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08 17:21:57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1篇

关键词:RFID技术;智慧校园;校园建设

智慧校园是校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校园的必备条件。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主要是运用网络信息化RFID技术来构建一个具备感知、协作、控制等功能的校园信息系统,以达到优化校园资源的目的,从而为校园师生的日常学习工作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除此以外,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运用FRID技术可以实现校园的系统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一整套先进快捷的校园管理系统,有效加强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

1 RFID技术概述

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技术―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技术之一。RFID 技术,又可以叫作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属于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主要技术原理是:只需要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读取一个直径小于2毫米的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出点子标签代表的人、事物的身份,而不需要特定目标与识别系统建立机械或光学的接触。

2 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

智慧校园中的RFID 应用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1 智慧校园中的人员管理系统

随着现代校园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人员不断增多,校园人员考勤、安全管理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RFID 人员进出管理系统示意如图2 所示。

以校园一卡通为载体,借助RFID(电子标签)技术管理学校人员,每一位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拥有一张唯一的校园卡。管理学校人员出入校园、宿舍、上课下课、会议考勤都可以用一卡通来实现。其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

(1)远距离感应功能。借助RFID技术可以让学校人员进出校门凭一卡通无接触式自动检查登记,当系统接收到无线电波之后会自动识别校园卡包含的信息,实时在屏幕上显示人员照片、个人资料等信息,实现自动放行,而校外人员或者没有携带一卡通的人员需进行身份登记。系统会自动存储每个人员的出入记录,这方便管理部门通过系统了解学校人员的在校情况和出入校园的时间。

(2)宿舍管理智能化。当学生携带有RFID 卡出入宿舍时,无接触式感应技术可以记录学生的出入情况,可以自动统计出学生宿舍楼的住宿人数,甚至连具体人员都一清二楚,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掌握学生晚上夜不归宿的情况,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回到宿舍,系统会自动给学生发出短信提醒,并同时给管理人员发送提醒,从而实现网络可视化管理学生的宿舍考勤,使管理部门可以及时统计宿舍人员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

(3)上课考勤简单化。当前大部分学校学生的上课考勤都需要教师来点名统计,这样的考勤方式费时费力,而且准确率不高。如果运用RFID技术,在教学楼出入口处安装相关设备,就可以实现学生上课考勤的自动统计,学生上课时携带一卡通,只要经过教学楼出入口就能被系统感应到并自动识别,精确记录该学生的上课考勤,实现可视化管理学生的上课情况,方便管理部门即时统计报表,掌握学生到课、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从而大大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2.2 RFID技术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RFID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智慧图书馆,运用FRID技术可以实现图书馆管理中的智能统计、自助借还、智慧管理等功能,达到智能管理图书馆的目的。

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只要包括读者办证系统、自助借还系统、图书馆藏管理系统、智能安全门、柜台工作站、图书编目系统、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等子系统。通过运用RFID技术建设智慧图书馆将大大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现高效率借书还书。传统的借书还书需要每次通过读取条形码来识别图书,而且必须用条码扫描器对准图书条码,而使用FRID技术可以实现无线远距离感应识别,比扫描条码的效率高很多,也更加方便。无论图书摆放在哪个位置,只要它在感应器的感应范围之内就可以同时进行借书还书操作,较之传统扫描条码的方式,借书还书的效率提高了几倍,同时也提高了图书借阅率。

(2)真正做到了自助借还。通过智慧校园系统中的自助借书还书机可以做到图书自助借还,自助借书还书机可以自优卸贤际榈慕杌棺刺,达到和工作人员手动操作一样甚至更加精准的效果。这样可以节省大量人力成本,而且机器可以实行7×24 小时全天候服务。

(3)使图书盘点更加便利。智慧图书馆系统提供全新改进的图书盘点模式,可以实现流动工作车方式,使图书盘点的效率和精确度大大提高。

(4)可与永久性磁条的共存。以前的图书馆都是通过永久防盗磁条达到防盗目的,而这必须要求防盗词条具有可冲消性才可以应用门禁系统。因此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将图书馆中的几十万册图书更换成可冲消磁条。可以在图书上粘贴RFID电子标签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用耗费大量精力去清除图书中的永久性冲消磁条,同时也能降低图书的损耗。

(5)RFID标签很隐蔽,有效减少读者人为破坏。可以在图书的任何两页之间夹缝中粘贴RFID电子标签,而且标签本身是双面敷胶,一旦粘贴好了,读者很难发现其位置,因此可以有效较少读者有意或无意的人为破坏,确保图书的安全。

(6)增加了防盗监控功能。RFID电子标签中不但包括条形码和磁条的信息,还包括了可以改写的防盗识别位。在图书的借还过程中,可以通过修改该防盗识别位来更新图书的在馆状态。当读者携带图书出入图书馆门禁时,系统可以自动读取并判断该图书电子标签中的防盗识别位是否符合出馆条件。如果不符合条件的图书在经过防盗门禁时,门禁系统会发出报警声,从而使图书管理更加安全、人性化,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2篇

关键词:一卡通;智慧校园;自助服务体系;信息化管理

一、校园卡应用的背景

校园卡是学校发行和管理的非接触式IC卡,集学生证/工作证、借书证、餐卡、电子钱包等功能于一卡,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校园卡出现的前期对于后勤服务和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提升有着明显的成效,因此在信息化工作早期就在大部分大学校园里普及。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从大学校园到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环境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园卡的应用亦取得极大的拓展,门禁、考勤、自助缴费、水电管理、银行圈存等一大批新的业务出现在校园卡应用中,银行卡、手机卡等也频频绑定校园卡,因此,校园卡具有强烈的社会集成和应用创新需求。

二、国内高校校园卡技术应用现状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校园卡应用的社会集成和应用创新已经在国内高校取得了快速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卡载体的多样化

CPU 校园卡是带有CPU处理器功能的IC卡,并已经应用广泛,手机校园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将通信业务和校园卡功能集成的一种新型校园卡一卡通类型,目前已不断扩张到电信、联通另外两家通信运营商的投资范围,就目前情况看,浙江省高校几乎都已开通手机校园一卡通,但应用和推广效果差强人意。

2.校园卡的社会集成

中山大学和深职院在校园卡的社会集成中做了应用尝试:

中山大学:该校的校园卡是首个实现城际消费的校园一卡通,与广州9所高校联盟推行“消费一卡通”的应用模式,对接城市市民交通功能,接轨城市建设发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该校校园卡在CPU校园卡的基础上,集成了银行业务,使得校园卡用户不但可以具备校内所有应用的刷卡业务,还具有银行卡的业务能力,通过银行圈存功能的实现,使得校园卡可以像银行卡一样在ATM机和POS终端机上进行刷卡消费,实现了校园卡的社会集成功能。

3.校园自助服务体系的应用

公共应用服务包括:校园新闻、漫游校园、一卡通公告、生活百事通、校园卡挂失等功能。个性化服务包括:校园卡管理、转账业务、自助查询、自助缴费等功能。国内大多高校校园自助服务一般都实现校企合作的运行方式,主要是由学校建设,企业投资的形式进行开展,有效改善了学校服务体系的高效性。

4.校园卡的数据挖掘功能

对校园卡每日进出账的数据挖掘结果,可获取校园卡用户(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途径、消费能力,对学校评估贫困学生实施补助进行参考作用;同时能根据食堂的消费流水记录挖掘工作后勤及食堂的饭菜质量价格等,更好的控制食堂收益情况。其中,山东大学就已经通过校园卡的数据挖掘作为决策一种来源,该校的校园卡通过分析对比学生日常消费情况数据,挖掘出学生海量的消费数据规律,经软件系统自动识别贫困指数作为评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与否的参考目的。

综上所述,校园卡一卡通是在校师生具有实名制的身份识别证件,包含大量的基础数据,通过校园卡包含的基础数据支撑作用可扩展至全校范围及部门的管理工作内容,甚至起到社会集成作用。

三、智慧校园项目中校园卡的社会集成与创新

根据国内高校前期校园卡应用情况,智慧校园卡建设工程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创新应用:

1.校园卡银行业务的社会集成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校园卡的创新应用主要解决了校园卡与网银集成的以下问题:

(1)建立服务平台,并通过校园卡建设单位与银行签订网银支付功能。

(2)硬件上采用二层递归安全防护,一级防护指防火墙的IP过滤及操作系统的IP策略;二级防护指系统的一切通讯由指定端口进行加密传输,其余端口全部禁用。

(3)软件方面的安全将互联网充值平台设置校园一卡通前置服务器同校园卡服务器交换数据,设置系统通讯控制策略、安全监控策略、数据安全备份策略、系统IP策略等确保校园卡的数据安全。

2.集成RFID技术,创新校园食堂服务

学校食堂的就餐高峰售饭窗口都是人满为患,除了人员集中的因素外,窗口处理效率也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设计一套集成RFID射频技术的餐具和餐饮结算系统能有效缓解这个问题。系统要求具有速度快、核算准、体验佳、无人值守等特点。系统的实现能节约用餐者的排队时间,提升教工餐厅膳食服务的整体质量和信息化水平,树立良好的终端形象以及给教职工带来极佳的消费体验。

3.智慧校园卡优化校园的人员管理模式

宿舍是学生校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学生宿舍管理存在着外来人员有可能混入宿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运用物联网RFID技术整合校园一卡通应用,采用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结合红外侦测、智能卡技术、视频监控技术、门禁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宿舍的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化出入管理,大大提高了学校宿舍管理水平。同时融合RFID技术的校园卡还可以应用于学生上课情况考勤、教师会议考勤、校门口智能交通管制等方面,通过智慧校园项目校园卡工程建设已充分解决了传统校园卡应用局限性,实现人员管理的新局面。

针对我院智慧校园项目建设中校园卡系统应用的建设情况,结合校园卡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校园卡技术应用与社会集成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从用户的角度(即在校师生),要求进一步扩充校园卡的社会支付范围与形式;二是从学校管理层的角度分析,希望校园的后台数据流动方便维护、监察方便校园人员管理;三是从社会行业角度分析,如今校园卡已逐渐与企业合作,同城市建设应用接轨,因此要求更多的校园的社会创新与集成。因此,未来校园卡的技术发展无论从建设理念、建设模式和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孕育着进一步集成和创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王春雁、白雪.高校校园卡系统应用现状及趋势浅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梁裕,秦亮曦.一个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

[3]张永波.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校园设备防盗系统设计[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4]张永波.《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1

[5]张丽丽.《数据挖掘技术在校园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3篇

此刻,中山大学的校园内,“可运营、高质量”的无线网络正在展现价值,它为师生提供了各种移动终端的高质量无线接入服务,让更多创新型教学融入了智慧校园学习生活之中。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山大学建立了规模宏大的校园网,覆盖4个校园,网络信息点数达到74213个,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

随着教学与信息化不断融合,教育形式也获得了多样化的发展,中山大学创新教学平台的规划也由此浮出水面,其中包括MOOC(慕课:新媒体素养、地理信息系统概论、医学统计学等课程)、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平台),以及建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创新学习模式。在新教学形式的要求下,中山大学希望在南校区东区学生宿舍建设“可运营、高质量”的无线网络,为师生提供各种移动终端无线接入服务,从而将多种创新型教学内容融入智慧校园的学习生活之中。

中山大学数字化学习平台策划方案上提到:“网络,随时随地、无处不在。”那么,符合这一要求的高品质网络又是如何建设的呢?

中山大学采用的是锐捷网络为其提供的新一代“智分+”无线网络解决方案。锐捷“智分+”所采用的多级分布式架构,不仅性能超越了传统AP,而且该解决方案将主机和射频模块(微AP)彻底分离的设计,能大幅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信号强度,充分满足了高校宿舍小开间、高密度、多隔断的多场景需求。

中山大学南校区东区学生宿舍共有32栋楼宇、4650个宿舍房间。锐捷根据每栋的具体宿舍数量部署智分+微AP(RG-MAP552)和主AP(RG-AM5528),主体AP连接到该楼栋交换机,每台楼栋交换机通过千兆单模光纤连接到汇聚网关。其中,汇聚网关更集成了高性能的无线控制器板卡(RG-M18000-WS-ED),负责对所有AP进行统一管理。

“智分+”不仅解决了中山大学宿舍多隔断、多拐角造成的无线信号质量问题,它的应用和管理中契合了校方“可运营”的理念,全面提升了师生上网体验。

首先,针对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在线学习平台、观看高清视频的需求,“智分+”方案轻松应对大流量的考验。智分+主AP(RG-AM5528)最多支持24个采用双路双频双流802.11ac入室射频,为每个宿舍内分别提供独享300Mbps(2.4G)和867Mbps(5G)的最大接入速率。在实地测试中,单个宿舍达到了600Mbps的吞吐量,满足数万师生“移动学习”业务的多人、多终端、重载、的需求。

其次,“智分+”系统的主AP和微AP射频模块在管理上归属为一个AP,微AP无需单独管理、无需软件升级、无需下发配置、不占用无线控制器licence、不占用IP地址资源,同时还省去了POE交换机。南校园东区学生宿舍4650间宿舍规模的无线部署,也仅需管理255台AP,较传统方案设备管理数量减少94%,且微AP上电后配置由智分+主机下发,各宿舍微AP如需更换、补充、移动、替换均为即插即用、无需配置,通过场景方案创新使得无线管理简单到极致。

中山大学宿舍网络的规模大、设备数量多,除了运维问题,如此大规模的硬件设备持续运行,功耗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中山大学网络部署中采用的锐捷“智分+”,与传统方案相比,主AP和房间内的微AP更加节能。

“运行”与“运营”,一字之差,却存在天壤之别。中山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赵琼老师谈道:“无线网络与有线网络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线网络部署好以后基本可以马上使用并达到最佳状态,无线网络则需要进入一个网络调优过程后,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状态。而无线网络调优一直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包括故障排查、网络调优参数的验证,以及相关运营情况等很难说得清楚、具体、有理有据。”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4篇

如今,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颠覆了我们对校园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想象,我们将体验到连续的、无处不在的网络。而有线、无线融合一体的网络环境是“智慧校园”必备的一个基础设施平台,也成为了现阶段衡量高校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山西中北大学与卓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开战略合作,共同建设智慧校园典范,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进展。

校园网络全面升级

中北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并在朔州市设有校区,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总占 地2501亩,建筑面积近101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余人。2015年,经过与全校师生的讨论和投票表决,中北大学正式携手卓智,开展校园网络建设的战略合作,对校园基础网络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累计部署了AP数近9000台,成为了山西第一所Wi-Fi全覆盖的高校。

全校核心骨干网升级到 40G,汇聚区域万兆互联,千兆到桌面的先进网络基础架构。新建成的校园网开户数量达到约2.5万人,高峰在线人数近2万人。给全校师生带来了高品质的网 络体验。全校Wi-Fi全覆盖办公区、宿舍区、教学区、实训区、食堂、图书馆等区域,根据不同的区域采用定制化的产品以及解决方案,保证了Wi-Fi信号的质量。无处不在的Wi-Fi,为中北大学未来MOOC系统、在线考试系统、监考系统等下一阶段“智慧校园”的建设项目创造了良好的网络环境。

打通信息孤岛

保证校园网络安全、可控

在校园网管理与维护方面,中北大学拥有校园网的管理权,借助卓智的管理平台,将学校无线网络以及原有办公网络和新建的学生宿舍有线网统一认证管理,整合运营,打通了信息孤岛,增强校园网络的安全性和可控性。全校统一的服务平台、校服远程APP、卓智机器人、日志审计系统、自动化的巡检软件等卓智先进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络运维与服务的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

此外,卓智还配备了3名专业运维人员驻校,解决师生上网遇到的问题,使网络中心管理人员从繁杂的维护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幅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在资费方面,卓智整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进入校园,出台了合理的收费标准和不同类型的套餐,为师生提供多种网络产品及服务。

一次性完成校园网建设

作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北大学曾经备受网络建设相对落后的困扰,阻碍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道路。自 2002年以来,学校逐步建设校园网,到2007年中北大学建设完成了学校办公区有线网络。然而,发展到目前该有线网络大部分设备比较陈旧,故障频频发生。校内各家运营商铺设的无线Wi-Fi,互相干扰,可用性差。学校整体的网络融合度低,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相对缓慢。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需求,中北大学选择一次性完成校园网建设,虽然具备统一规划实施、统一进度管理、建设成效快的优势,但是需要学校一次性投入的资金体量较大,学校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而且涉及的系统与设备繁多,无形中增加了建设难度,预算精确度也不易把控。

如果选择与运营商合作,运营商能够帮助高校承担一部分管理与运维工作,减少一部分资金压力,但通常会按照“小区宽带”的方式建设宿舍网,形成了学校维护办公网、运营商维护宿舍网的状态,两张网络缺乏有效整合与管理。学生在“校园网”范围之外,使智慧校园失去了重要的用户和原有意义。

此外,运营商的建设通常关注3G/4G,往往忽略Wi-Fi覆盖整个校园区域,抑或所建设的Wi-Fi信号质量与使用效果不佳,难以保障智慧校园的移动应用。

加快建设“智慧校园”

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中北大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创新模式,加快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作为教育网络运营服务商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卓智始终致力于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为广大高校免费投资建设基础校园网,并提供运营及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在校师生的网络体验,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移动互联需求。统筹规划的校园网络建设方案,免费动态地持续更新服务,保证了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在智慧管理层面,卓智研发团队结合多年学校教学和教务管理经验,研发出的“教育+”互联网生态云解决方案及以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的“数巨+”两大产品,为用户提供卓越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卓智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与人才优势,专注校园网络建设及运营超过10年时间。

截止到目前,已经在超过20个省市为百余所高校建设智慧校园网,为超过100万高校师生提供智慧校园网络服务,与众多高校形成长期战略合作。

立足未来,卓智将继续携手中北大学,博学广知,实践创新,践行校企合作新模式,使中北大学等各大高校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经受挑战,快速发展,助力我国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智慧化、信息化的发展道路。

相关链接

十年前兴起的“数字校园”建设,有些高校并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今又要搞“智慧校园”建设,是可持续发展吗?“智慧校园”建设,说到底,是要建设一批智能化或智慧的应用系统,如智慧教职员管理系统、智慧学生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系统、智慧科研系统和智慧后勤系统等等,它们与数字化系统是什么关系?或者说,跳过数字化应用系统,能建立起智慧化应用系统吗?

物联网“入驻”高校需谨慎

物联网的体系庞杂,设计很多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容易。本科的时候需要兼顾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精力很难集中,所以本科时并不是开设物联网专业的黄金时期。其实目前很多现有专业都是物联网中的组成部分。不需要盲目地开设专属课程,而是要在已有课程中加入物联网的概念是比较好的选择。物联网其实就是计算机应用,很多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和物联网的联系都非常紧密,柏斯维认为从这些专业来寻找切入点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智慧风暴物联网学院培养复合型人才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5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治安防控;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28-02

一、智慧校园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校园的理解观点众多。如蒋东兴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学校管理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应用只是智慧校园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智慧校园应当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智能化的推送,促进知识的智慧传播与分享,冀翠萍认为,“智慧校园”的建设要在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物联网和云计算平台为依托,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应用与服务水平;黄荣怀等认为,智慧校园是指一种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个体特征和学习情景,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分析、评价和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南京邮电大学认为:智慧校园的核心特征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笔者认为:所谓智慧校园应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设,以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为服务内容,具备个性定制、互联协作、互动感知等功能特点,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智能化服务平台。

而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应针对高校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为治理重点,坚持“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综治原则,建立以技防为基础,以人防为核心,以物防为辅助,实现“三防一体・打防管控”为目的,能够很好的控制校园可防性案(事)件发生率,提高师生安全感满意度的治安防控体系。

二、高校治安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NJ高校为例

(一)校园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自行车盗窃尤为突出。

据统计,NJ高校2007-2014年所发案中,公共区域遗失和盗窃占总发案25%;教学楼盗窃占总发案24%;自行车盗窃案件占总发案22%;宿舍楼盗窃占总发案19%;诈骗案件占总发案10%。盗窃案件占所有发案的90%。NJ高校为方便师生,自2009年开始允许师生员工在校内使用自行车,使得校内存放了大量的自行车,最多时达到16000辆,招致大量的校外人员进入校园盗窃自行车,随之而来的是从2010开始白行车盗窃案件数呈爆发式增长,占到2010-2014年发案总数的26%,自行车盗窃案件成为校园发案占比最高的案件类型。

(二)楼宇管理有待加强,须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

据统计,NJ高校学生宿舍楼宇内发生的案件数自2010年开始逐步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至2014年仅占全校案件总数的5%;而教学楼遗失和盗窃逐年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占全校案件总数的25%。分析原因:学校自2010年开始在学生宿舍推行物业化规范管理,并在学生宿舍安装视频监控、门禁等技防设施,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宿舍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发案数;相反的是,教学楼使用的是学校自聘临时工,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较低,因此,推行物业化管理十分必要。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须积极适应互联网带来的变化

据统计,2013年开始NJ高校诈骗类案件爆发式增长,到2014年诈骗类案件发案数占当年发案总数的28%。随着互联网发展,2013年开始各高校均发生了大量以网络、电信为平台的诈骗案件,诈骗的手段主要有淘宝兼职刷信誉、互联网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冒充客服工作人员诈骗,网络诈骗手法“高明、隐蔽”,使得“高智商”的大学生如被洗脑般听从骗子们摆布,连连中招,损失惨痛。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要不断加强,还应紧跟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四)开放式校园管理有待加强,校外人员随意进出校园作案

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后多选择伺机作案,多在学生教学楼食堂盗窃手机,在校园内偷盗自行车,由此可见,开放式的大学校园为社会提供共享的教育资源,亦成为社会闲杂人员的治安特点经常进出大学校园,且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使得校外人员在大学校园盗窃屡屡得手。

三、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基于视频监控中心,建立校园应急指挥系统

笔者认为高校可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以视频监控报警中心的校园应急指挥系统,该系统具备红外入侵报警、消防烟感报警、RFID防盗报警、触发式报警立柱、门禁报警和机动车超速报警等功能,待警情发生时,视频监控中心屏幕自动显示报警信息,并伴有声光提示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对警情进行核对后进行处置和记录。视频监控范围应覆盖校园主要干道、重要出入口、学生宿舍、图书馆、办公楼和物资仓库等重点要害部位;红外入侵报警和消防烟感报警可用于存放贵重物品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仓库等重点部位;RFID防盗报警系统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监控技术、实时定位技术而开发出来的安防系统,可同时对多个物品(如自行车、笔记本电脑)进行定位,并能够完成监控物品进出校园情况的监管,更可以用于防止贵重物资被偷被盗;触发式报警立柱安装于校园内学生活动密集场所,学生可触发报警立柱按钮后与视频监控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视频对话;门禁报警系统可安装于学校大门非机动车和行人通道,并区分为校内人员和来访人员通道(均为有障碍双向通道),校内人员可持校园一卡通刷卡进出,校外人员在门卫处凭有效证件登记后,持门卫人员发放的临时卡进出校园,实现对进出校园的所有人员进行监管,有效的杜绝校外闲杂人员混入校园,降低可防性案件(以盗窃为主)发案率;机动车超速报警设备安装在校园内主要干道,具备超速报警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机动车行驶时速、超速时间和实时图像,用于校园交通管理。

(二)基于ETC功能和车牌识别功能,建立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

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高校可引进基于ETC系统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校内机动车通行时该系统通过读取随车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又叫OBU),经系统后台进行系统比对后即可自动放行,可实现智能管理,无需人工操作;校外车辆进入校园时,经门卫登记后,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记录车辆进入时间和实时图像,同样实行智能登记管理,减少门卫人员工作量。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以极大的提高校门通行的效率,减少门卫人员的工作量,可以成为校园交通管理的重要技防设施。

(三)基于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搭建自行车资源共享系统

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系一套有别于目前市面上运行的有桩式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它具有布点方便(通过wifi热点布点)且施工成本低、借还车方便(可使用校园一卡通)、车身轻盈(采用特殊材质制作)、不易被盗(随车装有GPS电子锁车系统)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地域面积广阔的大学校园。高校可以推进智能袖珍公共交通系统,在校园公共区域增加足够数量的wifi热点,既可以确保师生在校园内任何一处实现借还车,不受有无车桩限制。同时,还可以基于此系统实现校园自行车的资源共享。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6篇

物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校园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及时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分析,使师生全面地感知教学资源,有效地采集信息,获得智慧化的学习、教学、管理和生活服务,将学校打造成感知的、服务性的、环保节能的、安全稳定的智慧型校园。

2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在智慧校园中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应用。

2.1一卡通系统实施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把门禁管理、车辆管理、教务管理、学生学籍管理、图书馆管理、机房管理、校医院、体育中心、各食堂、开水房、宿舍、澡堂、校内超市等等多功能模块串联起来,实现了校园的数字化管理和消费。如果与银行联网,还可以实现学校各种财务的科学化统一管理,真正实现以卡代币,以卡代证,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园都建设有一卡通系统。实现一卡通系统需要每个教师和学生都拥有一张含有RFID电子标签的校园卡,卡里包含个人的身份信息、车辆信息和资金信息,还应在应用的场所设置FRID读写器。在消费场所如食堂、超市、洗浴中心、公共自行车点等,师生在读写器上刷卡时,相应的信息就被读取出来,通过智能消费管理系统传递至数据处理中心,并通过对消费管理后台数据库的查询,读取卡上余额,将当前消费的金额扣除,并实时更新后台数据库。在门禁场所(如校园大门,师生宿舍,重要实验室),通过师生刷卡,会把身份或车辆信息传递至相应的身份认证系统,从而实现门禁。

2.2智能后勤管理系统校园的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的重要管理工作之一,尤其对规模比较大的高校校园来说,关系到校园环境的好坏,师生工作学习起来是否舒适便利,学校是否能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安装照明系统,照明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外光照度,从而实现灯光明暗的自动调控。在供水,供电网中安装自动抄表系统,对用电量,用水量进行信息采集,远程开关水、电闸,从而做到实时监控、集约管理。在校园草坪里可装有花园智能灌溉系统,假如湿度传感器测到土干了,会自动对草坪喷水。在校园内可安装泊车管理系统,内部工作人员所持校园卡出入停车场,外来车辆凭临时卡进出停车场。车辆进入校园时,通过刷卡判断车辆否具有入场权限,读卡时同步自动记录入场时间、入场地点、车辆信息,更新停车场车位数。开闸时,同步摄取入场车辆图像并存储到数据库中,以备出场时进行车辆核对与以后查阅。如果停车场内车位已停满时,通过LED显示屏提示前来的车辆,同时禁止车辆进入。出厂时,通过刷卡对外来车辆自动计费,并对车辆信息进行核对。

2.3智能安全保卫系统建设平安校园时学校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建立智能安全保卫系统,确保校园的平安。在校园一些人员密集,易燃易爆的地方(如实验室)安装智能报警系统,内含温度、气体浓度等检测传感器,一旦发现温度,烟雾、有害气体超标,实时的向值班室报警,并采取喷雾等措施降低所在场所的温度、有害气体浓度。在一些重要设备内,可在其中安装GPS定位装置,借助GPS定位信息,可实时地看到其所在的位置,一旦发生位移实时报警。当有人或物闯入校园的设置警戒区时,可以通过在这个区域设置的红外对射报警系统,判别闯入物体的具置,并通过安防系统调转相应的摄像头对该区进行监控,同时将报警信息实时的发送到学校保卫人员的随身设备中,方便保卫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7篇

关键词:寄宿制高中;宿舍文化;建设

一、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及重要作用

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亚文化系统,是指学生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在共同学习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环境和氛围。它是宿舍成员在宿舍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等活动中所构建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1]宿舍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受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同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对校园文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作用:(1)利于培养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2)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健康人格;(3)利于规范学生行为;(4)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人、成才。

二、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建设物质文化,营造宿舍文化氛围

学校对学生宿舍硬件设施的建设应该坚持“坚固、实用、安全、方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法,争取多方支持,加大对硬件设施建设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以保证硬件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宿舍内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2]

在物质文化建设时应加强对于宿舍人文景观的建设,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寄宿制高中应举行各种艺术比赛,将比赛中学生的获奖作品,如,书法、绘画等作品制作成实物张贴或悬挂在楼道、宿舍门上,投入实际使用或展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才华,还能有效地美化公寓楼的环境,营造一种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宿舍文化。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形成文明整洁、健康向上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为优良的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2.制订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促进科学规范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宿舍管理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又要“约之以规”。各寄宿制高中应根据本校宿舍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建立起与学校相适应的宿舍管理制度,使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三、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1.发挥宿舍长的作用,做得力助手

宿舍长熟悉自己所在宿舍的情况,能帮助宿舍管理员以及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内获取公寓楼内的信息,同时在必要时向同学做好学校管理的一些解释工作,解答一些与宿舍相关的问题,起着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

2.成立学生宿舍管理会,进驻公寓楼

借鉴一些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学校,寄宿制高中应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学生宿舍管理会,该组织可由具有一定威信、纪律性强的宿舍长组成,主要的职责是参与宿舍楼的管理和监督,使他们成为宿舍文化建设中的组织者、实行者。

四、精练管理队伍,更新育人观念

要精练以管理、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宿舍管理员队伍。学校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保洁员、协管员、治安员”的要求,培养一支能全力以赴为学生服务的宿舍管理员队伍。

五、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充实宿舍文化内涵

宿舍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宿舍精神文明,因此,加强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是寄宿制高中宿舍文化建设的重点。积极向上的宿舍精神文明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3]

要以文化设施为载体,带动宿舍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应该在宿舍区多建设报刊栏、宣传栏、楼栋文化展示窗和学生文化活动中心等相关文化配套设施,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设施大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方针和国家政策,加强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

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引领宿舍文化发展

宿舍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但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有形的载体。文化节活动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启迪着学生的心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倡导了校园新风气,进一步有效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4]

因此,寄宿制高中可通过举行一些主题鲜明的文化节活动来引领宿舍文化的发展。如,各寄宿制高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形如“艺术节”“我秀我家”“宿舍文化节”等的文化活动,通过这些主题鲜明的活动来转变学生观念,引领宿舍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满晓晶.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7):136-138.

[2]薛沛建.高校后勤社会化全球视野.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5-193.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宿舍区 健康文化 健康文化建设

健康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着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维度。对于大学生来说,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是应该具备的素质,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而且要“学会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健康教育应同知识教育、品德教育一样成为大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现今的高校更多地侧重于健康知识的传播,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和体育课来对学生进行显性的健康教育,而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区分开来,这势必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有必要探索一条三者兼顾且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文化是一种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氛围让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的隐性教育。高校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建设是通过在宿舍区里创设和营造与健康相关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以使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在思想特征、价值取向、行为趋势、生活方式等方面朝向健康方面发展,从而塑造健康的身心素质的教育过程。

一、大学生群体亟需健康文化建设

进入大学后,由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弱化,某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等,一些大学生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具体表现如下。

1.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的影响。

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关系会有一些不和谐,同时因为父母在教育方式、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孩子未必能得到适当的教育,这对于孩子性格的形成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和作用。而在进入大学以前,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经验方面的一些经历也会给心理健康留下一些问题和隐患。正因为这些,一些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身心已经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状态,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对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发展状态对其产生的影响。[1]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的环境,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风气死灰复燃,例如价值观紊乱导致嫌贫爱富、享乐攀比,信仰缺失导致生活迷茫无目标,法律道德观念淡漠导致行为失范。大学生涉世未深,人格世界观正处于发展形成期,自制力不高,再加上某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大肆宣传,使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传入大学校园,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大学生群体特殊的行为习惯。

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体育、音乐等个别专业,大多数学生主要从事的脑力活动。不少大学生上课时伏案学习,下课后坐在电脑前,特定的行为习惯除了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之外,还会减少他们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交流,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处于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育还未成熟的阶段,很多学生对自己缺乏客观全面的认知评价,这导致他们不自信。在学习工作上面,存在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倾向,这会使得他们遭遇更多的挫折感。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情况下,很多大学生不能以合理的心态去应对这些挫折,给自己增加了很多心理负担。这些会导致大学生群体容易在自我认识、情绪情感、压力调试、挫折应对等方面出现心理健康的问题。

5.大学生自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学习主要靠自觉,上课以外的时间是由自己支配的。度过了高中时紧张的高考期,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形成了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1)熬夜。很多学生成为“手机控”、“电脑控”,长期熬夜。只有少数学生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而上网,大部分学生上网只为看视频、聊天、打游戏等。晚上睡得晚更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其他不熬夜同学的睡眠状况,更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饮食不规律。晚上睡得晚早上就可能起得晚,特别是在上午没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一觉睡到午饭点,早饭就被忽略掉了。不少学生为保持身材刻意节食减肥,有些同学把零食当正餐,这使得大学生饮食不规律的现象愈发普遍和严重。

(3)缺乏体育锻炼。大学里基本是不要求晨练早读的,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身体锻炼时间就仅仅局限于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上,大三大四体育课取消,锻炼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生命在于运动,较少的体育锻炼使得大学生身体素质降低、免疫力和抵抗力逐渐下降。

二、在学生宿舍区开展健康文化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1.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宿舍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交流、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宿舍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观念起着重要感染和熏陶的作用。学生宿舍已逐步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使以文化参与为中心内容的“宿舍区”建设任务日益繁重。[2]高校学生宿舍区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以宿舍区为主要空间、以宿舍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校园文化或大学文化。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宿舍为单位的大学生群体是大学生社会化历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3]大学生是容易从众、受周围人影响的群体,以宿舍区为单位开展健康文化建设可利用学生群体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整个宿舍区的健康导向,更有助于发挥文化的熏陶、影响功能。

2.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性。

一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群体中具有较强的传承性。宿舍园区是学生群体相对稳定又逐年更新的环境,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和新生入住。新成员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宿舍区的文化氛围和活动氛围,良好的宿舍区健康文化会使他们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朝着大家遵循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一种群体认同感,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宿舍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高校宿舍区健康文化的内容与途径

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识的传播、健康环境的创造与熏染、健康心态的塑造、健康行为习惯的培养、自我保健能力的提高等。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着手。

1.精神层――塑造全局的健康价值理念。

精神层文化是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核心,是大学宿舍园区在长期发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规范体系,它表现为管理服务人员所推崇的健康理念和师生共同具有的健康价值规范。精神层的文化也是构建宿舍健康文化最关键和根本的维度,健康的宿舍风气、人文气息作为健康精神的外在体现,需要高校从整体、全局的观念出发,构建整个学校健康的校风、学风,塑造健康的大学理念。

2.制度层――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

制度层的内容是宿舍区的健康文化得以践行和延续的保障,同时也是精神层文化的延伸和具体化。它包括宿舍区的领导体制、组织机制、管理制度、服务规则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健康健全的宿区管理制度:一是将健康这一价值追求和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渗透在宿舍管理的各项制度中;二是分别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个方面对住宿大学生加以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例如可以形成晨练制度、定时熄灯或者断网制度、宿舍矛盾团体解决制等;三是将健康作为对宿舍管理服务人员和大学生个人素质的一项重要考评,以评促建,以评促健。

3.行为层――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

宿舍区健康文化行为层的内容是指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学生在学习生活、管理服务、文娱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健康行为文化的核心是“知”和“行”,“知”不仅包括在生活、学习、管理、服务中的健康知识、健康智慧,也包括对健康知识、健康智慧的知晓、学习、传播和理解。“行”指的是生活工作在宿舍区的人的学习、生活、文娱活动,特别是在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健康理念影响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在宿舍区的健康文化构建中,需要对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娱乐方式的鼓励与倡导,以健康的生活娱乐方式替代“亚健康”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根据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在健康行为文化的塑造过程中,要贯彻这三个阶段,就要在形成健全良好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执行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在学生宿舍区,管理服务人员和学生之间并非单向的管与被管的关系,二者之间可以互相管理、互相监督,以巩固行为执行的效果。

4.物质层――创设健康的文化设施环境。

物质层是最表层的内容,也是文化的物质形态和物质基础。宿舍区健康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健康优美的住宿环境和学习环境;二是建立一支拥有健康体魄和精神风貌的管理服务队伍;三是要配置必要的运动娱乐设施;四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及时处理和协调学生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宿舍文化是一个丰富、系统的体系,宿舍区健康文化的构建更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文化的这四种要素和表现形态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健康的精神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健康的物质文化是载体与基础,健康的制度文化是条件与保障,健康的行为文化是过程与推动。只有在宿舍管理和建设中对这四种形态的健康文化加大建设力度,统筹分配,合理协调,才能在高校校园中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凯.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及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10,Vol.10,(11):97-100.

校园智慧宿舍管理第9篇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

1.物联网发展背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概念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Auto-ID中心Ashton教授于1999年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通过射频技术(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品的智能化识别、管理和操作。 通过物联网可以使人、物、信息的相互联通和交流,实现人、物和计算机的智联。

作为新一代技术的标杆,物联网从诞生之时就成为了各国的宠儿,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其发布的《ITU互联网络报告2005》中首次对物联网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2009年,美国政府将物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2004年日本提出了U-Japan计划,希望把日本建成全球ICT最先进的国家,韩国也在2004年提出了U-Korea计划,希望在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把韩国打造成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的强国。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概念。2009年11月,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立,12月,江苏省无锡市出台了《加快建设创新性经济领军城市的决定》,建立了我国首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2009年11月,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物联网被我国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2.物联网技术分析

物联网强调的是将所有的物连接到互联网络,它具广泛存在和广泛应用的特点,物联网不是简单的物物相连和人物相连,而是通过建立相关的连接构筑人、物、信息互动的智能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现人对物的定位、管理、控制,用户层可以基于这一系统开发泛在网络的系统软件。

2.1物的标准。物联网中的物的对象是指现实的所有物质和信息。王志良教授在《物联网——现在与未来》一书中谈到物联网中的“物”必须具备的9个条件:(1)信息接收器;(2)数据传输通路;(3)存储功能;(4)CPU;(5)操作系统;(6)专用程序;(7)信息发送器;(8)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唯一ID号。我个人为人值得商榷,我认为物联网中的物必须具备其中的第一、二、六、七、八、九等六个条件,其他的条件不是必须条件,同时具备九个条件的物是物联网中的理想。

2.2物联网的层次模型

物联网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感知层由传感器和传输网关构成,它嵌入到物联网的“物”中,承担物的信息接受、发送、控制功能,是物联网最底层。网络层负责将物联网中物的信息在不同网络中传输,是连接应用层和感知层的纽带。应用层是用户基于物联网开发的应用程序和软件,是物联网应用中心,用户通过应用层对物联网中的任意物下达指令,进行管理和控制。

图1-1 物联网层次模型

2.3关键技术分析

要实现物联网运行,在每个层面上都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国际电信联盟在2005年的报告中提出了物联网的四个关键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传感技术(Sensor technologies )、智能技术(Smart technologies)和纳米技术(Nano technology),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是探测物的状态和特征,生成有效数据并提供给应用层,而智能技术则在物的自动识别、智能操作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传感技术已经在向智能化迈进。纳米技术在物联网上主要是应用在感应设备的微缩化和可嵌入。

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建立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也是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每个物的ID号的统一分配和识别,三网合一的统一协议标准,应用层到网络层的统一接口,甚至包括感知层到物的统一嵌入,这些在物联网即将起航的当下,都是物联网要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3.智慧校园物联网研究

智慧校园是物联网在学校教学管理、公共安全、后勤保障的具体应用,为学校构建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1感知校园物联网的应用。

物联网可以实现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学生步入教室,教室的窗帘会随着室内的光线自动开关,随身佩戴的RFID电子标签自动连接离自己最近的RFID基站,打开桌上的自动触摸系统,通过网络浏览今天老师要讲解的内容,并将自己存在的问题提交给老师。上课铃响,老师步入教室,打开教学管理系统,查看是否有学生缺勤,查看学生给自己留下的问题,老师通过触摸投影设备随心所欲的教授课程,解答学生的问题,同步将授课情景传送到网络。进入实验室,学生通过自动识别系统找到自己的实验设备,实验设备通过触摸感应系统对违规操作和危险操作进行报警并终止实验,实验设备如是记录实验的过程、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老师通过阅读实验数据给予每个学生的评价,教学管理系统如实的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自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并发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

通过对学生的时时定位,可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每一个宿舍的水压检测器,可以确保学生的用水安全,通过智能感应电表,可以实现每一个宿舍的用电安全,通过烟孔感应系统和对每一个消防设施的定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隐患。

在每一个教学管理设备进行嵌入电子标签,建立相应的教学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使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值,有效的节约办学成本,实现教学设备管理规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通过校园物联网智能系统的建立,实现水电、餐饮、图书借阅、校园通信、校园宿舍出入管理的一体化管理,实现智慧校园。

3.2感知校园物联网结构设计。

校园物联网的建设采用星形拓扑结构,在校园内布置若干个射频基站,物联网内的每个物都嵌入电子标签,采用射频技术去主动寻找距离最近的射频基站,实现物与物、人与物的通信连接每个基站连接到校园局域网上,实现物与互联网的通讯,通过三网合一,最终把物联网中的物和手机等通讯设备、有线电视等视频设 备实现通讯实现最高程度的智慧校园。

图1-2 校园物联网连接结构图

台湾利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支持学校安全管理,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上下学及在校行踪通知服务;学生保健服务;校外教学管理;危险区域管理服务;校园访客管理系统;教育设备管理服务;学校大型会议人员管理服务;运动设施使用人员管理服务.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方面,在学校的关键地方如教学大楼楼梯口、教室等处,架设RFID读取器,通过学生配戴的RFID标签读取相关信息,统计学生出勤情况,老师也可通过网络查询学生出勤情况及目前所在位置或行进路线。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