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视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3 16:36:06

电视教育

电视教育第1篇

关键词 尼尔·波兹曼 电视文化 消费社会 教育

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环境学者和教育学家,他曾就电视文化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横行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波兹曼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童年的消逝。他认为童年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伴随着对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出现的。儿童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才能具有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才能逐渐具备成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时代,童年又面临着消逝的危险。电视利用其对感官的多重开发使得儿童可以毫无阻隔地获得对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认知,提前进入了成人阶段。于是,童年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自己的媒介教育观。

一、电视与家庭教育

在波兹曼看来,要解决儿童所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在学校出现之前,家庭是教育重地,学识和人格的培养都要在这里完成。即使到学校出现,家庭依旧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首先,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要在家庭环境中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包括语言技巧、举止规范等方面知识的基本掌握。然后,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家庭还要协助学校完善儿童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

但是在电子媒介环境中,家庭的结构和权威正在日益受到威胁。首先,电视、电影、唱片等媒介逐渐取代了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取代了家长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培养。由于信息环境的改变,家庭已经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信息渠道,子女和父母开始接受同样的信息,甚至子女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父母;而子女在电视和网络的诱导下,也不再认同父母所确立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由此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不无忧虑地指出:“很显然,媒介已经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继而,在媒体权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家长对自己养育子女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转而求教于电视媒介所宣扬的所谓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咨询专家。马尔库塞曾就家庭所处的困境提出深刻认识,认为“家庭的社会功能的削弱反映了技术对个体的吞噬。大众传播媒介的专家们传播着必要的价值标准,他们提供了效率、意志、人格、愿望和冒险等方面的完整训练。家庭无力与这种教育相抗衡”。

波兹曼因此鼓励家长“将养育子女视为是对抗文化的行动”。。由此,他试图提供一条通过媒介和家长的合作从而实现对儿童保护的有效途径。第一,减少儿童在媒介中的暴露量,即尽量减少儿童形象在广告、肥皂剧和各种娱乐节目中的出现。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在电视中寻找情感认同,并且避免儿童对家庭的疏离,转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确立一种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电视媒介不可能,为了保存儿童的概念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反而会在加速对童年概念的消解中寻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正是基于此,波兹曼提出了第二条建议:家长要限制孩子的观看内容,并对内容提出批评。这就要求在孩子与媒体的接触中,父母要尽可能陪同,不断提供对于节目内容、主题的批评,帮助他们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如果父母忙于外界事务,就会把孩子留给电视机。为此,波兹曼进而提出了一个似乎为所有女权主义者所诟病的建议;让妇女回归家庭,重新担任教育子女的角色,因为妇女对童年来说是最好的塑造者和保护者,这一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是要恢复传统的家庭状态和家庭观念。

二、电视与学校教育

柏拉图认为学校的目的是要训练智力和培养性格。16世纪学校的出现就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学习思考,发展智力,并且避免变得愚蠢。在电视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把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看做启发心智的唯一途径。但是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电视却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一贯以来对教育的信仰。

渡兹曼认为,学校是建立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之上的公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童年与印刷术和学校的联系看到这一点。现代学校在创立之初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考,因此,儿童进入学校就是要学习如何逐渐掌握成年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是,今天的学校在行使自己的教育职能时,不得不面对电视带给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与改变。波兹曼在《教学作为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这本书中谈到,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正在以其形象性、瞬时性以及娱乐性迅速侵占年轻人的心灵。电视已经取代了学校的教育地位,成了“第一课程”。

首先,电视采取了与学校完全不同的认知模式。学校起源于印刷时代,因此也就带上了深深的印刷媒介文化的烙印。“现代学校是活字印刷的产物,因为对学校来说,孩童到学校是为了学习识字,因此也就是如何作为成年人。”。即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学校依然保存着自己贯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累积过程,要建立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电视是一种以图像为中心的媒介,图像本身是具有根据性的,对它的理解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或技巧。因此,电视用图像将文字的地位取代,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所必须的抽象思考。所以电视带来的是认知度的提高,理解度的降低。

其次,电视教育之所以会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还在于它本身的娱乐性。“电视对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孩子在电视机前是自由的,随意的,但是,事实上,“‘教与学’这对矛盾是构成‘教育’这一事务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矛盾运动关系”,电视摒弃了这一关系,消解了儿童在教室里所培养起来的纪律观念。电视从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上转移了学生对课堂教育的兴趣,同时也彻底超越了印刷书籍所特有的线性文本对人的启示,在某种程度上,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教育就是要颠覆以文本为中心的现代欧洲思想。

事实上,人们只要看一下,孩子们在电视机和网络面前的着迷程度和所花费的时间就可以看到,那些迅速变化的感官信息在我们的生物偏向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尼尔波兹曼认为,传统学校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一种以语言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历史和未来,强调理性;而电视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以图像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当下,强调感觉的真实。因此,他不无忧虑地指出,电视成长为“第一课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的终结。

电视以其轻松性、形象性和娱乐性颠覆了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严肃性、逻辑性和连续性。电视是摒弃思考的,因此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拒绝思考和判断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现在儿童越来越受重视,但我们的资讯环境事实上确实已经淡忘了儿童的观念,即儿童不仅仅在生理上应该受到保护,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保护,避免使其幼小的心灵过早遭受信息环境的污染。那么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抗拒媒介对其权威的侵袭,保护儿童的存在呢?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概念。

三、媒介教育

“学校是我们少数几个保存下来的以非电子传播模式组织起来的信息系统之一”,而电视却是电子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典型。波兹曼认为,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学校教育的权威性。那么学校应该成为对抗电子媒介的主战场,这就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关于媒介教育的课程。当然,所谓的媒介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媒介的使用。它意味着调查媒介,从而发现传播技术如何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调查首先从媒介历史开始,要让学生在整个童年时期逐渐了解有关传播技术和某些媒介内容的历史问题,尤其是那些历史久远,看似自然存在的内容和技术。每一种媒介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为当时的人们构造了一种现实,并进而构造了人们对这种现实的理解,由此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不同时代特有的媒介环境。每个时代的媒介环境都会塑造一种独特的社会意义,而媒介教育的任务除了理解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历史,更应该考虑每一种媒介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例如,数字0的出现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教授数学的方式培养了很多的“数学盲”——对数字及其代表的意义缺乏基本的理解。考察我们当今的教育,恰恰是缺少了关于学科历史的教育。因此,波兹曼认为,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成为一位历史老师,向学生们讲述本学科的历史。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历史意识,他们才可能对媒介的起源发表更多的观点,才能更多地了解每一种媒介的出现给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而才能挖掘出隐藏于媒介文本中的价值偏向和意识形态。但是,如果继续对媒介的历史保持默然,就像现在的学生认为字母和数字是本来存在的一样,若干年后的孩子们也会认为电视是一个“神话”。

媒介教育还应该考察媒介内容,并对其进行批评。每个时代的媒介内容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当时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喜好,它对年轻人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今天的媒介所宣扬的感觉标准和社会价值正好与学校教育相反,而学校仍旧不断把不同形式的媒介引进教室,其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理解媒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习惯,而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学校教育正是在盲目引进媒介时受到这些媒介价值观的影响才逐渐背离了自身的教育哲学。因此,当我们进行媒介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种批判的方法和工具,而这种方法和工具就是媒介语言和媒介内容。要努力让学生理解媒介是如何传达关于社会、国家、个人、责任、权利等观念的,帮助他们采取一种清醒而冷静的视角来审视媒介内容,由此获得一种力量来抵制现存文化中的习惯势力。对于如何帮助观众提高对电视的识别能力这个问题,波兹曼在一次访淡中认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他已经用了25年的时间来寻找答案。他最早在《电视与英语教学》这本小册子里探讨过答案。首先他希望英语老师能够更严肃地对待电视,然后帮助他的学生不仅抱着热情,还要抱着同样的识别能力来看电视。

此外,质疑技术的价值也必须成为媒介教育的一部分。媒介技术本身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认知世界的工具,不仅提供了关于世界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引发了一种关于世界的新观念。正如望远镜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人们对宏观世界的知识了解,事实上还对人类的神学世界提出了挑战一样,电视带来的一种完全去传统化的教育。它摒除了理性和逻辑,引发了对于破碎、无序、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每个时代的媒介环境都会塑造一种独特的社会意义,而媒介教育的任务除了理解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历史,更应该考虑每一种媒介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

电视教育第2篇

【关键词】教育电视;教学应用;学习嬗变;教育传播媒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25―04

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教育电视,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信息,延伸了人类的视听感觉器官。教育信息得以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清晰生动快捷地传递,这适应了工业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教育电视应用方式是让学习者通过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观摩教学录像进行学习,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师的角色。然而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种直接教学应用方式的弊端却逐渐显现,教育电视也随之逐渐失宠。网络媒体已经取代教育电视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支撑媒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社会变迁是否对学习的嬗变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是造成教育电视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究竟信息时代的学习发生了怎样的嬗变?教育电视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嬗变所带来的挑战?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诊脉――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看教育电视发展困境

1 临床症状:教育电视被逐渐边缘化

翻看任何一本有关教育技术发展史的书籍,教育电视很可能都是一个被浓墨重笔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教育电视可谓劳苦功高、地位显赫。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大学里的电视教学开启了教育电视发展史的序幕。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者特写镜头的方式,作为与传统教室相对应的授课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1]时值二战之后,社会百废待举,而教师又严重缺乏。教育电视抓住了这次契机,成为了高效率大范围传递教学信息、培养工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力量。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画面、声音、文字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成为了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2]其实教育电视的应用领域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在工业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强势教学媒体。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宽敞,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造就了因特网的繁荣,计算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网络很快地成为了学习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新宠。远程教育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双向通信为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阶段。而教育电视却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一言以蔽之,教育电视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境地,成了“明日黄花”。

2 原因解析:教育电视的应用方式单一无法应对信息时代对学习要求的嬗变

已有不少关注教育电视发展问题的研究从传播渠道视角对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的说来,这些研究认为教育电视之所以陷入发展困境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在传播渠道上的先天劣势而造成的(最主要的是交互性和个性化选择的缺失)。解脱其发展危机的对策就是教育电视必须走上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道路,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弥补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其实无论电视节目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无法脱离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视角切入,以时代背景的变迁出发,分析信息时代的学习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育电视目前的发展处境是否与之存在联系?

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教育电视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光辉年代,也正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年代。而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在90年代以后,这是信息化时代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候。因此这里的时代变迁指的正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变迁。如表1所示,在这个嬗变过程中学习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社会要求教育能够高效率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知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人为地“固化”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3]学习被认为是“反应的强化”或者“知识的获得”。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递-接受”式教学。而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大爆炸”引起的知识半衰期变短,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积累的量越来越多。学习者身处这样的信息网络之中,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客观上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要求已经转向了对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素养的重视。而怎样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最有利呢?答案是建构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特别强调真实情境、社会协商和意义建构。建构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认为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学习要求。诚然,教育电视在大范围高效率地传播多媒体教育信息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快速的传播性、极好的可视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深厚的人文性等。目前教育电视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把教育电视作为一种传递和呈现教育信息的媒体。即仅仅让学习者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教学录像,让教育电视代替教师去传达教育信息。这属于典型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工业时代,教育电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但是对于建构式学习,教育电视这种单一的应用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学习者在这种应用方式下,教育电视媒体的交互性缺失、单向线性传播为主、个性化选择缺失等不足之处就会使得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媒体呈现的教育信息,无法完成主动的知识建构,更谈不上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因此,为了契合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教育电视技术的教学应用方式。

二 开方――从教育传播媒介到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基于上文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教育电视发展困境原因的解析,以下将从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由来以及实施三个方面逐层深入阐述这剂解决教育电视教学应用方式问题的“良方妙药”。

1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

人类是复杂的有机体,拥有一个依靠感受器和效应器来保持平衡的感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人类与外部世界交互时,大多数的信息数据(有的研究指出高达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然而,极为特殊的是唯有视觉系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效应系统,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接收视觉信息的输入,却不能将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某个输出机制视觉化地表征出来,特别是那些很难与他人分享的思维影像(mental image)以及梦像。而思维影像是意义生成的中介。[4]一方面,人类接收的大多数信息来自于视觉系统;另一方面,人类没有将视觉信息输出的机制。因此,使思维影像在人与人之间清晰地传递和共享就非常地重要。可视化的概念正是来源于此。“可视化”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也可译为“图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5]是指把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清楚地呈现出来。顾名思义,可视化学习(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就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清楚呈现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推而论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是指通过让学习者录制教育视频进行的可视化学习。具体的过程包括前期策划、稿本编写、镜头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展示评估等一系列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这不仅使人类自身难以表达的视觉信息得以在人与人之间清楚地呈现和传递,而且学习者在创作视频活动的过程中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加主动、情境更加真实、也更需要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在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由来

如果从媒体发展角度考量,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确实能逐渐解决电视媒体在交互性不足以及选择空间狭小等弊病。典型的代表如数字电视,通过建立双向交互通道并提供视频点播和数据广播来丰富个性化的视听体验。然而,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建构学习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目前的教育电视媒体实在还不能与网络媒体相媲美。很多反对教育电视的研究认为,学生从电视节目中学习到的东西很少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6]而学生之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很难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如果节目乏味或者不容易理解,学习者很可能更乐意放弃。这对于解决复杂的教学问题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乔纳森[7]认为,因为观看电视(没有明确的认知目的)本身的主动性或者建构性不强,不足以使学习者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还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应该给他们一个利用电视寻找意义的好的理由;而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而不再仅仅是观看。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更具建构性、目的性、真实性,而且互相合作。从观看电视节目到创作电视节目,使得教学模式从传递式转变成了建构式。学习者从视频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制作者,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以及教师的交互获得知识的建构。本文所述的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正是来源于此。

3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

乔纳森在《学会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书中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可视化学习的概念,详细介绍了一些通过让学生录制视频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电视记者招待会、新闻编辑室、学生的谈话节目、电视纪录片、电子叙事、个人纪录片、视频戏剧(独幕剧)、视频示范和反馈、教师创建学习境脉、视频会议等电视节目种类。在每个案例中,从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教师角色和评估学习以及所需的视频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案例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但不必严格按照书中案例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的不同情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可视化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综合分析这些案例并参照George W. Gagnon Jr和Michelle Collay的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框架[8],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活动的一般包括3个阶段、12个步骤:①准备阶段:教学设计、技术准备、分组分工;②创作阶段:稿本编写、视频拍摄、后期制作;③评估阶段:视频展示、教学讨论、学习评估。让学习者动手参与制作视频的学习活动,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通过与同伴的社会协商进行知识建构,促使学习者进行策划、写作、拍摄、剪辑、展示以及演绎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要承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等多种角色。这就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技术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学习者也不再仅仅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视频创作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个人知识。教师必须不断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支持,学习者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建构的任务。

三 结论

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从传授式教学到建构式学习的转变要求。同时,学习科学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撑。从单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节目到组织学习者通过创作视频进行可视化学习,教育电视的这种创新应用可以契合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然而,新的技术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总是会受到各种因素与规律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受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的制约,这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特别是基础教育),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知识记忆和以教为主的传递式学习还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教育电视技术的这种创新应用方式的发展尽管前途光明,道路却是曲折的。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更多关心教育电视发展的有识之士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把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如何评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教师角色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等。

参考文献

[1]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54.

[2] 陈清森,孙祯祥.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103.

[3] 吴涛.从教学技术到学习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8,4:17-18.

[4] D•H•乔纳森著.顾小清等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5]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

[6]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0-151.

[7]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2.

[8] George W. Gagnon Jr,Michelle Collay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A New Perspective of ETV Application in Age of Information: from Educational Media to 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 Based on Video Creation

CHEN Qing-senSUN Zhen-xiang

(Educational College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电视教育第3篇

一、观念市场化

当今,媒体的双重属性已经为大家认同,在中国,媒体靠政府政策指导和财政拨款的阶段成为历史,已经转向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共同推动的传媒经济发展阶段跨越,进行了市场化运作,这是媒体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中央到各省市,传媒产业进行了自上而下,从制作到播出、从经营模式到人事制度的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激励促进了媒体人的积极创造精神。在电视生存法则的作用下,媒体的市场化,受众的分化,节目的多元化一系列的因素促使教育电视台也开始反思,重新定位,探索有教育特色的品牌媒体之路,在行政属性和媒介属性找到制衡点。

中国教育电视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探索道路。2004年中国教育电视台锐意创建全球最大的互动式学习平台的改革正式启动。教育台本质上还是一个媒体,不是一个学校。仍然要按照传媒规律和特点来办台.从公共教育服务看,播放的内容是符合与广电行业规定的,是符合传媒市场运作特点的。[1]中国教育电视台目前有5个电视频道和一个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其中,CETV-1为综合教育频道,主要播出教育资讯、校园时尚、能力素质和公益服务四类教育教学节目;CETV-2为教学频道,主要播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CETV-3为面向北京的少儿和社区频道,主要播出少儿和社区服务的节目;CETV-4为空中课堂,主要为农村中小学和教师培训提供示范教育服务。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期教育付费电视频道2005年10月1月开播,为0至8岁婴幼健康成长提供专业资讯服务。目前,5套电视节目每天的播出总量达近80余小时。 崭新的形象为中国教育电视台赢得了频道传播力和观众的美誉度。

二、内容特色化

在内容为王的传媒竞争领域,面对日益增多的电视频道,内容的同质化不可避免。追求创新以差异化求市场才是唯一出路。

如今屏幕上呈现出的形象处处带有综合频道的痕迹,节目内容也落入了傍晚时段放动画片、看完了新闻就看电视剧的模式。穿插其中的一些自办栏目鲜有教育特色,仅有的几个教育类栏目因人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传播效果不佳,观众反应平平,收视率低,普遍缺乏竞争力,至今没有几个叫得响的教育类品牌栏目。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CETV一定要姓“教”,一定要办出教育特色。这一句话为我们点出了教育电视台的本位――教育。教育电视台的特点是教。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教育就看作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育电视台的定位应该是充分发挥媒体特点,把小教育的特点扩展到大教育,把教育的视野扩大到全社会,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为各层次的人创造个性化学习空间。教育电视台要由教育工具性平台向资源性平台转化,应该考虑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提供给他们一个自由选择、相互沟通的学习平台,担负起普及文化科学知识的义务,为各类教育教学服务。[2]

教育电视作为社会公共资源,对社会责任的自觉遵循与承担,是其节目生产与传播获得积极、正面效应的有力保障。唯其洁身自好,才能成为观众心灵的一片绿洲,成为传媒领地的一方净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一股动力。电视中过多的商业气息和脂粉气味,对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道德积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消耗,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会代价。与其他大众传媒不同的是,教育电视从一开始就肩负着启人心智、教化灵魂这一不可移易的社会职责,是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

虽然节目内容都逃不出知识这个范畴,但内容挖掘深,角度变换多,把握电视媒体的规律,形成一种独特的传播风格才能常胜不衰。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探索频道就是成功的典范。上海教育电视台的《世纪讲坛》并不是唯一的以讲坛形式出现的节目。但是他们在节目的选题,嘉宾的选择、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独特的原则,做成了一档有上海教育电视台特色的王牌栏目。

三、栏目品牌化

名牌的一半是文化。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成功的秘密就在于把文化传统和文化取向作为重点,从而使名牌商品具备了引领消费潮流的品质。同样,电视是一种文化载体,电视产品是文化产品,电视消费是一种文化消费。电视媒体担负着引领先进文化潮流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任。所以打造电视品牌栏目还必须赋予它浓郁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只有蕴涵浓郁的文化品质和人文精神的电视栏目,才具备竞争力。[3]

创新更好的品牌栏目是电视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保证。通过独特的栏目和节目、独特的内容和风格、独特的包装和角度,来塑造频道的个性形象,获得可持续的生长性。这就需要有匠心独具的策划,教育台需要用平等平和亲切平民化的视角,来改变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布道者形象,在内容制作上寻求新的切入点。创建品牌栏目,带动收视率的提升,在观众中形成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把整个频道支撑起来。

《阳光伙伴》是2006年湖南卫视一档以锻炼小学生个人意志和集体精神为目的而全新打造的青少年的励志节目。湖南卫视以独到的方式表达了作为媒体对于培养下一代应当承担的责任。阳光伙伴通过团队协作,激发青少年身体素质潜能、磨练积极阳光的生活性格、携手并进的团队精神。同时又请来著名的体育明星刘璇担当主持人,形成了节目内容与主持人自身风格的完美结合,成为继超女之后又一品牌栏目,为湖南卫视营造了经济发展空间。对我们教育电视来说,一个中国娱乐界的领军媒体湖南卫视把教育和娱乐联姻,达到很好的社会教育意义和经济效益。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四、经营立体化

教育电视台在大众教育方面的功能诉求目前并未被市场所接纳,这也使其在经营上必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专业频道的立体化经营,通过改制将自己的节目推向市场,是一条专业化频道的生存之路。

以美国公共台为例,该台收入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利用自身优势,将高校教材制作成电视节目,然后通过卫星传播到各地高校播放,作为可颁发学分的各项电视课程,从而收取制作费和播出费。所以美国公共台不仅收入可观,而且还跻身为全美最大的教育单位的行列。我国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关于推进市(地) 、县(市) 教育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 教育电视台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上来。[4]因此, 教育电视台应藉此契机, 扬长补短, 努力把自己的教育优势、平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以获得新的生机。在非典时期,教育电视台推出“空中课堂”节目,满足了在家的中小学的停课不停学的需要,受到教育各界的普遍好评和一致认同。因此,教育电视台可以将学校教材制作成电视节目,或者与学校进行合作,然后通过卫星或网络传播到各学校播放,从而收取制作费和播出费。

再者,围绕教育电视台的定位和功能开发系列教育类、知识类的节目。通过开发现有的节目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节目资源的二次利用,以及教育节目衍生产品的开发利用,如教材、报刊书籍、音像产品、网络产品等。在策划节目时,不只是单一的制作节目,从一开始考虑到后面整个产业链的搭建,尽可能使经济价值得到最大的实现。甚至通过跨区域、跨国的立体化运作,成为教育或其他专业领域电视节目的内容供应商。改变目前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充分开发、整合专业节目内容的上下游市场,消化节目的制作成本,分担节目市场的风险,有效地提高节目的利润。否则的话陷入了节目资金投入不足、制作的节目缺乏号召力、吸引不到资金、难以收回成本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困境,就难以建立像国外著名的“历史”频道、“发现”频道这样的分众化专业频道,更不可能进入小众化专业频道的阶段。

在当今喧闹纷杂的媒体多元化的时代,教育电视台正在调整视角,探索教育传媒的创新。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电视以知性的品格守望文化,凸现教育电视台人文精神的独特追求,这也是每个教育媒体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几家教育台的成功尝试,这些仅仅是走向了体制创新的序曲,后续将更加的精彩。我们将拭目以待。

注释:

[1] 康宁、于丹:《在媒介角色变更中提升的媒体品格》,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2期。

[2] 同上。

[3] 徐秀萍:《论电视的品牌经营》,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9期。

电视教育第4篇

1.覆盖的广泛性

与大众传播中的其他形式如报纸、书刊相比,法治教育的电视媒介覆盖面更广,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深入到每个角落,影响到每个人。因为读书看报需要识字,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使传统的法治教育覆盖面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看电视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且电视是现代社会最大众化的文化产品,几乎置身于每个家庭中,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覆盖面通常数以千万计甚至以亿计,覆盖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以及不同的地域,因而其覆盖范围广泛。观众在收看与法治教育相关的电视节目过程中,其法律素质也得以培养。

2.内容的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内容大量渗透在不同的电视法治栏目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法治观念。目前电视己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凭借其对社会生活的渗透,电视法治教育为法治观念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为提高民众法律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观众在观看电视法治节目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受到节目的熏染,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其所包含的法治观念,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3.类型的多样性

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是由电视法治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电视法治教育主要以电视法治节目作为表现形式,这些节目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如按节目播出方式划分为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按节目播出体裁划分为法治消息和法治专题,其中法治专题又分为法治专题片、举案说法、庭审纪实等类型[1];按节目性质分为法治新闻节目、法治专题节目和栏目剧[2];按传播内容划分为法理型节目、情理型节目和道理型节目[3]。这些类型的法治节目都蕴涵着丰富的法治信息,有的通过显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则是隐含在节目内容中。由于电视观众具有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层次、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也不同,他们对电视节目各有偏好。因此,多种类型的电视法治节目就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而渗透在各类节目中的法治观念就能更好地影响人们。电视作为强大的媒介之一,承载着强烈的教育和宣传的社会功能。法治教育的电视媒介通过声画并茂的传播符号,将原本高度抽象的法律条文及其所蕴含的法治理念展现给公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公民的法治观念,在培养公民法治观念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网络法治教育媒介特征

网络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人类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媒介。网络环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充分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法治教育也成为一种必然。

1.信息内容的海量性

就传统媒体而言,报纸受版面的限制;广播、电视限于时段固定,不得不对很多题材进行删节。与传统媒体采用线性述事方式不同的是,互联网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无限丰富的材料立体式地,其容纳的信息是无限的。网络上的信息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字化大大拓展了信息存储的空间。其他信息载体要增加信息容量,就要增加空间,而网络却不同,网络空间在理论上是无穷的。法治教育信息只要渗透在网络媒介之中,就能够容易地被人们所感知和把握。运用网络媒介,能够将更多法治教育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同时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对教育对象的法律思想造成重大的影响,网络中各种思想、意识的海量性,丰富了法治教育的内容。

2.速度的超时空性

从技术上来看,数据可以在网络上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这些数据所承载的法治信息也被迅速传播。现实社会总存在着洲界、国界、省界,而由互联网构成的网络社会则是一个没有物理边界的空间。人们可以将其法治观点、思想融会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中,各种法治教育信息将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跨越时空地域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此外,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各种事物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新事物和新现象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都处在转型的加速时期,这从客观上增加了法治教育工作的难度。网络社会打破了传统相对封闭的教育方式,教育不分国界、不分地域,各地各国的教育内容都可以在网上获得,不同文化、不同思想交织在一起,利用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这一特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法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促进了法治教育内容的多元化。

3.方式的平等交互性

互联网技术建立在所有电脑用户平等的理念之上,只要具备基本的硬件条件,不同年龄、志趣、种族、民族、国籍、、政治立场、价值取向、生活习俗的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自由穿梭,获取、制造和传播法治信息。传统媒体一般采取的是单向传播的方式,信息主要是由传播者单方面提供,受众只能被动获取信息,其反馈也往往是滞后的。而网络则采取的是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媒体将信息传递给网民,网民可根据个人需求、兴趣有选择地检索查询,以获取信息,具有主动性。此外,网民还可随时随地的发表观点,以达到交流的目的。不仅如此,法治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各种平台及时把法治教育的内容传送到每一位受教育者的面前,如政法微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还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教育者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受教育者思想状况,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还可以及时得到来自受教育者的各种信息反馈,从而避免传统媒介方式法治教育工作中的盲目性。

4.手段的兼容性

网络兼容了传统媒体的多种优势,不仅具备了电视声音、文字、图像合一的特点,还具备了报纸的可保持性特点;不仅可以处理文字和数据,还可以处理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它可以将报纸、广播、电视、录像、电话和传真等功能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技术交互功能,使得网络信息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因此运用这一现代化手段把法治教育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把法治教育内容融于声像之中,从灌输到互动,从单色彩引向多色彩,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法治教育的效果。网络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受众观看载体的多元化,法治教育呈现出电视媒介不能拥有的优势。

三、网络法治教育对电视法治教育的冲击

网络媒体以其更新与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全球性、检索便捷、交互性强等优势深得广大网络用户的青睐,网络法治教育对电视法治教育造成巨大冲击。首先,从传播范围上,网络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使法治教育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网络的发展将电视媒介摆在了一个全球性的舞台上接受检阅与竞争,“网络传播突破地域限制,没有疆界,而且跨国传播成本低廉。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与互联网连接,网络传播真正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4]。这样一来网络使信息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无障碍性。没有了地理位置的限制,全世界的公民都可以通过使用互联网来自由选择和观看其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这就为不同的国家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个便捷、快速、成本低廉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查看各类法律信息、收看视频节目等。受众将其注意力在网络媒体上的份额在急速地提升,从低龄向全民蔓延,这些受众更多地选择运用互联网络来获取信息和收看电视节目,造成电视法治节目不但要迎接其他节目类型的挑战,也要面对网络媒介的压力。其次,在传播手段上,网络媒介兼备所有媒介的传播手段,可以使法治教育效果最大化。它能够巧妙运用技术优势,将海量信息通过适当的策划、设计、加工,转换成容易理解和阅读的图像、图表,甚至变成音频或视频等,极大地改善传播的效果。我们知道,法治教育是通过媒介以一定形式的符号系统为中介进行意义表达,电视媒介以声音、图像为主,网络媒介则文字、声音、视频等符号系统兼集一身,甚至可以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生成平面和三维动画、全息图像、虚拟空间环境等,以法治信息的整合、重构和各种信息形态的相互转换,较之于接受传统媒介的法治信息,受众接受网络法治信息会产生更加逼真的“沉浸感”,同时使教育效果最大化。第三,网络媒介具有特殊的互动功能,可以提供差异化的法治信息。法治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可能是持续数日,甚至也可能是旷日持久,在这种时候,电视媒介受众不可能自始至终把握法治事件的所有线索和信息,网络媒介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电视媒介这一不足。网络媒介可以将持续多日的法治事件报道进行更加有条理地组织,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等重放和回顾事件;可以综合使用文字、图表、图片、视频、动画等手段,用更加感性的信息形态呈现法治事件;甚至可以让受众自行决定法治信息的呈现方式,为不同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性别年龄等的受众,提供差异化的法治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的冗余和噪音,改进传播的效果。

四、网络法治教育的弊端

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法治教育拥有电视法治教育所不曾拥有的优势,但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可避免,网络法治教育有自身所不能克服的缺点。首先,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和信息的无限性,造成法治信息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网络开辟了一个无拘无束、几乎不受限制的空间,这也使得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受到质疑。网络的自由性、信息的无限性恰恰是其缺乏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根源。“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介可以分钟甚至秒钟作为单元传播,新闻可以在瞬间。然而,速度、时效与准确、公正、完整之间存在反比关联,快速导致的最大风险往往是容易出错。”[5]网上缺乏对无限丰富的网络联系的监督机制,信息传递中的无意失误与有意曲解,致使虚假法律信息不时出现在网上。许多网站没有自己的专业采编队伍,所的法治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的编制和真伪鉴别,缺乏权威性和可靠性。对受众来说,法治教育的网络媒介缺乏一种公信力。其次,网络技术有一定复杂性,影响网络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媒体对受众有所谓技术门槛与知识门槛的要求,部分群体掌握它有一定难度。网络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知识水平低的人来说,要产生把握力就不容易。“在信息化时代,即使农民阶层拥有了比以前更多地接触现代媒体的机会,但是由于其并不具备相应的使用媒介的能力,没有良好的媒介使用的观念和使用技巧,这也会对其积极寻求和使用媒介,有效地利用信息产生消极的影响。”[6]电视的操作十分简单,受众甚至只要按下开关就可以了,网络则不同。首先,它要求受众有一定的电脑操作常识,其次,要想进入一个网站搜索所需的信息的过程还是很复杂。文字的传播符号、网络点击技术的复杂程度这些都影响了受众的使用。技术相对复杂性是影响网络法治教育的重要原因。第三,传播主体虚拟性,造成法治教育的难控性。互联网具有很高的包容性和延伸性,人们只要找到一个网址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浏览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只要通过一网的计算机就可以自由接受和传播信息,无需确认身份。只要在网络技术的支持范围之内,和接收信息不受任何约束。“任何人只要连上互联网,都能够以虚拟身份不受约束地畅所欲言,互联网匿名性带来的放纵心理,可能导致不少网民发出不负责任的声音或者非理性的发泄,可能导致互联网上理性的思考反而淹没在混乱之中。”[7]因此网络营造了一个具有很高的隐蔽性的虚拟空间,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以符号形式出现的,人与人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这种虚拟性所带来的虚假性和真实性的并存及渗透,给网络法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困难。网络之外的其他媒介进行的法治教育是可以控制的,通过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交流互动,信息选择,以及多样化的测试手段,受教育者的教育效果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使其基本上能够按照教育者的设想前行。但由于网络法治教育是通过网络平台展开的,网络的隐蔽性、信息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接收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再加之受教育者自身心理机制的脆弱性和劣根性,致使网络法治教育的实效比其他媒介法治教育更具有难控性。

五、电视与网络法治教育的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意指多种传播媒介呈现一体化趋势,媒介融合在媒介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更新换代中呈现了多种全新的特质[8]。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全球性的热门话题。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一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计算机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等传媒技术产生的基础上,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从整体上打破传统传媒业的边缘,彰显个性媒体的独特传播优势,实现立体式传播效果的演变过程,其终极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媒介化。因此,以电视为媒介的法治教育要想被受众接受并且保持活力与生命力,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与网络法治教育的融合。电视和网络法治教育二者各有所长,只要寻求适当的合作方式,共享优势资源,取长补短便可更好地发展自身。传统技术水平下,受众多通过电视终端收看电视节目,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选择很多,大小品牌各异的计算机、传统意义的笔记本、便于携带的平板电脑、手机以及各种移动终端设备,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与载体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载体的多元化就意味着观众可以接触到节目的可能性变大。因此,电视法治节目可以通过播出权的授予交给网络去播出,那么再结合这些多元终端送到观众面前。比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各节目和许多地方电视台的法治节目通过电视播放之后,都会将节目上传至其网站,供既喜欢上网又喜欢这个节目的观众收看。对于使用网络收看法治节目的观众来说,他们不但可以选择收看的内容,还可以在任意一个方便的时间观看,同时还可以边看边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其他观众或者是节目组进行交流。电视法治节目的即时一次性传播的特性被打破,同一期节目可以在网络实现不同时、多次重复的传播,方便了受众的同时也避免了节目制作者的节目资源浪费。电视法治教育受限于电视传播的单向传播特性,通过法治节目进行的互动形式也是极为有限的。而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特征对于传统电视媒介来说,是一种互补。通过网络空间,信息的集权力量在消解,网络使每一个人都能自由表达,并且成为一个消息的发出者,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这种话语权力的回归不仅让观众从意识上有一种表达的感觉,也在行动上有了表达的平台,为普通的百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己观点的平等话语平台。电视法治节目利用好网络媒体在交流互动上的优势,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途径,便可以为电视法治节目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当电视法治教育的形式以电视法治节目进行之时,观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法治节目的演播现场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向嘉宾提问,甚至是参与到节目的进程中去。另一种是具有延伸性的互动形式,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在节目正在播出的时候,在节目播出之前或者是观看节目之后,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与节目组沟通、交流,将法治节目的宣传与资源利用战线拉长,带动更好的收视效果,实现法治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介的融合。在这种融合过程中,网络媒介也利用了电视媒介的资源。不仅电视法治节目强大的品牌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网络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其雄厚的人力资源是网络法治教育必须依靠的,而且电视法治教育形成的丰富传播经验也是网络媒介需要借鉴的。此外,电视媒介比网络媒介在公信力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法治教育公信力状况直接关系着法律公信力的高低,影响着法治教育的效果。通过法治教育的电视与网络媒介融合,使网络法治教育传播的法治信息公信力大大提高。

六、结语

电视教育第5篇

(1)空间分离对学员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下,师生间可以进行零距离的互动,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一目了然。但在电视教育媒体下,师生之间不可能实现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空间上的分离对师生的教学互动造成了影响,教师只能借助电视等媒介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单方面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播,而对学生能否掌握和理解缺乏一定的判断。教学过程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与媒体、学生与媒体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在电视教育媒体学习中产生了不适应感。

(2)多种干扰因素影响电视教学的实际效果。影响电视教育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电视媒体音质画面的清晰度,因制作技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音质画面不清楚,影响教学的质量。二是主讲教师的口语发音等方面的干扰,对学生听课效果产生影响。三是电视教育媒体在实际教学中受无线网、广播信号等设施设备的干扰,影响到播放的质量和效果。四是在电教教学中由于组织人员对电教教学设施操作不熟练,放音放像技术差,影响音像效果。

(3)主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电视媒体教育教学中,主讲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包括:一是采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缺乏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灌输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师在语言表达、教学行为和思想感情表达上不直观、不形象,影响教学效果。三是主讲教师教学中不能很好将教具、语言、声音、灯光等综合运用到一起,从而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电视教育教学的主要特点

(1)电视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在电视教育教学形式下,学员可以不受地域、时间、年龄、性别、职业、学历、身份等各种限制,根据学员自身的意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受时空地域限制的条件,学员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可以申请在线学习。同时,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课程、学科专业、学习地点时间、学习进度计划等进行自主安排,这种学习形式上的灵活性充分体现了电视教育媒体的开放性。

(2)电视教育教学的共享性。在电视教育媒体下,教学资源不仅丰富海量,而且具有优质性。电视教学的教材和课件一般均是由全国重点大学的知名专家学者精心编制而成,学员随时可以登录进行在线学习。同时,电视教育教学还实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重点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共享,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逐步缩小地区间不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距,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电视教育教学的终身性和社会性。终身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教育媒体的出线和发展很好地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受教育者真正实现了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电的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生活实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好学习时间,因而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并逐渐被社会接收和认可。

三、新形势下提高电教化教学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电视教育教学的地位作用。一是确立电视教育在远距离教育及成人教育中的主导地位。电视教育教学是一种视听相结合的自我学习,是自学和当面辅导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二是明确电视教育主讲教师和面授教师的辅助地位,辅助教师要围绕主讲的教学扮演好助教角色。三是确立电视教学在学员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形象,学员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把主讲教师看作自身的良师益友。

(2)抓好电视教学主讲教师的授课环节。主讲教师授课质量直接关系着学员学习的质量。一是应挑选那些素质较高、学识渊博、幽默风趣、语言表达准确形象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二是主讲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内容设置上要结合电视教学的特点来来实施,使学生有一种如同在教师学习的身临其境的感觉。三是主讲教师不要随意走动,走出课堂教学的模式限制,不仅讲授课本理论知识,还要多讲一些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抓好面授教师的教学工作,提高电教教学水平。面授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的助教,要在课前及时与电教主讲教师做好沟通交流,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录像等及时进行观看和分析,更好地了解主讲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安排,及时准确的回到学员的提问,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只有辅助教师充分重视电视教学,认真扮演好自身角色,才能学员才能重视电视课,电视教育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作用。

电视教育第6篇

【关键词】长尾理论;网络教育视频;数字技术;“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教育电视资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103―04

一 问题的提出

教育电视是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文本、声音、画面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在我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然而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教育电视却逐渐失宠,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教育电视媒体的教学优势仍然存在,但是其单向传播为主、互动交流不足、选择空间狭小是其面临发展窘境的主要原因所在。

web2.0是一个崇尚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网络时代,提倡共创共享与互动参与。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1月推出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络视频用户相比2007年底净增4000多万用户,达到2.02亿。用户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总体普及率达到67.7%。其在中小学生群体的普及率是67.4%,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率是84.4%。[1]由此可见,网上存在着越来越丰富的视频资源,其在学生群体中的教育应用是很有潜力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电视形式弱化,另一方面又是网络视频快速发展,两者有什么联系?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否将网络视频的发展看成是教育电视的再生形式?本文从“长尾理论”出发,探讨网络教育视频成为web2.0时代教育电视资源库的可行性。

二 长尾理论概述

长尾(The Long Tail)这个概念是由《连线》杂志主编Chris Andersen在2004年10月的《长尾》一文中提出的。Andersen从Amazon、iTunes音乐商店、在线音乐Rhapsody等在线零售市场的销售数据中敏锐地嗅探到了新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变革,在《长尾理论》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长尾原理”:只要存储和分发的渠道足够多,销售的成本足够低,所有需求不旺的小众产品所累加的销售额就可以和热门产品分庭抗礼,甚至超过主流产品市场。[2]

如图1长尾理论示例图所示,横坐标代表的是产品的种类,纵坐标代表的是产品的销量(也可以称之为流行度)。这是一条幂率曲线,很明显地分成头尾两部分。曲线前部的陡峭部分比较短,称之为“短头”,代表的是流行度较高的少数产品;曲线后部逐渐平缓的部分无限延伸,称之为“长尾”,代表的是流行度较低的无数产品。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曲线的无限延伸,“长尾”部分的面积总和会大过“短头”部分,形成所谓的“长尾效应”。

Andersen从数字技术支持的角度总结了长尾现象出现的三个根本动力:①生产工具的普及。特别是在数字媒体产品领域,简单而廉价的设备、软件和服务使得业余化的创作轻而易举。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个人电脑以及桌面制作工具的普及。②传播工具的普及。互联网的数字传播和宽带的渗透力使得数字媒体内容的传播的成本大大降低,无限丰富的产品被集中起来。③供需的连接。网络技术的进步不仅使得产品无限丰富,给用户提供了无限的选择空间。同时也有序地组织这些丰富的产品,帮助用户找到他们的所需。

我们认为长尾现象的出现,也体现了网络时代人们从盲目跟随热门文化到热衷个性化追求的转向。而且技术的进步降低了“长尾”产品进入市场的门槛,这恰好释放了人们被压抑已久的热情,人们的创造力被无限激发出来了。

三 Web2.0时代教育电视的“长尾”――网络教育视频

网络时代的教育电视面对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信息交互化的机遇和挑战,走上了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信息化道路。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体现了教育电视发展的与时俱进。在教育电视领域里,长尾现象依然存在。如图2所示,横坐标代表学习者对教育电视节目的需求,纵坐标代表节目的流行程度。 “短头”部分是收视率较高的少数电视节目,而“长尾”部分则是学习者极其分散的小众需求。这样一来,学习者的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短头”的热门节目中学习者很难找到所有符合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

网络教育视频则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可能性。如表1所示,从网络视频与教育电视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广播教育电视由于传播频谱的限制和交互性的缺失,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数字电视和IPTV在频谱宽度、交互性方面有了根本突破,提供了比广播电视更为丰富、清晰以及符合个性需求的节目。但是使用它们一般需要付出相对较高的经济代价。唯有廉价甚至是免费的网络教育视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满足了长尾现象出现的三个根本条件,学习者可以很容易地创作、传播以及搜索网络视频。网络教育视频一般是相对短小精悍的离散内容片段,以多种格式在网络上传播,既可下载观看也可在线收看。并且网络教育视频可以满足各种终端要求,将来还可以做到和教育电视更加无缝地连结。因此,网络教育视频可以更加灵活和便捷地应用于教学。由于绝大多数的网络教育视频中的分散在“那条长长的尾巴”之中,可以说它们是教育电视领域里的“长尾”。而良好的“过滤器”系统可以把那些质量低下、不适合教学的内容屏蔽,同时把符合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需求进行最好的匹配。这样一来,这些由无数的制作者所创作的形形的内容恰好契合了学习者形形的个性化需求。

四 网络教育视频成为教育电视资源库的可行性分析

无限丰富的网络教育视频为解决教育电视节目的供需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以下从技术支持和网络版权两个角度对这种可能性进行评估:

1 网络教育视频的制作、传播、搜索等技术的支持

(1)视频制作技术的普及使得网络教育视频丰富多彩

首先,由于学习者对网络视频清晰度和保真度的期望值并不像电视节目那么高,因此业余水平的数码相机或和数码摄像机完全可以胜任专业摄像设备的工作。这样的数字视频摄制设备并不昂贵,而且操作简单。再者,个人电脑的普及和非线性编辑软件的广泛运用使得视频编辑更加容易。另外,网络上的媒体素材包括文本、图片、视音频资源俯仰皆是,可以很好地支持视频制作。最后,视频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拥有视频创作能力的人数正在以指数级的速度快速增长。他们可以用简单的工具和软件,制作出无限精彩的视频内容。这就是视频制作从专业化分工到业余化融合的转变。视频创作人员既有专业人士也有业余爱好者,并且他们的界线也正在伴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而慢慢地模糊。总之,视频制作工具的普及和富有才华的人广布四方决定了网络教育视频的丰富多彩。

(2)视频传播技术的进步使得网络教育视频广布四方

首先是廉价甚至是免费的无限网络存储空间使得网络视频的传播有了“根据地”。无数的视频网站提供了上传和共享视频的服务。比较著名的有Internet Archive、Ourmedia、Prodigem、YouTube等。另外还有数不胜数的个人播客。在教育视频专业网站中有 TeacherTube、SchoolTube、the open video project、Scivee以及海盐教师优视等等。再者,视频压缩技术和宽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网络传输数据量相对文本、图像和音频等大得多的视频越来越容易。从H.261、H.263、MPEG2到PEG4以及VC-1,视频压缩技术的进步使得视频压缩比率越来越大,视频格式越来越多,音像质量越来越好。还有,宽带网技术突飞猛进,光纤通信技术愈发成熟,使得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通畅。流媒体技术的出现更为网络视频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全新的改变。不必等到完全下载后再在本地电脑上观看视频,流媒体技术可以实现“边下载边收看”的模式。网上视频直播和点播形式出现,解决了视频数据传输实时性的问题。最后,灵活高效的点对点文件交换技术使得对等联网得以实现,这种技术可以不经过第三方服务器直接传播视频数据,而且链接的人越多,传输的速度越快,这其中最著名的软件就是为很多人所熟悉的Bit Torrent。总之,无限的网络存储空间、视频压缩技术、宽带网技术、流媒体技术以及点对点的文件交换技术的快速进步共同铸就了网络教育视频的“集合器”,可以把分散在互联网世界各个角落的视频集中起来,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3)视频搜索技术的支持使得网络教育视频供需匹配

对如此丰富的网络视频海洋,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网络教育视频供给之间的匹配是很重要的。视频搜索技术就好像是一个“过滤器”,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对所需视频准确地进行定位。“过滤器”的类型多种多样。首先最常见的是搜索引擎。无论是独立的搜索引擎如Google,还是内嵌在视频网站上的搜索引擎,学习者都可以通过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这些关键字可以是视频的标题、制作者、时间、内容类型等等。这就涉及到了“Tag标签”技术,视频制作者在上传视频时会根据视频内容提取若干个关键词作为标签,解决视频信息的分类和检索问题。其次是视频网站的推荐机制。视频网站会根据视频的实时搜索、下载以及更新情况对视频相应做出“热门排行榜”和“最新排行榜”。再加上学习者对浏览过的视频的评论,都将成为学习者寻找自己所需视频的依据。而且这种群体口头传播效应的机制对学习者往往具有很强的引导能力。最后,“RSS订阅”可以解决如何处理大量更新视频内容的收看问题。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对自己心仪的视频内容频道进行订阅。这些订阅会自动地更新,学习者可以很轻松地收看到,并且可以转移到便携式设备上。

概言之,网络教育视频制作工具的普及、传播能力的强大以及供需匹配的友好正好满足了教育电视长尾出现的三个根本条件。这三个条件前后呼应、互为促进,充分发掘和共享了群体智慧,是“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web2.0精神的真实写照。

2 “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带来的机会

对于版权声明方式,我们所熟悉的是“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制度。即知识产品从得到版权的那一刻起就受到版权的保护,创作者拥有所有的权利。任何要使用该作品的人和组织都必须先征得作者的同意才行。这种版权声明方式被广泛采用。但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复制和传播越来越容易,如果对于网络数字作品还实行保留所有权利的声明方式,那么任何人都有可能触犯版权法律,因为人们只知道在自己的任何大小的作品上(甚至本身也是在别人的成果基础上的再创造)都无以复加地声明保留所有权利。其结果,一方面导致原创者应有的权利得不到尊重;另一方面是很多优秀的作品(无论是艺术作品、文学作品、个人思想还是其他数字作品等)都无法得到最大价值利用或最广泛传播。[3]

因此,“CC”知识版权许可协议应运而生。“CC”是Creative Common的英文简写,其中文译名为“知识共享”。它是由知识共享组织Creative Common(以下简称CC)的知识共享协议。该协议是网络上数字作品的许可授权机制,使用这个灵活的版权声明的作品(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除特殊说明外,允许他人免费拷贝、分发、讲授、表演。但这并不意味作者放弃了自己的著作权,而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其部分权利授予给公共领域内的使用者。通过“CC”版权认证,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可以告诉其他人自己的作品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用于免费复制和其它用途的。这就解决了网络时代数字内容的版权问题。

网络视频如此丰富,复制传播也非常容易。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保留所有权利”的版权声明方式,不仅侵犯版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不利于优秀视频作品得到最大价值的利用。这不一定符合原创者的利益。而且原创者视频作品的动机不只是考虑经济因素,现在网络出版的便捷使得更多的人想通过网络作品提高个人声望和知名度,或者仅仅是出于个人兴趣或者帮助别人而已。原创者可以通过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将其应用到作品上。通过添加特定的HTML代码到其作品之中,可以在网页上生成特定的“保留一些权利”的符号。告诉那些接触到作者作品的人该作品适用知识共享许可协议。而HTML代码则包含有元数据,使得原创者的作品可以通过知识共享搜索引擎被找到。总之,“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使网络视频从版权制度层面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为网络教育视频的广泛应用扫清了版权障碍。

五 结论

Web2.0时代,在网络数字多媒体技术和“CC”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的共同推动下,个性化的网络教育视频丰富多彩、获取容易、使用便捷。作为教育电视的长尾,网络教育视频完全可以成为教育电视的巨大资源库。这为教育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但是网络教育视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具体的教育应用还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这对我们充分利用教育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09:33.

[2] ANDERSEN Chris.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2.

[3] 王玉卿.从“保留所有权利”到“保留部分权利”―解析“知识共享组织”及“CC”协议[J].图书情报工作,2006,(10):122.

电视教育第7篇

关键词:电视剧;教育;《李春天的春天》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44-01

中国的电视事业诞生于时代,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以直播的形式播出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当时我国粮食短缺问题已经出现,《一口菜饼子》所讲述的是旧社会一户人家四处流浪乞讨的悲惨故事。早期的电视人选择这个故事有着明显的社会诉求和教育目的,它号召大家不要忘记过去穷苦的生活,全国上下团结一心,节约粮食,共度难关。从一开始,中国的电视剧艺术创作就奠定了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并起到了传达国家意志的作用。在今后的五十多年里,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一直都在反映和指导着中国百姓的生活和意识行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百姓。

这种依附在电视剧艺术上的教育目的,是潜在的,内敛的,不可或缺的,它在无声无息的滋润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首先与电视剧艺术的本质息息相关。电视剧艺术一经诞生,就注定与戏剧和电影不同,因为它离不开电视机这个特殊的媒介。特别是今时今日,电视机已经在中国家庭中普及,四级办电视的理念也在我国实行多年,所以电视剧的受众覆盖范围遍及城市和乡村。再加上电视剧的娱乐性和直白性,很容易就能够吸引大量不同性别、年龄、层次的观众群体。这些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是电视剧艺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前提。

电视剧《李春天的春天》改编自著名女作家庄羽2008年创作的小说《此去经年》,2011年7月正式在各大卫视首播,它讲述了一个三十八岁的都市大龄女青年李春天乐观生活,努力工作,执著追求爱情的故事。导演余醇将视角聚焦到当下最热门的“都市大龄剩女”这一话题,再现都是女性生活面貌的同时,赋予了主角李春天传奇般的爱情故事,立场鲜明的宣扬着信爱情,勇敢爱的观念,让观众感受到如春天般的浓浓爱意。

一、《李春天的春天》对当代都市女性价值观念的引导

《李》剧中出现的主要女性角色有李春天、姐姐李思扬、闺蜜刘青青、梁冰的秘书小庄以及李春天的母亲。这些女性角色分别代表着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观念的都市女性。

姐姐李思扬从小聪明漂亮,在家里父母对她格外宠爱,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她性格独立,有胆识、有主见,在当年出国热潮中,毅然抛弃未能签证成功的男友张一男,一人奔赴美国,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在她的价值观里,爱情和婚姻,相对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来说,显得微不足道。李思扬身上具有这个时代女性独有的特点,自强、自信、自立并且自私。这样的女性由于在婚姻生活中花费的心思较少,往往会致使婚姻的失败。当中年的李思扬因为婚姻失败而回国后,她的生活一度陷入低谷。《李》剧中用李思扬失败的感情生活警告着当下那些一味追求物质、荣耀、权利的青年女性朋友们,真爱需要坚持,婚姻需要经营,一个人价值的所在不仅仅是物欲的满足,而更多的是来自心灵的慰藉。

闺蜜刘青青是个头脑简单,思想世俗的女人。她为了爱,嫉妒、猜疑、胡搅蛮缠,甚至为了挽留婚姻,将丈夫张一男捆绑在浴室里。她爱的真、爱的切、爱的纯粹,可以为了爱豁出一切。但她并不是只会依赖男人生存的小女人,她也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干得出色。她是大部分现代都市女孩的代表,敢爱、敢恨、敢争取。

李春天是故事的女角,三十八岁对于中国女性来说已经将近中年,但她还像是个少女一样对爱情有着美好的幻想和憧憬。她乐观的对待生活和个人的感情,即使父母和朋友都为她而着急。看似大大咧咧的她,却能把工作打理的井井有条,独当一面。她坚持自己的个性,她执著的对待生活,认真地对待感情,一直默默等待真爱的出现。她具有当前中国都市剩女的普遍特点,因为有个性,她们不易找到合适的伴侣;因为坚持,她们不会对生活妥协;因为执著,她们默默等待爱情。

虽然《李》剧中这三个主要女性角色有着不同的情感生活经历,但她们最终都走向了幸福的婚姻生活。这对当下都市女性有着积极的引导价值。现在的都市生活,大城市、大房子、高消费,刺激着青年女性不停的追逐,往往忽略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房子、车子等问题已经成为今天中国都市婚姻中的一道屏障,它逐渐改变着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选择标准。于是“二奶儿”、“小三儿”等新名词陆续出现。那么是为什么使得现在这些具有高学历的都市女性走向极端的生活呢?这无疑体现在价值观念的缺失上。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知识改变命运”,这当然是无可厚非,当大量的青年怀揣着这个信念,大学毕业后留在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城市打拼的时候,他们才会慢慢发现,命运改变的过程是多么的艰辛。于是他们不得不学着放弃,工作的忙碌使他们逐渐疏远了家人,生活紧张的节奏使他们难以停下脚步建立家庭。于是开始孤独、开始冷漠、开始不相信感情。他们已经不可能再走入教室接受教育了,并且也会抵触来自正面的宣传教育,但他们确实需要被教育,被引导,这时正是大众传播媒介发挥教育价值的时机,于是电视剧的教育功能立刻凸显。今天的都市女性将《李》剧看成是自己的写照,或是因为她们与剧中人物有着同样的性格,或是因为她们与剧中角色有着同样的经历,她们在观看剧中人物的生活命运时,也会对应的感悟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于是这种感悟潜移默化的引导着她们的行为和意识。

二、《李春天的春天》对当代都市青年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

道德,是以意识形态为基础的人们在共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不同于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准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它往往是通过社会或者舆论压力来起一定的约束价值的。而伦理则是指一定的家庭长幼尊卑关系。

在《李》剧中,李春天和李思扬姐妹二人由于性格迥然不同,在家庭里的地位也明显不同。姐姐思扬从小聪明漂亮,是父母的骄傲,相比之下,妹妹李春天一直生活在姐姐的阴影下。姐姐在家中很少做家务,成年后又出国在外, 而妹妹一直以来在家中照顾父母。姐姐回国后要求住在李春天家里,但由于春天报社出了点问题,晚回来了一会,姐姐为此大发脾气。姐姐遇到梁冰后一见钟情,妹妹了为姐姐主动去替姐姐传情。但是当她发觉姐姐试图破坏别人婚姻,企图与前男友旧情复燃时,她极力的劝说,并最后与姐姐争吵。在李春天心中有一条明显的道德界限,虽然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讲究“天地君亲师”,但在人际秩序与社会秩序的大前提下,她还是做出了选择。

《李》剧中男主角梁冰,早年因妻子与朋友的背叛一无所有,多年重新奋斗目的就是为了报复。再加上童年时父亲的不辞而别给他造成的伤害,所以在他看似健康阳光的笑容下,内心深处有一处未能照射近阳光的地方。剧中他处心积虑的设下陷阱,当他的报复行动马上要得逞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因为他得知自己的亲生儿子,多年来在继父的照顾下生活的十分幸福快乐,他不想因为报复而伤害到孩子现在的生活。

电视教育第8篇

【摘要】在移动网络视频平台的普及下,受众更趋于接受愉悦的、开放的、真实客观的传播方式。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分析热播教育题材电视剧《虎妈猫爸》成功的原因:一是倚靠超强制作班底,充分利用明星效应;二是直面各种教育现实,题材具有现实性;三是反映普遍实际教育问题,剧情充满话题性;四是营造动物森林情境,人物角色符号化;五是呈现矛盾冲突,以悬念带动持续收视。

关键词 教育题材;电视剧;《虎妈猫爸》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5月3日天津卫视和东方卫视黄金档同时开播的教育题材电视剧《虎妈猫爸》赢得了收视佳绩,单集收视率最高破2.88%,全网播放量22天便突破35亿,网络搜索持续排名第一。据索福瑞34城数据,《虎妈猫爸》全国平均收视1.28%。此外,高收视率引发了受众对电视所反映问题的热烈讨论。从收视率和影响力来看,《虎妈猫爸》是一部成功的教育题材电视剧,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虎妈猫爸》成功的原因。

一、倚靠超强制作班底,充分利用明星效应

教育题材电视剧由于背负着“教育性”这一沉重枷锁,导致鲜有出众的教育题材电视剧出现在观众眼中。中国影视发展史上,1990年的教育题材电视剧《十六岁花季》曾经红遍大江南北。近年来,除了情景剧《家有儿女》和《我爱我家》受到热捧外,出色的教育题材电视剧极少。

明星效应是电视剧赢得收视率的利器,这是业界公认的。《虎妈猫爸》请来了赵薇、佟大为、董洁,以及资深的“老戏骨”潘虹、韩童生、郭凯敏、倪大红等。现代社会商业的大众传播语境,使得影视剧制片人更多地倚靠明星效应来降低电视剧风险,很多受众会因为自己喜爱的一位明星而选择收看一部电视剧。教育题材电视剧引进明星,无疑看中了明星能够带动明星背后强大的粉丝团队,利用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扩大电视剧收益。

明星也有助于提高受众对剧中角色的认同性,《虎妈猫爸》中的演员赵薇、佟大为、董洁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爸妈。“虎妈”由赵薇扮演,赵薇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个和剧中小女孩“茜茜”差不多年龄的女儿,又因为《虎妈猫爸》同时是一部喜剧,赵薇由于“小燕子”角色早已在受众心目中留下喜剧的印象,正是这种现实角色的映衬和“小燕子”给观众留下的喜剧前印象,使得受众对赵薇所演“虎妈”角色能够迅速接受和充分认同。

二、直面各种教育现实,题材具有现实性

上名牌大学、读重点大学是所有家长、学生的梦想。这样的梦想,从孩子的小学时代就开始萌芽,发展,影响着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成长。为了让子女能够上更好的小学、中学,许多生活在城市的家长选择了排除万难都要买学区房,电视剧中的“虎妈”只是千千万万家长的典型代表。

电视剧艺术的原型是生活,教育题材电视剧只有充分贴近生活才能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教育性。现实性题材电视剧因为着眼于老百姓,呼应日常生活和普通的人生经历,所以能够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产生共鸣效果。“作为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电视剧对人们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潜移默化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电视剧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态度和阐释,对人物状态的勾勒往往会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撞击。尤其现实题材电视剧所展现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产生的影响就更大。”

反映电视题材的现实性:首先应当真实,《虎妈猫爸》主人翁“虎妈”“猫爸”“兔妞”一家生活在一线城市,中等收入家庭,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真实性;其次,应当客观,《虎妈猫爸》并没有主观地说明哪一种教育观念是正确的,而是把所有的教育观念都呈现给受众,让受众去感受和选择;第三,应当全面,电视剧中反映了当今教育环境下各类现实矛盾,选择学校、选择老师、隔代溺爱、买学区房等,以及由于教育观念不同,延伸出来的家庭成员关系、三角恋情关系、职场同事关系等问题。

三、反映普遍实际教育问题,剧情充满话题性

市场经济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成功”成为判断一个人价值的标尺,而金钱、学历、社会地位是大众认可的成功的关键要素。为了获得成功,许多家长热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一流大学,导致对子女的学习教育极端苛刻,恨不得揠苗助长,《虎妈猫爸》中“虎妈”的“虎式教育”就是典型的代表。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生活观念的差异性与生活地域、家庭条件、职业属性等息息相关。“虎妈”之所以实行“虎式教育”,“猫爸”之所以奉行“游戏人生”,源于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域、家庭和职业背景。“猫爸”从小生活在北京这个大都市,职业是游戏软件开发设计师,而“虎妈”来自农村,在百货公司当市场营销总监。农村孩子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能享受城市生活,这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虎妈”没有背景,没有资本,从小就是靠着努力奋斗才考上了重点大学,从而能够享受到大城市生活。因此为了让女儿能够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变为强者,“虎妈”对女儿施行“虎式教育”,不惜拉长女儿的手指让她学习钢琴,全家每天都吃昂贵的有机蔬菜,用绳子拴着女儿每天早上跑步……

该剧不仅是“虎式教育”“猫式教育”的话题冲击,还有“幼升小”“富养女”“隔代疼”等亲子教育话题,通过由教育观念不同引发的职场话题、情感话题,也是电视剧受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注重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传统电视媒体才能够在新媒体时代吸引更多的受众收看电视剧,倚靠社交媒体,意见领袖的观点、讨论将得到N级传播。电视剧《虎妈猫爸》的意见领袖选择了生活在城市的中产阶级,在中国城市中,人数占比最多的是中产阶级,生活在城市的中产阶级,面临的儿女上学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

社交媒体时代,以受众为中心,让受众参与电视节目内容的讨论是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途径。凭借话题性,电视剧《虎妈猫爸》能够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进电视剧反映的内容讨论中来。《虎妈猫爸》在搜狐、乐视等网络视频平台跟踪播放,这些网络视频平台的评价、点赞功能能够提升话题热度。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在《虎妈猫爸》热播期间,为电视剧的受众传播观点,分享感受提供了良好的反馈渠道。《虎妈猫爸》播放期间,其每日网络搜索持续排名第一,这主要因为该剧在受众当中引发了热烈的话题讨论,话题性是此剧成功的重要密码。

四、营造动物森林情境,人物角色符号化

符号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符号不断变换着形态。《虎妈猫爸》的受众群广泛,不仅有父母、爷爷奶奶、学校老师,还有学生以及即将要成为父母的年轻人……为了满足年轻受众的趣味,《虎妈猫爸》运用了动物名称作为不同人物角色的符号。

符号都由所指和能指组成,符号的所指与能指的关系相当于内在的概念与外在的表现之间的关系。在《虎妈猫爸》中,符号的所指是动物名称和人物角色的融合,例如,虎妈、猫爸、狐狸奶奶、鹿爷爷、兔妞、狮子姥爷、豺舅舅等。符号的能指即符号的内涵,该剧符号的能指是不同人物的教育观念,例如,虎妈认为女儿的成绩最重要,应当努力学习争第一;狐狸奶奶觉得应当把孙女培养成“公主”,将来嫁人豪门,“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鹿爷爷热衷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全家人为茜茜进入“第一小学”感到无望时,他建议孙女“读私塾”;狮子姥爷认为应该剥夺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全部用来提高成绩、考名牌大学,并创作出考试争第一的“必胜诀”……

电视剧《虎妈猫爸》的动物符号为广大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家长、学生揭示了符号的情境意义。“情境意义来自于传播情境。传播情境指的是对某一传播行为产生直接的或者是间接影响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具体指对这种传播行为产生影响的某个大的环境,或者是制度、人群、舆论、环境、民族、文化等。”符号的意义和情境意义在《虎妈猫爸》中体现在:第一,“虎妈”毕胜男在农村见到了和女儿同龄的“蕊蕊”的优秀和职场上蛇蝎90后海归女同事黄俐为了晋升不择手段,毅然决定把女儿培养成女强人;第二,白天鹅教育专家唐琳来到第一小学为家长们传授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遭到家长们的反对,家长们认为只要没有取消高考制度,他们的做法就不会是错误的。

选择《动物森林》作为主题曲,人物角色都有动物名称,剧情精彩之处插入动物动画等,充分运用动物、森林等符号来反映现实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森林的“弱肉强食”法则中,只有变得强大才不会被竞争所淘汰。

人物角色符号化和体现的“森林法则”还体现在剧中的三角恋关系和职场同事关系当中。(一)三角恋关系:“白天鹅”唐琳是“猫爸”罗素的初恋, “白天鹅”运用温柔的无孔不入的诱导方式,企图让“猫爸”回到她身边,“猫爸”由于和“虎妈”在孩子教育方式上的分歧,矛盾日益升级,在两个女人之间摇摆不定;(二)职场同事关系:蛇蝎女同事黄俐的动物名称是“螃蟹”,这一符号将其横行霸道、不择手段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出来。90后黄俐是在“只要成功”的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使得“虎妈”被迫辞职。

同时,人物角色动物名称符号化的使用和动画片的插播,使得《虎妈猫爸》具有喜剧效果。《虎妈猫爸》作为一档教育题材电视剧,没有硬生生地说理,而是以娱乐化的方式出现,除动物名称和动画片之外,还有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情节,夫妻逗乐打趣等娱乐气息浓厚的场面。“作为教育题材的电视剧,顾名思义当然不能忽视它的教育功能。然而,影视艺术中的教育性不是依靠理性的说教,而是凭借媒介的强烈感染,观众的情感自觉的介入,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中达到审美的理解和领悟,从而与艺术作品的深刻宗旨和高尚内涵在精神上得到统一。”

五、呈现矛盾冲突,以悬念带动持续收视

冲突呈现是电视剧《虎妈猫爸》成功的重要密码。“在电视剧里,戏剧冲突是主题的基础,是情节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中而概括的反映。戏剧冲突具有矛盾冲突尖锐激烈,高度集中,进展紧张,曲折多变等特点。那些有声有色,扣人心弦,波澜起伏,变化多姿的戏剧冲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观众一直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

《虎妈猫爸》人物角色所有的矛盾冲突来源于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年龄层次、不同价值观、不同教育理念都通过罗茜茜的教育问题显露分歧,产生了一触即发的激烈矛盾冲突。这一家庭风暴导致了罗家和毕家之间的矛盾冲突,猫爸虎妈的婚姻问题,以致茜茜最后得了儿童抑郁症。

剧中各人物角色的教育观念之争表现在:“狐狸奶奶”和“虎妈”是隔辈的溺爱和望子成龙之争,是教育理念的代沟化呈现; “羊姑姑”和“虎妈”是养成气质妞和炼成凤凰女之争; “狮子姥爷”和“狐狸奶奶”是“必胜派”和“快乐派”之争,也是小孙女的教育主导权之争;海归派唐琳和“狼爸”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这些观念纷争导致了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婆媳矛盾、姑嫂矛盾、亲家之间的矛盾、还有婚恋矛盾等。

近年来,许多电视剧为了赚取持续的收视率和获得更高的卖价,集数拉长,剧情拖沓,或者为了冲突制造冲突,对矛盾情节进行杜撰,违反生活自然规律。《虎妈猫爸》的故事情节依据不同教育观念而展开,剧中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因为教育观念不同而产生,非常真实自然,而且切合生活实际,遵循了事物发展逻辑和规律。

《虎妈猫爸》展现了多种教育理念,有人担心一部剧引入这么多理念纷争,会影响电视剧的观赏性,但是在这部剧中这些理念自然地、真实地融化在人物关系的矛盾冲突之中,戏剧情节环环相扣、状况跌出,笑完,感动完之后,引发深深的思考、反思。例如“豺舅舅”毕然爱上了茜茜的班主任“小赵老师”,可是作为退休教育局长的赵老师的父亲却不同意女儿和毕然的恋爱关系,原因是毕然没有文凭。

电视教育第9篇

一、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偏重知识的灌输和简单的行为机械练习

有关中学生的各种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很多,德育教材和相关书籍也不少,但是一般都是用条条框框对学生进行灌输,要求他们要如何做,这实际是在让德育远离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要,成为一种空谈,即使学生去遵照“做”了,也仅仅是形式化、机械地去操作。

2.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有学者曾经做过统计调查: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外界对学生主要影响因素的排列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同学和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影响顺序逐渐转变为同学、媒体、社会、学校、家庭。可现在很多教师都是在用十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用自己小时候从教师和书本上学到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法和经验,去对待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的学生。很多教师既不关心,也不去研究学生的真正需求,比如:他们在想些什么?在这个年龄阶段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对此应该如何做?这是造成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3.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德育教育中,教师常用成人的思维和成长经历,凭借自认为是“千年不变”的德育“法宝”,去教育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教师来决定。这种做法的潜在逻辑就是学生需要成人的道德,学生就是要按照社会和成人设计的路线前行,这样的学校德育教育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4.德育与心育脱节,教育方式单一呆板

学校德育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分离,不能很好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优良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德育教育的方式单一呆板,效果不明显。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也只是让学生对一些行为规范进行简单学习然后去操作,或者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学习道德规范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这样的德育教育只能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产生排斥心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从某种程度上讲,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

二、校园电视推进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校园电视台开播以来,其节目以生动、形象、直观的特性,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校园电视以其独有的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展现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实践证明,校园电视系统是学校教育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工具。

1.让学生通过校园电视,多渠道接受德育教育

以校园电视台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按照德育教育规划与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规范播出电视节目,陶冶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每学期开学为学生播放《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每天利用半小时时间转播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每周播放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班会课上播放一些与家乡建设相关的影片,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拍摄并播放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等等。

2.让学生动手编写德育宣传脚本,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校园电视可向学生提供大量、经过筛选的知识类教育节目,鼓励学生在这些节目的基础上,配合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亲自编写德育宣传脚本,可以是反映校园学习和生活的情景剧、英语口语剧,也可以是反映校园环境、家乡环境的宣传片。让学生自己动手编写德育脚本,这样的德育宣传更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更多学生的共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让学生动手拍摄德育宣传片,成为德育宣传主体

校园电视台为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从编写脚本到拍摄宣传片,全程自己创作,自编,自导,自拍,自演。在拍摄过程中,可对这些学生导演、演员、摄像师、通讯员直接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让他们在采编、摄像等实际工作中,学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沟通和交流。他们在观察着校园,审视着社会,发现着真、善、美,这些对于参与的每一名学生来说,都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最后当其他学生看到电视中出现的“演员”就是身边的同学时,也会感到无比亲切,产生共鸣,从而影响到周围甚至全校的学生,这样的影响力与教师在课堂上多次重复讲解相比,所达到的效果有着天壤之别。

4.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德育教育

校园电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德育与心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德育教育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德育的宣传者。校园电视可以组织校园电视台的记者、演员和摄像,在自己的作品播出前举办一次首映宣传活动,让德育宣传和德育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让学生敞开心扉主动接受。

总之,校园电视以其直观、形象、具体、真实、亲切、可信、说服力强、感染力强的优势,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推进了中学德育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发挥中小学校园电视台作用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EB/OL].[2011-04-27]..

收稿日期:2012-06-18

作者简介:巫兰,本科,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