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光伏市场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8 14:44:13

光伏市场前景

光伏市场前景第1篇

电力市场现状及产业规划

一、总体情况

能源结构:巴西电力系统规模位居拉美第一、世界第7,是世界第9大电力消费国。巴西现有能源结构以水力发电为主,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3,以水力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满足了全国85%的电力需求,该比例将在2030年底达到88%。截止到2020年12月,巴西电力总装机容量约169.1GW,其中约60%为水电装机,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约3.1GW,占比约2%。电网系统:巴西境内有超过16.27万公里的输电线路,输配电系统由全国互联系统(SIN)和部分独立系统组成,电压等级为230kV-800kV,覆盖约60%的国土面积,惠及95%的全国人口。全国互联系统分为南部、东南-中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四大子区域系统,系统间互联互通。同时巴西与阿根廷、乌拉圭和委内瑞拉之间电网也实现了互联互通,这为电力生产与消纳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基础。

二、电力发展规划

巴西能矿部所属能源研究公司(EPE)每年发布《十年能源扩张规划》,明确中长期能源结构转型及发展目标。到2030年,巴西电力需求将从2019年的546TWh增加至763Twh,平均每年增加约3%,输电线路将从16.27万公里增加至约20万公里,全国电力总装机将达到224.3GW,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将由3.1GW增加至8.4GW。此外,政府计划在2020-2030年之间吸引超过3000亿雷亚尔的投资额用于电源点建设,其中风电和光伏新增投资额占比超过50%。

光伏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自然禀赋好,光照资源丰富

巴西国土的80%位于热带地区,超过50%以上的国土海拔超过500米,终年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3000小时,全国各地水平面太阳能总辐射量在1534kWh/m2至2264kWh/m2之间,平均约1700kWh/m2,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东北部和中部光照最为丰富,陆上集中式光伏可开发装机约28519Gwp。

二、电力需求大,转型迫在眉睫

巴西人口基数大,工业基础良好,产业结构多元,国内电力需求量大,但电力消耗量远低于其他新兴国家,增长潜力较大。2014年和2015年,干旱给严重依赖水利发电的巴西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用电危机;2021年,巴西又遭遇91年来的最严重干旱,水库蓄水量再次告急,政府不得不多次拉闸限电,电价也随之高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水库容量不稳定、碳排放承诺等问题,巴西政府加快电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水可再生替代能源,以保证供电稳定和电价合理。2020年以来,巴西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经济衰退,再加上2021年以来光伏设备、材料及海运成本上涨,光伏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特别是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部分开发商放缓了推动进度。随着新冠疫情缓解,政府正采取积极措施刺激投资和消费,经济将逐步恢复,预计巴西光伏市场还将继续迅速发展。

三、政府规划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根据EPE《十年能源扩张计划(2030版)》,到2030年,巴西全国总装机将达到约224.3GW,新增装机中超过50%来自新能源发电,其中光伏装机(集中式+分布式)增长幅度最大,速度最快,集中式光伏装机将增加5.3GW,达到8.4GW。政府对非水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超过水电,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目前,几乎所有光伏组件、逆变器及跟踪式支架均享有免关税优惠政策(EXTARIFATIO关税优惠),自由市场的新能源电力用户享有50%的输电线路使用费(TUST)优惠。此外,还有可能享受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税收制度(REIDI),免除联邦增值税(PIS/COFINS)。2014年,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巴西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光伏项目联邦竞拍,此后巴西的光伏市场逐渐发展。2019年,光伏装机(集中式+分布式)超过4.4GW,光伏装机排名全球第16位;2021年,巴西光伏装机排名升至全球第14位,新增装机为全球第9位。2020年,监管市场竞拍受新冠疫情而展期,但光伏装机仍较快增长,仅2020年1-5月期间就增加了1.2GW,达到5.5GW,2020年5月—2021年7月期间增长了4.5GW,达到10GW;到12月底,光伏装机在3个月内又增加了3GW,增至13GW,其中集中式光伏装机达到4.6GW,分布式达到8.4GW。巴西太阳能协会(Absolar)预测,接下来的两年内,光伏装机容量将再次翻倍,增加10GW,于2024年内超过20GW。巴西国内存量的待开发光伏资源丰富,光伏发电处于高速发展窗口期。目前,已经在ANEEL注册过的项目中,有13.38GW处于项目开发中后期,其中8.4GW已经签署了PPA;此外,另有98.9GW的项目处于早期或中期阶段,待建项目资源十分丰富。

四、强化监管力度,规则清晰明确

巴西属于强监管电力市场,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CNPE)、矿产与能源部(MME)、能源研究公司(EPE)、电力监管委员会(CMSE)、国家电力局(ANEEL)、电能贸易商会(CCEE)及国家电力调度中心(ONS)等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互相配合。通过集中开展政策制定、规划研究、评估监管、竞拍交易、运营调度等手段,为电力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交易等环节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电力交易类型,电力市场主要分为监管市场(ACR)和自由市场(ACL),2019年两者交易电量占比68%和32%。所有交易合同均需在CCEE登记注册,违约方均会被禁止参与电力项目交易。近年来监管机构逐渐放低自由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用户进入,自由市场交易比例正逐步升高。监管市场(ACR):监管市场终端用户主要是普通居民及小型企业主等,由作为公共事业服务单位的配电公司代表议价能力较低的上述用户,通过联邦竞拍程序,与发电商签署长期购电协议,保证终端用户以较为公允的价格消费电力。监管市场范围内由CCEE组织竞拍,ANEEL进行监管;监管市场下电价竞标采用最低价中标原则,赢家与配电公司签署电力销售合同,协议条款由政府规定,不得修改,发电方与配电公司通过履约担保合同中规定的托管账户等方式对履约进行担保;合同期限通常在20-30年,每年根据消费指数变化(IPCA)调整电价;如发电方未能按照约定时间交付,需按合同规定补偿购电方经济损失或从第三方购电以保证购电方用电,超过一定期限交付还需支付高额罚款。自由市场(ACL):由交易双方自由协商确定合同的电价、期限、电量及条款,可由发电商与终端用户或电力交易商直接签署电力交易合同,自备电站的电力交易也属于自由市场交易。自由市场的用户包括自由用户和特殊用户。自由用户指用电负荷超过3MW且电压需求超过69kV的用户;特殊用户指用电负荷超过0.5MW,电力由可再生能源获得,且电压需求超过2.3kV的用户。目前政府有计划将该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以促进自由市场发展。自由市场用户享有政府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刺激性政策补贴,即享有50%的输电费用折扣。自备电站(购电方在发电方项目SPV中占有一定股比)则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享有一定的行业费用优惠。一般情况下自由市场电价较监管市场更高,同样也随消费指数调整,但通常合同期限较监管市场更短。近年来自由市场中长期限电力交易合同占比越来越高,很多合同的期限可以达到15年。再加上监管市场竞拍电价较低,自由市场交易越来越受到投资者青睐。现货市场:以偏差结算价格(PLD)在CCEE进行电力交易,PLD价格由CCEE根据特殊模型计算,为按“最小成本”原则进行短期经济调度的边际成本,PLD每小时变化,受水电的可发电能力影响较大,4个电力子区域市场的PLD价格各不相同。

项目开发风险及建议

一、关注政策法规变化,避免税收风险巴西税制复杂,除联邦税外,各州及各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州级税及市级税,税收成本高,且贸易保护严重,关税高。优惠类税种,如REIDI免税优惠,需提前申请,且该税收优惠仅可在项目公司向设备或服务供应商进行直接支付时享用,供应商向分包商或其他分包方支付时,则不再享有优惠。EPC总承包方也可申请REIDI免税,但流程繁琐且时间跨度大,往往不是开发商的第一选择。此外,现行法律规定的输电费用优惠政策适用于2022年3月之前获得开发授权的项目,免关税政策也有适用期限。建议聘用当地财税顾问,做好详尽税务尽调及筹划,关注政策变化,充分考虑双边税收协定、国别税收优惠等政策,通过优化投资架构、灵活安排合同签约及支付方式等手段降低整体税费。

二、合理设计融资架构,减少汇率风险

巴西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措施,外币汇入巴西会被强制结汇。巴西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雷亚尔贬值,目前兑美元汇率在5—5.6上下波动。中国企业投资货币通常为美元,而电费收入为雷亚尔,存在一定的资本金汇率风险。建议设计合理的融资结构,如债权融资部分采用当地币融资,资本金可分批实缴,或采取锁定预期汇率、汇率掉期等手段防范汇率风险,也可考虑通过当地银行进行股东贷款方式解决部分资本金,减少美元汇入。此外,还可购买海外投资险股权险,以规避汇兑风险。

三、采用灵活融资手段,保证开发进度

巴西金融服务行业较为发达,新能源项目融资可通过政策性银行(BNDES,BNB等)、商业银行(BTGPactual,Bradesco,Santander等)、国际金融机构(IDB,IFC等)进行无追索项目融资,也可通过基础设施债等方式解决融资来源。政策性银行利率较为优惠且期限长,是多数开发商的第一选择,但政策性银行要求光伏项目设备部分三大主件中的其中之一需具备巴西国产设备认证(FinameCode),服务部分当地成分需达到60%,并需要在申贷前确定设备品牌及参数,且审批流程较长、要求严格、耗时久,可能影响项目开发进度。建议聘用当地专业融资顾问,把握好项目开发节奏,做好备选方案,在政策性银行批贷受阻或滞后的情况下,可考虑先发行基础设施债或进行短期流动性贷款,在政策性银行放款后再进行替换。

四、做好合同电量分配,提高项目收益

光伏市场前景第2篇

中国的能源和环境现状

“十一五”开局以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中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持续高幅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

200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13亿吨标准煤,按这个基数计算,即使能源年均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降低至 0.66吨标准煤,届时全国共需消费23.5亿标准煤,比2000年增加约10亿吨标准煤。

电动自行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据调查,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达1.4亿辆。受全球经济影响,尽管2011年产量仅为2655万辆,2012年预计产量还将继续下滑至2459万辆,但保有量仍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15年全国电动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

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电动自行车正在成为人们日常代步及通行的主要工具之一,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面临一个充电难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难题,离网光伏绿色充电站出现了。该充电站采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组件以及离网充电控制系统,把光能直接转化为电动车充电所需直流电能,无需电网辅助,可应用于任何地点,无需价格昂贵的逆变器。

该充电站易于移动、成本低廉、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充电的同时还可以作为停车棚使用,充分体现低碳绿色环保的概念。附带上各种宣传资料,可以成为一个广告栏,为城市增加现代与高科技气息。

该充电站具有以下特点:

适合48V的电动车日常充电

独立系统,无需电网供电

快捷充电,无需搬动电瓶或接引电缆

充电优化系统保证在多云等恶劣天气仍可充电

高充电利用率,电池板发电利用率在86%-90%之间

独特的过压保护技术,确保蓄电池的实用寿命

具有充电电流监控和充满提示功能

防雷保护功能防止过大电流损坏或烧毁设备

CCC国家安全认证、CE认证、TUV认证

同时充电数量:6辆

同时停放数量:10辆

充电接口形式:多种电动车接口,满足市场上的各种车型

充电站外型尺寸:长:5m*宽:0.5m*高:3m;充电区域占地面积:16m2

充电站的应用场所

公司企业:员工上班来之后电动车在公司停放一天的时间,有充电的需求

学校:学生中有部分骑电动车往返于宿舍和教室、学校与游乐场所。有充电需求

社区:物业建设此充电桩,中下阶层的家庭生活中,电动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可以省去楼房搬上搬下的体力劳动

公园广场:建造便民设施

商业价值

绿色电动自行车充电站,除了具有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社会意义外,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广告效益:充电站前面、背面和侧面可以加装商业广告牌,起到良好的广告宣传作用

成本回收:充电站可以面向充电用户收费,收费方式采用自动投币形式,用户每投一枚一元硬币,可以充电一小时到两小时,按照充电接口为6个,平均每天充电人数为20人,充电站每天的充电收益约为20元,年收益为7200元,充电站投资为3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5年。

结论

光伏市场前景第3篇

如果此次顺利过会,那么它将成为继南都电源、环旭电子之后第三例境外私有化而后登陆A股的企业。

但是,在“光伏全行业亏损”的背景下,浚鑫科技的IPO前景被蒙上了一层阴影。尤其是进入2012年以来,已有包括皇明太阳能、辉煌太阳能、思可达光伏、恒基光伏等9家光伏企业IPO搁浅。

据浚鑫科技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拟发行17550万股,将用于投资达5.6亿元年产3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其招股书称,为了配套其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与销售, 2011年浚鑫科技自产太阳能电池片产量为212.26MW,外购83.41MW。

这正是浚鑫此次谋求上市融资目的之一。

联系不久前,业内巨头阿特斯阳光表示考虑将其太阳能电池片扩产700MW,英利则称将海南工厂再启动1GW产能计划,而中电光伏1GW的扬州高效电池基地已然动工。ChinaVenture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难以判断浚鑫的抉择的对错,毕竟行业过剩的风险是存在的。”

逆势融资扩产

2007年7月,浚鑫科技成功登陆英国伦敦AIM创业板,首发融资7500万美元。获得融资后,浚鑫科技产能迅速扩大,2008年光伏电池产能为100MW,直接升至第一集团军位置。

而仅仅在三年前的2004年,浚鑫科技还是一家为无锡小天鹅生产配件的家族企业。许多评论称,其发展迅速归因于当地政府部门的扶持。

比如成立之初,浚鑫科技所需的5000万元启动资金,即为当地政府协调地方商业银行所解决。而2007年,因往伦敦上市需要改变企业性质,江阴有关部门领导为此召开联席会议,仅用11天即把所有图章全部盖完。

2009年,随着西班牙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欧洲光伏市场呈爆发式的增长,但此时国内光伏企业却产能不足。

“彼时,国内处于产能不足的光伏企业急需资金扩大产能。但是,AIM市场容量较小,浚鑫科技又是小公司,关注度不大,难以增资扩股。”光伏行业某高管对记者说。

因此,2010年3月,浚鑫科技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文件,但后来因故于2010年9月宣布无限期推迟香港IPO。

2011年4月,浚鑫科技最终退出在伦敦AIM市场的上市交易,决心谋划在国内A股上市融资。

浚鑫科技2011年度电池片产能为217.48MW,组件产能 240MW,在整个中国光伏行业中处于第二集团军位置,但对比行业巨头阿特斯阳光与英利等,差距不小。

募投前景黯淡

据浚鑫科技预披露招股书显示,其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45亿元、26.79亿元和28.60亿元,对应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为1.91亿元、2.09亿元和1.17亿元。

同时,在其主营业务销售方面,其中电池片对外销量,2010年为16.62MW,2011年为21.26MW;电池组件总销量2010年为166.15MW,2011年为288.54MW。

这表明,在主营业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2011年净利润却骤减逾50%。

而其他核心指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经营净现金流、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也被部分媒体评为“急剧恶化”。

“2009年的光伏后,国内光伏行业陷入了产能过剩状态,电池片、电池组件价格下降严重,而进入2011年,在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之后,这使得对外依存度达90%的光伏企业中80%都在亏损中挣扎。”光伏行业某高管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在报告期内的2009-2011年度,浚鑫科技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97362.30 万元、232092.72 万元和170095.89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78.18%、86.62%和59.48%。

这被认为浚鑫科技对外依存度过高。

除此,浚鑫科技还被认为其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及其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过高。

而据其招股说明书,浚鑫科技辩称,其在美国市场销量只占1%,受美“双反调查”的影响有限,而其对外依存度,2011年度为59.48%,同比下降27.14%。

鉴于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达到90%以上,行业的不景气导致监管层对光伏企业上市融资实施严格对待。也正是由此,进入2012年以来,国内已有9家光伏企业IPO搁浅。

“在光伏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状况下,如尚德、赛维都亏损厉害,浚鑫的财务数据并不难看,但证监会特别注意其持续赢利能力。”

投中集团分析师李玲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目前,国内光伏产业上市肯定都不是很乐观的,因为证监会对光伏企业的行业前景是不看好的,其中主要是对其持续赢利能力的不乐观,所以,之前有9家光伏企业IPO为证监会所否决。”

而另一面,不容忽视的是,光伏概念股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也是一片寒冬。

中信证券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说:“光伏概念股不容易。近期,向日葵、超日太阳等几乎所有光伏概念股都公告业绩下滑,而新股珈伟股份上市两月即业绩大变脸,这都是证监会看在眼里的。”

绝望的等待?

“浚鑫科技现在扩产,好处是设备更加便宜,导致产品成本降低,但英利、阿特斯等光伏巨头扩产的规划更大,或会导致成本更低。”

弘亚世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文平说。

“我不认为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不可解决,目前全球约有54GW光伏组件产能,但其中16个GW是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但如果巨头扩产,过剩仍在,小企业的淘汰进程将会加快。”

而浚鑫科技或许是不想成为在行业危机所致的淘洗过程中的牺牲者。

因此,在整个行业景气度急剧下降的形势下,受资金周转困难(据浚鑫科技预披露招股书显示,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9年为15.59次,2010年为15.92次,而2011年仅为5.41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大幅下降)、融资需求扩大的影响,浚鑫科技上市募资的欲望非常强烈。

常州天华新能源公司总裁谢潇拓则这样说:“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前景肯定是好的,但现在的问题是,谁还能活那么久。”

如今,除了浚鑫科技外,仍处于审查状态的光伏概念股还有福斯特光伏材料、福莱特光伏玻璃、山西天能科技等。

相比于上半年,近期国家政策的变化似乎给光伏市场带来了利好消息。

6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称,政府部门正式将光伏发电十二五装机目标增至21GW(2100万千瓦),是最初版本的4倍多。

这被某些媒体称为光伏行业回暖的一个迹象。

这似乎提振了浚鑫科技的信心。

它的另一自信还表现在招股书中所显示:已取得52项专利,其中6项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太阳能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达到19.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光伏市场前景第4篇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M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随着能源短缺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价格会不断升高,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寻找可再生能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一种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分布广,无污染,而且可再生,被国际上认为是最好的化石能源替代品[1]。

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很多国家正积极研究光伏发电技术,并出台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财政补贴等政策,以促进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来应对能源短缺现象[2]。

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项优化未来能源构成的高新发电技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快速发展将加速远程监控系统的开发和推进相关技术的市场需求。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监控系统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一、分布式光伏电站简介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是指在用户现场或靠近用电现场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或者同时满足这两个方面的要求。

二、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方式,它倡导就近发电,就近使用,就近转换,就近并网的原则,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可以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还可以降低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输出功率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一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容量控制在数千瓦以内但小型光伏系统相比大型的投资收益率并不会降低;

二是污染相对很小,没有噪声,也不会对空气和水产生污染,环保效益突出;

三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用电状况,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电紧张问题,而且具有间歇性;

此外,还有安全可靠性高,抗灾能力强,非常适合于远离大电网的边远农村、牧区、山区供电,不需要远距离输送电力,成本低、效率高[3]。

三、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体系结构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设备包括光伏电池阵列、光伏方阵支架、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配电柜等设备,另外还有供电系统监控装置和环境监测装置。其运行模式是在有太阳辐射的条件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组件将太阳能转换输出的电能,经过直流汇流箱集中送入直流配电柜,由并网逆变器逆变成交流电供给建筑自身负载,多余或不足的电力通过联接电网来调节。

四、分布式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技术

分布式光伏发电倡导尽可能就地消纳,通过配电网接入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对光伏发电进行监控和管理,以保证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分布式光伏发电一般在农村、牧区、山区,发展中的大、中、小城市或商业区附近建造,通常建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以及居民屋顶上。这给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监控和管理都带来了挑战,我们可以通过远程监控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通讯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通信方式有多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城市中心、市区、郊区、农电等不同的地理位置。通信介质也分多种,包括:光纤、电力线载波、无线等方式。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电磁干扰、无辐射等特点,是市区配电网自动化首选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其性价比也比较适中。无线方式通信实施比较方便,而且布置灵活,但容易受干扰。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比较适合农电及远距离线路,价格也相对便宜。

(二)监测系统的构成。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中心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应至少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电参数监测设备等。

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从传感器和其它待测设备等被测单元中采集需要的数据,送到上位机中进行分析、处理的行为。电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蓄电池电压、逆变器输入电压、直流负载的输入电压。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光伏阵列的输出电流、蓄电池电流、逆变器输入电流、直流负载的输入电流。智能传感器用于采集逆变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温度传感器和调理板用于采集室外、光伏组件和蓄电池的温度。辐照仪用于测量水平面的太阳总辐照度和光伏阵列表面的辐照度。

2.数据传输系统。电站数据监测系统中监测装置与数据采集装置之间、数据采集装置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根据分布式光伏电站、电力部门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确保数据传输的方便和安全。

3.数据中心。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定义与命名规范,集中多个光伏电站数据的环境。软件部分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从传感器采集得到的信息量将全部送至该部分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提供了强大的图形界面,显示画面生动,一目了然。

五、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曾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欧洲市场,受欧债危机、欧盟及美国“双反”等事件的影响,国外市场持续低迷,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也因此呼吁国内光伏市场的快速启动。

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已被广泛应用在家庭供电、道路照明、景观照明、交通监控、大型广告牌、发电站,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呈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2012年12月1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要着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鼓励单位、社区和家庭安装和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在《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文件中,将在每个省建设500MW分布式光伏的规模化应用示范区[4],这是国内启动的至今最大的光伏项目,这些政策极大鼓舞了国内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发展,我国分布式光伏产业迎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陈晨,陈明明.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J].动力与电气工程,2013.

[2]王斯珍.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太阳能电池生产国[J].四川水利发电.2008(124):14-15.

光伏市场前景第5篇

国家和上海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工作,部署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同时,上海积极关注国内外光伏产业态势,与兄弟省市共同推进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以下是本刊记者采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耀新的访谈录。

财经界: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请李耀新主任简单介绍一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变化及其发展特点和前景。

李耀新: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领域,上世纪以来,美日欧等国家和地区加大光伏产业推进力度,2000-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年均增长50%,2008年后特别是2012年来,全球光伏产业进入调整期。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1、发达国家加强光伏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美国自1974年起陆续颁布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法令,1997年起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对绿色能源制造业提供23亿美元税收优惠,发放给132家企业183个绿色能源制造项目。日本1993年制定“新阳光计划”,2003年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法;2006年颁布“新国家能源战略”,提出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规划。德国1990年、1998年分别提出“千屋顶计划”、“十万屋顶计划”,2004年《新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推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瑞士、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芬兰等国也纷纷制定光伏产业发展计划,并投入巨资开展技术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2、全球光伏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由于各国光伏产能迅速扩张导致供过于求,以及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2008年后光伏市场产品价格逐步下滑,太阳能组件制造企业普遍亏损。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11年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调查”,2012年美国商务部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2013年6月,欧盟基于“双反调查”,对中国光伏企业执行11.8%的临时税率,近期中欧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出口数量等承诺安排;印度也对来自中国、美国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3、国内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光伏产业2004年后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发展到技术提升、结构优化发展,2007年至今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首位,产能占全球60%,成为全球最大光伏产品输出地。我国光伏产业最大挑战在于“两头在外”,多晶硅材料约50%从国外进口,光伏电池生产设备主要依靠进口;光伏电池产品90%出口国外,其中60%出口欧盟。受美国“双反”影响,我国对美光伏产品出口下降八成,欧盟市场对国内光伏企业影响更大。在国外市场低迷及国内市场未启动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2011年四季度以来半数以上电池组件企业停产,2012年以来制造环节全线亏损,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当务之急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开发国内市场。

4、光伏产业发展前景分析。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预测,太阳能光伏发电21世纪将成为能源供应主体,预计2030年、2040年占世界总电力供应比重分别达到10%、20%以上,21世纪末占比达到60%以上。根据各国光伏发电技术路线和装机容量规划,美日欧2020年装机量将是2010年的4倍左右,2030年装机量是2020年的6倍左右。同时,随着节能要求及环境约束收紧,火力发电成本将呈上升趋势;而光伏组件出货量每翻一番平均售价下降约20%,能源转换率可望提升至30%以上,光伏发电设备成本尚有30%下降空间。预计全球光伏市场过剩产能经整合重组将重拾升势,可再生能源将逐渐发挥对传统能源的替代作用。

财经界:上海也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目前发展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如何? 上海在光伏产业方面的引领企业有哪些?

李耀新: 1、上海发展光伏产业具有技术研发、服务集成、金融资源组件、EPC总承包、电站运营到装备研发等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上海、内蒙、江苏三大产业基地,具备4500吨多晶硅、500MW电池片、500MW组件的产能。承担了上海世博会太阳能应用总体规划研究及永久性场馆太阳能应用设计,建设了世博中心兆瓦级光伏电站、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国家级“光明过程”等项目,参与上海虹桥枢纽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同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与美、德、意、韩等国光伏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提高光伏产品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海外业务竞争力。

2、加强技术研发应用做精做强企业。积极打造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平台,依托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投入1亿多元,加强硅材料、BIPV组件、聚光电池、薄膜电池、硅电池、PECVD等产品的技术研发,拥有相关专利超过30项。正在加快双面胶带电池组件、标准成本组件、抗PID组件等新产品的研发;探索应用3D打印技术提高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应用离子注入技术提高装备生产水平;将在连云港电池组件制造厂应用自动化焊接机器人,预期生产线可扩大40%产能,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

3、以集成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当前光伏制造环节普遍亏损,产业链利润向电站建设运营环节转移,其中电站项目授权开发、EPC建设、电站项目开发商环节毛利率分别为3.5%、7%和10.15%。航天机电正从光伏制造商向电站运营商转型,以电站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拓展综合集成业务,已累计建设国内外600多座光伏电站。2011年、2012年,航天机电在光伏系统集成市场排名全球第15位、国内第6位,预计2013年将进入全球光伏系统集成市场前十位。

4、具备多样化融资支持路径。随着国内外光伏行业陷入困境,银行收紧对光伏企业贷款,电站项目融资困难,光伏企业IPO受阻,VC/PE投资案例大幅下降。航天机电具有强大的金融支撑服务能力,由航天集团提供财务支持,搭建海内外融资平台;已申请使用国家开发银行44亿元授信额度,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累计约40亿元;与上实集团加强战略合作,组建合资公司收购运作国内外电站项目;探索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等。

财经界:上海光伏产业如何面对国际国内严峻形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再创佳绩,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李耀新:根据国内外光伏产业发展格局及上海产业链整体情况,上海必须在把握技术升级规律、成本结构、产业链细分和价值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融入世界、服务全国、发展自身的定位。坚持核心高端引领,发挥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集成配套服务等优势,形成在全国的产业龙头地位和引领作用;坚持引进开发并举,把握发展空间、载体和资源,一手抓结构调整优胜劣汰,一手谋市场可持续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建立行业联盟,加强国内外合作,提升产业链优势,努力打造上海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3-5家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光伏产业链核心装备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保持国内领先,进一步提升光伏总集成总承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研究制定城市能源发展路线图。2010年5月国际能源署(IEA)太阳能光伏路线图报告,描述了光伏技术发展现状及到2050年的发展前景。国内相关机构和省市也开展了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分阶段明确光伏技术发展路线、产业格局及政策措施等。上海在资源能源缺乏、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更需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规划制定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能源发展路线图,明确新能源替代的总体部署、领域空间、阶段步骤、载体主体和资金支持政策等,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2、加强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研发。根据未来技术升级发展路线,加强超前谋划和技术装备研发。如在卷对卷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空间电源所已建成柔性薄膜电池卷对卷中试生产线;多层非晶硅、微晶硅领域,理想能源开发的PECVD和LPCVD设备性能达到国外一流进口设备水平,售价仅为进口设备一半。下一步,上海将依托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及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专项,支持N型晶硅电池、异质结、离子注入等新一代光伏技术发展,加强产业链配套,扩大首台套应用;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从生产技术到产业技术的跨越,推动技术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3、鼓励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应用。据测算,微网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可使楼宇每年节电30%-40%以上。下一步,上海将围绕建设低碳、节能城市,推动大型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发电等项目建设,依托基地园区挂牌建设分布式发电示范区;在世博最佳实践区、新兴产业馆、工博馆等,组织推进一批太阳能光伏示范应用项目;探索建设新能源充电站,实现能耗自我平衡和余电并网,发展城市BIPV产业。

光伏市场前景第6篇

关键词:转型升级;光伏产业;政府救助

一、引言

近年来,依托太阳能开发利用而形成的光伏产业已经成为继IT行业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截至目前,全球光伏太阳能并网发电30余万千瓦/年,已经成为继水能、风能之后的第三大可再生能源,产业前景十分广阔。自2003年起我国光伏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并取得了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其中90%以上产品出口至国外,也就是产品生产在国内、光伏应用在国外,这与世界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光伏发电,需要大量的太阳能电池及电池组件,而这给我国光伏产品生产带来了契机,在劳动力成本低及政府补贴的刺激下,全国各地纷纷以战略新兴产业的名义上马光伏项目。我国光伏产业的重点集中在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及出口上,而不是大面积的光伏应用。在2011年欧债危机与欧美“双反”的情况下(近期由于中欧达成光伏产品出口承诺,出口量会出现反弹),严重依赖出口模式的光伏产业受到严重影响,光伏企业大面积停工甚至破产。基于此,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尽可能支持光伏企业走出低谷。截至目前,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对光伏产业走向基本达成一致:转型支持国内光伏发电产业。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光伏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营光伏)为案例,在我国整个光伏产业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通过对东营光伏发展历程的回顾,重点分析太阳能光伏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其发展规律中政府与市场的激励相容机制,通过对政府救助模式规范性与实证性的分析,探求我国光伏产业未来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着力点及行为边界。

二、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困境分析

据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末,我国共有光伏企业达460多家,其中硅片生产商69家,组件生产商349家,电池组件企业42家。目前我国光伏产业链已比较完备。

(一)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核心技术缺乏,高纯度多晶硅依赖进口。硅材料是整个光伏产业的基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没有硅材料的提纯、生产就不会有光伏产业。从2005年至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从80吨猛增至7.9万吨,增长了986.5倍,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15.6%。虽然我国多晶硅产量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相对较差,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高纯度多晶硅。

(二)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之首,出口多、应用少。太阳能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核心部分,光伏电池生产也是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光伏应用市场大幅扩张,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猛增,对太阳能电池需求猛增。受此因素推动,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0.5GW占世界产量的39.04%,光伏电池产量连续7年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名副其实的光伏电池制造中心。与我国巨大的太阳能电池产量相比,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却很小,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约为20GW,而国内装机量只有5000MW,仅相当于国内产量的10%,超过90%的太阳能电池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光伏应用国家。

(三)传统模式受困,光伏应用扶持政策力度小、企业难以形成有效预期。对比国内外光伏发展政策,我国光伏政策不足之处:第一,虽然我国于2011年7月24日了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规定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为每千瓦1元,此外,根据项目核准时间和地点的不同,部分情况实行每千瓦时1.15元。但是该政策并没有规定此标杆上网电价实施的年限,不能给国内光伏市场投资者一个获取投资收益的预期。其次,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光照条件差异巨大,单一水平的电价无法推动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最后,对于项目的申报审批程序,项目的并网规定,该政策都没有涉及。业内担心光伏电站有可能出现类似风电那样无法并网的情况。第三,缺乏国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第四,缺乏技术扶持和光伏人才培养政策。

国外光伏产业、光伏发电市场的成功经验可归纳为: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以及市场支撑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德国的法律环境、日本的技术支持、美国的市场支撑,都有效地促进了该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

三、东营光伏政府救助产业转型案例

东营光伏(简称东营光伏)于2005年在东营成立,注册资金4亿元,公司目前涉足太阳能级硅棒生产、电池片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集成等多个光伏产业环节,2008年在欧交所创业板alternext市场成功上市,成为第三家在alternext上市的中国企业。东营光伏的发展模式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模式一致:政府支持―依赖出口―规模扩张―出口受限―产业转型。

(一)企业出口扩张阶段

东营光伏在政策刺激、当地政府支持下,积极出口光伏组建以满足国外光伏应用市场,无论是光伏组件生产还是出口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遭受欧债危机以及欧盟双反,从2011年开始出口创汇以及电池产量出现明显下降。东营光伏在积极出口创汇的同时,由于光伏产业的主要市场是欧美发达国家,光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最大,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同时2010年以及2011年,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下调对于光伏产品的补贴措施。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展开对中国75家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美国商务部先后初裁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和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产品90%出口欧美市场的东营光伏受到重创。根据东营光伏年报显示,2011年其收入为2.12亿欧元,同比2010年2.6亿欧元有所下跌,而运营利润为2710万欧元,同比前一年的2956万欧元也已下降。2011年的净利润则为负数。随着市场需求的大幅下降,东营光伏几条生产线仅在零星生产,而产品也只能经过台湾企业再销往欧美市场,这也使得本来就不高的利润进一步被压缩。最终使得东营光伏面临退市清算的可能。

(二)光伏发电转型阶段

在东营光伏依赖出口促进发展的同时,积极进军光伏发电市场,尤其是在受到金融危机及欧美双反的情况下,从积极出口到积极建设光伏电站,东营光伏走出了一条成功转型之路:从光伏组件出口到光伏电站建设。东营光伏于2009年进入光伏发电市场,第一个发电站是总投资4600万元的960K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在当时是山东省内规模最大、也是首家并网发电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东营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也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当地政府将以960KWp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先导,发展与光伏发电产业配套的服务业和相关产业,促进光伏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和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空间,形成有东营特色的光伏产业链及衍生的光伏产品生产与检测设备、原辅材料制造产业基地。随着政府支持光伏发电市场政策的出台以及欧美双反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开始大规模启动。

2010年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工程并网仪式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工程由东营光伏太阳能有限公司承建,是山东省首批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2.25亿元,年发电量为948万kWh。该工程环保效益显著,年可节省标准煤3309吨,减排二氧化硫102吨,减排氮氧混合物32吨,减排二氧化碳9000吨,减排可吸入颗粒4吨,减排灰渣1015吨。东营光伏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创造了多项“第一”。在规模上,它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晶体硅并网电站;在产品上,它在国内光伏电站中第一个使用200W高效能电池组件;在工程施工上,它是全国第一个使用地锚式结构作为工程基础的光伏电站;在建设标准上,这也是国内第一个以欧洲标准建设的光伏电站。被列入“金太阳示范工程”的中国光伏集团东营7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站项目,自2010年12月29日并网发电以来,已累计发电124万千瓦时,日均发电2.6万千瓦时。该项目设计年均可向电网输送948万千瓦时的清洁电能。

(三)当地政府托管阶段

为了保护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紧急出台相关方案,将东营光伏进行托管,2012年11月5日,东营光伏宣布公司所有权重组计划,根据卢森堡大公国法律组建的公开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光伏接下来将进行所有权重组计划来加强公司的发展。另外,东营光伏因为目前的光伏行业危机正在经受着严重的资金流问题和子公司东营光伏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及履行其他承诺,因此相应来说东营光伏必须尽快找到其他融资措施。鉴于此,由东营市政府控制的公司提出了购买东营光伏50.38%的股份,东营光伏是中国光伏卢森堡的一个全资子公司也是公司的唯一资产,购买对价是1000万美金。经与东营光伏管理层的协商,东营光伏董事会认为该协议可以接受并且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司股东和雇员的利益。东营光伏董事会因此建议在2012年11月5号召集股东会来对此给予批准。其东营光伏的股份交易也将在该信息发出后下一天进行复牌。将50.38%股权转让给东营市政府后,东营光伏依托当地资源积极进行业务转型,转向国内市场,将业务重点转向独立电站的生产和建设,在其战略部署中光伏发电业务占将到公司营业额的40%。东营光伏的选择,正是目前陷入全行业困境的山东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在东营光伏之前,包括力诺光伏、华瀚光伏等,都已转向光伏电站的建设。2012年11月9日,东营光伏(东营光伏)正式通过了将50.38%股权转让给东营市国资控股企业的决定,这也标志着继江西赛维之外,政府直接出手光伏“救市”又添一例。鉴于行业内外交困的现状,目前整个光伏业“国进的态势”已经十分明显,而东营光伏“依赖出口―转战国内―国资控股―建光伏电站”的自救路径,在国内光伏行业尤其具有代表性。

东营市政府雪中送炭注入的1000万美元,将使东营光伏获得更多的资金流动性,并通过电站项目增加产业多样性,在行业大萧条背景下保持盈利和增长。而就在东营光伏宣布转向光伏电站建设,并希望这一业务能占到公司营业额40%份额前1个月,财政部、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联合了补贴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发电补贴计划,这一总补贴额度超过700亿元的庞大计划,意在通过扩大内需,解决目前光伏企业存在的出口难和产能过剩问题。2013年随着10MW并网光伏电站的启动,东营光伏政府救助后的转型之路正式启动。

四、案例分析及结论

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前景已形成全球共识,回顾德国、日本等国光伏应用的过程,政府扶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光伏发电成本高昂,严重制约着光伏应用市场的扩大,进而限制了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的扩张。从产业政策上来看,由于光伏产业还处于生命周期中的初创期,因此对产业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必须依靠政府产业政策弥补高成本、技术不成熟的不足。而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扶持政策还十分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光伏市场的扩大,进而造成我国大量太阳能电池产量不得不出口国外。我国光伏电池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使得我国光伏产业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大。

结论一:东营光伏在政策支持、地方政府支持以及国外光伏应用市场需求扩大的拉动下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柱企业;但是发展靠出口、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缓慢的现状使得其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这种产品生产在国内、应用在国外的发展模式并不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真正发展。

结论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往往存在目标函数不一致的情况。在我国光伏行业出口受阻、大量企业破产的情况下,中央政府紧急出台光伏发电政策,启动国内市场的同时真正促进光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应用。许多企业的生存发展交由市场决定,但是在政策落实中,地方政府出于考虑财政税收、人员就业、银行贷款质量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积极对光伏企业进行救市,东营光伏仅是其中一个例子,大多地方政府采取了类似政策,选择支柱企业进行资金、政策支持,尽量不被破产清算。

光伏市场前景第7篇

【关键词】光伏产业;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1.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

2011年全球太阳能发电安装量达到历史新高27.7GW,较2010年增长了约67%。而权威分析机构IMS统计出来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球光伏组件产能可达惊人的50GW,需求增长依旧可观,但产能的增长远远大于需求的增长。从已过去的2012年一季度来看,因德国、比利时、英国的安装项目繁荣,带动整个欧洲市场需求维持稳定,新兴市场中北美和亚洲需求增幅较大,预计全年会有40%以上的增长。但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双反”进一步成为事实,受此影响预计下半年国内向美国市场出口的光伏组件将会出现下滑。同时,欧洲市场主要国家在三季度均有进一步调低上网电价补贴的预期,四季度需求量将会有一定的下滑。欣喜的是,从当前的国内市场环境来看,下半年国内需求将会表现强劲,在一定程度上将抵消上述市场需求下滑带来的影响。总量上看,全球全年安装需求量预计在29-32GW间,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欧洲装机量占比将从去年的69%降至今年的50%,市场权重进一步下降。

在最上游的多晶硅环节,目前只有江苏中能、重庆大全、宜昌南玻、新疆特变、眉山瑞能、乐山永祥等少数几家企业坚持生产,国内多晶硅企业停产率达到80%以上。且除了江苏中能宣称不亏损外,其他企业皆为亏损生产。韩国OCI、江苏中能近期先后宣布延迟或取消多晶硅扩产计划,对应对、改善当前市场局面呈积极态势,后续全球几大家硅料厂主动性减产的概率增大,多晶硅价格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

硅片—电池—组件制造环节,由于近一年来多晶硅现货价格暴跌,辅材价格也全面回落,该环节企业成本转嫁情况良好,成本控制力强的企业已实现微亏甚至盈亏平衡。从下游个别大企已的一季度财报显示,目前大多数企业仍在亏损经营,但亏损有所收窄,各生产环节制造成本也明显下降。但一些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难以偿还银行债务的问题,为了应对资金链日益紧张的局面,上下游在积极寻求解决成本下降的路径的同时,对各环节的产品价格已开始默契保护,光伏产业现状已处于一个整个制造环节倒逼市场强行进入价格筑底过程。下一步企业仍将以持续的降低成本为首要工作,在营运方面会专注于现金管理。

2.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光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压力,各环节产品价格都掉入历史冰点,全行业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整合期。但同时可以看到,在这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终端需求一直在保持增长,市场需求本身未出现问题,而且前景仍然广阔。尽管光伏产业还将低迷一段时期,但在系统价格大幅下降的带动下,光伏发电的竞争力提升显著,越来越多的中小型新兴市场涌现,终端需求超预期增长已成为业内共识。传统以德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权重将进一步降低,全球至少60个国家将成为市场贡献区域,单一市场不稳定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有力的促进了全行业摆脱困境,逐步建立一个健康理性的发展环境。

(1)从宏观形势来看,欧盟已经明确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比例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提出到2030年清洁能源达到30%的目标;日本政府推出了绿色能源新政,提出了到2050年依靠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减排温室气体80%以上;澳大利亚提出了202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20%电力需求;我国提出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4%,到2020年达到15%的发展目标。目前来看,各国政府都在按照各自规划努力推进。

(2)从需求方面看,根据欧洲光伏协会的研究,全球148多个国家(占国家总数的74%)日照充足,有发展太阳能发电的条件。OECD国家尤其是欧盟、美国和日本,新增电力需求庞大,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电力需求增长强劲。至2011年底,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9GW,2012-2020年期间,按照全球主要市场的需求规划预计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超过300GW,平均每年新增装机量约为33.3GW。由于年新增基数已达到阶段性发展的较高水平,后续需求增幅将难以维持前期的水平,需求端将进入一轮平稳增长期。因此,目前光伏产业制造环节严重的产能过剩短期内将难以有效改变,落后工艺、产能将在竞争中逐步淘汰。预计从2020年后,伴随传统能源的日益减少及开发成本快速上升,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突出,市场将会出现新一轮爆发性增长。

(3)从成本趋势来看,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统计指出:2012年全球已有28个国家实现光伏平价上网,而常规电价从2000年以来以每年4%的幅度上涨,在今后预计将以5-7%的速度上涨,光伏系统安装成本却在2011年出现大幅下跌,将前期业界预期的平价上网时间再次推前。对基本情景的预计是,2014年左右光伏发电可以在欧洲国家普遍实现平价上网,2018年前后可以在大多数新兴国家实现平价上网,2025年前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平价上网。

光伏市场前景第8篇

尚德太阳能董事长施正荣财富缩水80%!

这一数字指的是施正荣截止到2009年2月10日相比《2008胡润百富榜》所公布的上市部分财富的变化。3月12日,胡润研究院第二次了《2008胡润百富榜》前20位富豪财富缩水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施正荣财富跌幅最大,成为“跳水冠军”。在2008年,施正荣这部分财富曾为190亿元。

不仅仅是尚德。在此次胡润的财富缩水报告中,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财富下跌79%,直追施正荣。

施正荣等“太阳能富豪”财富大幅缩水,行业深层动因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太阳能光伏产业正发生重要变局。

“两头在外魔咒”与“投资”

如图所示,中国太阳能市场在过去几年红红火火,但是没有改变其畸形的产业结构,即“两头在外”:硅料在国外,市场在国外。

美、日等国家掌握了硅料的生产技术,垄断了全球的多晶硅料供应,获得了太阳能产业最丰厚的利润,同时又是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的最大需求方,美日欧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

与“两头在外”的产业结构相对应,中国太阳能产业把国内变成了制造工厂。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有限,截止到2007年,国内太阳能电池的装机容量为100MW,相比于中国光伏电池的出口来说,微乎其微。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光伏产业硅棒、硅片和电池的加工制造中心。中国以低的劳动和资源成本,换回微薄的制造利润。

就国内来讲,投资较热的,除了硅棒和硅片加工外,更多的涉及硅料生产。由此,2010年以后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这些潜在的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4万吨,但是目前预测的全球2010年多晶硅需求约8万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0多个省市、20多家企业在酝酿上马或申报多晶硅项目,公开数据显示,设计产能已经超过6万吨。

尽管光伏产业前景非常广阔,国际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从全国范围看,存在产业投资过热的风险。按照规划,中国光伏需求量到2020年也只有1800MW,而2006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已经达到1600MW,这意味着仅过去一年的产能就可以满足未来十余年后的规划目标。而去年全球太阳能电池实际装机容量只有1400MW。也就是说,中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已经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金融危机加速破坏平衡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和油价的不断“跳水”,进一步打破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供给平衡。

市场萎缩

欧洲补贴政策消减,全球需求下滑。美国、日本虽然出台新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但这两个国家的市场增长远不足以补偿德国和西班牙市场的下滑。市场下滑和产品过剩将导致激烈的竞争和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及全球范围的产业洗牌,很多没有融资能力、降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都会面临被兼并或破产的危险。除了上述因素,金融风暴对光伏企业的冲击十分明显,中国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股票价格大幅下跌,甚至跌破发行价。以至于高关联度的中国光伏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常规能源下跌,短期影响市场

由于光伏电池属可再生能源,其替代的对象是煤、油等传统资源,前景看好的前提是煤、油等资源越来越少。而一旦传统能源、资源的价格下滑,对光伏行业的依赖度和新能源开发的紧迫感会大大降低。因此,在传统能源惨烈的跌幅背景下,光伏行业的上升动力被严重削弱。

供需关系将在2009年发生逆转

首先,从2009年开始,全球多晶硅厂的扩产和新厂的迅速投产,太阳能级多晶硅将出现供大于求,这一形势将持续2-3年,与此同时,全球太阳能组件的供应量也由于硅料供应环节的产能释放,供大于求,将导致激烈的价格战;其次,全球主要市场德国和西班牙大幅萎缩,主要是因为补贴政策的调整,将严重影响世界光伏产品的销售。

产业洗牌在即

对国内大部分产品出口欧洲的光伏企业来说,正面临生死抉择。太阳能电池板价格业已下跌6%-8%,50%的中小光伏企业面临停产。同时,现货市场的硅料价格大幅下跌,也让那些签订长期合同订单的企业蒙受巨大损失。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约98%的市场依赖国外订单,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和日本,其中欧洲市场占了2/3强。欧元大幅贬值,众多的光伏企业汇兑损失严重。与此同时,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的危机,行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内需市场启动尚需时日

光伏产品的利用远未达到普及,有限的市场无法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也尚未形成规模化降低成本的基础。目前光电价格约在每度4元人民币,而传统的煤电价格仅为每度0.5元人民币,两者价差近8倍。同时,中国光伏行业的销售,国外市场占了98%,中国内需市场仅占2%左右,相差悬殊。对于尚德等规模企业来说,战略决策绝不是简单的“鸡蛋与篮子”的问题,而是只有一个篮子的不可选择。

基于此,国外市场萎缩,国内市场空白,中国光伏产业循环链中的市场环节断裂,直接导致了光伏产业的危机。此中,尚德自是首当其冲。

剩余投资机会寥寥无几

对VC和PE来说,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无投资价值,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首先,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已然巨头林立。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主要分成三大产业环节―多晶硅料、硅棒/硅片和电池/组件。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链业已成熟。

硅料提纯和生产,除了传统三强(洛阳中硅、四川峨眉和新光硅业)之外,涌现出一大批市场新秀,其中包括大全集团、无锡中彩和徐州中能。

以河北晶龙为龙头,涌现出多晶硅龙头LDK和单晶硅龙头锦州阳光,其他行业新秀包括扬州顺大、隆基硅、无锡海润和镇江环太。

以无锡尚德为龙头,也涌现出一大批电池企业,其中包括CSI阿特斯、江苏林洋、河北晶澳、天威英利和中电光伏(见表1)。

其次,光伏企业蜂拥上市,上市窗口基本已关闭。

自2005年12月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以来,总计有14家太阳能相关企业实现在国内外上市,几乎涵盖了全球大部分主流的资本市场。任何一个资本市场不会容纳超过三个同类型的企业,中国的光伏企业在海外上市远远超过了这个数目,海外上市的窗口基本已关闭。而国内资本市场与太阳能“有染”的上市公司不胜枚举,包括天威保变、航天机电、乐山电力、川投能源、金晶科技、南玻A等,国内上市的窗口也基本关闭(见表3)。

作为目前最成熟的太阳能硅基光伏电池产业链,行业细分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基本完成上市。剩下的投资机会寥寥无几。

硅料生产:因为四川峨眉已被东方电气全资收购,新光硅也被几大上市公司瓜分,所以仅剩下洛阳中硅和其他几家后起之秀。但是生不逢时,上述几家企业在实现硅料规模化量产之时也是硅价开始大幅下跌开始之际,未来融资和上市前景堪忧。

硅棒和硅片:国内硅棒和硅片真正的龙头大哥是河北晶龙,这家企业为日本企业配套,在过去的几年中大发机遇财。剩下的几家光伏企业,包括无锡海润、镇江环太和隆基硅,除非拥有领先的技术,或者先进的管理,作为排名不在前五的企业,上市几乎无望。

电池/组件:该细分产业的前五位“大哥”几乎全部完成上市,已无投资机会。

不过,太阳能光伏制造产业链上的主要设备包括单晶炉、多晶炉、线切机以及变逆器。目前在线切机和多晶炉设备上,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供应商,主要采购国外的设备。在单晶炉方面,国内设备已经基本成熟,已经产生了几大巨头,其中包括北京地区的京仪集团、京运通,上海地区的汉虹,西安地区的西安理工和常州的华胜天成。此外,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变逆器,业已产生三大巨头,包括合肥阳光、南京冠亚和北京索英。因为国内资本市场还没有光伏相关设备企业,上述企业可以作为投资目标,加以关注(见表2)。

在第一代光伏电池之外,可以重点关注新一代电池技术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是薄膜电池技术。

谁能捕获最佳并购时机

中国太阳能市场出现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太阳能作为能源的必然选择,前途仍可看好。

一方面,人类用电量不断上升,发电能源价格随之上升。据国际能源署的统计,2000年至2005年,全球发电用化石能源的平均价格上涨了67%。另一方面,光伏发电在技术创新和硅料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未来必然导致光伏发电价格和化石能源发电价格的交叉。预计2020年至2030年间,光伏发电将开始大规模进入主流能源市场。

一旦国内外市场全面启动,未来市场不可限量。基于此,有眼光的产业投资人理应关注太阳能产业。

第一代太阳能技术业已成熟,已经不属于高科技产业,未来的生产成本只会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硅料价格的下降而不断下降。就好似家电行业一样,未来属于“巨头”之间的竞争,并购重组是大势所趋。

光伏市场前景第9篇

两年前,光伏企业还是政府和投资者眼中的宠儿。如今,它们有些却成为了等待政府救助的对象。

曾经的光伏巨头——尚德、赛维LDK等深陷经营危机,濒临破产,而这只是光伏产业的冰山一角。伴随着欧债危机,整个产业内部积聚的矛盾开始逐个爆发。以欧美为首的针对中国企业实施的“反倾销、反补贴”政策,更令国内光伏产业雪上加霜。

好消息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光伏产业发展。9月,国家能源局接连《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和《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10月26日,国家电网正式《国家电网关于大力支持光伏发电并网工作的意见》。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光伏企业发展的信心。

与此同时,光伏产业整合的大幕已悄然开启,而且在一些企业的并购整合中,更出现了政府的身影。10月,江西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称江西恒瑞)以2300万美元购买赛维LDK19.9%的股份。其中,江西省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有江西恒瑞40%股权。

不过,这也让业内人士担心,光伏产业或将是另一个“国进民退”的例子,前景堪忧。 在与《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对话中,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严大洲认为,光伏产业正处于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过程中,启动国内市场是最有效的自救方式,但这仍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推动。

转向市场

李强强:2008年以来,政府一直扶持光伏产业,将其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应该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为什么会出现越扶持越衰落的现象?

严大洲:从国家战略上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正确的。它属于国家能源战略的一部分,而能源战略是未来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最根本性战略,尤其是清洁能源。光伏是清洁能源里最有前景的。所以国家发展光伏产业是正确的,政府的支持也非常必要。世界上各发达国家都是这样做的,与美国、德国比较,中国政府对多晶硅和光伏生产的补贴是最少的。

光伏产业出现当下的困局,有外因也有内因。2008年至今,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深远,全球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导致依靠政府支持的光伏产业失去资金支持,尤其是中国光伏产品销售的还以欧美市场为主,生存就更加困难。

今年,全球几个大的经济体处于政府交替之际,尤其一些发达国家为谋求政治利益不惜打压、牺牲产业。美国自知对中国光伏企业实施“双反”是两败俱伤的事情,但为了政治需要,也要把光伏产业作为打压重点。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未来全球经济将向制造业回归,美国不能接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被中国抢占。因为中国光伏产业近几年在技术、产品、规模等各方面发展都很快,所以美国即便是自伤也要打压中国。

从企业自身来讲,前几年光伏市场效益太好,国内企业一哄而上,发展太快,而国内市场又没有启动。所以,欧美“双反”打的中国企业措手不及。

不过这让中国反思,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会引起美国的争议,为什么会引发实施“双反”?

过去,我们的产品都用于欧美发达国家,现在及以后要用于国内市场,要让清洁能源在中国真正发挥作用。

李强强:你认为光伏产业是市场驱动型产业还是政策驱动型产业?

严大洲:任何一个产业尤其新产业的发展一般都离不开政策支持。因为这个阶段人们还没有看清趋势,很多新技术需要突破,投资需要冒风险,所以需要政府扶持。但是,一个产业要真正地成长和壮大,就一定要被市场接纳。两者兼而有之,阶段不同。

现在,光伏产业处在从政府支持转向市场驱动发展的过程中。未来50年~100年后,太阳能有可能占到能源利用的一半以上。太阳能发电与现有设备直接结合起来,具有天生的有利条件。

而且,大部分光伏产品采用硅作为原材料。硅是地球上除氧之外最丰富的元素,经过提纯以后,很容易成为制造光伏产品的原料,废料没有任何污染,产品寿命还很长。这就是很多人不惜一切代价投资的原因。

再从成本上看,随着技术进步,光伏发电的成本逐渐减少。而未来能源价格上涨是必然的,现在做光伏,是对未来的投资。

现在整个产业发展难,主要难在整体经济形势下滑。很多国家经济形势不好,没有多余的财力来投资未来的产业。

政府支持不可或缺

李强强:在行业形势不好的时候,政府应该出面整合,推动产业洗牌。但有学者认为,这将是另一个“国进民退”的例子。在这个新兴产业里,国有资本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与民营资本和谐共处?

严大洲: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确实存在有的企业两种资本相互争夺的现象。此前,在光伏产业中,民营资本占的份额相对比较大。当前处在行业发展低潮期,国有企业的后劲比较大,可以收购,但收购不是兼并,而是拯救,要在民营资本愿意的情况下去做。

这次光伏市场骤冷,让很多企业手足无措。从政府方面讲,在行业困难的时候,政府帮扶一些有良好技术基础和商业信誉的企业是必要的。毕竟光伏产业还是有前景的,很多企业只是由于财务状况难以为继。

大部分光伏老板不希望整合,也不希望政府施以援手。因为政府帮助的也只是特定对象,规模非常有限,这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不公平、干扰市场的东西。

李强强:你的观点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该扶持的要扶持,该推动行业整合的还是应该推动。

严大洲:任其自由发展的话,美国的目的就得逞了。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把中国核心企业打倒。利用多晶硅长单协议捆绑部分企业。此前,尚德用2亿多美元代价提前终止与美国多晶硅及硅片巨头MEMC签订的2006年到2016年的硅片供应协议。同时,美国又将原材料以低价输入国内市场,以打压国内刚刚兴起的多晶硅产业。

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打压是有预谋的。2008年奥运会之前,美国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国内光伏企业的负面消息。这是为什么?中国光伏产业在2007年第一次超过美国和欧洲国家,成为世界老大。2007年,中国多晶硅产业实现量产,年产1130吨,其中洛阳中硅的产量是507吨,是当时产量最大的多晶硅企业。

现在看来,这完全是美国的一个战略性反应。先由媒体负面报道,影响政府,促使政府打压企业不给扶持,导致企业生存艰难。不过,美国没有达到目的,中国的光伏产业还是发展起来了。于是,市场化打压随即而来,动用财政政策、税收等手段,包括最近的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所以,这是美国的国家战略。如果中国企业没有国家战略支持的话,如何与美国抗衡?

李强强:也有很多企业人士认为,政府在具体做法上有待商榷。政府究竟应该从哪个环节上扶持,扶持到什么程度,存在争议。有些企业对政府一些政策不胜其扰,希望成立光伏示范区,不要政策过多干扰,任其自由发展。你是否赞成?

严大洲:中国地域广阔,地方条件差异特别大,阳光条件、用电情况差异都很大,应该是差异化对待。像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具备条件推广分布式发电,自发自用。因为这些地区电价较高,一度电的发电成本不超过1块钱,很多地区,高峰电价已超过1块钱。这时就具有市场投资动力。但是中西部情况不同,电价相对较低。唯一难点在于电力法规定,不允许随便发电、上网,实质上就是并网问题。

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国家电网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施措施。这是一个很好的动作,未来大部分市场应用可能就在于此。

国内市场是关键

李强强:从光伏产业开始发展到现在,并网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国家电网也觉得很冤枉,认为这不是电网的问题,而是因为政策没有理顺。你怎么分析并网的问题,根源是什么?

严大洲:这是最受争议的一个问题。鉴于普遍不能上网的现实以及电网公司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人们将矛头指向国家电网也很正常。

光伏发电与电网的传统经营模式是相冲突的。传统经营模式是电网从发电厂买电卖给用户,传统电厂规模大,易调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小、数量多,调控困难,管理成本高,再加上地方电网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操作上确实存在困难,但这不能阻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有条件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是为名还是图利,总得有动力来驱动。在政策配套上,政府还需要理顺、完善,而且电网公司处于垄断地位,更需要国家力量来推动。

李强强:你建议先从哪方面破解并网难题?

严大洲:从新能源产业发展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长期使命,是国家战略。有些事情是必须尽的义务,比如说,规定电网公司卖出的,10度电中必须有2度或者1度电来自新能源发电,将其与电网公司上下员工的考核挂钩。国家政策上有相应倾斜,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据我了解,电网接收新能源电的困难只在于利益分配,并不是技术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电网虽然建设得晚,只有短短几十年,但是技术水平几乎是全球领先的。中国比德国、美国更有条件接收新能源电。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唯一的原因就是没有动力,就是利益问题。

李强强:《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从分布式能源展开,所有的新能源、传统能源交互转换、融合使用。这给分布式供电提供了理论支持。

严大洲:非常正确。南联盟战争时期,南联盟的指挥系统、导弹系统很快瘫痪,因为它的电网瘫痪了。中国的电网非常大,受到攻击的时候就非常脆弱。这种情况下,微网、局部网就变得很重要。

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全球的汽车发展的前景也是指向电动汽车发展,减少城市污染,中国有没有这个条件?国内高速公路、电网非常发达,在高速公路网周边建充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发电直接提供给电池,电动车可以在此充电或换电池。如果将来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电网建设发展相结合,不再需要直流交流的变换,发电直接供给电动车,成本会更低,这个市场巨大,会带来新的革命,甚至包括我们用电电器。

李强强:从体制或者产业成熟度来看,实现分布式发电是否会是一场持久战?你认为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几年还是几十年?

严大洲:几年,我觉得太晚,最好几个月就能实现。电网公司已经出了支持光伏分布式发电上网的政策,我想至少应该有一些示范,甚至大量的示范。有资金实力的人或企业可以自己建电站,在自家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但有前提条件,就是电网公司允许个人发电,允许上网。

目前应该是光伏产业突破国内应用的好时机。当中国能源结构真正发生变化的时候,就到美国着急的时候了。不管是军用设施还是民用设施,家家户户都可以自己供电。这时,中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李强强:现在光伏产业的市场正在由国外转向国内。你判断国内市场开发的时间和节奏会是什么样的情况?什么时候能支撑起产业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