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海洋技术概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3 14:53:17

海洋技术概论

海洋技术概论第1篇

1.1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

海洋科学是指研究海洋的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以及开发、利用、保护海洋有关的知识体,主要由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以及海洋生物学四大分支学科构成。海洋技术是研究海洋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所使用的各种方法、技能和设备的总称。依照功能属性,海洋技术大致可分为海洋环境观测/监测技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船舶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但随着长期的社会发展,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加强,海洋科学成为海洋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海洋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海洋技术进步。随着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强化,人们较广泛地使用“海洋科技”概念对这个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表述。

1.2海洋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有它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创新的深化与发展。技术创新是熊彼特于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经济发展概念。在熊彼特看来,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转化为可获利的商品及其产业[1]。在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中,仅仅提到“技术创新”而非“科技创新”。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征,所以就产生了“科技创新”这一新概念[2]。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发展,逐渐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以及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属于单纯的科技范畴,亦不属于单纯的经济范畴,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3]。国家创新理论的提出,是由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在创新过程中,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创新活动赖以进行的国家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影响。于是,此后的经济学家开始注重从社会经济的宏观角度来考察各国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逐步演变成为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起源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国家创新理论,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库克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4]。综合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海洋科技创新既是与海洋相关的技术创新,又是以海洋为“区域”的区域科技创新。因此,可将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界定为:是指与海洋新产品、海洋新体制、海洋新文化和海洋新技术的产生、研发、应用相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以及在海洋开发与管理事务过程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体制的实践活动。

1.3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

海洋科技创新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为创新主体、创新中介和创新客体。其中创新主体为海洋相关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技术专家以及科技研发人员和科技的共同体;创新中介为科学观察实验和技术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一切科学仪器、设备和场所等,即企业、科研机构或高校等具有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能力的载体;创新客体为一切知识、探索、改造、利用、控制、变革的自然对象及其科技创新的知识成果或理论系统和物化形态的成果。三大要素又分别对应动力机制、能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包括对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社会需求和市场竞争压力、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出发点。能力机制包括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的物质技术装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决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资金和原材料的供给能力等,是海洋科技创新的依托和支撑点。运行机制则包括海洋科技创新的程序和模式等,主要是指新的科学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成果从出现到应用并取得效果和效益的过程,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流程和实现点。因此,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的三大机制方面。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动力激励机制驱动创新主体进行自主创新、模仿科技创新、引进科技创新和合作创新;是否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以及市场运作机制;是否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充分利用信息与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地将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纳入社会生产过程中,并产生、应用和扩散新知识、技术和生产方式等要素。

2海洋科技创新的特点

海洋科技创新是某个领域里的科技创新,以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的。它具有科技创新的风险性、突破性和前沿性等特点,同时又具有领域性和兼容性等海洋特征。(1)风险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很高,一般物品的生产都具有投入与产出对等的特性,但海洋科技创新生产投入巨大,而获得利益一方面是以随机概率的形式获得;另一方面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从而阻碍了企业进行海洋科技创新活动。(2)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的价值和动力就在于它的突破性。海洋科技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即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相同质量的产品,或以相同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3)前沿性。海洋科技创新活动中,前沿科技是创新竞争的主要焦点。高新技术群中的前沿科技是世界瞩目的制高点,成为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的主攻方向。(4)领域性。海洋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部分,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时又成为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较陆地肤浅,加上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导致海洋开发的难度比陆地开发大很多。因此,海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较陆地产业更加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同时对科技创新的要求也更加专业和深入。(5)兼容性。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海洋科技创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随时准确掌握领域外,特别是交叉学科的科技创新动态,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创新,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平。因此,它必须是开放的,能广泛利用其他领域内的科技与人才。在改革创新与管理创新上,通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来支撑经济发展,同时注重区域之间的协调和区域内的协调,最终通过管理和服务,把海洋科技全面融入经济和产业。

3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

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有单向线性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3种。单向线性模式是一种简单、理想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模式,也是技术扩散的标准模式,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入新产品、新技术等新的生产方式,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并应用新的原材料来源,实现生产的新的管理和组织等,从而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事实表明,创新并不一定是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模式,而是出于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创新源,所有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创新,创新是创新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过程。因此,环形回路模式和网络系统模式成为目前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展模式。环形回路模式引入了市场的机制,即主体的创新行为不仅仅是主观能动带来的,更多的是由市场的推动。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线性技术扩散模式,而是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直至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受到市场(产品或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而不断调整,最终创新不再是某个产品或技术的突破,而是贯穿整个过程。科技创新的网络系统模式由公共和私人部门中的机构构成科技创新网络系统,在这个网络中各个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以引入、扩散知识和技术为目的,这些部门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具体来说,就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创新推动网络,主要由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这个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认识到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的关注,不再局限在提升科研水平、改善企业技术、改革管理制度等某一方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提升整个网络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必须以网络系统模式为主,将海洋相关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组成海洋科技创新网络系统,以政府推动或市场调节的手段,维持和维护整个系统的能动性和协调性,推动海洋科技创新的发展,进而带动地区海洋产业的发展。

4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从海洋科技创新的概念,以及海洋科技创新的构成要素和发展模式可以概括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概念。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是指涉海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包括科研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知识结构、研发经验、研发经历、科研设备、经济实力、创新精神等7个主要因素。其中专业知识水平是科技创新最基本的条件;知识结构是本单位科技人员具备相互配合所需要的各有所长的专业知识;研发经验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研发经历是科技人员及本单位从事海洋领域科技攻关研究和开发的时间和空间;科研设备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需要的硬件设施;经济实力是本单位开展科研试验和相关活动需要的经费来源;创新精神是科技人员本身和集体具备的创造力、创作灵感、奉献精神等思想境界。

海洋技术概论第2篇

【关键词】海洋测绘;海图学;课程建设

0 引言

海图是一类国际性的特殊专题地图[1]。它以描述海洋及其毗连陆地区域为主,反映了制图范围内自然对象、社会对象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特征[2]。海图学是研究海图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3],是古老地图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后,海图学在理论、生产技术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次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4],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海图领域的应用,出现了数字海图和电子海图等产品。与普通地图产品不同,海图的生产、、更新和应用执行由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International Hydrographic Organization)、国际海事组织(IMO,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等制定的一系列国际规范和标准[5],如:IHO S-57海洋测绘数据传输标准(IHO S-57 Transfer Standard for Digital Hydrographic Data)、IHO S-52海图内容和显示规范(Specifications for Chart Content and Display Aspects of ECDIS, Publication S-52)等。1996年以后, 电子海图开始全面替代纸质海图。2010年初,为了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IHO又了S-100通用海道测量数据模型(IHO S-100 Universal Hydrographic Data Model),作为下一代海道测量数据源、数字产品以及服务的标准。

依据国际惯例,海图通常由各国海道测量官方机构(海军)负责生产、和更新[6],虽然海图理论及生产技术历来是海洋测绘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在民用领域对其研究不多。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原海道测量部)与中国海事局(原交通部海运总局)共同承担了我国海洋测绘的管理职能,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海洋测绘形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独立的学科体系[7]。它横跨海洋学和测绘学二大学科,但又不从属于两者之一。60多年来,国内只有一所培养海洋测绘专门人才的院校――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一个科研单位――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因而在我国民用海洋测绘领域留下了许多空白点。

随着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测绘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0年,上海海洋大学开设了民用海洋测绘专业,并将《海图学》列入专业主干课程,也因此展开了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1 课程建设策略

海洋测绘专业在上海海洋大学是一个新专业,《海图学》和其它主干课程一样,需要在坚持学科特色的前提下,与学校特色相结合,通过完善师资队伍、教学环境和教材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特色、创新和务实”发展。

1.1 坚持专业特色、学校特色,合理定位和规划海图学课程

海图是海洋地理空间信息的基础载体,它与海洋渔业、海洋环境、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学科专业有着紧密联系。为了解决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困难,实现特色发展,需要以“聚焦、错位、合作”为原则,展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不断积累学术与科研成果,合理定位和规划海图学课程,形成具有特色的海图学课程体系。

1.2 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和能力,保证海图学课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树立专业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采用人才引进,外出进修,解决缺少专业教师的困难;通过以老带新,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结合、集中备课等方法,提高海图学师资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课程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注重教材建设,解决海图学课程建设的难点问题

高水平教材是海图学课程建设的基础,也是培育海洋测绘专业优秀人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目前,国内公开出版的《海图学》书籍极少,距今最新的一本旧版教材已有20多年了。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海图理论、技术的巨大变革,凸显了旧版教材中“内容陈旧”、“专业面窄”、“方向单一”等问题。为此,我们参照IHO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海图制图师的培训大纲,翻译和引进部分国外教材,并融入现代海图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编写一部适于我校教学大纲的《海图学》教材。

2014年,自编的《海图学讲义(试用版)》已经用于本科教学。今后将加快修订教材的体系结构,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编写配套的实习教材,争取推出《海图学》系列教材,实现课程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1.4 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海图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海图学》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出发点,需要以理论基础、目标倾向、实现条件、操作程序和效果评价[8]等作为基本要素,来修订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学计划等各类教学文档,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总结制度[9-10],充分利用集体讨论、集中备课、发表教学论文等多种形式,交流教学经验,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师生互动[11-12],强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自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2 主要教学内容

《海图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依据课程特点,通过借鉴IHO国际海图制图师的培训大纲,以海图的科学性、技术性、文化性和艺术性为主线,制订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内容涵盖:基本知识、海图学史、海图学理论、海图制图学、电子海图学等五大模块,并设定了“掌握”、“知道”、“了解”等三个教学层次。

2.1 基本知识模块

该模块主要以概论形式介绍海图和海图学的定义。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海图和海图学理论,知道海图是海洋地理信息的基础载体,是人类现代海上活动的重要安全保障,知道海图国际化等基本特征,掌握海图的功能、分类和用途,知道海图制图的一般过程,以及对于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产业、海洋科学研究、构建“智慧渔业”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2.2 海图学史模块

该模块基于现存的海(地)图实物、考古文献资料、古汉字等,从科学、技术、艺术(文化)的角度,揭示海图的起源与发展进程。通过比较古代中国人和西方人世界观的差异,介绍西方中世纪的海图、地理大发现时期海图、近代实测海图、国际海道测量机构的发展,尤其是古代中国地(海)图的起源、发展和新中国海图的成果,使学生了解世界观、方法论对于空间认知方法和结果的影响,知道海图内容、制图技术、载体形式等方面的演化特点和规律,知道空间认知是海图始终不变的基本功能。

2.3 海图学理论模块

该模块重点介绍海图学的理论基础――现代地图学理论,包括: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模式论、地图认知理论、地图符号学和地图感受论等,是教学难点之一。

要求学生知道海图学理论与地图学理论的关系,了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是现代地图学理论的重要基础,掌握现代地图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知道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海图学作为地图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成为一门研究利用空间图形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并对空间地理环境信息进行获取、智能抽象、存储、管理、分析、利用和可视化,以及图形和数字形式传输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科学与技术[13]。

2.4 海图制图学模块

该模块以海图制图技术和方法为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包括:海图数学基础,海图制图综合、海图符号和海图表示方法等内容[14]。由于 “3S”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海图数据源及生产流程,所以合并或删除了纸质海图的设计、编制、整饰,印刷、复制等部分内容。

在海图数学基础部分,要求学生知道地球坐标系与大地控制原理,知道海图常用投影以及投影的选择和变换原理,掌握海图比例尺、海图坐标系、海图基准面等概念、海图的分幅和编号方法。在海图符号部分,要求学生知道海图符号视觉变量及其对视觉感受效果的影响,掌握海图符号、色彩和注记的设计及应用方法。在海图表示方法部分,掌握普通航海图的陆部和海部要素的表示方法。在海图制图综合部分,重点掌握海图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以对及水系、居民地、交通线、陆地地貌、海岸、干出滩、岛屿、海底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等的综合原则与基本方法,了解海图自动制图综合技术的发展。

2.5 电子海图学模块

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海图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教学重点之一,包括:电子海图的总体设计、IHO国际标准海图规范和CARIS COMPOSER制图系统应用等三个部分内容。

要求学生知道数字海图、电子海图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海图投影、比例尺、图幅、编号、图名、图廓、图面配置的基本设计方法;知道IHO、IMO和IEC等国际性组织的主要国际海图标准与规范,掌握IHO S-57、IHO S-52、IHO S-58(电子航海图有效性检核规范)、IHO S-63(电子海图数据保护方案)的主要内容,知道海图物标分类及其编码规则,了解电子海图符号表达、数据检核与的基本知识;知道CARIS COMPOSER制图系统的基本功能、支持的主要海图格式,熟练掌握软件系统的使用方法,能够独立编辑和输出IHO S-57标准的电子海图。

3 教学实践

依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运用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演示、讨论、参观、实作、第二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教学内容及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精讲重点和难点内容;泛讲相对简单或次要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自学。

3.1 采用课堂授课为主,多媒体课件辅助的教学形式

课堂授课是海图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授课前,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教学内容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精讲难点和重点内容,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寻求答案,由被动的“学答”到主动的“学问”,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视频短片、电子海图系统等把抽象的概念、变化过程等具象化,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如:利用海图投影课件,能够生动地演示出各种投影变换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各种海图投影特征,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海图投影知识。

3.2 应用讨论式教学方式,开展专题讨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教学互动性,形成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创新教学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引入一些国际上的海图理论和技术最新成果,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讨论,引导学生基于现有专业知识及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分析学科前沿问题的背景和实质,认识海图学理论发展的动力及其未来方向。既开阔了学生专业视野,又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克服了课本知识滞后于学科前沿发展的问题。

3.3 加强实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

组织学生实地参观海图生产单位(上海海事局东海航海保障中心),通过现场讲解,使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并将海图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实作训练,合理安排阅读海图、应用海图和制作海图等实作练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4 重视课后作业,开展第二课堂教学

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鼓励和帮助学生与海洋渔业、海洋环境、海洋科学等其他学科专业相结合,参加教师的研究项目以及全国、上海市、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实习、实践中,使他们不断开拓视野,积累科研与实际工作经验,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截至目前,学生们已在全国、省市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获奖,申报了多项软件著作权,有的学生已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

此外,为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检验和完善课程建设成果,依据考试大纲,合理设置了考核内容、题型、分量、权重、时间及分数等,并建立了标准化题库,严格了考试管理制度,形成了完整的量化评价机制。

4 结束语

几年来,我们秉持“特色、务实和创新”思想,以“聚焦、错位、合作”为原则,以培养海洋测绘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相继制订了海图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考试大纲等一系列教学文档,编写了《海图学讲义》教材,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未来将以“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为契机,坚持改革和创新,为把《海图学》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精品课程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立新.海图符号语言的语法规则构建与实现技术[D].郑州:信息工程大学,2012:1-2.

[2]郭立新,翟京生,陆毅.海图语言学的历史与演变[J].海洋测绘,2009,29(2):78-81.

[3]张国坤,张洪岩,徐艳艳,等.现代地图学理论对地图学的影响[J].测绘科学,2007,32(2):26-28,20.

[4]翟京生.现代海图学的变革[J].海洋测绘,2008,28(5):73-76.

[5]郭立新,彭认灿,刘雁春.面向S-57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J].航海技术,2004(3):24-26.

[6]郭立新,沈蔚,邱振戈.海洋测绘学科体系及其专业建设的探讨[J].测绘通报,2015(4):129-132.

[7]翟京生.信息化或被信息化的海洋测绘[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3,30(4):388-391.

[8]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十大走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7(1):88-91.

[9]赵军,武江民,赵生龙.我国地理信息技术普及教育现状与对策刍议[J].地理信息世界,2005,3(1):39-41,50.

[10]党安荣,刘钊,贾海峰.面向应用的高校GIS教学探索与实践[J].地理信息世界,2007(4):9-14.

[11]江南,吕晓华,郭延斌,等.精品课程持续性建设的策略与实践――以《地图学》部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2):27-29.

[12]边馥苓.我国高等GIS教育:进展、特点与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04,2(5):16-18,22.

海洋技术概论第3篇

一、海洋技术类专业课教学的困境

海洋技术是众多涉海专业(如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中极具代表性的专业之一,涉及物理学、数学和信号处理等多个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体系,且在海洋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高校新增海洋技术相关专业的日常教学工作大多由青年教师担任,而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有待系统完善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立足于海洋技术专业方向本科生的教学需求,结合笔者自身主讲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课《水声探测技术》的相关经验,就相关专业青年教师如何提升自身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融合教学方法等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学方法探讨

专业课程教授是整个本科教育中最重要的模块,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拓展专业素质的最重要环节。与高校其他类型、层次的课程教育相比,专业课更加强调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掌握和灵活应用。因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尝试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1.改变教学理念,师生互动为先

《水声探测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是抽象概念繁多、物理意义明确、理论性强、体系复杂,课程诸多知识点均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和物理分析,对学生的数学与物理基础要求较高。也正是由于上述课程特点,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单向传输型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方式并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且易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厌烦,进而造成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不利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新教学理念则着重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素质、创新意识为目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希望通过《水声探测技术》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水下声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相关研究中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同时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为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强调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是创新的源泉”。科学上的新理论、新发明的产生,新的工程技术的出现,常常涉及不同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目前,国内外许多知名大学都以学科的交叉融合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从专业特色上看,海洋技术专业主要关注水下探测、海洋资源监测和海洋工程等涉海应用,专业涉及《物理海洋学》、《海洋测量学》、《声呐技术》等课程,课程设置覆盖面广、各科教学内容深度交叉融合是本专业的一大特色。而《水声测深技术》作为海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如何利用水下声学方法测量水中物体的位置、形态和描绘水下地形,其课程内容也包含了《声学基础》、《声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知识。因此,无论是从学科发展的趋势,还是从专业建设和课程本身的教学要求出发,都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贯通各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从笔者所在高校对本专业教学大纲的安排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一般对《水声探测技术》中《声学基础》的相关内容较为熟悉,但对于课程中涉及的其他几类课程的内容相对陌生。因此笔者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从学生熟知的知识领域讲起,由基本的声学基础引出水下声学;从对水下声学的应用引出声呐设备的开发;最终由声呐设备的分类给出水声探测技术所关注的学习内容。讲授的内容由“熟”到“生”逐步递进,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亲切感,很好地避免了学生因为授课内容陌生、生硬而带来的厌学情绪。

3.紧随专业研究动态,科研、教学相辅相成

在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开发海洋技术的大背景下,国内外海洋技术水平发展日新月异,同时国内相关用人单位对涉海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亦日益提高。如仍“照本宣科”、以向学生机械传授课本知识为教学目标,势必造成本专业培养人才质素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脱节。为此,笔者首先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尝试将水声学前沿研究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水声通信”课堂教学中引入对“蛟龙号”深海通信技术的介绍;在“水下观测”课堂教学中引入“海底观测网”技术的介绍等。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尝试可以发现,在引入前沿科研成果补充课题教学后,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都有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改善。

同时,为保证课题内容能紧随专业发展动态,势必要求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还需补充查阅大量的课程相关最新文献。而青年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将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为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拓展了思路,也为科研课题的选择奠定初步的基础和思路。真正体现了“教学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学的发展和提高”这一辩证主题,使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打开新的局面。

4.结合案例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兴趣

国内高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授课教师讲授课本理论知识,学生则处于机械、被动的学习状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和厌学情绪,这一现象在相对更加枯燥的海洋技术专业课程学习中更易产生。同时由于专业课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综合概括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也很难同时兼顾上述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有机结合,把抽象的专业理论、概念融入实际的应用案例之中,使学生能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课堂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更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水声探测技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案例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例如在“水深测量”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某次海上实测过程的介绍及对测量数据的结果分析,使学生掌握“水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设备操作方法;在“水下目标探测”这一教学环节中,通过对最为常见的水下目标探测设备――“鱼探仪”的介绍和使用,使学生对水下目标的探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为融合传统教学模式与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过硬的课堂驾驭能力,并能够熟练地将课程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融会贯通。

所有这一切都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案例式教学引入课堂可以更好地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5.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现代多媒体工具的出现,使传统教学内容拥有了更加丰富、直观的表现手段,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的引入,使课堂中所能包含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而传统的板书教学法,则能将授课教师本身的科研、教学经历融入教学,特别是课程中的一些理论公式的推导,应用板书教学具有更好的示范性与启发性。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海洋技术概论第4篇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教学改革;海洋测绘

0 前言

《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是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最新成立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近半世纪以来,人民对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海洋科学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是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的开设是在我国不断重视海洋权益的背景下,其前身是《大地测量学基础》。她是在原有《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侧重讲述大地测量技术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大地测量学基础》是一门古老而又活跃的学科 ,研究和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重力场、整体与局部运动和地球表面点的几何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1]。通过本学年度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本科课程教学发现,课程讲授结束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不充分,特别是对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投影变换的认识仍有所欠缺。因此,为及时掌握与了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有必要对《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本文首先介绍了《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课程内容与目标,然后探讨了今后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的一些举措。

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课程理论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讲授教学40学时,讨论教学8学时。相比原《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而言,增加了讨论教学部分的学时,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强对课程涉及的概念的了解。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开设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主要可分为以下5个部分:

(1)绪论:主要介绍大地测量学的定义、作用、体系和内容,以及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及未来技术发展展望;重点介绍大地测量学技术在海洋测绘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对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内容达到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2)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主要介绍地球的运转规律、特点,以及大地测量应用中涉及到的时间系统和坐标系统。由于在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测绘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与《GPS原理与应用》课程是同时讲授与学习的,因此,此部分内容可以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坐标、时间系统一同学习。特别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程序的方式,让学生实际动手,加深对坐标转换等相关知识的认识。

(3)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主要是了解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高程系统、测定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确定地球形状等基本概念。本章关于地球重力场内容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球谐函数等相关理论知识更是研究生的教学内容。但是,本章重力场的知识与海洋重力及相关应用息息相关。因此,对《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而言,本章学生更需要对与地球重力场相关的高程系统、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等核心概念进行必要要掌握。

(4)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在《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中,本章涉及的大地主题解算、地图数学投影变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换算等内容仍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在后续海洋大地测量的成果转换与成果的全球统一中,将是不可或缺的。

(5)海洋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海洋的开发与陆地一样,也需要测绘各种资料,来保障海运事业的发展。海洋大地测量除了需进行包括海洋控制点、边界测定、海底地形绘制等工作外,还需要为海洋工业、工程、航运、渔业等提供保障,并为海洋科学提供重要资料。海洋大地测量的任务是精密测定海域的各种控制点(海上和水下)的位置,研究地球潮汐与海洋潮汐的相互作用,潮汐循环、大气循环对地球自转的影响,以及海面地形、大地水准面和海底地壳的变化等[2]。

2 教学改革举措

通过前几学期开展《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以及本学期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的讲授,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2.1 程序编写

由于《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中设计的理论复杂,计算公式复杂,导致学生对很多重要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且经常容易将不同知识点的内容进行混淆。为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关参数计算方法的理解,非常有必要对需要重要了解的知识点进行程序编制。且程序编制前,需要学生以书面的形式对程序编写的思路、流程进行总结与整理。特别地,在课程第4部分内容中,坐标正反算、大地主题解算、投影换带等内容涉及的公式非常多,更有必要让学生理清思路。

2.2 PPT讲解

可以在重点章节、重点内容的讲解过程中,选定几个重点概念与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后制作PPT,然后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将PPT的内容进行讲解,或者以小组的名义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学习,对于PPT讲解比较突出的同学,可以通过增加平时表现的分数予以奖励。

2.3 课堂测试

由于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上讲授后,如果不经常复习,很容易遗忘。可以要求每个同学自己看书,然后选出自己认为应该掌握的内容,以试卷的形式给出来。然后选择一到两次课的时间,将每个同学所除的试卷随机发放给其他同学进行测试。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充分阅读书本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编写比较合理的题型和题目,选入最终的期末考试中进行测验。

2.4 结论

在本文中,对上海海洋大学《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期改善《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编程、制作PPT和出试卷互考等举措,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本R档睦砺壑识。在今后《海洋大地与控制测量》课程教学中,我们还需将进一步探索海洋大地测量学的教学改革方法,提高海洋测绘及相关专业学生对海洋大地测量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为我校的“海洋特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海洋技术概论第5篇

关键词 海陆资源;开发战略; 国际比较; 蓝色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 X19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5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31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广度和 深度的逐渐拓展,海陆资源开发的诸多矛盾却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资 源开发不当等方面,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善海陆资源开发模式 ,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是沿海区域海陆统筹发展的重要课题。

1 海陆资源开发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外经验

1.1 有关述评

关于海洋经济的研究,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概念界定,如“海岸带综合管理”、“海陆一 体化”、“海陆统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对这些概念的研究均服务于海陆关系 的协调,服务于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也有不同之处。

1.1.1 海岸带综合管理方面

海岸带综合管理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概念,鹿守本等认为,海 岸带综合管理是指用制定政策和管理战略,以解决海岸带资源利用冲突,控 制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环境影响的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1]。崔琴 将海岸带综合管理定义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在动 态的海岸带系统中,统一计划和管理海岸带资源和环境[2]”。一个 好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可以同时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保护生态环境。

目前,针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重要国际会议的宣言和工作论文 ,如1993年召开的世界海岸大会形成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指南》、《制定和实施海岸带综合 管理的安排》等重要文献,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措施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 类是一些学者的著作和研究论文,较有代表性的有CicinSain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内容 和实践》、Joseph M.Heikoff的《海岸带资源管理:原则和项目》以及美国海岸带管理专家 约翰•克拉克的《海岸带管理手册》。学术论文方面,Daniel Suman分析了美国和 欧盟海岸带管理的六个案例,并对他们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Philippe D eboudt等 人总结了1973-1991年、1992-2000年以及2001-2007年三个不同时期法国海岸带综合管理的 发展情况和影响因素;Ligia Noronha分析了印度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几项 主要政策及其效果[3]; C.Shi和S.M.Hutchinson等人分析了上海地区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政策框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岸带综合管理已成为海洋区域经济中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事实上 ,海岸带综合管理理论中包含了一些海陆一体的思想,它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研究和思考 海陆一体化问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1.2 海陆一体化方面

海陆一体化是20世纪90年代初编制全国海洋开发保护规划时提出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同时 也适用于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关于海陆一体化的概念,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 观点是:栾维新等认为,海陆一体化是根据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间的生态、技术、 产业联系机理,依靠临海工业的纽带作用,合理地配置海洋产业和沿岸的陆域产业;避免各 涉海部门在海域使用上的相互冲突,且实现海域功能分区与沿岸陆域功能分区的协调;使海 陆经济间的矛盾降到比较低的程度,提高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的综合效益。李 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战略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时间分别提出了综合开发海陆的观点:韩忠南提出海陆一体化开 发是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的有效途径;张耀光、栾维新分别提出了海陆 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设想;栾维新还指出,发展临海产业是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徐质斌指出,打破界限,陆海联姻是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的一个有效 途径;任东明等揭示了我国东海海洋产 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等问题,提出东海海洋产业的发展方向 是实现东海的海陆经济一体化;张海峰从解决经济发展中资源枯竭、生态环境破坏 等矛盾的角度出发,提出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实施海陆统筹兴海强国战略。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讲,海陆产业发展一体化是海陆一体化的核心,海陆资源开发一体化和海 陆环境的一体化调控是海陆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的前提,海陆区域的统一规划、一体化整合 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是实现海陆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1.1.3 海陆统筹方面

海陆统筹是近几年来一些沿海省市制定海洋经济规划时提出的一个原则和发展战略,是我国 海洋经济学家张海峰在2004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报告会上提出的,他提出了“海陆统 筹 兴海强国”的想法,并建议应该在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五个统筹”基础上 加上“海陆统筹”的原则。后来国内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完善。韩立民等指出,海陆 统筹是指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海、陆资源环境特点,系统考 察海陆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海、陆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社会经济 系统的活力和潜力基础上,以海陆两方面协调为基础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计划的编制及执行 工作,以便充分发挥海陆互动作用,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快速发展。王芳认 为,“海陆统筹”是一种战略思维,是指统一筹划我国海洋与沿海陆域两大系 统的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安全和区域政策[4]。

在海陆统筹概念提出后,国内学者在海陆产业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张海 峰等从人海关系阐述了区域发展的海陆统筹问题,王元龙从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论证了中国海陆统筹的金融支持问题;栾维新等撰 文:“统筹发展应包括‘海陆统筹’,‘海陆统筹’是科学发展观题中之义”。并从产业特 色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区海陆产业发展特征进行比较,认为通过海陆产业的协调发展,以陆 域产业、技术为依托,以陆域空间为腹地和市场,强化海洋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可以实 现海陆经济带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论述了海陆产业的合理布局。

从概念所处层次来看,海陆统筹概念的层次更高一些,是规划和开发海洋的指导思想。

1.1.4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

海洋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上述概念理论的形成与研究均是为了实现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诞生的。1954年,基于海洋捕捞业的现状,为实现海洋渔业的持 续捕捞,H.S.Gordon提出了开放式资源的经济模型理论。Kenneth Boulding于1966 年发表的经典理论“即将到来的宇宙飞船经济学”提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是有限的 ,所能提供的资源和能承受的污染也是有限的,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必然会使人类将眼光 到新的发展空间。陆地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的相对充足使经济增长新空间理论在海洋开发利 用中得到利用和发展,促成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对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张德贤指出,海洋经济可持 续发展包括三层含义:海洋生态的持续性、海洋经济的持续性和社会的持续性。他运用经济 理论、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在阐述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海洋经济可持续 发展与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海洋综合管理之间的关系及有 关理论,并建立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指标体系[5]。王诗成提出:“海 洋的可持续发展以保证海洋经济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为目的,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经济环境 相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6]。

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来看,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涉及到一个地区或国家之间的 海洋资源与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诸多因素,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的研究,奠定了建立海陆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有利于跳出“就海洋论海洋”的狭义范畴, 从海陆一体的角度解决海陆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2 国外经验

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是较早对海洋经济进行研究的国家,虽然各国对海洋的开发 与保护有着不同的走法,但是它们在沿海区域发展规划中体现着海陆联系、统筹治理的一些 思想和理念,对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1.2.1 美国

美国经济起始于海洋,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国家,对海洋资 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着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海洋发展战略规划。具 体说来,美国在海陆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有:①设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完善海 陆资源管理体制和相关政策。②加强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立法,强化政策引导。美国 国会在1972年制定通过了美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海岸带管理法》 和《海洋保护、研究和自然保护区法》,继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分门别类的制定了十多 部相关法律法规[2]。③加强相关资金投入,保障海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力度。 主要包括: 设立海洋政策信托资金,返还性地用于海洋管理的改进;通过财政拨款保障国家海洋政策的 顺利实施;加大海洋教育投资等。④强化经 济管理手段,注重提高海洋资源开发效率。主要包括规划、引导、审批与监督四个方面。科 学周密的规划海陆资源开发活动;实施排污收费制度,推动污染治理规模化 、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要求所有涉海工程均要经过行政审批;并组织开展海岸带监督 工作[8]。

1.2.2 英国

英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海洋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并长期贯穿着经济效益这根主线,开发利 益与自然补偿对等原则体现得较为充分。英国在海陆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有:① 在海陆资源的开发管理中,英国根据其管理和开发的不同类型,将具体工作分配给能源部 、工业部、国防部、环境部、等行政部门来协调管理,并成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协调委员会, 负责协调政府资助的有关海洋科技活动。21世纪初海洋管理局的成立,使英国政府的海洋政 策逐渐从海洋开发转移到海洋环保[9]。②英国在海洋资源管理方面的立法体系 的特点是并非依靠一部综合性法规而采用分门别类、缜密而交叉的法规系统来涵盖并制约各 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③资源开发方面,英国政府对海洋资源实施行政许可证的 管理模式,并严格按照许可证规定的开发项目及期限进行;资源保护方面,除了通过立法手 段来规范海洋资源的开发外,英国政府还设立了“环境保护特别地区”,树立海洋保护典型 ,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环境监测。

1.2.3 日本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岛内资源匮乏,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 此他们十分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保障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该国在海陆资源开发 方面成功的经验有:①加大投入。为了维护海洋经济的循环发展,日本政府不断增加在 海洋资源开发与维护方面的财政投入,一方面推进那些与物质形态变化、化石燃料枯竭、信 息共享化等相适应的海上港湾、海上机场等方面的海洋空间利用程度;另一方面,利用财政 拨款充实、强化和完善海洋监测系统。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还积极地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 海洋产业的信贷投入,并对重视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关企业给予优惠政策[5]。 ②加快海陆资源开发技术研究。近年来日本的海洋科技开发涉及到诸多方面,主要包括 海洋环境探测技术、海洋再生能源实验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等等,其海洋科技 中心正在推进海洋观测技术的研发。日本在资源探测和开采技术上都远远走在世界前列。③ 为海陆资源开发创建制度保障。日本内阁不断完善政府部门对海陆资源开发的职责分工 ,并陆续通过了《专属经济区渔业管辖权法》、《防止海洋污染和损害法》等法律法规。 ④设立非政府组织对海陆资源开发战略进行宣传。

1.2.4 各国海陆资源开发战略的比较

每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决定了其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也并不完全一样。纵观各个国 家的海陆资源开发的战略,可见无论是在实施方法还是在管理体制上都有各自的特点。但由 于海陆资源开发的共同特性,各国在推进海陆资源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共同点。

(1)政府管理综合化。联合国大会多次做出决议,呼吁各国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建立和完 善海洋管理体制,确保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海洋综合管理成为大多数沿海国家努力的最 终目标,并在此方面对政府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强化部门协调及对经济外部性的治理。

(2)资源开发高科技化。在海洋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科学技术所决定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海洋产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对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 高度的依赖性。各国都深知这一点,在海陆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高科技的运用,同时不断开 发和开辟新的海洋产业。如日本不断加快海陆资源开发技术研究,不但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 、海洋再生能源实验研究、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等方面颇有造诣,还致力于推进海洋 观测等新技术的研发。

(3)资金支持扩大化。资金在海陆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循环发展的过程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而融资难也是涉海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方面,各国政府从财政拨款到开拓 投融资渠道等方面均给予了大力支持。如美国专门有一项财政拨款用来保障国家海洋政策的 顺利实施,并设立海洋政策信托资金,返还性地用于海洋管理的改进。

(4)海洋管理法制化。海陆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各国的海洋经济 发展史也伴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与完善,这是每一个国家实施海洋政策必不可少的部分 。法律法规越完善,海陆资源的开发就越正规,资源利用效率越高,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越能得到保证。

(5)海洋教育普及化。除了法律法规约束外,各国还十分重视海洋教育的普及。如加拿大 政府在对公众进行海洋宣传和教育方面投入很大;日本政府专门设立非政府组织对海陆资源 开发战略进行宣传等。

2 蓝色经济区海陆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全省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和滨海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全 省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居全国第2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必须以海洋产业为支撑,协调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的关系,做到海陆统筹,海洋产业与临海 产业一体化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问题,制约了蓝色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

2.1 海洋资源利用不合理

20 世纪60年代以前,对现代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处于以渔业、盐业和运输业为主体的发 展阶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海洋石油工业的兴起等,传统的海洋开发利用模式开 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海洋石油化工业、现代海洋大型运输业、海水养殖业、海洋旅游娱 乐业等构成的现代产业成为迅速崛起的海洋支柱产业。而由于海洋资源所有权权属观念模糊 ,造成了山东省出现大量海洋资源的任意占用现象;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 益,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山东省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依旧侧重 于渔业和养殖业,而采矿业、水产加工业、旅游业等发展相对不足。由此看来,对海洋资源 的利用明显具有失衡的特征,缺少稳定的支撑,综合利用和多层次利用严重不足,浪费和破 坏现象及其严重,这将导致资源性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遭遇资源匮乏的困扰。2.2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山东省近海环境污染严重,港口、海湾、河口及靠近城市的海域污染情况尤为严重。具体说 来,污染源主要有四个:一是陆地废水排放污染。沿海地区向近海排放工农业生产废水、城 市生活污水,其中含大量重金属物质、氰化物、硫化物等污染物质,导致滩涂底质和近岸水 域污染相当严重。二是近海水产养殖废水污染。近海养殖过程中清池、投饵、施肥、养殖用 药等环节排放的养殖废水造成近岸海水富营养化,极易诱发赤潮和养殖病害,不仅带来严重 经济损失,也使山东半岛近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三是石油污染。主要包括近海油田开发导 致的漏油、溢油,各种船舶漏油等。石油污染在部分海区形成油膜,大大降低海水溶氧量, 对海域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特别是对渔业生产造成巨大威胁。四是频发的海洋自然灾害如风 暴潮,海湾和黄河河口地区泥沙淤积等也是导致山东半岛沿海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2.3 海洋科技创新不足,且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虽然山东省海洋产业科技实力较强,但还远不能满足海洋开发的实际需要。山东海洋产业科 技创新主要体现在水产养殖方面,但该产业缺乏独立性,只能作为养殖业服务的配套环节, 其终极产品难以完全体现高科技的价值。海洋盐业及盐化工业产品种类少,新产品开发缓慢 。海洋科技整体水平仅局限于海洋科学,而与海洋科学相结合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所涉及的 电子、生物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化学、激光等领域创新较少。此外,科技成果产业 化程度偏低,项目产业化速度慢,存在科研与市场“脱节”问题[11]。

2.4 海洋资源开发缺乏资金支持

目前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引进外资。尽管 可利用资金总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涉海企业的融资额度所占比例极低。发展风险投资是解 决海洋高技术产业融资的最有效途径,但山东省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仅有的少数风险投资 运作方式并不符合产业运行规律,且过度追求保值增值。此外,对于海洋资源开发的财政支 持力度不够,且缺乏相对应的优惠政策。

2.5 涉海保险发展不足,风险规避手段缺失

涉海保险不但能够化解涉海企业的损失,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也是一个还款保障。 涉海保险的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门针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性保险产品;二是商业 性保险不愿涉足;三是即使对于已有的保险项目,由于专业人才和相关定价、估损、理赔技 术的缺乏,无法保、不敢保的现象非常普遍。海洋经济产业多为涉外企业,相对于一般陆地 经济,要面临更多的汇率风险。虽然涉海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结算币种、远期交易、套期保值 等手段部分锁定或转嫁汇率风险,但汇率的波动仍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而目前金 融市场和机构缺乏足够的手段出清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尤其是单边升值的背景下,汇率风 险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资金特别是社会资金向海洋经济产业的投入。

3 [ZK(]基于海陆资源开发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思路[ZK)][BT)]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摆在山东全省面前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山 东今后发展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的重大机遇。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水平,必须 以海洋产业的发展为支撑,在理论与实践上明确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态势与建设优势,是打 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基础。

3.1 合理开发海陆资源

山东省海岸线长,资源得天独厚,优势明显,但盲目开发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海洋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指导下,践行《全省海洋功能区划》和《山东半岛 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加强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在 建设和管理好现有各种类型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岛的基础上,再根据情况规划建设一批水生 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海洋自然保护区;严格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维护海洋物种多样性,采用 现代生物技术搞好水生濒危物种的繁育,搞好增殖放流;建立近海主要渔业资源捕捞总量控 制制度,严格实施捕捞许可证制度和休渔制度,实施好渔民转产转业工程,减少近海捕捞渔 船数量,压缩捕捞强度,保护并逐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真正的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能力。

3.2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开发与保护并重

开发海洋,必须保护好海洋,实行开发与保护并重。一是在蓝色经济区建立环境监测体系, 加强环境管理,适时掌握各种污染物入海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及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二是 遏制源头,重点防治陆源污染源,限制沿海城市和沿河流域工矿企业的排污数量;三是加快 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保护重点生态系统,加强莱州湾海水入侵治理,加强黄河、小清河等河 口区域及附近海域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遏制胶州湾海域面积逐年减小的趋势,通过清淤减排 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状。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是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保护部门和海洋渔业 部门应加强合作,实施海陆同步监督,按照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要求,搞好海洋资源综合利 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

3.3 坚持科技兴海,加大海洋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发挥海洋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实现 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建议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建立海洋科技园 区,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信息平台、人力资源和软环境服务;建立促进科 研成果有效转化孵化机制,提高海洋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吸引全球各地的企业、研 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入驻蓝色经济区,拉长蓝色经济产业链,在山东半岛形成蓝色经济研发基 地、产业转化基地、生产制造基地、贸易流通基地。

3.4 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投融资效率

由于海洋产业的行业分类、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发展导向的相符程度等不同,对资金的数 量和实效性要求存在差异,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投融资支持战略。就产业层次而言,海 洋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战略性设施需要政府积极投入,大力扶持;第二和第三产业 中的成熟产业,只需在政府适度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融资;高风险、成长空间大的高新技术产 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非盈利性”投入,但在适当时机可鼓励盈利性的商业运作模式 介入。就产业类别而言,应优先发展新兴、环保、特色产业,继续支持传统、高附加值、民 生产业,严格淘汰落后、双高、纯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引入不同类型的战略投资者,推 进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扶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专业性融资机 构(例如组建海洋开发专业银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力支持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 尽量争取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金融组合的优惠贷款或赠款等 。

3.5 发展政策性保险,设立风险保障专项基金

针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集中和不可控问题,以政策性保险扶持和推广海洋产业,尤其是 渔业的发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难以规避成本收益不对称 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发展政策性保险,通过政府的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能有效动 员全社会来分散海洋产业风险,改变生产经营者在风险面前孤立无援的窘境,是完善海洋产 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此外,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外向型海洋 经济发展的力度,设立出口区域性信用风险保障专项基金,合理补偿金融资源的政策性成本 ,更好地完善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与分工。

3.6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和渔业、盐业等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海 洋功能区划制度、海域权属管理制度、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污染控制排放制度,加大对港湾 等重点海域的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填海、围海等改变海域属性的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依法管 海,依法用海。尽快制定海洋倾废管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保管理、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岸 线资源使用管理等地方性法规,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加强海岛开发管理,尽快完 成海域勘界工作。继续完善海洋执法体系,加强海洋与渔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海洋法规普 及宣传力度,积极推进海洋综合执法,加强法制监督,全面提高执法综合素质和水平。搞好 全省及沿海市、县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和海洋资源开发规划的编制实施,科学布局 、充分论证评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强海域及岸线资源使用管理,建立适度开发、有序 经营、持续利用的海洋开发新格局。

3.7 加快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步伐

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类开发区。从黄河流域、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 格局上来审视,山东省需要一个能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黄河流域需要一个便捷的出 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的龙头。因此,建议山东省委、省政府争取国家支持,从空 间布局、海洋资源、科技教育、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集成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 制定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和衔接,争取纳入国家战略。这无疑会为山 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拓展极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王爱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鹿守本, 艾万铸. 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M ]. 北 京: 海洋出版社, 2001, 18.

[2]崔琴. 海岸带综合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学分析[J] . 华章, 2 009,(4): 153, 157.

[3]Ligia Noronha.Coastal Management Policy:Observations from an Ind ian Case[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4,47:63.

[4]王芳. 对海陆统筹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 国土资源, 2009(3): 33-35.

[5]张德贤.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理论研究[M]. 青岛: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0.

[6]王诗成. 关于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J]. 海洋信息, 2001(3): 23-25.

[7]Braxton C Davis.Regional Planning in the US Coastal Zone:A Comparative

An alysis of 15 Special Area Plans[J].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2004,47:79.

[8]储永萍, 蒙少东.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 湖南农业科学,

2009,( 8):154-157.[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Strategies of Ocean Economic Developmen 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to China

Hunan[J] Agricultur al Sciences.2009,(8):154-157.]

[9]赵蓓, 唐伟, 周艳荣. 英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综述[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1 1): 8-10.[Zhao Pei,Tang Wei,Zhou Yanrong.A Summary of Ocean Resources Developme nt and Utilization in UK[J].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8,(11):8-10. ]

[10]李巧稚. 国外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12 ) :36-41.[Li Qiaozhi.Developing Trends of Ocean Policies in Overseas and Its Enli ghtenme nt to China[J]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8,(12):36-41.]

[11]陈华, . 基于集群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问题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 2009 , (10): 20-24.[Chen Hua,Wang Yang.A Study on Shandong Blue Island Economic Zone o n the Basis of Colonization[J] Finance Development Recearch . 2009,(10): 20-2 4.]

[12]杨子强.海洋经济发展与陆地金融体系的融合: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核心[J]. 金融发 展 研究,2010,(1): 3-6.[Yang Ziqiang.The Merging between Ocean Economy Developmen t and Land Financial System:Core Issues of Constructing Blue Economic Zone[ J]. Finance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0,(1): 3-6.]

A Study of Sea and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handong Peninsula B lue Economic Zone

LI Jun1,2

(1.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 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003, China

2. Teaching Affairs Office, Shand ong Econom ics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海洋技术概论第6篇

一、中国海洋经济史理论

学界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史理论研究主要围绕海洋经济史概念范畴、历史观和方法论展开。其中,关于海洋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即海洋经济的概念,学界一直存有争议,国内最早的著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经济学科产生之初。但是海洋经济史作为一门学术史被纳入到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时间则相对较晚。

(一)海洋经济史研究对象———海洋经济的相关概念范畴界定

归纳研究中关于海洋经济概念表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观点:1、经济学意义上的海洋经济范畴。海洋经济概念探索随我国海洋开发实践不断深入,其时代特征明显。由此形成如下各种观点:早期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海洋资源开发论、海洋经济产业论、海洋资源配置论、海洋开发综合论等。海洋经济概念范畴由狭义的海洋资源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逐渐扩展到广义的海洋相关产业、与海洋经济难以分割的海岛陆域产业、海岸带陆域产业、内河经济等多个层次。在海洋经济归属上,相关研究或将其视作陆地经济的扩展和延伸而归为大农业经济一部分,或将其归为与陆域经济相平行的大区域经济。海洋经济体系的相对独立性特征在学界还未完全得到重视。2、史学视角下的海洋经济概念。杨国桢研究发现,早期西方史学研究认为海洋经济即为海洋航运和海洋商业,随着西方历史发展,尤其是十五、十六世纪以海洋为纽带的地理大发现,最终促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以后,海洋经济在相当长时期内被史学界等同为“殖民掠夺型的资本主义经济”“以海洋为活动舞台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1][2]3、多元学科综合的海洋经济释义。海洋经济的学科交叉特征,以及海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磨合,形成了多学科综合视域下的海洋经济概念。杨国桢将其表述为“海洋经济是人类在海岸带、岛屿和海洋(近海和公海)中直接或间接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经济构成、经济利益、经济形态和经济运作模式”,其特征突出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动态性、起源的多元性、发展模式的非固定性、多层次性,以及与不同经济形态的依附性。[2]

(二)中国海洋经济史理论架构研究

海洋经济史在学理上属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顺应经济史研究注意非经济因素、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发展趋势,“海洋社会经济史”提法在中国海洋经济史理论研究中得到更多学术关注。无论是作为海洋人文历史研究的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还是更大范围的中国海洋史,其根本理论出发点都在于矫正中国史文本中海洋史“陆地化”的认知偏差,“让原本附属于陆地史的有关研究回归海洋性的本质”,即要树立站在海洋活动群体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海洋本位”思维。[3][4]就其研究任务而言,学者认为,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旨在“考察我国沿海区域、海岛和海洋国土及相关的外海海域、海外地区间的中国海洋经济活动,阐述这一经济运动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社会组织的具体形态,揭示海洋社会区域经济运动的规律性”。[1]采用“科际整合”研究方法,“将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当作一个子系统,并置于不同时空、内外推拉的海洋经济圈内,对中国海洋发展区域的经济变迁和社会变迁作有机的历史考察”;立足开阔、外向的“海洋视野”,兼顾大陆和海洋,跨地区、区域、国家、大洋,以至世界的“整体思维”,“跳出中国看中国的学术思维”,站在中国经济史立场和世界海洋社会经济史视域,整合各相关专门史研究。[1][5]郑杰文概述了海洋经济史研究的辅助史料文献支撑,包括海洋古典文献及佚文、海洋方志资料、海关物流文献、海洋科技文献情况。[6]另外,作为海洋经济规制层面的中国海洋经济制度和政策也属于中国海洋经济史研究内容。史学视野中的中国古代与当代海洋经济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属于海洋管理史的学术框架。关于历史研究中“海洋管理”的概念界定,学者认为,应“采用管理学中管理的最广义定义,管理的主体不仅是政府与国家,还有民间各种组织、机构,方式,即可以从严厉的控制一直到温和的协调服务;管理内容包括海洋权益管理和海洋经济管理,管理的外延包括海洋、海岛、海岸带和向海洋用力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等社会系统和关系,以及海洋政策、理论、战略、观念心理等人文素质,即海洋经济、社会、人文三个层面”。[7]中国海洋管理史研究最核心问题在于要立足于海洋本位的思维方式,即“以海洋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的出发点,脱离农业文明的研究框架,以海洋的独立视野研究中国古代的海洋管理,从农业思维中解放出来,从传统农业文化话语的历史文本中发掘古代海洋管理的人文信息”;应采用科际整合的研究方法;其未来的研究取向在于“揭示当代中国海洋管理民间、各行业的相对有序发展与政府、国家的海洋综合统一管理的相对无序进行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7]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制度更替和政策变迁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中国海洋管理体制变迁历程及演变动因;海洋管理与中国社会变迁关系;海洋管理体制变迁过程中民间、行业、国家政府三者在海洋开发利用上的互动与行为均衡等。这些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海洋管理主要是从陆地农业经济角度出发,以行业和部门管理为主,海洋管理中职能交叉,缺乏统一协调现象突出;海洋管理政策调整是中央朝廷与地方海洋社会之间、官方与民间之间几度达成均衡,又在新一轮的不均衡中重新调整的磨合过程,在这一动态历史过程中,既存在服务于海洋经济整体发展的制度与政策,又在不同时期分布着大量部门专项政策。

二、海洋渔业史研究

海洋渔业史的早期著作可追溯至清末沈同芳《中国渔业历史》,该著作虽对明清海洋渔业经济略有研究,但主要内容是大范畴的中国渔业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张震东和杨金森的《中国海洋渔业简史》在海洋渔业史的综合研究和长时段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断代中国海洋渔业史中,欧阳宗书的《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对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海域的海洋渔业做了系统考察。区域海洋渔业史研究的地理单元集中在山东、江苏、福建、香港等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伴随着海洋渔业统计数据不断完善,以及经济地理学分析手段发展,区域海洋渔业史研究开始由单纯的史况介绍转向遥感、GIS等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技术辅助下的海洋渔业空间规律揭示。#p#分页标题#e#

(一)中国海洋渔业历史沿革梳理

这方面研究成果既包括中国海洋渔业总体发展概况,也包括不同历史时期海洋渔业细分部门(海洋捕捞、海水养殖等)发展。部分学者对海洋渔业领域其他一些细节问题给予了关注,如韩兴勇和于洋、都樾和王卫平关于张骞发展海洋渔业思想和发展海洋渔业实业行为,对中国海洋渔业近代化进程推动的分析;[8][9]韩兴勇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地区渔业社会经济发展史的研究;[10](P1-220)伍员对解放前浙江海洋渔业金融发展的分时段考察等。[11]

(二)海洋渔政管理与渔业技术研究

海洋渔政管理属于海洋渔业规制范畴,早期海洋渔业专门史著作中一般将其细分为渔业政策、渔业税捐和渔盐政策阐述。新世纪海洋渔业管理更突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下的管理制度和政策。在管理手段上,由单一政策措施引导扩大到综合性措施制定和探索,包括海洋渔业信息系统、海洋渔业风险管理和渔业保险制度、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激励和共同管理、跨界海洋渔业管理等。海洋渔业技术是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的资本要素,这方面研究多见于自然科学领域,如郭仁达《现代海洋渔船》等。

(三)海洋渔民社会与渔业组织研究

海洋渔民是海洋渔业经济的实践主体。海洋渔民社会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如欧阳宗书的《海上人家:海洋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同时关注渔民生产空间系统(渔场系统)和生活居住空间系统(渔村系统)、静态的渔民在海洋社会中经济行为与动态的渔业经济与渔民社会演进,对明清以来中国海洋渔民社会和渔业经济进行综合系统研究。该领域的其他研究还包括:海洋渔业政策对沿海渔村和渔民生活的影响、渔农文化及渔民的海洋文化活动与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等。渔业组织是沿海渔民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组织。渔业组织问题多单独构成海洋渔业历史著作的一个重要专题。新中国成立之前,渔业组织的主要形式有渔帮、渔民会所、渔会、渔业合作社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产生较大影响的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渔业协会”。经历了近50年发展,近期相关文献多围绕中国渔业协会发展历程和职能演变、地方渔业协会在区域海洋渔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和功能、渔业协会的制度性缺陷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剖析。概括而言,以上众多有关中国海洋渔业历史的研究偏重于不同年代史况概述和史料整理,对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多将海洋渔业经济视为一种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缺乏将海洋渔业视为一个产业的相关分析。该领域研究的一大特点还在于对海洋渔业各部分往往侧重于单一条块研究,对不同部分间的联系及相互影响,及海洋渔业诸多历史事实背后的经济逻辑则较少挖掘。

三、海洋盐业史研究

目前以《中国盐业史》、《中国盐政史》,以及诸多断代盐业、盐政与盐务史研究为代表的盐业史研究,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历史文献。这些研究中渗透着海盐研究内容,但这类史学研究往往关注广义的“盐”概念(包括井盐、池盐、岩盐、海盐等),缺乏关于海盐的独立研究。这主要囿于海盐在诸多方面,尤其是管理制度和政策方面,与其他盐种的一致性,难以将这些文献中海盐研究成分独立出来。下面针对海盐研究文献进行梳理。

(一)海盐业考古探索与文献考证

历史上海盐业是中国历代封建经济的重要支柱。历朝历代海盐生产、盐政管理文献浩如烟海,为海盐考古研究提供了丰富物证和史实。因此,考古、文献考证成为海盐史研究的一大特点。海盐业考古覆盖海盐产地、海盐生产技术、海盐管理等方面。其中实物考古关注的年代主要在时代久远的商周时期,集中于鲁北地区。这些实物考古研究在中国海盐业起源年代和发源地地址上基本达成一致,认为其起源年代早于晚商时期;并对《世本》所载“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年代和地址给出了较为可信的结论:中国海盐业起源应是在距今5500—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中期或略早,制盐地域应在现今山东北部寿光至广饶一带。关于海盐技术的实物考古显示,鲁北地区是我国用淋煎法生产海盐的最早地区,并且早在距今3000年前后就已发展出一套初具规模的技术流程,流程包括摊灰刮卤和煎卤成盐两个环节;在《管子》所载海盐生产资料中,“煮海为盐”实际上只是泛指当时山东北部沿海出产海盐,并非仅指用海水煮盐,也包括利用地下卤水(即“煮泲水为盐”的“泲水”)煎煮成盐,“煮海为盐”的煮盐器具应是山东北部沿海商周遗址常见的盔形陶器,煮盐设施是圆形或长方形盐灶。文献考证与考释上,海盐生产的考证内容广泛涵盖古籍和出土文字资料所载词句、古代海洋生产沿革,以及区域海盐业发展,跨越先秦、隋朝、汉朝等多个历史时期。海盐技术考证集中在海盐第一生产阶段的技术考究、区域海盐生产技术比较、海盐生产技术改革的起源时间、唐宋海盐制法、宋代莆人陈应功开创的“海盐天日晒制法”等。海盐业制度方面主要是对《管子》所载齐国盐业制度,尤其是齐桓公时期海盐管理制度的考证。

(二)海盐生产与技术变迁研究

海盐生产历史的断代时序研究,多关注海盐产地分布及其变化、海盐生产及影响因素、海盐产量等方面。其主要结论为:(1)唐代海盐产地的格局为南多北少,这一时期中国海盐生产重心已由渤海沿岸开始南移至东海沿岸;(2)北方海盐生产虽较之南方落后,但仍能满足本地需要;(3)海盐生产受气候变化明显。区域海盐生产史研究的地理范围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山东地区、两淮地区,以及福建、宁波、海南等东南沿海区域,研究主题包括盐区围垦、海盐生产和运销等多个环节。从研究朝代看,北方海盐研究时期多集中在先秦商周;两淮地区研究主要在秦汉时期;东南沿海多数研究则推进至明清以及近现代。这基本符合中国海盐生产由北向南的迁移时间趋势。与海盐生产相比,海盐技术研究无论从史料记载还是学术层面的问题关注都略显不足,但不乏一些对海盐技术发展史的长时段系统研究。林树涵通过海盐生产技术沿革史研究,认为中国海盐生产史上存在过三次重大技术革新,分别起始于唐代的广东、江淮,宋代的福建、广东和明代的福建。这三次技术变革分别为:改直接煎煮海水成盐为晒沙土淋滤制卤,再煮卤成盐;改煮卤成盐为晒卤成盐;改晒沙土淋滤制卤为晒海水制卤,再晒卤成盐。[12]纪丽真关于山东海盐生产技术的考察则在某种程度上为上述观点提供了佐证,其研究表明,清代山东盐业生产技术在承接明代盐业基础上,已由淋卤晒盐法发展到了工艺成熟的滩晒法阶段。[13]此外,吉成名还对唐代海盐生产技术的材料及其被用于海盐生产问题作了论述。[14]#p#分页标题#e#

(三)海盐制度与政策研究

海盐制度包括海盐管理体制和海盐运销体制,这两方面的制度建设与改革是政府盐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且这两种体制的演变往往与私盐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盐业运销体制。盐业运销体制不当,将形成不合理盐业运销体制与私盐泛滥相互作用下的恶性循环,这恰恰是推动海盐制度变迁的动力。此外,王日根和吕小琴还专门对清代海盐赈济制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海盐行业赈济是对海盐区自然灾害时期盐民的一种间接补偿;经清代规定盐商支盐需纳“赈济灶丁银米”,并开辟各种渠道,建预备仓储谷备赈,以及建盐义仓,逐渐走向制度化。[15]渔盐制度在清代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形式,这也是与治理渔盐走私问题密切相关的制度之一。现有研究中提及的海盐政策主要包括盐滩管理政策、盐业生产管理与盐业保护政策,但文献研究多为不同时期政策梳理,对这些海盐政策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缺乏深刻挖掘。在这一点上,马俊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他从清朝和民国两淮地区海盐业集团博弈和利益分配的视角,对张骞盐务改革实践困境进行了经济学解析。[16]总体而言,中国海洋盐业历史研究文献浩繁,集中于海盐史考古、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海盐生产、海盐技术及盐政等方面,且大量涉及地方性研究。这主要源于中国海盐资源和海盐生产材料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平衡。该领域研究的突出特点在于,绝大多数海盐研究关注中国古代海盐资源开发和海盐发展的各层面问题,现代海盐业研究,则由于习惯被纳入到更大范围的海洋产业和产业结构研究领域,很少进入海盐史专门研究的学术视野。

四、海洋贸易历史发展与政策

(一)断代海洋贸易史综合研究①

近三十年来,有关中国海洋贸易史领域的著作主要是断代史。在国外学者中,日本松浦章著有《清代海外贸易史の研究》,国内研究则围绕不同朝代、跨代海外贸易史和区域海外贸易史展开,朝代海洋贸易史覆盖宋、元、明至清初。国内的代表性著作,如李金明和廖大珂的《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黄纯艳的《宋代海外贸易》、喻常森的《元代海外贸易》、高荣盛的《元代海外贸易研究》、陈高华的《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李金明的《明代海外贸易史》、林仁川的《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等。区域海外贸易史著作研究的地理单元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对外贸易与海关史》、《宋代广州的海外贸易》等。

(二)海洋贸易制度与政策研究

这方面的综合性研究著作有《中国市舶制度研究》、断代的《明代海外贸易制度》和《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海洋贸易制度研究主要关注中国海洋贸易管理管理制度与机构设置(如市舶司、近现代海关),以及海洋贸易立法和法律制度变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宋和明朝,研究内容多为各朝代海洋贸易立法或法律制度演变的考究。在海洋贸易政策研究中,尤为关注明清时期的海洋贸易政策,集中于对明清海洋贸易政策及对海洋与沿海经济兴衰的影响、明清“海禁”政策定性、关于海禁政策是“闭关”还是“非闭关”的争论、关于明清海禁政策与中国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关系的争论等问题的探讨。综合这些研究成果,可归纳得到该时期海洋贸易政策的总体特征,即受陆权思想、陆地威胁影响,海禁成为了明清海洋管理政策的基调,但该时期海洋贸易政策兼具外向性和内收性的双重特征。另外,与海外贸易相关议题研究还包括中国海外贸易网络研究、海外贸易思想研究、中国海运史研究,以及海商问题专题研究等。总体而言,国内外有关中国海洋贸易史研究跨越多个历史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的贸易品种和贸易对象。就研究朝代看,绝大多数文献集中于唐代以后。唐宋早期研究主要是沿海贸易,以及建立在海上丝绸之路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此后朝代的研究则以海外贸易为主流。总体来看,这是与中国海洋贸易发展的历史相吻合的。海外贸易在中国海洋贸易发展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中国海外贸易被纳入到国家管理轨道的起始点正是唐代市舶司的设立。中国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拓展以及贸易多元化时期主要是宋元和明清以来的时期,尤其是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范围内的经贸联系的加强,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五、中国历史上的海洋开发与沿海社会经济变迁研究

在历史文本中,海洋开发史多被纳入海疆史研究视野,但海疆史研究主题多包含海洋权益和地缘政治成分,更强调海防、军事等非经济要素。海洋经济史范畴上的海洋开发则关注经济层面的研究成果。另外,海疆的地理范畴由古代海岸带(包括沿海的陆地、滩涂、港湾、岛屿)到现代涵盖海岸线、海岛、海域的“管辖海域”的扩展,也决定了完整地理意义上的海洋开发,应同时包括沿海海岸带开发和海洋产业开发。本部分主要梳理古代海疆开发意义上的中国沿海海洋开发史文献成果。

(一)中国沿海海洋开发史研究

中国沿海海洋开发史研究多循时间和空间两条线索。时间上着眼于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总体状况及政策的历时性梳理;空间上针对海洋开发的地域差异,又分离出诸多沿海区域的专门研究;关于区域海洋开发的历史研究则在这两者研究综合基础上完成。中国海洋开发的时序研究,上自先秦两周时期,经秦汉、明清,一直关注至今。在研究范围上,既包含综合性的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国土开发,又强调海洋资源开发的环境生态因素,不乏专门针对海岛、荡地等海洋生态资源和陆海交汇地带的系统考察。各学者研究成果的综合,展现了中国海洋开发无论广度还是深度上均渐次递增的轨迹:(1)两周时期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利用,主要限于海洋渔业、海水制盐业、海产品的加工和利用。这一时期,海洋渔业捕捞处在起步阶段;海洋盐业资源被纳入到了国家专职管理的轨道;海产品加工的用途由单纯的食用扩展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其他实用层面。(2)秦汉时代,海洋采集捕捞业和珍珠捕捞发达;以盐官为依托、遍布全国的海盐生产和食盐供给体系形成;船舶制造业的规模化和航海航路开辟,推动了中国进入大规模海疆开发的时期。(3)明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海军参与海洋经济开发。(4)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国家海洋开发政策的与时俱进,海洋开发逐渐由传统的资源开发向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海洋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转变。海洋生态资源开发研究主要围绕海岛和荡地展开。前者集中于明清海岛开发由传统单一模式,向以农业、渔业、海上走私贸易为主、多样并举开发模式转变的探讨,以及明清海岛开发形式的差异性分析;荡地研究主要关注明代荡地土地资源与海洋资源双向开发的综合效益、荡地开发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现代中国海涂围垦的历史沿革和开发方式等问题。区域海洋开发史研究强调中国海洋开发历史进程中因时代、地域差异的特殊性。该类研究围绕地区特定的区位特征和特有的海洋类要素禀赋展开。研究区域集中在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地区,研究内容主要是特定时期区域不同层面海洋资源和海岛开发、沿海区域海洋资源和海洋国土开发历史进程的梳理。相关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海洋开发在历史上具有一定转折意义,尤其是福建地区,由过去仅为谋生而进行的经济开发,逐渐转变为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开发,这种开发在凸显其商业化色彩的同时,也显示出了因经济开发活动中的短期行为和嗜利倾向,导致自然生态环境失衡,引发或加剧自然灾害的弊端。此外,另一些学者还专门对历史上沿海区域经济开发中生态环境因素,以及江苏古今沿海滩涂的垦殖历史等给予了专门关注和梳理。#p#分页标题#e#

(二)沿海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及海洋观变迁

这方面研究既包括实践层面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也包含根植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意识领域的海洋观嬗变。

1、沿海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发展与变迁研究。相关研究在地理维度上覆盖中国北部的渤黄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更大范围的南中国海区域。其中以东南沿海研究为最多,包括:(1)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路向演进及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演迁:东南沿海由内陆向海陆发展路向的转折始于唐代甚至更早,到南宋时期初步成形;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的变迁,展示了中国近代意义的海洋文明与传统时期的内陆文明,在伶仃洋区域相互斗争、交融过程。(2)福建、深圳和作为广西开放区历史渊源的桂东南沿海等更小地理单元海洋发展模式的形成探索。(3)中国海港城市及腹地、海湾、海岛历史变迁进程的考察:海港区和湾区的发展在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际力量的磨合中经历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由陆地走向海洋的社会经济转型。中国北部海洋区域经济研究见于杨强的《北洋之利———古代渤黄海区域的海洋经济》。该著作旨在矫正中国海洋史研究中重南方、轻北方的研究偏好,致力于从人地相关系统视角,提出以环渤海为中心的古代北方海洋经济史的研究构想。关于更大区域范围的南中国海区域经济史研究,则主要强调海洋考古学对该领域研究的学术价值。

2、海洋要素对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两者互动研究。这里所指的海洋要素涉及三个层次内容:(1)综合性的海洋经济活动,包括海洋开发、沿海与海外贸易、海洋运输;(2)海关、海防、海疆等经济管理制度与政策等;(3)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海洋经济与沿海区域社会经济联动发展研究中,主要集中于海洋经济对广东区域经济历史影响、不同历史时期海洋经济对山东沿海地区向现代化转变过程影响的论述。单项海洋要素研究主要是各要素对沿海区域社会经济的单项或双向、积极或消极影响。所论及的沿海区域社会经济既有关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或经济结构变迁的综合研究,也有专门针对区域农业经济、商业经济,以及经济观念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单项研究。鉴于海洋经济发展与区域海洋文化的附着,以及两者间共生共荣的融合关系,另外一些学者还对如下问题有所研究:(1)海洋信仰与区域经济发展;(2)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与民俗嬗变的互动;(3)中国历史时期海洋灾害与海洋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国家和社会在应对海洋灾害时扮演的不同角色;(5)海洋史学视野下的海洋灾害史等。关于沿海民众海洋意识与海洋观的研究,学者主要就中国海洋人文社会大系统中海洋观演变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广西人所体现出的由“近海不识海”到“扬帆向海”再到“全方位开发海洋”的海洋行为,以及由“冷却”到“复苏”再到“升华”的海洋意识嬗变;明代闽南乡绅积极参与海上贸易活动的海洋意识等问题进行研究。

(三)海洋移民问题研究

海洋移民是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杨国桢认为,海洋移民史研究包括在海洋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范畴内。关于海外移民的界定,他们指出,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意义上的海外移民活动,不同于“华人社会经济史”“华侨社会经济史”,但是这些概念间往往难以鉴别,在讨论晚清海外移民时,海外移民与华侨经常可以替代使用。海洋移民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以杨国桢等的《明清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为代表。其从中国沿海社会变迁与海外移民史交互影响的双重视野出发,致力于对明清海外移民动因,海外移民社会特征及反馈等问题的系统研究。其他研究还包括台湾早期海洋移民研究、明清国内的海洋移民、明清海外贸易和南洋开发与海洋移民的互动、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的关系研究、海洋移民政策研究、海洋移民的比较研究等。

综合以上研究,虽然在沿海海洋开发问题上积累了诸多成果,但在多数研究中海洋作为第一研究本体的特征不明显,尤其是区域研究层面,多将海洋开发等同于沿海地区的区域开发。而在沿海地区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分异、沿海海洋经济活动与陆域社会经济间交融过程、当前中国沿海海洋经济区外向型经济的历史源流分析等问题研究上,则相对薄弱。事实上,也正是由于沿海地区海陆交界的地理特征以及荡地同时兼具海、陆和生态的三重属性,而中国的史学研究中又未有海岸带这一概念,决定了以往对这些区域海洋经济规律的历史研究,难以将海洋经济与沿海经济、沿海海洋开发与沿海区域开发明确区分,因此难以避免海洋经济史研究中海洋“陆地化”倾向。系统研究中国沿海海洋开发与区域海洋经济结构变迁历史,还需建立在对不同海洋区域,尤其是陆海交汇地海洋开发综合效益的量化评估基础上。

六、现代中国海洋经济史研究

在现代中国海洋经济史研究的专门著作中,拙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经济史》主要从新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变、海洋经济政策、海洋产业、海洋经济中技术演变,以及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及方法论五个方面,对现代中国海洋经济历史发展进行断代研究。[17](P1-483)其他相关研究情况详述如下:

(一)中国海洋经济理论演进与思想梳理

该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现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三十年,这与中国海洋经济理论研究,多是在1978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提出建立“海洋经济”学科和专门,研究机构后发展起来的现实是相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海洋经济研究脉络的文献梳理、中国海洋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总结、中国古代海洋发展战略思想、中国海洋经济思想嬗变等。

(二)海洋空间经济与产业演化研究

现代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主要在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围绕中国海洋地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空间集聚态势的演变展开;海洋产业演化研究内容则包括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以及主要海洋产业独特的演化轨迹等。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海洋产业演进规律

在海洋渔业研究中,重点关注海洋渔业资源核算、渔业资源保护、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评价等问题。学者关于海洋渔业资源核算的研究包括最大持续渔获量估算、海水产品增养殖、海洋渔业生产潜力和效益测度、海水产品成本核算、海洋水产品捕捞回归分析等。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研究主要包括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情况分析及经济学解释、中国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变化和海洋渔业生产的资源经济学分析等。海洋渔业经济评价则多强调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应地,其研究主要采用生态学方法,如生态足迹和人文发展指数、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另外,在海洋渔业转型问题上,由于海洋渔业转型是伴随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专属经济区制度建立出现的一个新问题,就学术界现有成果看,多集中于理论层面海洋渔业转型具体问题探讨,如国外转型经验推介、转型运作机制及评估体系建立、推进区域海洋渔业转型和渔民转产的政策等,对具体转型实践现实的描述和评价较少论及。在海盐业方面,当代海盐经济研究多强调海盐产业布局优化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海盐区产业结构调整等产业经济领域主题。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海洋经济历史研究主题相比,现代海洋经济的这些特殊议题研究,一方面源于现代海洋经济领域诸多概念范畴的变化,这为学界依据不同海洋经济的概念范畴,形成不同的观点和思想提供了条件;另外,现代中国海洋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对诸如海洋产业结构变迁、区域海洋经济的空间布局等方法的定量分析有了数据支撑。#p#分页标题#e#

七、研究评价与展望

纵观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关中国海洋经济历史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多数著述为中国海洋专门史、海洋行业史、区域海洋地方史和各朝代海洋断代史。这些史料和学术研究成果对中国海洋经济变迁全历程的整体梳理颇具参考价值。但需看到,在贯通中国海洋经济历史发展全周期的综合系统研究领域,无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路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还有待深入。兹述如下:

第一,研究视角上,对中国海洋经济历史源流、孕育和发展历程的解读,多从中国陆地经济主导的区域经济系统着眼,或将海洋经济视为沿海所特有的一种经济形态,或将其割裂为沿海经济系统中陆地经济“向外用力”的一种地理范围的延伸,海洋经济研究过程中的“陆上痕迹”颇多。由于史学研究对考古、古籍文本考证考释等技术的依赖,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史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集中在史学界。这种单一史学视野下的经济史往往囿于“注解式”研究———基于古籍史料的历史信息的整理,而对这一漫长历史进程的诸多问题缺乏一种经济学意识的观照。另外,“站在中国看中国”也是从事中国海洋经济问题研究的学者所普遍存在的视野局限,对数千年中国海洋经济的理论探索,长期停留在系统闭合式思维的狭隘层面,缺乏一种全球化视野。

第二,研究路线上,现有海洋经济史研究侧重于单体研究和以朝代形态为界点的时段研究。虽然无法排除海洋经济系统本身即为部门和区域组合的观点,但这种部门或区域孤立式研究思路,难以刻画经济部门间融通,容易造成海洋经济史研究的专业“条块分割”局面。多断点的朝代研究,因无法充分兼顾大历史时期内经济的连续性,也无法对中国数千年的海洋经济史源流进行长周期研究。

第三,研究内容上,以往的海洋经济史研究多零散地分布于沿海社会人文的史学考究中,中国海洋经济史研究缺乏一种经济学关怀。即便是单纯的历史学研究,海洋经济领域诸多文献的零散分布也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史料本身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第四,研究范围上,多集中在中国海洋经济实践时序发展脉络的梳理,中国海洋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研究方面颇显匮乏。海洋经济史研究中“重古略今”和“重南轻北”的研究倾向依然未得到合理矫正。另外,中国海洋经济史诸多措词表达上也有待深究和统一,如中国海洋经济,尤其是古代海洋经济研究,自海洋经济活动出现伊始,有关称谓的表述就被冠之以“产业”(海洋渔业、海盐业等)称呼,其实这些活动远未成熟为一种产业。在诸如这些问题上,还需克服学术盲目的痼疾,真正立足于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范畴界定。

海洋技术概论第7篇

关键词: 海洋综合管理 体系创新 陆海统筹 集成管理

中图分类号:P711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各国对海洋管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经历了80多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回顾国内外海洋综合管理实践与理论,我们不得不把目光移到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丰富的海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最初的海洋管理理论。1972年美国颁布了《海岸带管理法》,标志着海洋管理已成为国家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随后各国不断加以丰富,相继提出了海洋管理法规、条例和政策。1993年,《世界海岸大会宣言》指出,沿海国家实F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对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也是解决海岸区域的有效对策。

1.中美海洋管理范围、类型与手段比较

在阿姆斯特朗和赖纳合作完成的《美国海洋管理》一书中,海洋管理被看作是将某一海域的海洋资源、海况及人类活动加以统筹考虑的特定空间的管理活动。随着海洋科技尤其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海洋开发利用实践活动不断加强,海洋管理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扩展。如美国对自然区域海洋管理范围的理解,经历了包括自然部分、管理部分、管辖部分三大范围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最基本的是自然部分,即表层水、水体、海床、底土;又如从海洋管理层次与类型对海洋管理的理解不断拓展,将海洋管理明晰为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群岛水域管理等等,以此为依据分别制定了一系列区域性海洋法律制度。

在我国,海洋管理范围有哪些?海洋管理的类型有哪些?海洋管理的手段有哪些?同样困惑着我国海洋实际部门和学术界。尽管我们经过了30多年海洋管理实践与理论的不断探索,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海洋管理体系,但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

鹿守本1998年认为,在开发、利用、保护、权益、研究海洋事业等活动所发生的指挥、协调、控制及执行实施总体过程中产生的行政与非行政的一般职能,就是海洋管理。管华诗、王曙光2003年主张,海洋管理是指政府以及海洋开发主体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洋权益等进行的调查、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

与美国相比,我国海洋管理所包括的范围、类型和手段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历史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体制等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主要是海洋技术、海洋管理权限、海洋管理机制等有较大差别。

2.传统与现代海洋管理内容、对象、方法和特征比较

现代海洋管理与传统海洋管理相比较,两者之间有哪些不同内容?目前海洋管理部门和理论界尚无定论,主要反映在海洋管理的具体内容上有不同见解。

传统海洋管理,是指国家海洋行政机构对海洋的管理,是单纯的行政管理。随着时展,人类社会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程度与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海洋的依赖日益增加,而且由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海洋比陆地有更多的不可抗力,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近百年海洋环境日益恶化,生态资源逐步枯竭、海洋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等现象足以说明,现代海洋管理必须突破传统海洋管理的局限,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海洋综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各涉海部门的利益调整,不仅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化完善,而且急需培养一批熟悉海洋综合管理的人才队伍。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是海洋管理的核心,关系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成败。只有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政策性强、业务知识面宽、具有国际视野、熟悉海洋管理规律、具有战略头脑、开拓进取、善于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海洋综合管理人才队伍,才能适应21世纪中国海洋事业迅猛发展的需要,使我国由海洋大国变成海洋强国。

3.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

现代海洋管理的实践和理论不断拓展,客观上要求我国海洋综合管理的内容不断拓展和创新。将海洋权益管理、海洋战略管理、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环境管理、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海洋科技管理、海洋信息管理、海洋安全管理、陆海统筹管理、海洋区域管理、海洋管理组织等,作为创新与完善我国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3.1 海洋权益管理

海洋权的产生与发展,在全球沿海各国和地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工业化、全球化以来,海洋权益的内容不断丰富,海洋权益管理不断加强。随着国际海洋法的不断丰富,国际海洋法规和现代海洋权益制度不断完善。中国海洋法制建设水平亟须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越来大的声音。在海洋权益的维权管理及海洋权益法制管理方面,沿海各国和地区对海洋维权管理的原则越来越明晰。海洋执法在维护所管辖海域海洋权益,海洋司法在解决国际海事纠纷和海上划界争议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全球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上,尽管存在不少分歧,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国际公约继续发挥作用。

3.2海洋战略管理

海洋战略及其管理决定了一国和地区海洋管理的顶层设计水平,也决定了海洋管理的基本走向。不同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等,产生不同类型的海洋战略及其管理模式。海洋战略管理体系,由海洋经济战略、海洋政治战略、海洋军事战略、海洋社会战略、海洋文化战略、海洋科技战略、海洋生态战略、海洋环境保护战略、海洋安全战略等内容构成。我国海洋战略管理必须改变长期存在的重陆地、轻海洋,重近海、轻远洋的传统观念,树立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海洋强国战略管理、陆海统筹战略管理、海洋安全战略管理、“一带一路”战略管理等观念并付诸实施,形成全球视野的海洋战略管理体系。

3.3 海洋资源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资源管理的分类方法,认识海洋资源管理的本质和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和海洋资源管理制度。

3.4 海洋环境管理

科学界定海洋环境管理的原则和任务,分析海洋环境污染行为。在比较中外海洋环境管理实践活动基础上,加强各级政府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保国际合作、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的管理。

3.5 海洋人力资源管理

分析海洋人力资源海洋产业管理。明确海洋产业管理的形式、分类及其演进阶段,加强海洋产业组织管理、产业规模管理的职能、内容、途径,克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我国海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3.6海洋科技管理

明确海洋科技管理的原则、特性,分析影响海洋科技产业化的因素,完善海洋科技研发与应用、组织管理、应用管理,提出海洋科技产业化管理内容与方式,加速海洋科技产业化。

3.7 海洋信息管理

明确海洋信息管理战略在海洋信息用户培育与管理、海洋信息管理在海洋开发事业中的作用;分析制约我国海洋信息管理的相关因素、问题及解决措施,明确海洋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技术基础与实现途径。

3.8海洋安全管理

认识国家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的价值,分析我国海洋权益安全和海洋权益安全管理现状,从国家海洋经济安全管理、政治军事安全管理、生态环境安全管理、社会安全管理等角度,完善海洋安全支撑理论、海洋强国目标取向和海洋安全推进策略等。

3.9 陆海统筹管理

明确陆海统筹管理的地位、背景、价值、必然性与相关理论,陆海统筹创建海域经济带的时代背景、全程路线图解、战略价值认定、综合优势支撑用现存难点,制定陆海统筹管理的内容、陆海两域规划衔接、陆海两域资源配置、陆海两域产业结构整合、陆海两域科技研发、陆海两域基础设施建设、陆海两域交通网络完善、陆海两域环境整治、陆海两域金融市场和对外开放体系建设等规划及对策。

3.10 海洋区域管理

提出海洋区域管理的原则、目标、任务,明确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的目标、任务、原则、手段,分析世界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海岸带、海岛和海域使用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作用;拓展大陆架以外公海、两极等的外海管理,明确内海与外海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外海管理的主要措施,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运用于外海管理。

3.11海洋管理组织

分析海洋管理组织的属性、海洋管理组织结构基础、类型、设计、差异等,认识全球海洋管理冲突,海洋管理组织在国际关系协调中的作用,海洋管理沟通机制和谈判过程和海洋管理组织变革管理。

在回顾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历程,分析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难点问题和国际海洋管理体制创新趋势基础上,研究我国现代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目的、原则和模式,提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要求、思路和未来趋势。

参考文献:

[1] 朱坚真.中国海洋发展重大问题研究[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5.

[2] 马汉.海权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琪.海洋管理――从理念到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7.

[4] 李百齐,全永波.蓝色国土的管理制度[M].青岛:海洋出版社,2008.

[5] 鹿守本.海洋综合管理及其基本任务[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3).

[6] 江红义.海洋综合管理研究述评[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1,(25).

[7] 帅学明,朱坚真.海洋综合管理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8] 管华诗,王曙光.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3.

[9] 彼德・里基兹.海洋综合管理的有关问题[J].海洋信息,1998,(1)

[10]吴清峰,唐朱昌.基于生态系统方法的海洋综合管理研究――欧盟海洋战略框架指令分析[J].生态经济,2014,(01).

[11]王学俭.探索基于海洋政府管理的一部研究力作――《政府海洋管理研究》述评[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 28(1).

[12]全永波.海洋管理W[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3]董瑞华.中国海洋经济管理体制演化机制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论的视角[J].时代经贸,2011,(2).

[14]赵伟.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硕士论文)[D].烟台大学,2014.

[15]吕彩霞.海域使用制度与海洋综合管理[J].太平洋学报,1999,(04).

[16]张润秋.海洋管理概论[M].青岛:海洋出版社,2013.

[17]陈吉祥.我国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思路探析(硕士论文)[D].中国海洋大学,2009.

[18]崔凤,王启顺.海洋管理的社会学阐释[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海洋技术概论第8篇

海洋环境监测报告编写完成后应立即启动审核程序,尽快完成报告的审核工作,报批准人批准后对外。一般来说,监测报告的审核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1.1成立内部审核专家组由本机构具有一定资质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审核人员组成,也可聘任外单位的专家人员。

1.2报告审核根据监测报告性质和类型,一般可采取会议审核和咨询审核两种方式。对于监测内容较全、涉及专业面广的重要的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报告,采用会议审核的方式进行全面、详细和严肃的审查,会上充分讨论后最终形成书面修改意见,根据意见组织编写人员逐条修改,完善监测报告;而对于监测内容较少的小型监测报告,可采用咨询审核的方式进行内部技术审查,收集各审核专家的书面修改意见后,由报告编写人员按要求进行修改。

1.3报告批准与经过反复多次的慎重审核、修改和完善后,送报告批准人(一般为监测机构负责人或者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对外或者提交委托人。

1.4监测数据审核程序监测数据是高质量的海洋环境监测报告的前提和保障,是监测报告编写工作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针对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审核,则应按计量认证的有关规定要求实行“三级”审核程序。一审:由质量监督员(或科室负责人)对编制人员签字后的《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进行审核。二审:由数据审核(或质控)部门对《检测报告》、原始记录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检测报告》或者数据记录应附修改意见后退回,并要求重新编制,必要时则应重新开展实验室分析工作、甚至重新开展监测工作。三审:由监测机构实验室授权签字人对《检测报告》进行最后审核,审核结果无误,签字后(并明示其职务)进行结果的报告。

2审核人员资质

审核专家组一般由3~5名具备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能覆盖监测报告涉及的各专业领域,如海洋化学、物理海洋、海洋生物生态、海洋地质、海洋测绘等。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长期连续从事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达8年以上;熟悉和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标准、方法;具备对监测结果作出相应评价的判断能力。监测报告批准人(授权签字人)应具备相应的工作经历;具备相应的职责权利;熟悉或掌握检测技术及实验室体系管理程序;熟悉或掌握所承担签字领域的相应技术标准方法;熟悉监测报告的审核签发程序;具备对检测结果作出相应评价、判断、分析和推理能力;熟悉和掌握海洋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标准、方法等。

3审核内容

3.1监测工作的规范性

监测方案设计是否合理和具有针对性,包括:监测频率、监测内容与项目、采样方法、站点布设、评价方法等;根据不同的海洋工程性质正确选取监测内容与项目,根据污染特征物正确选取评价因子。具体应以国家海洋局颁布实施的各监测技术规程为审核依据,如《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和《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监测技术规程》等。

3.2监测报告的数据

3.2.1数据的可靠性采样分析人员是否持有上岗证;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是否经过计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方法应优先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指定方法,如使用非标准方法(仪器说明书、自行研究设计),在使用前应经过方法确认。以上均为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和提高监测数据出门合格率的必要条件。数据处理要符合方法标准规范的要求,按照规范进行数值修约和保留有效数字,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规定、名词术语应按标准规定的称谓。监测数据的计算公式、统计和评价方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监测项目有未检出现象时应按约定的方法进行统计和计算,对可疑数据、离群数据和异常值是否按《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和判别等。各项质控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如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是否都在技术文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3.2.2数据的相关性结合现场采样情况,分析在同一站位、同一次监测中,不同项目的监测结果与其相互关系项是否吻合、数据逻辑关系是否合理,从而分析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如某些研究表明,在海洋环境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以及生化需氧量(BOD)3项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同一水样中COD>CODMn,COD>BOD5,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氨氮之和小于总氮浓度。充分利用各监测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以使数据审核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临界性数据要进行详细的审核,即对环境标准附近的监测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复查,防止由于小的失误,导致监测结果质的变化。

3.3监测报告的内容

各监测技术规程、导则等技术文件的规定均有具体的编写内容要求,如《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和《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等都对报告的内容作出了规范性规定。但是,依据海洋工程或者监测工作的特点和监测的具体内容,可对个别章节和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对于监测报告内容的审核,应严格按要求执行审查,各章节内容必须严格要求做到与技术文件规定的报告内容一一对应,求全不缺;数据要翔实,分析要透彻,论述要求既要有深度,还要有广度,纵横结合,论证充分;各章节间应相互联系,前后不矛盾,思路清晰,逻辑严谨;文字表述要求做到,文字简练,意思明确,语句通顺。

3.4测报告格式的统一性

监测报告的格式应按照各监测技术规程、导则等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统一编制,审核时按要求执行。监测报告文本外形尺寸为A4(210mm×297mm),封面各行文字间距应适宜,整体保持美观;封里1分行写清: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监测项目负责人、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封里2一般为监测机构的资质证书彩印件(A4规格),《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等大型报告还应有封里3(各专题报告名称、协作单位全称、负责人)和封里4(报告各个章节的编制人、审核人)。监测报告最后还应有附件、附录、参考文献等。

3.5监测报告与合同规范的符合性

海洋技术概论第9篇

关键词:海工建设 工程造价 全过程控制

一、前言

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目前探明的海上油气区主要分布在海图水深0~3.0m水深线海域,距离岸边约3~8km。实践证明,在该海域采用“海油陆采”的开发模式是滩海石油开发的一种经济、快捷、有效的途径。近年来,针对大港油田滩海地区的环境特点及勘探开发的需要,完成了埕海二区人工岛和进海路建设,为大港滩海油田顺利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然而,海洋工程通常面临着工程规模大、施工区域工况复杂、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这给工程建设增添了较大困难的同时也给投资控制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依托埕海二区海洋工程建设对油田海洋工程进行工程造价控制探索。

二、海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为了控制投资,有效节约成本,埕海二区海洋工程建设实施阶段性投资控制,从设计概算到施工预算到竣工结算进行全过程控制。

1.设计概算编制全面不增项不漏项

初步设计以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依据,力求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通过对工程项目所作出的基本技术经济规定,编制项目总概算。总概算充分考虑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到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建设费用,做到不增项不漏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概算表,按专业分别列出主要材料汇总表,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表。

2.施工预算编制合理准确

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图纸把工程设计结果全面表达出来,为工程的施工制作提供依据,也为预算编制提供依据。为了做到预算编制的合理准确,埕海二区海洋工程预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把握。

施工图纸识图准确。早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预算人员开始介入,熟悉施工图设计细节,为工程量计算做好技术储备。

工程量计算准确。埕海二区海洋工程规模浩大,工程量计算困难大。为此,预算人员紧密结合施工图纸,严格按照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同时明确各分项工程的尺寸界线,避免重复计算。

参考计价规范选择合理。埕海二区海洋工程主要参考《沿海港口水工建筑工程定额》。但是,本着控制投资的原则,对于构件预制等可在陆上进行的工作内容,则选择陆上相关定额作为投资计算的参考依据。

定额套用准确合理。预算人员和施工人员充分沟通,熟悉各个施工环节及施工工艺,选取最合理的定额参考子目,不高套,不重复套,更不随便调整定额消耗量。对于需要进行标准换算的子目,严格按照设计意见进行换算,不善作调整。

材料价格遵从市场规律。埕海二区海洋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到完工,历经三年之久,期间材料价格几经波折。为了使得工程造价更加准确,采用了工程施工当期的市场价格,严格遵守当期造价信息,做到有价可依。对毛石等大宗原材料,则进行了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的对几家供应基地进行了综合,最后确定最终的价格。

3.竣工结算准确及时

项目竣工结算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出的最终工程造价。因此,必须本着负责的精神,力求做到符合实际、符合规定、符合合同。

首先,核实工程量是否符合工程实际施工,对于发生设计变更的地方,重新调整工程量,无论变化大小,准确做好增项与减项。

其次,原材料及设备的使用,核实是否发生规格变化,如混凝土标号、钢筋规格等,做到不误报不瞒报。

三、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与适用性,并不只是单一的进行硬性的压缩投资,还需要技术及工艺上的不断改进。埕海二区人工岛的建设过程中,巧妙的使用了传力销来解决人工岛围埝不均匀沉降的问题,相比传统的桩基结构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将消防取水结构---集水箱涵设置在抛石围埝中,从人工岛围埝堤的抛石孔隙中提取消防用水的方法,也解决了岛上建储水罐占用面积大、投资高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