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4 14:53:38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1篇

关键词:马克思人学;虚拟生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45-02

一、问题的缘起

互联网是目前最流行、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性的信息网。自20世纪80年代揭开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到如今,互联网络在中国得到了迅速普及和运用。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 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1]数据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互联网的运用普及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次革新,它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时空观念,也改变了工作和生活的方式。这影响着作为主体人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人们有了现实和虚拟两个不同的生活世界,并在其中来回转换。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互联网为何构成如今人自身发展的新形式——虚拟生存?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否会带入虚拟的世界中?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有什么区别?人在虚拟社会中如何生存?虚拟生存有何特点?虚拟生存条件下人如何发展和怎样发展?诸如此类的问题日益凸显。

可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虚拟世界与人的发展关系是一个关涉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时代性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不可逆转的宏观背景和趋势。“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虚拟生存不仅提出了人的发展的时代性问题,而且也为马克思人学提出了新的课题与难题。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探讨虚拟生存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和前瞻性问题,这不仅是时展的理论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兴起、运用和普及以来,国内学者就从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虚拟生存及其相关问题展开研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我国学者们除了从上述角度研究和关注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有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思考,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如金枝著的《虚拟生存》、张怡等著的《虚拟认识论》、张明仓著的《虚拟实践论》、周若辉著的《虚拟与现实:数字化时代人的生存方式》、曾令辉著的《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贾英健著的《虚拟生存论》等。在中国知网中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虚拟生存”为题进行模糊查询,相关期刊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共有175篇。

概括而言,目前国内学者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虚拟生存何以可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随着互联网运用和普及,虚拟生存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生存现实,并且它作为现实生存的延伸和拓展正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与必需。大多数学者是从虚拟生存的生物学基础、技术基础、人学依据、根本途径等方面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做出回答。如认为“人的未特定化和未完成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人的超越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内在主体依据;实践是虚拟生存产生的根本依据与途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的发展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关键因素”[2]。

(二)虚拟生存的概念界定

要界定“虚拟生存”,首先要对“虚拟”这一术语给出解释,学者们对于“虚拟”的理解见仁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学者张明仓提出的,他对“虚拟”做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认为广义的“虚拟”是指人借助于符号化或数字化中介系统超越现实、观念地或实践地建构“非现实的真实世界”的能力、活动、过程和结果;狭义的“虚拟”是指当代语境中的“虚拟”,特指当代的数字化的表达方式、构成方式和超越方式,是我们时代的数字化的生存方式、发展方式和创造方式[3]。

关于虚拟生存的概念,学者们是从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的关系中得出答案的,虚拟生存是人们在互联网上所从事的活动及行为,它离不开现实生存这个基础,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是指相对于人的现实生存又超越人的现实感觉的人的生存活动,它是在去除了人的物理实体特征,并将其浓缩化为数字化符号后,以集合体的形式而存在于虚拟时空中的一种社会性的文化生存样式。”[4]有学者认为“首先,现实生存决定虚拟生存,虚拟生存相对独立于现实生存,不是现实生存的翻版,而是对现实生存的丰富,虚拟生存对现实生存也有危害,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5]。总之,学者们认为虚拟生存离不开现实生存,它是现实生存的延伸和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虚拟生存的特征

虚拟生存作为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它与现实生存既有联系,也有不同于现实生存的特点。关于虚拟生存的特征,有学者认为“超越性便构成人之虚拟生存的本质特性,第一,虚拟生存的超越性首先表现为实践上的超越性;第二,虚拟生存所体现的不仅是对现实生存本身的一种超越,更是对现实生存的类意识上的超越性”[4]。除了本质特征,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有三个特点:时空观的变迁;个体身份和角色的转变;个体真实自我和潜意识需求的实现。”[6]有学者认为“人的虚拟生存方式和现实生存方式根本不同:首先,生存的虚拟性;其次,生存的模糊性;再次,生存的全球性;最后,生存的裂变性。”[7]

(四)虚拟生存的矛盾

虚拟生存的出现给人的生存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出现了二元生存的现象,给我们的现实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因此,虚拟生存的内在矛盾冲突是“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人性与技术的冲突;智慧的缺失和生存的不确定性的危机。”[8]有学者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方法梳理虚拟生存所包含的内在矛盾,认为其矛盾有“真与假的矛盾;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身心关系的矛盾;主体间的矛盾;生存超越与生存责任的矛盾。”[9]

(五)虚拟生存的前景

虚拟生存的出现使得马克思人学思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无疑会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及其当代应用价值等方面产生推动作用。如何在虚拟条件下进一步阐发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方式思想已成为学术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学者都是从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入手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如认为“应该在马克思人的生存方式视域下正本清源,不可忽视‘虚拟生存’的积极意义,同时不可低估‘虚拟生存’的不良影响,认为‘虚实和谐’是当下人的生存方式的价值趋向。”[10]有学者认为“虚拟生存的未来之路是追寻虚拟生存中人的价值意义;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对自我的重新界定。”[8]

综上观点,国内学者从各个角度对虚拟生存问题进行了不同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学者们大都是从一般的哲学视野层面上对虚拟问题做出探讨,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将虚拟问题和马克思人学结合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比较少。第二,对虚拟生存的本质、主要特征等问题的概括等还停留在一般化、表面化、外在化的描述上,没有深入结合哲学进行思考。第三,对虚拟生存的存在基础缺乏应有的重视。第四,学者们大都只是揭示了虚拟生存的二元矛盾,对解决虚拟生存困境的出路和方法分析得不够深入。第五,关于虚拟生存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在有别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对于国人在虚拟世界中所面临的生存境遇问题以何种发展观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揭示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学者们缺乏应有的重视。

三、马克思人学视野下虚拟生存哲学研究的价值

综合国内学者研究可知,如何使人的虚拟生存合理化,促进人的虚实和谐发展,寻找虚拟生存的未来出路,是当前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从以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为目的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对虚拟生存哲学展开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有助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视野。虚拟生存问题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层次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这种新的生存方式的关注,以马克思人学生存论的角度对虚拟生存进行深入的概括和反思,有助于加深对“生存”这一概念的理解,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生存观,进而拓展马克思人学的研究视野。

2.有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针对虚拟生存这一现象对人的自身生存状况诸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实现以及人的自由发展等问题带来的影响,全面、系统地探讨在这一生存背景下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论、本质论、发展论的内容,有利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相关理论,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实践价值

1.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开展对虚拟生存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虚拟生存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问题的理解,而且也能为我国制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各项政策贡献绵薄之力,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对虚拟生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通过对虚拟生存问题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的种种分析,可以帮助人们明了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正确利用虚拟技术的正面效应,提高人们实践创新活动的理性自觉,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向正确轨道迈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11.

[2]孙余余.论人的虚拟生存的生成[J].齐鲁学刊,2011,(4):80.

[3]张明仓.虚拟实践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0.

[4]贾英健.论虚拟生存[J].哲学动态,2006,(7):27.

[5]吴宁.在虚拟生存和现实生存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1,(4):48.

[6]侯锋.浅谈虚拟生存的特点及其超现实性[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69.

[7]张昱.论虚拟条件下主体的生存方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82.

[8]倪志娟.对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J].学术论坛,2002,(3):32.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2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本;衍生金融商品;电子货币;网络银行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

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按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相对论,没有投资于实体经济企业,不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求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则银行借贷的货币资本也应列入虚拟资本之列,银行借贷活动也是虚拟经济活动。银行借贷活动关系的载体是借贷契约,借贷契约与实体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但银行作为“存款者的集中和贷款者的集中”,其增值能力又不完全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取决于社会经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虚拟资本的银行借贷资本,处于第1类虚拟资本和第2类虚拟资本之间,可称作准第2类虚拟资本。

金融衍生商品是在前三类金融原本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比如金融资产证券,便产生于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贷款资产证券化使得债权债务关系起了变化:证券化以前,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双向的、个别的。证券化以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使得债权债务关系集合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债权人是广大的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债务人不是个别的借款人,而是集合的借款人。这样,证券化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证券与个别经济过程的关系不直接。由此我们把它称作第4类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的期货、期权交易,其对象是期货、期权合同,由于买进与卖出的合同能够抵消,不必在合同到期时实地结算、交割某一种金融资产,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不必在实际结算时,真正拥有这种商品,只是根据其价格的涨落支付差额。其增值能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预期,可以说这类交易完全与实体经济过程无关,由此我们能够把这一类交易活动称作第5类虚拟资本。把虚拟资本从而虚拟经济作以上的划分,表明在当代,虚拟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独立于实体经济过程。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别于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因素。虚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2.电子货币的兴起,对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1)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银行,它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储蓄与投资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并获取大量的金融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电子货币的出现,使90%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大大提高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这个速度相对于20年前大约有3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年的8:1上升到20:1。(4)货币电子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成本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最优的利率和汇率。

3.网络银行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虚拟经济不能不关注网络银行。1995年10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只有10人,1996年存款达1400万美元,估计1999年存款金额达4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家金融机构推出了网络业务。据调查,在2000年以前,有16%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网络银行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是:(1)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而必须推出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业务。(3)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中国台湾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分以上,就可获得60万元以下贷款。(4)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不仅需要银行家,而且需要经济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模型,预测发展趋势,成为金融世界的先知先觉者。当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要受到制度环境、投入成本、运作条件和法律保障等约束,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理念的更新,网络银行在虚拟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时俱进。

虚拟经济源于经济主体又超越原经济主体,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缩短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信息掌握、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李晓西、杨琳,2000:《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财贸经济》第6期。

刘立达,2000:《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金融研究报告》第11期。

刘骏民,1996:《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经济学动态》第12期。

张颖等,2001:《虚拟经济研讨会综述》,《经济学动态》第1期。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3篇

关键词:虚拟经济;虚拟资本;衍生金融商品;电子货币;网络银行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 逻辑

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 地理 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 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 证券 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 国债 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 西斯蒙第《 政治 经济学新原理》第2 卷,第229 - 230 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540 页】。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 社会 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 “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 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 (1) 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 债务 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 假定国债能在 市场 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 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 投资 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 他们分析的逻辑是: (1) 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 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 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 “a 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 ,b 可以把它卖给c ,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530 页】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 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 “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 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 %而是10 % ,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 %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 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 %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 镑的虚拟资本。用200 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 %的收入。”【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529 页】 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 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 %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2. 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 资本主义 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 “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 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 运输 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

社会 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 国债 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

3. 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 银行 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 (1) 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 证券 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 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 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 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 (1) 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 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 “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 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 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 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 有两个含义: (1) 是“der phantasie ent stammend ,nicht wirklich :einc - e welt 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 (2) 是vorgetauscht ,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 ,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 fiktiv kapital) 是相对真实资本(das wirkliches kapital) 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 投资 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 。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 经济 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 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 逻辑 ,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 (1) 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 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 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 市场 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 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

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 国债 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 市场 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 银行 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 证券 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 虚拟 经济 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 factory) 、虚拟办公室(virtual office) 、虚拟银行(virtual bank) 、虚拟大学(virtual university) 等。在这里virtual 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 what is stated in fact but not in name) ,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 哲学 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 电子 商务 。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 ,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 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 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 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 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 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 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 金融 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 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 融资 产证券、股票及债券 期货 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 财政 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 社会 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 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 类虚拟资本。

按马克思虚拟资本的相对论,没有 投资 于实体经济企业,不在实体经济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求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则银行借贷的货币资本也应列入虚拟资本之列,银行借贷活动也是虚拟经济活动。银行借贷活动关系的载体是借贷契约,借贷契约与实体经济活动过程密切相关,因而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但银行作为“存款者的集中和贷款者的集中”,其增值能力又不完全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取决于社会经济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虚拟资本的银行借贷资本,处于第1 类虚拟资本和第2 类虚拟资本之间,可称作准第2 类虚拟资本。

金融衍生商品是在前三类金融原本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比如 金融资产 证券,便产生于银行贷款资产证券化。贷款资产证券化使得债权 债务 关系起了变化:证券化以前,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双向的、个别的。证券化以后,银行把债权转让给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使得债权债务关系集合化和社会化,也就是说,债权人是广大的金融资产证券的购买者,债务人不是个别的借款人,而是集合的借款人。这样,证券化资产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而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资产证券与个别经济过程的关系不直接。由此我们把它称作第4 类虚拟资本。

股票、债券的期货、期权交易,其对象是期货、期权 合同 ,由于买进与卖出的合同能够抵消,不必在合同到期时实地结算、交割某一种金融资产,所以,绝大多数交易者不必在实际结算时,真正拥有这种商品,只是根据其价格的涨落支付差额。其增值能力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 心理 预期,可以说这类交易完全与实体经济过程无关,由此我们能够把这一类交易活动称

作第5 类虚拟资本。把虚拟资本从而虚拟 经济 作以上的划分,表明在当代,虚拟经济活动有相当一部分,独立于实体经济过程。影响虚拟经济活动的因素有别于影响实体经济活动的因素。虚拟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2. 电子 货币的兴起,对 社会 经济生活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1)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消费者与企业家之间的交换方式。网上购物,电子交易能够完全取代支票和现金。但在这里需要权威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包括商家和 银行 ,它们是能够被充分信任的第三者。(2) 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人们储蓄与 投资 的方式,有剩余的收入者能够在家通过电脑储蓄和投资,并获取大量的 金融 产品变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去希望去的交易场所。(3) 电子货币的出现,使90 %以上的财富在电脑网络里从一个账户转到另一个账户并大大提高创造和追逐财富的速度。有人说,这个速度相对于20 年前大约有3 倍以上的提高。有人说,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中央银行的真实储备,从1974 年的8 :1 上升到20 :1 。(4) 货币电子化,不仅能节约资金给付、交换的时间,而且能从优选择资金的 成本 和收益,如能够在最佳的时刻上选择最优的利率和汇率。

3.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上个世纪90 年代金融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网络银行又称虚拟银行,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虚拟经济不能不关注网络银行。1995 年10 月,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 在美国诞生。这家银行没有地址,只有网址,营业厅就是主页画面,所有交易都通过互联网进行,员工只有10 人,1996 年存款达1400 万美元,估计1999 年存款金额达4 亿美元。在美国,已经有400 家 金融机构 推出了网络业务。据 调查 ,在2000 年以前,有16 %的家庭使用互联网的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利润占所有银行利润的30 %。网络银行的出现对经济的影响是: (1) 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银行的规模不能再以分行数、人员数去衡量。(2) 在网络银行的世界里,各银行的金融产品一目了然,客户很容易挑选出最有利的产品,银行很难再靠单纯的存放款业务生存,而必须推出特殊、高附加值的投资理财业务。(3) 不论是实体银行还是虚拟银行,当前都处于一个以客户为导向的金融时代,设计出高附加值、个人特色强的金融产品是银行经营的核心所在。个人只要在网络银行上留下姓名、年龄、职业、家庭等资料,只要用鼠标回答薪金所得、不动产状况,电脑就可以自动评估信用等级。中国 台湾 玉山银行开办了个人贷款业务,只要信用评级在60 分以上,就可获得60 万元以下贷款。(4) 网络银行对人才的需求有新的标准,不仅需要银行家,而且需要 经济学 家、 数学 家和自然科学家,他们能设计模型,预测发展趋势,成为金融世界的先知先觉者。当然,网络银行的发展也要受到制度 环境 、投入成本、运作条件和 法律 保障等约束,但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理念的更新,网络银行在虚拟经济中的地位将与时俱进。

虚拟经济源于经济主体又超越原经济主体,扩展了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缩短了人类经济活动的时间,改变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价值观、信息掌握、资源配置以及运作方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李晓西、杨琳,2000 : 《虚拟经济、泡沫经济与实体经济》, 《财贸经济》第6 期。

刘立达,2000 : 《论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 《金融研究报告》第11 期。

刘骏民,1996 : 《论西方国家虚拟资本的新发展》, 《经济学动态》第12 期。

张颖等,2001 : 《虚拟经济研讨会综述》, 《经济学动态》第1 期。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4篇

   一、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虚拟资本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对此人们了解得更多的是股票,而股票为什么和怎样成为虚拟资本,则往往做一般地分析。要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论,必须考察其思维逻辑。

  1.虚拟资本想象论。在马克思以前,法国古典学派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提出过“想象的资本”这一概念,他说:“国家有息证券不过是一种想象的资本,它代表有来偿还国债的一部分年收入。与此相等的一笔资本已经消耗掉了;它是国债的分母,但国家有息证券所代表的并不是这笔资本,因为这笔资本早已不再存在。但新的财富必然会由产业劳动产生;而在这个财富中每年都有一部分预先指定给那些曾经贷出这个被消耗的财富的人;这个部分是用课税的方法从生产这些财富的人那里取走,然后付给国家债权人的。并且人们根据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①。这样的论述表明:在西斯蒙第看来,国债之所以是“想象的资本”,是因为“与此相等的资本已经消耗掉了”。而以后通过发行国家有息债券,以利息的形式,偿付给国家的债权人,只不过是以征税的形式,从创造的社会财富中取走的一部分,这部分的多少取决于“本国通行的资本和利息的比率”,也就是说“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额度,使“这个资本的大小和能产生债权人应得年利的那个资本相等”。可见,“想象的资本”,是由于国债不代表资本而产生的,但为了从财富中取走一部分用于对国家债权人付息,又不得不“设想一个想象的资本”。

  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2卷,第229-230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曾用过“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这一概念,他也是从给国家的贷款“本来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这一角度阐述的,由于不是作为资本耗费的、不是作为资本投入的,因而这种贷款作为资本已经不再存在,所以才把“国家付款看成是自己的幼仔(利息)的资本,看成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果仅从这一点来观察,则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斯蒙第的这一学说,但需要提出的是,马克思的论述比西斯蒙第前进了一大步:(1)假定“债权人不能要求债务人解除契约,而只能卖掉他的债权,即他的所有权证券。”这样的假定,意味着政府只付息,不还本,国债所有者要收回本金,只有把它卖掉。(2)假定国债能在市场上卖掉,“一旦债券卖不出去,这个资本的假象就会消失”。(3)指出了“不管这种交易反复进行多少次,国债的资本仍然是纯粹的虚拟资本”。马克思的论述表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是对投资者即购买国债者而言,因为购买国债的人把它的投入当作对国家的贷款,即当作生息资本来看待,而出卖国债的政府又不把它当作资本来运用。

  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以后,进一步考察股票。他认为:股票是信用制度创造的联合的资本,这种资本的价值也纯粹是幻想的。为什么是幻想的?他们分析的逻辑是:(1)股票本来是代表资本的所有权证书,代表的是现实的在企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代表的是股东预付的货币额,但具有双重的存在:一次是作为所有权证书即股票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另一次是作为这是企业实际已经投入或将要投入的资本的存在。作为所有权证书产生对这个资本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的所有权;作为实际已经投入的资本创造并实现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具有双重的存在是矛盾的,也就是说,既然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就不能作为职能资本。(2)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马克思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让股票在市场上买卖,“A可以把这个证券卖给B,B可以把它卖给C,这样的交易并不会改变事情的本质。”①也就是说,通过交易使卖者把它的证券转化为资本,使买者取得预期可得剩余价值的证书,体现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3)既然要让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在市场上买卖,其资本价值如何确定,是考察股票是否是虚拟资本的又一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股票作为所有权资本的价值与它代表的现实的职能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而与它的收益大小有关,收益的大小怎么体现股票的价值,也就是把收益资本化。进一步说,也就是以现有市场利息率去衡量,所得到的收益是多少投资带来的,“假定一张股票的名义价值即股票原来代表的投资额是100镑,又假定企业提供的不是5%而是1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利息率是5%时,这张股票的市场价值就会提高到200镑,因为这张股票按5%的利息率资本化,现在已经代表200镑的虚拟资本。用200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到5%的收入。”②这样的假定表明:股票的价值也就是它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始终是资本化的收益,而资本化的尺度是“现有利息率”,换句话说,股票的价值是按现有利息率计算可取得的收益所幻想出的资本。为什么是“幻想的资本”,因为股票的价值不是由现实收入决定的,而是由预期得到的收入决定的,在上述假定的条件下,用200英镑购买这张股票的人,会由这个投资得出5%的收入。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因为股票的价值除了决定于收益的大小外,还决定于其他因素,如投机等。

  从马克思考察股票为什么是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发现,股票之所以成为虚拟资本,不在于股票本身,而在于股票买卖。从股票不能作为职能资本与所有权资本的双重性存在,导出股票必须买卖才能体现它作为所有权资本的存在,再从买卖的价值确定,导出虚拟资本。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体现在收益的资本化上,其资本化以现有的利息率和未来的收益为尺度。股票作为虚拟资本与国债作为虚拟资本不同,前者含有实现预期的价值的含义,而后者没有这一层意思,因为国债的收益是既定的,而且是有保证的。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0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29页。

  2.虚拟资本制造论。除马克思考察国债和股票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外,恩格斯还指出商业汇票也具有虚拟资本的性质。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在商业信用中商品的买卖,其贷款的清算,能够通过商业汇票来进行,商业汇票是企业开出的定期支付的凭据。如果开出的汇票时间间隔过长,得到汇票的企业家就可以把汇票拿到银行去贴现,以期获得货币资本。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指出,“在东印度贸易上,人们已经不再是因为购买了商品而开出汇票,而是为了能够开出可以贴现、可以换成现钱的汇票而购买商品”。①意思是:人们不是为了支付而开出汇票,开出汇票是为了贴现,获得资金。恩格斯认为,这是一种“创造虚拟资本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的基础是因为存在着漫长的商品运输时间,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制造虚拟资本的方法便丧失了基础。也就是说,由于商品运输时间过长,买者难以在短期内收到卖者发的货,卖者也难以在短期内收到买者支付的货款,因而才具有开出汇票并以汇票向银行贴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果商品运输时间缩短了,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便消失了。恩格斯把开出汇票并把汇票贴现看成是“制造虚拟资本”,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以商业汇票代替货币资本作为货币来支付;二是将商业汇票向银行贴现提前获得货币资本。前者,是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后者,是银行信用取代商业信用。前一个取代节约了社会货币资本,后一个取代,新增了社会货币资本,可见,恩格斯论述的因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而制造的虚资本,有节约和新增社会货币资本的意思。恩格斯从这个意义上考察虚拟资本与马克思考察国债是虚拟资本不同:国债之所以是虚拟资本是因为它本身不作为资本而存在,但又要设想出一个资本额度去付息;也与马克思考察股票是虚拟资本不同,正如上述股票之所以为虚拟资本,其价值具有幻想的成份;而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的虚拟资本,其价值不具有幻想的成份,因为一般说来它们的发生都是以贸易为基础(当然在贸易上也会存在着欺诈)。

  3.虚拟资本派生论。继恩格斯考察开出商业汇票和商业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以后,马克思指出银行家资本的最大部分是纯粹虚拟的,这是因为:(1)银行家资本的一部分投在有息证券上,这部分资本不在银行的实际业务中发挥资本的职能,而是作为准备金看待,其中包括国债、股票、汇票以及土地抵押证等。国债是对收益的可靠支取凭证,股票是现实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应当说与利率相关,都是有息证券,而汇票对开出和收取汇票的人来说,虽然不是有息证券,但对贴现者(即银行)来说,也是有息证券,也与利率相关,贴现要权衡当时利息率的高低。既然与利息率相关,而且利息率是变动的,那么它们的资本的价值就不以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进一步说“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②所以,这里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首先是指他拥有的作为准备金看待的资本价值即取得收益的权利的不确定(不断变动的)而言。其次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并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是代表公众在他那里存入的资本而言。第三,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还是就“有各种方式使用同一资本,甚至同一债权在不同人手里以不同的形成出现”而言,因为,在这种状况下,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有时甚至增加两倍。对此,马克思引用了亚当·斯密的论述加以印证,斯密说:“即使在货币借贷上,货币也似乎只是一种凭证,依靠这种凭证,使某个所有者不使用的资本从一个人手里转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资本,同作为资本转移工具的货币额相比,不知可以大多少倍;同一货币可以连续用来进行许多次的借贷,正象可以用来进行许多次的购买一样。”③马克思引用斯密的论述旨在说明:(1)对出卖商品的人来说,货币代表的是他商品的转化形式,即实现的价值,但在每一个价值都表现为资本价值的今天,如果出卖商品的人不是将货币作为购买而是

  ①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4页。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32页。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61页。

将它贷出,则这样的货币就是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2)货币在贷出者手中作为资本价值的存在能够由一个人手里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这种转移是代表一个资本,还是代表多个资本,“取决于它有多少次作为不同商品资本的价值形式执行职能。”也就是说要看它实现了多少次商品资本的价值。(3)由于商品资本的价值实现为货币后能够用于借贷,而且借入的货币又能够用于购买,所以同一个货币在实现许多次购买的同时,在借贷中又先后代表着各个资本。(4)货币在借贷中,先后代表着资本,使一切资本好象都会增加一倍,甚至增加两倍,其实这只不过是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所以,马克思所谓的银行家里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包含着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从而使一切资本翻倍增加的意思。第四,就发行银行而言,所谓的“银行家的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就缺乏黄金保证发行的那一部分银行券。由此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之所以是虚拟资本就在于银行家能够通过发行银行券扩大贴现,贴现是要扣除利息的,因而用于贴现的银行券是银行家的生息资本,只不过由于发行的这一部分银行券缺乏价值保证即黄金保证,所以是虚拟的。综述以上四个方面考察银行家的资本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内容,能够发现虚拟资本,既反映在银行家的非实际业务中,如保存的准备金中,又反映在银行家的实际业务中,如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中,同时表明,银行家的虚拟资本既在职能资本中存在,又在非职能资本中存在。

  4.虚拟资本的相对论。“虚拟”的德文fiktiv有两个含义:(1)是“derphantasieentstammend,nichtwirklich:einc-eweltbeschreiben”,即“来自想象,幻想的,非真实的,如:描述一个虚拟、虚幻的世界”;(2)是vorgetauscht,即“装的、假装的、模糊的”。在德文中,与“虚拟”对应的词是wirklich,意思是:真正的、现实的、事实上的。所以,我们能够确定,马克思指出的虚拟资本(dasfiktivkapi tal)是相对真实资本(daswirklicheskapital)而言。真实资本是指“已投资于企业,并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或由股东支出的,用于企业中起资本作用的货币”(《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第484页)。相对而言,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资本,都可以认为是“虚拟资本”。货币资本也是货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投资于企业,不在企业中发挥作用,但又要增值的货币,都是虚拟资本。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没有作出这样笼统的概括,而是针对具体的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同视角,考察“虚拟资本”。可见马克思研究资本问题总是相对不同的事物而言。如果我们设定在什么条件下,确认某一事物是真实的,那么,离开了设定的条件,就能够确认某一事物是虚拟的。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

  二、考察虚拟经济需要界定不同的概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考察虚拟资本时,运用了不同的概念,如“虚拟资本”、“幻想资本”、“幻想的虚拟的资本”、“虚拟的货币资本”、“这种‘货币资本’的最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等,应当说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含义,表达不同的意思。

  但在我国,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总是把不同的概念搅在一起,混为一谈,比如把虚拟资本等同于有价证券把虚拟经济等同于虚拟资本、网络经济、泡沫经济等。由于概念不清,讨论问题时,往往对不上口径。如果细致地思考则:

  1.虚拟资本不完全等同于有价证券。评介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我们能够发现虚拟资本存在的形式有:国债、股票、汇票、缺乏价值保证的银行券等。它们作为虚拟资本的物质载体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作为虚拟资本的载体,相对职能资本来说,有以下特点:(1)它不是劳动生产物,本身没有凝结价值。(2)它不能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不是职能资本。(3)职能资本是现实的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是它的价格一般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有价证券是非职能资本,因而也是非现实资本,它的市场价值即它的价格,一般不完全取决于现实的市场评价,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期。(4)它不是价值符号,而是价值收益索取的证明书。价值符号是价值实体的代表,它能兑换,但不能增值。而价值收益索取证明书,一般不能与价值实体对换,而寻求增值。有价证券的特点表明:虚拟资本只不过是能代表取得一定收益的所有权证书。由于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表现在不断变动的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上,所以把有价证券称作虚拟资本。由此,我们能够说虚拟资本是其价值不确定的生息货币资本。生息货币资本与货币资本不同: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相联系,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过渡的资本形式,而生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没有直接的联系,不是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存在的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资本的过渡形式。生息货币资本与信用制度、利息相联系。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载体,但不能说虚拟资本都反映为有价证券。从上述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虚拟资本的思维逻辑中,我们能够发现,他们从多种角度,在不同的意义上定义了虚拟资本。概括地说,马克思从国债运用的非资本性和利息支付的资本设想,表明国债是虚拟资本;从股票市场价值取决于股票收益资本化,表明股票是虚拟资本;恩格斯从商业信用取代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又取代商业信用,指出开出汇票和汇票贴现制造虚拟资本;马克思从银行保持的准备金不代表资本,只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其价值是不确定的意义上,指出了银行家资本的构成大部分是虚拟资本。如果说上述虚拟资本都因以有价值证券作为载体,因而与有价证券有关,则马克思指出的银行家的资本大部分不代表他自己的资本,而代表存款人的资本,以及同一资本在不同人手里转移使得一切资本好象增加了若干倍,因而也是虚拟资本的论述,就不纯粹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而是以所有权的归属和转移作为载体。可见,马克思所指出虚拟资本的含义,既包括着有价证券所代表的资本价值的不确定性,也包含着所有权归属的不确定性,前者以有价证券作为载体,后者以运用资本的权利作为载体。

  2.虚拟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虚拟资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为了表达新生事物,人们引进了“虚拟”这一概念,如虚拟工厂(virtualfactory)、虚拟办公室(virtualoffice)、虚拟银行(virtualbank)、虚拟大学(virtualuniversity)等。在这里virtual没有虚假、虚幻的意思,而是指事实实际的而不是名义上的状态(almaostwhatisstatedinfactbutnotinname),也就是说事物的现实状态与它自身的过去传统的名义状态相分离。如果我们把这种状态分离用哲学的“异化”来表达,则虚拟是对事物状态异化的理论概括,虚拟经济也就是对经济事物状态异化的概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载体异化的经济活动,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网上为顾客提供信息,让顾客选择,提供商品,送货上门,一般人称为“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与实体企业相比有它们的共性,即提供商品信息,满足顾客需求,但有它们的个性,没有可供观感的商品,没有可容纳顾客的营业场所等,所以,载体异化了。虚拟资本如股票,即可以把它称为载体异化的虚拟经济(因为它的载体是表现为所有权资本的有价证券,而不是职能资本的产出要素),又可以把它称为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股票之所以称为虚拟资本不存在于它具有分割剩余价值的功能,而在于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通过买卖实现增值,这就说它能够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买卖,实现价值增值,赋予了它新的功能。除了功能异化的虚拟经济外,还有形式异化的虚拟经济,如一种权利派生或转化为另一种权利,如银行资产证券化和期权等。

  这种状况表明:虚拟经济能够有多种活动或状态存在,如果以货币来计量这种活动的价值,并以此求得增值,则以货币计量的价值便成为虚拟资本,可以说虚拟资本是人们从事的实体经济以外的,以一定的价值求得价值增值的活动。这表明,虚拟经济中包括着虚拟资本,但虚拟经济不完全等于虚拟资本,二者涵盖的内容是有差别的。

  3.虚拟经济不同于网络经济。网络是一个系统,网络经济是通过系统提供信息的一种经济活动。网络经济的存在为虚拟经济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如果从网络的客观存在来说,它不是虚拟的,而是实在的,比如IT产业,它是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体经济而非虚拟经济。但如果以网络为条件构建电子商务活动,形成虚拟企业,则网络产生的活动又成为虚拟经济。问题在于基于什么而言,或者说从什么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或非虚拟的。

 4.虚拟经济不同于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转瞬即逝的一种经济现象。这种经济现象一般通过市场价格的急剧上升又急剧下跌表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人为的操纵、人们预期的失误等。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别于经济周期正常的波动。经济周期正常波动受客观因素制约,时间较长,呈现着阶段性;泡沫经济的波动是非正常的、受主观因素制约、时间较短、不呈现阶段性。泡沫经济除了反映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外,还会反映在其他领域,如虚报产值、虚报GDP等。前者可称为价格泡沫,后者可称为产值泡沫或GDP泡沫,可见泡沫经济有多种表现形式。在虚拟经济中有可能存在泡沫经济,但不能说必然存在泡沫经济。这就是说虚拟经济中还会不存在泡沫。所以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而且泡沫经济不等于价格泡沫。这就是说泡沫经济不一定反映为价格过度上涨。

  5.泡沫经济不同于经济泡沫。经济泡沫是指经济增长的状况中存在着泡沫,如价格泡沫、产值泡沫等。在经济增长中存在一定泡沫是不可避免的,从一这意义上说是正常的。经济泡沫进一步发展,可能成为泡沫经济。可以说从经济泡沫到泡沫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泡沫经济是不正常的,畸形的经济。

  三、当代值得关注的虚拟经济

  人们在考察虚拟经济时,多注重有价证券的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上市流通,这自然是需要的。但在当代经济金融化的趋势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虚拟经济,应当是金融衍生商品交易、电子货币和网络银行。

  1.衍生金融商品是在原本金融商品的基础上派生的。如果说原本金融商品是银行借贷契约、公司股票和政府或企业债券,则衍生金融商品便是在它们的基础上派生的金融资产证券、股票及债券期货和期权。衍生金融商品相对于原本金融商品而言有其共性,但更有其个性。最重要的个性是与实体经济过程的联系不同,从而增值能力不同。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是实体资本的副本,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其增值能力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但这一点,国债却不同:国债的增值能力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的业绩和回报,而取决于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政府的还本付息能力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财政收入不取决于个别经济过程,而与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相关。如果我们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密切相关的公司股票和企业债券,称为第1类虚拟资本,则我们能够把其增值能力与个别经济过程不密切相关,而与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国债,称为第2类虚拟资本。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5篇

关键词:网络虚拟 虚拟现实技术 认识论 虚拟实践

网络虚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哲学研究的视角上看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虚拟世界对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有着重大影响。网络就其本身技术属性而言,无非是数字化的构成方式,是一种"结构实在"的反映,但其表征的内容却是与现实性的感受具有相同效果的东西。"虚拟世界是一类在本体论上存有疑问的复合体,却具有产生实际效果的内在力量或者能力,能产生一种实际生活的革命性过程,而在认识论视角下,网络虚拟不仅引起了人的思维方式的变革,认识主体状况的改善,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一、哲学视域下网络虚拟的界定

网络虚拟又称虚拟现实、虚拟世界,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高科技的结果,是网络主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以电子为载体,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的一种超越现实性的创造性活动及其结果。网络虚拟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虚拟性,即超越现实性。它既含有物质和意识,又不是纯物质和纯意识,它本身是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但却以虚拟的形式存在着,只不过需要借助于信息工具才能感知到。美国网络空间专家迈克尔・海姆认为:"虚拟实在是实际上而不是事实上为真实的事件或实体。"你感觉到的虚拟实在,当你说它是真的时候,它却不同于自然现实;但是,当你说它是假的时候,它又可以和你交互作用,是存在的。

网络虚拟与虚拟现实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人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可自然交互的人机接口技术。虚拟现实是相对于物理现实而言的一种新型现实,它是人类运用技术为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营造的,人是虚拟现实的主宰。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多感知性、沉浸性、交互性和虚拟的现实性等特点。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转换成人-机互动或人-机-人互动,从而使网络生活具有了明显的虚拟性。"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人们既可以以自己的仿真形象又可以以自己设计的虚拟形象参与网络社会的交往活动,并且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交往行为既可以是仿真性的又可以是虚拟性的。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它只是人类自然身体的延长,人类可以使用它,但并不以其为生理生活的载体;它根本不是对真实世界的"虚拟",而是一种真实世界的运行手段。思维本质上是实践结构的内化和升华,必须从实践运动的深层结构来考察思维。计算机的运行程序是思维的结果,电脑网络是思维的创造,各式各样的虚拟空间都是依据主体化的人通过思维而构建的。电脑、网络、虚拟等只不过是主体化的人借以达到目的的工具与手段而已[1] 。

二、人的认识对网络虚拟的主观作用

网络虚拟的产生就是人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创造性活动的结果。

首先,虚拟实在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能动过程,人把自己的思维传给计算机,计算机接受人的指令后又经过自己的"思路"显示给人,这样一个相互能动过程把事物推向了深入。传统物质范畴只关注客观性的一面,在信息世界里,人机相互的能动性是非常明显的,作为物质观应该反映事物的本来属性,吸收能动性于物质观之中。物质除了客观性的一面,还有主动性,正是由于事物的主动性,事物之间才碰出了火花,才有矛盾的相遇和发展。能动性是事物自身的能动性,是具体的能动性,即物质的能动性。因此,除了意识范畴中有能动性问题外,物质也具有能动性、主动性。

其次,人是认识的主体,网络虚拟给人的"真实"刺激终究不过是一种"感觉",而刺激上的以假乱真并不是虚拟实在出现后才有的。在传统的认识论中,人们总是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并描述为一个主-客二元模式认识客体,并以"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认识的本质并以"刺激--反应"模式来解释认识的本质[2]。近些年来,哲学界开始注重把"主体间"的关系引进认识论模式,力图以"主-主"模式来解释认识的本质,但这种"主-主"模式是外在于"主-客"模式中的,它只不过强调在主体认识客体的认识活动中,主体之间的关系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不是也不可能把"客体"本身"主体化"。人所处地位的局限性决定了人对客观世界信息的把握只能是主观的。因此,在虚拟世界中,人所要模拟的自然是夹杂了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世界"。

第三,网络虚拟是现代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装备下对人类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运算的过程,是相伴着虚拟技术的出现而产生的。它扩展了认识对象,对人类的认识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虽然现实认识需要虚拟认识参与,需要有虚拟认识来强化和延伸,但虚拟认识不能支配现实认识,更不能取代现实认识 [3]。

三、网络虚拟对认识论的意义

网络虚拟的认识论意义恰恰在于实现了"客体"本身的"主体化",即认识活动双方都是有主体性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网络虚拟使人类认识的客体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即它使人类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系统的认识由可能变为现实,成为复杂性科学认识的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网络虚拟对现实空间的模拟,则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实践机会和扩展了实践的自主程度[4]。由于其所具有的种种物理属性以及可操作与交互的性质,人们可以利用它们来模拟现实,或者在虚拟的世界中从事种种在现实世界里不可能进行或是具有较大危险性的工作,进而丰富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展。

其次,网络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网络使人的思维运动能够借助于虚拟和数字化来表达事物,并在虚拟空间构造出了新的事物,出现了在自然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由此形成了虚拟现实和虚拟世界。人类从现实性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进入到虚拟性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为人类理解现实与可能的途径提供了新的途径。引导人们对世界的构成从求知性认识进入到求解性认识,开拓了思维发展的空间。

第三,网络虚拟极大的改善了认识主体的状况,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网络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人的本质力量,增长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促进了人的思想观念乃至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拓宽了人的交往范围和拓展了人的交往能力,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强化与提高。同时,也必然可以加强人与社会的联系,使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整体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由于网络是交互性的活动空间,提高了人们最大限度参加社会事务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的发展了人的主体性,促进了社会整体认识的提高。

四、结语

网络虚拟既实又虚,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智慧与高科技物质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人的实践和思维的结果。各式各样的网络虚拟都是依据主体化的人借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存在方式。从实践的动态性和个体认识的能动性角度考察,信息网络时代的创新实践必然带来个体认知模式的变革。 人的主观作用促进了网络虚拟的发展,反过来,网络虚拟不仅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革,也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认识论中主客体的内容,提高了人的主体性,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迟维东.研究网络,虚拟:当代哲学走出贫困的出路[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4):7-8.

[2] 胡小安.虚拟技术与主客体认识关系的丰富[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83-84.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群体 特征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生虚拟式群体正逐渐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生活园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研究分析大学生虚拟群体的特征,加强对大学生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生虚拟群体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虚拟群体是指发生在网络中的社会聚合,是“以电脑网络为沟通中介,以信息联系为纽带,因学习、工作、兴趣、价值取向、信仰以及个人的特殊需要或者任何其他目的之故,主动与网络空间定的角色进行相对稳定、持续互动的多个‘数字化’人的集合体”。[2]

在这样的虚拟群体中,个体因学习、工作、兴趣、价值取向、信仰或任何其他目的之故,主动与其他成员进行相对稳定、持续互动的交流,建立虚拟的人际关系。由于这种虚拟群体是在网络虚拟空间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与传统群体相似但又明显不同的特征。

二、大学生虚拟群体的特征

(一)大学生虚拟群体人员构成具有复杂性

大学生虚拟群体中有的是基于网络求知而加入学习群体,有的是基于交流感情结交朋友而加入情感交流群体,有的是基于求职就业而加入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等群体;从来源上看,大学生虚拟群体中既有优秀的学生干部,又有普普通通的学生,还有沉溺于网络的成瘾学生;从学历上看,既有学识比较渊播的硕士博士,又有才进入大学的本专科生;从地域上看,既有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同民族的学生。大学生虚拟群体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些都决定了大学生虚拟群体人员构成的复杂性。

(二)大学生虚拟群体成员关系同时具有松散性与紧密性

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网络交往关系的联系性决定了大学生虚拟群体的内部关系的松散性。以网络为中介的大学生虚拟群体交往是数字化人之间的交往,也是陌生人之间的交往,彼此不一定相识或熟悉,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失去了某些约束和强制性因素,虚拟群体成员交往的随意性可能会增加,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关系也是一种弱纽带联系。大学生可以随时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成员关系松散。

虚拟群体的成员是围绕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聚在一起的,内容包罗万象,话题的多样性决定了虚拟群体的多样性,每个人都可以从网上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群体,结交对自己有益的朋友,与有共同语言的群体保持紧密联系,又表现了一定的紧密性。

(三)参与群体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网络的存在状态是非现实的,它以人造的各种信息符号为存在的形式,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QQ或是BBS的注册表或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各种人际交往。大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各种各样虚拟的活动,如交友、学习、购物、旅游……为大学生的生活、习、工作、交往提供极大的方便。网络虚拟群体中的人是符号化的人。[3]

由于虚拟群体成员是电脑背后现实世界中的人的投射,因而虚拟群体成员又具有现实人的种种特征,有着情绪、心理、价值观等的表达。处于网络世界的虚拟人,也要受到现实的限制,一是进入网络世界的客观条件,比如上网所用的设备或者金钱等;二是进入网络世界的主体条件。比如基本的网络技能和上网时间、上网精力等。可见身处网络世界的大学生虚拟群体不仅具有虚拟性,而且具有现实性。

(四)大学生虚拟群体组织方式的自治性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群体隶属于党团组织体系的管理,有着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QQ群、校园BBS、博客、公共论坛等建立从开始就定位在“非官方”“民间”“自治”的位置,在网络群体中,原来负责管理大学生群体的传统力量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这些大学生虚拟群体自治的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由于网络立法普遍滞后于网络发展的现状,目前尚不存在针对虚拟群体的法律与规章;第二,由于网络的跨地域跨时空的属性,虚拟群体成员的来源跨越了地域、种族、学历、家庭背景、专业、班级、年级等的限制,这使得传统的以班级划分的党团管理体系失去了着力点;第三,虚拟群体内的各种决策由群体成员自主决定,而不是由校长、老师、学生会主席、班干部等决定。在他们所属的群体中各成员地位平等,共同享有各种权利和义务。

(五)大学生虚拟群体活动参与的自愿性

一方面,对于QQ群、BBS、博客等上的大学生群体,其成员都是自愿地按照爱好兴趣或者给予一定目的来参加的,并不是以班级或者党团组织来要求大学生参加的。与现实中大学生群体相比,加入虚拟群体的群体成员得不到现实中的荣誉、奖励金等“好处”。另一方面,虚拟群体对成员的要求也只是体现在网络空间的站规、版规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约束力。例如:虚拟群体所组织的现实中的各种活动如版聚、见面会、爬山、KTV等活动,也是由群主或版主发动,各成员自愿参加,都有参加不参加的自由。

(六)大学生虚拟群体文化的独特性

QQ群、BBS、博客等上的每个虚拟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接触很少的人可能无法理解。每个版的版聚、所颁发的纪念品等都是各群体文化的集中表现,如各版的版衫,其文字与图案的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各群体的特色文化。例如,大学生比较热衷的校内人人网的论坛上,有一个版块取名“嗷嗷郁闷”,大学生有什么郁闷之事都可以到这里一吐为快。网络语言很多都是非常形象的,例如现在正在流行的“打酱油”“兰州烧饼”“顶”“灌水”“潜水”“杯具”“洗具”等都是有别于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群体文化,轻松活泼,创意无限,不仅吸引了群体成员,而且在他们的心中深深地烙上了一种文化认同感。

大学生虚拟群体的主要特征有以上六个方面,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比如大学生虚拟群体的自由性与规范性、群体成员的平等性与多元性、群体成员交流的生动性与机械性等。深入研究与分析大学生虚拟群体的特征,对加强大学生虚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提供了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2]网络群体: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象[J].思想・理论・教育,2005,(6):16-17.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7篇

关键词:虚拟现实;虚拟技术;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5-0133-02

目前,很多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了实验教学活动,从而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但是在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的过程及效果进行模拟,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实验效果的提高。因此,本文围绕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价值进行论述,最后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原则和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能够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1 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设备,能够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视觉、听觉体验,从而能够使得用户利用自己的感知来进行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真实现实中的情况进行模拟,从而通过各种表现形式进行信息的传播。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虚拟性的特点,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是对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模拟,所以虚拟环境中与真实的环境比较相似,这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从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虚拟体验;第二,交互性,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能够模拟现实中的事物,而且可以模拟现实中事物对人产生的反馈等等,因此人们能够在虚拟现实中,与周围的事物产生较好的互动,能够进一步增加虚拟现实技术的真实性。根据以上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可以看出,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营造虚拟的现实环境。

2 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产生之后,不仅仅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能够对现实世界产生一定的价值。虚拟现实技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模拟真实的现实活动,从而使得人们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完成的活动,能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例如:普通人群希望能够对消防过程进行体验,但是无法真实地进入发生火灾的现实情况中,那么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从而模拟火灾现场,这样人们可以感受到相应的信息;第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教育提供更大的价值,例如:在教育中进行研究时,人们希望对于某些设想进行实践,但是又缺乏足够的条件来完成实践过程,这时就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讲模拟实验情况,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帮助人们树立更好的抽象思维,对于人们来讲,是生活在三维的世界当中,对于很多东西的感知都是通过抽象思维来进行的;但是,很多时候三维世界在平面进行展示时,缺乏抽象思维的人群无法适应这一过程。所以,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帮助人们更好地树立抽象思维。

3 虚拟现实技在实验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知,虚拟现实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对于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活动中,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认为这些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根据素质教育的内容可以得知,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时,也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但是,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地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从而能够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的良好应用;第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良好的模拟,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模拟,教师给予良好的指导,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观察、独立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3.2 教师指导性的原则

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良好指导,需要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过程中,进一步遵循教师指导性的原则,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要正确认识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技术,能够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但是无法替代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地位,需要不断明确这一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第二,教师应该充分转变自己的在实验教学中的角色,从传统的课堂主导地位向着引导地位转变,在进行实验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实验教学过程。

3.3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供实验教学效果,很多学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等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点,应用不同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第二,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实验环境,从而能够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发挥自身在实验教学中的积极性,以及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趣,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4 遵循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对于很多学校来讲,开展实验教学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也需要遵循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原则,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实验教学来讲,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结果有着多种可能性,可能失败也可能成功,还可能出现很多未知的结果,因此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过程中,遵循开放性的原则,对于每一种实验结果都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教学内容中;第二,创新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能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创新性的原则,才能够更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

4.1 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熟练掌握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利用教学课程中的相关课时,对虚拟现实技术机器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方法进行相关的讲解,使得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相关的设备,确保实验教学课程的顺利开展;第二,学生和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相关的准备,例如:学生需要对实验教学课程中运用到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教师需要对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备课,从而能够提前对实验教学进行演练,能够为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提供基础条件。

4.2 设计合理的实验教学过程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开始应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于原有的实验教学步骤或者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需要对相关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整合,从而寻找到适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部分;另外,教师还需要合理安排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验的时间,从而确保实验教学能够在一定的课时内完成;第二,教师需要将在实验教学中用到的相关资料准备好,例如: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操作资料、或者虚拟现实技术中用到的一些硬件或者软件等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满足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条件。

4.3 参考其他成功的教学案例

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还需要参考其他成功的教学案例,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国外的实验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从而能够学习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的方法;第二,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学校以及教学内容,从而能够开展适合实验教学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方式,更好地确保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4.4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反馈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在实验教学时运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因此为了更好地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中,需要建立相关的应用效果反馈体系,为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该对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不仅仅需要对实验教学内容和结果进行反馈,而且还需要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给予相关的意见,从而能够促进虚拟现实技术的更好应用;第二,教师需要对相关的反馈结果进行收集,对于出现的集中问题给予关注,从而能够及时给予解决,确保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顺利应用。

5 小结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因此,本文首先对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论述,进而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的相关原则,最后提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与实验教学的实践方法。相信,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良好运用,能够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敏, 杨宝义, 汪蓉等. 虚拟现实技术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 2015(11).

[2] 张良力, 祝贺, 王斌.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平台开发[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 32(2).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8篇

[关键词] 虚拟技术 艺术设计

虚拟技术,是20世纪末才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传感器、网络,以及并行处理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的最新发展成果,为我们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而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VR技术的特点在于,由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这种虚拟的环境是通过计算机构成的三维空间,或是把其他现实环境编制到计算机中去产生逼真的“虚拟环境仿真”,从而使得用户在多种感官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仿真的感觉。

一、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的定义可以归纳为:虚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去,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VR技术可以让用户使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或操作,同时提供视、听、摸等多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

与虚拟世界交互的过程大致是:参与者首先激活头盔器官、手套和话筒等输入设备为计算机提供输入信号,虚拟环境仿真软件收到由跟踪器和传感器送来的输入信号后加以解释,然后对虚拟环境数据库做必要的更新,调整当前的虚拟环境场景,并将这一新视点下的三维视觉图像,以及其他(如声音、触觉、力反馈)信息立即传送给相应的输出设备(头盔器、耳机、数据手套),经便参与者及时获得多种感官上的虚拟效果。这一过程心须每秒发生许多次才能使参与者感受到连续的效果。

二、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对设计的关心逐步加深,设计对象和领域也在逐步展开,由此专业分工也在逐步细化。对设计的分类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从应用领域角度,可以将项目分为四大类:

1.环境设计。它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房屋建筑设计,园林设计,道路设计,桥梁设计,堤坝设计等待。

2.产品设计。它包括各种工业产品设计,工艺产品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它包括广告设计,出版物设计,展示设计,影像(电影电视等)设计。

4.语言设计。它包括“制造”一种人工语言,如世界语,哑语,交通标志语,计算机语言等等。

艺术设计允许有多种方式和流派。有的主张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创造,如模仿自然界的某一物品的形态创造一个艺术品,模仿轮船形状设计航运客运大楼。目前最流行的是应用构成艺术进行设计,这种设计方式叫做构成设计。构成设计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绘手法,如画某个物体,人物或风景等,而是抽象形态入手,研究形式美的一些法则。

三、艺术设计与虚拟技术的结合

目前,虚拟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得还不够紧密,大体上有两种情景:一种情景是只是在艺术设计方案出来后,虚拟技术去被动的表现它们,如:一些室内设计、小区规划等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者或开发商为了使用户能感受到方案的真实情景,不得已才采用虚拟技术。而该方案早已经被设计人员表现在图纸上,虚拟技术只是机械的再现图纸上的方案,没有太多的创造余地;另一种情景是在虚拟技术运用的时候,根本不考虑或较少考虑其艺术性,使人感到生硬,如:一些交通工具的场景虚拟、教育与培训的场景虚拟等。这些场景虚拟由于没有艺术感,使人觉得难以接受的乏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使用效果。

四、虚拟艺术设计的关键

1.风格准确切把握。不同时期的虚拟艺术设计必定会受当时社会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影响而带上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烙印,因此形成不同时期的美学特征和风格,再好的虚拟艺术设计如果脱离时代背景,都将只会成为一个艺术品而谈不上是艺术设计,从而失去其实用价值。

2.从量变到质变。要获得真正好的虚拟艺术设计风格,通常要经过十分艰苦的构思过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不通过大量草图的比较,就很难说明你所表达出的草图是目前最好的,只有在大量草图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在众多的方案中甄选出一个好的设计方案。设计构思没有“量”的过程就很难有“质”的提升,好的设计结果可能出现在姗姗来迟的构想中。

3.思维的多元化。虚拟艺术设计既不是一个纯艺术品,但也绝不是一个泠漠的、缺乏美感的技术产物,而是当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体现。虚拟艺术设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除了包含逻辑思维的反复交替与协调的过程外,还包括了直觉、灵感、顿悟等出现的非常规思维现象。因此,在设计中,要有意运用多元化思维模式,避免单一模式,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作品。

4.从简单到复杂。无能虚拟形态的复杂程度如何,都离不开基本的几何形态,很多看似十分复杂的形态也大都是从简单的形态发展而来的。过于复杂的形体很难表达出它们的真实感,同时在视觉上也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其形体的整体感。

5.从整体到细部。从整体到细部是指先从整体构思入手,当整体构思确定后,再设计局布。强调“从整体到细部”的表达立法,不仅可以使设计师在虚拟艺术设计创意的一开始就能抓住设计的整体特征,能集中精力去发掘那些具有创意和个性特征的设计,同时也节约了设计师的时间,避免过早、过多地把精力耗在一些没有发展意义的细节上,这有肋于设计师把握虚拟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

6.从概念化到可行性。“从概念化到可行性”指的是在虚拟艺术设计构思的前期,设计师提出的一些设计构思和草图可以概念化一些。换而言之,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要尽量放开思路,思维尽量不要受与虚拟相关的技术因素的影响,等构思草图达到一定深度后再回过来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第9篇

[关键词] 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实验 机械制图

一、引言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学生的动手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对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不是抽象的,是很具体形象的,它注重机构的运动及动作,在理论教学中由于缺乏真实感受,学生听课时常会感到枯燥乏味、内容很难理解;机械类课程中的实验设备大多很昂贵,有些情况下,不能完全满足相应的实验要求,尤其是对每个学生而言,学生实验通常是分组,对有些实验,实验设备很少时,分组的人数会很多,这样学生在做实验时会没有很多机会熟练掌握;因此,如果能在教学中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实验资源的匮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求达到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技能。

二、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学校的制图教学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即老师讲解、演示,再由学生自己动手。而国外的一些高校已经从传统实验转为实物实验与虚拟实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虚拟仿真实验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上的局限。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的操作,通过将实际生产的工艺过程以影像、动画等生动的形式表示,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使其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归纳能力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虚拟实验技术创设了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然、互动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尝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三、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目标

虚拟实验的开发工具主要是网络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和三维建模软件。VRML是一种用于建立真实世界的场景模型或人们虚构三维世界的场景建模语言。VRML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因特网上的交互式虚拟对象、场景、三维模型,基本特征包括分布式、三维、交互性、多媒体集成、境界逼真性等,是目前Intenet上基于“WWW”的三维互动网站制作的主流语言。

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要达到以下目标:

第一、要使参与者有“真实”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沉浸”或“投入”,即全心地进入,简单地说就是产生在虚拟世界中的幻觉。理想的虚拟环境应达到用户难以分辩真假的程度,甚至比真的还“真”。这种沉浸感的意义在于可以使用户集中注意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多感知的能力,理想的虚拟现实系统应具备人类所具有的一切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和嗅觉。

第二、系统要能提供方便的、丰富的、主要是基于自然技能的人机交互手段。这些手段使得参与者能够对虚拟环境进行实时的操纵,能从虚拟环境中得到反馈信息,也能便系统了解参与者的关键部位的位置、状态、变形等各种系统需要知道的数据。实时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交互时存在较大的延迟,与人的心理经验不一致,就谈不上以自然技能的交互,也很难获得沉浸感。

四、零、部件测绘实践虚拟辅助教学

《机械制图》课程为机械类专业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因此实验教学环节对学好这门课程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该学科的理论知识。本项目的实施内容主要是采用inventor 2008、3D max 、AutoCAD及vrml软件系统设计虚拟实验系统,使之能够对齿轮油泵、减速器、虎钳的装配进行动态模拟,通过影像、动画等生动的形式对装配过程进行动态模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寻求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支持理论学习。

零、部件测绘实践虚拟辅助教学技术的做法是,以实物模型为基本要素、以实物模型测绘为主线,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的方法,制作图画和动画形式为主的直观形象,去解析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和测绘过程。

将虚拟辅助教学融于测绘实践教学的过程是:布置测绘任务;观测分析实物模型;教师依据实物模型通过虚拟辅助教学课件集中指导;学生依据实物模型,参照虚拟辅助教学课件自主测绘;教师集中讲评。

虚拟辅助教学主要构件是以虚拟图象为主,配有少量文字说明的电子文档。分别是:以动画为主去表达零、部件形状结构的图画集,以对零、部件形状结构分析和视图分析为主的图画集,以对零、部件测绘方法和过程指导为主的图画集,以对尺寸、技术要求、图样、作业要求指导为主的图画集。

五、零、部件测绘实践虚拟辅助教学技术的特点

1.基于实体的虚拟。计算机虚拟现实、虚拟三维图与构形思维和视觉及视觉心理密切相关。实践表明:没有实体模型做基准,没有构形思维和视觉及视觉心理的支持,计算机虚拟现实、虚拟三维图就会成为没有意义的作品;另一方面,没有构形思维和视觉及视觉心理知识去指导计算机虚拟现实、虚拟三维图的创作,也不能获得效果良好的作品。

2.基于教学要求对测绘对象(零、部件)的选择。选择好测绘对象是保障零、部件测绘实践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简单化和过度复杂化都不可取,都可能给技师学院的总体教学效果带来损害。选择测绘对象(零、部件)的第一因素是考虑对学生图学素质培养的要求,其次是考虑后续课的需求。阀类、泵类、夹具类(虎钳)、减速器类是常选测绘对象,其主要原因是便于教学。按图学素质培养的要求考虑,所选零、部件的测绘内容应当尽量多的涵盖图学主要的核心内容。例如,表达方法典型、全面,结构具有代表性。按后续课的需求考虑,所选零、部件的测绘内容要含有后续课的主要要素。

六、结束语

开发零、部件虚拟测绘装配实验是为了拓宽实验教学平台,改进测绘方法,提高测绘效率和质量,减轻教学负担。这一教学技术的核心涉及到传统测绘的方方面面,也涉及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层理论和技术问题。当然虚拟仿真实验不能完全替代实物实验,但可以探索将其作为实物实验及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