。我国在开发区内将享受铺路、合作开采矿产资源、农牧业和畜牧业加工及半加工等具体项目上的优惠政策。 三、中蒙经贸合作中存在的制约因素 尽管中蒙经贸合作存在良好机遇,但也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及风险。 1.蒙古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蒙古国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基础设施差,许多地方尚未形成水、电、路系统。基础设施落后,运输不足严重制约着资源开发与合作。目前蒙古只有一条贯通南北的单线铁路和三、四条与干线连接的支线铁路,年设计货运能力约2000万吨,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目前蒙古投资开发的大部分项目分布在与我国接壤的南戈壁、苏赫巴托、东方等既无铁路也无公路的省份,其产品均通过草原或简易公路运输,运量小、成本高。 中国投资者所开发的矿点大部分都集中在距中国边境300千米~700千米的范围之内,距离虽不很远,但运输问题依然严重。因为目前蒙古与中国之间只有一条从俄罗斯穿过乌兰巴托到中国二连浩特的单向铁路,因此大量矿产品开采加工出来后很难运出去。 2.蒙古国法律政策和人文环境充满不确定性 蒙古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政治、经济环境欠佳,政府效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蒙贸易和投资的不可忽视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法制松懈、官僚主义及腐败问题严重;规章和立法过程缺乏透明度、地方保护等也是影响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经济体制、制度不完善,国际贸易手段不健全;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执行政策的“灵活性”大;蒙古国市场和法律外部环境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不健全,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也不完备,有些企业和商人的经营能力差、信誉度低,对外承诺和协议常常朝令夕改,并且执行力差。 3.蒙古国的市场特点是制约中蒙经贸合作的现实因素 蒙古国的当前市场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蒙经贸合作的扩大。一是市场容量小。蒙古人口少,生活消费总量有限,难成规模;二是贸易主体是中小企业。蒙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消费以生活消费为主,贸易主体以中小企业和个体商贩为主;三是除机电产品以外,高档商品进口市场规模小,且蒙古国在高档商品消费方面习惯上比较认可西方进口商品。 4.我国某些企业和产品的信誉度不佳 我国某些企业实力不足、缺乏国际合作能力,在蒙古国市场无序竞争,甚至相互杀价等不良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对两国经贸合作产生了消极影响。少部分商品也存在质量问题,引起一些蒙古国消费者的不安,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2006年中国对蒙古国的水果、蔬菜等出口量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蒙方认为我国果蔬化肥农药残留浓度超标,对健康有害。此外,近年来随着在蒙古国经商、务工人员的中国人员的增多,在蒙一些中国人引发的案件和社会治安问题时有发生,导致部分蒙古人对中国人产生了不满和排斥。 5.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蒙经贸发展 近年来,美、日、韩等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发展与蒙古国的政经关系,争夺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和市场。蒙古国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积极在几个大国之间寻找平衡。蒙古夹在中俄两个大国之间,因此它把与中、俄关系放在其对外战略的首位,但蒙古为提高自己的价值,也想借助美国的作用,同时也重视同日本和韩国的关系,这使得蒙古对中国的经贸合作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大国关系的影响。此外,受“中国威胁论”的影响,部分蒙古国人对中国的发展壮大心存疑虑,尤其对中国企业到蒙古国开发资源,视为掠夺其资源,在蒙劳务人员被视为抢其饭碗。 四、进一步扩大中蒙经贸合作的对策 中蒙经贸合作中虽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总体形势还是好的,近年来两国贸易额增长势头比较强劲。为更好地加强中蒙经贸合作,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推动区域合作,我国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推进中蒙经贸发展。 1.制定长远的对蒙贸易和投资战略 我国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禀赋以及蒙古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制定长远的对蒙经贸合作战略。抓住蒙古目前通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展本国经济的契机,发挥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适用等优势,扩大劳务输出和技术合作领域,发展多种合作方式的资源开发产业。 针对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短缺,能源、矿产需求量大的特点,把能源和矿产资源作为两国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同时鼓励企业投资于农牧产品加工、制造、建筑等及旅游、电子、通讯为主的行业。同时加强对蒙涉外经济政策和投资及贸易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比如:企业可通过在蒙设立贸易公司、代表处等,以保证市场信息和产品销售畅通;政府部门可在蒙建立办事机构,搭建经贸合作平台,及时为企业和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和贸易信息以及窗口指导,促进与蒙多层次、多领域合作。 2.认真研究蒙古经济政策,调整投资结构,扩 大投资范围 首先,我国企业认真研究蒙古的产业政策,在其优先发展的领域进行投资,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的支持。蒙古政府已确定了引进外资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农牧业,能源和矿产开采行业、食品、纺织、皮革、木材等加工行业,电、气、水生产供应及工程建筑项目等基础设施行业。其次,调整对蒙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式。近年来蒙古的矿产资源开发市场国际竞争激烈。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纷纷介入蒙古资源和矿产品开发市场。我国一方面应利用与蒙古山水相连的地理位置优势,派遣实力强的大型企业进入开发矿产能源等资源。同时为了避免过度的国际竞争,减少国内企业竞相抬价争夺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发生,缓解蒙古国一些人士担心其矿产资源被外国企业垄断的疑虑,我国应该适当考虑拓展对蒙投资渠道。蒙古国在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畜产品加工、电子通讯、旅游等产业投资潜力都较大,要进一步研究蒙古国的产业政策,调整投资结构,扩大投资范围,开展互利合作。最后,在投资方式的选择上要尽量考虑多边合作,比如,与蒙方企业或一些西方国家企业合资合作,以尽可能的降低投资风险。 3.规范企业贸易行为,重视对蒙出口产品的质量 企业在蒙进行经济活动时,应选择信誉良好,具有是定实力的合作伙伴;遵守蒙古的法律制度,依法报关纳税,尊重当地的传统与文化,规范自身的言行,文明经商。另外要贯彻“以质取胜”战略,大力提高商品的质量,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以利于长期、稳固地扩大产品市场份额。 4.促进中蒙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层面的交流 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为促进中蒙经济合作,双方应加强多层次的交流。首先政府高层间互访,增进相互间的交流理解和互信,创造友好的睦邻关系,是推进经贸合作的基础,也是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的重要手段。其次,相关部门针对两国现汇贸易逐渐增加的现状,积极磋商,建立和完善适合两国贸易需要的结算制度,为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贸易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定期举办各种贸易洽谈会和学术交流会,促进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企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往往为对国际间经济活动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中蒙经贸合作不断升温,但对彼此的国情和政治经济制度等情况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妨碍了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除开展两国间专业人员的互访外,适时组织必要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信息,沟通情况,就中蒙两国经贸合作的前景,进行可行性研究。 参考文献: 娜琳:中蒙经贸关系现状及双方在矿产领域的合作.当代亚太,2011年第10期 张秀杰:蒙古国经济复苏与中蒙经贸合作.当代世界,2005年第5期

经贸合作论文第4篇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从近十年来看,中韩两国之间的关系变成了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又是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关于经济合作方面来看,现在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强。中韩经贸合作上引人注目的领域是摸索建立中韩FTA,这将会成为巩固两国之间互补性经济合作的最好的合作框架。 本文深入探讨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与前景(1),并分析中韩FTA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中韩两国贸易的发展情况及两国的投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介绍了中韩经贸合作的主要动力;第三部分总结了韩国对中韩经贸合作前景的忧虑,对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做了预测;第四部分叙述了中韩FTA的意义和可能性,提出中韩FTA的促进方案和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韩经贸合作;发展现状;中韩FTA;前景 韩国和中国的正式经济合作是从1992年8月两国建交正常化以后开始的。此后,在短短的12年间中国成为超出美国和日本的韩国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如今,中国既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又是韩国企业最大的投资对象国。尤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成为连接发达国家市场和东亚产业的崭新国际分工结构的纽带,这使韩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变得更加紧密。可是,未来韩中企业之间对中国投资的剧增而引起的韩国制造业产生共同化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最近在形成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大潮流中,也在多方面谈及到中韩FTA的可能性。这是继EU、NAFTA以后在东亚地区也形成的适应其地区的经济共同体浪潮。 一、中韩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 1.两国贸易的发展情况 与中国的交易在建交之前的1991年仅为44亿美元,从中韩建交后呈现出快速的增长。 1992—2003年对中国的交易以年平均21.7%的速度增长。这将超出同一时期韩国整体交易增加9.2%的两倍以上。其结果,1992年64亿美元的交易额到2003年已达到570亿美元,增加了将近9倍。尤其是出口率在同一时期年平均增长26.7%,超出韩国同一期整个出口增长8.6%的3倍以上,2002年以后每年的平均出口增长率都在30%-40%。 在贸易收支方面,韩国从1993年起到2003年对中国贸易收支的顺差累计达到503亿美元。顺差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中方统计表明2003年包括经由香港出口的对中国的顺差规模已超过了200亿美元。另一方面,中国在韩国的整个交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加大了。中国自2001年超过了日本成为韩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到2003年韩国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达到351亿美元,超出了一直是韩国最大出口市场的对美国的出口额(342亿美元)。2011年,包括进出口在内的整个交易规模中对中国的交易额达到570亿美元,中国也由此在包括进口和出口的整个交易规模中巩固了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2.两国投资的发展情况 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也在建交以后有了飞速增长。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是进入到20世纪30年代正式开始的。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韩国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还很低,除了资源开发等部分领域外,海外投资不算活跃。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繁盛期为契机才正式开始。1988年仅为171次2亿美元规模的海外投资到1989年增加到5.73亿美元,至1990年变为340次9.59亿美元,增加了2倍左右。 就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剧增的原因而言,韩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正规化的时期与中国建交的时期相一致,同时20世纪90年代末韩国制造产业的工资有了大幅度上涨而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海外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韩国对中国投资的剧增,中国在韩国的主要投资对象国中所占的比重也在加大,以投资额为基准,中国从2002年起成为韩国第一投资对象国。 二、中韩经贸合作的主要动力 韩国和中国的经济合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两国的地理邻接性,基于两国产业互补性的崭新国际分工结构的形成等造成的。 1.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1979—2003年期间以年平均9.4%的速度得到了增长。其结果,中国的GDP增长达到了1978年改革开放时的10倍的规模。中国国内外一致认为,中国的这种增长会持续到相当长的时间。由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预测: 如果中国的经济 增长持续下去,到2010年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到2020年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到2041年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中国是人均GDP为1,000美元左右的发展中国家,目前还未开发的资源很多,服务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中韩两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根本动力。 2.地理邻接性 在地理位置上,韩国又是离中国经济增长集中的东部沿海地区最近的国家。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心是离韩国最近的东部沿海地区,因此韩国具有最能利用好中国市场提供机遇的地理优势。实际上,从汉城到北京的距离是962km,到上海仅为872km。而中国境内的北京和上海的距离则是1,067km。 因此,韩国在物流上所需的费用或时间比中国境内的运输反而具有更有利的条件。 从中韩之间的人力,物力的交流现况看,两国间集装箱的运输量由1996年的6.13TEU增加到2000年10.87TEU。 3.产业的互补性和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韩国能够很好地把握中国开放所提供的机会,除了与中国沿海地区的地理优势之外,还因为中韩两国产业方面存在着互补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积极引起外资,培育了沿海地区的出口产业。大部分是主要利用中国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是,单靠中国自身产业供应出口产品所需的优质原材料或零部件是有限的。为了更多供应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有必要培育半导体,机械,钢铁,化学领域方面的产业,而培育这些产业需要投入大规模的成本。同时还需要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建成的大规模国有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可是中国的金融机关把贷款的相当部分用在支援低效率的国有企业上,对大型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停滞不前。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国不得不从国外购买出口用产品所需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与此相反,韩国经过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具备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重要产品的经验,并且大规模培养了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电子产业,机械产业,钢铁产业,化学产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工资上涨等因素,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在韩国难以确保竞争力,很多企业停止了生产或者转移到了国外。由此,供应给这些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韩国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新的市场。 因此,韩国和中国之间早就形成了由韩国供应中国出口产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结构。2007年,韩国出口到中国的主要产品有电脑(零部件)、无线通讯机器、钢材、合成树脂、石油产品、半导体、光学机器、汽车零部件,石油化学原材料等。其中,能够当作消费材料的有手机之类的,韩国的大部分出口产品是零部件和原材料。 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剧增,相当部分是靠在华投资韩国企业的原材料进口。即投资于中国的韩国企业,是将韩国出口的原材料或零部件,与中国廉价的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出产品后,把它出口到美国等第三国家。在华投资韩国企业有4%以上的原材料以及零部件是从韩国进口的,销售额的70%再重新出口。 因此,随着韩国产品通过中国向全世界出口的迂回格局的形成,韩国产品在中国的出口不断上升,而中国产品在海外的出口也在持续增加。 三、韩国对中韩经贸合作前景的忧虑 进入到21世纪,由于韩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国经济增长却仍然强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因此韩国国内将视线集中在中国经济对韩国经济的威胁上。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决定韩国未来的尖端产业的全方位等特点,因而这些顾虑也在加大。最近,在韩国兴起的多种形态的中国威胁论大致分为三类。 1.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 中国在世界市场占有率等总量指标上,已经大大领先于韩国。可是虽然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的占有率超过韩国而剧增,但韩国的占有率并没有下跌。20世纪90年代,从作为中韩两国最大市场的美国市场所呈现的状况来看,中国的占有率剧增,而日本、ASEAN、台湾的占有率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可是韩国经过20世纪90年代和跨入到21世纪期间,大致维持3%的水平。因此,不能认为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商品正排挤着韩国商品。 可是,随着将来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进展,将会出现威胁韩国在世界市场位置的可能性。中国的主导产业由利用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转换到钢铁、汽车、半导体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中国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期已经完成对这些产业的基本投资。因此无需投入新的庞大资金和时 间,只靠对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便能够建出具有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因此在韩国的主导产业中,中国将利用海外活跃的技术转移和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等先进基础科学能力,很快便会达到世界水平。 2.制造业空洞化论 中国威胁论的另一形态就是因种果而形成的制造业空洞化论(hollowing out)。尤其是2001年末,中国加入WTO以后,2002年起韩国对中国的投资剧增,对中国的投资比重在对外投资中占总额的40%和次数的50%以上。这种中国投资热是与最近国内投资萎靡不振的状况相吻合,造成对制造业空洞化的后果。 可是,在这些关于在韩国确实兴起制造业空洞化的实证研究中,却找不到制造业在韩国经济中的作用变得萎缩的证据。事实上2002年韩国海外投资余额对GDP的比重是6.5%,这远不如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2.1%,甚至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的11.9%。虽然对中国的投资有所加大,但进入到21世纪,整个海外投资的总额却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今后包括财团企业在内的大企业对中国进出口仍有加速趋势。尤其在电子、汽车、钢铁等前后方产业关联效果较大的产业中的大型企业,扩大中国投资将会促进国内零部件部门的合并进口,结果是导致除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的其他核心事业向中国方面转移。如果将来这些大型企业或其随同企业对中国投资不断扩大而增加对中国市场的崭新需求,代替这些产业的国内生产,则制造业的空洞化忧虑会成为现实。 3.韩国对中国经济的依赖 中国既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又是最大的投资对象,因此韩国经济对中国的依赖性有所上升。因此由中国引起的不确定性也将会成为韩国经济很大的潜在危机。显然,中国市场的比重增加本身使得偏重于美国、日本的韩国出口体系更加多样,减少韩国经济不确定性的效果。问题在于,中国与美国和日本有所不同,它有着幅度很大的不确定性的经济结构。即市场经济没有十分成熟,因而政府政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大,并且改革开放在各个领域还在进行之中,因此制度变化的冲击不少,加上还具有债券负债问题或者死板的汇率运用等结构性的弱点。另外,由于中国经济尚未积蓄对外在冲击的幅度及途径的市场经验,因此难以形成对政策效果的合理性期待。 从短期看可能性高的危险因素是中韩贸易纷争的激化。韩国呈现出对中国10年以上持续的贸易收支顺差,是除了台湾以外产生最多顺差的贸易伙伴,到2006年呈现出了32亿美元的赤字,如果中国的贸易收支继续恶化,就会存在中国将在今后韩国的通商纷争中采取非常强硬态度的可能性。1997年至2007年5月止,中国提出的共30件反倾销贸易制裁中有22件是针对韩国企业的。 四、中韩FTA的阻碍因素和促进方案 1.中韩FTA的阻碍因素 在推行中韩两国之间的FTA上还存在着不少的阻碍因素,因此两国都考虑到中韩FTA对国内产业带来的冲击而会采取谨慎的态度。 (1)中韩FTA的优先顺序问题 目前两国正在同时进行多种FTA协商,而两国的政策当局将会当前协商中的事项授予优先顺序。韩国政府进入到2011年,同时推行着同世界各地区的FTA,由其积极推行同日本、中国、美国、欧盟等巨大经济圈的FTA。因此具备了能够推行中韩FTA的政策性条件。可是考虑到现已进行中的多种水平的FTA讨论时,同中国的FTA能够胜过现有被讨论中的协商而事先被进行还是有难度的。 在中韩两国都有进行中的多种FTA协商以及研究课题的情况下,把有限的政策力量分配到中韩FTA上估计还得经历一番努力。进一步说,韩国和中国都在参加中韩日FTA。即两国不仅在进行中的韩日FTA协商中或者日后的中韩FTA协商中都会添加不应毁损中韩日FTA共同研究成果的课题。 (2)韩国的农业问题 韩国2003年的农林渔业从事者有198万名,只占全体就业者的8.8%,而在GDP中农林渔业所占的比重也只不过4%左右。但对农林渔业,韩国国民的关心却是很高的。而中国于2003年就占到韩国产品进口额的38.9%,占到农产品进口的42.2%,是韩国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 因此从中国进口的农产品对韩国农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实际中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只有韩国的1/3—1/4。因此中韩之间FTA的协商结果是如果对农、水、畜产物产品形成降低大幅度的关税,韩国的相关产业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最近随着韩国大米关税化缓期期限的结束,而在大米的再次 协商中提议有关从中国进口的大米关税化以及扩大义务进口物流量的要求,对此问题的国民关心度也非常高。因此有关农水产品进口开放程度的韩国国内的论争将会成为阻碍中韩FTA协商和国会批准的主要因素。 (3)对两国制造业的影响 2007年,不仅中国是韩国最大的交易对象国,韩国也是中国的主要交易对象国。通过FTA的交易环境变化将会对两国的制造业带来很大的变化。尤其对中国经济具有很高依赖性的韩国相对会受到更大影响。 两国的相互经济合作日益紧密的现实,一方面提出通过FTA相互间经济利益极大化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将意味着部分领域因FTA而受到的否定性冲击也会很大。因此两国都要对FTA采取慎重的立场,尤其对中国经济具有很大依赖性的韩国,更是不得不采取慎重立场。在最近进行的韩日FTA协商中也能看出,协商越是具体化,来自韩国产业界否定的忧虑也越多,这也是因为韩国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很大而造成的现象。 2.中韩FTA的促进方案 中韩FTA的讨论至今还停留在正式中韩日FTA共同研究的框架中是因为两国要克服存在的不少阻碍因素。因此当FTA正式进入协商日程之前有必要为促进多种FTA的环境而做出努力。这种环境促成努力要缓和两国之间的障碍因素,加深两国立场的相互理解。为了形成签订两国之间的FTA环境,必须把对于有双方利害关系的各种观点,加深相互理解基础之上的信赖形成和消除各种不确定性等问题作为重要的课题。 第一,有必要加强事先共同研究。此项研究要把焦点集中在正确掌握横跨在两国之间的建立FTA的障碍因素上,并要充分理解对这些障碍因素的两国的立场。例如,对于韩国农业者在推行中韩FTA中受到的影响,中国能理解多少而参加协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充分的研究和理解可称得上是说服中韩两国的国内经济主体对中韩FTA从逻辑上可形成双赢合作的必要过程。 第二,要开发多种协商议题拓宽形成调整理解关系的范围。即要开发多种合作议题,不但要搞活降低关税率和加强贸易化等交易,也要构筑能够提高整体经济合作的高水平的FTA,即使得包括投资、技术合作、政策协助等多种领域合作议题的协商能够得以进行,并通过这些使两国都能够加大FTA的效果,能够构造成为调整国内多种理解关系的协商空间。 第三,FTA是最终走向合作性经济共同体的,因此需要并列进行多种技能性的协助努力,即设立亚洲通货基金(AMF)或东北亚开发银行等域内危机管理体系的构筑、DDA等多边通商合作上的政策互助、反倾销等贸易救济制度的透明化等也是主要政策合作的领域。而且也可以考虑钢铁、石油化学、汽车等担心过剩生产领域的投资协议共同体的构成。 如通过这些来阻止领域内过剩重复投资,就能缓和因FTA产生的两国产业界间部分忧虑。中韩共同参加中国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或西伯利亚原油开发等资源开发和运输事业,也将会成为两国能够持续增长的主要合作领域。 五、结论 中韩经贸合作的主要课题,是把构筑的互补性合作结构加以巩固,使之适应时代环境。中国和韩国是一起参与世界性潮流的伙伴。韩国以经济危机为导火线将面临着世界性的挑战。中国也于2001年末加入WTO,经济的主题从开始的“改革开放”变为现在的“世界化”。两国都在研究世界一体化这一重要课题。 为了让中韩之间的合作成为相互间的“互惠交易”,应把中韩经贸合作的目光拓展到全世界。在国际间商业往来和资本转移的阻碍日益减少的21世纪世界经济中,竞争并非是特定国家产业间高度的衡量,而是形成相互利用对方具有竞争力资源的一种框架。这在中国和韩国之间也是一样的。在此期间,已经得到验证的中韩之间的地理邻近性和产业互补性,将会提供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和韩国所要创造的互惠交易中最好的条件。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两国间激烈的竞争。可是它并非是加强封闭的国内产业间的竞争。而将是在自由的新环境下,针对资本和技术转移而建立的体系,这是一种体系竞争。它并非是产业竞争,而是结构调整的竞争。而且世界经济以WTO为实现形式的多边主义和以FTA为媒介的地区主义的相乘作用来加强其统合,由此形成了EU和NAFTA等庞大的经济共同体。 但是中国、韩国、日本、ASEAN等所属的东亚经济在形成共同体方面有些落后。因此中国和韩国正在以FTA等为媒介,在东亚形成仅次于EU和NAFTA的东亚经济共同体而做出努力,这将会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的主要合作 方向。

经贸合作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韩自建交以来经贸合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山东作为中国的贸易大省,与韩国有着较密切的贸易关系。但鲁韩贸易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如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针对如何进一步深化鲁韩经贸合作、扬长避短这一问题,运用博弈的理论进行的深入分析研究。 论文关键词:博弈;经贸合作;鲁韩 1问题的提出 中韩两国正式建交后,山东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资料统计,2005年山东省与韩国的贸易额达157.5048亿美元,其中对韩国出口为65.6054亿美元,进口为91.8993亿美元。截止2005年底,韩国对山东省的投资累计合同金额113.8566亿美元,实际投入33.8538亿美元。双方的经贸合作已从探索性阶段进入实质性阶段。尽管鲁韩贸易发展势头强劲,但仍存在隐忧和障碍。从外部因素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韩国贸易政策障碍。 山东在对韩贸易政策上相对宽松,尤其是对于投资拉动的贸易给予了相当优惠的待遇。以承接日韩产业转移为主要目标的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打造更加速了对韩贸易的增长。而韩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则侧重于出口,1962年韩国就推出了“输出立国”的经济开发战略,对进口贸易实行一定的限制。如在关税保护方而.韩国的政策措施表现为: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实行弹性关税制度,经常根据需要加征调节税。(2)反倾销调查。除此之外,韩国还制定一些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尤其是技术壁垒手段。这种贸易政策的松紧不一、不协调同步势必造成贸易中的不平等和进出口额的不平衡。 (2)贸易不平衡潜伏着隐患。 从近几年贸易统计数据看,山东的贸易逆差仍有继续扩大的迹象。尤其随着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承接韩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这种投资拉动型的贸易将会进一步拉大进出口差距。当然,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发展地区经济不必苛求贸易的完全平衡。但长时期的贸易逆差又得不到有效抑制将会加深山东对韩的贸易依赖性,使山东处于被动地位,容易受到对方牵制。此外,进口贸易中投资产品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相同产品的成长和成熟,尤其是山东的塑料、纺织、化工产品。何况鲁韩贸易逆差还会加剧中韩贸易的不平衡,导致外汇收支失衡和中韩贸易关系脆弱,最终影响两国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 (3)贸易摩擦将会增多。 韩国的加工制造业向山东转移的同时,也带来了海外市场转移,使得过去韩国直接出口美国和欧洲的产品现在转山东加工出口,加大了山东对美欧市场的贸易顺差.这就容易引起这些贸易伙伴的警觉和适度保护。因此,针对山东的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案件也会逐渐增多。 参加区域贸易协定的各方都有其经济动因,这就注定了此类贸易问题的不可避免。但如果都把个体利益放在区域利益之上,那么区域经济合作将很难取得太多实质结果。因此如何协调区域利益是贸易双方激烈博弈的领域,也是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 2选择韩国进行贸易合作的依据 区域间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是区域合作的目标。然而,良好的合作目标并不能保证区域间的合作持续进行。这实际上涉及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区域合作是否找对了对象以及是否有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具体到山东的合作战略来说,为何确立韩国为合作对象,又如何保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战略的重点所在。山东与韩国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比较优势。 2.1经济发展战略的结合点,提供了双方大力合作的机遇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贸合作的动机是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上的,合作的实现促成区域分工的产生和发展,通过分工则可实现资源的再配置并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山东省经济基础较好,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广阔,但在其经济发展中却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人才不足等问题,而且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而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技术、资金、人才、产业结构等方面的优势,自然资源、劳动力及其市场却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因而,韩国与山东省都有着加强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的要求,双方开展经济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繁荣。这是两地发展经贸关系的前提。 2.2地理位置相近,交通便利,地缘优势明显 山东与韩国隔海相望,两国间最短的距离为99海里,发展经贸往来不仅可节省运输费用,而且可减少中转环节而产生“近距效应”。山东交通运输发达,物流运输畅通完善,已初步形成集铁路 、公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并形成了方便快捷、运力充足的“交通走廊”,青岛至釜山的货运航线、威海至仁川的客运航线、烟台至釜山的客货航线、青岛至汉城的空中航线均已开通,这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 2.3环境的相似性及文化的相融性 山东在自然地理、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文化背景方面都有与韩国的相通、相融性。山东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特别是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的气候环境与韩国极其相似。山东省与韩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民间友好交往,经贸往来频繁,生活习俗、文化信仰等有许多相同之处。文化传统的相通,使贸易双方更容易沟通。这是与韩国进行经贸合作的潜在优势。 2.4双方的外部环境有较大改善,为扩大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条件 国际局势走向缓和,这对于韩国与山东省在新形势下发展经贸合作是重要的积极因素。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东北亚地区有关国家日益重视区域性的经贸合作,东北亚地区中的各种经济圈,如“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等设想接连出台。而韩国和山东省同属于环黄海和环渤海经济圈,并在这两大经济圈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进一步带动韩国与山东省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 2.5中韩两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发展顺利,为扩大鲁韩经贸合作提供了保障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往来越来越频繁。中韩两国政府先后签署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贸易协定”、“海运协定”等合作协议,并成立了“产业合作委员会”。目前,双方已在汽车、民用飞机、原子能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上达成协议,双边经贸合作已进入了产业合作的新阶段。随着中韩政治、经济关系的顺利发展,山东省与韩国的合作交流不断扩大。所有这些,都为今后扩大山东省与韩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保障和方便条件。 3鲁韩博弈的理想状态与必然选择-合作与双赢 3.1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 在博弈模型中,根据局中人是否合作,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这是博弈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分类,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博弈方的行为相互作用时,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否则,就是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建立在“个体理性”(个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而合作博弈则是建立在“集体理性”(集体利益最大化)基础之上的。目前非合作博弈的成熟程度大大高于合作博弈,是博弈论的主流。但事实上,合作博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博弈理论。因为,虽然从长期来看,合作是有条件和暂时的,但毕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活动行为。另外,从博弈的角度来看,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率的,而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合作博弈是一种“双赢”策略,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当非合作博弈呈无效率或低效率时,就说明了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2合作-鲁韩双方博弈的必然要求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博弈双方有可能结成合作的同盟关系,这是一种“非零和博弈”,各参与方的收益之和为大于零的值。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战略联盟形成的基础。 假设山东和韩国都有两种策略得以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和消极的合作态度。如果韩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而山东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韩国预期将损失m个单位,山东将得到n个单位的预期收益(这里m>0, n>0)。在现实中可以理解为,韩国在山东投资后,山东没有积极地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韩国对预期收益没有信心于是想退出,但由于退出壁垒造成了较大损失。山东却因此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韩国那些固定资产而得益,但却只能是非重复博弈下的一次性得益,对鲁韩甚至是山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今后的贸易发展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而如果山东和韩国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双方均分合作的预期收益,各得预期收益为r个单位(r>0,为了简单起见,这里设合作双方均分合作的预期收益,按其它比例分配也可)。如果山东和韩国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合作名存实亡。双方可能在名义上签订了许多合作项目,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付出努力使合作项目得到落实。从实际意义上讲,双方是不合作的,双方的收益都为零。如果韩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而山东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韩国可能将一些污染严重或面临着被淘汰的产业转移到山东,从而实现了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山 东却因接受了这些产业,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产业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遭受损失。韩国的预期收益为p个单位,山东的预期损失为q个单位(这里p>0, q>0)。并且我们假设r<n或r<p(如果r≥n且r≥p,我们会容易得出该无限次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山东和韩国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鲁韩合作博弈的得益矩阵可以用下表来表示,其中第一个数字表示韩国的预期收益,第二个数字表示山东的预期收益。 如果双方的合作只进行一次,由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存在,我们容易用重复剔除严格策略的方法来推得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山东和韩国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收益都为0。但这个博弈是无限次重复博弈,博弈双方的积极合作是有可能建立并能持续进行的。假设在每次博弈结束之前,山东和韩国都有s的概率在下一阶段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而且每次博弈的结果都不变。在给定韩国没有首先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并坚持触发策略(如果山东在博弈的某阶段选择了消极的合作态度,韩国将在随后的各阶段都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的条件下,只要满足s大于一定的阈值,山东就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也就是说合作双方都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合作得以持续进行。相似的,容易得出在给定山东没有首先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并坚持触发策略的条件下,只要s满足上述条件,韩国也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双方的合作同样能持续进行。 因此,在以上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当s足够大时,合作的双方都没有积极性选择消极的合作态度。也就是说双方都以积极的合作态度参与合作,合作得以持续进行。这里我们定义u是山东和韩国都采取积极合作态度的门槛值。所以只有当双方在下一博弈阶段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的概率s>u时,鲁韩合作才会持续下去。合作预期收益r的值越大,合作门槛值s就越低。换句话说,当合作的预期收益r足够大时,博弈双方都会选择积极的合作态度。 3.3结论 合作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合作方之间的经济互补性,而充分条件是合作方能够通过有效磋商,协调彼此间的利益分配并最终达成有约束力的利益分配协议,约束彼此的经济行为。满足这些条件的经济合作一定会给各成员带来大于不合作时所能获得的利益。并且任何破坏合作的行为都会导致其收益下降,也即只有真诚地与所有合作者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对这样的区域经济合作,虽然各方都想通过有效磋商使自己的获益尽可能的多,表现出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但至少存在一种使各方均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 只有双方都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才会有无限次重复博弈的出现。因此,通过合作博弈所能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所得到的利益,这正是合作博弈的魅力之所在。足够大的预期收益是鲁韩贸易合作得以维持的条件。预期收益越大,鲁韩双方选择消极态度的可能性就越小。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是鲁韩经贸合作取得较大的预期收益的必备条件。但是,预期合作收益高的项目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来提高合作的预期收益才是合作得以持续的内在动力机制。对于山东来说,合作的重要目标是接受韩国的产业转移、吸引韩国企业家到山东投资、引进韩国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等来发展山东经济。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山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高合作的预期收益,以促进鲁韩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 

经贸合作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中国与东盟国家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往来。目前,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框架下,以环北部湾经济圈、中国东盟博览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泛亚铁路等为辅助,两地的经贸合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 中国东盟 经贸合作 框架 发展 作为中国重要的经贸伙伴,东盟一直是中国外交的重点。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除了众所周知的“10+1”、“10+3”合作模式外,主要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体框架,以环北部湾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及泛亚铁路、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为局部构件,主辅相承,共同发展。具体而言: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与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国家的赞同。2001年11月,中国和10个东盟成员国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宣布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而正式启动了这一进程。此后,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发展步入快车道。 200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782亿美元。2011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实施,下调农产品关税。同年底,双方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标志着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和东盟的7000种产品在大幅降低关税、免配额以及其他市场准入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06年,双方整体贸易出现了较快增长,在各具比较优势的产品上,降税后进出口贸易增幅尤为突出。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又签署了《服务贸易协议》。它的签署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的融合,进一步推动双方服务业的开放与发展。预计贸易区建成后,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长48%,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55%,将为中国和东盟商界创造无穷商机和广阔前景。 二、环北部湾经济圈 环北部湾经济圈是指在中越国境环北部湾地区形成合作竞争的市场单位。北部湾地区包含越南中北部、广西西南部、海南与雷州半岛广大区域,具体是以海南岛莺歌海至越南河静省的润马角为界,海域面积12.8万平方公里。2011年5月,越南总理潘文凯访华,提出中越合作建设“两廊一圈”的建议。同年10月,温家宝总理访越,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合作建设“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当前环北部湾跨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小范围地逐步形成统一关税区、物流区、加工区。尽管如此,北部湾区域合作仍处于初级自发的阶段,在提升区域经济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在在环北部湾大多数区域资源、加工业区隔海分立的情况下,如何完善海运服务,以纽带联结作用拉近中越两国距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的实施,中国西南地区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对北部湾港口出海运输的需要将进一步增进。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东盟国家与中国大西南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投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泛亚铁路 湄公河次区域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六国。全长4880公里的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三省区和中南半岛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该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和东亚一体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6%。六国之间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贸易、旅游、农业等领域实施了上百个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作为合作开发的一部分,“泛亚铁路计划”业已开工。1995年12月,在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修建一条超越湄公河流域范围,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经马、泰、越 、缅、柬六国到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倡议。该倡议立即得到了东盟首脑和中国政府的认同。此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2006年11月,在昆明举行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泛亚铁路特别工作组第八次会议上,与会各方讨论了泛亚铁路项目今后的发展,确定了未来的行动计划。目前,泛亚铁路东、中、西三条线路方案均已列入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正在建设东线全长142公里的玉溪至蒙自段,而全长146公里的蒙自至河口段铁路也将于2007年底动工,2010年前建成通车。 四、中国东盟博览会 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温家宝总理倡议,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部级、国际性经贸交流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从2011年11月开始,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三届,规模和交易额都不断扩大。同时,第四届也将于2007年10月28至31日举行。200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中国十大知名品牌展会,博览会常设机构——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荣获中国会展业特别贡献奖。200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荣获“2006年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称号。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的日益改进,双方的经贸往来将会持续健康发展;反过来,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密切,也将大大促进这个框架体系的不断完善。

经贸合作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自2008年辛格总理访华以来,中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快速增长,两国经贸互补性不断增强。经贸关系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领域。但两国之间仍然存在很多贸易摩擦,例如,中印互信问题,贸易平衡问题以及能源、信息技术合作等问题。面对复杂多变的贸易问题,双方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和印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诸多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印经贸合作进程。 论文关键词:中印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对策 一、中印经贸合作现状 中印两国领土相接,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和最大的新兴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外交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两国领导人以及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得到了较大发展,贸易额逐年增加,2007年11月底,中印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2亿美元,同比增长54%。印度2007—2008年第一季度统计表明,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目前,印度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但是贸易总额和规模相对于两个人口大国来讲是极不相称的,两国应该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辛格总理访华期间在与温总理会谈时说,印度把与中国发展“互利合作关系”列为优先考虑的重点,两国经济上的互补性很强,经贸发展合作的潜力非常巨大。两国经贸关系正在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相互投资和技术合作等在内的广泛经贸合作领域。有印度学者认为,中国可能在未来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很多中国投资家认为,中国将是印度企业投资的理想地区,印度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 二、中印经贸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印两国进行合作,协同发展,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增强中印政治互信、保持贸易平衡、促进信息技术合作以及能源合作是现阶段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印双方政治互信度有待提高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政治关系直接影响经贸关系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在边界问题、西藏等问题上存在的摩擦致使两国政府及企业间的互信程度不高。 从总体上看,双方的交往不多,相互了解不够。除近年来少数互访过的官员、商人、学者之外,两国广大民众对对方的国情和政策缺乏基本的了解;互信程度低,“中国威胁论”在印度仍有一定市场。一些印度人担心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合作会影响印度的安全。而在中国公众中,也有人怀疑美印接近是否是为了遏制中国,印度的核导弹发展计划是否有针对中国之意;双方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边界问题就是两国最大的分歧,加之印度的“冷战思维”和中国的“静止观”的影响,使得双方在很多问题上的立场仍存在一定差异。 基于以上原因,中印两国互信度不高,这必然会对两国在各领域的经贸合作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2.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中印经贸合作水平虽然很低,但基本保持平衡,中国盈余有限。然而到2006年,印度对华贸易出现赤字,由2005年的8亿美元顺差变为逆差41.2亿美元。进入2007年,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继续上升,达到120亿美元。这一现象在印度引起了强烈反响。2007年12月19日,印度《金融快报》专门刊登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信息体系的署名文章,建议印方采取措施,积极寻求并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产品种类,以缩减正在扩大的印方逆差。 两国贸易不平衡主要源于贸易结构不合理。从进出口结构分析,印度对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其中矿产品和农产品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产品的主要是机械制品,占印度从中国进口总额的46.9%,其次为化学制品14.7%、金属制品10.6%、纤维及纺织品4.6%。印度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对印度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较小。这种贸易结构很容易使中国对印度的贸易处于顺差,而印度对中国处于逆差的状态。 中印双方领导人已将2010年的双边贸易额目标提高至600亿美元,但在印度国内很有影响的《印度时报》认为,如果不解决快速增长的中印贸易赤字问题,巨大的贸易失衡将会给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巨大障碍。 3.信息技术合作问题 信息产业领域是中印最具潜力的合作领域,中国的硬件优势以及印度的软 件优势,客观上有利于两国在信息技术产业上的合作,但目前的合作并不理想,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冷战思维仍然制约着信息产业合作的发展。冷战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印度对中国抱有敌对心理,这为“中国威胁论”在印度国内的蔓延提供了土壤。印度仍然对中国存有戒心,印度IT产业界不愿意暴露所掌握的先进技术。这种状况与中印经贸往来的良好势头不符,不利于两国起步不久的IT业合作。 其次,合作模式缺乏创新。中国和印度的信息技术大多数是通过引进国外技术来实现的,这使得中国和印度很难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因此,技术创新是合作的重点。可目前两国的技术合作基本模式是,单纯用印度的软件优势与中国的硬件优势相结合,很难提高核心技术水平,没能建立一种既有软件方面合作又有硬件方面合作的双重合作模式。 4.中印能源合作的不利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两国逐步开始意识到能源合作的必要性,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仍存在很多不利因素。 从地缘政治因素考虑。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印度历来就有“强邻为敌”的外交理论,美国和日本为了制约中国,不断通过经济手段来拉拢印度,如果中国不能通过外交手段使印度摒弃那种陈旧过时的观念,还视中国的崛起为印度最大的威胁,那么这种地缘政治因素必然制约中印能源合作。 从中印边界问题来看。两国的边界争端长期悬而未决。尽管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但印度实际上坚持固有的不妥协立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印双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讨论仍存在分歧。只有妥善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才能推动中印两国能源合作跨越式发展。 从安全和成本方面考虑。石油的开发和运输成本很大。2005年2月,印度计划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输气管道延至中国。该项目预计耗资41亿美元,建设总长达2 775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天然气管道。然而目前,以上项目很难取得进展,主要原因是天然气或石油管道铺设必然要受到沿线各地区宗教和民族问题等问题的影响,运输的成本大。 三、促进中印经贸合作发展对策 中印两国的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只要解决好贸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两国的经贸合作水平就会提高。 在互信问题上,两国应加强政治上交流,增强两国政府及企业间的互信。以政治友好促进经贸合作。针对辛格这次访问的具体成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辛格访华取得了两个成果,第一个成果是通过访问,双方的政治互信得到了增强,找到了两国关系的准确定位;第二个成果是双方就如何发展中印关系达成了一些新的具体共识,包括进一步密切高层往来,增进政治互信。两国领导人互访,发表合作宣言并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是提高互信程度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贸易平衡问题上,两国应树立双赢观念。一方面,两国应积极扩大双边贸易额,制定宽松的贸易政策,取消各种不合理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放开市场,扩大可投资领域,改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两国应改善贸易结构。中国政府以及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应加大对印度的技术转移,推动印度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其贸易水平。 在信息产业合作上,两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努力来发掘潜力、促进合作。 首先,加强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加快技术创新。中印双方可以通过雇佣对方的技术人员,实现技术互补,也可以创建学院,专门为对方培养人才,签订人才相互培养的协议,加大人才培养合作。其次,在信息产业领域,印度方面要放弃冷战思维,开放“敏感”领域,给予对方企业以公平的待遇。再次,两国政府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与支持,促进双方企业合作和信息流通。通过建立联络机构,收集和整理对方的市场信息来深化对双方企业语言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在能源合作方面,中印两国应树立双赢观念,首先通过不断改善中印关系为中印能源合作提供机制保障,不断增多中印的战略性互动,促进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其次,中印企业可以共同进行海外油气开发。中国和印度第一次实质性的能源合作发生在2006年底,双方联手拿出5.78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叙利亚38%的油气资产。合作竞标和生产可以加强中印企业的信息交换等内容,也有利于加大高新技术和资金的投入。再次,作为亚洲两个石油进口大国,中印应探索建立双边和以中印为主体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注重借助多边力量来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共同开发亚洲地区石油和天然气市场,这样就可以更大地降低石油开发 和运输成本。 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印经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随着两国在政治互信、贸易平衡、信息产业合作和能源合作方面的问题得到逐步解决,中印两国的经贸关系一定会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

经贸合作论文第8篇

在目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宁夏如何抓住机遇,迅速崛起?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的举办将为宁夏经济带来怎样的发展契机?

近日,我们就以上问题,采访了一直以来关注宁夏经济社会建设的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所长段庆林,请他来谈一谈个人观点。

记者:在您看来,是哪些优势条件促成了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定居”宁夏?选择在宁夏举办宁洽会暨中阿经贸论坛的意义何在?

段庆林:之所以选定宁夏来承办中阿经贸论坛,我想这是中国政府出于以西北穆斯林地区文化优势加强中阿合作的考虑。正如回良玉副总理所说 “中阿经贸论坛是中阿合作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阿经贸论坛选址在宁夏,是中国政府深思熟虑的结果”。

举办中阿经贸论坛,宁夏具有政治、人文、区位、产业四方面的优势。其中人文优势非常明显,宁夏是中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回族是人数超过1000万、全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回族起源与阿拉伯人有着密切联系,在、生活习俗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其次是政治优势,回族历史上就被称为“绿皮红心”的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却对祖国中国有很高的认同感。宁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落实的一个典范地区,也是民族团结示范地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是宁夏能够举办中阿经贸论坛的重要因素。

虽然宁夏在中阿经贸合作中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还不够明显,但宁夏的中阿经贸论坛是我国继广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新疆的中国―亚欧博览会、吉林的东北亚博览会之后,中国地方政府主导的第四个国际区域合作,而且是唯一的内陆开放型国际合作。区位方面,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我国继沿海、沿边开放之后的重要开放战略。宁夏地处中国内陆,选择宁夏作为内陆开放与“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可以变区位劣势为地缘优势,变内陆劣势为中心优势,变文化优势为经贸优势,可以带动西北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开放与发展;产业方面,通过确立宁夏在清真产业、伊斯兰金融、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等特色产业的地位,为宁夏及西北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2010年第一届中阿经贸论坛的成功举办给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哪些好处?

段庆林:第一届中阿经贸论坛成功举办的最大意义在于正式确立了宁夏作为中阿经贸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地位,为中阿经贸合作、为中国加强与穆斯林世界的广泛关系搭建了一个战略平台,基本形成了以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和新疆边疆开放型经济为主的我国“向西开放”双核心格局雏形。但短期内其对宁夏的社会经济意义还有待观察。

记者: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已顺利闭幕,您认为本届论坛的焦点是什么?

段庆林: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及其他伊斯兰国家政府要员、商界精英和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中阿经贸、金融、投资以及经济文化发展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建立起宣传经贸政策与推介合作项目、发展多项互动与信息交流的国际性合作新机制。我想这就是本届中阿经贸论坛的核心吧!

记者:王正伟主席曾说,“十二五”期间宁夏有两项大的活动:一是正在打造沿黄经济区,二是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您如何看待这二者之间的联系?面对我区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您认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的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

段庆林:打造沿黄经济区与举办中阿经贸论坛是开发与开放的关系。沿黄经济区必须充分利用中阿经贸合作提供的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仅仅依靠宁夏资源和市场没有发展前途,要加强对西北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中阿经贸论坛也要紧紧依靠沿黄经济区,开放必须以开发为基础,要在产业合作上取得成就,要形成开发与开放相互促进的格局。

中阿经贸合作战略重点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中阿经贸合作存在三个布局错位:一是中阿能源合作受益重点在沿海地区,而西北地区目前主要是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二是中国清真产业的经济优势在沿海地区,而文化优势和群众基础却主要在西北地区;三是中阿消费品贸易、工程承包和服务业贸易的重点在沿海地区及其大城市,而西北地区严重滞后。

我认为,宁夏应把握机遇,在中阿经贸合作中重点发展这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寻求与中东和中亚的能源化工战略合作机遇。中阿经贸合作重点是能源合作,但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能源合作存在区位劣势,在积极寻求加强与中东阿拉伯国家能源化工合作机遇的同时,加强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巨头的合作,抓住丝绸之路转变为油气之路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中亚和新疆的原油、天然气建设石化基地,争取把石化产业作为宁夏支柱产业之一。

二是围绕中阿经贸合作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中阿国际合作的部级服务平台。宁夏作为中阿经贸合作平台,不是仅仅召开中阿经贸论坛,不是赔本赚吆喝,近期要把发展面向中阿经贸合作的现代服务体系作为重点。建设中阿经贸合作的生产服务体系和生活服务体系。要积极完善与向西开放相适应的金融、交通、物流、科技、商务等服务业,要积极形成具有穆斯林特色的旅游、餐饮等体系。要把培养中阿经贸人才和文化人才作为宁夏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是抢占全国清真产业设计、认证、博览中心制高点,提高清真产品加工、物流中心的地位。由于食品产业的特点,宁夏清真产业规模、竞争力和区位劣势及阿拉伯国家贸易壁垒等等原因,宁夏不应该急于把清真产业作为中阿经贸重点突破口,近中期应该更加注重国内市场。宁夏清真产业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有限,应该积极组织西北地区清真产业生产,以认证、设计、博览中心带动加工、物流中心建设,强化清真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宁夏清真产业在全国的产业地位,逐步走清真产业国际化道路。

经贸合作论文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95-03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比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指在一定高等教育思想指导下,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活动为中心,实现培养目标所设计的组织原则及运作方式。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三个方面。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使命,目前国内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大致上有以下三种:①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国际经贸理论,通晓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WTO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如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②财经类大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坚实的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通晓国际贸易实务,掌握对外贸易技能和方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和外向型的高级专门贸易人才;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③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经贸理论知识及业务操作技能,能从事外贸业务、国际市场调研咨询、外贸政策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或创业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显得有些笼统,不太明确。

2.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课程设置。在本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各高校有很大差异。其中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经济学理论,如: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学、国际金融、跨文化交流等。财经类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专业基础,已形成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设置的主要课程有: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单证制作、商务谈判、国际服务贸易学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依靠母体师资,所以专业课程开设有限,仅有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结算、外贸英语函电等主干课程。

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各高校基本上都以课堂理论知识传授为主,不过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各高校差异比较大。如综合性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合作,侧重于对国际贸易的实践指导。财经类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主要通过校外和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侧重于与地方企业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许多独立学院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其后果:一是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二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培养缺乏特色,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基本按照经济贸易理论发展设置课程,二不是按照对外贸易流程设置,势必造成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强,结果是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三是人才层次不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外贸业务员、外销员、国际商务师、国际货代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等各种层次的人才,而大多数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与外贸实际脱离,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普遍存在。

2.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一是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外经贸势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危机、WTO的建立使得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领域、新课题。如生态经济与国际贸易、环境与对外贸易、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反倾销、反补贴、特色保障措施”的盛行等。现有很多教材已经不能适应上述新形势变;二是对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虽然设置了实践和实习环节,但许多实习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针对性,与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有较大的差距。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不稳定,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性和目标性,仅限于创新知识教育和简单的模拟活动(如创业大赛、创业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