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9 09:52:01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1篇

【关键词】 中医藏象 教学体会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好中医藏象对于在校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它引导初学者步入中医的殿堂。俗语说:“不懂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纵观历史,历来中医大家对藏象很重视,藏象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方剂、中药、预防等各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藏象学说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一直指导着临床医疗实践,并在长期反复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充实、完善和提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与这一部分内容兴趣不高,学生普遍反应知识点琐碎、难记。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藏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一、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中是这样描述藏象的,藏象,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隐藏于体内的脏器。象,其义有二,一指脏腑的解剖形态,其二指脏腑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学说是建立在对人进行动态观察的基础上, 从“象”把握“脏”, 类似现代控制论“黑箱”理论, 从输出的信息获得结论。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相配合,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所构成五个功能活动系统。这五个系统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从而使人体自身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

二、前后联系,注重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或学习态度, 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凡是这种影响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凡是这种影响起消极的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学习迁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理解并熟练掌握的知识才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的正迁移,加强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在中医绪论中,给学生介绍过中医的基本特点之一整体观念,在藏象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确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在形态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 在生理功能上是互相协调的, 在病理变化上是互为影响的。同样在讲授时要联系阴阳、五行学说,通过阴阳、五行学说的知识迁移,强化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五志、五液、五声与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味、五音等之间的对应联系,让学生感受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讲授五脏六腑的功能时,以图表的形式把五脏与五体、五官、五志、五液、五声展示出来,既清晰的展现知识点,又方便学生记忆与背诵。

三、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课堂上动静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增加教学知识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较强的艺术性,学生乐于接受,学习兴趣较高。笔者制作的《中医护理》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课件制作时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均有促进作用。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藏象学说的重点掌握内容,笔者认为在讲授时,应该讲解清楚,而且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如何向学生介绍五脏六腑之间紧密的联系呢。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黄帝内经》中对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的认识,就非常的有意思。在书中,把五脏六腑都安排有“官职”。心为君主之官,肺为相傅之官,肝为将军之官,脾胃为仓廪之官,肾为作强之官,胆为中正之官,膻中为臣使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州都之官。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在多媒体课件中播放一段有关电视剧中君臣议事的场景,皇帝与文武百官各居其位,各司其责,为天下计。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脏腑功能之间的密切联系。

把教学内容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内容。在讲授“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常见的生活现象加以启发,学生一看就能明白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在讲相生关系时,展示钻木取火,木生火;火燃烧变土,火生土;土里埋金,土生金;以水浇木,水生木。在讲五行相克的关系时,展示树林防止泥土流失,木克土;用土防水,土克水;水可灭火,水克火;火能熔化金,火克金。通过尝试这样的教学,发现学生乐于接受,并且对于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四、查阅资料,注重培养自学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努力去教,使你的学生逐渐不需要你的教育,也就是要他们渐渐地越来越多地得到一种能力,能使自己成为自己的教育者。”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满足课本知识,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把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布置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图书馆、网络等自行查资料找答案,并在课堂讨论中交换信息。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 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笔者在藏象教学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 提高了藏象教学的效果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2篇

1知“神”

1.1“神”的涵义:“神”是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若要用简明而确切的言辞对“神”的涵义进行表述,却非易事[1]。《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

《黄帝内经》以降的诸多医家,除遵从《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以外,或以阴阳变化为“神”,或以胃气为“神”,或以目中光彩为“神”,或以肤色光泽为“神”,或以心火为“神”,都只是随文释义、各取所需的零散说法,关于“神”的涵义并没有逻辑严密的系统性论述。

“神”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对以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为基础的脏腑、经络等全部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当这些功能活动正常时,表现于外的征象均属“神”的范畴;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内经》认为,“神”既是生命的本原和本质,同时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作为生命之本的“神”并不纯粹是虚无缥缈、不可捉摸的东西。相对于现代医学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切地归之于大脑,《内经》则笼统地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之于“血气”。如《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此皆说明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由饮食转化生成的血气。此所谓血气,虽然没有固定的形质状态,但是却具有客观实在的物质属性。

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原则,人体生命自身是一个整体系统,同时又是宇宙局系统的一个组成要素。因此,人体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在生命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接受各种刺激,并根据不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和反应,从而维持机体生理机能的动态平衡。

人类的情志活动是正常的心理或和行为表现,也是正常的生理机能的反映,因而具有相应的内部脏腑生理基础,情志活动与脏腑机能活动高度相关。

根据整体论原则“心藏神,为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在情志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情绪体验都是在心的主导作用下,脏腑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是脏腑机能整体性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刺以神为主宰,统帅全身的生命活动,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把人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营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在脏腑、经络、经筋、皮部、腧穴及关节之枢机中,使其神气充足,正气旺盛。因此,借助于具有感传效应神气的活动,使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形神并重,对于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2“神”是生命的原动力:“神”的观念最早发轫于占星术及其古代天文学思想[2]。在观测天象的基础上,人们认为天地之间万物复杂多样的运动变化受着一种尚未被认识或把握的力量的推动和控制。“神”是藏于事物内部的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是有两种势力的对峙,《荀子·礼论》云:“列星随璇,明暗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搏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探索人体生命本质的过程中,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对“神”的涵义赋予了新的内容[3]。《灵枢·本神》认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必具,乃成为人。”生命诞生之时,气血流畅,五脏调和,又具有感觉、知觉、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都是“神”这种原动力推动的结果。

1.3“神”的表征与作用:通常“神”可表现为感觉、知觉、意识、思维、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过程[4]。《内经》把“神”分为五神活动和情志反应。五神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都是脏腑生理机能活动的反映,并分属于五脏[5]。

五神实质上涉及到人类潜意识活动和认知心理活动,人类的潜意识过程和认知活动是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灵枢·本神》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心是人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重要器官,然而,将人类处理信息过程按照实际发生的顺序,即信息处理的一般规律,分为具有不同的心理内容和形式的动态过程。

从接收、处理信息到形成概念、假设、判断,从已知对象到未知对象,认知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具体到复杂、抽象,认知方式从归纳推理到演绎推理,使人类获得了新的知识、观念和问题解决的策略,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是五神活动的普遍规律和实质内容。意、志、思、虑、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内部机制和过程,是人类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故《灵枢·五色》云:“积神于心,以知往今。”

1.4经络与“神”的关系:经络正是具有运行气血的功能,“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将“神”气分布于全身而会聚于头脑,故称脑为“元神之府。”脑之所以能主宰人体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是通过经络来运行气血,协调内外,联系脏腑和肢节。因此经络的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所主宰的精神活动、感觉和运动机能。如经络运行功能正常,则可表现出思维敏捷,视物清晰,言语正常,动作准确。若经络运行功能失常,脑髓之气不能外彰,则可表现为精神不振,思维混乱,动作失调,言语错乱等。

经络与脑髓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传导方面,脑髓以经脉为通道,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密切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脑神”之用一为生命机体的主宰,以化神机,推动生命的运动;再为主持记忆、思维、创造等聪明智慧;三为主持人体正常的情志活动。因此可以说,脑以髓为体,以神为用,“脑神”即为脑的功能作用的总体体现。

1.5针灸临床医患互动中的“神”:“治神”一方面是“制其神,令气易行”,另一方面是“以移其神”,这就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机体变化,充分说明针刺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施术医者须定心凝“神”,制“神”行气,做到治病“治神”,针入“神”入,将“神”贯穿于施术的全过程。因此,我们在临床中论病因、勘病机、审病情、立治法时应特别注重患者的精神状态,通过以“神”养形,以“神”治形来使医患之间精神互动,密切协作,从而提高针刺疗效。

2针灸“治神”

2.1针灸“治神”的涵义:针灸“治神”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集中,细心体察等方法,使针下得气适度而气至病所,从而提高临床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针刺“治神”包涵气功和心理疗法等内容,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6]。

2.2针刺中“治神”的理论基础

2.2.1气血与形“神”的关系:针刺作为一种刺激信号,通过激发人体固有调节机能(气血运行),激发人体内的潜能(调理阴阳),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神”之物质基础是气血,气血又是构成形体的物质基础。《灵枢·平人绝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气血者,人之神”。故针刺与形“神”有直接关系,针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应形神并重,应用于诊断及治疗[7]。

2.2.2针刺应以“治神”为前提:凡医者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又“气行者神旺,神行则气行”,“气速至而速效”。针刺中的得气与行气现象即是经络传导效应的功能表现,又是疗效好坏的表现,感传效应的功能又可说是“神”气的活动,由此可见针刺必先借助于“神”的调节作用。故“知形之肥瘦,则知针之浅深;知血气之盛衰,则知方圆之补泻。血气者,五脏之神气也。能知形之肥瘦,气之盛衰,则针不妄用,而”神“得其养也”。

2.3针灸“治神”的方法

2.3.1“察神”:针灸医生需要通过全面仔细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了解病人的全面状态,谨慎地确定诊疗方案,取穴用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灵枢·通天篇》云:“故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本神篇》又云:“是故用针者,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五脏已伤,针不可治也。”

审察病人的“神”气则可知五脏之虚实、气血之盛衰,以决定针刺的补泻,调整患者之“神”,使其心“神”安定、精神集中,则易激发经气,使针下气至。

2.3.2“安神”:针刺“治神”涉及到医患双方的问题,两者在施针前应该达到思维和情绪的统一状态。使针灸过程出现最佳精神状态,收到最好的针灸效果。“安神”,就是在针刺治疗前,使医患双方能够安定“神”志、“集精全神”,进入最佳临刺状态。只有在患者精神安定、积极配合,医者精神集中、心身专注的前提下,才可施行针刺治疗。

2.3.3“守神”:所谓“守神”,即根据病人的气血盛衰及生命活动的综合状态施行针刺治疗。不同的患者禀赋阴阳气血的偏多偏少是不一样的,对针刺的反应也不一样。因此,临床上就应依据“五态”理论分辨患者的人格类型,并对他们的体质强弱、阴阳属性与神气的盛衰情况精思详察,借以判断内部脏腑气血的变化,并把它们作为针灸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2.3.4“调神”:所谓“调神”,即在针治过程中,医者善于辨证选穴,并采取相应的针刺手法,以使患者脏腑安定,气血调和,随其反应行针施术,引导针刺感应的传导,使之气至病所。“调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8]。(1)调阴阳。《灵枢·根结》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的结果,临床治疗就应依据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的不同,采用补阴泻阳或补阳泻阴的针刺方法来调和阴阳,以平为期。(2)安五脏。由于“神”分藏于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不和,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临床治疗就应该通过安五脏以摄神。(3)定神志。人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生理为基础,即所谓“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而人的情志变化也可影响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如《灵枢·口问》所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七情内伤影响到不同的脏腑,临床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神志病宜选用督、任、心、脾、足三阳经脉的穴位来治疗[9]。

2.4针灸“治神”的修练要求

(1)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较好的掌握心理学及多种社会科学知识,随社会的变革,心因性疾病在增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变化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有利于针灸的“治神”。

(2)要有精湛的医术:深入学习探究祖国医学宝库。做到“治神”与针术完美地结合。

(3)要有一定的气功修练:历代针灸学家皆认为气功修练对针灸“治神”对临床疗效影响极大。当代著名针灸医师贺普仁教授认为:“疗效好坏,皆在两手手法及功力”,“针灸医生指功不可不练,而坐功又不可不行”。彭静山教授在《针灸秘验》中,专门论述了气功做修练方法[10]。

3 “治神”的临床应用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从进针前和进针后两个方面进行“治神”,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差异,运用时有所侧重[11]。无论进针前或进针后,治神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精神内守,避免患者之“神”过松或过紧。

3.1进针前“治神”:施术者针前应集中精神,心无旁鹜,认真审察患者的气血盛衰及“神”情变化并通过语言暗示,押手揉按等方法令患者“神”情安定,以待进针。具体运用时,如遇到精神紧张的患者,嘱其深呼吸,语言引导其安静,不用紧张,并以押手按压其内关穴片刻,然后进针。对于精神旁移,意不在针或因病痛而精神散乱者。以押手重按所刺之穴,候其神定而进针。

3.2进针后“治神”:进针后,施术者一方面注意体会针下感觉,另一方面需密切观察患者针后是否有晕针或精神旁移,心不在焉。对于晕针者及时处理,精神不集中者,则以反复行针,配以语言诱导以收其神,令志在针。如有的患者进针后心不在焉,甚与他人谈笑,术者当嘱患者闭目“守神”,同时行针以加强针感,并嘱患者体会针感,暗示其意守针处,以促进气至病所。

3.3针刺“治神”的临床要求:针灸“治神”的临床要求可归结为以下五项:(1)“治神”要求患者情绪稳定;(2)“治神”要求医生精神专一;(3)“治神”的选穴;(4)“治神”要求得气;(5)“治神”要求医生身体健康。

4“治神”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从针灸的“察神”、“守神”到针刺感应,“治神”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医生不能“治神”,而是马虎从事,就很难发挥针灸治疗应有的疗效。“治神”是针灸学中特有理论,是针灸学中的精华部分。针灸疗效的获得取决于针灸诊疗的各个环节的和谐统一,一气呵成,“治神”贯穿于针灸整个过程中,应当努力学习体会,并掌握其实质,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

5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神”在针刺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神”字可也贯穿于针刺诊治疾病的全过程,是针刺治病的精华所在,努力掌握,对提高针刺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临床上很多临床医师还不能真正理解经典中“治神”的涵义,只能在“粗守形”的层次上,所以临床疗效不佳,严重影响了针灸在民众中的声誉,现在针灸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临床疗效上。

如何提高疗效?是针灸的当务之急。吾师石学敏院士在这方面做得很成功,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中国的针灸,我国也非常重视中医针灸的研究。我们应该借此大好时机,调动所有积极因素,多学科、多层次研究针灸“治神”的机理,为针灸临床提供理论基础。参考文献

[1]丁彰炫.论神的系统性[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3

[2]郑红斌.中医形神观源流与内涵[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1):9

[3]齐向华.论广义之神的本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2):98

[4]徐木林,王秋琴.论五脏神[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4):198

[5]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5

[6]申鹏飞,石学敏.针刺治神学术思想浅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16

[7]烟建华.《内经》“神”概念研究[J].河南中医,2006,6(1):4-8

[8]刘永涛.浅谈“凡刺之真,必先治神”[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11):39

[9]董江涛.黄鼎坚针刺手法经验[J].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54-56

[10]胥荣东,张军伟,付天昊,等.针刺治神与导引行气[J].针灸临床杂志,2007, 23(2):40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3篇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证作为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已蕴涵有证的雏形,并在解剖学、藏象学、思维方式等方面为中医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证理论 《内经》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证又是辨证论治的核心,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它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藏象理论为基础,指导着临床处方用药。因此,证的研究是关系到中医理论发展的关键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已蕴涵有证的雏形,并为中医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解剖学基础

医学理论源于对生命体的直接观察,而解剖学方法则是认识人体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便记载着丰富的人体解剖学知识。如《灵枢·经水》篇提出了“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直接倡导解剖学方法。《素问·痿论》提出了“心主身之血脉”的观点。《灵枢·本脏》则认为:“五脏者,固有小大高下坚脆端正偏倾者;六腑亦有小大长短厚薄结直缓急。”《灵枢·肠胃》篇记载了消化道解剖形态、长度,误刺重要脏器后的严重后果等。通过直观察验,凡是脏腑器官实体与其功能联系显而易见者,便被确定了下来,如目视、耳听、鼻嗅、口味功能,肺的主气司呼吸功能、心与血脉的联系以及胃受纳和腐熟水谷、胆贮存和输泄胆汁、小肠受盛化物、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藏尿液与排泄尿液、子宫孕育胎儿功能等等。

同样,对于人体病理的认识亦源于解剖学。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当脏腑的解剖结构发生异常时,人体即得病。如《内经》中关于“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宣明五气》)、“仓廪不藏者,是门户不要也;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以及咳为肺之本病、水肿病的基本在肾等记载。这些病理阐述,均与脏腑器官自身实物属性密切相关,这就为中医病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解剖学基础。

2 藏象学基础

由于古代科技水平落后,《内经》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发现以解剖直观方法认识内脏功能和病理变化,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满足揭示生命的高度复杂性这一医学需求,借用解剖学方法难以建立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因此在此背景下,古代医家转而注重对活的生命体的整体观察,从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入手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手段,充分启用人感知系统的潜能,捕捉生命活动的各种外在征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观察、辨识和分类,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的原理,运用“司外揣内”(《灵枢·外揣》)等方法,找出其共相,判断、推理机体内部脏腑功能所处的状态,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规律,建构了自己独特的重视功能态的藏象理论体系。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建立,使人们对病证的认识也逐渐深入。最初人们仅仅对一些简单的、直观可感的单一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腹痛、水肿、出血等有肤浅的认识,对这些症状产生的机制,症状与症状之间的联系,症状与整体病理状态的关系等尚未有全面的认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藏象等基础理论的发展,人们在医疗实践活动中积累的病象越来越多,于是逐渐地开始探求其内在的机制。如《内经》明确指出了一些常见症状产生的机理,提出“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素问·调经论》)等理论。这就为中医学证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 思维方式的影响

《内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其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建构其理论体系时,大量运用了当时流行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模式思维等社会思维方式,而这些思维方式对中医证理论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3.1 整体思维 《内经》将人体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认为人与自然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人体的一切生理病理变化都服从于整个自然界有节奏的运动过程,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百骸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使人体与外部环境保持协调。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同时它又强调人体本身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形成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五志等的五大功能系统,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上下内外,运行精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在此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所形成的证,其把握的也不是局部病理改变,而是人体整体功能的关系失调,具有整体联系性特征。它既反映了人体内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等整体功能关系的异常,也反映了人体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变化节律的关系失调。它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各生理、病理要素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整体关系异常变化相对稳定的一种模式,如果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则证也会随之变化。

3.2 取象思维《内经》对人体研究不是进行解剖分析,通过脏腑、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来把握其功能,而是运用取象思维等方法来探讨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除了从人体生命活动的生理、病理现象入手把握生命活动的状态外,还取自然社会之“象”,如云雨雷电、日月星辰、花木鸟兽、山川湖泊、社会人伦等,通过“比类”等方法,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在此影响下,中医的许多病证即是根据自然界的物象类比推理得来的。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自然界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将“风”的这种特性与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进行比类,推论出凡人体疾病中具有走窜不定,眩晕、抽搐、震颤等动摇特性的便是风证,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人们还发现自然界中湿度大的物体其比重较大,其性向下沉降,且“湿胜则地泥”(《素问·五运行大论》),地表湿度大就会泥泞,故认为湿有粘滞重浊的特点,根据对自然现象中“湿”的表浅特征的直观认识,运用取象类比的思维,结合临床表现,认为凡有头重如裹、身体困重等特点的便为湿证等等。

3.3 模式思维《内经》在模式化思维指导下,依据一种抽象出来的理想模型——阴阳五行模型,将生命体的“神机”赋予五脏,并从整体功能关系角度,将复杂的生理机能系统,整合为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五大类,即心功能系统、肝功能系统、脾功能系统、肺功能系统、肾功能系统五个功能系统。“心”、“肝”、“脾”、“肺”、“肾” 并不等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脏器实体,只不过是这五个功能系统的符号、代码[1],生命活动就是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的。这种理念、思路和方法也贯穿于对病证的研究,每个证都是医家对一组病象进行理性加工后产生的一种思维模型,这种证模型不同于现代西方的解剖病理原型,而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社会人文背景影响下,从功能、关系虚体出发建构的一种整体功能失调的关系模型,是中医特有的识病模式。

4 证概念的抽象形成

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内经》中逐渐形成了证的某些雏形,如阴盛、阳盛、阴虚、阳虚、气盛、气虚、湿盛、胃中寒、胃中热、脾气虚等等,并初步形成了辨证论治的概念,如《灵枢·本神》所云“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即是。同时还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功能分析疾病的不同表现,进行脏腑辨证。如《素问·咳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有五脏咳证、六腑咳证之分。同时还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析归纳得出不同的证,如“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由此可见,《内经》已注意到许多病象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当时盛行的一些哲学思想影响下,根据“藏居于内,形见于外”(《类经·藏象类》)的理念,分析归纳上述病象,从患者的外象来推论“证”,得出了不同的病证模型。《素问·痹论》的皮痹、脉痹、肉痹、筋痹、骨痹,脏腑诸痹以及行痹、痛痹、著痹等,即是从病位、病因对痹病进行辨证。此外,《风论》《痿论》等篇,均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的开端。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内经》对证的认识还较粗浅,尚缺乏病证的系统性和病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2]。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发现有些症状总是相伴出现,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受凉感冒后,除有咳嗽、气喘等呼吸功能失调的肺部症状外,往往还有恶寒、发热的皮毛症状及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经某一方药治疗后,在肺部症状好转的同时,皮毛与鼻部症状也随之消失。当这种现象反复出现时,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上的局限性,于是开始进行理性思辨,探求其内在的规律,认为这些组合症状必然与体内某一脏腑组织的功能失调有关,最后根据症状出现的解剖部位、官窍与五脏的对应关系等,推论出这些症状是由肺的功能失调所致。同样,当人们观察到纳呆、腹胀、腹泻、腹部冷痛、四肢欠温等症状同时出现时,推论出是脾的功能失调;发现胁痛、烦躁易怒、善太息、手足蠕动、某些目疾等同时出现时,认为是肝的功能失调。随着经验的大量积累,人们不断地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将有着内在联系的某些症状有机地组合起来,以使其上升为理论,进一步普适化。这样在当时先进的整体思维、取象思维、模式思维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对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进行理性思辨,探求其内在的机制与规律。人们把观察内容中的“共相”提取出来,使这些处于感性认识的病象,进一步理性升华,建立理论,即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识病模式——“证”。

因此,中医证的概念就是在《内经》理论基础上,经后世医家又进一步演绎发挥而逐渐形成的。

【参考文献】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4篇

【关键词】 脑主神明 脑病诊治 综述

Discussion on Guide Function of “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in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Abstract:The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corrects the insufficient of "Heart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ory, m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culture more perfect and more develope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basic theory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This essay concludes different viewpoints in this field,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Brain Govern the Spirit Light", the understand of its basis and its domin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encephalopathy, in order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and sets a guideline to the medical use in clinic.

Key words:Brain governs the spirit light ; Treating encephalopathy; Summarize

在突破中医藏象内景的古老命题“心主神明”之后,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临床实践,推出了“脑主神明”的中医理论,近来受到众多医家的关注。其理论修正了“心主神明”理论藏象学说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医传统文化。“脑主神明”理论在脑病的诊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对“脑主神明”理论学说的认识

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五脏为中心,指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之后,“心主神明”一直占据藏象学说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脑与神明相关的理论认识一直在发展,却并未进入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体系中。直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看法。至此,“脑主神明”理论学说逐渐兴盛。

回顾这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商周时期,从《说文解字》中论说“思”字的字形开始,中医传统文化中便有对“脑” 认识的相关记载[1]。《说文》中曰:“脑,颅中脂也”,提及了脑位于颅骨内,有髓会聚而成,具有与神明相关的功能活动,这当属中国传统文化对脑的最初认识。在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始终认为脑与神明相关。《素问·脉要精微论》言“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深,则精神将夺也” 。至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宋代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心》中亦明确指出了人心有二:一是藏于胸中,推动血行的“血肉之心”;二是无具体形态可言的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神明之心”。他已经否认了胸中的心有主宰生命活动的功能,认为这个心只有推动血行的作用。故名曰“血肉之心”。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亦提出“灵机记忆不在心而在脑”;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中有“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东医宝鉴·外形篇·头》则指出 “头为天谷以藏神”…… 均把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 言语等功能归于脑。接受过现代医学思想的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癫狂方》中提到:“神明之功用,原心与脑相辅而成。”

随着实践经验的进一步积累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心与脑的功能也在逐渐明了:脑所主之神是广义的神,它对机体的外在生命活动和内在精神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心主神志指狭义的神,是广义神的一部分,是在心主血脉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脑是人体耗氧量最多的组织,它对血液的需求也非常多,所以脑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心主血,上输于脑密切相关。心神功能的发挥,隶属于脑主神明的功能[2]。有医家认为 “脑神”即“精神意识”,是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对内外环境信息进行翻译、整理以及储存的综合过程[3]。

2 “脑主神明”的涵义

“神明”一词,含义广泛,追溯到《辞海》称:“神明,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大辞典》云:“神明,一指神或精神;二指日月星辰。”《辞源》也有“谓神也“或”人之精神”之载。中医学中“神明”更寓其特定的含义,远在《内经》中既可概括为:(1)指自然界的规律;(2)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人体显现的生命力;(3)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4]。“神明”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这其中也包括了情志活动[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髓者,皆属于脑。”脑的生理功能概括为:(1)脑与精神活动有关,脑是精髓汇聚之处,元神所居之府。(2)听觉、视觉、嗅觉以及思维、记忆、言语等归功与脑。因此,不难得出,脑主神明基本含义有二:一是脑主神志,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由脑所主;二是认为脑为一身之主宰[6]。

3 “脑主神明”与 脑病的治疗

3.1 中医“脑病”范畴及病因病机 1997年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明确列出“脑系病类”,如痫病、癫病、狂病、癫狂病、多寐、不寐、中风、脑瘤、脑萎、痴呆、偏头痛、脑鸣等34种,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脑主神明”论,突破和变革“心主神明”说的里程碑[7]。就中医脑病的致病因素而言,不外乎: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中毒、外伤、痰饮淤血、先天因素等[8]。雍履平[9]认为中医脑病总是围绕精、气、神的失调,或由精、气、神的虚损所致的邪毒形成的脑病而选方用药,已成为治疗脑病的既定思路和成功经验。

3.2 脑居高位,易中外邪,治脑病宜开窍祛邪为主 《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其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素向·五脏生成篇》又曰:“诸髓者皆属于脑。”说明脑为髓汇之处,居于高位,故受邪则首当其冲[10]。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风邪循经上扰则头痛;风邪犯肺则出现鼻塞,咽痒,咳嗽等症状。《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当有所犯大寒,内主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医学心悟》曰:“中暑者,感之重也,其证大汗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因于湿,首如裹。”《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诸禁鼓慓,如丧神守”、“诸病腑肿,痛酸惊骇”及“诸转反戾”[8]。然六淫,或疫疠之邪,既可单独侵袭脑海,又可联合入侵[9]。故治疗亦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在开窍祛邪的基础上辨证加减。风热者,加以疏风清热;风寒者,加以疏风散寒。兼有痰浊血淤者,辅以祛痰、活血化淤、生血养血等。临床在选用药物时,也应根据脑的生理功能选择。头位最高,其气象天,同为活血药,川芎药力可上达巅顶而桃仁偏散下焦淤血,故对同类药物选择的,充分考虑到脑的特性。脑内气机重升降,头位最高,宜升清阳以养之,故升麻、柴胡、葛根之属宜用,升已而降,浊阴在下,故牛膝、赭石亦应随证伍用[6]。

3.3 治疗脑病宜从脑论治,结合五脏,分清虚实 脑主神明的实质之一就是脑为一身之主宰[6]。《颅囟经》 曰:“太乙真云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以成七窍之用,故头为精明之府。”《灵枢·平人绝谷篇》曰:“五脏安定,血脉和则精神乃居。”说明神明的正常、情感思维的障碍与五脏气血的盛衰有关[11]。周永红等[12]亦认为“脑主神明”的脏腑关系,主要体现在脑主精神、神志;除此之外,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脑主宰脏腑形体官窍组织的生理活动,故“脑神”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建立在五脏生理功能正常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治疗脑病时,应注意结合五脏,分清虚实,辨证论治。黄跃东等[5]认为五脏六腑的气化功能活动是在脑的协调指挥下进行的。故治疗抑郁症除了运用醒脑开窍、启运神机这个基本大法之外,尚需进行脏腑辨证,在探明致病属性的基础上,判定抑郁症具体发病所兼脏腑,分别配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益肾等方法,调和五脏,以助“脑神”机运。王长垠等[13]认为血管性痴呆多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之虚为主,标实则为淤血痰浊。肾藏精,精生髓而上通于脑,脑髓依赖肾精的化生。遂以神明口服液补肾充血,化痰豁痰开窍,治疗血管性痴呆32例,总有效率75%。查丽[14]治疗老年脑病,认为其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多脏虚损,多病并存,虚以脾肾虚损为主,实以湿热、痰淤为主。临床治疗应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祛邪时兼以兼顾胃气,慎用苦寒攻下之品。急证者可用综合治疗措施,针药结合,汤丸并进;对病情缓慢者应予丸剂、口服液,缓缓求之。

3.4 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与中药,一为外治,一为内治,各有千秋。《内经》中治脑的方药未曾述及,而治脑的穴位却已有记载[6]。《素问· 宝命全形论》曰:“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 又有特别强调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根据“脑主神明”理论,“治神”是《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申东原[2]认为“治神”是补虚泻实的重要前提,并且详细阐述了:“治神”要求医者、患者情绪稳定;“治神”要求患者“入静”;“治神”要求得气。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一书中曰:“头者人之元首,人神之所注,气血精明三百六十五路,皆上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故头痛必宜审之,灸其神不得乱,灸过多则伤神。”亦说明了脑与神明相关及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并运用到针灸的医疗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1]。李永春因《灵枢经·海论》中谓:“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遂用百会和风府二穴来调理脑。针灸与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起效方式不同,应当说针灸在治疗脑病方面有明显疗效[6]。 苏尔亮等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脏腑经络直接或间接与头部有广泛联系,应用头针疗法治疗脑病有明显的疗效[15]。

4 小结

“脑主神明”作为新兴的理论,在脑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中,指导针灸“治神”已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药通过从脑论治、结合五脏辩证、补虚泻实,亦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思路与经验。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调脑仍需从五脏论治,而五脏有疾以脑调之者却鲜见,传统的治疗思路难以打破,脑主宰一身的理论也难以在临床应用中立足。其次,传统药物归经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但脑作为奇恒之腑没有相应的引经药,摸索脑的引经药就成为今后医学工作中的重点:一方面可以使脑病的治疗增加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脑为一身之主宰,入脑的药物可通过调脑而治疗相应全身各部的疾病[6]。此外,要继承并宏扬一个新的观点,则应在中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当中,以功能系统为主轴,从围绕上述临床有效结合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藏象、四诊八纲、气血、治则、经络等的理论探讨,则中医传统文化才可望有新的突破[16]。

本文承蒙刘泰教授的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张俊龙.中医脑理论演进轨迹[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3):43.

[2]申东原.从脑主神明角度论针灸治神[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41.

[3]朱向东,田文景,李兰珍.“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再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6):15.

[4]刘庆华,史丽萍.试论“神明”的体用观[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5):5.

[5]黄跃东,李珀.试论七情发生和脑主神明与抑郁症病机证治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2(3):39.

[6]李永春.脑病学说临床应用的反思[J].山西中医,2006,22(1):4.

[7]陈士奎.变革“心主神明”为“脑主神明”——中医脑科学理性发展的前提条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14.

[8]周平龙.中医脑病病因概论[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1.

[9]雍履平.试述中医脑病范畴及其理论基础与实践[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2):104.

[10]黄一梅.中医脑病治疗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5,16(2):21.

[11]张德祥.论述脑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13(2):3.

[12]周永红.确立“脑主神明”是脏象学说发展的必然--兼论脏象学说的利与弊[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35.

[13]王长垠,濮孟久,程燕玲.神明口服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对照[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9(4):228.

[14]查 丽.老年脑病辩治六法[J].湖北中医学院,1998,20(3):32.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5篇

《素问·六节藏象论》首先提出“藏象”一词,认为藏是指藏于人体内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脏腑器官组织;象是指内脏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及脏腑的实质形象。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象是藏的外在反应。因而,藏象是对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现象诸种联系的高度概括。张景岳在《类经》中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此外,有诸内必形诸于外,亦是对藏象学说的阐述。笔者现将近年来有关藏象理论的研究概况综述于下。

1 藏象的涵义

现代中医学对藏象的涵义有多种认识。孙广仁[1]认为,目前比较公认的藏的内涵有二:一指脏器,即为实质器官,可以属于形藏;二指气藏,即不指实质器官,而是指人整体之气运动变化呈不同状态的代名词。象的内涵有三:一指内脏的外见形象;二指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三指内在5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相通应的事物与现象,即两者类比所获得的比象。戴俭宇[2]认为中医学实际上就是以象测藏的医学,是现象 (状态 )医学,藏象学说的思维方式指导着辨证论治的全过程。谷振省等[3]认为从词语属性及文字的演变看,藏象即脏象;从藏象的源流、本义及内涵、外延看,作为人体脏器名称特别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术语,当称脏腑而不应称藏象。杨化冰[4]认为中医学以藏象学说为核心来阐释人体,其中象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始终,并主张从观象、悟象、辨象、治象4个方面浅析中医之象。王颖晓[5]认为藏象之象有3个方面的意义。首先,具有形象之意,即为脏腑的具体形态结构;其次,更泛指一切可见的或可感知的现象与征象,即为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最后,具有古代哲学思维的特点,含有想象、取类比象之意,即将脏腑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五行等相应的事物、现象进行类比,经抽象思维,寻找对应关系。

2 藏象与解剖的关系

近年来中医对藏象理论的认识侧重与现代解剖学进行比较的报道逐渐增多。《内经》藏象的含义与现代解剖学中的脏器的含义不同,后者立足于微观的实体解剖与描记,前者侧重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宏观概括。如白云静等[6]认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不是以解剖形态学为指归的,而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现象的整体概括,每一脏均涉及多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每一脏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统所能独立完成的。孙尚拱[7]认为藏象理论的形成主要由3个因素造成,即初步的解剖知识、对临床生理及病理现象的观察和古代哲学思想。解剖学认识是中医藏象理论形成的起点,从象把握藏的本质的方法,是中医藏象学说的特点

3 藏象与黑箱理论的联系

中医学强调黑箱理论在藏象理论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并将藏象理论与黑箱理论结合起来共同研究藏象理论。张景岳称藏象是“藏居于内,行见于外”。王米渠等[8]认为,藏指内藏之脏,居于体内,外不可见;藏还有脏器的意义。象是现象、形象,流露于外,是可见的表现,是可预测的征兆。藏象就是通过外在可见形象研究内在不可见事物的一种方法。这种研究方法与现代之黑箱理论有相似之处。藏象概念强调它有实体脏器与功能系统双重涵义,倘否定一方,言象无脏器,言脏腑不言象(功能)则均有偏颇。钱丽[9]认为,黑箱是指内部结构尚不能 (或不便 )直接观测,但可以从外部去认识的事物;凡客观事物,当人们还未深入解剖其内部细节,还不清楚其内部详情时,都可以看作是黑箱;黑箱方法是不直接探测其内部结构,而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来研究对象的行为、功能等特性的科学方法。《内经》中“藏象”一词恰好道明了中医学理论“藏象学说”是不自觉地运用黑箱方法构建的。藏象学说正是把人体作为活的有机整体 ,以整个活的机体作为研究单位 ,在不割裂整体、不干扰正常生命活动的情况下,用司外揣内的推导方法,把握整体的运动规律。如《灵枢·本神》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这也说明了藏象理论是以象测藏的,由外知内的。

4 藏象与脏腑的比较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藏象和脏腑的涵义是不同的。王东坡[10]认为藏象学不是脏腑学,藏象学中的五脏是以心、脾、肺、肾、肝为代表的五大功能系统,是用以说明和指导临床辨证与用药的一种理论工具,经数千年历代医家的不断总结和补充,已形成其特有的体系,并有效地指导着辨证和临床治疗。杨洪军等[11]认为,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从本质上讲,藏象是研究人体脏腑经脉、形体诸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模型,它追求的是本质特征的神似,而略于形迹的逼真。将藏象这一思维模型,用于推演人体生命活动很实用,也具有科学性。郭海[12]认为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藏象是脏腑功能的推理演化,脏腑与藏象是2个不同的概念,脏腑首先是解剖学上的器官,而藏象的系统功能是在解剖学脏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5 藏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

藏象理论与脏腑的功能特点、气血津液的功能特点以及经络的生理病理特点是息息相关的,而且正在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共同发展。邢玉瑞等[13]认为,中医藏象学说对脏腑生理功能与特点、气血循环与作用的认识,以及经络系统的构建,都借用了类比思维的方法。类比思维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比类、类推、比附。赵宏杰等[14]用指纹图谱“以时测象”研究藏象实质,指纹图谱方法是一种适合于记录气血信息的工具方法。具体做法是,以指纹图谱对血液(中医的气血)取象并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动态模型,并认为依据藏象生理信息为藏象病理研究(即证本质研究)和藏象辨证论治研究所建立的平台,结合信息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藏象研究和应用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闪增郁等[15]认为从藏象学的形成及发展来看,它在认识论、方法论上体现了以下特征,即依据人体内外的完整统一性 ,通过见外而知内的方法,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通过生命过程中自然流露的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吴弥漫[16]认为,古代医家运用“以表知里,以象知脏”的方法,通过深入细致地观察、分析外在生理表现和病理征象,以推知人体内部的生命活动机理,这种独特的研究方法形成了中医独特的生命观——藏象学说。参照现代科学方法论,这种藏象研究方法正是对信息的充分利用,包含有信息论、系统论方法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中医关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的理论,在认识论上具有整体恒动观的鲜明特色,在方法论上则具有信息论、系统论的显著特征。

小结

中医学对藏象理论的研究包括藏象理论与解剖理论的关系、藏象的涵义、与黑箱理论的联系、与脏腑涵义的比较、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系等。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在《内经》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成为《内经》理论的核心,也是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藏象学说理论的研究还不完善,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孙广仁.藏象的概念及其生成之源[J].中医研究,1997,10(5):1-5.

[2] 戴俭宇.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2006,25(1):23-25.

[3] 谷振省,陈延香,张效霞.藏象学探究[J].现代中医药,2005,25(4) :1-3.

[4] 杨化冰.浅析中医之“象”[J].中医药学报,2005,33(3):1-2.

[5] 王颖晓.藏象之“象”含义探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4):45-47.

[6] 白云静,孟宪林.从五行互藏探讨五藏互藏理论[J].国医论坛,2002,17(1):14-16.

[7] 孙尚拱.用统计方法检验中医藏象(五行)学说[C]// 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2003:23-30.

[8]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等.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藏象学说的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314-315.

[9] 钱丽.黑箱方法与中医“藏象学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4-17.

[10] 王东坡.治病求本必先五胜—论王琦教授对藏象学的研究与应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3,25(3):4-6.

[11] 杨洪军,黄璐琦,吕冬梅.论中医“藏象”思维模型及其对系统复杂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9(5):15-17.

[12] 郭海.藏象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河南中医,2005,25(10):10-12.

[13] 邢玉瑞,孙雨来.类比思维与中医藏象学说的建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6):414-416.

[14] 赵宏杰,张笑波,戴松铭.应用指纹图谱“以时测象”研究藏象实质的思路[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2.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6篇

关键词:神;智能;中医

中图分类号:112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7-1546-03

大脑萎缩、痴呆及智能减退(或下降),属中医脑萎、痴呆、健忘、郁证、癜证、失眠、眩晕等病范畴。以智能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在中医统称神志病。远在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心疾、首疾等疾病的记载,提示当时对神志病已有认识。中医学的“神志”应包括意识、智能和精神等行为,而智能等生命活动是通过脏腑的功能来完成和实现的。

我们现在所说的智能与祖国医学中的神的概念是一致的。《灵枢・本神》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充分说明了“神”是物质基础上表现的功能活动。这种活动,将随生命的终止而消失,如《灵枢・天年》:“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祖国医学所说的精神活动,符合唯物主义的观点,精神是物质实体的产物,与躯体关系密切。

1 脑系是智能的物质基础

脑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素问・刺禁论》有“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的告诫。脑为髓之海,髓属阴。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统一平衡,才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气血而论,脑赖气充,“气乃神之祖……气者精神之根蒂”(《脾胃论・省言箴》)。又赖血养,目视、足步、掌握、指摄等都是气血养于脑和脑神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脑神的正常功能发挥,有赖于脑系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衡。

所谓脑系,是指脑的功能发挥及其解剖生理联系的系统而言。有关脑系的组成,《灵枢・骨度》说:“头之大骨围为二尺六寸。”“颅至顶一尺二寸。”《素问・五脏生成论》有“诸髓者皆属于脑”的论述。《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至风府。”说明了髓在人体深部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脑在颅内,上至头盖骨,下至风府,与脊髓相通形成一个系统。古人对脑-髓-脊髓为脑系的解剖生理基础已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不是主观臆测,而是来自当时的解剖度量,说明中医关于脑的理论是建立在当时的实验水平基础上,虽然是粗糙的,但却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其次,经络是构成脑髓气血运行的通道。《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另外《灵枢・经脉》云:“足少阴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下项挟脊抵腰中”,这是说,“肾生髓”,是脑为髓海的生理基础。又如:“督脉贯脊,上至风府,人属于脑”,风府以下是脊椎管,骨内之髓,是为骨髓,古人已认识到骨髓原与脑髓相通。由于“督脉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起着输送精髓充实于脑和总督诸阳气于脑,从而成为精髓与阳气升降出入于脑的通路。另外《灵枢・经脉》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日维筋相交。”《医林改错》也说:“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而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而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这里的“维筋相交”、“左右相交”理论记载,确实符合脑系经络传导的实际,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关于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事实,只不过是中医的认识要比西医早得多。

2 智能为脑所主 分属五脏 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从古至今,智能的解剖定位一直有争议。古人早就认识到神志活动与脑有关。中医对脑的认识有过激烈的争论和认识上的分歧。文献证明,心、脑主神说的争论从来也没有停息过。目前有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和心脑共主神明3种观点。人类对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主宰着人的意识、感知、思维、情感、意志、智能、记忆等精神活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奥地利医生F・J・Gall预言精神过程是由脑完成的,由此才逐渐明确。

《医宗金鉴》曰“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脑为十二官之主,能统领五脏六腑。脑之所以能正常工作,有赖于脑髓的充养,神明的主导。《素问集注》曰“诸阳之神气,上会于头,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医述》云“脑为髓海……脑髓纯者灵,杂者钝,耳目皆由心颤令,故聪明焉”,脑以清灵为其性,脑清则神识清明,主持有度,灵动机敏。《医林改错》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而在脑也。”“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说明王清任已认识到脑具有记忆、听觉、视觉、言语等功能。《颅囱经》云“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得诸百灵,以御邪气,陶甄万类,以静为源”,阐述了胎儿十月,气足成菜,脑为主宰的理论。程杏轩在《医述》引《会心录》曰“夫六府清阳之气,五脏精华之血皆会于头,为至清至高之处,故谓人之元首,至尊而不可以犯也。……盖脑为神脏,谓之泥丸宫而精髓藏焉。人生精气实于下,则髓海满于上,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脑藏髓,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以上论述都说明了脑神地位的重要性,处于至尊的地位。近年来程昭寰教授明确以“脑为元神之脏”之论,更是脑主元神理论在现时代医疗实践中得以证明、发扬的体现。脑神总领众神的作用,只有脑髓充盈,脑神得守,才能发挥其主导神明的作用,人体生理活动才能得以正常,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这就是《内经》中所提到的“神机”的概念。《内经》将自身固有“主宰之神”的含义,与医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神机”这个概念。神机即神的功能活动,认为人的心理及行动等皆是神机所发。神机为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与神之用的概念其义相同,其意义均类似于神。以此为据,《内经》又常将“机”字省去,单以“神”代表人体内生命造化之机,如《灵枢・天年》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檐,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以胚胎的生命能力为“神”,决定胎儿生死及其发育;《素问・汤液醪醴论》:“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神不使也。”以脏腑气血正气为神,正气衰败则治疗失据而无能为力。脑元神为生命之主宰,“决定人体生命存亡的关键,得神者冒,失神者,疾病之所以不治,主要由于‘神不使’(《壶天散墨》)”。当中的“神”均不离“神机”本义。

生命是有机的整体,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相关,这样的认识在《内经》中反复多次提到。“神”的活动,在《内经》中是以“五神”和“五志”分属于“五脏”,与心的关系尤为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谓神、魂、魄、意、志,统称五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五志。后世在“五志”的基础上,发展成喜怒悲

思忧恐惊七情学说。上述的“五神”与“五志”,为精神活动提供理论解释。《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心之所之谓之志。”中医学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各脏腑生理活动的反映,因此把神分为5个方面,分别与五脏相应。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与五脏都有关系,但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后来的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心脏分泌心钠素(ANF),对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

《内经》中关于精神活动的学说,脑与心神合一观,把精神活动与五脏六腑以及整个生命活动联系起来,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全面的理解。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表现在五脏,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我国对精神思维的认识,并非停留在心之官则思和五脏藏神的阶段,而是不断深化,逐渐明确脑的功能是精神活动。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属于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内经》强调形神合一,虽然认识到脑主精神的功能特点,但并没有系统完整的归属于脑本身,而是分属于五脏功能的一个重要部分,与心的关系最大。近年来,我国科学家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研究,发现心脑以最优化的协作方式共同参与思维活动。

3 影响智能的因素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内经》中对神的论述相当丰富。《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也。”“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这些论述,是关于人的生命活动的较全面的认识。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是精神、意识、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如整个人体的形象气质以及面色、眼神、言语、举止等,无不包含在神的范围。这里是指广义的神。而脑主导神明之神和心主神志之神,是指狭义的神,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神、魄、意、志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聪明智慧。我们所探讨的智能应该属于狭义的神。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7篇

【关键词】中医;心脏;病理

1中医心脏形体

1.1心脏的图谱古人对心脏的描绘与现今人体解剖学所绘大体类似。在经络循行图中,在描绘手少阴心经时,经脉最后循行属于心时所图示的正是人体解剖学的心脏。此外,与心脏相关的组织,古人提到了心包,认为心外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并在脏器图谱中将心包络画在心脏的外

围。

1.2心脏的“系”《医学人门・卷一》载:“心通五脏系,心之系与五脏系相连,输其血气,渗灌骨髓。”从上述系与心的关系,系与血的关系,可以肯定,系在这里指的是血管,主要是大血管。“上系连肺”之上系可能指的是肺动脉,“肺下系心”之下系,可能指的是肺静脉。而“心通五脏系,心之系与五脏系相连”,则明显说明古人认识到心脏通过血管与其他脏器的联系。古代对血管的研究结果,还影响到中医对某些脏器功能认识。如《十四经发挥・卷十》说:“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相通,而人肺两大叶间,一则由肺叶而下,曲折向后,并脊普,细络相连,贯脊髓,与肾相通。”古代这一“系”分布的认识,很可能是提出肺肾功能相关说的依据,古人可能从二脏之间存在着这种管道的结构联系,从而从二脏的功能着手,提出了相互影响的生理功能认识。

1.3心脏的重量与容量心脏重量按古时一两约相当于如今15.625克计算,约为188克,而现代13一17岁的青少年中,男性心脏重201克,女性心脏重194克,古今相差不大。古代一合约为现时的20毫升,三合约为60毫升,此与心脏收缩末期容积约为75毫升相近。

1.4心脏的形态与结构古今对心脏的外形观察基本一致。心“中有七孔三毛”,“孔”可能指的是心脏中的各种管腔房室之口,如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主动脉口、肺动脉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右房室口等,“毛”指的可能是心脏内肌与瓣膜之间的健索。除了上述孔、毛外,还有如《黄帝内经》王冰注中的“九窍”说。显然中医所论心脏的孔、毛、窍等结构,肯定是指心脏内腔中的开口与某些结构。关于心脏形体结构的观察,古代有可能结合了对动物心脏的观察,观察到左心房室中的血液与右心房室中的不同,左侧“精”于右侧,亦即左心房室中血液已富含氧气。由于牛羊与人类一样是哺乳类动物,近似人类,因此观察动物心脏对人体心脏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5心脏的位置古今比较,肺管与气管相同,第五椎指第五胸椎。古人认为心位于胸腔内纵隔中,横隔上,附著于脊之第五椎,向下延伸达歧骨处,即胸骨体下端,这些古代记载明确提示中医心脏有形体。现现,心斜位于隔膜之上,胸腔中纵隔内,前方对向胸骨体和第二至第六肋软骨,后平对第五至八胸椎。中医对心脏形置的记载可见基本正确。

2中医心脏医理研究

2.1真心痛陈士铎在《辨证录》中记载了真心痛的临床表现为,其症心痛不在胃肮之间,亦不在两胁之处,恰在心窝之中,如虫内咬,如蛇内钻,不特用饭不能,即饮水亦不可人,手足冰冷,面目青经者是也。其分为两种类型,寒邪犯,心,火邪犯心。前者碎不及防,一时感之,立刻身死。死后必有手足尽紫黑者,甚则遍身俱青,多非药食解救……有人参一、二两,附子二钱,急煎救之,可以望生,否则必死。若火邪犯心,其势甚急而犹缓,可以速觅药饵。从上记述可知,真心痛与今急性心肌梗塞基本一致。其用真心痛一词,强调了此病在心脏本身,即在心脏形体,与其他所谓的心病是有所不同的。其他如厥心痛,与真心痛中寒邪犯心类似,病位在心。

2.2心痹心痹的症状主要如:心卜鼓暴,隘于善唁,厥气上则恐,心下痛,夜卧不安,脉沉数。此症类似于现代的冠心病、心绞痛等。临床治法主要是通阳开痹,多用附子、桂枝温阳通阳,川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癖,人参、太子参、党参益气补气,郁金、降香、沉香、积壳行气降气等药配合组方。而临床常用的方剂是:《金溃》括萎燕白类方,以及导赤各半汤,安神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等药物。从心痹的症状、治疗用药等可清楚地表明其病位在心脏的形体。

2.3胸痹胸痹的主要症状是胸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不利、喘息不得卧。近年人们常常将胸痹与心痹混同,但从二证的症状组合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其不同的临床表现主要在于胸痹有气短喘息,痛及背部,心痹则无;心痹则见气向上冲出现唁气、恐惧等症,而胸痹没有;在脉象上二证虽同见沉脉,但心痹沉数,胸痹沉迟。临床治法主要是开胸通痹,治疗常用仲景括萎蓬白自酒汤,括萎藻白半夏汤,惹芭附子败酱散等方,甚或用附子、乌头、川椒等方药治痣叶天士提出胸痹莫与胸痞、结胸、噎幅、痰食等证混治。喻昌更明确提出不可用豆翘、木香、诃子、神曲、麦芽等药,强调了本症属于心脏本身的病变,不是其他病变所引起。从胸痹症状分析,似相当于现代的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与心脏形体相关的病变。

3总结

中医有关心脏的理论与临床是建立在心脏形体基础之上。尽管中医心脏认识中还有诸多内容目前尚未能从人体心脏中发现,但中医脏腑不是功能概念应该是明确的,对中医脏腑学说的研究,从形体角度进行探索应是今后的重要命题。

参考文献

[1]胡剑北.古代小肠形体医理误识时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影响.中医杂志,2006,47(12)

[2]胡剑北.中医脾脏实体初论,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5(5)

[3]胡剑北.中医肝脏实体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8篇

《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的入门课,藏象学说又是其中的核心教学内容。但是由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产生于二千多年前,内容古朴而抽象,而且其中一些概念与现今不尽相同,这些都令初学者难以掌握。如何提高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此,笔者结合个人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看法。

1讲清西医、中医脏腑器官的区别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影响下形成的不同医疗体系,由于看问题的方式角度不同,必然要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因此,中西医学中所涉及到的脏腑或器官虽有共同的称谓,但本质上两者差别很大。所以,在给学生授课时,必须要将这一点强调清楚。以便同学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理解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举例讲解这个问题:西医中肝的本名应为Liver或hepar,西医学传入我国,借用了我们约定俗成的“肝”这一中文称谓来表述西医中的Liver这一器官。所以西医中的肝是一个消化腺,是人体的化工厂;而中医学中的肝则完全不同,它是具有主疏泄功能、可以调节血的蓄溢的一个脏。可见中医的肝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虽然其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有很大差别。其余脏腑中西医概念的异同与之相仿。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此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2以气为纽带,系统介绍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中所讲的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脏腑的很多功能活动都要依赖气的运动变化而实现。所以在讲授脏腑的功能时,可以初步讲授气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各脏腑的功能,同时阐发脏腑生理病理与气的联系。例如在讲授肺的生理功能时,先讲肺气的运动特点:宣发、肃降,正是基于肺气的这些运动,才产生了肺的其他生理效应: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辅助物质的输布代谢;脾气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所以脾才具有主升清、运化水谷、统血等一系列的功能;胃主通降,其气以降为和,所以胃气也助六腑传化糟粕。在藏象学说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到这些内容,所以在讲授时应以气的运动变化为主线,先讲清脏腑与气的这些联系,然后再讲解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生理效应—脏腑的功能,进而延伸到各脏腑的病理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使课程的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同时,也可以兼顾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性。气的概念比较抽象,我们在这里讲了气与脏腑功能的关系,就可以增强学生对气的感性认识,在以后讲到气的概念时,学生就会觉得确有其物,而且这样做也能够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气的重要性。

3以比喻方法讲述各脏腑的功能

每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重点掌握内容,我们在讲授时都应该讲解清楚,而且我们应该反复向学生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有各脏腑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完成人体的生理功能。那么,就五脏来讲,这个过程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讲授时可以用比喻的方法来描述。例如:《内经》中对各脏腑的功能有这样的描述:心,君主之官;肺,相傅之官;脾胃,仓禀之官。我们可借用这一比喻对各脏腑在共同完成全身生理功能的情形进行阐发。相傅之官具有辅助君主治理天下功能,将其对应于心肺的关系:肺可以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治理调节全身各个方面的功能;脾胃,仓禀之官,要保证粮食的收集,收集后还要输送给肺,肺为相傅,天下之财,用之于民,所以这些营养物质应交付给肺统一调拔,分发到全身各处,应于《内经》中“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这样的描述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晦涩难懂的脏腑功能知识。

再如讲六腑时,我们可以用做豆腐的过程与六腑对食物的消化这一过程作对比进行讲述,做豆腐时,首先要将豆子磨成细末,这一过程正像胃对水谷的腐熟;而用滤网将豆浆与豆滓分离的过程正像小肠分清泌浊的作用;至于在做豆腐时需要加入的关键物质——卤水,正如在消化过程中离不了胆汁的促进作用一样。这样就可以用大家熟知的磨豆腐与我们人体的整个消化吸收过程来对比讲授。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

中医五脏基础知识第9篇

【关键词】 时间医学;肾主骨;藏气法时;肾应冬

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是研究生物现象与时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在自然界中,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到人类的生命活动均呈现节律性,具有周期和振幅等特征。《子午流注针经》为我国现存最早较完整的时间针灸学专著。古希腊哲学家aristotle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动物活动的周期性,hippocrates 在其著作中也有关于医疗和季节关系的描述。跨时区旅行的jet-lag、“三班倒”等问题均引起学者对生物节律研究的兴趣。有些科学家还从某些生物活动是按时间的变化而进行的事实,得出了“生物体的活动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的节律”这个推论。

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是时间医学的最好例证

1.1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的内涵

《内经》藏气法时思想即五脏之气,象法于四时,又有“五藏应时”的说法。具体来说,是人体内在的脏腑生理机能,与外界时辰季节具有同步的相应性变化。其内容包括“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和“肾应冬”。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时仅把它作为一种人体与自然相关的生理现象来研究。笔者认为,中医学对藏气法时的认识远远超出了藏与时相关这样一个朴素的认识,而是欲从时间结构的角度认识人体生命,以解释各种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形成的本质和基础。也就是说,通过对不同时相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表现于外的状态的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探讨内在脏腑的实质。这是中医学与从空间结构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的西方医学的最主要区别,也是形成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一个核心内容。

1.2 “藏”和“时”是生物信息转导系统

“藏”和“时”相应体现了人体脏腑功能的一定规律,“时”为外在的激发源,“藏”为内在的接收靶点,两者的相应性活动是有序又有质的生理效应过程。这与既有物质基础又能体现生物整体工作方式的生物信息转导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以往松果腺冬夏对性腺调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松果腺与甲状腺的关系中研究肾与冬时相通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信息转导系统,并从信号分子之间的相关性变化中探讨机体整体功能状态工作方式,阐述中医学用藏与时相应归类脏腑功能理论,这在目前脏腑实质研究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领域,对揭示中医理论从多因素多层次统一认识生命过程的本质规律、深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脏腑实质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2 基于“肾应冬”理论的“肾主骨”研究

2.1 肾本质的研究

笔者选择肾系统来研究,一方面是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在脏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在肾本质的研究方面,沈自尹院士及其研究组大量研究证实,肾阳虚的发生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性腺、甲状腺、肾上腺)不同层次的功能紊乱相关[1],这表明,中医的肾与上述三个轴有密切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程世德教授提出“四时五藏阴阳”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并强调人体是以五藏为中心的外应四时阴阳、内合六腑、五官、五体、五华等组织器官的五大功能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2]。

笔者曾根据中医学“肾主生殖”的基本功能,研究了性腺轴在冬季的相应性变化。由于中医肾除了“主生殖”外,还有“主骨”的功能,因此,笔者选择了对骨的新陈代谢、脑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甲状腺为依托,进一步对“肾应冬”的生理机制进行研究。甲状腺轴由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组成。研究证实,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在成骨细胞膜上存在t3受体,还能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3-5]。这与中医“肾主骨”的特性极为相符。

2.2 《内经》关于“肾主骨”理论的论述及研究

“肾主骨”理论最早由《内经》提出,《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所主,……肾主骨。”“主”,有主持的意思。“肾主骨”包含肾主养骨骼以及二者生理功能方面的联属关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其充在骨。”骨骼起支持人体的作用,为人身之支架。骨之所以能起这样的作用,主要是依赖于骨髓的营养。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肾充则髓实”,提出髓的生成为“肾主骨”提供了物质基础,肾所藏之精、所主之液可化生骨髓,骨髓又滋养骨骼的生理关系;同时还指出了肾主骨在病机上的相互影响,如果肾精不足,则会出现骨骼病变。《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灵枢·本神》曰:“精伤则骨酸痿厥。”反之,骨骼的病变可以伤及骨髓,累及肾。亦即是说,骨的发育或虚损与肾有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提出筋骨的鼎盛时期,女子在28岁,男子在32岁。现代研究证实,骨矿含量最高的年龄为30岁左右,此后随年龄增大逐渐减少[6]。

中医学脏腑的概念是集合了解剖学、生理学及病理学的一个综合的概念。中医学对肾的功能定义可以概括为解剖学意义上的肾脏的功能,同时作为广义的综合功能意义上的肾,具有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等功能,即包括了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乃至于神经系统的功能。中医学中“肾”的上述两方面功能均与骨代谢的调节有关。因此,肾主骨理论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解剖学的肾脏对骨代谢的影响,其实质主要指肾脏1α羟化酶的活性及肾脏对钙磷代谢的调控;二是广义上的肾即包括下丘脑-垂体-靶腺轴不同环节、不同层面功能的概括[7]。以上两种中医学“肾主骨”理论的认识是从20世纪80年代黄铎香、梁德任等发展起来的[8-9]。

3 从时间医学探讨“肾主骨”理论研究深化了中医藏象的研究工作

虽然从理论上对中医基础理论中藏象概念的时间构成已经受到关注,但从实验实证性研究上仍比较欠缺。笔者认为,应从整体调控思想出发把中医理论体系的传统思维模式融入实验设计和研究中,从多因素多层次对生物整体调控信息转导系统的实验研究中,以肾应冬时生理机制的研究为切入点,对中医藏象既基于实质器官又高于实质器官,以“时”测“藏”的内涵进行探讨。以往中医学主要以病理推生理,以药物作用推测脏腑功能的方法来研究藏象;而上述方法的特色在于直接对正常生理状态下维持协调整体动态平衡状态的机理进行研究。这种把整体信息转导观念和松果腺与下属靶腺及细胞信使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目前在国内外都尚属刚刚起步。

【参考文献】

[1] 沈自尹.从肾本质研究到证本质研究的思考与实践——中西医结合研究推动了更高层次的中医与西医互补[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4):4-7.

[2] 程世德.内经理论体系纲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5.

[3] abu eo, bord s, horner a, et al.the expression of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 in human bone[j].bone,1997,21(2):137-142.

[4] allain tj, yen pm, flanagan am, et a1. the isoform-specific expression of the tri-iodothyronine receptor in osteob1asts and osteoc1asts[j].eur j clin invest,1996,26(5):418-425.

[5] allain tj, chambers tj, flanagan am, et al. tri-iodothyronine stimulates rat osteoclastic bone resorption by an indirect effect[j].j endocrinal,1992,133(3):327-331.

[6] 唐世技.浅析肾主骨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4(9):22-23.

[7] 朱飞鹏,李冬华.肾主骨理论的现解与补肾法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6):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