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3 14:53:17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1篇

【P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医学院校 中医药文化传承情况 调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C-0064-04

2015年12月22日,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中提到:“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医药学内在的整体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以及在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的传统国粹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关。然而,受现代医学技术的冲击,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与认可度降价,缺乏学习探讨中医药文化的热情。虽然目前“中医药存废之争”的硝烟渐散,却仍然充分暴露出中医药文化发展堪忧的现状,当代医学生在大学五年如何正确认识中医药文化,学习并弘扬中医药文化,不得不引起我们年轻一代的深思。为此,本文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在前期的摸底调查等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不同专业所有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取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文化传承情况进行调查与思考,以期为今后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宣传及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一、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情况调查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是区域医药卫生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坐落在居住着壮、汉、瑶、苗、彝、仡佬、回等七个民族的广西西部桂西革命老区百色市,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该校各专业同学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普遍地缺乏整体性认识,相关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另外,现代多元文化的不断冲击,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与探索浅尝辄止;学校面对全国20余个省市招生,学生在民族组成上的多样性和学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成了本校同学中医药文化认识局面的复杂性。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了解情况以及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宣传及传承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前期的摸底调查等大量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不同专业的所有在校生为研究对象,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计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90份。本次调查中,不同专业学生对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学习情况如下。

(一)对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如图1所示,关于各专业同学对于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的看法、态度,经数据统计分析得出,52%的学生认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上下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魅力之所在;29%、14%的学生认为其两者均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被历史所传承信赖的文化产物;还有5%的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的同学认为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没有联系,两者都只是作为一个单一的个体存在而已。

(二)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看法、态度

如图2所示,关于学校各专业同学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看法、态度,经数据统计分析得出,19%的学生认为了解学习中医药完全是为了学业要求、考试需要;31%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履行肩上负起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历史重任的义务;还有48%的同学学习中医中药完全出于兴趣、个人爱好。在回收的问卷调查中,有2%的同学对中医、中药是不想了解的,这部分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低认程度可折射出中医药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传承出现了危机,形势较为严峻。

(三)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认识积累薄弱

如图3所示,针对回收的各专业同学对中医药相关知识了解情况的问卷调查比例显示中得知,对中医药文化知识不了解的学生的占23%,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简单了解一些的占67%,非常了解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有且仅有6%的学生,从小对中药耳濡目染、是医药世家的学生有4%;根据以上问卷调查数据可知,同样地和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一样,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情况不均衡,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和缺憾,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医学生不愿相信中医药文化,于他们而言中医药文化形式陈旧,已经过气,比不上西方技术等外来文化的与时俱进。

面对一个多项选择题,学生在回答“你了解的中医药名著有哪些”时,34%的学生回答《黄帝内经》,有31%的学生对《伤寒杂病论》有了解,28%的学生对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有简单了解,有且仅有7%的学生对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有了解。《新修本草》不仅开创了世界中医药学著作的先例,还反映了唐代的中医药学的高度成就,对此知晓的医学生却寥寥无几。值得一提的是,还有49%的同学知晓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从数据中可反映出即使是中药学专业在内的学生,对中医药名著等传统文化学习了解甚少,有而不全,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思想体系的深入探讨,忽略其德术并重的人文魅力。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这类医学院校的课程中融入的中医药文化知识不够,资源的局限性也使得大多数医学生在校期间对中医药名著的研读或囫囵吞枣,或狼吞虎咽,以致不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思想内涵。

(四)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认知度低

如图4所示,各专业同学如何看待学习中医药文化对自身的影响的问卷调查比例显示,62%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可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增强文化底蕴;31%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医药文化可以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4%的学生学习中医药完全是为了学业要求、考试需要;有3%的学生不明确学习中医药文化对自身的影响,由调查数据可见这一部分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并不浓厚,对其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回答“你是否愿意在空余时间参加中医药学习班,对中医药多些了解”时,1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认为这是一种浪费时间的方式,没有丝毫的意义;仅有42%学生表示只要花时间不多,还是愿意参加学习班的;7%的学生表示对此很感兴趣,愿意参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信念不够坚定,从而导致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还有17%的学生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是否愿意参加学习班还要视情况而定。

另外,在当前中医药专业就业前景不太乐观的大环境下,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学分与成绩有较强的功利心,对专业基础的学习投入精力不够,学风浮躁;学生渐渐地对中医药失去信心,缺少对中医药文化医学经典的兴趣因而频频缺席专业课。也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涌入,一些医学生“废中学西”,面对蜂拥而至的各种外来快餐文化时,大多数人缺乏理性的选择而放弃中医药文化,从而逐渐荒废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学习。

二、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和学习现状的原因剖析

(一)医学生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

根据回收的问卷调查结果可知,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在民族组成上的多样性以及大部分医学生入学前的理科教育背景,缺乏坚实的文史基础,对人文教育、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基本但不全面的了解,思维上的局限性、束缚性,很难从全学科方面融会贯通。熟知运算公式运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的积累,缺乏自我学习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识,忽略了中国历经千年传承的特有思维模式,最后真正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医学生寥寥无几,以致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积累薄弱的现状。

(二)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

问卷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知识目前的学习情况作调查,由于少数民族地区自身发展的相对滞后性,中医药文化学习资源的局限性,即使对中医药文化学习感兴趣的同学,也仅仅是通过中医药类电视节目作蜻蜓点水地了解而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学习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医药专业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认知度低;与此同时,由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对中医药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未予以重视,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方面的受教育程度低,医学生普遍地缺乏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稍低、中医药相关人才的欠缺,都是导致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中医药文化学习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因素。

(三)外来文化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融入,“中西医结合”之风日益盛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医药甚至纯粹西化,一部分医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愿意相信西方医学技术,于他们而言中医药文化已经过时,没有创意可言,形式不够新颖,而西医文化与时俱进,有着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广大的发展前景,片面的思维方式对学生的中医药文化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以致让他们认为所谓的中医药文化无非简单的把脉、看病、喝中药,而忽略了中医药文化有将治病与治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德术并重,“医为人学,医乃仁术,普救含灵”的人文精神。

三、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模式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高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对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学习,从医学生层面来说参考的学习模式有:

(一)利用多媒体学习中医药文化

在科技文化、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代,伴随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手段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早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形式。作为医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中医药文化,必须要走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紧跟世界步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多媒体网络共享资源汲取中医药文化知识,而不是局限地从课本汲取。在课堂上系统地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同时,利用教学课件上文字、图形、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教学特有的直观性、交互性的各种形式在计算机上交替演示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在上下五千多年历史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二)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中医药文化

1.紧抓微信客户端新途径,开拓学习的新渠道。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名医大家留传下来的优秀文化,还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根据现代社会的需求大力创新。在网络日益发展的年代,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学习中医药文化。网络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手机等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资讯传递消息,使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充分利用,而微信在这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它使得社交不再局限于文本传输,而是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丰富媒体传播形式。微信新媒体公众平台为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开辟了新的渠道,对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起推动作用。医学生利用微信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丰富性、多艺术性、时效性、先进性、交互性等特点,关注与中医药文化知识相关的知名的中医药大家、中医药院校、名医讲坛等的微信公众号,实时地了解最新的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等资讯并加以学习。与此同时医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的转载、转发及“@”功能来将内容分享给志趣相投的好友,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互动交流。

除此之外,医学生还可以利用微信之外的微博、易班等公众学习平台大量的视频、图片、声音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使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显得时尚、动感、异彩纷呈,亦不枯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学习中医药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了医学生自身对中医药文化学习的渴望,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了传承发扬。

2.参与网络课堂学习,拓宽自身中医药文化知识面。网络课程是现在课程的网络化,是把课本、课堂练习、课堂辅助资料迁移到网络上的一种课程教学形式。网络课程具有学习形式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媒体性、学习资源的共享性、学习思维的跨时代性等特点,是对以往单纯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革新,是对新型以学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为主的拓展的有力工具。医学生可利用中医药文化相关知识的网络课程进行学习了解前期的预习指导工作。在学习之前,利用网络课程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并通过留言或其他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教学建议,使相应的网络学习更加有效率。利用网络课程广泛互动,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学习的同时,也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促进与中医药学者或者老师之间的学习交流。

(三)让中医药文化知识融入校园生活

1.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技能竞赛,提升主动学习积极性。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之余,为进一步发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推进校园文化生活的蓬勃发展,医学生可以发挥自身学生社团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并以此为契机筹备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求知欲,相较社会人员对于公共活动具有较高的参与度,从本次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医学生对于调查的参与度、接受度较高。中医药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既能扩大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间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也对其传承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举办此类比赛还能强化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理论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中医药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或技能大赛,从学校层面来说,能搭建中医中药技能经验交流平台;从教学层面来说,在校园里营造不断学习中医中药技能、钻研中医药知识的良好氛围;从学生层面来说,还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从而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2.深入挖掘馆藏图书资源,拓宽专业领域视野,丰富人文知识储备。作为高等院校的知识宝库,图书馆集中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诵读经典,对于中医药科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查阅中医药文化经典名著既能了解阴阳五行、藏象学说、经络学等中医理论思想体系,亦能感悟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遗留下了无数篇经典著作,比如最早的中医论著《黄帝内经》,医圣张仲景的被誉为中国医学方书鼻祖的《伤寒杂病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李时珍的被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诸如此类的经典名著还有很多很多,富含最有价值的中医学理论知识,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上也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的医学生,诵读经典,对于建立中医药思维、了解中医药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领悟和模仿前人优秀的辩证思想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3.参加以自身文化学习需求为导向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课外讲堂,多方位调动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讲座,集学者对中医药文化的专业解读精华,领略中医药文化风采。班级定期地组织学习及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高医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参观民族医药展览馆、各专业之间中医药文化相互交流的活动,感受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尽可能多地接受中医药文化等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投身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去。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耳濡目染中医药文化的成果,提高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在良好的校园环境里进一步培养中医药人文精神。

(四)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

目前,中医药文化建设已成为热门课题。作为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可以通过筹备开展主题活动、图文实物等多种载体和多种形式入手,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采取各专业同学们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从中医药的起源、基本知识、特色疗法、养生保健方法、名医名家介绍、就诊指南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在自身受益于中医药文化的同时,以自身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信任程度来带动周围的同学,积极开展以广大群众为对象的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四、结语

2015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学的发展,中医药学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了,但乍暖还寒。我们需要改变这种乍暖还寒状态,在发展中医药学时树立文化自觉,坚持与时俱进。医学院校是中医药文化学习传承的主阵地,作为文化传承主力军的医学生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传承就离不开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受教育程度及自身文化学习探讨。“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医学生培养和强化自身的专I综合意识和多维化、整体化的思考理念,增强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医药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医疗事业复合型的医学人才。王永炎院士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的国粹文化,有着民族性和时代性等鲜明特征,当代医学生应抓住中医药文化这个国粹资源,围绕中医药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继而肩负起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的历史重任。学校有来自20余个国家的230多名留学生,可以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优势外,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独具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拥有丰富的区域民族医药、中草药的资源优势,初步建立了与民族医药和中医药知识文化相关的社团,壮语与泰语同宗同源的语言优势以及桂滇黔三省交界的地缘优势所产生的文化硕果交汇对于医学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总之,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学生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意识,既是掌握中医药学科知识、从事中医药行业工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的需要,既优于医学人才道德修养的培养,增强医学生对经典理论学习的兴趣,也利于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可见,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发展中医药学应有文化自觉[N].人民日报,2015-06-03

[2]李敏智.论中医药文化与医学人才培养[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1)

[3]徐海利,齐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J].电子制作,2015(8)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2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中医药攀登工程”为载体,推进中医药知识宣传和普及,创新宣传形式,重视中医药科普队伍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中医药知识的知晓率,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大力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加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理解和认识,维护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医疗保健知识和科普文化需求。

(二)推动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队伍建设,树立长效宣传普及工作意识,拓展宣传普及渠道,不断提高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能力。

(三)增强社会对中医药的普遍认识与认同,宣传中医药方针政策和发展成果,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

(四)利用中医药法令颁布日开展宣传。由县中医院牵头组织有名望的中医药师,利用每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省发展中医条例》颁布纪念日上街开展宣传,促进群众对国家中医药法令政策的了解。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中医药法令政策的知晓率。

三、主要内容

(一)设立中医药科普宣传服务日。将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设立为“中医药科普宣传服务日”,县中医院在服务日定期举办中医药义诊咨询、健康宣传活动;开展中医药科普图文展,展示中医药的悠久历史、特色优势;开设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专栏以及发放中医药科普宣传资料等。全县各医院、民营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实际开展相应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

(二)创建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专题网页。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要运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宣传,在本院网站上增添专题网页,增加相关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内容,扩大宣传效果,让更多的人群获取中医药文化知识。

(三)组建中医药科普宣传队伍。在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医队伍中选拔一批中医底蕴丰厚、口头表达能力强、热心于中医药科普宣传的中医药优秀人才,组建一支中医药科普宣传队伍,并选送上级进行系统培训,使之成为我县中医药科普宣传骨干力量。

(四)开展中医药“三进”工作。根据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开展中医药“三进”工作。重点做好县中医院城西社区、玉岩镇中心卫生院二个中医药“三进”试点单位工作,落实试点工作任务,争取在年内通过市级“三进”试点验收。各医疗单位要以卫生支农为依托,开展中医药送下乡活动,同时,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中心中医药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开设中医科、中药房,为城乡社区人群提供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宣传工作,做到每个季度有一次中医药义诊、有一个中医药讲座,让农村、社区的居民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

(五)深入宣传和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努力指导和带领乡镇卫生院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有效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作出努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中医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是独具特色的医学宝库,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卫生资源。通过宣传,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感受中医。各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二)突出特点。各单位要注重加强中医药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环境、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开展内容实用、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同时,要注重把宣传中医药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宣传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成就结合起来,把传播中医药文化与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结合起来,把为基层群众送医送药与加强基层中医队伍培训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对中医药科学内涵和文化精髓的认知水平,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3篇

关键词:民族医药;非遗保护;跨界发展;知识产权保护;自主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三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7)02008906

Abstra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aw”) protects the national medicine which embodies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ut in the pos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ra, how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edicine and how to achie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have become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tudied.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theoretically summarized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internal requirements and protection objectives of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the national medicin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 form of nonmaterial form of national medicine culture is intellectual property, which is regulated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ystem from the legal attribute. However, the existing laws have the problem of lack of judicial protection on rights attribution and rights content in the national medicine 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medicine culture expression form as well as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medic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medicinal cultural property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 national medicine needs to transit from the single structure of “cultural heritage” to the three aspects of property structure, including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t also needs to form variou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ethods of trade in goods, trade in servic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use new carriers and new transmission mode to carry out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and actively develop cultural derivative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agglomeration of national medicine cultural expression resources and other resources by means of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to achieve property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focus of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national medicine should be transferred from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to “promo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post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ra.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national medicine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local national medicine regulations also should be formulated timely, which can build and protect the national medicine brand to promote the national medici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 and financing.

Key words: national medicin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crossborder develop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dministrative protection; three aspects

在已公布的4批部级非遗名录中,共有28项传统医药获得认定,涉及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苗医药、侗医药、畲族医药、回族医药、瑶族医药、壮医药、傣医药、彝医药、维吾尔医药、哈萨克族医药和布依族医药等,主要针对民族医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中国民族医药的保护现状得到较大改善,保护水平也不断提升。然而,进入后非遗时代关于后非遗时代,一是郭文岭等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以后”,二是冯骥才提出的“遗产挖掘并进入名录之后”,也称为“非遗产后时代”。本文后非遗时代是指第二种观点。[12],民族医药正普遍面临制度性困扰:为什么非遗保护并没有提升民族医药的市场竞争力?“重申报、轻发展”现象背后的问题症结到底在哪里?民族医药非遗保护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民族医药非遗保护遵循着知识

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民族医药的非遗保护模式针对的是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围绕“保存”与“保护”两大核心任务,强调行政主体通过调查、认定、规划、实施、监督等行为的实施,以推动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可见,对民族医药的非遗保护遵循的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

第一,赋予非物质形态的民族医药独立法律地位是非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逻辑起点。知识产权制度擅长知识财产客体立法,而非遗保护突显了非物质形态民族医药的独立价值,而且侧重对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进行保护,从法律属性上讲,该非物质形态的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是知识财产,受知识产权制度调整。在实践中,人们对民族医药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区分早有认识,并形成了民族医和民族药的传统两元划分。但无论是民族医还是民族药,还可以成为另外一种非物质形态财产的载体,即成为知识财产的载体而存在。这种知识财产是基于人的脑力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包括医学著作、医学挂图、传说、习俗等文化表现形式,民族医优势病与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诀窍和体验性消费中形成的商誉等。民族医药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财产,容文化与技术于一体,但是《非遗法》保护的仅仅是文化表现形式,并不擅长对民族医药技术的保护。在知识产权制度框架内,对民族医药技术的保护主要依赖于专利制度、商业秘密制度、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保护制度等。

第二,民族医药非遗行政保护体现知识产权制度逻辑。知识产权制度围绕客体的创造与推广应用、知识产权的取得与行使这一主线展开,《非遗法》同样强调了对民族医药非遗项目的确定、开发与使用等围绕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制度,两者具有相同的制度逻辑。不过,在权利设置方面,没有像商标法、专利法那样对知识财产及其知识产权的产生及运行进行规制,避开了民族医药文化与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权利归属、权利内容等重要问题,只是在很小范围内对传承人及参与调查、传承与传播的一般主体的权利进行规定。从权利内容及排他性而言,既承认对非遗项目的二次创作取得知识产权的机会,如整理、出版、科学研究等,又对非遗本身没有明确相应的权利。

第三,民族医药非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双轨制,对民族医药的非遗保护强调的是行政保护。《非遗法》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在非遗保存和保护中的职责,涉及非遗项目的调查、保存(含记录和建档等)、认定(包括非遗项目的认定和传承人的认定等)、规划(包括一般保护规划、重点保护规划、专项保护规划等)、实施(包括财政预算、税收优惠、政府奖励等)、监督等多个环节,并对非遗项目的传承、传播、使用等行为进行规范。在责任追究方面,也主要突出了文化主管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

总之,民族医药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一特殊的知识财产决定了非遗行政保护的特殊性,即体现了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制度逻辑。然而在知识产权制度框架内,非遗保护模式的功能和效力是有限的。突出表现在:一是以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为保护对象,但是没有明确相应权利产生与运行规则;二是容易产生对财政扶持政策的依赖,不利于自身的财产价值挖掘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权利格局的不完整导致非遗模式下财产结构单一,不仅影响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价值评估,也直接影响其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二、后非遗时代民族医药行政保护

应当顺应跨界发展的内在要求针对当前非遗保护中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财产结构相对单一等问题,要提升该文化财产传承与发展的质量和参与市场的竞争力,需要实现财产格局的转变,即由单一格局向文化遗产、文化衍生产品与服务及知识产权三位一体格局转变,以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这也成为新形势下,民族医药非遗保护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也是“传承与发展”这一核心内容的重要发展。

(一)民族医药三位一体财产结构的确立

《非遗法》所保护的文化表现形式,在法律上儆谥识财产。实际上,在知识产权视野中,除该知识财产外,还存在以下几种财产:一是文化表现形式的物质载体或特定文化空间;二是对该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商业开发而形成的文化衍生产品或文化衍生服务;三是围绕非遗项目依法获得的知识产权等。从财产属性看,这些财产又可以划分为物(或货物)、服务、知识产权等三种类型,它们可以单独成为交易的对象,也可以以财产组合形式参与市场活动。在非遗制度框架内,这些财产类型都有所区分。

然而,在非遗保护实践中,民族医药所体现的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载体受到重视,而对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相应的知识产权等财产类型的关注不够。这一方面受制于对民族医药文化认识传统的局限,另一方面在于非遗行政保护中还缺乏知识产权思维。知识产权法作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体,包括正义、效率和创新[3]。因此,为实现这些价值,需要形成围绕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三位一体财产结构,并针对实际需要进行三种财产的价值挖掘与商业开发,并处理好原真性与创新性、所有权与知识产权等矛盾。

(二)跨界发展促成三位一体财产结构形成

所谓跨界发展,是指民族医药突破固有载体、单一财产结构等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创新发展方式。第一,跨界发展建立在非物质形态的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具有容易与不同载体结合的特性基础上。《非遗法》强调的整体性、原真性更多针对调查、保存等工作而言的,并不意味着非遗项目只能与其固有的载体结合,新载体的选择与新的传播方式的选择都是对原真性和整体性的破坏。相反,无论是数据库、档案建设以及拍照、展示、生产性使用、宣传等行为,都体现了容易与载体结合的特性。第二,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豪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或精神方面需求而具有实用性,而跨界发展可以围绕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衍生系列文化产品或者文化服务,以满足人们需求同时实现独特民族医药文化的推广。第三,作为一种创新发展方式,将立足三位一体财产结构并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三大格局,以改变前资源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对于部级非遗名录的民族医药项目,更应当充分认识到推进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跨界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面临资金短期问题,财政扶持虽然可以缓解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对非遗项目而言,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刻不容缓。提升融资能力就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具有的独特财产价值。作为一种差异性文化财产,面临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有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通过跨界发展可以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提升自身融资能力。第二,“重申报轻发展”现象比较普遍,除资金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担心创新与发展可能违反原真性、合理利用规则而承担不利后果,这正体现了单一财产结构的弊端。第三,跨界发展有利于实现民族医药进行文化与技术的区分。西医药之所以能够取得全球性成功,一个因素在于建立在医药文化与医药技术相区分基础上,通过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成功实现市场占有,同时将医药文化以产品和服务形式成功输出。而在中国实务中,对待民族医药过分强调了文化与技术的关联性,而忽略两者区别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民族医药跨界发展的主要内容

通过跨界发展推动财产结构重建、提升其内涵发展,也有利于非遗保护的目的实现。针对当前民族医药发展的实践,跨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延续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对载体与传播方式选择的开放性传统,顺应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新载体与新传播方式的跨界发展。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其固有的载体,如医著、挂图、传说、节日(如藏医药的采药节)、雕塑等,并通过家族(庭)传承、师徒传承、图书出版、医辩、寺庙医学院等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对物质载体和传播方式选择的开放性一直是民族医药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随着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等发展,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可以与新载体进行结合,并借助微信、微博、易信等交互性新传媒提升传播的质量。重点在于:一是提升民族医药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创造的质量;二是注重传播组织机构和传播平台的培育。

第二,为充分实现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独特的财产价值,积极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升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豪。如围绕民族医药文化开发的体验性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例,实践中大致又形成了三种模式:一是以单一商品和服务为主,如某种认可度较高而且市场相对成熟的文化表现形式为核心,打造旅游产品,如药物温泉项目、香囊、枕头等。二是以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为核心资源打造和利用平台,集中推出多类型的知识财产,如民族医药博物馆展示、采药节、甘露加持法会等。三是发挥联盟和资源整合效应,积极推动和实现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推出市场认可的时尚产品与服务,如电子游戏、吉祥物、实用工艺品、融资产品等。民族医药文化财产类型很多,而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力和辐射功能是不一样的。民族医药文化财产若各自为阵,便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因此在实现财产性内容过程中,需要打造以某类文化财产为核心财产的平台,以此带动其他文化财产整体推进。

第三,提升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及其载体的知识产权附加值,并注重知识产权权利运行中合同与侵权规则运用,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知识产权不仅是对从事知识财产创造行为的认可与激励,也可以作为独立的交易对象参与市场竞争。这同时需要结合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保护和开发的不同阶段,形成梯队意识:一是对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医药,加强知识产权宣传与教育;二是对发展水平较好、优势明显且集中的民族医药,积极引导知识产权申请,并以此取得竞争优势;三是对市场认可度较高、发展具有规模、参与市场竞争具有竞争力的民族医药参与者,在消极保护基础上,积极实施与行使知识产权,以提升竞争质量。

三、民族医药非遗知识产权

行政保护的目标民族医药财产结构由单一结构向三位一体结构转变,对非遗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水平提升与政府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非遗行政保护需要从非遗项目的“保存”“保护”向“知识产权促进”转移,以实现提升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终极目标。

(一)提升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和运用能力

第一,树立文化遗产非遗保护的知识产权思维,在规划中强调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与对选择适当的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性。第二,对于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推动民族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并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出规划。第三,充分利用民族自治地区的立法权优势,依法变通或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化解民族医药基层实践与知识产权顶层设计之间的矛盾,为民族医药发展与创新提供切合实际的法制保障。当前,民族地区制定地方性民族医药单行条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4]。

(二)加强民族医药文化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保护

第一,在对民族医药文化表现形式普查、保存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民族医药文化相关数据库,并注重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第二,为展示和传播民族医药文化,可以通过委托、合作开发、职务开发等多种方式,展开比赛、陈列与展览、二次创作、跨界创作、纪录片制作等活动,鼓励优秀作品创作和优秀民族医药文化产品创造。第三,尊重民族医药文化传统,维护民族医药文化的原真性和整体性,打击歪曲、贬损、歧视民族医药文化及非法出版、复制等不法行为,也要对因翻译、出版、发行等行为而泄密或损坏其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预警。

(三)加强民族医药文化产品与服务及相关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开发

目前,民族药材的商业开发中货物交易比重较大,而治疗服务、知识产权交易等尚需进一步提高。一是建立和健全民族医药产品与服务的商标识别体系,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从业人员和监管部门打造和保护重点民族医药商标。二是促进民族医药服务贸易。鼓励民族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产品及其他特色资源结合,针对不同消费者进行商业化开发,提升识别度、认可度和美誉度。四是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推动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贸易与融资,同时要严厉打击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四、结语入选非遗名录仅仅是保护民族医药的一种方式,而非终极目标,后非遗时代的民族医药需要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制度虽然不是中国民族医药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内生制度,但是如果运用好该制度,不仅可以提升民族医药在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中的竞争力,也能够推动民族医药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郭文岭、刘贤.拥抱“后非遗时代”[J].当代人,2011(6):1517.

[2]项江涛. “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翼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215(6).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4篇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文化社会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R193;R21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2.004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推动力,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对复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医药学价值、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满足社会民众的健康需求、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有关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研究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水平,不仅研究的成果较少,而且研究范围相对较窄,内容不够细致深入[1]。文化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学角度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整体研究的一门学科,而整个中医药体系一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2-3]。本文从文化社会学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涵,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入手,分析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问题提出建议,旨在更好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1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基础

文化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各种关系的总和,而人则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要研究文化传播,就不能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不能不研究人与人的关系及其所属的集团、组织和社会。文化传播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和享受。任何文化传播都是社会传播,是人的社会活动的过程,离开了社会关系,离开了人与人的交往,文化传播既不存在也不能实现。文化社会学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文化实现传播是有一定条件的,否则就无法实现传播,文化传播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个传播过程中看,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①文化的共享性:是文化传播的首要条件,指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②传播关系:所谓传播关系,即社会关系,它是在文化传播中发生的关系;③传播媒介:是文化传播的中介;④传播方式:分为横向传播和竖向传播[2]。

2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及其意义

2.1中医药文化传播内涵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理解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概括3点内涵,第一,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人,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换句话说,中医药文化传播离不开社会关系;第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对中医药文化的分配和享受;第三,中医药文化传播过程是依靠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4个条件得以实现的,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条件,其传播过程都将无法实现。综上所述,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在社区、群体及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有关中医药文化的互动现象。实质上,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人与人之间有关中医药知识、信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等中医药文化内容的一种互动的社会活动。

2.2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从中医药文化传播与“人”“社会”两个方面总结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利于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健康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中医养生防病知识的普及,是获得健康的积极手段,中医药文化传播对人们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重要意义[4]。其二,中医药文化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具有深厚的文化联系,通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其中内含的哲学内涵、伦理道德要求等都会深刻地影响着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推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5]。

3中医药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文化传播实现的4个条件即文化共享、传播关系、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入手,分析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在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中医药文化认同危机仍然存在

近10年来,随着全球“中医热”的持续升温,中医药文化传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6],但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不认同的现象仍然存在。2014年某西医学者发起的“脉诊验孕约战”再一次将中医是否科学这一命题推到了社会舆论的面前,同时也把中医与西医的较量推向了高潮,一时间有关中医药学“不科学”“没疗效”“不靠谱”的质疑和反对言论掷地有声。这些不认同现象的本质是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缺少理解,而这种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危机出现又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传统文化土壤的流失,中医药文化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汲取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而传统文化的沦陷使得整个社会群体缺少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给社会民众与中医药文化在理解和互动造成了障碍;二是在西方科学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医药学显然并不符合西方近现代的科学思维、效率思维、还原思维,实验医学成为主流医学,相对于中医药学其占据了话语霸权地位[1];三是中医药学发展的自身原因,由于中医长久以来的劣势地位,也使得中医失去了临床阵地进行的系统实践,脱离了实践经验,中医药从业者的水平无法进步,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退化[7]。有些疾病相比西医疗效相对较弱,有些民众没有从中医中受益,自然不会对中医产生信任。

3.2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不健全

近些年来,中医文化的传播机制上是一种单向的政府主导下的传播,缺少政府、高校、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双向和多向互动[5]。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随后又印发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9],国家中医药主管部门对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及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国家政府部门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仍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是一种自我封闭的传播机制,政府部门往往根据自己的宣传意图,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并且传播内容过于专业化,忽视民众对中医药信息的接受度和理解程度,只将重点放在了活动的“过程”,而不是活动的“结果和产出”,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社会其他组织和公众主动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热情并未被调动起来,只靠“传播者”政府的呐喊,不去关注“接受者”社会民众的需求,这样的传播机制不可能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3.3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不完善

近些年来,中医类养生节目、中医药类报纸、中医养生书籍等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中医药文化面向社会传播的主要途径;同时,借助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论坛等新媒体技术传播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也正在兴起,很多中医学者、医药企业、医院、药店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在向社会民众宣传自己产品的同时,也会一些中医药养生小常识,间接地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但在这些大众媒介和新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季度监测到的虚假违法中医医疗信息中,99%以上为变相广告,打着中医药幌子的违法虚假广告;2014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中医养生电视节目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10]规范性文件,这说明目前中医传播媒介中仍存在虚假宣传、误导观众的现象。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中医药学对治疗疾病、维护健康方面信息,其关乎人的生命及健康安危,所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及信息必须是准确的、科学的[11]。虚假、错误的中医养生信息如若被观众采信或应用,将会对观众的身体造成伤害,进一步降低中医药学在社会群众中的信任度,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阻力。所以,加强这些传播媒介的监管和传播内容的审查,对社会民众的身体健康,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

4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建议

4.1增强中医药文化认同

只有得到社会民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中医药文化传播才能实现。增强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应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让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对于理解中医药学语言及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社区、职场等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积极互动、采取各自擅长的方式方法,传播和宣传传统文化[12]。社会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能够给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一个更好的语言环境。第二,建立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文化共识。让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体系,它们两者的智慧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呈现出来[13],两者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共同造福人类的,通过建立这种文化共识,避免出现用中医打击西医或用西医批判中医的现象。第三,切实提高中医药学的疗效。只有当人们运用中医药治疗和防止疾病产生预期或良好效果时,才会从心理上产生对中医药学的信任和认同,从而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产生正能量,进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高中医药学临床疗效任重而道远,需要从继承和创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保护中药资源、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努力。

4.2完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

完善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应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化的中医文化传播机制[5]。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制定针对性的传播策略。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中医药文化,受众是传播活动的核心,所以应建立以“接受者”为中心的传播关系,要根据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不同的地域、年龄、收入制定各自侧重、全面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文化普及策略,减小认知差异[11,14]。第二,努力构建全方位的传播机制。如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双向沟通机制,在传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应该互相沟通;正面引导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积极影响和功能,需要大力宣传;及时反馈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公众有什么意见和建议,需要相应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作及时反馈;评估机制,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成本和绩效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5]。中医药文化传播以社会民众了解到中医药文化的本质及学习到中医药学知识为根本目的,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益,必须同时关注传播关系的两个主体,及时解决好在传播过程出现的问题,以确保中医药文化传播信息渠道的畅通。

4.3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监管和审查

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和审查,是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保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通过这种强制力手段对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进行规范,国家应继续制定相关政策文件,让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二,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外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反规定媒体的惩罚力度,坚决取缔一些打着中医药幌子为牟取暴利的传播活动,净化传播环境;第三,利用和研发先进的网络技术,过滤和监测网络存在的虚假中医药广告和信息,确定社会民众接收到的中医药知识和信息是科学的、真实的、实用的、权威的及对民众的身体健康有利的;第四,加强对媒体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意识,社会媒体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所以必须对所传播的信息尽到审查义务,避免误导观众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5结语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传播,可以得出中医药文化传播是一种社会活动,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是其传播的首要条件,中医药文化传播机制是其重要的内容,中医药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是根本保障,同时中医药文化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民众、政府部门、媒体行业、高等院校、医药企业等多方面协调一致,多管齐下,才能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申俊龙,马洪瑶,魏鲁霞.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传承与创新的互动和演化逻辑[J].医学与哲(A),2013,(10):90-94.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

[3]薛公忱.中医药的文化定位问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39.

[4]温长路.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和普及中若干关系的探讨[J].中医药文化,2014(3):62-65.

[5]陶林,张宗明.论中医文化传播的困境与突围[J].理论月刊,2015(3):70-73.

[6]赵海滨.从文化安全角度探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0):54-58.

[7]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11):529-531.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2011年“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方案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1.

[10]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立即停止播出“健康365”和“杏林好养生”等养生类节目的通知[Z].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

[11]李海英,段逸山.从盲目养生热谈中医药文化传播的迫切性[J].中医药文化,2011(5):15-17.

[12]刘诗林.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现象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1(1):106-108.

[13]张其成.中医文化复兴是中医复兴的重要途径[J].中医药文化,2006(01):6-9.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5篇

中医药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医疗界占据市场己十分紧迫,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中医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要想做到真正的中西医并举,还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子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医药改变现状,超越现在,真正深入人群、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神农尝本草”,自古以来,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优势有目共睹。中医治病求本,中药不良反应少,很少产生耐药性,这些种种却鲜为人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不够,使大家对中医药产生很多偏差的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应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中医过去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患者经常是走过很多家医院、做了全套的医疗检查、治疗未果,才想起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医对于这种病因不明,来势汹汹的疾病,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屡获良效,中医彰显了它无穷的魅力。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办法防治“非典”,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费用大大节省。不仅在“非典”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来几年发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近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已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制剂40余种,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屠呦呦老专家的获奖,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如何使中医超越现状,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医“谈恋爱”——热爱中医,不离不弃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热爱中医,对中医时刻充满爱好与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学有所成。纵观中医史,几乎所有的名医都是在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中、在长期深入的实践探索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习中医,没有对中医的热爱,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会味同嚼蜡,就无法把中医学好学透。这个比喻打得好,要和中医“谈恋爱”,这样,就会觉得对中医有了一份责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把中医发扬光大,不仅要超越现在,更要超越过去中医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学好中医的基础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虽然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可能是枯燥的,难懂的,但是当你跨过这个坎儿,真正走入中医这个殿堂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医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丽的宝库。现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殊不知,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熟读《内经》,学好中药等这些基本课程是为以后研究发展打下的奠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师,多临证——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

中医理论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照样不会看病。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是知识来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径和规律。学习中医犹需如此,只有回归临床实践、所学才能被验证、巩固,才能获得新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推动中医发展。

(四)中医药学子要有时代责任、创新使命、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6篇

关键词:中药专业;中医药思维;大学新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119-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医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医药产业迅速发展,社会对于高等中药学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本文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大学新生为例,探讨和思考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的实践方法和教育模式。

一、中医药思维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中医思维的诠释已经比较完善。据文献记载:冯广义、张养生等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委思想基础去观察、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断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1]。陈涤平认为,中医思维即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去认识世界,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诊治疾病,并按照学习中医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实践行为和文化环境等要求,创立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传承模式[2]。

二、及时转变思维方式,培养中医药思维

结合已有的对于中医思维概念的界定,以及对于中医药思维的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发现、使用、作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建立、形成的一种起经常性作用的思维习惯与方式。中医药思维是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新生而言,建立中医药思维对于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乃至以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转变思维方式,是顺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深刻领会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基础。转变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每一位中药专业大学生从根本上找准学习的出发点与着力点,找准学习定位。中西医学、中西文化发源不同,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即各自建立在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中医学有其独特的辩证论治体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专业新生初入校门与其他专业学生思维习惯无异,中医药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通过教育来培养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和知识结构加强培养以尽快适应中药专业需求。

三、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培养的思考和实践

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培养形成的,因此想要培养中药学新生的中医药思维,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者们应该在学生的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进行探讨和实践。

1.在教学环节中对中药学专业学生进行中药思维的培养。(1)将中医药思维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收获知识、养成思维定式的有效途径。在课堂学习中要想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专业教师在对中药学专业新生讲授课程时应该做到:在课堂上注重历史文化意境的重现,营造浓厚的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氛围,授课时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加强对学生的传统人文思想的教育和熏陶的效果。与此同时,专业教师还要要求中药学新生重视对经典的学习,要养成研读中医药经典著作的习惯,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地促进并最终形成中医药思维,做到对中医药理论精髓的扎实把握。(2)创新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中医药思维。对于中药学新生的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教学法。任课教师在上课时设计一套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通常将学生分成小组,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出发,解决中药学专业新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疑惑,提高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这样一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于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互动,而非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任课教师讲授的“独角戏”模式;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引导学生对于专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模式多维度发展,加深对于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和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在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网络学习资源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比如MOOC。在对中药学专学生尤其是新生的教学中,可以采取传统授课和MOOC相结合的方式进行。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型的开放式网络课程,通过MOOC可以完成教学中的答疑、测验、作业、考试等多个环节,也可以通过它对于学习效果进行自动的评分、评级,以及有效的反馈。这种利用网络的新型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在线教育模式中单向向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和灌输式学习的局限,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自主学习与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拓展第二课堂培养中医药思维。对于新生而言,想对自己的专业有所了解,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举办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每年在新生入学的时候,中药学院为了让中药学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会举办一系列新生专业入门教育,如刘昌孝院士“新生入门第一课”与学生面对面地开展交流会。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让中药学新生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念,主动寻求知识的增长,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教务处的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制度,让学生了解了中药专业学习任务、成绩查询,以及其他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借此新生们能迅速掌握中药学的知识架构,他们能为自己设立初步的学习计划,课程开始后进行学习会更加有重点。这些行为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即将面对的大学学习生活,也让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更清楚的认识,便于进行人生规划。

在新生的课余时间,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比如为夯实中医药学生中医理论学习的基本功,加强该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中医药思维,以“读经典、做临床、多读书,通过实践加深对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认识”为主题举办了经典背诵比赛,既不枯燥记忆,又能达到理想的背诵效果;举行“校园药植行”、参观标本室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药用植物园、参观药用植物标本展室,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药用植物,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

3.建设校园文化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往往能给学生,尤其是新生带来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的必要条件之一。(1)从物质层面讲,完善的校园设施可以为学生展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阵地,使学生学有其所、乐有其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启迪和教育。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而言,想要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的中医药思维,校园环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如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以“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理念,将整个校园建设成药用植物园,徜徉在校园,身边的花草树木均是自己专业课将会涉及到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养成对于专业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习惯,对于促进中医药思维的形成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校园中建立相关中医药历史名人、常识知识、标本展示等的宣传栏,或是在教室中建立黑板报,这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中医药思维也会有正相关的刺激。(2)从精神层面讲,培养中药学专业新生中医药思维,“三风”建设要紧抓。首先是校风建设,这主要体现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等方面,良好的校风往往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无形中会受到一种感染和约束。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例,除了学校层面在校风建设上的努力,中药学院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报到后组织班旗设计大赛,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班风,设计出班级特有的班旗,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思维的形成。其次是教风的建设。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体现出的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等,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中药学专业的教师来说,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扎实的专业技术、优秀的工作作风,是培养中药学新生中医药思维的强有力的基础和保障。最后,中医药高校要有优良的学风。任何一项教育行为,如果只有教师单方面作为,学生不积极主动,是无法正常进行的,起码结果不会令人满意。紧抓中药学专业新生的学风建设,能让他们在内心深处增强对于中药学知识的渴望,对于他们建立起自己的中药学思维有推动作用。(3)从制度层面来说,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教学行为正常进行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校园中,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能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他们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依照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建立本导制培养模式,从新生入学开始,给每个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中药学专业讲究传承,本科生导师制度,定将会形成老师心口相传,学生心领神会,老师举手投足,学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这种手把手的传承方式,容易使学生得真传,让中医药思维在新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这也是普通的课堂教育难以达到的,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和临证水平能尽快得到培养和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冯广义,张养生,丁然,等.从中医思维方式探究中医学的发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1):11-13.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7篇

“中药不良反应”之说,近年多见。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不难给予此说的本质认识和对待。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概念,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此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基础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说法,然而西医药学确不是标准医药学。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此说却无病例事实依据;此说以中医药学理论为依据,却是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内容。此说不利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故应澄清与解决。现写此文,以求共议,取得共识。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毒性;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对人体伤害作用表述的一种药物概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医药学领域,常可见到"中药不良反应"说,并有人声言,应重视中药不良反应,要加强中药毒理学研究。现今每种中药成药说明书中均见有"不良反应"项,似此说已被国家医药管理部门认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尤其在七十年代以前,不仅难见"中药不良反应"说,却人们有共识性认识:中药毒性低,对人体无伤害作用。更在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见不到"中药不良反应"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笔者于1998年用约半年时间,查阅近十年的医药学相关文献,结果表明,"中药不良反应"说,可谓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一种药物概念。现试作评说,以期共议。

一、评说前提: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

中医药学的经典著作中,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表明中医药学无"中药不良反应"说。西医药学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显示"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以标准医药学为依据而加给中医药学的。为评"中药不良反应"说,前提要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有共优势和劣势,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学。现作论证。

1.两类知识与两类科学或称学科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概称。基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当今知识总体分两大类: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构成知识体系而成为科学。

医药科学,是研究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的科学,目的在于维护或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显然,医药科学的宏观事物则是指人体、药物及二者关系,可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加以认识,相应得宏观知识和微观知识,两类知识均可能构成知识体系而称科学。具体而言,中医药学是一种宏观知识体系;西医药学是一种微观知识体系。

2.中医药学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判定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性的标志确定,不是宏观知识,也不是微观知识,而由共识标志,具体标志有:(1)知识由正面经验所积累;(2)陈述的单一性即概念内涵具特指性;(3)知识的系统化,即具规律性的上升为理论且能指导实践。中医药学完全具备三点标志,确为一门医药科学。

需要说明,(1)所谓正面经验,医药学应指治好病的经验,负面经验则指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经验。翻开中医药学典籍,内容都是如何调节人体由不平衡到平衡,即由正面经验所积累的知识组成。(2)由正面经验所积累成的知识组成,决不意味着中医药学包治百病,恰相反,中医药学公开宣称有"不治"之说,不治,当然无伤害作用。(3)标志,应指在一种知识体系内而言。

3.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各自优势和劣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表明:宏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整体认识的准确性;微观认识客观事物,保障对客观事物局部认识的精确性。宏观包括并统帅微观,微观用来阐述客观,但决可能包括和统帅客观。只有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认识客观事物,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认识,进而决定对客观事物的对待。

知识构成的不同,决定着中、西医药学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中医药学的优势在宏观,劣势在微观;西医药学的优势在微观,劣势在客观。体现在实践中,中医药学是准确性好、精确性差;西医药学是精确性好、准确性差。精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局部;准确性是指对人体和药物的整体。就临床实践而言,当用药物影响人体状况或谓治疗疾病时,中医药学按辨证论治原则使用药物,其准确性保障了对人体的不伤害,故无不良反应之说;西医药学按指标(指药物功效指标)对指标(指人体状况指标)原则使用药物,基于其准确性差的劣势,难于完全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故西药不良反应具有难于避免性。至于如何达到对人体、药物和二者的全面认识和对待,容后专述,此处仅提示: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优势、克服劣势。

综观,中药为中医药学的药物称谓。只有真正认识和承认中医药学为一门医药科学,西医药学不是标准医药科学,才能对"中药不良反应"说进行评说,故为评说的前提。

二、事实评说: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不能简单一概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的本质事实是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但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却不能简单一概称之为药物不良反应。对此,中国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内涵。即为:"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可见,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若称药物不良反应,应具三点前提条件:(1)合格药品;(2)正常用法;(3)正常用量。中药不良反应,应当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的如上概念内涵,不能有双重或称另外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现就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事实,按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加以评说。

1.真正的中医师对中药伤害人体作用的看法和对待

中药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看法和对待,最有发言权者为真正的中医药学临床医师(注说:中医师为什么加"真正"二字,因现今尚有号称的中医师)。笔者从事工作为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中药不良反应应属中医药学的临床范围概念,故请教中医师。问:您在临床诊治疾病开具处方后,是否嘱咐病者用药后要注意哪些不良反应?答:不嘱咐。问:为什么?答:按辨证论治原则开具的处方,是按"君臣佐使"关系组合,即使方中的单味药有的偏性大或者是毒性大及有的偏性为病者所不需,可能对病者有伤害作用,但组方中各单味药间已做调节,不会再对病者身体产生伤害作用,故不嘱咐。可见,真正的中医师使用中药,是不承认中药不良反应的,起码是不考虑所谓的中药不良反应。

2.笔者查阅文献所见称之为中药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举例分析评说

举三个典型病例:(1)一老妪患肘关节风湿性关节炎,听人言,生草乌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购200克,煎服,致死。(2)单味中药商陆,外形似人参,一人购之当人参而用以补益身体,结果,不仅身体未得到补益作用,却是受到明显的伤害作用。(3)一对年青人结婚将入洞房,听人言性交伤气,故购红参几十克,煎汤,于入洞房前服用,结果,神昏谵语,被送至病房。生草乌、商陆、红参,确为中药,起到如上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亦为事实。如上事实,相关医药刊物发表时称作中药不良反应,是否相宜?试作评说:(2)例以商陆代替人参,属不合格药品;(3)例红参,具补气作用,按中医药学理论适用于气虚的人体状况,待结婚年青人,显系中医药学的不正常用法;(1)例则用量过大,为非正常用量,加之生草乌偏性突出,中毒而亡,具必然性。上三例,均属违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故不应属药物不良反应范围,即不应称中药不良反应。

3.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评说

所谓综合性中药不良反应病例,此处指《医用中药药理学》(方文贤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中所归纳的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病例及中药不良反应治疗原则的病例,现依据病例事实作以评说。

关于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书中写到:(1)有些则是由于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的,包括中药品种的混乱、伪品,以及产地、生长年限、收获季节、药用部位、贮存期等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2)还有一些是因为长期用药,超剂量用药。(3)其中有不少不良反应的病例,是在违背了中医用药原则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下发生的。书中特别指出"该炮制使用而未炮制使用"。(注:为便于评述(1)(2)(3)为引述归纳加之),关于违背中医用药原则和不合理用药问题,书中强调用药时要"根据病情"、"人的体质"、"佐使控制"、"服药时间"等因素,加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

如上综合病例情况,可做如下分析和评说。(1)类病例,属不合格药品;(2)类病例属非正常用量;(3)类病例属非正常用法。要明确,所谓中药的正常用法,突出表现按中医药学理论和原则使用。关于超剂量用药问题,不要说药物,就是馒头超量使用,亦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上述(1)(2)(3)情况的病例,不符合药物不良反应概念的内涵,如此所致对人体伤害作用,显系不属药物不良反应,自然不能称如此使用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为中药不良反应。

综观,中药不良反应应以相应病例为依据,如上评说却表明,中药使用对人体伤害作用的病例,实不属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内病例,即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无病例事实依据。

三、理论评说: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不同

"中药不良反应"说,是西医药学加给中医药学的药物概念,此说的提出者和赞同者的理论依据,不是以西医药学的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为依据,而是以中医药学的中药毒性为依据,即引用"是药三分毒"为依据。为此,有人统计药典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包括有毒、小毒、大毒);有人统计中药教课书中的单味中药有多少种标为有毒。总之一句话,用中药有毒性作为"中药不良反应"说的理论依据。客观而言,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现作评说。

1.辨证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药物对人体疾病治疗作用和对人体伤害作用的关系

药物,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一类物质。中药和西药均具毒性(毒性内涵,下述),且都是用来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一种药物对人体起治疗作用或伤害作用,取决于其被使用的理论及如何使用。就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而言,决不是简单地以药物毒性为依据。西药的毒性,确实是其对人体产生伤害作用的基础,以"不良反应"表述,这是在按西医药学理论使用而呈现的,具有必然性,是西医药学劣势的反映。即使如此,在权衡利弊--治疗作用与伤害作用后,仍作为防治人体疾病的物质在使用。中药具毒性,但其中突出毒性大的品种,如砒霜、生草乌等,在按中医药学理论,针对人体具体"证候"而应用时,仅起治疗作用而不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总之,要辨证地、有条件地认识和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决不能形而上学地对待药物毒性与其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即不能认为药物有毒性,必然具有"不良反应"。

2.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中医药学确有"药物毒性"概念,不仅有"是药三分毒"之说,且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之言。但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即热药有热毒,寒药有寒毒等。正是利用药物的偏性,对应起到调节人体不平衡到平衡的作用,即起到治疗功效。中医药学防治人体疾病的突出原则为辨证论治,即根据人体状况表述的证候,选择相应防治方法,若选用药物以防治,则为辨证择药。中药选用,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等原则,即热证之人体,选择寒性之药;寒证之人体,选择热性之药,等等。人体状况的证候所致原因,有因毒之谓;中药偏性谓之毒性,故有以毒攻毒之谓。正是中药毒性即偏性是中药起到人体疾病防治作用的依据。可见,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与有效性具有同一性。对此,中医药学相关著作中多有论述。如《周礼》中言:"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张景岳言:"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偏也"。《黄帝内经·素问》中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总之,中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是指药物的偏性,用以调节人体所偏即起治疗作用的依据,即药物毒性与药物功效具有一致性。

3.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

西医药学的"药物毒性"概念内涵,就实质而言是指药物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其与治疗作用各具独立性。若说药物对人体的防治作用和伤害作用具有相关性,则表现为一种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同时产生治疗作用和伤害作用,这是由西医药学宏观劣势的不准确性所决定的。当针对人体局部指标异常而选用对应指标作用的药物应用时,还可能对人体状况正常的其它指标产生影响,此即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可谓难于避免,故给予专门术语,称作药物不良反应。

对西医药学的微观优势应当肯定,但亦不应掩盖或回避其宏观劣势。西药不良反应难于避免,则为其宏观劣势所决定的反映。将西医药学劣势内容加给中医药学,即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显示偏见。如此偏见,又要由中医药学寻求理论依据,恐有栽赃之嫌。

四、发展评说: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评说"中药不良反应"说,目的在于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最近《书报文摘》(2015年第38期,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管)转载《经济参考报》"滥用药物如何成为我国普遍现象"一文,文章以一项"百姓安全用调查"为依据,写到:"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十分严重,约占用药者的12%到32%。全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病人中至少有250万人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引起死亡约达19万人之多"。此况是否包括所称的"中药不良反应",没作指出。但有一点,尽管按中医药学理论和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内涵,不应有"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然而以"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作概括的对人体伤害作用,却应是事实。

面对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严重伤害作用,为解决此情况,医药学工作者尤其是西医药学工作者,从多方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收效远不如人意。问题出在何处?笔者之见,根本问题是研究工作没能坚持和体现科学发展观。

1.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从根本上解决西药和中药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任何事物和学科的科学发展观,笔者理解和概括为:保持优势、克服劣势。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各自优势和劣势前已述及,正是西医药学宏观劣势所呈现的不准确性,是西药在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基础,具有难于避免性。正是中医药学微观劣势所呈现的不精确性,可谓产生"中药不良反应"之说的突出因由。可用中国的一句俗语表述:苍蝇不盯不缝之蛋。例如大多数中药质量的难于精确控制而致对人体的伤害,可谓具相当程度的普遍性,甚至引致对中药优势认识的干扰。换言之,正是中医药学的微观劣势,为西医药学将其药物不良反应概念加之于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说提供了机缘。

现状的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因各具优势与劣势,故需保持各自优势和克服各自劣势而发展,这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正是按科学发展观而发展,两种医药学均达准确性与精确性的医药科学,实现统一而成新型医药科学,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对人体的伤害作用,即西医药学不再存在所称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就无从将药物不良反应概念转加给中医药学而专称"中药不良反应"了。退一步讲,若有人还欲加给中医药学一个"中药不良反应"概念,客观也就无机缘了。总之,坚持科学发展观,终将解决西药不良反应,也就不存在"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

2.中药现代科学化研究

以微观知识而组成的现代科学出现,为中医药学克服其微观劣势成为可能,即吸收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使中医药学成为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的医药学。就中药而言,亦应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成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共具药物,即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为此,就药物而言,就需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从而吸收微观知识以实现现代科学化,核心或谓中心内容,则为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为达此目的,首先应对现代科学化中药的标志有个认识与确定,才能为此而进行相应的现代科学微观知识研究。

对现代科学化中药标志,现今有多种认识。笔者之见,其标志有二:(1)仍是中药,即仍具中药的宏观知识内容,如性味、归经、中医药学的功能、主治、宜忌等,此为单味中药基本内容。若多种单味中药配合使用时,各药间关系的主次地位有别,即按"君臣佐使"关系组成一个功效整体。具如上内容,则为中药,可按中医药学理论使用。(2)对中药基本内容给予现代科学的微观阐述,包括物质和生物活性两方面:物质达分为水平;生物活性则以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达。例如,中药的寒性,到底哪些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呈寒性作用;寒性作用到底影响人体的哪些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如上两点共具,则为现代科学化中药,成为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药物。如此现代科学化中药,西医药学若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加强中药,也就失去原由与机缘了。

获得现代科学化中药而进行的对中药所做的微观知识研究,充分体现着科学发展观。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中药所做的现代科学研究,对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要有所认识和警觉,突出表现有:(1)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研究,表面是在克服中药微观劣势,客观却不顾宏观优势的保持,最后仅得只具微观内容的新西药,即成为中药西药化,西药化后的"中药",决不等于现代科学化中药,此为西医药学百余年来对中药进行的所谓现代科学研究的主体。(2)仅顾中药宏观优势的保持,而对微观劣势的克服不给予足够重视,如此则难实现中药现代科学化,此为中医药学界比较明显的事实。(3)西医药学本不是标准医药科学,但却不承认总体的宏观劣势,而是掩饰劣势,且将劣势内容转加给中医药学,"中药不良反应"说则为明证。只有认识现状的中药劣势克服,优势保持,才能从根本解决"中药不良反应"说。

3.西药中药化研究

现状西药具备现代科学的微观知识内容,且为其优势所在,但不可否认,其缺宏观知识内容,则为其劣势所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令其再获宏观知识内容,则成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具之药物,可能解决其不良反应问题。为此,可以对西药更加广泛的微观知识研究,总结归纳出宏观知识内容,但此途径难度极大。但从中医药学再对西药进行研究,使其再具中药基本内容,则成宏观与微观知识共具、准确性与精确性共呈的药物,可称作现代科学化中药,更呈现其不良反应的被克服,也就无从再把药物不良反应加给中医药学而称"中药不良反应"之说了。笔者将西药再获中药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对应中药西药化而称西药中药化。因笔者有专门西药中药化研究的多方面论述,此处不再引述,只提示:基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的药物均为增进人体健康水平的物质,故西药能具中药基本内容而达中药化。

后记

对"中药不良反应"说,从中医药学和西医药学学科角度,不难给予本质认识和对待。现应指出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一些称作中医药学工作者却从西医药学角度极力赞同"中药不良反应"之说。如有人赞赏性地称:"西药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项内容,很多都是一大串;而中药却经常标着尚不明确"。"西医药学尽可能写出不良反应内容,中医药学尽量回避不良反应内容"。进而对"中药不良反应"说称:"人家是拼命找,咱们是拼命瞒"。(注:原文前后文之意,人家似指为西医药学工作者,咱们似指自己为中医药学工作者)。更有人将"中药不良反应"说归类于中药毒理学,进而从事所谓的中药毒理学研究。对如上说法和作法,不准备展开讨论和评说,仅在此指出几点:(1)研究中药如何害人,远不如研究中药如何益人;(2)药物内容,不是不良反应内容越多越好,没有不良反应更好;(3)不存在,不等于隐瞒;尚不明确,不等于客观存在。供参考。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8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大学英语教学

一、在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强调中西方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007年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纳入了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并要求课程设计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里的文化素养,并非单指英语文化素养,还包括中国文化素养。高等中医药院校所开设专业大多与传统中医药有关,而中医药又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仅从这一点来讲,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必须要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进而更好地掌握中医药专业知识。在当前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当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培养熟练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中医药专业型人才是当今中医药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大学英语作为高等院校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传授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加强对中国文化的渗透,使中西方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融,使得这一课程本身跳出“传授一门工具性语言”的范畴,又能强化中医药相关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力地推动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和西方的进一步交流和合作。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现状之一是在中医药院校的大环境中西方文化不受重视。在中医药院校里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学生大多缺乏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了解。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自己只需要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就已经足够,因为西方文化离自己的专业领域十分地遥远,甚至可以说是毫不相干的。甚至我们一些教授中医药相关专业的教师也认为学生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是在浪费时间;有的老师甚至对中医药院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提出质疑。这种“英语学习无用论”在高等中医药院校里相当常见。

现状之二是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关注度依然不够。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单纯只强调目的语文化,而忽略母语文化。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接触的也是英语语言文化,有关母语文化的内容只能依赖于每一位任课教师。客观事实是,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讲授重点放在对西方文化的讲授上,而对于与之对应的中国文化的讲授明显不足。具体到高等中医药院校来看,如何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注重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备课和授课,是需要每一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英语教师们思考的。这也是对相关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师自身需要以开放的视野来看待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应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主动肩负起传承中国文化的重任,在教学中时刻注重对学生母语文化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成为具备开放性、国际性视野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现状之三是学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背景下自身所肩负的使命。早就有有识之士提出高等中医药院校当今应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既要培养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更要培养能把中医药文化推向世界的传播者,这就对学生给予了更高的期望。然而现实是我们的学生仅把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做为终极目标,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四六级考试。通过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依然认为自己的专业在未来和英语的关联性很小。

三、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中西方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教育不仅应该贯彻在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应该使之融入到整个大的环境中。比如说帮助学生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就需要其他各个相关专业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学校也应该把培养掌握中西方文化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作为办学基本理念,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把传播中医药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这就要求中医药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认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不应该将这一门课程边缘化。当然,具体的教学目标规划,教学环节的科学设置还是最终落实在一线的教师身上,这是需要大家为之付出长期的努力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第9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藏医药文化;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对策

互联时代,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说:“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1]藏医药文化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面对网络文化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如何使之既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文化对藏医药文化的积极作用

2012年12月7日,在参观考察腾讯公司时指出:“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2]

1.网络文化改变了藏医药文化的保护方式

藏医药文化传统的传承方式是以纸质文化典籍为载体、通过教育进行传承的,其缺点是纸质文化典籍容易损坏,保护较困难。不管师徒传承,还是学校教育,都容易出现信息丢失、技术失传问题。利用数字技术,将各种文化典籍和藏医药大师的教育实践进行保存,改变了传统的传承方式,有利于藏医药文化的保护。比如,藏医学院整理出版的《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及其光盘,奠定了打造藏医药文化数字化研究中心的基础,并有效保护和积极促进了藏医药文化发展。

2.网络文化丰富了藏医药文化的传播渠道

网络文化以信息海量、内容丰富、检索便捷、传播超时空等优点成为人们了解和学习知识的重要选择;它共建共享的优势既赋予了人们参与其中的乐趣,增添了学习积极性,现代远程教育更是为人们学习藏医药文化提供了机会。藏医药文化发展绝对不能远离网络文化的快捷传播渠道,要积极搭上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走上发展的快车道,才有可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否则,故步自封只能导致日渐萎缩,直至湮灭。比如,各种藏药通过网络营销正日益被人们所了解、认识和接受。

3.网络文化拓展了藏医药文化的发展视野

藏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宝库的珍宝,是人类极其珍贵的伟大医学遗产,是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藏医药文化未来发展要面向青藏高原,更要着眼中国,放眼世界。网络文化的高度开放性既有利于打破藏医药文化发展的地域局限,又润物无声地打开了藏医药文化自我封闭的发展观念,不断地拓展了藏医药文化发展的宽广视野。

4.网络文化整合了藏医药文化的宝贵资源

青藏高原地广人稀、山高水深,交通非常不便,各种资源稀缺且极为分散,不利于藏医药文化发展。相对封闭的地理自然环境,导致对先进的异质医学文化不能迅速吸收和借鉴。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互动性为藏医药分散的宝贵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也为学国优秀医学文化创造了条件。例如,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医疗会诊、医学教育和医疗保健咨询。

5.网络文化搭建了藏医药文化交流平台

开放与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文化都因开放与交流缤纷多彩,因自封与闭塞日渐枯萎。网络文化为藏医药文化开放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提供了相互交流平台。网络为藏医药文化思想观念的变革、学术观点的交流、与异质文化的碰撞,搭建了得天独厚的桥梁。

二、网络文化对藏医药文化的消极影响

1.信息数字化的准确性降低

任何信息只有通过数字化才能在网络上传播。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大部分物质性内容是能数字化处理的,但精神性内容却很难数字化。比如,藏医药典籍可进行数字化处理,而疾病诊断则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细心体悟,无法数字化处理。另外,藏医药文化数字化转化过程中有些信息会失真或丢失,就像翻译外文一样,很难做到完全与原文一样。

2.技术落后,跟不上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发展迅猛,但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地域和城乡差异十分明显。通过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网络文化有了长足发展,但仍有较大差距;藏文软件的开发为藏医药文化网络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撑,但在利用现有网络技术传播藏医药文化过程中,还缺乏更适合藏医药文化自身发展的创新技术。信息技术的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藏医药文化发展的突出瓶颈。

3.垃圾信息消解人们的正确认识

网络文化共建共享,使任何人可以自由、自主地获取或信息,但容易使信息丧失权威性,为不确切或错误的信息传播提供可乘之机。认识的偏差或恶意的传播,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以讹传讹,使人们认识混乱、陷入困惑,不断消解着的正确认知。

4.人才资源匮乏,优势发挥受限

当前的藏医药高等教育过于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培育显得不足。不仅缺乏掌握网络信息技术的高端人才,也缺乏具备高素质的藏医药文化人才,更缺乏两者有机结合的人才。不懂网络信息技术无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引领技术;没有对藏医药文化的深刻把握,很难探索出适合藏医药文化发展的网络平台。在没有既懂藏医药文化又懂网络信息技术的双重人才条件下,还缺少促使这两类人才有效合作的制度、机制和途径。

5.受强势医学文化的冲击更大

网络使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更便利、交融更频繁、交锋更激烈。当今世界医学文化领域中,西医西药是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对藏医药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比如,藏医药文化的核心在于藏医思维的养成,即用藏医理论诊断病症和治疗疾病的意识。但现实生活中,一些藏医医生用西医观点认识疾病,更多人也有意无意地接受了西医的观念。这里不是说接受西医观念不对,而是说养成藏医思维任重道远,应深入思考作为弱势的藏医药文化面对强势的医学文化,如何保持自身的独特性。

6.网络安全受到了挑战

把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比喻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藏医药文化发展过程中,加强相关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处理好网络的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三、利用网络文化大力发展藏医药文化的基本对策

面对网络文化惊涛骇浪般的强烈冲击,藏医药文化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千载难逢的时机。任何文化只有顺应时展的要求,并能保持自身的特色,才有坚强的生命力和内在活力。故步自封、拒之门外就意味着倒退和自取灭亡,盲目自大、随波逐流则昭示着被同化和淘汰。因此,大力弘扬藏医药文化就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主动避免其消极影响,才能使之传承下去、永放光芒。

1.充分认识藏医药文化时代价值,掌握和尊重网络文化发展规律

藏医药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种理论精微、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传统医学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强劲的生命力,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我们对藏医药文化要有这种自觉和自信,才能全面整理、深入挖掘、积极发现她的时代价值。同时,不能无视或忽视网络文化颠覆性的发展,而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发展规律,并尊重这一规律,创造条件利用这一规律,从而积极弘扬藏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最大限度地为人类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科学地吸收和借鉴一切优秀的医学精华,特别是西医的主要发展成就,为藏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大力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的藏医药人才,全面拓展网络空间

人才是第一资源。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强调:“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1]藏医药文化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要积极培养一支能把握藏医药文化的精髓,科学认识和对待藏医药文化的人才队伍;还要培养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特别是精通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的人才;让这些人才共同工作,形成一个协同作战的团队。在“内容为王”的网络时代,没有优秀的作品难以吸引人的眼球,不能引起相当的关注有可能被边缘化。因此,藏医药文化要全面拓展网络空间,不能没有优秀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这一切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

3.鼓励相关网络信息技术开发,开拓创新藏医药文化发展模式

网络信息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着藏医药文化的发展,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新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开发,弥补技术落后的局限,开创藏医药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已势在必行。比如,传统的藏医天文历算依赖人工推算不但费时费力,还容易出现失误;而现在开发出的相关软件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就能快速精确地算出结果。尽管这种技术目前只能算是初级的运用,但也能从中看到网络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如果能积极开发出更多更新与藏医药文化发展的相关技术,必将改变藏医药文化的发展模式,使藏医药文化更能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

4.努力打造藏医药文化的数字化基地,建设数字图书馆

积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扭转网上藏医药文化信息匮乏的局面。对藏医药文化的大量珍贵文物、文献和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要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有选择地进行挖掘、整理、加工,使之成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努力打造藏医药文化的数字化基地,为开发利用藏医药文化的信息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利用藏医药文化的独特优势,抓住信息数字化的有利时机,建立藏医药文化的世界研究中心,占领藏医药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5.全力抓住政府政策支持的机遇,促进藏医药文化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藏医药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有关政策的全力支持。国家对及周边藏区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将藏药产业作为高原特色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作为面向南亚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阵地,还有国家推进的“互联网+”政策,都与藏医药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更多的藏医药文化的优秀资源放在网上、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藏医药文化,扩大藏医药文化的影响,促进世界医学文化的多元交流,将使藏医药焕发出新的更大光彩。

作者:李启凤 单位:藏医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