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发育生物学原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23 17:45:02

发育生物学原理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1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以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开始启动。当时,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普通教育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人们把这种倾向概称为“应试教育’’。针对应试教育,80年代末,教育界提出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主张。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提倡,素质教育迅速成为全国性的教育改革热潮。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不仅给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逐步形成和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更加激烈,更使我们的教育价值观发生着深刻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站在新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教育中的各种问题,使素质教育在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两方面都有新的发展。

我国素质教育的兴起和深入研究也受到了国外教育改革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更多的人接触到几次国际性教育改革所产生的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例如,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第一次教育改革产生的“发现法”,70年代美国第二次教育改革出现的“掌握学习法”及“指导发现法”,80年代以来美国第三次教育改革形成的“个性化教育’’及“STS教育”等等。

无论是国内因素,还是国际因素,素质教育的提出归根到底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的趋势,要求教育建立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和终身教育体系;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高度密集特征和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化要求,以及现代化生活对社会成员的知识化要求,都需要教育的全民化和全体化;知识经济成分的日益增长,更加有力地促使人们以新的价值观看待教育,对教育进行更深刻的变革。

第三,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人们对经济、政治、科技及环境、教育等问题的思考越来越多地超越国家或地区的范围:信息的交流、文化成果的共享空前广泛和迅速,人类的各种思想、理念相互交融;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开放式的交融中相互冲击,相互借鉴。这些都会对教育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使教育在其发展道路上做出顺应历史潮流的选择。

近年来,我们的物理教育工作者为了在课堂内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采取了许多举措。比如:现阶段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推行的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确实能让学生亲身第一章引言

体验到物理过程本身,使学生在“做中学’’,从而能对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中学物理课时的限制,物理教育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探究”。因此靠“探究式教学’’来促进中学物理素质教育效率有些略低。

现阶段,由于物理课时的限制,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着一种简约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练习习题。教师试图利用多做习题,这种教学方式来促进中学物理素质教育。事实上,由于习题情境是人为设置且条件控制严格,所以使物理教育情境的真实性受到破坏,使学生解答习题的认知心理及行为表现相去甚远。因此,学生无论做题如何“精"或怎样“重视解题质量”,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现实的物理问题时,都会显得束手无策,无可奈何。因而,靠这种“练习习题”的方式来促进中学物理素质教育似乎有点力不从心。

由此看来,中学物理素质教育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尽管多年来做了很多努力,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和教学改革,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物理素质结构在理论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另一方面,在中学物理素质教育实践中,仍然难以突破以习题为中心的束缚。因此,我们认为,促进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就是要在物理教育中引入原始问题使之与习题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中学物理素质教育效能的目的。

1.2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的物理素质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基于这一思想,我们认为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这一学科的过程中,对现象解释及对原始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度直接衡量了其物理素质教育的水平。而在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不论从教材中物理概念、规律的引入,教师教学中讲解的起点、实验的进行,还是为巩固所学知识而设置的练习以及以测试为目的的考试试题,大都是从经过抽象化了的事物出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的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采用的材料以及呈现的方式也多是由此出发。

在这种教育情景下,学生的应试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当面对一个实际物理问题时往往不明就里、无从下手。不能将学过的物理知识“活学活用”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造成所谓的“高分低能”的现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来自于学生在学习物理时的“高起点’’所造成的。这个“起点”可以是“低”的——原汁原味的生活、生产现象;也可以是“高”的——经过人为修饰、加工、理想化后的斜面、滑块、小球之类或静或动的人造现象。当在教学和考试等教学活动中都选择后者时,在这个自成一体的体系中它们是互相适应、互相匹配的。而教学和考试中一旦出现异于此类的原始的问题,这个系统就会很不适应。

2

第一章引言

从物理练习来看,传统的习题训练由于已被理想化、模型化,只能实现学生完整思维训练的一部分,这显然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和进行创新活动是非常不利的。传统习题的这种特点也使习题与实际问题之间产生一个“断带”,一条“鸿沟”。如何弥补这个“断带”,填平这条“鸿沟’’?我们认为在教学及练习中引入原始物理问题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从原始物理问题的角度来组织教学会对中学生进行物理素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2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 教育误区 对策

物理体系在现实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其对社会的贡献之大,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就需要各大院校重视大学物理课程有效的开展。学生学好物理可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其知识构架的科学建立和今后的择业方向有所帮助。但是,如今教育体制的诸多限制因素,使得大学教育的进展受到一定影响,需要在问题中不断探索,努力在实践中实施有效对策以培养更多优秀的“物理”人才。

一、大学物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一)大学物理教育忽视人文教育

如今大学教育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学科的知识教育上,而对于人文素质的发展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教育体制对于知识的传授要求过高,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面对日益发展的社会,大学没有足够的实践意识,在教育中一味寻求知识的传授,要求学生以成绩为检验自身能力的标准,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大学物理教育中,教师以物理学知识相关技术为主要切入点,力求学生掌握公式概念,忽视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师缺乏对物理学知识相关历史的引入,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物理的理解认识较为模糊,不能从根本上认识物理。教师认为相关人文的知识引入会分散学生注意,通常对于学史类知识都是一笔带过。这并不利于物理学的探索者对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对物理的整个历史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也只是表面的,对人文教育的忽视在教育中是一个缺陷。

(二)大学物理教育中存在片面性讲授问题

大学课堂上尤其是在物理课堂,教师对于这门理科课程要求主要在于对课本原理知识的掌握,没有发掘物理教育的更大价值。实际上能蛱逑忠幻叛Э屏榛曛处的,应该是它的内容,就物理这门课程而言,除了其中原理定义以外如果学生无法深入了解物理相关理论的全面分解,就很难真正理解物理原理的产生,无法建立科学的物理知识构架。

教师对于物理课程的讲解太过片面,对于篇幅较大的经典内容往往不会重视,要求学生仅仅去了解掌握物理的基本原理。由于大学物理针对的学生是已经在中学时期接触过物理的学生,所以在大学中的物理教育只是借助微积分工具的简单重现的过程。如今由于物理学中量子论及相关推理过程相对复杂,在教学中会作为不参与考核的内容,而轻视了更深入的分析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泛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带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开展,如今有很多院校都将多媒体应用于教学之中。教师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更贴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也可以使得学生可以享受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借助多媒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就当下的多媒体教学而言,尤其是在物理教学中,对于多媒体应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很多教育模式意识到多媒体网络的便捷性,想要利用网络教学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将书本中的概念原原本本地复制在课程演示稿件中,没有创新质量不高的课件会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教师通过多媒体进行授课,缺乏对学生学习程度的了解,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被动。这些都是对多媒体教学认识不够所造成的,若利用不当不仅无法发挥多媒体的价值,还可能导致教学率的降低。

二、大学物理教育误区的对策探讨

(一)注重人文教育

在进行物理学科知识讲解之前,教师应该注意将物理学史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物理相关历史的了解,打开学生的物理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帮助学习者塑造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就教育本身而言具有很大的意义。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单纯的考虑原理知识的传教,应该结合人文教育对学科进行深入分析。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让他们理解并对物理学科感兴趣,最终提高了学科的教学效率。

将人文与科学结合,首先需要教师转变其思想观念,重视课堂教育中对于人文部分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将科学与人文进行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获得教育熏陶的同时,提高自我素质及智慧。

(二)丰富教学范围

做为原理较为复杂的物理学,在教课过程中仅仅将表面原理授予学生,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原理的推理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经典物理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应该在教学中将更新的物理概念、知识详细分析讲解给学生,更新学生的物理思维模式以提高其快速适应能力。

丰富的教课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扩展了对于物理更深层次的探讨,有利于物理教学的实施,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完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丰富教学内容,才可以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探索欲,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三)认清多媒体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屡见不鲜,针对教学中对多媒体的一些误解,应该处理好多媒体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首先,应该注意教师主导性和多媒体技术辅导性的关系。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辅助,而非将教师的工作代替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结合多媒体的有利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全程学习中对学会生做出指导。另外,应该处理好多媒体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互辅关系。如今科技被应用与教学事业中,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对学生进行授课,但不应该忽视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物理课程具体内容安排教育方式,以学生接受能力为主,制定多媒体教学计划,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有效地进行结合。

三、结语

为了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物理人才,应该注重物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以及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充分发挥各种有利条件,将实际问题进行改革,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学科的积极性,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丁万忠.关于物理教育现代化的思考[J].数理化学习,2014,(07).

[2]陈爱喜,邱万英,艾剑锋.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现有问题与对策[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S1).

[3]王庆飞.浅议当代大学物理教育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7,(09).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3篇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物理;素质教育;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41-02

中学时代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全民族的基本素质,培养一批怀抱理想、充满文化、具备道德、时刻有严明纪律性的良好公民,同时灌输相应的基础知识,为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目标,不再仅仅以分数为目的,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最关键的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的,以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以下就物理教学中结合素质教育的途径展开探讨。

一、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教育内容

1.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要求在物理教学中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地阐述物理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物理知识并领会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即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发展献身研究事业的事迹,讲述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表示出对青少年的殷切期望。从而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富饶安定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学习。

2.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结合科学的素质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高相应的技能和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进取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为今后的研究做铺垫。

3.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身心素质教育。身心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发展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处理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等。

4.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素质教育,主要是用来揭示物理学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劳动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习惯和技巧。

二、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结合的基本原则

从物理教学的特点出发,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总结出如下五条基本原则:

1.互动原则。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注意“教”、“学”双方的互动,真正体现教、学并存的关系。

2.发展原则。发展原则即是指高中物理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度上讲,就是人们常说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从深度上讲,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要让学生以前期学习为基础逐步掌握新的知识。

3.结构原则。结构原则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对知识结构的教学,为学生构建良好、有序的物理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整体、有序地对知识进行系列性的了解。

4.内化原则。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结构内化为物理认知结构。

5.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即是将大脑里的主观的物理转化为外部实际存在的东西,比如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等,之后从外界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学生再根据反馈,改正今后的学习行为。

三、以《欧姆定律》教学为例阐述素质教育与高中物理的结合

1.高二学生学科知识现状和能力分析。高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中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电路方面的部分基本知识,学习了电压、电流的基本含义,理论上而言已经完全具备了学习欧姆定律的能力。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现有教材中应用型的事例比较少,在实际的应用问题上,学生无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思维和认知经验,导致在学习方法上形成了无法突破的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图像教学法,利用ppt或者现场试验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想到或者看到,这样就更易于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

2.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素质分析。电和电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尽管不陌生,但是学生对电和电路的原理也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依靠这一兴趣,学生才能自愿并大胆地尝试新事物并深入了解新事物,以此为课堂操作和教学打基础。

3.课程设计。《欧姆定律》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生。欧姆定律是下一章恒定电流的基础内容,它的重要性不需要多加证明,高二物理中的欧姆定律是对初中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实际的应用。本章按照如下的方案展开:首先从初中课本学过的基本电路知识引入欧姆定律,接下来解释影响导体的电阻的因素,然后介绍半导体和超导体,在半导体和超导体的介绍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再然后引入电功和电功,最后介绍在闭合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具体几点要求如下:①课程目的: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掌握并利用图象法分析问题,进行研究。②课程结构:注重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调动课堂氛围,因材施教,有利地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理解力。③课程内容:体现这门课程的公共基础性和参与性,联系生活展望未来,了解时代需求。④课程实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参与、团队合作,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作总结并指出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实现“人性化课堂”。

四、结束语

随着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视,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要求。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加强对物理教学工作的重视,积极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晓莉.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04).

[2]王大可.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8).

[3]欧伟.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4篇

关键词:物理现象;原始物理问题;物理演算;物理习题

一、问题的提出

自物理学进入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物理学的教育和研究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之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除了历史根源与经济基础的差距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物理教育思想和物理教育方法的落后。

怎样改变传统的物理教育方法?杨振宁先生认为:“这涉及整个社会风气,因而是件困难的事。这件事如果做成功,也是一种革命。这是个比在一门学问里面创造新的学问还要难得多的事。”[1](469)杨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物理教育思想和物理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有鉴于此,本文从物理学的根源是物理现象的基本观点出发,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已有的成果并结合物理教育的特征,提出了以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作为整个物理教育思想和物理教育方法改革突破口的理论观点,希冀对我国当前的物理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

二、原始物理问题的理论渊源

我国物理教育的有效性如何?杨振宁认为:“中国过去几十年念物理的养成了念死书的习惯。整个社会环境、家长的态度、报纸的宣传都一贯向这个方向引导。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训练得很好,知识非常扎实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而且倾向于向死的方向走。这是很有害的。”[2](8)

为什么中国学物理的学生都养成了念死书的习惯?杨振宁分别从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于我国的物理教学方法,杨振宁指出:“中国现在的教学方法,同我在西南联大时仍是一样的,要求学生样样学,而且教的很多、很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教出来的学生,到美国去,考试时一比较,马上就能让美国学生输得一塌糊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弊病在于,它把一个年轻人维持在小孩子的状态,老师要他怎么学,他就怎么学。”[1](839)

对于我国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杨振宁同样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美国学物理的方法与中国学物理的方法不一样。中国学物理的方法是演绎法,先有许多定理,然后进行推演;美国对物理的了解是从现象出发,倒过来的,物理定理是从现象归纳出来的,是归纳法。演绎法是学考试的人用的方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用的办法。”[1](467)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杨振宁认为:“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形成一种印象,以为物理学就是一些演算。演算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是与现象有关的。绝大部分物理学是从现象中来的,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一个人不与现象接触不一定不能做重要的工作,但是他容易误入形式主义的歧途;他对物理学的了解不会是切中要害的。”[2](9)

杨振宁关于“现象是物理学根源”的观点可谓单刀直入,切中要害。他以自己深厚的物理学养,启人心智,指点迷津。然而,把这种抽象的物理教育思想转变为可操作的物理教育方式也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还需要创造性的工作。

从杨振宁的基本思想出发,我们认为,在物理教育中,与演算对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理教育方式是物理习题教学,而与物理现象对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理教育方式则应当是原始物理问题教学。简言之,解决我国物理教育低效能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在物理教育中打破习题教学一统天下的传统局面,通过引进原始物理问题来逐步取代物理习题,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育效能的目的。

所谓原始物理问题,是指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未被加工的物理问题;而物理习题则是指从实际问题中经人为加工出来的物理问题。两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3]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物理教育基本上局限在图1所示的虚线框内。因此,传统的物理教学就在原始物理问题与物理习题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致使很多学生只知道根据已知条件去解题,遇到实际问题则常常束手无策。

其实,早在1983年,赵凯华先生就已察觉这个问题。他指出:“在我们的教学中,同一问题,既可以把原始的物理问题提交给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把物理问题分解或抽象成一定的数学模型后再提交给学生。习惯于解后一类问题的学生,在遇到前一类问题时,往往会不知所措。”[4]应当说,明确提出原始物理问题与物理习题之间的区别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遗憾的是,这种物理教育思想并未彻底贯彻下去。对于如何教导学生学好物理学,赵凯华认为:“我们反对‘题海战术’,反对针对某类考试或题库的应试教育。但是做题毕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主动的环节,学习物理,不做习题是不行的。但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5]显然,这又回到传统物理教育的道路上了。

物理习题模式不仅影响着物理教学,而且也反映在物理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上。比如,物理高考命题委员会就认为:“我们主张要做题,但并不赞成搞题海战。因为题海战盲目追求解题的数量,不重视解题的质量,使学生根本来不及对习题以及与习题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6](258)

由此可见,在我国物理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反思和改革我国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已为时不早。

三、原始物理问题的理论建构

在物理教育中发展学生的能力,始终是物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把它置于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

然而,在发展学生的能力问题上,仍然还有一个基本问题至今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这就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对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发展。

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一向反对将专家编就的以完整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作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起点。因此,他主张以“教材心理化”来解决此问题。这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知识恢复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种心理化就是把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杜威反复强调的经验组织原则。[7]

我们认为,杜威关于“把知识恢复到它所被抽象出来的原来经验”的观点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它启示我们:完全由经过抽象的系统间接经验所构成的传统课程和教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是有效的,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却常常不令人满意。然而,完全采用直接经验来进行教学亦会产生新的弊端。也就是说,经验的恢复是必要的,但需要应用于恰当的时机和场合。在这一问题上,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给我们以新的启示。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皮亚杰所谓的“建构”,即结构(图式)建造之意。而这种建造的本质即归结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按照这一理论,皮亚杰把认知的内向发展称为内化建构而把外向发展称为外化建构,两者合称双重建构。[8]

内化建构是把知识结构从外部层次、外部平面投射到主体的内部层次、内部平面上去,如实物运算内化为概念运算。外化建构则是把主体内部的图式投射到外部层次、外部平面上去,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因果解释,并将根据这种因果解释作出的技术设计外化为实际的技术创造等。

从皮亚杰的双重建构理论出发,我们认为,在实际的物理教育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大量经过抽象的系统间接经验过程,本质上是一个认知的内化建构过程。而我们目前的物理教育,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对内化建构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的教师都习惯于把知识组织得井井有条,对课程内容的每个细节作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予以告诫。把所教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9]学生的听课、做题、考试等环节都是围绕着内化建构而展开的,而外化建构却基本上被忽视了。

外化建构是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用来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应当明确指出,学生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并不是认知的外化建构过程,而是认知的内化建构过程。对此,杨振宁指出:“仅仅读很多的书,从老师那里学到很多知识,做很多习题,只能说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一半。而另一半的方法是复杂的,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采纳同样的建议或劝告,这个方法要靠自己去摸索。”[10]显然,杨振宁所说的前者是指认知的内化建构,而后者即指认知的外化建构。

我国教育缺乏对学生认知外化建构的重视是历史上一直存在的问题,而尤为严重的是,这样造成的问题,在中小学教育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显现出来。到研究生期间,创造性能力问题才明显暴露出来。对此,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饶毅教授从中西方比较教育的角度评价道:“到国外留学的研究生,很多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明显不足,常常是只能在别人指导下做研究而不能独立工作或领导一个实验室开创自己的方向和领域。也就是说,由中国中小学教育提倡、培养和选拔出来的‘好学生’的心态、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到进入科学研究前沿时,就暴露出很大问题。”[11]因此,在物理教育中加强学生认知的外化建构训练,其意义是深远的。

在物理教育中提出原始物理问题理论建构的理由还在于,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兴起的生态学运动(ecological movement)对于物理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生态学是19世纪末在生物科学中成长起来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其研究任务是探索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理,研究生物的生存条件以及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研究方法上,生态学家一般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即先对现象进行描述,而后再作分析。[12]

在物理教育中强调生态性,乃是源于物理习题教学模式固有的局限性。我们知道,物理习题教学模式具有许多明显优点。然而,随着物理教育研究的深入,物理习题教学模式固有的缺陷即人为性日益暴露出来。由于物理习题情景是人为设置且条件控制严格,因而使物理教育情景的真实性受到破坏,使学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的认知心理及行为表现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的认知心理及行为表现相去甚远。这样,就削弱了物理教育特有的教育价值并最终导致了物理教育的低效能。

总之,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使物理教育从纯粹的知识传授模式中走出来,进入物理知识传授与应用相结合的新阶段,这使得物理教育更加符合其培养目标。它拓展了人们的物理教育视野,拓宽了物理教育的范畴,进一步增进了人们对于物理教育本质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有助于真正实现物理教育的目的。

四、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价值

在物理教育中运用原始物理问题进行教学,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一)契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学生获取直接经验与获取间接经验的关系,防止出现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忽视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了图1中所示的虚线部分,这的确促进了学生间接经验的积累,但却略去了由实际问题到抽象问题的过程,而该过程对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恰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原始物理问题与物理习题的最大区别在于:原始物理问题的呈现形式是对物理情景的描述,没有物理习题中常常有的已知量、未知量,需要学生自己去抽象,自己去设置。因此,从本质上说,物理习题教学是学生运用间接经验知识解决间接经验问题,而原始物理问题教学则是学生运用间接经验知识解决直接经验问题。

比如,在有日光灯的房间里开、关电风扇时,其扇叶看起来有时是静止的,有时是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的。如何来解释这一现象?

原来,由于日光灯是一个频闪光源,当其通以频率为50赫兹的交流电时,每秒亮100次,暗100次。对于普通的三扇叶电扇,在光亮的瞬间我们看到扇叶位于某一位置,等到下次光再亮时,如果扇叶恰好转过120°或其整数倍,由于三片扇叶的外观一样,则我们看到的位置也就和上次光亮时一样,所以看起来扇叶静止。如果在两次连续光亮的时间内扇叶所转过的角度比120°稍小或稍大,就会看到扇叶反向或顺向转动。显然,这样的原始物理问题就较好地体现了契合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作用。

(二)促进科学方法教育

近年来物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取向是,强调科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物理中的作用。比如,物理课程标准就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使其和“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列,[13]这进一步体现了人们的物理教育理念有了新的发展。

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严格说来,两者又有不同的特点。科学方法与科学知识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质世界本身,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途径与方式,是高度抽象的。科学方法也不直接由学科的知识内容来表达,而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往往隐藏在知识的背后,支配着知识的获取和应用。正是因为科学方法的这些特点,使得科学方法既不易学习,又不易掌握。而原始物理问题则恰好为科学方法教育搭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由于原始物理问题贴近现实生活,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因此,在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中,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首先运用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科学方法将原始物理问题转化为物理习题,然后再运用假设、类比、等效模型、近似等科学方法去进一步解决问题。比如,高中物理教材“共振”一节有这样一段论述:“轮船航行时,如果所受波浪冲击力的频率接近轮船摇摆的固有频率,可能使轮船倾覆。这时可以改变轮船的航向和速度,以使波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固有频率。”[14]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原始物理问题。

《中国青年报》1990年12月25日报道了我国前往南极的科学考察船“极地号”上发来的专电──“极地号启动减摇装置慢速航行”。报道称:“随着西风带的离去,船体摆动愈发剧烈,船体横摇已达15°,最高达27°……为了减小船体摇动,船上已采取了新的减摇措施,为此航速已减至10节。”

怎样来解决这样一个原始物理问题?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先来看两种特殊情况。(a)船的速度方向和波浪传播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b)船的速度方向和波浪传播的方向垂直。

(a)设船的速度为u,波浪的速度为v,则波浪相对船的速度v′=v-u,式中u正方向与v相同。波长相对运动着的船不变,故λ′=λ,波浪相对船的频率

(b)此时波浪相对船的速度v′=v,波速是波的传播速度,在垂直其传播方向上观察,观察者的运动不影响结果,故λ′=λ,波浪相对船的频率

任意方向的速度总可以分解成a和b两种情况,由此可以得到一般结果。当船以速度u与波浪传播方向成θ角航行时,轮船受到波浪冲击力的频率为

轮船在海里航行时,要尽量避免f′与轮船摇摆的固有频率接近,以免发生共振。而后者一般是确定的,因此,人们往往通过改变轮船的航向和速度以达到使两者远离的目的。

研究一下上述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运用了物理模型的方法。而在物理模型建立中,又使用了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所以,通过对原始物理问题的不断了解、积累和熟悉,就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借助于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定势。这样,学生就能够以快捷的速度去获取知识,进而通过在头脑中形成认知结构,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知识,牢固地记住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问题的敏感性,并能够用科学方法迅速地抓住问题的要害,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物理习题教学,往往与物理现象相脱离,使学生处在模型和模块的包围之中,满脑子的小球、轻杆、木块、斜面……,却往往不问其生活源头,感受不到物理现象真实与鲜活的一面,久而久之便桎梏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而原始物理问题由于具有生态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就决定了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必然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面对一个信息庞杂、客观真实的原始物理问题,学生找不到可以拿来仿效的原型,也没有既成的经验可以作为指导,只能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尝试,对问题进行探索。当学生远离他们熟悉的物理习题后,他们的思维将脱离线性的平衡状态而进入非线性的耗散结构状态。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之后,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原始物理问题。日常生活中打鸡蛋时,如果左手握住一只鸡蛋不动,右手拿一只鸡蛋去撞它(两只鸡蛋都是一样的坚硬,并且是用同一部分互相碰撞),哪一只鸡蛋更容易被撞破?是被撞的那一只呢,还是去撞的那一只?或者两只被撞破的几率相同?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解释的问题,因而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研究撞蛋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在交通事故中人脑的损伤状态与那只“运动着的蛋”颇为相似。若将人的头颅比做鸡蛋,则颅骨就像蛋壳,脑浆就像蛋清,脑髓就像蛋黄。一旦头部受到强烈撞击,脑髓就要撞击颅骨内侧,因此很容易引起脑震荡或脑血肿;即使颅骨不破裂,脑髓也会受到损伤。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我们的思维之所以不断深化,是因为在大脑的认知过程中,原来图式结构的平衡状态被外来的刺激所打破,发生了“同化”或更深刻的“顺应”作用,使原来的图式得到充实或改革,达到新的水平和新的平衡。物理习题和原始物理问题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很难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平衡状态,而后者则刺激学生的思维,使之远离平衡状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四)推进物理高考的改革

我们目前的物理高考,采用的仍然是物理习题考查方式。对于这种考查方式,物理高考命题委员会认为,由于高考的规模、形式及社会、经济等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的高考无法有效地考查学生所应具备的全部能力,其中有些对测定和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未来发展潜质是相当重要的。[6](90)为了了解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水平,物理高考命题委员会曾于20世纪90年代,在重庆市和山东省的16所生源较好的中学进行过物理高考科研知识与能力水平测试。这些测试包括用文字对物理问题进行论证和解释等形式。结果,考试的得分率很低(平均只有0.29),且测试结果与平时成绩的相关几乎为零(-0.06)。由于平时成绩与高考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的高考确实没有将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更有效地考查出来。[6](91)

物理高考命题委员会认为:“测试的这一结果恰好揭露了高考命题中的一个矛盾。如果希望将学生的真正能力水平考出来,达到较好地区分学生的目的,应该多用一些考核能力很有效的题目。但用这样的题目考试的结果,会使平均成绩下降。这会对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造成冲击。影响如何,值得研究。”[6](92)这反映了物理高考命题委员会投鼠忌器的两难心理。

我们认为,物理高考改革的方向就是要逐渐用原始物理问题来取代物理习题对学生进行考查。这不仅能将学生的真正能力水平考查出来,从而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而且真正能发挥高考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引导作用。

这是因为,物理概念和规律只有在原始物理问题中才有生命力,才能显示出其内涵、色彩、格调,才能显示出其内在的理由、作用和功能,学生学习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真正活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通过一定数量的原始物理问题训练,当学生在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时,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策略就能够迅速地检索而无需搜肠刮肚地对照做过的题型,才有可能在处理前一个步骤时就能在大脑中预感下一个步骤,根本无需暗暗回忆各种题型再思量其意义。即使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也能凭直觉而非经验去探索正确的解决途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原始物理问题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物理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而且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启示

我国的现代物理教育大部分是早年从西方直接或间接引进的。在西方,物理教育与物理现象的融合早已成为其优良的教育传统。对于我国物理教育的发展而言,采用跨文化的方式去深入了解西方物理教育发展的思路、特点与研究方法,不仅可以为我国物理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吸取宝贵经验,而且可以激励物理教育领域出现新颖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制定符合现代和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之有效的物理教育改革方案。原始物理问题的教育思想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有理由相信,物理教育中只有物理习题而缺乏原始物理问题的状况,不久应该结束了。

参考文献

[1]杨振宁.杨振宁文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振宁.读书教学再十年[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5.

[3]于克明.谈“原始问题”与能力培养[J].大学物理,1997,(5):44—46.

[4]林纯镇,吴崇试编译.我国赴美物理研究生考试历届试题集解(1980—1984)[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5]赵凯华.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J].大学物理,1995,(8):2—6.

[6]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物理能力考察与题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19.

[8]雷永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17.

[9]赵凯华.我国高等学校物理教育的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物理,1995,(11):659-664.

[10]宁平治,唐贤民,张庆华.杨振宁演讲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143.

[11]饶毅.健全人格与创新精神[N].北京:人民日报,1999-04-17.

[12]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561.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

[14]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8.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5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中学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46-01

物理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而中学物理教学多倾向于机械式的生搬硬套,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影响了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的创造力。作为一名物理教育工作者,为了把主体性教育落实到物理学科教学当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物理课程结构,体现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体现教育目的的蓝图。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的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弹性和活力,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桎酷,这种课程结构有待于人的调整。

现在我国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基于“学科课程论”,所学的内容偏多、偏难,而且学生主要以学习学术知识为主,以升学作准备为目的。中学物理课程设置首先应充分体现发展的原则,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使他们在尝试、探究等活动中,获得自由、主动的发展。其次应体现多样化原则,过去那种单一的课程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针对这种情况应增加物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多样性,选修课的比重应有所加大,综合性的活动课值得推广。

二、实施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根据课堂上情感教育优化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初中生情感教育的三条原则—寓教于乐原则、以情施教的原则、师生情感交融原则主要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首先、中学物理课堂上寓教于乐原则,中学物理教师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要努力使自己处于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主导情绪状态,教师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的组织教学,给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形式、乐于学习的内容。

第二,教师要善于感性的处理教学内容,使之知情并茂,真正做到以情施教。以情施教的前提在于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充分的挖掘了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才在教学中“用情”。

第三,有意识的促进中学物理师生情感交融。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自己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此来熏陶、感染学生相应的情感。学生、中学物理教师主动创设促使师生情感交融的中学物理教学情景等方面。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大量的演示实验,还有大量的学生动手实验,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和综合能力,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即可以通过课堂实验探求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物理教学基本上成了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的“独角戏”,原因就在于“教会”并不等于“学会”作为教师的职责应重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会”上,也就是重在能力培养,重在物理素质培养。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规律都是很贴近日常生活的,学生在学习物理课之前,就已经凭知觉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认识: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前概念”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所以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针对学生在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模糊概念,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教学模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无疑会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这种实验探求法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不仅有效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会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动手实验的兴趣,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积极、能动的学习。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原则;抽象;原则;关系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7.001

任何一种教育原则的形成,都无法脱离某种教育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原则也不例外。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已经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必须由教育的实践来挖掘并形成。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思想的教育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即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完善。这一原则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教学过程,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必要前提。前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容的研究已经较为透彻,本文就不再赘述。本文主要从一般性和具体性出发,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原则。

一、一般性教育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一般原则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具体和抽象相统一。这三个一般性原则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它们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一般性原则框架。第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本质就是理论联系在实际。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实际就是指人们生活着的客观世界和在客观世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问题和矛盾等等。一方面理论是从实践中而来,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可是说有什么样的实践过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论,实践决定着理论。另一方面,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理论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来合理科学地改造自然、改变实践环境。所以,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决定了人们不仅仅要在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更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第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所谓的逻辑,就是指事物的内在规律或者事物在展开过程中所遵守的一般规律。它以概念、理论等形式出现,主要反映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人类思维和对世界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所谓的历史是指客观事物及其必然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类认识历史的过程。理论和实际是辩证发展的关系。逻辑是在历史中生成的,是历史的铺开延展。离开了历史的母体,逻辑就沦落为抽象空洞的理论而变得毫无意义。而历史含有必然的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世人所认知,否则就是一堆毫无关系的表面材料的堆砌。对于逻辑的分析和概括应该给予客观的历史,而对于历史的考查应该以逻辑的分析为依据,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解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事物的内在逻辑,在对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也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辨析和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三,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原则。抽象和具体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抽象是指事物的某个属性、本质等,是从对象整体中抽取出来,能够为思维捕捉并被加以概括的东西。而具体就是指客观存在或者是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能够为人类意识所反映的整体的事物。具体具有多方面的属性。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来积极探索实际,充分认识到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能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观点,在具体现实中提炼抽象思维,然后将抽象思维再落实到具体现实中。这一原则就包括了从具体现实到抽象思维、从抽象思维再到具体现实的过程。在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马克思哲学内容的基础上,一定要通过亲身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化为具体的行为,将马克思哲学原理落实到生活中各个方面。

二、具体性哲学教育原则

第一,批判性原则。批判性原则主要指:当我们面对前人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全盘接受,而应保持怀疑的态度,不盲目信从于任何权威性的理论,要通过自己的理性分析之后,再做出准确的选择。批判性原则中的批判一词本身就包含了为追求真理而怀疑的意味,它要求我们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否定现存,在接受事物的过程中也怀疑事物,不断地重复否定、扬弃和接收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对理论进行剖析,看到其中的精华和糟粕。第二,辩证性原则。辩证性原则是指用运动、发展、变化、联系、矛盾的观点来把握问题,看待问题,不仅仅看到问题的一面,还能够看到另一面。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够做到全面、深刻、客观,才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它要求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时,要对客观事物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既看到事物的优点和长处,又看到事物的缺点和不足,进而能够深刻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三,创新性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原则和辩证性原则决定了人们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具备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内涵是指不断地否定既定的常规,不断地尝试新的方法,不断地形成新的思维,使得思维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敢于创新、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崔青青,何金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素质教育应坚持的原则[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7篇

我国于1986年提出素质教育,并在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素质的培养目标。从而,在教育界掀起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浪潮,对基础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关于“素质教育”的涵义,一段时间内教育界提法较多。主要有:(1)“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的社会实践方式”;(3)“素质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按教育规律进行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指人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等等[2]。从以上的提法中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1)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2)强调主动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3)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4)重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不断更新的知识海洋中获得最基本和必要的东西;(5)追求终身扩展,学会学习,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增强适应和生存能力。

所以,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思想,它以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标准,引导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它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的。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可以说学科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实施场所,素质教育是学科教育的思想来源和行为准则。学科教育的任务是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完成,素质教育的思想要通过各门学科的教学来实现。

二、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中学教育中重要基础课程,它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从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对化学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看,“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辩证法是惟一的、最高度地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恩格斯)。化学是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体系中所涉及的科学概念、理论、原理和定律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化学教学一开始,就应以科学的方法论教育学生,使之建立物质及其运动的观点;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观点;质变量变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这对后期学习,培养科学的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化学学科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关于世界物质性和运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石,也是指导学生学习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化学学科中,所有的化学反应和物质都可以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和运动观教育的材料。

1•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物质观教育。在宏观上使学生相信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容易的。然而,还必须使学生确信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性。在化学教学中应着重从构成物质微观粒子的物质性,物质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等方面进行。在具体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电子显微镜拍摄的某些物质的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的照片,比如,苯分子照片,硅原子照片,可以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利用元素周期表可以向学生说明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及物质在构成它们的成分元素或原子种类方面所显示出的统一性。利用物质结构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物质、分子、原子分别处于物质的不同层次,从而理解物质的层次性。

2•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教育,着重从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运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等方面进行。例如,化学反应CH3CO2CH2CH3NaOHH2OCH3CH2OH+CH3CO2H是一个可逆反应。我们知道,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量不再变化,这时,相对于物质的量来说,该反应是静止的。实际上,该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仍在以一定的比例不断相互转化着,是运动着的。可见,这个化学反应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但是这个化学反应的进行必须有CH3CO2CH2CH3和一定量的H2O和NaOH作为载体,离开这三种物质,该反应是不能存在的。这说明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中学阶段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多。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及各种化学知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运动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岩石的风化,钟乳石的形成,钢铁的生锈等等。但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与原子、离子或原子团这些物质相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化学反应是统一的,这又体现了运动的统一性。

(二)培养学生关于自然界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

化学教学的任务不限于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双基”,还要通过对物质自身辩证法的理解,使他们在头脑中逐渐树立起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的观点。学会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客观事物,指导学习和处理面临的问题。联系和制约关系在化学变化中处处可见。如,在反应CH3CH2OH浓H2SO4170°CCH2=CH2+H2O中,温度对反应有决定性的作用,体现了温度对反应的制约关系:温度变了,产物也将发生变化。而且,该反应体现了乙醇和乙烯的联系,即乙烯和乙醇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实际上,每一个化学反应本身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的体现,同时也说明了任何物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化学变化而转变为其它物质,是变化的。总之,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在完成“双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变化的观点。

(三)培养学生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正确观点

在化学中的许多事实都能揭示质量互变规律。任何物质的量和质是不可分的,任何质总具有一定的量,任何量总属于一定的质,物质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如,在化学反应AlCl3+NaOHNaCl+Al(OH)3中,反应物的量变可以使化学反应产物有质的变化,如果nAlCl3:nNaOH≥1:3,则反应按上述方程式进行,产物是NaCl和Al(OH)3;如果nAlCl3:nNaOH≤1:4,则产物有NaCl和NaAlO3,H2O;如果1:4<nAlCl3:nNaOH<1:3,则产物是NaCl,Al(OH)3,NaAlO3和H2O。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由于反应物AlCl3和NaOH物质量比例的不同导致了产物的不同,这充分体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再如,化学变化Fe稀HClFeCl2通入Cl2气FeCl3中,铁的化合价由0到+2,再到+3,发生了量的变化,但是铁的性质却随化合价的变化而产生了质的变化。在化学教学中,这些都可能作为对学生进行质量互变规律教育的材料。

(四)培养学生关于事物是矛盾统一体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存在,事物的变化就是事物本身的矛盾运动。在化学中,一切原子、分子、离子都可看做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比如原子,它是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原子核和电子相互吸引,有相互接近的趋势,二者是统一的。但是,电子在核外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又使电子有离开原子核的趋势,正是这种吸引与离心作用使电子和原子核共同构成了原子。分子内也存在着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比如,在HCl分子中,H原子和Cl原子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用电子对的作用,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但是两个原子核之间又存在着斥力,就是这种在共价键形成中的吸引和排斥作用使氢原子和氯原子共同构成了一种稳定的矛盾统一体HCl分子。除此之外,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分子间、化学变化中都有矛盾的运动。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这些材料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法则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在中学化学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中学素质教育指导思想。

三、化学教育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途径

(一)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认识程度是前提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所谓名师出高徒就是这个道理。化学教师,首先应是一个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应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处理和分析教材的能力。其次,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明确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目的,力求让学生在青少年时代树立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教师应该抓住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对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检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引入一个充满运动、变化、矛盾的化学世界,使学生在这个客观世界里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各种科学能力,领悟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例如,NO2和N2O4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化学平衡,说明平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通过原电池实验说明金属锈蚀的内外因关系;通过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说明量变引起化学反应不同的质变等。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8篇

关键词 物理 教学 德育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可行性

1、中学物理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

物理学科是各类学校教育中设置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同样具有非常高的地位。由于物理知识具有精确性、可测性、实践性、客观性等特点,所以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

物理教学中可结合教材有关章节介绍我们的祖先对科学技术的申越贡献,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祖国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远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过物理学与哲学的结合点,如物质的运动、物态的变化、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与磁的联系、光的波粒二相性的发展等丰富的物理现象与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可通过物理学特有的逻辑性和精确性以及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激起他们正自与诚实的内在要求等等。

物理学科教材内容中蕴涵有丰富的德育素材,这为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对物理的教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通过其它各种方式向学生进行德、智、体的教育。例如,严谨的物理实验操作、到工厂去进行生产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从物理角度分析现象、用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工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等。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既能打开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社会经验,丰富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还避免了空洞枯燥的理论说教。教学不但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使德育的渗透更加生动、活泼,也更有实效。

3、高中物理教学手段多样化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除使用教材、粉笔、挂图等传统教学手段外,随着科技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如幻灯片教学、录像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育等。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讲解教材来渗透德育,还可以利用形象逼真的挂图、幻灯、音像资料、网络技术等,增强德育的感染力。多样化的教学媒体对中学物理实施德育来说,无疑又是一个有利的条件。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1、潜移默化原则

学校德育工作的低效性,其中德育工作在地位上“虚”,内容上“远、大、空”,形式上“单调、呆板”,显得苍白无力是原因。物理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物理教师进行德育也要注意方法与效应相对应,注意改善与教育对象的关系。古人说,写文章“理不直指也,故即事以明理;情不可以显出也,故借物以寓情”。我们也需要研究教育的“即事明理,借物寓情”,用爱心换爱心,以信任换信任。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不知不觉中完成,即“润物细无声”,引起思想上的共鸣,增强德育的渗透性和效果。课堂教学中进行无声的德育渗透,避免口号式的说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原则。

2、因材施教原则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应针对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此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德育因素,要防止牵强附会,生搬硬套,贴形式主义标签。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一定要按学科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硬性渗透,殊不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培养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 、情理法并用原则

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学生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德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4、对话原则

实现道德教育的互动,就必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采取“对话”式教学。“对话”教学是指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达到视界融合的方式。“对话”是指各方内心世界的敞开,是对对方真诚的倾听和接纳,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相通,也就是各方相互理解的过程。互动式道德教育以“对话”教学为基本形式,是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实施“对话”式道德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好的引导者,既要保持一定的权威,又要以一种伙伴的态度介入学生当中。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注意方面

1、德育渗透应适度地掌握"分寸"。

中国科学院路甬祥说,新世纪的社会发展,将更加依赖于科学的进步。教师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怎样将物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我们应该坚持深入、全面地把德育教育融会贯通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种现象、一个发现、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情感,都能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体验探究科学奥秘的喜悦,受到科学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发育生物学原理第9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辩证唯物主义;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联系观点、质量互变原理、否定之否定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以及发展观点等辩证唯物教育观点不断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提高了地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效率,推动了我国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一、在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中规律教学中融系观点

地理概念即是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本质的特征概括,是地理事物间联系的反映。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确切地对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相关知识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唯物辩证法基本原则的普遍联系法,引导学生揭示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教师在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中规律教学中融系观点时,应当注重定义与概念名称中地理要素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地理概念所形成相应的地理现象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规律的内涵,同时注重比较概念相同的地理要素,帮助学生厘清相关地理概念的适用范围,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凭借直觉理解相关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规律,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地理成因规律解释中融入质量互变原理

实物的发展具有质量变状态和量变状态,其中质变是实物本质上的变化,而量变只是实物在发展过程中的数量上的变化,并非实物的本质变化。由量变到质量、再由质变到量的无限交替过程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地理成因规律解释中融入质量互变原理,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地理现象形成原因和过程,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师在讲解地震发生规律相关知识时,可以灵活应用质量互变原理,地震的发生是地球内部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结果,同时也是量变到质变的真实体现,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地理周期规律分析中融入否定之否定原理

事物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都具有肯定和否定两方面,事物的存在就是事物肯定方面的体现,事物的灭亡就是事物否定方面的体现。实物的发展即是一个由肯定走向否定的过程,地中的很多周期性现象都是事物周期性规律的体现,如气候变迁、地球自转和公转以及地壳演化等地理现象,教师在讲解相关地理周期性规律时,可以融入否定之否定原理来进行地理周期规律的分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四、在地理现象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中融入对立统一规律

任何事物都进行着对立而统一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同样很多地理现象也是在对立而统一的过程中形成、发展以及变化的,如气流与反气旋现象、空气对流现象、地质作用现象以及水循环现象等地理现象。因此,在地理现象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中融入对立统一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地理形象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如地理现象中空气对流现象的形成便是一个对立统一的过程,地球地心引力作用使得空气呈现出下沉趋势,然而空气也会在太阳辐射时产生的热动力作用下而出现上升趋势,当地面温度地域地表温度时,空气会由于向地面补充热量而出现下沉现象,从而形成空气对流现象。教师在讲解空气对流现象相关知识时,可以融入对立统一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对流现象,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准确把握人地关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人地关系的实质也可以采用唯物主义教育中的辩证统一观点来进行解释。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地理环境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且不会受到人类各项改造活动的发生而发生改变,同时人和地理环境之间又是相互统一的,人们与自然环境间相互影响和制约,自然环境会在人类的各项改造活动的作用下,其物质和能量的供应能力会不断发生改变,来更好地为人们地各项活动服务。高中地理教学在地理现象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中融入对立统一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不断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五、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融入发展观点

事物的永恒发展是唯物主义教育的一大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都在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以及发展,人类社会同样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融入发展观点,不断向学生灌输可持续发展观点: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全球利益和未来利益,同时对环境持续供应与人类可持续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促进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束语

目前,高中地理教学中,在地理概念和地理分布中规律教学中融系观点、在地理成因中规律解释中融入质量互变原理、在地理周期规律分析中融入否定之否定原理、在地理现象形成、发展以及变化过程中融入对立统一规律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融入发展观点等自然地理教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的地理教学方式应用较为广泛,有效提高了地理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效率,推动了我国地理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兴民.浅谈人文地理教学中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6):82.

[2]林高财,熊小果.论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整体性[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8):277-277.

[3]王忠.谈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J].新课程•中旬,2013,(4):14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