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20 10:01:31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1篇

[关键词]干部教育;精品课;服务;追赶超越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103(2017)03-0029-03

一、通过建设精品课,提升干部培训水平

中央要求从事干部教育培训的教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对党忠诚、政治坚定,严守讲坛纪律,不得传播违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违反中央决定的错误观点。实践证明,干部培训精品课建设就是要推出一批严谨治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理论和方法,具备胜任教学、科研工作的能力的教师,引导其他教师,联系实际开展教学,有的放矢,力戒空谈,善于调查研究,积极适应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并聘任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带头为干部学员授课,为西安市实现“追赶超越”作出干部培训应有的贡献。

1.精品课是优秀课程

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务实管用,适应不同类别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逐步建立开放的、形式多样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体系,有利于引导干部教育的正确导向。

2.精品课是学术讲座

精品课是以培训教师为主体,同时面向学员和相关单位开放的优秀干部教育课程与学术讲座。精品视频公开课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扩大资深教师影响和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精品课建设以名师名课为基础,以选题、内容、效果及学员认可度为课程遴选依据,通过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个性和人格魅力,着力体现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生动性和新颖性,有利于提高干部学习兴趣。

3.精品课是学习园地

精品课网站是以培训学员为主体,同时面向机关和基层干部学习园地。干部培训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促进干部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升干部培B效果。

4.运行机制

第一,政策与经费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应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计划。对完成建设且推广反响良好的精品公开课,给予荣誉称号和经费补贴。

第二,评选。应按照有关程序,结合职称、职务、专业和授课效果,通过专家听评课,学员评议打分,逐步建立符合干部教育培训特点的师资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干部教育培训效果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在当前干部教育培训中,应优先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综合评价高的优秀教师,包括现场教学导师。为了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以及课程开发和更新机制,应鼓励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家学者和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基层干部等担任干部培训教师。

第三,监督与管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和互动交流等功能的全市干部教育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集中展示优质课程,并与省内干部教育基地以及国内主流门户干部培训网站合作,通过交流和学习等方式,建立干部培训精品课内容审查制度,明确精品开放课程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专家组织的作用,保证课程质量。

第四,推广与应用。通过多种媒体和相关活动加强干部培训精品课程的宣传推广,促进精品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加强对培训教师、学员以及组织单位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鼓励学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引导干部关注、使用和评价干部培训精品课程。

第五,知识产权保护。重视干部培训精品课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家现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框架下,以协议形式明确课程建设各方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以保证干部培训精品课健康发展。

第六,组织管理。2016年9月5日、7日、10日、13日、14日,我们先后对西安市党校、西安市组织部干教处、江西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陕西省组织部干教处、陕西省委党校等领导机关和干部培训院校关于干部培训精品课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干部培训精品课程建设目前由中心统筹规划,包括准备、录像、听课、评课、验收、总结等阶段。市纪委和组织部负责推荐,指导和监督本系统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应用和推广。党性教育精品课程要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为依据,重点讲授党的性质宗旨、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党风廉政建设以及落实“32大发展理念”、“弘扬延安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内容,引导党员干部增强信心、激发干劲、积极作为,努力弥补我市群众收入、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对外开放等短板,不断谱写西安市追赶超越新篇章。

5.课程效果显著

一是教学内容针对性强。讲题着眼从严治党新形势需要,以《》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主要围绕忠诚、干净、担当,致力于增强干部的“四种意识”。

二是教学方法灵活。针对教学内容和干部实际,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上充分体现互动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三是教学效果明显。课程富有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申报的精品课程原则上要有授课团队,内涵丰富、特色显明、感染力强的课程也可以个人名义申报。申报的课程需录制为视频格式,可将课件和现场录像进行合成,精心制作,视频要能够反映出教师风范、教学方法和实际教学效果。

培训中心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应充分认识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实行主任负责制,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多部门协调,精心组织课程建设和应用,把好课程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名师集中的优势,组建精品课建设专家组,负责相关政策研究、课程遴选、内容审查、运行评价、运营推广及相关服务工作。这次精品课建设是在市委组织部领导下,由文理学院基地对精品视频公开课进行整体规划,制订评选标准。组织部严格审查,并组织学员对课程进行评价,择优申报。评选领导小组由市委组织部干教处处长李福海、西安文理学院校务委员郭瑞任组长;专家组由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冯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陕西孔子学会会长、关学研究会会长刘学智,西安文理学院规划处处长、教授魏奇,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唐健君等校内外专家组成,刘学智教授任组长。专家组通过听取申报教师介绍课程、观看教学录像、答辩点评,最终通过投票,西安文理学院王美风教授及其教学团队申报的《关学精神与干部品格修养》课被评为2016年西安文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精品课程,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张军学申报的《如何做好基层群众思想政治工作》课被评为2016年西安文理学院干部教育培训优秀课。

二、认清形势,服务大局

2015年春节前夕,来到陕西,回访了曾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实地考察调研了延安新区、铜川照金、西安古城墙、光机所、二零五所社区等多处地点,听取了陕西省发展情况的汇报,此行中为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的发展目标。“追赶超越”的提法,实际上是帮助陕西坚定了坚持以发展和增长为第一要务的信念,重新明晰凝聚了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目标。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确实是一道难题。特别是对于陕西这样的后发省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尤为重要。经济社会建设中遇到的新老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也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在陕西提出了“五个扎实”,即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他说:“陕西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福祉,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北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根本的事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未来中国最核心的区域战略,陕西作为丝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如果不保持高速增长,不能继续保证大规模的投资,就不能发挥新起点的引领作用,这关系到整个国家战略的实现。

服务“追赶超越”战略,提升干部培训实效,突出“四个紧扣”,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在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是当前干部培训工作的中心任务。

首先,要o扣我省红色资源优势,增强理想信念,对干部开展党性教育。要让干部学员有信念,教师必须有信念。因此,干部培训首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要突出党性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舆论氛围。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纪党规列入培训计划,要求干部真学真做。二是突出作风教育,加大延安、照金、马栏、富平、梁家河等现场教学培训力度,重点是党的宗旨意识教育。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居何种岗位,都要坚持人民立场和群众路线,一切工作都要以此为出发点,并接受人民的评判。三是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信仰,处处依规办事,远离庸俗,树立群众威信。干部教育要突出党风党纪,将干部自律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作风,严格杜绝言行不一的恶习。四是加强形势教育,尤其是要将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及省市区重要会议精神作为各类培训必修课程,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倾心履职。通过现场教学,加强党性修养。

其次,要紧扣我省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强文化增自信。一是要充分发挥好我校培训中心在市委组织部“一体两翼”干部培训布局中的作用,坚持高校理论优势,注重教师角色转换,认真研究并适应干部教育培训规律,依托陕西商周以及秦汉唐丰富的历史及其遗存,通过不同教学形式对干部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并通过实际考察、文化创新等途径,不断增强干部的历史认同感和人文修养。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先进文化中寻找文化自信根脉,深入挖掘利用本省市丰厚的文化资源,不断践行,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和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的精气神。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2篇

一、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开发

精品课程是与普适性成人理论培训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类型。实质上是一个以95598客服专员工作现场为基地,满足于“三精三实”特点的课程类型。即课题选择精准、课堂呈现精致、课时安排精巧、课堂效果好、对工作有改善并来源于真实场景。精品课程在强调分中心全体成员有课程决策权这个基本前提之后,课程所产生的结果符合分中心运营实际和客服专员的真实需要。各参与部门根据其自身的实际业务需求、培训师的特点等,会形成独特的课程风格,使部门课程特点不断彰显,特色日渐鲜明。

精品课程开发是指分中心专兼职培训师通过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课程并不断改进的过程。具体讲,精品课程开发就是根据分中心的实际条件,鼓励专兼职培训师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发精品课程的动态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分中心为基地进行的、由专兼职培训师、客服专员等多方人员共同参与的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过程。

精品课程与精品课程开发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相对精品课程开发,精品课程是一个结果性的概念,而课程开发是一个过程性的概念,它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途径。精品课程只有通过开发的过程,才能实现理想境界;精品课程是在开发过程中,不断优化,不断形成完整的课程形态。

二、精品课程开发的特点

精品课程开发共有四大特点(如图1所示):

1、精品课程开发的全民性。从参与精品课程开发的人员来看,部门主任、值班经理、主管班长、专兼职培训师等都拥有提出自己关于课程意见的权利,因此,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必然体现出全民性。

2、精品课程开发的灵活性。精品课程开发要做到鼓励分中心全体人员参与到课程建设中,这就更容易将各种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与此同时,精品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各部门、各层级客服专员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关系,而且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了精品课程的多样性。

3、精品课程开发的多样性。精品课程开发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开发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师资条件、现场需求等)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和新编,即精品课程开发是灵活多样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4、精品课程开发的独特性。每个部门的培训思想和培训宗旨有可能不同,加上各部门的师资条件和现场需求差异,使得开发出来的精品课程具有明显的差异特性,这种独特性的表现可归于部门特色。

三、精品课程开发与专兼职培训师综合能力提升的关系

培训师的专业化水平是直接制约精品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品课程既是分中心的课程,也是培训师的课程。培训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培训师与课程彼此依从。开发精品课程固然需要管理者的精心组织,也需要专家的指导,但更需要的是培训师的参加和努力。在精品课程开发过程中,唯有培训师的共同参与,才可能真正出现多样化的探求,使精品课程真正契合参训人员的特点和需要;唯有培训师之间的合作以及培训师与参训人员的互动,才能使精品课程不断发展完善、不断创新。

发展培训师的素质是开发精品课程的客观要求。开发精品课程是一项科学而严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理解精品课程的意义与精神,明确开发课程的目的,对参训者需要进行科学评估,而且需要将策划和编制的课程进行实施,根据实施过程中参训者的实际反馈,对课程进行分析评价,更需要在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上不断修改、调整、发展和完善。在开发精品课程的全过程中,评价、组织、收集反馈资料、修改方案等一系列的环节和内容的主要担当者是培训师。因此,培训师的专业素质是开发精品课程的基础支撑,培训师的专业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精品课程的开发运作,直接关系精品课程的质量。正如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舒伯特所说:“课程改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现实的意义上,专业的发展就是课程的发展……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身,而是为了促进课程的改进,课程改进需要持续的专业发展。”

培训师的能力提升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全过程。精品课程开发为培训师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培训师主动参与和有效合作中,加强了培训师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促进了培训师形成完整、敏锐的课程意识。可以说培训师的能力提升与精品课程开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四、精品课程开发对促进专兼职培训师能力提升的作用

1、精品课程开发变革了培训师与课程的关系,有助于强化培训师的课题意识。

所谓课题意识是指培训师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和自觉性程度。课程意识是培训师必须的专业意识,加强课题意识是培训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培训师的课程意识程度是影响教育活动效果的关键性条件,培训师是否具有主动理解教育活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意识,能否自觉与敏感地将课程意义与考虑教研活动的“做什么”和“怎么做”相链接,对于获得教育活动良好效果至关重要。培训师的课程意识需要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加强,精品课程开发对强化培训师的课程意识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在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培训师不仅是课程的使用者,而且是课程的编制者和开发者;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评价者和修改者。相对于使用和执行课程而言,编制开发和评价修改对培训师的课程意识有着更为必然的鲜明要求,这种对课程意识的鲜明要求能促使培训师加大对课程意义的关注度,能有效提高培训师在考虑教学问题时对课程意义的敏感性与自觉性。

2、精品课程开发是具体而实际的研究过程,有助于提升培训师的教育研究素养。

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更新再生系统,可能是人世间复杂问题之最。”教育的复杂性规定了教育研究的永无止境,同时也规定了研究教育是培训师的工作职责,提升培训师的教育研究素养(含教育研究的意识、态度、职能、技术)是培训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对培训对象、培训资源、课程资料、课程成效等要素进行具体而实际的研究是精品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核,精品课程开发所经历的“策划和编制实施和评价调整和创新”过程符合教育教学研究“制定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和验证普及和推广”的基本程序要求,如图2所示。

从一定意义上说,精品课程开发是一项科学而有序的教育研究工程,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具体而实际的教育研究过程。开发人员挖掘、选择和运用教育资源,策划和编制教学方案,组织活动与反思,改进或重构教育方案等都必须亲历具体而实际的研究活动。这些研究活动的亲历不仅有利于培训师形成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教育科学研究态度,而且能使他们的研究与综合、想象与假设、比较与归纳、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等教学研究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3、精品课程开发是专业实践活动,有助于形成培训师的专业实践品性。

精品课程开发不是纸上谈兵的纯学术活动,也不是仅凭经验的纯操作活动。精品课程开发是以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理论知识为指导的学术和经验兼需的专业性实践活动。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观念与行动、理论与实际、文本与现实之间一定是密切关联、不断发展、交互作用的。精品课程开发既需要培训师在业务和经验层面兼备“本质力量”,同时也为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价值品性、思维品性和能力品性创造了条件。第一,精品课程开发有十分明确的总目的以及各环节的具体目的。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培训师不仅清楚自己的目标、方式、效果,而且知道为什么而开发,这种自明专业实践价值要求并为其积极努力地发挥“本质力量”的实践行为,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价值品质。第二,精品课程开发是以研究探索为底蕴的专业实践活动,开发精品课程不仅是一种行动过程,更是一种认识过程,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培训师的行动需要有意识地运用理性的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认识课程要素、课程问题和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案,这种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积极思维活动有效发挥“本质力量”的实践过程,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思维品性。第三,精品课程开发的主体力量是培训师,在开发精品课程的过程中,遴选教育资源、策划和编制课程方案、实施和重构课程方案等既需要培训师拥有一定的内能和外能,又能让培训师倾其内能和外能,这种实践过程有利于促进培训师形成专业实践的能力品性。

4、精品课程开发把培训师放在新的实践环境中,有助于促进培训师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能力的提升。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3篇

关键词 专业群 师资队伍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23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Grou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ecialty Group

GAO Ruwu

Abstract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s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work,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high-quality goods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as the leading to stimula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group, is a key factor in enhancing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school,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cial service ability and level of important basi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group; the teachers troop;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0 引言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最重要教学的工作,是影响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性要素,也是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基础。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是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必要环节,专业建设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是专业建设水平决定一所高职院校的声望与水平;二是专业建设是教师成长、进步的平台;三是专业建设对学生的发展起定向和规范作用。专业群是由1到2个骨干专业和若干个培养方案、就业方向相近的专业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具有同一的行业背景、相近的课程内容、共用的实验实训设施和共同的师资力量。高职院校的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是一个包含教学资源、师资配备、实训条件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核心骨干专业的重点建设,特别是以精品专业的建设为龙头,辐射带动专业群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

1 建立精品专业建设机制,促进专业群的形成与发展

精品专业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龙头,专业群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院本身的行业特点,形成了适应行业的电力、水利、建筑、机电和信息等5个专业群,凸显了学院的专业特色。在专业群中,重点以核心专业进行精品专业建设,从而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学院高度重视精品专业建设,建立了有效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专业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教育先进工作者等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设立示范性专业建设专项经费。在人员培训、设备购置与教学业务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专业建设与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利用精品专业建设机制,学院的精品专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电力专业群中将核心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作为建设重点,使该专业成为首批省级精品专业,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整个专业群的发展,骨干专业“供用电技术”也成为省级精品专业。

2 围绕精品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具有一支教学水平高、专业素质强的师资队伍是精品专业建设的关键,也是一所高水平高职院的重要标志。学校大力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名师可以吸引优秀生源来校就读,可以凝聚一支教学科研队伍,可以专业甚至整个专业群的发展。为此,学院围绕精品专业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一是加持内部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通过参加对外技术服务和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三是有计划地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和企业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技术人才;四是开展校企联合,从企业聘请部分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当学校的客座教授,让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工作。

电力专业教师所有教师先后派到设计、施工、供电和发电企业从事勘测、设计、运行等工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锻炼和实践,电力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形成了有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专任教师构成,老中青教师结合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和梯队结构,完成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和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此外还聘请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教授,主要从事教师业务指导和实训教学工作。电力专业群现有由教授5人、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1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24人,和“双师型”教师26人组成教学团队,其中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2人,并成为首批的省优秀教学团队。

3 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建设特别是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确保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建设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整体要求和专业不断发展的情况,对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和考核办法改革,努力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以此促进本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高,从而带动相关课程的教学和专业培养工作水平的提高。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学院的传统骨干专业,学院十分重视该重点专业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工作,制定了《学院试点专业建设条例》和《关于加强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决定》,并成立了学院、系两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并积极组织申报省级、院级和系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电力专业主干课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部级精品课程和国家优质资源课程,并有“电力系统”等4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电机学”等5门是院级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有效推进了专业教学的改革,特别是专业培养模式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一是根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面向电力行业的特点,确定了以“面向行业、立足岗位、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为指导思想的“技术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二是促进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使广大教师从以教学为中心转到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上来;三是课堂教学中融入电力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

4 搞好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行业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要努力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毕业生走出校门就直接就业上岗。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因此,高职学院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搞好校内实验实训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与当地供电企业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共建,建设资源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按照营造真实环境,进行生产实训的原则,加大专项投资力度,更新教学仪器设备,营造与电力企业生产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现已建成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覆盖电力专业群实验实训教学、行业人员培训、电气检测和职业资格于一体的高水平实训基地,重点建设了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场、新能源风力与光伏发电实训场、智能电网实训场、微电网实训场、进网电工技能实训基地、输电线路安装实训场、电气设备检测实训场等重点实训(验)场。室内实训场总面积3600平方米,室外实训场总面积52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876万元。

5 加强专业教材建设,为教学提供可靠保证

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专业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学院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特别是重点专业的教材建设工作,选择了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的核心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作为教材建设的试点。

一是学院高度重视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课程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二是加强国家、省级和院级精品课程的教材建设,重点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优质资源课程,“电路与磁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电力系统”等4门省级精品课程进行教材建设。现已全部完成了这些课程的教材、习题集、实验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指导书等系列书籍的编写,并通过该精品课程的建设创出学院的品牌课程,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三是认真组织全国高职院校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我院发起并参加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组织的高职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的编定写工作,我院共参加了共25门课程的编写工作,共有28人参加编写,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调试技术》等7本教材由我院主编,我院教师完成320万字的教材编写任务。为了做好本轮教材的编写工作,学院多次召开参加编写教师的会议,提出编写教材的要求,要求各位老师积极与主编和兄弟学校的老师进行联系,编写出适合高职特点、内容科学、形式新颖、经济实用的优秀教材。通过本轮教材的编写为我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能满足我院教学要求的教材,参加教材编写的教师也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这对提高我院电力专业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教材建设”项目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6结语

精品专业的建设很好地带动了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群的形成、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龙头,带动辐射发电、供电、输电、用电等8个专业的电气工程专业群,电力专业群在校生达到1350多人,2014年《供用电技术专业“一轴三翼”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又获得福建省高等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使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全院的专业与专业群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尹睿,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2] 高汝武,包晓晖.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22).

[3] 王秋红,黄益华,徐明.电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9).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4篇

关 键 词:包装设计 精品课程 实践 特色

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具体再现。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示范性建设中的重点专业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的核心课程“包装设计”课程,于2002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2002年成为部级高职高专试点专业商业美术设计中的主干课程建设,2004年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5年获得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部级精品课程。实践证明,加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教学团队、课程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wWw.133229.COM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5篇

论文关键词: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技能培训

为全面提高电力企业员工培训质量,实现员工培训“做大做强”的功能定位,结合《江西省电力公司“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要求,2011年,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以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有价值、可推广的电力培训教育模式,为提高培训项目管理水平、建设一流培训中心创造内生基础。

“电能计量Ⅲ级(技师及以上)职业能力培训”项目组,通过深入一线的调研、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拿出了一套有价值的培训方案,入选为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八大“精品培训项目”之一。本项目组期望以“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内容模块建设、培训方式方法建设、培训精品教材建设、培训管理制度建设,实现“精品培训项目”成果转化与推广。

一、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立项意义与理论支撑

电能计量作为计量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不仅事关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企业的形象,而且影响电能贸易结算的公平、公正和准确、可靠,关系到电力企业、广大电力客户和老百姓的利益,其工作的好坏是客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开展电能计量人员岗位培训,提高电能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是电能计量培训的重点之一。

岗位技能培训不仅要有好的、实用的教材,更重要的是要有能与实际工作环境一致的培训场所。作为承担江西省电力公司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培训中心,近年来已建成多个与生产一线场景相吻合的电能计量实训室,通过近些年的培训,已摸索出一套针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方法,但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建设针对电能计量人员的精品培训项目就是重中之重。通过此项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培训质量,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培训项目朝着更有利于员工技能提升的方向发展。

然而,何为“精品培训项目”?如何开展“精品培训项目建设”?项目组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都没有检索到明确的表述。参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的定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本项目组认为,“精品培训项目”也应很好地诠释“五个一流”。“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也应是以现代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先导,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优秀培训指导教材为核心,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培训内容现代化、实用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集观念、师资、内容、技术、方法、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

二、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进程安排与建设思路

“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项目组以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精品培训项目建设标准》为依据,按照上述“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要求,围绕培训师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教材、培训管理5个方面,逐步开展“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的4个步骤:2011年4月-5月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2011年6月-7月进行培训项目设计和师资队伍培养,2011年8月-9月进行培训实施和培训评估,2011年10月-12月进行项目总结和形成项目成果。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第一,培训师资队伍建设。走“校企联合、理实一体”的道路。由于历史的影响,一方面,培训中心的专职培训师多是院校毕业后长期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他们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强,但是缺乏现场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弱;另一方面,企业技能专家,现场工作经验丰富、实践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相对薄弱、缺乏教学经验。为建设一流的培训师资队伍,项目组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走出去,选派优秀教师到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一线挂职锻炼。只有将理论联系实践,成为“双师型”人才,才能胜任企业培训的需要;二是请进来,引进供电公司一线的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兼职培训师,壮大我们的队伍。

第二,培训内容模块建设。“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了解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才能设计出企业需要、员工满意的培训内容模块,才能制定出合情、合理、合用的培训方案,才能收获企业、员工和培训机构期望的培训效果。为此,项目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要求,将电能计量Ⅲ级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分解成3个模块,每个模块的培训内容均以与现场关系紧密的实际操作项目为主。

第三,培训教学方法建设。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行动导向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问题研讨、现场实操等等,推进培训项目的教育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丰富性。

第四,培训项目教材建设。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为基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补充、开发电能计量一线员工迫切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指导手册和标准化专业试题库,利用团队优势,做出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课件及视频材料,建设网络培训平台,进行远程分享。

第五,培训项目管理建设。项目组严格按照培训中心标准流程的要求,认真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培训项目设计培训项目实施培训效果评估”4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每期培训班开办前,项目组会将培训方案、课程要求、学员信息等告知培训师;开班过程中,项目组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学员和培训师的各种问题,确保一、二级评估的准确、可靠;培训班一结束,项目组立即收集整理培训归档材料,并通过反馈进行及时整改,从而形成以培训中心为龙头的对地市公司培训业务的开展起示范作用的精品培训项目。

三、电能计量精品培训项目建设亮点介绍

1.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需求

由于《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 第25部分:电能计量》的时间为2009年初,显然很多的最新技术没有列入其中。项目组考虑应该将最先进的技术放入培训中去,以体现培训项目的先进性和及时性。为此,将“智能用电技术”和“GIS技术”引入培训内容中,并将所有培训内容按照技能项目和子项目的层次编写成了课表的形式。

项目组自2011年3月即开始广泛学习、搜集资料,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要求,编制《电能计量专业培训需求调查表》。2011年4月-5月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南昌、九江、赣州、抚州、萍乡、吉安、景德镇和赣东北8家供电公司电能计量人员进行了培训需求调研,征求他们对我们设计的培训课表的看法和建议。项目组根据从一线获得的数据和培训建议进行归纳整理,确定培训项目的内容模块。

2.合理配置教师,突出高效实用

按照调研整理出的培训课程内容,项目组从江西省电力公司高技能人才库中选择生产一线专家作为主讲教师。这些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省公司互感器的检定和验收工作,在江西省电力公司计量中心及其地市供电公司计量中心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对现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了解非常及时;“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由培训中心专职培训师担任,他们也都是多年从事该项目教学的主讲教师。这样配置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率和实用。

3.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员参与

由于参培学员大都来自于生产一线,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为了尽可能缩短学员的适应时间,快速地进入培训学习状态,本培训项目,特意以“情绪管理”课程开始,通过疏解学员的心理压力,让学员以愉快的心情进入学习;然后学习业务技能、新技术;最后进行研讨。7天的培训课程,以快乐学习为基础、以培训需求调研结果为依据,循序渐进,力求做到在快乐中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学习,从而切实提升学员的业务技能,强化学员的工作流程意识。

在技能培训中,通常我们会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为“讲授法”,也就是“灌输”的模式,学员在学习中很难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效果,并且也容易阻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在“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检查技能操作项目”的培训教学中采用当今职业教育界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的“行动导向法”进行教学。学员通过全身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激发出了“探索知识”的潜能,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一言堂”现象,鼓励学员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最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员实现从“要我这样做”到“我要这样做”的转变。

4.提前精编讲义,实施全程录像

在本培训项目实施之前,按照精品培训项目管理建设要求,我们事先向各位培训师提供了培训模块大纲、教案、讲义、课件等编写的要求和模板。督促各位培训师按照“行动导向”的理念,认真备课、按时交纳材料。项目组按照培训模块序列,精编讲义,让学员在报到之时即可拿到讲义,方便学习与记录。

本培训项目还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程录像。将7天的教学录像,结合精品课件,制作成本项目的“精品培训项目”视频教材,为更多的不能前来参加培训的现场电能计量专业工作人员提供网络学习参考,也为进一步做好培训项目积累素材、奠定基础。

四、经验总结

笔者认为,作为精品培训项目的建设者,培训师在精品培训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以下4个环节:

1.准确把握培训需求,为打造精品奠定基础

企业培训机构要成功地开展职工培训项目,就要将过去那种“我有什么,我教什么;我教什么,你学什么”的推销式培训做法改变为“你要什么,我教什么;你缺什么,我教什么”的营销式培训做法。只有通过训前的充分调研,才能把握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要什么”,才能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培训学员“缺什么”,进而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找准培训的指导思想和着眼点。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为打造精品构建框架

培训师应针对培训内容的特点,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可以根据岗位需求进行专业能力项分解,再围绕每一个专业能力项,进行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的设计,以明确课堂的教学点,也就是明确培训师的操作点和学员的掌握点。它包括知识的重点、难点,技能的训练要点,还包括方法的指导点和情绪的协调点。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培训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也将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3.创意编写培训讲义,为打造精品搭建桥梁

培训讲义是将培训师的教学设计与学员的能力构建实现清晰对接的桥梁,是培训目标的具体化。职业培训的讲义不同于学历教育的教科书。它不应该长篇大论强化理论,而应该简洁明白强调实用;它不应该太高精尖,而应该通俗易懂、实用够用;它不应该是简单的培训师语录、课件翻版,而应该是学员的行动指南、学习指导。培训讲义应该人本化、实用化、逻辑化、系统化,一本综合考虑企业需求、员工兴趣的讲义必将受到广泛的欢迎。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6篇

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这对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以高素质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面对装潢艺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职业岗位群,该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强调专业技能,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包装设计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技能训练,进行包装设计实际项目,提高包装结构设计和包装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具备对商品包装设计中进行包装容器、结构、材料、印刷加工等设计制作的能力。

二、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内容是精品课程建设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学内容既要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又要知识结构合理,注意高职包装设计的科学性。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教学的构建就是立足于能力的培养,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一技之长+综合素质”为出发点,以培养该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优化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表现为:一是理论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将原“包装设计概述”“包装容器设计”“包装结构设计”重组成为包装设计基础课程,对涉及到包装容器、结构、原理、材料和印刷工艺等较为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优化,使该课程包含了包装设计的工艺制作全过程的知识。二是课堂的教学内容与市场商品包装开发实际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结合,强调实用性。在包装结构设计课程中,整合包装容器结构的内容,把较难的容器计算等方面知识适当放到实训中,增加了市场常用的纸质包装结构设计的教学内容,瞄准地方特色商品包装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课程的授课。让同学们进行实际包装设计与制作,增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操作体验。三是加大纸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的内容,安排学生动手制作纸盒造型训练课程,感受体验纸质包装设计结构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然后让学生到超市货架上去分析对比,反复修改调整。通过校内外指导老师评定后,让学生到制作公司按实际尺寸制作出来。要坚持有目标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并与包装行业的职业资格技能相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比如,2005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黎镜昭、石建峰等同学设计的《古韵——普洱茶系列包装》作品,获得2007年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铜奖,还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银奖。在课程设计上,应及时把包装设计最新理念和设计制作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包装设计原则、市场动态和消费者的需求。

三、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建设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融合,体现两个“学”,五个“用”的方法。两个“学”指的是学习内容适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五个“用”指的是学生学了以后“会用、够用、管用、能用、好用”,逐步完善学习和实训一体化。除此,还应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多媒体投影设备以及计算机、制作机、打样机、装裱机、压型机和包装实物作品为一体的教学设施,还建有包装设计陈列室。根据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建立了校外包装设计实训基地,以创意设计、制作出片、制版打样等一整套的工艺流程设备,让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的专业技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特点,逐步开发了包装设计网络教学资源,使精品课程的教材、电子教案、课件、学习指导、试卷、视频录像、网上答题等教育资源网络一体化,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学生自己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大平台。同时,也为包装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学习平台。

四、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构造双师教学团队

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主讲教师队伍的结构,按照教育部的精品课程的评审指标要求,我们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高起点、高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示范性建设中重点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依托,采用了“三个坚持”的具体措施。

1.坚持引进和学院培养相结合的专业教师建设方针,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安排到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团队中来。《包装设计》精品课程是由中国优秀包装设计师、高级平面艺术设计师、高级商业美术设计师和学术水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主讲教师组成,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配备了公司设计总监、辅导教师、技师等,构建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合理,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梯队。教师团队成员思想活跃,在全国级、省级立项获得教改课题3项,发表高质量教改教研论文十多篇。指导学生的设计作品在全国、省市级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160项。

2.坚持实施教师团队继续教育的优惠政策

学院制定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条例》,并设精品课程专门建设经费,其中一项是规定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鼓励专业教师攻读硕士及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国内外专业高级培训班,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教师下企业生产一线或专业实训基地参加设计创意项目的实践、职业培训或技术服务,合理安排中青教师培养计划,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3.坚持实行导师制和岗前培训制度

学院相继出台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导师管理法》和《导师任职条件》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由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组织教学文件或相互听课、评课的办法,并组织青年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和精品课程建设。带动青年老师申报科研课题,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参加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带领青年教师下企业一起开发品牌设计项目,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设计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地培养了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梯队形,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的连续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其建设的过程中,强调了高水平的定位,充分体现精品课程的先进性、科学性、教育性、实用性和示范性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的标准。紧紧围绕社会需要和行业需求,明确艺术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一系列地改革,有效地实现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设计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在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保证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不断完善的建设过程,促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升了艺术设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

五、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强化实训环节

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角度分析,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实训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要求在精品课程建设中,注重实训与实习,搞好生产性实习,并要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在学院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广东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设计中心、广州沸点设计公司、番禺日报印务中心、广州番禺新龙包装印刷有限公司、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等1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包装设计实训室、包装材料实训室、包装印刷实训室等实训基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保障了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正常实训教学运转,提高了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中的教学质量。一是重视实训,强化产学研的结合,安排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技能训练后,就到校外实训基地,在车间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讲解与示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技术工人交流,主讲教师到现场配合指导,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到包装印刷各个生产环节学习,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开发地方特色包装。创意设计地方特色包装,这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实践教学的重点。比如,2007届商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到香港艺宝制品有限公司,进行茶叶包装的开发设计。在实习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土特产品包装进行创意设计,学生在参加实践项目中,感受到了包装设计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考核与考查,认真抓好每一项实训课程的环节,及时对校内外实训成绩进行评定。美术设计专业2班实习一组同学设计的《番禺三宝》《普洱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作品,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三是加强生产性实训考核,安排学生到香港艺宝制品公司实习,直接参加公司的包装设计开发、制作、打样等工艺流程。

六、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编写指导教材

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学院组织教师、设计师共同编写了《包装设计》新世纪高职高专教学成果教材,以及教育部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在全国同类院校反响很好,至今已经是第11次印刷。根据授课老师的意见和学生的建议,包装设计公司设计总监也参与编写,加上近几年的专业调研与教改成果进行修订,增加职业岗位和专业技能知识,2008年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正式修订(第二版)出版,这就丰富了包装设计教材的内容,更加适应了职业岗位的需求,提升了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互动能力。

配合《包装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增加包装设计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把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内容增多,帮助同学们了解更多的包装造型案例。并与包装设计专家编写包装设计实训指导书,按照企业管理工艺程序与步骤来编写,方便学生自学。编制包装设计电子课件,其中除了编写包装艺术设计外,还编写了包装设计欣赏、最新包装设计和中国之星获奖作品、世界之星国外作品选等参考资料。除此之外,还按类别编辑,如商品包装、食品包装、酒类包装、工艺品包装、化妆品包装、玩具包装等多种包装设计作品,为同学们提供生动的包装设计参考图例。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还将图书馆、艺术设计资料室1000多种的包装设计出版物目录挂在网上,整理全国30多个包装设计及相关的网站链接,既为教师提供授课参考资料又为学生自学包装设计提供学习资源,同时也为社会包装从业人员继续学习提供了一条自学途径。

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的建立成为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完善了包装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为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群的新要求,我们将继续对包装设计精品课程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完善,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以更好地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编.国家精品课程——2004[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范唯,马树超.关于加快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0).

[3]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诠释与应对[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5]柳礼泉等.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6]胡宝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7]钟启泉.论“教学的创造”[J].教育发展研究,2002(7-8).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7篇

[关键词] 护理技术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正在实施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以培养护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总体建设目标,确定了《护理技术》精品课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求实创新的教育思想,着力建设《护理技术》精品课程,进行《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组从2006年开始创建《护理技术》精品课程,历经两学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现将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介绍如下,为护理各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经验,以推动护理学科和护理教育的发展。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护理技术》教学新体系

《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部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中被确定为主干课程之一,是研究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课程组在讨论、听课、评价的基础上,修订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坚持“必需”“够用”“渐进”性原则。为了充分体现护理技术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理念,重新调整各章节教学时数,尤其增加了实训教学学时数,使理论学时与实训学时达到甚至超过11,整合课程中最能体现护理基础知识的内容,精选、重组教学内容,实现与其他课程的无缝衔接。根据护理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操作的理解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层次,从学时、教学大纲、教材的选用和老师的配备几个方面保障教学质量。

二、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完成护理技术精品课程网站的制作,实现网络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领导下,确定《护理技术》精品课程负责人,并由团队成员共同承担了课程全部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电子课件(PPT)、电子教案、讲稿、试题库和实训指导的建设工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件内容中除护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外,还引入护理最新和前沿的技术,如人工呼吸机使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真空采血法、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应用等。并且自己拍摄照片,编辑视频、音频资料,制作出了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多媒体PPT课件。建立了护理技术精品课程网,课程网站涵盖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和讲稿、试题、实训指导等教学资源,网站运行良好,网站功能强大,画面美观,内容丰富,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功能完善。强大的网络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课程的受益面。

《护理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使课程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最缺乏的是直观和动态的图像资料,而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不仅有直观形象的图片,而且还有动态的操作录像,在讲完理论后,即可随时播放操作录像,加深了学生对操作的理解,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步进入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实训的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完善全方位、多形式的护理技术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护理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组重视护理实训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不满足于现有的实验室和设备,贯彻实训基地建设和临床护理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实验室装备和实验用品,建立了模拟、高仿真的校内护理实训基地。通过课堂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医院课间见习、实习前强化培训、毕业实习四个环节的护理技能训练,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临床岗位需要“零距离”对接。

在实训教学中,实验设施、设备除正常的安排使用之外,我们还探索出一套实验室管理高效能运行模式,即白天实验室供老师上实验课,课外活动时间和晚自习对学生开放,学生可到实验室练习操作,有实验室带教老师负责管理和指导,这种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应用,更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由课程组负责人主编,课程组成员参编的《临床常用护理技能实训指导》作为一种工具书,在对学生的操作指导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应用效果良好。

四、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促进师资队伍良性发展

《护理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关键,我系重视对教师的培养,鼓励年轻教师在职或脱产进行研究生学习,送年轻老师到四川大学华西护理系脱产进修护理教学;鼓励在职专业教师尽可能教学临床双肩挑,即利用无课时间到附属医院带教并进行临床护理工作,为课堂教学积累经验和素材;聘任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临床护师到学校任教,把她们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传递给年轻的老师,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每位新教师都有教学经验丰富老教师负责带教和督导,使新老师能在老教师的指导下,使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还为新老师提供每年外出学习的机会,如参加一些护理学术研讨会和省上师资培训班学习。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开课、教案检查评比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系上和学院的优质课竞赛,通过赛课提高教学能力,涌现出一些多媒体教学能手。《护理技术》教学团队成员有两位分别在学院两届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完善考试题库,教学改革与执业考试相对接,提高考试过关率

从2006年开始,我院对护理技术课程教学和考试进行改革,利用已有的试题资源参加全国27所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开发的护理专业(网络版)试题库建设,该题库内容涵盖了护理技术课程试题,在指导学生学习以及执业考试中发挥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将题库放入精品课程网站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直接做题,以锻炼解题能力,取得较好效果。在考试方式上(题型、题量等),摒弃传统的考试模式,转为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对接,模拟国家护士执业证考试模式,以提高其今后适应执业证考试的能力,这项改革取得明显效果,我院高职护理专业护士近两年执业证考试通过率达到95%以上。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通过建设《护理技术》精品课程,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8篇

关键词:精品课程 建设 教学改革 开放式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全面推开后,在全国高校引起极大的响应。各校围绕着精品课程建设,按照精品课程提出的“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建设标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我院的“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于200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又成为广东省的示范性专业。“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2004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课程教学团队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对该课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建设。

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精品课程是高水平、有特色的优秀课程,是具有影响力和示范性的课程。因此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应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体现职业性、应用性和示范性。

“绿色食品加工技术”课程是以南亚热带作物为主要原材料,以食品安全为核心,以绿色理念及绿色食品的标准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绿色食品生产相关食品企业共同研究,根据广东食品生产的主要类型及特点构建教学体系,组合教学内容,教学项目覆盖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冷冻冷藏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饮料、焙烤类食品等。作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面对食品生产及管理岗位群,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此课程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实践知识则突出能力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对绿色食品标准的运用能力,具备应用各种加工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罐头食品、冷冻冷藏食品、各种干制食品、各类饮料、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具备自主学习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2、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因而其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立足能力培养,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出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2.1.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生产实际相联系,要跟随新技术的发展,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根据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将原来偏重加工原理讲授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以加工技术、加工方法为重,理论部分重点讲授与该技术关系密切的基本理论和对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相关理论,根据专业发展及能力要素的需要,既满足学生现实学习的需要,又能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要。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总结,结合广东省地方生产的特点,与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剖析目标产品的原料特性和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确定本课程的典型的技术和典型的工作过程,即以绿色罐头食品、绿色干制食品、绿色冷冻冷藏食品、饮料、焙烤食品、绿色果脯类食品等6项加工技术和过程,加上1项基础环节和1项综合实训共8个项目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本专业职业能力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注重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工艺影响因素的讲授,着重实用技术的传授,同时注重培养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本课程从应用的角度出发更新教学内容,大胆删除重复交叉、偏难偏深、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了无菌灌装、超高温灭菌等新技术的讲授,实现理论与实际、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而“绿色”理念及标准始终贯穿在本课程的整个过程中。为本专业学生从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食品销售、食品检测、食品质量管理等岗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1.2 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高职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基本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改革实践教学,强调“职业性”和技术的“应用性”。“绿色食品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实践教学中采用实验、实训与实习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按照该课程不同模块的要求,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设计出相应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实操内容及教学条件等方面给予保障,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2.2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经过努力,我们将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的讲授型教学、接受型教学,逐渐改进,增加在授课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活动、课堂讨论等方法,由老师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热门话题,或将其分为若干个子任务,启发同学们思考,积极查阅资料,去完成相应的任务。既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尽管有部分同学在讨论中还不够大胆,但已经在尝试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营造出精品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还开展了“创业式”教学,在本课程的后期,我们开展了“创业大练兵”的综合实训,要求项目组成员自主设计、自主开发、自主核算、自主生产多利,产品,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在全院范围内展销,并通过全院师生对其产品的评价、评分及购买来评定,评出优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对于在食品工业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在课程教学中,我们采用相关的视频材料演示教学,如饮料生产中的无菌灌装技术,通过视频资料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见识,增加了学生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认识。

现代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一体化教学。本课程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网站及网络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并定期更新和充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自主学习。学院优良的网络教学环境提供了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绿色食品生产状况、生产工艺技术等,以及网络课程资源,如许多与我们合作的生产企业,主要的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动态等网站的链接,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满足木课程的教学需要。

2.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教育部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特别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重视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就要特别突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为教育部的试点专业,在省教育厅和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建立了能基本满足本课程建设需要的校内实训基地,如进行罐头生产、饮料生产、果脯类食品和焙烤食品等生产的校内实训室;并与广东农垦收获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洲星食品有限公司、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流花宾馆、东方宾馆等相关企业,加上其他农垦系统所属相关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充分利用,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1 校内实践环节的强化。

①开设多元化实践教学,改传统的验证型实践教学为按实际需要配药型的应用式实践教学:增加技能性、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操实训,做到产、学、研相结合;

②实践教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环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在反复操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选做一些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实操实训;

③将原来封闭的实验实训室改为开放实验、实训室,并确立配套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实践环节的规范和有序;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环节的密切配合,同学们掌握了必备的实操能力,如糖水罐头的制作、蛋糕面包的制作、糖制品腌制品的制作、常规饮料的制作等。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做创新性和综合性强的训练,并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能,如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设计并制作出精美的裱花蛋糕、特色面包、功能性饮料等。提高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适时地举行相关活动,如花样蛋糕设计制作大赛、饮料设计大赛、创业大练兵活动等,既活跃了第二课堂,又能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学以致用。

2.3.2 校外实习环节的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通过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创建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在强化校内实操实训的同时,每届在校学生都安排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2-3次,其中与本课程相关的食品加工专业实习至少1次,即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让同学们在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

平面课程精品培训第9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制药专业 精品视频 课程 实践

【Abstract】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demand for talent increasingly high standard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business skills to operate front-line staff, quality insp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and other positions professionalism and practical skills and so on. In order to make an effective pharmaceutical courses and corporate jobs docking constructed through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dapted Hanan Industrial District Core pharmacy student internships Vocational Education Alliance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main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video training system, school enterprise sharing "learning by doing is really, really do teach is to teach" and "teaching, learning, doing integr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aid system, to enhance the targeted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s in vocational training, practice and professionalism.

【Key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harmaceutical professional, quality videos, courses, practice

生物制药业是世界各大经济领域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制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突出表现在企业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技能操作、质量检验与品控、管理等岗位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要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合格人才,必须建立符合制药企业生产实际、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实训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下的去、用的上、留的住”的现代职业人才。为此,通过校企合作,在校园数字平台与“厂中校”实训基地的平台上,构建了制药专业精品视频主干课程,校企共享实现了“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辅助体系。

1制药专业精品视频课程制作的标准要求

根据制药专业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方案和“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规划、设计了服务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制药企业的《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现代制药仪器技术》、《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共五门制药专业精品视频主干课程。

1.1精品视频课程制作的原则与要求

(1)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开展2013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2)按照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要求完成制药专业精品视频课程,要求至少有3名以上哈南工业新城学生实习职教联盟企业指导教师参与。(3)要求专业主干课程负责人认真填报《学院精品视频主干课程申报书》,每门课程参加人不少于6人,并要求讲师(工程师)以上。(4)精品视频主干课程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企业大师、教学名师评审。评审指标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可靠性与可比性。

1.2精品视频课程制作的技术标准

1.2.1录制要求

(1)课程时长:每门课程设计不少于8讲,每讲45分钟。课程中不得有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2)录制场地:录制场地选择在学院录播教室或实训基地,要有真实学生授课。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

(3)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4)录制方式及设备:拍摄方式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3机位拍摄,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在同一门课程中标清和高清设备不得混用,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录音设备应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制作、检查,确保内容准确无误,版式规范,简洁清晰,符合拍摄要求。要选择好拍摄方式,统筹策划,确保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1.2.2后期制作要求

(1)片头与片尾:片头不超过10秒,包括:学校标识、课程课次名称、教师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等信息。片尾标明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2)技术指标:视频信号源的稳定性要求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信噪比要求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色调要求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视频电平要求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 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 p-p (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3)音频信号源:声道要求用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若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电平指标要求-2db ― -8db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声音和画面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1.2.3母带及素材的保管

课程负责人负责保留原始素材与成片母带,直到课程上线。

2精品视频课程制作的模块内容

2.1网络模块的主要内容

(1)首页内容与课程设置。课程栏目的首页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学校简介、说课录像、说课PPT;课程设置栏目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课程定位、课程设计、专业方案。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课程录像。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考核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环境;教学录像主要展示课程负责人教学录像片段、3名主讲教师教学录像片段。

(3)其他网络栏目内容模块。师资队伍栏目包括课程负责人介绍、主讲教师介绍、教学队伍结构、佐证材料;实践条件栏目包括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环境;课程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学评价、校外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特色与政策支持包括特色与创新、校内政策支持;互动教学包括在线测试、在线答疑。

(4)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重点包括电子教材、教学PPT、动画资源、视频资源、教学案例、图片资源、标准规范法规条文类、电子书籍、学术论文、其他相关资料等。

2.2专业课程实践实训系统模块内容

依据哈南工业新城核心区职教联盟制药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开发的《药物制剂技术》、《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现代制药仪器技术》、《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和《药物质量检测技术》共五门制药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训教学内容,结合制药专业校企合作“2+1”人才培养方案和“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就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参考精品视频课程制作的标准要求与视频的制作特点,校企合作采用三维立体模拟、动画等仿真形式制作了25个实训课程单项模块,最终形成了制药专业网络实践实训系统模块,在制作、设计过程中力求突出“观念创新,内容创新,特色创新”,体现以技能为目标的高职高专教学理念。

3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的实践效果

制药专业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企业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邀请企业专家、指导教师的指导,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培养,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高职教学的“职业性”方面的重大突破,也可引导部分尚未具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院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还可供在校学生、企业相关工作者及社会自学人员易学易用。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的建设,更加重视企业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及完成质量的能力培养,更加重视从事有关工作人员的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更加重视相关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强调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既重视启迪受众的思维,又注重其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更突出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校企合作制药专业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过程中。

(1)基于工作过程或项目化教学,与企业深度合作。在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和企业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让受众完成课程内容学习后,很快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以达到高职高专培养目标。

(2)操作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相统一。在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过程中,将具有代表性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和课程总量处理融为一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课程总量和解决课程总量的能力。

(3)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协作,共同打造特色课程。在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过程中,打破以往的“一门课单人承包”的模式,改由校企合作、团队协作形式,团队各成员各自发挥个人优势和特点,让受众对课程中的每一项内容和技术都获得最优和最前沿技能。

(4)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在精品视频课程及其实训系统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校企合作共享“在做中学、在做中教”的“教、学、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升了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专业性。

参考文献:

[1]丁岚峰,陈益武 等.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J].职业教育,2014(1).

[2]丁岚峰,包玉清 等.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学生实训课程教学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J].新西部,2015(24).

[3]侯晓亮,卢毅 等.校企深度合作创新顶岗实习教程内涵建设及实训教学模式践行效果[J].新西部,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