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1 11:53:49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1篇

关键词: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农业高新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是指能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产生深刻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并能形成新型农业产业的农业高新技术和农业新技术[1]。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高新技术作为生产力主要构成要素,嫁接农业传统产业或独立发展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实现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市场化和企业化[2]。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可物化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通过培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市场为手段,并建立相应的控制体系和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实行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3]。

1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的意义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从宏观上看,评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测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潜力。从定量上把握某个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状况和水平,能够为该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制定和宏观决策提供较为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评价是在测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涉及到产前、产中和产后不同的生产、流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也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加以分解,构造多层指标体系,对子系统进行分析,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系统原则, 可比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

3 评价指标选取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价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而目前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的统计资料较少,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整体的评价存在着较大难度,可选取具有代表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衡量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联结研究机构和农户,是高新技术运用主体,代表着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评级指标体系分成三个方面,研究开发能力、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研究开发能力与产前密切相关,经济效益则反映产中的生产状况,社会生态效益指标则主要从产后的角度对产业化进行评价。论文发表。研究开发能力是由企业科技人员比重等6个指标组成,经济效益是由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等8个指标构成,社会生态效益包括增加就业机会等6个指标。

3.1研究开发能力

研究开发能力方面包含了研究和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企业科技人员比重、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科技成果转化率、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等6个指标。

研究和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是评价企业研究开发能力重要指标,对研究开发活动支持力度的关键性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研究开发能力越强。

企业科技人员占职工比重是评价企业科技人才储备水平的指标,反映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指标。科技部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比重在30%以上。

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是反映企业研发力量和企业投入研发人力状况的指标,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占职工比重越高,说明企业研发的力量越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企业科技转化能力的强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越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越强。

自主知识产权数量是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多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强弱。

研究开发的组织管理水平是反映企业研究开发工作的组织化、系统化程度的指标。

3.2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方面由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总资产增长率、销售增长率、总资产周转率、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投资收益率、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指标组成。

总资产增长率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状况,衡量企业资产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增长率越高,则企业在本年度资产经营状况越好。

销售增长率是衡量企业营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企业的销售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营销能力越强。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经营水平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经营效率。总资产周转率是评价企业全部资产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论文发表。

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是反映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状况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竞争力越强,也反映了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对市场占有情况和市场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了企业营销能力的指标。

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商品化程度的指标,体现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产品商品率越高,说明了高新技术企业专业化程度越高。

投资收益率是反映企业投资成本回收情况和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高新技术企业获利能力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企业投资收益率具不是越高越高,也不是越低越好。

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反映企业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反映企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3.3 社会生态效益

社会生态效益指标包括6个子系统,分别为增加就业机会、相关农户生活条件改善情况、企业与农民联结紧密程度、绿化面积增长率、化学污染减少率和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

增加就业机会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所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情况,是衡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标,评价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

相关农户生活条件改善情况是从定性角度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对农户生活条件的改善情况,反映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运用对农户生活水平的影响,评价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明显改善相关农民的生活条件。

企业与农民联结紧密程度是反映高新技术企业与农民关系的重要指标,也反映了农民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否成为利益共同体。农民与企业联结紧密,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高。

绿化面积增长率是衡量高新技术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的指标,体现了高新技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率是反映高新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所采取的措施。污染物排放量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数量总和。

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是反映了高新技术企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环保资金投入增长率越高,说明了企业对环境保护越重视。

4 权重确定的方法

农业高新技术技术产业化评价体系中,权重确定是评价方法的关键。论文发表。合理确定指标体系权重,是判别评价方法可靠性的标准。确定权重方法,通常有两种,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其中相对比较法、连环比率法、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属于主观赋权法,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

4.1 相对比较法

相对比较法是将所有指标分别按行和列构成一个正方形的表,根据三级比例标度,指标两两比较进行评分,并记录表中相应位置,再将各指标评分值按行求和,得到各指标评分总和,最后,进行归一化处理,求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4]。

4.2 连环比率法

连环比率法是先随意把各指标排成一定顺序,接着按照顺序比较两个指标的重要性,得出两个指标重要性的相对比率——环比比率,然后再通过连成把次环比比率换算为以最最后一个目标为基数的定基比率,最后再归一化为权重[5]。

4.3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通过一定方式对指标权重独立发表见解,用统计方法作适当处理。德尔菲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专家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来评判对象的一种评价方法。德尔菲法是就一定的问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意见或者看法,然后将专家的答复加以科学整理、归纳和综合,以匿名的形式将所归纳的结果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询意见,直到意见趋于一致的评价方法。

4.4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又称作层次权重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决策者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运用该方法,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素,在各因素之间进行简单比较和计算,就可以得出不同指标的权重[6]。

4.5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根据各指标值所包含的信息量大小,确定各个指标权重。熵是信息论中测度一个系统不确定性的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就越小。反之,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值法是运用指标熵值来确定权重。熵值法是根据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确定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1] 丁 华.农业高新技术向传统农业的渗透机制构架[J].商业研究,2007,365,(09) :199-201.

[2] 吕建秋,钟小平.“温氏模式”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 (10):85-89.

[3] 赵志芳,尚泓泉.河南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5,(10):5-7.

[4] 王国华,梁 墚.决策理论与方法[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2006,(3):42.

[5] 李 英,胡奇英.预测与决策[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西安,2005,(3):226-227.

[6] 刘心报.决策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9,(06):118.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2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传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汾阳综合试验站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16-02

随着国家对农业研究新模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各种农产品启动了种质创新与育种、作物栽培与管理、病虫害防控、土肥、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与贮藏、产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研究,并需要对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在示范过程中,农业科技传播与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关键。现就农业科技传播技术在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如下。

1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应用农业科技传播总体概况

农业科技传播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科技传播最早的起源之一[1]。农业科技传播的目的是将农业科技信息和知识传递给受众,基于传播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将“私有知识”转化为“社会共享知识”的方法,最终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2]。农业科技传播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能够推动农业科技发展,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农业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农业科技需要。因此,要从我国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项措施,切实可行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4]。

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覆盖了60多种农作物,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自2008年加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担了谷子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丘陵旱薄区谷子糜子增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谷子糜子大众化食品加工技术研发、谷子糜子特异资源创新和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谷子糜子主要病虫害动态及防控技术研发示范、谷子糜子抗旱耐瘠薄栽培生理研究、谷子糜子产业信息与政策研究等多项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团队成员及示范县技术骨干,结合各示范县农业局的培训活动,根据农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特点,采取集中会议培训、田间现场观摩会、专题讲座、座谈会、田间巡回指导、现场指导、入户培训、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出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宣传、网络电话沟通等多种形式,共同对试验站的服务区内对象进行培训活动。主要内容包括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业法律法规、谷子糜子新品种介绍、轻简化栽培、抗旱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加工贮藏等。农业科技传播的对象主要是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

2 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应用农业科技传播的机制创新

农业科技推广是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已经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运行正常、能够基本满足需求的农业科技推广技术体系,对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另外,全国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进行了很多探索与实践,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方式和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宝鸡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河北的“农业科技传播站”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播模式。在适应当前形势、满足农民需求、促进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也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在农、科、教统筹,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培育了一批典型,如各种类型的技术经济服务组织建设、行业学会(协会)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等。总之,这些农业技术推广的创新不但满足农民的需要,促进了农业发展,也丰富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农业科技传播学科建设奠定了实践基础[5]。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非公益性的农业科技传播方式也逐渐出现,并发展壮大。先后涌现出了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模式等成功事例,对国家公益性农业科技传播体系进行了很好的补充[6]。

近几年,吕梁市着手绿色谷子生产基地建设,进行绿色认证,提升吕梁以谷子为首的绿色杂粮产业,汾阳试验站本着为地方谷子产业提供技术支持的思路,以市政府和各县农委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搭建的基地建设和农技推广平台,做一些具体的农业科技传播指导工作,重点在基地内示范推广“谷子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负责技术培训和谷子生长阶段的跟踪技术指导。

借助各示范县农委的行政优势,布置“绿色谷子”及“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配合试验站的品种和技术优势,完成农业科技传播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汾阳试验站在各县的绿色谷子基地集中搞26.7 hm2的“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通过技术培训,向全部基地辐射推广。各县通过行政指导基地农户与当地的合作社和杂粮加工企业签订优质优价收购协议,吕梁市政府和各县政府给予谷地1 500元/hm2的种植补贴,鼓励农户参与绿色谷子的种植;构建质量追踪体系,使“绿色谷子”从生产、运输、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实现质量安全。在推广过程中,其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汾阳试验站各示范县的技术骨干都是各县农业局局长和农业技术推广站、土肥站或植保站人员,技术示范与当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民需求紧密结合,与各示范县农委协作,按当地需求规划基地,具体落实到进村入户,适当集中连片。二是以试验站站长为技术总指导,以团队成员、示范县技术骨干为主成立技术指导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优良品种引进、配方肥配置、耕种机具选型及春种夏管秋收冬藏全过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三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将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收获等环节统一,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农业科技传播方式及应用情况

3.1 现场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技术培训会、现场观摩会、新闻会、广场宣传与咨询、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以及各种农业节庆、农业成就展示等大型现场活动等方式。现场传播的方式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现场展示效果,直观生动,辐射和带动能力非常强。但现场传播的方式对资金、技术、组织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多用于重大技术的推广。汾阳综合试验站将谷子新品种、轻简化栽培技术、无公害、绿色谷子种植技术传授于示范点、示范村,然后辐射到其他村,周边人群十分羡慕并学习项目示范村农民的种植技术,周边村民反应项目村村民的种植技术和收益要比其他村子高的多。媒体的报道在当地周边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推动作用[7]。

3.1.1 集中会议传播。在专业合作社、涉农公司、家庭农场、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骨干、乡村干部、部分农业主管部门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农民等群体内开展农业科技传播工作。汾阳综合试验站每年冬、春农闲季节协同吕梁市、汾阳市、孝义市、交口县、柳林县、石楼县、临县、兴县等地方农业委员会组织大型培训、专题讲座、座谈会等,传播内容涉及谷子无公害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轻简化栽培技术及加工储运等,这种依托当地农业生产单位合作组织的农业科技传播能最大限度地组织种植户,使原本分散、不易组织的农民坐到一起,在这种规模较大的培训会上,能把农业科技知识更广泛地普及,并能接收整合大量来自基层农户的信息,有利于农业科研工作者和广大一线种植户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使科技直接落实到田间、农户,也使农业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直接反馈给科研人员。这种大信息量、集中式的交流互动,为农业科技的实际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有利的途径。

3.1.2 现场指导传播。在春种、夏管、秋收季节,根据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等需求对除草剂的应用、播种机的调试、免间苗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小米加工贮藏等科技,直接到现场指导,并通过电话、网络、邮件等方式进行技术跟踪服务,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3.1.3 针对特性问题传播。在生育期发现有病害、虫害、倒伏等实际问题,利用岗位人员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针对性传播。

3.1.4 针对特殊阶段传播。遇特殊阶段或极端气候条件,如苗期干旱谷子不扎根,后期雨水多、低温等,及时指导农户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3.2 媒体传播方式

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多媒体、电话、网络、邮件等多种媒体传播方式,为确保农业科技能快速进村、入户、到田,汾阳综合试验站人员多次利用媒体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传授给当地农技人员及广大农民,有针对性地展示新品种与先进农业技术,处理解决眼前的切实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些地区村委会采用喇叭传播、逐户通知的方式,解决好农业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保证及时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农户[8]。

自体系成立以来,在吕梁市举办集中会议培训和现场观摩等传播活动时,应用了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多种媒体传播,主要有吕梁市各示范点轻简化栽培技术、绿色谷子栽培技术等技术培训会;汾阳坡头示范点农民素质培训会;柳林西垣示范点技术培训会;汾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培训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日观摩活动;院推广处及吕梁市种子现场观摩会;柳林西垣示范基地现场观摩会;吕梁市各示范点组织农技人员、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现场观摩会[9]。

3.3 书面传播方式

书面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印发的小册子和宣传资料,是在乡镇农民中传播农业技术等信息的材料。成本低廉,传播的信息针对性强,适应性、可操作性强,能进行深度介绍讲解,效果显著,相比其他传播媒体,此种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能反复传播。如山西省谷子区划及新品种介绍、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谷子的营养与食品、糜米苦荞黄酒、谷子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谷子杂交种及栽培技术要点等宣传资料,内容精炼,方便实用,印刷成本低,发放效果快。还有针对特殊阶段、特殊问题编发的应对措施与方案,如:抗旱播种应急方案、谷子病虫害防治方案、汾阳市示范基地大风冰雹灾害调查和应急补救方案、秋旱的预防及田间管理指导等,都及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创新与发展,以及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农业科技传播学科得以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

实践证明,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汾阳综合试验站按照以需求为目标、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传播原则,建立起上下联动、协调运作的传播机制,既能冲破传统农技推广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形成大农业、大科技工作格局,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农业科技传播规律,有利于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10]。

试验站团队成员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途径主要是同农民加深理解,处理好人际关系。在与农民打交道中尽量学会用农民的语言,运用清楚、简练的语言表达,在表达和理解上找到共同点。主动地向农民敞开思想,充分认识到农业推广活动必须有农民参与,是一种每个参与者都对结果的取得有影响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团队成员与农民之间不是劝服与被劝服的关系,不是控制与服从的关系,而是彼此信任的关系。应努力避免出现控制型沟通的问题,提倡理解型沟通[11]。

农业科技传播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应用应当是多元化,不能是一个模式,应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手段,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传播应以网络为主,着重拓宽科技提供的范围与提高科技质量等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有线广播、小册子、村喇叭等渠道将科技送到农户,应用不同方式传播科技,真正做到“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进一步促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 赵晓春.农业传播学[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 董成双.农业科技传播[M].北京: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黄家章,李思经.农业科技传播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250-9251,9341.

[4] 王征国,杨建锋,李海瑞.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与体制创新[N].科技日报,2004-03-03.

[5] 李思经,赵庆惠,黄家章.农业科技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5):41-44.

[6] 黄家章,李思经.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1(1):516-518.

[7] 赵惠燕,胡祖庆,杨梅,等.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及传播模式创新与实践[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9,9(4):14-18.

[8] 刘琼.探究农业传播技术在植保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09(17):158-159.

[9] 王子齐,刘波.农业科技传播新思维[J].台湾农业探索,2006(4):40-42,21.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3篇

经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批准,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于2002年启动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及新产品研究与开发”。专项针对节水农业技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节水农业前沿与关键技术、节水农业关键设备与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开展研究;在我国不同节水农业类型区建立现代节水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以节水技术带动节本增效技术的发展。专项共投入经费6.3亿元,其中国拨经费2亿元,地方和企业配套经费4.3亿元。按照现代节水农业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重大产品及关键设备研制与产业化开发、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三个层次进行综合布局,设立55个课题。该专项创建了一批适合我国国情和区域特点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模式,增强了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使我国节水技术应用面积达世界之最。

我国科研人员独创的北方干旱内陆河区大田膜下滴灌改进技术集成模式,亩均投入500元,比国外减少投入50%、节水50%、节肥20%、增产20%、增加综合经济效益40%以上,当地农民每年增加收入超过4亿元。

截至目前,在我国8.3亿亩有效灌溉耕地中,只有3.4亿亩进行了节水技术改造,节水灌溉潜力巨大。按照节水灌溉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全国402处大型灌区全部实施节水改造后,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亩均灌溉毛定额由现在的641立方米降低到507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率由目前的43%提高到54%,年可节约灌溉用水300多亿立方米;新增和改善农田节水灌溉面积2.3亿亩,增加供水量220多亿立方米,两者合计52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增加一条黄河的径流量。

抗旱保苗播种技术

项目简介:顶凌播种:在土壤开始解冻,消冻土层达6厘米左右时抢墒早播,将种子播到冻土层,充分利用底墒促使种子发芽。

抢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厚2-3厘米、耕地土壤在播前遇雨时,为了避免失墒后难以下种,可将播期提早10-15天趁墒播种,但要注意随播随拍实地表,以防跑墒,影响出苗。

引墒播种:播种前3-4天打碎土块,用石磙镇压一次,在早晨地皮退潮后播种,随播随搪,防止跑墒,2-3天后再搪一次,使下层水分逐渐上移,以便发芽出苗。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块大、底墒差的地块。

提墒播种:若地表干土层较浅(3-4厘米),可在播种的前天晚上或天黎明时趁露水未干、地面较湿润时,耙耱1-2遍,以保住“露水墒”,降低干土层厚度,随后便可用一般方法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达3-5厘米、但底墒沿好时,可在播种前采用耙耱或镇压的方法提墒,增加上层土壤的水分含量,以促进种子发芽和次生根的生 长,提高幼苗的抗旱能力,确保全苗。

借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超过5-6厘米、但底墒仍较好时,可用犁开一条较深的沟,将种子种在沟底的湿土层中,于灌盖一层湿土;也可先用犁开一沟,然后在沟中再重梨1次,将种子播在湿土内,浅盖土后轻压,并保留犁沟。借墒播种法可使种子能够吸收土壤下层的水分,出苗好。

造墒播种:当地表干土层超过10-12厘米、且底墒不好时,为了不耽误农时,就必须采用造墒播种法。应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水源进行浇水穴播。穴播时,播种深应为10-12厘米,每穴浇水1.0-1.5公斤,待水下渗后播种,施有机肥并盖土(先盖湿土,后盖干土),以利水、肥集中,确保全苗。

膜侧播种:采用宽窄行种植法,地膜只覆盖玉米窄行,将玉米播在地膜边沿的土壤里,播后及时镇压。膜侧栽培具有与膜内栽培相似的增温、保墒效果,可促进玉米前期快速生长,解决旱地地膜玉米后期因高温干旱而造成的早衰问题。其种植规格为宽行距83.3厘米,窄行距50厘米,垄高5-10厘米,地膜覆盖在窄行中,种子播于距膜侧5厘米处,株距23-33厘米,密度为4.5-6万株/亩,施肥量及田间管理同常规覆膜种植。

地膜双槽覆盖播种:在已整好的田块上,先按玉米种植行距开两条槽,使两槽中间和两边形成糟埂,再在槽埂上覆盖地膜,槽内播种玉米。双槽盖膜后,由于槽内地势低,可形成聚水漏斗,将床面上的降水集聚到苗孔内,便于植株吸收利用,提高降水利用率。

改垅作为开沟播种:垅作栽培土壤疏松,在春季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易风干,毛细雨管理水供应不足,达不到种子发芽所需水分,造成玉米出苗早晚不齐,干种缺苗严重。山坡岗地缺苗更为严重,达到50%。垅作不适于抗旱栽培。采用原垅开沟播种方法,种子可以落到毛细管没有切断的湿土层上,再加上马上覆土压实,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充足能正常出苗,苗齐、苗壮,达到抗旱作用。

“三湿”法播种:播种后墒情在种子发芽出苗下限时,采用种子催芽、粪肥拌水、深播掏墒浅复土的播种方法,做到种子湿、肥温、底土湿,实现全苗。

项目负责:辽宁省土肥站。

趋势意义:在旱情频发地区,抗旱保苗播种技术是一项十分关键有效的措施,各项目区根据各地的墒情特点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抗播种方法,能有效解决由于春旱造成的出苗难的问题。

玉米地膜全地面覆盖栽培及

“一膜两年用”栽培技术

项目简介:该技术创新点是改变了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垄上种植外为垄沟种植。它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获得稳产、高产创出了新路,同时也丰富了集雨节灌农业的内容,是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实用技术。该项技术集成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其主要优点是通过大小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玉米 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5mm左右的微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玉米正常出苗;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玉米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保证玉米生育期内的水分供应,使降水利用率达到90%左右;有 效防治田间杂草,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保护生态环境;投资少,技术操作简单,便于大面积推广。

项目负责: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趋势意义:避免因刨根茬带走根际周围的土壤速效养分,根茬腐烂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

项目简介:“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是利用农村大量现有的行走式动力机械(拖拉机或农用运输车)配带节水灌溉机具在行走过程中进行灌溉作业的一项技术,所以被人们称为“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包含两项技术内容:一是坐水播种技术,在种子周围土壤局部施水增墒以保障种子发芽出苗;二是苗期灌溉技术,在苗根区土壤灌溉增墒保苗。

项目负责:辽宁省土肥站。

意义:“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以节水为前提,尽量采用高效的局部灌溉方式,以少量的水按需求定量准确地把水施到种子周围或苗的根区土壤中,减少或避免了多种形式水的浪费,能达到滴灌渗灌的节水效果,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一般亩施水量为1-4立方米,与人工刨埯坐水种相比,节水50%以上,比漫灌节水80%以上。目前行走式节水机械灌溉播种技术的主要工艺是用拖拉机牵引载有水箱的拖车,后部牵引播种,同时进行施水、施肥作业,水箱上引出的水管与播种机施水装置相连,播种时可一次实现开沟、施水、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如果土壤墒情不好,可以结合苗期缺水,进行苗侧施水、施肥联合作业。这项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农村拥有量较大的拖拉机等动力机械,提高了现有动力机械的利用率,而且配套的播种机具结构简单,多功能,复式作业,造价低,能够适应当前农民的收入水平。是解决春旱播不下种、出不了苗、保不住苗的高效节水新技术,是一项保证粮食生产的实用技术,也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干旱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手段,特别适用于水资源匾乏旱情频发地区。

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项目简介:蓄水保墒耕作技术是干旱缺水地区最重要的防旱抗旱措施,就是通过耕、耙、耱、锄、压等一整套有效的土壤耕作措施,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更好地纳蓄雨水,尽量减少土壤蒸发和其他非生产性的土壤水分消耗,为作物生长发育和高产稳产创造一个水、肥、气、热相协调的土壤环境。耕作保墒包括蓄墒、收墒、保墒三个方面,是干旱缺水地区防旱抗旱的重要措施。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深耕蓄墒、耙耱保墒、镇压提墒、中耕保墒、深耕、深种和深锄等。同时,采取选用抗旱良种、科学施肥、合理轮作等配套措施达到抗旱增产目的。

项目负责:辽宁省土肥站。

旱作节水新技术

项目简介:1.行间覆膜技术。

行间覆膜技术是抗旱保苗的关键技术。大豆行间覆膜技术是应用大豆行间覆膜机进行的播种、施肥、覆膜、镇压等作业环节一次完成的大豆平播垅管技术。覆膜后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起到留住天上水、保住地表水、勾起地下水,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天上降水留在苗眼内不流失,留住这部分水,对缓解后期干旱,保证植株正常开花、结荚、鼓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助肥威,化肥施于膜下,可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淋溶,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该技术是十年九春旱地区实现大豆一次播种保全苗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技术要点是:隔行覆膜;选用良种;种子包衣;合理施肥;适时早播;化学除草。

2.振动深松技术。

利用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振动犁,深松30公分,振动土壤,使其疏松,却土层不乱,达到蓄水保墒的目的。

3.根际补水技术。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4篇

1 对特点进行分析

1.1 提高农作物自我保护和调控的能力

应用混合种植方式不但可以对虫害进行控制,还能够对杂草的生长进行合理管控。与此同时,还应该应用一些科学的栽培技术,例如:调整播种时间、应用无公害的杀虫剂、增加农作物实际覆盖率等,进而不让虫害危害农作物的生长。

1.2 使种植区域具有连续性以及多样性

想要预防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可以将众多种不同的植物种植在同一个区域内,同时还要对非生产作物的相关生长区域进行保护。这样不但可以促进植物向着多样性方向发展,还能够增加田间益虫的数量和种类,进而在控制田间害虫的繁殖和生长速度的同时,使农业生产更加的稳定。

1.3 确保养分可以进行闭合循环

有机农作物的生长是以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所蕴含能量以及一定量的废物作为基础,并在系统内部使用闭合循环的方式来保证土壤肥力供应。此外,还能够从畜牧养殖中来获得众多有机肥料施加到田地中,进而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可以通过耕作的方式来提高土壤的肥力,这样就不会因为施加过多的化学肥料而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

2 存在于有机农作物种植中的问题

首先,有机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使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作为支持,这样便会增加一定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其次,想要快速发展有机农业,就必须应用众多的高科技的技术,如:转基因技术。想要获得更高的粮食产量,这样的代价也是非常高的。

3 农业生产技术的有关要求

最近这些年,有机农业这种生产方式被100多个国家所使用,并且相应种植人员以及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据统计全世界有200多万公顷的土地面积上实施了有机农业管理。除此之外,有1070多万公顷的土地面积被众多机构确认成“野生收获植物”。有机产品市场不仅在北美以及欧洲得到了拓展,在其余众多国家也不断扩大,其中美国以及西欧约2%的农民都在生产有机农业。根据上述情况,笔者针对我市目前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3.1 有机畜牧业和有机种植业进行互相结合

首先需要分析市场在有机粮食方面的需求,然后有计划的对有机作物进行种植。同时,发展有机作物的过程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有机畜牧业一同进行发展,进而构建一个闭合的养分循环体系,使有机农作物可以健康成长。在应用有机农作进行种植时,需要对下述操作技术加以重视:其一,合理对免耕作技术进行应用,进而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其二,生产有机肥料时,应用的产品必须合格,使土壤养分得到保护,同时还要对水、空气和阳光等众多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使有机农作物可以健康成长。其三,在种植生态农作物时,一定要控制好杂草以及虫害的问题,以免对农作的生长造成危害。此外还要有目的地进行生产,有效维持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整个农业体系稳定发展。

3.2 建设高科技有机示范区

有机农业在我国众多大城市周边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可知,因为这些地区具备与有机农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同时还建立了众多农业示范基地,使有机农业快速的发展起来。应用有机养殖业、旅游业和有机农作物互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属于本市专门生产农业的基地,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已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示范基地中所应用种植技术多数都是使用温室种植方法来进行有机农作的生产,这与有机农业的发展要求相符合,在应用温室进行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公开化的规范生产操作流程,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向人们宣传有机农业,进而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效果。随着城市化建设脚步的加快以及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不愿意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中生活,他们更加愿意亲近大自然,因此,在生态农业各个示范基地中结合人们具有的与大自然想亲近的想法,建立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农业项目。譬如:我市采摘蔬菜的项目,与此同时,还必须确保资源可以被循环利用,农业环境始终保持清洁,这样不但能够使生活垃圾大大减少,还能够使有机肥料的质量大大提高。

3.3 对耕作环境的要求

有机农业种植与传统农业种植不相同,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的实际生长环境方面。有机农业的生长环境一定要是封闭的,这是为了确保植物生存的土壤以及水和空气等是没有污染的。因为传统农业种植使用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等,使空气、水和土壤都被污染。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隔离带,以使有机农业的种植不会被水、土壤和空气所污染。所以,种植有机农业的环境一定要是密封的,同时还要与应用传统方式进行耕作的农田保持相应距离,这样才能够使有机植物健康成长。

3.4 对人工劳动的要求

人工劳动通常都是在田间进行,因为有机农业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没有使用化肥和农药,只是按照自然方式进行成长。所以,几乎每一项田间劳动都需要由人工负责完成。例如:间苗、浇水以及除草等。除此之外,田间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怎样对杂草进行处理,因为不能应用除草剂,所以,处理杂草就变成田间管理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项工作,现在较为可行的方法就是应用一些传统的工具进行除草,但是应用这些工具进行除草,效率非常低,并且除草质量也非常的低。针对企业而言,可以引进众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通过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进行除草工作。所以,需要在操作设备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这个问题也较为突出。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5篇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新体系

高级职业教育对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级职业教育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专业理论,又要会专业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级职业中学毕业的学生大多到基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1、实践性教育环节系统性和整体性薄弱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受到教学计划和作物生长季节性限制,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研究大田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农学实验中,往往只能借助标本,让学生了解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期的形态、特征;缺乏现场,不能深入生产第一线,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学生缺乏对农作物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掌握的只是抽象的概念,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也不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应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2、社会、学校经济条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现有的教育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环境,与理论教学比较,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实践性环节的质量。由于受实习经费限制,对实习环节进行精减,一些实习费用较高的环节只好变相取消。原有的为期4~5个月的分散毕业实习,大多因实习差旅费、学生生活补贴等上涨难以维系。另外,教师到实习点进行实习指导难度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3、就业压力使毕业实习效果下降

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就业,众多学生从3年级第1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毕业实习也带来冲击。毕业实习是分散的,遍布各个县市,学校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利用实习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原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农业推广、毕业实习、农学实验等6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1、基本思路

农学专业的实践对象主要是种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节性、农时性,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因此,有必要把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重新整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条件,可重点加强农学专业,尤其是一些主干课程,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入学后每学期均开设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将主要专业课(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等)中的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以“一门必修课程”性质进行定位和建设,改变原来依附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门与理论课相独立的实践性的专业骨干课程,并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教育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2、基本内容

(1)设置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确定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即社会调查、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学实习、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生3年学习中不间断地全面实施。

(2)开设专业实践课,并作为实践性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贯穿3年全学程。

(3)实践教学3个阶段侧重点各不相同。

(4)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和方法,编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教材和指导书。院内建有农学、园艺(果树、蔬菜)、园林(花卉、园林植物、苗圃)等试验基地;校外建有6个综合实习基地,十几个具有专项教学功能的教学实习点(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性教学师资合理配备,队伍较稳定,均为各专业的骨干,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教学质量。

三、改革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1、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而有序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避免两者的重复与脱节,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机动,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特别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内外实习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学生大多表现积极,避免缺课不参加生产实习等现象,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基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提供能够很好体现“验证―改进―创新”过程的实践教学现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6篇

关键词:集水农业技术;农业增产;干旱

中图分类号:S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02-1

0 引言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人口的急速增长以及人们开发能力的加强,由于在一些诸如灌溉、良种以及化肥等方面运用了新技术,因此,农业生产获得了迅速发展。农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得开发和利用,然而,此种掠夺式资源开发形式不仅对环境和资源等产生了消极影响,而且在深层次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灌溉与旱地农业的节水工作呈现出严峻的形势。

1 建立集水农业的共识

按照我国干旱地区的实际状况,并从现实需要的角度考虑,我们提出了干旱地区集水农业。从技术方面来说,不但是国内和国外的干旱地区中农业成功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而且使一种技术创新;从基本思路方面而言,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所推行的方略为“以水治旱”和“主动抗旱”。相比于传统的干旱地区农业生产,这种对干旱主动出击的方式可谓一次突破。。

2 建立集水农业的必要性

2.1 缓解水资源危机

缓解水资源危机,实现在生产生活方面用水的需求,使人们生存得到保障,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据预测,我国在2030年,人口数量将增至16亿粮食的需求量是450kg/人。我国耕地面积是1.3亿hm2,然而,当前没有使用的土地不到3亿hm2在当中,能够开发并使用的后备耕地资源大约是800万hm2。

然而,此些资源大多都是长时间来开发和利用后剩下的资源,这些土地质量很差,没有坚强的生态环境,加之对其的开发也不容易,因此,对这些耕地资源的开发好利用的潜力并不是很高。在农业生产中,能否用4000亿m3灌溉水资源把粮食产量从现有的5000亿kg提高到7000亿kg是我国社会经济获得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所在。

2.2 节水农业的发展有利于降低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先进国家带来的冲击

我国农业技术并不先进,导致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较低。我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就着手对农业的补贴减少,这样一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势必会受到世界先进国家的负面影响。我国要想降低发达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消极作用,就应该减少生产成本,建立健全高产出的集约化农业机制,进而改变粗放经营模式。

2.3 农业本身的发展决定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配套的各种措施中,节水农业是期主要的构成部分,并且我国的可持续农业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可以高效地利用水资源,以及将社会效益、经济以及生态有机地衔接在一起,而针对于水资源情况与农作物的需水规律而言,实现这一目标的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节水灌溉。鉴于此种状况,我国必须在满足当代农业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完善农业节水机制。

3 集水农业的特点

首先,集雨节灌工程有着充足的集水面积,保证了常规的灌溉水源。按照技术要求对人蓄饮水工程等做出水文计算,明确集水面积。对于水窖集雨节灌工程,我们应根据一些方面,诸如,集水区域特征、年平均降雨量以及降雨的强度,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集雨场地要大于两亩。

其次,集雨节灌工程的优点是具有较短的时间、较快的效果以及较低的投入,对包产到户的山区农民来讲尤其适宜,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最后,推行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技术,一方面能够降低田地蒸发,加大土壤的用水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土壤蓄墒率,增强微效降水以及无效降水的利用的效果。在对自然降水进行蓄集的时候,我们可以采取如下耕作措施:平播起垄、水平等高耕作以及蓄水聚肥改土耕作,从而降低农田水土流失;在农作物生长期,对自然降水进行蓄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微小型集水区以及栽培措施等,让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在空间上有更多的垄面降水,并将其集聚在一起,流入沟内,达到降水叠加的目的,增强微效降水以及无效降水的有效性;在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期,我们可以借助天然集水场,例如自然植被等,将雨水蓄集在诸如水库等容器中,以便在作物的生长关键时期对其进行灌溉,达到再分配与利用自然降水,进而降低作物在生长时期受到干旱的影响。

4 集水农业技术实现节水、开源同步

当前,我国在干旱地区运用达到水利技术不管是用于提供水资源亦或是用于灌溉农田,绝大多数借鉴于相当不缺乏水资源的地区的水利技术以及工作的基本原则,究其实质,还没有进行仔细地探究与有效地改造,因此,在干旱地区开展节水技术是达到可持续供水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本质举措。

5 集水农业是解决旱作农业的一条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生产一直是困扰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和发展的难题,而集水农业的实施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集水农业将无效降水转变为有效降水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从根本上突破了空间分布不均匀受到水资源利用的限制,脱离了水资源私有制的控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从而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7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公共财政投入;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2-5995-06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2.066

Construction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ARS

LI Ping1,WANG Wei-wei2,3,ZHANG Jun-biao3

(1.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8,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Technology,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uhan 430064,China;

3.Hubei Center for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HZAU,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CARS,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the integration form of technological resources,is an strategic move to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ur modernizations in synchronization”,and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ll aspect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statistics to relative main bodies of the system,from the responses of system recognition,daily operation,funds management,personne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so on,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running were analyzed,and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system in aspects including as funds management,internal-external communication,work coordination,position competition,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motivation,local support mechanism were cleared,accordingly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ina agriculture research system; public finance input; running condition; investigation

为深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强化农业竞争力,促进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发展,2007年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简称CARS,下同)建设[1]。CARS作为一项公共强农惠农制度选择,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资源整合形式的重要创新,也是新时期探索农业科技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尝试,更是在既定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部门管理体制下,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聚合科-教-推、产-学-研人才,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协同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关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关研究定性分析较多,定量研究较少。定性上,祁春节等[2]、宋雯雯等[3]、张克俊等[4]分析了体系的制度特征及问题,并给出了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建议;张鸿等[5]、伍莺莺等[6]主要针对体系创新团队的建设问题进行了阐述;赖琰萍[7]则就体系建设经费管理进行了探讨。定量方面,苏小珊等[8]度量了体系制度安排创新与技术创新效率的互动关系,并认为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关键在于优化体系制度安排;李平等[9]则利用调研数据对体系研发团队创新绩效进行了测度,并给出了改善体系创新机制的建议。已有研究明确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作为新时期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重要形式,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内容,能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但由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一个新事物,也是一个处于探索中的协同创新管理系统,其积极作用需进一步调查与分析。为此课题组借助于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各岗位类别所进行的调查,通过统计量化分析的方式阐述体系运行的基本情况,以明确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完善体系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现状

为全面了解CARS运行现状,课题组依托体系重大专项平台,根据不同产品及地区特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包括首席和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依托单位相关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进行了访问、座谈和小型会议交流或开展实际调研,收集了一套统计研究资料,共计2 459份。该资料共涉及33类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遍布全国各省市区。被调查人员中,B岗位专家、A岗位专家、C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依托单位管理人员、体系外科技人员、其他人员所占比重依次为0.89%、14.41%、14.84%、65.92%、1.53%、1.74%和0.68%(文中B、A、C分别对应着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和试验站科学家岗位);体系依托单位及人员分布于东部地区的居多,占39.20%,中部地区比重为36.22%,西部为24.58%,另外东部地区涵盖了调查所涉及的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8个,西部地区涵盖了33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6个,中部地区则涵盖了所调查体系中的25个,可以看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区域分布差异并不明显,总体上处于相对均衡态势;至于依托单位性质,统计分析显示,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是体系的主要依托对象,两者合计占到了79.00%以上,依托单位还有企业、推广机构、事业单位及其他性质的单位,比例分别为8.00%、1.20%、11.80%、0.48%。现代农业体系运行现状分析具体情况统计描述如下。

1.1 受访对象认可情况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4.80%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的运行现状表示非常满意,48.28%的被调查人员表示较满意,表示满意的占16.15%,仅有0.47%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体系运行的总体状况表示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具体而言,一方面被调查人员普遍认可体系建设对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其中64.48%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作用非常大,28.64%认为推动作用较大,6.51%认为推动作用大,仅有0.33%认为推动作用不大或者很小。分岗位类别来看,B岗位专家充分肯定了体系的建设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中所呈现出的巨大作用,其中79.31%的B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的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作用非常大或大,20.69%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A岗位专家也比较认同体系的建设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82.25%的A岗位专家认为作用非常大或大,17.75%认为推动作用比较大;C岗位专家接触农业生产实际多,较能感受体系建设对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程度。统计调查显示,C岗位专家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其中有76.25%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推动作用非常大或大,23.75%认为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较大作用;其他受访对象也较认可体系建设的积极意义。此外,还得知B、A及C等岗位专家对体系作用发挥的认可程度要明显高于体系团队人员及体系外相关人员。

另一方面对当前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同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作用,其中33.56%的被调查人员认为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47.30%认为贡献度较高,认为高的占16.61%,仅有不到3.00%的被调查人员认为贡献度较低或很低。从区域分布差异来看,各区域就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贡献度的观点趋于一致,基本认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对农业生产的贡献度很高或较高。

从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上来看,数据显示有96.48%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的运行及管理表示满意,仅1.6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其中“体系交流平台存在不对外公开,无法接受社会的舆论监督”的问题较受被调查者关注,另有1.95%的被调查者未做答。同时,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对体系交流平台运行及管理现状的满意度不尽相同,其中B岗位专家和体系外相关人员的满意度最高,达到100%,其次是A岗位专家,满意度高达99.70%,接下来依次是团队成员98.16%、C岗位专家96.29%、依托单位管理人员94.29%。

1.2 体系日常运行

1)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的一致性。从整体上来看,被调查者认为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完全一致的占26.71%,基本一致的占70.09%,不确定个人目标与体系目标一致性的占2.94%,认为不一致的仅占0.22%;从被调查者的不同岗位身份来看,不同岗位的被调查者观点趋于一致,与总体调查结果基本吻合。

2)体系间岗位专家交流。不同体系之间岗位专家的交流对活跃体系工作气氛、完善体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显示,有60.5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同体系之间会经常交流,另外39.44%的被调查人员则表示交流较少或不存在交流。当询问采取何种交流方式时,获知电话、邮件等方式采用较多。另外,随着现代信息交流手段的不断普及,电话和邮件成为各岗位专家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分别有82.57%和74.91%的被调查人员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其他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信息互换与沟通,仅有2.64%的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交流,另还有22.45%的被调查人员通过其他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保持交流。从调查人员身份类型来看,由于职能分工不一,调查发现B岗位专家更倾向于采取会议交流的方式,有65.22%的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各体系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对于A岗位专家而言,分别有79.81%、78.40%、66.67%的A岗位专家通过会议、电话及邮件三种交流方式与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另外C岗位专家则较多地采用电话工具保持与各个体系岗位专家的日常交流,占到C岗位专家调查样本总数的86.81%。

幕嵋榻涣鞯钠骄次数看,一年度内B岗位专家平均与其他体系专家交流5.30次,A岗位专家平均为4.30次,C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为3.10次,团队成员为2.40次,呈依次下降趋势。除会议交流外,电话和邮件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年均交流人次最多,达到19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达到14人次;C岗位专家与体系团队成员的年均交流分别为7和6人次。

3)各产业内不同领域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一方面调查显示,95.11%的被调查者表示会经常与本体系内其他岗位专家进行交流,只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表示缺乏交流或者交流不够;另一方面从被调查者与其他领域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人次来看,体系内各领域岗位专家平均交流人次差异较大,其中B岗位专家交流人次最多,平均达到50人次;A岗位专家次之,平均达到25人次;C岗位专家除会议交流方式外,平均交流13人次,仅为B岗位专家的26%;团队成员平均交流9人次,不足B岗位专家的1/5。

从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来看,会议、电话及邮件这三种方式已成为沟通的最主要方式。调查显示,分别有90.49%、88.32%、83.98%的被调查者通过这三种方式开展合作交流。从交流频次上看,B岗位专家通过会议方式与体系内部各岗位专家交流的平均次数多达21.70次;C岗位专家和A岗位专家分别有8.70次、8.60次,团队成员则只有4.40次。

4)不同岗位类型的被调查人员融入体系程度。从各体系任务占用被调查者工作时间角度来看,69.57%的B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其次是A岗位专家,有65.59%的A岗位专家花了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上;第三是C岗位专家,有63.72%的C岗位专家花80%以上的时间在体系工作;团队成员最少,只有41.66%的成员能保证80%以上的时间用于体系工作。

当问及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团队的程度时,调查显示各岗位专家总体上有71.45%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工作中,另有28.19%反映正在慢慢融入,仅有0.36%表示还未融入。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均呈较好态势,其中B岗位专家样本表示已完全融入到体系的各项工作过程中,几乎所有的A岗位专家已经完全融入或者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中,另外团队成员也仅有0.54%表示未融入到体系工作。

从区域差异来看,中部地区被调查对象融入程度最高,有75.71%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已经完全融入到体系工作中,其余的24.29%也正在慢慢融入体系工作;东部地区次之,完全融入体系工作的占到70.59%,有29.30%的人员表示正慢慢融入,仅有0.11%尚未融入;西部地区人员的融入程度较差,尚有32.79%的被调查对象表示未完全融入体系工作。

总体来看,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本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与其用于体系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正向关系;另一方面,各岗位专家融入体系工作过程和团体环境的程度区域差异不大,融入程度基本上是中部地区的受调查者最好,东部次之,西部略落后于东部。

1.3 体系的经费管理

1)经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程度。总体上看,目前经费情况尚不符合各岗位专家的实际需求。调查显示,认为经费能够完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被调查者仅占7.73%,另外27.06%的被调查者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而41.86%认为经费仅能够基本满足工作需要,另有23.35%认为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大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能够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也有一部分岗位专家认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其中以C岗位专家表现最为明显,有39.39%的C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其工作需要;B岗位专家次之,有21.74%的B岗位专家表示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而仅有7.85%的A岗位专家认为经费不足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

2)经费支出及合规性。调查显示,高达83.26%的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相关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仅有不到1%的人员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低于60%。从不同岗位类型上看,有91.30%的B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高达95%~100%,有88.96%的A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此外84.98%的C岗位专家经费用于体系工作的比重达到95%~100%。在费用支出合规性方面,调查显示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的合规性最高,95.65%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又有73.91%的B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21.74%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仅有不到5%的B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75%以下;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次之,94.03%的C岗位专家的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上,这其中位于95%~100%区间的占60.00%,而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95%区间的占34.03%;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95%~100%之间的占56.30%,在85%~95%之间的占38.42%,仅有5.28%的A岗位专家经费支出合规性在85%以下。

3)经费管理满意度。从总体上看,目前绝大多数岗位专家对体系经费的管理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仅有不到6%的岗位专家表示不甚满意。就不同岗位类型的专家来说,他们对体系经费管理现状的态度基本一致,有19%左右的被调查人员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表示非常满意,有74%左右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当前经费管理现状基本满意,仅有6%左右表示不满意,其中B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最高,达到8.70%,A岗位专家次之,为6.38%,C岗位专家表示不满意的比重较小,仅为5.34%。

1.4 体系人员的考核及评价

1)考核标准。体系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及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与推广、日志数量、经费使用情况等内容执行的情况。总体上看,在所有考核内容中,有53.80%的被调查人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有27.91%的被调查人员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外认同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考核标准的样本占到了10.93%,而将日志数量与经费使用情况作为考核标准的认可率最低。

从不同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考核标准的认识不尽相同。有42.86%的B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23.81%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另有23.81%的B岗位专家表示认可其他的考核标准;有56.60%的A岗位专家最为认可基础性工作考核标准,17.30%最为认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这一考核标准,13.84%最为认可技术培训与推广这一考核标准,另有10.38%的A岗位专家提出了其他的考核标准,A岗位专家对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C岗位专家由于更多地接|农业生产第一线,因此基础性工作、技术培训与推广是其最为认可的考核标准,认可率分别达到53.09%、32.13%,而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均较低;团队成员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最为认可,认可率达到53.80%,其次是技术培训与推广考核标准,认可率达到29.79%,第三是论文专利等科技成果,认可率达到11.26%,其他考核标准的认可率较低。由此看来,各岗位专家所倾向的考核标准不尽一致,但均对基础性工作这一考核标准有较高的认可度。

至于各个标准在工作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调查显示:考核标准应以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三大标准为主,其所占比重分别为25%、16%、21%,其余考核标准所占比重依次是人才培养13%、经费使用情况11%、日志数量9%,其他仅占5%。从被调查者的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与总体上的情况基本趋于一致,各岗位专家(除体系外科技人员)认为基础工作、论文专利等技术成果、技术培训与推广所占比重最多,其余次之。

2)考评方式。调查@示,当前体系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对体系成员进行考评较为合理。从总体来看,这一考评方式得到了96.30%的被调查人员的认同,仅有3.70%的被调查人员表示不认同。从不同岗位类型来看,各岗位专家对该考评方式的认同较为一致,表示认同这一考评方式的均在95%以上水平。而当问及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考评方式中各成员所应占有的比例时,各被调查者给出的意见也基本趋于一致,总体上看B岗位专家、执委会、体系成员打分趋于32∶34∶34的比例构成。

3)考评结果通报方式。目前体系对各岗位专家工作考评结果的通报方式主要采取分等定级制、单一排名制、定性判断制三种。调查显示54.05%的被调查人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较好,18.6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较好,27.27%认为采取定性判断较好。从岗位类型来看,有43.48%的B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43.48%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13.04%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有49.71%的A岗位专家赞成采用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14.16%赞成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36.1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有51.31%的C岗位专家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较好,16.17%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的通报方式较好,33.83%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的通报方式较好;此外,55.01%的团队成员认为采取分等定级制比较好,19.99%认为采取单一排名制比较好,25%认为采取定性判断制较好。

4)退出机制。调查显示,有90.93%的被调查人员认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认同的仅占9.03%。而从不同岗位专家角度上看,各岗位专家的观点也基本一致,各岗位专家类型均有90%以上的成员赞同建立退出机制,仅有少数人不予认同。就退出机制中某一条款征求受访者意见时,如对拿了资助经费但却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专家和站长的处理方式,总体上看, 40.69%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应直接解聘,58.21%认为应黄牌警告、查看一年,0.8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可继续留任,0.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2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费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体系经费尚不能完全满足体系人员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查显示近40%的C岗位专家反映其存在体系经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情况,另有21.74%的B岗位专家反映了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当前经费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经费划拨不及时、经费使用不规范、项目经费支出比例不合理、正常开支难于报销、单位财务制度与国家制度存在偏差等,经费管理机制的不健全给体系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

2)产业领域内外交流氛围尚需营造。目前浓郁的体系内外交流氛围尚未形成,在体系之间有近40%的被调查人员与其他体系的岗位专家之间交流较少甚至不存在交流,交流频次更是自B岗位专家岗位依次递减,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通过会议平均交流次数仅为3.8次,除会议方式外,不同体系间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不足12人次;在体系内部,目前各岗位专家交流情况也不甚理想,通过会议方式各领域岗位专家人均交流仅为11次,除会议方式外,人均交流次数不足25次。另外,当前体系交流平台还存在信息封闭、交流面窄、对外体系开放不够、平台网速较慢、容易断网等问题。

3)各关联主体间工作协调度有待优化。当前体系内各关联主体之间还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制度和机制上的联系,再加之协调主体的缺位,直接导致了体系各关联主体之间工作协调程度不够紧密,缺乏有效沟通,另外体系成员对试验站与推广示范县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协调,因此在现有管理制度下,体系无法开展先进产业技术的大范围的集中示范。此外岗位设置和试验站分布与地区实际需求不相符也是体系运行当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难点。

4)体系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体系岗位竞争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在岗专家从事体系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对专家职能行为实现一定激励与约束。然而当前体系的岗位竞争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类似于“铁饭碗”的上岗制度,体系内外部缺乏有效竞争,这导致各体系存在部分专家和C岗位专家拿了体系资助经费,却没有完成相应岗位任务,这种状况削弱了部分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给体系长远有序运行带来了消极影响。

5)体系考核与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对在岗专家及C岗位专家等相关体系工作人员年度工作的考评及认可,这是体系运行的关键一环,应该引起足够注意。但是目前,体系考核及评价体系并不太令人满意,一方面当前体系考核实行B岗位专家、执委会和体系成员打分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采用单一排名制方式进行通报,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员更倾向于采取分等定级制通报方式,由此该通报方式的合理性需重新进行评估;另一方面,体系的考核标准与体系成员依托单位的考核标准存在着差异,两者在衔接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给体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如何做好考核机制的衔接工作已是刻不容缓。

6)体系团队成员工作积极性稍显不够。当前团队成员与体系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交流沟通仍显不够,一方面团队成员在与其他体系成员通过会议交流的频次及除会议方式以外交流人次上均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一方面与产业内部专家交流的频次及人次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低的。另外,从团队成员融入体系工作和团体环境的程度来看,团队成员融入体系的程度也是各岗位类型中较低的,而从团队成员投入体系的工作时间比重来看,团队成员投入体系工作的时间也是各岗位类型中最少的。由此来看,当前体系团队成员对体系工作仍缺乏热情,积极性不够。

3 讨论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部际协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首先,建议由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部门组成部际联席会议,切实加强对CARS运行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对体系运行各方面工作开展平等协商;其次,依托部际协商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及项目经费监管;最后,完善创新资源配置信息定期交流的制度,避免条块分割、重复立项、资源分散的不利局面。

2)构建和谐的体系文化,扩大体系的影响范围。一是建立并完善体系诚信的量化管理制度,采取多维评价指标对体系成员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继续推进信息交流平台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加团队认同。三是做好体系任务开展中的风险管理工作。四是做好信息的标示工作,加强体系的对外宣传,增加公众对体系工作的认可。

3)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和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一方面首先要加强经费与体系任务的衔接,如延长经费使用年限、及时划拨经费,减少中间环节等;其次要适当调整项目经费支出比例构成,建议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劳务费、会议费和设备购置费在项目总额中的比重;再次要有步骤提高经费使用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在经费使用上,严格遵照体系规定指定资金用途和规范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并定期向社会披露相关财务信息。

4)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农业创新效率和水平。在具体实践中,首先应该明确体系运行所形成的知识产权等归国家所有,而建设依托单位可以在国家授权下决定实施和许可他人实施或者转让获益。其次,基于体系建设的公益性,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实验数、科技资源及产业技术经济信息,在不的前提下,经审核同意可以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再次,体系运行中所形成的论文、专著等文字作品在发表和出版时应标注体系专项资助字样。最后还要对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5)强化岗位责任,健全人员评价及激励机制。首先在体系人员的进出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塑造一支团结的队伍。其次建立健全激励制度,严格项目考核制度,促进体系团队的稳定和水平提高。再次对体系成员的考核要立足长远、注重实效、采取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此外还要确保相对稳定的团队以及明确的合同任务和严格的岗位任务考核,保条件、保待遇,彻底解决科研团队后顾之忧。

6)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促进地方产业发展。首先协调好行政主管部门与产业技术体系的关系,明确体系的社会地位;其次增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再次以政府为纽带和桥梁,加大与当地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民的沟通力度,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另外,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农业主管部门聘请岗位专家为“农业科技顾问”,开展本地区产业技术服务;最后,要发挥政府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人力、信息上的优势,加快建成地方性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 研究课题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00-101.

[2] 祁春节,苏小姗.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4):60-63.

[3] 宋雯雯,韩天富.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协同创新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3(17):11-15.

[4] 张克俊,张娜敏,伍红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特征、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4(11):37-41.

[5] 张 鸿,张 熙,龚万灼,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的构建框架与运行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0(9):70-72,84.

[6] 伍莺莺,许 宁,张 昭,等.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建设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2):70-73.

[7] 赖琰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1):41-44.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8篇

 1 稻田工程   

(1)稻田选择。选择阳光、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旱涝保收,蓄水能力强,土地肥沃,管理便利的稻田,尽可能成片。  

 (2)稻田准备。养鱼田埂要加宽、增高,一般要求高出田面50 cm以上,顶宽40 cm。在田埂对角线上开好进、排水口,进水口宽30 cm,排水口宽40cm,并设置二层以上拦鱼栅和尼龙网,防止鱼逃逸。稻十小龙虾、稻十鸭、稻十鳖、稻十蟹要沿田埂设置围栏。  

 (3)开挖鱼幽鱼沟。在田边或田中挖鱼幽,幽深80一150 cmo幽依田大小而定,一般开成正方形,边长4 m以上,一般不用水泥砌护。田中开鱼沟,沟宽50 cm,沟深30 cm,沟呈“十”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等形状,并与鱼幽相通。一田一幽,幽沟面积占稻田面积的8%一10%。如果不开挖鱼幽,可沿田埂内侧开挖深1 m,宽1 m以上的围沟,不用水泥砌护。在鱼幽或围沟上立棚架,种植藤本植物如丝瓜、葡萄等遮荫防鸟;田埂上种植玉米、高粱或菜用大豆,增加产出。养殖青蛙还需用尼龙网搭建天网。

 2 清田消毒  

 (1)稻田消毒。已养鱼稻田,如果冬季已全部捕获,春季要清田消毒。消毒药物用生石灰、茶枯、漂白粉等。石灰水消毒用生石灰750一1500 kg/hmz,加水搅拌后,均匀泼洒。茶枯清田消毒,水深10 cm时,用茶枯75一150 kg/hmz。漂白粉清田消毒,水深10 cm时,用漂白粉60 } 75 kg/hmz o  

 (2)鱼幽脱碱。如是新建的水泥沟幽,首先要脱碱。每立方米用总酸度〕3.5 g/100 mL的食醋500 mL稀释100倍液泼洒沟幽四周和底板,每天泼洒3次,连续泼洒3d后,测pH值<8. 0,并刷净水泥沟幽后注上新水即可。

 3 水稻品种及鱼(鸭)种选择  

 (1)水稻品种选择及栽培。选择茎秆粗壮、抗到伏、抗病虫能力强的优质杂交稻组合或常规稻。为增加天然饵料供应数量和供应时间,尽可能采用双季稻栽培或中稻加再生稻栽培。采用平板式栽培,可酌情在田中间开一条沟;采用起垄栽培,机械插秧的可按二幅插秧宽度设计沟厢的宽度,沟深20一30 cm,作业往返一次无需跨沟,早稻或双季晚稻栽培,每公顷插足30万穴。一季稻抛秧或手栽的按140 cm开厢起垄,垄厢宽100 cm ,垄沟宽40 cm ,垄沟深30 cmo垄上种4行水稻,行株距30 cm x 16. 5cm,每公顷插足巧万穴,每穴插2粒谷秧,每公顷插足75万一90万基本苗。水肥病虫管理要兼顾鱼或鸭。  

 (2)鱼(鸭)种选择及放养。小龙虾品种选择克氏原鳌虾(俗称小龙虾),以苗场购苗为主,也可在本地收购河沟生长的野生种苗;泥鳅苗种可选择泥鳅(俗称本地泥鳅)或大鳞副泥鳅(俗称台湾泥鳅);鳖种选择中华鳖;蛙种选择黑斑蛙或虎纹蛙;鸭种选择本地麻鸭或绿头野鸭(需驯化防逃)。山区稻田养鱼以鲤鱼为主,选择地方优势品种建鲤,适当配养芙蓉鲤卿、草鱼;鲤鱼:卿鱼:草鱼配养比例为8:1. 5:  0. 5。水稻移栽后10 } 15 d放养鱼苗。放养前试放鱼苗100一200尾。放养10 cm以上的冬片鱼苗,一般每公顷放养4500尾。

 4 鱼稻管理   

(1)适量投饵。在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杂草、昆虫基础上,可人工投饵。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投饵。定时(固定每天早上8一9时,下午4一5时)、定点(固定在鱼幽或鱼沟水较深的地点投饵)、定种类(基本保持每天饲料种类一致)、定量(鱼体重的3%一5% )。晴天投饵,阴天、雨天酌情不投或少投。   

(2)日常巡查。坚持每天早晨、傍晚巡查,查看有无漏水,鱼栅、田埂有无损坏;查看有无蛇、鼠、鸟危害,做好天敌防范,发现有问题及时处理。暴雨天气要注意防涝防逃。

(3)调节水位。前期稻田水深保持10 } 16 cm,随着水稻生长,鱼体长大,适当增高水位。当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左右时,可灌深水控制禾苗的无效分孽代替晒田。

(4)稻田施肥。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足基肥,施优质厩肥10 000一15 000 kg/hmz ,45%缓控释肥300 kg/hmz;移栽后5一7d及时施分孽肥,施充分发酵后的农家肥2250一3000 kg/hmz,全田撒施,施尿素75 kg/hmz,氯化钾75 kg/hmz;幼穗分化始期施穗肥,施充分发酵后的农家肥1500 } 2250 kg/hmz全田撒施。   

(5)稻鱼鸭病虫防治。  

 水稻病虫防治。水稻病虫害主要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防治策略。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控肥控水、深水灭蛹等技术,推广灯光诱杀和性引诱剂诱杀技术,实施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选用安全、高效、低毒的对口农药开展药剂防治。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使用20%氯虫苯甲酞胺150 mL/hmz;防治稻飞虱使用50%毗蚜酮180一270 g/hmz;防治稻瘟病每公顷使用75%三环哩375一450 g;防治纹枯病每次用5%井冈霉素可溶性粉剂1500一2250 g/hmz,对水1000一1500 kg/hmz喷施。  

 鱼病与鸭病防治。鱼病与鸭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的原则。选用优质亲本、加强苗源的病源管控,加强生长环境的管控,防止出现过密、高温、低温等逆境。主要鱼病:赤皮病、烂鳃病、细菌性肠炎、寄生虫性鳃病等。选用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鱼苗。有条件的可以先对鱼种进行疫苗注射。人田前用2%一3%的食盐水(小龙虾慎用)浸泡10-15 min消毒。在高温季节用1 mg/L漂白粉沿鱼沟、鱼幽食场周围挂袋,预防细菌性和寄生虫性鱼病。用大蒜、鱼腥草拌料投喂,对鱼的主要病害都有一定预防效果。主要鸭病: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副粘病毒病、减蛋综合症、鸭传染性脑脊髓炎、鸭坏死性肠炎、鸭疫巴氏杆菌病、卵黄性腹膜炎、霍乱、鸭维生素B2缺乏症、禽流感。防治鸭病有4项主要措施,注射疫苗、平衡营养、大小分群、优化鸭舍环境。

5 关键技术  

 (1)环境一致性。运输过程尽可能保持温度、湿度与苗场一致,避免高温、低温运输,避免长途运输,避免过密运输。装鱼苗的氧袋水温与放鱼稻田水温差不能超过士3 0C,温差过大时,将氧袋里的鱼苗倒人塑料桶中,从将要投放鱼苗的稻田中取水约氧袋水量的1/2倒人塑料桶,30 min后再次取适量水倒人塑料桶进行同温处理,当其水温与稻田水温基本一致时,再把鱼苗缓慢倒人鱼沟里。小龙虾苗种人田先在水中浸1 min,再捞出沥2 min,如此循环4次再放人田中。春季购一日龄鸭苗运回后,待温度上升至30℃再出箱。  

 (2)安全使用农药与化肥。施肥施药前,疏通鱼沟,将鱼集中到鱼幽中再施肥施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对鱼安全的肥料。农药、肥料使用量按安全剂量,切忌任意加大剂量。施药前要加深水位,要尽量喷在水稻的叶片上,喷头朝上,减少药物落人水中,降低农药对鱼类的危害。  

 (3)饲养安全管理。严防洪水和携农药污染的水进人田间。鱼(鸭)苗下田前,做好鸟害防御设施,一是采用物理方法通过光、声等对鸟形成威慑;二是采用生物方法通过鹅、狗在田间巡逻防止鸟人侵。  

 (4)禁用除草剂、碳铰等有毒有害农药肥料。禁用茶枯(仅小龙虾可用茶枯)。  

 (5)控制水质。每半个月用生石灰150 } 750kg/hmz(标准:施用后2h使pH值达7一8)对水泼洒。溶氧量控制在3 mg/L以上,pH值控制在7. 5左右。

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9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蚕业发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2007年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链开展试点,2008年启动包括蚕桑产业的50个农产品产亚链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2007年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为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亚链开展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后,从目标规划深入研讨到对职能定位认识,各阶段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对我国现代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技术支撑作用凸显。

1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创新优势的地方科研机构,以产品为主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设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农业社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部启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在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增40个农产品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蚕桑农产品进入体系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框架由研发中心与试验站构成,设有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与首席科学家岗位,研发中心由6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岗位聘请专家,由中央财政支持基本研发费。从事产业技术发展基础性研究工作,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重要问题。收集分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监管功能研究室运行。另一层级按农产品区域生态特征,中央财政支持试验站每年30万元研发费,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调查生产实际问题,监测分析疫情等动态变化。全国设置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954个岗位专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技术管理机制创新,50个产业技术体系吸纳近2000位农业科技专家,创新了科技管理方式,选题立项把握产业需求,重点考核技术应用效果,经费支持实行以任务定经费的方式稳定支持优秀专家。促进科研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应急科技服务能力。产业技术体系抓住农业产业特点,蚕桑产业纳入50个体系中,推进蚕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构架

蚕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拥有67多万hm2,丝绸工业年产值愈3000亿元,蚕业成为许多区域农民增收支柱,根据蚕桑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提高蚕茧单产的指导思想及提升中部发展西部的战略,规划桑园面积达150万hm2,根据蚕桑产业区域布局,经深入调研研讨,提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报告,主要内容是专项研究框架。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技术体系实施方案要求,提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实验站构成,技术研发中心依托西南大学,下设6个功能研究室,遗传种研究室依托西南大学,养蚕研究室依托农科院研究所,病虫防控研究依托农科院研究所,加工综合利用研究依托广东农科院,设施与机械研究依托四川农科院,产业经济研究依托浙大,中心由11个科研教学单位一线从事研究专家组成,科研单位占58%,蚕桑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25个岗位科学家聘用基本覆盖范围广蚕茧总量95%以上产区,整合蚕桑领域优势科技资源,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对产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技术体系工作任务是对蚕桑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及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开展产业发展储备性与前沿性研究,解决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可行建议,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任务是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户收入。我国蚕桑产业随着结构调整,带来系列产业技术需求变化,对产业技术需求广泛调研,提出产业技术核心任务,但随着亚热带蚕业的发展,必须从新的视角思考产业发展需求的研究技术支撑,要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必须改革创新,解决产业发展新问题。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