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医学人文教育概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7 16:25: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医学人文教育概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医学人文教育概论

第1篇

拓新培养途径

变过去学校封闭办学为将学校紧密融入社会,大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与社会用人单位实行“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途径。积极将学院融入社会,大力开展联合办学,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式办学机制。建立紧密的合作办学关系,合作办学单位共同论证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全程参与人才培养;顾问来校讲学,充实了教学新内容,拓宽了师生视野;有关专家们还设立了奖学金,逐渐形成校企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力地促进高职院校的改革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优化教学,整合教材

1解决某一交际问题

例如课程设置中会安排病人实验,是让学生单独完成整个实验。主要是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一般请外面的病人来,每次都是不同部位的损伤,分为胸椎,腰椎,盆部,髋部,膝部,踝部。学生一般2个人一组,询问病史,查体,治疗,时间为1个小时。学生要单独完成整个实验。一个人面对病人,什么都要自己拿主意,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康复医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设计某个医学交际问题,该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让医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医学生在完成“医学任务”中不仅掌握了实际的医疗技能,而且提高在整个技能操作过程中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凡回首大学生活的学生们普遍认为:以病例为中心的“实战”可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升临床的实际操作能力。

2团结协作

“康复医疗”是现代医学的一个专业分支,需要由不同学科,经培训认可的专业人员所组成的一支团队来施行。康复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专业就能达到的,这里面要有医生,要有护士,要有不同的治疗师,最重要的是病人(患者本人),加起来需要四五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不统一的话,效果就很难看得出来。在团队中需要每个医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而且医生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培养人际交往、思考、决策和应变能力。我们可以把康复医学教学设计为“有某个医疗问题要解决”。而任务型教学特别强调“做中学”,更为重要的是“任务”使得教学活动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能够突出团队意义的第一性[3]。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师的知识来达到完善的高水平的治疗效果,所以说康复需要团队,互相补充、互相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康复医学尽快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教材建设

为了使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国外康复教育接轨,发挥我国传统康复的优点。各课程负责人按照每一门课的具体情况,按教学大纲要求,由讲述该部分内容的教师安排和充实教学内容,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可以为国外原版的康复医学教材翻译而来,并采用中国学生习惯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中医康复教材可自行编制。力争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同时了解最新的研究现状。每一门课程设立一套自编教材,同时为学生提供多本中英文参考书,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评价标准

从临床医生到患者康复意识淡薄这正是我们现有的康复治疗学教育最缺乏的。我国部分康复治疗师有精通治疗技术,但基础医学的底子较薄,发展潜力受到了影响,这成为他们在康复医院里地位较低的原因之一,很多治疗师还带着旧社会里师傅传徒弟的观念,严重影响他们的眼光和进步。我们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康复医生呢?一个知识欠缺但却有较强能力的医生,这包括恰当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康复医生将会对诸多医疗卫生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辅助医学和替代医学等有恰当的理解和评价,并且是有团队协作能力和与同事、病人和雇主沟通的能力[4],同时要配合相关的政府机构开展普及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因损伤或疾病引致的功能缺失的患者,让其充分认识到适当的康复治疗是能帮助他们的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的。我们要落实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认真的检查、讲评,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职业能力[5]。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任务完成的结果是评估任务是否成功的标志。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要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时机成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新知识点、突出主题进行迁移操练,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成在真实生活中的能力。专业课程考核一般可分为:笔试,操作考试,小组报告,学习笔记,平时成绩等几个部分组成,操作考试为主要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30~50%。操作考试为2人1组,具体考试时双方互为病人,考官由担任授课的4名教师组成。评分标准涉及到行为举止、着装打扮、语言表达、动作规范、诊疗程序、治疗计划等多个方面。康复医学教学必须设计科学,扎实推进,及时反馈,能够形成独特的体系。在美国,所有的住院医师训练都是系统化,标准化和量化的。比如:康复住院医师,第一年必需完成内科或外科的住院实习,第2~4年必需完成至少12个月的病房轮转,包括SCI、TBI、儿科康复。EMG必需完成200例等等。在我国的康复教学中是否也能采用系统化,标准化和量化的标准呢?

第2篇

1·1定位恰当,培养目标明确

西方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自20世纪60年代起,新的医学人文教育在西方兴起,进入80年代以后,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1984年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在《为21世纪培养医生》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医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2];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GMC)在“明天的医生”(TomorrowsDoctors)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humanitiesspecialstudiesmodules,SSMs),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以至包容[3];法国也提出把人文教育与医学各科专业结合起来,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线限制的人”。

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强调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4。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综合上述要求,我们认为国外医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目标主要在于: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全面认识医学与社会;培植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professionalvalues,attitudes,behaviorandeth-ics);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生的沟通技能(com-municationskills)和协作精神;培养信息管理和社区管理能力。

1·2课程设置合理

为增强医学的人文特征,改变医学的“纯科学技术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对医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强化了医学预科的人文教育。同时,为了进一步克服因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医预综合征”要求医学生进入医学院后,仍要学习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许多医学院校开始增设人文学课程,到1995年几乎所有的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学课程,并得到联邦基金,特别是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支持。

美国大学实行选修制或半选修制和学分制教育体制,如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教育贯穿前两年半课程,以后的必修课有:医学人权和医生、生物科学技术的社会学研究、医学实践中困境的伦理方面、健康和疾病的伦理根源、医学社会史、社区卫生中心的医学人类学等;选修课有: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医疗管理、生物科学的社会问题等[5]。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1978年已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计划[6]。总的来看,国外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在北美的医学人文学21个研究生教育点中,也是以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为主干课程[7],欧洲国家也是如此。这些国家中,医学人文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法国、日本约为10%-15%[8]。

相比之下反观我国的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约占人文社科课程课时总数的86·21%[9]。如作为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先河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对其80年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时指出该校人文社会课程由原来的无增加到目前的9门,但仍不到总课时的5%,且中国革命史、哲学等政治类课程就达5门,并占人文社会课程的73%[10]。

1·3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序惯性和实用性

1·3·1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表现出横向的“关联性”,即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呈现出交叉性。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与文学等学科课程被大量开设,这些课程不是孤立地讲授而是彼此融汇一体,并与医学内容紧密结合,这也是推进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的有力举措,值得借鉴。

1·3·2人文课程体现出纵向的循序发展的“序贯性”,即人文课程在临床前期开设,但并没有在临床前期就结束,而是延续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如日本的医学院前2年主要用于学习基础科学与人文科学课程,以医学概论涵盖医学人文课程,并在第五学年开设续医学概论,了解医疗与法律、伦理、社会经济的关系[11]。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也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学年时间。

1987年英国的报告建议:医学伦理学应该贯穿在医学教育整个阶段、有一定间隔和反复进行,应该在临床教育中,按一定的间隔插入一定时间的、由医学以外很多专家进行的、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总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此外,医学人文教学并没有在本科教育划上句号,而是成为医学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内容。

1·3·3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国外认为,医学教育的核心是病人,医学院是一个专业学院,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实现医学与人文课程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并始终贯穿两个基本思想:一是以病人为中心,二是密切联系实际,很注重当前医学领域的社会问题以及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和提出解决办法。

例如,“当代法律与医学问题”主要讨论影响医患关系的法律以及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的法律基础问题,其教材从法律杂志、法庭判决、医学伦理学杂志和医学卫生政策期刊中挑选资料编写而成;再如在基础课中有一门必修课为《行为科学》(《behavioralscience》;内容包括行为现象学、社会心理学、心理病理学、性心理学以及社会医学、医学发展理论等,并紧密联系地域实际,讨论各种由社会、心理因素导致的行为问题,例如上瘾、车祸、青少年自杀等等,同时也为进入临床阶段《精神病学》学习打下基础[12]。国外大学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都是针对现实问题,针对现实问题是国外医学人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1·4教学和考核的方法灵活多样

国外的医学院校为了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研讨、课外阅读、写论文甚至参与教学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采用,小组讨论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倍受青睐,教师通过阅读材料来指导学生,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信息和观点,给学生以最充分的自由度;也有的采取指定学生阅读、实际写作训练、直接的角色示范活动;还有的特别注重教学情境与场所的设置,如在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的教学中,采取直接的讨论方式,如邀请医生———诗人、医生———作家、危重病人、自愿参加临床实验的病人及其主管医生一同讨论,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戏剧表演,以便学生真正投入到情景中去。如日本在大学一年级安排学生“体验实习”,每4-5名学生为一组,通过体验唤起心中的感受,达到西方所强调的“移情作用”[13]。此外,国外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有考试、写论文、讲座及参加教学、研究项目等。

2国外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计划对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启示

2·1增进对人文教育的认识,明确合理的培养目标20世纪50年代学苏联,我国大学院系开始调整,实行了人文与科技教育分离的错误政策,高等教育推行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professionaleducation)和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重理轻文、智育至上、能力主义等观念已由学校渗入社会,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价值观念,致使学科背景原本就单一的医学院校又严重削弱了人文学科教育,除“两课”外,医学生与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难以接触,医学教育中也越来越追求纯粹的技术知识的攀升,存在着泾渭分明的界限和迎合社会一时之需的侧重,加之医学院校普遍对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这样,医学院校大学生既在早期社会化机构中缺乏文化素养,又在大学校园内缺乏文化熏陶,真可谓人文教育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一状况一直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反而随着市场经济下功利行为的泛滥,唯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盛行,医学教育对于技术的强调进一步加强,“学”渐被“术”所取代,必然导致了大学的人文资源和人文精神严重流失。

近些年来,这一现状和医疗活动中发生的一些不良事实,引发了国人的深刻反思,因而在报纸杂志的文章中,强调医学人文教育重要性的观点已不鲜见。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水平离它应当承担的责任还相距甚远,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依然是困难重重,一方面,在理念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被不断地肯定,另一方面,在实行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又不断地被淡化,甚至忽视。我们认为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的矛盾与困境,最主要的是人文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更恰当地说,则是大学教育的定性与定位问题。人文教育应该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个组成,并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

最值得反思的是,常常热心赞教育的人,对什么是人文教育,什么是人文教育的组成,却往往人言人殊,并无共识,因而我们认为人文课程本身没有“受尊重性”(respectability)可能是问题的核心,所以如何使人文教育赢得“受尊重性”,是使学生向人文教育归心、向心的根本之道。因此,增进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与医学院校的院校长等决策层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克服把目光只集中在技术和设备、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制订明确合理的人文课程培养目标是当务之急。

2·2明确规划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与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效用性首先,我们应认识到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有很大的随意性。实际上,由国家硬性规定的医学人文学科课程仅有医学伦理学一门,医学史、医学社会学等课程大多为选修,而且大多课程是依据学校或教师的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课程的变动性大,盲目开课、为开课而开课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许多课程的教学和师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应确定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医学概论等,同时可以考虑设置医学人文学辅修专业(本科生),目前国内已经开设的医学人文学辅修专业有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法学、医学创新等。

其次,我国医学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的探讨,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试图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但由于教材更新速度慢,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很快,学生学的与现实差距比较大,面对现实问题许多学生往往一筹莫展,有时甚至被错误的言行所同化。实践表明,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基本思想。

这样,才可以避免人文科学与医学实践的脱节,才能提高人文教育的实效性及体现医学人文教育的基本宗旨,即:将人文知识整合到医学实践中,不是为医学增加“文化外衣”,而是使之加强对人类生命、死亡及生存意义等方面的理解;学习的不是文学、伦理、法律、宗教等学科知识的理论体系,而是他们在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对医疗实践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使学生学会从医学、道德、科学、政治等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第3篇

据全国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甚至教师只有不到50%真正了解医学人文这一概念,其余人群则对其的意义完全模糊不清,这也折射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上的不到位。因此,高等医学院校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并优化、创新人文课程设置。

1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基本构建原则

对高等医学院校而言,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考虑必须以学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起点,在教学模式的可操作空间中多下功夫,集合多种人文教育要素来明确自身教育教学定位,也就是从高等医学院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确立以下4点基本指导原则。

1.1 全球性原则

全球性原则就是以全球医学教育为基本要求参照指标,明确对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子系统即人文课程系统的建立。在这一系统中,首先要明确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其次厘清它的教育内容包括了人文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些教育内容存在目标联系但差异性也很大,在这里,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主体课程,而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为主,并适当加入鲜明的人文知识承载度课程作为教学体系衔接,确保人文教育的实效性。

1.2 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主要侧重的是高等医学院校教育的人文知识普及,其中通识教育也是我国必须树立起的经典教学范畴。在这一点上有关通识教育专家就指出,不要将通识课程设计为概论式或仅仅普及理论的系统知识课程,而是应该深入实践它,将通识教育从形式思维教育发展成一种实质思维教育,这也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在人文教育普及上需要学习欧美国家的地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人文教育方面起步较晚,所以尚不成熟的地方依然很多,尤其是在人文教育这种抽象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对知识的一味灌输,而缺少深度实践引导,所以通过恰当的理论实践相结合方式来感悟和巩固人文教育,从而实现对人文知识的升华。

1.3 整合性与交叉性原则

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教学中普及人文基础必须要首先适当整理课程目标,优先将历史、哲学、通识等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综合属性的人文课程。就比如说对《中华文明史》在《医学人文概论》课程中的融合,这其中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等科学思维理论。因此,可以说在医学专业中整合交叉了若干学科理论,这也让医学教育所能辐射的范围更广,内容体系也会更加丰富。

1.4 系统性原则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人文课程一定要从细节中反映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体现出人文知识融合于医学教学的连贯性和关联性。从人文基础知识反映医学技能,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层次,也就是从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

基于系统性原则的人文课程体系首先要针对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设置具有普适性的人文核心课程,例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基础性课程,这些课程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入门人文教育而存在的,它们非常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它是人文意识形成的最初基础,是医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是设置医学人文基础课程,在这里要实现多学科、多文化的交叉,融会贯通形成综合性课程,例如《医学哲学》《医学与文学》等等人文主题相对鲜明,并强调学生学习医学中培养人文品性的课程类目。最后是设置医学临床教育相关联的人文素质课程,比如《医学社会学》《临床沟通技巧》《医患关系通识》。这些课程比较适用于已经开始临床实习的高年级学生,它们都是从医学人文理论的角度来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习操作教学的过渡。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医学临床实操技能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在实习中懂得社会环境保护、人情关怀等等人文理念。

2 高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创新设置方案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其关键一在于创新,二在于能够合理融入学校教学体系,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提高。该文简单介绍两种人文课程设置方案,以供参考。

2.1 对“医学人文学”课程的设置

在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必须凸显横向的关联性,呈现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原则,融会贯通。同时也要强调纵向的序贯性,从学生刚一入学到毕业整个高等教育阶段都要设置对应他们年龄与能力的科目教育内容,延续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理论实践作用。最后就是突出实用性,例如:在哈佛医学院就开设了基于生物科学研究的“社会学研究”专题课程,它主要讨论新生物技术在所面临社会伦理境遇下的医学临床问题,这其中就涉及到诸如社会心理学、性心理学、心理病理学在内的诸多跨学科知识,并且深刻讨论了美国社会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的青少年上瘾、枪击、自杀等等负面社会现象。

“医学人文学”课程的开设就是要达成上述的3种教育功能属性,它希望培养以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和反思能力。在课程中,教师提出相关医学问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人之为人的价值观、文化观、教育观等问题,并明确课程中所倡导的四个相互依存关系。

第一,它培养学生的情境分析能力;第二,它鼓励发展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三,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第四,它以改善医患关系为最终目标,实现日常医疗教学与前3个目标的有机结合。所以具体来说,该课程主要包含4门研讨必修课程:针对医疗咨询问题的初级研讨课程、针对历史、文学等人文要素的人类文学文献理论研究课程、对濒死病人的医患关系人文关怀课程以及病人心理研究课程。4门课程的时间均为8学时,其目标就是实现切实可行的医学人文教育,希望帮助学生解决在医学专业学习中所面临的人文问题,明确临床实习中所要遵循的人文规律。

2.2 对“医患与社会”课程的设置

“医患与社会”所阐述的是医生、病人与社会三者的关系,该课程是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课程,它的设计教学对象就是初入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是典型的医学人文教育入门课程。它的目标是发展医生基于病人相关的各种技能,为医生建立与病人之间的良好医患关系。

该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了伦理学、行为医学、预防医学和沟通技巧,它所探讨的内容还延伸到了患者的疼痛处理甚至家庭暴力等实质性问题。它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了小组研讨模式、临床带教引导模式以及标准化病人互动模式,都是互动性极强的单元式课程,教师会运用制定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分组并分配教学任务,实现单元教学专题研讨,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在课上,教师会给出最终的课程评价,其所评价的内容就包括了日常测试、论文、讲座讨论结果以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报告等等,所有考评方式都是对学生医学技术能力与人文知识能力的测评,而并不针对学生的理论与条文记忆。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模式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是在医学教育实践临床过程中医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和孕育。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已经成为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克服只见病不见人,忽视人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制约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善与和谐。这一执业技能的掌握不只与医学生――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个人发展相关,更与我国医学教育的实践发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

加强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的课程模块建设

人文医学的概念有很多种词义理解,笔者比较赞同贺达仁教授的观点。他将医学分成四个部分: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与人文医学。他认为人文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医学是考察医学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提高医学活动主体的素质和社会功能的学科群。①医学生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培养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技能培养的实践性特征,医学人文执业课程在医学人文学科群的基础上又必须增加与执业相关的技能,因此在医学生医学理论教育和临床实践教育阶段的核心问题都必须始终围绕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而展开。

“实用技能类”课程一般在临床实习阶段展开,但缺乏相应的课程体系。大多都是在临床教育阶段开设一些讲座,进行一些专题培训。笔者所在学院院主要结合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内容进行专题培训和讲授,主要有以下六大模块:医师概论;医师法律与法规;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医护人员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如何有效进行体势语言的交流。按照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概念特征和《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医学专业技能、职业价值、行为态度、伦理道德是对医学生的最基本的要求。人文医学实用技能类课程必须始终围绕这些基本要求展开。因此该教学模块必须强调实用性。要将“基础理论类”课程模块所学内容诸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通过该模块进行实践。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在学生临床见习、实习过程中向学生讲授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法律素质、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使医学生认识到敬业精神和医学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内容,医务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责任是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如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临床实践阶段重要的人文医学执业能力之一。其他很多技能都要围绕医患沟通的培养展开。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我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要求:“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所以在临床实践阶段必须以医患沟通为主线在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

加强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课程教育的序惯性和实践性

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应渗透在整个教育阶段。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第一学期开设“中医发展史”课程,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医学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了解社会结构和经济文化、科学状况、意识形态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了解影响医学发展的主要因素。限定选修课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自然辩证法等课程。如中医哲学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特色,理清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体用关系;从而为系统学习中医学打好基础并有助于体认华夏思维方式,为继承发扬中医学的精髓,为将来从事中医药学临床、科研做好前提的理论准备。在整个医学人文教育课程培养中要结合专业基础课着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意识、能力以及法律法规意识。

医学人文课程仅在医学教育的前期开展,同时学习的是医学基础课程。而当进入专业课和临床实习期后,并没有专门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这和国内的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情况相符。笔者所在学院院在实习前一学期只开设《卫生法学》课程。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包括多个方面,有认知的、也有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和行为养成。医学人文执业教育应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学习阶段又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所提出的医学人文执业课程模式始终必须强调理论和实践教育的结合,必须结合医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笔者曾做过问卷调查“当你作为一名医生,类似SARS的传染病再次来临,你会怎么办?”大一学生选择“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冲上去”占80%,而大三学生大多选择“这种事百年不遇我不一定能碰上”,临床实习学生选择“轮着上则上,轮不上则不上,领导让上则上领导不让上则不上”占60%。这说明医学生在每个阶段对医学的职业认同感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阶段的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教育必须要有所区别。广州医学院就将医学人文教育的整体渗透分四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基础课教学使大一学生在教师讲授和部分临床见习过程中早期接触临床,接触病人,早期进入医生角色,树立终生为病人服务思想;渗透阶段――专业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增强人文医学执业能力为导向;强化阶段――临床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要求,实践教学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学生实施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意识;反思阶段――临床后期开设“医疗实践法律处理”、“医患沟通能力实践”等医学人文课程,使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反思临床问题,从而获得感悟与提高。

国外医学院校五年期间医学人文课程始终贯彻医学教育的始终,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课程贯穿医学教育四年时间。而在临床实践阶段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则注重与医技、职业道德相互融合,重视伦理学、法学教育,强调医患关系,关注与社会有关的医学人文素质的养成并开设医学人文应用类课程。人文医学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核心精神是人文精神。医学实践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核心。近年已有很多国内医学院校包括我院已经借鉴国外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的方法开始提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理论课程教育―临床实践教育―社区医疗实践――终身培训教育”的模式。

加强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临床实践教育的多途径性

临床实践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从教学走向临床的第一步。这一阶段对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大多落在了各教学实习医院身上,医学教育的实践性特征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院和带教医生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实践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医学生影响都特别大。在教给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要通过自身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如何与病人沟通,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爱护病人,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高尚的医德。在实践中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为以后的和谐行医、依法行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加强医学生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的临床实践教育可以从多个途径开展。2008 年教育部、卫生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指出:“医学院校必须依据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制订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计划。”目前,人们对医疗的需要已转向康复、心理治疗、健康教育、老年性疾病等医疗服务上。大多医学毕业生将成为社区医疗服务人员,社区医疗服务满足了人们对医学发展的需求。人文医学教育要结合基层卫生保健体系的需要,以社区为导向,确保人文知识的学习运用与医学、卫生保健的需要相结合。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尤其在临床实践阶段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社区,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医学人文精神,提高服务社区的医学执业工作能力,培养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从某种意义上讲,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教育,与校园中单向传输的教育效果相比较,前者更富深刻性、持久性和丰富性。(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本文系2008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教高〔2008〕498号)

第5篇

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活动最终培养出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人才。2011年教育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医学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丰富人文素养、强烈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明确高等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一定实践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应结合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5]。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病人、敬畏生命应该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儒家丰富的人文思想涵盖了所有这些人文精神,并且对医学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和教育意义。首先,医学生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儒家强调“医乃仁术”、“仁者爱人”,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儒家主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不孤,必有邻”,告知人们立身树德的重要性;在诚信方面,儒家提出“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平等思想方面,儒家主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它方面,儒家思想主张“义”、“礼”、“智”,在医患沟通、依法行医、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和指导思想。可见,儒家丰富的人文思想对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2构建人文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和核心环节。把儒家人文思想整合到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当中去,就要把握好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的各个环节。1)要把儒家思想融入到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中去。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医德医风。济宁医学院根植于孔孟之乡,沐浴时代新风,秉承“明德仁爱、博学至善”的理念,把培养富有“仁爱”思想的德艺双磬医学人才为己任,提出“为国家育人才,为大众谋健康”的教育理念,把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全过程,60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数以万计的“德医”双馨的医学人才,涌现出了如“医坛红烛”王春祥、近期备受关注的“最美乡村医生”张波等一大批优秀校友。2)要把握好儒家人文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人文课程的设置要正确处理好与医学专业课程的关系,医学院校应以医学专业课程为核心,人文课程的安排和组织不能冲淡医学教育的主题,在教学安排上做到科学统筹,合理安排。二是创新性原则。要正确处理好儒家人文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不断赋予儒家传统文化时代内容。三是协调性原则。人文课程设置要正确处理好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专家建议在设立医学人文学一级学科基础上,创设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史和医学心理学6个二级学科。将儒家优秀人文思想贯穿于公共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3)要抓好儒家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施过程。

把儒家人文思想融入医学教育的全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具体应根据高校医学人文课程体系和大纲,主要从公共课、医学基础课、医学专业课和实践教学课加以组织和实施。①公共人文课程。设置社交艺术、公共关系学、中国传统道德概论、医学人文学导论、孔子的智慧、让爱为生命护航等,这些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儒家优秀人文思想渗透到这些科目当中去,培养学生逐渐从人文角度了解医学、走近医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②医学基础课。开设相关课程有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卫生法学等,主要从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人文基本素养,在社会人文环境下研究和学习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教育学生避免进入“见病不见人”的误区,深刻理解医学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价值。③医学专业课。针对高年级医学生开设,如医学心理学、人际沟通学、健康评估、中医学、面试礼仪等,开设见习和实习等实践学科,让学生全面学习医学专业知识。人文课程要教授学生综合运用社会、心理、人际、沟通等知识和手段,全面了解患者生理、心理、家庭和社会需求,提高医疗技术和水平。④实践课程。实现儒家人文潜移默化的进入医学生的头脑,内化为行动意识,还要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利用丰富的儒家文化资源和载体,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学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举措,依托地处孔孟文化聚集区的区位优势,在曲阜“三孔”、邹城“三孟”、孔子研究院等地开辟了儒家文化教学实践基地。同时,学校开设“大爱讲堂”,定期聘请儒学大师、专家和学者来学校开展人文知识讲座,收到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和设施,营造儒家人文教育氛围,在图书馆设立“仁学阁”、制作论语道旗和文化名人名言标牌,取校训和儒家圣贤命名桥梁道路等,如明德桥、孔子路,使学生身处学校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

3注重医学人文师资队伍建设

第6篇

【关键词】医学人文 文学作品 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J

医学人文精神的基本含义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服务性、社会性很强的科技、人文合一的科学。医疗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关系,其内容是由技术性关系和非技术性关系构成的。在诊疗过程中,技术关系可精确检测病位、诊断病情,对症下药,而非技术关系中医者的道德、价值、文化、利益、法律观念亦对疗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医生有三大法宝:语言、药物、手术刀”对此做了最好的诠释。他的思想被认为是最早的医学人文主义纲领。医学人文学倡导、宣扬和维护人文精神,珍视“人”的概念,是医学传统中最为绵长深远的一脉,也是医学的实质和精髓。

《爱丁堡宣言》指出:“应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治疗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要求医生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就是理解“完整的病人”,而不是一具有问题的躯体,这是Downie于1991年在“Literature and medicine”一文中提出来。Cassell也认为:“医学人文学在理解疾病、生命与病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治疗方面有平衡技术的作用。”

中外医学人文教育丛览

医学人文学的教育模式建构应基于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高度融合,任何单一学科无法解决当代卫生保健难题。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兴起医学人文主义思潮。70~80年代,部分美国医学院把人文教育引入医学教育。40所美国南方医学院校的36所学校课程有所变更,以培养临床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的态度和知识背景为重点。①宾夕法尼亚大学规定从1988年秋季起,学生一旦进入该医学院,就修习一门为期3个学期的必修课《门诊医学概论》,重点是在医院用非专业人员的口吻与病人交谈。迄今美国、德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20%~25%。英国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②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也于2000年1月开始为医学生开设文学与医学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医学生对健康与疾病相关经验和情绪的理解。英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约占总学时15%左右。法国提倡医学院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的医生。而日本则要求医学生修满60分人文课程学分,以达到“全人”的医学教育。

我国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教育源远流长。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指出:欲为大医,除医学知识外,还需涉猎五经三史、庄老诸子。这也就表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医生不仅需要医学知识,还需要构筑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人文修养。以贯彻执行《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建设得到了重视和加强,涌现出一大批有价值、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何其莘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高校“九五”科研规划咨询报告选》一文中强调了人文社科学习在高校科研教学中的重要性,文秋芳发表了“文科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等文章。虽然我国在人文教育上做出了许多努力,但医学教育中长期偏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回归经典阅读,重构医学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是其在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并内化为精神理念的综合表现。大学教育若过分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就没有太多机会和条件,去面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自觉地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奥斯勒在《行医的金科玉律》中是这样说的:“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医学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这项使命要求于你们的,是用心要如同用脑。”

经典文学作品蕴含着深厚的博爱思想、积极进取精神和创新理念,无不体现了人类心灵的精华,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在人文精神的发展及推广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何为经典读物,即那些影响过历史和现实、经过时间的筛选,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峰巅作品。

在人文精神起源时,古希腊的诗人创作的《荷马史诗》和《神谱》等文学作品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描述,展现了人类对自我价值研究的雏形。其中,被马克思称为“人类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是人文精神的绝佳体现。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教导人类,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他勇于献身,无惧于严酷的惩罚,也要盗取火种拯救人类。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阐释了人类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探知自我,实现价值的思想。

经过古希腊思想的洗礼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又掀起了一场对人类自我认识和自我解放的革新。此时,人文主义精神变成了这场历史运动的核心。这个时期产生了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著名文学家。在文艺复兴运动奠定的人文主义基础上,17、18世纪的欧洲又爆发了第二次思想革命―启蒙运动。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和封建特权主义,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人文精神是贯穿于西方文学发展史的重要主题,是支撑西方文学走向繁荣的脊柱。人文主义的探索影响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及哲学家,引导他们写出了众多具有丰富时代意义的著作。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托尔斯泰的《伊万里奇之死》、肯・凯西的《飞跃疯人院》、卡夫卡的《变形记》等作品,拷问医生道德及社会面对传染病、衰老、死亡等的感受。涉医作品中有些是关于医者形象的,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inclair Lewis塑造的Arrowsmith,点燃许多年轻读者献身医学事业的热情。契诃夫的《第六病房》、Richard Selzer的《给年轻医生的信》等由既是医生又是作家所著的作品更能引起医生的共鸣。西方文学作品不仅宣扬了人文精神,更是医学人文精神的经典力作。

人文精神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从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先秦诸子到当代中国作家无不怀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民为贵”,“君子以厚德载物”,崇尚诗品、文品、人品的统一。作品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敬畏自然,追怀历史,感悟人生,歌颂英雄、亲情、友情、爱情,充满忧患意识和牺牲精神,重义轻利,珍惜心灵的自由,好学不倦。人们千古传诵屈原的《离骚》、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体现了社会历史责任感、自强不息、乐观精神。古代名医孙思邈在著名的《大医精诚》中提出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即医术要“精”,医道要“诚”。总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教以化之”的传统。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王蒙在“想念真正的文学”中认为,真正的文学,发展人的思维与感受能力,丰富与提升情感,回答人生的种种疑难,激起巨大的精神波澜,满足灵魂的饥渴。读以前与读以后,人生的方向会有所区别。在政府提倡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医疗服务人员通过阅读经典,品味其情境,感悟其内在意蕴美,领会文学中所展示和表达的人文精神,让文学中的人文因子沉淀于内心世界,进而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及人文情怀,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重构医学人文素养,阅读经典不失为一项良策。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应用语言学系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资助项目“西方经典文学传承的医学人文精神探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SM201510025003)

【注释】

①《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北京:高教出版社,2008年。

第7篇

>> 五年制临床医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探索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远郊定向)能力进阶培养的实践探索 浅析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物理课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施“3+1.5+0.5”培养模式研究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探索 五年制护理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前期课程设置的调研分析 TBL结合LBL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心理学心理干预各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人才培养模式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改革的研究 五年制临床专业卓越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五年制全科医学专业学生妇产科学试卷分析 让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早期接触科研训练 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实习出科考核方法研究 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现状调查 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临床医学概论教学探讨 五年制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卓越医生”视域下五年制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全过程服务性学习模式研究 “卓越医生”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五年制高职医学专业数学课程的现状思考与建议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

[3] .

[4] 郭劲松,张东华,薄红,等.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77-79.

[5] 线福华.医学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医学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1-2.

[6] 黄琛.浅谈如何做好个性化的临床教学工作[J].医学信息,2010,(10).

第8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特色;思政课;基本原理概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人类健康的守护神,中医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祖国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关系到和谐的医患关系和和谐社会,关系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因此,思政课任务艰巨,意义重大。为了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避免流于空洞无物的说教,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应当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将中医药理论、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临床实践等元素融入思政教育,从而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思政课教学。笔者在自身承担的《基本原理概论》(高校四门“思政课”之一,简称“马基原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具体如下:

1 知识层面

挖掘基本理论与中医药理论的内在契合性,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深化学生的认知。

中医学具有坚实的传统哲学基础,如元气论,即认为万物本原为气,生命过程亦如此,构成了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说明生命过程的物质性和运动性,“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性命也。是以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纳神存”[1];说明人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气除了聚合成有形的组织器官外,还弥散于人体之内,周游不息,无所不到,使人体各个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整体。虚空中普遍存在着气的作用,通过肺鼻、皮肤腠理,体内外气通过升降出入交换。这样,便使得人与自然界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理论与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相对应,可以通过比较,阐明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激发学习和探究兴趣,在深化对马克主义哲学认识的同时,也是对中医基础理论认知的内化,促使学生思考在现代科学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的元气论,使之能继续为现代医学做贡献。诸如此类,基本原理中还有许多理论和观点与中医药理论之间具备较强的契合性,如质量互变规律中强调适度原则、过犹不及,这与中医学主张的阴阳平衡、阴平阳秘的中庸思想异曲同工,对立统一规律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中医学的辩证施治的个性化诊疗颇多相似等等,通过这样一些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加强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上述契合性材料我们仍需不断挖掘。

2 价值层面

撷取内蕴的人文关怀并在与中医药学人文智慧的对话中,体现教学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彰显教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功能。

归根到底是人学,探索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洋溢着丰韵的人文思想。而作为“人文-科技”组合性学科、以人文为主导的中医药学,本身即富含着充沛的人文精神,因此,两者完全可以在对话中融通。例如,“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启迪人如何挣脱喧嚣和物欲,获得自由和解放。这种思想在中医药著作中比比皆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内经》中即有“志闲而少欲”、“嗜欲不能劳其目,邪不能惑其心”、“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等不为物役,成就自由超然之表述。在历代著名医家的医学著作中更是明确强调为医者应摆脱名利的束缚。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但作救苦之心”;清代《吴鞠通行医记》亦写道“良医处事,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操。”又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文思想的高度概括,而中医认为,合格的医生必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因为人的生命与天地相应,与人事相通,医者必须博通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才可把握医道,否则难以胜任。金代医家刘完素认为:“欲为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三者俱明,然后可以语人之疾病。不然则如无目夜游,无足登涉,动致颠陨,而欲愈疾者,未之有也。”吴鞠通亦呼吁医非广闻博识者不能为,正如其所言:“医虽小道,非真能格致诚正者不能。上而天时,五运六气之错综,三元更递之变换;中而人事,得失好恶之难齐;下而万物,百谷草木金石鸟兽水火之异宜。非真用格致之功者,能知其性味之真邪?”人要全面发展,亦应正确处理与大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不能盲目地干涉和征服自然界,应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隐含着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黄帝内经》一书中,多次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人与天地相参”,把人与天地放在一个大系统来看待,他们是共生共存的。“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2]道出了人类生存对自然界的依赖性。清代名医张楠在其著作中亦指出:“夫六气流行于天地间,为天人合一之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因此,要善待大自然。中医学还主张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以加以治疗或预防。总之,要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的整体,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合一,这样才能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促进人类自身身体健康。可见,马基原理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实现与中医药文化的互通,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引领医学生价值观,提高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3 方法层面

以跨学科的视阈,多学科协作来共同育人。

马基原理课程要真正提高教学效果就要贴近中医学生学习实际,要与中医学专业结合,而通过上述阐释可知,马基原理课程与中医药学许多理念、理论具有共通点,结合完全具备可行性。但是,马基原理课程教师囿于专业所限,虽通过自习,对中医药内容有初步认识,但并非全面和深刻,这不利于教学的针对性,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教学方式,加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因此,设想成立一个由多学科,包括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学临床、中医药文化、思政课教师等组成的协作组,通过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教学素材,如选用与专业或专业群密切相关的典型医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思政理论,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形成特定专业或专业群的个性化理论教学。与此同时,教师要掌握学生纷繁芜杂的思想实际,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需要探索新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初步考虑如下:①可以开展大班教学、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由于目前思政课仍以大班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必要的理论灌输又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此,教师可以利用课程的1/3课时进行大班课堂传授,其余2/3课时安排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组成各个小组到指定的PBL教室,进行小班讨论和交流,并邀请协作组老师一起参与到和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中,深化学生认知,更好地解决中医药学生实际思想问题。②可以通过结对子形式,由学生自行选择教学协作组中的中医临床老师,作为临床导师,并给学生一定的机会参与到临床导师的诊疗实践中,在诊疗过程中,临床老师适时予以指导和引领,使学生在个体的实践体验中达到与所学基本理论的紧密结合,从而更能体悟到理论的魅力,能起到更好的思想教育作用。

4 结语

教育部规定思政课教学要“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教学最富有特色的便是贴近学生中医药专业的学习实际,因其与自身专业学习的密切相关性,更能激发中医药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在巩固专业知识、体悟医学人文的同时,内化和深化了对思政课基本理论的认知,有效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希望通过笔者的上述思考和探索,能为思政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线索和启迪。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医学生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社会文明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公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对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中责无旁贷。调查结果表明,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低,既偏离了职业内涵,不利于医患关系的发展,又难以适应当下的工作要求。探索合适的培养模式,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势在必行,急不可待。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医学生人文素养内涵

医学生人文素养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基础性人文素养,即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以“两课”、文学、历史、社会、心理、艺术等课程为传播载体,旨在将医学生培养为文化品位高雅、道德情操高尚、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使其以更广阔的思维和视角理解、领悟医学的价值和意义;二是特殊性人文素养,其以提高医学生利用医学人文进行防治救人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借助医学史、医学哲学等学科,用于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观念、方法论和知识论,为其提供精神支撑,借助卫生、生态、高新技术应用等伦理学科督促医学生强化关爱病人、忠于职守、珍爱生命、一心赴救等职业意识,借助医学与法、卫生经济学、医学保健、医患沟通技巧等学科,帮助医学生提高服务大众、胜任岗位等基本素养,并学会妥善处理医疗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医疗科技的进步和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提高是现代医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医疗服务,其面对的对象都是情感丰富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不断提升,而且反映出社会需要德高医精的医务人员。当下医学生人文素养水平并不乐观,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时常出现,而且常见于年轻医生。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地高校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虽然上述调查结果并不能代表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但可以发现,多数医学生对人文素养缺乏一定的认知,其人文素养水平不言而喻。如此,当今日的医学生成为明日的白衣天使之后,不仅难以和病患建立和谐关系,难以胜任实际工作,影响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而且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要求医院院校必须切实把握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成因,更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以此为社会输送基础扎实、技能全面、医德高尚、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强的全才。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的原因分析

1.相关意识缺乏

受传统时代的深刻影响,医学院校对健康内涵和医生职业要求的认知虽然有所提高,但一时难以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无法切实落实改革措施,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依旧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师资力量薄弱

当下医学院校的师资力量亟待强化,如教师结构单一,缺乏中坚力量;缺乏医学专职教师,部分教师思想滞后,人文素养不高;教学安排不系统,沿用知识灌输方法,既无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吸收和思考空间,又缺乏实践创新的机会,影响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课程设置不当

课程是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载体,但调查结果表明,与人文素养相关的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如专业人文课程学时比例较低,选修课程设置较随意,而且存在知识脱节、内容重复和遗漏等问题,严重削弱了人文课程应有的互补和合力作用。

4.学生自身原因

医学生自我完善意识缺失是影响人文素养提高的一大障碍,如注重提高专业技能,被动认知人文素养;自身人文知识基础薄弱,尤其是理科学生,但又不主动强化;缺乏人文实践意识,宁愿花费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不充分把握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等。

三、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模式

1.明确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应以明确的培养目标为基础和前提,在此立足医生职业对人文素养的要求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际情况,初步设定下列培养目标:强化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信念,以此督促其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无私奉献;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现实中医患矛盾的衍生与医德医风关系密切,应在日常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医学内涵,树立科学的医学观,强化服务意识;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求学生关爱病患、尊重生命,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谨遵职业操守、推崇尚德济世;培养医学生的交际与合作能力,考虑到因医患沟通不当而造成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故必须借助人文教育强化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这不仅是对医患双方的尊重和负责,而且利于医院整体医疗服务的升级。此外,还应培养医学生的和谐个性和创新精神,这在诸多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可以验证。

2.整合人文素养课程体系

国外医学院校人文素养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医学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分构成,事实证明其效果显著。因此,医院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将人文课程纳入教育计划,合理调整医学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比例,构建逐步递进的课程体系,如针对低年级医学生设置基础性人文课程,可使其在《品读名医》、《生命教育》等课程的熏陶下树立热爱和敬畏生命之心,在《经典导读》、《医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格素养;针对已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医学生设置人文综合性课程,可使其在《医学与文学》、《医学人文概论》、《医学美学》、《医事法学》、《医疗保健政策》等课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人文素养的理解和认知,强化服务意识,准确定位角色;针对高年级医学生设置人文应用课程,可使其在《医学心理学》、《行为医学》等课程中树立现代医学观,在《医患沟通技巧》、《临床医学导论》等课程中学会尊重和理解患者,强化交流技能,人性化对待患者,在《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中自觉提高医德修养等。

3.切实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基于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影响,建议医学院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师资资源,建立兼职与专职并存的多元化师资体系,如利用附属医院临床经验丰富、医德高尚的医师在医学生临床实习时期担任人文教育工作者,聘请有识之士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结合知名学者开展人文素养知识讲座等。针对在校教师,应建立与教学工作新标准相适应的、长效的培训和激励机制,如分时分层对其进行系统性、针对性的再教育和再培训,并拓宽培训渠道,有步骤、有计划地为其创造进修机会,借助合理的竞争和奖惩制度督促其自觉充实和完善自我,以此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人文素养。此外,还应适当引入高素质、高水平的专职人文教师,以此增加队伍活力,带动学科健康发展。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严于律己,传递人文素养正能量,发挥导向和模范作用,以此感染学生,引导其自我提高。

4.注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充满人文内涵的人文隐形课程,会在点滴渗透、潜移默化中彰显育人功能,即通过影响学生的文化心理引导其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医学院校可充分发挥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当调整医、文馆藏资源的比重,充实文化教育、医学伦理、政治经济、心理学等专业和人文交叉类资源,同时基于丰富的馆藏资源,以校园网、阅报栏、宣传橱窗等为载体介绍新书和作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以此开阔视野,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增强合作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在校园制度建设中,应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发展,强调严谨、民主、以人为本,用于建立博爱、诚信、团结等人际关系,以此让学生感受温暖激励和人文感怀;支持校园内部的社团组织,如书画协会、英语角、手工实践、文学戏剧社、音乐俱乐部等,以此丰富校园生活,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此外,还应定期举办主题性的人文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实践模拟等活动,以此将人文教育植根于校园文化中,从而促进学生寓乐于学,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医学知识应用能力。

5.灵活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灵活教学利于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人文教育,以此促使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协调发展。如在讲述动物血清时,可以其抗清和抗原的双重作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审视、解决问题;讲述发热现象时,可适当强调其在带给机体痛苦时,也可强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以此激发抗体提高肝脏的排毒功效,也可借助热型分析为病情诊断提供辅助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辩证思维;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濒死体验》、《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致命的药物》等经典篇章,督促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善于结合医院阑尾炎、儿童铅中毒等临床资料,第一口奶粉事件、医生收取红包、拒绝救治条件困难病患等现实问题,以及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名人事迹、历史事件等案例进行教学,以此引导学生在感同身受中学会理性思考、客观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注重创设人文教育情境,合理衔接学习主题与课堂互动,灵活借助虚拟实验、角色扮演、医院模拟、任务领受等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容易地接受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在临床教学中,注重渗透伦理、法制、社会等人文教育,以此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选择最优治疗方案,防止作出伤害病患、影响社会风气之事;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如播放人文素养教育宣传片、德高医精医务人员的纪实片等,以校园网络为良好平台,定期开展知识竞赛、专家讲座、主题讨论、人文知识展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同时,加强对人文素养的认知。

6.强化医学人文社会实践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仅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必须以第三课堂——社会实践方为重要保障,使其在具体实践中应用、检验理论,获取直观感受和感悟,进而切实提升人文素养水平,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尽可能多地给予其人文社会实践机会。如动员学生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立足专业的医学知识,为他人、社会奉献爱心,提供义务服务,其中临床专业学生可走进社区进行包扎技能和急救方法演示,疾病预防专业学生可走进工地、农村等场所宣传预防艾滋病等相关知识,护理专业学生可基于《老年护理学》走进敬老院板做义工,口腔专业学生可充分利用爱牙日举办“大手拉小手”等宣传活动,使医学生在无偿奉献的前提下,强化服务和奉献意识,既利于消除学生技术傲慢、知识傲慢等社会偏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格平等又利于其增强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锻炼综合能力。医学院校应注重与附属和其他医院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如定期选取部分学生走进医院参与导医服务、紧急救治、无偿献血等相关流程,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使学生在专业医师和人文教师的辅助下进行义诊,并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我国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不容乐观,既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又将制约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基于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索与当下医务工作要求相适应的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医学事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玲.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

[2]包丽娟,杨翠玲,余勤.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甘肃科技,2012(09).

[3]李佳莉.浅议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5).

[4]熊慧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1(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