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体育教育方向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6 15:07:30

体育教育方向

体育教育方向第1篇

1.以知识技能为主导: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是教学任务,也是体育教学过程固有的特点,在体育课中充分得以体现,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主导,有效地锻炼身体,培养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要尽量运用,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等。教师着重学习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理论与技术,以及活动课中的有关知识技能的教学。通过传授,才能为两类课在理论、方法、技能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证。从而主导它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学应适应这一发展的新趋势,在体育课中注重对学生的体能开发。通过学生的自我摸索、自我发现,才能加深对知识、理论、技术的理解,使其独立锻炼,自我评判,这样才能体现掌握知识的主导和指导作用。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

3.与身心发展相协调: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参与的过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习中,其生理机能、运动素质、活动能力、心理素质、思想作风等,都在一定程度受到锻炼和提高。以此来增强体质,提高生理机能;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促进个性的完美发展,具有任何教育也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素质和个性的发展水平不同,恰当选择,安排活动课的运动量和负荷等,使学生身心得到协调与发展。

体育教育方向第2篇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教育实习

1.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实习的基本情况

1.1实习的组织形式

教育实习组织的形式,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方法。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我们采取按照学生的分散程度和主动性,把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实习分为集中实习和集中与自主相结合的实习。根据调查显示,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专业)专业实习主要分为集中实习和集中与自主相结合实习两种组织形式(见表1)。

1.2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障教育实习的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而且教学实习基地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2011级和2012级学生实习基地的分布情况。根据表2和表3所显示: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2011级学生实习基地中,中小学占28%、高中占10%、舞蹈培训机构占34%,而2012级学生实习地中,中小学占42%、高中占12%、舞蹈培训机构占30%。可以看出实习生在中小学与舞蹈培训机构中所占比例较大,而在高中所占比例比较小。

1.3实习的学期和时间安排

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实习采用的是单阶段实习,安排是在第6学期。具体情况为:第6学期开学后的1———16周,共计16周。1———2周为高校内的前期准备,3———15周为实习单位实践教学,第16周为实习教育的评价和总结。问卷调查显示(如表4),有69%的实习生希望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所占比例最多,希望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的实习生所占比例为26%,而希望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的实习生只占5%。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实习生希望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

1.4实习的前期准备

针对实习生实习能力的培养,学校做了一系列工作。在实习前期的准备中,练口令及队列队形、广播体操、校内试讲环节课时安排较多,体育游戏和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的课时相对较少。

2.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实习所存在的问题

2.1实习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关

表7显示: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学生,实习生存在实习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对口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实习质量,同时也达不到实习生在实习阶段的实习目标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实习阶段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锻炼。

2.2实习基地数量不足、不稳定

为培养实习生的实践教学能力,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为教育实习制定了系统的章制度,建立了公立学校为主私立培训学校为辅的实习基地。但根据对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实习基地的调查(如表2,表3所示),2011级与2012级分别有28%和16%的实习生没有合适固定的实习单位,从而导致他们在实习阶段从事一些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实习工作,最后达不到该专业的实习目的。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的实习还处于初始阶段,在已经毕业的2009级和2010级的两届学生,他们的实习形式都是自主实习形式,学校并没有安排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而2011级和2012级的学生,他门的实习形式为集中与自主相结合的实习形式,他们的实习基地建设才有了初步的发展,所以说该专业的实习生至始以来都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

2.3实习生课堂组织能力欠缺

本文从2012级28个实习单位中选取了18个,向每个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老师、带队老师和实习生所带班级的班主任3名老师,就实习生的综合素质问题发放问卷。结果显示,有24位老师认为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动作示范的能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学生的讲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课堂组织问题最为突出。

2.4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洛阳师范学院舞蹈学(体育舞蹈方向)专业学生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导致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心思不能完全收回,从而影响到学生在第7、8学期的学习;同时学生在此阶段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还不能完全的具备,导致学生在实习阶段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

3.对河南省高校体育舞蹈方向学生教育实习的若干建议

3.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同时结合各中小学的第二课堂,和党的十以来对艺术教育的解读,将体育舞蹈项目植入其中。建立巩固、充足和符合专业特点的实习基地。帮助实习生更好的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运用在舞蹈教育的实践中。

3.2将学生的教育实习理念带入课堂,平时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带领热身活动、基本功练习和基础动作讲解,同时做好实习生的前期培训和校内试讲工作,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自如应对教育实习。

3.3增加学生专业课学时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比赛,以赛促练,拓展学生视野,全方位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3.4把实习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即大四上学期。保证学生实习前学习的系统和完整性,同时在课堂组织和专业技能等方面为教育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何佳苡.浅谈舞蹈本科生实习的重要性[J].发展,2010,10:131.

[2]王芳亮.影响教育实习基地稳定性的因素及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报,2005,06:118-120.

[3]刘玉.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延安学,2012.

[4]胡转燕.新疆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5]张云.北京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体育教育方向第3篇

摘 要 本文根据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历史发展使命,提出高校体育教育应顺应国民要求,明确地规范教育中各要素和环节的调配,及时进行改革,使之与社会体育及竞技体育相结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达到强身健体,提高国民总体身体素质,在21世纪形成新的体育发展模式。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教育 发展方向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传统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到结合心理、生物、社会等因素形成的“三维体育观”,注重体育教育在社会,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功能,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既保证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促使其才能得到全面发展,此乃21世纪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方向和目标。

一、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体育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唯生物体育观”到“三维体育观”

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在过去几年里,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就是简单以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简称“三基”)为教学目标,这种体育教学思想否定并排斥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也武断地否定了体育的娱乐性,形成体育教育的僵硬和机械化,单纯地追求传授运动技能。这种“唯生物体育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弊端,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育逐渐形成一种专业文化,不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致使在运动过程中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愉悦和满足,形成了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相合的“三维体育观”。三维体育观是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注重体育教育在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而的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产物,新教育观。因此,高校体育教育思要想在新世纪新时期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观念,实现“唯生物体育观”向“二维体育观”的转变,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也要挖掘和发展学生单体个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教师的主导性转向学生的主体性

顾名思义,体育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身体练习和各项运动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学形式。它要求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融合,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然而,实际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多处于主导地位,过分地强调了教和学,而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心态、特性,考虑不足。因此,为了发展现代体育教学,倡导素质教育思想,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应从教师的主导性转向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更多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优化课程结构,“快乐体育”为先锋

首先,要从思想和形式上变更传统的教学模式,弱化老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一种快乐的,师生易接受且能共同得到发展,达到教学目的的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体育课程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在其中不仅能强身健体,也能获得感官上的愉悦,发挥自己的特性。新型的快乐教学中,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性,可以根据性格,喜好,特长等选择喜欢的课程内容、任课教师、上课时间,营造与众不同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老师深度了解学生后,因材施教,使之在体育上有更明确的选择,塑造其终身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

其次,要从优化课程结构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教师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终生受益的体育锻炼方式;在教材结构上,加深学生科学锻炼的意识,优化健身知识,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理念和教学,倡导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

现今高校体育教育的战略发展必须要从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体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出发,从高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内在规律出发,实现最终的高校体育现代化,保持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性和特色性。

一是要在体育设施的配置上要达到先进水平。在选择体育器材上,尽量选用先进的能和学生的需求相结合的器材,在学校相应的设施配套和管理上要达到高层次高水准,从整体上转变体育观念。高校体育设施现代化所需的资金方面,需要高校积极开展不同意义的活动争取当地政府和企业的赞助,说服并获得支持,逐步完善高校的训练环境。

二是注重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意识,增强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加强技能知识的提升,使教师们在认识和教学上皆达到一个新的高水准的层面。

三是体育完善并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重视体育课的数量,更要注重其教学质量,结合学生自身的素质,使之学有专长,既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和水平,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整体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时期,我们必须转变体育教学思想,摒弃之前那种保守的指导思想、内容、模式、评价体系,建立一套新型的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以人为本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具有迫切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萍.关于体育教学方法创新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21).

体育教育方向第4篇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3、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 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方向第5篇

关键词:教育学院;通体育课程;课程设置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mature student's aspects and so on sports found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diagnosis, proposed teaches the courtyard popularization sports curriculum the establishment direction, to instruct to teach the courtyard sports teaching well to provide in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 Pedagogical academy; Passes the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ulum

引言

教育院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四有”新人的要求,培养出能够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以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本文旨在通过对教院学生体育情况调查,了解目前我省农村中学体育的现状及学生要求,为改革教院体育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对90级、91级、92级湖南教育学院379名脱产学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从现行中学开设的体育课程,到学生的希望以及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问题,要求男女学生分别侧重调查并回答中学生对课程的设置意见。

调查结果分析

1、教院学生来源大多来自农村中学。在考虑课程的开设及内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学生能学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体育课的主要教材,学生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已基本学过,甚至上师专时又一次地学习过,所以,教院体育课程内容应适当调整。学制为二年的前一学年半设普通体育课。教材内容,选编目前农村中学能开展的项目进行,且素质练习和理论知识应占一定的比重。通过一年半的普通体育课的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并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为选修课打下基础。

2、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体育课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体育能力开发,开设体育理论课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举行理论考试。通过学习使全体学生特别是使那些体育基础差,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的,体质弱的学生也能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一些辅导与帮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体育保健常识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培养一般组织竞赛和裁判的实践能力,这样使他们的返回原单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数而大胆开展工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3、教院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学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和骨干教师,大都担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学校的领导工作。由于中学的特点所决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动都要班主任去具体指导组织。很多学生反映,自己在体育上没有专长,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级各项工作很难开展。因此教院普通体育课要在二年二期开设专项选修课。选修课教材内容,以目前农村中学有条件开展的项目且中学生喜爱的项目为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而又有基础的项目,通过一期的教学后,使学生在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较好地掌握一、二项体育运动技术及专项理论知识,以利于返回单位后去指导中学生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自己的体质的情况下,还使学生能终身受益。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办学校,体育基础差,目前还存在着师资缺、场地少、器材差等困难。一般教院只上普通体育课,大部分教院普通体育课还是男女学生合班上课,体育理论课也无一定的教学计划,只在雨天临时安排上一些内容。体育教师也不安排早操和课外运动,也很少进行运动队训练,只有少量的竞赛活动,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教院的体育课在重视程度上也远不及其它专业课。所以体育教师们不能安心来认真讨论研究改革工作,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改革教院体育课是当务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条件限制,专项选修课和保健课暂时还开设不起来的学校,可以结合开展运动竞赛和训练运动队来扩大锻炼队伍,同时可举办体育专题讲座和各种小型培训班来调动成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他们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建议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同时专访了几所农村中学,征求了部分教院毕业生对我们改革的意见,根据教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

1、现行全国教院没有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考虑到成人高师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学生年龄档次多,体能、体质差异大,学生来源地区文化水平差异也大等特点。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来教学和考试,可以普通高师院校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并根据教院实际情况适当增选教材内容。笔者认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为体育课普修,二年二期为选项(限选学习更为适合成人特点)。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指导本单位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选项课的运动项目很多,很难面面俱到。根据教院的具体情况和现行条件、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师的配备情况,结合中学生体育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一般开设大小球类、武术、舞蹈、田径、气功和健身操为最佳。这样既可以满足有运动特长学生的需要,又可使没有运动特长的学生选择有兴趣的项目,还可使学生把所学的技能技巧用于锻炼身体。

2、课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师进修前三期均设普通体育课(必修),内容是武术中的太极拳、太极剑、田径中的健身跑、投掷等,体操中的,广播操、单杠、双杠、技巧等,球类项目、气功中的 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设专项选修课(限选)。内容是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条件学校男生开设)、健美操、气功等。:

③每期设一定课时的体育理论课(必修)。内容是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

④教院应根据目前农村中学现有条件及中学生求喜爱的项目、男生以开球类、武术、田径为主;女生以开球类、健美操、舞蹈、游戏为主。

⑤多举行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安排学生参与组织、裁判等各项工作,以锻炼他们的实际能力。通过比赛来促进体育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罗良友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初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年2月

体育教育方向第6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深化方向;德育体系

一、当前学校德育教育体系完善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内容过于单一简单

学校所开展的德育教育虽然已经得到教育人员重视,但在具体开展中仍然存在内容过于简单的现象,并不能与社会德育发展需求保持一致,长时间缺乏教育体系上的创新,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心理加强辅导,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德育教育内容单一性的影响这一目标实现仍然存在一定困难,仅仅通过加强教育重视程度而不对内容作出创新,必然会被时展所淘汰,这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深化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层次性并没有体现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甚至在不同的年纪所接受教育内容也是重复的,学生自然会对所学习的内容丧失兴趣,更不能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二)德育教学内容脱节问题严重

德育教育在学校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性,开展期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过程中也不能形成整体的思想,这样十分不利于后续学习计划的开展。德育教育是一项长期计划,教育人员仅仅考虑现阶段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应试成绩,并不能达到整体效果提升的目标,甚至存在W生应付考试的情况,所学习的内容只是为考试阶段做准备,其积极的影响效果却并没有得到发挥。造成这一问题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德育教师面对工作任务过于功利化影响也比较严重,只考虑自己所教学阶段的成绩提升情况,与其他过渡阶段的衔接却并没有引入其中,这样的德育教育只是表面工程,并不能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健康价值观树立的作用。这也是后文中重点探讨的相关问题,将从体系构建层面来探讨这两项问题的解决措施。

二、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构建的深化方法

(一)树立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树立是后续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有利依据,在此环境下所开展的各项教学计划也都能够在目标范围内来进行。在目标构建中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德育水平的需求,并结合学生真实情况来加强探讨分析,确保目标树立更具有可行性,能够引导学校的德育教育计划开展不断进步。将以人为本作为德育教育目标确定的基本原则,教育计划开展中不断的观察学生思想波动,通过理论结合实践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品德习惯,在校接受教育阶段可以更健康的成长。各个阶段的德育教育目标要保持整体一致性,处理好过渡衔接工作,这样教育计划之间能够形成相互联系,内容单一重复的问题也能因此得到解决。目标确定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反馈情况灵活调整,通过这种方法来保障德育教育目标的落实程度,所开展的教育计划也与发展需求保持一致。

(二)建立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育人员更注重学生考核成绩的提升,这种环境下所学生也造成了错误的引导,学习过程中仅仅考虑最终的应试效果,这样并不符合德育教育开展的初衷。从学校德育教育的未来深化方向层面分析,德育体系构建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提升后各项成绩水平自然也会有所进步。德育教育更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过程,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与被动的学习环境相比较这样效果更明显,学生也能对自己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身德育学习中欠缺的部分,及时与教师沟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向。教育体系构建完成后需要考虑落实中是否能够被学生接受,因此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也应该成为教学计划制定的参照标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得到更好的进步提升。

(三)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内容衔接的保障机制

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德育教学内容衔接不理想的现象,通过这种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深入解决,学校针对德育教育制定一个长期性的规划,在规划范围内不断的完善工作内容,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避免在教育机制上出现缺失。学校所开展的教育计划不仅仅是面对学生群体,同时也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通保障机制还具有约束性质,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参照保障机制的约束,学生在此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效率会得到明显提升。德育教育深化过程中衔接是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不统一,教育体制不一致等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要逐步的进行,过于追求完成时间上的缩减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计划不适应的情况出现,德育教育也失去了作用。从现阶段的工作开展形式分析,推出内容衔接的保障机制十分重要,从现实层面出发探讨工作计划的开展方法,对学校德育教育开展取得新成绩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构建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构建包括对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评估,笔试是检测学生德育学习情况的常用方法,评估体系完善阶段要加强创新,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来判断阶段内所开展的德育教育是否取得了成果。教育评估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成绩来进行的,其中更重要的是对教育人员的教学能力进行检测,并针对工作能力不达标的情况加强教育培训,保障教育人员的工作能力才能为学生营造出更高效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各项素质都会得到均衡的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评估体系的构建要与教学目标达成一致,以免最终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产生差异性。

结语

学校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新情况和中职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敬业爱岗、技能高超、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体育教育方向第7篇

法国当代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惦记着朗格朗曾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如果把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以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这为我们明确指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有着更深刻的体育功能认识,并重视体育发展终身体育。本文就浅谈终身体育理论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从其积极影响谈起,看如何改变现今中职体育面临的困境,让体育教学更具影响力。

一、终身体育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结束一生中学习与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使体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与体育机会的实践过程。

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中职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关键阶段。终身教育意识培养,能帮助学生在体能上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现今是接受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最佳阶段,好的生长周期与有效的体育锻炼互相促进:其次,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面临的工作岗位很多都是处于一线的操作岗位,劳动时间常、强度大,工作条件相对来讲很考验人的身体素质。因此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基础极其重要,能帮助学生对工作负责,更好激励学生。

二、现今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与职业特点分离,教学缺少专业发展

中职教育是与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却鲜少和专业课程联系起来,或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学生,哪些体育锻炼更能为其适应工作岗位有更好的身体素质的支持,哪些项目学习对未来工作有益,这些都没有被考虑其中。

(二)无就业与升学压力,课程意义被小觑

由于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体育课程这类公共教育在一些学校容易受到忽视,没有实现他们所具有的课程目标及意义。很多学生也会更加重视专业课程的完成情况,认为体育教学只是兴趣爱好。像一些专业课程都有相应的教研活动,但体育课程却基本上处理放养状态。

(三)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体育课程

很多学生很喜欢体育课,觉得是较为放松的时间,喜欢自由活动,但是一旦老师布置要学习一些体育项目时,做一些课程要求,就会下意识的不喜欢参加,拒绝,找出各种理由不参加,使得体育课堂的教学纪律不强。体育课程的进度也被影响,而一些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不够,学生思想工作不到位。

三、如何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在学校教学改革中承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师是否认识到改革的内涵与意义,将改革真正落实,作为这一过程的执行者,他们的教学理念的提升就显得更为重要。无论是班主任教师还是体育老师,都要明确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关注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态,才能形成较好的基础素质。

(二)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动力。终身体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较强的心理准备,那么就要对教学内容和相应体育活动设计做好创新,让学生始终对体育学习有着高度的兴趣,才能吸引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我们要通过教学设计上的突破,在体育学习与实践中给学生更多更好的体验,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中职学生们对体育知识及体育锻炼的热情。学生时期是难得的接受系统教育的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使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与关注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而为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做好铺垫。

(三)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评级机制

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在一些学校,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专业课程重要,体育锻炼同样有其重要意义,以功利性的角度认为体育对就业没有帮助就不重视是十分错误的观念,因此一定要重视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的完善与健全。这样的改革才能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发展情况作出科学的评价,也能促进学生对体育锻炼参与的主动性。体育学习也会更加有成效。学校也要多发挥其宣导功能,促使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新认识。关注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四)要关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要关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的参与情况,才能及时回馈到体育教学中。而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邀请一些有名的体育领域的名人做一些体育知识的讲座、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观看直播的比赛,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学校内、学校间的体育项目的邀请赛,从而扩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空间,增长他们的见识,积累他们的运动实力,并对体育锻炼保持高度的热情。

(五)多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能力

体育教育方向第8篇

1 前言

受到教学改革趋势及教学理念更新的影响,体育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普遍认可。但目前的教学模式限制了体育教学功能的发挥,使其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在此种情况下,现实中必须要尽快推行较为彻底和全面的改革,借助有效措施,改变体育教学面貌,放大其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2 结合终身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探析

2.1 终身教育视角下体育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从终身教育视角出发来看,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终身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并未反映出来。由于高校师生普遍不够了解终身教育,实际教学往往并没有落实终身教育的要求。这一点体现在目前依旧有很多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关注重点,对其体育兴趣毫不关心。这种情况下,学生即使参与了相关的体育锻炼,目的也只是通过考试,并未真正感受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自然也就不会形成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其次,教学体系尚不完善,相关内容也还有待补充。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反映,旨在借助系统教学使学生可以长期参与锻炼。与传统体育教学不同,终身体育的特点在于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学校依旧是将竞技体育作为中心,休闲活动和健身活动的开展次数寥寥无几,再加上竞技体育进行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和体育能力,致使体育教学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再次,思想引导略显不足,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误。高校体育更加注重自主性,表现为很多学校均实行学生自主选课的方法。此种做法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错误认识暴露无遗,最明显的情况是部分看起来比较累的科目,往往没有学生愿意选。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思想引导不足有关,反映了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认识有误这一问题。

2.2 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为了满足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现实中就必须要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改革实践中。此种做法的现实意义体现为下述两点:首先,此种做法可以增强学生的锻炼热情、提升其对体育的兴趣。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高校的普遍做法是按照“考勤+成绩”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学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就必须参与锻炼。这种“必须”激发了学生的抗拒情绪,也是其在体育课上表现消极的主要原因。终身体育与此不同,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体育锻炼与自身发展的关系,进而消除学生的抗拒情绪,使其主动参与锻炼。比如,学生在相信锻炼于自身健康有益的情况下,就不会对相关活动过于抗拒,甚至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出于健康考虑而自觉的进行锻炼。

其次,此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体育锻炼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课下锻炼的学生极少。这种情况体现了体育教学的局限性,也说明了现行模式的失败。体育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还包括使其养成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将终身体育理念融入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做法与此相吻合,旨在使学生在明确体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锻炼,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锻炼意识和习惯。

3 结合终身教育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来讲,若不尽快实行改革,体育教学将长期处于一种教学效果甚微的局面,不仅难以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还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进行形成制约,最终造成高校教育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当前阶段必须要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改革实践中,以实现体育教学的全面创新。

3.1 加强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

传统教学中实行的评价机制将体育锻炼和成绩、考试“捆绑”在一起,对学生思想产生了误导,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锻炼的意义就在于获得成绩,并未真正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影响意义。在此种情况下,在学生不需要考虑成绩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进行锻炼。所以,教学改革的一大要务就是纠正学生对此的认识偏差,摆正其锻炼态度,使其意识到体育锻炼是一件能够使自己受益终身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参与锻炼的动机就会从获得成绩转变成“强健体魄”,对于体育课的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为此,学校和教师有必要加强思想引导,通过摆正学生的学习心态,来为终身体育的推行奠定基础。

3.2 在健全教学体系的同时丰富教学内容

我国不少高校的体育教育都只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时间极为有限,再加上教学活动大多都局限于课堂教育形式、缺乏课下补充,体育教学往往难以形成完善体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校必须要注重课下时间的合理利用,使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从而使体育教学冲破课堂局限,深入学生生活。另外,考虑到教学活动因缺乏灵活性而难以吸引学生这一点,教师有必要改变认识,遵照终身教育要求,关注大学生心理和锻炼需求,适当引入一些符合学生兴趣的个性活动,增强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3.3 教师应创新理念,强化终身体育教育意识

教学改革需要师生双方的参与,尤其是教师,对于改革成败的影响极为显著。所以,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创新理念、强化终身体育教育意识,在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中也要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指导。体育教学改革需要体育教师注重教法、思路和模式的调整,而只有教师明确终身教育的内涵,才能把握好改革的大方向,确保相关活动安排及举措的正确性。所以,广大教师有必要先从自身理念和思想的改变入手,来为终身教育要求的贯彻提供保障。其中值得强调的是,教师必须注重对教学模式的完善,力求实现课堂教育与课下锻炼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发现锻炼的乐趣,进而使其在体育活动中形成锻炼习惯。上述要求的具体实现策略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根据学生反应科学调整。

体育教育方向第9篇

高校体育教学问题改革方向高校体育教学,旨在增强我国高校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身体状态来面对日常学习和生活,并对学生的内心情绪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达到对内心不良情绪的释放和发泄,从而避免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需求,因此,必须要采取合理的手段,把握良好的改革方向,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重复性,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重要问题。重复性的知识理论和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实际联系过程中也就缺乏一定的新鲜感,学生在实际学生过程中,也就失去了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的严重下滑。比如,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会教育学生相应的篮球知识,以及正确的投篮、运球的姿势,这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所涉及,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大学体育课堂上仍然要重复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如此一来,难免会让学生出现厌烦情绪,使得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来说,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单一性,老师负责有关动作的讲解和示范,学生负责学习和掌握,并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巩固,最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测验,并通过测验结果来反映学生的课堂学习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让体育教学失去了基本作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难以感受到愉快和刺激,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是应付测验而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理论,从而严重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质量。

3.教学队伍方面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来说,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由于长期的观念影响,导致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很多教师只懂得基本的教学尝试,能够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必要的课堂教学,却无法使课堂内容丰富化,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我国高校部分体育教学缺乏良好的学习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接受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不对新型体育项目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难以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严重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此外,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体育教学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场馆器材出现一定的不足,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阻碍了我国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分析

1.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

加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改革,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首先,应该针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丰富,加强重视教育教学观念,适当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其次,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为目的,使学生能够热爱体育锻炼,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开展相应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运动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要加强对教学体系的改革,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深化,使高校体育教学多样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将增强学生体质同终身教育相结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用性,充分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重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传统性,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重在对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理论的教学,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单一性,老师负责灌输相关知识,负责对动作的示范,学生被动接受和掌握,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想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引进和应用,比如游戏教学法,互动性教学法,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开展方向,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质量,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重视高校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加强教学设施建设

为实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加强高校体育教学队伍建设,将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优秀教学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升教学队伍的师资力量;学校方面应该定期开展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帮助体育教师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实现教师素质的有效提升。为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开展,高校及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对教学设施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对教学场地和器材开展必要的优化工作,确保高校体育教学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总结

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缓解学生压力,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落实,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以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作用,使高校体育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及要求发展需求,促进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萌,谢中.浅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J].文学教育(中),2011,(02).

[2]刘永河.试论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