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网络的原因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4 15:16:02

网络的原因

网络的原因第1篇

目前大学生中比较多见的网络成瘾行为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网络技术成瘾等五类。大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之后,对周围其他事物的关注也就随之淡化,进而影响学习业绩和生活状态,首先在学习上,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经常想方设法逃课上网,结果导致多门功课不及格,一些则无法适应学习生活,被迫留级或退学。有资料显示:大学生退学80%缘于网瘾;其次在生活上,和网络为伴,沉溺于网络,淡化与周围人的关系,并试图通过虚拟世界寻求心理上的安慰,遇到问题或困难也不与他人沟通,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是主要原因

学习目标不明确,对专业学习缺少长远计划。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应试教育,使高中生产生单一的目标――考大学。升入大学后,学习目的不再明确,学习强度也较高中明显降低。已经习惯于在老师的引领下被动学习的学生,在这时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不知学什么,怎样学。宽松的大学环境、充裕的业余时间、旺盛的青春活力,更使得学生很难自觉地把自己固定在单调的教室里,这时新鲜、刺激的网吧就很有可能乘虚而入,成为许多学生打发青春的最佳场所。

自控能力欠缺,缺少自我约束。与成年人相比,其自制性和自律性较为逊色,因而他们一旦上网便难于抵制网络的诱惑,往往可能被网上光怪陆离且层出不穷的新游戏、新技术和新信息“网住”,也容易被网上的色情和暴力所吸引。不少网络成瘾者偶尔也许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危害性,企图通过缩短上网时间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但是总以失败而告终。

自我意识强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叛逆心理强烈,有的学生在中学时被管得太紧,有逆反心理,进了大学,急于摆脱学校、教师、家庭的管制,丢开书本,追求独立个性,确立自我价值,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在网络上人人平等,在匿名的保护下可以畅所欲言,而且观点越新、奇、特,可能得到的反响越大、回应越多。网络成为大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沟通技巧的缺乏。人是社会性的,有交往的心理需要,大学生渴望友谊和交流,但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自卑,孤独感强,因人际适应不良,他们怀念过去,憧憬未来,对现实生活却感到悲哀、无助,因而到网上寻找支持和满足,与网友的交流给了他们倾诉的空间,以致不能自拔。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越严重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倾向越高。具有社交焦虑的学生一般缺乏自信,回避现实,而网络的虚拟社区能够提供给他们进行深层次交流的空间,有利于他们的精神慰藉,增强其自信心。

家庭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缺陷家庭、父母关系不融洽、亲子关系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家庭的大学生更易发生网络成瘾。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情感交流的大学生,便会在网络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迷恋于网上的互动生活。网络成瘾只是缺陷家庭内部问题在大学生身上的一种表象,存在家庭内部问题的大学生往往也容易发生其他心理问题。

许多父母缺乏对孩子教育的理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不知道为子女指引一条什么样的成长道路,仅关注读书和考试,忽略了孩子社会适应性发展,如为人处世、做人的价值观、做事的原则等素养。家长一般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后,就可以对其不加指导,对子女的一些不良行为可以视而不见,网络成瘾行为就是其中很严重的一项。

此外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学校因素和网络自身的吸引力等。上网是时代的特征,但网络有其正负两面性。理论上讲全社会都应扬长避短,但事实上许多网站为了吸引上网者,其内容不仅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有的还专门研究上网者的心理,让你欲罢不能。例如:网络游戏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交朋友、练功升级而已,但它却像吸血鬼一样牢牢地吸住青少年的思想,让人不由自主地玩下去。再有,高校周边成为网吧最集中的地方,这些网吧为了吸引学生,从试业期的免费到通宵优惠以及给老顾客留位等,用尽所能,吸引学生昼夜上网。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网吧的营业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2点,但夜间12点以后照常通宵营业的网吧不在少数,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包夜上网服务。因此有人把网吧称为贩卖“电子海洛因”的场所。大学生进入网吧频繁,这种现象给学校管理和学生带来了诸多问题。

网络成瘾是个近期出现的新问题,学校教师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着教育的滞后性;学校注重培养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基本应用技能,却忽视了信息素养即学生收集、分析、运用、创新信息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管理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精力投入不够,教育方式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某些高校也会在无意中把学生推向网络。如: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安排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闲暇时间过多;教师的授课方式有时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精彩的网络世界相比吸引力略显不足;有些高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做得还不够,没有真正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活,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如何合理分配、利用自己的时间等。

网络是一个信息量庞大、内容复杂、虚拟的世界。网络信息量巨大,而获得所需信息也显得极为方便,是现代人们乐于使用的一种资料查阅工具。而且网络还能提供网络游戏、色情、暴力等,使不少大学生迷恋其中难以自拔。此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许多在现实中无法找到足够精神依托的大学生就将交际、精神寄托转移到虚拟世界中来,结果时间一长就无法正确地适应现实生活,出现一些人格的、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根治大学生网瘾不能靠学校孤军奋战,学校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协调,形成和谐共振。反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方缺乏沟通和理解,势必会造成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互相抵消作用。但作为教育机关,高校应在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大力加强网络管理。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既然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不仅要加强校方机房的规范化管理,还要加强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要有效地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以防止大学生在校外网吧无节制上网。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自律力。网络是一个充斥着各种思想和观念的虚拟空间,使任何网民都可以隐身在网上进行自由活动,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使黑客、网络犯罪、信息欺诈、撒谎在网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涉世未深、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上当受骗,甚至参与其中,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因此,学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把网络文明,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思想教育内容,利用学校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网络不但有看得见的数字技术要求,也有看不见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要求。在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的同时,就应引导他们对网络成瘾,网络的负面影响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提高对网络的科学认识,自觉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自律意识。

提高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和水平。大学生沉溺在“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中,主要是因为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其实网络所有的不仅仅是“网上聊天”、“网络游戏”,更多的是“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网上搜索”等。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越性促进学习和交流,把大学生对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进行正确引导,趋利避害,有效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把大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有利的方向上来。具体措施如下:一是要让他们充分了解网络的功能与特点,掌握其具体的操作技能,自觉地把网络当作学习、工作的工具而不是游戏和聊天的空间。如通过教学、培训、组织兴趣小组、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信息咨询、网络科技知识解答、网上新闻调查等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提高使用网络的水平和技巧;二是要经常告知学生,在上网之前必须设定目标,有选择地进入各类网站,查找相关的资料,不能无目的地在网上漫游。

重视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成长环境。学校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应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重视对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制定科学的大学生活学习规划;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现实的人际交往与网络虚拟生活之间的关系。此外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有教师指导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以减少学生上网的时间,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团结协作给人带来的愉悦。高校还应规范体育课、早操及课间操,要特别注意加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完成体育设施的配置,这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益于心理健康及预防矫治网络成瘾。

此外,高校应与学生家长采用多样化的联系方式,让学生家长快捷、准确、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一经发现网络成瘾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同时积极联合和呼吁社会各界和部门,规范网络文化市场,创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高校还应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配合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学校周边网吧的监督管理。

总之,我们必须正确面对信息网络给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构建适应网络化时代教育的新模式和管理体制,认真做好上网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网络进行法制化管理,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和有序的网络环境,尽可能避免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①《高校网患调查之一:退学风波》,CCTV《东方时空》2006年12月20日播出。

②毛灿月、栾永斌、龚声舞:《心理健康教育》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杨玉华、蔡敏:《饭可不吃网不能不上 大学生退学八成缘于网瘾》,新华网,2006-02-07。

网络的原因第2篇

1、不与孩子沟通,每天与他们谈论的,就是成绩和学习孩子之与家长,原本应该是一对非常亲密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似乎事实并非如此,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鲜少陪伴孩子不说,就算是在孩子身边,谈论的也只是学习和成绩,别无其他。而这样的沟通方式,往往会造成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受阻,让孩子倍感孤独,最终疏远父母。

2、只注重书本教育,没有重视孩子的业务兴趣爱好学习固然重要,但却并非是孩子全部的生活,孩子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其他的兴趣爱好,而现如今的不少家长,却鲜少具有这样的认知,他们往往过度在意学习成绩,忽视兴趣爱好的培养,最终,让孩子自行找到发泄释压的渠道,也就是网络游戏中虚拟世界。

3、忽视孩子的想法,以自我意识为中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并非是家长的通病,而是所有人的通病,我们往往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去处理问题。而这种想法往往会在家长身上放大,他们鲜少会去照顾孩子的想法,不会去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事实上,孩子同样希望被接纳、被爱护、被陪伴、被赞赏,而这样的渴望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却可以在网络游戏中实现,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沉迷于网络世界之中。

4、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玩电脑。现如今的父母,早已不是以往的状态,他们同样精通电脑,热爱电脑,在拒绝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同时,他们自己却在沉迷,没有好的榜样,家长的教育自然在孩子心中无法起到作用。既然找到了原因,我们自然可以对症下药,一样一样的去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除了可以给与孩子有效的陪伴,带孩子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外,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手段加强对孩子上网的监控。格雷盒子自带的设置功能,就能设置电脑的上网时间,设置电脑可以浏览的具体网页,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家长便可以实时对电脑进行跟踪控制,有效制止孩子沉迷网络的行为。

(来源:文章屋网 )

网络的原因第3篇

>> 浅析英语新词产生的原因与构成途径 浅析英语新词的产生与构成 英语新词汇的产生原因及构成形式 浅谈英语新词的产生、构成及翻译 网络英语新词分布及构成特点 论现代英语新词的产生原因及构词方式 网络新词产生的“关系场”浅析 网络英语新词的构成特点及与汉语的相互影响 网络新词的构成特点及翻译策略 浅谈新词汇及产生的原因 英语网络新词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 浅析网络中的英语新词 小议英语新词的产生 英语新词构成的理据研究 词缀法和英语新词的构成 网络新词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英语新词发展的原因 网络英语新词流行原因浅探 谈英语新词中产生的规律 英语新词的生成原因及构词方式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林承璋.英语词汇学研究[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3]于根元.网络语言概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8.

[4]M.A.K.Halliday.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 Limited,2001.

[5]晓平.网络语境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形式意味化手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2).

网络的原因第4篇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7月19日,在中国共有的4.85亿网民中,大学生是上网人数较为集中的群体[1]。众所周知,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不仅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而且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互联网络同时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比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更加明显和突出。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既有其大学生自身主观原因,也有网络环境的独特性造成的客观环境原因。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主观原因

(一)大学生处于特殊心理转型期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自我发现期”,崇尚自由、自我独立和求新求变是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智力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其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网络上快速、丰富的各种信息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而由于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型时期,价值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没有专门的技术可以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并且在无意识中产生了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

(二)道德认识发生错位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其道德认识发生错位即网络道德观念偏位有关。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发生错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私人道德。这是对网络道德的性质缺乏正确认识的表现。第二,将网络道德视为一种缺乏权威的道德虚无。

(三)道德自控能力不强

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其道德自控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道德行为的产生。在网络社会中,我们发现某些大学生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往往凭借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征,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活动,没有把握自由的边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自身的道德自控能力不强,在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社会中很容易产生一些道德问题行为。

(四)对现实的不适应

网络与现实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道德环境”。现实生活中每个大学生都必须与身边的老师、同学接触,其现实的道德行为受外界的接触人员的监督和自身道德意识的约束,他必须按照一个社会人的道德标准行动。而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由于对现实交际的恐惧而更热衷于网上交友。这不仅削弱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带来了网络上的道德冷漠现象,使他们对各种网络不道德现象置若罔闻, 甚至会做出一些在物理空间难以做出的粗暴、无礼的举动。

二、客观原因

(一)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加大 , 缺乏规范性

网络生活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开放性。随着网络的普及,这一特征越来越表现为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入网络生活中去,也就是说网络生活中有着很大的自由空间。由于目前网络中的规范性缺乏,因此,网络成为了大学生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这种极具开放性但缺乏规范性的网络环境,给大学生的道德问题行为的提供了客观条件。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加强,缺乏主导性

网络文化是指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的以网上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文化生活现象。它主要由网络技术文化、网络规则文化和网络观念文化组成,其核心是网络观念文化。由于这种多元性的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引导,这就使得人们在各种网络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就意味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的无主导型。不同的价值观念有时会出现冲突现象,再加上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而稳定的价值观,这就很容易使一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形形的网络文化时,很难把握哪种文化是积极的、先进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在多种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变得十分脆弱,很容易受不良思想文化信息的侵蚀,从而导致他们在网络生活中产生道德问题行为。

(三)网络信息的诱惑性增强,缺乏防范性

网络中的“黄色信息” 、“ 黑色信息”与“灰色信息”对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极具诱惑性,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由于网络信息具有较大的诱惑 ,而网络本身对不良信息的防范性缺乏,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其道德防御力减弱,从使他们产生网络道德问题行为。

(四)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加大,与现实性契合不够

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空间的存在 , 发生在其中的各种活动都是现实活动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因此,网络交往作为网民的一种主要网络活动,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因此,很多大学生的网络交往都是在虚拟化的网络环境中完成的,与现实性契合不够,即他们的网络交往相对于现实交往而言发生了某种偏差。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使交往双方不道出真实身份就可以进行交流与沟通。这一特殊情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放弃现实道德的约束 ,导致他们进行网络交往的道德他律性减弱。道德他律性的减弱,必然会导致主体在进行活动时,因缺乏外部的监督而趋向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这样就使得主体在选择某种行为时往往随心所欲,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作为行为选择的唯一标准,不顾他人的反应或感受,从而导致网络道德问题行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网络信息中心.第28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

[2]张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网络道德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报,2002(2).

网络的原因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文化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外部原因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依据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环境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忽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麻烦。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观念的变革及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空前活跃的整体局面,新事物、新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如果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呢?如果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外语中的某些表达法又怎能运用到网络语言中来呢?

    4.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网络交际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这一物质基础。网络和计算机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主要出现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和虚拟聊天室中,受制于特定的交际环境。这一交际环境要求使用者必须懂电脑、必须会上网、必须能顺利的完成文字和符号输入、必须多少懂点外语。而当今中国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大部分正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略懂外语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其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了,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5.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约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因素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电脑并不像英语那样简单。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笔画输入法,如五笔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等;一类是拼音输入法,如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重码率较低,但因为这种输入法常将汉字拆成100-200个字根,较难掌握,需经过专门训练;因此,大多数网民均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输入汉字的弊病是重码率较高,在网络交际过程中,需要选用的字或词很难找到,网民们没有耐心打准确的字,于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民公认的词汇形式。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网民们使用智能ABC输入汉语拼音“banzhu/you xiang/qing jin”直接跳出的词语。网民们并不追究这些错误,他们追求交际中能为交际双方理解就可以了。

    二、群体内部原因

    外部社会原因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外在条件。除此而外,网络语言的产生还有网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部动因,这种内部动因一方面突出的表现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受与认同,无论这种接受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形成的对表象思维的依赖。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学、哲学和一般知识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主义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个体间的协同性、实用性;在一系列问题上都离经叛道,突出自我表现,蔑视社会认同;反对理性和逻辑作用,强调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反对权威和人为中心,主张无政府主义和返朴归真;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主张描述现象、解释学和解构主义;反对哲学、终极和绝对,主张多标准、多规则、多模式和相对主义;反对群体意识,主张个体主义和纵欲。

    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导致了我国新型“现代人”的出现——即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通过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介接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有意无意的接受与认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互联网的开始普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报告显示,1997年以来,我国网民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青少年网民为主,这一情况的年龄描述实际上即为我国网民目前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网民年龄结构上将呈现更大的包容性,80后、90后作为现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将持续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和他们之后的青少年共同分享网络资源,80后、90后在网络使用上的共存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实际上是说,作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力量,80后、90后是携带着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弥漫于中国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步入网络交际的快车道的。后现代主义的颠覆、解构、张扬与去标准化的多元追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驱力量。

    2.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对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的影响

    简单来讲,浅阅读就是以简单轻松、不做过多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有时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浅阅读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行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这里的读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赏画”,而是指插上零碎文字的图片、卡通、动漫等图书。事实上,随着浅阅读时代的来临,读图已经不仅仅指读“图书”,也指依据严肃的文字文本制作的视频文本。如现代年轻人不愿意阅读需要充分调动思考和想象的文学名着而热衷于看经过名着改拍而成的影视剧作,这也是一种读图现象。这种对文字文本的疏离而对图像文化的热衷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产生影响,从而在思维与表达中产生对图像或形象化符号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读图”的习惯,网民们也更乐于接受新颖、诙谐、轻松的图形化的表达而对一本正经的规范语句不敢兴趣。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表情类、图片类词汇形式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群体心理创造出来的。

    三、语言心理

    如果说社会外部原因是网民群体创造网络语言的外部基础,群体内部原因是内部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无意识的,那么这里所说的语言心理则是网民群体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有意识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需求无疑是基于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平台而产生的。

    1.娱乐性

    哲学家奥斯汀认为,说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民群体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当然也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网络的原因第6篇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文化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外部原因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依据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WWW.133229.COm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环境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忽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麻烦。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分化、统一、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发展,观念的变革及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交流活动空前活跃的整体局面,新事物、新观念的层出不穷,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敢于创造、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如果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形色色的网络语言呢?如果没有广泛的文化交流,外语中的某些表达法又怎能运用到网络语言中来呢?

4.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网络交际的实现依赖于计算机这一物质基础。网络和计算机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网络语言主要出现在网络论坛、网络留言板和虚拟聊天室中,受制于特定的交际环境。这一交际环境要求使用者必须懂电脑、必须会上网、必须能顺利的完成文字和符号输入、必须多少懂点外语。而当今中国会使用网络语言的大部分正是具备中等或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并且略懂外语的年轻人。这批年轻人相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其文化素质普遍提升了,这就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保证。

5.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约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重要因素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输入电脑并不像英语那样简单。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笔画输入法,如五笔字型和台湾的仓颉码等;一类是拼音输入法,如全拼输入法和智能abc输入法。笔画输入法输入汉字时重码率较低,但因为这种输入法常将汉字拆成100-200个字根,较难掌握,需经过专门训练;因此,大多数网民均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汉语拼音输入汉字的弊病是重码率较高,在网络交际过程中,需要选用的字或词很难找到,网民们没有耐心打准确的字,于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民公认的词汇形式。如用“斑竹”代替“版主”,用“幽香”代替“邮箱”,用“青筋”代替“请进”。“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网民们使用智能abc输入汉语拼音“banzhu/youxiang/qingjin”直接跳出的词语。网民们并不追究这些错误,他们追求交际中能为交际双方理解就可以了。

二、群体内部原因

外部社会原因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外在条件。除此而外,网络语言的产生还有网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部动因,这种内部动因一方面突出的表现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受与认同,无论这种接受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形成的对表象思维的依赖。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追求自我、张扬个性、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学、哲学和一般知识论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后现代主义突出人的个体性、主观性、个体间的协同性、实用性;在一系列问题上都离经叛道,突出自我表现,蔑视社会认同;反对理性和逻辑作用,强调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反对权威和人为中心,主张无政府主义和返朴归真;反对一元论,主张多元论;反对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主张描述现象、解释学和解构主义;反对哲学、终极和绝对,主张多标准、多规则、多模式和相对主义;反对群体意识,主张个体主义和纵欲。

80年代后期,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导致了我国新型“现代人”的出现——即所谓的80后、90后。他们通过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介接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有意无意的接受与认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互联网的开始普及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权威统计报告显示,1997年以来,我国网民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青少年网民为主,这一情况的年龄描述实际上即为我国网民目前主要以80后、90后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网民年龄结构上将呈现更大的包容性,80后、90后作为现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将持续作为一股重要力量,和他们之后的青少年共同分享网络资源,80后、90后在网络使用上的共存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实际上是说,作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力量,80后、90后是携带着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弥漫于中国社会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步入网络交际的快车道的。后现代主义的颠覆、解构、张扬与去标准化的多元追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驱力量。

2.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对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的影响

简单来讲,浅阅读就是以简单轻松、不做过多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一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有时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浅阅读主要表现为:一是流行所谓的“读图时代”,二是鼓吹所谓的“速读”和“缩读”,三是鼓吹“时尚阅读”和“轻松阅读”。这里的读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赏画”,而是指插上零碎文字的图片、卡通、动漫等图书。事实上,随着浅阅读时代的来临,读图已经不仅仅指读“图书”,也指依据严肃的文字文本制作的视频文本。如现代年轻人不愿意阅读需要充分调动思考和想象的文学名著而热衷于看经过名著改拍而成的影视剧作,这也是一种读图现象。这种对文字文本的疏离而对图像文化的热衷久而久之必然会对人的思维习惯和表达习惯产生影响,从而在思维与表达中产生对图像或形象化符号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读图”的习惯,网民们也更乐于接受新颖、诙谐、轻松的图形化的表达而对一本正经的规范语句不敢兴趣。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表情类、图片类词汇形式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群体心理创造出来的。

三、语言心理

如果说社会外部原因是网民群体创造网络语言的外部基础,群体内部原因是内部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是无意识的,那么这里所说的语言心理则是网民群体创造使用网络语言的有意识的心理需求,这一心理需求无疑是基于网络这种特殊的媒介平台而产生的。

1.娱乐性

哲学家奥斯汀认为,说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没有任何目的的行为是不存在的。网络言语交际作为网民群体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当然也有着明确的目的性。

“言语交际形式是为交际目的服务的,在言语交际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言语交际形式受到交际目的的很大的制约。当然交际目的不是唯一要考虑的因素,但却是重要的因素。交际目的对交际形式的选择要求是交际形式要适合去表现交际目的,交际目的不同,交际形式就不同。”[4]

娱乐是网络交际中非常重要的目的,网民们在论坛或是聊天软件中参与网络言语交际很多时候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身心的放松,获得快乐。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工作生活的压力都非常大,需要寻求一种可以放松心情释放压力的方式,这同样使得娱乐成为了交际主体互不相识、空间分离的网络言语交际的主要目的。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在网络聊天室中发现很多没有主题,完全以“说话”为目的的言语交际,显然,“说话”的过程就是网民们获得快乐的过程。而要在“说话”过程中获得快乐,缺乏个性与创新的如同作文般的规范的汉语聊天显然是无法完成这一使命的。

2.对现实交际的复原

网络言语交际与现实交际最大的区别在于,网络言语交际双方在空间上是分离的,相互之间无法看见对方表情,也无法听到对方的声音(这里我们排除网络视频聊天和语音聊天,因为文字聊天目前仍是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这大概是出于交际主体隐匿性的需要),意义的传达完全依靠文字来完成。

而规范的汉字聊天就如同写作文一般,一方面过多的语法规则使得以娱乐为目的的网络交际不能获得快乐,更重要的在于,因为声音和表情用文字表述起来比较麻烦而使交际主体不得不放弃声音和表情的表意功能必将导致交际双方在意义传达上的重大损失。美国口语传播学者雷蒙德·罗斯在其《演说的魅力》一书中认为:在人际传播中,人们所得到的信息总量中,只有35%的传播是用语言来进行的,有65%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之外的形式——比如语调、动作、衣着、表情等完成的,其中仅仅面部表情就可以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

网络交际在获得交际主体隐匿性的同时也丧失了现实言语交际中语调表情等非语言符号参与大部分交际意义传递的表意途径。为了复原现实交际的非语言符号表意途径,使得网络交际更加轻松从容,表意更为充分,网民们便创造出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表示声音、表情的词汇形式,如“55555(呜呜呜呜呜)”——表示哭声,“:-d”——开怀大笑。

3.维持交际的顺利进行

前面已经提到,网络言语交际从目的上来说多以娱乐为主,从形式上来说主要是以文字输入来完成的。交际目的的娱乐性及交际主体的隐匿性导致了交际对象选择和更换上的随意性,如果打字速度慢,或者交际语言呆板,话题无聊,交际一方可以随时更换交际对象。因此,文字输入的速度及语言是否个性新颖能吸引人就成为能否获得交际机会或者能否维持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也是网民们创造网络语言的重要的心理基础。

毫无疑问,网络语言无论在速度要求上还是在个性新颖上都很好的完成了维持交际顺利进行的现实使命。如汉字输入中以重码字词中最先出现的字词代表目标字词的对错别字词的极大包容性,用输入一系列的数字、字母、数字字母组合来谐音代替复杂的汉字输入,用标点组成表情或用聊天工具自带表情动画来代替文字的表情描述等等。

参考文献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174页

[2]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网络的原因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通过文献分析与现实调查,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结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成因分析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亲情的沟通,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沉溺于网络,家长的悲痛欲绝,孩子对网络的痴迷,一度让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问题成为了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本文希望通过系统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原因,从而对预防与矫正提供指导与借鉴。

一、农村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

1.补偿心理作怪

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当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根本不会第一时间内与父母进行沟通,他们觉得也不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他们的情感处于饥渴状态,这时候的他们感到孤独,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寻找可归依的群体,这可以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苦闷彷徨,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在网上寻求安慰、刺激和快乐。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坦陈:“上网的过程中,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这样我就可以轻易取得在现实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我在上网的过程中,由于不需要验明身份,所以可以使我把自己的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也能够展示我人格在现实中以外的另一面。”

2.缺乏自制力

留守儿童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强烈,但他们的自制力较差,他们的身心发育也不成熟,所以一旦上网就会被网络上那些五花八门且新颖独特的游戏所吸引,很难抵制网上这些新奇刺激的信息所诱惑,本身道德责任感就不高的他们,因此,他们很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案例1:赵天明是我班的尖子生,初入学的时候成绩很优异,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般隔三四个月能轮流回来,他跟着外公外婆生活,一天晚上,突然很晚才回家,问他原因,他说给同学补课来。接下来的日子里,回家越来越晚,有时甚至彻夜不归,即使回家也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好像好久没睡觉似的,这时候他的外公外婆才觉得事情严重了,赶忙把他的父母叫回来。他的父母回来后到学校一了解才知道:他们的孩子已经好几天没去上课了,这几天一直呆在网吧里。这个曾经让父母引以为豪的孩子,如今却连续好几天逃课,作为家长也懊悔不已,家长以为经历过这次风波后,他能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可没想到,儿子一瞅空就跑去网吧,而且有时候成好几天的在网吧里,连饭都顾不上吃,直到最后辍学。

3.破罐破摔心理

由于升学的压力,亲情的缺失,父母的缺位,农村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亲情饥渴”状态,导致了这些孩子学习成绩差、纪律差等一系列的问题,他们处于孤立状态,遭到同伴的冷落,老师的不关注,从而让他们感受到了很强烈的自我否定感,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加上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也不理想,就“破罐破摔”,干脆脱离现实生活而投身于网络的虚幻。

二、家庭原因

俗话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个有问题的家庭,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模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李冬霞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留守儿童与非网络成瘾的留守儿童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严厉型家庭教养方式、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等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留守儿童的网络成瘾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调查显示,上网成瘾的孩子中有90%是因为家庭教育环节出了问题,其他原因只占10%。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失去正确的人生方向,其向上的潜能被严重的扭曲或挫伤。

1.父母无法对留守儿童的行为做出有效地指导

在对班主任教师及留守儿童进行访谈时,发现留守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水平普遍偏低,最高学历为高中,大部分都是初中水平甚至以下,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常年在外,为了方便与家人联系或与孩子交流,就给孩子买上了电脑,拉上网线,但远在他方的父母缺乏对网络的正确的认识,也无法对孩子上网的时间进行有效地监督、控制,更无法给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鞭长莫及。

2.有的父母长期与孩子分离,与孩子之间缺乏情感沟通

由于常年在外,在孩子的教育上,作为家长根本没有耐心,说不上几句就大发雷霆,管教方式简单粗暴,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当发现孩子沉溺于网络的时候,采用“权威式”教育方式,禁止孩子上网,此时的孩子正到了人生中最具有反抗精神的青春期,他们把父母通过电话传达的指令根本不当回事,继续我行我素,你让我往东我非得往西,一步一步地陷入网络漩涡之中而不能自拔。案例2:王晓,男,13岁,个高、体胖,六年级学生。调皮淘气并捣蛋,学习成绩中游偏下,做事坚持性弱,自我约束力差,课堂上从来不听讲的,坐不住,自制力超差,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说话,对于老师的教诲充耳不闻,我行我素,爱惹事生非,经常打架斗殴,许多同学是他的攻击对象,经常受到他的攻击。但我观察了解,这孩子的种种行为不是有意而为之。有些时候,这孩子不自觉地就做出了你意想不到的行为,最要命的是经常成一天地泡在网吧里,任凭奶奶爷爷磨破嘴也不愿意从游戏中下来,因为这个问题还曾在大庭广众之下与奶奶爷爷发生冲突,他平时在家在校有以下表现:1、学习缺乏主动性,经常不能完成作业,2、性格倔强、固执。经常打人,处事情绪化,易冲动,脾气臭,虚荣心较强。3、感情冷漠,上课经常嘲笑回答问题错误的同学,下课也是,不间断地去嘲笑同学,影响教学秩序。上课时坐不住,总是喜欢扭头或转身看别人在干什么。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5、喜欢泡吧,几乎天天去上网,上网时间从一个小时到一天不等,周末几乎吃住在网吧,经常逃课去上网。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原来他也是那么喜欢被肯定,那种无所谓的表现都是表象,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父母已经有两年没回来了,他很相信他们,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有了心事没人诉说,有了困难只能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因此,他开始迷上了网络,陷入了网瘾的漩涡而无法自拔,用他的话说:“我也不愿意回到现实中来,因为我在那里得不到肯定,得不到认同,得不到赏识,而这一切,我在网络中都能得到,我在游戏里面可以称王,在聊天中可以诉说苦闷,我为什么要走出来呢?”

3.有的父母就是对孩子一直有愧疚心理,对孩子采取溺爱式教育

家长觉得自己常年在外,好不容易回家又忙这里忙那里,感觉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过少,老有种亏欠孩子太多的心理,想用金钱来弥补缺失的亲情,对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一律满足,慢慢地就膨胀了孩子的贪欲却一发而不可收拾。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攀比,并且精力充沛,但又缺乏自制力,手头有了钱,同时又缺乏对资金的管理能力,他们会呼朋唤友地去消费,对于他们,最体面的最有面的消费场所就是网吧,久而久之,他们的上网时间越来越长,尤其当他们在网络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就越发地对网络形成了依赖,最终成为了网瘾少年。案例3:初三男生李某,成绩中等,父母离异后由父亲抚养,父亲是那种好吃懒做之人,常年在外,把李某交给了年迈的奶奶管教,奶奶岁数大,耳朵聋,因此李某经常哄骗老人学校要交这个钱那个钱,老人不懂,孩子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而李某拿到钱后,就会去网吧消费,从一天一小时到一天两小时,慢慢地到一天四个小时,等过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找别人代替父亲请假,说他病了,干脆就在网吧里“上学”,等我们发现真相的时候,孩子已经无法从网络中解脱出来了,父亲也因此懊悔不已。

三、学校原因

1.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视不足

留守儿童本来就处于青春期,对很多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接受能力强,但学校却未能重视这些孩子的发展特点,缺乏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进行积极引导,从而错失了教育这些孩子的良机。

2.学习压力过大

学校一味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进行传统式教学,忽视了教学效果,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这是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的背井离乡,辛苦劳作,给他们更多的反思教育,他们都想通过读好书来改变自己及家人的命运,这种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来,而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正好给留守儿童提供了释放心理压力、弥补自信心和满足感的平台。他们继续在网络中寻求自我,实现了自我价值,慢慢就会沉迷于网络,以致网络成瘾。

四、社会原因

1.社会宣传的负面影响

这几年社会大肆宣传各种网络传奇、网络英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留守儿童,他们幻想着能够成为一夜暴富的神话,也觉得自己可能通过网络得到第一桶金,为了这个虚无飘渺的梦想,他们把大部分的时间用来上网,最终沉迷于网络中而形成网瘾。

2.网吧管理混乱

政府对青少年网络的使用管理也存在着漏洞,根据对留守儿童上网状况的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网吧里上网,这些网吧我们称之为“黑网吧”,黑网吧里环境差,卫生差,但那里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这些黑网吧将法律法规视为儿戏,公然向中小学的未成年留守儿童开放,再者,社会对网吧管理措施不得力,相关法规执行监督缺位,为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网络中提供了客观条件。

3.网络世界的虚拟性诱惑着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现实中缺失关注,自卑心重,但在网络中他们找到了自信,在网络中不必要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可以在这虚拟的世界宣泄自己的不满,达到减压目的,这都会让留守儿童对网络的信任度增加,对其着迷,最后形成网络成瘾。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问题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各种各样,最主要的还是与其自身的自制力、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原因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对策研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也为今后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提供了依据,为促进我校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邵梅.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D].苏州:苏州大学,2010.10.

[2]谢永华.中职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3.3.

[3]薛纪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1.3.

[4]普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6.

[5]赵静.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干预研究[D].安徽:蚌埠医学院,2012.5.

[6]何丹娜.大学生网络依赖现状与干预措施研究[D].云南:云南大学,2010.10.

[7]王倩.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4.

[8]杨婷,李辉.网络成瘾分析及其伦理要求[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1.

[9]陈琳.试析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J].丝绸之路,2010.4.

网络的原因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成瘾 预防 干预

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将高等教育带进了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已融入当代大学生学习、日常生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造成部分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倾向,形成网瘾(网瘾(IAD)也称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IU),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控制障碍,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在众多网络成瘾者中,大学生是高发人群。网络成瘾给处于人生战略机遇期的大学生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也会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认真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并找到预防、干预、治疗网络成瘾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大学生沉迷网络既有外部社会环境以及网络信息量大、自由开放、虚拟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个性以及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原因。

首先,网络的互动性、虚拟性、全球性、直接性、全天候、高效率、低成本、方便性等特性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一是网络上有海量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二是网络沟通的便捷性,网络游戏的互动性、挑战性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在许多大学生的眼中,网络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游戏,它更是一种交友方式和与外界联系的渠道。

二是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以后,一般都有缺乏父母严格管教的一个“断乳期”,这段“断乳期”很容易促使一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中寻找心理归宿。同时,大学时期,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不再是传统的“家长式管理”,学生要在很大程度上进行自主管理,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容易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三是好奇心驱使。在网络世界里,有许多现实生活中没有的或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驱使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求刺激以应对单调、枯燥的大学生活。四是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寻求自我实现。大学生年轻,喜欢追求挑战等特点促使他们渴望寻求自我实现,当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很自然会转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来寻求补偿,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比如,很多大学生喜欢打网络游戏,并从游戏中获胜或者“升级”中获得成就感。

三是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网络成瘾的主观原因。根据针对在校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有超过60%的大学生网络成瘾大多是与他们性格和心理特点关系密切。比如说有的大学生性格孤僻且内向,又天性敏感,存在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这些都是容易出现网络成隐的导火索。首先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自控能力差,迷上网络不能自拔所导致。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是由于性格原因,或交际能力相对较弱,转而从网络上来满足情感需要,于是,容易沉湎于网络交友。对家庭关系感到非常不满意和较不满意的大学生也容易在网络世界寻求安慰,家庭的不稳定让心理还未完全成熟的他们感觉不到安全感,但他们又渴望安定,于是有的大学生将自己沉迷于网络中,寻求安全感。二是大学生渴望了解世界,争强好胜,想象力丰富,追求刺激和挑战,网络上隐藏着的大量不健康信息,甚至是黄色信息等,这些不健康信息能使他们的自我表现和猎奇心理得到充分满足,不知不觉便会沉湎其中。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商、人生观及价值取向等都会产生严重扭曲,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所以说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势在必行。高校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应当采用多方位措施,预防为主配合治疗和干预。

2.1 加强各种教育引导,建立预防网络成瘾的“防火墙”

(1)加强教育,在大学生内心筑起预防网络成瘾的“防火墙”,使预防网络成瘾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而非强制性外力防止,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网络成瘾所造成的不良后果,从心里树立起改变这一不良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两面性”,充分发挥网络积极的一面,使网络的强大功能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主动抵御网络上的各种不良信息。

2.2 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创造有利条件和网络成瘾者进行心灵沟通,通过谈话或活动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从而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使网瘾者明确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满足心理需要的合理途径;根据每个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问题、性格特点来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在人际关系、沟通能力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使他们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2.3 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干部的作用

一方面,辅导员应经常深入大学生中去,或者进入人人网等学生们经常访问的社交网络,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特别是要经常与班上上网比较频繁的同学进行交流,对于这类大学生要做到重点防范,并且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要不时召开班级会议,让班干部及全班同学进行监督,以互帮、互助的形式,进行帮带,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帮互助的学习和生活氛围,让网络成瘾者感觉到温暖,让他们明白不是只有在网络中才能得到心理慰藉。另一方面,一旦发现学生有网络成瘾苗头时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对于此类大学生要全方位关怀,同时进行说服教育和正确引导。

2.4 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大学生活充满乐趣

网络的原因第9篇

【关键词】 网络暴力;形成原因;治理对策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快速获取信息资源不可缺少的手段。尽管互联网有着诸多的优势,但其也产生了“网络暴力”这一有害的现象,并且这一现象在近年来有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网络暴力”会给当事人和参与者带来许多危害,并且这些危害不仅存在于网络世界,还会扩展到现实世界中,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不良的现象进行有效的治理。

一、“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影响越来越大的新的社会现象。但“网络暴力”的概念,却是备受争论,学界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事实上,“网络暴力”的“暴力”并不指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暴力行为。对于“网络暴力”的基本概念,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这样容易使其内涵和外延得不到准确的界定,从而产生错误结论。根据目前大多数学者的观点,网络暴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暴力是指网络上网民进行的一些暴力活动,如暴力影片,暴力游戏,网络盗窃等的暴力行为。而狭义的网络暴力就是指网络舆论暴力,是不特定的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用激烈言论和公布个人隐私的手段对特定当事人进行群体谴责和惩罚,从而对当事人造成人身、财产损失的不良行为。

随着网络影响的日益扩大,在互联网技术缺陷,互联网用户自身修养不足以及相关调控政策缺失等因素的作用下,网络暴力事件在网上呈现蔓延的趋势。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网络暴力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发生,但其作用的对象仍然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因此,它一方面给事件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另一方面也扰乱了网络环境,引发现实生活中的暴力犯罪。

二、“网络暴力”的形成原因

1、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等特点

匿名性和虚拟性是网络的突出特点。在以网络为载体的虚拟时空中,人们的行为不用像现实世界中那样为各种客观事物所制约,变得“非实体”化了。人们在其中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是保持匿名的理想场所,网络极大地鼓舞了匿名的互联网用户参与和推动网络暴力。此外,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民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己想要的信息。这虽然是有利于言论自由和思想交流的,但是也因缺乏对网民的有效监控而存在相当大的道德隐患。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自身的特点使得网络比其他媒体更能容纳人们的冲动与暴力, 因此增大了网络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

2、我国网民的结构特点

年纪较轻、学历较低是我国网民的突出特点。不少网民在网上表现出心理不成熟、情感脆弱等特点。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由于缺乏自我控制和冷静思考的能力而容易冲动,并容易受他人影响,从而产生从众心理。大部分的网民对发生的事物都渴望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较低的教育水平限制了他们做出客观、细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往往使他们无法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这促进了网络暴力的形成和扩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是网民缺乏法律意识和其自身的从众心理导致了网络暴力的形成。当网民在发表网络评论时,许多人υ鹑魏头律规定完全没有概念,他们实现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时候却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法律的不健全更加剧了网络暴力的蔓延。我国关于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非专用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如《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涉及到了保护网络中的肖像权、名誉权等。二是专门针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这种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虽然近年来我国关于网络的立法逐渐多了起来,但大多数都是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可操作性比较差,处罚力度也较小,无法对散播网络暴力的网民形成有效的约束。这些都导致了网络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

三、“网络暴力”的治理对策

1、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虽然是一个跨越全球的虚拟世界,但它毕竟还是存在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网络也必须要受到社会法律的约束。然而,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遭受网络暴力侵害的人却很难找到依法维权的合理途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在我国目前的网络环境下,要想找到网上不良信息的者是比较困难的,受害者找不到要投诉的对象。其次,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在依法维权的过程中往往缺少相关的法律支撑。最后,在我国现在的法律体制下,要想对网络暴力进行治罪,将会付出高昂的成本并且难度极大。因此,面对网络暴力的侵害,受害者往往求助无门。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必须加快速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让网络暴力受害者在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有法可依。目前,我国已经制订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使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基本上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但是,在网络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往往隐私权受到侵害,而处理这类侵害的时候能够援引的法律法规又很少,导致受害者无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面对这种窘境,我国也在加快关于隐私权保护的立法。事实上,我国可以制订一部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并在其中加上推行网络用户实名制的条款,使个人信息的披露和保护在法律的大框架内有序地进行。

2、推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上的新兴媒体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自由发声的平台,但网络新兴媒体匿名性的特点也是网络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要想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度,有必要推行网络实名制,因为只有这样网民的责任意识才能得到加强,才能够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事实上,为了促进网络信息传播朝有序化方向发展,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网络实名制,并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效。2012年12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明确规定了国家保护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网络信息,并进一步要求网络运营商在办理用户网站接入服务时要求用户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在推行网络实名制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相关技术水平,保证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确保个人的隐私不会因此而泄露。在网络新媒体的注册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方式,让网民自由选择用真实的名字还是虚拟的名字作为自己前台的名字,而在后台注册的时候,则要求网民必须提供自己真实的姓名等基本信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既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又能使网络舆论传播处于监督之下。

3、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了其自身的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网民的整体素质反映了这个国家网络的文明程度。我国网络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说明了我国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升。而网民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了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媒介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要想有效地提高我国网民的素质,必须从这五个方面分e入手,综合提高。从文化素质方面来看,低学历人口在我国网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互联网在低学历人口中逐渐普及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接触到网络,成为新的网民,这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来提高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提升网民素质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推进文化“扶贫”,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网络,开阔眼界,提升生活品位。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继承吸收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因为这是我们道德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分析现代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特点,参考当代道德规范的新要求,制订出一些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并让网民学习和遵守,让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和遵照执行。接着,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网民的法律素质。网络暴力事件之所以在我国频繁发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民的整体法律素质较低。因此,我们应该引导网民积极学习和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知法、懂法。媒介素质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指网民合理地享受大众媒体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体上的资源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媒介素质的目标是使网民成为能够善用媒体,对媒体上纷繁复杂的信息能够做出独立、正确判断的公民。我国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折射出了网民媒体素质的欠缺,需要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公民的媒介素质。最后,心理素质是指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特征的实际发展状态。为了有效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引导网民自觉提升心理素质,在网络世界中努力做到遵守法规、心中有责、尊重他人。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暴力事件也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频频发生,给网络环境和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我们只有采取多种手段对网络暴力进行综合治理,才能还网络和现实社会一片和谐。

【参考文献】

[1] 刘永华.互联网与网络文化[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 王菲.网络暴力形成的原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8)104-10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