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农村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37

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第1篇

一、编制依据

1、*镇城镇发展规划;

2、*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3、*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4、*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5、*镇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人口及计划生育规划;

6、*镇村镇建设规划;

7、*镇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9、*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规划;

10、委托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镇联丰村一、二、三组及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3、项目建设单位:*镇人民政府

4、建设内容与规模:(见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方案第二节、规划建设与方案)。

5、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实施计划从20*年6月开始,至20*年6月完工。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拟通过*镇人民政府自筹和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投工投劳折款资金232.49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220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概况

1、地埋位置

*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北纬410,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乌拉特中旗山前的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面积729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常住镇区人口5491人,占总人口16.5%,有自治区直属驻地单位2个,旗级驻地二级单位26个,集体、个体、工商业户1*家。是*山前灌区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2、*镇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镇交通便利,6701路横贯镇区,通讯发达、资源丰富,是*“t”型小城镇发展框架的重要部分,被自治区列为内蒙古首批11个中心城镇建设试点示范镇之一,是自治区“四星级”文明建制镇,被誉为“河套第一镇”。

*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葵花、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由于种植条件优越,可耕地32万亩,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年产饲草料7690万公斤,而且该地域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在此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下,为实现为养而种,为加工而种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加快镇域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提供了保障。20*年,*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达33221.43万元,其中第一产值26752.23万元,第二产值3287.3万元,第三产值3181.9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加580元,增长14.8%。

3、联丰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联丰村一、二、三组位于*镇区所在地,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28人。在镇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快,从事二、三产业发展的劳动力达到36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4、奋斗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奋斗村位于*镇西南6公里处,辖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30户,总人口2357人。*年率先在全镇完成了村镇规划。*年开始规划小康住宅新村,同年建成了37户砖瓦小康村住宅新居,*年——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建起122户二层小康住宅楼,电、路、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卫生院、绿化带等各项配套工程基本完善,被誉为“巴市第一村”,达到了自治区“四星级”文明村标准。奋斗村是发展以肉羊、葵花、玉米、番茄主导产业的产业村组,建立了各种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成立了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的协会,形成了区域特色,2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达4850元,比其它村组平均高出850元。

4、项目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精神,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推进小康村建设,实现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率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随着*镇经济和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工作摆到了重要的议程。项目的建设既是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村率先实现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3、*镇位于中旗南端,巴市的北端,6701油路横贯全镇。是全市经济发展的要道通街,被誉为“河套第一镇”。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民收入稳定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但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镇进行新农村建设,狠抓规划龙头、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以及旧村改造、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洁、村民自治。最根本的一条是真正使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打造名副其实的“河套第一镇”。

4、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而且将间接地提高农民素质。项目的建设一方面节约了土地资源,利用节约的土地,发展二、三产业,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将从一产中分离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各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切实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和建设条件

一、项目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

1、项目位置

项目位于*镇镇区所在地联丰村一、二、三组和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

2、自然环境概况

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腹地,具有显著的大陆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该地区地质构建形成了纪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下水的聚集带。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二、项目建设条件和建设内容

1、占地范围

现状联丰村共有居民387户,总面积4.5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上需拆迁村民住宅2户,拆迁房屋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拆除商业设施15家,共790平方米。

现状奋斗村共有居民630户,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新农村建设用地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拆迁村民住宅1户。

2、市政配套条件

目前在项目用地周边的规划道路铺设有自来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等市政管线。

(1)供水

项目区附近设有供水管线,与新农村供水管网相通,可保证本项目用水。

(2)排水

项目区周边有雨水、污水排水沟,可经规划与排水管相连,进入排水沟。

(3)供电

*镇变电站可提供新农村用电。

(4)供热

采暖主要采用集中燃煤采暖方式,项目区可规划网道引入集中供暖方式。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和方案

一、规划条件及建筑规模

根据*镇新农村规划的准则,项目建设用地规划为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2.4平方公里。

二、规划建设方案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规划,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目标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行整体规划。

1、道路硬化工程

完成联丰三组9.5km油路工程建设,奋斗村一、二、六、七、八组10km油路工程建设。

2、居民饮水工程

新的饮用水源井3眼,购置配套设施3套,埋设供水管网19.5km,入户配套设施1017套,埋设入户管道34.5km。

3、排污工程

建设地下钢筋砼主管道19.5km,支管道5km,配套检查井、污水处理设施3处,疏通排污渠道15km。

4、集中供热工程

新建供暖集中供热站1处,购置配套设施1套,埋设供热管网5km。

5、绿化工程

在项目区规划道路两旁种植杨树200000株,种植松树18750株。

6、“六改六建”工程

改扩道路7条34.5km,新建厕所11处,新建产业基地3处,建经济合作组织4个,建立村民理事会,建设规划小康住宅区,建设休闲广场2处16000平方米,建设垃圾池80个,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7、“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

新建"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20座,主要集中在联丰村与奋斗村,建设面积达4.8万平方米,建成高标准高质量规模化的"四位一体"生态温室群。

8、村镇配套设施工程:

完成镇区变电站50万千伏的增容扩建工程;实现镇区供电、供热、供水等机电设施运转正常;完成联丰村120平方米的自来水厂房的建筑。并配套专变1台。购置配套设施1017套。

9、公共服务事业

完成镇区和奋斗村幼儿园园舍各1500平方米的建设及相应配套设施同时,在镇区新建妇幼保健卫生所一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10、基层组织建设

在建立完善农村经济组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劳动就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新建青年活动中心4处。

第五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2年,其中前期准备工作3个月,实施施工21个月。项目分四个阶段进行:项目前期设计和招标,四通一平与土建施工、建筑装修、竣工验收。

第六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2)项目土建工程费用参照巴市类似工程项目的工程费用,设计要求有相关系统功能要求进行估算;

(3)其他建设费用参照《巴市建设工程费用》中规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

2、投资估算编制范围

项目投资主要包括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与本项目直接相关的工程建设其他费和预备费。

3、投资估算编制说明

(1)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主要由临时水电路及场地平整费,土建结构工程费,内外装修工程费,给排水工程费,强弱电工程费,采暖工程费、燃气工程费等7项组成。参照近年来巴市类似工程竣工概算资料,并根据建设时间、规模、标准等方面的差异,作出合理调整后,分项分类,按单方造价指标进行估算。

(2)室外工程主要包括工程道路、围墙、大门、绿化、上下水管道、暖气管沟、管道、庭院路灯、电缆线路等项目费用。项目在方案设计阶段尚不够具本,本项目室外工程按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10%测算。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由勘测费、设计费,可研报告编制费,指标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费、工程保险费等12项组成。

(4)预备费估算只考虑基本预备费不计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投资额(即新农村工程及设备费、室外工程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三项之和)的5%计收。

4、投资概算结果

(后附投资概算表)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432.4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资金232.49万元。

第七章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新农村的各项工程的建成,为广大居民提供便利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少经济效益。如“四位一体”种养生态温室模式。我们按600平米的温室计算每年季节性生产疏菜(西红柿)2500公斤,按5元/公斤计算,收入6250元,猪舍养猪3--4头,按900元/头计算,收入3600元。经分析计算,减去投入成本,可增加收入1500--2000元,户均3人计算,实现人均增加收入500——700元。结合产业基地、经济合作组织的带动为农牧民提供了农村市场和减少流通环节的差价,均可为农户增加收入。最终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为广大居民增加收入途径的目标。

二、社会效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镇落实解决“三农”问题有关精神,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举措。项目建成以后农民进入宽敞明亮、基础设施完善的新农村。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将逐渐引导农民进入城市文明中,并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逐渐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工程根据村民意愿和村民的实际条件实现了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该工程建设,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使其改善居住条件又集约了土地。

新农村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序幕,新农村工程的建设将全面带动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并使农村逐渐转变为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或者向工业、服务业转移。

三、生态效益

新农村建设完成后,首先生活垃圾,污水得到合理处理。结合规模化建设“四位一体”新能源利用工程的实施农户不需要社会管理体系介入,直接将通过“四位一体”模式,将秸秆、粪便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其次,新农村各项设施完成后,将实现绿地面积增加,促进生态系统的改善,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新农村建设第2篇

目前,关于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和新农建建设,已有很多不乏有洞见的著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从城乡二元结构角度关注农村社会发展。城乡二元的体制对农村社会有不利影响,农村缺乏资金,劳动力和知识技术(覃国慈,2010),加上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贱农主义的产生,催生了城乡当前诸多问题(张玉林,2006,2012)。二,从农村社会问题的角度关注农村社会发展。农村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环境问题,对农村社会发展有不利影响(周大明,2006)。农民工、乡村留守儿童、空巢家庭等问题的出现是乡土社会结构瓦解的表现,不利于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稳定(张玉林,2006,2012)。林聚任对乡村信任和社会资本重建的研究和王晓毅对转型时期农村社会冲突的研究表明,农村社会转型困难重重(林聚任,2007;王晓毅,2009)。三,从农村社会管理的角度研究农村社区治理,比如《创建新农村社会管理》、《村域发展管理研究》,从现性的角度对农村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杨沛英,2012;陈凤荣、赵兴泉、王景新,2011)。四,以人类学、社会调查来描绘农村社会变化,如浙江义乌乐村非农经济从副业转为主业的变迁,河北赵县庙会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赵旭东,2008),孟村中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胡杨,2009),农民通过组织起来增加生产效益,增强对抗市场风险的关中水利社会(石峰,2009;姚周辉、何华湘,2011)等等。五,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实现方式。新农村的建设模式当前主要有城市化和乡土社会重构两种思路,陆益龙的后乡土社会和新农村研究和林毅夫等人的研究比较肯定了新农村建设中城市化的生活方式,认为促进农民进城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未来(陆益龙,2010);温铁军、贺雪峰、于建嵘等通过乡村建设实验解读了乡村居民对于非经济利益的重视,探索了和城市化农村社会建设模式不同的模式,重视非经济利益,可以补偿经济效益较低的不足,主张建立村民互助组织和协会提高农民的幸福水平,通过较少的经济利益获得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贺雪峰,2006)。综合已有的几类研究,在以下方面尚有可为:一是大多偏向于个案问题,较少对已有的农村建设进行系统的和整体的反思和审视,较少有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系统的反思研究。二是偏重经济视角的考量,对各种问题的现状描述和原因的推究大都集中在经济领域。三是缺乏对乡村文化生活和生产方式建设的重视。从另外一方面说,这些研究也深刻地探究了新农村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化的前因后果及问题的解决措施,值得后来者借鉴。本文对这一研究作了进一步思考。

二、回顾与困扰: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

农村社会面临的诸多困境有其历史根源和产生过程,洞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有助于厘清正在困扰乡村社会问题的形成过程,看清根源所在,对症下药,“防微杜渐”。新农村的大背景主要有农村社会自身背景和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下的中国现实背景。

1.乡土社会的独特性在人们按照现代社会理论对农村改造之前,农村社会有个原型,这个原型我们可称之为“乡土社会”(费孝通),“农民社会”(庄孔韶)或“乡民社会”(杨敏,2007)。恰亚诺夫以“社会农学”来阐释农民经济有自己独特的体系,遵循自身的逻辑和原则;格尔兹以“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描述阻碍了现代经济的成长的传统农业的密集化;黄宗智进一步引伸为“过密化”,认为劳动的超密度投入,农户的“低边际报酬”耐受力,形成了传统农业在过量劳动力的情况下运作;庄孔韶则指出传统农业“以不变应万变”的韧性状态,并称之为“不死的小农经济”(杨敏,2007)。中国乡土社会既不同于马林诺斯基时代看到的所谓部落社会,也不同于工业革命后的工业社会和城市社会,更不同于现在我们看到的农村社会。它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逐渐内隐,以文化或者文化残余的模式在社会生活中、在农民的逻辑中仍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空间的高度复合性。农民生活的空间既是物质再生产空间也是文化再生产的空间,又是人情关系生产空间。第二是高度的同质性。高度同质性源于村民在同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从事相同的生产和生活,沿袭着同样的传统。基于血缘和地缘的认同模式,也更容易相互适应和产生情感认同,造成村民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相似,因而农村居民在生产生活上并不适应快节奏、不稳定、高度分化的职业生活,注重效率、效益和注重经济利益和自我呈现的城市生活。第三,高度的人情关系嵌入与文化嵌入。由于农村资源的高度匮乏和自然风险,家庭只有和村落宗族利益绑在一起,才能更加保障基本的生存。家庭是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所有基本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农村社会的宗族、村落共同体的纽带有基本保障和协助功能,生存伦理和道义经济模式意味着个人在家庭乃至家族和村庄社会的重要性(王晓毅,2009)。农村居民从生来就必须置身于一种等级分明、区分精细的亲属关系网络,并伴随着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基于血缘的礼俗规范。这种规范外化为家族的秩序,调节着成员关系。这种礼俗也就在血缘、地缘群体的世代继替中演变成传统。村内社会关系的高度浓缩性和复合性,意味着行政组织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起效,作为乡间的调节作用的父老或者知识分子却往往具有重要的组织作用(石峰,2009;折晓叶,2009;郭于华,2009;王晓毅,2009;何宏光、李远行,2008)。第四,组织的重叠与权威的集中。由于人口较少、职业相同、资源有限等条件限制,以及乡村道德观念的制约,村落中组织或集团的分化远不如城市明显。少数组织限于村内并相互重叠,村际组织极为少见。高重叠性组织对其成员的约束力更高,成员的共同体意识也较强。组织的重叠也通常导致其领导者的重叠,权力往往向少数人集中,从而形成权威主义统治。民众往往比较相信权威,也容易服从权力安排。例如,在历史上,保长里正同时也是族长、地主,而现在,村长往往是当地势力最大的人,也是最受信赖的人。在现代性、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推涌下,当今农村社会虽已经有很大变化,但农村社会仍以其自有的逻辑和机制顽强地存在着、运行着。只有正视和理解这种独特性和内生逻辑,农村社会建设才能真正适合农村社会的本质要求。

2.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与农村社会转型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农村社会的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影响。现代化对农村社会影响最为长久,从近代企业文化开始,工业品就已经开始对农业社会有缓慢的影响。但长期以来,现代化只是影响了人们生活的器物层面,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组织方式都继续保持着原来的样态,即使是到了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前,农村社会的环境和生活方式都还保留较多的原本样态,只是在改革开放后,市场化和快速城市化,给农村社会带来巨大变迁。首先,从生产格局上看,市场化之后,虽然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稀缺的状况,生产现代化加快,但生产格局也发生转变,农业生产由原来的自给式生产转化为商品生产,增加了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农村社会对于外在于其文化之外的市场却无可奈何(王晓毅,2009)。市场对于农产品贡献十分有限,但农民却必须付出巨大代价,无论是教育、医疗、农业现代化投资,还是市场和农业现代化需求带来的支出增长,农民只能通过非农收入弥补这种收支不平衡。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农民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的投入实现现代化是一种进步的时候,实际上“背后有着一种不合理的二元论逻辑———农村社会是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他们代表的是落后和传统,是需要被改造的”(王晓毅,2009)。第二从社会结构来说,以同质性高度稳定见称的农村社会开始解构(张玉林,2006;周大明,2006)。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流向城市,对农业经济的收入和对乡村依赖减弱,但由于文化风俗、市民待遇、户籍制度等多方面障碍,他们又很难融入城市社会(王晓毅,2009)。另一方面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受到剧烈的冲击,既缺少生产和生活再生产的知识精英、劳动力,也缺少农业技术精英,更没有农村社会组织变革的决策精英,农村社会已经全面出现塌陷、萎缩和衰落(张玉林,2006;周大明,2006)。第三从农村社会的生态环境方面来说,市场化和快速城市化造成农村生态急剧恶化。农村城市化过程加快,粗放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污染环境的速度大大超越环境的自净力;另一方面,市场化和现代化引入的生产模式割裂与自然的联系,生产了许多自然无法在短期内降解的工业产品,而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对人的过度消费的挖掘又加剧了这种过度生产的趋势(张玉林,2013)。许多乡村通过自身的摸索,虽然成功通过发展的先机走上城市化的道路,但侵入村庄的外资对社会本身既没有庇护的义务,也没有发展的长期考虑,不少企业主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向环境排污,使得乡村社会环境遭到很大的污染,这种情况在改革开放的早期尚轻缓,但随着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扩张,工业生产污染和生态破坏开始迅速“普及”。

因处理能力有限,城市污染开始“上山下乡”。大量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一些郊区和农村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存放地,占用和毁损了大量的道路、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水源,成为农村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陈文胜、王文强,2007)。第四从社会管理模式来看,国家和现代化对传统乡村的政治改造和动员,已经瓦解传统管理模式。由于一直强调村干部的行政化和经济功能,加上乡村社会的特质,乡村管理模式还有很多缺陷和不足,集权专断并不鲜见,基层干部和乡村居民的关系紧张。虽然政府实行了广泛的基层村民自治和村民选举,也有家族等非制度的参与和控制,但是还没有比较可行的科学选举和决策方案。第五从城乡关系来看,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形成并呈现出固化的态势。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既有长期传统社会忽视乡村社会建设、传统和现代性对抗中乡村的弱势地位等历史因素影响,也与建国后保障新生政权增强综合国力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城乡分离制度有关,更有着近些年来盛行的城市中心主义、贱农主义和消费主义等现实社会方面的影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固化对农村社会发展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它在城乡资源、资金、人才等方面对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有着极其严重的不利影响(陆益龙,2010),也正因为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改革决定也把它作为主要制度来处理。从城乡二元分立的程度和破除难度来看,它确实是中国特有(覃国慈,2010)。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新农村社会建设面临如下任务:第一、解决农村可持续增长问题,消除城乡经济差异。第二、解决农村现今日渐空巢化的趋势。第三、改变日渐恶化的环境问题状态。第四、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建设高效科学让人民满意的科学决策和领导体制。第六、建立一个和谐宁静的新乡土文明。从上面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市场化条件下,迅速的城市化和农村社会工业化是产生环境污染、农民工生存状态、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问题的关键。如何战略审视农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正确路径,则是农村社会发展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治本之举。

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探索

1.农村社会建设的经验和两种路径

农村社会何去何从关系甚远,有必要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和成果。国外方面,韩国1970年开始倡导的以国民精神为内核的“新村运动”,强调“勤勉、自助、合作”精神,这种精神后来扩展到城市,成为民族自立的国民精神(覃国慈,2010)。印度克拉拉邦起源于1962年的“人民科学运动”和始于1996年的“人民计划运动”,通过基层政府和社会对农村在科学和技术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取得了巨大成功(覃国慈,2010)。日本的社区互助模式也值得学习。在国内,农村建设也有不少的成功典型,如、华西村、长江村、小岗村等。新农村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温铁军在河北参与合作的生态村庄建设模式,贺雪峰在湖北组织的老人协会,于建嵘在贵州兴义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赵旭东从文化人类学所体察到的庙会经济等。总的来说,农村建设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农村城市化的思路,主张转型为城市,或者离土又离乡、逃离乡村、赶农民进城进行打工实现经济增长。从媒体、官方和学界态度看,这种方式已成为主流声音,很多省市都在大打灭村运动,似乎新农村建设的唯一出路就是赶农民进城。但从农村社会和城市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这种模式有很大的缺陷:首先这种模式如何应对消费文化主导模式下对资源和能量大量消耗的需求,又在多大程度上解决未来的农村社会的空巢状况,以及农民工家庭分离和农民工流动,都还是问题。另外城市化的农村发展需要机遇和资源,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有行政村691510个,除了个别地缘优势的村庄,那些一般意义的村庄的路又在何方?又如何保证他们不在城乡之间流动。第二种农村建设模式,通过强调内部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发展,以村庄自身建设为核心,整合内部资源,互助合作,重视文化娱乐、情感价值等非经济收益,实现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其意义在于一方面抵御了市场化风险,另一方面抵御了消费主义带来的幸福感快速剥离。使得农民在消费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当满意的生活质量(贺雪峰,2006)。

2.新农村建设的正确道路

针对当前国家总体资源匮乏,城市资源消耗过大,城乡污染加重,农村增收困难,农村社会衰落的现状,我们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选择依靠乡村社会内生力量,通过内部整合,实行结合农业社会特点农副结合的生态农业之路。具体有如下要点:第一,加强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乡村聚落的自然模式和现在农村社会的行政模式,社会建设考虑整体社会的功能和成员组织模式,以及成员的归属感营造方式。当今农村社会的特点和现在农村行政村的建设实际上是一种社区样态。第二,增强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的地方性意味着文化消费的独特性。情感价值的乡土特质也有利于维护乡村社会文化生活和生产的完整性,在很低的能量消耗下也可以获得很高的生活满意度,更可重构乡村社会的结构。第三,加强各种农业、农民协会和互助组织的建设。农村社会的乡土特质决定非经济生活对农村居民的满意度甚至有很大很大程度的影响。贺雪峰关于老年会和贵州妇女会的描述启示我们,建立协会和合作组织,增进了人们的联系和感情,提高了参与决策的群众基础和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第四,重视知识分子对农村社会的决策参与,重视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的引进。知识分子在百姓心目中有较高的威望和地位,乡村教师为代表的知识人才,也长期对社会发展做出过重点贡献,他们在乡土道德和乡村社会人才培养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外界新知识有很高敏感度,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该依靠他们的积极参与。同时通过本村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等的作用实现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引进,并积极吸引他们参与当地建设,不但能推动决策科学化,也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积蓄力量。第五,在产业结构上推广生态农业。优化的生态结构不仅可以对环境和生态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还对农业经济和保障食品安全有重要作用,对农业增收有很重要的意义。例如,以农户经济为基础开展生态农业,三位一体,“猪沼果”,或“猪沼菜”;如果以合作社为基础,又可搞六位一体———以厕所和沼气池为中心,加上温室养猪、温室蔬菜、加上鱼塘和果园,人畜的排泄物全部进入沼气池,循环利用。生态农业有很好的生态效益,也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第3篇

摘 要 新农村建设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新意。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的过程中,必须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把握,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统筹城乡发展

一、背景及意义

当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障碍,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局面,必须要寻求新的思路与对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逐步改变二元城乡结构;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及扩大内需;有利于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总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新意

1.新农村建设的内容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的描述集中体现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中。这20个字体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的高度统一。具体来说,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为此,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生活宽裕,就是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为此,要适宜发展二、三产业,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乡风文明,就是要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家园,使广大农民自觉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村容整洁,就是通过治理农村中脏乱差的状况,使得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管理民主就是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利。

2.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制定“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21号文件,都提出过相同或相似概念。但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诸多新意。首先是指导思想新。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并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其次,时代背景、发展阶段新。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迅速增强,GDP及财政收入等大大增加,我国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再次,机制、思路新。从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最后,新在目标全面、综合。这次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出发,提出了农村工作的新要求。可见,现在的新农村建设与过去相比是截然不同的。

三、几个关键问题的把握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综合的工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要想顺利推进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事业,必须要认真思考、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相悖吗?

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不断升温,这是不是与我国多年所提倡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镇化相悖呢?是不是说,新农村建设好了,农民就可以留在农村了,就不需要城市化了?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现在所提出的建设新农村,一个重要基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我国工业化水平不高,城市化发展更加落后,所以导致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潜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农村人口进城和推进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反的大战略与客观进程。但是,大量的农村人口在短时间内迅速转移是不现实的,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起到缓冲这一矛盾的作用,能够使得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合理、有序推进。总之,建设新农村的目标内涵关联了加速城镇化进程的本质规定,它不是要否定城市化道路,而是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中,重点加强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工农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2.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范围如何界定?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市场的作用与功能又界定在哪些领域?这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肯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而政府的角色被界定为“守夜人”。

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伴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地位也逐步得以确立。具体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站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本文认为“看不见的手”原理关于市场与政府作用及分工可以引以为鉴。具体来看:就政府来说,应该在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创造并维护稳定、有序的环境。就市场来说,应当充分保证其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要使其在可行的范围内,对劳动力、土地等资源进行富有效率的配置。

3.谁来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其主体毫无疑问是农民自身,但是对此绝不能教条化、绝对化。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才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瓶颈。那么,农村自身能够满足吗?建设新农村一定是靠农民自己吗?如何才能吸引资金、人才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显然,单靠农村、农民自身,难以完成这样一件艰巨的历史任务,很重要的,我们要靠城市的带动。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按照市场原则的思维,本文认为,建设新农村要靠城乡各种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与合理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城市里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可以根据趋利原则流到农村,与农村土地等要素相结合,使其发挥最大效应。政府也可以因此而减轻很大部分财政压力。为此,必须要有各种政策、体制的配套改革。

4.建设新农村仅仅是为了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吗?

毋庸置疑,“新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但却远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也并非其最本质的内容。如前所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是服务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这一大战略的,是为了实现合理、有序的城市化。要实现这个目标,最根本的应是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此,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状况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加才是整个建设的中心和根本任务。农村的生产发展必须要纳入市场经济的框架,发展农村的市场组织,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之路。

新农村建设不是孤立来进行的,必须把它统一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总体进程中,必须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相结合,最根本的目标是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与一体化发展。建设新农村一定要跳出农村本身这一狭隘思维,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来界定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使其发挥各自应有的功能。要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树立市场的思维,重视市场的作用,使市场机制在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与组合中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

四、政策建议

在对以上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与回答后,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改革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人才、劳动力市场

要尽快打破限制城乡、地区人才、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建立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对现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取消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这里所要求达到的人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是就城乡双向流动而言的。

2.界定政府责任,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如前所述,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于公共物品、服务的提供,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并创造、维护稳定环境。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权限以及资源占有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必须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责任。具体来说,中央政府主要应该做好大环境的建设,包括政策的制定,全局的把握与科学指导,行政、土地、金融、财政等各项制度的改革,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的建设与完善。地方政府应在农民培训、村镇环境治理、产业结构调整等小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在履行国家政策法规方面发挥应有功能。

3.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作为生产资料和市场要素的土地。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荒芜的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越来越成为稀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怎样有效的发挥土地最大效用,解决当前矛盾,成为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显然,改革现行土地政策、制度是突破口与着力点。土地政策既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的需要,又要满足城市化的要求,并使得二者在逐步取消二元结构中达到和谐。本文认为,应当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在明确农村土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要取消城乡土地价格二元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在适当条件下,对农村建设用地制度,甚至农村宅基地制度等具体制度进行变革。这样,既能保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进程,又能有效地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经营。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新农村建设最本质的目标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承接城市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共生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可以看出,提高经济水平与层次是关键。为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应加快农业科技的开发与应用,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产业竞争力。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带动作用。同时,要根据各自资源与优势,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新农村是一个有机联系、有序推进的过程,必须要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阶段,并做到规划先行。本文的分析只是对几个关键性问题的把握,但还远远不够。其它的政策建议如积极发展小城镇,农村村舍的适当集中,发展农村教育等也不胜枚举。为此,需要做长期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武元."新农村"探索.社会科学研究.2006(05).

[2]王钊.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关系.改革.2006(07).

[3]蓝光喜,聂爱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政府责任.中国行政管理.2007(07).

[4]高云虹,何晓琦.走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误区.改革与战略.2006(09).

[5]任志军.构建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有效互动机制.农村经济. 2007(10).

[6]赵德起,吴云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政府角色定位.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

新农村建设第4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提高收入 农民 改善生活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建设,那么情况到底是怎样呢?

1成都市郫县的农村现状

通过对郫县周边的农村的实地走访,采用面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搜集到很多有用的原始数据,经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郫县的农村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1政治

村民中很多人已经开始关注国家的一些政策、政治事件等,说明村民已经有意识的关心国家发展。

1.2经济

随着国家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攀升,生活状况有所改善。

1.3基础设施

通过对村民采访和实地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乡村公路建设较为良好,且交通条件比较方便,通信信号质量较好。

1.4文化教育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农村的教学资源在持续整合中,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善了办学条件,很多家人都愿意让孩子去村上的学校读书,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有所提高。

2成都市郫县农村中还存在的问题

(1)人们虽然比以前更加关心国家政策、新闻,但是关注面较窄,且无固定性和针对性。(2)通过小组成员对村民的采访后发现,村民收入来源依然相对单一,且收入依然较少,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多数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田租或种粮收入外,就没有别的了,只有靠打工来维持生活。(3)农业灌溉依然采用较老的抽河水式灌溉方法,灌溉水渠为泥土沟,灌溉效率低,用水浪费大。且农村饮水依然多采用打井式,饮水多为不便。生活娱乐,休闲设施匮乏。(4)很多村子一个村庄仅有一所小学、幼儿园或者是几个村庄共用一个小学、幼儿园,可选择性微乎其微,而且,即使随着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不少孩子未读完学业就辍学外出打工,另外农村人口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依旧普遍偏低。(5)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许多村子里都进驻了不少工厂,而且许多工厂中都冒出了滚滚黑烟,或扬起尘土,空气质量较差,且据村民反映,由于工厂的污水乱排放,导致地下水源污染,村民日常生活饮用水状况令人担忧,地下水中有沉淀物和异味。

3建议

(1)加强宣传,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农民对国家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注意识增强。(2)拓展农民生活,促进生活宽裕。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的政策引导。(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一是加大公路建设投入,加强对村级公路的管护和绿化,确保道路无积水、坑洼,时时畅通无阻;二是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维修整治,确保旱能灌、涝能排,并且加快饮水管网建设,让农民喝上干净水;三是增加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使农民享受到生活的乐趣。(4)加强教育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教育观念。一是利用板报、宣传队等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的好处与意义,促进农民教育观念的提高;二是继续整合资源,加大兴办地方中小学力度,保证青少年的受教育情况,真正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5)村民及政府协同合作,解决当地环境污染问题。

4总结

我们仅仅是以成都市郫县的农村为例,从一个很小的角度去解读和剖析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状况,并且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明显的差距,所以我们调研的情况可能与全国各地的状况有所不符,虽然郫县的情况只能代表郫县自己,但是从郫县的农村现状来看,我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还任重道远,我们只有用不懈的努力去奋斗,去发展,才能取得这场艰苦战役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新农村建设新在哪里[J].决策与信息,2006(4).

[2]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新农村建设第5篇

一、主要成效

(一)镇党委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专题研究确定了新农村建设思路。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前提。好的规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我镇广泛进行调研,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组织外出参观,认真借鉴外地经验,为做好规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规划中,我们立足高标准,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我镇以整体规划为基础,侧重规划试点村的指导思想,对各村分别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规划,一是从整体上,针对各村实际作出具体可行的环境整治规划、经济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侧重对河洲村、竹山村两个试点村庄的全面规划,在镇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邀请有新农村建设经验的规划设计院对这两个试点村庄进行全面有效地规划,力求体现因地制宜,富于特色的建设理念,突出重点发展河洲村“农家乐”及竹山村“渔家乐”等特色农家旅游经济。

(二)是成立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实行领导、干部包村负责制,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在全镇上下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

(三)是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镇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引导与动员群众为辅,通过宣传发动,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各方面力量,有序推进我镇新农村建设;目前各村基本上都能做出自愿集资、配合政府、投工投劳等承诺。

(四)整合好资金及项目,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镇以提高新农村建设效率为目的,优化整合水利、农业、交通、财政、新农办等部门的支农惠农政策及资金,集中投向环境整治、道路硬化、农田水利等建设项目,集聚和放大项目资金的使用效应,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规模和层次。

(五)是加强农技服务,以针对性的服务促进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进程。镇新农办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深入到松柏、楠木山、牛轭岭、河洲等村,通过现场技术指导、交流经验等方式,重点帮扶解决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技术问题。

(六)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农村经济。

二、具体做法

(一)拓展环境资源,发展优势新经济建设新农村,经济是支撑。我镇始终把发展经济作为实现生活宽裕目标的重要抓手,做到特色农业强基础,农家经济谋腾飞。我镇根据各村实际及地域优势,确定了四大块农村经济发展区域。一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等山区村建立起经济林果经济基地为主,特色农业种植基地为辅的山区农业经济体系,具体是在大田村、河洲村、江那村建立起肉桂、八角、橙、柑桔等经济林果种植基地,面积达11227亩;在江那村建立起优质葛薯种植基地300亩;河洲村建立起优质“红姑娘”红薯种植基地1828亩。二是在沿海的松柏村、楠木山村、竹山村建立起粮食主产基地24158亩,淡海水立体养殖基地13742亩,无公害种植基地8000亩。三是开发自然资源,挖掘文化,凸显风情,努力培育农家乐地方特色。目前已确立河洲村及竹山村为农家乐试点村,并取得初步成效。具体是在河洲村建立“和谐大院”农家乐旅游及高朗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和谐大院”农家游一期工程已初步完工,累计投资20多万元,已建农家旅社18间,烧烤场地5亩,并于“五一”期间已始试营运。高朗生态休闲游项目,主要依托东境岭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徒步登山游,体验农家游等项目,现已依据规划方案,具体实施。竹山村“渔家乐”旅游项目,已修建红树林观赏栈道,完成古榕部落环境整治和主要景观的美化,在景区内开发了生态观光、捕鱼体验、滩涂烧烤、渔家餐饮、运动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并已于“五一”期间试运营,效益颇佳。四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助农增收。培育壮大东兴市万丰实业有限公司,引导其辐射带动各村形成特色产业化经营。

经多年发展,目前各村已初步实现一村一品的格局,有效地拉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夯实基础,培育新优势。

一是实施村屯道路建设工程。抓住政策机遇,宣传发动群众,规范筹资筹劳,完成竹山、楠木山、河洲等村2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二是加快环境整治建设。完成江那、楠木山、长湖、竹山、河洲等村环境整治工程,总投入24万元。重点改造松柏、楠木山、竹山村及长湖等村脏、乱、差环境,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得到群众普遍好评。三是完善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河洲,江那,松柏,竹山等村的农田水利建设4.5公里。四是投资170万元,实施河洲村中心社区、高朗生态园基础设施及危房改造,改造茅草房315间。五是实施改厕工程,在河洲、楠木山等村屯建设沼气池80座,并以“一池三改”的要求带动村民改圈、改厕、改厨,彻底根治了禽畜粪便严重污染人居环境的问题,为下一步建设生态节能型家园创造有利条件。六是进一步完善了大田、江那、河洲等村屯的饮水工程,实施打大井、引山泉水等工程,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七是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广电、科技等事业,各村建设了条件较好的办公场所,相关硬件设施到位,建设有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场等文化娱乐场所,为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发挥优势,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只有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才是有根之木。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我镇把抓好农民素质教育作为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文明建设的重点,依托农业、人事、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文化科普知识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务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能力。同时,积极搞好劳务输出,提升劳务经济,使广大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洗礼,得到锻炼。全年共举办培训班12期,共培训农民680多人次,全镇农民外出劳务达986人。

(四)规划建设新的农民聚居点,建设农民社区。

我镇以“融入河洲村生态体系,打造河洲生态村”为发展目标,将推进农民聚居点建设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河洲村建设农民聚居点2个,分别是中心社区聚居点和高朗生态园区聚居点,其中中心社区规划面积达30亩。聚居点建设以乡村别墅型和公寓型为模式,道路、绿化、水利、休闲、路灯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形式是由原建设地农户入股土地,再由政府统一投入资金进行整体规划,土地平整,排污排水,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河洲村聚居点已依据规划实施方案,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聚居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地着手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

(一)各村均未能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各村的经济发展,易受外部形势环境的左右,远未能形成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格局,制约了新农村农业项目建设的实施。

(二)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以中老年农民为主,综合素质普遍较低,长久以来缺乏新生代青年农民的补充,农村生产力薄弱,是制约我镇发展特色产业的因素。

(三)广大农民缺乏富而思进,开拓进取的思想,存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弊病,不敢投入新型农业、产业重组和产业化开发,致使广大农村生产活力衰弱。

(四)农村道路建设方面,通屯道路主要由农民投工投劳进行建设,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技术支持。

(五)少部分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六)缺乏项目资金投入。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要加强宣传。针对目前少数群众由于对上级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缺乏了解出现的等、靠、要思想,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更深入人心,让群众懂得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要是加强引导,搞好服务,而农民是主体。要千方百计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第6篇

**时期,我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动力,以“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四改”(改房、改灶、改圈、改厕)、“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庭院)为切入点,按照“四个向农村”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突出抓好“十大战略”,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基层组织建设。

主要目标是:到**末,地区农业总产值达到27亿元,年均递增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18元,年均递增6.5%,每年增加270元以上。**年,将鄯善县建成全疆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全地区至少建2个示范乡,8个示范村;到2010年,全地区至少有30个村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确保我地区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疆前列。

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年以来,地委、行署认真贯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领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强化落实、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年,地区农业总产值实现22.7亿元,增长11.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增收285元。**年计划农业总收入34亿元,增长8.65%。上半年,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10.6%。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年完成抗震安居房9295户,**年上半年已开工3995户、竣工2445户;**年启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8个,解决不安全饮水人数1.7万人,**年上半年启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3个,可解决不安全饮水人数0.6万人;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4个、通达公路项目7个,建设里程254.87公里;6个乡镇卫生院的改扩建已基本完成;学校危房改造完工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在建面积1.36万平方米;启动项目校17个,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建全组织机构。地、县(市)、乡(镇)相继成立了由党委、政府一把手分别任组长和第一副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工作队伍。各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职责,把新农村建设任务逐级分解,层层落实,逐步形成了“上下同心、左右同力、各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完善措施,强化政策保障和规化指导。为充分体现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地、县(市)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进村入户调研1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地委、行署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吐鲁番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期工作安排》等一系列文件,加强了政策指导。各县(市)、地直各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和措施,保证了政策的统一性。同时,为加强规划指导,我们已委托自治区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做地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预计7月底完成;地直各相关部门的专业规划已经基本完成。

三是广泛动员,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地区营造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鄯善县组织1.26万人次开展了“全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劳动周”活动;托克逊县组织各族干部职工修建白杨河工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四是狠抓示范,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机制。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不断加强对自治区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县--鄯善县的指导,并在资金、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向鄯善县倾斜。同时,鄯善县对3个试点村和21个建设村实行四套班子领导责任包干制,积极配合自治区、地区抓好试点工作,推动了县域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年,鄯善县农业总产值完成8.1亿元,增长13.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增收290元。目前,委托新疆农业大学编制的《鄯善县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及乡村文明建设规划正在编制。自治区级试点村--连木沁镇巴扎村及2个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已初见成效;远程教育设施在全县各村已正式投入使用。

五是实施“十大”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一,实施农村劳动力“农转非”战略。加快培育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转非”渠道,广泛开展“村企结对共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年,全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6.5万人次,创收6630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1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3万人次,创收4740万元。目前,全地区已有63个行政村与70家企业建立了结对共建关系。第二,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储运、销售等领域的开发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现有农字号龙头企业,现已拥有4家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河南登山、宋峰物流等企业的保鲜库项目建设已相继建成,蓝泰果业二、三期工程正在开工建设,保鲜库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近两年,全地区新增保鲜库容2万吨。注重引进红枣、哈密瓜、葡萄等精深加工企业,组建红枣、哈密瓜、设施农业等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第三,实施“退粮还经”和“退棉增效”战略。按照“耕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和“优质、高效、安全、低耗”的要求,出台了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户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两年来,小麦面积由2005年的11.9万亩分别减少4.6万亩、6.4万亩,今年除托克逊县仍有8000多亩小麦外,其他两县(市)小麦种植已全部退出。今年棉花种植面积23.9万亩(其中套种16万亩、单作棉7.9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60%、下降44.8%),比去年减少2.8万亩。今年小麦、棉花退出的9.2万亩耕地,重点发展了林果、蔬菜、孜然、西甜瓜等高效经济作物。第四,实施“设施农业”战略。截止**年底,设施农业已发展到8.1万亩(其中:普通节能日光温室2.8万亩、连栋大棚1.8万亩、拱棚3.5万亩),已建成5个万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的设施农业基地、6个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形成了蔬菜及育苗、哈密瓜、西瓜等专业化基地。全地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约1.6万人,其中本地农民占65%以上。设施农业亩均效益6400多元,农民人均达到1300多元。今年,我地区计划新增温室8000亩。第五,实施“哈密瓜品牌”发展战略。**年,地区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哈密瓜品牌战的实施意见》,成立各级哈密瓜协会组织,科学制定规划,配套完善政策措施。利用中央电视台、湖南卫台、新疆卫视等媒体广作宣传,提高吐鲁番品牌哈密瓜的市场影响力。由瓜协统一供种、供肥、制定销售价格,统一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制定生产和质量标准、组织销售、加工,注册并使用“楼兰神”牌哈密瓜。建立全疆首个哈密瓜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形成了产销一体化的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着力打造“楼兰神”系列哈密瓜品牌。今年,地区安排了3000亩精品哈密瓜,全部实行标准化管理。第六,实施“特色林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葡萄、红枣、石榴等具有吐鲁番特色的林果产品。**年,全地区计划新发展林果业面积4.8万亩。已新植林果10.56万亩,其中新植红枣7万亩、葡萄3.07万亩。第七,实施“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目标,以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市场体系建设及科技服务工作为重点,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今年计划育肥牛羊300万只标准畜,上半年已完成牛羊育肥152.8万只标准畜。由于受价格拉动的影响,农牧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高涨,促进了牛羊育肥的快速发展。第八,实施“农业节水”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节水农业发展的决定》等节水政策,建立了供水计量、水价、节水补偿、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和节水灌溉工程管理等有效机制。抓好渠道防渗、低压输水管道、滴灌、膜下灌为主的节水农业工程建设。今年共安排节水灌溉面积10万亩,目前已全部落实到地块。第九,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激励农业科研单位,放活科技人员,西甜瓜嫁接技术、温室套种西瓜栽培模式等一批技术攻关和推广成效显著。不断加大农民科技培训力度,今年上半年完成农民就业技能培训8002人次,引导性培训24876人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674人次。

六是加大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地委、行署决定从**年开始,地区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确保占到年度地方新增财力的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确保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每年确保占到15%以上,并逐年提高比重。**年,地区财政共安排支农资金4550万元(不含自治区专项)。同时,对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42个行政村,从**年起,地区连续3年每村每年安排2万元资金,各县(市)每村每年配套1万元,以支持其发展集体经济。各县(市)也结合实际,围绕农村工作重点,加大了财政支农力度。

七是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创新和丰富了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内容。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乡镇党委班子,全地区26个乡镇党委班子共配备党委委员210人,其中党委书记26人、副书记72人。加强农村村党支部书记、农村优秀党员两支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培训工作,共培训乡村干部7653人次。试行了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全地区168个行政村的327名村“两委”正职纳入了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八是严格考核管理,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地、县(市)把新农村建设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凡是对新农村建设不重视、不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考核时一律取消评优资格,并与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和提拔任用挂钩。通过落实考核机制,广大干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在新农村建设中一部分农村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同,做法各异,出现了认识不统一、不到位、不全面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建设主体的模糊。有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群众只是配合。二是建设内涵的曲解。部分村组干部和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盖房子,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三是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资金投入问题,老百姓手中没钱,只能靠国家拨款等等。

(二)县乡村三级财力吃紧,投入不足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税费改革后,农村的集体财力大减,转移支付仅仅能维持乡村两级的基本运转,加之大部分乡村有一定数额的历史债务,难以有更多的财力投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困难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建议自治区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

(三)农民素质偏低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建设的收益者。当前农民中还存在“想致富,没门路,想打工,没文化,想发财,没技术”的问题,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民培训还受师资力量、培训经费等方面的制约,培训工作难度较大。建议自治区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农村广大干部的培训教育。

(四)新农村建设规划还不够科学规范。规划是龙头,但目前乡镇村做的规划只是根据乡村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不够规范和科学,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

(五)支农项目资金存在分散使用的倾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益。建议自治区尽快出台支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的政策措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强化对新农村建设试点县、乡(镇)、村的指导和扶持力度,确保**年完成自治区级和县(市)新农村试点各项任务。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着力形成符合我地区实际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间文化

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的目标要求。在与我国农村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

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但是,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农民自身也缺乏对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和广泛参与,大多数农民都感觉自己处于农村文化建设的边缘地位而非中心地位。

(二)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

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据《2006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结果显示,业余娱乐生活首次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首要因素,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与愈显稀缺的农村文化资源形成鲜明的对比,需求与供给存在较为突出的矛盾。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2004年全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2册,低于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0.3册,更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2册的标准。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县级剧团有名无实。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

第一,思想基础: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基层政府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对于农民而言,往往认为文化投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也忽视文化建设。第二,组织基础:当前农村特别是乡镇文化工作队伍人员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乡镇撤销了文化站,没有从事文化工作的专职人员,工作处于涣散状态。有的地方虽然保留了乡镇文化站机构,但人员素质状况有待提高。第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投入明显不足。2005年对农村文化共投入35.7亿元,仅占全国财政对文化总投入比重的26.7%,对城市文化投入超过对农村投入比重46.6%;全国财政直接为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投入经费只有9.4亿元,每个农民一年仅能享受1.27元。

(四)对民间乡土文化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和边缘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间乡土文化中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成分。于是笼统地把民间乡土文化与“新文化”、“先进文化”完全的对立起来。对民间文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没有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切实地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民间乡土文化处于弱势,往往被“边缘化”。

二、明确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从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看,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为了更好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同时,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先应当明确农村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一)文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建设新农村,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是必要的,但不能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割裂开,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农村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农民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认识和自觉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二,在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的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服务手段,而是新型的朝阳产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它是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三,农村文化建设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农民的各种技能和本领发展生产,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提供高雅健康的文化产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二)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它表现为农民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操守与时俱进,并且蔚然成风。农村文化建设不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而且推动农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努力培育文明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式鞭挞丑恶落后现象,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并且长期不断、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新事新办,积极倡导团结友爱、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和家庭美德,塑造积极、和谐、健康、文明的乡风、民风。

(三)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要求“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农村文化建设根本在树人,在造就新型农民、新型农民工、新型企业家和基层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三、实施以农民为主体、以民间文化为内核的文化建设战略

(一)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创造作用

培育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就要从培育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入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农民创造文化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文化的受益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如果在文化创造上,农民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简单的劳动者,这种身份不仅造成农民对文化建设的冷漠,而且使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了源头活水。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正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要让农民做农村文化的主角。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性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台。

(二)建立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交流机制

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交流机制的建立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乡土文化只有与现代的都市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碰撞中,才能建立现代农民所需要的新乡村文化。为此,一要建立起城乡一体的文化资源网络管理体系。利用城市文化、广电、出版、教育、体育等资源,对农村形成多时空、全方位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加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力和覆盖范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齐全的重点城镇文化基础设施。二要建立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光靠政府和农民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捐助农村文化事业,还要积极组织农村文化服务活动。要广泛宣传发动大家来自愿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也要通过制度建设甚至法制建设来保护这种积极性。三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三下乡”变成“常下乡”,在活动内容上力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真正使活动成为反映农民呼声、满足农民需求的有效载体。

(三)保护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具有民族性的文化才具有世界性。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根,是现代文化的魂。正确认识传统民间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蕴藏在农村传统民间文化的精髓,激发农村文化活力,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我国的民族民间文化来源于广阔农村而服务于我们整个社会乃至世界,开发和发掘农村文化资源,实现农村文化产业是弘扬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以其独特性避开与大工业的竞争,开拓出新的职业和岗位,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同时达到农民增收、培育乡村文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多重功效。例如:近些年,广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文化基础上,通过创新,举办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刘三姐歌圩”、桂林山水旅游文化节等,形成品牌效应,既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延续了民间文化生命,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新农村建设第8篇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如何,直接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搞好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当前,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核心。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键。乡镇党委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担负着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直接责任,必须发挥“龙头”作用,履行好自身职责。一方面,切实抓好乡镇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形成团结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村党支部班子的配备,特别是选准选好党支部书记,并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化和新农村管理的需要,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村级党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实践者,必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村级党组织应把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实现发展致富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重点,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提高领导全村工作的能力,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敢闯敢干,在处理农村事务上敢抓敢管,并善于发挥其他村级组织的作用,善于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农村党员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各级党组织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方式和机制,使广大农村党员成为带头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勤劳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头羊。为此,应围绕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优秀创业者、把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针对目前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致富能力弱、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带头作用不突出等问题,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和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致富本领;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勇闯市场、勇于创业,带头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种养基地,带头领办劳务输出、农产品经营等中介组织,使他们成为各类大户和懂经营、会管理的行家里手,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能人,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优秀创业者。与此同时,着眼于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坚持不拘一格选人才,积极做好在优秀创业者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干部。

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必然给农村生产关系带来深刻变革。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不断增强生机与活力,开创农村党建工作新局面。应始终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个“第一要务”,抓住致富农民群众这个关键环节,切实改进领导方式,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变领导为引导、变强迫为示范、变要求为服务;建立顺畅有效的村级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和议事执行机制,善于运用民主和法律的手段来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和农民增收致富,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长期得实惠。

新农村建设第9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措施。一年来,各镇各部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全面加大建设新农村的工作力度,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改善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都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全县27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更是多方筹措资金,扎实推进以“五改五有五提高”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日新月异变化,对此,县委、县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对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刚才****同志已作了详细部署,我不再重复。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深刻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再谈几点意见:

一、立足增收与富民,做好农民最盼望的事情

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也是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我多次在会上强调,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按照“减少农民、缩小农村、农产品进超市、农民进城市”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来抓。

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做大做强我县粮油、蔬菜、畜禽、水产、林果等传统产业,做亮做特春甜桔、蜜李、山楂、茶叶、三黄鸡、蓝塘猪等特色产业,形成产业带、产业群和块状经济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品种、技术和设施更新,加强市场对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和外向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要加强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组建农产品行业协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程度和服务水平。要以现代化工业理念经营农业,大力开展农业招商,鼓励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发挥牵引和辐射作用,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产品流通和深度加工等前延后伸产业,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综合生产能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不折不扣落实惠农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三减免、三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切实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党的十七大特别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巩固完善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各级各部门要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以及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最低社会保障等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做到不走样、不截留,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增加收入。

三要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的重要渠道。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上,根据市场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城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尤其要提高大龄农民的就业能力。今年,省委、省政府为推进劳动力转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规定凡具备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可申请把户口迁入务工的所在城市。因此,要鼓励农民参加职业技术等级考试,有关部门要简化职业技能鉴定认证手续,减免发证费用,让农民洗脚上田,真正实现“输出一人、脱贫一户、搬出一家”的目标。与此同时,要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政策引导、服务帮扶、载体集聚等有效措施,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和浓烈的创业氛围.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农村能人施展才干、创业致富,在广大农村形成“个个学技能,人人争创业,家家谋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立足建设与整治,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

当前,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居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为此,我们要按照《****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宜居新农村工作方案》(紫办发[2008]22号)的要求,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要舆论先行。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意义、目标、任务、政策,使“农村清洁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新闻媒体要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各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让厂大农民理解政策、配合全局、推动建设,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积极性。

二要分类指导。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村一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科学制定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的措施。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全力抓好县、镇示范村建设,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农村清洁工程”顺利进行。

三要强化整治。扎实开展“治理农村污染源,建设新农村”活动,通过在全县新农村示范点开展以整治污染源、建设垃圾收集池和建立环卫队伍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活动,发挥以点带面辐射效应,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问题,使示范村达到“三无四有五好”标准(“三无”,即无暴露垃圾、无污水溢流、无宜林荒山;“四有”,即有村庄规划、有卫生村规、有环卫队伍、有环卫设施;“五好”,即基础设施好、污染治理好、村容卫生好、绿化生态好、村民意识好),给农民一个蓝天碧水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立足安康与和谐。为农民提供最需要的服务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体现在生产发展、环境面貌改善上,而且要体现在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上,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文化、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农技推广等社会公共服务。当前,农民非常盼望安康幸福的生活,需要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很多,范围很广,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要先做农民最需要的事,做农村最急迫的事。要在农村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尤其要做好农村扶贫济困工作,让特困人群享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比如农村合作医疗,这项工作符合老百姓利益、很受老百姓欢迎,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要改进作风,改进服务态度,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切实为农民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坚决杜绝坑农、害农的行为,真正让农民得实惠,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立足教育与引导。营造农村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