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通货膨胀的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8 15:02:41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1篇

从2007年第一季度开始,CPI的持续大幅上升是在连续5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峰值期发生的。投资和出口部门的过快扩张引起对货币贷款增长的过度需求,在国际通胀输入因素的冲击、影响下,形成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全面压力,猪肉、粮食和食油等食品价格首先大幅上涨,很快带动CPI迅速上升。一年多来,中央政府从收紧银根和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总需求拉动因素得到控制,猪肉、粮食和食油的供给状况明显改善,CPI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回落,降至8月份的4.9%。根据各方面研究分析,年内很可能还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但是,这种情况并不表明,本次国内通货膨胀已经进入尾声或基本结束,我们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还为时尚早。

虽然CPI在8月份回落到4.9%,但PPI仍在持续走高,8月份达到10A%。这就表明,现在有两个运行轨迹不同的价格传导在不同时点对通货膨胀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是食品价格传导对CPI的影响,一个是资源产品价格传导对PPI的影响,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食品本身就是一种最终消费产品,食品价格主要是猪肉、粮食和食油价格对CPI的传导过程比较简单,传导链条很短,一旦价格大幅上升,市场反应马上出现,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拉动CPI。食品价格在推动消费品涨价后,才开始向中间产品和资源型初级产品传导,并最后向其他消费品传导。资源产品的价格传导过程则有所不同,它首先从原材料和资源等初级产品的涨价压力开始,逐步向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传导。这个传导过程比较复杂,传导链条较长,市场反应比较缓慢,作用延续时间也较长。

现在,CPI的明显下降虽然是利好消息,但它对中间产品、资源型初级产品和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传导过程并未最后完成。PPI的继续高涨反映了资源产品的供求关系仍然非常紧张,其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传导还在继续之中,最后结果并不确定。现在经济增长已经降温,进入了调整性的下降区间,GDP增长率从2007年的11.9%下降到今年第三季度的10.3%,需求拉动因素明显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推动因素对当前通货膨胀的主导影响就特别凸现出来。

成本推动成为当前国内通货膨胀主要因素,最深层原因还是生产要素价格机制的扭曲,价格同价值长期背离。我国在国际市场中以价格优势赢得产品出口竞争力,是建立在低廉劳动力价格和低廉资源价格基础上的。我国劳动力报酬严重偏低。资料表明,从1990年到2005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下降了12%。从全球范围看,我国许多初级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和资源型产品的价格被严重低估。在全球能源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输入国内后,国内已无法继续维持原有低价供给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成本推动因素实际上是市场调节对长期价格扭曲的一种强行矫正。

当前成本推动已经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判断今后一段时间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和趋势,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CPI的高峰增长期已过,但回落基础并不稳定。决定国内CPI的关键在农产品价格。由于需求因素减弱,对农产品的社会总需求强度也会有所下降;农产品的供给增长则受到两方面的支撑:一是政府的扶持力度增强;二是农产品价格高涨吸引市场投资活动增加。这些因素使CPI在短期内一般不会重新出现刚刚过去的高峰水平。但是,国内农产品的市场化价格上涨还没有到位,PPI上涨对直接影响农产品成本的价格传导没有完成,农产品的出口也不可能长期受行政管制,再加上保持农产品总量规模的稳定增长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等等,农产品价格仍将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现在一切取决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如果某一供给环节发生逆转,也不排除还有价格大幅上涨推动CPI反弹的可能。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2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劳动力成本

一、研究货币供应量增速可以预测本轮通货膨胀趋势吗?

8月通货膨胀达6.2%,仍处于本轮通货膨胀上涨的高位。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终究是货币现象,没有前期的货币供应量加速,就不会出现后期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种解释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对中国货币与通货膨胀之间联系的解释未免有些轻率和简单。

货币主义通常认为长期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稳定的联系,主要是基于McCandless and Weber(1995)研究总结;在一些研究中,有些学者进一步认为货币供应甚至在短期内都可以提供关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较为可靠的预测和解释。

依据不同的货币定义,我们实证检验了取自110个国家、1950年-2010年跨时达60年的数据。考察了相当长时期里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以及不同口径下的货币供应环比增长率,发现,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之间在长期内确实存在相当紧密的联系。如果进一步把样本分为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两组,我们发现低通货膨胀水平的样本组,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之间的紧密程度明显减弱;只有在高通货膨胀水平的样本组,这一联系才比较明显。

二、研究菲利普斯曲线可以分析预测本轮通货膨胀吗?

新凯恩斯主义研究通货膨胀使用的工具是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型来解释通货膨胀水平:一是基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来解释;二是基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进行解释;最后是利用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缺口,和通货膨胀水平之间的关系来说明。当前的实证研究集中在最后一种菲利普斯曲线上。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的解释,经济增长缺口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有正向关系,经济增长缺口率为正,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长率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表示经济过热,会伴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反之经济缺口率为负,意味着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趋冷,通货有紧缩的压力。

西方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通常利用经济缺口和基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菲利普斯曲线来预测中期通货膨胀水平。实证研究显示,对西方发达经济体来说,利用这种方法预测通货膨胀水平的准确程度明显优于其他结构性模型的预测结果。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理论的成立都有前提,菲利普斯曲线有效性前提是价格粘性或工资粘性,经济缺口之所以能够预测通货膨胀水平,是因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存在着普遍的价格粘性。如果市场上不存在价格粘性,市场能即时出清,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水平也就丧失了预测能力。当前,中国市场上这种价格粘性相对较小,价格调整较为灵活,不具备菲利普斯曲线解释通货膨胀水平的前提条件,利用菲利普斯曲线不能很好的预测本轮通货膨胀趋势。

三、本轮通货膨胀上涨的特征

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组合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出现明显“相对滞涨”情形。2010年下半年以来的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组合非常差。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10.3%,大致对应的2011年6月份的通货膨胀同比增速为6.4%。相对于2004-2006年是中国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良好组合时期,经济增速下降了大约1个百分点,但通货膨胀却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

我们分离出超常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在05-06年接近12.0%,而目前增长速度只有9.0%左右。特别是在2011年2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速跌到9.0%以下,而同期通货膨胀的环比通货膨胀率仍在上升,经济已处于明显的“相对滞涨”情形。

四、成本推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在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商品价格依据经劳动生产率调整后的工资进行加成后生成,名义工资则依据通货膨胀预期设定,劳动力工资成本上升推动产品边际成本和价格上涨,价格连续上升又导致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进而推动名义工资进一步上涨。就形成了“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价格水平上升循环。我们对跨度1990年―2010年的中国季度相关数据的实证回归检验发现: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不同,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成本推动型特征,工资-成本螺旋上升正在成为这一阶段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重要机制。伴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老龄化的人口结构逐步形成,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殆尽,“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劳动力的实际工资以及工资收入比都将不断上升,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上涨存在持续的推动力。

然而“工资―价格”螺旋上升或者类似的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成立也是需要条件的。特别强调在成本加成定价下,成本推动价格上涨的必要条件是短期内需求对于价格变化不敏感,否则需求下降将切断成本传导渠道。我们利用城市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城镇居民食品消费行为,基本结论如下:大米、面粉和主要的肉类食品仍是生活必需品,发现其收入弹性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大米和面粉是富有价格弹性的商品,其价格弹性大于-1;肉类食品中牛羊肉价格弹性也较大,约-0.65左右,说明其相对富有弹性;蔬菜,猪肉和鱼类的价格弹性反映在下降,渐渐地由富有价格弹性的商品变成缺乏价格弹性的食品。进一步的数据显示低端的劳动力密集型商品价格弹性都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

五、通货膨胀前景趋势展望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正在走过“刘易斯拐点”,低端劳动力成本加速上升推动了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劳动力成本在服务部门也会产生较强的价格上涨推动力,导致未来的通货膨胀水平会比过去5年来得更高。

劳动力价格快速上升甚至加速上升,尤其是低端劳动力价格的加速上升,推动食品价格开始出现快速的上升。猪肉、蔬菜的价格涨速越来越快,其原因是农民外出务工机会成本的快速提高。粮食、糖、鸡蛋、土豆、棉花等其他农产品的价格快速上升,原因也是如此。比较一致的解释是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快速上升。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3篇

关键词:通货膨胀;信贷渠道;信贷规模;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一、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势头仍旧比较明显,而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型投资对需求的拉动、贷款和货币供应量的流动性过剩等因素使得价格呈现持续走高的态势,房价和食品价格的上涨就是较为明显的通胀表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的持续走高,防止经济滞胀、抑制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政府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探讨通货膨胀与信贷规模之间的关系,并建议从信贷和货币的角度对通货膨胀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调控。本文选取信贷渠道这一视角去研究通货膨胀的问题,并提出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通货膨胀与信贷渠道的关系

我们知道,金融机构信贷、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动态关系,完善的金融市场是确保信贷渠道通畅的重要基础,而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渠道的有效性,因为其会影响到信贷供给者的相关决策行为,而通货膨胀也会对金融市场上信贷双方的选择与决策产生影响,引起金融市场上信贷供给与信贷需求的变化,最终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和信贷效率。反过来,信贷政策的制定,又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制定出更多能够有效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和经济措施。

通过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的变化并不能直接导致信贷量的变化,虽然在通货膨胀时期,金融机构的信贷渠道会遭受一定的阻碍,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传导效率呈现下降的态势,但是,信贷规模的扩大也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后可以发现,近年来国内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成本上升诱发繁荣成本推动型膨胀和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结构型膨胀,而金融机构的信贷和货币供应链也是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加上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会对我国的通货膨胀产生长期而又相对剧烈的影响,因此信贷规模的扩大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形成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而金融机构信贷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具实效性,影响效果会显得相对突出和明显。因此,政府应当采取应当从紧的信贷政策和货币政策。

三、应对通货膨胀趋势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基于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信贷渠道等因素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采取更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相关措施和建议,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质量。

(一)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合理控制

对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进行有效控制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抑制通货膨胀、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部门要想更好地做好目前的经济工作,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实行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市场的消费需求以及投资过热等现象进行合理控制,进而促进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经济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合理引导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工作

由于信贷对于通货膨胀具有更明显、更快的短期影响效果,因此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规模和渠道进行合理控制,政府部门要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对信贷投放节奏和总投放量的把控,将金融结构的信贷工作水平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均衡性。其中,信贷指导工作主要涉及到金融结构信贷投放比例的合理划分、信贷规模的非理性增长、月度或季度之间的异常变动、信贷投放速度过猛或过快等。

(三)制定健全的通货膨胀衡量指标,实现对通货膨胀水平的动态监测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把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而CPI主要是由居住类价格和食品类价格构成,住房消费的权重偏低,很难准确反映房价上涨对居民购买力的影响以及居民住房支出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对传统的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进行优化,如对食品类价格的权重适当降低,适当提高居住类价格权重等。同时,中央银行要实现对通货膨胀的实时动态的监控,就需要及时对最新的经济与金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未来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水平进行有效的预测,合理运用各项调控工具。

(四)加强各调控政策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目前,央行应当将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并充分考虑到货币政策时滞性对通货膨胀调控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构建良好的信息采集和沟通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必须加强货币政策同其他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与配合,例如货币政策只有同财政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产业政策实现积极的协调与配合,才能对目前国内通货膨胀的趋势进行最有力的控制,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工作:①要实现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向稳健货币政策的适时转变,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②对政府的财政赤字进行有效控制,将财政性支出控制在适度范围之内;③继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防止房价的反弹和过快上涨;④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步伐,优化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四、结语

总之,货币供应量、信贷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我国的物价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效应和反向效应,我们应当准确把握住银行信贷对物价水平的积极影响和调控职能,制定更有利于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的经济政策,实现预期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的秩序稳定和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学叶,伍俊良,周广.我国银行信贷与物价指数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2]张学叶,林永强,周广.银行信贷规模与物价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7).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4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 货币供给 通货膨胀 状态空间模型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一直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2007年,我国出现了新一轮通货膨胀,2007年和2008年,CPI分别比上一年高4.5%和5.5%,2009年,虽然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CPI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快速恢复,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增大,2010年和2011年,CPI分别比上一年高4.5%和5.3%。2012年和2013年,我国CPI增长速度有所降低,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1%和2.5%,但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率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物价上涨,同时根据货币学派的观点,如果货币发行过多,也会引发通货膨胀,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研究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以确定我国过快的经济增长是否导致物价上涨,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是否对通货膨胀产生抑制作用,这对于弄清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并制定出更好的宏观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最早提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是古典学派,该学派提出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学派的创始人弗里德曼(1968)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现代货币数量论,指出在一国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长,将会导致通货膨胀。后来,弗里德曼等(1992)对美国1960-199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给、收入和物价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Gianni & Gabriel(2013)的研究表明,货币供给的增长是价格稳定风险的重要预警指标。在国内,陆云航(2005)、朱慧明和张钰( 2005)认为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姚远(2007)则认为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滞后性,长期内货币非中性。赵昕和刘玉峰(2013)则认为货币短期内非中性,长期中性,而货币对价格水平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有显著影响。

对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Gregorio(1993)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ollin(2006)则认为,当通货膨胀达到一定阈值后,对经济增长会有温和的正向刺激。在国内,王智勇(2008)认为,过快的经济增长会诱发通货膨胀的危险。王双正(2009)和陈朝旭(2011)的研究均发现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本文以前人的研究为基础,建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影响通货膨胀的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以2007-2013年我国月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和变化趋势。

变量选取、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用月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长率来表示通货膨胀的变化。由于我国没有公布GDP的月度数据,故选用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作为月度GDP增长率的变量。鉴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不仅能反映现实购买力,而且能反映潜在购买力,中央银行一般通过M2调整货币政策,因此本文选用M2增长率来反映货币供给的变化。本文的研究样本范围是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对于个别缺失的数据,采用移动平均线进行补齐。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月度同比增长率,故无需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对数化处理。

(二)模型构建

由于通货膨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具有不可预测性,用固定参数模型无法表现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故本文构建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分析和测度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本文将CPI作为测量方程的被解释变量,而将M2和GDP作为测量方程的解释变量,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并用卡尔曼虑波来估计弹性系数,模型如下:

测量方程:CPIt=c+αt×GDPt+βt×M2t+μt (1)

状态方程:αt=αt-1+ε1t (2)

βt=βt-1+ε2t (3)

实证分析

(一)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变化趋势分析

图1反映的是CPI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给增长率三个时间序列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变化趋势。从图中,大致可以看出两个变化特征:2008年和2009年,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三个时间序列的波动较为剧烈,2010年至2013年,我国宏观经济趋向稳定,三个时间序列的波动幅度显著降低;经济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CPI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而货币供给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CPI增长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则是相反的,由此可以得出假设:2007年至2013年,我国快速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而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则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

(二)单位根检验

在构建模型过程中,为避免时间序列出现伪回归现象,必须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三个时间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CPI、M2和GDP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但是通过一阶差分之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了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故所有序列都是一阶单整的。

(三)协整检验

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本文接下来采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来检验三个时间序列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10%显著性水平下,CPI、M2和GDP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这表明通货膨胀、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建立的状态空间模型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

(四)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eviews6.0 对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在eviews6.0中,该模型的定义为:

(4)

运用eviews6.0,估计出来的该模型参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看出,该模型各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模型估计效果较好。接下来,进一步对该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估计出来的状态空间模型的残差是平稳的,因此可以得出,该模型的卡尔曼滤波估计结果可靠。接下来,对模型估计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1.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图2是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反映的是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年初,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2007年3月到2007年9月,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转变为正。2007年4月到2007年10月,经济增长弹性系数迅速增长,并在10月份达到本年最高值,为0.1855。从2007年10月份开始,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弹性系数逐渐减小并转变为负,到2008年10月达到当年最低值,为-0.2860。2008年年底到2009年11月,宏观经济迅速复苏,经济增速加快,经济增长弹性系数也迅速增长,到2009年12月,达到当年的最大值,为0.3223。2010年和2011年,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经济增长弹性也比较稳定,一直在0.3和0.3223之间波动。从2012年初开始,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不过增速仍比较平稳,受此影响,经济增长弹性系数略有所降低,但仍相对稳定,在0.27和0.28之间波动。

2.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分析。图3是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变化趋势图,反映的是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动态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2007年,我国为应对新一轮通胀压力,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下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并呈下降趋势,到2007年10月,货币供给弹性系数达到当年最低值,为-0.3233。从2008年6月开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迅速加快,其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也转变为正,并逐渐增强,到2008年10月,货币供给弹性系数达到当年最大值,为0.2429。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逐渐复苏,虽然政府仍然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与前期相比有所收紧,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上半年,货币供给增长率逐渐降低,其对通货膨胀的正向影响也逐渐降低并转变为负,并在2010年2月达到最低值,为0.3520。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较为稳定,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也比较稳定,货币供给弹性系数在-0.34至-0.35之间波动。从2012年开始,为了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我国货币政策又有所宽松,货币供给增长速度略有加快,并保持相对稳定,由此,从2012开始,货币供给弹性系数有所提高,并保持在0.31至0.34之间波动。

图2和图3几乎是沿横轴对称分布的,这说明2007年至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相反的,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这验证了前文中提出的假设。2007年至2013年,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平均值为0.1965,而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为-0.2553,这说明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为显著。相比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变化情况与经济增长变化情况更一致,这说明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更敏感。此外,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变化较大,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的弹性系数则相对稳定,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2007年至2013年,月度经济增长率和月度货币供给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保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应对通货膨胀的关键。当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时候,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此时,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稳定,只需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政府应该适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经济体受到外在冲击的时候,应及时采取措施将这一外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第二,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及时准确地调整货币政策。本文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不高,这说明我国的货币政策在方向性和时效性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的研究,并及时准确地调整货币政策。

1.Milton Friedman.The Role of Monetary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8,58(1)

2.Friedman B M,Kuttner K N.Money,income,prices,and interest rat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2,82(3)

3.Gianni Amisano,Gabriel Fagan.Money growth and inflation:A regime switching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13(13)

4.陆云航.中国货币供应量、价格水平和GDP关系的经验研究:1952-2003[J].经济科学,2005(2)

5.朱慧明,张钰.基于ECM模型的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2005,18(5)

6.姚远.中国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及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7,21(2)

7.赵昕,刘玉峰.中国货币供应量、GDP和价格水平关系的再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3(3)

8.De Gregorio J.Inflation,taxation,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3,31(3)

9.Pollin R,Zhu A.Inf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a cross-country nonlinear analysis[J].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2006,28(4)

10.王智勇.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1981-2003)[J].山东社会科学,2008(1)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5篇

【关键词】M2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结构因素,输入型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对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学术界也形成了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货币因素引起的,即货币超发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另一方则认为非货币因素主导了我国的通货膨胀。那么结论究竟如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

二、文献综述

对于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原因,学术界也并未达成共识。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货币超量发行所引起的。范志勇【1】(2008)基于2000 年之后超额工资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检验, 提出货币供给而非超额工资增长导致了通货膨胀的观点。方勇、吴剑飞【2】(2010)基于开放宏观经济学框架和BVAR模型发现货币超发在长期和短期均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而另外一部分学者则提出了通货膨胀是由非货币因素所导致的。陈彦斌(2008)认为我国2003~2007年的通货膨胀, 同时具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特征, 但流动性过剩对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不明显。吴军等(2011)【3】年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出结论进入21世纪后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层面的货币、信用因素拉上的。

三、研究内容

(一)验证费雪方程式在我国的适用性

在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固定不变的前提下,根据费雪方程式MV=PY,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货币量(M)的增速大致等于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之和”。我们首先利用1994~2010年的数据来检验这一结论在中国的有效性。

从图1我们可以看到从1994年我国M2增长率总是高于实际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这与费雪方程式所得结论相悖,有些学者据此推断中国的通货膨胀是主要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对于这一观点,笔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才能确定。

(二)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吗?

1、变动趋势分析

首先我们来关注通货膨胀率与M2增长率是否具有一致的变动趋势。

通过观察1994~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和M2增长率,我们可以发现1994~1999这5年时间里,通货膨胀率与M2增长率的变动趋势较为一致,2000~2004年这种共同变动的趋势逐渐减弱,而从2005年开始,通货膨胀率和M2增长率的变动甚至逐渐开始出现背离。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发现在5%以上的通胀率与M2有比较一致的变动趋势,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459,;而小于5%的通货膨胀则与M2增长率的关联度不强,相关系数仅为-0.084695。因此,从二者变动的相关程度,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国近几年的高通货膨胀率与货币的超发可能并无直接的联系。

2、理论推导

1)假设的验证

根据费雪方程式可得,那么物价水平应该同时受到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影响。“货币量(M)的增速大致等于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之和”这一结论,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假定,就是货币流通速度是恒定的。但是在我国这一假定是否适用呢。

影响货币流通的因素主要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储蓄率等。首先考虑货币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随着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愈加频繁,实际货币需求趋于上升,而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趋于下降。再看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具有资金融通的作用,有助于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并不健全,存在着可供投资的金融资产和种类较少,市场化程度不足,价格传导不畅等一系列问题。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我国的储蓄率不断上升,因此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货币的流通速度。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中处于下降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很可能就会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带来的影响相抵消,那么货币供给的增加就不一定会造成物价的上涨。

2)反证法

假定我国近期的通货膨胀是由货币超发引起的,从理论角度出发这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我们关注这些影响是否实际发生了,来判断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如果中国的通货膨胀仅是由于国内的货币超发所引起的,那么这就是一个纯粹的货币现象。

那么我们考虑汇率决定模型,如果产出和需求都没有发生改变,在长期内,价格具有弹性,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将会导致价格的上升,同时会使本国货币贬值。但是,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2007、2008和2010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而且中国一直以来实际采取的名义锚是汇率,那么按照理论,人民币应该会有贬值的压力。但是实际情况是,从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值超过了20%。另一方面,如果仅是由于国内的货币供应量过剩,那么表现出来的应该是过多的货币追逐有限的商品,一般表现出来的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带动生产价格指数【4】。根据1994~2010年我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整体来看,好像是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要略微领先于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这一状况同样与理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不同。

(三)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其他因素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得到的分类价格指数来看,我们来观察一下不同种类的商品的价格上涨情况。总的来看,我国的价格水平上升具有结构性特征,不同种类的商品在价格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上度存在着差异。在2003~2012这十年中食品、烟酒、医疗保健、住房消费这几类的价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衣着以及交通与通信的消费价格则不断的下降。而家庭设备消费价格先下降后上升,娱乐文化教育类的消费价格则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在上升的变化。不仅如此,各类产品价格的上涨速度也不尽相同。其中,食品价格上升幅度最为迅猛,在较高的年份升值超过了10%,住房类消费次之,上涨幅度约为4%~5%,其他各类的价格则上涨较为温和,一般在2%左右。

1、结构性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由于在90年代到21实际初的几年,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这一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在全球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时,大量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随着中国加工技术的日益熟练和创新,规模效应的产生以及资源日益减少和生产对于资源的高度依赖性,都导致了工业原材料、初级产品相对于制成品和贸易品的相对价格变化。其中较明显的表现为家电设备和交通类消费价格的下跌。其次,随着国家对一些生产要素价格管制的放开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劳动力及土地资源等密集的先关部门成本激增,这集中体现在食品和房地产部门。最后中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进行拉动,存在着部分行业发展迅猛,甚至出现产能过剩,而另一部分行业无人问津,整体供给不足的不均衡状况。这也会直接导致不同类商品的相对价格的改变,造成价格体系的扭曲,最终导致结构性的通货膨胀。

2、输入型因素

从全球来看,结构性价格上涨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而是全球都面临的一个问题。首先,一直以来,如果不算我国的外汇储备,那我国长时间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态下,而且我国的进口产品90%以上都是以国外货币计价的,那么国外商品价格的上涨就很有可能引发我国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其次,由于我国近几年对于一些资源的需求急剧扩张,很多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近几年国际石油和原材料的几个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涨,这些影响也将通过大宗商品的进口传导到国内,使我国的初级产品大幅上涨。在2003年以后,我国的通货膨胀食品类价格上涨最为明显,而这很可能与国际粮食价格上升和粮食减产由密切的联系。最后,我们知道,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从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就开始不断升值。根据利率平价条件,本币的升值,将导致本国利率相对于以本币表示的外国利率上升,从而导致大量投机性资本的流入。除此之外,为了帮助美国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能够快速的复苏,美国政府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3轮量化宽松。这种行为无疑会造成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在美国经济前景尚未明朗,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情况下,这些热钱的首选就是新兴市场国家。尽管我国实行了资本管制,但还是无法完全遏制国际游资流入境内,而这些资金的流入将很可能会带来资产价格的上升。

三、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货币超发并不足以解释我国近年来的通货膨胀现象。总的来说,我国的通货膨胀应该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既有货币因素,同时还有结构和国外输入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范志勇:中国通货膨胀是工资成本推动型吗,《经济研究》,2008年第8期,102~112.

[2]方勇、吴剑飞:中国的通货膨胀:一个新开放宏观模型及其检验,《金融研究》,2010年第五期,13~28.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6篇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7篇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四次通货膨胀及湖南对外贸易情况分析

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通货膨胀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通货膨胀分别为从1988年开始的延续到90年代初的严重通胀,其通胀率为18%;1993、1994年的严重通货膨胀率最高达21.7%;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温和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3%左右 ;从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蔓延的通货膨胀,通胀率为6%

2.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通货膨胀中湖南对外贸易的情况

在通货膨胀的四个阶段,湖南的对外贸易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湖南省的出口总额在通货膨胀时期总体上是下降的趋势。在通货膨胀年份即四个通货膨胀阶段,出口总额都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下降。

(2)湖南省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年份进口总额有明显于其它年份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是由于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使得国外商品的价格优势和竞争力增强,当国外的商品相对于国内的商品具备这种优势,进口商会选择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那么进口总额就会会增加。

(3)湖南地区生产总值与外贸进口依存度在通货膨胀阶段呈同向趋势。外贸进出口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进出动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从最终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角度看,该指标还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外向程度。90年代以来,湖南省对外贸易得到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也有所上升。虽然湖南有一定的贸易顺差,但是作为一个内陆省份要发展经济就要走上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随着贸易顺差的减小将给湖南的拉动型通货膨胀带来影响。

二 、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影响的机理分析

1.通货膨胀通过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

从国外商品的价格传导途径看,前些年,我省对外商品出口连续走高,对外贸易连年出现顺差。主要是由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市场需求的增加。我省的主要进出口伙伴是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和地区。这些活跃的市场与地区对对外贸易中拉动出口增长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由于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国的主要价格指数都处于偏高位运行,出口成本的增加导致了出口总额的下滑。

我国通货膨胀具有结构性特征,即上游产品价格增幅较大,下游产品增幅较小。价格上涨趋势向下游传导时显示出一定的阻碍效果。如今,湖南已经形成依靠出口为主导的工业化、高储蓄率的货币、净出口和固定投资拉动的通货膨胀模式。湖南的进出口总额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下滑的趋势较明显。同时在一系列出口政策变化以及升值等影响下,有出口下降程度显著。净出口额的滑落的现象。固定投资比例的增加虽然并没有使得湖南省的对外贸易严重的紧急衰退,但是固定投资的份额在不断的增加,这表示着投资的持续增加将导致大量的产能过剩和不良贷款问题。短期内的投资过热虽然会引发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更加趋于严重。

2.通货膨胀通过成本传导途径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

成本传导途径的传导机制是:由于国际市场上石油、原材料等价格上涨,导致国内这些基础产品的输入价格增加,从而引起国内的价格上涨,并最终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目前国际油价已创新高,达104美元/桶。高油价进一步拉高了通货膨胀预期。自2003年开始,全球经济就处于一种扩张的态势,流动性开始逐渐过于剩于,国际市场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已出现了大幅上涨。湖南省进口贸易中的原料和燃料等初始生产要素是国内无法自产而又必需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引起物价上涨,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使得商品的出口价格上涨。对外贸易企业的劳动力的生活成本会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而要求更高的工资补贴。这对于外贸企业来说是一项较大的支出。特别是我省现在的出口一般是以制造业产品为主,劳动力的缺失会导致对外贸易的停顿.

三、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1.通货膨胀对湖南进出口总量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湖南出口总量的影响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出现通货膨胀的1994年出口总额比上年出口总额减少了3.25亿美元。而其他出现通货膨胀的年份,虽然没有直接的进出口额的下滑,但实际上却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达到相应的进出口水平,这说明了通货膨胀对出口相关的贸易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以2008年的通货膨胀为例分析, 2008年湖南省的进出口总额是84.09亿美元,而2010则下降到79.5亿美元。下降了4.59亿美元。我省主要的出口贸易方式是一般贸易,其对成本价格敏感;2008年的主要出口贸易行业是钢材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这些行业成本受原材料等初始生产要素的价格影响大。

(2)通货膨胀对湖南进口总量的影响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四次通货膨胀所对应的年份结合表一来分析。

从四个通货膨胀阶段所对应的反映湖南省进口总额的图3来看,四个柱状图基本成v字形态。这些数据反映的是通货膨胀之后的年份进口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的时期。1988年1989年的湖南进口总额分别高于1990年0.6亿美元和0.5亿美元。1994年到1995年也高于通货膨胀后的1996年1.12亿和0.96亿美元。2004年的数据显示湖南的进口总额高于2006年的2008年的湖南省进口总额是41.61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湖南进口总额猛增了25.69亿美元达到了67.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7.2%。这与之前未出现通货膨胀的年份的进口缓慢态势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国内的通货膨胀使然。

2.通货膨胀对湖南对外贸易产品的影响

2008年到2010年的通货膨胀时期,湖南省出口行业及所占比重都有一些变化,钢材行业由2008年的占总出口额的22%下降到2010的所占比例的15%,未锻造锰产品则是由2008年占湖南省的出口的5%到2010鲜少出口。虽然湖南省总的进出口额是增长的,但是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出口已不是拉动通货膨胀、发展对外贸易的强势增长点。

在进口的行业产品方面,机电产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经过2008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形势,机电产品的份额下降了5.91%,但是其他产品2008年到2010年的比重增加了20.61%,这说明在通货膨胀的形势下,进口产品的种类增加,进口份额逐渐趋于平衡。2008年占湖南进口产品第二位的铁矿砂及其精矿到了2010年有钢材产品所替代,钢材产品2010年占进口比重的15.01%,其原因可总结为国际原材料和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进口铁矿石等初级产品的成本大幅度提高,转而进口钢材成品更具有价格优势。湖南进口产品中的高科技术产品的份额也有增加,增幅0.6%,这是由于进口高科技术产品由于中国物价的上涨具有了价格的竞争力会带来进口额度的增加。

四 、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下加快湖南对外贸易的应对策略

湖南经济作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部分,在当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其影响是必然的,也是难已规避的,只有正视。积极探寻在国际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发展经济的策略,尽量减少因通货膨胀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1.加快湖南对外贸易的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通货膨胀对对外贸易中的影响中有抑制出口的影响,只有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的产品才能较少的受到波及。湖南省的进出口产品主要以机电产品为主,出口行业所提供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所占比例很小。 因此,我省要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鼓励和引导具有知识产权的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抓住机遇,扩展贸易空间。

2.完善出口措施减轻通货膨胀对出口的抑制

通货膨胀进一步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鼓励省内企业出口,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同时调整出口补贴的方向,将出口补贴的重点转向产品价值链的研发环节,调整现行的科研和技改政策,推进省内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促使湖南省产业获得动态的比较优势。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建立与国际市场同步的价格体系和适应目前市场经济运营环境的价格运行机制。同时也要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协调与管理,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引发贸易摩擦,导致出口市场和效益的流失。要强化对外贸易中中介机构的功能,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应提高现有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建立和完善涉外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外经贸管理部门及海关、外汇、保险、银行、商检等机构的网络化建设。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研发项目给予各方面的协助。

3.加强国际经济监测及预警

要应对通货膨胀对商品价格的影响,主要是要加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商品进出口数量与价格的监测及预警工作,充分发挥进出口对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调节的作用。我省以往的价格调控主要是局限于国内市场,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以及进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对国内市场供求总量与结构平衡的作用重视不够,以至于对外贸易没有很好地起到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和平抑国内价格波动的作用。

4.控制物价建立价格调节机制

为了防止通货膨胀对进出口商品的不利影响,需要建立一个物资储备和价格调节基金制度。主要以控制国内市场价格为主,同时防止国际市场的突变,以期减少对国内价格的影响,并根据国际市场的供应和需求进行调控。由于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通货膨胀将影响国内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稳定,会对湖南省内市场造成在冲击。为了确保国家的经济稳定和政治安全的食品,石油和其他重要的战略物资,建立健全物资储备基金制度和价格监管,以防止国际市场供求和市场价格在国内市场的变化引起的较大的影响。

5.加强金融对湖南外贸的服务和推进作用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8篇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通货膨胀的趋势第9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