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4 09:31:07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1篇

关键词:弊端;复杂科学;初中生物;特征

一、线性思维方式造成的弊端

1.知识本位倾向严重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直以来,生物教育强调“刺激―――反应”,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这一简单线性思维方式,仅仅将学生视作个体信息的处理者,忽视了人脑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特殊的认知过程这一本质。造成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强调“接受性学习”;学生的学习方式简单化,偏重于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的思考和整和,教学文化是一种“快餐文化”,由此学生必然缺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缺乏体验的能力,更缺乏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生物教学中的应试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当前,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对教师、学生的评价标准仍很简单―――成绩。教师通常通过加班加点、机械训练、题海战术等短平快的方式来应对各种考试、评比。生物教科书中规定的必做实验,有85%的教师和学生懒得去做,即使考也可以变做实验为讲实验,学生亲自做实验变为听实验。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也只能“望本兴叹”。这种现象严重扭曲了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的功能,严重背离了教育的本真。

二、复杂科学视域中生物教育的特征

1.生物教育具有自组织特征

自组织是一个系统的要素按彼此的相干性、协同性或某种默契形成特定结构与功能的过程。首先学生作为个体生命,是自然生命,具有自组织特征;能主动地从外界系统中获取阳光、空气、水分等营养物质,自主地生长;同时从学生的精神生命看,学生能主动地获取书本知识、社会经验,不断调整自己与外界的相处方式。在自组织的启示下,教师必须重在引领、激活学生的自组织系统,唤醒他们内在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其次,生物教学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这里至少存在教师系统、学生系统、教材系统。这些系统在教学活动中经过其内部和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逐步向合理、有序化发展,呈现出教学的无限丰富和发展性。这里教师要起到优化教材系统,积极激活学生系统的关键作用。

2.生物教育具有非线性特征

一直以来,在线性思维的指导下,人们在生物教学中认为,人的发展是线性的,可以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被测定分解为一个个小的不连贯的步骤。强调行为的客观性和因果制约性,追求因果的透明和相互作用的简单性为求在每一种情形中都辨认出原因和结果。实际上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多样性、可变性。而教育事件的发生与否还取决于具体的情境等随机出现的条件,基于此我们不能对某一教育结果的出现作简单归因,也不能对即将出现的教育效果作断然的预测。因此要求:①教师要不断提高示范、引领作用,重视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要自觉践行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②鼓励学生的“超越”“质疑”与创新。③重视学生的实践探索与亲身体验。重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④重视挖掘和利用生物教育的资源。

3.生物教育具有整体性特征

整体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系统的整体行为决不是所有局部行为的简单相加,一般情况是整体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因此生物教育不能简单地分离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确认教学是师生精神生命共同生长的过程,不能还原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从生物教学的总体上去把握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师生充分交流这一关键。对生物教学内容不可分离得支离破碎,不管是介绍人、其他生物,还是环境都要从生物圈这一整体去理解把握。生物教育整体性关注青少年生命整体的发展,明确认识生命发展的复杂性,以期实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总之,生物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一是要注重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和自组织性的理念,从而克服传统生物教学的片面性和强制灌输性;二是要以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等复杂性思维方法为指导,优化课程组织、教学过程与方法,使生物教育从简单、封闭、线性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走向健全、科学与高效。

【参考文献】

[1]初中生物[J].课程.教材.教法.1990,(04).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2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3篇

关键词:“苏派语文教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7-0018-03

一、“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论

执中性特征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观点多执中,几乎不偏激。鲜见锐利,却不乏睿智。屠锦红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上海学派”学术主张纷呈,“湖南学派”提高了理论层次,“北京学派”显示出鲜活的时代气息,“江苏学派”严谨求实……[1]虽则其他学派未必会因其活跃而引发偏激,但相比较而言,“江苏学派”因其严谨求实而更添一份执中沉稳。以顾黄初先生为例,他既注意借鉴杜威、布鲁纳、赞可夫、苏霍姆林斯基等外国教育家的理论,更着力挖掘本民族传统的精华;既注意研究孔子、荀子、朱熹等古代教育家的思想,更积极梳理现代教育史上蔡元培、胡适、梁启超、朱自清、王森然,特别是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教育理论;既努力构建语文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又认真分析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欧阳代娜等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他的语文教学理论丰富,在一个难免有些喧哗与骚动的年代里,他立论执中辩证,不标新立异,不吸引眼球,却并不影响先生的理论具有常青树一般的生命力。再以“苏派语文教学”继任者为例,黄厚江老师的“本色语文”、祝禧老师的“文化语文”、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语文”、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等等,皆思虑平实,不特异,不偏激,不为引人注目而故作惊人之语,然在实践中都自成体系,各有所获。

清简性特征也是“苏派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个性特征之一。清简,是“祛魅归真”。“祛魅”,就是将语文教学中的花里胡哨、故作姿态的成分剔除;归真,是回归到教学的本真,尊重教与学的规律,探求作为家常便饭的可以复制的“常态课”。“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苏派语文教学”显然更重于前者。江苏特级教师黄厚江提出,凡是复杂的课都不是好课,好课都是简单的。课堂的“清简”,就是“教学过程清清楚楚,教学内容明明白白,教学方法简简单单,教学活动实实在在,教学效果实实在在”。苏派语文名师薛法根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真真切切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特级教师王栋生所倡导的“反作文”就是回到作文的本真,尊重写作的规律去自由写作,率性写作,真诚写作。特级教师孙金华说过一个标准,“清简”理念凸显其中,值得借鉴:(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清简”之风,无疑已经成为“苏派语文教学”核心人物的共性追求。

二、“苏派语文教学”的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视域考量,“苏派语文教学”具有模糊性。文本解读的多种可能、语文教学的过程变化、学生认知的过程变化,都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模糊性不可避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写者、特级教师洪宗礼说过,“知、情、行、意结合就是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体现了语文作为模糊科学必须多要素相互渗透的特点。”这从侧面支持了语文教学认识论上宜有模糊眼光。由此,探究“苏派语文教学”本质特征的眼光,亦宜以大体、模糊为基础,不宜苛求细分、精确甚至量化、格式化。“风格”“个性”的内涵,本身也偏于抽象,加之语文学科的情感性、艺术性等难于具体描述的特征,使得“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令人易于感觉到它的存在,却难于描述它的细微。“草色遥看近却无”,倒是很适合用来描述这种有趣的为难情状。

笔者认为也不宜囿于自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苏教育人要跳出江苏看“苏派”。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江苏人自己看“苏派语文教学”的风格,何不跳脱自我,看看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看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偏重于地域的角度,把全国诸多语文教学流派作一个不甚严密的概括,影响力比较大的有:(1)情感派。以于漪、欧阳代娜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塑造心灵的作用。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辽宁等地,代表作是于漪的《语文教苑耕耘录》。(2)导读派。以钱梦龙、蔡澄清为代表,特点是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训练。影响区域主要在上海、安徽、四川诸省,代表作是钱梦龙的《导读的艺术》。(3)思维派。以宁鸿彬为代表,特点是用创造理论指导语文教学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影响区域主要是北京、河南等省市,代表作是宁鸿彬的《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育》《宁鸿彬文选》。(4)管理派。以魏书生、张富为代表,特点是将控制论、管理学运用于语文教育,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辽宁、江西、广西多省,代表作是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文选》。(5)语感派。以洪镇涛为代表。特点是重视语感训练,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学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影响区域是湖北,代表作是洪镇涛的《教改弄潮》,等等。[2]江苏教育人,能否在跳出江苏看“苏派”的眼光里,观照别人,看清自我?

笔者认为还不宜过于简单线性。看“苏派语文教学”,还要有历史、文化的眼界。文化是一种长期积累起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东西,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一定是辅的,不是决定性的。不过,在各种其他因素相当的条件下,辅助因素也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近代的中国,救亡图存、自强独立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教育。今日之“苏派语文教学”,当代历史对它的影响要甚于近代史。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确立科教强省的战略,努力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积极鼓励教育创新,大力提倡教学改革实验,“苏派语文教学”也时时处于各种重大的时代风潮影响下,接受时代气息的不断烘托与推进,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积淀,不难发现它有大量与现时代主旋律共振的关键音符。认识“苏派语文教学”,也不能疏忽作为地域文化宏大背景的江南文化对江苏的涵养。文化地理意义上的江南,包括了今日江苏长江两岸的大部。从南唐到南宋,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包含了六朝南京的绮丽和悲情,唐代扬州的繁荣与奢华,更有着西湖的美丽与温柔。延至明清,江南地理核心区经济文化,日益显出了特有的秀丽、精致、细腻、悲意、清润、内敛、深远、朦胧……江南区域文化生态,以其精致、内敛等范式,日日影响着包括江苏在内的一方水土,包括这方水土上的教育气质。在语文教坛流派纷起的新时期,“苏派语文教学”的自觉、自立应运而生,反映的其实也正是后江南时期,以江浙沪为主体的江南区域改革开放、争先进位的区域新文化气质对江苏教育人的真实熏染。“苏派语文教学”的勤勉、开放、精致、灵巧等气质,与区域文化气质有高度的关联。

三、“苏派语文教学”的方法论

一要远离功利应试。考试的确非常重要,但它只是用来衡量教育质量的一种手段而已。现在这种逻辑已被颠倒,教育手段成了目标,而教育目标则异化成了手段。这种本末倒置成了当下教育体制的最大弊端。学生只要记住教师设定的标准答案就够了,而调查、研究、思辨、反思、质疑、批判等全部都被省略了,而这些恰恰就是人文精神中最重要的东西。语文是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培养目标不只是知识和能力,还应当延伸到人的整体素养。语文既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也连通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苏派语文教学”在强调“终身教育”的今天,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要主动融通创新。教学主张的稳定性,是教学流派自成一“派”的重要原因。但稳定性并不意味着静止和封闭,而是要在开放状态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在高举“苏派语文教学”独特旗帜的同时,对于不同流派、不同实践风格、不同层次的观念和做法,“苏派”要主动融通,创造融通多元、主动创新的语文教学生态。“苏派语文教学”原有的“执中”“清简”“精致”“灵巧”一面,细想起来,与“创新”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有思想上的重大转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不是修修补补,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创新。在创新的路上,以执中见长的“苏派语文教学”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三要强化整体构建。当代几大语文教学流派中,于漪的“文道统一”、张孝纯的“大语文”、魏书生的“教学民主化”,注重于教学改革的整体构建,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道”的构建。钱梦龙的导读教学模式、颜振遥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洪镇涛的语感教学,注重于教学方法的局部深究,更近于传统文化中的“器”的打造。相对于已有的清简、精致等特点,“苏派语文教学”未来更需要的是整体性的“道”的构建。这种整体性构建,江苏教育人有过尝试,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幸好的是,在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整体设计上,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先生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整体性建构的基础工作。

四要注重实证研究。经历实证,方为真理。“苏派语文教学”不能止步于理论探讨、呼唤,不能从理论到理论。江苏有一大批历史名校,有改革实验研究的优良传统,要以历史名校和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为载体,吸引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进行实证性研究。实证性研究的好处在于,既防止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清议风气,又规避了先贴流派标签再找实践根据的先验式研究方式。“苏派语文教学”必须生长在充满科学精神和真实教学过程的土壤中。

五要关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导致学生预期、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变化,从内部促进教学过程发生变更。世界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如Udacity平台、Coursera平台和edX平台等,它们正在改变着已有的教育模式。从短信到微博再到在线教育平台,技术中间往往也隐藏着新的机遇,等着“苏派语文教学”去发现。“苏派语文教学”不应该是僵化的几个研究结论,应该是沿途充满变化的行走的风景。

江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濒江河则有码头,临海洋则能出海,惯开风气之先。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能否成为“苏派语文教学”的新气质?希望还在于行动。

参考文献:

[1]屠锦红.中国当代语文教育研究学派审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1(5).

[2]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4篇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教师胜任 特征描述 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不再是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从事的职业,而是需要专门培训、具备一定技能方能进入的专业领域。当前,社会迫切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优质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资源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就不仅意味着要从学生的信息素养角度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1],而且要从教师胜任角度探讨如何做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胜任特征描述

胜任特征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逐渐形成了基于胜任特征的(Competence-based)教育价值理念,开始了胜任特征的本位教育与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1.胜任特征的概念模型。

归纳不同学者对胜任特征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属性:(1)与特定工作情景相关;(2)达到任职资格或取得某种程度的绩效;(3)包括个人具备的诸如知识、技能、特质和动机等的特征要素。Spencer L.M.和Spencer S.M.经过20多年对胜任特征的应用研究,分别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和洋葱模型[2](如图1所示)。前者将冰山胜任模型比喻为飘浮在水中的一座冰山,显露于水上的部分代表表层特征,如技能、知识等。这些特征容易被感知,但不能预测或决定能否有卓越的表现。而处在水下的深层胜任特征,如自我意向、社会角色、动机等,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与表现。后者把胜任特征划分为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六个层次,称为洋葱模型。

2.教师胜任特征描述。

教师胜任特征(teacher competence)指教师个体所具备的,使其能成功实施教学的一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价值观。它属于教师的个体特征,在教育中的应用属于教师评价领域,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和教师培养机构的主要培养目标[3]。

3. 从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的具体胜任特征。

(1)完成学校所安排的授课任务,包括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授、师生交流、收集学生学习反馈、课后批改所布置的作业、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2)主动与学生、班主任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学辅助的效果,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日常上机行为习惯指导、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3)完成教学任务之外的常规工作,包括完成教案的撰写工作、定期的工作计划与总结;

(4)不断学习本学科专业知识,积极参加省、市、区、校等举办的各种计算机基础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学水平;

(5)积极与同事沟通,相互听课、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6)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上升到理论水平,定期撰写相关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研论文,积极申报计算机基础相关的教改项目,参加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题研究;

(7)编撰计算机基础教材,提高所教授内容的再认识,力创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积极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成果奖的申报评比;

(8)辅导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课外活动及计算机编程竞赛;

(9)及时、妥善处理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协助解决;

(10)按时参加周三例会,分享学习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各种其他社会活动;

……

胜任特征模型的各个特征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求和关系,而是有机组合在一起呈现机构性特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胜任特征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很容易看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的胜任特征由相对外显性向相对内隐性层层递进,其中外显的部分较易发展和培养,内隐的部分较难发展和培养。

三、给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几点建议

1.把握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学、教材、教学思路上的关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4],它能否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教师应善于制定和落实教学目标、组织和处理教材,准确科学教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恰当设计教学时间,能较好地了解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

2.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1)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2)教学方法多样化,忌单调死板,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相关的学科中去,解决相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掌握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3)教学方法既要常规,又要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适当用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4)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主要原因是学生参与投入,兴奋、喜欢。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并有效利用课堂45分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3.在教学基本功上下苦功,努力提高基础课教师的内涵。

通常,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1)板书:好的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2)教学仪态:教师应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明朗、快活且富有感染力。(3)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4)操作技能: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

参考文献:

[1]谢军,梁军.从学生信息素养的角度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J].考试周刊,2008.9(41):132-134.

[2]史班瑟著.魏梅金译.才能鉴定法[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3]雷鸣. 广州市中学教师胜任特征初探[D].暨南大学,2007.12.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5篇

关键词: 创新 小学语文课堂 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我们应该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已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不是停留在静态的理解和思考上,而已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教好小学语文是多么重要。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创新的重要性。

根据大纲要求,低年级的学生要能听明白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养成认真听话的习惯;能说一段完整、连贯的话,口述一件简单的事。而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说还是一个孩子,活泼、天真和富于幻想是他们的天性。结合这些特征,下面我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创新进行阐述。

一、采用启发式,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活跃学习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选择,独立思考,采取不同方法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素质教育反对强迫、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要求从人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尊重人的自由选择,充分展现人的无限潜能。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使得每个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成长。如在识字教学中,我改变就字认字的做法,引导学生看字形、想字义、悟字理,用生字编故事,让他们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感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揭示汉字符号蕴涵的字理。结果学生不仅能又快又牢地记忆生字,而且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

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启发诱导。教师的提问、讲解等都要富于启发性,讲求实效,使学生把理解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课内外作业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手段。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减轻负担,让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形成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自编故事并表演,而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往往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对话来。对此,我总是大力表扬,肯定他们的创新成果,使他们敢于表演,乐于表演。

三、情境性课堂感化

完美的教学,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真情与智慧的交融,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是真情、深情、热情、激情、诗情、性情等,而理是思考、批判、明辨、智慧、哲理、包容等。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教学才可能唤醒学生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例如在教《2008北京》时,我在教室里挂满了有关北京的图像,特别是北京天安门、长城、故宫等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景点,让他们有亲到北京的感觉。最后我通过说课的形式介绍有关奥运会的情况,让学生明白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是我们的骄傲,也是祖国繁荣的象征。学生都很高兴,都感到自豪。

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我们探索创新教育的特点、规律、内容、要求、方法等就是为素质教育引进一渠活水,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国的语言,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7.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6篇

统向复杂研究的递进,复杂系统研究纳入了科学视野,需要重新理解和界定教育系统的特性人们关于系统的认识由来已久,起源于对整体与部分的探究。20世纪20年代,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一般系统论的思想,强调必须把有机体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这成为系统科学诞生的重要标志。根据系统的不同属性和研究者的需要,可以作出多种方式的系统分类,如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有机系统与无机系统、工业系统与农业系统等等。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的划分,则是根据系统的结构、要素相互作用、是否具有确定性、系统演化及机制等方面的不同来确定的。复杂系统研究的出现,是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是人们思维水平升华的体现,也是对客观复杂性认识的深化。相对于简单系统,复杂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性,研究者对复杂系统曾经从不同角度与学科作出诸多的规定性表述,择其要点归纳概括,复杂系统主要呈现如下基本特征:(1)系统内部存在大量不确定现象,系统状态是不可精确预计的;(2)系统的存在具有目的性,系统的演化有其自身的方向和指向;(3)系统内部包含中等规模的适度主体,且相互之间发生非线性作用;(4)系统内部各主体依据“局部信息”选择各自的行为,系统整体行为取决于各主体的耦合作用;(5)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系统演化是一个自组织过程;(6)系统同环境有广泛的交换,表现为开放系统;(7)一般来说,具有生命和智能特征的系统都是复杂系统;(8)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经外部的扰动导致系统状态的改变。关于复杂系统特征的表述涉及众多学科的概念,如熵、非平衡态、涌现等,但从上述八个方面基本可以把握复杂系统的特征和轮廓。有些系统看似复杂,实则是简单系统,如机器系统和卫星系统,尽管有着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高难度的技术设计,但本质上具有可控性、确定性,是可以预计的,并不具备复杂系统的特征。社会系统本质上是复杂系统,现代社会的各种社会活动日益活跃,日益复杂,有些社会活动甚至给人们难以琢磨的感觉,这就要求人们以新的视角认识和把握社会活动的机理。人们的思维水平和能力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历程,某些社会现象也有一个由简单系统形态向复杂系统形态过渡的过程,教育就是如此。教育从最初的家庭成员之间关于生活经验的口传心授,随后产生最初的学校组织,直至形成学科庞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集合、几乎涉及全民的教育系统。教育系统具有复杂系统的一般特征,教育是由人参与其中的社会活动,生命本身就有其复杂性,教育活动置身于社会复杂系统之中,教育系统内部各主体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呈现为极为丰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复杂系统研究有一句名言:要把复杂性作为复杂性来研究。对教育复杂系统的研究,不是将教育问题复杂化,而是研究教育系统自身具有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教育问题、教育系统的认识还存在简单化的现象,尽管人们在经常使用“教育系统”这一说法,但实际上对教育系统的理解,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一幅关于系统的结构罗列、层次分解、关系描述的静态图景,在教育研究和教育政策方面,甚至出现对复杂性教育问题追求简单化的倾向,这既违背了静态复杂性的特性,也不利于教育实践的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复杂教育系统的基本特征。

2复杂系统研究不是研究系统的存在,而是研究系统的演进,活跃的教育系统如何演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系统的认识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认识系统的存在,一是认识系统的演化。长期以来,以近代科学为代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存在的问题上,特别是对系统结构的研究,在太阳系结构、人体结构、地质结构等方面有许多重大的成果和发现,但这些研究忽视了系统的演化。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开始探索系统及内部结构的产生与演化,康德-拉普拉斯提出了天体演化的星云假说,赖尔研究了地质缓慢变化的理论,达尔文则就生命系统阐述了生物的进化论。比利时物理化学家和理论物理学家普利高津在研究系统演化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普利高津长期从事关于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也称非平衡态热力学)的研究,他在研究中发现了热力学和生物学之间的矛盾,前者给出静止的存在的世界图景,后者传递了动态的演化的世界图景,统一的世界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时间方向,物理学和化学是否有其存在和演化的过程,这些问题成为普利高津研究复杂系统的起点。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普利高津将演化引入了物理学和化学之中,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奠定了他在复杂系统研究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普利高津的研究不仅仅指出了演化在物理学和化学中的重要意义,他的贡献在于研究并指出了系统的不同状态、系统演化的基本条件和机理。普利高津将系统分为平衡态和非平衡态两种基本状态,平衡态是指系统同外界没有物质能量交换且内部呈现无序状态,最终走向沉寂和消亡,通俗地说是“死系统”,那么,如何使系统“活”起来,即系统怎样走向演变呢?普利高津通过从平衡态到衡态再到远离平衡态的研究发现,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在从平衡态到衡态再到远离平衡态推进的过程中,当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系统就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无序的混乱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的新的状态。这种有序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且不因外界微小的扰动而消失。这种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形成的新的稳定的宏观的有序结构,普利高津称之为耗散结构。系统这种能够自行产生的组织性和相干性,称为自组织现象。因此,普利高津又把它称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由此,他指出了形成耗散结构的四个条件:第一,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第二,系统应当远离平衡态;第三,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第四,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是通过随机的涨落来实现的。导致系统发生演化的四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其中开放系统和远离平衡态是前提条件,它直接决定了系统处于何种状态。因此,要促进教育系统的演化,认识教育系统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回顾我国当代教育的发展变化,教育系统曾经处在不同的状态上。1965—1976年期间,教育系统无序混乱,结构层次混淆不清,内部主体及要素之间为简单的线性作用,其具体表征不容赘述,这一时期的教育系统状态是典型的平衡态。1976年之后的教育改革,从复杂系统研究的角度看,首先打破了长期形成的超稳定死寂的平衡态,即远离平衡态,我国教育系统打开了封闭的大门,与环境开展了多种要素之间的交换交流,促进了教育系统的积极演化,实现了教育在一定时期的大发展,形成新的教育系统状态。系统演化本质上应该是无止境的,任何系统状态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要沿着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系统状态,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研究的问题。如果说我国教育系统状态处于新的平衡态的话,可能过于武断和简单,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国际教育环境来看,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势在必行,目前的教育系统状态有待改变。尽管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得到落实,但人们对教育现状仍然有诸多的意见和诉求,这起码说明我国的教育发展还是在衡态上徘徊。衡态系统演化的典型特征是,虽有发展但动力不足,结构层次和内部作用过于稳定,有待形成新的有序结构,这应该是我国教育系统处于衡态的写照。远离新的平衡态,研究和寻找教育改革开放的新路径,是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

3系统的不确定性是认识复杂系统的前提,放弃单纯确定性的幻想和努力,探究教育系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问题不确定性或许不是复杂系统研究中最经典的概念,但肯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不确定性是区分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理解系统内部随机性、系统目的性乃至混沌理论的认识前提。科学界一度把确定性研究奉若神明,拉普拉斯宣称,只要给他初始条件,他就可以预言未来的一切发展。莱布尼茨曾认为,数学的计算将能解决一切争议。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科学也形成了确定性的基本观点,例如: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本质上都是机械的,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可以用机械力学来解释,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没有界限;自然界的各种物体都是由各种微粒组成的,最小的微粒(原子)不可分,世界是粒子一象性世界;各种自然现象都是实在,它们独立于我们的感觉和认识而存在;科学的任务是如实地认识实在的本来面貌,而不附加任何多余的东西即主观的东西;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连续的,不可能从一个环节跳跃到另一个环节,而只能从一个环节逐渐过渡到相邻的环节;自然界的变化具有严格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具有严格的、精确的决定论性质,我们若知道某个系统的初始条件,就可以唯一地确定该系统在某一时刻的状态;自然界(特别是无机界)本质上是简单的,它所呈现出的一些复杂性只是表面现象,完全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规律来解释,科学的任务就是利用这些简单的规律来揭示自然界的简单性;整体等于各部分之和,认识了各个部分的性质,整体的性质也就昭然若揭,所以分析方法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总之,客观世界本身的运动规律是确定性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科学研究的进步及复杂系统研究的兴起,打破了一味追求确定性的神话。复杂系统研究认为,机械决定论或单值决定论无法解释纷繁复杂的世界图景,不确定性是复杂系统存在与演化的客观属性。普利高津指出,把复杂的系统归之于简单要素的机械组合,这相当于把一座大楼归结为砖头的堆砌,但是用同样一些砖头,我们可以建造工厂,也可以修筑宫殿和教堂。在整个建筑物水平上,我们看到了整体性和复杂性。导致系统不确定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1)系统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各个要素之间并不是彼此无关,而是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2)各个要素间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处于包含大量要素协同动作的相干状态;(3)系统内部各主体或要素不可能完全按照系统中央控制信息决定各自的行为;(4)相关实验难以得到决定论的结果,人们很难知道复杂系统中的分子准确位置与速度,不可能准确地预言系统的未来;(5)人作为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参与者,其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是不可能用决定论的方法来预计和控制的。系统的不确定性不是由人们认识能力不及所决定的,它是复杂系统的一个客观特性。教育发展过程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在其过程中,某一环节、某一阶段、某一事件的目标、方法、手段和工具是确定的,在教育发展的整个链条或者教育整体系统中,不确定性是其一个典型的特征。教育的不确定性不是教育的无奈,恰恰是教育复杂系统自身固有的,也是教育多样性和教育活力的源泉,复杂系统研究所要做的就是从教育系统不确定性出发,探讨教育系统演变过程的规律和机制。然而,以所谓“科学性”、“理性”为名义的教育活动,仍然从机械决定论的“确定性”出发,制约和评价教育自身的不确定性与演化过程。这种活动经过线性决策过程,制定一个假设的目标或预先设想,编制一套包括学生规模、教师规模、论文产量、学科数量、科研机构数量等在内的量化指标体系,作为衡量教育组织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力图用简单因果关系测度教育系统的演化,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动力机制让位于硬性规定。简单化教学方式同样也是一种从确定性出发的幻想,以机械的方法、分割的知识、固定的模式、单一的目标培养具有活力和多重可能性的学生,显然是违背了客观对象的复杂特性。摈弃功利色彩和简单思维的确定性追求,建立从不确定性出发的系统演化的思路,是促进复杂教育系统演化的思维方式。

4复杂系统研究关注系统结构层次,无序导致死寂,涨落导致有序,期待教育系统演进的有序结构的形成与呈现

系统演化是通过改变内部结构层次来实现的。复杂系统研究对系统内部结构层次作出了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两类划分,无序状态是指系统中个体在空间杂乱分布及无规则变化,系统内部的运动无规律可循;有序状态是指系统中个体在空间整齐分布及规则变化。有序状态的系统通常分为空间有序、时间有序和功能有序三种情况。人们通常这样来描述这三种情况,空间有序是指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比如天体运动,它的运动轨迹都是有精确的形状的,大气中有时会出现“云街”也是一种空间有序结构;时间有序是指复杂运动所出现的明显的“时间节奏”。几乎所有的天体运动除了精确的空间有序以外还有精确的时间有序,日出日落、温寒冷暖等现象都是时间有序的表现。除了时间和空间有序以外,一些系统还有功能有序,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功能有序的特征,如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功能、调节功能等等。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具有功能特性的系统,如在发生经济变化、战争爆发、社会动荡等情况下,社会能够随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复杂系统研究在关注时间、空间有序的同时,更重视功能有序在复杂系统演化中的作用和机理。系统的无序状态将导致系统的沉寂和消亡,如何使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这是复杂系统研究所关心的重要内容。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涨落导致有序。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其可测的宏观量是众多子系统的统计平均效应的反映,但系统的状态不可能永远精确地处在这些平均值上,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偏差,这些偏差就叫涨落。根据系统涨落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涨落可分为内涨落和外涨落,对处于平衡态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微涨落;对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平衡系统的随机涨落,称为巨涨落。系统通过在临界点发生的巨涨落,出现新的分支并形成新的结构。这种涨落正是进化系统中的革命力量,没有涨落就没有进化运动。系统演化过程就是涨落与系统的宏观结构在开放条件下,在相互对抗中的产生、成长、系统结构更迭和自身消亡的过程。因此,认识和把握能够促进系统产生有序状态的涨落,是复杂系统研究的一个基本认识。如何评判我国教育系统目前的无序或有序状态?与20世纪十年期间教育的无序状态相比,教育的有序状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呈现和完善。但我们还要看到,系统的有序程度不是一个恒定的状态,系统总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发展,我国教育系统实现高级有序程度还有很大的空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教育系统表现为低级有序状态,例如,终身教育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办学形式单一化情况尚未真正得到改变,学科与专业设置同社会环境需求及公众需求尚有差距,这些教育层次结构、教育类型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问题,反映了教育系统状况的低级有序程度。当然,我国教育没有停止改革发展的步伐,但这种改革发展在宏观态上处于“稳定”状态,即处于围绕在平均效应的微涨落,如个别地区、个别教育组织在特定条件下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实验,况且难免将教育均衡发展误解为平均发展,因此整体上尚未发生能够引起系统宏观态有序的巨涨落。推进我国教育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及教育系统演化,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的涨落现象,掌握和控制好教育巨涨落的机遇。

5复杂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引发系统发生整体演变,复杂教育系统要寻找演化或变革的动力

无论是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还是涨落导致有序,系统的演化都要通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系统发生宏观态的改变并形成有序状态,复杂系统研究揭示了非线性作用在系统演化中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线性关系只是非线性关系的一个特例,是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系统内部各部分的贡献是相互独立的,非线性关系是对这种简单关系的偏离,系统内各部分之间彼此影响且发生耦合作用,非线性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独立性就丧失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不复存在。系统内部存在着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平衡态和衡态,涨落是一种破坏稳定有序的干扰,但在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在临界点处,非线性作用将微涨落放大为巨涨落,产生新的分支,实现突变并达到新的有序状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叠加失效,产生新质,系统内多项变化不均匀,不成比例,不具有加和性,系统的整体性质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性质的机械叠加,出现了一种各个孤立要素不曾有的系统新质;二是非独立性,相干协同,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之间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干涉,而是交叉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融合在一起产生了相干协同效应;三是多元可能,多重选择,系统演化没有唯一的解,解是多元可能的,且不稳定,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系统具有多重选择性,在系统演化中预先包含了系统失稳(对称性破缺)以后进入新的稳定态的多种可能性,即确定了系统演化的可能方向和途径。教育系统演化中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人是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和主体,教育系统中的人群不是简单的排列聚集,而是有着各自的主观感受,人在价值观念、文化知识、行为方式方面进行着相互交流与选择,在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中,知识的积累与迁移、个体的成长与教育组织、教育系统的发展会出现多重选择、多种可能的情况,从而导致改变个体与系统演化的宏观状态。实际上,在目前教育实际中,存在着线性作用和非线性作用两种情况。在教学和学习领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系统演化的过程,人的大脑有着复杂的演化机理,人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几乎很难被确切规定,“举一反三”、“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多感官系统学习、社会实践、探究性学习等则是教与学非线性作用的体现,诸如“我说你听”、“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等是过分强调线性作用的表现;在教育管理领域,过多地从投入产出角度或用外部指令调节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是一种线性思维的管理行为。教育系统内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仅是系统的一个特征,更主要的是,非线性相互作用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拒绝系统及系统中个体的平庸发展和常规发展,它促使新的质变产生,推动教育系统及各主体向高级阶段演化。

6复杂系统的演化是自组织过程,区分自组织和他组织的特性,把握教育系统演变自组织的适应性

复杂系统研究的系统演化就是系统的自组织过程。组织这一概念人们已经耳熟能详,复杂系统研究所说的自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也可以指系统内的有序结构形成过程。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是复杂系统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成果。自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本文所介绍和讨论的问题,既是自组织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是自组织过程形成与演化的基本条件。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哈肯认为,从组织的进化形式来看,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他组织和自组织。复杂系统研究指出了自组织与他组织的各自特征:(1)外部指令作用的不同,他组织系统是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自组织系统是不完全依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的,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2)环境关系的不同,自组织系统是开放系统,同环境有着广泛互动,他组织系统是封闭系统,基本隔绝了同环境互动;(3)结构功能的不同,自组织系统内部结构具有层次性,主动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强,他组织系统内部结构简单,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极为欠缺;(4)目的性不同,自组织系统演化有较强的目的性,反之亦然,他组织系统缺少系统演化的目的性,这在生命系统、社会系统尤为明显。教育的产生,最初是纯粹的自发的自组织行为,如今,教育系统成为一个十分庞大的组织系统。在各类社会组织日益增多且相互牵涉关联的条件下,教育系统亦即教育组织(在复杂系统研究中,系统和组织是紧密关联并互换使用的概念)的演化是自组织与他组织的统一,在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中,教育的他组织显得更加重要。需要指出的是,自组织是系统演化的主因和动因,他组织是系统演化的条件和环境,他组织再强大也不能代替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哈肯曾这样描述,如果一群工人由另一个工人即所谓的工头发号施令,那么得到的是一种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组织行为,而这种行为绝不是自组织;自组织意味着没有工头的外部命令,但工人通过某种相互了解而互相配合,每个人根据“役使”他们行为的集体概念而工作。如果一个教育组织完全按照外部指令要求来运行,或者外部“行政命令”一味规定教育组织的行为,都会削弱甚至扼杀教育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学校是教育系统中的主要主体,应适度依靠他组织的力量,发挥自身自组织的力量。一个学校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这或许是在强调“办学特色”、“特色学校”中应予以特别关注的思路。

7智能性、生命性是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不可低估信息在系统演化中的作用,教育系统应该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系统论的问世,一开始就是指向有机系统的,尽管耗散结构理论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研究有关物理化学问题,但最终也是指向了生物界,耗散结构学派的有关学者甚至利用其学说研究城市管理问题。生物体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通过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是一种远离平衡的高度有序的结构。生命系统是复杂系统研究不能回避的领域,事实上复杂系统研究对生命系统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哈肯就曾出版《大脑工作原理》。生物系统是一个多样性的世界,低级生命与高级生命、动物与人类在统一的生命系统中各自有其显著的特征,呈现为不同的演化过程,自然不可一概而论。作为高级生命系统的人,以及由人作为参与者的社会系统,其存在与演化的特殊的机制机理是什么呢?复杂系统研究强调信息在系统演化中的作用,提出了复杂系统的智能性特征。系统在演化过程中与环境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这三者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能量流动是生命系统的动力,具有单向、递减、不循环的特点;物质循环是生命系统的基础,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信息传递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具有双向交换、再生扩大的特点。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这意味着系统内的元素或主体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则,根据“环境”和接收的信息来调整自身的状态和行为,并且主体通常有能力来根据各种信息调整规则,产生以前从未有过的新规则。系统在整体上显现出更高层次、更加复杂、更具协调职能的有序性。这里,我们看到了信息在生命、社会复杂系统演化中的革命性的作用,就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而言,是一般系统演化所必备的,一些简单系统、无机系统甚至有这两项就足够了,随着生命、社会复杂系统从低级向高级形态的发展,由于信息传递的介入和增强,系统结构更具层次性,系统功能日益强大,系统有序程度日益增强,甚至能够部分再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过程。在保障所需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基础上,人类个体从婴儿到成年的过程中、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过程中,促进复杂系统演化的具有革命性作用的正是信息交流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说,信息交流决定着系统智能性。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对信息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教育信息化作为口号和愿景已经唱响多年了,产生了诸多冠之以“信息”名头的教育机构。坦率地说,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说的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只是教育信息技术化,甚至仅仅是信息终端设备而已,人们嘴上所谓的“信息”也不过是消息的代名词,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究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仅停留在工具性判断上,尚未从认识论的高度形成对教育信息化的价值判断。复杂系统研究认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和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之一,在这三大要素中,科学研究的兴趣开始从复杂系统的实体、实物转向信息和非线性相互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物质与能量,更离不开强大的信息流,当不可再生物质、能源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候,信息则提供了物质、能源再生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力量,当人们对生存环境、生活处境发生困惑的时候,信息提供人们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思想和知识。这里讨论的信息,远不像消息、资料、工具那样简单狭义,复杂系统研究的信息应该是能够促进系统演化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及其传播载体。这样看来,教育系统似乎占居了独上高楼的境地,教育系统是传递信息、聚集信息、衍生信息的特殊领域,它所培养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成为促进个体生命复杂系统演化的主体和置身社会复杂系统演化的参与者,教育复杂系统的演化,除去建筑设施、资金保障等因素外,发现、传播、衍生信息的能力则成为唯一起着革命性作用的关键因素。

8结语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7篇

1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速构防守)(规、速、构、方、手)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两再一新促生产)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两传选新促文化)

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健康审美观,发现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修养。

美育在全面发展中起动力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美育能够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

6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次。

(1)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安排的指导性文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

(2)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7

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知识范围、深度结构,教学进度一级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8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4)培养学生学科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9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统一的的规律

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智力)的基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品德的提高是知识学习的基础

两者有机结合

10

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通过观察或描述对所学知识建立清晰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

贯彻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教学

(4)防止直观教学的不当和滥用

11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贯彻要求:1)加强学生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地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地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12

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要求:

1)教学要有系统性

2紧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教学

3)按照学生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13

简述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含义: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4简述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的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15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

16简述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结构合理

语言艺术、气氛热烈、板书有序、态度从容

17简述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分散做斗争的能力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18简述如何有效的组织复习(防止遗忘的方法)

时间:及时复习,经常复习,合理分配时间

方法: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记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

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次数:数量要适当,不宜过多;适当过度学习,过度学习50%

19简述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

(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0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

③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生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2)建构主义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

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3)建构主义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③学习的情境性。

21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情境、控水平、妥奖惩、善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2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需要励志,自我归因)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23

简述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24简述学习策略的类型

学习策略分为三类:

(1)第一类是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2)第二类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即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3)第三类是资源管理策略,是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环境和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25简述最近发展区含义及启示

(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26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辅导。

27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2)道德情感: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

(3)道德意志: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道德行为: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体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

28

促进品德形成良好方法

(说服榜样群体奖惩价值)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29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0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讲正‘正面教育’道‘因势导利’)

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

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的贯彻要求

严要有度

严要有方

严要有恒

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充分信任学生

32依靠积极与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的转变认识)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启发学生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33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组核成发)

(1)组建阶段:具体标表现为一个个孤立的个体,靠教师组织

(2)核心形成:这个阶段班级会涌现一批积极分子,出现核心人物

(3)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管理

(4)成熟阶段:这个阶段班级会形成平等、和谐、上进的氛围,学生个性发展

34班集体形成标志

(健全班风是组织目标)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35

个别教育工作

(恒心才能发光)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36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看别人,看自己,多练习,多反思)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37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

教育的终身化(包括各年龄段的各种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必须面向所有人,人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民主化(对等计划、特权化、专制化的否定,强调平等)

教育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

教育的现代化(现代科技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由此引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

38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3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40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三有一训练,控制很全面)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41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②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受文化传统制约。

④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确定入学年龄、修业年限、各级各类学校的分段,都要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他们智力和体力的发展水平。

(3)学制本身的依据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4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义务要延长)

(2)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职业要综合)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大众要高等)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终身要构建)

43简述教育过程的结构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4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

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2)缺点

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不利于因材施教

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

45

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要深入准确的把握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要有针对性,适应学生的特点

要根据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学生对象的变化,不断更新备课的内容

要充分和周密考虑教学设计诸因素的关系和结构,并做好课前的各种准备

46简述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内容符合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

分量适宜,难易适度

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7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实际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的程度

实际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实际的方法

时间因素

情绪和动机

48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容量逐渐增大,短时记忆的广度接近成人

记得有意性加强

意义识记成为主要技术手段

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回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d头脑风暴训练

50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2)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4)原型启发。

(5)情绪与动机。

除了上述因素,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51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52简述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53

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4

简述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

(4)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

(2)在复杂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3)在简单的任务中,较高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56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1)相似性;

(2)原有认知结构;

(3)学习心向与定势。

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57简述前运算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的年龄是

2

7

,此阶段的特征有:

(1)“万物有灵论”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

(4)没有守恒概念;

(5)做出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维度

58

简述榜样示范法的贯彻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8篇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注重问题解决;

第二,注重数学应用;

第三,注重数学交流;

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答:①注重问题解决;

②注重数学运(应)用;

③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

④注重信息处理;

⑤注重数学体验;

⑥注重数学活动;

5.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

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

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6.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

对象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定势的作用;

学习的指导。

7.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

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

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

第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8.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6分)

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6分)

9.

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答:所谓学生参与,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3分)

①行为参与。行为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

②情感参与。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③认知参与。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

10.

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11.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教学手段有:

操作材料;

辅助学具;

电化设备;

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

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

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数学技能的形成;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

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

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4.

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6分)

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

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每个要点2分)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答: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16.简述当今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方面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17.简述空间想象力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答:①依据实物建立模型的能力;

②依据模型还原实物的能力;

③依据模型抽象出特征、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能力;

④能将模型或实物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能力;

18.简述在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组织中可以运用那些基本的策略。

答:①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②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③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19.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答:①例-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

②规-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

20.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

答:①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一)

核心词句:多元化;生成性;即时性;

②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二)

核心词句:多样化;开放性;体验性;

③表现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三)

核心词句:思维水平;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数学情感;

21.简述在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情境导入

核心词句:情境本身则蕴涵着某一个规则命题;情境刺激着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②活动导入

核心词句: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尝试;探究;

③问题导入

核心词句:儿童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认知冲突;主动探究;

22.简述口算与笔算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①规则制约运算的效果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是依靠心智活动为主;

②间接联系的作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依靠间接联系起作用;

③运用技能的性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不容易进行思维的逆推;

④可变因素与不变因素的相互关系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可以选择运算方式推;

⑤间接联系与直接联系的转变过程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常常会由一直联系转化为另一种联系;

⑥智力要求的不同。

核心词句:注意力;记忆力;

23.

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24.

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答:①创设情境;

②提出假设;

③检验假设;

④总结运用;

25.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答: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26.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哪些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

27.

简述儿童的数学技能发展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28.

简述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

答: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②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

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29.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角色。

答:①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和组织作用;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③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30.

简述小学几何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答:①搭建活动

②剪拼与折叠活动

③实物操作活动

④测量活动

⑤作图活动

31.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学生独立的尝试解决问题。

32.

简述儿童数学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33、简述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

答:①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质量判断,从而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策略;

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进行判断,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

③为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诸如行为方式、策略以及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他们随时修正或发展;

④使教师与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预期目标,并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⑤促进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认识,改善儿童对数学的价值、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情感;

34.简述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㈠问题情境的刺激模式;

①问题类型及其难度;

②问题的呈现方式;

㈡问题的表征;

㈢定势;

㈣经验

㈤认知策略;

㈥个性心理特征;

35.简述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要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构成了哪些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基本矛盾?

答:要素:

①教学活动的共同体;

②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

基本矛盾:

①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矛盾;

②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

③儿童数学与成人数学之间的矛盾;

36.简述如何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

答:①仔细审定问题情境;

②学会深度表征;

37.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培养儿童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㈠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①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

②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

㈡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①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

②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

③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38.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

答:㈠空间识别障碍;

空间识别能力表现出的是空间的方位感(它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①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

②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㈡视觉知觉障碍;

儿童在视觉知觉上表现出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在视觉观察中,还不能有效地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与大脑中贮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

39.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重点、应用、中)

答:①生活化策略

主题词句:多样化的和丰富的情境;激发探求欲;唤起有的经验;

②操作性策略

主题词句:儿童数学学习;直观方式;操作;

③情境激疑策略

主题词句:丰富的情境;有利于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知识迁移策略

主题词句:有的稳固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系统化;

40.简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教学方法不是一个不变的程序结构。

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③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④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41.简述在建立概念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多例比较策略

核心词句:数学概念的标志;内涵;正、反例子;

②表象过度策略

核心词句:表象是直观到抽象桥梁;表象鲜明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③概括关键要素策略

核心词句:定义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素);

④表述交流策略

核心词句:内部的思维常常需要一定的外部语言给予某些支撑;

⑤多次归纳的策略

核心词句:儿童观察的不精细,常常归纳的不全面或不确切,;

⑥操作分类策略

核心词句: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

简述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第9篇

【摘 要 题】远程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其素质教育在实践层面上尚处于“试点”阶段,这不仅仅有一个实践滞后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理论先导有待加强的问题。也就是说,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问题也需要作进一步探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涵义出发,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就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并求教于众方家。

一、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基本理论及其探讨

(一)素质的涵义

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涵义,首先要对“素质”概念有一基本的了解。

1.素质的涵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素质概念,指的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认为,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中义素质概念,是指“未来发展的主体可能性”,亦即“发展潜力”或“发展潜能”。

广义素质概念,也就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则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亦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认为,广义素质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体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2.素质教育范畴的素质涵义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也就是提高主体整个素质的教育。概括地讲,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培养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素质的涵义有所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涵义的表述

关于“素质教育”涵义,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意见》和《决定》的表述可以归纳出,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素质教育的特征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概念。

(1)主体性。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它强调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也是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中的应有内涵——人的发展既是全面的,又是主动的,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2)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全面性。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并重,要求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4)发展性。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现在的一般发展,不仅重视学生现在一般发展对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直接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

(5)创造性。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三)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它作出定义和界说。这里结合素质教育的涵义和远程教育的特征,提出个人的认识和见解。

1.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定位

远程教育是否有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在理论界和远程教育工作者中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远程教育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一种,它必然与其它教育一样,也要实施素质教育。从“远程教育”词义来看,它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两个词义框架组成,但其中心词仍是“教育”。远程教育固然有其个性的一面,但它仍然具有教育共性的一面,一样需要按照教育规律的普遍要求,加强和实施素质教育。

2.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性

远程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与远程教育的特征相结合,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其特性主要有:

(1)开放性。远程教育具有开放性特征,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实现教育对象、教育资源、教育时空、教学过程和学习形式的开放。

(2)终身性。远程教育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体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

(3)个体性。远程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个别化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

3.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

“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现代远程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简单叠加;同时,它又是一个特定概念,它的涵义既由它的构成要素所承载,更由它所产生的特定语义所决定。把握它的涵义时必须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将基础教育中的素质教育的涵义简单移植,二是语义泛化,失去了其特殊规定性。

考察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首先,应基于高等教育来理解。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的主体是高等专科和本科教育,因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核心应是专业素质;其次,基于成人在职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适应成年人和在职学习的特点,符合在职成人发展素质的要求;第三,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其素质教育必须体现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本质特征,以学生和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中心,突出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所谓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对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的在职成人学生所进行的以其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与综合为基础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的,以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这一界定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把素质教育视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

(四)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偏差与误区

由于理论与实践的欠缺与滞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或误区。在论述了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是什么”之后,为了更好地矫正偏差,澄清认识,从而对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有一个较明晰的认识,不妨打破习惯性的思维定势,变一个角度,即从远程教育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不等于(≠)什么”来辨析素质教育的涵义,矫正偏差与误区。

1.远程教育素质教育≠德育

2.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文体活动

3.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课外教育活动

4.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非考试教育

5.远程教育素质教育≠选修课

6.远程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模式或措施

二、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远程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出发,按照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规律,结合远程教育的实践,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念的变革是先导。如果没有现代教育思想作指导,素质教育只能局限于实践探索层面,只能处于自发阶段,难以实现向自觉阶段的转变。如前所述,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它是以对人的关注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更不是某项或几项教育措施。远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以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为目标的社会活动,人居于这一活动的核心,而人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目的。为此,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远程教育素质教育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对社会有较大作为的高素质人才。再者,要把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在一定意义上说,“终身教育是不断造就人,不断扩展其知识和才能以及不断培养其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过程”。人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是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素质教育将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培养完善的人”。作为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现代远程教育,应当而且能够实现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统一。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要为终身教育服务,不断地提高国民素质,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不仅对学生“授之以鱼”,更要对学生“授之以渔”。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

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并不只是通常所理解的灌输与管理,它的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造就大批创新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远程教育也要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造,积极主动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传播媒体,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其目标是“培养有自主学习能力的远程学习者”。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应渗透在专业教育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教育过程的整体优化来实现。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首先是要从人才培养规格入手,通过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克服以往过分专业化的弊端,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在坚持高等教育专业教育特性的基础上,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与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规格,作为远程教育素质教育的现实目标;其次是改革教学计划,注重提高人才素质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推进专业模块改革,改革课程体系,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培养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宽、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专门人才。第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现代远程教育规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基础以及自己的时间、精力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更多地去感受、思考和体验,更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掌握所学的学科教学内容,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改革考试评价制度与方法

推进远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远程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也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和弊端。应当指出,远程教育的评价观应是“发展”而不是“选拔”。为此,要改变以往的“常模参照测验”为“目标参照测验”,用“达标程度”评价来替代“水平选拔”评价。其次,要改革考试制度和办法,改变以往的“一点式”考核评价为“多点式”考核评价,改变一次性考试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大形成性考核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把着眼点放在全面测评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上。第三,要尽量避免“教考分离”带来的“教考脱节”现象,在保证教学分离的公正、客观的同时,也要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解决好“教考脱节”问题,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