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态平衡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8 15:02:41

生态平衡理论

生态平衡理论第1篇

【关键词】生态平衡理论 高职 专业课程标准 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83-02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认为:“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是由一系列与学生学习结果有关的目标计划和标准等组成的框架,它限定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课程标准。它体现的是国家对各教育阶段学生在认知能力、动作技能、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存在不少的问题,符合高职课程需要的特色教材很少,课程标准的制订滞后。此外,高职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模块的比例等都没有严格的规定和操作程序,导致部分高职课程标准只是简单的对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标准稍作修改,具有明显的本科化倾向。本文尝试运用生态平衡理论分析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现状,力图通过提出具体措施,建立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生态平衡保障体系。

一、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生态失衡分析

(一)系统中子系统间存在着发展失衡。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完整的大系统,里面包含一些子系统,构成一个个具有某种功能的结构。大系统保障子系统营养级依次转化,反之子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及资源正常地流通和发挥作用,促使大系统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

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万人以上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开设的专业也在不断增加。教育部2012年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中,共核定2012年拟招生专业1073种,专业点51378个。《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高职院校新增1318个专业。以湖北省为例,2009年湖北省110余所招收高职高专层次高校新开专业1185个,平均每所高校新增10个专业。

但是,专业系统中子系统间存在着发展失衡现象,即开设的专业突出发展,而许多专业课程没有适合高职的课程标准,规范性不强,内容繁杂,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课程标准研究取向的理论体系仍然比较零散和抽象,一般都由本专业的几个教师内部协商决定。很少做系统的社会调研,从而充分考虑行业、企业以及学生的诉求,更常见的情形是参考本科院校同行专家的意见,对本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计划稍作修改,甚至直接照搬,导致高职专业的课程标准具有明显的本科化倾向。

(二)“外生”与“内生”失衡。生态发展模式就是在事物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中。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持续扩招的同时,也加大了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该发展模式是外生模式。许多实验室归属于学院基层教学部门,它们只重视实验室、实训基地的规模、资金投入、仪器设备申请、购置、效益等外生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人造物都是设计的表达,生态观认为:事物发展的真正动力源自于事物本身。任何事物都内在地蕴涵着发展的胚芽。从影响发展过程的方法来看,“外生”为事物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内生”则或者只是有限地修剪事物的发展过程,来达到影响事物发展的效果,为确保人造物与设计方案相符,会不断地加强对标准的控制。

例如,高职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一直是公路与桥梁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通过专业人才引进、实验设备购置、精品课程建设等措施,“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但许多与“道路建筑材料”实验、实训相关的课程标准短缺,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随着混凝土的发展和工程的需要,出现了膨胀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各种特殊功能的混凝土,课程标准中却较少提及。即使有些院校自己编写了课程标准,虽各有特点,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新工艺、新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课程标准不够完善,这样势必增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学生独立完成和进行技能的训练。

(三)“静态”和“动态”失衡。生态系统是生物和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自然界的事物一样,有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变化的能力。因此,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处于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之中,即生态演替变化。课程标准从酝酿、制订、实验、修订再到正式颁布所组成的营养级依次转化,无机物―有机物―无机物,最后回归环境,从而构成生态系统的“动态”循环。与此同时,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经过发生、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环境相适应的较为稳定的统一整体,因此课程标准在一定学段中是处于相对“静态”的系统。

许多高职院校只重视研究和建立新课程标准,而忽视修订工作。课程标准的实施没有具体的修订方案和流程。然而,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就是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普及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会有新经验和新技术。导致课程标准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与高职的课程目标不相适应。这就是课程标准“静态”和“动态”失衡。

二、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改革与实践:建立生态平衡保障体系

(一)专业课程标准生态平衡组织保障:保障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发展。课程标准生态体系统是人工系统,它的自然相对稳定性很弱,但其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可通过人的合理组织与调控得到增强。保障课程标准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发展,实现生态平衡的目标,需要一套完善的组织体系来支撑。否则,任何美好的目标都只是空想。成立课程委员会是不可或缺的有权威的课程标准管理工作委员会,以统一制定或实施课程标准工作。委员会采用矩阵制方式组建,使其成为跨部门的虚体组织;委员会领导由学校领导人或专业带头人兼任,成员来自各专业的主要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主要职能包括监察、服务与标准、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等等。委员会根据课程标准的发展形势与工作的需要,适时调整职能或人员,灵活高效地处理相关事务,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委员会的成立,可以促使课程标准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完整、无缝的组织保障体系。将课程委员会是课程标准建设工作的载体,把课程标准建设和实施列入议事日程,经常了解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修订工作,保障课程标准生态体系运转。

(二)专业课程标准制度保障:保障“外生”与“内生”生态平衡。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的职权划分、协调配合、部门观点需要政府众多机构或部门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因而影响着课程体系的运转效率,使配套的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短缺。如实验、实训相关的课程标准短缺,院校可自己编写课程标准。同时,学校结合教育管理部门的改革进程,强化课程委员会的功能,重视学校的内部自我评价,形成一套自己的评价组织,建立起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的机制。学校创造良好的“外生”发展环境的同时,通过“内生”的制度保障,不断地加强对标准的控制。

建立和形成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完善信息传递机制。要充分利用网络,推动学校与用人单位和政府之间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重视学校内部信息建设,广泛收集信息,及时了解交通系统的行业发展对学生技能的最新要求。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应形成两个有效机制:一是合作机制,学校的课程标准要在用人单位的需求指导下进行,同时用人单位又要成为学校对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制订、实验、修订过程的依靠力量;二是谈判机制,如果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学校的高职专业课程标准发生矛盾甚至对抗,也应有相应的解决途径和措施。两个有效机制,使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相互增强形成正反馈机制,保障“外生”与“内生”生态平衡。

(三)专业课程标准经济保障:保障“静态”和“动态”生态平衡。重视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保障课程标准“静态”和“动态”平衡,离不开一定的财力支持。财力投入的方式有:开展激励试点、抓好教学一线人员的培训、深化课程标准改革创新试点、支持课程标准重点科技项目、吸引高层次人才、修订特色专业课程标准、组织课程体系发展规划、评比等。修订工作的核心动力是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促使集群内部知识、信息和人才三者间的互动与交换。例如,教学部门合理安排教师特别是高职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的工作,从经费和时间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相关教师研究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通过绩效奖励、评比奖励等激励方式,激发了核心人员和团队的积极性。随着课程标准的修订,将课程改革创新的成果又被纳入新的课程标准中,实现课程标准的积累和再完善。建立专业课程标准的生态平衡的保障措施如图1所示。

图1 专业课程标准生态平衡保障体系

综上所述,我国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生态失衡,具体表现为系统中子系统间发展失衡、“外生”与“内生”失衡、“静态””和“动态””失衡等。为此,应建立高职特色的专业课程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何绍福,李晓霞.论生态学视野下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J].教育科学,2007(5)

[3]迈克尔・夏托克.高等教育的结构与管理[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苏贵民.课程标准研究取向的回顾与前瞻[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3(1)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B348)

生态平衡理论第2篇

关键词:平衡论;布哈林;现实意义;

布哈林是苏联时期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其社会历史观的核心思想。依据布哈林的平衡论,平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社会都是通过“平衡——平衡的破坏——新的平衡”这样的过程实现发展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通过平衡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历史发展并探讨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思想,形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同时,在哲学角度来看,平衡与和谐具有相似的哲学底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启示。

一、作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核心的平衡论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既有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也有通过研究帝国主义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贡献,还有通过研究社会历史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贡献。其中,以平衡论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观是布哈林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贡献。平衡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这是因为平衡论所阐述的理论主要是围绕社会发展的一般状态来探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著作中:《过渡时期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若干问题的提法》等。总体来看,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平衡是矛盾论的基本范畴,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在布哈林的平衡论中,平衡与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平衡并不否认矛盾,平衡恰好是以矛盾的运动为前提和动力的。当矛盾

双方出现彼此平衡时,平衡状态就出现了。而当矛盾双方的一方力量出现变化时,内在的矛盾就出现新的不平衡,在矛盾双方的力的不断斗争中,新的平衡又将出现。在矛盾体内,由于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事物正是呈现“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运动状态,“平衡一经确立,随即就被破坏;又在新的基础上重新确立起来,又再度被破坏,如此循环往复。”[1]平衡有稳定的平衡和不稳定的平衡两种,并且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平衡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也是矛盾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存在于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第二,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要探讨的是人类社会的平衡。布哈林的平衡论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社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在本质上是社会平衡论,属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在布哈林看来,社会平衡既是社会存在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的常态。社会平衡首先表现为社会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人、物、观念三者之间的平衡,没有这三者的平衡,就没有社会的存在。“没有平衡,社会是不能长期存在的,是要死亡的。但是这同一社会体系能够在短期处于“不正常”状态,即不平衡状态。”[2]同时,平衡也是社会的常态,社会发展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不平衡的状态才是社会发展的异常状态。

第三,在布哈林的社会平衡思想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平衡的根本因素。社会平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因素都会对社会平衡造成影响。在这些诸多因素中,生产力是最根本的因素。总体来看,布哈林认为平衡有“社会的外部平衡”和“社会的内部平衡”两种,外部平衡主要指的是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平衡,内部平衡则指的是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平衡。而社会的真正平衡是有社会的外部平衡决定的,而外部平衡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又是劳动和劳动生产率。因为劳动状况、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成就决定着社会在环境中的具体状态,劳动生产率反映的就是社会与环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状况。而在生产力体系中,最能标志社会平衡状态的是劳动工具,尤其是科学技术直接标志着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布哈林的这一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具体化。

第四,布哈林的社会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而取得这种动态平衡的基本方式有两种:渐进的改革和激烈的革命,在这两种方式中,社会不断实现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在矛盾运动和斗阵中,平衡不断遭遇破坏,而在矛盾的新的斗争和运动中,新的平衡又不断出现,这正是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与统一的过程,也是辩证的运动过程。从本质上看,这种辩证运动与生产力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平衡的不断破坏和新的平衡的建立,都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社会因素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就出现的社会平衡与社会平衡的破坏以及社会平衡的重新获得。

布哈林不仅在理论上建构了社会历史观中平衡论思想,还将这些思想进一步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领域,利益平衡论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对苏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运用

布哈林运用其平衡论思想来指导苏联的经济建设实践,在苏联的国民经济计划规划、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结构改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苏联社会经济建设中,布哈林十分强调平衡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平衡的状态下,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

第一,经济建设必须在社会平衡状态下进行,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具体来讲,就是要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以实现总体的社会平衡,即实现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生产与消费、消费与积累、计划与市场、经济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平衡,这些方面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彼此协调发展,与此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平衡,实现这些方面平衡的方法和手段也应该是多样的、协调的、互促的,而不是机械的、单调的。实现经济社会中各方面的平衡,不仅要有行政的手段,也要有法律的手段,不仅要有经济的手段,也离不开道德的手段,实现社会各阶级、各产业、各部门、各区域的全社会总体平衡。 第二,实现经济社会平衡的最根本要求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布哈林在论述平衡论思想时,特别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平衡中的作用。基于此,在具体实践中,经济建设在整体社会平衡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战争结束,纯粹经济方面的矛盾就必然会尖锐到极点。摆在面前的是经济问题,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建立起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在经济方面的正确的相互关系,即建立一种使生产力有发展余地的相互关系,十分尖锐地提到日程上来了。”[3]与此相关的是,确立和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需要以国内的和平、团结、和谐、合作为基础,一旦社会陷入战争的状态,发展生产力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将成为天方夜谭。在这里,布哈林不仅指出了社会平衡的前提是经济建设,也指出了经济建设的前提是国内的和平和和谐,这两方面的相关系进一步体现出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

第三,在经济建设中实现平衡,就是要在经济体系内实现动态的经济平衡模式。布哈林运用自己的平衡论思想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了理论论证,坚持以平衡论的思想来看待苏联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道路,反对所谓的非均衡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任何经济政策都只有在社会总体的状态中才能实现。但是,平衡应该是动态的平衡、辩证的平衡。在一定阶段的经济建设中,出现工业与农业、消费与积累、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矛盾是正常的,但是这种矛盾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通过改革的手段实现新的平衡,对这些矛盾的解决不能单纯依靠行政的、阶级斗争的手段,而应主要采用经济的手段、改革的手段。既要注意经济发展的速度,又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加大生产的投入,又要扩大消费的投入,在经济建设中实现经济建设各个方面的总体平衡是苏联经济社会平衡的基本要求。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对苏联的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思想到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尤其是对于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布哈林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辩证法体系内,平衡在本质上具有与和谐相同的规定性,社会平衡思想也就具有社会和谐的意蕴。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内运用平衡来探讨社会和谐的重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当前,布哈林的这种社会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第一,布哈林的社会平衡论思想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启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都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张社会各个方面都必须实现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方法论的指导,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实现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平衡。并且,布哈林还主张平衡是社会发展的常态,但平衡是动态的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方法论意义,那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第二,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主张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和谐社会并不否认矛盾的存在,矛盾的存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前提,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正是不断处理社会矛盾的过程。

第三,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注重生产力在社会平衡中的作用,这给予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大启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基础,没有牢固的经济基础和坚实的生产力水平,实现社会和谐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布哈林的平衡论思想,不仅从哲学角度探讨社会历史平衡的一般理论外,还有关于经济平衡、社会平衡等一系列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思想。尽管在布哈林之前,西方社会学家已有相关学者论述过社会发展的平衡问题,如斯宾塞、勃格丹诺夫等,但布哈林将这些思想引入到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重新阐释平衡论,又用传统平衡论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得新的平衡论思想“无处不是继承了马克思的最正统的、唯物主义和革命的观点的传统”。[4]

参考文献:

[1]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2]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生态平衡理论第3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理解浓度、压强和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平衡移动的原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对变化规律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平衡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化学平衡的建立,这是本章教学的重点。第二部分为化学平衡常数,在最新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2002年版)中,该部分没有要求。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是很重要的,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教材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采用图画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材以合成氨工业为例,指出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速率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即化学平衡。建立化学平衡观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会趋于相等。教材以蔗糖溶解为例指出在饱和溶液中,当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并进而以的可逆反应为例,说明在上述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这样层层引导,通过图画等帮助学生联想,借以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教学难点。

教材接着通过对19世纪后期,在英国曾出现的用建造高大高炉的方法来减少高炉气中含量的错误做法展开讨论。通过对该史实的讨论,使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化学平衡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置知识台阶,充分利用教材的章图、本节内的图画等启发学生联想,借以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教学可采取以下步骤:

1.以合成氨工业为例,引入新课,明确化学平衡研究的课题。

(1)复习提问,工业上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并提问可逆反应的定义,强调“二同”——即正反应、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强调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对任一可逆反应来讲,都有一个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

(3)由以上得出合成氨工业中要考虑的两个问题,一是化学反应速率问题,即如何在单位时间里提高合成氨的产量;一是如何使和尽可能多地转变为,即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各种条件对反应进行程度的影响——化学平衡研究的问题。

2.从具体的化学反应入手,层层引导,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

如蔗糖饱和溶液中,蔗糖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

又如,说明一定温度下,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无论进行多长时间,反应混合物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有何特征?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化学平衡状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此时化学反应进行到最大限度)。并指出某一化学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

3.为进一步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可以书中的史实为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增加高炉高度只是增加了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并没有改变化学平衡建立时的条件,所以平衡状态不变,即CO的浓度是相同的。关于CO浓度的变化是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将在下一节教学中主要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本节的讨论题的涵义。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本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和化学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本节的教学,系统性较好,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接受。

本节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点: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内容,不仅在知识上为本节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其探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可迁移用来指导学生进行本书的学习。所以本节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当浓度、温度等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就会发生移动。同时指出,研究化学平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持平衡状态不变,而是为了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平衡向有利的方向移动,如向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向移动,由此说明学习本节的实际意义。

教材重视由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结论。反之,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并在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材中采用对合成氨反应实验数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材在充分肯定平衡移动原理的同时,也指出该原理的局限性,以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

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可从演示实验入手,采用边演示实验边讲解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充分讨论,由师生共同归纳出平衡移动原理。

新课的引入:

①复习上一节讲过的“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状态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的,当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时,原平衡的反应混合物里各组分的浓度也会随着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②给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概念,强调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可逆反应中旧平衡的破坏、新平衡的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一直在变化着。

③指出学习和研究化学平衡的实际意义正是利用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旧的化学平衡破坏并建立新的较理想的化学平衡。

具体的教学建议如下:

1.重点讲解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观察上一节教材中的表3-l,对比第1和第4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可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2)从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里应明确,溶液颜色的深浅变化,实质是浓度的增大与减小而造成的。

(3)引导学生运用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展开讨论,说明浓度的改变为什么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讨论时,应研究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讨论后,应明确浓度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进行调整;新平衡建立时,生成物的浓度要较原平衡时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刚增加时减小,但较原平衡时增加。

2.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也是从实验入手。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压强和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在明确了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后,可采用归纳法,突破对勒夏特列原理表述中“减弱这种改变”含义理解上的困难:

其他几个问题:

1.关于催化剂问题,应明确:①由于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加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没有影响;②使用催化剂,能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2.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应明确:①平衡移动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都适用,为后面将要学习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作铺垫;②平衡移动原理能用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但不能用来判断建立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学生在应用原理时应注意原理的适用范围,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熏陶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3.对本节设置的讨论题,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回答,这是对本节教学内容较全面的复习和巩固。

4.对于本节编入的资料,可结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让学生当堂阅读,以了解勒夏特列的研究成果和对人类的贡献;可回顾第二节“工程师的设想”的讨论,明确:欲减少炼铁高炉气中CO的含量,这属于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而利用增加高炉高度以增加CO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的做法并未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因而是徒劳的。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化学平衡的概念与计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极其特点;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表达与综合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结合化学平衡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动态的等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什么是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能否得到2molSO3?

【引入】得不到2molSO3,能得到多少摩SO3?也就是说反应到底进行到什么程度?这就是化学平衡所研究的问题。

思考并作答: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因此得不到2molSO3。

提出反应程度的问题,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

结合所学过的速率、浓度知识有助于理解抽象的化学平衡的概念的实质。

【分析】在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1molO2反应体系中各组分速率与浓度的变化并画图。

回忆,思考并作答。

【板书】一、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见课本P38页

【分析】引导学生从化学平衡研究的范围,达到平衡的原因与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研究对象:可逆反应

平衡前提:温度、压强、浓度一定

原因:v正=v逆(同一种物质)

结果:各组成成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准确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提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点?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并和学生一起小结。

讨论并小结。

平衡特点: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定(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动(动态平衡)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变化)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加深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讨论题: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颜色不随时间的变化

(B)数值上v(NO2生成)=2v(N2O4消耗)

(C)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

(D)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的平均分子量不变

生态平衡理论第4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动态平衡;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5)12-0089-02

一、何为“动态平衡”理论

课堂教学是由多种因子组成的系统,各种因子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系统论原理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系统中各因子的运行过程是发展变化的,处于动态平衡中。所谓的“动态平衡”也就是指在平衡中追求动态,在动态中达到平衡。笔者运用动态平衡思想审视化学课堂,用平衡移动规律调节课堂,从而提高教与学中知识与能力内化的转化率。

二、“动态平衡”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的简单传递和灌输,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中,当旧知识与新知识、新情境之间不相符时,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称之为认知冲突[1]。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皮亚杰认为认知主体面对环境中新的刺激时,总是试图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机体与环境的新平衡[2]。在这种“动态平衡”的课堂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认知的不平衡,提高这种平衡知识的转化率呢?应当运用化学平衡思想审视课堂,寻找和制造课堂的不和谐与不平衡因素,用动态平衡理论指导和调节课堂,使学生出现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调动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这样处于动态平衡的教学,保持信息流的畅通,使学生的有效输入大辐度增加。三、“动态平衡”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1.抓住认知不平衡的关键点

【案例1】盐类的水解

学生的原有认知平衡被打破,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平衡需求。利用这种不平衡,由浅入深地启发学生寻找知识的根源,分析奇异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知识就向着学生认识、感悟的方向转化。进行激烈的碰撞、氧化、还原、杂化,选择性成键形成新认知将其认知体系提升到新的高度。

2.变式问题角度,化解认知难点

【案例2】变式练习、制造不平衡。变换设问方式

或问题的部分条件,打破已有的认知冲突,制造出新的认知不平衡。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水平不断提高。例如:

题1.0.0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谁c(H+)、PH值大呢?

题2.c(H+)=0.0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谁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题1变式0.0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与Zn反应,开始是谁的速率大?产生的H2多?

题2变式体积相同、c(H+)=0.001mol/L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与Zn反应谁的速率大?产生的H2多?题3.PH值相同的盐酸、硫酸和醋酸分别与Zn反应,开始是谁的速率大?产生的H2多?

从题1到题3,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变化,学生解决认知冲突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量浓度、c(H+)、PH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化学平衡建立只与始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通过教师对难点、易混点充分准备,以“小步子”的变式方式呈现,降低了难点、易混点的难度,了解学生的潜在问题。

3.多维度的转化平衡

【案例3】沉淀溶解平衡

记忆研究领域中,“深度加工理论”认为:人往往在不同的深度层次上对各种外界刺激进行心理加工,而只有那些得到很深的认知加工的信息才能被长期保持下来[3]。基于此理论,笔者认为认知冲突形成的不平衡的设置,应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以不同的形式一步一步地将知识在自然“生长”过程中不留痕迹地转化,达到深层次的领悟。总之,课堂犹如一个生态系统,它的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当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改变,都会打动平衡系统。化学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不平衡,掌控课堂使之转化成一个更合理、更和谐的新平衡。

参考文献

[1]来玲玲,胡志刚.基于建构主义的认知冲突策略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化学教与学,2012(8).

[2]周忠辉.例谈高中化学课堂中“认知冲突”的设置[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21).

生态平衡理论第5篇

关键词:平衡,均衡,宏观调控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既联系又区别的经济学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两种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都有其实践性,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西方经济学的均衡和政治经济学的平衡的概念比较

西方经济学的均衡是“equilibrium”在经济学中的解释有:1.equilibrium as a balance of forces,即多种力量的平衡;2.equilibrium as a state of rest(a stationary state),即一种静止的状态;3.equilibrium as a state of uniform movement(a steady state),即一种不变的运动状态;4.equilibrium as a constrained maximum,即被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化;5.equilibrium as an optimum,即最优化;6.equilibriumas rational action,即理性的行为;7.equilibrium as a situationof consistent plans,即计划一致的情形[1]。论文参考。所以均衡被我们理解为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

政治经济学中平衡所使用的单词是“balance”比如“Sofar as the balance is restored by the fact that the buyer acts later on as aseller to the same amount of value……”[2], “balance”的释义为:“conditions of being steady,conditions that when two opposing forces are equal.”。显然政治经济学中的“balance”与西方经济学中的“equilibrium”有其不同的内涵。

平衡主要包括两层含义:货币需求和商品价格总额相适应;社会再生产中总产品的实现。

二、马克思的典型平衡理论简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平衡分析法,指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平衡状态进行研究,从而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分析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都用到了平衡分析思想,但是我个人认为主要集中在第二卷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阐述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我们知道简单再生产的均衡条件是:

马克思在“先不考察作为交换媒介问题的货币流通”的情况下,专门研究了简单再生产中实物量在第Ⅰ、Ⅱ部类内部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比例,从而得出简单再生产中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的条件:Ⅰ(V+M)=ⅡC即基本均衡条件表示第一部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去投入的不变资本后等于Ⅱc。因此,生产时投入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于或少于Ⅱc时,平衡不能实现。另两个方程揭示出:第一部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Ⅰc+Ⅱc,第二部类的社会不要劳动时间等于Ⅰ(v+m)+Ⅱ(v+m)。论文参考。

2、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在简单在生产的基础上放弃没有积累的假设,将m的一部分用于积累,用于扩大生产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分别用c和v表示。设m用于消费的部分为 ,用于积累的部分为 ,则推导出扩大再生产的均衡方程式为:

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条件表明:社会再生产过程“既要受社会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的制约,又要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它们的物质形式的制约” [3]。即要使社会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必须使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Ⅰ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Ⅱ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保持实物量的平衡和价值量的平衡,即总量和结构都要平衡,甚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在第Ⅱ部类的内部必要生活资料和奢侈品的生产和消费也要平衡[4],为此要求第Ⅰ、Ⅱ部类及部类内部各部门协调发展。

所以,可以看出平衡包含了:1.在价值量上,各部门的供给和需求应相等;2.在结构上各部门提供的实物量必须供需相等;3.在进行投资时,必须应用宏观调控使各部门间以及各部门内部的比例协调。

三、西方经济学的均衡理论简述

《萨缪尔森词典》中对均衡的定义为“在经济学中,其含义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化的经济力量处在一种均衡静止、不再变化的状态,其价格和数量使购买者和供应商达到愿望一致。”均衡分析方法是在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中,假定自变量是已知的或不变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需具备的条件,即所谓均衡条件。均衡分析可分为一般均衡分析和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是指在充分考虑所有经济变量之间关系的情况下,考察整个经济系统完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状况,和达到均衡的条件。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单一的商品市场达到均衡的状况和条件。

一般均衡论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所以也称为总均衡分析。它由19世纪末里昂·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求同时达于均衡状态条件下的价格决定问题。一般均衡分析重视不同市场中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市场的相互作用,用公式表达为:

是一种比较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到的经济变量太多,而这些经济变量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因而使用起来十分复杂和困难。

局部均衡是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上的均衡。如果假定某一市场对其它市场不产生影响,其它市场对这一市场也不发生影响,即孤立地考察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达于均衡的情况,就是局部均衡分析,或称局部均衡论。马歇尔是局部均衡论的代表人物,他在其价值论和分配论中广泛运用了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例如,他的均衡价格论,就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价格、供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这一商品的价格如何由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的作用而达到均衡。

四、西方经济学均衡理论与马克思平衡理论的比较

1.从假定前提来看,平衡分析假定市场是出清的,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即此时供求是一致的、信息是充分的,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自由流动的。均衡分析法的假设前提是变化的:一般均衡分析跟平衡分析一样,假定市场是出清的;局部均衡则认为市场是不对称的,是非完全竞争性的。

2.理论基础不同。均衡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主要关注的是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或不同商品相对价格的确定问题。这种均衡价格论只是停留在价格的现象形态上,它不涉及价格的内容——价值及价值的实体和本质等问题,因而是一种没有价值论作基础的价格论。平衡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的。对这个理论来说,价值的实体和本质是价值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这样,通过对商品价值的分析,马克思揭示了被商品交换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所掩盖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论文参考。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要深刻得多。

3.从行为主体的界定来看,平衡分析把消费者和厂商等行为主体界定为一定资本关系的人格化。“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本身不过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体现者,人格化,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5]均衡分析中,一般均衡分析把经济主体界定为经济人,即理性行为人,“经济人”思想把追求私利作为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公开确认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局部均衡则把经济主体界定为相互影响的经济人,即相对理性行为人。

4.分析方法不同。均衡理论是一套比较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从它产生至今,始终注重运用数学方法,对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及效率性等问题进行严格的证明。由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定性地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和过渡性,因此,他主要是对与一般均衡有关的问题进行文字说明和理论论证,而没有像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用高深的数学方法对一般均衡进行严格的证明。因此,马克思平衡理论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尽管这一理论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

5.从主要结论来看,通过平衡分析法得到的经济结论时有阶级性的,这个结论是有利于劳动者阶级。均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阶级性,因为实质是研究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和协调,所以不同的结论必定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由于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同,均衡理论和平衡理论对均衡稳定性的看法也就不同。一般均衡理论的目的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有效性,而马克思平衡理论的目的则是要证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一般均衡,只不过是一种与现实经济生活无关的假想状态。马克思的平衡理论则认为,均衡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般均衡只是作为一种趋势而存在的,现实的状态往往是一般非均衡,市场价格和均衡价格往往是不一致的。所以,马克思的平衡理论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更现实,也更能经受经验事实的检验。

6.从政策导向来看,平衡分析法易导向宏观调控,其中包含的基本经济思想是: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因此要实现平衡,必须依赖政府的调控。均衡分析分易导向自由主义,因为这种方法认为供求双方的运动自然会达到均衡,政府的干预会破坏均衡的实现。

所以,我认为马克思的平衡理论虽然没有取得西方一般均衡理论那样“严密”的形式,但它在内容上显然要比西方一般均衡理论深刻得多。

[1] 《商场现代化》2006.1下旬刊,总第456期第27页

[2] 《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一章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38页。

[4]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二十章第447-458页

生态平衡理论第6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生态环境治理;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6-0080-03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1]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2]可见,生态治理内嵌于国家治理的系统过程之中,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政府治理的重要任务,并成为衡量政府绩效水平的主要标准之一。管理学家琼・玛格丽塔曾经说过,“不能评估就无法管理。”因此,生态环境治理如果不能通过量化考评,则难以实现有效的治理。有鉴于此,笔者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愿景出发,在生态环境治理评价中引入平衡记分卡的理念,从四个维度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模型,从而创新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思路和方法,以期对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活动有所助益。

一、平衡记分卡简介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简称BSC)是著名的绩效管理工具。其由美国著名的管理会计学家、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教授和美国波土顿复兴全球公司总裁大卫・诺顿 (David Norton)两个人于20 世纪90年代初共同开发。1992年,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通过对当时绩效评价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项目研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平衡记分卡:驱动业绩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文中首次提出平衡计分卡理论。此时的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纯粹的绩效评价工具, 弥补了传统的单纯财务指标评价方法的缺陷。在之后的几年里,两位学者对平衡计分卡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并于1993年和199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相继发表《平衡记分卡的实际应用》《平衡记分卡在战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从而使平衡记分卡的理论框架体系逐渐完善。在此基础上,1996年,《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一书出版。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理论的成熟。至此,平衡计分卡由一个业绩衡量工具转变为战略实施工具。 [3]13

平衡记分卡是从财务(Financial)、顾客(Customers)、内部经营过程(Internal Business Progress)、学习和成长(Learningand Growth) 四个维度,把组织的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测评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从而全面评估组织经营业绩的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见图1)。其核心在于“平衡”二字,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实现了组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果考核和过程控制、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硬性客观指标和软性主观指标、战略管理与经营管理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是一种战略导向的创新型综合性绩效评价管理思想和操作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估工具。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先进的全方位综合平衡绩效评估工具,被《哈佛商业评论》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项管理工具之一。

二、平衡记分卡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适用性及其修正

1.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组织中的适用性。平衡计分卡最初诞生于企业,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平衡计分卡不仅仅适用于企业,它还被广泛应用于其它各类组织的绩效评价。20世纪70年代末期,平衡记分卡由企业领域扩展到政府组织,形成了政府组织平衡记分卡体系。平衡分卡的发明者卡普兰和诺顿认为,平衡计分卡除了适用于一般营利性机构之外,同样适用于非营利性机构的绩效评价,尤其是政府机关部门。 [4] “虽然平衡计分卡最初的焦点和运用是改善营利企业的管理, 但是平衡计分卡在改善政府机构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上效果更好。” [3]143普兰和诺顿强调:“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应用于广泛类别的公司和产业,都被证明是十分有效的。但是,这四个维度应该被看作样板,而不是紧身衣。” [5]也就是说,在将平衡记分卡运用于管理实践中时,不能过于刻板和机械,要视不同行业和不同组织的实际情况而定。由于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平衡计分卡不能原封不动地运用于政府组织,应该根据政府组织的特点和自身特殊要求来建构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企业绩效评估的科学方法,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公共部门时,需要按照公共部门的发展战略,对平衡计分卡的框架结构和具体指标进行修正和重构。

2.平衡记分卡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修正。生态环境治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包括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等在内的多元行为主体以有效促进生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来控制环境污染及保护生态环境,寻求生态改善和生态进步,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过程。由此可见,生态环境治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治理主体多元性。它是由政府、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过程。在这个复杂的多元主体治理系统中,政府发挥着核心主导作用,它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政府的生态治理是关系生态环境治理绩效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事前预防、事后治理的动态循环过程。它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和治理行为,它需要从公众的观念和意识层面,预防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从根源上杜绝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产生。第三,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战略愿景的生态治理过程。生态环境治理应该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而治理过程要注重长远性、全面性和动态性,避免短期性、片面性和静态性。

生态环境治理评价的长远性、全面性和动态性特点,与平衡计分卡的逻辑思路相契合。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框架非常适合。平衡计分卡是以组织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将组织的目标分解为财务层面、顾客层面、内部经营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这四个层面而组成的绩效评价系统。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与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同样,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的动态的系统的发展过程。因此,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不能只注重环境污染控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系统健康等结果性的指标,还应该体现其动态变化的过程,反映其内部管理的状况,考虑其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的结合,体现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针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特征,对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正,是建构生态环境治理平衡计分卡的前提和核心。因此,根据生态环境治理的评价要求,借鉴平衡计分卡将组织战略分解为四个维度的思路,可将生态环境治理的评价目标分解为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识维度、客户维度、管理流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从而建立生态环境治理评价的理论模型。

三、生态环境平衡记分卡理论模型的阐释

1.生态环境治理的意识维度。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形成生态治理的意识和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逻辑起点。只有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从而转化为生态治理的具体行为。西方著名思想家欧文・拉兹洛曾经说过:“人类的最大局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不是地球的有限,而是人类意志和悟性的局限,阻碍着我们向更好的未来进化。” [6]8拉兹洛认为人类在地球上遇到的极限与人类自身的观念和立场这些内在限度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能超越我们的内在限度,超越那些束缚和困扰当今世界的陈腐观念或行为,那么进化的前景就会‘在轨线上’。” [6]6可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重心要放在人自身的内在限度即人的意识、观念和行为的治理上。实现人与自然共荣共生、和谐发展,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和举办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和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观念,这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发点。生态治理的意识是生态环境治理平衡计分卡理论模型的逻辑起点。

2.生态环境治理的顾客维度。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顾客指的是与生态环境存在利益关联的生态系统的利益相关者,他们能从生态环境治理中获得各自的短期利益,即拥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能从生态环境治理中获得长期利益,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消费着同样的空气和淡水,所以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生态环境的消费者,即顾客。生态环境状况与公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对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治理,其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环境利益需要。正如企业把顾客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终极标准一样,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效最终也要靠公众来评判,也就是以公众满意度为终极标准。生态环境治理的公众满意度是指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情况的一种主观体验和评价,它能够帮助生态环境治理的各行为主体尤其是政府了解生态环境治理的基本状况,有助于政府生态治理效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次,建立公众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是生态环境治理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公众对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的满意度、公众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满意度、公众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公众对宜居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等。

3.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流程维度。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组织执行、监督控制等环节。政府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核心主体,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政府从宏观上进行战略上的规划与组织,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策和相应的组织机构等实施环境保护的指导、监督与管理。在管理过程层面,首要的是做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的生态环境总体规划制度和具体的生态环境执行制度。党的十报告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是决定生态环境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态环境治理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需要相应的领导机构和部门组织实施。否则,制度就会流于形式。要加强政府部门与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组织建设,合理设计和优化生态环境治理的组织领导结构,从而确保生态环境治理得以有效执行。最后,要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生态环境治理的控制环节主要目的是有效纠正偏差,以保证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管理流程从战略规划到组织执行再到监督控制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是生态环境治理顺利进行的有效管理过程。

4.生态环境治理的学习与成长维度。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从根本上来说依赖于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而生态意识的提高,需要相应的学习与不断的成长。生态教育和环保宣传是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手段。生态教育是关于保护自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生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和生态素养的“生态人”。它以社会公众为教育对象,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主要方式,以生态道德教育、生态知识教育、生态实践教育为重点内容。 [7]在环保宣传方面,要强化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要以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为重点,构建多哟巍⑷方位、广覆盖、齐参与的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体系。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树立牢固的生态意识和观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

四、结论

将平衡计分卡的核心理念引入生态环境治理,构建生态环境治理评价模型,其各个维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生态意识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逻辑起点,生态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不断的学习与成长。当生态意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就将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如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等,通过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机构在全社会贯彻执行。政府通过制度、政策等对生态环境实施的强制保护与公众通过学习与成长树立生态意识而形成的自觉保护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合力,生态保护的意识和观念转化为公众的具体实践行为,在社会生产、生活和消费领域得以体现,从而通过全社会的共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并在客户维度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公众满意度的提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愿景,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平衡计分卡模型实现了主动保护与被动保护的平衡,内部管理和外部客户的平衡,治理过程与治理结果的平衡,短期治理目标与长期治理目标的平衡,是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全方位综合平衡绩效评估操作体系。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01).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N].国务院公报,2015-09-21(28).

[3] 罗伯特・卡普兰, 大卫・诺顿.平衡计分卡:化战略为行动[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爱君,陈艳.推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绩效审计[N].光明日报,2016-02-14(06).

[5] RobertS. Kaplan, Davi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1996∶53.

生态平衡理论第7篇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态平衡理论第8篇

关键词:平衡;非平衡;系统演化;自组织

中图分类号:B503.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023-02

自贝塔朗菲于1968年发表了一般系统论的代表著作《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与应用》确立了这门科学学术地位并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以来,系统思想也已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思潮,成为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大门综合性的科学,日益发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在宇宙间,从基本粒子到银河外星系,从人类社会到人的思维,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系统无所不在。人们对非平衡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利用牛顿三大定律分析系统演化时,我们就认识到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同时也是分析系统演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而后普利高津和哈肯提出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平衡、非平衡是研究复杂系统的方法,对复杂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演化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平衡只是非平衡现象的一个特例,非平衡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而是系统演化更基本的现象。通过研究系统的演化、研究在非平衡条件下系统的性质,才能更为深刻地认识事物,了解系统的实质。

一、平衡与非平衡

跷跷板是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儿童玩具,两个体重相似的小朋友坐在跷跷板两端,通过细微的调整座位与支点间的距离达到暂时的平衡,或者用脚尖轻触地面破坏暂时达到的平衡状态,使跷跷板上下来回摇摆。很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力学的研究从平衡与非平衡的分析入手,几乎所有复杂的非平衡的问题都是采用各种办法将运动分解,将力也分解,然后找出部分平衡关系,使非平衡问题变简单,利用分析平衡问题来解决非平衡问题成为处理非平衡问题的通用方法。在这里人们通过对力的平衡状态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后来对平衡概念的理解。

平衡一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和主要方面,在绝对的、永恒的物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相当的、暂时的静止和平衡,利用“相对的静止和平衡”来把握“绝对的运动和非平衡”,人们总是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寻找“平衡点”,发现“不变量”,通过“平衡点”或“不变量”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控制系统的演化与发展。这里的“平衡点”或“不变量”主要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相对缓慢的阶段,是指那些相对变化较慢的状态变量。绝对的平衡条件下所有状态变量在任何时间间隔内都不变化,这种情况是与事实相违背的,因此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平衡只是非平衡现象的一个特例,非平衡和运动一样都是绝对的。

平衡是系统发展相对稳定的阶段,系统的相对平衡状态是认识的开始,深入了解系统在非平衡条件下的演化才能了解系统的本质和规律。非平衡情况下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利于了解系统的全面情况,对系统在平衡条件下的稳定、静止都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的姜璐教授指出,系统的平衡态是系统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极限情况,是演化过程无限缓慢时的近似情况。人们只有了解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整体,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平衡态的情况,也只有在这时人们获得的关于这门学科的知识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复杂系统在不同层次上的平衡与非平衡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在一个层次上系统是平衡的,在另一个层次上系统又是非平衡的。生态系统中,由食物链连接的各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在通常情况下是平衡的,从宏观上来看每个种群中生物的数目是不变的、种群分布及其他性质也是不变的;微观层次上,从生物体来看每个生物体都处在不平衡的状态,个体不断由小到大发展直到死亡,各种疾病、突发事件也经常改变着每个个体的发展,如图1所示。这里种群的平衡正是有大量个体的不平衡性造成的。

平衡是人们认识系统的出发点,研究非平衡现象以平衡为基础。研究非平衡状态要借助于平衡态,要从简单的已知的平衡状态去分析理解复杂的未知的非平衡状态,平衡态是一种特殊的非平衡状态,是在系统整个非平衡演化过程中的某个相互作用平衡时的特殊状态。平衡与非平衡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侧面,它们密不可分、相互依存。

二、非平衡自组织演化

普利高津和哈肯分别提出了以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为代表的非平衡自组织理论,对研究系统演化问题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69年普利高津正式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指在开放和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在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能量耗散和系统内部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而形成和维持的宏观有序结构。经过不懈地努力找到了可以表达耗散结构建立的数学条件、分析方法和模型,就是著名的“布鲁塞尔器”,并且以此来分析一般的耗散结构建立的失稳条件,怎样使体系出现失稳,然后向耗散结构过度。普利高津将克劳修斯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加以限定,它只是广义热力学定律的一个特例,提出了对于开发系统中系统的总熵变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从而解决了热力学和生物进化论、克劳修斯和达尔文之间的矛盾。狭义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整个宇宙将自发的由有序变为无序,最后达到平衡也就是死亡;而生物进化论认为由单细胞生物发展到人,进化越来越有序。普利高津在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时提出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新的研究方法,传统的思维方式将局部非平衡转化为整体的平衡,将整个系统看做平衡系统,而普利高津将一个系统从整体上看做是非平衡的,把一个非平衡态的问题转化为许多个局域平衡的问题来研究。

20世纪70年代,耗散结构理论之后,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建立了研究自组织系统有序演化的系统理论——协同学。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学科。协同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定态和非平衡相变。哈肯指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关键在于一个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子系统之间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就能够产生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或时空结构,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表现出新的有序状态。

三、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自组织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个基本的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说,系统状态是远离平衡态,即指系统的开发和流动;另一方面是说,系统结构为非平衡有序结构,即指对称性破缺的结构。

非平衡的含义是开放和流动,我们可以将“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表述为开放和流动是有序之源。“开放与流动”与耗散直接相关,耗散意指自由度较少的高品质能量向自由度较大的低品质能量转化,对于非平衡相变,外界给予系统的是高品质(低熵)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系统排出到外界的却是低品质(高熵)的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系统的熵减少而走向有序。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在这之中每一个个别系统都是有生有灭的。系统的产生,就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系统的发展,就是有序程度的提高;系统的消亡,就是从有序到无序的转化(如图2所示)。自然界的各种系统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哈肯认为,“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不断地相互探索新的位置、新的运动过程或新的反应过程,系统的很多部分都参与了这种过程。在不断地输入能量,或许还有新加入的物质的影响下,一种或几种共同的,也就是集体的运动或反应过程压倒了其他过程,通常我们认为系统这样所达到的新状态具有较高级的有序性。”开放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开放系统思维方式从有机观点出发,强调系统与环境的有机联系,从系统与环境保持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思维角度,去认识系统的稳定性和进化,从生命机体到一切物理世界。

非平衡导致的有序主要得益于非平衡的重要性质,对称性破缺就是非平衡显示的重要特征,也是一切事物演化发展的基本前提。非平衡就是对称性破缺,对称性破缺就是非平衡;平衡就是一种对称,对称也是一种平衡。系统要走向有序,就必须打破平衡,使对称性发生破缺,有序是对称性破缺的结果。所谓对称性破缺,是指一定变换下所表现的可变性,或对称性的降低。由于时间的不可逆以及空间的对称性破缺,世界才能产生有序性。没有对称性破缺,就不会产生宇宙。著名科学家图灵认为在非平衡或远离非平衡时,所有的生态都是对称的,对称性破缺是进化的重要依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将世界看成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物质世界中的任何系统都处于演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系统的结构,还是系统的功能,以至系统本身,都是系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阶段上的具体表现。而在这里,非平衡是系统演化更基本的现象,非平衡是系统演化的原因,非平衡是分析系统演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通过对非平衡和系统演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自组织理论的推动下,我们对非平衡条件下系统演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得其他学科也进行了非平衡方面的研究,如非平衡经济学、非平衡生态学等。

参考文献:

[1]姜璐,王德胜,于秀彬.从平衡到非平衡[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5).

生态平衡理论第9篇

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 要:尤金・奥德姆作为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整体性概念置于生态学中心地位,促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描绘了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每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已经达到目标,其目标就是健康有序的状态,实现“体内平衡”。奥德姆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并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阐述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关键词: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2-0042-02回顾生态学思想发展历史,从吉尔波特・怀特到林奈、达尔文,再从赫克尔到尤金・奥德姆,生态学家一直提供着不同的自然模式,帮助人们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不同时期生态学家们所提供的模式不尽相同,达尔文展现的是一个充满尖牙利爪和血腥气的为生存而竞争的自然,克莱门茨描绘的则是一个经历了演替而最终达到相对持久和稳定的生命共同体[1],而尤金・奥德姆研究发现各个自然有机体组成生态系统,有能力调节自身能量从不平衡达到平衡。一、尤金・奥德姆及其著作尤金・奥德姆(EugeneP・Odum,1913-2002),当代著名的生态学家,伊利诺伊大学博士,曾任职于佐治亚大学,美国生态学会主席。因其对生态学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泰勒生态学奖,这是美国生态学的最高荣誉奖。奥德姆在学业上走向成熟正是在环境保护主义刚刚兴起之时,他自己也变成了活跃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环境问题是广泛而复杂的,如此重要的问题需要宏伟的蓝图规划。生态学家必须向人们表明,地球的各个部分是怎样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并分清是哪些东西决定这个整体是健康的或有病的,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霍华德・奥德姆,站出来提供了这种统一的理论。从某种程度来说,奥德姆兄弟从其父亲著名的区域社会学家霍华德・w.奥德姆那里继承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习惯和个人价值观,他们相信能够获得一种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而不是陷于过分狭隘的零碎分析,他们希望能看到和谐广泛存在,在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出现和谐,而不是到处充斥着痛苦的、不相容的争斗。奥德姆最早认识到把能流应用于生态学原理的重要性,并使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同时向生态学家提供了一本治理这个地球的综合科学手册。特别是尤金・奥德姆编写的《生态学基础》,为该领域指明了方向,其第五版是奥德姆直到去世之前仍在修订的著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看做是他思想的最后定论[2]。这本著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其逻辑性、概念、综合性和把数学当做世界通用语言加以运用均对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有影响的生态学教科书。二、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基本观点奥德姆把生态学看做是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整体性的科学,把生态系统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生态学第一定理,也即研究生态系统生态学。奥德姆认为生态学研究必须形成统一的生态系统理论,并用数学、统计学术语精确描述,这样的研究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这种理论必须是整体性的,而不是简化的。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包含了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两重含义,必须拓展研究层次和尺度,重视对整体特性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不能完全还原为部分特性,对各个部分的加和研究也不能得出整体特性[3]。通过集中精力研究生态系统,奥德姆相信该领域马上就能从分歧中达成统一,并能提出一致的理论说明。他解释说,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机能单元,涉及一个既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包括一切有机体(例如“群落”)在内的单位,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从而便于能量的流动能在这个系统内达到具有非常明确特点的营养结构、生物的多样性和物质循环的目的。换句话说,生态系统对奥德姆以及这个词的发明者坦斯利来说,涉及的不仅仅是生物,它包括着生物和非生物两方面。奥德姆的教材第一部分,也是最长的一部分,预见性地论及了生态系统及其所属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能量转换、生物地理化学的循环、人类群落、物种群体等。这部书写道,所有的自然万物都组成一种等级结构,位居顶端的是生态系统。只有理解了这最高一级结构,才能以最好的方法去理解地球是如何组成的。奥德姆认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有“发展战略”――能够给整个自然界及各个单独的组成部分以总体方向的发展规划。当然,“战略”一词意味着生态系统也是能够为自己确定目标并能努力达到目标的有意识的存在,尽管奥德姆并不是很想突出这种结论,他只是认为生态系统跟有机物一样是自我调节发展的实体。它们的战略就是“在有效的能量供给和占优势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界限内,尽可能达到大而多样化的有机结构”[4]。他认为每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要么是正在向目标发展,要么就是已经达到了目标。这一战略是十分明白清楚、极易观测的,目标就是达到健康有序的状态,即他所说的“体内平衡”。这种状态与18世纪的自然学家发现的永恒的自然界秩序不同,体内平衡就像人体的健康平衡,不断被各种感染打乱并导致各种疾病,但同时身体也通过组织抵抗驱逐入侵。同样,生态系统经常被扰乱,但始终围绕着一个稳定点进行波动。一种健康的正常状态总是处于无穷无尽但很成功的斗争中以保持着这一稳定点。同时,奥德姆认为,生态系统的健康还要求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达到互惠共引与协同合作状态。它们从起初紧张的互相竞争向更协同共生的关系方向发展,就像珊瑚礁一样。可以说,它们知道,要共同努力合作来控制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并使之成为越来越舒适的栖息地,这样最终才有足够的力量来保护自己免受干旱水涝、严冬酷暑、寒冷炎热的轮流重袭,才能最大限度地吸收到所需营养。换句话说,自然界的统一原则就是有机物明白要协同合作才能控制周边的自然界,以求最大的效率和互惠互利[5]。奥德姆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三、尤金・奥德姆生态平衡论思想的现实意义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对于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生态平衡问题一直是现代生态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对此生态学家们提出了众多的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奥德姆描绘了“体内平衡”的生态系统平衡论范式,把整体性概念放在了生态学的中心地位,从而使整体性原理成为现代生态学的第一原理。同时,奥德姆的生态平衡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最突出的成就是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能量说,为生态系统开辟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新方法,提供了一个衡量和比较各种能量的共同尺度,找到了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进行综合分析的统一标准,发展和丰富了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学[6]。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是人与环境整体性的科学,发展了人类生态学,将人类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尝试提出许多跨领域的观念与理论,尤金・奥德姆认为,在自然界经历了大部分蛮荒时代之后,人类已经成为了最严重的干扰因素,因此他呼吁必须在政策上进行种种调整以规范人类的行为,这不仅描绘了人们对世界不同的理解图景,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现代生态思维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整合、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自然观的角度看,无序、多样性、暂时性、不稳定以及非线性关系开始成为生态学分析和研究的对象,生态学家从物理学的混沌理论中获得了理论支持。在混沌之后,又出现了复杂论。虽然生态学家强调变化的本质和各种干扰因素,努力摆脱过去的研究,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寻求秩序的梦想。复杂论试图寻找一种处在秩序与混沌边缘的平衡,划定混沌的界限与外延,这时平衡又开始作为一种广泛可能性而重新出现。奥德姆的平衡论范式在对自然界简单性认识的基础上达到了一种对生态世界的透明认识,但混沌论、复杂论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再把自然界看成和谐与简单相统一,而是面对混沌的自然,探索自然的复杂性。尽管如此,不容置疑的是,尤金・奥德姆及其兄弟的理论与观念对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奥德姆兄弟眼中,生态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在自然界中所发现的这种和谐,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和谐的人类共同体提供了一种模式,其蕴含的知识和思想要点包含了自然环境保护的全部含义而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引导人们努力回复到近似于自然界最初的健康和稳定状态,一批生态学家也自觉承担起弥补“人在大陆上已经造成的失衡”的责任。可以说,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尤金・奥德姆生态思想的提出具有不可取代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参考文献:[1]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J].世界历史,2004,(3):24-30.[2][美]奥德姆.生态学基础(第五版)[M].陆健健,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胡志刚,邹成效.论奥德姆的生态哲学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27(1):73-77.[4][美]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学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5]王国聘.探索自然的复杂性――现代生态自然观从平衡、混沌再到复杂的理论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01,(5):95-99.[6]李苏.生态学和经济学的桥梁――能值理论分析法述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62-6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