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未来的科学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20 16:57:09

未来的科学技术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1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智能化;网络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是新时期人类科技技术发展历史上重要的标志,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等形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形式。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交通、建筑以及教育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过程中,也优化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前进形式。文章主要是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信息科学是理解和应用信息的科学,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需求提出的理念,其主要是指依据信息为基础分析目标,且结合信息运动特点和方案为基础分析内容的一项学科。信息运动特点通常情况下包含了信息监察、传播以及解决的特点,信息的分析目标包含了应用信息达到方案、管理的全面,最后达到系统组织的改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是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在构成和发展过程中,促使我们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工业社会的约束,逐渐来到信息时代,促使信息技术成为发展的重点内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特点一般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电子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这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智能化产品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智能化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展现出更为重要的作用,更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有效推广和应用;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网络化。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两者结合的特点就是网络化发展迅速。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自身就具备高效率、便捷式和数字化的特点,同时科学应用网络技术,可以让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以此全面展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可知,因为网络化特点的影响,有助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降低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且依据网络信息资源,促使信息及时传递,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2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发展的中心技术

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出现,为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依据。现阶段,我国已经到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时期,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有效推广和应用的阶段。光子自身可以成为能源和信息的载体,且逐渐构成信息光子学和电子学,同时依据时代的不断变迁,促使其得到了更为有效的发展。

2.2智能化发展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包含了PC机、服务器以及其他外界设备的开发技术、移动计算、网络计算以及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能等。直到现阶段,计算机的实际性能正在依据每两年增强一个数量级的速度有效前进,且并行处理器得到了有效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六十四位CPU已经逐渐转变为三十二位,在构成产品的过程中,互联网设施也在逐渐渠道计算机的重要地位。在计算机系统内部,储备期占据的区域逐渐增加,储备技术也在向着大量储存前进、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促使计算机、通信以及家电得到了有效的结合,手写判断技能和语言判断技能开始投入到市场当中,数字图像交换技术也得到了现实的应用和推广。因此,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全面优化,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向着更为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方面发展,如笔记本会因为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手拿电脑也会成为大规模推广的形式。

2.3多元化发展的互联网技术

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都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样化工作、高性能和大容量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IP工作的爆炸式提升、超高速互联网和宽带综合工作数字网的推广成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点内容。第二代互联网开始整理信息、语音、资源,且构建了多样化的网络,现阶段在实际发展中已经替代了第一代互联网。密集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在实际发展中,于光网通信技术中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网络传递成本支出,在不断发展中也可以为大量应用者带来无线宽带,促使多媒体及时传递信息成为现实。在某一网络中达到整体媒体信息的有效传递,以此有效优化多媒体通信技术。多媒体通信技术与以往信息通信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中包含了多样化信息影响因素。由于多媒体信息在通讯过程中会形成更多流量,并且连接媒体具备实际效益的规定,这样及时传递信息在多媒体通讯系统中占据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

2.4ID自主研究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

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广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因为国家之间合作的电子信息科技活动存在约束,不是一切电子信息科技活动都可以与其他国家合作。一般情况下,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沟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包含的信息大都是这一国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中的边缘技术,国家自身是不会将聚集大量社会资源的电子信息核心科学技术与其它国家共享的。由此,为了提升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能力,为我国成为世界地位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强国,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满足时展需求,提升我国电子产品的自主研究水平,只有自主研究,才能促使我国自主参与到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沟通和交流中,从而促使我国在国际技术和经济沟通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3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面对的是一个科技技术发达、信息资源丰富的社会环境,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为人们带来革命性的转变。文章主要分析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特点,且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这就需社会各界人士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此明确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对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正确应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8):197-198.

[2]蔡鑫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5):7+9.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2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产力;本质;未来景象

中图分类号:D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05-07

“现代化”作为一个科学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无论其意指一个历史进程,还是指一种目标、愿景,在中国知识界都经历了从褒义到贬义、再到褒义的演变过程。在20世纪30年代《申报月刊》组织的讨论中,不同政治思想倾向的学者异口同声地鼓吹现代化,这已为世人所共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始终不渝地将现代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1954年到1975年,从第一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到第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每次《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或重申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并且对具体的实施步骤做了越来越详细的规划。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化”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对象却一直被视为。在“”极“左”思潮的控制下,报刊杂志大批“卫星上天红旗落地”,宣扬“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甚至要揪出所谓“四个现代化背后”的“黑手”,吓得人们闻“现代化”而色变,唯恐避之不及,更不要说去研究它了。这种形势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变。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如果宣称国人已经普遍对“现代化”持积极的、赞扬的态度,应当不是妄说。

然而,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现代化――或日当今世界发展――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如何,却仍然是一个众说纷纭、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把两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是因为它们相互关联太密切。简单地说,即前者决定后者,反过来,后者又能折射出前者。

现代化从来不是一个先验的从抽象思维中产生出来的理论概念,我们应当从历史经验的角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考察其内容,探寻其本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前人对西欧现代化历史经验的总结。

有些人至今仍然将现代化看作是虚幻的、未曾发生的历史,或者只看到它阳光明媚的一面。事实上,正如伯曼所说:“假如我们向前推进100年左右,试图确定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和主音色,那么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便是那幅高度发达、明显可辨、生机勃勃、并由此产生出现代体验的新景象。在这幅景象中,出现了蒸汽机、自动化工厂、铁路、巨大的新工业区;出现了雨后春笋般的大批城市,常常伴随着可怕的非人待遇,……出现了日益强大的民族国家和资本的跨民族集聚;出现了各种大众群众运动,……出现了一个不断扩展的包容一切的世界市场,既容许最为壮观的成长,也容许骇人的浪费和破坏,除了不容许坚固不变,它容许任何事物。”伯曼所描绘的“19世纪现代性的主旋律”,反映了西方早期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一方面是工业化、城市化,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可怕的非人待遇和骇人的浪费与破坏。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有人引用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德文版)里的一句话“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来说明现代化的涵义,其意在于告诉人们:迟发展国家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就是“西化”,世界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就是达到工业发达国家已有的“景象”。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从下面的引文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在这里所“显示”的,正是包括伯曼所说“可怕的非人待遇”在内的“现代灾难”:

……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地对他说,这正是阁下的事情!

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说,在资本主义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

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

很明显,马克思在这里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即工业较发达国家显示的景象或伯曼所说的“现代体验的新景象”)的鲜明而尖锐的批判态度。

进一步我们还应看到:迄今已经全面展开的世界性现代化进程,在造就空前未有的历史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矛盾和冲突。如同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所写的:“……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光明与阴影同时存在,人们必须居安思危。

现代化与“现代性”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二者之间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现代化可以被简要地定义为“一种创造现代性状况的过程”,翻而构成现代社会本质特征或日“现代化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的特定形态”的“现代性”,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统一体。二战特别是冷战结束以后,现代化进一步向全世界扩展,形成全球化的大浪潮。冷战结束之际,福山曾预言世界文明的终结――终结于西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但更多的人看到的是新的比冷战更严酷的“文明冲突”,而且很快就被一系列全球性的恐怖袭击和战争所验证。这也正像伯曼所说的:“现代的环境和经验直接跨越了地理的和种族的、阶级的和国籍的、宗教的和意识形态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但这是含有悖论的统一,一个不统一的统一: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所谓现代性,也就是成为一个世界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中,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充满矛盾和变动不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世界现代化的本质性特征。一方面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刚刚摆脱旧的折磨,马上又要体验新的痛苦。整个世界正在面临规模空前的风险和危机,包括各种经济、政治、社会风险与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化灾难,核战争恐怖和灾难,全球化大趋势下新的失落和认同危机,等等。

正因为现代性充满矛盾,充满变数,人们才会对它众说纷纭,种种理论观念如“单一的现代性”、“欧洲

现代性”(Euro-modemity)、“殖民现代性”(colonialmodernity)、“晚期现代性”(late modemity)、“第二次现代性”(the second age of modernity)等等,让人目不暇接。而“多元现代性”(mulfiple modernities)、“另类现代性”(ahemative modemity)等等,都指向那个把全人类都统一到了一起的“大旋涡”,说明今日已经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口卷入的现代化进程,只能是一个构建全球“多元现代性”的“不统一的统一”过程。简单地说,我们应该批判地看待“现代性”,认清现代化充满矛盾的本质性特征,如同批判地看待当今的全球化浪潮一样,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又要认真对待、逐个解决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既然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欧早期工业化,那么,非“西化”的现代化又有哪些能够反映其本质特征的内容呢?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现代化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

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生产力,说得比较完整一点也不过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众福祉,也被理解为强国富民。下面的说法很有代表性:“现代化是指什么?是指生产力。……生产力不包含生产关系的含意,不包含社会形态的含意。”所以,“就像不能说资本主义现代化一样,也不能说社会主义现代化。……说现代化物质文明,还马马虎虎,说现代化精神文明,就不太合适。……有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有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些文明的内容和本质是不一样的。笼统说现代化精神文明,不知道你是说哪一种精神文明。”现代化的这种认识,与将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一样,是非常片面而且十分有害的。

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大变革。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现代大工业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技术革命和科学革命又起了领头作用。从而,科学技术被称为“第一生产力”。既有的三次世界现代化大浪潮,都是由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所带动的生产力大飞跃所造成的。其中,科学技术进步又是工业革命的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包括促进现代人文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代表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两种思维模式,前者从自然的角度出发,把人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后者则以人为中心,透过人的视角,从人的经验出发了解自身、认识自然。但这并不是说科学与人文互为歧路。科学注重求真,其成果当属“物质文明”;人文则重在求善、求美,当属“精神文明”。两个现代文明合在一起,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意。科学的第一个样本是哲学,哲学是“爱智”之学,自由之学。所以说,科学一开始就是关乎自由的学问。现代人文主义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培根所确立的实验观察和归纳推理法、牛顿提出的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和理论框架,而且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被理性之手撩开,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奠定了批判理性的人文主义基调。西欧许多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如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其思想的人文主义光辉、对传统的批判锋芒,都直接来源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

总之,对工业化、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大发展之于现代化的意义和重要性,无论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从19世纪后期迄于今日,中国人所看到的与西方国家的差距,首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首先要着手的也是提高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在今天发达国家主导跨国资本流动和全球自由贸易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只能诉诸不断的科技创新和提高生产力,以科技和工业的现代化带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否则就会空有“高速增长”、“贸易顺差”之名,而实际上是跨国公司的廉价加工基地。

但是,不能把现代化的本质属性简单地规定为发展生产力。正如火车离开火车头无法前行,先进生产力犹如现代化的火车头,但是它不能囊括现代化的道路、目标和现代化的列车所运载的内容。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但离不开其承载者――人所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制度体系。没有一个良好的国内制度和国际社会秩序,生产力有可能停滞甚至倒退。这在前现代是如此,例如西欧古代的辉煌被中世纪的“黑暗”所取代,中国历史上一次次改朝换代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现代依然如此,军国主义的兴起和两次世界大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即使为了发展生产力,也必须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互相适应,而这些都是现代化的内容。

对生产力发展在现代化中地位的认识,涉及对现代化意义的认识。就拿“第一生产力”――科学来说,历史与现实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会遇到这样一类尴尬:医学科学可以延长垂死病人的生命,却不能顾及病人的痛苦和愿望,不考虑该生命继续存在的意义;艺术科学探讨艺术品产生的条件,却不追问它是否与人类的博爱精神对立。甚至还有更难堪的局面,例如物理学和化学的发展导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出现;基因技术导致各种危害性转基因食品,甚至出现克隆人怪物的危险;经济发展理论在促进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巨大的贫富悬殊;人类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征服自然,在带来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在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最后的世纪》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这些灾难多数都与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有关。所以,很难证明科学所描述、改造或创造的世界是否值得存在。

科学具有“唯一的”、理性的尊严,但人的价值选择却可能是多元的、相对性的。从科学中找不到人“应当如何生活”的答案,科学不提供人生指南。当然,不是说科学家都是没有人文关怀的科学主义者。相反,许多科学家都充满了人文精神。这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这位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却严厉批评“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了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科学使我们生活匆忙和不安定。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他告诫人们:“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他甚至明确提出,“关于目标和价值的独立的基本定义,仍然是在科学所能及的范围之外。”因此,如果将现代化定义为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就只是手段,它们必须很好地受到控制,才能“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内强大的利润驱动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产生的。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趋势决定着科学技术的基

本进程。扩张性、掠夺性是现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本特性,这一方面为现代科技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但另一方面,也将其功用引向一个又一个死胡同。除了不断制造新式武器用于毁灭性战争,环境、能源问题从资本主义早期就开始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弊端逐渐显示出来,成为人类所面临的一大公害。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以及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新一代科学哲学家提出了“进化认识论”、“科学历史主义”和“让科学回归人文”,关心科学产生的社会文化条件,强调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指出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知识体系分科化、专业化的结果,而知识的分科化、专业化又来自诉求效率与力量的技术理性。所谓“弘扬科学精神”,不应当是特别地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而应当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重新审视自由与理性。

因此,将科学与人文结合起来,将由科学技术引导的生产力发展与对人及其生存环境的关怀结合起来,将现代经济发展与现代文化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才能说明现代化的本质。中国政府反复申明的“三步走”战略,以经济建设即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不断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思想文化建设为动力,以社会和谐、共同富裕为目标,囊括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体现了现代化的本质。

如上所述,现代化大变革绝不仅仅是发展生产力,它还必须包括人的自由、解放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对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全面的变革,由此而构成现代化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或“分进程”。这些分进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因不同的性质、不同的顺序排列而形成了现代化的不同道路、不同模式。所谓“西化”,也可以称之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粗略地说,就是在资本主义框架下或者以资本主义为目标的现代化。非西方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当年掠夺性、扩张性现代化的老路,而需要另辟蹊径。这就要求在社会变革、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经济和政治制度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做新的探索。所谓“现代精神文明”是针对传统文明而言的。但现代精神文明不等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当是一种比资本主义精神文明更高级的现代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的带有本质性的特征。

在中国,这种有自己特色的精神文明的结晶,就是人们正在探讨的、建立在华夏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法治、民主与人权。法治是针对人治而言,民主是针对专制而言,人权是针对特权而言。这些看起来都是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观念或制度,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早发展”、“迟发展”各种现代化模式,概莫能外。然而仔细分辨,就能看出其中的差别。就拿“人权”来说,人权是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当然不可能没有人权,争取实现法治化、民主化等现代化目标,不可能不实践人权。现代西方各国的人权观念源于早期启蒙思想家关于人皆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权利假设,其人权实践则基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起码需求。这种人权是狭隘的,其实践具有欺骗性,所以马克思批评它是“资产阶级所有权”、“本身就是特权”,㈣“平等地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首要人权”。中国人的人权观念最早也是从西方舶来的自然权利概念。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猛烈抨击君权、神权、族权、夫权等传统特权,积极倡导个人自由、个性解放,倡导“天赋人权”,为人权在中国扎根也为现代化在中国的扩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国的人权理念和实践就是照搬西方的。事实上,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跟现代人权接榫的因素,如人权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大同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能找到而且相当丰富。缺少的主要是民主法治。现在,中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和其他有关的国际公约,不仅关注重在保障个人自由的第一代人权,更关注着重于为个人自由与基本生存权利提供社会经济条件的第二代人权和包括发展权、环境权在内的第三代人权。中国学者也正在积极探讨符合最广大民众利益的人权理论和民主与法制体系。有了这些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建构做保障,加上可持续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高度物质文明,假以时日,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国内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国际上与所有平等待我之民族和谐共处的高度民主自由平等与法治化的繁荣富强的理想国度。所有这些目标实现之日,也就是中国现代化达成之时。“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中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然而,来自国外和内部的各种困难、挑战也将继续与机遇相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将给中华民族带来美好前景,中国实现现代化也将预示全世界的美好前景。但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曲折和反复在所难免,我们必须尽力少走弯路。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3篇

科技学术期刊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科技学术期刊的起源。从世界范围来看,科技学术期刊最早起源于17世纪。据前苏联《大百科全书》记载,世界第一份学术期刊是法国出版的《学者杂志》,其内容有欧洲出版信息和物理、化学以及重要的发明信息等。最早的以学术交流为主的期刊应属英国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1776年后改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刊》。1789年,法国出版了第一本专业杂志《化学记事》。这些期刊的出版,在当时科学技术人员中有很大的影响。到19世纪后,第二次技术革命出现了,科技学术期刊作为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如美国的《费城自然科学院院报》、德国的《地质与古生物学年鉴》、日本的《药物杂志》等,这些杂志的出版,推动了科技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数量不断增长,文摘和检索期刊随之出现,这些检索工具以德国的《化学文摘》、美国的《工程索引》、英国的《科学文摘》为代表。此时的科技学术期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虽然有悠久的历史,但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现应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中国科技学术期刊有所发展,据有关文献记载,在1900~1919年间,创办的科技期刊有100多种,1915年由中国留美学生创办的《科学》被看作是20世纪初期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标志。

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到20世纪,其出版形态逐步从纸型向网络数字化演变,这种变革加快了科技文献信息的传播速度,增强了检索功能,提高了服务效率,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从纸质型出版向数字网络化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最早的电子版是1976年10月出版的“Electronic Information Exchange Systems(ELES)”项目和国际联机的电子期刊机读磁带版,如《化学文摘》(CA)、《工程索引》(EI)、《科学文摘》(SA)等书目数据库,并通过DIALOG、ORBIT、BRS等大型联机数据库系统,为世界各地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电子期刊已从最初的软盘期刊、CD-ROM期刊、联机期刊,发展到现在的网络化的电子期刊。

我国的数字化学术期刊最早出现于IT领域。1985年,《软件学报》加入因特网,开辟了我国中文学术期刊上网之先河。目前,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服务系统以“中国知网(CNKI)电子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hina Academic Journal Network PublishingDatabase,CAJD)、万方数据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维普数据的科技学术期刊网上信息服务系统等为代表。

当前,我国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在发行印刷版的同时提供网络电子版供网上浏览或下载;二是以光盘形式出版;三是从编辑、出版之初就以电子载体出现的网络版期刊,也称为“以数字形态创建”的电子连续性出版物,属于在线发行。

从现实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看,科技学术期刊数字网络化出版发行模式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大趋势。然而,由于传统纸型印刷版的学术科技期刊自身的诸多优势,目前仍然以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存在和发展。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模式变化带来的影响

从上述的发展现状分析来看,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形态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它对现阶段科技学术期刊的编辑管理模式、技术处理模式、工作流程模式以及出版发行模式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科技学术期刊编辑管理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科技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组稿、约稿、审稿等环节,一般是通过函件、走访及刊登征稿启事等方式来进行,这些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制约着期刊的出版发行周期。而网络环境的日臻完善,数字网络化出版模式的日益普及,期刊的编辑工作的管理都逐步通过网络来完成。

一是动态信息的实时跟踪,使组稿和约稿更加有的放矢。通过网络能够更及时地了解最新科研动态和重点课题的进展情况,有目的地确定期刊报道的重点方向和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稿件的组织和稿件的邀约。

二是信息的更加及时,减少了期刊出版工作的中间环节。科技期刊编辑出版过程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完成,编辑过程从纸上编辑逐渐转变为无纸编辑,大大缩短了文稿编辑过程中审稿、编辑、校对、排版等环节所花费的时间,出版周期明显缩短,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

三是期刊出版管理工作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加深,使编辑与读者和审稿专家的交流更加方便。编辑出版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网上投稿、在线查询、在线审阅、在线编辑等功能,这极大地方便了编辑、论文作者和审稿专家的联系和沟通,有利于编辑部和作者的双向交流。

四是网上审稿人数据库的建立,使送审稿件的方向更加专职。由于网络环境的便利,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期刊的审稿人员数据库,使稿件送审更具有针对性,保证了审稿质量。

科技学术期刊技术处理模式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科技学术期刊出版的概念在纸介质的基础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期刊信息存储的载体、信息表达的方式、信息传递的途径、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习惯等,这些都在技术层面上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是记录期刊信息载体介质的改变。目前,虽然纸质型学术科技期刊还在期刊出版发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信息存储介质的快速发展,使期刊出版发行的载体形式呈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流行的存储介质的类型主要有:磁介质、光介质、半导体介质。这些存储方式的普及和应用深刻地影响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是期刊的信息表达媒体的改变。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异军突起,科技学术期刊内容不再是过去单一的文字、图表的表达方式,声音、图像、数码等信息表达方式已经逐渐成为期刊出版发行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是期刊的信息传递途径的改变。以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形成的共享信息的网络环境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日益普及,期刊信息的传播和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印刷品方式,网络版、光盘版已经成为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传播形式。

四是获取和利用期刊信息习惯的改变。由于记录期刊信息载体介质、期刊信息表达媒体和期刊信息传递途径的变化,深层次地影响了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习惯。除了通过阅读文字获取信息外,目前利用视听设备、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载体获取和利用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方式,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发行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出版印刷术经历了手工抄写、雕版印刷、机械印刷、数字化印刷等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都采用机械印刷(铅印)方式,使用的是活字(铅字)排版技术。信息时代的出版方式和手段彻底改变了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

激光照排系统,迅速实现了以“光与电”取代“铅与火”的技术改造,胶版印刷、联动装订、直接彩印等技术的普遍采用,使出版效率和出版质量有了大幅提高。激光照排系统、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等设备已经使复制过程十分简便。现在,最先进的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化彩印技术,可以不需胶片和拼版而把经过计算机设计的作品输出到印刷机上,直接进行批量印刷。

网上即时系统,使学术期刊的出版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光盘版、网络版,乃至直接在网上发行的网络电子学术期刊,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从理论上讲,科技学术期刊的出版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网上出版与纸质期刊同步发行,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网上信息,“刊”和“期”的概念逐渐弱化,突出了关键词、摘要、作者等检索入口信息,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网络出版打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编、印、发”三个彼此独立、各成系统的出版模式之间的界限,创作与编辑、编辑与出版、编辑与印制以及出版与发行之间开始相互融合。一份贮存于网络上的电子期刊,当稿件完成评审后即可出现在网络上供读者利用,实现了出版的“零等待”和“即时出版”,简化了信息的过程,这种出版方式更加有利于学术交流,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刊物的影响力。

科技学术期刊多元化趋势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

纵观科技学术期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尽管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数字化趋势明显,但纸质型期刊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网络版、光盘版和纸质型印刷版等多元化模式的存在和发展,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学术期刊的重要走向。

科技学术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趋势明显。目前,科技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出版的形式有三种:权威性网站组织的集中上网、期刊杂志社自主上网和期刊的光盘版。

权威性网站组织的集中上网,以《中国知网(CNKI)电子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代表,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绝大多数公开发行的科技学术期刊都加入了中国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和万方数据网等,这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与网络连接的主要形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检索相关学术信息,也解决了大多数学术期刊缺乏开设网络版经费问题和维系网络版运营的技术与人员问题。但是,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出版,仅仅是纸质期刊的内容复制,或者说是纸质期刊的网络版。

期刊杂志社自主上网,即不出版纸型版本的期刊,而是将数字型期刊直接上网。网络期刊出版形式的优势在于,期刊的发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编辑发行达到同步进行,可以实现编者、作者、读者的即时交流。此种网络数字期刊的主要优势在于:发行面广,信息量大,即编,即发,大大缩短了出版周期。网络期刊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是传统的纸质型学术期刊所无法比拟的。

科技学术期刊光盘版,这种形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传统的出版观念和发行销售方式,与纸质型期刊相比,它具有体积小、信息存储量大、信息传输速率高、复制方便、检索容易、成本低、便于收藏等优点。

纸质型科技学术期刊的优势地位难以撼动。数字化、网络化期刊有诸多优势,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数字化、网络化期刊还存在着诸多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出版质量难以控制、资金与技术难以同步、版权归属难以明确,还有信息传播的安全问题也不能小视。而这些问题恰恰是纸质型期刊存在的优势。

纸质型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形式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着人们传播和弘扬科学文化的重要社会职能,对知识与文化的集聚、积累和传承的价值还无法替代,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还将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

长期形成的阅读习惯,使得人们对纸质型期刊资料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网络期刊虽然有很多优势,但阅读时必须借助计算机,不能自由地、随时随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不能很便捷地进行批注和记录。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虽然纸质型学术期刊在出版数量上有所减少,但由于长期的实践积累,纸质型期刊从出版质量的控制、版权归属的明确、信息传播安全的保障,以及读者阅读感受等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纸质型期刊仍然是读者所喜爱的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其优势地位难以撼动。

科技学术期刊以多元化形式存在成为必然的发展走向。前面分析了现行学术期刊出版模式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从本质上来看光盘型期刊与网络型期刊,以电子文档存储和传播,两者具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而且,目前绝大多数科技学术期刊光盘版或网络版都是在印刷版的基础上制作而成的,国内Eonly(只有电子版)网络版的科技学术期刊为数还很少。应该说光盘版、网络版和纸质型印刷版等多元化的出版模式长期并存、共同繁荣的发展走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会改变。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4篇

课程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多路径的,经济环境和教育体制越是发达,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方式、价值取向等元素也会越加多元化,原因很明确,那就是信息技术是培养人在信息社会中的适应与创造能力。这种适应与创造,涉及生活、生产、学习等各个方面,不仅仅是合格信息公民的信息技术基本需求,还有信息创造者对信息技术的创新需要。因此,我们探讨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价值观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那就是多元化。

过去的课程明显区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然没有强调单独教授,但是仍然因为人为割裂而被曲解与诟病,支持者与反对者都是从各自角度看待,没有从全局考虑,因此我们此处仍然借用“价值观”这个词汇,去观察、设想未来信息技术课程中需要面对的法律、道德、态度以及技术情感等,以及它们对技术学习与运用的价值观影响。

法律教育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公共契约精神的培养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包括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法律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尤其是在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信息技术领域,对于初学者和技术成熟者一样需要把法律观念和法律方法作为首要的学习内容。

以往的技术领域的法律教育局限性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在内容上一般局限于信息安全、软件版权等纯技术内容;二是在方式上采用法律条文罗列和反面案例分析等就事论事的说教;三是在评价上达到知道程度后无法提高。另外,随着新情况、新法律的出现,在教育上更是容易滞后或误导。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没有抓住法律教育的本质——“公共契约”,我们的教育缺乏的不是正面宣传、反面警示,缺乏的是公共契约精神的培养。

如何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契约精神?试举一个假戏真做的“庭审辩护”项目学习案例。

第一环节,法律准备:首先安排一次小论文、小调查的写作,涉及科技、文化、生活各方面都可以,强调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观点,比如,《我的校训观》、《电动车的安全改进》、《手机利弊调查》等;然后根据学生的作品,进行分类,从原创度、真实性等挑选有争议或者抄袭的作品,由另外小组进行简要的法律针对性分析,对著作权、肖像权等进行分析,或对发明权、经销权、税法等进行论证,即无论是支持方或者反对方都要找到部分法律依据。

第二环节,模拟法庭:确定几个经典案例,组成法官与陪审团、原告律师团、被告律师团和大众听证团,进行一定约定后模拟法庭辩护,通过诉讼、辩论、合议及审判等相似流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网上抄作文”、“发隐私图片”、“造假调查数据”等是有法律责任的,或者能够对“修改公共安全设施、工具(如电动车)”、“使用实名反面案例”等寻找法律依据,并且判断不同的行为可能或已经造成的利益损害程度。这样的过程,可能涉及的法律要素不一定全面,但是要有一定的依据。

第三环节,宣判与公约:因为是模拟法庭,宣判侧重在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公共的意见共识达成,而非对个人的处罚。处罚的决定,可以作为对败诉方及所有人的一种意识校正。更进一步,通过公共讨论,形成班级一定的技术学习与运用的公约,如《上课合法应用手机的班级公约》、《作文网络抄袭公诉基本规定》等,达成公共契约之后大家执行,有公诉团体或者个人监督,定期通告或公诉。

组织这样一次或多次项目活动,用时较长,细节繁杂,并非一两节课可以完成,但是可以有一定的准备周期,学生经历后会对法律的核心精神有所领悟,不仅对遵守法律而且对用法律和制定法律都会有一定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学会利用契约或法律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班级制度、学习环境等。

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无论是应用“贴吧灌水”还是应用“作业神器”,大家不再以盗号、拷贝、匿名谩骂等违法行为作为骄傲,也不对法律过度敬畏,而是真切有法律的意识,运用法律去维护权益,制定法规去管理大众,认可、遵守和尊重公共契约精神是最基本的社会人属性。逐步达成法律教育目标,再有技术变化、技术法律变化都可以应对,因为不是被动学习的法律条文,而是主动去寻找法律依据、完善法律需求。

法律条文会变,公共契约精神不变。

道德养成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自律意识的促进

法律与道德不相同却有关联,这一点在以往的课程中往往表述不清,致使混为一谈或者前重后轻。于是,形成只要不违法就行,自我意识强的人并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比如,公共人物在隐私权和肖像权方面是存在薄弱的地方,但是从尊重社会道德的角度思考,一方面不宜过度放大问题起到反面教材的作用,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不能通过网络暴力对他人和自我心灵造成一种畸形认识观失去道德自律,在幸灾乐祸中忽视生命。因此,法律意识是一种遵守的公共契约,道德意识则是一种尊重社会规范的自律。法律教育不仅是从反例分析,还要寻求法律依据;道德培养更注重正面引导、养成教育,而非反面经验。

在技术价值教育中,道德教育涉及的内容更多,主要是指技术的合理利用(相反的如PS造假、恶搞、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网络虚假信息或谣言,包括不加论证的科普虚假信息等)。

自律的培养靠说教是事倍功半的,甚至起反作用,这一点在未来的教育中必须要克服。试想,我们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进行思想教育,为何效果不理想?原因很简单,就是空话太多,实践太少。道德意识是言传身教,是日常行为的是非判断,是具体的而非理论的。因此,我们要进行细致的渗透教育。例如,通过动漫、绘画、摄影等技术创作作品,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认识、描绘善良、美好和信心,通过技术在向别人表达美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加强自我美育,自律养成就会水到渠成。再如,学习邮件不仅是简单的发邮件技术,而是向学校、市政等主体单位提出工作建议,在发挥民主的技术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和主人公责任感,养成关爱社会、有责任让社会变得更美好的意识,能够运用技术对社会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而非是游离或凌驾社会,这是对自律意识的促进教育。

道德源于自律,自律促进来自主动的实现社会价值中的感受。

态度生成能对技术价值观进行科学认同感的校准态度不仅是学习、求知的态度,而且是对具体技术的态度,态度决定高度正说明态度是方向盘,必须时刻校准。现在的信息技术课程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原因,已经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态度,在学生心理上缺乏科学认同感,在学校与社会眼中缺乏课程认同感,原因就是技术的价值显现中严重缺乏科学元素,于是缺乏科学方向,直至缺乏科学精神。

首先是内容要变革,信息技术也是一种科学技术,里面有科学的原理和技术的创造,不能再只局限于应用,要找回“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技术价值观。无论编程、动漫创作,还是实验软件、系统软件,都要面向科学。编程方面,从低年级起要在创作中体验、培养如何驱动机器解决问题,而非仅在主题上深化以致与应用软件使用不加区分;动漫创作方面,要在中年级提高交互与自动化技术价值体现,以提高技术对动漫的价值;在实验方面要在各年龄发现问题,系统软件要探索机器运行实质等,不能仅仅把系统软件作为用户界面。如,用系统检测软件可以更清楚地观察、研究、调整计算机内部的硬件、软件运行环境,这是超越使用手册式学习的信息技术科学角度的学习。

其次是教学方式要变革,态度来源于用事实说话,让学生认同课程、认同教师、认同科学技术的方式正是让他们自己去证明、去感受、去创造。认同感的基本需求是“真实”,这是最大的科学原则。我们教师也不要瞎吹,学了电脑多好,用了什么软件会成绩提高多快,这些非理性的商业夸张会在毁掉产品本身的同时毁坏学生的科学认同感。技术就是工具,科学就是规律,不能神化,而是要辩证应用与开发。例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网络学习方式,而不是统一要求看微课、用在线课程。学生在非强制下有需求了,会主动认同微课、寻找在线课程。

良好的态度来自于民主式的科学认同感,因此形成最重要的科学精神。

技术与德育整合教育的线索与方法基准权衡以上从内容和方式的角度分类对国家的法律规章、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个人的认识态度进行了思考,当然涉及技术的德育内容还有很多,以上仅是举例。目前,国家课程越来越提倡学科的整合教育,那将有更多有关哲学教育、美学教育、劳动教育等元素与技术教育相结合。面对可能繁杂的德育任务,我们需要厘清属于技术教育领域的德育线索与方法,并且要有基本的准则权衡,在内容、方向和时间上有所权重。

技术中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以“科学精神”的认同感培养为根本。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我们是要运用科学技术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而非反科学;科学技术一定会不断发展,不存在万能的科学技术。拥有科学的精神与意识,真正实践“实事求是”,一切“公共契约”、“自律”和“态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为我们需要科学地面对世界、创造未来。

技术中德育教育的核心方式仍然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脱离课本的束缚,破除网络的瓶颈,把技术运用到生活中去,不论是物联网、创客还是微课,都仅仅是知识的载体与技术运用的方式,需要借鉴这些载体与方式去实践。甚至是平凡技术的应用,比如利用信息采集技术,完整记录、拍摄一种植物或动物的生长,运用信息搜索、交流技术探索动植物生长中的问题与规律,形成很有成就感的认知收获,那么不用说教的一种德育的生成,就更自然、更有力量地成功了。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科学;发展

1引言

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在现阶段的科学技术当中,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最重要衡量指标,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推动整个科技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概念是一个较为宽松的概念,包括众多的子学科。如: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无线电技术等。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因此,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这也是导致当前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较为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2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今时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现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起步较晚,没有抓住发展的机遇,使得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也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存在。当前阶段我国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人才问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我国不断发展之后,我国各大院校都先后设立了相关的专业。但是大部分的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都只能从事低端的技术维修工作,而不能进行技术上的创新。而现阶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文/杨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被广泛的运用到各行各业当中去,逐渐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整个社会的热点话题。但是人们在使用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本文当中,笔者分析现阶段我国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发展与使用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在未来的发展状况。

2.2产业环境问题

当前阶段我国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在产业环境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环境问题。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因为市场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的需求,但是从整体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也导致了当前阶段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整个产业的发展遭受到了严重的恶化,一些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竞争。第二,国家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例如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中的关于电子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很全面,特别是在新技术保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2.3结构问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结构是推动电子技术更新的内部动力,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虽然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但是政府在“铺摊子”的同时忽视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使得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无法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进步。

3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3.1光电子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现代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理论方面经历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两个阶段,我国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阶段,即将计入光电子阶段。许多科学家曾经预言21世纪是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得到发展的世纪。光子可以作为一种能量与信息的载体,同时逐渐形成了信息光子学与电子学,并且都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时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3.2计算机技术向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技术概念,其中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多种不同的技术形式。当前阶段关于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已经较为发达,但是在只能化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便利性必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智能化设备开始不断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从总体来看,我们西方发达国家在智能化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谷歌公司开发的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基本完善并能够投入使用。根据谷歌的相关实验数据表明,谷歌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安全行驶了500万公里。

作者:杨森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成.论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8):197-198.

[2]李兆铭.论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J].黑龙江科学,2013(12):257.

[3]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6篇

一、关于制定本次规划的背景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各位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有突出的成就。希望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各位来宾能够围绕本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世界科技发展的未来,畅所欲言,坦诚交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希望各位针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政策和重大领域的选择,以及本次规划的制定,不吝指教,出谋划策。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7篇

初中美术课程是学生在未成年阶段,对形象表达的多维方式,而美术课程的开展是丰富学生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课堂。美术教学中应用科技绘画的方式,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思维模式并应用到创新实践中。

科技绘画,即为科学幻想画。多数初中教师在这一观点上存在模糊的理解。之所以为科技,旨在以绘画形式表达学生对未来科技的畅想。科技绘画也并非胡思乱想,而是在一定的科学性之上进行想象。评价科技绘画的基础,也是从其畅想创意以及新颖程度上进行分析评价的。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是科技绘画的重要特征。科技绘画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具有很多实际教学价值。

首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适当开展科技绘画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接触科技前沿,从而对未来世界产生联想。其次,通过对未来科技的想象,以其绘画形式进行表达,培养学生对科技的想象力,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本文重点在于明确科技绘画的教学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运用绘画表达科学幻想,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构思描绘出对未来科学发展的画卷,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引导学生在科技绘画中创新实践的思维模式

1.科技绘画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的智力层面包括九种方式,其中包含了视觉与空间关系智力。”视觉与空间关系智力的阐述中,明确了人对色彩、空间位置、形状等元素具备表达和感受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形状、线条、结构、空间和色彩关系的敏感,并且通过绘画将其表现在书面上的能力。将多元智能理论引申到现代初中美术教学中,就是通过视觉空间的绘画形式,引发学生对科技的表现形式。而对于科技绘画而言,本身就是对实践的探索,对创新的想象。那么基于这一理论基础,通过灵活、开放、不受约束的美术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想象空间的发展,便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通过绘画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科技绘画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方法

我国对科技绘画的教学方式引入实际教学中,尚未树立明确的教学方法以及经验总结。笔者通过多年初中美术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教学方式仅供参考。其在教学实践的尝试工作中应当明确,以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通过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对比,从而找出绘画科技教学的方法与规律。

一方面,应当合理运用有效的绘画资源,包括:书籍、画册、网络、图书馆、展览馆等有效资源,开展素材内容的收集。然后通过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引导学生对未来进行合理的畅想,包括宇宙未知空间、生活居住环境、能源开发、环境保护、交通工具等,并应用到科技绘画的素材中,让学生在充分的想象空间中,描绘出对未来科技的主观想象,同时根据这一想象的画面配以相应说明。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开发绘画素材。例如通过某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或者标志性建筑,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向。也可以从农业角度引发学生的思考模式,或者通过参观科学展览和少年宫,丰富学生的思考内容。而一些科技杂志和视频资源也都可以成为学生描绘作品的素材。通过不同绘画作品的表达,建设学生对未来科技的联想,收集学生作品进行分析,整理成册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从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总结出可以通过多方面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想象空间。也能从培养学习兴趣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的形成。正面的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科技绘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教学方式

1.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升教学内容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学生学习的内在联系。”这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首要突破的目标。科技绘画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那么在教学课程中,美术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新课标的重要制度思想,通过相应的教学经验规划出新的教学模式,应用于科技绘画的教学内容中。那么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技绘画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学生是通过自身的想象完成其绘画内容的。美术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让学生在自由想象的环境中发挥其内在潜能。而这样没有约束的空间就是对学生兴趣培养的最好方式。

2.正面评价,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科技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正面评价的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根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也要勤于展示闪光点的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和鼓励。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表扬性的评价,就是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不能因为对学生作品无法理解而导致负面的评价内容,也不能过于主观地评价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想象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不能因为学生想象的内容而约束其发展。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成为想象力的发挥者,而教师应当在这样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让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思路完成想象的拓展,以便于最终落实于绘画中,通过色彩、构图、形状等方式,将新颖的思维模式表达出来。进一步形成学生能自己掌握与发挥的绘画思维,以便于学生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中完善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

3.多方面引导,提升学生想象空间

在科技绘画的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应用多方面的引导,为学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通过科技绘画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适当开展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关于科技绘画的教学,例如科技绘画比赛、科技绘画联想工艺品展示、小玩具科技创新设计等。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与操作,必然能引发学生的联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未來幻想的同时,也要注重联想生活科技的需求,为学生规划出合理的科学范围,从而在绘画中进行贴近实际生活的未来畅想。例如,组织学生在厨房中展开对未来的想象,如何加快厨房工作速度,如何清理厨房垃圾,如何提升厨房空间使用率,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模式的拓展。而在实际应用科技绘画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关于现有教学内容的联想,包括对非美术教学的其他课程的联想,如化学、物理、数学、生物、体育、历史等。以物理为例,让学生想象未来实验室的模型,通过想象能实现诸如众多物理现象的实验过程。而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方式,必然能有效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相关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虞小新.领略艺术之美,提升创新能力:初中美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56-57.

[2]管红增.美在创造中: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2(3):105-106.

[3]马丽莉,王文先.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幻想与创新能力[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88.

编辑任壮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8篇

关键词:公共科技政策;代际伦理;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083-02

伴随科学技术成果在社会应用带来的负面影响,愈发超出人类可掌控的范围,从而给人类的长远生存利益造成冲击,直至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球性的共识问题之一。但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两个基本要素:人和科学技术。所以,在人类发展不可能退回到原始或农耕时代,如何在人与科学技术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就变为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与评价。公共科技政策是对科学技术社会效应的群体认知,直接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话语程度。因此,从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维度,可以为寻求生态文明建设具体路径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公共科技政策及其功能

科学技术的线性不可逆发展,使其成果对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也同样表现出不可逆性。公共科技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政府为了提前干预、预防和弥补科学技术的成果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造成的负面作用,通过制定一系列干预、规范和引导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开发,及促进科学技术社会产业化的政策的总称[1],是一种综合化的理论体系。

除了高尖端领域的核心科学技术,如纳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的主体范围还局限在一定科技工作者范围内,更多科学技术伴随可认知主体的范围扩大,对其产生的社会变革力及潜存影响的认识也逐步走进公众的能力范围。所以,对于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降低其对社会发展的均衡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如何合理避免其对人类的社会生存利益的负面危害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所涉及的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等工作,这种相应的话语权已经开始具有大众化的趋向。

公共科技政策虽然在其制定过程、具体执行和后续监督等环节,都要以政府的社会统筹作为核心,但对于如何调整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以及能否最终实现发展需要,则离不开科技公共政策所取得的社会认可。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预估性。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要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后果,是超前于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而存在,公共科技政策真实反映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和预防可能存在的危害,则必须要具有预估功能。第二,共识性。公共科技政策的形成,不是以单一政府或单个部门发展为准绳,而是要以社会共同体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社会价值的整体认识与评价作为条件。这就决定了公共科技政策在具体形成和实施中,是对社会公共群体关于科学技术认识共识的直接反映,“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2]。第三,干预性。公共科技政策的目标是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而服务,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类无法准确预测科学技术造成的各种社会影响,尤其一些影响甚至还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公共科技政策及时干预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由于公共科技政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体现人类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的理性化认识。所以,尽管核能开发的科学技术、基因编辑工程的科学技术、纳米创造与应用的科学技术等等,大众对其理论认识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十分有限,但这类技术对人类发展可能造成的未知影响,却可以通过相关的公共科技政策而引起关注。尤其,对这些涉及人类社会长远生存利益的公共科技政策,人类基本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这些公共科技政策实现其功能的同时,不能违背人类可持续的长远发展。

二、公共科技政策的代际伦理解读

从代际发生学的角度看,公共科技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管,都是在“当代人”内完成,满足的也是“当代人”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但是,受限“当代人”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应用的认识不足,尤其对高尖端领域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的预防和控制,反而促使“当代人”在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不仅将自身带进发展困境,也对长远发展利益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公共科技政策如何实现“当代人”的生存目的,又不能危及更长远“后代人”的利益,就需要将历史中未出场的“后代人”的话语权考虑到政策带来的影响之中,“承认未来世代人的主体地位,自觉树立起代际责任意识”[3]。基于此,公共科技政策的社会效应符合代际关系的延续性,在公共科技政策形成、实施和监督中,代际伦理的考量成为重要的维度之一。

未来的科学技术第9篇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1)30-0151-01

科技实用技术实训是高职科技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创新成果,也是科技素质教育由纯理论教学转向理论与实践教学并举的初次尝试,实践教学的开发为高职文科学生提供了亲历科技实践和接触当前高新技术新领域、新技术的机会和平台。其目的是提高文科学生对高新技术中的实用性新型技术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增强高职文科学生对未来职业需求的适应度。既体现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同时,也为后继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科技素质基础。

一、高职科技实用技术实训开发的宏观背景与微观需求

1 国家教育部门关于加强科技素质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科技素质教育的建设与普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曾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将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加以研究,在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的内涵、目标和要求,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的素质教育理论体系。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进一步将“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列为今后十年10大教育改革试点中的首条。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科技素质教育建设的重点,应努力体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结合目前高职院校科技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提高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 高职文科学生未来就业环境和职业创新的微观需求。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人才。近年来,教育部在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中,反复强调了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所谓“工学结合”,即实现在校学习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所需的无缝对接。

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一技术一应用”的周期在不断缩短,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普及性和实用性。许多高科技产品一方面在技术上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另一方面在使用上越来越经济、实用、方便,面向大众化。面对许多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渗透到社会领域的各行各业,高职文科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性高科技器材设备的使用技巧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如外语学院、人文学院的学生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认识和对高科技办公器材的认知和操作技能;建筑设计、园林艺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装潢等专业的学生对激光、摄像、图片和视频编辑等技术的了解;师范专业的学生对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的动手实践等。因此,科技实用技术实训的开发将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需求的适应度,同时,对后继专业课程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也将发挥积极的支撑作用。

3 当前高职文科学生动手能力薄弱和教学结构的缺陷,与高科技成果普及化发展的不对称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比例较高,接触高新器材设备的机会相对偏少,特别是文科学生,对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了解、创新意识、对高新器材设备的认知和实际动手能力等科技素质方面存在薄弱环节。

当前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处:一是重视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的教学,忽视科技素质教育。翻开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各专业都围绕自己的专业目标设置课程,科技素质教育常被忽略或列为选修课。二是在课程设置中比重轻,课时少。绝大部分院校只能局限于科技知识的介绍,忽略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缺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校园氛围。高职院校中少有科技小制作、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发明等各种科技活动,缺乏对高职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措施。

上述现象的存在,显然与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科技成果普及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对称的。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与未来职业所需的无缝对接,必须改革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和完善科技素质教育必修课,强化高职文科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

二、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开发的主导思想和实例

1 主导思想――科技实用技术的开发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开发的主导思想是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训的目标,选择文科学生未来岗位职业所需要的、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实用小技术,目的是提高文科学生对高新技术器材设备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度,弥补文科教育与职业实际需求之间的偏差。设计思路在于围绕高新技术器材设备的使用,开发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实用性技术训练项目。每一个实训项目分为若干个小技术,每一个小技术内容不多、操作简单,但具有一定技术性。

2 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开发实例。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主要包含办公器材的使用、会场音响设备、文印技术、图片编辑技术和摄影、录像技术。

三、科技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实践尝试

1 实训项目教学实践的操作程序。实用技术实训项目的实施,采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模式。根据各个专业未来职业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系列,供学生选择。例如系列一,包括音响设备、会场设施、电话传真;系列二,包括多媒体会议演讲稿的制作、光盘刻录、打印机;系列三,包括文印技术(复印机、速印机);系列四,包括数码相机的使用、计算机照片导人、照片图像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五,包括数码摄像机的使用、计算机录像资料导人、处理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六,包括视频信号采集、视频资料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系列七,包括科技小发明与制作。然后,学生可再根据实训的要求、个人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等自由组合。

再例如文秘、法律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电话传真+多媒体会议演讲稿的制作+复印机的使用的实例;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数码相机的使用+照片图像编辑技术+光盘刻录的实例;师范专业的学生组合,可使用科技小发明与制作;

2 实训项目开发的针对性、灵活性和不断调整性。由于实训项目是相互独立的实用性小技术,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强,便于调整和更新的优势。针对不同的专业,可采用不同的实训系列;针对同一专业、不同层次和兴趣爱好的学生个体,可灵活组合成各种不同的实训内容;针对科技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职业需求的转变,可调整和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内容。

四、科技实用技术实训的可普及性和远期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