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配音的基本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9 10:45:05

配音的基本知识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1篇

关键词: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

1 对电视专题片配音前,必须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

在电视专题片的环境下,里面的声音呈现立体交叉的特点,配音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引导观众深入到电视专题片中去,跟随解说员的配音了解电视专题片叙述的内容。由于电视专题片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典型性,因此其内容的选择也必定突出了某个领域的特点。对于电视专题片中所涉及的内容,观众事先没有准备,全靠跟随配音和解说进行了解,这就对配音解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帮助观众理解电视专题片的内容,做好配音解说工作,从引导观众的角度出发,解说员要在配音之前,对电视专题片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并熟读解说词,最好能将自己的思维融入到解说词中,做到对解说词烂熟于心。有些时候,我们对于解说词也要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比如有些时候解说词过于书面化,不利于口语表达,在配音的过程中,会让观众觉得很生硬,为此,我们要对解说词进行适当的修改,保持其口语化,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因此,从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方面来说,在对电视专题片配音之前,充分熟悉并理解解说词是十分必要的,是提高电视专题片的重要手段之一。

2 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必须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

对于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而言,要想做好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工作,必须要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这主要是因为,电视专题片涉及的领域比较丰富,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自然风光、人物风貌等无所不包,要想做好电视专题片的配音工作,就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所了解,不求精细深入,但求在广度上有所涉猎。因此,作为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来说,必须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对各领域的知识都要进行一定的了解,只有知识丰富了,知识面拓展了,才能在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过程中完美地表达出预期的效果,带给观众更美的享受。由此可见,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对于电视专题片的播音员来说十分重要。

从实际的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来说,对于播音员是有较高要求的,不但要求播音员具备优美的声音和一定的专业素质,还要求播音员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目前许多优秀的电视专题片播音员都具备这种优良的素质,例如央视著名主持人任志红、中传大学的李易等,在电视专题片的解说工作中都十分出色。他们凭借极其专业的播音水平,和自身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带给我们更多优秀的电视专题片。由此可见,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更多在于播音员自身的水平。

3 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时,需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

在电视专题片中,播音员的声音能够带给观众的不只是对电视内容的解说,也将自己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带给了观众,通过播音员优美的声音,观众也仿佛看到了播音员在配音的时候所呈现出的精神状态和表情手势等。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属于播音员的隐形劳动,播音员所能呈现给观众仅仅是优美的声音,但是通过这种声音播音员也将自己的精神状态传递给了观众。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在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的时候,播音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要用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来为观众进行配音,使观众能够感受到播音员的这种热情。在电视专题片的配音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播音员要具备一定的配音技巧,笔者以为,播音员在配音的时候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就是最佳的技巧。所以,播音员在对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的时候既不能松懈,也不能过于紧张,要保持适度的紧张感,使自己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之下,心中要满怀对观众的使命感,将话筒作为配音对象,保证准确的完成配音任务,带给观众美的享受。所以,播音员良好的精神状态,是电视专题片配音的实用技巧之一。

4 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是做好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基本保障

对于播音员来讲,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是其基本素质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播音员是否称职的关键。对于负责给电视专题片进行配音工作的播音员而言,具备较强的配音基本功可以使自己更加胜任这份工作,也可以更好地完成配音任务。其实所谓的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技巧,就是要在配音过程中发挥播音员的长处,使配音成为电视专题片的一个亮点。因此,播音员必须苦练基本功,通过扎实的基本功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奉献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电视专题片。目前,播音员的配音基本功已经成为了电视专题片配音工作的基本保障,为电视专题片的配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所以,我们在探讨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的时候,要更多地从播音员自身角度出发,不仅要求播音员善于驾驭稿件、善于驾驭自己、善于驾驭精神,还要对工作性质的认识,对稿件掌握的程度,语言表达的功底和镇静、机敏的应变能力等诸多方面全面把握。有了这些方面的综合修炼,就能帮助播音员在话筒前运用自由,驰骋自如,获得成功,使电视专题片在播音员的再度创作下珠联璧合、光彩大增,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达到专题片创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 于文华.电视专题片配音技巧漫谈[J].播音与主持,2011(5).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2篇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与专题片配音及各类影视配音能力;

3.具备各类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节目的播音、主持能力;

4.具备从事语言表达工作的能力;

5.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及现场报道方法;

6.掌握播音与主持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

7.掌握广播电视新闻拍摄制作与基本的音频、视频编辑方法;

8.了解党和国家新闻宣传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业方向

一、主持人或播音员

电视节目主持人、网络节目主持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些职业全部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口。从事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需要有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经验和超强的即兴能力,这些岗位非常看重专业技能。

二、配音员

配音是为影片、视频或多媒体加入声音的过程。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会单独开设配音这个专业,但是它依旧属于播音主持专业,只不过以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为主。

在当今社会,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客服配音,以及高铁、飞机、轮渡等各行各业对配音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并且配音员的待遇普遍很高,且就业面比较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一个主要的就业方向。

三、出镜记者

记者是集编辑、采访等多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要从事记者这一行业,除了自身的专业技巧要过硬,更要学习编辑、采访、拍摄等技能。而且,记者这一行业门槛高,需要进行部级别的考核。

有许多省级电视台和有名气的报刊、网站,在招聘记者时,基本要求就是被招聘的人需要研究生及以上的学历。因此,记者这一行业对播音主持毕业生来说,是个高要求高回报的岗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课程

1、大部分专业都会学习的必修课,包括政治类、军事理论、职业生涯规划、形式政策教育、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国文学史、艺术概论、播音主持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大学语文等,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

3、专业基础课,包括普通话语音、发声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如果所学为配音专业、双语播音专业等,还会开设相应的配音课程、新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表达等。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3篇

配器法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音乐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最紧密的课程,但由于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冲突,使高师配器课教育与基础音乐教育有许多脱节之处,其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原因很多,如受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师资缺乏等等,但认真分析起来看,实际上是我们缺乏正确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专业教学定位问题。

一、高师配器课的现状与分析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配器法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配器法方面的知识,以便日后在实践当中利用这些知识进行乐队编配以及小乐队的训练,尝试进行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但现实的教学状况却不尽人意。笔者认为形成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配器法课程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的作用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对于一名高师音乐教育毕业生应具备哪些配器知识、能力和素质才能胜任基础音乐教学实践工作不够清晰。

大部分的高师音乐院系(包括音乐学院的师范(教育)系),都采用了作曲理论专业的教材,即便是一些自编教材,教师也是借鉴音乐学院理论作曲专业的教材来编写的,不同程度的存在照搬或移植作曲专业相应教材和内容的做法。这种教材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是相当困难的:由于大部分教材的理论体系都照搬移植,教学方法上也缺乏必要的改革,导致教学与实际不相适应的结果,使学生产生了畏学、厌学的情绪,认为配器法不是“一般人”能掌握的。

(二)缺少师资且部分师资水平不高。不少院校没有配器法课程的专职教师,有的院校配器法课程的教师是由其他音乐理论课教师兼任,且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利用乐谱,钢琴,或是一些音像资料进行教学,缺乏细致、具体的与乐谱相对应的音响效果;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教学手段方面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技能训练中的重要作用。教学形式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材+黑板+粉笔+钢琴”传统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还要进一步提高和更新。

(三)高师的学生入学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入校的程度普遍较差,甚至有一种现象:在一般的综合类院校的音乐招生考试几乎变成了声乐和钢琴比赛,而学习器乐的考生较少,大部分学生很少有参加乐队训练的实践经验,读谱能力较差。从而缺乏实际的乐器音响概念,入校后学生普遍存在着重技轻理的现象,认为只学好专业技术课就可以了,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音乐理论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同时所学的音乐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作曲理论专业配器教学也有一定的距离。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配器法这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没有达到基础音乐教育实际教学的需要,没有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编配、训练、组织小乐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这说明,配器法课程已不能适应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二、高师配器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高师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摇篮,它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能够立足于讲台而渗透于舞台,他们是音乐专业的全才而不是单一专业的精英。我们要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研究探索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的以单一音乐技能培养为教学能力的培养,以突出师范性、增强适应性为前提,尽可能缩短高师学生毕业后对基础音乐教育的适应期,使他们能尽快的胜任基础音乐的教学工作。

无需讳言,对于从事音乐教学的人来说,学好配器法这门必修课程,无疑是非常必要和十分重要的。因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将来的教学工作实践中,都不可避免的要面临组织课外活动、训练学生乐队、接受为乐队编配伴奏的任务,那么懂得乐队织体的特点与声部组合规律、乐队织体写法及各种乐器音色编配与多声部织体有机结合的规律,了解和掌握为乐队编配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就必须要在高师学习阶段予以解决。但由于受学生基本条件、专业基础、学时容量等方面的局限和制约,再考虑到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让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像理论作曲系学生那样去学配器课,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音乐学院是培养高级的音乐表演、演唱、演奏、创作和理论研究的人才,而高师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知识面广的“一专多能”的音乐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把高师教学与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混为一谈,否则即不符合高师教学的实际,也不符合高师毕业生的工作实际,结果是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困境,出现了高师的实际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与教学安排相悖的尴尬局面。

(二)教学探索

我们必须明确高师配器法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了解配器法课程自身的结构特点,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安排趋于合理,才能使我们的实际教学工作有所突破和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逻辑、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符合高师学生的实际和基础教育的需要。才能让我们对如何教好、学好配器写作课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才能让我们培养的音乐专业学生能胜任中小学教学的需要和社会音乐实践的需要。

1.整合教学内容:以了解和初步掌握乐队织体的特点与声部组合规律、乐队织体写法及各种乐器音色编配与多声部织体有机结合的规律为目的:改变现在沿用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教材的编写方法,使高师配器写作课教材更符合“学”的实际和“教学目的”的实际;摆脱“纸上谈兵”的授课形式。在课程时间和内容的安排上:第一个阶段是织体谱模仿写作训练,第二个阶段是织体谱转化为总谱的写作训练和学生写作模仿的实践。让教材教法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线条,增强学生的具体感知,使他们对配器写作课的脉络更清晰,通过一年的学习能初步掌握配器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原理,熟悉配器写作的一般规律,会去为一个旋律进行配器、为乐队编写总谱,而不是拿到一个旋律不知道所以然,无从下手。使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编配、训练、组织乐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教学措施:把配器课教学归纳为三块:

首先是对织体谱模仿的写作:重视基本的写作步骤写作方法的培养,加强配器写作思维训练,打破传统的配器教学逻辑,从织体角度学习配器,从织体谱模仿写作开始学习配器。把织体写作的定位为以主调音乐织体的写作编配为主,其它织体的写作和编配只做介绍性的概述。和声编配的简单化:配置和弦只要求用Ⅰ、Ⅳ、Ⅴ级功能和弦为旋律选配,把重点放在织体谱写作的方法、原理上。通过织体谱模仿写作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主调音乐织体旋律与伴奏两个层次的基本概念。了解熟悉伴奏织体的多样性如:同节奏式的伴奏织体、和弦衬托式伴奏织体、音型化的伴奏织体等,从每个层次掌握织体谱写作的一般规律,熟悉乐队织体谱写法。

其次是把织体谱转化为乐队总谱的过程(把乐器法,和乐曲音色的编配集中的放在此环节):打破了配器课的教学常规,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乐器音色编配与多声部织体有机结合的完整体验:把对音乐作品片断的分析体验,改为对音乐作品完整的分析体验和模仿。教师选1-5首不同风格(进行曲、轻快活泼的、抒情歌唱性、舞曲性的、平静如歌的等)乐曲的织体谱,分别转化为电声乐队、军乐队、西洋管弦乐队、民族管弦乐队、混合乐队、小型乐队等的总谱。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比对。让学生掌握最一般的配器写作规律和写作模仿对象。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4篇

动画音乐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在动画专业中增设音乐欣赏与制作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动画音乐专业师资和动画音乐制作人员极其缺乏,所以增设此类课程也迫在眉睫。电影是一种视听语言,声音和画面紧密相连,乐器演奏的节奏与动画画面中的节奏是相辅相成的。音乐和画面的同步契合更能增强动画画面的节奏感,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动画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改善动画专业课程体系的缺陷,完善视听艺术手段的结合,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音乐素养,培养完美的审美感知能力,为制作动画音乐提供技术支持,为动画配乐,配音,声音编辑、音效等声音的制作创造前提条件。总之,动画音乐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

二、动画音乐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方案

动画音乐课程可以分为两大类:欣赏类和制作类。欣赏类建议课程:《电影音乐配乐》、《动画音乐鉴赏》、《电影音乐史》、《音乐作品欣赏与分析》、《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流行音乐概论》等;制作类建议课程:《音乐编辑》、《配乐》、《midi制作》、《录音》、《声音后期制作》、《混音》、《音乐基础与视唱练耳》等相关课程。由于动画专业的学生缺乏音乐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低年级以鉴赏类为主,主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高年级可开设相关制作、编辑类的音乐课程。这样,动画专业的学生首先可以培养他们从声音的角度全面的制作视听的艺术品。培养他们有能力认识和了解什么样的画面应该配合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才是最理想的声音效果,让他们懂得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全面的欣赏动画作品,建立声画结合的配乐思维。通过鉴赏类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们积累大量的音乐素材,了解他们的类型、风格、速度、情绪,可以适时的编辑、改编甚至重新配器使原本的素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从而加以利用(取得版权许可后)。通过制作类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可以初步掌握声音的编辑方法,音效的制作方法,音乐和声音的录制方法,音乐制作的基础及后期合成等相关知识,提高动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作动画的完整性。

2.动画音乐教材的选择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工作,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巩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教学质量、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动画专业的教材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动画音乐的教材要注重其基础性、通俗性,涉及范围广,而且适当的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教材和电子教材、多媒体教材。以下列举了几个覆盖面较广,内容较基础和论述较通俗的教材,这些教材涵盖动画音乐基础、鉴赏、制作,较全面的对动画音乐进行了系统的编写。(1)全国高校动漫游戏专业骨干课程权威教材《影视动画音乐概论》海洋出版社出版张建翔、孙林、肖珣编著(2)《影视动画音乐-基础欣赏与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赵竞、尹章伟编著(3)《影视音乐》浙江大学出版社陈斌、程晋编著(4)《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曾田力雷伟编著(5)《电影配乐完全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戴维斯(美)著,刘捷译

3.教学软、硬件的配置动画音乐课程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5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 ) 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 ( 幼、小、中、大 )、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 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 电脑 音乐创作教学 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 “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第 周 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周 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周 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周 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周 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周 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

  

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 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 编曲软件和Encore 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 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 in a 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6篇

关键词 综合音乐素质 歌曲风格 伴奏音型练习 讲解示范

《钢琴艺术》2003年第一第二期连续发表了孙维权先生《钢琴即兴演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和《再谈钢琴进行伴奏为什么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两文,问题深刻尖锐。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校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门课程上好。

一、了解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有钢琴练过“童子功”的,有理论和声知识过硬的,也有专业知识“一穷二白”的,需要教师因材施教。钢琴基础过硬的学生弹奏正谱是没问题的,培养这类学生的即兴能力是重中之重。在钢琴伴奏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不会少,临场发挥成了关键性的因素。专业基础薄弱的学生,从和声理论,钢琴基础,伴奏音型,调式调性抓起,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

二、分析歌曲风格

不同的歌曲风格决定了不同的伴奏音型。抒情类曲目,节奏舒缓,感情深沉。在选配伴奏音型上,多选用分解和弦,柱式和弦慎用。例如歌曲《乡音乡情》,在前奏中,左手可选用柱式和弦,右手带旋律的八度和弦。正文部分一定只能用分解和弦,以配合曲目的情绪。高潮部分选用八度和弦,再现部分右手可用加厚旋律,左手分解和弦。

不同的歌曲风格决定了不同的速度。儿歌类和进行曲类的歌曲速度偏快,体现出欢快明朗或者坚定的曲风。例如歌曲《清晨,我们踏上小道》,《歌声与微笑》等儿歌,节奏明朗,速度较快,体现出孩子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例如歌曲《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节奏坚定,速度快。

不同的歌曲风格决定和弦的选用,灵活运用和声学基础理论知识为歌曲选配和弦。大调曲目多选用大三和弦,小调曲目多选用小三和弦。在歌曲伴奏中并非每一个旋律音都要配置和弦,而是根据歌曲的情绪,曲式结构等的要求安排适当的和声节奏。和声节奏是指和弦时值的长短以及和弦变换的次数。和声节奏松,可以产生宽广愉快的的感情。和声节奏紧,则产生激动急促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练习伴奏音型以及熟悉调式

带低音的分解和弦音型最被常用,以柔和的连音奏法为主。这类音型在各类抒情段落中均可应用。不带低音的分解和弦也常用,例如儿歌《闪烁的星星》,伴奏就是以不带低音的分解和弦为主。带低音的柱式和弦音型在进行曲类歌曲中应用最多。例如《歌唱祖国》。熟悉调式调性也是学生的必须掌握的技能。

四、要求学生台前有演唱者参与的钢琴伴奏

这一环节可以先教师指导一遍。在有演唱者参与的伴奏中,要求学生顾全大局,保证曲目的完整性。让伴奏学生自己提出有点和缺点,让台下的学生积极参与点评,教师做最后总结,并且布置本周练习曲目。

五、上好实践课,是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平台和裁体

钢琴即兴伴奏实践课,是近些年高校音乐院系的产物,它是面向学生而设计的一门经验型课程,实践性课程。任何课程都具有特定的课程内容,不列外钢琴即兴伴奏实践课也有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形式,课程内容由课程性质决定,课程形式又反应课程内容的要求,实践中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钢琴即兴伴奏实践课的内容,主要根据本院系本学期本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给歌曲或乐曲编配和声和选择伴奏音型;2.是给歌曲或乐曲即兴伴奏;3.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独奏;4.是自弹自唱;5.是双钢演奏;6.是给声乐独唱配弹伴奏;7.是给合唱队配弹伴奏;8.是给舞蹈基础训练,排练配弹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实践课的形式,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学生给歌曲或乐曲编配伴奏音型,然后进行即兴伴奏;二是一首曲子同时有多个学生进行编配伴奏音型,然后分别即兴伴奏,放在一块进行评比;三是学生教师互动,一架钢琴俩人共同演奏;四是教师对同一个曲子进行编配伴奏音型,干活即兴伴奏,给学生示范演奏,让学生进行比较;五是在校园内,为院系其他专业的合唱演出、歌咏比赛等配弹伴奏,让学生初显身手;六是走出去,为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院校的一些合唱演出,歌咏比赛,声乐独唱,器乐独奏等进行配弹伴奏,让学生大显身手。

通过以上有效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多适应不同场合,多适应不同形式的钢琴即兴伴奏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

六、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思考

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亲身教学体验,体会到要想使学生能够高效率的掌握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需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基本素质,是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一)是要解决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欠缺的这个问题,着重从和声基础知识,歌曲分析能力,伴奏音型运用这三个方面抓起,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是要解决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参差不齐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抓小,先从低年级抓起;二抓弱,从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学生开始补课;三抓强,就是要发挥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强,这些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三)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尤其在编配伴奏音型时,有意让学生为一首作品多设计几种方案,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改进,遵循一条,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千锤百炼的过程。

总之,钢琴即兴伴奏是一个没有止境的学习研究课题,工科大学中开设这门选修课需要更多的实践、研究和探讨。借鉴音乐院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的教学经验,根据工科大学生的特点,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弹奏能力和审美能力,使钢琴即兴伴奏课成为提高大学生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

参考文献:

[1]刘冬云 钢琴即兴伴奏配弹《钢琴艺术》2006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7篇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名言。他在首倡普及教育、百科全书式教育、四阶段学制(幼、小、中、大)、确立学期、学年、寒暑假、班级制、直观性、自觉性、系统性、量力性等等教育原则的同时,还提出了兴趣教学的至理名言,对后世及全世界教育,起到了硕大和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以学生的兴趣所在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更大程度地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它的推广和普及必将对我们的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问题。笔者在高中音乐课的教学实践中,对利用电脑音乐创作系统进行创作教学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中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这是高中学生的一节音乐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逐步完成一首小乐曲的“创作”:输入主旋律、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教师设定的若干伴奏音型和“鼓底”(节奏型)中选择相应的,调整各轨的音色、音量并不断回放、修改。教师则利用电子课堂系统进行监控,随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由于可以利用音乐软件将自己的音乐主张转变为乐曲,体会创作成功后的成就感,同学们学习得愉快而主动,课堂氛围轻松和谐。

我们不仅要问:是什么使这些高中生对音乐课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并被推广吗?它是否预示了今后音乐课发展的一个方向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可行性

1.倡导创新教育,是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结果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侧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素质教育则侧重激发学生个性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创造,立足于开发特长、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是以往任何一堂传统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

2.“音乐创作教学"着眼于未来,符合“三个面向”的要求。

启发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并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创造的精神,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欣赏过程都离不开想象力、创造力。有关研究表明,人在二十岁以前,智力的提高几乎是直线式的。如果人的大脑在新型的教育活动的刺激下,完全有可能把创造性的才能发展到更高的程度。音乐创作教学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的智力得以开发和发展。在创作活动中,通过学生创作音乐,增加学生创作的欲望和勇气,打破创作神秘的思想。

3.“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

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运用所学过的各种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表演他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染自己,鼓励自己。

4.“音乐创作教学"可以促进其它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音乐课中,乐理知识的教学非常重要,但其内容较难掌握,而且缺乏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其它如视唱练耳、听音记谱等训练学生音乐能力的练习,在原来的音乐课中也有安排,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效果甚微。除了一些音乐天赋较好的同学以外,其他大多数同学的音乐能力还是不能很到很大提高。在创作课中,上述所有的内容都成为了操作软件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功”之后,才有操作电脑进行编曲的可能。在编辑乐谱的过程中获得、锻炼和巩固有关的音乐知识,同时通过作品的完成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形成了一个学习——创作——再学习——再创作的良性循环。

二.高中电脑音乐创作课的实践

1.明确“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广度

①“音乐创作教学"深广度的界定

创作教学的广度,指广义音乐创作教学活动,凡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活动,都包括在内——象即兴编唱一首歌,敲击一个节奏,选择适当的伴奏乐器都在此列。另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修改、补充、更正他们不熟悉的歌曲节奏、旋律、歌词、表情处理等,也都属于音乐创作教学的范围。

音乐创作教学的深度,主要指使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表现手段和曲式结构等作曲常识。如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变化和主题的发展手法,以及曲式起、承、转、合的结构等等。

应当指出,从目前的音乐教学实际水平出发,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会作曲,都具有记谱的能力。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创作与记谱的能力。

②创作教学的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地了解创作课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价值和前景,笔者向学校申请,将校内的一个30人的小班作为实验班,进行音乐创作教学的实践。在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15个课时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具体计划如下: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乐理知识查漏补缺,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2、3周学习音乐软件操作

第4周通过选择的方式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5—7周独立完成一首乐曲的编配

第8、9周进行创作歌曲演唱比赛

第10周机动

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

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

a.乐曲的输入

根据自己的水平,同学们可以自己创作一段乐曲或选择输入一段自己喜欢的旋律。考虑到有的旋律在节奏、曲风上存在着众多的难点,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在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入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利用电脑键盘的“键盘”功能录入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电脑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录入;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入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

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o节奏,用三个轨道分别输入大鼓(××)、小军鼓(×)和落地踩叉(××××)的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c.和声的编配

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也可以自己进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须掌握的有关和声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进行和声编配。

d.歌词填写

填写歌词看似简单,实际上牵涉到连音线、圆滑线、倒字等等一系列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这个环节中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是要求每位同学创作的歌词能够符合一般的审美观点。

2.指导学生做好“音乐创作"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具有独立的视唱能力和记谱能力,以及感受、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等。这是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的基础。在两个课时的短暂教学时间里,乐理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五线谱的记谱与和声的编配。五线谱知识的复习、巩固可以结合音乐软件的操作学习进行。现在笔者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是市场上最为流行的Cakewalk编曲软件和Encore专业打谱软件。为了使学生具有正确规范的概念,乐谱的输入、修改均在Encore软件上进行。专业打谱软件所具有的规范化功能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比如现在要求输入一小节4/4拍的旋律:如果输入时值总和超过4拍,电脑就会发出“叮”的一声提示输入错误,并拒绝输入超出时值的音符;如果输入的时值不足4拍,在乐谱上就会出现音符排列错误或演奏出错(如演奏突然停止)等情况。和声编配的学习只要求了解基本的一、四、五级及其排列规则。在实际操作中,对学生的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大致的和声结构正确便予以认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能力不能靠一蹴而就,而是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平时的教学工作,一点一滴地去积累,靠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才能奏效。

3.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具有全面、专业的音乐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要能够较好地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了解更多的知识。

①广泛涉猎各种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音乐

从音乐院校音乐专业或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一般都在古典音乐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涉猎,对于现代通俗音乐却是知之甚少。而这部分的音乐正好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的创作中必然会有深刻的通俗音乐的痕迹体现。假如教师在教学中心中无数,必然无法指导学生的学习。只有广泛地涉猎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尤其是学生最为熟悉的通俗音乐部分,才能真正地体现教师在电脑音乐创作课中的主导作用。

②学会熟练地操作、使用电脑音乐软件

现在市场上的电脑音乐制作软件主要包括三类:编曲类的如Cakewalk、Soundforge,它们的功能是编辑、创作MIDI乐曲;打谱类的如Encore、Finaly98,它们是目前市场上最为专业的打谱软件,其乐谱编辑功能完全可以和乐谱排版系统相媲美,且对于专业人士而言,操作十分简便;自动配器类的如Bandinabox,只要输入旋律、和声,选择作品风格,软件就会自动生成伴奏乐曲,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不失为很好的一种快速编曲工具。教师如果全面地掌握了不同软件的不同功能,就能更好地为教学设计创造情境,促使学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认识(操作过程中)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他们去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也是创造性教学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硬件问题

由于电脑音乐创作教学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一套设备的最低配置也要将近一万人民币),一般的学校无法完成这样的硬件配置。如要让电脑音乐创作教学成为现实,音乐教育必须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多重视。

2.软件问题

软件问题牵涉到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完成电脑音乐创作课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对音乐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创作课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学生创作的风格与审美观。就一般的普通中学而言,学生的音乐基础与目前期望的要求也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针对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一是在最初教学的过程中适当放宽对学生的要求,今后再根据学生的进步逐渐提高。

四.结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证明,学生是完全有兴趣、有能力参与和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而且出乎意料的是,由于部分音乐天赋较好、计算机运用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使得本来预计要10周左右时间完成的教学计划在短短的6周时间就得以完成,而且许多同学都自行购买了软件,决定要在课后继续进行电脑音乐创作的尝试。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8篇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创新素质

1前言创作教学的实践。通过摸底掌握了班里每位同学的音乐素质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了教学计划(实践时间为一学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为“计算机音乐创作教学”之后。音乐作曲软件的开发利用则成为“计期)将一首歌曲的制作简化到旋律、节奏、和声、歌词及音色音量算机音乐创作教学”得以开展的保证,同时为学生今后在音乐的设定几个部分,争取通过将近巧个课日寸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方面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计算机音乐创作课的教握计算机音乐制作系统的操作,完成简单的歌曲创作和编配。学,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提升了同学们对音乐的③教学内容范围的选择兴趣,同时巩固和发展了学生基本的音乐素养。因此,计算机音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别,教学过程中,自己为不同程度的乐创作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模式,推广和普及必将学生设定了不同的要求。对我中学乃至所有阶段的音乐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a.乐曲的输人

2进行“音乐创作教学”可行性根据自己的水平。

2.1建议创新教育。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节奏规整、稍舒缓的旋律。

指在基础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音乐软件上有三种乐谱输人方式:会演奏键盘乐器的同学可以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应试教育偏重于考察学生对知识利用计算机键盘的键盘”功能录人乐谱;一般的同学可以使用的掌握水平,所谓创新教育。而素质教育则偏重激发学生个胜特长和对知识的组合单步录音,选择好音符的时值,用计算机键盘将音符一个个弹奏创新,将书本知识运用实践验证或进行延伸发明,立足于开发特长、录人;也可以选择使用鼠标点击输人的方式,这种方式速度较释放学生的潜能。教学不再将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是把慢,但是操作最为简便和直观。知识的学习作为认识事物实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科学方法的手b.节奏的选择和编配段;学生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而是强调创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风格的节奏,学生可以根据乐曲的造性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节奏型作为“鼓底”这是一种简便的操作个绝好的发明性教学的空间。发明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方式,只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以修改,即可轻松地完成节奏的编精心设目的作曲、编曲练习中意识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配。也可以自己制作“鼓底”如制作一个基本的disc节奏,师的协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发明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的效果用三个轨道分别输人大鼓(xOx0小军鼓(OOx0和落是以往任何一堂激进音乐课都无法达成的地踩叉(xxxx节奏型,合在一起演奏即可。

2.2音乐创作教学”可以扩充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与思考力。c.和声的编配

运用所学过的各种学生可以从教师为作品编配的和声中选择,通过有意识的对客观现实的观察了解。也可以自己进音乐语言和表示手段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行和声的编配。如果进行独立制作,学生必需掌握的有关和声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更丰富的生活经验。从而加强了学生对生的基础知识,一、四、五级的编配以及伴奏织体的设计在此基础活与音乐创作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创作、扮演上,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和声编配能力和听觉检验,设法为作品他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感进行和声编配。染自己,鼓励自己。d.歌词填写

配音的基本知识第9篇

那么如何使“配乐”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呢?

一、合理选用教材中适合配乐的歌曲

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选择节奏快或相对复杂的歌曲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可能很难适应;选择节奏相对简单的歌曲又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给我们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歌曲作为辅助,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和循序渐进是必要的。那么应该选择哪些音乐作品呢?

1、所选歌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可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简单的歌曲在到音乐相对复杂的、难度大的歌曲。2、作品应该是贴近中学生生活的,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是符合学生音乐能力最近发展区的。可以选择那些感性、生动、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使学生正确体验节奏的歌曲。3、为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可以选择配乐少的歌曲或配乐不难的歌曲作为教学体验。

二、培养学生学会基本的节奏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的重要,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欣赏音乐。音乐基础知识必须属于音乐审美、音乐技能服务的教育。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学会为歌曲“配乐”,更是离不开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其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节奏的学习。因为中学生的认知、演奏能力稍弱,所以中学生的配乐应多以打击乐为主,打击乐最重要的就是节奏的学习。只有掌握了节奏的基本知识,才能为“配乐”课堂的有序进行提供有力支撑。

三、合理选用乐器

所谓“配乐”就是简单的为歌曲配上“伴奏”。伴奏要“从旁演奏,配合表演”,千万不能“喧兵夺主”,打击乐器的演奏是为歌曲演唱服务的,应做到歌声与乐器声的融和,避免出现“重伴轻唱,有伴无唱,”等现象。 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听辨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表现需要的打击乐器。通过听而做出对打击乐器的正确选择和辨别。如优美抒情的碰铃、三角铁;欢天喜地的锣、鼓、镲;欢快、活泼的木鱼、双响筒;像马蹄声的响板等等。可见,培养正确的辨别能力,是使用打击乐器参与歌曲演唱、表演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打击各种乐器并区分它们的音色,最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配在歌曲当中。

四、采用丰富多彩的的教学形式

1、小组讨论或分工形式。这种方法适合初二、三年级。将学生分组,并将需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提问:那段歌词适合用什么样的乐器配乐?各乐段速度、拍子、情绪、旋律、节奏、力度、主奏乐器、表现内容各是什么?让学生在歌曲声中轻声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教师再对音乐节奏问题、乐器选择及演奏法进行解答和总结。通过小组评议课这种方式进行总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集体智慧。最终让学生进行分组演奏乐器,其他组为歌唱组进行合作学习。

2、游戏形式。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初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比如为《游击队歌》配打击乐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拍手,感受乐曲不同的音乐气氛。

五、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适当给予鼓励的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评价”是指培养正确的评价机制。课堂评价包括: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又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首先,老师对学生评价时,语言不能匮乏,许多老师往往只会说“你真棒!”“你唱得(说得、跳得)真好!”“你真行”等等。除了这些老套的词就再也没有别的评价评言了,时间一长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也会感到厌烦,起不到一点激励的作用,反而学生会觉得老师的赞美很虚假。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做到三点:一是发自内心真诚的赞扬;二是意见中肯有针对性;三是语言丰富有激励性。特别针对节奏的配乐中,出现的问题或改进的意见教师要直言不讳的做出评价。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六、拓展学生的动手和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