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3 18:01:07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1篇

关键词:ERP PM 钢铁冶金

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如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把我国钢铁企业做大、做强,应用、开发ERP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方向,必走之路。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原意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进行计划,从而达到最优及最佳资源组合,为企业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本文将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为例,重点介绍一下ERP中的PM功能在钢铁冶金行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PM意为工厂维护,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全力推进PM系统,加强设备系统基础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负荷,制定设备的阶段性、周期性和防备性的维护计划,并对突发故障产生响应,提供故障诊断支持;记录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方便对设备进行最优化管理与维护,保证在线设备受控、高效、零缺陷运行的有力手段。

首先是检查。检查的主要方式就是点检,而检查的主体就是点检中心点检站的点检员。点检的基本流程如下:(1)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根据点检标准、点检路线自动生成点检计划。

(2)点检站点检员定期将点检计划下载到点检仪,并由系统自动提示点检所需的点检工具清单。(3)点检站点检员持点检工具到现场进行数据采集。(4)点检站点检员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对点检员到位情况及漏检率进行统计,以便对点检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同时系统还自动生成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和点检履历。(5)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当点检员根据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判断需要对点检标准进行维护时,进入PM三级系统数据维护管理流程对点检标准进行调整。(6)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则由系统将异常信息以自动方式上传到四级系统,如无异常信息,则转入步骤8。(7)上传到四级系统的异常信息直接进入点检异常信息处理管理流程进行处理(创建维修定单),确认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后修改点检异常通知并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信息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更新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包括简单处理、监护运行、日修、定修、大修、抢修、公司立项、非隐患), 由点检站点检员在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中将处理完毕的异常信息进行手工关闭。(8)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点检结果中是否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如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则转入步骤9,否则结束流程。(9)由系统自动生成给油脂任务单,进入给油脂管理流程。

其次是预防维护。预防维护主要包括高压预防性试验、继电器保护试验、防雷接地、特种设备检验鉴定的操作等。此处以防雷接地系统周期性试验计划管理流程为例:

(1)点检站点检员查看系统检验通知并向设备科报检测点。(2)设备科电气设备管理员汇总上报检测点到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3)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审核二级单位上报的统计表。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2,二级单位重新上报检测点;如通过则进入步骤4。(4)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根据防雷接地测试计划创建试验定单并排程。(5)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审批试验订单和排程,如果不通过则返回步骤4重新排程,如通过则进入步骤6。(6)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起草技术协议。(7)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和主管部长审核技术协议,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6重新修定。

第三,就是修理。修理的过程涉及到了点检员和维修员之间的接合,简单步骤如下:

(1)由点检站站长查看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上传的点检异常通知及系统外的点检异常通知。

(2)由点检站站长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

(3)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需要到现场去进行分析,如需要现场分析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4)由点检站站长指派点检员到现场去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意见反馈给站长。

(5)由点检站站长根据对异常信息分析判断是否需要事故抢修,如需要抢修,则进入事故抢修管理流程,否则转入步骤6。

(6)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为隐患故障,如果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7,如不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14。

(7)由点检站站长判断是否需要派工进行处理,如需要派工则转到步骤8,否则到步骤13。

(8)由四级系统根据隐患情况创建隐患缺陷及事故故障通知。

(9)由点检站站长确定隐患处理的方式,如果确定为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则转入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审批流程;如果为大修项目,则转入大修计划管理流程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如为日修处理则转到步骤11。

(10)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公司专项工程立项的项目是否审批通过,如通过则进入公司专项立项计划管理流程及公司专项立项执行管理流程,如审批没通过则返回步骤9,重新确认隐患故障的处理方式。

(11)点检站站长判断需要日修的隐患是否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如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进入定修计划管理流程,如不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转入步骤12。

(12)由点检站站长在系统中确认需日修处理的隐患的处理方式,并释放通知,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

(13)点检站站长判定为不需要发生费用的检修则由站长指派人员到现场简单处理或监护运行。

(14)由点检站站长将判定为需要抢修、大修、定修、公司专项工程立项、日修、监护运行、简单处理和不是隐患故障的异常信息在四级系统中进行处理方式的确认,并修改点检异常通知,最终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点检员在异常信息处理完毕后将异常信息进行关闭。

PM不仅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而且涵盖了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的范畴。点检员在编制点检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的同时,也要担当起及时申报备品备件以及对已有设备档案、文档及图纸资料的管理工作。

PM的应用,建立了多层次的设备安全运行体系,规范了设备基础管理,增强了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将点检责任落实到人,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控制事故,降低维修费用。

在势不可挡的信息化热流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开发ERP,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破制约企业发展和管理落后的瓶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未来几年是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黄金时期,将飞速步人信息化时代的轨道,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钢铁企业必走之路。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2篇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化管理模式,强调按系统思想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事务,以达到提高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的目的。为了适应系统化的管理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了戴明模型,即按照PDCA循环思想,通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和管理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监控和测量,发现问题,实施改进,实现管理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2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步骤

2.1系统策划系统策划的实施步骤,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和编制系统文件6个步骤。第1步:企业战略规划。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是做什么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何将企业的要目标、方针、策略和行动信号构成一个协调的体结构和总体行动方案第2步:企业信息化规划。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的优势、弱点、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发展阶段以及信息化水平所处的层次。开展企业信息化瓶颈分析,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现状,找到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点,增加决策的准确性,决策者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和瓶颈分析来确定适合企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第3步: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识别。其内容包括确定信息化管理系统适用范围、确定方针、目标设定与分解、所需资源分析等。根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确定系统适用范围,以指导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确定系统方针,以它作为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推进原则;设定系统目标,以明确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然后根据总的目标,明确各个阶段每个部门的目标,以保证企业总的信息化目标的实现。第4步:建立系统总体结构。参照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的方法,对识别出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过程进行分层归类,建立3层结构,分别为系统层、过程层和活动层。第5步:编制系统文件。根据建立的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文件也分为3层,其内容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记录的编制。系统文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有利于规范员工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水平,并为员工学习和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材。第6步:系统文件的评审。由企业系统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对系统文件进行评审,然后正式。

2.2系统运行在系统文件完成评审和后,系统运行的步骤,包括宣传、培训、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4个步骤。宣传、培训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部门领导和从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骨干人员。其主要内容包括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各种理念、技术和方法。组织调整和资源配置是根据企业战略规划中制定的企业业务模型以及信息系统规划中对组织、资源配置的需求,对组织进行相应的调整,对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以解决企业旧体制对信息化工作的阻碍。

2.3系统评价该阶段主要是对系统运行过程的监控,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审核、过程测量和监控、信息化效益评价、应急准备和反应。通过对运行过程的评审和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使企业决策层清楚地知道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和需要改善之处。

2.4系统改进根据系统评价的输出成果,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对系统运行过程提出过程改进意见,促使企业信息化水平螺旋上升,业务流程越来越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3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企业架构 信息化建设 TOGAF框架

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信息化不仅包括人、终端设备、系统平台、网络硬件、通用软件、应用软件以及数据库平台等内容,而且也包括先进的电力企业管理方式和业务操作流程。在当前的环境下,电力企业都在进行着快速的发展和变化,管理方式和组织架构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协调,更快、更好的实现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企业架构的基础理论

目前,电力企业的经营离不开现代信息化手段的支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信息化规划是否合理、是否正确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由于信息化规划涉及多方面的技术性、专业性问题,不容易掌控。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需要建立企业架构,来明确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指导和解释信息化建设规划。企业信息化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或称企业架构,它是有效平衡业务战略和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导并管理IT规划、设计和实施的一套理论、标准、方法和工具。企业信息化架构是在业务战略和信息化建设之间的平衡点,它主要具有协调性、前瞻性、动态性、全局性和规范性的特征,主要的框架包含Zacheman企业架构框架、TOGAF框架、IAF框架等。其中,TOGAF框架代表了架构发展的最佳实践,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信息化的行业标准,在放开性、认可度及使用率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本文选取TOGAF框架理论作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TOGAF模型如图1所示。

2 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EA)模型的建立

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合适的企业架构模型可以为信息化的规划、审批、实施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标准。针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模型建设的先进性、实用性、易用性的原则,以TOGAF模型的形式,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现状,构建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以TOGAF的ADM方法为基础,结合企业架构的思想与电力企业的管理实际,重新定义ADM方法的八个步骤,与此同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对每个步骤进行扩展,明确模型的含义,满足模型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3 电力企业EA模型应用的保障措施

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管理层还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障EA模型在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具体的保障措施有如下:

(1)与企业所有人员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所有员工的支持与维护。因此,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模型必须得到所有员工的认可,特别是管理层人员的认可。在此过程中,管理层可以以自己的权威积极调动所有员工参与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共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2)组织相应的团队来监控EA模型的应用

信息化建设的团队可以由信息化领导小组、实施小组及执行小组三个部分组成。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局,实施小组负责统筹EA模型的实施步骤以及实施路径,执行小组负责执行EA模型的每一个步骤。执行小组是EA模型的实施基础,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执行力度及执行效果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3)建立制度体系,规范架构模型的应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体系有利于保证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正常运行,即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来保证EA模型的实施,促进员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少犯错误。同时,该制度体系必须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4 结论

本文基于TOGAF框架设计了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实现的保障措施。本文所构建的电力企业信息化架构模型对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业务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4篇

1电力公司信息化可视化展示概述

信息化技术在电网的运行与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数字化的采集、加工、整理、分析、处理等实现对企业资产信息的整合优化管理以及共享,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的现代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江苏电力在2013年立项开发了企业架构可视化平台,针对当时的架构元模型对架构资产维护、架构管控、架构查询与分析等功能进行设计与开发。通过健全的企业架构可视化平台实现对公司业务流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信息化架构资产实现可视化展示,通过强化数据的架构处理,逐步优化和深化架构资产管理,完善架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实现对架构资产的全面监控管理。

2企业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的应用

2.1企业架构分析

该平台业务上可以将企业信息化架构资产划分为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在业务架构上,主要包括维护业务域、业务职能、组织机构、业务信息以及业务流程图等;应用架构则主要包括维护应用功能、组件功能、组件集成、应用服务、角色等;数据架构主要包括维护数据库、物理模型、数据主题、逻辑模型、数据集成等;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技术域、技术能力、软硬件系统的维护等。通过对业务流程、物理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进行属性、描述等的设计,为企业架构管理奠定基础。

2.2维护业务流程

我司建构的企业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能够通过拖曳图元实现流程图的快速绘制。首先,新建流程的名称、英文简称、中文简称、时间以及相关描述字段。接着鼠标双击活动就能编辑名称或是在活动的属性面板中编辑其属性信息。在该业务流程保存后就会自动创建同名步骤,用户可以继续添加步骤或是对现有的步骤进行业务信息、关联任务、功能末级等的定义。在属性面板添加关联岗位信息,只需要双击岗位就能完成岗位的关联。接着我们需要设置关联项目任务,建立起活动与项目任务之间的关联性,若操作默认流程,那么相应地项目任务将会自动关联到活动中,而且操作人员还能继续添加项目任务。然后为活动关联末级功能,默认关联到活动的第一个同步步骤上。最后,我们选中流程的全部或局部,点击鼠标右键另存为片段。这样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图绘制就快速的完成了,在下次使用时只需将其拖到画布中即可,直接可以复用片段中的结构布局以及内容。

2.3维护逻辑模型

首先添加数据主题,明确维护数据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关系,接着就可以导入逻辑模型,打开末级数据主题,点击导入菜单就可以弹出逻辑模型页面,点击确定后就开始导入。接着通过编辑逻辑实体、关联项目任务、关联功能末级、管理物理实体、关联业务信息等步骤实现对逻辑模型的维护。

2.4维护物理模型

通过添加数据库、导入物理模型图、关联项目任务、关联组件功能末级、关联逻辑实体实现对物理模型的维护,建立起物理实体与逻辑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为物理实体匹配同名逻辑实体。总而言之,该架构可视化展示平台实现对电力企业信息化资产的全面展示,有效保证信息化架构资产的实时动态化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5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信息化规划;基本要求;实施步骤

引言

企业信息化规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的基础上,诊断、分析、评估企业管理和IT现状,优化企业业务流程,结合所属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制定企业信息化的系统架构、确定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对信息化目标和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必须依据煤矿企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围绕企业的生产、人才、采购、成本、质量、营销、财务等业务建设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指导各单位运用信息技术,加快企业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工业化的进程,合理、优化地安排企业信息化有关的项目。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企业现有业务的计算机化,还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煤炭企业流程,进行信息化整体规划。煤炭企业信息化覆盖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它不可孤立地建立业务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和操作,实现信息采集、处理、适用过程的集成化。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准确定位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及主要部门业务的发展目标。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析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了解同类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状况;把握煤炭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现状和信息资源状况。根据煤炭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确定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其次,以层次化的结构设计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每一功能模块又可分成更细的层次。信息技术标准是对信息化总体架构的技术支持。通过选择或制定标准,使煤炭企业信息化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最后,对信息化总体架构中的各功能模块及相应的各项煤炭企业信息化任务进行评估计划,把它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项目。明确各个项目的功能、预算、时间等。按具体项目重要程度和煤炭企业财务情况做出安排

三、保障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得以顺利实施的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信息化规划涉及的技术难度较大,内容较多,规划的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保证规划按时、保质、保量进行,煤炭企业应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建立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建设机构可分为领导决策层、企业信息化组织协调及技术支持层和实施执行层。1)煤炭企业信息化领导小组。他们为领导决策层,从全局上权衡、协调、审定、决策以及组织企业信息化实施;保障实施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所需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为煤炭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营造良好环境。2)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牵涉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必须设置一个组织协调煤炭企业信息化办公室来负责日常的工作。3)专家组。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工程技术以及先进的企业管理技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专家组要有本企业专家,同时,还必须邀请社会专家、IT专家与经营管理专家以得到智力支持,共同组成专家组。5)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组织。实施执行组织要按照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和进程,具体分为多个项目小组。项目组是实施执行小组的执行单元,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选择若干专家和业务人员组成。项目组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项目负责人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人物,要选拔德才兼备、威望高、信息工程技术过硬、又有经营管理经验的技术干部担任。

2、制度保证

1)煤炭企业管理措施保障。采取强制措施清除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各种障碍,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2)建立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主要制定和规范煤炭企业业信息化的评审制度、实施模式等保障制度。3)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在煤炭企业中稳定一批懂企业管理又通IT 的中坚技术力量,特别是选择几个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精英,他们在信息化规划中能发挥重大作用。煤炭企业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信息化规划建设队伍。

3、技术保证措施

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及我国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态,吸取各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教训。如:一些应用系统分别找不同的合作伙伴分散开发,缺乏统一的控制和协调机制,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要选择几个长期的IT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联盟。另一方面,针对煤炭企业信息化各个应用系统,由项目实施小组与会同相关部门编制面向不同使用者的培训计划,并负责培训,如:面向全体使用人员的使用培训、维护培训和面向领导和管理干部技术业务培训等。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是长期的工作,信息化规划是这一工作的指向标,通过信息化规划可以确定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中长期目标和步骤,通过分阶段实施来降低信息化工作的风险。只有做好全面、细致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准确把握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战略层面上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年松,曹维运.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6篇

[关键词]用友 ERP 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60-01

用友ERP管理系统是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使企业业务财务数据统一化,全部在线处理,使数据信息共享。其核心是由会计核算向财务管理转移,注重了业务对财务的影响和财务对业务的控制,系统也从原来独立、封闭的系统发展到完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中,实现了与其他管理系统的集成,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技术、IT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将专业财务知识和最新经营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以适应集团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一、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及运行情况

1、工厂、车间核算子系统

工厂、车间核算子系统包括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两部分。统计核算按工序统计各种零部件的完成数量。为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领料单、入库单的录入, 建立工厂、车间在产品统计台帐。工厂区长、车间主任能随时掌握各工序的产量完成情况、生产计划执行情况、在制品、零部件控制情况、计算材料利用率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为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奠定了基础。

2、成本核算子系统

系统能够完成产品或零部件标准成本的制定, 计算入库产成品或自制半成品的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 能够从价格成本差异和用量成本差异方面进行控制, 为企业分析生产成本提高或降低的原因提供了详细资料。责任成本法是在标准成本法的基础上,扣除不可控因素,确定其目标成本。作为对工厂、车间考核的依据,由于剔除了不可控因素, 使企业对工厂、车间生产成本考核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将成本控制真正落实到工厂、车间、班组和个人,使经济责任制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3、财务管理子系统

财务管理子系统除具有其它财务软件所共有的功能外, 解决了各子系统与财务子系统的衔接、计算机自动编制凭证等技术难题, 使ERP 与财务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架起了财务信息与物流管理信息的桥梁, 为实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用友ERP的财务管理系统实施与管理必须分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要建立一支ERP实施和管理的核心梯队,该梯队由核心团队(该团队核心人员至少包括ERP实施负责人、ERP技术责人(最好由软件提供方提供)方、财务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库存管理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生产部负责人)和二元梯队(由ERP核心人员领导的小团队)。

第二阶段是ERP软件培训。该培训主要是针对ERP核心管理团队的培训,使每一位核心团队成员对ERP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经过ERP培训后,ERP核心梯队根据集团企业的管理要求,设计ERP实施与管理方案和确定ERP管理的岗位及其权责(由二元梯队设计)。

第三阶段是ERP实施与管理核心团队根据集团企业管理要求制定ERP实施方案,并结合ERP实施方案应用ERP软件的“客户化工具”设计基础参数。ERP软件参数设计必须具有集团企业ERP管理的全局性,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到下一阶段(ERP模块实施)的实施是否符合原设计的管理方案,它直接关系到ERP管理应用效率(协作与ERP管理了率);

第四阶段是ERP模块实施优先步骤。ERP模块实施应遵循由易到难, ERP财务系统(包括总账、现金银行、应收管理、应付管理、报账中心、存货核算、固定资产功能模块以及预算控制、责任中心的考核、成本管理及资金管理功能模块)、人力资源系统以及集成数据管理中心(IUFO)是实施的第一步骤,因为这是ERP的一个基础系统,也是ERP实施与管理最容易实施的一块;实施的第二步骤是供应链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上两大步骤所涉及的ERP软件模块是ERP应用的核心模块,也是比较容易实施与管理,有能力的集团企业建议合并在一块实施;实施的第三步骤是生产制造系统、电子商务以及商业智能,这一步骤所设计的ERP三个子模块,建议根据ERP实施与管理方案独立实施与管理,待上述各模块运行成熟后再并入到ERP系统。以上ERP实施步骤可分批独立实施并试运行,从中发现问题并改善,可根据集团企业管理要求试运行成功后正式实行集团企业ERP上线运行。

第五阶段是从ERP实施与管理核心队员中选出合适人选建立集团企业ERP日常维护团队,以维护和优化集团企业的ERP运行。

三、用友ERP 管理软件在企业运用的成效

对于企业来说,应用ERP 的价值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提高效率和效益,它是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的有力保障。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必然对ERP 系统有新的期待,新期待的实现一方面来自ERP 软件的完善、升级,另一方面来自对已有功能的挖掘、利用。ERP 系统的完善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需要成功企业提供好的做法来丰富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用友ERP-NC 管理软件虽然在企业在运用当然有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第一、大大降低工作强度,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电子化和自动化是用友ERP-NC 管理软件在企业运用中所体现出来的优势,它使得员工更快、更好、更简便、更轻松的处理企业内部的信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的工作效率。第二、更好地进行实时控制、集中管理。用友ERP管理软件利用对账套的管理,对企业的内部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使企业内不同的账套都能得到安全保障。第三、增强规范化操作、加强统一的会计政策。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财务信息必须使会计科目和编码的编制、会计账簿的设置和会计报表的格式,企业内不同的产业领域都实现统一,不同子公司的会计政策实现一致,规范财务业务,而用友ERP-NC 管理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运用中都有体现。

结论

中国市场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 要求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最突出的就是要打造企业自己的ERP 系统。ERP 即企业资源计划(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强大的ERP 系统能使财务管理控制和业务紧密联系起来, 使计划、预算、监控、分析的触角伸到企业各个职能部门的末端, 为企业运作提供决策支持。本文研究了基于用友ERP的财务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7篇

一开始,是在工业领域形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并且随后获得了发展。当前,在商业领域也已经出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的传输数据信息对于商业领域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因为当前企业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会使用不一样的传递信息的产品,这些产品参差不齐。这就给传输数据以及通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进而就会导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营成本提高。因此,未来在建设和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一点形成重视。

2应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发展问题的相关对策

2.1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统一独立平台建立起来

如今的企业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上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企业而宜,企业不同,那么相应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也会各异。这样的话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成本,同时还会对企业的长足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要对技术环境这一难关加以突破,有计划并且有步骤的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方案设计出来。首先,在进行设计之前,专业的设计人员应该要研究设计的行业以及用户特点,进而将开发目标确定下来。第二,对设计方案进行确定,方案必须要涉及到运行、实施以及维护等每个步骤的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前预算好运行时间以及运行成本,必须将它们控制在企业运行范围内[3]。同时还应该对终端客户的不同需求以及商业项目的运行特点形成重视。第三,要做到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统一独立的平台建立起来,最终促使企业运行成本得到降低。

2.2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建立起来

系统建立起来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能够保证企业之间可以安全以及准确的进行信息交流。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包含企业管理、技术监管以及设备控制等诸多步骤,如果要将合理地将资源配置到这些步骤当中,就应该利用网络将这些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有效的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通用网络系统建立起来,快捷并且高效的交换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优化整个企业并促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2.3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数据标准对接建立起来

信息的标准化对接得以实现主要依靠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数据,当然只有建立起数据标准对接,才能够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更加高效和安全的传递信息。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完美对接程序接口,进而减少工程开发费用及时间。

3结语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8篇

1、低成本通用化策略

必须针对中小型制鞋企业融资较困难、资金周转慢、人员能力素质较低的特点严格控制企业投入成本,筛选成本较低、通用性,易于推广的数字化技术,以满足应用需求和提高效率为标准。在企业资金允许下尽可能选用通用的设计开发软件如Corledraw、Photoshop、Illustrator、Rhino等数字化软件,确定较低的数字化的硬件配置,如电脑、打印机、切割机等。

2、科学的产品开发策略

要针对中小鞋企内设计开发室的工作流程对各个阶段展开分析,看哪些环节需要数字化技术协作。要改变传统的作业方式,在科学的设计思想指导下,运用价值工程、结合信息采集、电脑绘图、虚拟仿真等数字化技术,研究面向鞋靴产品开发的设计方法。

3、标准化与资源共享策略

产品与信息都要标准化,在鞋靴产品开发中要利用相似性原理,建立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体系,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已有款式资料,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一个完整的产品必须有完备的鞋楦、材质、设计图、样板、工艺技术流程、样品等资料。CAD应用中要有统一的信息描述与格式标准化,以便于设计人员交流。遵循共享策略,基于计算机技术及企业局域网,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密切协作,加速产品开发过程中信息的传递,避免大量重复工作,尽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4、作业优化与适度二次开发策略

在通用软件基础上必须结合企业开发流程进行作业优化,形成相对固定的高效的流程与方法。对通用软件做不到的要适度选择一些低成本的制鞋专业软件。另外通用软件还可以运用批处理、宏插件等简易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拓展,精简优化,延伸通用软件平台的功能,改造成专业性的软件,以更好的适应制鞋行业需求。

中小型制鞋企业数字化产品开发平台的构建

中小制鞋企业自身的发展参差不齐,跨度很大,要构建一个数字化开发的平台适合所有中小型制鞋企业是不可能的。这里笔者提出一些应用平台的构建方案,不同规模、层次的中小制鞋企业要切实根据自身的实际来加以选择应用,不可盲从。

1、鞋靴流行资讯采集平台

对流行的捕捉和市场动向的把握,是制鞋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而这些都得依赖于信息的收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集图、文、声、象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之与制鞋行业相结合,用于采集市场信息,将使鞋靴产品开发产生深刻的变革。设备:2d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软件:photoshop等;目的:建立资讯库,为数字化开发法的进一步应用作铺垫。我们采集的流行资讯主要包括鞋楦、鞋跟鞋底、材质、款式和装饰件,具体采集信息详情见如下:(1)鞋楦、鞋底与鞋跟库(分开独立建库)获取方式1:拍照照片、ps处理,侧视图、3/4视图,jpg格式;获取方式2:楦厂或底厂提供3d文档、转换格式为mod、igs格式。(2)材质库获取方式:拍照照片、扫描图片ps处理;要求:jpg格式,大小1280*1280像素,有图案的尽可能四方连续。另外所有文档名称要合理编号以便识别。

2、款式设计与配色平台

鞋靴款式设计与配色是鞋靴开发的主要内容,中小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创新设计能力不足的问题,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以提高中小制造业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意义不言而喻。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Coreldraw或illus-trator、pontone色卡电子版;内容:绘制矢量款式图鞋面鞋底饰件完整、侧视或3/4视图、实色填充必要时加图案纹理;步骤:导入jpg鞋楦鞋底作参考———绘款式线条———拆分色块———填充标准pontone色———加纹理色———加装饰件、缝线———加简单明暗关系。

3、数字化仿真平台

做效果图达到仿真效果可以更方便迅速的与客户进行沟通,由于可以跳过样品制作环节,这样就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也可以省掉制作样品的人力与物力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仿真一般都是指3D的,但结合中小制鞋企业实际,我们这里分成2D仿真与3D仿真两块,由于难度复杂程度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实际灵活筛选。(1)2D成品效果图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photoshop;内容:绘制鞋靴成品完整的效果图、结构比例准确、材质真实,明暗处理得当,比较有立体感;侧视或3/4视图,必要时添加局部视图;步骤:导入ai或cdr制作的款式线稿———拆分部件色块———填充导入真实材质———处理部件上下层镶接关系———添加针车线迹———加装饰件———处理明暗立体关系。(2)3D成品仿真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Mindcad演示版软件或带制鞋插件的rhino(犀牛)、photoshop;内容:基于3D鞋楦,直接进行3D鞋款仿真,后期可以调入photoshop添加装饰,作进一步处理;步骤:打开软件支持的3D鞋楦并做展平面———在鞋楦上绘款式线条———拆分部件设置厚度上下层关系———填充材质———选择合适角度进行3D渲染生成图片———添加线迹———导入到photoshop里面———添加鞋底装饰件做后期处理等。

4、样板采集与鞋样开板级放平台

鞋靴样板是产品开发中的重要资料,手工制作样板准确性和规范性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用数字化软件辅助,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制板效率,而且文档便于保存,将来再开发类似款式时,不需要重新开始,在原有基础上作简单修改即可完成样板制作。级放方面更是手工没法比拟,可以提高几十倍的效率。(1)样板采集与级放设备:扫描仪或数字化仪、打印机或切割机;软件:Ruizhou或ai、cdr;内容:把手工制作的样板扫描识别或直接用数字化仪输入电脑;步骤:扫描样板———瑞洲或ai、cdr导入扫描样板———用钢笔工具分段描绘(也可以直接把位图是量化)———设置级放规则(在ai、cdr里面需要重复复制并长宽分别改变比例即可)———级放、打印或切割。(2)样板采集与级放设备:扫描仪或数字化仪、打印机或切割机;软件:Ruizhou或ai、cdr;内容:把鞋靴展平面或模板扫描变为是量化图形,在电脑里直接绘制款式线、拆板、取跷、级放;步骤:扫描展平面———瑞洲或ai、cdr导入扫描展平面———用钢笔工具分段描绘———在展平面上绘制款式结构线条———拆板———个别部件取跷——设置级放规则———级放、打印或切割。

5、排刀算料平台

排刀算料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浪费,相比手工要更准确,效率更高,也是中小制鞋企业数字化应用的重要内容。设备:电脑、打印机;软件:瑞洲级放算料软件recost;内容:利用电脑计算生产一批鞋子的用料,并给出报表和每个部件的排刀示意图;步骤:导入开板级放平台所生成的样板(dxf格式)———设置鞋子生产的数量和浮动量———设置部件的下料方向和排板要求、刀间距———生成排刀图和用量表———打印用量表和排刀图。

6、工艺流程设计平台

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步骤第9篇

关键词: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 项目教学法 项目设计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这对从未接触过企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果均有待提升。而“项目教学法”的“干中学,学中干”和“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正契合了《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课程教学的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的掌握与提升均起到积极作用。

一、课程定位

《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其教学重点应从本科院校或计算机专业的系统设计开发等转向更为贴切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需求的系统的操作与使用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完成由连锁企业总部信息系统、门店信息系统、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与客户信息管理等四个主项目构成的若干学习任务。理解信息系统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了解连锁企业信息系统构成和主要软件,掌握总部、门店和配送中心等重要的信息系统操作方法,通过实验熟悉相关的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为今后的社会工作做好准备。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课程设计思路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高职大学生相对基础较差,在学习《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时所必备的计算机和企业理论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使得无法从较深层次理解系统操作与设计的内涵;另外,高职学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对问题的认识缺少直观性,同时,对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也缺乏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明显缺乏兴趣。

2.课程方面。《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属于交叉性综合课程,需要掌握信息系统的具体操作,又要求利用系统进行相关的管理决策。因此,课程内容具有高度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特征,要求学生在连锁企业相关理论方面及计算机技术方面有较高水平,课程的学习具有较高的难度。此外,课程内容与企业和社会实际不贴近,学生感觉学习很抽象、空洞和枯燥。结果是学校课程教学与专业建设不一致,学生学习所得与考试成绩不一致。

3.教学方面。高职学校的教学设备、师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在系统采购、数据升级方面投入不足,使得学生面临无系统操作的尴尬局面;此外,系统理论与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得教师在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师资方面明显跟不上技术的更新。高职院校教授信息系统的教师大多非信息系统专业出身,懂技术的不懂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懂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不懂技术,教师力量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二)课程设计思路

1.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遵循项目导向的教学理念,按照连锁企业的实际工作设计教学的过程。知识技能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结构,按照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这一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知识技能,并发展职业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培养了人才。

2.在课程实施设计中,以适应“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主。在教学中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的理念,按照“项目教学法”设计和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活动中让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注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通过小组同学的交往、交流和相互协作,实现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创新发展相同步,实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无缝连接。

3.在效果评价设计上,以学习目标成为评价标准,过程考核为主要方式。以任务完成情况为评价主因素,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强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每个项目就是企业中的一项真实工作业务,每个任务就是该项业务的一项具体工作。教学内容不按理论知识体系排列,而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为线索排列,并在实践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传授,真正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企业是如何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员工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和素质。通过学生完成情况,也可以很直观地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将提高学生对任务问题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能力作为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教学要求及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连锁企业门店、配送中心、总部等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与操作以及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原则,结合《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管理》课程特征和企业实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如下教学项目,以供学生学习与操作。

(一)连锁企业信息系统认知

1.教学目标。(1)能采用合理的调研方式,搜集连锁企业信息;(2)能建立连锁企业信息系统架构;(3)能分析不同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2.项目设计。项目一:连锁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的调研。项目步骤:(1)确定调研活动需采用的方法;(2)选择两家连锁企业进行走访,记录它们的规模和使用信息化度;(3)根据调研结果,分析两家企业信息化的差异及其原因,撰写调研报告。项目二:参观连锁超市信息系统运用。操作步骤:(1)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1名带队教师带领至连锁超市;(2)讲解连锁超市信息系统构成及其相应功能等知识;(3)要求学生现场观察超市信息系统的作业流程并记录;(4)回校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5)最终明确连锁企业信息系统构成及其运行状况。

(二)连锁门店信息系统

1.教学目标。(1)会操作pos系统;(2)能制作会员卡和积分卡;(3)能使用后台管理信息系统;

2.项目设计。项目一:pos机的使用。项目步骤:(1)pos机的初始设置;(2)将班级同学分组,一组模拟顾客,一组模拟销售人员操作pos机;(3)记录pos机使用结果;(4)根据操作过程,讨论pos机使用易出错的部分及其改进措施。项目二:会员卡与积分卡的制作。项目步骤:(1)安装会员卡与积分卡制作软件;(2)使用软件,根据要求制定不同类型与标准的购物卡;(3)讨论制作过程中易出错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项目三:后台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项目步骤:(1)登录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分析其模块构成;(2)基于软件环境下完成后台管理的各项作业;(3)绘制后台管理信息系统作业流程。

(三)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1.教学目标。(1)会制作商品条形码;(2)能使用条形码识别设备检查条码制作结果;(2)会操作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

2.项目设计。项目一:参观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操作步骤:(1)将班级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带队教师带领至连锁企业配送中心;(2)讲解配送中心信息系统构成及功能等知识;(3)要求学生现场观察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作业流程并记录;(4)回校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5)最终明确该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运行状况。项目二:条形码的制作。项目步骤:(1)根据要求按照相应的条码编制软件并进行安装;(2)根据商品的性质安装条形码规范对条码进行设置;(3)按照要求打印出条码;(4)使用条码扫描系统对条码进行扫描和识别。

(四)连锁企业总部信息系统

1.教学目标。(1)能运用进货信息系统;(2)能运用销售信息系统;(3)能使用进存销系统收集与分析决策所需的数据与信息;(4)能合理使用决策支持系统做出相关决策。

2.项目设计。项目一:进销管理系统的操作。项目步骤:(1)登陆连锁进销管理系统,分析其模块构成;(2)基于软件环境下完成商品进销管理系统的各项作业;(3)绘制商品进销作业流程。项目二:商品进销存统计与分析系统操作。项目步骤:(1)登陆连锁商品进销存统计与分析系统,分析其模块构成;(2)基于软件环境下完成商品进销存统计与分析系统的各项作业;(3)绘制商品进销存统计与分析系统作业流程。项目三:总部决策支持系统的操作。项目步骤:(1)登陆连锁企业总部决策支持系统,分析其模块构成;(2)基于软件环境下完成总部决策支持系统的各项作业;(3)绘制总部决策支持系统作业流程。

(五)连锁企业电子商务与客户信息管理

1.教学目标。(1)能分析建立连锁企业电子商务战略;(2)能操作电子商务平台;(3)能使用客户信息系统;(4)能通过客户信息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客户关系管理;

2.项目设计。项目一:模拟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项目步骤:(1)按照角色将班级学生分为9个小组;(2)登陆电子商务平台;(3)赋予不同角色相应的权限;(4)进行电子商务的相关操作;(5)讨论电子商务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项目二: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项目步骤:(1)登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分析其模块构成;(2)基于软件环境下完成客户信息管理系统的各项作业;(3)绘制配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作业流程。

(六)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价

1.教学目标。(1)会选择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绩效的评价指标;(2)能进行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的评价。

2.项目设计。项目一:调研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绩效评价的指标。要求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调查配送绩效的评价标准,并讨论各个指标的内涵。项目二:连锁企业信息系统绩效的评价。操作步骤:(1)将班级学生5-6人分为一组;(2)给定一家超市信息系统经营情况资料;(3)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评价该配送企业的绩效;(4)进行班级讨论。

四、教学考核

考核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压力与动力,因此设计出与项目驱动法想适应的考核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以传统的考核方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环节相结合、平时与期末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多元考核方式。在考核具体操作方面主要有平时考核、项目考核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内容,作为课程成绩评定依据,三项成绩的权重分别为20%、50%和30%。

(二)课程考核重点在于项目考核

根据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和工作态度进行评定,具体包括项目分析成绩和任务完成结果成绩。

(三)课程考核范围

包括本课程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外,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责任纳入考核范围,以引导学生注重综合职业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戈,王洪海.基于项目驱动的”管理信系统”课程教学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李红霞.项目驱动式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

[3]纪贤标,邵哲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8.1.

[4]寇长华,曾琢.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M].科学出版社,2012.6.

[5]李晶.面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