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现代物流的趋势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8 14:50:13

现代物流的趋势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1篇

现代物流已成为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性物流服务。

物流是物资实体物理流动过程及其有关活动的总体,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在这个阶段,物流管理的范围扩展到除运输外的、存货需求预测、采购、生产计划管理、配送与客户服务等,以系统化管理企业的运作,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的关键则是系统管理从原材料、在制品到成品的整个流程,以保证在最低的存货条件下,物料畅通的买进、运入、加工、运出并交付到客户手中。对于有着高效物流管理的企业的股东而言,这意味着以最少的资本做出最大的生意,产生最大的投资回报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上增添新的内容,物流业出现了新的趋势。

(一)物流管理从物的处理,提升到物的加值方案设计、解决和管理上。可以为客户提供度身订造式的,并带有个性化的服务,企业逐渐转向强调跨企业界限的整合,使得顾客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由对立转向联合。在追求更大竞争力的驱动下,许多企业开始在各个商业流通机能上整合,通过联合规划与作业,形成高度整合的供应链通道关系,使通道整体成绩和效果大幅提升。

(三)由预测转向终测。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会准确的,因而浪费了许多自然及商业资源。新兴的物流管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愿意互换营运及策略的信息,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上游的企业无须去预测,流通模式是逐渐由预测基础转向终测基础发展。

(四)由经验积累转向变迁策略。一直以来经验曲线是企业用来分析市场竞争趋势及发展对应策略的方法,并以企业长年积累的经验作为主要竞争武器,然而科技的突飞进步,企业固守既有经验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因此在调度变化的环境下,经验及现存通道基础结构反变为最难克服的障碍,成功的企业要建立对策略方向的嗅觉和持续变迁管理体系才能生存。

(五)由绝对价值转向相对价值。传统财务评价只看一些绝对数值,新的评估方法将着重在相对价值的创造,亦即在通道中提供加值服务,顾客所增加的价值中企业可占多少比例。

(六)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在竞争渠道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企业必须更快响应上、下游顾客的需要,因而必须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营运,并以程序式的操作系统来动作,物流作业与活动多半具有跨功能,跨企业的特性,故程序式整合是物流管理成功的重点。

(七)由垂直整合转向虚拟整合。今日企业经营的趋势是专注核心业务,将非核心业务委托给专业管理公司去做,形成虚拟企业整合体系,使主体企业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服务。

(八)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在供应链管理结构下,供应链内相关企业必须将供应链整合所需的信息与其他企业分享,否则,无法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体系。

(九)由训练转向知识学习。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物流程序均以人力来完成。然而,物流作业多半需要在各个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大约有90%的时间,物流主管无法亲自加以监控。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增加了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度。物流主管必须将以个别人员技能训练的方式,转向知识基础的学习发展。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2篇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物流市场错综复杂,又十分活跃,得益于它有一套完善的物流市场管理及法制管理体系。美国政府在物流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下,不断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其近景和远景目标都十分明确。

欧洲和美国同样,在物流业发展方面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欧洲的物流业发展与美国相比,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欧洲在物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特色。科技进步,尤其是IT技术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合并联盟,促进了欧洲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欧洲各国的物流管理体制基本采取的是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 

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给日本物流产业带来快速增长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极为有益的启示。

 

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的共同趋势

1.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国外物流企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已经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物流装备技术格局。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其中,高新技术在物流运输业的应用与发展表现尤为突出。

2.专业物流形成规模,共同配送成为主导。

国外专业物流企业是伴随制造商经营取向的变革应运而生的。由于制造厂商为迎合消费者日益精化、个性化的产品需求,而采取多样、少量的生产方式,因而高频度、小批量的配送需求也随之产生。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专业物流服务已形成规模。

共同配送是经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优化出的一种追求合理化配送的配送形式,也是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采用较广泛、影响面较大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方式,它对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3.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全球化方向发展。

国外物流企业向集约化、协同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设物流园区;二是物流企业兼并与合作。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 

国际物流市场专家们认为,世界上各行业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必然带动国际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而物流业全球化的发展走势,又必然推动和促进各国物流企业的联合和并购活动。新组成的物流联合企业、跨国公司将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及时准确地掌握全球物流动态信息,调动自己在世界各地的物流网点,构筑起本公司全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战胜对手,为货主提供优质服务。除了并购之外,另一种集约化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建立战略联盟。

4.电子物流需求强劲,快递业发展迅猛。

基于互联网络的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电子物流的兴起。

企业通过互联网加强了企业内部、企业与供应商、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沟通、相互协调、相互合作。消费者可以直接在网上获取有关产品或服务信息,实现网上购物。这种网上的“直通方式”使企业能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需求信息,实现基于客户订货的生产模式和物流服务。此外,电子物流可以在线跟踪发出的货物,联机实现投递路线的规划、物流调度以及货品检查等。可以说电子物流已成为21世纪国外物流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电子物流的兴起,刺激了传统邮政快递业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新兴的快递业发展迅猛,触角伸向全球各地。

5.绿色物流将成为新增长点。 

物流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物流的发展同时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21世纪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即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发达国家政府倡导绿色物流的对策是在污染发生源、交通量、交通流等三个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绿色物流的另一方面就是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3篇

物流进程是企业采购、出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份,是社会以及企业经营发展的“第3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2101世纪企业降低本钱的最后手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经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源泉、产业进级以及企业重组的症结推进力、和区域立异以及经济发展支持环境的症结因素之1。现代物流将极大地扭转目前的商务、出产模式,终究作为1个系统化的总体成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层脸部分。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以及水平高下是1个国家现代化程度以及综合国力的首要标志之1,现代物流已经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以及“旭日产业”。

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发达国家,现代物流的发展无比迅速。美国以及日本已经经走在物流发展领域的前列,欧洲的现代物流起步稍晚,但最近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的注重下也患上到了较大发展。

美国的经济模式拥有将信息通信领域里的新技术有机融入到社会当中的灵便性,因此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高度的物流信息化与集成化。美国的出产流通率无比高,这使企业的利润以及投资收益能延续增添,从而诱发新的钻研开发投资,这类投资进1步提高了劳动出产率,构成良性循环。美国专家Litan曾经于二00一年计算了物流领域里的信息革命对于美国经济带来的降低交易、运输费用、减少存货等方面的管理性节俭,如在制造业里,本钱降低为一%~二%。信息化程度与中国至关的法国通过鼎力发展示代物流利用软件技术,寻求高出发点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经获得了显著成效。法国KN 公司在全世界九八个国家、六00个城市展开物流业务。在没有自己的轮船、汽车以及飞机的情况下,该公司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全程物流信息系统,对于世界各地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使其空运业务做到了世界第5,每一周运输量一.九万次,其海运业务更是位居世界第1。

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通过对于过去一000年世界经济的分析指出:五00年来全世界经济的发展成果绝大部份是由通讯以及运输本钱降低带来的,经济自由化和运输以及通讯本钱的日趋降落将继续推进经济1体化。从这1点来讲,融会了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的现代物流将继续对于世界经济的运行发生踊跃而深远的影响。

在经济全世界化以及电子商务的两重推进下,物流业正在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点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以及物流全进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色特征。在国际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两大症结技术的系统化集成利用对于物流的整合与优化起到了革命性的影响,网络计划以及优化理论与法子、自动化、智能化的症结技术的利用和新型包装材料与技术的利用等科技进步也对于现代物流施展了显明的推进作用,大大降低了物流本钱,并且在新的技术平台的支撑下不断立异。

在各大物流服务商致力于追求技术领先优势的竞争中,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大体上出现4个主要方向,即物流技术设备的自动化、物流运作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流程的智能化及多种技术以及软硬件平台的集成化。相对于而言,目前现代物流的信息化、集成化发展迅速,这1点在横向领域里更加普及。在纵向领域里,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1体化以及智能化。

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

我国物流业近年增长10分迅速,以二00三年为例,依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分析,二00三年中国物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高速增长。

一.全国社会物流总值二九.五四三七万亿元,同比增长二六.九%(按现价计算)。物流总值的高速增长,表明经济增长对于物流的需求愈来愈大,经济发展对于物流的依赖程度也愈来愈高。

二.社会物流总本钱为二四九七四亿元,同比增长一三.六%,较同期全国社会物流总值二六.九%的增长速度低一三.三个百分点,说明因为物流运行前提的改善,社会物流总效益在提高。

三.物流业增添值稳步上升,为七八八0亿,同比增长一0.五%。物流业增添值占同期GDP的比重为六.八%,占第3产业增添值的比重为二0.七%。从物流业细分类增长情况看,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发展最快,说明物流增值服务在加速发展。

四.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获得显著成效,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增强活气与竞争力的推进气力。信息化决策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尤其是七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说明中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经从简单利用发展到繁杂利用,从战术层面发展到战略层面,从管理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从技术推进发展到变革推进。

然而,我国物流整体水平其实不高,信息化程度不足已经经成为我国现代物流进1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产业整体范围还比较小。依据国际钻研机构的估量,美国第3方物流市场范围约至关于全社会物流本钱支出的二五%,欧洲为三0%,亚洲的整体水平低于五%,而中国仅在二%摆布。我国现有物流服务模式基本上依然以自营为主,缺少相应的症结技术与信息支撑。我国第3方物流模式的比重较小,水平、范围均不能使人满意,能够提供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完/文秘站-您的专属

秘书,!/整解决方案的企业几近没有,而第4方物流服务模式尚处于理论钻研以及探讨阶段。中国物质储运协会对于二00多家物流服务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第3方物流服务企业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整体需求的五%。这是制约我国物流社会化服务发展的1个首要因素。 我国物流业本钱占GDP比重依然居高不下,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本钱占GDP的比重在一九九一年为二四%,到二00二年降落到二一.五%,二00三年在二一%摆布,降落的幅度很小,说明中国经济运行仍处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轨期,因为体制因素尤其是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患上中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比较后进。

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较低,物流领域中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以及普及的程度还不高,发展也10分不平衡,远远不能知足现代物流服务的需要。中国仓储协会二00一年四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调查讲演显示,我国物流企业中有六一%完整没有信息系统支撑,而在有信息系统支撑的三九%的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信息系统功能不完美,只有三八%的企业有仓储功课管理,三一%的企业有库存管理,二七%的企业有运输管理。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后进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同时,我国物流信息化亟需相干环境的支撑。因为受物流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物流业存在着标准间相互冲突、标准化程度不高、标准化合用规模有限以及施行力度不足等问题。同时,我国对于物流领域的立法力度不够,缺少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轨制与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相互冲突。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后进,物流技术领域缺少拥有宏观指点能力以及增进技术交换的权威机构。我国物流赖以发展的环境大大后进于物流发展形势的请求。

据估算,如果有可参照的标准与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八0%,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本钱也能够减少至少1半以上,从而防止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开发与建设本钱,减少企业信息化的风险。

利用推行信息技术是症结

从国外发展的情况来看,供应链与物流1体化的发展基本阅历了从基础性的业务执行、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数据连接性、供应链可视化和繁杂的供应链管理决策支撑等诸多阶段。供应链与物流1体化的系统繁杂程度越高,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从多家权威机构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当前我国企业供应链与物流1体化发展尚处于业务执行以及数据采集/内部可视化之间,供应链与物流1体化管理的效力尚没有完整施展出来。

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具体讲就是要通过推动物流流动横向与纵向的集成,提高针对于具体行业与区域的解决方案的水平,到达现代物流运行质量的总体晋升。

加快标准体系建设

物流信息系统需要像纽带1样把供应链上的各个火伴、各个环节联结成1个总体,这就要在编码、文件格式、数据接口、EDI、GPS等相干代码方面实现标准化,物流软件也需要融入格式、流程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以解除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为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创造优良的环境。

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

物流集成化发展的横向集成终究落实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通过对于各个区域内物流相干信息的采集,为出产、销售及物流企业等信息系统提供基础物流信息,知足企业信息系统对于物流公用信息的需求,支持企业信息系统各种功能的实现;同时,通过同享物流信息来支持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树立。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最首要的作用就是能整合区域内各种物流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实现信息同享,可以加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构成并优化供应链。这有益于提高社会大量闲置物流资源的应用率,起到调配社会物流资源、优化社会供应链、理顺经济链的首要作用。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益于实现与电子商务B二B或者B二C系统的对于接。优良的物流信息平台是与电子商务系统高度集成的统1平台。同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政府、行业以及企业间互相衔接的公共服务平台,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首要组成部份,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政府、行业以及企业的协作水平,提高企业的数据连接性以及供应链可视化,普遍降低现代物流社会总本钱,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供应链与物流1体化建设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4篇

关键词:船舶物流 现状 发展 电子商务

我国的造船总量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造船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家在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了优惠政策和支持。国际航运业的复苏和世界船舶需求量的大量增长,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造船厂,特别是江苏、浙江一带,出现了大量的民营造船厂,造船的产量也不断扩大,造船的完工量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0%,涌现出了如国有的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广州龙穴造船厂、民营船厂有熔盛重工等新的大型造船厂。在2010年,中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居世界第一。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船舶行业列为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中央领导明确指示,中国不仅要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还要成为世界造船强国。从最近几年的发展看,我国造船产量正在逐步扩大,为船舶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我国船舶物流发展现状

船舶物流是整个社会物流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受到社会物流水平的制约,尤其是我国造船业仅仅在最近几年才进入高速发展的状态,相应的物流设施,信息服务等发展都比较滞后。我国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为大型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产品品种多、数量少、规格多变,按船东客户订单进行设计、生产,其产品的性质依船东客户要求的品种、规格、交货期、价格而定;

(二)产品各部件质检的时序约束关系和成套性要求严格,关键设备的能力平衡和利用率是生产与控制的关键环节;

(三)对交货期要求严格,且每次订单上所需求的产品同以往相同的不多,在设计、大小、尺寸、形状上会有所新的变化,根据船舶的交船期,在订单中的独立需求为对象下达工号组织生产;

(四)大部分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重复作业比率低,较难采用流水线或专用工装设备生产,为了保证按期交货,企业一般难以在产品技术资料全部准备齐全后才开始生产,而是边设计、边生产、边修改,这是大型单件船舶生产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五)生产组织困难,大型单件产品的生产组织要在完成产品设计和工艺后,才能编制出较为合理可行的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生产准备周期较长。因此,在传统的手工管理上,由于各部门、各工程之间的大量信息沟通不及时,生产组织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六)成本难以动态监控,尤其是原材料、大型配套设备价格受供需结构变化影响较大,当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的时候,往往会大大影响造船成本。特别是前两年,随着造船业的蓬勃发展,船舶用设备也大幅度的涨价。

目前,我国的船舶物流还是以企业物流为主,各船舶企业内部也逐渐开发引进适合自己的物流平台,相比过去已有大的发展,但这种物流方式还是存在成本高、速度慢、标准不统一、管理难度大等缺点,物资配套跟不上生产进度、生产被物流供应打乱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落后的船舶物流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造船业发展的瓶颈。

二、实施现代船舶物流发展紧迫性

(一)现代造船模式对船舶物流的迫切需求

造船一个系统工程,工序繁杂,涉及上百个行业、国内外几千家配套企业,数万种规格的设备和材料。为缩短生产周期,改进生产工艺,应用成组技术原理,逐步推广“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最后进行船坞(台)合拢的总装造船模式,以实现均衡连续生产。由于船舶的建造周期长,信息量大,并伴随着不断地修改,因此,现代造船模式迫切需要以电子商务平台的船舶物流做支撑,以保障各船舶配套企业的供应链协同。

(二)船舶市场发展的需要

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并已形成了较大规模,造船总量的快速增长必然带来船舶物资需求的大幅增长,造船所需的原材料、设备的采购费用占单船成本的60%-70%。按我国2007年的造船总量1893万吨,船舶物资的采购额超过了1200亿元。

(三)缩短造船周期的需要

船舶的建造周期的缩短,是对船舶企业核心资源尽可能发挥,能为该企业带来显著的效益。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有两个船台,如果单船的生产周期能缩短一天,则至少能增加50万元的收益;另一方面,现代化总装造船模式要求高度的专业化和精确的流程节点控制,对于物资到货及时率的要求非常严格,这既要求船舶企业必须建立企业内部的物流平台,也需要物流企业提供外部船舶商务平台支撑的大运作;因此,实现船舶生命周期也需要船舶物流商务平台的支持。

(四)降低采购成本的需要

船舶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在实施运转过程中,带动了社会上90多个相关行业,与社会各界牵涉面广,经济交易频繁,尤其在物资采购工作中,由于物资成本占到了造船成本的70%左右,物资采购能否做到可控,对保证公司生产计划,控制物资采购成本和合理安排资金计划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物流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可以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传统造船模式的采购,在签订新船订单后,采用订货会的方式来召集供应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现代造船模式要求的物资采购须借助于物流电子商务平台才能实现。同时,船舶企业只有通过行业内集中采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采购的规模优势,可以加强对供应商的影响,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三、现代船舶物流实现的可行性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基础。很多省市将发展现代物流列入“十五”规划,也将也在政策上支持面向行业或区域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这些都为船舶物流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二)船舶企业已经对船舶物流重视日益加强,已经意识到了船舶物流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几年,我国的物流业发展迅速,出现了一批成熟物流企业,如钢材、电子等方面已出现较大的第三方物流商务平台

(四)船舶企业信息化普及的基础。近十年来,随着船舶市场的复苏,船舶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原有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因此,船舶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适应新的管理要求,船舶企业的内部物流信息化也开始大量的投入,主流船舶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也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既懂造船流程又懂信息化技术专业队伍。

四、现代船舶物流体系发展的趋势

提高船舶物流水平,降低采购成本及缩短建造周期成为提高我国造船竞争力、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我国船舶工业的高速发展,现代船舶物流发展将面临以下发展趋势。

(一)建立大型船舶物流企业集团

现代造船模式是总装化造船,总装化造船使船舶建造企业功能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铸锻件的外包到船舶结构分段的外协,使其更局限专业于船台总装及码头调试,而对其上下游的依赖性不断加强。而现代物流中供应链管理作为现代物流的先进管理模式,摒弃局部管理思想,采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强调物流系统的整合,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可以通过由第三方物流经营者提供的长期的、互利互惠的专业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一个高度集成的行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就必须解决资源整合问题,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必然是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自身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企业内部协调,协同为企业提供服务。

(二)建立船舶物流电子商务平台

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企业不可缺少的核心竞争能力,物流业务与企业各部门的信息交换和传送,都发生在造船企业与委托的物流企业之间的结算关系中,这种需要也来自物流企业外部。因此,迫切需要统一规划、建立适应我国船舶工业快速发展的集中采购和物资配送应用的业务系统,而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等是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实现物流最优化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平台以实现物流信息集中处理、物资集中采购,通过整合中国船舶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信息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应、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供应的基础上减少库存,最终降低船舶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我国船舶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建立大型物流企业集团与构建船舶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是互相依赖、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两部分;通过建立大型物流企业集团,能够扩宽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满足了造船工业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客观上需要一个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对其业务进行整合。

(三)建立船舶企业及配套企业间新型合作关系

现代造船模式从技术层面向体制、机制层面扩展,从造船企业向协作厂家延伸,要坚持总装化造船的方向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模式。建立社会化大协作的总装造船模式,充分利用社会化、专业化协作网络,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核心资源优势,使船舶企业能集中力量从事总装生产,提高生产规模和专业化水平。

目前,船舶企业通过“外包”的方式把大部分边缘性、专业性不强的承包给船舶配套企业。主要方式基本通过扶持、援助周边的上游钢铁制品配套厂,把部分船体分段结构件承包给协作厂家进行制作,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协作厂家的场地进行储存,减少船舶企业的场地占用,另一方面可以专注于总装化的效率。厦船重工从2005年起开始扶持分段外协厂家,通过提供技术服务、质量监控等方面的指导来扶持本地配套厂家,并在本地扶持建立了几个铁舾件的制造厂家,提出本地化配套供应。由配套企业提供相应的配送、运输服务,采用本地化配套供应降低了配套物资的库存积压、加快了物资的流转、减少了运输成本。船舶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之间关系,不再是以前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合作的新型关系。

(四)成立船舶物流行业协会

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来看,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水平高速发展,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民间团体、行业组织等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行业协会的作用有:

1、根据船厂、配套厂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要求,对船舶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探索现代船舶物流的发展模式。

2、组织订立行业规约,协调会员单位之间的关系,促进各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避免成员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我国,目前船舶企业有2,000多家,而直接的船舶配套企业有上万家,如果没有行业规约,各企业之间只会从本企业的因素考虑,在对待订单方面将会形成无序的抢单等恶性竞争,首先导致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技能方面无法提升,最终将导致整个产业链的破坏。

3、组织船舶企业、配套企业等成员单位探讨采购、运输配送等方案,解决单个企业在采购中存在的耗费精力大、采购难度大、供应无法得到及时保障、难以获得优惠的采购成本等问题。

船市不会永远旺盛,遭遇了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航运业已进入了低迷的状态,船舶企业虽然依靠前两年所承接的订单量,目前船市还未陷入困境,但在今后一、两年内,船舶企业将迎来最大的严冬。因此,船舶企业必须“苦练内功“,通过精细化管理增强产、供、销协作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企业市场反应能力、科学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减少物流过程中的阻滞和浪费环节,使物流活动更加节约而通畅,提高生产率、降低采购成本、缩短建造周期是当前我国船舶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苏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高介祜.以转模推进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J].造船技术,2004

[3]王志英,任南,葛世伦.构建集团化船舶行业物流平台[J].船舶工程,2007年第3期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5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发展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引言

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是集物品的包装、运输、装卸和物流信息等于一体的经济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人们输往货物的需求,且价格成本低、运输时间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便利。目前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物流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去年社会物流总量额为213.5万亿元,同比增长7.9%。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物流供应链管理更加符合现代管理特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进一步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一、物流的起源与发展

早期的物流管理更加注重的是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当时尚未形成“物流”一说。根据Farris的分析与研究,物流的发展与运输学术研究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左右,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Henry Adams在耶鲁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曾经开设了交通运输类经济学科课程。讲述了关于运输模式中成本、定价、交通管理等各项问题。在此之后的将近100年间,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直到一战至二战期间的交通运输研究一度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况。二战后人们发现,由于军事生产的需要,交通运输行业逐渐开始向物流行业过渡,教材中关于交通运输经济学的课程逐渐被“物流”字眼所取代。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集物品的包装、运输、装卸和物流信息等于一体的经济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人们输往货物的需求,且价格成本低、运输时间段,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巨大的便利。

二、早期物流的管理

早期物流的管理模式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逐渐的实体分销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准确来说,实体分销管理的概念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F・杜拉克所提出的,属于“物流”概念[1]。实体分销管理包括几大部分:第一,货物的分销渠道类型及其作用。分销渠道指的是货物转移过程中需要通过的个人或者生产者,物流的分销渠道主要包括直接渠道和三层渠道;第二,分销渠道的设计与管理。实体分销管理学中指出,分销渠道的设计必须要根据商品的特点、市场行情、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等来确定渠道模式和成本价格,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益。分销渠道的管理更加注重对成员和产销管理的管理,建立各种垂直营销系统;第三,产品的实体分配。产品的实体分配指对茶农储存、管理、运输等过程,尽量降低产品运输的成本,提高经济收益;第四,零售与批发。这一时期的物流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对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对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物流管理模式更加系统化,能够在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物流发展中的各项主要因素如运输成本、成员管理等相互协调性,降低物流运输和生产的成本。二、实体分销管理注重分析市场对物流行业和运输的影响,在客户分析、市场分析等方面有了更加科学的认识。三、分销在物流管理中的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三、中期发展的物流管理

中期发展的物流管理以企业集成化物流管理模式(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为主。与早期的实体分销管理模式相比,集成化物流管理不仅仅是针对产品的分销物流活动,而是从整体上降低企业内部物流的总成本,具有更强的整合效应。集成化指的是将所有的事物集合在一起,使分离的各项功能形成一个整体。物流管理中,应用实体分销管理实际上只是物流其中的分销部分,与分销相分离的还包括产品的收购和生产或者服务,将这三部分功能形成整体,进行科学管理,即我们所说的集成化物流管理[2]。集成化物流管理从物流企业内部出发,整合程度更高,使物流活动的效率进一步得到提高。

四、现代化物流供应链管理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物流消费者的需求日趋向个性化发展,如何满足越来越挑剔的顾客需求成为物流行业发展的难题。供应链管理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管理内容贯穿物流活动的始终,使所有的物流活动形成完整的体系,管理对象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3]。与集成化物流管理模式的区别是,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加系统化,包含物流活动的所有组成部分,并且供应链管理以信息技术为中介,物流信息和管理都实现了高度的集成化,能够更好的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未来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发展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提高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构建更加完整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第二,物流企业向集团化、国际化发展,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影响力;第三,第三方物流和共同配送的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物流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四,针对全球日益严重的人口压力和环境、资源等问题,未来物流管理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绿色物流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必然朝着高度信息化和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实现物流管理网络信息化、全球化和绿色化。

参考文献:

[1]何荣宣.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管理转变的策略[J].企业经济,2011,09:41-43.

[2]李远景,李卓彦.基于现代物流供应链的电网物资管理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144-147.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6篇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本文讨论了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现代物流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从促进物流运输合理化、推行共同配送、推广绿色包装、推行物流电子商务化等方面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现代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物流;发展策略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物流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也发展现状来看,目前我国的物流业的发展显得较为粗犷、专业化水平仍然偏低,物流成本处于较高位置,粗放和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造成了能耗的增加和能源的浪费。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的物流之处占到国民经济收入的20%左右。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比例均少于10%。这表明我国的物流业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物流主要存在重复运输、无效运输、交错运输、空载运输的问题。当前,石油等能源价格日益上涨也将不断提高传统物流业的成本。在这种形势下,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物流业有义务也有能力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

一、我国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

(1)相关制度和政策法规不健全。我国的物流效率低、能耗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资源分配不均匀。现行的物流资源管理不合理、物流业资源分配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法规严重缺乏,导致物流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尤其是与我国物流企业有关的产权转让制度、融资制度和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物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2)信息化管理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作为企业增强活力与竞争力的推动力量,积极有效地促进企业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的提高,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然而,我国物流业对信息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业普遍存在着物流设施陈旧落后,物流设备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缺乏有效地信息系统建设,技术设备、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物流作业效率、服务质量和技术含量不高的问题。中国物流协会于2010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10年10月,我国物流企业建立有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的比例不足60%,20%的物流企业对自身的供应链管理实施过优化,采用一体化物流管理的企业的比例仅有25%,对物流订单的处理满意率达90%的物流企业仅有10%左右。由此表明,我国的物流业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网络信息化的运用及管理还处于较低的层面。此外,物流企业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对账单、订单、货物出库入库等方面的管理,而应用在货物配送组合方案、配送中心选址、运输路线的设计及优化库存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3)缺乏完善的供应链运筹。我国的物流业目前还处于比较传统的运作模式,其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货物中转、货物配送、货物转移和短期存放等方面。缺乏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协调、成品配送及销售等环节对有效地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进行整体的运筹。这样,由于物流也的运作模式单一,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系统协调性,不可避免的会带来物流经营虚高、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为了提升物流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必须从完整供应链的角度对整个物流业工作内容进行改进和规划。

二、低碳物流的核心思想

近些年来,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低碳物流(Low Carbon logistics)就是为了适应世界环境变化格局而提出来的物流方式。具体指降低物流输送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影响,同时使得有效物流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尽量的提高物流效率。现代低碳物流的发展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与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物流行业消耗的能源巨大,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突出。在倡导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物流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显现,低碳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的支持。低碳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第一,物流业对交通的污染。物流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对象,物流业需要汽车、火车、船舶等各种交通工具进行维持,而这些交通工具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等能源物。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交通运输带来的能耗占到全世界的能源消耗的25%左右。由于物流业在开展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能源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所以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就必须对物流也进行治理。第二,废旧物的污染。物流业在其开展过程中,处理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还向环境中排放一些废旧物有毒,如酸液、油类、放射性物质等。物流企业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物流成本追逐利润最大化,对于废旧物的回收成本过分关注,使得环境质量处于不断下滑状态,社会公共利益产生较大损失。

三、现代物流实现低碳运营的策略

(1)促进物流合理化。为了从根本上改进我国的物流业发展,遵循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应该提升物流信息化程度;还应该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通过货物的运输匹配方案优化,尽量的减少和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等现象,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促进运输合理化;其次,对仓库货物进入包装区进行扫描。为了方便实际的工作需要,防止干扰,利用无线条码扫描枪进行扫描,扫描枪的数量以实际需要进行配置。最后,需要对产品在入库和出库时进行条码扫描,以及库存盘点和退货或领用出入库等。对产品进行批次的条码扫描,并定时将数据进行传送。在入库前,终端要从电脑上下载相应的产品数据,便于条码扫描时进行比对;产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员需要用批处理终端设备对装箱单进行条码扫描,并与在终端所显示的数据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匹配后入库。(2)推行共同配送方式。共同配送实质是物流企业与用户的资源共享,指通过一个物流配送单位为多个用户服务,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用某些物流设施的工作模式。共同配送的工作模式可有效地环节我国物流交通、物流仓储等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建设现象。这样做不仅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提高物流运输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减少了社会车流总量,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了道路通行状况。(3)推广绿色包装。当前,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问题日益突出,迫切要求在供应链物流环节对包装环节进行重视,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首先是尽量的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特别是一次性的包装材料,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其次是大力推广使用具有自动降解功能的包装材料。这种包装材料由于价格较普通包装材料贵,所以难以在广大物流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而国家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政策进行鼓励执行。因此,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还存在较大困难,但这必将是包装材料的发展趋势,国家应加大对环保包装材料企业的税收减免和专项补贴等政策支持。(4)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社会经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低碳环保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焦点话题,物流行业尤甚。物流业不仅要实现自身水平的发展和实力提升,还应该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按照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物流企业自身进行改进和提高。从目前的形势看,物流并非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它不仅要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同时也要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物流系统。

参考文献

[1]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12)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

[3]王乐鹏,黄鹄绩,张世翔.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2010(22)

[4]李亚杰,王莹,李玉民.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低碳物流运输策略研究[J].煤炭技术.2011:30(9)

[5]王艳,李作聚.浅谈低碳物流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商业时代.2010(14)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7篇

关键词:德国;现代物流;发展特征;启示

1. 德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优化发展现状

德国的物流业发展之迅速,发展之成功,不仅在欧洲是最好的,在全世界都是十分出色的。物流在德国推行20余年来,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这是因为德国公路网密度大、等级高且高速公路免费,公路货运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据纽伦堡大学统计,2003年德国物流营业额约1 500亿欧元,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2%,约占欧盟原15国加瑞士和挪威的物流营业额的四分之一。同年,德国物流业从业人员约206万,货运总量43.25亿t,人均年货运量54.7 t,平均货运成本14.02欧元/t。

2. 德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优化发展特征

德国现代物流业整体优化发展取得巨大的成功,有其区别于其他国家物流业的独特之处:

一.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装备先进,物流网络发达。这里的网络发达包括物流组织的网络发达和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发达两层含义。首先,德国位于欧洲的中心,拥有欧洲最长的水运网络(7300公里)和世界第三大高速公路网(1.2万公里)以及全球最具现代化的集装箱船队,高速铁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物流装备为德现代物流业的整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德国物流业的信息网络化程度非常高,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可以极为快速方便地共享。

二.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发达,专业物流规模化。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是德国物流业整体优化的标志。为了引导各州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德国政府对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给予资助。这种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完善科学的网络。

    三.法制健全,行业发展有法可依。德国物流业发展的另一大特色是相关法制十分健全,政府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保障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联邦货物运输法》、《公路交通条例》、《内河物质运输法》、《德国运输业条件》等法律、法规,对物流行业的运作和行为作出了严格的规定;此外,《对外经济法》、《保险法》、《运输统计法》等对进出口货物运输、货物运输保险、运输企业统计、等均有明文规定。

3.德政府在促进现代物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德国物流业整体优化发展的过程中,德国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正是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德国物流业才能发展如此迅速。德国政府在物流业的发展中有以下三点作为值得注意。

一.做好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德国政府对物流业发展作出统一规划并提出实施原则,以指导行业的发展,同时又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对物流进行监控、协调和管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二.掌握并推广最先进的物流理论和技术。德国政府对物流经济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十分重视,研究机构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与企业合作,在理论和应用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德国政府积极推进物流经济的标准化,针对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标准,指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

三.政府对物流经济进行战略性投资。德国目前投入使用20多个物流园区,都是由德国州、市政府投资设立的。如纽伦堡-罗思物流园由一家国有企业———Hafen Nurnberg-Roth GmbH负责运作,该公司由巴伐利亚州投资80%,纽伦堡(Nurnberg)市投资19%,罗思(Roth)市投资1%。该物流园纽伦堡部分占地337公顷,罗思部分占地5.8公顷,这些土地是当地政府历经十年通过艰苦的谈判从私人手中征用来的。政府的投资是战略性的,目的是培育一个新兴的行业,而不是哈芬公司自身的盈利。

4.德国物流业整体优化发展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发展质量和效益都还很不理想。因此,我国亟需学习借鉴物流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明确现代物流发展目标,全面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

一.加快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及物流基地建设。近几年,我国各地政府相当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很多地方把物流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新的经济增长点,20多个省市和30多个中心城市已经或正在开始制定物流发展规划。但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过多过快,一些地区在物流园区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刮风”和“虚热”现象。借鉴德国物流业的发展经验,我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地区、城市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力的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运筹,对投资大、回收期长、社会效益显著的物流基地建设,政府在土地使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要给予优惠和扶持。

二.大力推进物流规模化和集约化。德国物流业的发展经验证明,物流园区和大型物流集团公司对物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目前的物流业处于一个较为粗放的发展状态,小的物流公司遍地开花,但质量却参差不齐。因此,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大型物流集团公司,建立物流园区,推进物流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使我国物流企业规范化发展,提高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力。

三.从德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物流产业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物流法;从行业内部来看,关于物流市场的准入条件、从业资格,我国目前业尚无专属法律可循。为了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对原有法规的修改和调整,并尽快出台专门支持和规范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如物流业统一的税收政策、促进物流发展的技术政策、产业组织政策等,逐渐形成并完善物流产业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朱德秀.德国最新物流发展特点及借鉴[J].交通世界,2006,(8).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8篇

关键词:现代农产品物流;现状;发展趋势

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市场化水平偏低但流通成本却非常高,这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而且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农产品最后还是需要靠流通才能能实现自身价值,所以相对比较高的流通成本就导致农民群众未能从流通领域之中享受本应得到的权益。这就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业,以提升我国农产品所具有的竞争实力。这就需要加快对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的探究,从而推动农产品物流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基本特点

所谓农产品物流,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地往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整个过程,并要在此过程之中实现相关农产品的保值与增值。农产品物流具有迥然不同于其他物流的鲜明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因为各个不同地区在气候和水土等各个方面的自然条件均具有较大的差别,分别合适种植不一样的农副产品,所以农产品生产也就具备了非常强的季节性特点,不仅表现为农民群众的生产资料购置要考虑到季节因素,而且各类农产品的产出也具有极强的季节性特点。二是农产品物流具有极高的难度。绝大部分农产品容易腐烂,对鲜活度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施防潮、防虫以及烘干等相应的处理,进而保障农产品的品质以及质量。这就需要农产品物流企业考虑相应的设施与设备,主要包含了物流仓库、专业运输车、专业装卸设备以及加工设备等。三是农产品物流的种类繁多而且规模较大。因为农产品的品种十分丰富,所以流通量也十分大,而农业生产资料购置量同样也十分大,主要有农药、化肥、农机和农业生产所需相关原材料等。

二、当前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农产品物流行业虽然已经得到了极大发展,然而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依然显得极为之后,这是由于我国流通领域过于分散之局面造成了农民群众的分散型购销,因为受到经济能力、信息资源等多种要素带来的影响,风险极易转嫁至生产者,从而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物流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够完善。因为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农产品物流业的活动主要聚集于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那些地区,在更加广袤的农村地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则相对比较缓慢,这就产生了农产品物流发展体系不够均衡的问题。同时,到目前为止,中国农产品物流业的运行方式还是相当简单的,只是农户们自身开展相对简单的运输活动,未能对农产品物流业实施全面整合,也未能对农产品物流的流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二是农产品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物流行业取得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远远没有建立起相互协调的现代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农产品物流业信息化状况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在分散式经营的模式之下,农户对农产品相关信息之获取依然依赖于以往那些传统办法,而且诸多农产品市场尚未购买信息化的设备,以至于物流网络系统依然处在空白阶段,农产品的供应链难以进行合理整合。三是农产品物流业的组织化水平偏低。鉴于当前我国农民群众的户均耕地只达到0.5公顷,生产规模非常小,导致传统的粮食供应业还是处于主导地位上,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较低。当前,单一农户近年来逐步成为了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主力均,然而这类物流主体不仅规模偏小,而且组织化的程度相当低下,而且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发育相当缓慢,缺乏良好的服务能力,以至于大部分农民群众需要自行解决农产品物流运输的问题,农民群众处于无组织的分散化状态之下,自然也就缺少了足够的市场竞争实力,无法构成规模化经济,而且也无法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具备稳定性,同时还压缩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空间。

三、现代农产品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之趋势

要积极加大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力度,着力培育规模较大的农产品物流集团等规模化、体系化发展之主体。要把农产品物流原来较为分散的物流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产销之间的无缝对接,加快我国农产品物流的顺利流通进程,而且同时还能控制农产品物流中的相应成本。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支持农产品物流业协会的建立与健全,形成农产品物流公司的诚信经营机制以及认证体系,积极支持该行业协会制定出牵涉到农产品物流业的有关行业标准,并严格加以执行。

(二)农产品物流专业化之趋势

如今,我国农产品专业物流一体化服务正在逐步建立之中。鉴于近些年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化的不断提升,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局面以及特色农业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建立,对于农产品专业化物流的需求也变得愈来愈高。其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加快本行业的分工进程,把农产品物流分配从原来的供应企业与销售企业那里予以脱离,交由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作,从而让农产品的供应企业以及销售企业能够一心一意地抓好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的工作。

(三)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之趋势

因为农产品具备了数量大、类别多、运输困难、容易腐烂等鲜明特色,所以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起从农产品的运输到防腐、加工、配送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一体化冷链物流发展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的冷链设施以及装备数量上有所不足,技术上还不过硬,也就容易产生易腐农产品,尤其是各类初级农产品被大量地消耗,以至于在食品安全上产生了相当大的隐患。有鉴于此,我国应当加紧构建覆盖面更宽、范围更广、技术更高的农产品物流冷链体系,并且较好地实现农产品物流之更新换代。

(四)零售环节规模化之趋势

如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之中。随着我国农产品买方市场的逐步确立,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化,而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对农产品的消费也从追求数量转向提升内在质量。与此同时,鉴于我国近年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农产品市场也要面对愈来愈激烈的国际市场的挑战,以上这些均对今后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积极发展我国农产品的连锁经营行业,就能进一步地实现其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良好对接,从而切实减少流通环节的损耗,持续提升流通的效率,能够进一步地推进规模化经营,持续扩大市场的主体,提升其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实力。同时,推进我国农产品零售的连锁化经营,对于促进中国农产品更趋科学化与规范化也有正面、积极的影响。鉴于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城乡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农产品零售要想实现连锁化必然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一开始往往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在物流技术以及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之后,连锁的范围必然会得到持续扩大。

(五)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之趋势

信息化可以说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从农产品的生产起,到存储环节、运输环节和销售环节,农产品物流信息一定要进行快速处理,从而力求做到更加精准的传递。一是要提升农民群众应用信息之能力,全面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掌握信息化知识的能力。要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加快农地的流转进程以及规模化经营的程度,提升农民群众对于信息化工作之需求。同时,各地政府部门也应当进行统一协调,运用市场化导向,认真实施好农产品交易信息的采集以及等工作。要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服务机制建设,积极创建现代物流产业信息发展平台,落实农产品的信息化服务工作,形成快速、高效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体系。

(六)农户组织化提升之趋势

中国的农产品从生产起,一直到加工环节、销售环节,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以及组织数量非常多,然而规模缺相当小,层次也比较低,缺乏应有的联合性,进而造成组织化的程度不高。要想解决存在于农民群众身上的组织化程度过低和大市场之间存在的矛盾,较为可行的一项措施是促进家庭经营与规模化经营的紧密联系,积极开发多元化农产品的合作方式,加快农地的合理集中,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户经营的规模化程度,提升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整体规模化状况,切实解决分散经营的生产成本过高而效益偏低等实际问题。运用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农业龙头企业将原本分散化的农户进行合理的组织,从而产生产业化的组织新方式,切实带动广大农户进入到市场中实施统一化管理。要充分发挥出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功能,切实提升农户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七)强化专业合作社建设之趋势

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指专业生产方向一致的农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实施自主管理和自负盈亏的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在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普通农户比较起来,具有团队协作、要素改进、市场竞争力提升、风险降低以及管理能力提升等各个方面。合作社完全可利用自身更为稳定的货源、更为充裕的资金,对农产品实施全面深加工,以求缓和集中上市带来的各种压力,进而提升农产品所具有的附加值,从而有效缓解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产生的危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现代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状况,展望了农产品物流今后的发展趋势。如今,我国的农产品物流业尚处于起步摸索时期,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新型模式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工程。政府部门一定要全力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宏观调控等积极作用,落实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农产品物流业发展规划,健全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切实规范当前物流市场,提升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力毒,强化农产品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从而为农产品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创设出更加优质的运行环境。

作者:冯佳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洪涛.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呈现新趋势[J].中国合作经济,2012(9).

[2]吴霞.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2013(7).

[3]恽绵.从供应链特点看农产品物流的趋势[J].中国农村科技,2013(8).

现代物流的趋势第9篇

>> 基于LBS的网络窄告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液压节能技术的工程机械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基于当前室内设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广西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LBS发展现状及理性看待未来市场机会 林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海洋特种船舶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微电影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广告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探究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讨论环保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析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 陶闯. LBS市场发展趋势和挑战[J]. 卫星与网络,2012(10):31.

[7] 艾瑞咨询集团. 2014年中国综合类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市场行业发展报告[EB/OL]. (2014-11-27)[2016-03-30]. ?from=search.

[8] 王韫文. 软件的价值[J]. 电子世界,2014(16):339.

[9] 卞晨洁. 国内LBS市场日渐火爆提升用户粘性成当务之急[N]. 通信信息报,2011-08-24(B1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