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闻传播学专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7 06:47:33

新闻传播学专业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1篇

>> 新闻传播类专业硕士培养的特点分析 略论新闻传播教育的产学合作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产学耦合培养研究 产学对接中高职培育专业绩点学分制选拔模式设计 论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改革路径 产学对接、实境育人 职业教育与产学对接 基于产学合作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基于对接模式的新闻传播学课程教学实验 试论新媒体条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 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的反思 究竟该不该读新闻传播学专业 税务会计相关课程嵌入会计学专业硕士培养的路径研究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力重构 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产学合作教育的新突破 高职高专新闻采编专业产学结合实践的方式方法研究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践双向考评机制研究 探索改革新闻传播学实践教学的路径 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场域与学科化路径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传播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高方、李樵、杨成:《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闻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创新》,《传媒》2016年1月(下)

[7]喻国明、刘D:《“互联网+”模式下媒介的融合迭代与效能转换》,《新闻大学》 2015年第4期

[8]蔡雯:《论新闻传播的案例教学――兼谈案例库建设对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意义》,《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2期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2篇

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全面开启,中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堂教学,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影响力尤为明显。尤其是专业教学实践路径的探索,备受关注。当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已经步入到新媒体时代。各个阶段的新闻传播专业,都引起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实践教学路径的研究和分析,更是尤为瞩目。作为高职院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我们要全面剖析新闻学的教学现状,深入到教学实践中,紧跟时展的脚步,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传播载体,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探究,更全面地感受社会变迁的气息,优化各个教学环节,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指引学生对不同的新闻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顺利地完成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任务。下面,笔者就以本专业的教学实践为契机,就其教学路径,进行科学而全面地分析。

一、抓住新闻传播专业的主旨,融入时代主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领域与新媒体背景已经完美地融合起来。中高职院校专业的教学实践,逐渐与时代接轨,富有时代的特色,能够牢牢地抓住专业的核心,把时代的主题展示出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对不同的新闻发表不同的观点,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新闻传播专业。在实际的高职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中,一线教师根据教学实践的变化规律,充分体现信息化的特色,把更多的信息引入到课堂中,丰富学生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新闻事件,加深学生对新闻知识的印象,清晰地呈现知识,为新闻传播专业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例如,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带一路”这一新闻,为了让学生对其详细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教师可以采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和寻找,把以中国为中心的“丝绸之路”刻画出来,从而展示新闻的时代性。[1]

二、寻找新闻传播专业的契机,彰显创新本质,提高学生的表达欲望

学生意识的开发和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融为一体。教师只有寻找机会,让课堂与教学、与实践融合起来,把创新思维渗入到教学中,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学生的表现欲才会不断地增强。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要认识到学科教学实践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把握问题的出发点,潜心研究改革的方向,不再单纯地沿用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把问题抛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进行讨论,让学生把对不同新闻的看法,通过专业性的语言陈述出来,让学生的新闻思维更为灵活,这样能够把创新的本质展示出来。例如,就我国70年大庆的新闻来说,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完后,让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地谈一谈自己心中对祖国的情感,找准机会,引发学生对军事力量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写成文章,形象、具体地描述出70年来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2]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3篇

 

2010年,我国设立了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学位(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简称 MJC),次年开始招生。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学术硕士不同,专业硕士更侧重专业实践和应用,目标是为新闻传播行业培养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文拟从实务界视角,对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培养的产学对接路径的重构提出建议。

 

立足融合互通,创新课程设置

 

培养专业型硕士是国内外新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术型硕士学位与应用型硕士学位进行严格区分,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已成为惯例。

 

如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包括“职业型”和“研究型”两种,其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被称之为“职业型”教育的典范。作为世界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新闻学院独创了著名的“密苏里方法”(The Missourian Method)——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新闻,成功地将课堂教育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学校拥有真正的日报和商业电视台和电台,教师在其中承担编辑工作;学生在这里获得第一份工作;也在这里犯下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错误[1],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意的新闻学院之一。该校新闻传播硕士课程设计中,约三分之一比例为基础理论课程,三分之二则是针对各专业领域的特色训练。学生在完成必修的4门核心理论课之外,可以在33种方向中选择任意方向学习专业技能。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外,还增进了学生的知识融合[2]。

 

对比我国现状,西安交通大学2014年对我国24所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国内多数学校的专业必修课主要由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务、媒介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等常规课程组成,仅中部、东部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传媒预警、媒介与性别、公共演讲等新兴热点课程;在对这些学校的专业选修课数量进行统计后也发现,有10 所高校仅安排不足10 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3]。

 

这种学科设置,造成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教育同质化严重,专业型硕士偏离了本应鲜明的专业特色。

 

笔者认为,导致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高校未能认识并发挥好自身的研究特色,进行跨学科融合。笔者在所就职媒体经过多年观察后发现,媒体大量需求的,往往不是新闻学院科班“流水线”出产的学生,而是熟悉财经、法律、外语、体育、科技、农业等专业领域的人才。虽然,不少高校的主打特色正是上述专业,但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上却片面地偏重“大而全”,导致媒体需求与高校供给的“两张皮”现象。如果将学科特色与新闻传播专硕培养相结合,不仅可以向媒体有的放矢地输送优秀人才,甚至有可能外延出不少具备独创性和竞争力的新闻传播细分门类。

 

已有一些高校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该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培养,与学校经济、法学方面的特长紧密结合,已形成以经济新闻、法制新闻为主要特色的科研和教学格局。如经济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开设有经济学前沿专题研究、财经媒体与实务前沿等课程;法制新闻报道与策划方向则包括法制新闻报道研究、法学前沿专题研究以及法制媒体与实务前沿等。此外,在公共专业课方面,还开设了大数据新闻研究等前沿课程[4]。

 

因此,建议在学科设置上,应多发挥高校自身的传统优势,以发散思维创新课程设置,甚至可以打破现有的院系行政管理体制,在教师管理上更加精细化,鼓励教师跨系、跨学院甚至跨校教学,并出台相关政策予以鼓励,将学校的学科优势充分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优势。

 

补足实践短板,强化校媒联合

 

与法律、金融、应用统计、工程管理等学科专业硕士一样,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亦有非常明显的应用型特征。不过,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毕业生就读的专业外,其他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基本上都对应届毕业生敞开大门。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本科生在就读前缺乏的实践经历,必须在攻读学位过程中得以弥补。

 

如何补齐这个短板?在西安交通大学调研的24 所高校中,有 18 所对研究生实践时间的要求为“不少于 6个月”,一所要求“不少于 10个月”,仅有两所要求为“1年”,另有 3所高校的实践时间要求不足 4个月[5]。这反映我国多数高校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较小,实践教学的要求偏低,未能凸显该学位的培养重点。

 

这种传统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得学生缺少与现实媒体的沟通,导致毕业生无法“招来即用”,直接增加了毕业后的工作难度。

 

近几年,笔者所在媒体接收了不少来自各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生,其中硕士生不在少数。据观察,不少学生理论功底扎实,也有学习热情,但因接触基层过少,从实践中得来的观察与思考能力还较欠缺,相对本科生而言,写作水平也鲜见质的提升。从新闻发现能力来看,很少有能自主发掘社会热点并撰写深度报道。在一些新媒体领域,学生所掌握的业务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明显断层,学生未毕业已落后。

 

这充分说明,新闻传播学专硕培养的实践短板亟待修补。否则,传统媒体要转型找不到方向,学界却固步自封;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但对其学术研究却游离于核心。

 

此背景下,各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一个普遍作法是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然而,囿于体制机制等原因,多数高校双导师制无法保质保量地严格执行师资配备,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互利机制。学校在选择聘请校外导师时,往往会过多考虑行政级别,这些导师本身是优秀的业界精英,但由于承担大量行政工作,也无力抽出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实践辅导,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大多还是校内导师唱主角。实践教学由于缺乏督导监督机制,本来学制就较短(一般是两年),实习期往往又与找工作相冲突,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因此,建议从教师、学生两方面着力,补齐实践短板。

 

在教师方面,“部校共建”是一条成功的路径。2001年,上海在国内率先创立“部校共建”模式,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完善媒体领导和业务骨干授课讲座制度,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推动青年教师到媒体挂职锻炼。

 

在湖北,2014年起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和武汉大学共建新闻学院,与武汉大学在精品课程、骨干队伍、新闻传播智库、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很快,在该校青年教师中,掀起一股“到媒体挂职去”的热潮,他们分别到湖北日报、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挂职一年,深度参与了新闻策划与采访、业务调研、经营策划等多项工作,审视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之间的差别,并成功把将媒体实践经验带进了课堂教学。

 

在学生方面,“校媒联合培养”可称为一个新思路。

 

以湖北日报为例。2012年起,由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共青团湖北省委协办的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正式成立,经过4年运作,记者团在册的大学生记者已逾3000人。作为新闻战线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升能力的重要平台,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从新闻采写、、队伍培养等方面,制订了支持大学生记者团发展的配套措施,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荆楚网等媒体对大学生记者全面开放,并指派专人指导大学生记者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实行准职业化管理[6]。

 

在对集团内媒体的一些大型策划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大学生记者团成员获取了丰富的实践经历。如2015年11月至12月,《湖北日报》开辟的“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看竞进荆楚”系列专题策划中,数十名大学生记者与报社记者一道,分赴襄阳、孝感、监利、鄂州和武汉等地,在省内大型工程建设现场、农村一线及社区深入采访,探寻竞进荆楚飞速发展背后的创新举措与精神内核,在大型活动策划中达到“大练兵”的效果。而在此前,记者团也先后参与了“新春走基层”活动、“三万”等活动报道,从火热的基层汲取精神养料。

 

2015年12月,在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新闻实践模式座谈会上,来自中国记协、新闻界、教育界的1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认为,大学生记者团在组织架构、新闻采编、制度保障等方面有较强创新,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培养新闻后备人才的“湖北模式”,值得向全国大力推广。

 

尽管大学生记者团成员目前以本科生为主,但为校媒联合培养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提供了一条培养思路。

 

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与“大学生记者”的培养模式应加以区分,需突破大学生记者目前在一些大型策划中的补缺式角色定位和零散式稿件采写,要更加强化其新闻的发现和思考能力,问题的推导能力,写作的高度与厚度,以及在各类媒体平台间的灵活运作,甚至可涉足一部分媒介经营管理职能。遇到合适的时机,他们应能够担当稿件采写的主体;在评选各级新闻奖时,能够成为有竞争力的生力军。

 

对媒体导师的选择上,应加强校媒合作,在从业经验丰富的一线人员中一对一选择“媒体实践导师”,并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这样,一方面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同时便于及时应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疏漏与失误。

 

顺应“迭代”趋势,树立专业自信

 

“传统媒体式微”渐成学界、业界的主流舆论,这也让不少在校的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对前路感到迷惘,甚至怀疑自己的发展方向。

 

这种声音的盛行并非没有道理。在传播渠道短缺时代,媒介拥有稀缺资源就相当于拥有了市场霸权。然而,随着“互联网+”大潮的推进,传播媒介正越来越显现出“迭代”特性,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渐渐不再:以达到5000万用户为标准,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而互联网只用了4年时间[7]。同样是互联网媒体,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博客被更方便精简的微博取代,微博又遇到微信的冲击,曾经风光无限的新闻门户网站,渐渐被新闻客户端抢了风头,甚至被新新人类归于“传统媒体”一类。

 

但是,传统媒体式微,绝非媒介人才的式微。从近年来传统媒体精英向新媒体流动的趋势来看,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无论在传统媒体或是新媒体都是刚性需求。尽管传播的技巧、形态、终端在不断变化,但是优秀媒体人才身上所具有的责任、激情、悟性、技巧等素质不变,所传承的人文精神、信仰也不变。因此,树立专业自信,当是一名优秀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所必备的心理建设。

 

专业自信的基础是扎实的技能。笔者认为,今后“全能型”“小众型”人才的用武之地会越来越宽广,应当成为专业硕士的努力方向。

 

向“全能型人才”发展,能使毕业生更适应媒体融合的现状。在业界,对一个新闻事件,何时发简短消息,何时抛出深度分析,哪些适合视频影像,哪些适合发微博微信,哪些适合与读者互动,都是对全能记者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一则主体内容相同的报道,发在报纸、电视、电台、官方微博、微信,往往需要不同的标题和呈现方式。只有善于学习,掌握熟悉不同媒体的特性,才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选择最适合新闻事件的传播形式。除这些基本要求外,对专业硕士等高端人才而言,更需要在思维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中,灵活掌握新闻与活动策划、舆情应对和引导等“段位”相对较高的实践能力,并能在复杂情势下果断而正确地决策。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学界与业界紧密合作,更加重视案例库的建设与更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2005年率先启动了案例库建设,如蔡雯教授在“新闻编辑”课程中的“报纸定位与设计”环节中,设计出一个“为中关村地区创办一份社区报纸进行定位决策与方案设计”的案例教学主题,引导学生们利用各种渠道获取中关村地区的资料,共同讨论这张社区报纸的读者定位与功能定位,为这张报纸的设计方案提供意见[8]。从反馈情况看,学生对这样的案例教学非常欢迎,从准备资料、参与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到主动研究中关村地区发行量较大的几家报纸,并访问其编辑和读者,取得了预期的案例教学效果。

 

在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今年也建立了媒介伦理案例库,将信息传授的步骤置于课堂之前,由教师提供案例素材,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向“小众型”“缝隙型”人才发展,可谓专业硕士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2013年,美国一家仅创建5年的小型网络媒体“气候内幕新闻”(InsideClimate News),因对“密歇根卡拉马祖河输油管道泄露”的报道,夺得普利策奖的全国报道奖。当时,该新闻网站总共只有7名编辑和记者,甚至连自己的新闻办公室也没有,只通过一个虚拟的新闻室来互相联系。之所以它能和其他那些鼎鼎大名的新闻“大鳄”展开竞争,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能源和气候变迁方面的深度调查报道。

 

这家网站的创办者大卫·塞森观察到,2009年之后美国大批报纸倒闭,大量记者被裁撤,媒体对环境新闻的报道在逐渐减少。所以,他创办“气候内幕新闻”就是想为新闻报道填补这个“缝隙”[9],让公众更加了解环境问题。

 

从国内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一批自媒体“黑马”来看,正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会有内容创业的勃兴,从而引发媒体盈利模式变革的新时代。正如改行创办自媒体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原新华社记者王晓磊所说,“找到自己的火山,你才会有无限的熔岩。”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4篇

实操、实作、实训是着眼点不同的新闻传播类实验类型,对于这些类型的实验教学的运行管理,可以借鉴理工科实验教学管理的方法,但也要根据专业特点,采取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方式。根据教学流程,把管理细分化,分为准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准备管理指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下发实验教学任务书到院系,院系把教学任务书下达到专业教研室,由专业教研室把各门实验课程的教学任务分配到具体教师。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书制订课程大纲、教材或指导书,大纲、教材或指导书经过教研室主任同意后,开始执行。并在管理部门备案。

过程管理指实验教学运行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实验教师开课后,针对每次上课情况,填写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和学生考勤表,课程结束后将这些表格交由院系保存,以备管理部门的教学检查,样表如表1所示: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对上课过程进行记录,重点填写上课内容和教师总结。把本次课主要操作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总结本次教学的效果,学生掌握程度,需进一步训练的内容等,用以指导下次课程内容的设置。学生考勤表是对学生到课率的统计,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课堂管理。

结果管理是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提交实验课总结报告或者作品,教师根据课程评分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品进行批改,并及时把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课程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实验总结报告和学生成绩、评分标准等上交院系。学校管理部门定期对这些材料进行检查。准备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涵盖了实验教学运行的整个过程,是对教师在教学运行过程中所完成工作量的审定和规范,有效地记录整个实验教学运行过程。教师完成教学运行过程后,相关管理部门还要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

2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运行过程监督与检查

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内容涉及到实验教学的准备、过程、结果三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包含了实验大纲、教材或指导书、实验教学运行记录表、学生考勤表、学生成绩表、评分标准、学生实验报告等内容,检查方式和说明如表2所示。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后,要将上课结果及时反馈给实验课教师,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成效,为下次教学做准备。

3新闻传播类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在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运行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督导检查人员与上课教师对教学结果和效果认定的分歧。督导检查人员经常认为报告过于简单,没有明晰的实验步骤和结果,等等。其分歧的根本点在于理工科实验与新闻传播类实验认识和观念的差异。理工科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发现实验对象间确定的因果关系或验证某一自然规律,从而证明课堂教学所讲授的知识,其实验过程很少受社会因素影响,所以,其实验结果是定量的、稳定的、可重复再现的。文科实验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实验目的是发现人文现象规律,在社会、经济、历史、政治、艺术、文学、语言等活动中探索某一因素的作用、意义、表现方式等,其实验结果往往是定性的、不稳定的、多种多样的。所以理工科实验结果要求量化,有对错之分,但是新闻传播类实验不能量化。

因而,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结果和效果的评价就要符合其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需要。新闻传播类实验结束后,学生向教师提交实验总结报告和作品,教师在批改过程中以作品为主,总结报告为辅。作品体现了学生整个创意过程和创意实现程度,体现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及分析能力、实施能力,实验总结报告只是对本次实验课程得失的总结。新闻传播类实验作品往往体现在一个思路、一处分析、一组画面、一组采访等里面,这些内容无法直观呈现在督导检查人员面前,只有相关专业教师才能了解和体会到。所以对于新闻传播类实验效果的评判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和报告,要看的重点是作品本身的进步与优点。

除此之外还要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其他成绩。如广告摄影课,在实验课进行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举办摄影展,学生分组分配任务,自行组织实施,教师跟踪指导并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摄影展效果调查,将调查结果上交院系。类似这种实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符合新闻传播类专业对人才的需求,这些活动也应该被纳入课程考核、检查范畴,并给予积极肯定。

4结语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5篇

大学生通过高考的应试教育进入大学,本身就缺乏社会和人生体验,新闻传播学又是急需社会经验的学科。缺少实践经验,理论知识学起来就会流于形式、肤浅枯燥。譬如,新闻史教学就是大问题。学生不爱学、老师不爱教、业界不受用。实践与理论发生断裂,历史上有大量的报人办报的琐碎经历,这些年代、人名和报纸名称灌输在学生头脑里,成了应付考试的沉重负担。为了减轻考试压力,部分老师消极教学、考前划题,又成为削弱学习效果的因素,形成恶性循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彬教授就此问题倡导进行“新闻社会史的研究”,应尝试尽量结合新闻与历史,把新闻与历史重新放回新闻史,使之既能体现出浓郁的新闻性,又能体现出厚重的历史性。新闻史研究要置身于时代的特点、社会变迁的诉求来考察自身的发展。新闻史就是要表明,新闻媒体(当时主要为报纸)究竟如何影响社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自己的职能,并最终使自身得到发展。任何就新闻谈新闻,就传播谈传播,孤立地、“自娱自乐式”的研究都是行不通的。在研究和学习之前,必定要先有广泛的社会体验和社会认知。信息时代的媒体人应具有多元思维,这给新闻行业人员增加了难度。以往的文人思维、文人论政不再处于主导地位,只有动笔杆子的能力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媒体时代的普通记者要具备多种业务技能,不仅能写,而且能编、能评、能摄。在这个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必须更有分量,更具引导性。

新闻传播的课堂上可以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关注新闻热点。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事热点的材料,就是让学生运用各种新媒体来寻找和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校园投向广阔的社会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和体会世界的变化,把握时代脉搏,从而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锻炼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老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针对新闻热点事件进行模拟采访和评论,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二、搭建全媒体教学平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正确处理好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新闻传播教学成败的关键。“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发展,是新闻传播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新闻传播学专业实践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并且能够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早在2001年,复旦大学就成立了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为了适应当代媒体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实验中心目前已创建有视频制作实验室、媒介融合实验室、摄影棚、传媒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公共传播培训中心等五个教学实验室。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提供并充分利用实践设备与环境,有力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建立具有平面广告制作、网页制作、图片处理与管理、数据调查分析等多种功能的实验室。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作用,配合相关的教学课程将其作为进行实践练习的场所。教师可以将音频、视频、平面类作品等全部融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平台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设计报纸版面、制作数字报、设计网页、处理图片、进行数据调查分析等等。课堂作业和考试都可以在这个实践平台上进行,方便学生提交和老师批阅。在平时,学校实验室也要开放,为学生提供上网查找资料、视频资料点播等服务,还可以让学生在业余时间进行图片处理、报纸编辑等各种练习。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6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传媒;企业;办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5-0132-02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学请进传媒企业的原因

(一)实验室建设的匮乏。独立学院起步较晚,而且独立学院投资方一般都比较谨慎。所以,他们办学的前五年,甚或前十年都在投资一些硬件设备,比如教学楼、宿舍楼等。但对于图书馆内藏书、实验室设备等投资力度一般较小。所以,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具有必备的实验设施,比如广播录音室、电视演播室、线性编辑室、非线性编辑室,等等。这样,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就会大打折扣了。

(二)专业化师资的缺少。独立学院实行财政、人事独立管理,既不同于“母体”人事的公办性质(可以有医疗、住房、养老等后顾福利保障),又不愿意拿出翻倍的工资待遇。所以,独立学院要么是银发苍苍的长者,他们发挥余热,尽职尽责,但在学术创新、实践环节往往力不从心;要么是刚刚研究生毕业,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那些年富力强的传媒人才很难被吸纳到独立学院工作。独立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更需要富有朝气与活力的专业化教师,研究传媒行业最新动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实践环节。

(三)教学研究内容的滞后。由于独立学院自己的人事特点,大多数学科带头人是退休返聘教师。这样,他们一方面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成果不少。独立学院可以直接引进他们作为自己的教师品牌,大大降低了培养一个学科带头人的成本投入。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比如国家科研项目招标的年龄限制等等,这些学科带头人大多数吃老本,很少再继续创新研究。所以,教学内容、科研内容比较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校园乐于钻研、不断创新的学习、科研风气。一些前沿、热门专业往往和实践联系密切,这种相对滞后的教学、科研内容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导致“教”落后于“学”,“教”不能直接服务于“用”。

(四)学生实践环节的困惑。现代传媒行业还具有很强的垄断性质,别说学生进去工作难,就是进去实习都很难。每年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要去实习,家长们都要提早的打招呼、走关系,甚或被潜规则等等。其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国传媒体制问题,二是我们培养的新闻传播人才动手能力比较差,三是我们传授的新闻专业知识都已经滞后了。按理说,在教育市场中独立学院必须以学生为本,那么它就要在学生的实践环节做好服务。而他们和传媒之间的对接不畅,就必然的无法做好这方面的服务了。

(五)学生就业方面的重压。独立学院介于公办本科与专科之间,学生就业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高不成、低不就”的态势。传媒行业属于朝阳产业,正在蒸蒸日上。但是,由于校内外、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商品售出要有售后服务,那么独立学院也不能忘记了“售后服务”。学生领了毕业证,只是教育成功了一半。独立学院要想在“售后服务”上取胜,就必须尽早地建立与传媒行业的对接机制。总之,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目前面临的困境是严峻的,如果不解决这些困境,教育质量就不能获得根本性提高,颁发的相关文凭将会逐步受到社会质疑。那么,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呢?笔者,结合在两所独立学院的工作经历,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学校要学会主动走出去,还要学会把传媒企业请进来。

二、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的几种机制

(一)请进培养订单。传统高校的办学模式,行政味道很浓,大学课程与企业实际需要存在脱节现象,学习的内容常常是过时、落后的,要想对课程进行哪怕是一点小小的改革,都存在着自上而下的困难。而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培养机制相对更具灵活性。在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的条件下,新闻学院可以邀请传媒单位到校提前预定人才。这些预定人才的培养,由传媒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学院开设他们指定的课程,并正式纳入学院的教学体系之中,直接为签约传媒单位培养后备人才。这样,独立学院可以与企业建立联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帮助传媒企业承担订单,交付学生操作,这样的形式能让教师在实际的上课中就可以结合订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而学生从中也能了解到业界的最新需求。学生对于传媒企业而言也是低成本高质量的员工,对于传媒企业而言也是很有利的。

(二)请进实训课程。针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特点,独立学院可以请进一些一线的记者,编辑到学校进行现场的指导和讲学,将最前沿的市场需求融入我们的教学之中,这样能保证我们的教学更加具备实践性和应用型。曾有专家指出,这种把企业技能培训课程嵌入学历教育的合作模式,是目前软件人才培养除了学校传统教育和社会技术培训之外的“第三条路线”。大批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和一定的实践技能,并掌握产业发展最新技术的人才不断走向市场,为传媒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三)请进栏目制作。独立学院可以和一些新闻传媒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发挥独立学院新闻专业人力多,资源广,设备齐全的优势,与新闻传媒企业进行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独立学院可以利用校园中现有的实验室录音室的设备,为传媒企业制作节目,制作的节目卖给传媒企业,有利于教学,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用实验室的设备,有利于加强与传媒企业的联系,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合理展开。

(四)请进记者站。我们可以邀请新闻传播机构在独立学院建立记者站,而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讯员可以采写本校,本地的新闻。记者站可与我校的大学生记者团相结合,加大对独立学院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更大程度的挖掘独立学院学生的采写能力。而且,通过设立记者站还可以积极主动、快速有效地传播独立学院品牌,在社会上广泛地建构、传递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五)请进反馈系统。独立学院建校时间都不长,到目前为止还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就势必缺乏对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状况方面的反馈声音。所以,独立学院的教学要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就必须主动出击,建立自身的人才培养反馈系统。建立一个由学生、合作企业、校内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多方信息反馈渠道,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独立学院可以通过反馈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生工作情况,这样能及时了解一线的情况以指导独立学院的教学,更好的规范独立学院的教学,针对具体情况及时整合教育资源。

三、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合作办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调研获悉,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校企合作的思路不少,已经进行的实践也不少,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请进传媒企业合作办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效度和双赢效果。

(一)注意校企融合的深度。目前有不少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还仅仅停留在一些短期项目合作,更有甚者就是挂了个牌牌而已。如果缺乏合作的深度,新闻传播学院无法达到预期合作目标。怎么做呢?一般来说,应该在共建教学管理制度、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实施教学环节、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二)注意校企融合的效度。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一般追求培养人才的实用性,这种效果能否达到,达到的程度如何?在校企合作之初就应该有所考虑。具体操作方法主要有:聘任传媒企业职工为新闻传播学院“双师型”兼职教师,增加他们的责任感;把新闻传播学院理论型教师在寒暑假等时间放在合作传媒机构锻炼;增加他们的业务实践,积累业务案例;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安排培养课程,让学生真实地融入实践案例中学习;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编辑实验室、电视演播室、网络编辑室等,把实践演练放置在真实的传播情景之中。

(三)注意校企融合的双赢效果。在市场经济之中,双赢是合作的永恒价值与追求。新闻传播学院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教学问题、发展问题,还应该考虑传媒企业的发展问题、业务问题。在这一点上,请注意以下问题:新闻传播学院理论教师应该以合作传媒企业及其业务为研究对象加强传媒实务方面的科研工作,用科研积极推动传媒企业的业务优化;新闻传播学院应该能够开发出相应的理论提高课程,并能够在恰当时间为合作传媒企业开放,供传媒企业职工学习;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践应该态度端正,帮助传媒企业职工工作,不添乱、不捣乱;新闻传播学院与传媒企业合作的实验室应该共享,既是教学实验室也是传媒业务工作室。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独立学院比公办高校更能灵活多样、更能广泛深入地开展校企合作。建立积极有效的校企对接机制,不仅可以节约、整合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育优秀人才,还可以提升自身品牌,扩大自身社会影响力。新闻传播专业与社会、与时代联系紧密,建立新闻传播专业的校企对接机制,是学校开展与社会其他领域合作的突破口。以上只是一些直观经验积累和不成熟的设想,希望各个独立学院领导、新闻传播专业负责人、教师给予批评指正,并继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乃考.中国――东盟跨文化传媒人才需求分析与对策[J].商业文化,2011(6).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学科融合

一、现阶段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模式分析

(一)传播观念的更新

在当代新媒体,全媒体的环境下,信息的传播做到了及时性、无地域性。并且信息的存在开始呈现出平行多维空间并存的状态。新媒体时代,在新闻与传播教学中必须打破信息原有的本地新闻概念限制,培养学生们的新闻全局感。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世界周刊》中,就提出了“全媒地带,信息就是选择”这样明确的定位。因此,新闻报道需要全球视角,也需要对信息的自由选择,这也是节目《世界周刊》的价值及深远意义所在。

(二)理论与实践的合理配置

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媒体不断被迫转型,如果还仅仅依赖着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们缺乏实践能力,无法迅速融入到新媒体时代。虽然专业型硕士比学术型硕士更加需要实践空间,但是理论是实践的基石,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当然,他们两者之间也是需要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的,将教与学整合起来,进行启发式、双向互动教学,充分引导、发挥、挖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对新媒体时代的新闻采编知识有更加深刻,更加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在创新实践,举一反三中充分的提升教学效果。

(三)学科建设的融合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传播专业呈现着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但是在新闻与传播教育教学中的学科融合建设,还有待改进。由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们除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灵活的实践学习之外,还应该掌握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随着电视节目类型与内容的不断变化,也有很多具有创新性的新闻类节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法治在线》节目,就是一档兼具法律服务性,新闻时效性并具有典型的法治思考的法治新闻专题节目。这档节目紧紧扣住了中国法治进程的脉搏,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关注法制领域热点,充分的体现出了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而它鲜明的新闻性和现场感也凸显出了栏目的特色,使其成为了现今中国法治节目中的翘楚。如若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想制作这样一档电视节目,除了应该掌握充分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对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自2011年,便开始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实验班,这种学科建设和融合对于培养人才是非常有好处且非常实用的,然而,现今我国大多数高校依然遵循着传统的分科,分批,分班的教育,这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培养出新型的复合人才。

(四)应用能力的融合

在这样一个凡事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人才应该具备撰稿、策划、摄影摄像、音视频后期制作等多项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在新媒体时代得以生存。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硕士,应当有着先进的新闻聚合意识,并且发挥媒介组合产生的传播效应,能够挖掘各种媒介的特点。充分利用收集、互联网等可以进行互动传播的“新闻眼”,挖掘出受众的新闻资源,并且擅于与受众沟通互动。同时,拥有灵活转换文字和视频的能力,熟练地进行网站、平台制作。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中国的很多记者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就向世界充分的展示了中国媒体人的风采,她们大多是只身一人,带着手持拍摄设备,独立完成采、编、播的全部过程,这种应用能力的融合,也是新闻与传播专业所需要具备的。

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教学模式的创新

传统媒体所呈现的世界被称为“奇观世界”,大人物和大事件才能上报纸。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普通人的生活路线图嵌入了公共景观,日常生活成为今天整个传播和媒体事业跨进的领地。互联网社会呈现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路线图中的忧喜悲欢、得失进退,一种具体而微的情感、审美、伦理、德行、交往。新媒体发现了个体,个体从日常生活的水平面中浮了上来,接下来的内容生产也就进入了日常生活的状态。比如说现在非常火的网络直播,有网友直播喜鹊搭窝,直播吃饭,直播化妆,这些都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便使日常生活进入公共空间。一些学新闻做新闻的人这时就会站出来问:还要不要曾经定义的“专业主义”?这就出现了一个必须警惕的现象:新闻是不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下,有一种产品就叫做新闻,它描述事实,必须将娱乐、评论、偏见分开,可是在今天的社会中,一切都在融合,一切边界都在打开。

不得不说,融合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当代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教育模式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配合完整的课程体系,实行以新闻传播理论课程教学为主,拓展多学科的杂揉,从当下媒体发展的速度来看,新闻方面的从业人员如果仅仅只掌握这一门学科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想培养出适应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跨学科,涉及多个领域,从学科建设和应用能力的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并且要注意进行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课程区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和杂糅势必会打破知识从老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这一现象对于新闻传播学理论返回到实践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另外,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教学应当要强调讨论和参与感,这样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会在培养学生分析、领导和决策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会让学生感受到新闻职业的责任感以及大局意识,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新闻传播业务能力。

三、结语

目前,国内大多数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教学方案都注重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对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缺乏重视,在课程设置上只注重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单一性专业学习。显而易见,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各大高校应尝试进行学科融介,通过各个学科之间的融介来推动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尤其应该利用本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将该学科的资源与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程度的融合,然后形成融合性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打造为本校的独有特色。

【参考文献】

[1]董天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4(4)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8篇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传播学教育 985高校

新闻传播学因其研究主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根据2012年收集到的资料选取了中国不同地域的高校对中国的新闻教育发展进行分析。

具体选取办法是:在东北地区选取了吉林大学,华北地区选取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地区选取了兰州大学,华东地区选取了复旦大学,华中地区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华南地区选取了中山大学,西南地区选取了四川大学。以国家985建设大学为主要选取对象,旨在研究质量高、具有一定实力的传播专业来做主要分析。

一、专业发展历史

所选取的这七所高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新闻传播类高校的发展现状,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上看,新闻传播学专业起步较早,许多是在中文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83年,许多院校纷纷调整建系,之后逐渐成立新闻学院。(见表1)

在这些院校中除了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专业是在人文学部下属,其余六所院校以“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或“文学与新闻学院”作为院系名称,且属于独立的二级教学单位,表明其新闻传播教育已经趋于成熟。

从所选取的院校来看,均为“985”重点高校,除了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和中山大学没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外,其余院校都有着悠久的新闻教育的历史积淀,均属于较早开展新闻教育的学校。

二、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

1998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目录》中将文学学科门类中的原“新闻学类”改为“新闻传播学类”,并将其所属专业调整为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和编辑出版学4 个专业。新世纪之初又增加了传播学和媒体创意两个专业。(见表2)

三、新闻传播学硕士教育

高校恢复招生后,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几个院系开设有新闻学硕士点。在新闻传播学硕士的培养阶段中,绝大多数的高校均有新闻学和传播学硕士点,不同院校设置了部分相同的研究方向,说明新闻传播学硕士培养在研究方法、基本理论等方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学术传统,初步形成了中国语境下新闻传播学科的模式。

在发展基础好的高校里,现有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硕士点中开设的研究方向较为细致。其余高校则对各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细分,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传播学硕士点中就有新媒体研究,传播实务研究中含有公共、出版和广告;兰州大学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开设了民族传播学,较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均凭借其所处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开设了与传播技术相关的研究方向。

从表3的现有的新闻传播学硕士专业招生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新闻传播学硕士生教育依旧是以学术型人才为主,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来说,应该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向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四、 新闻传播学博士教育

我国大陆新闻传播学博士是从1984年开始的,至今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首先招收第一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新闻传播学正式设定为一级学科,下设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在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15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政治学院。(见表4)

以2012年收集到的资料从现有博士培养点的区域分布上看,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点高校分布不平衡,具体是分布在北京5个,武汉2个,上海2个,南京2个,广州、成都、厦门、杭州各1个。并且这些院校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尤其是上海、北京和武汉,全国尚有23个省(市、自治区)没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仅仅以上述所列学校为例,吉林大学和兰州大学没有新闻传播学博士点,这也表明我国新闻传播博士教育的地区分布不均衡。

在我国新闻传播博士教育的研究方向中,新闻传播史、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等传统基础研究方向仍是研究主流;媒介经营管理、新媒体和符号学等前沿性学科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其余院校则结合优质资源和地缘优势开设了一批有特色的专业,如四川大学的符号学与传播学为独有,华中科技大学在传播学博士点下设置了网络新闻传播。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当前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点下设研究方向要细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培养是学术性为主,但新闻传播学是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博士教育应该培养一些专业素养深厚,专业技能娴熟的博士,即开展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应逐步建立起来。

新闻传播学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完善新闻传播教育的区域分布和改变新闻传播学培养模式都是未来开展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①曾建雄、曾俊、邓文艳,《新闻传播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危机与转机——关于变革国内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思考》,《现代传播》,2010(3)

②陈力丹,《201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国际新闻界》,2011(1)

新闻传播学专业第9篇

关键词:实践基地;新闻传播;地方院校

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新闻传播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更要培养学生新闻实践能力和素养。这就决定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课堂教学之外,一定还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然需要实践基地作为支撑,让学生有一个锻炼和实习场所。通过实习实训一来可以发现现有专业教学的问题,为创新找到突破口。二来通过实习实训也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就业,应该有哪些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和经验准备。对于社会而言,许多专业自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产价值。但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之后,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有所提升。发挥专业所长,适应社会发展,将所学知识用于社会价值的创造,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因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于学生未来迅速进入角色、适应社会、发挥特长有直接可观的价值,这也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本质要求。(二)对接行业人才需求。当下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最大特色。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的这一变革,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已无法满足当下新媒体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必须要改变“重视理论,轻视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建设也是对接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新闻传播教育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师仅有理论教学是不够的,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就是不合格的产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十分必要。(三)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新闻传播行业涉及领域较多、关系较为复杂,对于尚无工作经验的专业学生来说,参与实习实践活动是他们接触行业的途径。但实习基地是否成熟,他们在实习场所的表现、感受却直接影响他们对本专业及行业的认同感,即对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接受、认可和践行。因此,实习基地对专业学生而言不只是一个接受锻炼的场所,更是磨练心智、心理形成的地方。在实践期间,大多数专业学生会认清现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适应就业市场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条件,在有效时间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为以后的就业做铺垫和提供参考。可以说,专业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走出理论课堂,走向实践应用,是完成从理论迈向现实的第一步。专业学生实习完成后,加深了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了解了社会的需要,认知自我、准确定位,又是一次认识的提升。

二、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存在问题

建设专业的实践基地,探索实践基地运行管理模式,是高校响应报告,强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国内地方院校的新闻专业大多是由原来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分离而来,不少教师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而属于“半路出家”转行而来,办学规律把握不准,办学基础尤其是实践基础十分薄弱。专业建设中,对于实训平台类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一)实践基地建设不能紧跟行业发展。我国早一批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大都是在本世纪初创办,最初大多还都依托中文专业。虽说十几年的发展地方院校新闻传播专业已经联系建立多个专业实践基地,但很多还都停留在传统媒体,尤其是电台电视台居多,新媒体实践基地少之又少。同时,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新闻制作层面。伴随着群众意识的提高,对于新闻的真假以及价值的辨识能力也是对现在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一个新要求。这就要求在进行新闻制作的时候专业人员能够提前辨识好新闻的可信程度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用简洁凝练的方式传递给群众。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实践的模式依旧比较单一,甚至很多还都停留在只管招收不管教授的层面。(二)实践基地建设没有特色。目前的新闻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往往不止一个,有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多个专业。但作为同一个学科方向,很多院系为了学科建设,往往会把几个专业的人才方案、师资培养、实验室建设往一块儿凑,以提升办学实力,扩大社会知名度。因此在建立实践基地的时候难免陷入误区。比如但凡是媒体,不管是否符合专业特点,赶紧收入旗下谈合作让其成为专业实践基地。不管是哪个专业,只要涉及实践,把学生都往媒体塞。甚至有些新闻院校专业培养方向早都调整为新媒体,但实践基地却依然还只是十几年前建立的传统媒体。实践基地既没有专业针对性,也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三)实践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要求。目前,地方院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实践普遍存在三大问题:第一,新媒体大力发展,但学生在新媒体实践平台较少;第二,受到整个就业形势影响,其他专业学生如法律、经济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竞争实践机会;第三,新闻院校也会建立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但存在流于形式、不注重实效的现象。同时,目前大多数实训基地某种程度是学校为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主动向单位寻求合作,尚未从满足行业对实用型人才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校企合作。一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没有把接待实习生作为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看,视接待实习生为负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实训基地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工作,有些与专业完全脱节,甚至有不少实践基地采取“放羊”形式,这些都成为学生实践中的问题,影响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