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教育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4 16:55:48

高校教育的特点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高校;特殊体育;建议

残疾人体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八十年代刚刚兴起,到目前已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残疾人运动竞赛。相比之下,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深入研究有待提高。目前,在特殊学校就读的残疾学生基本上能保证至少9年的体育教育,而在占我国绝大多数就学残疾学生的辅读班和随班就读学校,残疾学生上体育课只能视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教师能力而定,个别能力差的残疾学生也许就无法上体育课。如今残疾人和正常人有了同等的机会进入了大学的殿堂,事实上,在我们呼吁教育公平,残疾学生享受与普通学生同样待遇时,我们仅仅做到了不歧视,而关怀是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实现与社会的融合,无论在学习还是体育教育上,认识到这一理念至关重要。特殊教育的发展本身就滞后于教育的发展,在高校体育系统中,特殊需要学生的体育教育一直处于长期被忽视的状态,虽有相关政策的保障,但由于缺乏监督执行的机制,加之体育学科本身在大学中就处于比较不受重视的地位,对这一部分人群的课程以及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本文针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加强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公平监督、约束与评价机制

在法制上重视、完善现有有关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真正实施,把高校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各种检查和评比。例如,纳入高校的评估体系。真正引起的高校重视,从而加大对残疾学生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师人员培养、完善适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的教材、场馆设施上的投入。

二、加强从事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当代,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但关于体育锻炼对残疾人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报道却极为少见。在国外,有些学者曾做过关于残疾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在国内,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位学者曾做过有关体育锻炼对弱智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研究。然而,大范围的关于各类残疾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要更好地开展残疾学生的体育活动必须有科研工作做保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不断地改进残疾学生体育运动方法,才能了解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以及体育活动带来的积极与消极结果;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做到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使康复锻炼知识、方法、运动处方原理等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实效。医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均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体育科学也应为特殊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种康复装置、康复手段、科学合理的锻炼处方是帮助残疾学生学会自立、自强的一种手段。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施行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贯彻执行,我们有必要重视和加强残疾学生体育教学与锻炼的科研工作。

三、教材选择“普适性”和“个别化”的统一

教材内容选择是特殊群体体育课程中的难点问题。从目前高校体育保健大纲来看,这个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原因,是难以切合特殊群体的特殊要求,特殊群体的特殊性在于其个体化,这和课程的普适性原则存在着矛盾。关键是如何创造一定条件,把这种矛盾统一起来,这和普通学生的因材施教原则是相通的。但是,由于特殊群体的个体差异性更大,难度也就相应突出,这是目前特殊群体体育教育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不同身体状况的学生应有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内容,进行个别化教学指导,但实际上由于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及其他原因,针对特殊群体的教材内容,只能满足普适性,对个体的特殊需要尚无解决手段。而且,在教材内容选择上,未能很好考虑科学的系统性与个体的实用性,对于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能达到什么目的,对特殊群体将来的终身体育习惯培养有什么帮助没有明确的目标,教材就不能不表现出相当严重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不看对象,一味片面追求养生康复,而传统的养生之道基本上是针对中年和老年的,忽略了这个群体首先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次才是有特殊体育需要的人群。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讲,特殊群体可以进入大学并和普通学生一样接受体育教育,这已经体现了形式上的平等或起点的平等,但受到人们对特殊群体认识的限制,人们还不能从多角度来考虑特殊体育教育,在这方面,我们的学术积累还比较薄弱。因而,还不可能真正实现全方位地帮助、教育特殊群体学生,要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非得把特殊群体体育教育的学术研究水准大大地提高不可。

四、设置一定的理论课

实践课是在理论课的指引下完成的,理论课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体育建立一定的理性认识。每一学期要开设一定量的理论课,理论课讲授关于残疾人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与身心健康、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应遵循的原则、怎样制定运动处方、传统保健内容的基础知识以及所学专项的技术、战术、竞赛规则、裁判法等。这样对学生强身益智、防病治病、涵养道德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作用,并为走上工作岗位继续坚持体育康复锻炼奠定了基础。

五、加强从事残疾学生体育教学的师资培养

师资培养应受到重视,并且培训内容、方式应发生大的变化。建立培训分级管理制,在加强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上,有计划、有系统和可持续的方式下增加特殊教育、心理和医学的一般训练,培养出各种专家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叶立群.特殊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管泽毅体育保健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6.

[3]张增林等.残疾人实践与研究[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8.

[4]郝传萍.浅谈残疾学生体育教育[M].北京:中国特殊教育,2000,3.

[5]张定平.普通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对策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3.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普通高等学校的思政教育有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及接班人的共同点,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相比具有“多样性”“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在现代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做好高职生的思政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特点

1.1“多样性”:高职教育思政教育学生来源问题

“多样性”是高职院校学生来源面临的基本问题。大学扩招使在校生生源质量发生着变化,作为大学招生最低层次的高职院校,目前绝大多数的高职在校生的整体素质是好的,有着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部分学生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由于是最后批次招生,学生进校时的录取分数有着较大的差距,一定程度上说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有较大的差异性且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可能被原所在学校认为是“差等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且缺乏自信,存在厌学情绪,追求不高,到高校来只是应付父母或者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后去混社会。他们对自己没有期望、缺乏远景规划,生活迷茫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在学校生活,导致思政教育的难度增加。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行一定的人生规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实现自我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现代大学生。

1.2“职业性”:高职思政教育需强调的基本特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及技能的训练,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学科教育培养研究型应用人才为目标,有着本质的差别。突出“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的思政教育要与其“职业性”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突出“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能与就业零对接,以较好的状态服务社会。

1.3“应用性”:高职思政教育需让学生明白的特性

“培养学生掌握……方面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具备……基本技能,能完成……方面的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着重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毕业生在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主要特点,而教学应以实际应用为主导,构建教授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1]。教育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能胜任某方面的工作,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相关工作。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必须紧紧扣住“应用性”这个特性,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基本特点,结合其专业特性,选择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教育,满足其职业应用性的特点,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1.4“实践性”:高职思政教育过程中需突出的特性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要求,高职院校教育需突出实践教育,其中实践教学课时量不得低于课时总量的50%。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相互并重,共同推进教育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思政教育不能只是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贯彻渗透思政教育。在“实践性”中贯彻渗透思政教育能更有效地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突出其“职业性”和“应用性”。要求我们在突出“实践性”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将教育的内容结合其专业特点满足其职业要求,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形成职业生涯自我规范,更好地完成职业工作任务。

1.5“开放性”:高职思政教育组织活动需明确的特性

高职思政教育具有“开放性”,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育活动较多,与外界接触较广泛。高职教育由于其特殊性和就业的导向,在教育过程中需依托于行业企业,且与之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并存在交叉教育的特点。由于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范围、时空都有所拓展,思政教育资源也得到了丰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除了做好校内的常规教育活动外,更应该注重在校外实习实训、在企业定岗实习、在社会实践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中与校外企业行业人员一起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正是由于“开放性”的特点,高校院校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各种教育力量及教育渠道全方位地开展思政教育,提高其实效性。

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功能及作用

2.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基本功能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在校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用以解决社会矛盾及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思想(意识形态)决定人的行为,指导人的活动,思政教育能使人正确展开行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思想中的精神要素驱动物质性要素的变化,它作用于物质性要素并能够对物质性要素产的成果具有预见性[2]。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培养什么养的人?为谁培养人?培养的人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何贡献?如何发挥正面效应?这些都是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营造适合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校园,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采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发挥思政教育的相关功能,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2.1.1导向功能

导向功能是思政教育需实现的最主要的功能,正确的引导才能使思政教育准确地向既定方向发展,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在面临问题的时候,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定的价值体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人的“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就在青少年时代。如何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分析、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及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区分是非曲直,明确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

2.1.2政治功能

政治功能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思政教育的另外一个主要功能,培养的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教育的基本要求。不管现在西方思想如何的影响,国际政治风云变化形势如何走向,我们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应进一步加强,同时需要在新的形势下与时俱进地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相适应。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主要政治目标就是稳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同时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政治目标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人民群众根本利益需要。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的政治功能实现要求,思政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符合国家政治要求,以党的政策方针为准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会而服务。

2.1.3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又以主要功能。经济是由人创造的,人是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重要最积极的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促进经济[3]。思政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服务,从而推进经济建设工作。思政教育培养的学生的正确的“三观”形式的较高觉悟及素养能让其在实际的工作中确保经济建设向着社会主义大方向发展提到得到相应的保障。采用各种教育内容及方法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确保学生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过程中思政教育与社会经济功能精密相连的体现。

2.1.4美育功能

美育功能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品德,塑造较完美的人格魅力,也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功能。高职院校学生来源问题的“多样性”,导致学生存在的差异性,这样导致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开放性”即广泛性和复杂性,这样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比其他专业教师更艰巨的教育任务,需结合专业学科的教育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及思想道德品德情操,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礼记章句》中提到的“盖其为教,优游和顺”就能较好地体现“和”的思想。我们要专业知识的教育过程中渗入人文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品德情操的塑造,使我们的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较高的职业素质同时具备温文尔雅的精神风貌。

2.2思政教育的作用为构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我们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一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谐促进发展,当前党和国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以确保发展。这样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的观念向倡导和谐促进发展的方向发展,培养符合当代要求的和谐人才,使他们成为未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观念更新与和谐发展的主渠道,和谐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的和谐校园建设,就是要系统地推动与协调整个教育活动和整个教育过程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力量[4]。思政教育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发挥“导向”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准确地判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大学生要拥有正确的工作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良的思想道德品德,才能为以后走向社会参与工作打下扎实的思想素养基础。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科学正确的“三观”。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导向”功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能正确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以及人与各种事物的关系,正确认知并处理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能与一切分裂势力做斗争,热爱自己的事业,具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创建和谐社会。

自身及外界的多种因素以至于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他们自己都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这样导致很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自卑、厌学、应付父母、混文凭等情绪。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及心血对于学生实施分层分级的教学,帮助完成学生树立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积极主动向学的蜕变。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积极向上,具有优良思想品德、具有人格魅力的当代大学生。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次的任务。这样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组织教学时注重其“职业性”、“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纪律”、“职业规划”、“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内容贯穿于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具备团队精神能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这样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与人为善的和谐合作精神的学生,才能在创建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太胜.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困境与改进策略[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44.

[2]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迈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97.

[3]张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01.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3篇

一、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1.特点。隐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被列入课程方案,同时学校也未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它仅以隐含、非计划、不明确或未被认识的课程形式存在。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与人际情境等,根据其内容可知,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丰富性、多样性与隐秘性等特点。隐性教育开展的过程具有内隐性,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三观、言行举止、道德素质等,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隐性教育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校园环境、教师举止、课堂氛围等均对学生有引导作用,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各异,因此,学生经思考而获得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2.价值。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促进学生主动接受。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难以有效实现,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为大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未能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其认识较为片面。如果大学生通过主动接受,将政治理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转变为其自身道德品质外化的行为,此时的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随之其将主动接受相应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其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为教育主体,又为教育客体,如果实施强制性教育,则可能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通过隐性教育,将教育信息渗透到各个方面,如:物质、制度与精神等,从多角度、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政发展,此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同时对教育内容的分析、理解、选择、吸收与改进,从而促进了自我提升。其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便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隐性教育开展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在独立、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

1.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两个关键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唯有二者有效的融合,才能够保证高校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经调查可知,思政教育的目的性越明显,学生对其抵触情绪越严重,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将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保证思政教育的成效,同时,在构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体系时,应以思政显性教育为价值导向,并且要准确把握二者的融合。一方面,注重思政教育的本质,明确内容的重要部分与非重要部分,借助隐性教育,让学生自主感受与学习,同时结合教育重点与难点,采用隐性教育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分析隐性教育资源,为了保证思政教育资源体系的有效构建,要尽量消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不合理性,教学实践中,传播正面、积极的思想,抵制负面、消极的思想,通常情况下,隐性教育实现需要特定的时间与环境,如果其影响力十分突出,难以控制,则应由隐性层面转变到显性层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将隐性教育的内涵、精华等逐渐渗透与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此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2.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隐性教育资源有着不同的形态,如:物质、精神等形态,其不具备独立性,各资源间相互影响,逐渐构成了统一的体系。在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并对其展开积极了探索与挖掘。在学校领导方面,应明确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发展规划,通过校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在学生方面,经过教师的指导与设计,大学生应关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如:教师举止、校园布置、人际关系等,借助隐性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涵与气质。综上所述,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十分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展其功效,文本分析了思政隐性教育的特点与价值,并阐述了几点利用隐性教育资源的策略,相信,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世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开发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56-257.

[2]张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功能的扩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29-32.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德国 高校创业教育 制度环境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半个世纪以来,创业教育在德国各高校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大学生创业,为推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做出贡献。本文介绍德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发展过程,从中学习和借鉴创新能力培养和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以有助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德国高校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发展状况

构建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的基础框架。德国在推动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

首先,成立以大学为依托结合中小企业发展为一体的研究机构,开展创业和创新方面的研究。

其次,1978年成立创业文献数据库(ELIDA)。该数据库已发展为拥有超过22000种资料,出版以创业专题为主的系列读物①。

再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制度。首先在商贸和手工业培训为主的非全日制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然后在全日制大学正式开创业教育课。据统计2002年创业教授席位在德国高校增加到39位,创业研究的领域逐渐从工商管理专业扩展到其他专业,形成了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基础,结合各高校特色的创业研究和创业教育体系。如波茨坦大学偏重艺术设计的创新培训课程,柏林洪堡大学的高新技术创业理念培训,科特布斯大学的专业创新课程等。

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与高校相结合。首先,德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的大力支持。许多大型企业,如西门子、大众、拜耳等公司定期举行创意大赛,项目众多。从公司研究课题到社会公益创业等项目吸引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参加,有利于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创新的动态和前沿技术的发展状况。

其次,从资金上对大学生的创业和高校创业教育给予支持。从1999~2001年,德国政府投入了4200万马克支持高校创业教育②。同时各大高校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创业基金,创办创新公司。根据经济业发展合作组织的调查,为了促进洪堡大学教师和大学生把高新技术和知识一站式转化到市场,柏林洪堡大学于2005年自筹资金成立创业服务公司,到2008年收益已经达到450万欧元③。其合作伙伴包括:柏林Adlershof科技园、Juelich研究中心、柏林公共发展银行、技术培训中心、伯克利的TTB西门子等。

莱比锡大学自2006年成立创业中心,年平均投资50万欧元,另为生物技术和制药每年追加26万欧元的创业活动基金。到2011莱比锡大学年已成立250个公司,近3000名大学生和员工参加了此次项目④。投资方为欧洲社会基金、联邦经济和技术部、萨克森州立经济、技术和交通部、萨克森州科学和文化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使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发展,也为企业带来新的创新研发思想,有利于促进产一学一研的良性循环。

创业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践。德国发展创业教育促进了微小企业的创办,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公益创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首先,德国的创业教育针对性强。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基础选择不同的学校,如职业培训中专学校,职业高等学校或综合性大学。职业培训学校和职业高等学校注重培养一技之长,更多进行生存性创业教育,而在综合性大学创业教育更注重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的创新理念和商业模式运作,对创业精英和高质量的创业项目进行重点扶持。柏林工大的大学校园孵化器便是促进这种知识转化的一个很好的实证。一些大学生毕业生富有创意的高科技设计或作品,或者市场定位准确的商业运作模式,都可以得到进驻孵化器的机会。进驻的创业团队从商业计划书策划到创办企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如商业运作或技术支持等问题,都可以得到大学校园孵化器导师的指导和支持。这样有针对性扶持成立的公司技术含量比较高,创新性强,走出孵化器时,有些创办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有些通过并购或重组转化到大公司,还有一些把知识产权出售给有意愿的公司。

其次,德国教授非常重视创业教育和实践相结合,对创业教育的目的及创业教育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有深刻的理解。以柏林自由大学为例,Faltin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向学校和社会定期开办创业培训和年度创业峰会。他从自己创业经历中分析影响创业的因素,剖析在创业过程中各种创新理念形成的原因和模式,认为创业教育要强调创新思想的产生,充分挖掘创业者的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理念并运用到商业模式中。这种强调创新理念,并培养人们在实践中发掘创业机会和创新思想的教学方式,深受大学生和社会创业人士的欢迎和肯定。

注重宏观和微观创业环境建设。宏观的创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⑤。在优化经济创业环境后,初创企业享有平等的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信息透明,银行低息或免息等;在政治环境方面私有财产权和专利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在创业文化氛围方面也有很多尝试和努力,例如强调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培养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冒险精神;表彰长期致力于创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并产生积极社会影响的学术精英,柏林自由大学的Faltin教授曾获得德国总统表彰。

另外银行和大型公司积极成立投资基金,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最终成为人类创造文明史上的核心价值之一。”⑥这也是大学创业教育对人类文明发展应完成的使命之一。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两种类型,在注重构建宏观社会创业环境的同时,德国的校园创业环境也得到优化和保护,从而对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起到了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的作用。

创业孵化器定期组织创业知识讲座和创业培训,随时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技术和法律等多方位咨询,大学生在创业阶段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如入驻柏林工业孵化器的大学生每月有2600欧元的生活费(是柏林地区最低生活保障金的3倍多),这对创业和微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

德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构建和完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首先,加强对微小创新企业的研究,对开展创业教育十分必要。因为微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正是创业教育应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如果缺少对微小企业的研究,创业教育便会缺乏针对性和实战要求,使创业教育陷入盲目性。

其次,通过在大学建立创业教育教授席位制度,保证创业教育研究和教学质量。因为人的创造性是不能像具体技能和技巧那样教授和传授的,要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加强与有实力公司的横向联系。

再次,德国不仅在创业教育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大学的教授席位制度,通过成立创业研究论坛促进创业研究,还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与专业课程相适应的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了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我国目前在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需要不断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国家政策和机制建设与大学创业教育体系的架构和衔接,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开出一片沃土。

最后,政府应鼓励和支持高校采取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加强各学科间的融合,推动创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高校不仅要研究生存创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机会创业的质量和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关注中小企业发展和公益创业等课题的研究,逐步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基础框架。

培养创业文化环境。国家和经济发生深远变革是因为创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领导方式⑦。创业社会文化环境有助于提升创业机会开发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整个社会的创业意识;二、创业示范作用;三、特殊的文化理念。一些学者认为一方面创业活动发达的地区,由于创业者受到共同创业价值观的相互影响,更多的人勇于参加创业实践,从而促进创业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的社会赞许性有助于有创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人成就自己的创业⑧。我国的温州模式就是成功的范例,由于受到永嘉文化思想的影响,温州人利用其独特的社会资源和各方面的优势,成功发展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地区私有经济发展模式。如何加强创业文化的培养?

首先,建立一个能够融合经济、艺术和社会活动为一体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文化,不仅需要强调创新改革,还需要全体社会力量长期的培养和发展。这包括社会对创业文化价值观的赞许,对创业失败的接受和创业信息的共享。

其次,政府需大力扶持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包括资金支持、政策支持、资源共享和机会平等,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规范性,以推动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

再次,高校要营造一个由社会组织、高校与社会企业跨界合作的创业教育模式。例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对参赛作品进行跟踪辅导,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营造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注重实践,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高校创业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即培养大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解释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⑨。

高校创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以创业开公司为目的创业培训。接受创业教育不是无奈之举,而是为人生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就业率,但创业教育的本质不是为了仅仅提高就业率而设立。对创业内涵的理解是个导向问题。对创业理念和内涵理解不够,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的创业教师对于“什么是创业”、“为何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应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创业教育应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第一,借鉴德国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大学生入学开始就把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建立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重视创业教育与高校的专业特点相结合,突出高校的创业特色。虽然我国不乏知名高校为此做出不懈努力,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特色和模式,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中心、上海复旦大学的创业中心等。但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应普遍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加强技术创新,注重理念创新和商业运作模式的融合。

第三,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各院系特点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创业选修课,增设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创新思维培养》、《创业学》等课程。根据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设计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从普及到筛选,再到重点扶持,把生存创业和机会创业教育区分开来,对于有创业冲动和潜质的学生进行精英式培养,满足创业启蒙和创业实践的不同需求,为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第四,努力培养有高新技术和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意,促其成功。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教授席位还有待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需要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多渠道集结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选聘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各种类型的创业经验与教训。邀请社会力量加入到创新和创业过程中,参与项目的选题和合作,选拔出部分应用性强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第五,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加强对创新能力、内趋力、冒险精神和超前行动力等心理特质的培养,鼓励具有创业素质的大学生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结语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缺乏创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建设,师资力量匮乏,大学生参与度和成功创业率低等诸多问题,还需要一个长期改进,完善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借鉴德国的创业教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加强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研究,促进社会创新力量和高校间合作,逐渐走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

【注释】

①④Heinz K. A study on the Stat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t German Speaking Universities and Polytechnics. http:///DWD/_621/upload/media_1450.pdf

②王森:“德国政府支持大学创业-EXIST 计划概要”,《全球科技经济望》,2002年第3期,第30页。

③Universitie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Criteria and Examples of Good Practice. http:///cfe/leed/43201452.pdf

⑤Scott Shane:2003“A general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the Environment Context of Entrepreneurship ”, p.147

⑥ Faltin G.Creating Culture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shi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y,2001,2(1):pp.132-137.

⑦李丽:“美国大学创业教育评析”,《高教探索》, 2012年第4期,第57~61页。

⑧PARSONS,TALCOTT,and KROEBE,A. L.,(1958),“The Concepts of Culture and of Social Syst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p582-p583.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5篇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实施的是全面主义的道德教育方式,也就是不专门开设一门道德教育课程,而是将道德教育融合在各科教育之中,其途径主要有四条:

1.通过正式的课程,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进行。不管是美国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和建议,还是学校实际的教育情况,美国通过学校正式课程,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已成为主要的途径之一。在美国的正式课程中,人文和社会学科是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人文和社会学科课程主要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公民学等,包括民主问题、社会问题、美国问题、现代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他们注重各科教学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著名的《耶鲁报告》及其提出者认为:“传统的古典课程在具有精神训练因素的同时还有道德训练的因素。例如:古典语言中的句法是十分难学的,或许已经失去了使用价值,但是学习这种句法仍被认为是有益的。因为,学习句法所形成的坚韧性及自我克制精神可以对个性与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确定的作用。”《哈佛报告》及其提出者从更广泛、更现代的角度论述了同样的观点:自由教育、博雅教育或普通的课程中内涵的理性的与道德的因素对于学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与巨大的。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通过普通教育课程进行道德教育。如哥伦比亚大学就规定,任何专业的本科学生,首先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专业课,西方思想史、美国现代文明、政治、哲学、经济等学科,都是本科生必修的基础课。这类课程政治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充满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观。

2.通过各种活动,以参与的方式来进行。在美国高校中,各种各样的校内校外活动频繁。利用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讨论会。学生可以联系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具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以及使学生面对一些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社会活动。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会政治活动,一类是社会服务活动。三是角色扮演活动。角色扮演能为学生提供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的机会,如组织模拟法庭,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了解审判程序,思考一些社会问题;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制定出若干规定并说出理由。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探讨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结果等,这是发展社会意识、加强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四是学生组织活动。在美国,各高校各类组织活动相当活跃,仅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 学会或协会供学生们相互联络,发展共同的兴趣、才能和业余爱好。特别指出的是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生从直接与间接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学会”的不只是公平竞争与集体协作等观念,还有关于诚实、正直等方面的品性。

3.通过心理咨询,以指导的方式来进行。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款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则,工作人员都是卫生保健、精神治疗、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大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剧疗法等。在美国,约有一半大学生在四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中接受过这类服务。

4.通过公共环境,以情境熏染的方式来进行。美国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美国生活方式来生活。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众多的博物馆,全市几乎没有工厂和企业,居民三分之二是公务人员。国家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象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这样耗资不计其数、规模宏大的场所,在华盛顿就有十几所,各种参观点就有一百多处。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就连一个消防队也都要挂上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路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公共环境成了无所不在“泛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由于美国社会的多元化背景及至今尚无一个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育体制,高校德育实践做法多样,不过就其主流和趋势而言,当代美国高校德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实践。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众多的道德教育理论,对学校的道德教育产生极大影响。许多学校往往将理论模式用于实践,在许多方法上往往也反映出理论具有的指导作用。

2.注重全面渗透性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方式的教育。美国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各门课程的渗透性的间接方式来进行,而不是专门开设一门孤立的道德课,以说教和灌输的方式进行。一方面美国的国情不允许强行灌输某一种价值观,另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价值观的教育不可能仅限于每天几小时的教学中。

转贴于 3.注重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美国学校道德教育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较强调学校如何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开设各种课程和组织各种活动来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4.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美国学校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较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5.信奉多元性和自主性,促使学生能动地养成思想品德。多元性除了表现在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强求一致,但要求学生要学会相互尊重外,还表现在学校德育没有全国统一的要求,50个州各行其是。自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学生个性、启发诱导和自主选择,强调在多元、多变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学生自主意识、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精神的塑造。

三、几点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在德育工作方面得到以下启示。

1.要重视发挥教学主渠道的渗透性德育的作用。随着学分制的实施与完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纯而又纯的德育工作时间会越来越少,靠增加时间的办法来加强道德教育已不可能也不必要,唯一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德育中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道德教育与活动性德育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重视体育类社团活动与体育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2.要重视咨询指导,发挥其指导性德育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德育工作方式的转变,以“一对一”为主的咨询指导工作会越来越多,因为德育工作不是空对空的,它是与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分不开的,因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政治思想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与行为指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工作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服务。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要加强对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学校要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氛围。

3.学校德育必须适时调整、自我更新,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德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无视社会需要,应当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转换职能,调整内容,更新方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70年代美国学校德育根据多元、多变的社会现实,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增强其参与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仍不无借鉴意义。因为,在当今改革开放的社会面前,如果还是采取简单地肯定一些价值观否定另一些价值观的方式教育学生,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价值观的混乱,从而影响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4.教育工作有规律可循,应当加强德育研究和理论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德育理论建设,而且富有创新性。他们运用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多侧面研究道德教育工作,注重教育理论对德育实践的指导,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目前德育工作之所以效益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实际,缺少实验依据,理论过于抽象,德育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因此,我们要加强道德教育理论的跨学科研究,重视德育实验工作,努力增强德育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为提高德育工作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魏贤超:《欧美高等学校道德教育史考察》,《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数据形势思政教育

1大数据的含义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未来学家———阿尔夫托夫勒最先提出“大数据”的概念,并认为:大数据形势可以算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佳佐证”。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很多专家学者都在不断地加强对大数据的探索与研究。近年来,在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的兴起与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始在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覆盖。其中,美国最初关于大数据方面的研究为相关专家、学者对现代大数据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当前国际上对大数据的定义依然存在分歧。我国很多学者都认为,现代的大数据是一种超过了传统分析数据软件的单位;大数据技术的容量非常强大,可以在信息交换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价值,推动了现代知识经济的发展。综合学术领域的相关理论,可将大数据当作传统的IT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中感知、获取数据信息的集合。总之,大数据时代下呈现以下优势,即信息海量化、传播快速化、知识的获取多样化。

2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创新体现

2.1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数据化

大数据背景下,一些数据信息仅需通过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分析,就能够将数据载入到思政教育的数据库里,因此,将大数据结合在高校的思政教育体系中,可以创新教材内容,实现内容的数据化。数据化是指学校的教育工作人员对教育客体展开信息的采集,并量化地分析、处理相关信息数据。另外,教育者能够利用一些文字信息、关键词等,可以判断客体的思想在发展、变化中的实际效用,以便把握好客体的思维流向。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教育客体在微信、微博、搜索软件等其他现代信息载体上的使用情况,数据化地分析出教育客体的情感变化的人际关系,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得到更加精准化的发展方向。

2.2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丰富化

大数据形势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途径。思政教育渠道中的信息包括了图片、文档等传统化结构的信息数据,还有视频、音频等非结构、半结构的信息。教育人员可以将客体的详细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家庭成员等完备地储存于教育系统,以便获取客体关注的阅读、购物、搜索引擎的资料,以及客体已经上传至网站的各种资料数据等。这种海量的数据资源和多元化信息获取方式,有利于学校的教育人员更好地掌握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并进行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体系。

3高职院校在大数据中开展思政教育的部分困难

3.1教育人员的地位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政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重要输出者。同时,师生之间建立的是单向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正因如此,开展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并不太好。而大数据的发展形势中,思政教育的这个现状得到了有效的改变。大数据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即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特点,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衍生物,学生们在教育中没有了拘束限制,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在现代大数据形势的发展中,新媒体的衍生使得学生们的身边有了越来越多的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而高职学生们涉世不深,极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使得教育人员的主导身份受到极大的冲击。在学生们受到错误社会思想的误导时,教师不能及时地进行归正干预,使得虚假不良的信息不断地影响和侵蚀学生们的思想,让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工作面临着困境。

3.2教育技术上的困境

大数据形势中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不断地依赖于大数据的技术模式。虽然现代的电子平台、信息网络中心、社交网站均可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然而,为了让海量信息有效地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活动中,数据的储存、筛选和分类等工作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重点难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数据信息的有效利用。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具有真实性、密度大、分布广等特征,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做好信息数据的技术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另外,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85%的教师都不能有效地对大量的信息数据进行真实精确的筛选,使得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另一种困境。

4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策略

4.1改进教育方式,突出教师的主导性

大数据时代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有了创新性的特征,同时,也让教育工作面临了一定的困难。为了有效地管理好海量的数据信息,保障思政教育工作有精准的发展目标,创新教育工作的实行模式,高效地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以下两点开展工作。第一,发挥大数据技术的预测功能。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明确大数据时代的双面性,并积极地做好预测。重点注意科学化分析信息数据的工作,预测学生在特定环境中的思维想法,在其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预先设计好思政教育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以防学生受到虚假、不良信息的影响迷惑。第二,教师在工作中创新话语方式。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在社交网络语言的学习和认识,提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正确地引导学生,让虚假的信息远离学生。

4.2科学化组建教育团队,促进大数据的融合

大数据形势中,保证大数据的技术和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地进行创新性的融合,才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出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因此,采用更科学化的方式打造教育团队,提升教育工作者掌握技术、综合性分析能力非常重要。组建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提高学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运用大数据技术的能力。不断地开展针对学校教育者的教育培训工作,以此提高教育工作者对信息数据的运用意识与敏感度。遇到实际的教育问题时,应该运用信息分析的筛选功能,来预测思政教育的工作,实现学校创新性优化教育模式的目的。第二,选择一些网络技术能力强、分析数据能力强,且具有先进政治思想的综合性人才,充实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团队,促进教育团队提高综合性的能力。

4.3树立现代大数据的理念,保证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

在创新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树立起大数据技术的信息理念是运用教育技术的有力保障。在大数据发展中,数据的运用价值不断地彰显在实际发展中,信息数据的运用中,让个人的信息也失去了安全上的保障,人们的网上聊天数据记录和发布的信息都可以轻易地被他人获取。因此,完善地保管好个人的信息数据,树立起现代大数据技术的理念,明确现代个人信息的共享性和隐私性,是我国高职院校里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数据信息意识。另外,教育者还要不断地强化对数据信息的敏感度,能够在搜索学生信息时,及时地发现信息数据里存在的部分问题,运用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推理,有效地树立其大数据的技术观念,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在大数据形势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精准度。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7篇

诚信教育是指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诚信理论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自觉地消化吸收并转化为个人的需要,从而形成诚信品质的复杂教育过程。高校诚信教育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践行性。诚信教育与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各类智育有所不同。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其内容是受教育者以前不了解的崭新的内容,受教育者始终处于被吸引的状态。而诚信教育的内容没有更多的玄奥难懂的道理,解决的主要是“诚”与不“诚”和“行”与不“行”的矛盾。诚信教育不仅要求受教育者对诚信概念进行理解,更注重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实践,通过行为训练培养诚信情感、坚定诚信意志、涵养诚信人格。因此,诚信教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践行性。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诚信教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没有这一条件,受教育者就会缺乏起码的把诚信教育内容与目标内化为“信”并外显为具体的“行”的能力。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通常是以知为开端,并逐步实现情、意、行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提高认识、丰富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几个基本环节,并且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往往同时起作用。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单纯地从某一方面施加教育或影响是很难奏效的。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就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行为;没有道德行为,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就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没有情感的支持,认识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与“行”就缺乏内在的力量;没有坚定意志,则会使“知”易动摇,“情”难控制,“行”不能坚持。

2.认同性。诚信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激情,活生生的人,作为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他们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些主体性的表现并不因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的地位而泯灭。因此,诚信教育实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受教育者的主动性,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审控等自我教育过程达到净化心灵,更取决于受教育者对诚信教育目的的价值认同。

3.高难度性。诚信教育的高难度性主要体现为影响主体诚信品质形成的渠道是多样的、复杂的。任何人的诚信品质都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任何人的诚信品质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它受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但又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养成高尚的诚信品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绝大多数人首先关心的是自己的职业前途与职业技能,因为职业前途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去专修诚信品质课程,因为诚信教育除了在特定的课堂上进行外,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或渠道去实现。而在诚信教育活动中,一般地说理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并不具有超凡的新颖性,基本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不讲自明,而且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需要知、情、意、行多方面的平衡发展,这比单纯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复杂得多。特别是对某种已经形成的立场、感情和习惯加以改造,就更加困难。何况诚信观念的形成源于生活经验的体悟远远超出他人的知识传播与灌输。这是诚信教育比知识教育、工具和理性方面的各门学科的教育难度大得多的原因所在。

4.渗透性。所谓渗透性,指诚信教育遵循人的思想受“综合影响”形成与“渐次发展”的规律,把诚信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去,与各项具体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合各种教育因素及中介,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循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不是就诚信论诚信,只讲主观不讲客观,而是联系客观条件,结合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生活实际,运用一定的载体来做。这就与其他的教育不同,诚信教育工作不只局限于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而是各项业务工作人员都参与的工作。同时,人们诚信品质的形成、变化、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起伏的,影响诚信形成、变化、发展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加上人们个性特点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思想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综合采取各种不同的教育手段,交替使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全面、系统地把握思想发展变化的状况,综合地开展诚信教育,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分析和解决问题。

我国高校诚信教育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诚信教育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和艺术,使教育对象得到美的感染、善的诱导和真的启迪,这是提高诚信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1.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的统一。诚信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的活动和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要重视他律教育与自律教育的统一。但是,目前在他律教育方面正面临着诚信道德认知教育少,他律约束不到位的局面,一是没有明确的诚信教育的目标。仅在《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上提出了“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和“诚实守信”的要求,没有明确地提出诚信方面的层次要求,更没有针对大学生思想实际的诚信教育的内容要求;二是诚信教育在高校德育中所占比重较低,在以往的德育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既便是作为必修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时也少,讲解不深、不足;三是诚信品德教育的实践性环节十分薄弱,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由学生管理部门管理,与诚信品德教育相脱节。在自律教育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已经具有了独立思考和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是,在目前的诚信教育中,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仍然重视不够,对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视,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必须重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内容进行审视,在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 建立符合大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系统的诚信教育目标体系,开展以大学生为主体的主题诚信教育;在管理上,必须实现制度化,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 把大学生在校的诚信表现用制度加以规范,使得每一个人在自律基础上,通过制度渠道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数据、事实和行为来标明大学生的诚信度。另外,他律的东西还必须渗透于个人的内心转化为自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自律也不仅仅是自律,因为自律也是他律的东西深入到个人内心的结果。所以进行诚信教育非常重要的是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自主性,使受教育者感受他们自己是能动的主体和自己行为的承担者,外界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他们自己的认同和选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诚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并使自己的主体性尽快发展到较高阶段,尽可能多地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参与诚信教育的过程。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育人;高校素质教育;德育功能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高雅的艺术行为。能够给人一种美的力量,是人类精神的财富和文明的标志。音乐的类型多样,人们对不同类型的音乐,感触也呈现出不同感知。优美的音乐能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让人感受到正能量地传递。在现今的大学音乐教育中,资源分布不均、课程被其他专业课替代、授课结构单一等问题依然很普遍。音乐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其内在的“育人”功能也随着音乐教育的深化而逐渐的突显出价值。针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道德的方面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就高校音乐素质教育“德育”功能进行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论证大学生德育的渗透。文笔稚嫩,见解肤浅,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正。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国家音乐艺术教育的水平是这个国家人文发展水平的主要代表之一,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也逐渐地增大了需求与高度。中国传统音乐在近些年被逐渐重视起来,在一些古老传统的音乐文化被重新讲解重新诠释的时候,中华民族整体的音乐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也随之被重视起来。用中国传统音乐教学,能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美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创造美。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媒介,可以在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的同时使中国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承。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国乐中蕴含的中国文化融入音乐情感体验之中,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一些正确的音乐方法,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进步。雷华在《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1一文中曾经说到:“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是两种并存的艺术形态,两者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是由于创作者和欣赏群体的不同,才有了满足不同需要的不同的形式。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可以塑造人格美、才能美和行为美,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两种艺术形态相互借鉴与渗透,它们并非相互对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取长补短,并在不同历史阶段甚至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转换。”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与特点

(一)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音乐艺术品种非常丰富。这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音乐善于抒发人的情绪,表达人的思想,与人的生存与成长紧密相连。音乐是声音符号,它是一门通过听觉来影响大脑神经的艺术。节奏和旋律是音乐中基本的两个要素,中国传统音乐分为声乐、器乐两个大部门。爱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的共性。音乐实际上是带有个人特色的,每一曲音乐的创作都体现着作者当时的心情以及思考,更体现着当时年代的背景。中国传统音乐中就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优秀品格,这些传统音乐中带着时代的印记,也带着中国人的优秀血脉。正如开篇所说,音乐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意识,从而影响人格,从发觉大学生兴趣和潜力开始,在不断地日积月累的影响下,讲中国传统音乐中蕴含的优秀内涵提升为一种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在形成之后具有稳定而持久的特点,像毅力、耐心等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大学生的音乐教育除了以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格从而激励大学生学习为目的之外,更是以其本身作为大学生反映情感以及价值观的一个途径为目的,通过释放情感,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特定的精神内涵,从而反映现实生活,同时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音响结构形式。

(二)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特点及影响

中国传统音乐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染力极强,在音乐育人过程中运用传统音乐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上学习效率。当代大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接触远不及西方流行音乐,而大多数大学生在有机会接触中国传统音乐后,大多都是新奇且崇敬的,所以使得中国传统音乐在育人教学中有一定的优势。二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将中华文化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语言方式,长时间接触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意识中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再加以老师在音乐内涵上的讲解及引导,学生很容易就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人格的人。

三、高校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施

(一)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欣赏课、讲座的开设

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是欣赏与品鉴,是大学生接触音乐的最直接的途径。从欣赏、品鉴中国传统音乐上讲,大学生是可以并且应该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的。除了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以外,也是不能摒弃西方流行音乐,在现代生活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流行音乐共同品鉴能得到更加深刻地认识。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仅要感受成品音乐的美感,更要挖掘其创作时运用的音乐手段及使用乐器。培养学生养成感受与鉴赏音乐的习惯以及在欣赏音乐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使用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使大学生们在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美感的基础上,讲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相当水准的评析能力带入其中,通过对音乐的分析完成对自我人格的分析,从中得到德育上的进步。在中国传统音乐育人这一点上,除了注重当今大学生对与中国传统音乐的感受、鉴赏,将一般的感性理解提升为一些结构性理解之外,最需要注重的就是最后能否达到将这些感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在感受、鉴赏中国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不同情感层度上的音乐旋律或节奏,而在生活中遇到相似感情时,通过随意性的创作或是潜意识中的模仿将情感通过音乐表达出来,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达到自己为自己塑造音乐人格的程度,这才是音乐育人的真正目的。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基础,所以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和普及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大学是一个人三观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有着强大的求知欲,并且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人格有非常强的可塑性。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者,在这个阶段中应该有意识地给大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接触优秀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机会,给他们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展示舞台,这对塑造他们的高雅的情操、优良的性格人格以及健康的审美观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中国传统音乐往往都是流传下来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须的更是急需的,所以开设音乐鉴赏课在大学生中的实践是非常及时且有效的。

(二)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或文艺团队的讲座以及演出

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且长期地邀请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名家到校进行讲座,或是邀请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的演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首先,名家们对于音乐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专业的文艺团队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更具有感染力。在大学生德育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如果定期接受名家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讲解,不断地接受专业团队演绎的中国传统音乐的熏陶,那么学生有很大的几率可以学会通过音乐来排解、释放情绪。比如通过听一曲二胡名曲《赛马》摒除自身不求进取的想法,像奔驰的马儿一样鼓励自己上进,或者是通过听一曲琵琶名曲《春雨》平复自己心中的燥乱或是不安稳的心态,使得自己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以及学习。这些都可以使得大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自己甚至改变自己。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就是一项很有成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实践。天津师范大学的双周音乐会更是极大地响应了这一活动号召。它通过每两周一次的专业团队到校演出或是由校内各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的专业比赛,给学生们接受中国传统音乐熏陶的机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培养了学生们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同时也使他们的德育品格得到了提升。

(三)中传统音乐相关社团的组建

组建民乐团等蕴含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社团,并且给予校方支持,给这些社团一些参与学校音乐活动展示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个战士的平台。以民乐团为例,可以在纳新时让有演奏基础的学生加入进来,通过平时的定时排练以及演出机会,锻炼社团成员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正确情绪的表达。在提高演奏技巧的同时着重强调情感的表达,促进社团往更专业的水平发展。根据学校活动的情况、其他艺术类社团的合作情况以及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的接收情况,可以将一些中国传统声乐歌曲、中国传统舞蹈与中国传统民乐相结合。这样的“育人”方式既发挥了社团成员们的特长,又使得中国传统音乐更能让大学生接受。培养一系列中国传统音乐相关的较高水平社团在校内不定时进行演出,也可以提高中国传统音乐在大学生中的群众性。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除了传统的音乐知识的讲座、学习等,也应该调查并采用大学生普遍接受地方式进行传播以及普及。上文中提到,在一些情感充沛的时候,大学生往往会随意的、无意识地通过模仿或是创造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冲动,而大学生的这种音乐冲动应该得到表现。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就是需要大学生的无意识的创造性思维,需要大学生学会用音乐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音乐育人就是要把学生这些点点滴滴的音乐思维及表达汇集成音乐的海洋。如果大学皎月工作者可以在社团建设中引导社团成员通过改编一些名家作品,将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加入到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中,使得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成为表达大学生这一阶段的情感的作品,并且可以在大学社团中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传递下去,经过每一届大学生的改进,为每一届的大学生展示带有大学生特色的传统作品,这才是将中国传统音乐“育人”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实处。

(四)群众性中国传统音乐相关活动的开展

构筑文化平,建立一些中国传统音乐学习相关的基础性设施。在校园广播或一些群众性较强的平台上加大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丰富节庆文化,以传统节日和重大节会活动为契机,加大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所占节目的比率,将其通过与现代的灯光视频等高科技业务相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大学生。举办音乐厅文化,以音乐厅为载体,积极邀请优秀的文艺团队到校进行演出,在通过微信平台推送以及在校园内张贴海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并采取抢票形式观看演出的情况下调动大学生群体的积极性。建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展览室,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常年向校内学生免费开放。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多地涉及合奏、音乐感觉这些在音乐育人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因此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应增加其群众性,面向全校同学开展义务的相关音乐理论教授课堂或举办露天式的开放式尝试舞台都是德育教育实践中大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实践是有必要的、急需的且有效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能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释放自身的不良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品格。通过中国传统音乐“育人”,除了能加强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意外,因为能激励当代大学生群体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对社会有贡献的新鲜力量。所以这不仅仅是大学生自身需要的,也是我们是社会,我们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需要的。我国的大学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及其成果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更决定着大学生成材后对于社会的影响。传统音乐的影响形式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一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意识,进而影响其人格的形成,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大学生音乐育人的教育工作中,中国传统音乐相较之下更高效、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地影响着中国大学生们。所以教育工作者们在高校的中国传统音乐“育人”德育教育工作上,更应该努力钻研,不断找寻更适合大学生、更适应时代新发展的教育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在优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将优秀作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改进,将大学生群体引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中,使大学阶段德育教育地位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大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在今后的每一个时代新发展中发挥其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接受的优秀熏陶及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毛琳女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雷华.求真尚美明德教化———对高等院校普及高雅音乐的思考[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03).

[2]傅仲斌.普通高校音乐自主学习教学基本模式的实践[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04).

[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建教育山版社,2004.

[4]李文娟.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的审美教育———让学生从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情感[J].大众文艺(理论),2009,(22).

[5]张桂玲.浅谈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01).

[6]王巧.音乐欣赏及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9).

[7]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高校教育的特点第9篇

一、90后的时代烙印

每个时代的青少年都具有鲜明的痕迹和自己的个性特点。如70后的保守和思想传统;80后善于思考,不甘寂寞;而90后处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期,物质丰富,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社会普遍认为他们在家受父母宠爱,好逸恶劳,不太考虑别人,缺乏挫折锻炼,逆反心理特别强等。他们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之前我还不得而知。但自08年起当面对的学生开始不断被90后充斥的时候,我对他们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

首先,我看到的是具有很强自律性、独立性的学生。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即一个人前来;入学之后本以为我们遇到的是一群小皇帝,对学校生活一无所知。然而出生于网络时代的他们,早已“运筹帷幄”,在网上咨询好了各项大学生活“秘笈”。比如在百度大学吧,到处都是新生们的帖子。从咨询入校手续的办理、宿舍的安排,到学校的饮食、选课攻略应有尽有。“通过论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一位大学新生如是说到。实际上,不仅是学校的事情,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他们都善于从网络寻找解决方案。的确,我们忽视了网络的效应,这也是我们70后和80后所不能比拟的条件优势。从这一点可以看出,90后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善于挑战自己,个性张扬是90后大学生的性格“标签”。

二、90后的高校教育

曾经有人跟我说过,现在的大学生缺乏信仰,思想幼稚,过分追求一种肤浅的休闲文化,迟到旷课,学习态度懒散等。而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确实发现这种思想的存在。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出现在90后的身上,只是90后面对更多的社会诱惑,再加上不羁的个性,很容易偏离正常的学习轨道,这就需要加强老师的引导。在与部分大学生的交流中得知,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其实更加现实,对自身的需求也很清醒。他们认为大学课堂枯燥,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教学内容陈旧而且跟不上时代。有些老师习惯于把他们与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大学生比较,找出他们的毛病,而这些正是他们不能接受的。传道解惑对90后而言,仅仅是基本的要求,亲和力才是第一要素。“吸引我的,除了这门课本身,更重要的是老师这个人。如果我不喜欢,我怎么能上好你的课呢?”有些学生如此直言不讳的评价老师。这就为老师在大学里的能动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90后们对生活的要求虽高,但面对的社会压力也更多。因此,他们在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就会很多。如果现有的条件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就会另辟途径寻找出路,而一旦疏于管理,又很容易误入歧途。因此如何改变教学模式,删减教学内容,增加技能培训等,发挥大学的塑造、培养功能等是我们最需要思考的方面。

三、90后的创新意识

鉴于张扬和独立的个性,90后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大学校园生活充满着期待,不愿意循规蹈矩,随波逐流,梦想在学习之余能有展示个人能力和突破自己的机会。而创新创业便成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和不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成为学生秀出自己的最佳平台。从每年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情况来看,学生的参与度是最高的,表现也是最积极和认真的。尤其是答辩准备环节,为了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有些学生甚至废寝忘食。而在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中,学生们也总是能标新立异,取得优异的成绩。针对90后这方面的诉求,我们应当打破课堂的壁垒,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秀场。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