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31 05:59:57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1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自主招生;体质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清华大学

中图分类号:Q983;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1-0084-04

教育部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发现:我国学生的体能素质以及肺活量水平持续20年下降、肥胖学生继续增多、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20年下滑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与2005年相比,有了不同程度提高,但是,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1]。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制度,发挥其对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积极导向作用;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标准》的实施目的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标准》可以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标准。迄今为止,《标准》实施已有5年,2011年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均应在中学接受过《标准》评价和指导。《标准》的实效性如何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从清华大学2011级入学新生的《标准》测试结果看,3 310名清华大一新生中有35.5%《标准》评价不及格,《标准》总分平均63分,良好和优秀率合计21.6%,这与《标准》的评价设计要求优良率50%[4]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什么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较差?王东等[5]认为:“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这与他们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忽视体育锻炼有直接关系。高考的压力让孩子们基本上没了锻炼时间,身体素质下降。到大学阶段,他们延续了高中的惯性,对锻炼仍不重视。”为了验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是否由于中学时期的体育教育缺乏,了解他们从中学到大学阶段体质健康的变化规律,清华大学2011年开始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进行《标准》测试,并对他们进入大学后的体质健康进行跟踪,了解他们在高中阶段的体质健康状况和进入大学后的体质健康变化,对我国不同地区学校体育和清华大学体育的实效性进行初步评价。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考,2011年666人,男生429人,女生237人;2012年592人,男生387人,女生205人;两年总计1 258人,男生816人,女生442人。2011年参加《标准》测试的666人中有434人考入清华大学,占65%。

1.2 研究方法

1)测试指标: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运动试验、握力、立定跳远6项。

2)测试仪器:采用CSTF-5000系列体质健康智能测试系统,测试数据自动采集传输。

3)测试步骤:参加测试的考生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按准考证号分批到各指定地点参加测试,测试顺序为台阶运动试验、身高、体重、握力、肺活量、立定跳远。每台测试仪器有主考教师专门负责,测试前考生先将表格交给主考教师,输入测试编号后,按照《标准》规定方法统一进行测试,待确认数据成功传输到计算机后,考生继续参加下一项目测试,直到6项测试项目全部完成,检查无误后离开测试场地。

4)数据处理:全部指标的检测数据采用教育部统一规定使用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管理系统》软件进行计算和评价,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7.0,不同样本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样本入学后与入学前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测试总分和总分评价等级比较

两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1 258名学生《标准》测试总分均值为59分,最低7分,最高92分。女生比男生高8.6分,2012年比2011年高3.6分(见表1)。

2011年参加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学生中有434人进入清华大学,跟踪发现,标准测试总分在入学后有明显提高,入学半年后男生平均提高13分,女生平均提高10分,全部学生平均提高12分(见表2)。

两次参加体质测试的自主招生考生《标准》评价等级不及格人数714人,不及格率为56.8%,不及格率男生(67.8%)比女生(36.4%)高31.4%(P

从2012年进入清华的434名自主考生的《标准》测试结果比较看,高三时《标准》测试不及格者有273人,不及格率为63%,男生72%,女生46%;考入清华1个月后测试,不及格率为35.5%,男生40%,女生27%;3个月后测试,不及格率下降为25%,男生27%,女生22%。由此可见,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是有成效的,大学阶段同高中阶段相比这些学生的体质状况明显得到改善。

2.2 各项身体素质成绩和评分等级比较

1 258名考生的身高均值:男生为(174.0±5.8) cm,女生为(162.5±5.5) cm;体重均值:男生为(66.7±9.5) kg,女生为(55.4±7.0) kg;肺活量均值:男生为(4 005±784) mL,女生为(2 855±600) mL;台阶试验指数均值:男生为45±6,女生为45±8;握力均值:男生为(44±8.1) kg,女生为(27.9±5.2) kg;立定跳远均值:男生为(2.28±0.21) m,女生为(1.75±0.18) m。身体素质评分:耐力类项目分数最低,男女生平均49分,其次为肺活量体重分数,男女生平均60分,速度评分平均63分,力量评分平均65分,身高体重评分最高,平均76分。从男女生分数比较看,除力量评分男女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357)外,女生比男生身高体重评分高5.6分,肺活量体重评分高8.2分,耐力评分高16.6分,速度评分高5.4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学生进入大学后,各项身体素质评分中除身高体重评分、力量评分变化不大外,肺活量评分、耐力评分和速度评分都有明显提高,其中肺活量评分增长7分、耐力评分增长34分、速度评分增长10分。

从身高体重评价结果看,正常体重比例男生为40%、女生为50.7%,合计为44%。男生较低体重率(25.1%)和肥胖率(22.5%)均较高,女生较低体重率(34.4%)较高。进入大学后,男、女生体重没有明显增长,女生体重还有所下降,较低体重率达到45.4%。

从身体素质评价等级看,耐力评分不及格率最高,男生为56.3%、女生为26%,总计为45.6%。力量评分不及格率最低,男生为15.3%,女生为12.9%,总计为14.5%。各项身体素质的优良率,肺活量体重类为20.3%,耐力类为14.3%,力量类为32.5%,速度类为36.8%。进入大学后,这些清华学生耐力类评分不及格率明显下降,降到7%,肺活量体重不及格率下降到21%。优良率均有所提高(P

2.3 不同地区考生《标准》不及格率比较

从各省市考生的《标准》成绩看,北京的考生不及格率最低,220名考生中仅有34.5%不及格,相比之下,江西(87.4%)、安徽(84.6%)、黑龙江(76.9%)、上海(75.0%)、天津(71.9%)等地考生的不及格率较高,都在70%以上,说明不同地区考生之间体质健康状况相差较大(见表4)。

3 讨论

《标准》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清华自主招生考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基本反映了这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三时的体质健康状况。如果按照《标准》规定,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成绩和等级,按毕业当年得分和其他学年平均得分各占50%之和进行评定,这些优秀的高三学生们中的超过半数很可能《标准》测试成绩不及格,其中男生224人,女生39人,合计263人《标准》测试总分在毕业当年低于50分,按规定只能按肄业处理。这与他们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相比,是不能接受的。一个在体质健康方面不合格的毕业生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学生,身体不健康的人才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才。因此,《标准》测试出现的问题恰恰反映出这些优秀高中学生们在体育上的不足。

从清华自主考生56.8%的《标准》测试总分不及格率看,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习学生有半数以上体质健康状况较差。具体表现在耐力素质差和肺活量较差,这两项不及格的比例高是导致《标准》总分不及格的主要原因。台阶试验指数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后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和实际有氧运动量的多少,可以反映出考生们在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水平以及实际身体健康状况。台阶试验不及格者,《标准》测试成绩最高记为59分,这也是造成部分考生《标准》测试总分不及格的重要原因,男生有78人,占不及格人数的25.1%,女生有40人,占不及格人数的40%。参加测试的男生63.2%、女生33.3%的台阶试验不及格率令人感到难以置信。也是这些优秀的高三学生在高中阶段参加体育锻炼不系统的反映。值得关注的是,有80名男生和7名女生的耐力评价为0分,这些学生不能完成3 min的台阶运动,心血管耐力水平已经到了非常差的程度,值得密切关注。另一方面,通过台阶运动试验成绩也能反映出不同地区考生们中学体育锻炼效果。北京考生20%的台阶试验不及格率说明他们在高中阶段能坚持系统的体育锻炼,并且在高三时仍能保持较好的心血管耐力水平。而上海、江西、安徽等省份的考生超过70%的台阶运动试验不及格率也反映出高中体育锻炼的缺乏与不足,以及体育实效性差等问题。

从男生与女生比较看,女生的《标准》测试成绩全面好于男生,说明这些女生的体质状况整体好于男生,原因可能是这些优秀的高中男生当中不爱好体育锻炼者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虽然整体上不如男生那样注重运动,但优秀的女生们注重体育锻炼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体质健康方面尤其是在高三年级时,体质下降没有男生明显。从自主招生考生《标准》测试结果看,优秀高中男生们的体质状况较差的情况更为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需要引起密切关注的程度。

在体质测试前,我们让每名考生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自我评价。结果考生们对健康的自我评价与实际测试结果相差很大,97%以上的考生认为自己达到优良以上水平,而实际测试优良率仅为13%,优秀者仅1人。有许多自认为健康为优的考生《标准》测试却为不及格,说明他们的心理感受与实际体质水平有较大的差距,体育锻炼的意识需要加强。还有,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只占全部报名学生的70%,能主动报名参加测试说明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对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还是有一定把握和信心的,那些未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则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体质测试的结果不仅反映出优秀高中生的体质健康较差的现状,也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区体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不够理想,大学阶段《标准》测试成绩的迅速提高,也说明体育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的最有效手段和方式。本研究充分显示出关注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育要有培养学生们身体与学习并重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群体司.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EB/OL]. ,2011-09-02.

[2]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J]. 中国学校体育,2007(4):4-5.

[3]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编委会.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3,66-110.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2篇

相较于往年,2013年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招生的考试细则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动,在招生名额、专业领域、报名限定等方面,都出现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化,其中主要体现在:

一、招生名额

2009年开始,鉴于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各队伍的业务发展、队伍建设的需要,清华大学在原有60个名额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每年拟定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名额扩充为70名。随着艺术团各队伍人员编制的逐步成型、队伍建设的逐步完善,2013年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的拟定招生指标降为45人,而且大部分集中在各队伍的急缺专业领域,如铜管乐(共7名)、弦乐(共9名)、声乐(共5名)等。此外,清华大学从今年起开始提前在网上公示具体招生名额的详细专业分配,如7名铜管乐包括:圆号2名、小号2名、长号2名、大号1名,9名弦乐包括:小提琴4名、中提琴1名、大提琴2名、低音提琴2名等。此法,一方面可以确保各艺术团队伍招收到各自所缺专业的优秀生源,另一方面也为艺术考生的报考提供明确指引,根据名额指标的合理性决定是否应该报考并确定好自己应该报考的方向。

此外,为了招收到艺术团急需专业的优秀生源,2013年新出台的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招生章程中明确规定了不同艺术专业在文化课成绩上的优惠幅度,优惠政策着重倾向于急缺专业的招生。其中,降至一本线录取的总计10人,其中包括圆号2名、小号1名、长笛1名、长号1名、西方打击乐1名、琵琶1名、男舞蹈1名、女舞蹈1名、男中音(含低音)1名,其他35个特长生招生名额均为降60分录取。

二、专业设置与限定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属于学生业余文艺团体,除了艺术特长生之外,还包括近千名由在校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留学生组成的非特长生群体。受学生毕业离校、参排时间等因素影响,艺术团队伍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每年的清华艺术特长生招生的专业限定也会根据实际人员需要进行相应调整。2009年之前,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招生设定的专业主要分为7类:器乐(除古筝、琵琶、电子琴、电贝司、吉他类外的其他乐器)、声乐(限美声、民族唱法)、舞蹈(除霹雳舞、街舞外的其他舞蹈)、话剧(话剧小品、主持)、曲艺(相声、快板)、京剧(各行当均可)、美术书法(限西画、国画、软笔书法)。自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进一步将艺术特长生的招考进行了学科划分,分为4类:音乐类(演奏、演唱)、舞蹈类、戏剧类(话剧、主持、曲艺、京剧)、书画类(中国画、西画、软笔书法)。

在2013年新出台的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招生章程中,在原有基础上对音乐和戏剧类专业进行了细化,将特长生招生的专业设定为7类:管弦乐类、民乐类、舞蹈类(限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声乐类(限美声唱法)、西画(只招理科生,高考限报汽车系车辆工程专业)、电视播音主持(只招文科生,高考限报新闻与传播学院、人文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相关专业)。新章程集中体现了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按需招生”的招生宗旨,所有专业门类的设置均根据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的专业所缺以及其他专业院系对于学生艺术特长的需求而量身定做:

1. 对于器乐招生进行更加明确的专业限定,去掉了往年招收的钢琴专业,加大了对管弦乐器的招生比例;

2.将声乐招生限定在美声唱法领域,去掉了往年招收的民族唱法;

3. 将舞蹈招生限定在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领域,更加明确舞种限定;

4. 将书画类设定在西画领域,并将入学专业选择仅限于汽车系的车辆工程专业,旨在为此专业招收具有绘画功底的优秀生源;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3篇

这并非清华北大为争抢优秀考生第一次“交手”,梳理近几年的报道可发现,两校抢人的花样不断翻新,招数也日渐充满“火药味”,上演了一幕幕怪相。

怪相1:提前报喜,派专人贴身跟踪 6月24日,在重庆高考查分系统未开启前,重庆高考文科状元刘楠枫就接到了喜报。报喜的人不是他的班主任,而是北京大学在渝招生负责人。刘楠枫说,听到消息后,他蒙了好几秒。

这些高校如何“神通广大”地提前拿到考生分数,不得而知。接下来的比拼手段,更让人跌破眼镜。

据媒体报道,当时接到电话的刘楠枫还在成都游玩,原本可以早一点坐动车回渝。由于北大与清华招生方争抢刘楠枫,北大方面为表达诚意,执意派专车去成都接刘楠枫。于是刘楠枫回重庆的时间,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

不仅仅是专车接送,为抢状元,清华北大还委派专人贴身跟踪、游说。

据报道,在广东省,北京大学招生办派出了一支专门的蹲点团队,被分配到广州不同的名牌中学,联系高分生,向其推荐学校的专业。而从报道中也可以发现,清华采用的也是类似的专人负责模式。

怪相2:当面互掐,为抢到谈话优先权不惜争吵、出手 专车迎接、专人负责可以说是最“温柔”的竞争,这几天流传在网络的当面互掐,让竞争充满了“火药味”。

据报道,在广州执信中学,全省理科前十名的叶彤遭到北大清华的面对面争抢。媒体采访一结束,两个北大招生办负责人和一名清华招生办人员迅速上前。原来叶彤之前已经跟清华大学有接触。见北大招生办的人也来接触叶彤,清华的人赶紧说:“你们这样来抢人,不行的噢!”“你们这样开车把人接走更不安全。”北大的帅哥回应道。后来,在北大的坚持下,获得了与叶彤面面谈15分钟的机会。

还有更过分的。近期,有北大招生部门的人员爆料称,有一名考生已经上了他们的车,清华的人不肯放弃,最后造成交通堵塞。在此过程中还发生了身体上的冲突。

不少网友评论:这还是我们的名校吗?为什么要为一个高分搞成这样?

怪相3:暗中互黑,冒充对手劝考生调换学校 互黑也是清华北大争抢高分考生的必备“暗器”。

去年,清华大学福建招生组微博提醒报考清华的考生:福建有部分考生接到不实电话,要求他们取消谈妥的专业。如果接到这类电话,考生们应立刻打电话给之前联系自己的清华老师核实情况。随后晒出了部分微信联系的内容。

消息一出,有人将矛头直指北大,而另有人认为清华在自导自演,真相至今不明。

今年的互黑动作依然持续。最典型的是今天上午,北大四川招生组微博谴责“某校”输红眼。之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通过微博“接招”回应,指责北大以重金“挖人”,“非要超越政策,拿钱诱惑考生,就不怕教坏小孩子吗?”

怪相4:利诱考生,优惠条件不断加码 利诱也是清华北大抢生源的招法之一。

奖学金的诱惑。在今天上午爆发的清华北大四川招生组“口水仗”中,其焦点就在奖学金上。高额奖学金,不仅对考生,对家长也是一种诱惑。还有的家长,干脆拿孩子的分数为筹码,向北大清华两边要价、抬价。

专业的诱惑。据媒体报道,清华北大在招生时,都会在推荐自己学校的同时,推介自己的专业。为了表达诚意,他们会拿一些热门的专业来抢生源。

情感的诱惑。除了硬碰硬的比拼,清华北大还打出家长牌、校友牌。在招生过程中,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为了抢生源,甚至直接跑到考生家里找考生家长,通过说服家长搞定考生。

此外还利用校友,说服考生报自己的学校。近期,在青岛2中,为了增加亲切感,北大负责招生的老师甚至还搬出来当年“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师哥曹光宇。

怪相5:分数至上,不看考生怎么样只看分数够不够高 今年的招生大战中,还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据报道,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第一名是来自绵阳中学的高志华,语文123分,数学142分,英语142分,综合282分,总分689分。但清华和北大的招生老师介绍,该考生在此前的清华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连笔试都没过,这次却考出了689的高分。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4篇

北京大学:《优秀中学生素质

养成手册》正式亮相

2011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招生办正式对外了《优秀中学生素质养成手册》。《手册》主要是向获得2012年推荐资质中学的高一、高二学生发放,考生可按相关的内容要求填写,例如学生自身的诚信承诺、个人学习和职业意向、成长历程要点实录等,每项内容都要求由学生在不同阶段自主独立填写。高二学年结束后,统一由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回收,以作为当年“校长推荐”和自主选拔录取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希望能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方位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关爱他人、孝敬父母、有责任感、具有远大志向等综合发展的人才。

(来源:搜狐教育)

时评:百善孝为先,将孝顺父母纳入考量范围,并以德、智、体、美作为推荐评选的标准,就初衷而言,无疑是好事,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实行过程中需把握好宣传尺度与教化力度,让这些传统美德深入中学生的心中,而非只是为了考试而做出的一场秀。

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

让各类考生均有机会参加自主招生

2011年10月18日,清华大学正式宣布该校2012年自主招生的新政――“新百年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三个部分。“自强计划”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拔尖计划”面向具有学术理想和创新潜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华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领军计划”面向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时评:自主招生以唯才是举昭告天下,只要你有过人之处,家庭背景、出生地域、成绩排名,都不应成为牵绊,清华大学的“新百年计划”扩大了自主招生的外延,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才被重视、被发现。

高校联盟:风头过后,或将被取消

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在去年引人注目,有34所高校参与“北约”、“华约”等联盟。对于这种联盟测试的方式,有消息称教育部有意取消,但中大、华工则相继表示未收到教育部通知。

华南师大附属中学校长吴颖民认为,自主招生是大学人才选拔体制的改革,去年出现联盟是一种进步。联盟成员的类型接近,人才观也接近,学生参加一个联盟,减少了考试。虽然联盟的未来发展尚不明晰,但吴颖民认为,未来的联盟会壮大,可能会出现新的联盟,如军事院校和医科类大学,但不会太多,3~5个比较合适。每个联盟有领头羊,没有领头羊就没有号召力,联盟没有前十的高校,吸引力与号召力不会太大。

(来源:广州日报)

时评:不管何种形式,终归只是形式,唯有让更多考生受惠于自主招生,联盟的价值才能体现。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推荐力度大于北京大学

2011年10月24日,清华大学公布了2012年获得其自主招生“领军人才”推荐资格的中学名单,全国共有221所中学获得了推荐资格,推荐名额总数为258个。不仅在推荐学校数量方面比北京大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学校多出10所,且首次明文规定获推荐学生无须参加笔试,直接参加清华大学综合面试,通过后即可获得高考60分加分,并根据面试成绩给予最多加30分选专业的优惠政策。

北京共有19所中学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学校推荐资格,推荐名额总数为26人。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于涵说,确定推荐资格中学名单主要根据各中学近年考入清华大学学生的质量、数量及在校综合表现等因素。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5篇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地尖子报读港校热潮持续,香港大学今年录取状元数目更创下历史新高,港大6日率先新学年内地收生结果,今年共接获逾1.2万名内地生申请,最终取录363名考生,包括多达21名“省市状元”,为历来最多。港校近年成为内地尖子升学热门地点,舍弃清华、北大等内地顶尖名校,选择来港升学情况渐见普遍。单以北京而言,2004年至2011年共19名状元中,逾半(11人)来港升学。

香港大学录取到21名省市状元,让迷恋于抢状元的北大清华黯然失色。这是自2003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以来,北大清华最伤面子的一年。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北大清华为了多招到几个高分,无所不用其极,而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却总是在媒体前表态——香港大学不是来抡状元的。这样的对比,值得玩味。有人说,香港大学是”占了便宜还卖乖”,得了这么多状元,还说不是来抢状元的,谁信?

事实上,香港大学确实不是来抢状元的——虽然招到了21名省市状元,但招到状元只是香港大学在大陆招生的一个结果,而并非是香港大学来大陆招生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和清华北大一较高下的手段和招数。这和北大清华“抢状元”抢到面红耳赤、无所不用其极,有着本质的区别。而笔者更加相信,如果香港大学真若是致力于抢状元,必将会招到更多的状元。那个时候,北大清华相信会更没有面子。

香港大学看分数,但更看能力和特长。而北大清华抢状元仍然坚持”唯分数论”。在山东省高考分数公布并可以查询的当下,笔者的妻子所在的高中有两位学生接到了清华大学的电话,清华大学招生方面承诺,只要报清华专业可随便选;另外还有一名学生被北京大学医学院承诺录取,并保证本硕连读。问题是,北大清华并没有见到这3位学生,这3位学生的人品如何、学术能力如何,都不得而知。北大清华又怎么能只凭分数将之招录’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6篇

正方:破格录取蒋方舟无可厚非

由于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每年都会有一些特长生因高考失利而未能进入合适的高校深造。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手段,具有其自身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也存在“一考定终身、一分定高低”的弊端。公平公正的考试往往掩盖了另一种不公正,那就是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往往无法脱颖而出。

许多时候,一时的考场失利并不意味着考生一无是处,拿蒋方舟来说。自身已出版9部作品。知名作家王蒙先生也做过几次现在的语文试卷,结果成绩都不理想,最好的一次成绩是60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钱钟书当年考清华大学时是破格录取的,臧克家考山东国立青岛大学时也是被破格录取的。破格录取已有成功范例,那么在今天名校破格录取优秀人才何尝不是双赢选择呢?如果真的害怕把握不住“格”的标准或者挡不住“人情”的进攻,也可以像清华当年录取钱钟书那样设立录取特别生制度。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学习,总体水平跟上去了才可以转为正式生。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考核不符合要求,则可以将其淘汰或者转学至专科层次继续学习。

学好了数理化,并不表示就一定具有了科学精神,语文成绩考得理想并不见得就能像蒋方舟那样出版9部作品。如果人才的遴选只是局限于考场,必将抹杀更多的才子佳人。而“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说是当前高校招生的一剂良药,起到了调和的作用。

在现有升学制度下,往往容不下有专长的人才,这也是当下教育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原因。清华大学有意录取90后少女作家,给有专长的学子发展空间,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进步之举。看来,我们的教育机制应尽快建立输送专才或偏才进入高校深造的“绿色通道”。

(黄名金)

反方:“降60分录取才女”不公平

自2003年部分高校实施自主招生以来,类似的质疑就从未间断过。清华降60分调档录取90后少女作家,必然会“挤掉”一个分数可能更高的当地考生,这公平吗?

在实质公正或结果公正意义上,何谓高考公平无疑是难以定义的,可以掌握的大概只是实现公平的基本原则。意即:程序公平优于实质公平――因为前者比后者更客观也更具可操作性;机会公平优于结果公平――因为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和先决条件。大家之所以普遍认为统一考试并以成绩说话的方式更加公平,其实正是偏爱程序公平与机会公平的体现。

现在的问题是,自主招生是否同样可以做到程序公平与机会公平?

笔者查阅了清华大学2008年的自主招生简章,一般的自主招生人选可享受降20分录取,“成绩突出者”可降30分;“特别优秀者”,可以享有更加优惠的录取政策。显然,从蒋方舟被允诺的优惠条件来看,当属“特别优秀者”之列。仅就个案而言,蒋方舟被清华录取,应该是合理的。

但是,如果上升到整体的高度,在程序公平与机会公平上也并非没有瑕疵。首先,既然自主招生是一个加分筹码,那么,是否所有人都公平享有参加的机会?清华的招生简章上写着“自主招生申请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换句话说,想得到参加自主招生的机会,基本上必须首先得到学校的推荐,这显然不符合机会公平的要求。事实上,各招生高校甚至已提前将推荐名额分配到了学校。

一言以蔽之,如果蒋方舟的幸运同样可能成为所有考生的幸运,那么降分录取就无碍于高考公平;可是,如果蒋方舟的幸运只能是独属于蒋方舟的幸运,那么降分录取就难免要受到质疑――尤其是对那一位必然被蒋方舟“挤掉”的考生而言。

(舒圣祥)

第三只眼:清华能给蒋方舟一双怎样的翅膀

对于蒋方舟来说,清华只是一拍即合地帮她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所谓清华有情、方舟有意,名人配名校,这个双赢的结局看了叫人眼热。在蒋方舟身上,“成名要趁早”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60分简直就是天堂和地狱之间的距离。能把“天堑变通途”的是自主招生,这是清华的权利,对此我们无须置喙。考虑到伏明霞已经顺利从清华毕业,蒋方舟的“新闻与传播”之行也该是一路顺风。

清华不拘一格选人才,上一回的一个著名范本是钱钟书。当然,老先生的“高考”成绩并不如蒋方舟,数学只考了15分。但一般说来,这种小概率事件之所以能被人津津乐道,除了事件的主人公当时即有过人之处外,当事人事后的功成名就才是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否则,“泯然众人矣”的“偏才”是断不会被人反复提及的。

今天,清华以破格录取蒋方舟为荣;明日,“辣手著文章”的蒋方舟能否成为清华的骄傲?这是个问题。清华能否给少女作家蒋方舟一双腾飞的翅膀,更是一件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的事情。当牛津大学以不具备“创造潜质”的理由回绝了当时的首相布莱尔推荐的学生时,清华却以自己的包罗万象证明了那句“有教无类”的古训。

梅贻琦那句被说滥了的“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只不过是说出了大学价值衡量体系的部分选项。我们知道,“今天的桃李,明日的栋梁”,正是学生的一枝一叶才构成学校的百年大树。而考量学生的价值,不仅在于高考成绩,更在于对毕业后校友的态度上。

钱钟书如果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头衔,能否在多年后再次名动清华,只能成为一种永远的猜想。然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昭奋先生于1994年参加清华校庆时,看到校园内一群毕业于五六十年代的校友,左顾右盼,发现其中多是市长副市长、部长副部长,却不大见到学术界中的名家和大师,于是发出了清华为何培养不出大学问家、大艺术家的感叹,倒是多少道出了一些世风端倪。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7篇

清华招生新政是对现有自主招生制度的强力刷新,尤其是面向592个部级贫困县选才的制度设计,对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个极大利好。过去5年,高达八成的全国贫困县无一人上清华。在此基础上审视清华招生“照顾”寒门学子,越发感慨它释放的温情与善意。

寒门学子进清华不易,进其他名校的同样不多。而且,无论是公众的一般感觉,调查显示,来自中西部农村的孩子进名校的比例都呈下降趋势。有学者做过调查,发现1978~1998年间,北大学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约占30%:而从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骤降到10%左右。

清华自主招生向寒门学子的倾斜。实是不失时宜的矫正。自主招生政策实行多年,但总体看,侧重素质教育的特点对城市孩子更有利。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存在一些误解。正如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所称:“不能一谈到素质就是说唱歌好、跳舞好。”农村孩子知道尊重别人,能吃苦,知感恩,这比会背一些诗歌、多解一道数学题素质更高。所以,从“冷落”到“照顾”寒门学子,不仅是“扶贫”式的帮助,更是评价体系的制度性纠偏。

就此而言,清华作为名校,对贫困县学子的“照顾”具有可贵的导向意义,如果其他高校积极跟进,给贫困县学子多一些青睐,“寒门子弟难进名校”的现状或许会有所改观。当然,“穷庙富方丈”,贫困县也有非贫困学子,因此需警惕招生“照顾”成了权力饕餮的盛宴。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8篇

>> 当慈善遭遇信任危机…… 投资“宝典”缘何遭遇信任危机? 基金业遭遇信任危机 清纯形象遭遇信任危机 “小蓝帽”遭遇信任危机 别让教育遭遇“信任危机” 网络婚介遭遇信任危机 进口产品遭遇信任危机 网捐遭遇信任危机 听证会何以频繁遭遇公共信任危机 日本检察厅遭遇信任危机 警惕教师专业化遭遇信任危机 “健康教母”马悦凌遭遇信任危机 “信托罗生门”让银行遭遇信任危机 低价笔记本遭遇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 告别信任危机 信任危机等 疫苗信任危机 福井俊彦:信任危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自主招生”遭遇信任危机 “自主招生”遭遇信任危机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墨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北约”、“卓越”联盟自主招生选拔考试湖北考点,考生在家长的目送下走进考场。

2013年12月22日,被外界称为“华约”、“北约”、“卓越”的三大自主招生联盟学校在同一天公布了招生简章。与往年相比,时间算是拖到了极限。

不久之前,教育部宣布制定完成了考试招生改革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相关教育人士推测,简章出台的时间推后,或与此有关,方案难免影响各大高校2014年的自主招生思路。

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人大招办爆出了自主招生腐败丑闻。自诞生之日起,自主招生面临的质疑就从未停止过,迄今为止,已经有90所学校加入,2012年超过40万学生报考。被称为“小高考”的自主招生正面临着10年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高考中的高考”

“自主招生就是高考中的高考,让最优秀的学生之间先进行一次PK。”北京大学一位曾经参与自主招生考试组织工作的教师对《南风窗》记者说,成绩一般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这似乎道出了自主招生的本质。

2003年,这一意在扩大高校自,区别于统一高考、集中录取的招考形式开始试点,在全国统一高考之前,先由高校进行预选。高校在自招中基本采用以“中学推荐为主,个人自荐为辅”的原则,然后,经过审核材料、笔试、面试等环节,确定预录取名单。试点高校自行命题,高校通过考试确定自主招生入选考生名单,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虽然仍要参加高考,但在录取时可享受一定条件的优惠。

自主招生与普通高考并没有冲突,而且基本上以名校和“985”大学为主,自然能够吸引到最优秀的学生。而从高校的角度来说,通过降分和加分的方式,确保将自主招生预先选中的学生顺利纳入自己麾下。这无异于金字塔最顶端的学校获取了优质生源的首轮海选权。

从过去几年各个高校的加分政策来看,通常有加30分、20分、5分三个层次,也有个别优秀考生突破30分上限加到60分,特别优秀者只要达到一本线,学校会承诺提档。与普通政策性加分不同,自主招生的加分如果在提档时没有用到,在进入学校划分专业时却优势极其明显。

以北大为例,2010年和2011年,经考核合格的推荐生,高考录取时可享降30分录取的优惠;2012年,优惠幅度变为降30分录取和高考成绩达当地一本线两档;2013年,推荐生的优惠幅度变为降10分、降30分、降60分和过一本线多档优惠。

而获得清华大学2014年“新百年领军计划”认定的学生将享受高考总分最高降60分录取以及最高加30分选专业的优惠政策,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享受最高降至一本线的录取优惠。 掐尖游戏

“学习好的学生用自主招生的加分来选专业,一般点的用降分后刚好能进来。从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学校来看,其实就是通过自主招生这种形式,把高考状元吸引到各自的学校来。”上述北大教师说,几大联盟之间的排他性是自主招生的一大特点,“掐尖游戏”可谓明争暗斗。 2003年试点之初,教育部便声明,多元录取体系是为了招收“偏才”、“怪才”。自主招生已经走过10年,却并没有形成对集中录取的补充效应,反而强化了单一选拔方式的评价体系。

比如,一个学生参加了北大的自主招生,获得了20分的加分,如果他在高考时转报了清华,清华就不会承认这个加分。“这时候,北大会扣着学生的档案,清华则会劝学生去要档案,只要档案拿过来就录取。”他说,高考之后抢学生的竞赛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分数出来后,招生的老师都要第一时间跑到学生家里去。以某次招生为例,北大承诺给一个学生6万,希望到北大来,清华加到了8万,学生最后答应去清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清华招办的老师把学生的手机没收了,买了机票,送到北京去参加夏令营。北大招办的老师就很纳闷,学生的电话怎么一直都打不通。“招生的老师只要把状元抢过来,就立功了。”该人士说,自主招生只不过让这样的竞争提前了。

而随着几大“联盟”格局的确立,争夺生源的竞赛也愈演愈烈。2009年,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这一做法随即被清华、人大等校效仿,推出“领军计划”、“校长直通车计划”。当年10月,清华大学与上海交大、中科大、南京大学和西安交大协议结成“5校联考”,形成了最早的“华约”5校。此后,浙江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加入。为了与“华约”对抗,北京大学在第二年联合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6所高校同时在招生网上公告,宣称7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不久之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高校又宣布加入“北约”联盟,高校总数增加至13所。

几乎是同时,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和哈工大等8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校宣布将合作自主招生,并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被称为“卓越联盟”。

以北大和清华等为首领,拉入其他重点高校作为兜底,在联盟内部形成梯队,形成各自的“山头”和竞争优势。虽然仅从招生简章来看考生可以同时报考“联盟”内的几所学校,志愿平行,但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还是聚集在最顶尖的学校。2011年,复旦和南开退出“北约”,便是对这种分配格局的不满。

从2012年开始,生源争抢大战升级。三大联盟不约而同选择在同一天笔试,自主招生的“定向性”和“计划性”色彩增强。而随着高考保送加分政策将实施“瘦身”新政,自主招生的参与规模将更为庞大。从2014年开始,只有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并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具备保送资格,其他的奥赛获奖者将失去保送资格。目前已有23个省份加分项目调整。以北京为例,2014年高考加分减少了两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也由10分降为5分。

这意味着,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将更具吸引力,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2003年试点之初,教育部便声明,多元录取体系是为了招收“偏才”、“怪才”。自主招生已经走过10年,却并没有形成对集中录取的补充效应,反而强化了单一选拔方式的评价体系。 腐败黑洞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也受到了侵害。留给农村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少。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侯佳伟专门就2010年北京某高校1125名自主招生学生和普考生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自主生主要集中在城市,占87.6%,大大高于普考生61.7%。而且96.2%的自主生持的是非农业户口,仅有3.8%持农业户口。自主生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主要来自重点中学。自主生比普考生更多地在高中接受过精英教育,重点中学的出身使他们从起跑线就步入精英群体的行列,对高等教育产生递进式影响。

2011年,在高考公平的呼声中,教育部提出试点高校自主招生向农村地区中学或申请考生适当倾斜。北大、清华、人大等校在自主招生中注入“农村”元素,各校以“燕园计划”、“自强计划”、“农村生圆梦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学生转投计划进行自主招生。不过,精英游戏的本质加上招生体制的固化,使得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成为产生乱象的根源。据相关人士透露,向农村学生倾斜的政策也有可能因为户口造假而消解,他所在的学校就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一名进入初审的学生,父母是公务员,但是为了有机会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名校,改成了农村户口。

10年来,教育部也在不断调整下放给试点院校自主招生的权力“边界”。如自主招生人数比例,2003年是不超过5%,2009年对生源良好的高校取消了这一限制,到2012年又重申了这一限制。但仍然无法跳脱一放就乱的怪圈。此前,有的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计划曾从5%升至8%,一些省属院校甚至一度升至10%。

指标水涨船高,腐败也大行其道。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原处长蔡荣生的落马,揭开了招生腐败的冰山一角。人大也不得不宣布2014年自主招生暂缓一年。

三大联盟的简章公布几天后,教育部了“史上最严”自招令, 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今后高校自主招生时,校长要加入招生领导小组,面试须全程录像,招生专业要提前确定且不能更改,在报名时,各高校要细化学科门类,考生预录取专业要和名单一起公示,且禁止在高考录取或者开学等环节更换其他专业。严禁偏离试点定位进行恶性生源竞争,以“签订预录取协议”、“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各种方式吸引生源或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严禁通过自主选拔录取变相招收艺术体育类专业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等类型考生。

此后,各个学校都表示要依此对自主招生进行规范。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行政力量主导自主招生的情况下,从最初的材料审核、初试、复试再到最后的公示,所有的自主招生环节,只要有行政人员的参与,权力的寻租就是难免的。教育学者杨东平则认为,招生办本身应该是个服务机构,而非权力机构。在大学中,招办权力很大,招了多少学生、哪些来源、如何构成,都是招办掌握,这种状况是扭曲的。对自主招生而言,其中有三个方面特别需要关注:招生计划、招生资格、录取结果。而这些“公开”,应从高中推荐环节开始。 高校自如何落地

大学去行政化和高校自一直以来为多方所呼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

然而作为教育和高考改革落地政策的自主招生却变成了反证和强化原有体制的推手。究竟是自主招生出了问题,还是高校自改革不到位所致?

对此,学者张鸣曾撰文称,大学招生本身还是一个计划体制,这个体制赋予了某些重点大学招生名额的含金量,但是现在自主招生的政策在计划体制上开了一个可以降分数线的口子,形成事实上的招生双轨制。双轨制就是腐败的土壤。不是自主招生本身有问题,根本还在于大学没有自主性。自主招生,必须是在大学自治,具有充分的法人治理结构之后,才能实行。

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第9篇

自主招生也要高考

一些考生以为通过某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就万事大吉,其实不然。通过考试,只能说明你在进入这所大学时,可能比别的同学更有优势而已。你还要参加高考,且高考成绩须达到该校规定的水平(如该校在当地投档线以下20分以内)方予以录取。2007年清华大学把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放宽,规定参加清华冬令营测试成绩突出者,如果高考总分(含附加分)达到同类科目在当地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下30分,即予以录取;如果第一志愿未报该校或者高考成绩未达到该校规定的要求,则参加正常的渠道和程序录取。

自主招生考些啥

对理科生而言,数学和英语几乎是每所高校的必考科目,有些高校会涉及物理、化学两学科,少数高校要求学生测试生物学科,个别高校要考语文。不过各科的难度都会高于高考水平,真正体现选拔功能。学生要注意的是,英语难度最大,有些高校的英语试题达到四级水平,有的甚至接近六级水平。其中,英语试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考查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注意知识的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四类考生最受欢迎

从42所试点高校的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四类考生最有可能成为高校自主招生的“幸运儿”:

第一类是“特优生”,指在中学阶段一贯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

第二类是“特长生”,即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