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01 17:12:42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1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提高;对策

一、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开始,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学生的思想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中,德育工作的积极开展,能够积极引导小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认识,使其在学校获得更多社会知识,为其思想以及世界观的形成等奠定基础。

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其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爱国精神等的培养都有直接影响。而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德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认识,为其思想素质的综合提升奠定基础。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对于学生发展以及小学教学而言都有积极的意义。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在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结合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丰富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并且不断完善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保证其实效性。

其次,注重德育工作与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德育工作的开展与小学日常教学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将德育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其思想素质的提升。

最后,注重德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小学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并且要不断完善教学活动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将德育工作的内容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一些节日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对思想道德,对国家、社会、个人等有更好的认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也有效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为了提高其实效性,要将其与小学教学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开展方式,通过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等的有机结合等,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德育水平,从而保证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2篇

 摘要: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然而,当前中小学与初中在德育工作中的脱节,影响着德育整体功效的发挥,也制约了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导致一些问题学生的出现。本文试就小学——初中学生德育工作衔接问题进行一些探索,力求为当前存在的德育弊病找到解决的办法,实现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现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育  衔接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而且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加强和改进作为学校德育基础工程的养成教育,不仅促使学生由“被教育”向“我需要教育”方向转化,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变成学生自己的行为和需要,以达到“自育乃育人之本”的目的,而且也拓展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开创了中学德育教育的新境界。 同时,一直困扰着中学德育工作开展、影响德育整体功效的小学、初中的德育目标、方法、途径、管理上的脱节问题凸现出来。所以提出中小学德育的一体化转移,力求在找准当前德育弊病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尝试,为改变德育现状,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出一份绵薄之力。

一、存在问题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学生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正处于从儿童期向少年期(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转化过程中。儿童品德发展的各个相邻学段,既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逐渐过渡的。

据我所知,我校初中部与小学的德育衔接如下:本校小学部将六年级毕业生名册移交给初中部,一般也只掌握了学生姓名和毕业成绩。至于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等并不要求小学部提供,小学部基本上也没有这方面详细的资料。外校的小学毕业生到我校初中部就读的学生,我校也没有主动的去各小学了解,使我校初一班主任、科任老师对学生的了解除了毕业成绩之外,其它的几乎为零,造成对学生的品行、个性、特长、家庭背景情况的掌握磨合期太长,一般需要一个学期才能基本掌握,从而造成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情发生。

由于我校对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注意不够,往往是因时因势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一贯性和一致性,造成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出现许多不适现象,诸如学习困难,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不适应,对学校和老师的不适应,对初中教育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掉队生”再度分化,出现“问题学生”,甚至辍学失学现象以及其他严重违纪现象。

二、解决方法

1、加强同各对口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构建一体化的德育体系

青少年在不同年龄阶段上的认知能力、生理心理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有特点。这就决定了包括德育在内的教育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教育阶段应有各自的教育内容。但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系统论告诉我们: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状态及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力量削弱,甚至相互抵消,这时整体功能只会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校德育工作要对不同阶段的德育进行全面的规划,各阶段的德育既有适合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又要考虑到同各对口学校的相互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便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断提高德育的整体效果。改变过去那种 “你敲你的锣,我擂我的鼓”的现象,积极地同各对口小学沟通,建立中小学一体化的德育教育模式。

2、系统设计德育目标,实现同各对口小学德育目标的有效衔接

德育目标是培养青少年政治、思想、道德、心理诸方面素质的规格、标准,是德育的核心部分,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制约着德育各方面的工作。我校和各对口小学是各具独立性又密切联系的教育整体,可以根据整体性原则对德育目标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一体化的德育目标,大体从三个方面入手,即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纪素质、健康心理素质方面,在实施中需明确中小学各应达到的程度。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以“我是中国人”为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小学以培养小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的一代小公民为目标,分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中学以培养中学生成为肩负历史使命又有民族意识和为国效劳好思想的一代新人为目标,分四个阶段实施。这样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学的爱的情感逐步升华到中学的民族意识、历史使命、祖国前途上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体化。在道德法纪教育方面,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定势,中学则偏重于认知和评价,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培养学生具备辨别是非、对错、美丑、善恶等方面的能力。在心理教育方面,着重从悦己、焦虑、交往和情感四个方面开展探索,让学生以崭新的自我,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3、整体设计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是特定社会对双向互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出的有关德性的具体规定性要求。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选择和确定学校德育的直接依据是该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德育目标、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依据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目标和渐进成长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了以五爱教育为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基础道德、基础文明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的有机有“衔”有“接”的德育内容:

 

小学

初中

政治教育

(1)热爱祖国教育

(1) 热爱祖国教育

(2) 社会主义教育

思想教育

(2)热爱集体教育

(3)热爱人民、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教育

(4)科学启蒙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公民意识教育

(5)科学态度教育

道德、法制和纪律教育

(5)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

(6)民主与法制启蒙教育

(6)环境道德教育

(7)社会公德教育

(8)劳动教育与职业教育

(9)社会主义民主遵纪守法教育

心理教育

(7)小学生活的适应

(8)情绪、行为的调控

(9)学习动机、兴趣、习惯的养成

(10)注意力、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等智能的开发

(10)学习动机、兴趣、方法和习惯的养成

(11)青春期心理卫生、人际交往的教育

并按照重点性、层次性、阶段循环性、整体性的原则配置了各分段的德育内容重点。如小学高年级(5-6年级)重点是:在坚持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礼仪常规》的教育及意志品格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劳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与民主教育、国情教育、环境教育和热爱科学教育,以热爱祖国为动力的学习理想及做合格的小学毕业生的教育。初中一年级重点为: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礼仪常规》的教育和健康心理品质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和艰苦朴素教育,做好中小衔接,进一步奠定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品质基础。

4、遵循学生发展特点,改进德育方法

中小学各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小学阶段,教师扶持较多,而初中(特别是高年级)则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渐进”是事物正常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应根据渐进性原则,以学生现状为起点,从实际出发来进行管理。初一老师不能让学生一入校就接受全新的管理模式,放手过多,要做好与小学高年级管理方式的衔接。同时,少年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又在不断增强,教师应转变观念和角色,逐步增加德育工作中的民主性。教师不应再是以道德教育权威者身份出现,而是一位顾问,一位帮助儿童发现问题的引导者,一位讨论问题的参与者,主动帮助儿童消除对教师的依赖思想,变盲目、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一种积极进取、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学会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初一学生是既像大人又像小孩,这就要求教育者用很大的机智来对待少年的这些特点,既要尊重他们,又要适当的引导、监督他们。可采用主题讨论法、心理活动法、民主对话法、比较鉴别法等,让学生在班会、家庭、社会上获得、印证道德认知;体验、深化道德情感;培养、巩固道德意志;训练养成道德行为,强调由他律内化为自律的全过程。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渐减少学生的依赖性,以学生装为主组织设计队会教育活动,其理性成分要逐步上升,以适应中学的教育活动。中小学教师应改进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民主性;应相互走访,相互介绍,而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

5、改进学校管理,保证中小学德育衔接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3篇

关键词:小学 德育 对策

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德育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应该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本文对于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德育工作的内涵,从而抓好小学德育工作,创造“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让文明沉淀成人格”,促进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1]。

一、小学德育工作概述。

小学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与灵魂,小学德育工作的的目标是保证小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但是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仍处于弱势位置,为了做到达到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应该对了解小学德育的内涵与意义。

1、小学德育工作的内涵。

当前的小学德育工作是根据国家、学校的有关要求进行德育工作,为了达到小学的德育的目标,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方式进行小学德育的教育,通过有效的进行教育者品德,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得到提高。通过小学的德育工作,使学生的的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得到规范,从而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符合教育的要求。小学德育工作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是包括道德的教育、道德的领悟以及道德的行为教育,通过采用多种方式,使学生能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等正确的道德教育,为学生的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小学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具有较高国民素质的未来人才打下基础,小学教育是学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能够接触外界,从蒙昧的幼儿状态到具有世界观相对固定的青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因此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是成长发展的基础阶段,可塑性极强,如果忽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可能对学生的未来成长造成消极的影响[2]。

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德育目标不明确。

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以国家、地区的规范与标准而进行的德育教育,但是对于农村小学而言,并没有具体的专门针对农村小学德育的规范与标准,当前的德育教育目标与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存在差距,导致相应的德育目标与小学认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的农村小学德育目标不明确,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无法与农村小学的实践向结合,从而影响德育教育效果。

2、德育要求成人化。

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的要求过于成人化,忽视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成人化的德育工作主要的表现是将学生的缺点扩大化,将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当做是道德问题,从而不能够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影响了德育效果。

3、德育方式简单化。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通常采取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而且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采用相对粗暴简单的方式进行教育。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农村小学家长与学校的协同工作不到位,而且农村家长的教育素质不高,因此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导致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关系比同期啊,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开展。

4、德育渠道单一化。

当前的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通过引发学生的主动性而达到德育的目标,但是当前的德育渠道单一化,德育方式不能够满足小学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灌输式的教育,从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了德育效果[3]。

三、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对策。

1、注重师德建设。

为了做好德育工作,学校领导、班主任以及教师需要做好提升自身修养,通过自身的修养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保证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道德思量与道德行为。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在德育工作中应该重视师德教育,通过提升教师素养与道德修养,从而调动教师积极性,为学生的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整合德育资源,抓好德育管理。

小学的德育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应该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将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联合成为一个主体,从而保障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需要了解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注重配合与协调,从而保障德育工作的进行。在德育工作中,实行全员管理,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3、尊重学生。

尊重是教育的基础,为了做好德育工作,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与学生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成长。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德育工作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德育。

4、发挥班主任作用。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额实施者,是链接德育资源的关键环节,为了做好德育工作,应该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从而引导班级学生的道德教育。为了保证德育工作,应该以班级为核心进行道德教育,班级制度是在班集体实际的基础上,建立在民主、自愿原则上的制度,需要班级全体遵照进行。对于班级的管理活动而言,班级规章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性,能够保障学生行为符合规范,促进德育工作的进行。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做好个案总结以及工作总结是完善班级管理,促进班级进步的必需。尤其在小学阶段,为了能够全面认识学生,保障教学与管理工作满足学生的需求,班主任应该做好总结工作,不断的总结自身的不足,从而为完善班主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班主任身为学生的领导者、组织者,只有积极完善自身、清楚学生需求,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并重,促进学生的不断成长。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做好个案总结以及工作总结是完善班级管理,通过了解德育教育的不足,从而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促进德育工作进行。

四、结语。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整合德育资源,保障德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 覃春柳 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期刊论文]-学园,2013(28)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4篇

    1.教师在小学生活德育的实践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小学生活德育在实践上形式化、公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孩子的学业负担、道德素养、心理健康和身体状况各方面都不容乐观。尽管德育课程改革政策和措施不断出台,但学校德育实践前进的脚步依然缓慢甚至裹足不前。在强大的学业压力下,许多学校和教师有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却难以承载学生考试分数上的压力。不可否认,当今很多教师的德育使命感在教育现实面前变得日趋无力。不仅如此,当今社会功利化倾向依然十分严峻,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往往不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人们呼唤道德,却依旧走着功利化的道路,甚至过着不道德的生活。整个社会浮躁的心理、功利化的态度使得学校德育面临着诱惑,甚至存在迷失自己的危险。

    2.小学回归生活的德育存在诸多实践上的隐患。有学者指出,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逐渐暴露出一些实践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德育内容泛化、德育过程随意化、德育目的肤浅化。[1]我们的德育是走向了生活,回归到现实世界,但是缺乏对生活与道德深刻关系的理解和把握。当前我国小学许多德育活动只是表面上热闹,很多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并没有真正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学生的精神生活还比较贫乏。比如,当下很多小学的德育活动是非常丰富的,学校德育的主题与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当这样的活动结束之后,学生内心深处是否拥有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孩子是否在德育活动中体验到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带来的幸福感、快乐感和满足感?例如,学生是否意识到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孩子以及为什么人要诚实和善良等。我们的德育要在生活中展开,但是生活德育在实践上缺乏目的性和引导性的隐患,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放任自流的德育是危险的,没有意义引导的德育是没有深度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教育是有意义的,而发展和生长总是在意义的引导下实现的。教育只有通过对学生生活的意义指导,教育本身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2]学校德育是一种特殊的道德教育,它必须承担起育人的作用。务必引导学生追求幸福、完善道德,满足其精神需要;务必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道德成长;德育过程中必须传达一定的道德观念,务必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悟到道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二、关于小学生活德育的三点思考

    针对我国新形势下小学生活德育存在的问题,本人从生活德育的价值定位、内容和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如下思考:

    1.对小学生活德育价值定位的思考:小学阶段是人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转向以人为本,社会进步越来越以人的发展状况为价值取向,个体的权利、价值、尊严已越来越多地成了社会发展本身的目标,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也就成了德育人文关怀的应有之义”。[3]小学生活德育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尊重个体的真实生命,对人的自由、人存在的意义和全面发展的关怀。小学生活德育要使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人之为人以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满足感、尊严感和幸福感。

    2.对小学生活德育内容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德育的主题和素材来源于学生当下真切的生活。诚信、勇敢、善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规范不应该成为抽象的道德知识,这些道德品质原本就是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此外,“教师在时间十分有限的学校教育阶段,把所有的具体美德逐一传授给儿童是不可能的。学校德育的重点与其放在道德知识的传授和具体美德的养成上,不如放在一般的道德精神的培养上”。[4]3.对小学生活德育目标的思考:小学生活德育的目标要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培养生活着的有道德品质的人。雨果曾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况,做一个正直的人,那却是为人的常规。”我们的德育并不是要培养“圣人”,而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学会做人、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和道德的价值,最终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三、新形势下小学教师生活德育实践的建议

    1.树立价值教育观念。德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它承担着引导个体生命成长和道德发展的重任。小学生活德育必须树立价值教育的观念,注重展现个体生命的活动过程和精神价值的实现过程。无疑,教师应该成为学校价值教育的引领者。“生活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了众多鲜活的场景,赋予他们追寻和发现价值的可能性;同时,生活的不断变化发展,也为价值的选择与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内容”。[5]面对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恪守普遍意义上的道德价值观。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5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内容;新方法

一、小学德育中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立志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与榜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思想意识受到榜样力量的感染,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远大志向。

二、小学德育中的“五爱”教育

(一)爱祖国

爱祖国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情感,使其爱中国国旗、国徽、国歌。引导学生爱中华民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在小学德育实践中,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在各类学科教育中注意渗透爱祖国的教育内容。

(二)爱人民

爱人民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接班人,使其具备爱人民的品质。只有懂得爱人,才能对共同的事业高度忠诚。因此,π生实施爱人民教育应当将促使学生爱工人、爱农民、爱战士、爱知识分子、爱广大劳动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应当热爱、尊重各民族中爱好和平的人。在小学德育实践中,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在家敬爱父母,在学校尊重老师、友爱同学,使其养成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可以组织开展以“向雷锋、赖宁同志学习”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利用趣味性、益智性、思想性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奉献意识、奉献精神的培养。

(三)爱劳动

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主动地从事劳动是爱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符合共产主义对人才道德品质的要求,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在爱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劳动意识方面着手,促使学生明确劳动创造世界,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认识。然后加强学生对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的认识和理解,组织低年级学生参与到自我服务劳动中,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使其在劳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德的培养。

(四)爱科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学生实施爱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利用科学的观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发明、小创造的科学技术活动中。在爱科学教育中,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各类科学探索活动,还可以加强对学生阅读科普图书的指导,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五)爱社会主义

爱社会主义教育要求学生爱社会主义制度,促使小学生明确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积累建设社会主义的真本领,使其积极努力、刻苦学习、不断进步。在爱社会主义教育中,教师需要在各类学科教育中注意渗透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内容。

三、小学德育中的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义务感,使学生明确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弊端,认识到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班级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形成集体意识。

四、小学德育中的自觉遵守纪律教育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促使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班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通过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的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小学德育中的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教师可以通过文明礼貌行为训练加深学生对文明礼貌的正确认识。如,以“五讲”“四美”为核心,组织开展各类常规教育活动,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开展德育工作能够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当保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先进性、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构建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更加完善,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冯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7(Z1).

[2]刘璐.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革新,2011.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6篇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极“左”的思维,用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全人类的共性。其结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码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端的例子是“文革”时期,打、砸、抢等犯罪行为反而成为合乎道德的“正义”行动。这一历史教训在今天的德育实际中绝不可以轻易忘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公共场所,都应当遵守文明行为规则。文明行为的内容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当然,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心灵或性格的特征。否则,一些人学会了“彬彬有礼”、衣着讲究,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仍可能是虚伪、狭隘、自私和粗鲁的人。所以文明行为教育应当同个体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集体主义教育必须要养成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愿为集体和同学服务;学生对集体要有责任感与荣誉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促进同学间的团结。我国现在的小学生许多人是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他们健康和幸福成长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感情,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是对祖国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也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既有一般的对于祖国的向往、爱恋之情,也有对于具体的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的冲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倡导民族奋发精神,焕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斗志,为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努力。其中要特别注意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作用。

    第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应当努力实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内在统一。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7篇

    一、青少年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学校德育社会主义一元化导

    向之间的矛盾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其中不容忽视的 是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社会的价值观体系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人们的价值取向由单一 变为综合,由一元走向多元。各种价值观交错并存,既有与社会主义要求相一致的积极进步的价值观念,又有 与社会主义要求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念,社会上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混杂、相互冲突的现状 必将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影响,促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据调查,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如多 元复合、偏重自我、注重务实、变化不定等。这样,一方面,我们学校德育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的一元化导向, 即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青少年一代,从而使他们形成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 济的建立,青少年精神生活的空间拓宽了,接受影响的媒体增多了,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也多元化 了。这种状况势必导致社会主义学校德育一元化的导向和青少年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倾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冲突 。我们认为,这两者的矛盾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有效度较低,学校德育困难度增大的一个根本原因。学校德育 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的社会意识 和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因此,学校德育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道德进步本 身的渴求及其对社会意识和道德准则的内化程度。而这种内化的过程与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有直接的 因果关系。

    价值观制约着学生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及行为方式的内化过程和选择模式,它在由社会意识、道德准则 内化为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中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德育过程可用下图来表示:

    (附图 {图})

    〔注:在这里,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起着分析、选择(接受或抵制)、自我加 工的作用。〕

    当教育者所施加的教育影响符合学生个体所确立的价值观体系,即两者同构时,教育影响就会顺利地被受 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被受教育者内化的程度就高,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好。反之,则学校德育的效果就弱。当 前青少年价值观相互冲突和多元化的倾向与社会主义德育一元化导向之间的矛盾,破坏了学生个体内部的德育 接受机制,从而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的困难。正如犹太教育家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一文中所说的:“否认那 些具有绝对效力的普遍价值和标准的存在,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显著倾向。……以致不再可能重新确定一个人 类共有的价值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能完成培养品格的任务呢?”[1]

    二、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

    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变化,但学校传统德育模式却相对不变或变化不大,学校德育模式与时代 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各个领域发生急剧变化的 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得相当明显。这种滞后性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有两个表现:1.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于时 代的发展,没能及时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分析和解决这些 新情况、新问题。2.学校传统德育模式落后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没能及时地反映学生思想发展的时代特点 。就学校德育内容而言,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德育学科及其内容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没能及时地随着 经济体制的转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德育学科和内容体系。就学校德 育方法而言,有人对它的滞后性作了如下描述: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新一代,他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 、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传递、轻思考,忽视道德选择和澄清能力的培 养;当代中小学生自我意识、民主意识增强,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灌输、轻交流,习惯于“我说你听”, 缺乏平等对话和情感沟通;青少年儿童道德观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养成,既需要静态的晓之以理,更需要动态 的品德践行,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重说教、轻训练,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青少年儿童良好人 格和道德习惯的形成,既有赖于严格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更有赖于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 自律慎独,而我们的德育是重外律、轻内省,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 长一样要从多渠道吸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只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主题活动,重 显性、轻隐性,忽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2]如此等等,不一 而足。而造成学校传统德育模式滞后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外部原因。一定社会的教育总是为一定社会的政 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当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变化了,教育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 制度相适应。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意识形态改变了,但学校 德育的改革没能与之配套进行,没能及时反映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这样,学校德育势必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 制度的发展。2.内部原因。这涉及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即教育并不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变 化而立即发生变化,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出现一定的滞后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另外,就学 校德育内容而言,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造成这种滞后性的重要原因。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而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教科书有相对的稳定性,更新要有一个 过程,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两者不相适应。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滞后性,降低了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削弱了学 校德育的有效性,它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学校传统德育模 式进行改革,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使学校德育跟上时展的步伐,满足青少年的教育需求。改革学校传统德育 模式,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要变训诫式的德育为自律德育,变封闭德育为开放德育,变单维德育为多维 德育,变被动受教为主动求教,形成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选择的德育方法体系。2.要精减教材内容,删去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没多大实际价值的内容,特别要删去那些与当今市场经济相矛盾的内容。同时,也要增 加有关市场经济和商品观念的内容,如价值规律、竞争意识、利润原则、风险意识、开拓精神、独立意识、开 放意识、时效观念、创新意识等。

    三、学校德育过程中的离散因素增多,内耗加剧

    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阻碍因素增多了。我们从两个方面对此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一)从学校德育的外部联系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这种离散性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1.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的离散性。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学校、家庭和社会 。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就是要使这三个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并形成教育的合力。在 50年代,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这三方面一致性程度高。而当前随着社 会的急剧变革和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差异较大,其间不一致甚至是相互矛 盾的地方增多了,造成了三方面教育相互离散的程度加大,内耗加剧。有的教师形象地列出一个公式:6+1=0。 意思是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受到的六天正面教育的效果被星期日一天在社会和家庭中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所抵销。

    2.学校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离散。德智体美劳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们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在教育的整体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这几个方面 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在看到它们之间的统一性时,也不能忽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矛盾 性。学校德育与其它各育也具有离散性,在这里,我们着重要指出的是学校德育与智育的相互离散。由于当前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主要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虽然在中小学中都开设了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并以此作为 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但检验学生对这两门课程学习情况的标准并不是看它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 作用,而是看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知识点掌握的多少和考试成绩的高低,在政治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智 育化”的倾向。这种在实际教学中重智轻德,甚至以智代德,否认学校德育独立实体地位的做法也降低了学校 德育的效果。

    (二)从学校德育过程本身来看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离散性

    学校德育过程主要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等要素构成。

    1.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教育者是德育过程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校德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 用。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轨时期,随着全社会对学校德育认识的提高,随着青少年一代品德问题的急剧增加, 客观上强化了教育者(尤其是教师)的德育功能。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及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部 分教师德育意识、德育能力及师德修养不高。这样,就形成了强化教师德育意识与教师德育素质下降之间的矛 盾和离散。

    2.受教育者中存在的德育离散因素。主要是:①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的相互离散。受教育者个 体思想品德构成要素,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无论先从 哪方面进行,都可以达到思想品德的整体优化的目的。然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内部构成要素并非完全一致的, 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和离散因素,其中突出的是当前中小学生中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离散程度加剧 了,在学生中知行脱节或知行不一致的现象有所增加。②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受教育者作为学 校德育过程的客体,他要接受学校的德育影响,并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是由他们自身的地位和 社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由于过去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大”、“空”、“套”等弊端,学生对这种形式 主义严重的德育方式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样,受教育者要接受学校德育与他们对学校德育方式的逆反心理两者 之间形成了矛盾,这实际上是受教育者内部德育接受机制的离散。

    3.学校德育内容中存在的离散性。主要表现在:①从学校德育内容的性质上看,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德 育内容与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和离散,真、善、美与假、恶、丑之间的离散。②从学校德育 内容与时展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来看,存在着学校德育内容滞后于时代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变化和发展, 这两者也构成了相互矛盾和离散。

    4.学校德育方式中存在的离散。主要表现有重传递,轻思考;重灌输,轻交流;重说教,轻训练;重外律 ,轻内省;重显性,轻隐性等等。

    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上述矛盾和冲突过去就存在,只不过在社会经济转轨的今天,表现尤烈,给当前学校德 育带来较之以往更大的困难。减少以至消除学校德育工作中诸因素的离散性,无疑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

    四、教师的德育素质有所下降

    当前部分教师德育意识有所弱化,德育素质有所下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度较低,困难度增大的又一 重要原因。教师劳动与其它劳动形式相比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教师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即在教育过程中,教 师对劳动对象的影响,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工具去实现,而是通过自身的知识、才能、情感、意志、个性、思想 修养和道德作风等方面去影响学生的,即影响受教育者的是教师本身的言行。因此,教师自身具有对学生进行 德育教育的属性和功能,教学自身即具有教育性。然而,当前部分教师的德育素质下降了,教师在学生品德形 成和发展中的示范作用减弱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认识上的原因,如部分教师认为教师的职 责就是给学生传授好本学科的知识,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则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课老师的事,与己无 关。对教师职责理解的狭窄化和片面性弱化了这部份教师的德育意识。也有客观的原因,其突出表现是重智轻 德。衡量教师劳动成绩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比例,这必然弱化了教师的德育 意识和能力。另外,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逐利性原则的诱惑下,一些教师忍受不了教师职业 的清苦、劳累和寂寞,难以继续安贫乐道。下海弄潮者有之,“跳槽”从事第二职业者有之,出国“淘金”者 亦有之,而那些“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教师更是大量存在。教师队伍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的思想有所抬头,极少数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淡漠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符。这样 ,一部分教师的德育意识弱化了,德育素质下降了。无疑,这也是造成当前学校德育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德育所面临的困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无论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在我国, 还是在国外;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个问题都客观存在着。很显然,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1]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第299 —314页。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8篇

一、道德教育中民族特性突出

1.将德育放在首位是德国、日本教育的民族特性之一。德国、日本两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将德育放在首位。日本早在1879年,天皇便颁布《修订教育令》,确定以修身为“本”,知识为“末”的原则,使独立的德育课程——修身科的口授学时占总授课学时比重由1.5%上升至10%,在各科中跃居第一[1](P293)。虽然二战后一度实行主智主义教育路线,但在1971年,日本颁布教育改革令,强调把德育放在首位,重点抓[2](P295)。此后,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件都重申这一思想,使德育主导的思想在社会上形成共识。

为了进一步贯彻这一思想,一方面,日本政府对学校德育实行全面干预,有一整套管理体制:从教育部、德育研究机构、研究会、地区教育机构、学校辅导组到班主任。1963年起文部省相继在全国各都、道、府、县指定一批中小学为德育实践学校,按地区联合组成道德教育共同推进学校,直接受文部省及所在政府教育委员会具体指导。这些学校中又一般由几所联合成立德育委员会,其下,各校又设有德育研究会,研究具体的学校德育教材、方法、各种活动安排、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同时期的德育重点等[3](P138)。日本国立研究所以及都、道、府、县等教育行政机构及教科所或教研会中也都设有专门的德育领导和研究机构。另一方面,从1958年起,日本中小学每周开设一节道德课,称“道德时间”,正规教材由文部省制定,除正规教材外,文部省还编有一套收有几百篇文章的德育乡土教材。

德国学校是从教会教育机构中演化而来,学校德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德育首位的思想也由来已久。1870年德国统一后,宪法就规定宗教教育为核心课程,学校德育主要由宗教教育承担,教会管理宗教课事宜。1889年威廉二世教令,要求德国学校把“畏神”和“热爱祖国”的教育放在首位[1](P166)。后来由于希特勒上台后强化反动政治教育,一度使德育与军国主义宣传划等号,法西斯德育路线对战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唯智育主义二战后一度在西德盛行。但、暴力等问题促使人们不断反省德育问题,许多州(如巴伐利亚州)纷纷对德育做出决定,州宪法明文规定德育的重要性,指出学校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塑造人的个性和心灵,教育学生尊重宗教,爱国爱民。

德国对德育的重视方式与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截然不同,德育实行教育分权制,两德统一后仍然如此。学校德育以宗教教育为根本,在各方面都突出和教会的作用,宗教课是中小学的必修科目,全权由教会包办,校长都不得干涉过问,至上性可见一斑。此外,德国人认为,思想行为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强调将德育贯穿于一切教学工作之中,除宗教课、伦理课、社会课等德育科目外,要求其他课程也应担负德育任务(从操作层面看,大众学校实行的教师包班制,一个教师上十门课左右,对教师把德育与其他教学相联系也十分有利)。

2.重视本民族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是德国、日本德育的特征之一。日本德育重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明治维新以前,各种教育(如家庭、私塾、平民乡学、大学寮等)都以灌输伦理道德为核心,对百姓进行严格而广泛的封建神道、儒道和武士道的三重道德熏陶,推崇天皇崇拜、仁义忠孝、跷勇、坚忍、重名轻死、崇拜军刀、舍身正果等价值观;明治维新时,在吸收西方科技和文明的同时,仍以封建道德作为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培养掌握现代技术的封建臣民武夫;此后,实际执行的军国主义教育路线使西方技术与皇道国粹更牢地合壁一体,在致力于富国强兵的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以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为目标,最终,“忠君爱国”的军国主义德育成为战犯的帮凶。1947年,日本修正了教育基本法,抛弃了推崇了50年的武士道军国主义德育路线,以培养国民热爱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富有自主精神,身心健康,爱好和平为宗旨。此后,经过若干次改革,德育目标明确规定要使日本人“具有自主性”,推崇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尤其注重传统道德价值观,如忠孝、家族和皇道等观念巧妙在与“建设家乡”,“为大和民族利益”等口号结合起来,再配以其它的感性材料(包括英雄史),教育效果很强。需要指出的是,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的对天皇敬爱和日本国崇拜的情调以及美化侵略战争和战犯的态度,已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

德国自19世纪70年代统一后,虽然形成了全国普通国民教育体系,但德育中的宗教特色仍然很浓厚,价值以一般教义为基础,遵循宗教价值观,敬神、畏神、服从、纪律、忠诚、责任、仁爱等道义型价值取向是其体现,而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功利型的,信奉的是竞争、利益、尊严、责任、效率、自由等,经过冲突与磨合,战后,德国德育目标强调要培养人的尊严、克己、乐于助人、理解他人,强调对公民进行诸如诚实、坦率、互助、给予、仁爱、不自私、责任感、相互谅解协调等健全人格的质素教育,现代社会所需的完善人格教育与其传统文化特质有机结合起来了。当然,两次大战期间德国实行法西斯德育,所鼓吹的以对暴力的崇拜和对权威的盲从为特征的“特种日耳曼民族”观在今天西方极右势力有所抬头的背景下有死灰复燃之象,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

二、民族特性通过德育进一步被强化

1.德国、日本德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民族精神,两国人民民族认同感强烈。日本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是文部省制定的道德条目为主,每一德目都有详尽说明,特别强调德育与各科及课外活动配合,除正规教材外,还鼓励教师依据这些德目自编教材,因此,德育实际是由德育课以及历史、地理、公民、政治经济、家庭技术等等社会科和社会实践课程、生活指导课、劳动课等共同承担。日本德育内容虽然十分丰富,但德育的核心目标却十分明确,旨在培养民族精神,这是日本学校德育最突出的特色。1990年后,日本将德育目标表述为:“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贯彻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创造有个性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和平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基石的道德情操为目的”[1](P298)。其核心有二:一是培养人的尊严,一是培养日本人,其根本实质是培养懂得廉耻、服从国家意识、拥有民族优越感的“高大”日本人,使全体日本人树立起民族意识。日本民族精神之精髓——勇于进取、百折不挠、忠精团结、舍身奉献等德性教育浓浓地渗透于各门德育课程及活动之中。由于日本德育是全民德育,家庭、学校、社区各自承担切实可行的教育任务,因此,“高大”日本人教育很有成效,日本人民民族认同感极强,以身为日本人而自豪。

德国德育除宗教课、伦理课外,道德观念教育也渗入所开设的大量社会科之中,如,地理、历史、教育、社会、劳动、家政、经济等。此外,从宗教仪式到各种庆典仪式,甚至到课堂装饰(悬挂耶稣蒙难的大十字架),无处不体现出道德的教化。虽然德国学校德育因各州具体的德育要求不同而目标有别,没有统一的文字表述。但二战后,德国德育的基本目的是以宗教为根本,陶冶“精神与人格”[1](P171),除培植学生的外,注重培养人的尊严、克己、责任感、乐于助人,对真善美的感受性,民主精神和爱国爱民以及德意志精神,其中培养学生具有“德意志”精神是德国德育的核心目标。德意志民族以气质高贵、尊严、责任感、思维严谨周密著称于世。德育根本目的是要培植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灌输爱国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尤其重视德国史、德国地理等教学,在各种德育教材中强调介绍德国民族英雄和民族著名科学家在国际上的贡献,而在培养人的尊严、责任感上,德国德育对法西斯主义的态度与日本的形成鲜明地对比。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德育是相当成功的,人们在与德国或德国人的交往中,总会感觉到他们对工作、对祖国表现出的由衷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表现十分突出。

2.德国、日本德育的功效之一是民族特性突出。德国、日本德育的成效人们是有目共睹的,这主要表现在两国民族特性鲜明,甚至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都表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大和民族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倾向于从集体道德观看人生、订行为准则,突出群体意识,国民的同舟共济的意识浓厚,这是德育的成效。日本德育强调合作的集体主义原则,重点培养、炼塑群体共存共荣的精神,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表现在方方面面,如,中小学德育大纲中有“关于集体与社会”的道德条目(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按循序渐进的原则制订具体的教学要点)[2](P201),通过讲解、讨论、辩论等各种方式在“道德时间”进行教育,还渗透到其它社会学科的教学和特别活动(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学生会活动、俱乐部活动、全校性活动(如国庆、校庆、文化祭、音乐会、校运会等)等活动之中,甚至在学生守则中都能体现出集体主义的德育理念,如,日本兵库县立神户高冢高中学生守则中对着装(细致到鞋袜颜色、校服的换装时间、毛衣颜色及式样……)、礼貌用语等都有细致、详尽规定[1](P309),集体主义观念深入人心。

日本人讲求群体协作的民族特性如此鲜明,以至于在当今社会表现出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协作型市场经济,它体现在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及企业内部的团结合作,员工以工厂企业为家,而且,公司企业名气越大,越注重公司精神教育,像松下公司从厂家到管理机构、培训中心以及技工学校和研究机构,都非常注重“产业报国、光明正大、奋斗向上、礼貌谦让、适应形势、感恩报德”的“松下精神”教育[1](P461)。重视集体的企业文化建设被不少人认为是日本成为经济巨人的秘密武器。

日尔曼民族国家意识强烈,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整体主义观念普遍被接受,这与道德的教化是分不开的。德国德育在运作中表现出人性型特点,专注于对上帝的虔诚和对人性的磨练,体现了克己、互助、严谨、责任感、关爱、不自私、给予、发展相互谅解协调关系等特征,这些德性普遍被推崇,重视社会公平就会成为必然。

德国人重视社会公平,从而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造成了毁灭性灾难,而联邦德国的迅速崛起,被视为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奇迹,其主要原因,就是实行了由德国经济学家L·艾哈德(LudwigErhard1897~1977)倡导的“适应社会的自由市场经济”,简称为“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把市场上的自由竞争与社会平衡结合起来,个人利益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的统一,讲求效率、强化竞争的同时,又讲求公正、减少两极分化,提倡社会公平,注重社会保障,体现出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原则。不难看出,德国人克己、互助、服务社会和人群等良好品行,对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形成和推行起了基础作用,而德国人的诚实、坦率、尊严、不自私、责任感、理解他人等品行也体现在方方面面,譬如说对二战中法西斯行径的反思与忏悔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赏,为其经济的发展减少了不少外部阻力。

【参考文献】

[1]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及意义第9篇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基本道德是个体生活的基础性道德要求。基本道德往往是历史上传承下来为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等等。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所以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奠基性内容。在基本道德教育方面,我们曾经有过极“左”的思维,用道德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等否定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全人类的共性。其结果是基本道德情感的消失和起码的道德规范的丧失。极端的例子是“”时期,打、砸、抢等犯罪行为反而成为合乎道德的“正义”行动。这一历史教训在今天的德育实际中绝不可以轻易忘记。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也是学校德育经常性的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公共场所,都应当遵守文明行为规则。文明行为的内容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当然,文明行为不只是一个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重要的是这些外部行为应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心灵或性格的特征。否则,一些人学会了“彬彬有礼”、衣着讲究,给人一种很有“教养”的印象,但实际上他仍可能是虚伪、狭隘、自私和粗鲁的人。所以文明行为教育应当同个体的精神培育结合起来。小学生的“学生守则”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及其他道德品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要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地严格地切实地遵照执行。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等项内容。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集体主义教育必须要养成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习惯,使学生能够关心集体、关心同学,愿为集体和同学服务;学生对集体要有责任感与荣誉感;发展同学间的友谊,促进同学间的团结。我国现在的小学生许多人是独生子女,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他们健康和幸福成长的重要途径。爱国主义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感情,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是对祖国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也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既有一般的对于祖国的向往、爱恋之情,也有对于具体的祖国的热爱与奉献的冲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倡导民族奋发精神,焕发儿童和青少年的斗志,为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懈努力。其中要特别注意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作用。

第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致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所以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必然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应当努力实现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内在统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