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视新闻报道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4 17:33:08

电视新闻报道

电视新闻报道第1篇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指对社会重要事件进行深入的探究,追踪事件的来龙去脉,探索事件背后的规律,这是一种独立的新闻形式,属于介于新闻通讯和新闻评价之间的一种独立的新闻形式。同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凭借于生动的画面和现场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

1.1客观性

电视新闻报道通过视频记录和反映客观的事实,通过多方面的取证追踪事件的最新动态,最终加以评论和总结,发现事情的真相。电视新闻报道与报纸新闻深度报道和杂志新闻深度调查的区别就是在于其画面的真实可感性,观众可以从电视画面上直观的感受到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和变化过程,并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

1.2启发性

观众观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需要用理想的思维去剖析和解读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真相和规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为了争取更多的观众,就必须收集各种一手资料,通过媒体表现技巧来揭露事情的真相。观众在观看新闻报道节目的同时,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警策。从这个角度说,新闻报道对观众具有道德启发作用。

2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现状

相比于西方国家的媒体,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起步较晚。中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引入这种新闻形式,中国第一个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是央视的《观察与思考》,这个节目的特点是不仅是对新闻世纪的评说,而且还深入到新闻事件背后,寻找到其中隐藏的故事。之后,诸多电视台都开播了类似的节目,显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其中,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就属于成功的典范。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以下问题。

2.1注重叙述,缺乏评论

当前,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注重叙述而缺乏评论。有的媒体在进行报道是,为了突出新闻的新奇特点,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气氛,而缺乏对事件的思考。有的电视台甚至以这样的方式作为标准,例如中央电视台就明确指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节目就是访谈多于谈论。实际上,电视新闻不仅要记述新闻事实,还要表面自身的立场和态度,这也是媒体应该具有的责任。

2.2不能正确处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关系

电视新闻具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责与功能。正面的新闻报道可以歌颂先进典范、弘扬社会正气,而负面报道则是通过对社会负面典型的批评来警示群众。很多电视台都不能正确处理好两种报道之间的关系,有的电视台走了红色路线,只注重报道证明新闻,宣扬英雄事迹;有的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专门报道负面新闻,通过批判性报道吸引观众眼球。各级电视台在处理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关系时都存在一定的倾向性,不能很好的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2.3新闻报道缺乏应有的深度

很多电视台在制作深度报道节目时,往往选题门槛过低,深度不足的问题。为了达到播放时长,就拖长新闻叙述,在节目中融入了很多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或者利用新闻手制造悬念,渲染气氛。这样的新闻报道,虽然包含了很多内容,但是缺乏对新闻事件深度的思考。同时,由于采编人员业务素养的限制,他们对事件的评价和趋势的预测也缺乏理性的分析。

2.4过于重视形式,节目缺乏内涵

纪实手法是新闻报道常用的手法,合适的新闻手法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让观众置身其中。对新闻人物的报道也会增强其性格色彩,让报道变得更加鲜活。但是,一些电视台的新闻报道节目过度注重新闻手法的运用,虽然视觉效果很好,但是内容上却没有做到精益求精,选题过滥,缺乏核心主题。

2.5节目过多过滥,缺乏新意

当前,各级电视台都制作播放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地方的文涛拍案、新闻夜航等等。有的节目能够深入社会,关注老百姓的生活,深受关注的喜爱。一些地方电视台纷纷仿效央视的节目制作方法。但是,由于不同级别电视台掌握的资源不同,所以一些实力较差的地方电视台很难像央视那样掌握独家的资源,只是将报纸、杂志和其他电视台重点报道的节目重新报道,缺乏足够的新意。

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略

3.1抓好选题工作

深度报道的选题来源应该多元化,注重实效性,除了有关大政方针的新闻外,还应该选择和普通百姓有关的社会新闻、百姓生活的细小问题,例如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等。所以,新闻报道应该选择有“热度”的新闻,将新闻视角放在社会上的热度问题之上。例如,哈尔滨电视台曾经做过一期《追踪假冒五常大米》的新闻报道,对于假冒五常大米的生产、加工、销售的环节都进行了追踪报道,并且还指出其食用的危害和预防策略。

3.2深入社会生活,注重新闻表达技巧

对于新闻深度报道,选题是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进行深入的报道,电视台应该选择一些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作为深入报道的题材。同时,新闻还应该有个核心的主题,通过严密的论证来表达自身的观点而不是直接把自身的观点强加给观众。最后,也应该注重叙述说理的方法,事情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电视新闻应该深入新闻事件,探索背后的故事。

3.3做好对新闻事件的再现工作

新闻的深度报道工作不仅要报道新闻的现在状态,还要追溯新闻事件的发展背景和其产生的原因。新闻事件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其历史画面是不可再现的,但是电视工作者可以通过深入报道,将新闻事件发生时的诸多事件联系起来,利用电视技巧帮助观众复原当时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复原可以是目击者的回忆,也可以是一种电视画面的虚拟。

3.4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新闻深度报道必须建立在诸多的新闻事实之上,为了保障结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就必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采访和报道,这样的深度报道才更加说服力。特别是对那些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更应该从多角度采访不同类型的群众,听取不同人群对问题的看法,让观者形成独立的价值判断。对于批判性报道,更是要讲求证据的真实性,多听取专家的分析和评价。

电视新闻报道第2篇

(一)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状况

自1980年5月《国际新闻》栏目开办至今,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已历经30多年,使得深度报道逐渐走向成熟。《国际新闻》的出现为我国新闻界打开了新的思路,成为驱动电视新闻改革和深度报道的引擎。紧接着同年7月,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该栏目注重报道的思想性、政策性及时新性,独创了采用评论员形式与观众对面交流。杂志型新闻栏目《东方时空》于1993年开播,其中的《焦点时刻》凭借其内容触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4年创办了《焦点访谈》,该栏目在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成功架构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形式和框架,并且开批判性报道之先河,通过将舆论监督和新闻事实报道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深度报道的道路。1996年开播了《新闻调查》节目,其节目的定位为调查性深度报道,融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为一体,无论片子的长度还是报道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新的突破,自此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成熟。

(二)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1.深度报道缺乏评论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普遍存在注重叙述而缺乏评论的问题。一些媒体在报道时,过于注重选题的新奇性及表现手法的夸张,而忽视了对事件的思考。中央电视台更是明确指出,对事件的报道只是为了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并没有标明自身的立场与态度。

2.主观倾向性过于明显电视新闻具有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责与功能。正面的新闻报道可以弘扬社会正气,传播社会正能量;而负面报道则是通过对社会负面典型的批评来警示群众。然而,各级电视台在很多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性,不能很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有的电视台只走歌颂路线,仅仅报道宣扬英雄事迹的新闻事件;有的电视台只做批判性报道,专门报道负面新闻,以提高栏目的收视率。

3.记者自身素质有待加强一些记者往往为了凸现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而陷入“自我表现”的误区,总会在喜欢在提问的时候,不忘在镜头前表现自己,比如,通过不断地提问、追问甚至逼问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名嘴”形象。更有甚者,个别记者竟然完全不顾自己采访的任务,借题发挥,本末倒置。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以电视观众为中心理念

现阶段,各个地方电视深度报道栏目,逐渐关注社会民生,开始真正面向他们的观众。当前的大众传播活动,受众群体开始崛起,他们已由被动接受逐渐转为主动选择,并且希望平等地参与交流和对话。观众本位时代的来临,意味着运作深度报道栏目,就要立足于电视观众群体,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新闻记者要全面深入生活,真正触摸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总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制作必须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与观众面对面地实行交流和对话,并逐步由过去单一的宣传功能转变为复合型的传播模式。

(二)合理运用电视新闻表现手法

电视新闻表现手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节目的播出效果,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运用各种特技手法把受众带入节目中,如蒙太奇,进而传达一种潜在的情感和主题。比如,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对于一些感情冲突比较激烈事件进行处理时,可以在导语之后直接插入人物在事件发生后的反应,也可以直接展示事件的结果,并配以震撼力的场面或音响效果,从而快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在节目不断深入进行中能够继续看下去,使其跟随节目引导者进入报道主题,从而对报道主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新闻报道应坚持客观性,站在中立的立场报道新闻,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然而,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角色,是无法完全避免人的情感表达的,而且新闻工作本身就具有惩恶扬善的工作原则,带有主观性的态度在所难免。新闻调查节目《双城的创伤》中,记者型主持人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的泪水的画面,久久停留在观众的脑海里。这一抹,拭去的是眼泪,留下的是温暖的人文关怀。诚然,这种情感的表达必须要有一个“度”,一个基于对新闻事实尊重的度。总之,新闻工作者既要主动深入新闻一线亲自做采访,把新闻事实原原本本传达给受众,同时又要从事实本身跳出来,体现“人”的特质,展现新闻报道独有的魅力。

(四)加强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

高校应加强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为新闻也提供高素质的后续力量。这部分大学生自身有无限的潜力可供挖掘,非常宝贵,然而,一部分学生在报考这个专业时具有盲目性,比如有些同学单纯地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好玩,可以通过针孔摄像机记录、曝光社会的不良现象。对于媒体来说,这些学生并不能做好新闻工作。只有心怀对事业的热爱、对真相的渴求,才能像水均益那样,即使身临伊拉克前线进行报道,也能纹丝不动,处之泰然。尤其是对于深度报道来说,负面性新闻题材较多,需要记者的高度投入和奉献精神,高校应优先选择具备这些特质的学生,并对其进行逐渐的实践培训,有助于为他们将来的新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电视新闻报道第3篇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相对于新闻事件的一般动态性报道而言,即对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的报道。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新闻事件、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现象做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新闻报道形式。西方新闻学概括深度报道是“以今日时态核对昨日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来”。两种解释基本道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深度报道旨在揭示新闻事实的内部联系和因果关系,反映事实产生的原因、环境及其发展过程,挖掘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打破一事一报、一事一议的新闻报道旧框框。可以说,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电视魅力的具体体现,更是电视观众日益提升的收视心理、审美情趣的需要。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做好深度报道。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

首先,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偶发事件,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的方面的深度挖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具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是贴近群众,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记者要把好选题关,要高瞻远瞩,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正如中央电视台1994年《焦点访谈》、1996年《新闻调查》的分别开播,就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深度报道在我国出现。这些节目的开创不仅表现在尖锐的泼辣的节目风格上,更表现在前所未有的报道思想深度与力度上。《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这里,以《百万大移民》为例:首先选题上内容深刻,具有宏大的社会与现实意义。这期节目的选题是移民———宁夏西海固地区百万大移民,在我国现在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1972年联合国考察该地区后,定论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但是在这里至今还生存着百万居民。“在宏观经济逐年增长的今天,西部山区的乡村里,还有人年复一年,过着这样的艰难生活。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对于这部分生存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人们,40年来,百万移民,已经、正在、将要搬迁到适合居住的地方。这个选题,反映了西部山区的贫困生活,也反映了政府在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方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而当地的移民由开始的扶贫移民,到后来改为生态移民,也为这种移民模式提供了经验与范例,具有宏大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二、注意理论思辨性

彰显新闻力量。具有较强的理论思辨色彩是深度报道的又一显著特征。深度报道的生命在于通过构思严密的逻辑力量,以精心的选材配以理性的思索,让观众从中悟出道理。深度报道的思辨色彩可以表现在对于生活各个方面的理性思考中,既有政治的、也有经济的;既有道德的、也有理论的。关键之处在于思辨出事实表面之下隐含的本质以及对本质的敏感和认识,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进行思考,从而实现感染人、教育人、启发人的社会功效,彰显新闻力量。

三、强调各种表现手法的科学运用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做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索,但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互补性组合式的。深度报道传播信息丰富,具有强力的故事性与冲突性,这类报道在叙述上,运用调查、评论、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冲突及其相关的影响、发展趋势等方面立体化报道新闻事实。电视可以对某一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进行多侧面、多色彩、多层次、交错、立体式的集中报道。《百万大移民》节目通过在一个即将要搬迁的村子里,原本46户人家,最后工作人员只找到了两家,其中一家的故事来叙述的。他们即将搬迁到的地方叫红寺堡———宁夏最大的移民安置区。这里从开始的戈壁滩,到现在的移民安置区,由荒凉变成居住区,由一个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到人口几十万的区域,中间充满离开故土艰辛与大自然的抗争,离家与贫困的冲突,但结局却是幸福的。为我们展现了近四十年的历史的缩影,信息丰富,而且具有强力的故事行和冲突性。新闻深度报道在画面上应具有高度的纪实性。电视画面具有“再现性”、“现场性”、“概括性”等传播特性,会使故事的讲述更具表现力,更具趣味性,这有利于反映生活的原始面貌,展现时间发展的过程。新闻深度报道在解说上有着叙述的真实性,评论客观。在进行电视深度报道时,不仅要有传神的画面,还需要有深刻、优美、契合画面的、能够让画面焕发光辉的解说词。新闻深度报道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人文关怀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精神底蕴。对报道对象的主体性、报道的模式化问题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新闻深度报道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在我们日益发展的社会,我们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一般的新闻报道也愈不能满足我们对事件的了解与认知。我们想要了解更多、知道更多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因此,在今天我们需要这种新闻深度报道,而且是越来越需要。而这也是媒体发展过程中必要的阶段,为了受众,也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新闻深度报道的探索和实践只是刚刚开头,发展前景广阔。所以,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记者编辑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报道第4篇

要把好选题关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在电视新闻宣传中,经常会出现选题不准、小题大做、起点低的平庸之作,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记者缺乏宏观意识,缺乏把握全局的本领,因而在捕捉新闻时吃不透精神,掂不准分量。

所以,深度报道的选题,应该源于动态消息,也就是说,不应失去新闻性。除了与大政方针有关的内容外,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所面临的困难、困惑,诸如城市交通、环境污染、住房困难、下岗再就业、产品质量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更容易引人关注。其次,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开掘也不能称其为深度报道。

如中原油田电视台新闻部制作的《中原油田科研单位薪酬改革:激活一池春水》,报道在企业薪酬改革中,以前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科研人员因为薪酬分配不合理,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离开了单位,科研单位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记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题材,深入挖掘内在的原因,由点带面,报道了现在随着企业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打破了原来的薪酬分配模式,实施项目负责制,按劳分配,薪酬坚持向高技术岗位倾斜、向专业技术骨干倾斜、向创新人才倾斜,吸引大量人才重新返回工作岗位。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搞好深度报道,取决于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基本功是否扎实

电视新闻记者是用摄像机去观察世界、反映社会的,他必须在新闻事件的现场,用摄像机把发生、发展、变化的事态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制作出生动的、有血有肉的新闻报道,并通过现代化的传送技术手段,传播到千家万户。

深度报道的题材,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要善于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

因此说记者在采访中既要“身”入又要做到“心”入,做到扎实、深入、理性。在采访中,要围绕问题的核心,从侧面、反面以及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采访基本功扎实的记者既不会出现让有重大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走的终身悔恨,也不会出现把重大新闻处理成一般消息的终身遗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新闻的深度报道。

注意理论的思辨性,彰显新闻力量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以报道内容的分解式为特点,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展开,并具有整体的内在联系,就其报道的层次来说,都有递进性的特性。因此,报道的信息容量大,结构完整,给观众以较大的视听冲击,从而产生强势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个盖子不能揭》是一组连续报道,从马路下水道窨井盖丢失,一些群众深受其害开始,记者跟踪报道窨井盖丢失的原因,采访了市政管理局、废品收购站、公安局特业科等,使人民群众了解了窨井盖为什么会丢失,问题出在哪里,主管部门采取过哪些措施,现在的态度怎样,下一步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等,事件有始有终,结构完整。

创新思维,给深度报道增添活力

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还在于记者能否以创新意识采访到更多更鲜活的新闻。

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要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社会生活,挖掘鲜活题材使之有所创新。一条新闻线索,有几家甚至上十位记者到现场采访,此时创新思维强,用心专注的记者所得到的往往与众不同。不仅报道形式上选择适宜,而且用语贴近社会,走近观众,画面精美,感染力强,让观众品味到新闻中的视觉艺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记者对每一条新闻线索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创新思维进行深入采访,努力运用好有限的新闻资源,把新闻报道做深、做精。

新闻的活力是创新的着眼点,创新为新闻活力供给养分。记者要善于发现问题,要善于抓住新闻的“焦点”,并进行深度的挖掘,就能深刻反映出鲜明独特的个性,达到点石成金的效果。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要注重各种表现电视手法的综合运用

全方位调动电视的所有特长,充分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兼容视听多种表现形式,调动资料、图表、字幕等各种功能,满足观众的多元信息需求,都是搞好电视的深度报道的重要保证。

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显然过于古板,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在正常报道的同时,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不用另外配音和解说,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结合,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

深度报道在表现形式上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的。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要善于将像、声(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科学运用,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总之,深度报道是一种更为全面的、深入的报道方式,搞好深度报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读几本教科书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它需要新闻记者自己长期地、脚踏实地地在新闻实践中去磨炼,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提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才能水到渠成。

电视新闻报道第5篇

“民生”二字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可当做百姓生活生产的意思。关于民生新闻的内涵目前业界与学界尚没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应该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源于基层生活观察与体验,二是促进解决民生问题的新闻互动传播活动;另外,民生新闻发展离不开个体话语与媒体结合,民生新闻是民生话语在传播中的体现,即老百姓在新闻传播中拥有了话语权。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新闻具有专业性与一定的门槛性,传播者负责传播,受众负责接受,可进入自媒体时代,受众与传播者角色不再固定,受众可以通过例如手机等媒体信息而成为新闻传播者,传播者的角色不再垄断,新闻媒体的传播地位受到挑战,媒体发展重点由“我要传播什么”改变为“受众要接受什么”,新闻传播格局由“传者天下”进入“受者天下”,受众成了新闻的起点与归宿,民生新闻应运而生。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节目打破传统新闻传播模式,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迅速得到市民的关注与好评,被认为是电视民生新闻的先河。在媒体市场化发展大潮中,这种立足民生的新闻,贴近百姓生活,报道老百姓身边的事,因而既能保证收视率又能保证媒体口碑的新闻节目迅速得到扩散,全国上下纷纷模仿并主推民生新闻,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推出民生新闻栏目,媒体发展焦点落在民生新闻。

二、从“走转改”看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

2011年8月以来,、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要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其实是当前对社会新闻报道存在问题的正面要求。近年来,由于民生新闻受众反馈效果很好,电视民生新闻保证了电视的高收视率,报纸民生新闻也保证了受众的购买频率。笔者从电视民生新闻人手,总结了最近几年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几种问题表现。

(一)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星、腥、性新闻——基层内容缺失新闻传播中过分追求星、腥、性新闻,热衷于追踪明星大腕、炒作花边新闻,娱乐受众眼球,民生新闻节目中大量充斥着交通事故等血腥新闻,媒体传播只关注眼球,对普通群众的生活没有兴趣,缺少基层生活,缺少对基层老百姓真实生活的关注,至少在比例分配有失衡,关注度不够。

2.报道模式化——基层形式缺失报道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式,一是内容上的模式化,二是新闻报道方式八股化,没有创新,由于各民生新闻定位基本雷同,所以呈现出来的新闻也大同小异,几乎每天充斥时间段或版面的多数是城市中的负面新闻,报道远离正常生活,民生新闻一大特点就是正面新闻让步于负面新闻;如纵观陕西西安几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第一新闻》、《直播西安》和《西安零距离》,在内容上几乎一样,而在报道方式上也没有太多差异,几档节目看不出栏目特色。

3.表象新闻——基层深度缺失关注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更多是将老百姓身边事进行罗列,缺少对表象性新闻的调查与深入。如在记者走基层新闻实践中,陕西广播电视台的《都市快报》过于基层表象化,只是报道城市中收入不高人群的生活现状,而缺少对基层生活的亲身体验。基层群众生活不是通过旁观就可以得到,不参与其中怎知基层百姓生活辛酸。新闻过于表象描述,缺少报道的深度,进而也就没力度。

(二)民生新闻问题引出的危机

民生新闻的角色应该是“邮递员”,一是将老百姓的问题呈现出来,让全社会来关注基层生活难题进而解决难题,二是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实现良好沟通提供一个平台。可是由于民生新闻在发展中一味注重眼球效应娱乐大众,基层的社会问题得不到良好的社会关注与围观,民生新闻的民本思想只停留于形式,加之民生新闻对负面新闻的加重比例报道,民生新闻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潜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

1.新闻负面化使受众对社会认知呈现负面化负面新闻过多报道,脱离了社会现实,往往会使受众在社会认知方面产生一定的偏差,会激发受众对社会生活的恐惧与不安,社会和谐因素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缺失,加之民生新闻中过多报道家长里短,真正的基层民生问题得不到媒体传播,下情得不到上传,基层民众与上层管理者的沟通平台缺失,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累积,进而使得部分群众解决问题的方法呈现极端化发展。

2.基层角色沟通缺失使社会矛盾冲突化发展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基层角色得不到媒体传播,各基层角色沟通存在缺失,表现为各社会角色不理解,每个角色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别人,因为他不了解别人,所以谈不上理解别人,这种沟通缺失,将会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在非正式沟通渠道下扩散传播。将会使新闻传播无基础、政党宣传无基础,社会矛盾常态化、升级化发展。

三、民生新闻中基层意识缺失分析

民生新闻从某种意思上讲,是将民生意识带进了新闻传播领域,更多基层百姓的生存与生活进入了媒体传播的视野,可随着各档民生新闻节目的出现,在市场化发展模式下,民生新闻的发展呈现出“有收视(基层表象)无基层(基层本质)”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片面追求市场收视率媒体市场化发展,每档节目都在追求收视率,在“活着才有话语权”的媒体发展体制下,民生新闻类节目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一切为了提升收视率,新闻内容出现现象化罗列,所以每天出现的多数是交通车祸,多数是火灾,多数是家长里短,一味追求眼球效应来保证收视。

2.市场化的成本效应新闻强调时效性,所以民生新闻市场出现了“抢”新闻,抢新闻的时效性,只要让受众第一次听闻,新闻才有吸引人的力量,因为抢新闻,所以大量民生新闻出现“少调查或不调查”的局面。另外,星、腥、性新闻最能吸引眼球,一条明星新闻或凶杀新闻不允许太多的成本包装,新闻本身就是热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最多的眼球,成本效应较好。基层新闻往往比较冷,需要记者去调查,这样的新闻成本大,时效性也不能保证,新闻眼球不是很高,成本效应不高。

3.民生新闻传播者培养体系缺少民生新闻关注街头巷议,媒体经营者只关注新闻量的保证,而忽视对新闻质的提升,记者编辑每天忙于跑新闻赶稿子,而忽视对自身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媒体管理者只关注每天有新闻播,在跑民生新闻的记者中很少有时间去培训业务与理论认知能力,导致民生新闻的记者流动性较强,而新进记者往往又缺少应有系统性新闻素养训练,在这种认识体系下产生的民生新闻必然缺失对新闻深度的把握。

四、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

基层应该反映社会内在的本质问题。较好的收视率反映电视新闻有很多受众看,这只能是一种基层表象,有区别于基层本质。笔者认为,真正的民生新闻不仅好看,更应该有用,也就是能让受众行动的新闻,能让人捐款,能让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遵守交通规则,能让欲违法者守法。民生新闻的从业者不仅仅是单纯地传递信息、呈现事件,而应该在报道的过程中让受众关注事件,提高受众的行动能力,促进社会角色间的互动,从而通过新闻传播解决民生问题。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基层民众的基础性支持,所以民生新闻的发展应该更多关注基层民生,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基层化发展可以从基层新闻报道层面与民生新闻的基础建设两个方面展开。

(一)基层新闻报道层面

1.基层新闻常态化报道常态化有两个方面:一是日常报道的量比例体现常态化,正面新闻与负面新闻的比例。城市民生问题与农村民生问题的呈现比例。在民生新闻发展之始,基本上所有的民生新闻节目都定位于都市市民生活,对于农村新闻的挖掘基本没有,以致长时间以来,民生新闻中农民形象缺失,农民在新闻中的话语缺失。所以基层常态化,应该让各种基层角色实现真实比例化,各类题材新闻实现真实化,只有这样,新闻才能贴近真实,贴近生活。二是报道形式基层百姓化。民生新闻在报道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以普通基层大众能接受或喜爱接受的方式展开新闻互动,如播新闻、说新闻、聊新闻、论新闻甚至可以让新闻以活动实现。传播方式不拘一格,更多元化,如都市拍客,让受众参与进来,让传播成为一种互动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另外,名主播也可以进基层借助名人让新闻传播具有扩张力,进而让新闻有影响力。

2.基层新闻可看性与有用性并重在市场竞争下,强化民生新闻的基层意识应该正确处理好新闻好看与新闻有用两者的关系。市场化发展,媒体发展就应该遵守市场发展规律,吸引眼球占领市场,存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基层新闻可看性是保证有用性的前提,但可看性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有用性的手段。所以说,新闻媒体记者走基层不是目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改善基层民众的生活现状,让新闻有用。这一点,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向公共新闻的方向转变。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事实上,在我国,民生新闻在发展之初也是借鉴了美国公共新闻的思想,如2Oo4年江苏卫视的《186嘶闻眼》全程直播了江苏省公推公选22名副厅级以上的干部,但是这种公共新闻的思想也只是停留于尝试,没有形成规模与制度。在具体操作层面,笔者认为应做到:“内容安排上旨在实现有用性,形式上旨在实现可看性,形式一定为内容服务”,民生新闻应该注重新闻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上进行探索。

(二)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

民生新闻的基层基础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人手,一是让百姓走进传播世界,二是让新闻传播者走进基层的世界,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制度。

电视新闻报道第6篇

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播电视新闻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报道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在演播室中看到主持人的“光辉”形象,更要在现场看到主持人的精彩报道。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一些有建树的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有新闻的地方“我”在场。对于现场报道的研究目前还没有现成的系统的理论,业内人士和专家也都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

一.现场报道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日渐凸显

“现场报道就是主持人在新闻事件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做口头叙述,同时通过镜头展示现场动态和环境。”①一般来讲,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必须在现场口头完成,这也是发挥电视新闻优势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典型的现场报道应该是主持人从头到尾在新闻现场活动,无论是开头介绍,中间采访,结尾处理都是现场的同期声而不是后期制作的合成声。西方电视界还认为,好的现场报道不应过于简单,肤浅。高标准的报道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其中包括新闻稿的精心写作。

现场报道对电视新闻主持人来说,是较高水准的报道形式,要求主持人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即席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简单的说就是播音员加记者的能力。正像新闻调查的主持人王志所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我国目前一些黄金栏目的主持人,在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后,都具备了较强的现场报道能力,像东方时空的几位总主持人,新闻调查的长江,董倩,王志等等,他们在一些大型报道中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一些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如康辉,胥午梅,章伟秋等也在积极的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未来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也必须具备现场报到的能力,这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二.现场报道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1.形式单一。

有些主持人本身并不了解新闻报道的真正含义,只是出于形式的需要,为了出镜而出镜,为了现场而现场,套用万金油的语言,做一开头介绍,然后就从画面中消失了,这完全不能起到捕捉新闻“点”,连接事件的脉络,引导观众看,带领观众调查的效果。充其量是起到了报幕员的作用,而这对于新闻报道是没有意义的。其实现场报道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介绍,访谈,评述,现场解说,座谈等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服务于报道内容,才能揭开笼罩在新闻事件本身与观众之间的隔膜,让新闻事件中的真人,真事,真情通过主持人的活动与观众面对面。

2.内容肤浅。

在有些节目中,做现场报道的主持人完全没有考虑到,在某一具体的事件中,观众到底想知道什么,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说话才能更加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只是泛泛带大家走一圈,结果却是一年辛苦半年粮,事倍功半。观众看到的东西还是镜头里明摆着的。前面我们谈到,好的口头报道是要经过精心准备的,虽然有些新闻来不及准备很长时间,但一定要有一个报道提纲,选准点位,在什么地方出镜,在这里要说些什么,不要全靠现场发挥,没有准备是不会有高水平的发挥的。因为现场报道不能走马观花,否则你看到的和观众看到的是一样多的,要重在挖掘现场,否则你的活动就只是让观众看到了你,而没有完成“你让观众看到什么,你告诉观众什么”这一根本任务。现场情况是相当复杂的,我们的主持人就是要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使其简单化,有序化,清晰化。

三.现场报道中现场感的产生

一般来讲,主持人走进现场,特别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现场,情绪是很容易产生的,也就是说很容易达到产生现场感的第一个因素---保持亢奋的情绪,因为他看到了现场的情形,听到了现场的声音,闻到了现场的味道,这比文字稿件来得直接,也更容易让人激动。这时主持人更多的是要控制情绪以更恰当的方式,更贴切的语言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这件事意味着什么?语言是报道中的纲,我们常讲提纲挈领,就是这个意思。如果说现场编辑是现场报道的技术层面的问题,那么现场语言的组织就是现场报道的艺术内核所在。

对于电视报道来说,表情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让采访对象读懂你的表情,当然不是做作,也不是说要装成谁谁的样子,那样就成了表演,脱离了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美国一项对新闻主持人素质的权威调查显示,真诚是排在理智和经验之后的第三大必备素质,真诚的表情也是主持人和观众交流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让观众在看到主持人的同时就基本上了解了新闻的性质和内容或者说是问题的严重程度,这样的现场报道应该是新闻报道的最高境界,我想这应该是主持人努力的方向吧。(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表演系)

参考文献:

[1]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0.

[2]张颂.《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电视新闻报道第7篇

央视的名栏目《致富经》深受全国农民观众的欢迎,但在新闻采访过程中,我们也经常听到农民朋友这样的一种声音:“《致富经》很好看,但有些农作物或是养殖品种并不适合我们这里,我们本地的电视台应该多介绍些适合我们种植和养殖的内容。”其实,关于农民致富的报道我们也有,但不是很多。当不断听到农民观众的这种声音后,我台不仅办起了专门介绍农民致富的电视社教专题栏目《金色大地》,而且在新闻节目中也开设了专栏“走进乡村”。作为新闻节目中常年开设的专栏,我台对“走进乡村”栏目作了科学的规划。在播出档期上,每周不少于三次;在单篇要求上,强调以故事化的手法,时长不少于两分钟。在内容上更作了详细的分类和安排,先从总体上分六类:种植类、养殖类、种养结合类、加工类、农产品延伸类、其他类,再将每一类按品种或是形式等具体细分,并从同一品种或形式中按不同的种植方式再分这种处理方式,按系列的形式进行报道,有计划有重点,保证不会在短期内出现题材枯竭。

二、讲身边正能量的故事

2012年的年度热词“正能量”一直到现在都为人们津津乐道。任何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它们都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那什么是正能量?有学者认为,正能量指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当下,人们为所有积极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①我们发现了许多充满“正能量”的“身边好人”。于是,我台便在新闻节目中,以“身边好人”为名,开设了弘扬正能量的专栏。《陈文九:用真爱演绎多重角色》、《施经良:多为群众办点事》、《投递途中捡到提包五千现金完璧归赵》、《社区阳光社工温暖失足青年》、《风雨五十载婆媳亲情胜母女》、《毛水南:柔肩挑重担33年如一日》等一大批报道,不仅在区域内形成了弘扬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氛围,而且也向上推送了“义务送素不相识的车祸伤员前往医院救治的王新”、“面对困境,不离不弃,坚强守护家人十八载的毛菊兰”等一批中国好人和江苏好人。去年3月份的一天傍晚,一位妇女在海门市区某银行自动取款机前准备取款时,遭到歹徒持刀抢劫,这位妇女不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机智地与歹徒周旋,最后喝退了歹徒,这一过程被银行自动取款机的监控记录了下来,本台记者第一时间获悉后,立即展开了采访报道,在本台播出的同时,又把新闻发给央视,在《东方时空》播出。后来“海门正义姐”喝退持刀歹徒的故事在全国多家媒体转播,形成了正能量的较大反响。

三、走进日常生活,关心观众衣食住行

本地的房价最近行情如何?农贸市场的菜价有何波动?各类换季服饰有没有推出?这一季流行什么?车站渡口的情况是否正常?这些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话题,是抓住观众的“强力黏结剂”,因为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围绕在我们身边的报道,在上级台是难以看到的。

(一)定期信息

以我台为例,在新闻节目中,长期开设了“天气资讯”、“车站班次”、“菜价一览”、“农事提醒”等固定专栏。“天气资讯”一般情况每周一播出,介绍本周的天气特点。如果遇到台风、大雪等极端天气,每天都会播出相关内容。“车站班次”和“菜价一览”每天都有,一般安排在新闻节目的最后,以图表的形式播出,其中“菜价一览”选取市区主要农贸市场的常规品种。“农事提醒”每周固定播出两到三期,记者和农业部门紧密联系,在他们的各类信息中寻找适合报道的题材。

(二)分析反常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些衣食住行方面的反常现象。如:某一品种的菜价近期高得出奇、某商场的换季服装超低价销售、某农户的农作物大面积死亡,等等。当记者得到这些反常情况的信息时,一定要第一时间展开采访调查,在报道中详细分析原因,给观众一个真实的理由。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反常事情本身就具备了吸引人的要素,对这类事情的深入分析报道,也一定能牢牢抓住观众。

(三)提供决策依据

老百姓在生活中要做很多选择题,大到房价现在是偏高还是正常,何时动手买,小到某某地方新开了一家熟食店,很想去尝个鲜,但不知品质如何?这些如果能在电视新闻里面找到“参考答案”,那对观众的吸引力不言而喻。我台每个季度都会对房价等热点商品,同时又是百姓消费的必需品作分析性报道,指导百姓理性消费。我们也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的话题,夏季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发期,每年入夏以后,我们在新闻节目中都会定期一些卫生、工商等部门对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检查情况,给百姓消费提供参考。此外,在看病、装修、旅游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会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热点展开调查报道,给观众决策提供依据。

四、弘扬地方民俗,激发观众主人翁意识

民俗是传统文化中最贴近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涵盖了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民俗也是最能形成本地共同关注点的重要一极。每每涉及民俗的话题,总能激起大家的热议,究其原因,便是民俗话题,容易激发观众的主人翁意识。对地方民俗的报道除了被动地报道一些动态消息之外,更需要主动出击,制作一些有影响力的系列报道和专题报道。2008年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门山歌是海门民俗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对海门山歌的报道也是我台弘扬地方民俗的主要抓手。从2008年开始,我台制作了多个不同版本、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宣传片,在新闻性专题栏目中制作了五集系列片,在新闻节目中分“山歌起源”、“主要人物”、“艺术道路”等多个主题采制了多篇系列报道。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式宣传报道,在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一年,海门山歌也成为全市大街小巷热议的话题。此后,海门山歌每一年的新发展,每一次的创新,每编排的一个新剧,我台都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报道,让本地观众充分感受到拥有这样一个民俗品牌的荣耀,让“海门山歌是值得所有海门人珍视的瑰宝”这样的概念深入人心,这种主人翁意识无疑能推动观众更多地关注这方面的报道。此外,我台还加强了地方特色饮食、传统节日特色风俗的报道,在弘扬地方民俗的同时,也让观众在电视上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本文来自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杂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五、放大区域特色,增强观众自豪感

电视新闻报道第8篇

其行文特点是:从一个引人入胜、趣味盎然的人物小故事(或人物、场景、细节)开头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故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它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这种注重结构,突出细节,节制表达的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借鉴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常常能使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易读性和趣味性,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既见事又见人,用故事制造悬念,用悬念串起情节,用情节反映命运,用命运深化主题,从而使新闻报道变得生动活泼,悬念迭生,有力吸引读者眼球、充分唤起读者的兴趣,所以颇受读者欢迎。

“华体”引入我国后,曾在报纸媒体上风靡一时,国内的知名媒体《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深度报道,都有着典型的“华体”的风格和特点。其实,概括一下,“华尔街日报体”就是以人物命运为骨,以调查评述为肉,以细节语言为神,即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精髓就在于“以人为本”,这种理念不仅表现在报道内容上的人性化、个性化,而且新闻主题也体现着深刻的人文关怀意识,同时也顺应受众的接受心理。掌握了这种报道理念和方法的精髓,“华体”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2007年1月16日,央视一套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类的栏目《新闻调查》播出的《反“流氓软件”之路》,就有着极其鲜明的“华体”风格。节目一开始,记者用两句通俗易懂的话解释了什么是“流氓软件”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新闻调查内容,“今年47岁的老颜是个老网民,上网已经成为他最平常的事情。可是2006年,他的生活却被网络彻底打乱了”。记者就从老颜的这个既普通又典型的网民的个人经历和切身感受出发,讲述故事,娓娓道来,从而抓住观众收视心理,吸引观众注意力。接着又采访了其他网民,述说了一个共同遭遇,引出了新闻调查的主题:“流氓软件”。然后,采访逐步展开。采访对象涉及面广,从普通网民、“流氓软件”开发者、杀毒软件公司负责人、反“流氓软件”联盟发起人、软件行业管理者、到法律界权威以及互联网管理部门负责人,记者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剖析“流氓软件”背后的利益链条,揭示“流氓软件”的生存的土壤和深层背景,叩问与“流氓软件”有关的各个方面,让他们各抒己见、针锋相对,拨开层层迷雾,厘清利益纠葛,从而制造悬念,层次分明,最终触及了反“流氓软件”的解决之道――立法,使新闻主题得到有效深化和提高。可以说,“流氓软件”损害的是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互联网在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那么声讨“流氓软件”的意义也就越来越重大,与大家的利益亦息息相关,反“流氓软件”之路也就是维护广大网民利益之路。节目最后,又回归到人物身上,“颜先生:这个网络不属于我也不属于你,属于全国人民,给我们一个文明安全的空间”。一个带有悬念的结尾,发人深思。整个采访一气呵成,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扣人心弦。

电视新闻报道第9篇

由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与CNN、BBC新闻频道的所有制不同、新闻价值观不同,其媒介立场、报道内容、选题方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三者在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和手法上却具有诸多相似之处,这是客观存在的电视新闻报道规律导致的必然结果。

新闻资讯主流化

从节目播出时间表可以看出,央视新闻频道和BBC、CNN新闻频道在节目内容和节目编排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新闻资讯为主,其他新闻形式为辅。一是三者都以新闻资讯为主要播出内容,实行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全天播出新闻资讯的时长均为16小时左右,约占全天播出时长的70%,每条新闻平均长度约2~3分钟,既交代了基本的新闻事实,又对其原因、影响、意义做出简要分析。

二是三者都有意识地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的播出比重降低,有效保证了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但每逢周末,三家电视新闻频道都会一定程度地增加电视谈话类节目、专题类节目和纪录片的播出比例。

央视新闻频道的重播率较高。尽管三家电视新闻频道均以新闻资讯为主要播出内容,但在最新新闻资讯(尤其是世界范围内的新闻资讯)的播出量和更新速度上,央视新闻频道与CNN、BBC还存在一定差距。

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资讯的重播率较高,全天全新新闻信息数量较少,不利于持续锁定观众注意力。究其原因,这与三者的新闻采制实力有关。CNN、BBC的海外站点均在30 个以上,基本做到在亚、非、欧、美、澳的重要城市全覆盖,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记者能够迅速前往现场采访报道。相较而言,央视的国内外记者站建设方面起步较晚。从2007年才开始加强国际新闻报道,向海外增派驻外记者。现共有驻外记者59人,在19个站点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欧洲中心站、美洲中心站等初具规模的驻外新闻采集机构。2009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建立自己的记者站,逐步改变国内地方新闻主要由央视记者临时采制或地方电视台选送的传统方式。

电视新闻直播化

电视新闻直播化是当今世界电视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报道的优势,缩短观众与新闻现场、新闻事件的距离,有效锁定观众的注意力。“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已经成为世界级电视新闻频道报道电视新闻的基本要求。所谓电视新闻直播,主要包含演播室直播和现场同步直播两个方面。

央视新闻频道:演播室直播为主。尽管央视新闻频道努力秉承国际先进的新闻制作理念,加强新闻直播报道,但由于体制、经费、制作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其电视新闻直播和CNN、BBC新闻频道的直播报道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央视新闻频道各时段的新闻报道均实现了演播室直播,但其新闻节目主体部分大多为事先录制好的新闻消息或短片。直播连线报道时,电话连线报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观众只能闻其“声”,不能见其“面”,而国际新闻连线报道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与新闻事件现场声画同步的直播报道在央视新闻频道所占比重相对较低,更多的则是可预见性直播,突发事件的直播较少。

2009年,央视新闻频道第6次改版,打破了以专题版块化结构为主的新闻节目样式,推出了《新闻直播间》栏目,其他新闻资讯类栏目的演播室部分也一律采用全天候的滚动直播方式。如今的央视新闻频道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电视新闻直播体系,具备了“电视新闻直播化”的基本特征。

CNN、BBC新闻频道:新闻现场同步直播比重大。新闻现场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性和新闻理念的新闻报道方式。CNN、BBC新闻频道都在贯彻“Now News Now”的新闻直播理念。

要想实现“电视新闻现场同步直播常态化”,需要具备四个基础:一是拥有强大的新闻编辑部,能够快速汇集、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高效组织、协调、调度其遍布全球的新闻报道资源;二是拥有成熟的现场出镜记者队伍,这些记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具有优秀的现场采访、报道能力;三是拥有成熟的现场新闻摄制队伍,其摄像、录音、照明、制片等各工种都能够很好地适应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报道的需要;四是拥有成熟的信号传输保障技术队伍,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特别是跨地域、多点现场直播)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为后盾,CNN、BBC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其电视制作和传输技术的胜利。央视新闻频道要想实现“世界级大台新闻频道”的目标,在以上几个方面都还需做出更多的努力。

新闻评论常态化

电视台当以新闻立台,而新闻频道当以新闻评论立频道。及时地报道新闻固然重要,但真正体现一个台的立场倾向、媒体地位和舆论引导力的是新闻评论。

专业新闻频道的评论,在节目形态上,主要体现为新闻评论节目和资讯类新闻中的短评;在评论主体上,主要体现为主持人(主播)评论、专家评论和评论员评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