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31 14:51:57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1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情感教育;现状;对策

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自2016年起,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当前,国家《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国家新课改革的相关要求,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重视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感教育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情感教育的现状

有人说:中国人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民族,所以他们才会无所畏惧。从根本上讲,一个民族信仰的匮乏,跟国家的教育现状息息相关。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而言,情感匮乏是一个普遍的现状。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依然是考试。考试成绩成为了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于很多教师而言,他们根本就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所谓的道德教育,所谓的法治教育,和传统的教学而言,无非是换汤不换药的一种手段而已。具体表现如下:

1.教师的教学目标缺乏情感因素

既然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就是需要教师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根本就没有将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关注考试分数,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理论化的知识,学生一知半解,对很多知识和内容了解不够透彻,从而使得学生对相关的道德知识和法治教育知识都不甚了解,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以及法律常识学习。教师的这种缺乏情感因素的教学目标,严重影响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果。

2.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厌学情绪

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曾经对一些学生开展国调查,或者是访谈。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不值得学习”的,是“没意思的”。这样的调查结果不禁让笔者为之一惊。从根本上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让学生懂得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懂得遵守法律并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从理论上讲,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道德沦丧的国度。但是,就是因为教师一味地说教,一味地灌输,使得很多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失去了兴趣,甚至认为这是一门不值得学习的课程,这一点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深思。由此可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势在必行。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情感教育的缺失,使得教师的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情感教育,从情感的角度,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主要手段如下:

1.P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作为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力求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这个过程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情感需要的尊重,正是因为教师尊重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方能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积极性的不断提升。

2.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用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内容,改变过去文字表述式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的教学,还可以通过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涉及道德方便的案例,将这些有争议的道德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明白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本文中,笔者重点谈论的是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情感教育”。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再有代沟,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畅所欲言,向教师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从而使教师能够因材施教,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情感教育,通过有效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顾引新.小议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践[J].长三角(教育),2012,(7)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 思想道德教育 情感

一、正确理解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感教育

道德情感作为思想品德的重要要素之一,主要是反映人们根据道德需要和原则对现实的理解、感知和评价时所产生的一系列情绪体验。高中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包括良心、荣誉感、幸福感、义务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几个方面,在实现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完善学生思想品德不可或缺的因素。道德情感与其他社会情感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通过道德情感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通过道德实践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积累情感经验。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

虽然新课标已实行多时,但是依然没有打破应试教育的牢笼,高中学校以及教师依然以满足高考应试的要求来传授知识。过分的注重分数,使得学生不得不加强文化课的学习,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培养道德情感,导致高中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课都不是必修课,作为辅助课程的理科生来讲,多数把思想政治课用于学习其他的科目。即使是作为必须课的文科生来讲,老师也只是注重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来满足高考取得高分的要求,根本不会有过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更不会注重思想道德情感的教育。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强化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

1.重视道德情感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方法

对于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培养,教师的责任重大,不仅仅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也要重视学生道德情感的教育。道德情感教育受不到重视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想强化道德情感教育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只有教师对道德情感教育足够重视,才能促使教师去研究道德情感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其次,以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都是老师按照教材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没有创新性和鲜活性,不仅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没有任何帮助,完全是为了应付高考而进行学习。不仅失去了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的,也使学生的思想受到了禁锢,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提高高中生道德情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课堂上可以转换学生与老师的位置,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认识,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通过各种对热点问题及社会现象的讨论,让学生主动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再通过言语的引导,使其正确的表达自己的各种社会情感。

2.加强教师情感建设,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是学生与老师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情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师的情感建设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尊重与重视,才能激励他们去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学生都存在各自的不足,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不能够有偏心或者歧视学生的现象存在。其次教师的情感建设表现为对学生的信任,对学生的想法给予积极的肯定,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才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教师正确的道德情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对教师开展道德情感教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学生的模仿能力都是极强的,身边周围的同学老师家长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亲切感,责任感和信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3.设立道德情感情境,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目前,教育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创设合理的教育情境,对于学习任何学科都有极大的帮助。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支配思想和行动。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构建一个情感丰富的课堂情境。例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上给学生播放一些具有代表性,促发学生情感的小短剧,结合短剧中的人物情境反映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思考,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利用周末的时间,组织学生去参观烈士陵园,给学生讲述每个烈士的壮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此同时可以针对社会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让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去发掘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并阐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这种亲身实践接触,能更加触动学生的内心。还可以在发掘身边的英雄事迹,好人好事等让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讲述他们的故事,促进学生的荣誉感和义务感等社会情感。

综上所述,提高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教师的情感建设,设立情感教育情境对于强化高中生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对各项道德情感做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达到统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建设,使道德教育育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主编储培君等著德育论[J],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1).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3篇

关键词:中职:思想政治课;道德情感

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适时地渗透道德情感教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受到高尚的情感内容熏染,从而有效促进中职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道德情感的形成。下面结合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就有效渗透道德情感教育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共进步。

1 加强道德情感教育的意义

当前,部分中职学生常出现“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等现象,致使学生出现情感上的缺失,这与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片面强调系统知识的空洞说教,不能发挥道德情感在知、情、意、行诸要素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有关。思想品德要素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每一要素在思想品德心理结构中均有确定的地位和作用,各要素按一定方式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统一体。中职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渠道。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因此,教师教育学生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教材中的道德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为培养相应的道德情感打下坚实的认识基础。

2 实施道德情感教育的策略

研究表明,学生不喜欢思想政治课的原因主要是教材的内容问题,而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原因则是集中归结为一点,即:授课的方式方法生动活泼。可见,做好中职思想政治课道德情感教育就必须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情感素质。

1、创设情境,引感。教学中,使用挂图、实物等直观形象把学生带进某种特定的情境之中,以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形象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使学生产生深刻、久远的印象,成为引发道德行为的动力,同时,这些具体生动的形象又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的典范,使学生能够更加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社会意义。

2、开展活动,体验情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去实地参观、采访,通过开展社会调研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理论知识、社会现实、自我情感联系起来,增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在情感活动中,学生的道德认识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他自己的观点,并在他自己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3、榜样示范,激感。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请英雄模范等先进人物走进课堂,联系中职生的思想实际作报告,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历程,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洗礼。

4、以诚激情,培育情感。以情育情,也叫做情绪情感的感染性,教师要用适当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情理往往是相互交融在一起的,道德教育不仅需要理性的灌输和培养,更需要情感的陶冶和丰富。

首先, 教师要运用自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依恋感,从而乐于接受教师所讲的道理,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具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

其次, 善于表达真情,发挥表情的信号功能。教师在讲解道德范例、分析道德准则时应投入真情,充分发挥真情的信号功能,如丰富的面部表情,语音的抑扬顿挫及适当的机体表情等。

5.以美育情,丰富情感。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非语言沟通在人类社会沟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戴尔认为在两个人互动的场合中,有6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方式传递的。别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优美的自然景色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经常引导学生评价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热点问题,可以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和评价能力,有利于塑造美好的心灵;艺术美感中的优秀文艺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感人的精神力量,能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恶、丑的痛恨。因此,选择文艺作品时,必须考虑其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因为远离中职学生实际的内容很难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总之,美育通过生动、鲜明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特殊作用,是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因此,我们应学会积极、自觉地利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各种形式唤醒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感,以此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3 实施道德情感教育需注意的问题

中职学生的道德情感虽然有了明显的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他们的道德情感往往会流露出某些矛盾和不稳定性,表现出容易冲动、难于自制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讲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时,就着重提高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问题,应遵循下列做法: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情感是好的,什么样的情感是不好的,应该怎样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其次,启发学生了解自己的情感的弱点,平静而理智地悦纳自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预见到某种消极情感表现的后果,学会理智地控制情感。再次,对于学生的消极情感不要简单禁止,要了解原因,耐心改变学生对消极情感的错误认识。要善于引起并维持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愉快接受教育,有利于积极体验的产生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与道德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中,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科学的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全面促进中职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高尚道德情感的形成,使其成为市场经济竞争中道德情感健康、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参考文献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4篇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孟子;伦理思想;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B82-0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9 — 0021 — 02

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和孟子(372BC—289BC)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两位思想巨擘,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他们的伦理思想的认知是分不开的,二者在伦理思想和政治主张上既带有两个形态迥异的社会的时代背景,又预示了中西方伦理和政治运作在以后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孟子伦理思想特点

伦理学,即探讨人类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人类道德价值终极追求,关于真、善、美的价值判断标准的知识,是亚里士多德和孟子思想的基础。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开篇部分,亚氏说道:“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一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美好的想法,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 〔1〕 桑塔耶那认为,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人性的概念是十分健全的:“每个理想都各有自然的基础,每一件自然的事物都各有理想的发展。” 〔2〕人性的拷问就成了理解亚氏伦理思想乃至于其政治思想的首要问题。

亚氏指出,“幸福就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 〔3〕而灵魂本身包括非理性和理性两个部分,非理性部分是指人类获取营养与生长,是全体生物所有的,因而它不是区分人类与其他事物的根本点,亚里士多德认为,为人独有的,构成人之为人的是人的灵魂中的理性,“对人来说这种东西就是合于理智的生命。” 〔4〕正是凭借这一点,人类有了超越其它生命的形式。幸福在于人类自然本性的实现,而人类的根本本性就是理性,因而在亚氏的思想系统中,理性成了全部出发点,理性是亚氏追求幸福与德性的前提条件。

在集大成于一身的亚氏认为,幸福就是灵魂合于德性,德性的培养与幸福的追求是一致的,而且二者均需要依据理性获得,理性成为唯一实现路径,于是,在亚氏哪里,至善德性的达成正是理性的功能。

亚氏将德性切分成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理智德性靠教导,与理性密切相关,伦理德性源于风俗习惯的熏陶,与情感相联系。理智德性具有决定作用,是灵魂当中最为珍贵的德性,为伦理德性提供了行动的准绳。

亚氏认为,“德性先以潜在的形式被我们随身携带,然后再以现实活动的方式被展现出来。” 〔5〕在亚氏这里,德性与人的现实活动相联,人的德性潜能有多面性,现实活动存在多方向性,因此人在此过程中,品性形成呈现多样性。因此,通过现实活动的有效选择与安排,去恶存善、去劣存优,培养美好的德性。

亚氏认为,德性是关联情感和行为,不可避免的涉及到过度与不及,而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好的。因而情感需要受到理性的规约,“应该”的理性规范成为选择。

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相比,孟子的伦理思想则有很大的区别,与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更加的息息相关。

尽管孟子同样也从人的根本性出发,得出了“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6〕的结论。但是这种性善论的起点并不是亚氏所说的理性,而是基于人的自然情感。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普遍具有自然的情感,而且这些情感就天然的具有道德的倾向性,从而为外在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内在的根据。“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7〕孟子认为,看到孩童有了生命危险而替他担心害怕并不是来自后天,而是人类天然情感的自然流露。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8〕

但是,孟子也意识到,人性本善并不一定会导致每个人“言必称尧舜”,人性善是成为“尧舜”的可能性,并非必然性。孟子用“浩然之气”来构建“可能性”的后天培养路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9〕

与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德性培养最需要理性分析和选择不同,孟子认为,德性的培养不是通过理性分析选择而是通过人的内在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而展开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因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10〕孟子认为,道德规范不是对现实的强制,而是固有人性的自然外在呈现。

孟子的德性思想并不是把德性当做一个客观的对象进行分析认识,而是把它设定为一个对自我存在深切体悟的基础上追求本心四端的过程,他不是理性的认识,而是情感的实践,是对具有道德倾向的自然情感的存养,人的精神性存在和社会性存在的双重身份是统一的。在孟子这里,自然情感作为人类的自然本性,正是它所包含的道德倾向使人类社会展开为一个道德的世界,道德就是人类自身的存在体验,由此,孟子与亚氏在此殊途同归,即要求检验德性的标准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情景场合。与亚氏的中道观相似,孟子提出“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11〕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均奠基于各自的伦理思想之上,其伦理观的差异导致了二者政治思想的不同。由于孟子和亚氏在德性观上的区别,导致了二者在政治思想上出现差异。前者主张法律政治,后者主张伦理政治。前者青睐民主政治,后者倾心于开明君主制。

在孟子的视野中,人子为了尽孝,可以背弃国家,蔑视法律,在孟子的思想中,王法要让位于宗法伦理,并且将之作为王道的一个部分 。孟子以情感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所构建的伦理政治体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农业的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单位展开的,所以家庭一直居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形成了家国同构模式,治理家庭与治理社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性,伦理所调解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但是在家国同构的情况下,伦理关系不可避免的向整个社会和国家延伸,从而使中国的政治治理带有很大的伦理色彩。“这种情感伦理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根主线,情感注重的是的道德感染力,而非道德强制力,所以,中国人始终没有将道德法制化,用法律的强制力量来保证道德的推行。” 〔12〕

与孟子相异,亚里士多德更加重视理性的现实产物——法律的作用,他强调,为政需要遵循法律,不以私意左右正义。正义的真实意义主要在平等,因为公民都具有平等而同样的人格, “法律不应该被看作是和自由相对立的奴役,法律毋宁说是拯救”。〔13〕亚氏从另一方面论证了公民守法的重要性,他认为,法律是集中了众人智慧而制定出来的通则,并且法律作为通则,本质目的在于谋求城邦的长治久安,以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为根基,没有感情偏私。亚氏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将之教条固化,他指出,实行法治还要明白,法律在某些情况、某些时候应该实行变革,变革而后才能获得进步,如果专守前人旧制也未免失之荒唐,但是变革是一件应当慎重考虑的事情,轻率的变革不是城邦的幸福。

亚氏和孟子政治思想的另一个差别表现在他对优良的政府形式的论述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多数平民执政优于少数贤良执政,多数人的集体智慧优于少数人,并且不容易腐败。亚里士多德向往民主政治,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以平等、中道的原则组织而成,兼顾富人和平民的利益,排斥作为会说话的工具的奴隶的政治参与。共和制之下的公民是平等的,并可以轮流担任政府公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以至于今日探讨法治者,几乎不可避免的都回头求助于亚里士多德的论断。他的政府形式思想也被后人视为圭臬并在后世的政治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借鉴应用。

我们应该看到,孟子所说的忠君、仁政思想更多的是说给位于统治阶级的君主是贵族。希望他们可以“不嗜杀人”,实行仁政、弘扬王道。孟子为他所代表的士阶层提供了一个历史的使命,即“屈君以伸道”。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之后的2000多年里,现实中的政治更多的是外儒内法,杂用王霸,但是秉持王道理想的士人并未因此而放弃追求。至于道,以道自任,传承道,护卫道,弘扬道就成了士人的天职。但是由于这种弘道的任务不可避免的要以君为本位,即企图依仗君主行道,而不曾设计出超越君王之外的制度性安排,所以,道统与势统固然存在权威二元化的取向,但二者之间又相互促进,彼此需要对方的支援,一方面权势需要道的粉饰或软化,另一方面,道离开了权势便无以施行。由君王行道的理想越是落空,像孟子这样的怀道之士越是向君王靠拢以求得以行道“务引其以当道,志于仁而已” 〔25〕。然而由于他们所弘之道,其主导思想本身即是君主专制政治秩序所固有的理念,同样也由于他们在依仗君主行道时缺乏对君王的制度性制约,故而他们的弘道只能导向忠君,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求弘王道的孟子,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真正的大忠臣。

总结

总括言之,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差别导致了其政治思想的迥异。孟子以人伦宗法为基础的伦理观奠定了孟子伦理政治的基石,由于孟子在中国政治思想中的承上启下的重大地位,很大的程度上说,孟子的思想影响了后世作为政治主体的士大夫阶层,进而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政治走向,孟子给士阶层灌输的现世主义路线和借君王行王道的思想,导致了中国文化中展示出超乎寻常的对现世的关切,特别是对现实政治的关切。从而使得政治的运作表现出更大的现实取向,使得统治者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现世的发展中。但是,这也使得士阶层与官僚阶层形成紧密的联盟,排除了任何其他社会精英尤其是商业精英出现并发挥作用的可能。此外,中国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的高度结合,文化精英和政治管理精英的高度结合,极易发展成为权威主义政治。当社会精英大都为权力中心吸纳时,在政治权力之外出现其他政治势力的可能性便大为的减低,多元主义政治的可能性就会十分微弱,大众参与也不可能发展,从而导致中国政治文化中缺乏太多的民主成分。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对理性的高度重视,从学科角度划分了政治学与伦理学,前者追求集体之善,后者追去个人之善,政治学与伦理学有了清晰的界限,为政治学的独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把研究起点放在了现实调研中,放在历史比较中,不再高度抽象的如柏拉图老师一样,他对人性的怀疑,对法治的高扬和对民主共和政治的认识都被后世西方政治运作逐渐吸收和接纳,形成了较为现代化的政治文化。这些是孟子的政治思想中所不存在的。

〔参 考 文 献〕

〔1〕〔3〕〔4〕〔5〕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 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美〕 威尔·杜兰特.哲学的故事(上)〔M〕. 金发,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08.

〔7〕 〔8〕 〔9〕 〔10〕 〔11〕 〔12〕 孟子.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5篇

关键词:主渠道;德育水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51-01

德育工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每所学校都应以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德育育人为办学宗旨。而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德育,也可以直接借助课堂教学特别政治课教学来达到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现将我在中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德育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1.确立思想政治课是德育主渠道的依据

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 ,转变学生思想,应该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中职教育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也是对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们的一生将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中职学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包括各科教学,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学中应保持智力发展和道德发展的统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体现。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教材中的德育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讨论法等,把教材中的思想道德理论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讲到《哲学常识》可运用讨论法就"人性自私论"展开辩论,通过暴露不同的道德观点,刺激学生的认知意识冲突,使他们的认知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育智不忘育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将知识传授与道德培养、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有机统一起来,使思想道德理论融入学生的心中。要注意用饱满的激情传授思想道德知识,用生动的事迹树立道德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在愉悦的心境中开启智慧、陶冶情操,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3.提倡学生自我体验,增强道德教育的相关性

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因而,在中职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较多地采用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形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观点。这些课型深受学生的欢迎并乐于参与。经过学生的自我体验,道德理论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需要,从而使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在讨论、演讲和参与辩论的自我体验活动中,在把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进行对照、比较中,反省或重新选择正确的道德观念。此时的教师的引导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多提供给他们探索世界、发现事实的机会,让他们经常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自我体验亦即学生以主体的角色去操作和感受教育对象的过程。受教育者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将教育者操作的知识对象变成自己的操作对象,因而能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和更加积极的姿态去感受知识对象的善与真。

4.自主体验,促使学生自我建构

创设一些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里体验、实践、反思,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好方法。自主体验的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角色扮演、有事情可干,又能在积极的情感参与中体悟道理、认识社会、增加感知。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哑剧等。例如利用教材中的"男女生交往"、"我与父母的冲突"等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在模拟的情境里把生活中和现实社会里面临的道德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道德活动的对象,各抒其见,自由讨论,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选择能力。有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学习问题、交友问题、情感问题等写在纸上(不署名),交给老师,教师可以当堂请其他同学帮他(她)出主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的过程。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身为政治教师,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德育因素,用心施教,善于发现,乐于总结,使思想政治课堂不仅是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德育渗透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6篇

【关键词】德育 导向 情感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7-01

德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发展人的本质,即“育德”,德育的目的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人的本质中的积极因素体现出来,与智、体、美相结合形成合力,推动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而德育的途径得依赖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特色方法来实现。

一、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与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

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历来都是当作学校工作的重头戏来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制观念等还存在缺失,究其原因一是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政治课被边缘化,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给德育工作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和量化指标,工作的好坏与教师的利益驱动机制相脱钩,使德育工作的考评无章可循,疲于应付。三是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中学德育工作内容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我们在课堂上讲的一套,完全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丑恶现象、不良风气相抵,给学生留下的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认为我们所灌输的都是空洞的,与社会现实相悖。

二、坚持正确的导向,提高道德素养

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是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至上而下都是流于形式、搞花架子、应付检查,不求效果如何。在教学中我从德育功能的角度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1.思想政治的导向性。在课堂上,我历来注重引导学生端正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生的思想言行、判断是非和衡量得失标准的教育作为政治课的首要任务。2.道德品质的可塑性。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的世界观、道德信念逐步形成时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但是其稳定性差,可塑性大,思辨能力弱。在教学中我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高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3.规范行为养成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言行一致,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教书育人。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群体的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尊重,约束和学会服从到逐步“自律”,“自觉”,提高个人修养。5.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统一。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注重摆事实、讲道理,鼓励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律。6.言传身教,发挥表率作用。身教是最有说服力的直观教材,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因此,当务之急就是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以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

三、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

在现实中,政治课的教学存在着与实际相脱离、与学校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相分割的倾向。由于受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的主阵地,首先是帮助学生弄清学习政治的意义,激发学生上好政治课是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要改进教法,以讨论式、谈话法的课堂教学形式澄清他们在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对人生和社会的模糊认识,解决他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党内的腐败问题。对于这些敏感的问题教师应客观的、辨证的加以分析,使学生感到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是极少数的,主流是好的。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需与整个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围绕德育的“五爱”基本要求,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四、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情感教学

道德知识与道德规范的讲解,如果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渗入,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以情动情,以情感激情,才能增强他们的内在动力,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与动

机,形成信念与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例如,1.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重视个别学生的实践指导,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2.利用身边先进人物和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做有样。3.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深化校园文化,创建民主、向上、和谐的教学环境,实现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4.以情感激情,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如组织参观、访谈,宣讲英模故事、演讲比赛、阅读名人传记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五、结束语

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基地,应把传授知识和拓展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运用情感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德认识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必须力戒简单粗暴、草率行事。只要教师方法得当,“润物细无声”,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代“四有”新人。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情感属性;情感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5-0093-0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更是表征其存在合理性的根本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正确认识是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学界虽有各种认识,但无外乎社会功能论和个体功能论,社会功能论是“社会需要论”研究方法的必然结果,个体功能论是“人的需要论”研究方法的自然结论。但无论是社会需要还是人的需要,都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是基于功能的哲学理解,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探究其情感功能。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内涵

哲学上,功能是与结构相对应的一对范畴,它主要是从事物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来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的概念。功能是指事物作用于他物的能力,功能与作用是从不同角度表述的同一过程,就事物本身而言,是指其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就此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而言,是指他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因此,功能有两个义项,即指事功与能力和功效与作用。事物的功能取决于多种因素,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来说,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元功能”,事物的功能首先取决于组成该事物的要素之性质,事物内部的任何一种要素,都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就有某种相对独立的功能。一个要素在孤立状态下不依赖于整体而具有的功能称为“元功能”。第二,“本功能”,也就是组成事物各个要素的“元功能”的机械和。第三,“构功能”,也就是事物的结构所形成的功能。因此,事物的功能是要素产生的“本功能”和结构产生的“构功能”之和。整体而言,功能就是指事物各要素的构成方式以及该事物与他事物发生联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产生的效果。

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的构成方式及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发生联系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和产生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组成。”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的构成方式所产生的情感功能的理解选取的是“元功能”的理解方式,即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要素的情感属性所表现出的情感能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的理解选取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的两个方面,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各组成要素所具有的情感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情感作用,具体表现为评价作用、调节作用和强化作用等。

一、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功能的具体构成

1.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人,其情感属性显而易见,但是具体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特定职业的人,其情感属性,首先,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以及由此产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因素,其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爱和由此产生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人生价值的重要表现。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体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表现其本质力量的对象性活动中,充满激情,充满热爱,进而进发出深沉的责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才能更好的体现其本质,实现其价值。其次,是教育者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的的认识和理解中所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展示的理想、信念的笃信感。教育者对所教内容的信仰和支持对受教育者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受教育者会从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无限热爱中感受到教育者所教授知识的价值和魅力,从而自觉的接受教育者所教授的观点。最后,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这是良好师生关系得以建立的心理前提,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特有的理论性以及灌输方法的使用,师生之间是一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令你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就是把受教育者当成“物”、“美德袋子”和“知识的接收器”,进而教育者也把自己抽象化为知识的传输者和灵魂的塑造者,其结果只能是师生之间的疏离,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布道者,学生对他们敬而远之,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满怀关心、充满情感,教育者才会俯下身子,敞开心扉,不仅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心里,也让自己走进学生的心里。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自内心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打开受教育者心房的一把钥匙。我们的革命先驱正是靠着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最终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获得了革命胜利。在大革命时期要求广大党员,“到你那熟悉或不熟悉的乡村去,夏天晒着炽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挽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正是对人民怀抱深情的肺腑之言。

2.受教育者的情感属性

同教育者一样,受教育者作为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情感性的存在,情感在受教育者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情感对于人的发展而言是一种基础性的质料,它与生俱来,不断发育成为支持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基础性,内质性材料。”因此,受教育者情感的健全和丰富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持性条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世界里,受教育者的情感属性。首先,表现为受教育者基本的生命情感、必备的道德感和必须的幸福感的存在。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是人作为自然生命体的一种必要的心理准备;道德感是人作为社会人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能够有效遵守社会规则,开展社会活动的必要心理前提;幸福感是人作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效融入社会,享受生命的一种心理基础。其次,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信任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人的思想,要想改变旧的、不合时宜的思想,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思想,就必须打开受教育者的心门,打开心门最合适的途径就是以心

换心,而这里的心就是人的情感,只有受教育者接受了教育者,信任教育者,他才可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者所传输的信息。再次,是对教育内容的认同感。教育内容不仅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教育者完成其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受教育者只有认同了教育者所传输的信息,这种信息才有可能在受教育者那里得到同化和转化,才有可能成为受教育者自身的观念。最后,对教育内容的体验感。改造人们思想观念的目的是要改造客观世界,提升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觉的将所学到的理论观点,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已有的观念,实现理性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可以说,受教育者是否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体验感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凭证。

3.教育内容的情感属性

教育内容的情感属性就是教育内容本身所蕴涵和表达的情感。思想政治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其中,思想教育主要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着重解决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问题,在目前主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教育广大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还是一部充溢人文精神、渗透人文关怀,饱含深切情感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落脚点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人是马克思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人是充满丰富情感的现实存在物,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的内容必须要关注人的情感世界的发展和完善,更要以人的情感的和谐发展为重要’目标。政治教育主要进行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立场、政治情感等教育,更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人们对党、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感情。因此,政治教育中必然包含有丰富的情感教育,其中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是其核心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规范教育,旨在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而情感在道德教育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动情是德育的关键”,道德教育也必然要蕴涵丰厚的情感资源。心理教育主要是提高受教者的心理素质,而健康的情感、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健康的情感在心理健康中是一种奠基性的成分。综上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饱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表达和体现着人的方方面面的情感。

4.教育目的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服务于教育目的,因此,二者在情感属性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真正按照人的属性来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占有对象。”全面发展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当然要占有自己的情感本质,因此,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必须也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5.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情感属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情感属性,就是要用最能打动人心、激发人情感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无论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对话法、情感体验法、心理辅导法,都是充分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属性而进行的。以情感人主要就是采用感染的方法,所谓感染的方法就是受教育者在无意识和不自觉的情况下,受到一定感染体或环境的影响、熏陶、感化而接受教育的方法。情感性是感染教育的主要特点,因此,感染教育就是要利用情感对人的感染力来打动人,使人接受教育者的观点。导之以行,就是用教育者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教育对象,感染对象,当然也要求教育者充分利用自己的情感力量去感染教育对象。交往对话法,强调的是教育双方基于平等、尊重的态度,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为中介,以交往、沟通和互动为主要方式,以实现教育双方更大视界融合的一种教育方法。对话的核心是理解,强调的是对话双方的心灵沟通和视界融合,而理解就是一种情感和生活的再体验,因此,情感交往在对话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当然,情感体验法和心理辅导法更要重视情感的作用了。

6.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情感属性

情境,即情景、境地,是具体场合的情形。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景,是指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创设的具体情景。作为思想政治要素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而特意创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生作用的精神氛围和物质条件的统一体。其中,情境的情感性是主要的,物质条件是服务于精神内核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必须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教育对象起着引导和感染作用。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中所广泛采用的情境陶冶法,就是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情感属性而展开的教学活动。所谓的情境陶冶法,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日的的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带着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达成陶冶情感、情达理通,激情促信之目的的教学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更是蕴涵丰富的情感资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情感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从人的活动的视野考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主体性活动。”人的生命有三重表现,即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依托于人的自然生命、以社会生命为内容来完成精神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建构过程。所谓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人的思想品德建构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是主体以改造自我主观精神世界、发展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的自我建构活动,是主体不断为自己确定理想自我,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经历确立理想自我、获取客观信息、建构观念世界和现实生活几个阶段,其中,建构观念世界的过程是人的思想品德建构的关键环节,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情感活动来完成的,表现为主体对思想道德文化客体的认识、接纳与强烈的追求和实践愿望。”从这种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特定情感培育活动,这些特定情感主要是指含有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的情感,包括义务感、羞耻感、荣誉感、幸福感、政治使命感、爱国主义情

感、道德责任感、友谊感、自尊感、自信感、羞愧感和感恩,等等。因此,作为情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情感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具体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在活动初期的评价作用

作为情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活动初期首先起着评价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要传达的信息进行评价。评价活动作为人们的一种意向性心理活动,是对客体满足或符合主体的某种利益和需要进行的感知和判断,它建立在主客体之间价值关系基础之上,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和合目的性。而情感的这种评价作为一种主体感受、体验的自然流露,它体现着人们对一定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一种直接感知和领悟。它是受教育者对客观的道德事实、政治现象是否符合主体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体内蕴的道德需要、政治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因此,思想政治情感就以喜悦、幸福、失望、焦虑等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情境、教育目标进行评价,当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些要素能够适应和满足受教育者的某种需要时,受教育者就接收教育,反之,就拒绝接收教育。因此,情感的这种评价或者过滤作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如果不能引起受教育者积极的情感体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根本就无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世界,也就谈不上外化的实现了。

2.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在教育中期的调节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要素在经过了思想政治教育情感的初步评价和过滤之后,进入到受教育者的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而只有进入人的情感世界的知识才有可能转化为人的行为。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一种价值教育,它使受教育者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知识形态上看就是评价性知识。“评价性知识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价值经验,包括社会道德准则,理想,审美意识、情感和趣味、科学价值、理想,等等。这种知识一旦被个人理解,并唤起相应的感情,便会以多姿的形式存在于个性经验中,成为人的内在需要、情感追求的价值目标,并调节其活动――把所获的价值经验作为价值尺度,调节、改变、完善自己的行为和活动,创造新的现实。”因此,以评价性知识进入受教育者心灵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已经经过了情感的过滤,也就是说,已经唤起了相应的情感,所以,这些带有情感印记或者情绪记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便沉淀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要,情感追求的目标,自觉调节着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引导着受教育者继续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同时也开始了初步的自我教育。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8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029-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之一,是高职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要求,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均应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均应安排3个学分,本科约54个学时,高职高专约48个学时,高职和本科统一使用统编教材。高职生源为高考录取的最后一批,学生无论是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思想道德素质都与本科学生差距甚大,而且高职学生录取分数差距很大,高的超过500分,低的只有200分左右,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远远高于本科院校。尽管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理论性、整体性、实效性都很强,但是学生对政治理论类教科书不感兴趣。另外,为实现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高职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实施“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模式。因此,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以教材体系为蓝本,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教育部指定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年修订版)为蓝本,以“为社会主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教学目标。为实现课程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本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基本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人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和思想道德素质由内到外的培养轨迹,实施人的本质――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法律教育的“四层递进”如图1所示。以人为本,主要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发展,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和谐德育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为出发点,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整体效应,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教师与学生双主体互动的和谐,学生知、情、信、意、行等要素的和谐,德、智、体、美等教学内容的和谐,学校、家庭、社会思想品德教育的和谐。

因地制宜理念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要紧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孝感。孝感是全国著名的孝子之乡,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后花园。我们充分运用地域优势,将孝文化、感恩教育、“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之中,逐步形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独自的课程特色。

知行合一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必须从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出发,坚持“知行合一”理念,把教、学、做、评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培养现代道德人格;学,培养自主、自为、自控、自新、自强精神;做,通过实践体验知行合一;评,达到心灵有触动、思想有感悟、行动有体现的效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认同理论、理解理论、内化理论。

就业导向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要紧密联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需求与职业道德培养、未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对教师实行“1+X”专业教学定向,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以服务社会、增进就业为导向,将行业法律法规、企业职业规范、人才市场运作程式等纳入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不拘一格地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这些做法,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体现“立德”和“树人”双重功能,培养德技双馨人才。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使受教育者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或内省实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中遵循了以下原则。

规定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构建遵循、教育部关于“思政课”教学的若干意见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充分体现新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主线,依据高职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科学健康的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理论,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规定,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真正做到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护国家和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性原则 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贴近高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面临的时局、所处的年级、学生的个性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独特性。采取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互动、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网络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改革考核方式,用课业考试替代“一考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建立起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社会调查、讨论发言、比赛评分、实践体验等方面,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完整性原则 课程教学体系各内容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逻辑连续性和完整性,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的教学活动应保持各个教学环节的连贯和完整。课程教学过程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而且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渗透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之中,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课程教学与学生日常表现结合,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手段,开展教育活动,实现德育功能的系统发挥。通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传统德育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现场、可能与现实、对象与主体的真正有机统一。

有效性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要抓住课程目标和任务,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情感教育、态度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创设情境,应用新颖独到的教学方法,调整认知策略,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教学环节中,从而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把记忆与思维凝结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单元安排、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几个方面。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加强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体现人本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整体性的课程特色,我们根据高职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中学生(中职生)―高职生―社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化过程,突破教材学科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强化职业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旨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心理,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体系构建时,我们基于高职教育特点,设计了“理论+实践”课程,共设计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律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4大教学项目,下设12个教学子项目,27个教学单元(如表1所示)。同时,根据高职教育规律,设计了15个实践体验项目,其中,课内3个,课外12个(如表2所示),以实现课内知、悟、信,课外播、律、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五环融合、六步递进”的模式予以实施。“五环融合”,即课内与课外融合,课程教学与国际国内时政、社会热点融合,课程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课程教学与高职办学方针融合,课程内容与地方经济文化特色融合。“六步递进”,即每个教学单元按照任务驱动、课堂讲授、案例解析、讨论深化、总结提升、实践体验六步由知到行实施。表3以项目4的子项目1的教学单元4.1.1为例,说明“五环融合、六步递进”教学模式的实施。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和构建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并有效地渗透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感恩、责任、忠诚、奉献”的思政主题,倡导学生“传承美德当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职业素质普遍提升,涌现出了一位全国道德模范,两位湖北省年度“十佳大学生”,三位孝感市“十大孝子”。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素质高。我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全国高职高专文化教育教指委精品课程;教育部的《高职特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课题成功结题,《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二等奖,《以中华孝文化为坐标开展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获湖北省教育成果二等奖。学校被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奖”,获得“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基础单位”称号。“在‘思政课’教学中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思想道德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成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品牌。

参考文献:

[1]刘素平,刘秀娟.浅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2).

[2]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薇.浅析生活化德育中的体验教育[J].黑河学刊,2011(12).

[4]李军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网络资源应用研究[FB/OL].(2011-11-05).http:///article/browse/210597.jspx.

道德与法治的感想第9篇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由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其一,道德自身具有善的属性。人类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真善美”,而真是善的基础,善则是真的目的。一般而言,只有“真”才能成为“善”,而人类追求“真”,其根本价值目的在于追求“善”。美是善的升华,而善则是美的规定。也就是说,人类追求最高的境界是“美”,而就“美”的核心价值内涵来说则是“善”。不是“善”的,就不是“美”的。因此,“善”在“真善美”中处于主体地位。

其二,道德具有治国功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最基本的治理手段一是法治,二是德治。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则以道德的说服力、感召力和自觉性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既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又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要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内容,是由道德建设的基本功能决定的。

第一,道德具有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道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调节”,它具有广泛性、层次性、导向性、内在性。广泛性,是指道德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就使得道德调节具有其特有的广泛性,能够在建构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层次性,是指道德要求的递进性所表现出来的多层次性。对于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调节,法是以“必须怎样”为尺度,而道德则是以“应当怎样”为尺度的。因此,法律调节面前只有一个要求——“合法”,而道德调节则从底线道德到道德理想之间有许多递进性的不同层次,从而使其具有多层次性,能够在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发挥更加灵活的作用。导向性,是指道德的要求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它从现实的社会道德水平出发,又指向更高的道德理想,能够将人们的行为不断引导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不断提升和谐社会的质量。内在性,是指道德调节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人们的心灵。道德主要诉诸舆论褒贬、沟通疏导、教育感化等手段,尤其注重唤起人们的良知,培养人们的道义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这些优势,一方面决定了道德调节在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道德调节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社会和谐。

第二,道德具有情感功能。道德情感是人类道德发生的直接心理基础,又是道德运行的剂,它既依赖于实践理性,又依赖于人伦情感,是理性与情感的有机统一。道德可以弥补政治、法律、科学等情感的缺失与不足,也可以纠正宗教情感的偏迷,成为人类情感中最能发挥作用的一种特殊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中的责任感、是非感、荣誉感、羞耻感等,对于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第三,道德具有激励功能。道德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个人和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虽然其他社会要素也能从不同方面、不同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但其自身的“合理性”本身还需要道德价值的说明与支持。而道德的认识,既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又有自身的价值说明,因此,能够为人们的行为直接提供一种“正当”性、“正义”性、“应当”性的支撑。而这种合理性的精神支撑,在现实生活中会转化为一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敢于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去追求理想的目标。建构和谐社会,这种激励性的强大精神力量,既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激发社会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又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全体成员之间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