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14 11:23:40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1篇

文章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以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探讨导论课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结合笔者的课堂实践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对应用型本科大学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建筑学专业导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我国的建筑学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建筑学专业导论课是建筑学科的入门课程,大部分学校设置的课程为建筑初步,分两个学期进行学习,其重要性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都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它不仅要使学生初步的认识建筑,了解建筑设计的任务和步骤,还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艺术修养,建立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和训练建筑表现能力等多项任务。而更为重要的,是应当通过该课程激发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掌握建筑学的学习方法,为未来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建筑学的专业教育中,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改革成为各大高校课程改革的焦点,笔者也结合本校应用性大学的特点和建筑专业“4+1”培养方式的特殊性,对建筑学入门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由于本校建筑学的入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课时的分配上都有所变化,课程命名为建筑学专业导论。

1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筑初步自1973年开设以来,经过几代教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但是由于近年来受大学扩招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所变化,加之现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广泛应用都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所冲击。特别是针对我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特色,迫切需要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来看,建筑初步分为相对独立的几大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后续学习的几大课程,这就造成了各大模块之间联系不够,老师在教学深度上把握不准确,学生在学完该门课程之后对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等弊端。具体的课程内容以集中在线条、渲染等基本技法训练为主,注重掌握操作性技能与规范性为准则,造成学生进入二年级设计时,对空间的认识、对形体的控制感到困惑。这种表现技能训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但也仅停留在认知阶段,有些同学也会因此丧失对建筑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2.1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学生学习的成长过程,按由浅入深、由基础到专业的顺序,将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分为专业导论一一设计基础一一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施工图设计一综合设计五个层次。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在专业导论课阶段,把一些简单的项目放到教学中,形成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认识建筑的基础上尽早的接触设计,熟悉设计,加深对专业的认识。作为建筑学专业基础课的建筑初步为两个学期开设,总学时196,改革后的专业基础课由建筑学专业导论、建筑设计基础及构成设计等三门课程组成,作为新生的入门课程,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初步认识建筑,认识建筑设计,明确建筑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培养学生学习建筑学的兴趣,实现真正的入门教育。

2.2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建筑学专业导论课就是要回答三个问题: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想法应如何表达?有了明确的问题,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的理论教学与课程实践就可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第一个问题的回答要贯穿整个导论课的始终,结合经典建筑作品的分析与相应的理论讲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要通过对历史上优秀建筑作品的分析再现入手,同时要讲授一些经典的建筑空间组合手法;第三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具体化,学生对什么是建筑设计有了一定认识以后,要通过教师对建筑表现手法的初步讲解以及完成一套小型建筑方案设计来摸索、体验具体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流程。应应用型本科大学及“4+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筑学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针对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笔者编制了建筑学专业导论课程内容和学时建议方案,该课程共开设了48学时,其中认知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8学时,每周平均3学时。其中认知教学为理论讲授包括:建筑概述4学时,建筑技法表达2学时,建筑平面识图、制图4学时,建筑方案设计入门8学时;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教师辅导,其中初始建筑2学时,建筑平面图抄绘4学时,小型建筑方案设计与讲评12学时。在认知教学中还加入了课程体系与就业领域介绍的章节,使学生在对后续的课程设置及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以后,会更加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弯路。教学改革后,强化了原有经典内容,如建筑空间形态构成、建筑方案设计初步;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如初识建筑、建筑识图;剔除落后的教学内容,如删除开设多年的水墨渲染,只对建筑表达技法做认知性介绍。

2.3阶段性评估完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一考定输赢的考试方法,增加阶段性评估,整个课程考核的分数由三部分组成,平时考勤加课堂表现占总分值的20%,阶段性的训练作业如,初识建筑、建筑抄绘等占总分值的30%,最后期末考核占总分值的5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使学生更加重视平时的训练,也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改革

3.1改变教学主体,增加学生主动性

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再是以前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是增加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主动去学习,例如,在建筑历史的讲解过程中,除了老师的重点讲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搜集国外与国内的知名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建筑区位、建筑特色,自己的认识等)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现个大家,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经实践,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信心,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自然记忆深刻。“初识建筑”是很多院校已经采用的建筑学基本功训练形式,经过多校调研和考察,决定将其引入本校课程体系中。可综合绘图和PPT演讲等方式,考核学生对建筑历史、工程字、线条练习等内容和汇报演讲的能力,这是建筑学专业的初学者对建筑的第一次正面感知态度的表达,识大家一个展示创意和设计想法的机会,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也从中发现了更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3.2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的始终

以前的建筑概论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课程免不了枯燥乏味,那么教学模式改革后的建筑导论课程在讲授的过程中增加具体项目,以项目为线索贯穿相关理论,理论结合实践,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建筑学专业的必备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以“小型建筑方案设计”项目为导向,讲述建筑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在学习完相关理论之后,最后以自己的设计方案作为考核内容。在教学之初就以项目为引导,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4教学改革的未来挑战

以项目为导向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教学模式。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下挑战,如授课内容深度及教材问题,目前对于课程改革没有针对性的教材,以往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与概括,这就使得许多内容与后面的课程有所重复,以至于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深入程度不好把握,希望通过后续工作,设计一套针对应用性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教学方案,也期望对其他导论课程有所借鉴。

作者:刘淑娟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白旭.对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9月第12卷第3期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高职高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整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分析目前各大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基于整合的思想,着重论述了价值导向、基本理念和整合要点,以服务于高职高专的技能培养要求,最后对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7-03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建筑设计基础技能为目标的一个课程系列,在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中,设计基础课程包括《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入门》以及《设计绘画》。但是设计基础课程之间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问题较为突出,并影响到内容设置、学时分配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未深入开展。本文即以该计划中这三门课的教学大纲①为切入点,对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研究。

一、核心概念

整合②是指基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系统内以及系统之间各要素关联性的挖掘,利用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积极地改变或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克服系统发展过程中构成要素分离的倾向,实现新的综合。整合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迅速变化的时代,由于众多因素改变着职业教育的面貌,这就导致了各组成要素之间关联性的缺乏,因此需要将整合概念引入到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研究中来,以实现在它们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二、问题分析

(一)课程目标

在原有教学计划中,已经确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并为后续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这几份大纲虽然均已注重贯彻了这个总目标,从单个课程看已经比较合理,但是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由于学制限制及培养目标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目标设置上还存在缺乏重点和层次性、部分目标陈述不够规范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建筑初步(1)原目标:①培养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②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建筑设计等有一定的理解。主要问题:①两个目标之间的主次关系不明确;②缺乏技能培养的具体目标;③目标二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一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初步(2)原目标:①了解形态构成在建筑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学习方法;②对当代建筑大师及其作品有一定了解,学会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掌握建筑形态与空间基本表达方法,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主要问题:①目标过于具体、缺乏统领性;②陈述不够简洁、明了;③目标二、三和建筑设计入门的目标二有重叠,需要进一步明确。

建筑设计入门原目标: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训练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表达技巧。主要问题:①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②与建筑初步一、二的部分目标有重叠。

设计绘画(1)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动手,多思考,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学生个人特点,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不够具体,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设计绘画(2)原目标:①在教学过程中,作好从单色认识到彩色认识的过渡,合理地安排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课堂写生为主。②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感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色彩对万物的影响,在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主要问题:①陈述不够简洁、明确;②目标设置重点与层次不突出,指导性不强;③缺乏与建筑初步和设计入门课程目标之间的关联性。

(二)教学内容

建筑初步(1)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其意义不言而喻,重点内容是建筑的识图与制图,主要包括建筑基本认识、建筑识图、工具制图、建筑测绘等内容。建筑初步(2)的教学重点是建筑形态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这是建筑的核心研究对象,它逐步将学生们带入建筑创作的领域中来,主要包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空间限定、建筑形态分析、大师作品分析等内容。建筑设计入门作为连接基础系列课程和核心系列课程的过渡,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专业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包括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建筑设计的过程介绍、建筑设计宏观环境解读、场地分析、建筑设计方法等内容。设计绘画(1)包括结构表现和明暗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整体构图、形体结构轮廓、物体间比例、结构、透视、明暗色调等训练。设计绘画(2)包括单色表现和彩色表现两个阶段,主要包括三原色的认识,色相、明度、纯度的概念,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复色、间色等概念的理解,色彩的调和配置。从以上对于教学内容的简述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还是缺乏整体性,均各自从课程自身的角度来编制教学内容,而没有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框架中,打破自身的界限,并进行内容的相互渗透、融合,增加内在整体性。具体分析如下:建筑初步(1):①建筑概述的部分内容与设计入门课中建筑设计基础知识重叠;②建筑方案图教学单元的案例选取欠妥;③人体尺度与设计入门课中空间的功能与形式部分知识重叠;④缺乏三维层面来识图和理解建筑。建筑初步(2):①理论性知识比重过大,包含了3个教学单元,这与高职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相悖;②教学单元过多,需要进一步精简;③缺乏与初步(1)的过渡性教学单元。建筑设计入门:①国内外著名建筑作品及流派介绍、经典的建筑设计理论简介、当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介绍等内容与建筑历史课知识重叠;②人体尺度的内容不够,这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③部分教学内容对初学者来讲太难,不宜过度展开。设计绘画(1):①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②结构素描对建筑设计尤其重要,但比重过小。设计绘画(2):①从就业市场需求来看,钢笔淡彩应用不多,因此此部分内容比重过大;②教学案例的选取较为独立,没有与其他两门课的案例结合。

三、整合思路

1.价值导向。高职高专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建筑就业市场输送合格人才,因此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研究中,始终要把当前建筑市场的基本走势、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作为重要导向。除了就业市场以外,高职高专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培养目标也是重要导向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就不宜按照本科的基础课程大纲来要求学生,必须要结合国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编制。

2.基本理念。在教学大纲的整合过程中,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对不同课程通过进一步审视和论证进行内容的增减,并根据各课程地位和关联度的不同,分配到这三门课程中去。主要思路是:首先在调研的基础上,把与市场需求、培养目标、学生特点不符合的部分内容删减掉,并增加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相关内容;然后再根据专业课程的性质重新分类。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通过课程内容之间的开放和教学进度安排中的相互渗透,来高效率地利用三年的学习时间,使它们能够形成“1+1>2”的效果。在这个理念下,各教学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相关性;并需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对部分课程的教学顺序调整,使三门课互有穿插,做到“边学边练、以练促学”。

四、整合要点

(一)目标的重新定位

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都已经贯彻了基础技能培养这个总目标,但是正如前面的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缺乏整体性,有的课程其目标过多,没有层次,有的课程目标之间重叠等。因此,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体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具体建议如下:建筑初步(1):①了解建筑的基础知识,对建筑、建筑师等有一定的认识;②熟练掌握建筑识图和制图的技能,准确地理解和表达建筑方案图;③增加对于建筑的学习兴趣,适应建筑设计专业的学习特点。建筑初步(2):①了解建筑形态构成的相关知识、并能够从构成角度来理解建筑;②熟练掌握用构成的方法分析和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基本学会用轴测图或模型表现建筑形态和空间;④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建筑设计入门:①逐步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提升认识水平及专业素养;②初步掌握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分析方法、设计过程;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1):①了解素描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结构素描的方法来分析和表达建筑形态与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设计绘画(2):①了解色彩表现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意义;②熟练掌握应用彩铅和马克笔表达建筑形态和空间;③增加对于建筑设计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的增减渗透

1.建筑初步。建筑初步(1)把重点放在建筑识图和工具制图中来并进一步细化,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取消这部分内容;将建筑综合表达的案例对象进行调整,与抄绘和测绘内容一致;将人体尺度的内容并入到建筑设计入门课程中;增加通过模型制作理解和表达建筑的课程内容。

在建筑初步(2)中,把重点放在形态与空间的理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强调关联性,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缩短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理论教授时间;对世界著名建筑实例的解析应进一步缩小建筑师范围,而增加统一建筑师的不同作品比较分析;能够将部分案例与设计入门课和设计绘画相结合,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某个建筑。

2.建筑入门。建筑入门课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将建筑、建筑师的基础知识并入到建筑初步一课程中,而在本课程中集中讲解建筑设计这部分基础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方法的讲解不宜过度展开,让学生从最基本的方法入手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增加从人体尺度、室内家具的角度分析和设计功能空间的课程内容。

3.设计绘画。设计绘画(1)着重训练学生的空间分析和表达能力,以具体的建筑空间、形态、构件为主,着重刻画它们的结构关系、形体组合关系,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增加结构素描的内容;减少明暗色调训练;与建筑初步(1)在同一学期,因此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其内容相关,如对门卫、门厅等空间作为教学对象。设计绘画(2)把适用于快速表现的马克笔、彩铅以及钢笔淡彩作为主要的训练内容,能够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建筑的主要特征并快速表现出来,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主要进行如下整合:减少或去掉钢笔淡彩的教学内容;增加彩铅和马克笔表现的训练;与建筑初步(2)和设计建筑设计入门在同一学期,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与它们的内容相关,如大师作品表现等。

五、总结与展望

高职高专设计基础课程整合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本文对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初步整合,目前这些成果已经在一线教学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2009年以来,教学质量和就业率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该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各课程的关联性分析,并对整合评价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注释:

①这三门课程大纲是指基于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教学计划(2009-2012版)而编制大纲。

②整合一词来源于系统科学,目前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广泛地应用,如建筑学、工程学、遗传学等。

参考文献:

[1]荀勇,程鹏环,王延树,吴发红.高等工程教育——德国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者,2006.

[3]陈君.对开发高职课程的几点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4(3).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启蒙教育建筑设计初步 自主能力培养兴趣培养

Abstract: Based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methods of teaching the basic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s. Through solving the problems,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independent capacity for architecture design can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 Initial education of architecture;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Independent capacity forming; Interes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我国建筑学教育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各院校都有其不同的教学特点,如培养人才既要有艺术感悟力,又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人文素质的合理组合等。低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的入门课程,这一阶段,教师要承担起学生们在建筑设计方面的启蒙教育,学生们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学习兴趣及专业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取决于该阶段。因此,《建筑设计初步》的课程教学尤为重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2、现状分析[1][2]

大一、大二的《建筑设计初步》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师担当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学的现状来看,建筑学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需完成从文化学习( 文外史、数理化) 到专业学习的转变,对于建筑现状和将来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他们刚刚开始接触,还只能停留在直观、笼统的感性认识层面上。很多同学对于建筑学的学习方法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过程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教师的帮助和辅导,时间跨度几乎要占据一、二年级。问题集中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上:

2.1基本功底薄弱

随着近几年本科教育的大规模扩招,许多高校增设的建筑学专业在招生时加试徒手画都只是走过场。高考的模式也决定了学生们不是为了兴趣选择专业。所以现在我们建筑学专业生源的美术功底都比较薄弱,对一些基本的美术常识、绘图技法都不很了解,这些问题都留给大一的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点点培养和启发。在这种模式下,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细胞”,兴趣和爱好更无从说起,经历了一学期的授课仍然对所学专业很茫然,甚至仍然不得其法,无从下手,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很大的被动性。

2.2 课程较多,能利用的时间较少

一方面,在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授的内容很多。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们要系统的学习素描、色彩、建筑制图等先修课程,通过大量的观察、分析、构思、图示学会表达,进行模型实验等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这个阶段,又有大学里面基础课程,譬如英语,政治、数学、计算机等等的学习。开设课程种类繁多,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强制要求又会使得学生们在时间分配上不得其法,没有安排好的话就会厚此薄彼,丢三落四。在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反映时间安排分配的问题,学习重点如何把握的困惑,虽然不能排除学生们偷懒心理的因素,但这个问题仍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解决好。

3、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思考[3][4][5]

基于这些现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学专业教师,在很多方面应该多下功夫,在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3.1 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思维能力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严酷的竞争和高考机制下,学生个人除了个别有家庭熏陶的,

职业意识无从谈起,对建筑的认识几乎都是知之甚少,大部分学生进入建筑学专业仅仅是出于对将来就业前景的判断,对自身特长、才华以及兴趣了解也都一无所知。所以现在建筑学专业生源的美术功底、空间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都很薄弱,动手能力差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他们在学习初期还难以适应建筑学以图形和空间为分析对象的思维方式。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时时关注学生心理过程的变化,把建筑学的课程教学变成一种有意思的课程,利用各种课题的综合性寓教于乐,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兴趣深入研究了解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尽可能的拓宽知识面。如大一《建筑初步》教学中设置《建筑施工图抄绘训练》与《大师住宅名作解析训练》作业,辅导学生时尽可能规范学生使用铅笔、丁字尺等建筑绘图工具,以及用铅笔工具进行徒手线条练习。与此同时一方面要讲解建筑制图的方法和知识,另一方面要利用实例为学生讲解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对建筑的鉴赏能力;在辅导学生进行外部空间体验分析训练和空间认知设计训练作业的时候,一方面要通过理论课讲解建筑空间的概念和认知方法,人体尺度在建筑中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培养一种细致观察人的行为与建筑的关系,身边建筑与环境设计案例的习惯,学会体验不同建筑空间,以及切身感受到各种不同的空间能给人带来的不同感觉,在实践中建立建筑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印象(图1—图4)。也就是说,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完成每个作业,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不仅能从作业当中掌握作业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到一种不同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思维习惯,建立起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兴趣,能够自主的学习。

3.2重点要加强基本功训练

建筑学专业跟别的专业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动手能力,履行一种近似于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环境中“做”设计的模式,而建筑学所涉及知识范围又很广。作为刚刚涉及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那么基本功的训练当然还是应该重之又重。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以高年级甚至以后都是用电脑绘图为理由,基本的徒手功夫都不好好学、认真练,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基本的绘图习惯、钢笔画的徒手练习、色彩感觉的训练以及透视图绘制方法等等这些基本功都是我们必须掌握并且要不断加强的。在低年级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大一阶段)教师都要努力引导学生重视这些内容的训练,通过评析学生的钢笔画作业,开展专项表现课程训练,以及对学生每一次正图完成深度的高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加强基本功训练的意识和兴趣。因为这些基本功都会潜移默化或者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学习过程,训练的不仅是徒手能力,更是建筑的基本感知能力,所以基本功训练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当是我们建筑学基础教学的重点所在。(见图5)

3.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增进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很强。一方面是由于进入大学不久,不能完全从中学阶段的教学模式中转变过来;另一方面也跟学生自身的特点有很大关系。作为教师,就必须就较强的责任心和耐心,一方面要努力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循序渐进的引导学习;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严格把握各个作业的进程阶段,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和锻炼学生的查阅资料的能力。建筑学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面很多很广,完全依靠课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的所需知识汲取量。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大量的工作需要课后去完成,这就要求学生们要好好利用课后时间,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且能够通过相关课题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丰富相关的建筑知识。好的习惯以及查阅资料能力的提高能够直接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在建筑基础教学中这一点也不容小觑。

3.4 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与讨论,帮助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意识。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绞尽脑汁画图,老师即兴发挥式看图,看到那里讲到哪里,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低年级基础教学中应提倡师生之间互动,强调学生之间交流。如我们在建筑学一年级设置的《外部空间体验分析训练》的课程中,就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地场所空间体验,在教师讲解基本的体验方法后,尽可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调研认知的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动性。对于学生在该训练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平等的与学生共同探讨,启发式教学,不包办代替;并要求进行PPT小组汇报讨论,鼓励和创造学生相互交流的更多机会,求得对该训练任务的完成。每一个作业都讨论交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个人阅读资料无法代替的,讨论使学生得到了宏观思想的交流,增进了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团队合作意识是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尽可能的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时间,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增强表达能力和表现热情。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具有被他人认可的价值取向,如果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思想得到大家的赞同,就会自觉主动地深入研究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创新能力。

4、结束语

建筑学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建筑教育界的共识。只有在一二年级的学习工程中掌握好扎实的建筑基本功,培养起对建筑设计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很好的过渡到高年级正式的设计课程中。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时时关注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摸索和总结教学经验,逐步完善教学内容,实时改进教学实践方法,才能达到建筑学基础教学任务的顺利地完成,帮助学生为其后的设计系列课程打下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黎志涛,建筑教育面对当前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 ] ,建筑学报,2007 (5) :6-8.

[2] 许勇铁,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福建建筑,2008 (12) :128-130.

[3] 刘源, 建筑启蒙教育与学生主体能力培养——对“建筑设计初步”课程的教学思考,科教文汇,2012 (07) :38-40.

[4] 孙晓鹏、罗朝阳、殷勇, 传统建筑设计课基础上的超越与发展,山西建筑,2008 (10) :225-227.

[5] 李真,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思考,科技信息,2007 (24) :502,511.

附作者简介:

戴慧,1980年11月,女,安徽省安庆市人,汉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张笑笑,1982年8月,女,安徽省淮北市人,汉族,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助教,博士在读;研究方向: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研究;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初步;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优化整合

面对我国环境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环境艺术教学越来越走向系统化、实践化、规范化,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身性质分析,它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是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的学科,是艺术与技术综合为一体的学科,它的产生为社会带来的是无限的价值。但由于学科建立的比较晚,而且又隶属于建筑设计专业范畴中的一部分,至今还归为艺术学门下,对于这样的一门专业,各个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有着自己学校偏向性的专业特点和课程设置,差异较大,无法统一,专业下的课程教材几乎没有。要想完善和培养出新一代艺术学科下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只有合理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以坚实的知识体系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础,拓宽学生就业面,达到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一体化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价值所在。

建筑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主干型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基础课程,此课程是对建筑设计初学者掌握建筑理论和建筑设计思维基础训练的启蒙教育。但是,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一个是工科专业、一个是艺术专业,在专业的方向性与培养学生的目标性上有着根本的差异。对于两个专业建筑初步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也应该按照两个专业各自的特征与需求而制订。如何培养专业性强、综合能力强的新一代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力量,是从事建筑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必须对建筑初步课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优化改革。

一、加强建筑初步课程体系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发展中分为三个发展平台、两大阶段系统,在以建筑为始终的基础学习中,课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可分为五个模块:基础理论和理念、程序和方法、理论扩展和实践、创新思维方法解析、手绘表达训练。但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本应学习五年的知识量被压缩为四年学完,这对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既然已经制订,我们就得尽可能在这样的期限内培养出五年培养效果的学生,并且在不断地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制订出合乎我国国情、适合专业发展以及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方案。由此一来,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课程进行系统地整合,构成符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的课程体系。

建筑初步课程作为核心基础课程的重点,应具有系统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训练环节。其中,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可设置为阶段性的:

第一阶段,使学生基本掌握建筑及建筑设计的所有理论知识。理论部分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基础理论和理念模块要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析建筑初步的基础理论和学习理念,探讨建筑设计的特点、本质和审美的问题。由此让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素质。

第二阶段,基本掌握建筑设计的思维方法、设计程序和专业技能。程序和方法模块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建筑设计程序步骤及设计方法,为接下来的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扩展知识部分,是针对国内外的著名建筑进行赏析,并且增加学生的知识量,为今后的学习作足准备。

第四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中创意性思维的能力,并且在课程训练中掌握构思与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提高综合的方案能力。在此阶段还要加强实习实践的训练,增加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建筑初步课程内容优化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我们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发现:一直应用的建筑学的建筑初步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完全是针对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课程内容,其中忽略了建筑艺术形态中的一些构成理论和空间形式,以及在艺术范畴内对建筑设计的一些创意性的思维方式和原理;在设计基础的训练部分,也忽略了针对艺术生审美培养的鉴赏能力训练和创造性思维训练。这些内容都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在建筑初步课程中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因此对于建筑初步课程的内容进行了优化改革:建筑学专业的建筑初步课程包括建筑原设计理论部分和设计基础训练两部分。而我们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培养特性,把建筑初步课程内容设置为:建筑设计理论、国内外建筑赏析和设计基础训练三部分。

1.建筑设计理论部分包括:建筑概论,建筑的基本要素,建筑空间的形式与秩序,建筑的设计原则与思维方式,建筑设计的阶段步骤。这样的内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对初步的建筑概念和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的掌握,符合自身专业的课程属性和其他课程知识点的衔接。

2.国内外建筑赏析部分:包括国内外建筑发展概况和世界建筑赏析两部分。这一部分的增加是为了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建筑的特征以及了解著名的建筑大师们的设计思维方式,为学生带来知识面的拓宽,充分反映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于学生特有的培养方式和对于学生意识的引导和开发。

3.设计基础训练部分包括:建筑表现基本技能,建筑综合表达训练,建筑空间组合训练,建筑设计基本步骤训练,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创意思维训练)。此部分的设置是在学生对建筑的认识与理解之后进行的基本技能与创意性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空间意识以及创意性的思维能力。

三、建筑初步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采用PowerPoint演示课程内容,配合大量的示例图片,使学生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和认知。尤其对于艺术专业来说,更加具有表现力,并且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有着巨大意义的。

另外,在建筑初步这样的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这是低年级学生的课程,对于刚刚接触建筑与设计的学生们,我们应该改变一开始就大篇的理论和强制性的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研究得出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引导讨论式教学法”,在开始的第一堂课,可以先以引导的方式开始课程,寻求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到老师设计的课程内容,使学生不感觉到有压力和抵触,并且在理论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互动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讲授当中,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总结归纳能力,并且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此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延伸,而且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强化建筑初步课程的实践训练

现代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都是优秀生,但是在找工作的时候,却都备受打击,其原因就是只有理论的学习,没有实际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到了工作单位无法马上进入工作状态。针对这个问题,各个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实习实践课程的存在,但是相对可以与就业单位无缝接轨还是相差很远。所以,为了让学生可以在学校既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与就业单位无缝接轨,我们以建筑初步这门课程作为改革的样本,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实践训练课时,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几乎在学时上各占50%。这样的改革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之后就可以马上进行相应的实践训练,尤其是建筑初步课程中可以结合实际环境中存在的实体建筑,使学生了解一定的材料、技术、工艺,并结合建筑的理论知识进行实地讲解与分析,学生会更加直观和立体地理解所学内容。

课程的改革与优化都应该为课程的内容与模式建立符合专业性质的新方向,打破旧的不合理的内容,并且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为主角的现代教育观点,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 工作过程系统化;职业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26-01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工程专业、暖通空调与设备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同是又是环境、建筑、土木类等专业的必修或限选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再加贵州省目前正处在基础设施建筑,工业化扩大发展的阶段,对此类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加,特别是能从事一线施工岗位的技术人才。这正给了我们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更大的就业空间。但高职类学生在校时间短,学历层次也比较低,所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调整办学思路,改革教学体制。以下是本人关于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改革一点建议。

1 本课程的特点

一栋建筑物需要包括水、电、暖等各种建筑设备,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讲述建筑内部给水排水的,它构成了建筑设备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建筑内部和居住小区的给水、排水、热水供应和建筑的消防给水、特殊建筑的给水排水,建筑中水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安装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术知识。同时建筑给排水又与电,暖等部分相互联系,所以,这门课程与电气、燃气和供暖通风空调等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定位不一样,教学应该是有区别的。

2 课程改革的建议

2.1 更新教材。 据调查,现在使用的一些教材是普通本科教材简单的翻印,内容比较生硬,对高职学生来说理论性内容过多、过难,学生根本无法很好理解。目前市场上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非常少,有的教材出版年限已久,里面存在一定的过时、不符合现在新技术要求的内容。这样的教材肯定不能适用高职高专人才教育,我们必须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的办学需要,根据技术发展的需要,对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材中理论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而适当增加实践内容。

2.2 课程改革思路。 传统的教学受前苏联教学计划的影响,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意图是把工作中可能用到的知识尽可能多地灌给学生。具体表现在专业课程以章分类,各知识点独立成块、简单罗列、互不相关,理论体系上缺少有机联系,学生缺乏对课程的整体了解,通常被琐碎的细节困扰,因而产生厌倦情绪,教学效率低。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工程类课程。原有课程对系统特性、系统设计、运行方案等讲得较少,课程的设置越来越重理论轻工程知识。高职《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能力的人员,再加上高职学生学习时间短的特点,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规律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课程教学中必须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这一客观规律,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科学安排课程的顺序。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

2.2.1 初步的感性认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接触过建筑给排水系统,只是未意识到这是一门工程技术,要求学生多观察生活,还可以通过一些实物图片等,对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服务对象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2.2 第一阶段——课堂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教学楼、宿舍区等入手介绍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服务对象——建筑、人及与此有关的基本理论,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初步的理性认识。选择“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学习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给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及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等内容。力求在“学”中体现项目导向,在“做”中体现工学结合。

所谓“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是我国借鉴德国“双元制”,特别是在认真研究“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课程模式,也是目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院校在积极探讨的模式。工作过程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一般包括六步程序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

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具体化,根据专业需要可将学习内容分为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建筑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除系统、建筑热水及饮水供应系统、建筑给排水设计实例等几个大学习项目,每个大项目下又设立多个子项目,都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展开。结合高职教育“重实践,轻理论”,学制又较短的特点,建议各项目例题前后连贯,即每项目的计算例题统一,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解,又有利于学生识图,所有学习项目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来构建知识体系,项目的实施尽可能符合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教学过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只是作为项目的设计者和实施过程中的指导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直接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如给水管网水力计算,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给水管线水头损失的性能特征,为日后确定管网所需水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2.2.3 第二阶段——课程设计阶段。 若以学生身边的真实建筑为实例进行设计,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随时到现场去看,极早的更正一些常见错误,节省了课堂理论教学时间,避免了大篇的理论讲解。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7篇

1问题的提出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居环境城市化的加速,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和明晰

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准确而全面的关于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描述,普遍存在着对尺度概念的某些模糊认识。所以,有必要对建筑空间尺度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予以拓广。

2对现有尺度概念的分析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曾以很多篇幅具体论述比例问题,但对于尺度本身的性质却很少提及

托伯特•哈姆林在其编著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中,把尺度问题单独提出来加以研究。该书把比例和尺度作为两个并列题目,且尺度列于比例之后。也许是由于哈姆林建筑理论的权威性,自此以后,几部有影响的建筑理论著作中关于尺度与比例的论述都维持了这一顺序。实际上,比例和尺度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并列概念,比例应是尺度范围内的从属概念,将尺度置于比例之下,属于主从关系颠倒,它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影响了人们对尺度概念的正确认识。沈福煦在《美学》一书中,认为尺度是“在建筑设计中以人高为衡量建筑物或构筑物大小规模的标准,亦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本身各构件间大小相比的合理性。”这个概念亦较模糊,容易使人们对尺度概念产生误解。清华大学田学哲主编的《建筑初步》教材中,“尺度主要是指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建筑中有一些构件是人经常接触或使用的,人们熟悉它们的大小,如门扇一般高为2~2.5m,窗台或栏杆一般高为90cm等等。这些构件就象悬挂在建筑物上的尺子一样,人们会习惯地通过它们来衡量建筑物的大小。”前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定义,后一段话是对尺度概念的解释,通俗易懂。这种以常规部件为基准使建筑获得尺度感的方法,一直作为现在建筑理论中关于建筑尺度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是基于视觉的形式尺度或形象尺度。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次大会制定的《北京》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整个人居环境来研究建筑空间的尺度问题,就会感到《建筑初步》中的定义虽然简明、准确,但有待拓广。在拓广建筑空间尺度概念的时候,应力求简明、准确、全面。

3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包括地球、大城市、小城镇、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单体建筑、室内、家具等

人们在建筑环境中的生存活动对建筑的体验,并不是简单生理需要的舒适感和视觉美感,而是整个身心体验的感受,故有环境心理学和心理空间的概念,这表明存在着心理空间尺度。例如,我们初次到某一校园参观,比起后来在该校园生活了较长时间来说,前者感到该校园要大得多。又如,我们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点去,去的时候比回的时候感觉到路程要长。所以,广义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应是:在人居环境的不同空间范围内,人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用身心来体验建筑整体环境空间所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该空间大小的综合感觉。这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3.1尺度的字义所谓“尺度”,按中国汉字组词方法来顾名思义:“尺”是尺寸的尺,是衡量线面体空间大小的基本标准单位,是绝对大小的量;“度”是度量,是用尺来量取线面体空间的行为过程,是动词;“度”又是程度,包含着等级差别的意义,它是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的比较而产生的相对大小的量,这与比例概念相近;俗话说,“凡事都要有个度”,这个“度”是无过之无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这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原则,却也表达了一种审美观。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中的“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就表达了一种尺度概念。所以,建筑学领域中的“尺度”,其概念虽与真实大小的尺寸有关,但本质上是表达人们对建筑空间比例的大小关系的一种综合感觉。

3.2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经过设计建造构筑的人居环境空间都属于建筑的范畴。由于高科技的航天、通讯和交通设施的迅猛发展,地球给人的感觉已变得越来越小,故有地球村的说法。宇航空间站上的宇航员看地球,就是一个“小小寰球”,飘浮在黑暗一片的宇宙中,是货真价实的“弹丸”之地。这表明地球的尺度已变得越来越小。再如,虽然大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立体交通与通讯系统使城市面积扩大了好几倍,但城市给人的感觉反而小了,即城市的尺度变小了。现代人来看中世纪的一些城市,也会感觉马车时代的交通广场尺度相当小。实际上,中世纪时期的人会感觉到这个广场的尺度够大。所以,尺寸是绝对的不变量,尺度是相对的可变量,是随人类活动范围和人的移动速度而变的量。

3.3比例是不变量,尺度是人感觉的量,是可变量比例是对象自身内部的绝对尺寸关系,它不受周围对象的影响。尺度是人们体验对象之间相对关系的感觉,它直接受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尺度在衡量建筑的美感上也和比例一样,是为了建立和谐的秩序关系。即比例要达成建筑物本身的和谐关系,而尺度要达成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写作论文及建筑物与人的融洽关系。一般设计手册上称的“人体的尺度”,严格来说,应该是“人体的比例”。之所以对尺度和比例概念产生这样的模糊认识,原因可能是对《建筑初步》中尺度概念的片面理解,只抓住了“建筑与人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和建筑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忽略了这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大小感”。超级秘书网

3.4比例是影响尺度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人的行为习惯和舒适性为标准来看比例,则建筑的整体、局部、细部间的相互比例关系能对尺度感产生影响。而且,建筑实体与空间虚空的这一对虚实的量的比例关系也影响尺度感。例如,在城市的一个区域中,当几幢体量很大的建筑处于相互之间距离很大的环境中,它们的尺度感并不很大。

3.5视觉的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以往对尺度感的研究,很大部分都属于视觉尺度感。另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尺度感的存在。但视觉尺度感仍然是决定尺度大小的主要因素。

4结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空间尺度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明晰,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拓广建筑空间尺度的概念和应用,必将对人居环境的广义建筑学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田学哲.建筑初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2版).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8篇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勘察,认识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中规定,房屋建筑与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宜分阶段进行。不同勘察阶段勘察对象的划分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归纳为四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初勘)、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详勘)和施工勘察。本文通过对某项目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回顾,与大家分享自己几点认识与心得。

项目概况

喀什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北依天山南脉,西倚帕米尔高原,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是开阔的半封闭喀什三角洲平原的腹地。为满足新城区场址方案的要求,受喀什市建设局委托,我院承担了喀什市克孜勒河南岸帕哈太克里乡所在场区的可行性研究勘察。

〈插图1-喀什市区及拟建场区位置关系〉

勘察方案的编制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中针对可行性研究勘察的条文原文如下:

4.1.3 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搜集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地震、矿产、当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

2 在充分搜集和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踏勘了解场地的地层、构造、岩性、不良地质作用和地下水等工程地质条件。

3 当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必要的勘探工作。

4 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应进行比选分析。

对于4.1.3条,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解读。可行性研究勘察,应对拟建场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这句话说明了可行性研究勘察的目标是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应符合下列要求... 。这句话说明了针对勘察目标提出的工作方法的要求。1收集资料,包括地质资料与工程资料;2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3已有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增加必要的实物工作量;4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拟选场地时,对比分析。

明确了目标与方法,就可以进行勘察方案的编制。由于本项目地处外区,且工期紧张,故前期收集资料、踏勘的工作与外业工作同时进行。最终的勘察方案及外业工作的开展过程如下。

1.搜集资料。

首先收集了当地的地理信息、区域地质资料,对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初步的认识。其次,在当地乡政府的帮助下,搜集了大量拟建场区即帕哈太克里乡的相关资料,如道路、建筑物、农田、水系的分布以及对场地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克孜勒河与天南维曲克河的雨洪作用的历史等等。

2.踏勘。

踏勘首先是对场地现有资料的验证,其次通过踏勘可以对场地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对完善勘察方案有很大帮助。由于本项目工期紧,在外业工作开始前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踏勘,而是利用卫星照片完成。

GoogleEarth(以下简称GE)是一款可以查看世界各地卫星照片的软件。对我们的勘察工作来说,它有着以下诸多优点。①它比地形图更加直观。虽然不是实时的照片,但其分辨率较高。在国内的1级2级城市,其像素点分辨率小于5m以内。如喀什市区,其卫星照片就可清晰地分辨出各条道路、各个建筑及地形地貌等。②GE的照片是矢量化的照片,照片中的点都带有高程与坐标。也就是说在GE中可以进行采取高程点、点的定位、距离的测量等等。虽然不能取代测量工作,但仍有很好的参考价值。③GE的“回顾”功能,可以看到同一地区在过去不同的时间点的照片。在某些特殊的项目(例如采沙坑的治理),人力作用已对场地地形地貌产生较大的影响,GE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场地原始的地形地貌。④GE的手机版客户端GoogleMaps结合手机的GPS功能,在城市中这样建筑密集、参照物较多的区域,有着很好的定位效果。,认识。

在本项目前期,首先在GE中截取了1幅分辨率为5376x3328的场区照片。在将其与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对比后,发现二者基本一致。,认识。,认识。也就是说,在卫星照片的拍摄时间至今,场区地形地貌基本没有变化。,认识。在照片中可以清晰的分辨出场区位于克孜勒河与天南维曲克河之间,西侧为G314国道,东侧为G315国道。,认识。场区内以农田为主,乡村道路呈方格网状分布其中,周边分布着少量的民宅。

在后期的外业工作中就直接将照片当作地形图使用。因为照片的图像很直观,在现场进行找点等工作时非常方便。

2.实物工作量的布置。

根据前期搜集的资料了解到,拟建场区组成岩性为一套砂、圆砾、粉土及粉质粘土的互层结构,场区河流两侧古河道发育,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沼泽湿地。同时甲方想了解对于工程建设场地的不利因素。根据上述信息,首先布置了验证性的钻探工作量:以1公里为点间距布置了钻孔,深度15~30m,以揭露地层;其次,针对盐渍土、水土腐蚀性、湿陷性、地震液化等岩土工程问题布置了相应的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的工作量。

有着前期搜集的详尽的资料与中期对场地有针对性的、详实的工作量,后期报告的编制自然是水到渠成。而且笔者认为,一份优秀的勘察方案对于一个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来说,相当于已经完成了一半。故报告的编制过程在这里就不作详述。

什么是可行性研究勘察

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4.1.3条的解读,可以看出它明确地定义了可行性研究勘察的勘察对象、勘察目标以及主要工作方法。同样,对于初步勘察、详细勘察和补充勘察,规范的4.1.4~4.1.10,4.1.11~4.1.20,4.1.21条也有着明确的定义。各勘察阶段的勘察目标、要求、和主要工作方法见表1。

各勘察阶段的勘察目标、要求、和主要工作方法表1

建筑初步认识论文第9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转变,市场对于建筑工程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具备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土木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和房地产和经济管理等基本知识,能够在社会各房地产公司、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项目监理、管理等公司从事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1、《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目的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是我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的学习重点主要是学习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和空间想象思维的能力,进行方案表达和设计的能力,本文就《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思索《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关键点所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其把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相关知识的框架体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改革的探讨

2.1调整师资队伍结构的组成

目前国内的建筑院系教师队伍多半是由研究生或博士组成,他们中许多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方式过于“纸上谈兵”。笔者认为可以借鉴欧美高校,他们的建筑设计课的主力教师大部分都是建筑设计公司或建筑设计单位的建筑师,他们可以将其在工作中的管理经验和对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的实际体会应用于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教师队伍人员不足的压力。

2.2《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 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大学以前没有经过专业的绘画训练,所以基本功的训练对他们以后的专业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我们现行的专业教学中,《建筑设计概论》课基本上主要以建筑初步的课程内容为主,而建筑初步课内容主要包含有中西传统建筑设计的发展理论、训练学生的绘图表现能力、模型制作、建筑方案设计方法、形态构成等几个部分,其中手绘表达部分对于初学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练习,它要求学生大量的进行“渲染图”训练,要求学生把画面的内容表现的非常细腻与逼真。作为一种设计表现工具,其作用必须肯定,但是必然会占去大量的教学时间,而我们建筑设计概论课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最终能够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所以有的学生会刻意追求绘画效果而轻视了设计本身。手绘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这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心。其形态构成部分内容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和空间造型能力,空间思维的训练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其次是对空间的认知能力,最后是对空间的创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理论讲授和学生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来进行。笔者认为模型制作部分内容应调整至手绘表现和形态构成之后,并且要加强模型制作在设计过程中的力度,要求学生结合绘制好的平面空间、三维立体空间、建筑材料知识等,将其制作成立体手工模型,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一个空间从平面到三维再到实体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对空间有着较好的认识。另外,还需将计算机技术很好的融入建筑设计概论课程中,例如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模拟技术可以使我们身临其境,能大大缩短方案设计创作和修改设计方案过程所花费的时间。

(2)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应至始至终贯穿于整个《建筑设计概论》课程教学中,如教师在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特征时,可以先通过拍摄或网上搜集的大量工程照片、三维模型进行理论讲解,后组织学生去参观正在建造中的中国传统建筑或者参观已经建造好的传统建筑,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传统建筑的做法和特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在现场动手测量,课后绘制再现的方式,同时结合工程图纸以及教师的点评和修改,将书本上的枯燥知识形象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和绘图以及创造能力,以满足将来的专业工作岗位需要。

2.3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体系

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建筑设计课题的选题范围应尽量灵活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题的选择或任务书的拟定,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激情,又能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整个课题的设计过程和完善不是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大学教师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引导者而不是方案的设计者。当前学生的作业和作品中要么有着太多的雷同,要么就是存在着过多教师修改的痕迹,这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重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方式。

2.4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建筑设计课教学方式多半都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一种被动式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新世纪的教育观应该首先提倡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所以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我们应该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的训练,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需要加强学生的设计方案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最后还需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和竞争等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1)授课阶段。除了对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基本理论的详细讲解外,应该多结合实际案例或者是古今中外建筑大师的作品进行分析,将理论融于案例之中;

(2)课程作业。课程作业或任务书的拟定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拟定,然后进行分组制作,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协作,不仅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起到相互学习和促进的作用,还能够培养大家的团体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并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3)幻灯片汇报阶段。在课程作业完成后,教师应鼓励学生登上讲台以幻灯片展示的方式进行方案成果汇报,引导学生勇于表达,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述方案的能力,因为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求毕业生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社会交流能力。

(4)课堂评图阶段。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教师就是权威的心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学科性质,笔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应以课堂公开评价的方式共同参与课程作业的点评,而不是过去以教师为主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观念,通过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判断价值观。

(5)鼓励学生课后多参加各种设计“竞赛”。通过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不仅可以迫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出成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3、结束语

《建筑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以教学内容改革为主,强调学生的手头和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和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关键,同时借鉴其他院校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逐步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马黎进.建筑初步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12(4)

[2]陈永昌.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高等建筑教育.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