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13 10:03:06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科技创新 人才建设

环境保护的目的就是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合理科学的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进行保护和改善。在实际情况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哨兵,环境监测就是运用科学的的方法对环境污染因子进行定量测取,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环境变化,分析研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过程的一种科学活动,所以环境检测质量决定了对环境进行保护质量。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以,我们要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科技创新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都要依靠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环境监测的每个环节的发展,检测技术的发展,对促进环境保护工作进步,推动节省能源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很特殊的意义。

一、环境监测中的科技创新

1.先进的检测设备

环境监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它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和实验仪器以全部实现了现代化,监测和测试手段包含有:离子色谱、原子荧光、原子吸收等。

近几年来,环境监测已实现了监测自动化,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监测设备能够实现全天制的连续监测,不需要人员看管,每在一个时间段内就可以自动采样,在进行分析,得出数据,与传统的技术相比,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现今空气监测技术不但包含对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等气体的检测,还有对有机物的挥发进行自动持续的监测,对重点河流湖泊水质的监测和工业污染源,陆地生态监测等。因此,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检测仪器的发展,在监测中,现代化设备又占了监测范围和监测对象种类,对有毒物质的监测也有了良好的效果,更便于环境的保护。

监测设备竞争激烈的市场,出现了各种方法和尅性的监测设备,但是质量和技术的水准不一,在大力开展监测设备的技术开发一记推广力度时,要加强对设备的质量监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必须严格的一招国家规定使用和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产品

2.环境监测的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开发研究

环境监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它是经过对环境质量影响因素的代表值进行测定,确定环境质量的污染程度和辩护的趋势。因为科技和工业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向外延伸,从对工业污染到对环境污染的监测,监测的对象不仅是环境的污染因子,扩展到了对生态变化和生物的监测。所以提升了对监测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发展和需求。

2.1水资源污染物监测

追至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水和养殖业排放,这里面有机物污染的比例比较高。有机物对环境污染的种类非常多,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很大的危害。通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已经有了监测多部分有机物的能力。保证了我们重点水源地的安全。但是环境监测部门还在不断地努力,联合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开发新技术,进一步的提升我国对有机物的监测能力。

2.2对空气中污染物的监测

工业污染是我国最大的污染威胁,工业废气是作为空气污染的杀手存在,废气中含有多种的有害气体,当中的颗粒物和粉尘是对环境污染的最大原因。实践表明,颗粒物停留在空气中的时间比较长,通过人们的呼吸进入身体内部,使人们的一大杀手,对于空气的清晰度影响也比较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大城市里的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持续上升,可能会导致光化学污染危害,所以对尾气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点,现今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尾气检测点,许多地方也建立了相对应的大气污染设备监控体系。

2.3污染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技术

现在随着对特殊污染物的特点研究,小型便携带设备的发展,全国各地区已经具备了部分污染物的监测应急能力,对现场应急监测快速响应的方法和仪器,要求它的选型恶性好灵敏度高、便于操作,可以快速准确的监测出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等,可以为应急处置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深红高素质人才的建立

加强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体系建设是促进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增强我国的环境监测能力,实现检测事业的发展,就离不开信息、科技、知识等方面的条件和要素,更加离不开先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学知识。所以要从战略的角度看待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工作,努力组建一支高水平的监测队伍,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

1.我国现在存在环境监测专业人才人数总量不足,搭配不合理等问题

环境监测是技术型单位,需要大量的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现在的环境监测部门尤其是基层基本上都存在知识更新比较慢、编制不足、专业的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环保部门有关领导曾经指出,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监测站的整体规模小,监测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缺少高级技术人员,监测设备比较落后,这些方面都制约着监测工作的发展。

2.大力建设复合型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团队

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诗歌总体性比较强的系统工程,要作为环境监测建设中的一项战略目标来进行。在环境监测的能力中,专业的人才是积极的因素,完成环境监测任务,对工作进行创新,都要依靠高水平的人才完成。所以,要正确的实施人才强站的战略,用科学的知识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选用,因人而异。首先,要选好人才重点培养,实现人才强站,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吸引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重点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对人才机构的完善,组建合理的梯形人才团队。其次,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制度它体现了工作人员之间的竞争意识,着重分析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考核。利用考核制度,鼓励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的技能。

三、总结

现在是我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实际问题,环境监测部门必须认清当前的形势,抓住发展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合理的采用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建立全面社会需要和反应环境质量的业务体系以及监测为内容,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娴,郜洪文.依托科研项目,建设环境监测创新实验.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3).

[2]陈军.让环境科技论坛成为推进和创新监测工作的重要平台,环境科技,2011,(06).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2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会计;体系;作用机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又反作用于科技,推动其进步。同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而会计活动又是人类经济的最原始活动,其理论与实践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与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会计的记账形态,使得会计由单纯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现今的会计电算化。由此可见,会计体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一、科技创新过程与会计理论发展

沿着近现代历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通过梳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事件,概括其基本特点,同时分析历次科技创新对会计科学体系及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我们发现:

古代会计跃进到近代会计,近代会计发展到现代会计,科技创新都起着很大作用。对于近代会计,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比较缓慢,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适应大生产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会计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社会化和激烈的竞争,更多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被引进入到会计中来,使得会计方法更加完善,会计科学更加成熟。同时,在该阶段出现了会计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即成本会计的产生。

现代会计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二十世纪50年代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资本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日趋扩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更趋复杂[1]。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了保护“外部利益人”所有者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1]。现代会计的发展与成功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管理会计这一新学科的出现,成为了现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是使人类跨入到信息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1]。所以会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电子商务会计等。

简言之,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簿记完成了向近代会计的历史跨越,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现代会计学科体系,而新的科技革命则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科技创新与会计分支的形成

本文分别以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会计的分支为例,通过分析它们产生时科技创新的背景以及后续发展时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持来进一步推断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的内在关系。

对于财务管理会计来说,财务管理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用于对货币的获取和管理,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周期、政府财政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科技创新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的调控改变,金融市场状况好转,最终使得财务管理中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方法不断改进。同时,会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成本管理会计来说,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制造环境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巨大冲击,使得成本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例如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方法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国际会计来说,国际会计是二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并日益完善的一个会计分支。科技创新会加速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的联系,使得投资国际化,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所以,科技创新推动着会计体系的国际标准化,带动着国际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对于电算化会计来说,电算化会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电算化会计彻底颠覆了传统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经过以上对会计分支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使得会计分支实现了多样化与具体化,将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得到详尽、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更加科学、详细地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也有利于促进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和要求

通过探究科技创新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与要求。更好的证明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且相互融合的。

根据资料分析,我们得出了科技创新对会计体系构建提供机遇的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创新会导致企业经营及财务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来辅助其经营活动。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2]。第二,会计信息多样化、国际化以及标准化,需要构建一个更为通用的会计体系促进国际间经济的发展。第三,会计核算的重点由有形资产逐步向无形资产转化,企业会计的核算信息越来越模糊,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会计核算要更加准确、科学以及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第四,科技创新使得现今的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全球化观念、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3篇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

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

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德尔菲法取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这个过程也就是对科技创新总体环境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排序。我们以此为基础再总结提炼出进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3.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1)确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核心是促进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由企业来承担一般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任务,从机制上为企业营造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创新环境,确保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2)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弱化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政府职权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为了创新活动的自由展开和科技创新制度更有效地运行,政府的责任定位于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来提供平台和空间上,即对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宏观调控。

3)制定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和区域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应吸收科技、经济、教育等各系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在兼顾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利益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协调,相对平衡,逐步融合,最终制定出更为科学、更为中立的政策,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能保证参与创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均衡,才有利于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4篇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

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

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德尔菲法取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这个过程也就是对科技创新总体环境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排序。我们以此为基础再总结提炼出进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

3.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1)确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核心是促进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由企业来承担一般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任务,从机制上为企业营造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创新环境,确保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2)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弱化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政府职权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为了创新活动的自由展开和科技创新制度更有效地运行,政府的责任定位于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来提供平台和空间上,即对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宏观调控。

3)制定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和区域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应吸收科技、经济、教育等各系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在兼顾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利益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协调,相对平衡,逐步融合,最终制定出更为科学、更为中立的政策,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能保证参与创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均衡,才有利于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模式构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但是,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重建。人类文明史从实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利用自然力和自然资源进行创造的历史,而当前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这种实质状况得到了延伸和推进。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方法,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在当前的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让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如何让两者和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需要考虑,也必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

1.1战略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一对相互矛盾又彼此依存的两个元素,只有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让两者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对两者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将视线局限于两者之中,而是要放眼于更宏观的方面,对两者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准确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已经两者在经济环境中所处的态势,密切关注当前阶段尚未显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1.2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也并非其外在所显现出来的简单性和单一性,其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多面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的是胡要注重其系统性的构建,从生命周期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解决。

1.3自主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当注重其自主性的发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方式,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环境工程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让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环境中获得一种全新的发展和创造。

2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环境保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带动环境工程的建设,环境工程建设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有序发展。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经济

从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阶段,我国在倡导经济发展时,不再一味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倡导绿色经济的构建。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让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环境构建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领域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术理论讨论的难点,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2全球气候变化

当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我国同样遭受到了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伤害。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此领域发展的重点,运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减少企业、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寻找最佳的适应气候发展变化的科技发展方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策略,也能够为环境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3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相处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环境风险预测,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灾害的时候,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方法予以应对。因此,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方面的发展应当注重对我国环境特点的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积极探索解决此情况的有力对策,提高环境工程构建的可靠性。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其关系到我们自身生活的长治久安,更加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因此,创建良好的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科学技术促进环境工程建设,让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过得环保道路越走越好,让我国的生态发展获得一个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宪洲,何永涛,沈振西,王景升,余成群,张扬建,石培礼,付刚,朱军涛.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3:306-31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207-218.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6篇

摘要:科技创新环境决定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科技创新环境的内涵,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科技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科技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进入21世纪后,科技创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现,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而科技创新环境则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理空间,它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因此,探讨科技创新环境建设问题对未来科技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科技创新环境的概念及作用

科技创新环境,是由影响科技创新的公共和私有部门及机构组成,通过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科技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并将创新作为变革和发展关键动力的相对稳定的开放网络系统。因为科技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组成的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交互作用的网络系统,所以科技创新环境就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科技创新环境处于良好状态时,它对科技创新体系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限制和阻碍作用。同时,科技创新环境又受科技创新体系的影响。

科技创新环境在增强技术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进步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知识学习和创造实践活动,其活力来自于创新要素及其相互协调能力;而这些要素能力的发挥需要在一定的“空气”中进行,这种空气就是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只有在一定的创新环境中才能有效地培育和展现出创新活力。

2.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与机制环境、政策法制环境、基础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都有直接关系。下文对各影响因素做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机制环境。李岚清同志在科技创新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机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推动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机制环境是科技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机制环境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益激励机制,在本文中我们是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内部机制、外部的分配和合作机制来考虑机制环境的建设。

其次,是政策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决定区域科技创新的具体行为步骤程序,不同的政策体系对科技创新运行产生的影响也会大不一样,它是政府调节和干预科技创新的手段。在政策环境中对区域科技创新影响最大的是制定和落实的一系列鼓励创新的财税、人才流动、技术市场、技术奖励、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规定等;法律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体系,是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区域科技创新要素运动的原则和利益分配关系,决定了创新主体经营行为和方式。法律制度环境包括科技创新知识产权制度和政府的有关立法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是基础环境,科技创新基础环境是一个地区创新的各种要素流动的载体,能够构成技术创新活动的知识、技术支撑条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它包括各类社会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电话、互联网等以及各类从事研究开发的基础机构(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及科研院所)与本地产业的融合程度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

第四是市场环境,市场是创新主体生态的基本环境,对创新的约束是通过市场体系、市场机制、市场结构进行的,在推动知识与技术的转移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市场组成与市场需求组成,具体包括科技中介服务、技术市场的交易活动和金融服务构成的科技创新市场,科技创新需求则是由居民消费性支出和固定投资增长率决定的。

第五是人文环境,一种以人为核心,突出人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的文化氛围。这一文化氛围既包含了对人的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又包含了对人的自我实现所提供的价值体系、观念意识、舆论导向和行为准则。一个地区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是由科技创新氛围和科技创新人才两部分构成的。

通过对科技创新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构建了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并采用了德尔菲法取得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这个过程也就是对科技创新总体环境中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大小进行排序。我们以此为基础再总结提炼出进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

3.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的发展方向

1)确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其核心是促进企业成为科研开发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由企业来承担一般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任务,从机制上为企业营造一个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良好的创新环境,确保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

2)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功能。弱化政府直接参与的职能,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政府职权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提升政府的服务意识,为了创新活动的自由展开和科技创新制度更有效地运行,政府的责任定位于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制度和措施来提供平台和空间上,即对科技创新活动实行宏观调控。

3)制定和完善符合国际规则和区域特点的科技政策体系。在科技创新政策制定时,应吸收科技、经济、教育等各系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在兼顾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利益的同时,通过不断地协调,相对平衡,逐步融合,最终制定出更为科学、更为中立的政策,也只有这样的政策才能保证参与创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均衡,才有利于提高各创新主体的创新积极性。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7篇

工程复杂性决定了工程管理难度,主要表现为工程管理涉及面广。每一项工程管理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进行,都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包括资源、气候、地质与地形地貌等。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到工程消费,工程管理活动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生态进行考虑和分析。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现工程管理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化转向

对于工程项目,企业往往更加关注其经济性和技术性。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工程管理的社会属性对企业和公众而言将愈加重要。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达成个人目的的同时,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13]。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型工程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这些项目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且不可逆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工程管理的生态维度已成为影响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性因素。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关注工程的生态问题是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科学技术创新是改变社会现状最直接的动力。当前,科学技术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工程管理把技术的工具理性和工具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人类作为技术革新的发起点,往往很难在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间达成有机平衡。因此,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技术的两面性越发明显。一方面,技术创新不断改变世界,为人类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另_方面,技术也使人类生存环境面临巨大风险和威胁。基于技术的两面性,我们更应将科技创新置于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予以考察。科技创新在考虑经济性和技术性的同时,还应兼顾环境保护的责任与义务。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为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局面,我们必须对科技创新进行必要的约束。树立生态文明的科技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原则,扶持和推广生态科技,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进步之路,这既是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科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成果。

2.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生态科技创新是指能为客户带来具有商业价值的新产品和新过程,并降低技术创新对环境影响的活动。不同于其它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除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贡献外,其自身还能产生正向外部效应,降低产品外部环境成本。根据国内外研究文献的结论,企业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受法规、市场和企业内部三大因素的影响。

2.1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能够促进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法律法规是应对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是避免企业将环境成本强加给社会、确保企业主动承担该部分成本的重要约束。有效的法律法规可以强化企业的生态创新动机,激励企业不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然而,这一逻辑的前提条件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成本足够高,如果创新利益无法抵消技术更新成本,那么这种双赢局面就是不稳定的。法律法规从3个方面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法规强度、政策工具和法规可预见性。

(1) 强有力的法律法规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法律法规强度通常表现为对企业污染指标的控制上,定量指标越明确,法律法规的强度就越大,衡量企业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证据就越充分,工程项目违反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的风险就越大。一个产业受到环境法律法规的保护强度越大,企业面临的违法风险就越大,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就越多。

(2) 因地制宜的政策工具组合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创新积极性[3]。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分为三大类:直接管制、经济刺激、政策引导,其中,直接管制包括市场准入、环境标准等,经济刺激包括税收优惠、政府补贴等,政策引导包括信息披露、政策扶持等。国外研究成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等经济刺激比单一的直接管制更能够促进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因此,综合运用不同政策手段,不拘泥于行政控制,能够更大限度地激发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

(3)未来法规政策的可预见性对生态科技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创新必然伴随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根据收益成本法则,企业只有在创新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继续在生态科技上予以投入。而企业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取的收益往往与宏观政策走向有很大关系。如果政策持续趋于严格,那么,污染少的企业就比高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2.2 有效竞争的市场与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正相关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作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供方,企业创新积极性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顾客需求和潜在的顾客利益。

(1)市场结构是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结构可以用竞争程度或市场集中度来衡量。市场集中度越高,企业未来经营的不确定性就越小,企业就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过程中。同时,集中程度越高,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越低。因此,企业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以违法违规风险。另一种观点是,由于缺乏竞争,市场集中度高会导致企业更加懒惰,从而阻碍科技创新。

(2) 顾客需求是企业创新行为的强大推动力之一。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产品是受供需关系决定的。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产品的绿色属性,产品生态化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受消费者喜欢,从而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因此,顾客消费习惯也是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3) 潜在的顾客利益是企业生态科研投入的后备动力。潜在顾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兼顾潜在顾客利益,有利于洞悉潜在市场,促进企业在细分市场上取得成功。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潜在顾客的利益,就更容易开拓新市场。

2.3 企业内部因素直接影响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市场环境,对企业而言都是外部环境,而企业投资行为除了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外,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条件。企业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发展战略、资产结构以及科研能力。

(1) 企业发展战略是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都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展开,因此,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中,能够使企业在决策时更注重环境保护,不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搭建环境保护体系,从而增强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

(2) 企业规模和实力也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企业资产规模越大,资金实力越强,盈利能力越高,企业可用于科研的投入就越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意识就越强。同时,规模越大、能力越强的公司承受研发失败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因而敢于在生态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

(3)企业科研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高水平科研人才。

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我国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要想得到提高,须从法律法规、工程市场、环保市场以及企业内部入手,在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我国工程管理向生态工程转变。

3.我国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我国正逐步从粗放式的大规模建设向集约式的工程管理转变,具体体现为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不断突破。我国工程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两部分: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行业内工程建设标准。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一方面能够规范企业工程管理行为,提高工程质量,另一方面能够优化工程市场,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除了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外,我国工程管理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促进工程管理行为更加精细化,工程预算更加科学合理,工程管理机制更加流畅,工程设计与质量明显改善。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息系统的使用,利用信息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工程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虽然经过不断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工程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生态文明工程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不足。

(1) 工程管理市场发展不均衡,不同行业间差距较大,地区间工程建设标准不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越重视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14]。这其中有政府的政绩考虑,也有不发达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淡薄的原因。

(2) 工程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制度执行应更加严格。工程管理制度是提高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虽然我国在完善法律法规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有些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落后于市场实际需求;有些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虽已制定,但更新不及时;部分工程管理有总的法规和规章但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给有关法规、规章的执行带来困难和不便。特别是有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未积极履行职责,导致法律法规形同虚设。

最重要的生产力。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将新产品、新技术用于工程管理实际活动中,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工程管理质量,提高工程生态化水平。我国科技创新力度不足,在科学技术应用上一直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工程开工前的系统性论证不够,前期调研不充分,不合理的工程设计大量存在。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4)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缺乏。人才是工程管理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只能兼顾一面,难以投入到环境保护上。与此同时,人才的缺乏还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国外工程管理团队已悄悄渗透到我国工程建设市场,而我国很多工程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建基于低成本人力资源。要想继续在这个市场里生存,我国工程管理就必须转变模式,积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综合能力和整体思维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4.我国工程管理生态科技能力建设路径

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离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提高工程管理的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工程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1) 从顶层设计出发,强化政府组织领导力,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环境保护利益是长远的,但企业追逐短期利益的动机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在生态科技创新上加大投入,这就需要政府作为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企业行为加以引导。在制定政策时,考虑政策的前瞻性、风险性、预见性、科技关联性等特点,促进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加大生态科技创新力度。在审批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当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的产业布局,更多地考虑工程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是生态科技发展中的主体,国家应该通过立法明确企业责任,提高企业违法成本,促进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设定强制性标准,推动工程管理的生态化转型。法律法规是外部环境失灵情况下促使企业按照规则办事的手段。虽然我国在工程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颁布了很多制度和规章,但是缺乏定性标准检验企业执行力。因此,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法规的同时,应加速制定强制性标准,并通过法律法规对这些标准进行界定,保障行业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3) 加大科研投入、政策支持和激励,提高企业生态科技创新积极性。不同的刺激手段对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促进作用不一样。政府应运用多种手段对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生态科技创新进行支持和鼓励,如:加大企业生态科技创新减税力度,加大政策性扶持,优先发展生态科技产业等,激励企业加大生态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开放一些传统领域给私营业者和国外投资者,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科技创新进程。同时,应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校企联盟,及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科技产品。

(4)加强市场培育,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加强市场培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生态科技创新产品的市场地位,调动企业生态投入积极性。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促进消费者养成生态消费观。政府、学校、媒体等单位都可以作为市场引导者,通过加大公共平台的引导作用,强化生态消费知识宣传,普及生态科技知识,在全民中树立生态消费观。

(5)工程建设企业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企业本身。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导者,应当主动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企业应积极分析当前法律法规和外部市场环境,剖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公司生态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认为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没有认识到生态科技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对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工程管理观念和思维,将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组织文化中,作为一项长期发展规划来实施。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8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13703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明确提出,防治环境污染,一靠政策、二靠管理,三靠技术[1]。在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趋突出的现代,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的助力。近年来,常州市不断努力建设生态城市,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常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短板,特别是如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更高效地推进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还未曾有过深入探索。

国内外关于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种。定性研究多集中于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层面的意义分析并提出实施建议。在定量研究方面,有研究通过数据分析来评估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程度[2~4],然而这些研究还无法全面剖析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为弥补以上不足,有部分学者开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评估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5],但现阶段的指标仅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去确立,而没有着重在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上。

本研究通过对常州市区、金坛区、溧阳市三个地区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调研从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了常州各地区2010~2014年在绿色产业、能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管理4个领域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指数,并分析常州市不同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技术发展状态。通过从时间、空间角度分析、对比各地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短板,提出相应发展模式及建议。

2评估方法与数据处理

2.1指标体系建立

本研究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应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又要凸显科学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根据此指标选取原则,本研究借鉴了部级生态县、乡镇、市建设指标及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并充分结合市情,从而设定绿色产业、能源利用、生态环境、环境管理4个一级指标,并在一级指标基础上细分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最终得到9个二级指标,见表1。本研究中,目标值的确定考虑了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的规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下的目标。

2.2信息收集及数据来源

对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科学合理评估、收集和整理评价信息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常州市生态建设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基于2011~2015年《常州市统计年鉴》及环统资料,收集了常州市区、金坛、溧阳三个地区2010~2014年各项评估指标的具体数据。

2.3数据标准化

由于原始数据间存在量纲不同和指标间数量级存在明显差异,需要统一指标量纲和缩小指标间的数量级差异。而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即为通过数学变换来消除原始变量(指标)量纲的影响。

在使用目标渐进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时,将每项指标转换为0~100间的数值。其中,0表示为观察到的最低数值,100表示为环境绩效目标。指标分为正向和负向两类,正向指标的数值越大越好,负向指标反之。

3评估结果分析

各区2010~2014年绩效指数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总绩效指数呈现一定的地域性,常州市区总绩效指数要远远高于金坛与溧阳地区,普遍在50以上,而溧阳市总绩效指数最低不到30。

从历年变化趋势来看,常州市区与金坛区总绩效指数不断上升,其中金坛区上升幅度较大,与2010年相比2014年总绩效指数上升了60%。而溧阳市绩效指数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仅2014年有回升现象达到22.98,但仍低于2010年的总绩效指数。

从一级指标剖析来看(图2),各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不同领域发展存在一定差异,这也能从侧面反应出各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

生态环境方面建设成效较为显著,在总绩效指数中占据大部分甚至超过50%,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二级指标显示,常州市三个地区SO2、NOx、COD排放强度逐年下降,其中COD排放强度5年来均低于目标值。“十二五”期间,常州市不遗余力地在推进污染物的减排工作,尤其在技术层面进行了提升,从而导致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

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在能源利用领域也投入不少科技力量,其绩效指数仅次于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十二五”期间,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力度不断加大,与2010年相比,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了20%、30%左右。而溧阳市现状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2015年其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4%,偏重的能源结构导致2010~2014年溧阳市单位GDP能耗则是常州市区、金坛区的2~3倍,这成为溧阳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短板及阻碍,需要尽快进行完善。

从绿色产业发展领域来看,3个区域绩效指嫡急瘸氏种鹉晟仙趋势。尤其是溧阳地区,近几年该领域的绩效指数有超于常州市区与金坛区,并在总绩效指数中的占比较大。近年来,常州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及R&D方向投入大量资金,政府及企业更加重视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十二五”期间,常州市全面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2.8%。此外,江苏省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也将落户常州科教城,为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环境管理领域绩效指数最低,并且各地区都没有明显改善趋势。2010~2014年,常州全市环保投资额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环保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够,2014年三个地区环保投资占GDP比重都不到1%。此外,政府、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度不够,这也与环境监测技术、监测手段有很大关系。

4讨论

4.1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问题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技术薄弱、落后及专业人才缺乏的制约。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型、集成性和产业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常州市能否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虽然常州市在不断鼓励科技创新,但目前产业发展技术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仍以中低端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此外缺乏人才支撑也是制约因素之一,环保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太少远跟不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生态环境质量仍存在提升空间。

常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还需稳固,污染物排放强度仍需进一步下降。从上述对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来看,SO2与COD削减成效较好,其中COD排放强度已达到相应目标,并仍有进一步下降趋势,而NOx仍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与政策刺激息息相关,“十一五”规划较早地提出SO2和COD两项约束性减排指标,而氮氧化物在“十二五”规划中才成为约束性减排指标,导致NOx减排滞后于SO2和COD。

(3)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制约。

从前述数据分析可知,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a业结构导致溧阳市单位GDP能耗较高,新能源消耗量占比也不乐观,造成了低碳产业比重低的现实,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客观问题;而常州市区与金坛地区能源利用情况虽优于溧阳市,但仍与目标存在一定差距。

(4)环境管理能力仍旧薄弱。

环境监管技术是衡量一个地区环境监管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从环境管理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环保投资虽持续加大,但占GDP比重却没有随之升高,而出现下降趋势。资金的缺乏导致了近几年常州市环境管理能力提升仍较缓慢,有些技术问题仍难以突破。

4.2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常州市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全新探索,需要依据常州市各地区的经济基础、地域特色来选择探索适宜的建设模式。常州市各地区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可以采取扬长补短的方式进行构建,在上述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积累的科研条件、技术储备、政策发展策略来选择不同的侧重点领域,通过弥补短板来提高建设效率,形成有地域特色的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常州市基于科技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如图3所示。

4.3基于科技创新的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建议

(1)产业发展创新。

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常州市应顺应市场需求,结合现有产业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鼓励发展以智能制造装备为主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碳材料为引领的新材料产业、以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产业、智能电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注重开发、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最终形成高端化、高智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

(2)污染整治技术创新。

改善末端治理技术,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从现状来看,常州市氮氧化物排放强度较高,在未来几年氮氧化物应为重点减排对象。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相关要求,除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外的燃煤机组均应安装脱硝设施,新型干法水泥窑要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安装脱硝设施。

(3)环境监管创新。

完善污染源监测监控系统。基于物联网、云技术、3S(GIS、GPS、RS)空间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最新科技,实现对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管理水平的技术支持,以此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效率。

促进减排设施运行效率的提高。通过不断完善的污染监测手段实现污染物的在线实时监测,通过搭建应急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完善企业超标指数报警联动制,实现对企业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

参考文献:

[1]

盛学良, 任炳相, 明. 环境保护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及预测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3, 25(6): 365~366, 369~369.

[2]Grossman G M, Krueger A B.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2):353~377.

[3]Sawa T. Japan’s Experience in the Battle Against Air Pollution: Working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 Tokyo:Pollution-Related Health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Prevention Association, 1997.

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第9篇

关键词:政策环境 区域 创新系统 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G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c)-0180-02

区域创新系统是近年来一个新兴的概念,它作为知识生产,创新,传播的源泉,提高竞争力的发展,而保障这个动力是否能持久有效则取决于区域内自主创新政策(以下简称“创新政策”)的建设情况。随着创新的不断研究发展,我国也跟随其脚步,从发展导向看,我国的创新政策建设正沿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演进[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由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RIS主要是以地理划分为基础,不同地域中相互分工与联系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共同构成了区域性的组织体系,创新系统产生和依赖的正是这种体系[2]。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时,对政策环境建设过程的把握,是研究区域创新系统运作机理和运作效能的基础。在区域创新系统这样一个较为独立的地域环境中,由特定利益主体相互作用结果形成了政策,而怎样对这样的政策环境进行分析,则是该文研究的重点。区域创新系统中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追求和利益表达影响着政策形成的结果[3]。在知识经济时代,政策环境逐渐影响创新区域的经济发展。

1 区域创新系统与政策环境建设的关系

1.1 政策环境建设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技术创新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涉及到的许多政策、法律及管理问题,是创新能力形成与提高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融资环境,规范完备的市场中介体系等因素也是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因素。

1.2 完善的创新政策框架是提高创新效率的重要前提

区域创新政策环境建设上,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框架,依据政府导向与市场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与科技创新活动相适应的市场机制,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

1.3 创新环境建设是带动区域竞争优势成长的前提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于创新主体内在活力的增加,更来自于良好的创新环境。围绕创新主体的培育,创造出鼓励创新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区域创新环境建设带动区域竞争优势的成长。

2 昆明市区域创新系统政策环境的现状

2.1 创新产业发展

当前,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指引云南省实施跨越发展的“航标灯”。近来,云南省提出了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在强劲的创新浪潮引领下,昆明市也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昆明高新区正以提升园区创新驱动能力为核心、以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稳健步入发展期。

在科技部印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中,分别对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科技园区、创新型特色园区”三类园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昆明高新区在此背景下通过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并配套实施了科技项目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技术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院士专家工作站、国际科技合作等6个管理办法。同时,学习借鉴外省领先的科技创新政策文件,起草了《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昆明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创新意见》)和《昆明市落实建设创新云南行动计划(2013―2017年),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两个文件。

在一系列创新政策推动下,2013年,昆明将加大12个重大科技项目、2个部级技术中心、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2项国内发明专利和2个云南省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2.2 创新和创业资金扶持

近几年来,昆明市各类创新要素不断活跃,企业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的项目立项支持,推动了我市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资源与环境及现代农业等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推动昆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和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昆明市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2.3 人才吸纳

自“十五”以来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把人才培养与选拔作为第一资源,将智力资源作为第一生产发展要素,积极采取各种引进和培养措施,为科技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有效地提升了昆明市科技发展综合实力。特别是2003年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以来,昆明市在科技人员的培养、引进、管理、使用等方面由市各部门牵头制定了一批政策和战略规划:

昆明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了《昆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2007年了《昆明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实施意见》;2008年了《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昆明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两后双百”工程的实施意见》;2009年了《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选拔培养考核办法》、《昆明市引进人才实施细则》和《昆明市经济类人才。千百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了《昆明市“春城人才奖”评选奖励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评选表彰办法》、《关于在企业推行首席技师制度的指导意见》、《昆明市关于设立“名匠工作室”加强技师培养的办法》等。

3 昆明自主创新系统政策环境现存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昆明市近年虽然在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实现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自主创新政策制订相对滞后

自2005年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以来,全国各省份和城市纷纷出台了许多促进自主创新的新政策和措施。昆明市在新的自主创新政策供给方面行动略为滞后,到2006年才由高新区出台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优惠政策,通过项目资金扶持、项目建设用地优惠等政策,直接或间接投入、补助、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3.2 自主创新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国家、各省、市政府已出台了不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但现有政策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自主创新发展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有税收政策、风险投资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如在税收政策上,目前的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税前抵扣力度不够大、也未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消费型增值税。昆明市目前没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金融支持政策上,一是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走向自主创新的前端金融激励政策尚不明显。二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拍卖和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三是政府促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融资的激励措施不够。

3.3 自主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不够

良好的政策环境离不开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当前,昆明在创新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创新政策的认识和了解不深,对有关的创新政策文件不够关注,跟进的态度不够积极,不能及时把握和用足相关政策;一些部门和地方的行政人员也存在服务意识不强,对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不到位,造成企业难以及时顺利地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4 建设创新系统的政策环境对策

4.1 形成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体系

(1)进一步加强科技财政投入,使政府对科技投入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不断提高R&D占GDP的比重。结合我国自主创新的现状,财政应加大对以下重点领域的直接投入:一是支持重要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性技术和战略性技术的研发,以及涉及国家安全、体现国家战略思想和提升国家地位的重要技术的研发。二是支持自主创新的基础条件和环境建设。三是支持基础科学创新,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4]。

(2)探索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专项基金,从资金上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借鉴我国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经验,在区域内设立更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资金渠道。

(3)完善与高新技术产业有关的税收法律体系。加快有关科技税收方面的立法步伐,提高科技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并创造条件尽快对科技税收优惠实施单独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技税收的法律效力,进上步加强规范科技税收政策的规范性、透明性与整体性[5]。

(4)积极推进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税收杠杆为主的激励机制。一是继续推进增值税转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力度;二是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三是对企业用于研发、检测的设备可考虑实施普遍的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减免政策;四是允许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研发基金,专项用于技术研发;五是允许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项目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六是允许科技及创新类企业的人员工薪支出税前全额扣除[6]。

(5)近期税收优惠的重点应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上。在科技资源尚未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使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也为了克服企业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降低对外技术的依存度,近期企业自主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环节上。

4.2 完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

(1)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完善鼓励企业创新的信贷政策和投融资政策

一方面,要整合政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积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创新,加强政府资金与金融资金的相互配合,通过基金、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更多的资金支持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

(2)政策型银行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的规模化融资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项目、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等提供贷款,给予重点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

(3)加强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

目前,中小型自主创新企业的融资问题相对而言更困难一些。金融系统要深刻认识中小企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理解中小型创新类企业的金融需求,提高对中小型自主创新企业的服务意识,开展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寻求多种担保方式来弥补中小企业担保抵押物不足的问题[7]。

4.3 出台产学研结合专门政策

(1)系统推动产学研结合政策体系建设

尊重市场规律,积极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昆明市科技资源的配置格局、研发能力现状,在研究昆明市产业发展、成果转化问题及其根源的基础上,从提升科技竞争力、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和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确立和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人才培养的产学研战略合作模式。以财政资金引导集中昆明市产学研多方优势,实现有限财政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盘活资源存量,激活产学研三方合作意向及其资源的活力[8]。继续探索项目绩效机制的创新,进一步争取国家、省的科技项目支持,以重大项目的财政资源配置鼓励产学研合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撬动金融系统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推动构建区域性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及产业化研究等。

(2)加强园区基础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的促进基地

加强园区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创造基础条件使园区成为创新企业集聚,创新资本涌入,创新人才争相落户的创新创业核心区域,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结盟、共建研发平台、转化基地,促进产学研合作。

(3)加快中介机构和技术市场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以政府引导基金为依托,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投资机制,支持鼓励银行、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支持创建高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服务的组织能力,改善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服务环境,推进建立文化、科技、产业、创新功能的配套服务机制,使产学研各方面互相协调、互相支撑、资源互补。

参考文献

[1] 李栋亮,郑海涛.广州自主创新政策环境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东科技,2008(3).

[2] 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M].赵成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3] 马晓霞.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9).

[4]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10(1):75-78.

[5] 单莹洁.学习型区域创新系统及地方政府的作用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

[6] 任胜钢.我国中部地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与比较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