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宏观经济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3:12

宏观经济体系

宏观经济体系第1篇

(一)缺少基本理论范围

目前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管理学教科书,还缺少基本的理论范围依旧,科学特征模糊不清。理论依据总体上还是借鉴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理论,还未能形成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同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依据。

(二)研究对象不确切

任意一门专业的学科,必须要拥有确切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关系着学科长远深入的发展和实质性内容,各学科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研究对象不同。所以,确定研究对象,对任何学科来说都很重要。而我国现有的宏观经济管理教科书,大多没有确切的研究对象,并且没有为相应的对象内容加以概括和介绍。也正是受到研究对象不确定的影响,造成现有不同版本的宏观经济管理教科书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偏差,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内容上的偏差,部分专业认识可能会认为,不一样的教科书内容就应当是不同的。在此笔者认为,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内容上的区别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根本理论知识上的偏差,是不应当出现的。例如,经济管理基本职能、基本策略、基本内容更应当形成统一的标准。

(三)学科体系缺乏合理性

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目的在于,揭露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通过有效的调节方式,来完成宏观经济正常运转。因此,可以将宏观经济概括为一门学科。现有的宏观经济管理并不像一门学科,归根结低是因为其理论性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支撑,学科体系支配并不合理。最常见的表现是,将管理内容做为学科主要内容进行讲述。

(四)传统方法叙述过多

现代经济管理体系能够结合现代科技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将抽象的宏观经济管理学体系,很好的阐述清楚,从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体系还没有实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叙述的方法仍然较为过时,同时传统方法叙述较多,不利于现代管理人才的培植,从而无法达到现代管理实践的需求。

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策略

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经济理论部门和现实操作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在此,笔者就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提出了部分相应的建议。

(一)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准则

第一,宏观经济理论体系要满足一般理论体系,应当将相应的理论引入的相应的职能中建议叙述。第二,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牵涉的内容较多,如果各个方面都加以阐述,很可能造成内容条例相互混淆,因此突出内容重点,精简适用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的实质在于现实中的运用,而定量分析能够更好的完善宏观经济管理,所以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应当以定量分析为根本,尤其是要重视部分决策模式和调节模式的运用。第四,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

(二)明确理论体系内容组成

根据上述准则,将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做出以下布置。首先,由引导论述组成。引导论述综合性的概括了宏观经济管理的定义、研讨对象、研讨策略、研讨内容、以及学科特点等。其次,由宏观经济运转规则描述组成。宏观经济管理只有对客观经济允许状况充分认知,才能够正确合理的允许,方能做到科学管理,进而更好的讲述经济系统的协同性,更加持续深入的改善经济增长行情。再之,由职能组织、管理目标、政策方法组成。另外,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还由宏观经济监管、评价标准等组成。新的理论体系内容结构与当前宏观经济管理教科书相比较,既能满足一般的理论管理体系,又能拥有良好的逻辑顺序,其还可以有效避免管理内容与管理职责之间的冲突,凸显出了管理学学科的优点,更好的让人掌握体系内容,把宏观经济管理体系真正转变为一门指导下强的管理学。

三、对理论范围和研讨对象的观点

科学先进的宏观经济管理理论体系应当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理论范围,理论范围设立的准则应当在下述基础之上。第一,基本范围必须是本学科的基础,同时融汇于整个理论体系过程中。第二,应当展现出学科特征,与其它学科具有很明显的差异,其它学科不属于这些基本范围之内。第三,基本范围能够支撑整个学科的内容。根据以上三个原则,可以将宏观经济管理学的基本范围归纳为,宏观经济运转、总体供应相互平衡制约、结构及时调节和改善、宏观经济决定、以及宏观经济调节等。而宏观经济管理学的研讨对象应该以,探讨国家维持宏观经济运转中的社会总供应平衡的规则。社会总供应矛盾是有史以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最基本的经济冲突。人类在生产过程,推动经济活动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是经济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矛盾。社会总供应的平衡和制约,则是宏观经济中各种不同问题的几种表现。失业率的高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等,都和社会总的供应有着密切联系。根据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对于社会总供应的研究,促进了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形成。社会总供应的平衡,是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的理论目标和中心。

四、结语

宏观经济体系第2篇

一、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必要性

对于宏观经济态势进行分析和研判,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础。进行宏观经济态势分析需要使用GDP、CPI、PPI、PMI和就业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数据。传统方法上,宏观经济指标数据通常采用基层采集、层层汇总的方式进行收集,成本高、时效性差、且存在人为干预空间,这些问题给宏观经济的决策带来了不确定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国民经济生产的方方面面,大量经济活动以大数据形式记录下来,使人们可以及时、精准、低成本、高颗粒度了解一个行业、一个领域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情况,丰富的数据资源为使用大数据方法构建宏观经济指标创造了可能。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重要作用,一是立足重要的政府数据资源,可以实现更丰富更准确更及时的经济政策调控;二是非传统经济指标对传统经济形成有益补充,成为新兴经济的指路标;三是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平台,对数字经济行为进行微观感知和精准捕获,及时评估经济政策的影响。

二、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可行性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为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电子商务、在线搜索等互联网平台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耦合度不断提升,经济活动的频率与节奏不断加快。这种背景下,传统的统计调查数据和宏观经济指标已经难以跟上经济活动的变化节奏,无法全面反映宏观经济的全貌;电商平台、搜索平台、社交媒体以及政务信息系统汇聚了海量的社会经济活动行为大数据,这些数据从微观层面将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细节记录下来,具有粒度细、精度高、更新频率快等特点,为经济活动分析提供了新的素材。此外,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等新型处理方法的发展,为深度分析海量的经济数据提供了有力工具,这些都为使用大数据方法构建更快、更准、更灵活的宏观经济指标创造了可能。

国际上,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和商业公司均已开始使用大数据手段构建实时高频宏观经济指标。如,美联储费城分行成立经济实时数据研究中心,很多实时的宏观经济指标,如GDPplus、经济周期指数等。意大利央行和欧洲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共同成立“EuroCoin”项目,构建实时反映欧元区经济状况的月度经济指标,提供比季度GDP更加高频的统计指标。英国的数据服务商IHSMarkit公司提供全球多个国家的GDP增长率的实时监测结果。

大数据宏观经济指标也是学术界的前沿探索方向。麻省理工学院的“十亿价格项目”(BPP)收集近60个国家的网上交易数据,根据商品的价格不断变化来进行通胀指数的计算,衡量22个国家的日、周通胀指数,用于实时监测物价走势。芬兰阿尔托大学成立实时经济Real-timeEconomy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拓展到欧洲多个国家,旨在推动各行各业(包括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数据融合,提供各类实时经济指标。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的iCPI项目,通过爬取线上购物数据,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编制高频物价指数,日、周和月度统计结果。

在互联网领域,谷歌应用搜索指数预测失业率、旅行目的地、消费者信心等,该方法此后被多国学者借鉴,用于实时预测GDP、CPI、失业率、房价等宏观经济指标。阿里、百度、360、微博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也都推出了基于自身数据的趋势指数,作为政府和企业掌握社会动态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工具。

综上,大数据宏观经济分析已经成为国际上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重要发展方向,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条件在我国已经日趋成熟。

三、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优越性

(一)拓宽了信息获得的广度和深度

统计抽样只是为了在技术受限的特定时期,解决当时存在的特定问题而产生的,样本数据具有随机性,且存在人为干预空间。大数据时代,得到的数据可能就是总体本身,例如,就物价而言,每一笔在电子商务网站成交的交易信息都有记录。大数据带来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变革,随着信息量的极大扩展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经济分析可能从样本统计时代走向全数据时代。海量数据的出现推动了数据分析工具的进步,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手段被引入至经济分析领域,用于对全量数据进行分析,扩展了传统统计分析模型对宏观经济分析的深度,并且大大提高宏观经济分析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提高了信息获得的速度和时效

传统经济分析使用的数据往往采用人工收集,时效性差,如统计局公布的GDP往往是1个月的滞后期,反映全面经济社会状况的统计年鉴的滞后期会达到3个月以上,不利于及时了解宏观经济形势并制定经济政策。基于大数据构建的宏观经济指标,其使用线上实时信息,能够反映当前经济活动的现时状态,为更快预估宏观经济提供了可能。例如,MIT的BPP价格指数在雷曼兄弟破产后三天即监测到美国实体经济出现通缩(传统计算结果于三个月后才)。2020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场景大量关闭,导致传统的CPI指数难以及时反映物价变化,而清华大学构建的iCPI指数使用线上数据进行物价监测,在3月1日就及时了1、2月份的物价指数。iCPI的及时对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稳定中国经济发展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提高了经济统计的表达维度

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具有固定的分析模式,如常用的经济指标有GDP、CPI、PPI、失业率等,个体之间的差异均被抹平在统计信息的平均数据之中,随机采样不适合考察子类型情况,难以表达个性化、多维度的经济动态,不利于决策层对地区、行业或某一群体进行精准施策。政府需要更好地解决某些时候依赖平均值的指标所掩盖了的具體发展趋势问题。例如,如果当成全国性的问题去处理失业问题是不科学的。就业趋势随着种族、地域、性别及教育程度而差别很大。依托互联网数据构建的宏观经济指标,摆脱了传统经济研究集中在国家总量数据、行业总体数据等非细化数据的局限,可以开展微观层面更加具体的经济研究,例如,阿里平台汇聚了10万余种具体商品的交易数据,可以分析高端商品消费、个性消费、判断消费升级情况、重点产品消费情况,监测重点城市的消费发展情况,进而分析消费活跃指数、国际贸易情况等。

(四)增强了应用场景的适应性

传统的调查数据须根据预定的问题进行收集,在严格的统计抽样规范下形成。而大数据是用户使用过程中自动被记录下来,不需人工调查和搜集,用于经济分析的数据是通过算法等技术手段提取出来加以整理获得,能够根据场景的需求迅速进行变化。如,基于移动终端位置定位数据、遥感数据、社交媒体数据、搜索引擎数据、电商交易数据开展旅游、价格、人口、就业、需求侧、市场行情、消费等方面的分析和预测。

四、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实现路径

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主要有三种实现路径。一是使用互联网开放数据构建经济指标,二是使用数字经济平台数据构建经济指标,三是使用传统经济治理部门(行业)统计数据构建经济指标。

(一)基于互联网开放数据的宏观经济指标

使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主要采用爬虫技术从互联网商业平台上获取公开数据,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构建宏观经济指标。以清华大学iCPI编制为例,首先选定一篮子商品代表物价总水平(iCPI商品篮子类别总体上和国家统计局CPI保持一致,商品和服务篮子共分8个大类、46个中类、262个子类),采价主要从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等大型B2C在线购物平台,选取这些平台上质量合格、销售量大、比较稳定的商家。价格采集通过程序自动完成,在指定时间、指定网站、指定位置自动采集所需要的数据。然后,算出固定篮子里的代表规格品价格水平的变化率,得到相应的指数。这种方法使得在线价格指数的实时更新成为可能。与此同理,可以利用互联网招聘数据构建就业指数等。

(二)使用数字经济平台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

数字经济平台数据主要是指电子商务、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平台企业,根据其数据特性,构建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指标数据。如阿里依托其电商交易和查询数据,推出了网购核心商品价格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小企业活跃指数等具有宏观经济属性的统计指数。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数据构建一系列指数,分析区域电商经济发展趋势、国内外消费趋势以及进出口贸易的状况。

(三)依托传统政府部门统计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

目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部门已经根据职能需要建设业务数据系统,如税务的金税系统、市场监管总局的法人信息库、海关的金关系统等,这些是与经济治理相关的国家政务信息基础数据资源,也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部门基于自身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工作,满足其自身履职和决策支撑需要。汇聚此类数据及其分析成果,形成基于政务信息数据的宏观经济指标,也是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一条重要路径。例如,市场监管总局基于国家经济户籍库有关数据构建了“企业发展工商指数”以及“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等,基于国家信用、用工、社保、税收、海关等数据构建区域信用、人口变动指数、产业集聚(发展)、外贸等经济指标,这些均能作为经济先行指标。使用互联网开放数据的特点是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局限性是技术获取难度大、维度受限。使用数字经济平台数据的特点使是获取难度低,局限性在于覆盖性和代表性不足,可能存在样本偏差。使用政务数据的优点是与宏观经济耦合度高,专项数据完备,适合宏观经济统计需求,局限性在于相对时间延迟大,对于微观经济行为的捕获性不强,部门存在“数据壁垒”。

五、使用大数据构建宏观经济指标的政策建议

(一)推动经济数据共享

国家层面推动对政府、企业、社会等方面经济大数据全面汇集,根本上提升政府决策对于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感知能力。一是接入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的传统经济金融数据,宏观统筹行业龙头企业的数据,如电力、交通物流、支付清算数据。二是有针对性地收集政府经济相关部门的政务信息数据。三是接入电商、招聘、中介、搜索指数、舆情、工业互联网等动态高频的互联网大数据,感知经济发展的微观行为与高频动态。

(二)推动建立大数据宏观经济指标体系

围绕经济发展、物价水平、民生就业、国际环境等领域,使用网络搜索、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终端定位、电子支付、龙头行业及政务信息资源等大数据,探索构建高频宏观经济指标体系。通过系统论视角,挖掘多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经济发展与优化治理动态关联指标体系,使用计量统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具有经济预测预警、风险防控意义的经济治理指标体系,为优化经济治理提供全视角、系统化的决策支撑。

宏观经济体系第3篇

1.目标的选择。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流行的看法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是总量的绝对平衡与结构的相对平衡的统一。这个观念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因而学者重点讨论的是控制总需求还是控制总供给的问题上。宏观经济作为一个超级系统其调控目标是系列的、有层次的,稳定、协调、有序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并且这些目标要分级或分层界定。在非正式约束的影响下,目标选择要依据区域特点进行宏观调控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区域文化和区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2.调控的顺序。从传统的事后调控转为事前调控。传统的调控模式存在严重缺陷,第一存在严重时滞,不能及时解决会错失良机;第二力度很难把握,使经济过冷或过热。因此要改变这种被动模式。

3.调控机制的完善。在非正式约束下要不断完善市场秩序和市场机制,要保证市场进出的规则,优化市场结构;制定作价规则和严格的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市场道德秩序和价值观念,形成公平、平等的市场秩序。同时,规范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使政府与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

二、非正式约束的宏观调控工具模式的创新

现有的调控工具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进步宏观调控的工具模式也出现了创新和改革。

1.民债。民债是国家在国民经济遭受通货紧缩压力或危害时向公民发行的;在国民经济遭受通货膨胀压力危害时要求公民偿还的,仅具有货币购买功能的购物凭证。与其他债券相比民债的主要特点是:(1)与国债相反。国债是国家向公民借钱用于投资民是国家借钱实际是只能用于消费支出的购物凭证给公民用于消费。(2)债券都是有息的而债无需债务人付息利息由中央政府支付。(3)民债只能用于消费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限比天内用于消费支出。(4)民债的对象是全体有稳定收入或偿还能力公民。(5)它是记式的公民无需用货币购买。(6)民债只能参与购买价格高于其面值的商品或服务。(7)民债在行时不规定偿还时限。民债在萧条期可以提升总需求曲线使其与供给曲线重新相交,是总需求与总供给在充分就业下达到新的平衡。在经济过热时期则有降温作用。

2.国土资源。邱铃章(2006)研究指出自2003年以来,土地参与宏观调控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从体制创新、市场配置、规划编制及部门间协调配合等方面分析了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一些问题,曹清华(2004)认为土地供应政策要像金融货币政策那样,成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而程烨(2011)认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土地登记制度、土地产权市场制度、土地税收制度、土地金融制度等。

三、小结

宏观经济体系第4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企业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这是它赖以生存、求得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国家财政资金和增加积累的源泉。因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和企业职工的利益之所在,同时也是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力之所需。何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产量和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人则认为是市场畅销或上缴利润,也有人认为是产值。笔者认为这些都是考核企业的单项经济指标。马克思曾经说过,“真正的经济――节约――在于节约劳动时间,即低限度的,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生产成本,但这种节约就等于发展生产力”。马克思这一论断完全反映出现代管理中有关“投入产出法”的实际运用。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根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目标、有规则、有计划地按着“优质、低耗、高产、安全”优化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目标,有程序、有系统地组织企业的生产技术,分配销售等环节的工作,通过产品销售回收资金。在此基础上根据多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数学方法计算其投入、产出比例,以最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从而体现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在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及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真正形成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两个基本层次。对此,分别研究建立它们各自的管理规律和管理途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及“八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奠定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抓好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二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经济体制改革上述三个相互联系的任务提出既指明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和基本方向,又提出了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管理体制所必须具备的市场条件和微观基础。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在搞活微观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的问题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二者之间虽然没有天然的鸿沟,但也决不仅仅是范围的区别、量的区别、层次的区别。

一、从内涵上划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主要有两个标志

第一,是否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一个企业、公司,它的范围再大,产值再高,但它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属微观经济范畴。而县、乡的经济,它的范围再小,产值再低,由于它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因而属宏观经济范畴。在旧的体制下国家直接经营企业,国家统负盈亏,企业实际上是国家政府部门的附属物,而全国实际上也是一个大企业,也就很难区分宏观与微观经济。第二,是否是经济总体。一般说宏观经济表现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而微观经济则表现为一定的经济个体或经济系统要素。据此,不难得出结论,宏观经济就是指一定范围的经济总体及其总体运行。其外延包括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地区、城市、部门、县、乡镇总体等。微观经济则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及其活动,其外延包括企业、公司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基本经济单位。因此,单从管理主体方面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凡是国家政府机构发挥其应有的经济职能所进行的管理则是宏观经济管理。这一点也是划分宏观、微观经济管理的显著标志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宏观经济管理就是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为了保证整个国民经济大体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并取得较好的宏观经济效益,对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所进行的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等过程。在这里国家各级政府部门是宏观管理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总体及其运行是它的客体,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是目的。规划、调节、监督、服务则是它应发挥的主要经济职能。

二、理解、掌握宏观经济管理的本质特征

综观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包含了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是要坚持搞活企业,搞活微观经济;二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是相互统一、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忽视任何一个方面,国民经济就不能协调稳定地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就不能顺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管理体系,这是由它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首先与微观经济管理相比,它的特点主要是:(1)管理主体的行政性;(2)管理客体的总体性;(3)管理方式的间接性;(4)所需信息的综合性;(5)管理目标的全局性。其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不同,主要表现在:(1)指导思想不同;(2)管理主体与客体不同;(3)管理内容不同;(4)管理方式不同;(5)管理目的不同。

总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宏观经济体系不同于过去的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指导思想、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从指导思想上说,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产品经济基础上的,而宏观调控体系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力求做到计划与市场即价值规律调节的统一。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宏观调控体系则以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开为前提,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混淆一起,统包统揽。宏观调控体系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国家政府部门以对整个宏观经济的长远和全局发展进行规划、调节监督和服务上。从管理方法上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主要运用间接管理的方式,运用指导性计划和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的方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行间接的调节和引导,而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则运用直接管理,指令性计划、行政手段为主的方法进行直接的全面的控制。

三、完善探索实现经济管理结构规律

宏观经济体系第5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投资总体规模中国自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以后,从2005年至2014年13年的时间里直接对外投资总量平均年增长45.12%,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状态,如表1所示。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的4.4%,位居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排名的第6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投资范围广、投资幅度增长快、投资数额不断提升等特征。虽然投资总规模有明显涨幅,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异,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美国的9.4%,英国的30.9%,并且投资率与发达国家也有一定差距。(二)投资区位分布投资区位极不平衡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另一个特点,中国对外投资区位主要集中于亚洲及拉丁美洲。这两大区域成为中国直接对外投资主要区域,其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地理位置关系,亚洲是中国所在的大洲,无论是从地缘关系,还是从地域文化都有极强的相似度;第二,受优惠待遇的影响。中国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会投向有经济优惠条件、政策优惠条件的区域,以使投资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第三,受税收政策影响,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税制不同,投资者会巧妙的躲避较高税制以降低投资风险。在这些原因的影响下,近些年,中国在南美、非洲的投资持续上升。(三)投资行业分布从投资行业的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位居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其中,商务服务业在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金额达到了1422.6亿美元,金融业与采矿业也分别达到673.9亿美元与670亿美元,如表2所示。单纯的从投资金额来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是有失偏颇的,更应该从境外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来进行分析。从投资企业所在的行业视角进行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则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以及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很明显,这三个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利用了低劳动力成本这一优势。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母国宏观经济效应机理分析

(一)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来讲,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越扩大,越会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可以促进原材料、投入品以及机械设备的出口。同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一定是希望可以获取投资地的优良资源,例如先进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等,而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急需的战略性资产,这样就会可以促使形成产业内关联效应,促进母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近些年中国持续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却没有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这是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初期,对外贸易经验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并且就业结构也相对落后,传导机制不完善、不通畅,这就说明中国直接对外投资整体水平还是相对落后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落后直接限制了母国的产业升级。(二)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就业效应中国大体可以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三个地区的人均收入以及就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对三个地区的就业影响又呈现出显著的不同。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金融业成为主导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企业大都来自于中国的东部地区,因此,这个地区的金融业人才就业情况受对外直接投资的推动,形势一片大好。与东部相比,中国的中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是提升就业率,改善就业现状的必经之路,促进中西部经济快速增长,就要进一步的实现对外开放。中西部仍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大型企业数量较少,对外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虽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持续增长,但是就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影响而言是相对较弱的。(三)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投资动机不够成熟,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大多数对外直接投资企业都将投资目标定位于赚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并没有将技术引进与提升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目标之一,同时,受投资规模所限,对先进技术的吸引力明显不足。第二,吸收能力不强。促进技术进步,需要具备可以将他人的技术拿来为自己所用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涉及技术的吸取、改良与创新,中国研发能力落后制约了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吸收。第三,对外直接投资行业与区域分布不够合理。中国对外投资行业偏向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这些行业的技术要求低,对技术创新没有外部推动作用。同时,对外投资的目的地主要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落后地区为主,这些地区尚且希望可以从投资方获取先进的技术,自身根本没有能力给投资方提供技术。(四)对外直接投资的母国经济增长效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作用效果却不明显。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14%,而外商对中国直接投资数额增加1%,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042%,由此可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产生的拉动作用远没有外商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效果明显。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其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远小于外商对华投资规模,因此,对经济产生的促进作用与其相比相差甚远。其二,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经济的影响是间接实现的,周期长,传导机制复杂,并且具有较强的滞后性。因此,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对外直接投资无法与外商对内投资相提并论。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体系构建

(一)统一管理机构并完善法律体系中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需要多个行政部门的审批,这些行政部门存在着严重的职责不清、功能重叠的现象,这也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无序管理的状态,并给很多有对外投资意向的企业制造了过多的障碍。对此,国家应该进一步整顿与改革对外直接投资管理体系,确定这项事务的主导部门,形成一个部门为主导,多个部门辅助协调的格局,同时,还应该进一步提升审核效率,简化审批程度,提升审核透明度,完善审核制度,促进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相关法律,就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创建一套保障境外投资战略可以顺利实施的法律法规,形成以《境外直接投资法》为核心,相关配套法规为辅助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二)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加强对外投资金融支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继续扩大贷款规模,提供针对对外投资企业的借贷与担保基金。国家财政应该给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有力的政策支持,适当的放宽贷款条件,将优惠贷款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的行业与领域。第二,适当放宽境外融资渠道,使对外投资企业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相对于国内融资相比,国际融资渠道更为广阔,中国应该支持具有实力的企业境外申请上市,或者是可以从境外融资机构那里获取可以促进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于企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实现。第三,出台更多对外投资财税政策。为了减轻企业对外投资压力,保持竞争优势,应该出台更多税务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以及经营成本,这对于企业对外投资初期是十分有利的。(三)健全投资信息咨询和技术援助在信息时代,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前必须要搜集到足够的信息数据,才能实施对外投资战略。为了提升企业决策的正确度,降低企业搜集信息的成本,国家应该成立向企业提供对外投资咨询的服务机构,定期进行对外投资信息数据的整理与,给企业实施对外投资提供有益的参考。还应该为企业提供其他服务项目,例如介绍对外投资融资制度,帮助企业拟定投资合同等。对企业进行技术援助则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数据库来实现。利用数据库平台将国内外大型企业聚集到一起,实现最大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增强国内外企业的互动,国内外企业可以实时了解国内国际经济形式变化。平台还是重要的信息渠道,国内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相关的国际招商信息。(四)完善投资保险及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健全对外投资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进行境外投资的风险,因此,中国应该尽快出台《境外投资保险法》,使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完善投资保险还需要国内大型保险企业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主动为对外投资企业提供保险服务,依据《境外投资保险法》为投资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要求中国首先要加入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定,要求投资企业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同时,自身也要具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五)加强对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建设力度中国对外投资还处于初始阶段,未来还有很艰难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投资方式不合理、投资区域不科学等问题。随着国际投资局势的风云变幻,采用单一的投资方式已经不适合对外投资水平的全方面提升。进一步引导企业要选择恰当的、多元的投资模式,要学会立足自身优势,再博取他人之长,实现强强联手,才能促使投资成功。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也要随时注意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与投资现状,紧紧抓住投资契机,拓展中东、俄罗斯等投资市场,形成均衡、合理的投资格局。

宏观经济体系第6篇

[关键词] 联立方程 宏观经济 IS―LM曲线

一、引言

上个世纪,宏观经济学随着凯恩斯理论的提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此之后,很多的学者致力于完善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学说,其中希克斯(Hicks, 1937)和汉森(Hansen, 1949)以IS-LM模型来解释宏观经济的运作方式,大大加强了凯恩斯理论的解释力。虽然IS-LM模型也受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批评,但是直至今日其依然是一个有着较为完善逻辑体系的宏观经济模型,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宏观经济理论在我国所产生的影响也愈来愈大。本文试图以凯恩斯理论以及IS-LM模型为理论基础,并吸取其他相关理论的理念,尝试构建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作情况的简易模型,并利用我国历年相关实证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来获得一个能够描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实证模型。

二、文献综述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描述一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学者做出了相关的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克莱因联立方程系统。克莱因(Lawrence Robert Klein 1950)以美国1920年~1941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了旨在分析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小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该模型所采用的变量数相对不多,但在宏观计量经济模型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学者刘玉红、高铁梅、陶艺(2006)在《中国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的模拟分析》一文中借鉴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其他经济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建立了适应中国经济特点的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大小。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较弱。宁晓青、谢静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选取l985―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模型。并认为影响我国经济波动的关键政策并不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是消费政策、投资政策和外贸政策。

三、宏观经济理论基础

1.消费理论

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由什么来决定?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 其观点有别于古典经济学对于消费的认识,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不是利率,而是收入。之后杜森贝里(Duesenberry 1951)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认为居民消费存在“示范作用”和“棘轮作用”。“示范作用”使得人们收入提高时,平均消费倾向并不一定会下降,而“棘轮作用”使得消费的变动相对于收入的变动要稳定。 在此之后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这两个理论强调人们会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收入,从而来决定当期的消费。不过无论何种理论,都认为居民对于未来收入状况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本期的收入状况的影响。

2.投资理论和货币需求理论

长期以来,克拉克(Clark,1917)的加速原理和凯恩斯的投资函数一直是分析投资的核心理论。古典经济理论认为,作为资本需求的投资和作为资本供给的储蓄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利率的调节达到平衡,因此投资被认为是利率的函数。凯恩斯基本接受了这一思想,认为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与为购买这些资产而必须借进的款项所要求的利率的比较。因此,在决定投资的因素中,利率是首要因素。这里利率是指是实际利率。由克拉克提出并经萨缪尔森(Samuelson, 1939)等人发展的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率先对古典投资理论发起了挑战。加速原理认为投资不是利率的函数,而主要是由产出的变化所决定。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3.1)

式3.1中δ, θ为常数,δ代表资本折旧率, It代表投资,Yt和Yt-1分别代表当其和前期产出。

在货币需求理论上凯恩斯认为对于货币的总需求是人们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的总和。其中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决定于收入,而货币的投机需求决定于利率。因此对于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可描述为:

(3.2)

式3.2中,等式左边代表了真实货币供应量,k, h为常数,Y代表收入,R代表利率。

四、计量模型假设与数据收集

本文所采用的宏观计量模型是以IS-LM模型为基础,并对其中的投资函数作了一些改进,吸收了克拉克的加速原理的思想。假设模型具体如下:

方程中的α,β,d,λ,k,h 为系数项,Y, C, I ,R, M, P, G, NX,为变量。其中各个变量的定义如下表:

在投资函数4.1.2式中,加入了收入变动的因素。凯恩斯与克拉克分别强调利率和收入因素是决定投资的唯一主要因素。而本文将利率和收入因素同时放入投资函数。笔者认为在我国,投资同时受到利率和收入状况的影响,其中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些专门的金融机构以及一些私人的投资机构,这些资金对于利率较为敏感,利率降低将会释放出较多的投资。另一部分的投资来自于一般的企业,企业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商品生产的能力,这样的投资往往受到该企业收入(利润)状况的影响,收入越多,企业对于未来的预期会更高,同时也更有能力进行投资。同时由于企业当年的投资计划往往在前一年就已制定计划,所以在投资策划时前一期的收入变动情况(θ・Yt-1-λ・ Yt-2)会更多的影响到本期的企业投资。

根据IS-LM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本文收集了中国1992年到2005年的相关数据。所选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 消费支出(C), 政府支出(G), 投资(I), 进出口(NX)的相关数据来自于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构成,货币供应量为年底余额,包括货币和准货币。本文所采用的利率为历年一年期贷款利率,各年的利率以年底利率计算。

由于原始数据没有排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因此本文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换算出历年的通过膨胀率。并以此计算出排除通胀因素的各变量的数值。处理后的数据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为基数计算的。

五、模型检验和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

本文首先对联立方程模型进行识别,认为方程为过度识别。之后对排除通胀后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采用扩充迪基-富勒(Augmented Dickey-Fuller)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采用的分析工具为Eviews 5.0。经过ADF检验。各变量在1% 5% 和10%的显著水平下,都接受原假设,即认为各个变量数据存在单位根,是不平稳的。然后采用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来判断各方程的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中的四个方程式都通过了扩充恩格尔-葛兰杰检验,即各方程内的变量具有协整关系。

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来估计联立模型结构参数。 得到如下参数估计结果: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到,系数а, β, d, θ, λ, k, h都通过了假设检验。消费,投资和货币需求函数的R2分别达到了0.97, 0.98和0.99。可见方程的拟合结果是比较理想的。由此可以得到如下的我国宏观经济简易联立方程模型。

通过对模型中内生变量进行模拟从而获得的模拟值,并与各内生变量真实值进行对比也可以看到,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篇幅关系下文仅列出收入变量的拟合值与真实值的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模拟值依然是以1978年的人民币价值计算的。

六、结论

本文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IS-LM模型为基本框架,采用联立方程的方法计算了一个能简要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状况的模型。

其中式5.1.1代表我国的消费函数,经过分析,可以看到收入确实对消费有影响。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45。式5.1.2为我国的投资函数,模型假设我国的投资不仅受到利率的影响,也受到收入的影响。经过分析,发现利率和收入对投资都有影响。利率与投资负相关,收入增长与投资正相关。从投资方程中可以看到收入的变动对投资有放大的效应。即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投资将增加2.15个单位,反之亦然。式5.1.3为我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函数表明我国的货币需求既受到收入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利率的影响,收入与货币需求正相关,与利率负相关。 将估算的宏观经济模型进行转化,可求得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分别为1.43和0.12。

由此可见,从对我国1992年~2005年的数据分析,可以认为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较之于货币政策更为有效,政府支出每增加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1.43个单位。而货币供给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0.12个单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我国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对于投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美)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计量经济学(第三版).中文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石良平:中级宏观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4]戴思锐:计量经济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潘省初 周凌瑶:计量经济分析软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丁俊君 戴生泉: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动态模拟与预测.经济观测, 2004

宏观经济体系第7篇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 市场经济 宏观间接调控 地位 作用 市场主体 市场行为

一、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间接调控体系中的地位

所谓宏观间接调控,是只以国家为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经济法律等,对市场运行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从外部对经济主体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使其符合国家的意志和要求。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必须配备的功能系统,其任务是对结构优化,物价总水田平基本稳定,达到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起对象是市场的运行过程,其内容是经济主体的外部行为,其手段是各种经济杠杆,经济政策,经济法律等。这些经济杠杆,政策法律等都是创造和改变市场条件的重要工具。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经济,而市场机制也有着内在缺陷,存在无效调节的可能性。同时,市场经济中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存在,带来了多重多样错中复杂的经济利益矛盾。因此加强包括工商行政管理在内的国家宏观调节势在必行。弥补市场机制调节的内在缺陷,需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间接调控,完全的市场调节往往难以协调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容易使社会生产盲目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市场机制对外部产业垄断和正当竞争,收入分配等经济领域的调节通常是无能为力的。工商行政管理通过对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有效监督,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公平竞的市场环境,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他通过对经济主体的政策调节和信息服务,和李引导资金投向,避免经济的盲目发展,促进市场供求平衡。

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宏观调控,其共同特点都是保护私有制为原则的。基于这个原则,各国都系统的形成了一系列服务保障体系,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引导私人企业式企业集团的竞争方向,维护其竞争秩序,政策只需保障市场机制的有序进行,其余的宏观细节均由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予以适度调节。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经济中的监督作用十分突出。

协调市场经济活动的多重矛盾,余姚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宏观间接调控,由于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多元化,每个经济体都是独立的利益关系,不同经济之间的矛盾成为市场经济下基本和普遍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其表现为国内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矛盾,合法经营和违法经营之间的矛盾,管理和反管理之间的矛盾,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矛盾呈现日益复杂的特点。如不加强控制和协调,就会影响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工商行政管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运用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形式,有效的规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协调和控制市场经济活动的多种矛盾。标榜自由主意的德国是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局对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管理的,总是为求以适合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避免妨碍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避免妨碍市场经济的运作和同市场力量处于对立地位。甚至号称自由主义典范的美国,其必要的行政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只不过把行政管理融汇于经济的法律调节之中,使之较为适时的结为一体。

二、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法制建设不够健全,宏观调控和管理水平不高,加之市场经济内部的矛盾和发展,任其长期发展,必将扰乱市场秩序,危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根本任务就是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拟定和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以完成国家赋予的管理职能。

把好市场准入关,培育健全的市场主体,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为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奠定基础。根据国家授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资格审查,核准,确认其合法地位。通过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核和把关,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同时把不合格的市场主体拒之市场的大门之外,为市场有序运行奠定基础。

规范市场交易和竞争行为,简历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贵市场经营活动全程实施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监督市场主体实行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反对垄断和不正常竞争行为,取缔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是市场经济能够秩序稳定协调有序的发展。

监督管理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促进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要打破常规,由监管小市场变为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包括消费品,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也包括金融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各类市场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促进现代化企业的建立。从现实情况看,现有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竞争乏力的现象相当普遍和严重,吧企业推向市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成为闭眼选择,工商管理机关通过促进政企分开,保障企业经营自,是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经营主体,竞争主体,和利益主体。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某些经营者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用各种非法手段,引诱或强迫消费者进行对己不利的消费行为,而消费者缺乏对商品的理性认识,这就是迫切需要工商管理机关采取措施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页

[2]郭建青等编著:《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大观》,1993年版,第81,134,224,275页

宏观经济体系第8篇

摘 要:本文运用K-L信息量法对经过处理的指标进行分类,确定先行、一致、滞后的三大指标组。编制合成指数,构建云南省的宏观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以此对云南省的宏观经济运行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关键词:宏观经济;监测体系

经济景气指数分析就是用经济变量之间的时差关系指示经济景气动向,对于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的20个指标到达其波动峰值的平均时间,描绘出宏观经济波动在不同的经济部门活动的规律,政府决策部门借助宏观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经济的前期指导和管理,因此其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很实际的应用。

一、云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动态分析

针对云南省10多年的经济运行状况,采用K-L信息量法,对经济运行走势进行预测和动态分析。

K-L信息量方法可以给出经济指标先行、迟行期数。该方法首先是对每个经济指标在时间上相对于基准指标前后移动18个单位时间,计算这些指标的K-L信息量Ki(i=-18,-17,…,-1,0,1,…,17,18),-i表示先行i个月;+i表示迟行i个月。从中选出一个minKi,其相对应的移动月数i为该指标与基准指标最接近的先行、迟行月数。若两个经济周期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相关量,求得最大的时差相关系数。这样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时差关系,变量的性质(先行、一致、迟行)也就随之确定。

rj=∑(xj-)(yj-)/∑(xj-)2(yj-)2 (1)

其中:rj为时差相关系数;j为时差期数。在rj值中,选择maxrj,其相对应的移动月数为j。经过对Ki,rj的综合分析比较,分别计算出先行、一致和迟行扩散指数的移动月数。从表1看出,先行扩散指数先行于一致扩散指数7个月,迟行扩散指数迟行6.5个月左右。

表2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指标体系。对权重的计算方法采用的定量统计法,表2共有20个指标其先行、一致、迟行指标分别为5、7、8个,分别用指标分类数的指标个数除以总数再取百分比,即指标分类数的权重比。平均循环长度是利用云南省近10年的月度数据走势图的各个峰值以谷到谷为时间周期取平均值得到。

二、云南省宏观经济预警模型的建立

采用分散指数(ffussion Iedex),即是把保持上升指标的动向看成是景气波及、渗透的过程,并用于景气转折点的预测,把握对经济的波及过程以及变动幅度的相对大小,给出数量标志。

对于属于三类指标的序列,令当月之值与以前之值相比较,若前者大于后者则记为“+”号,反之记“-”号,若不增不减为0.5个“+”号,分别计算三类指标各自的“+”号占本组序列数的百分比,求出三类指标组的分散指数,其求法如下:

分散指数=(扩张序列数)/(采用序列数),公式表达为

分散指数=∑Ni=1XiFi/∑Nj=1YjEj (2)

对其取百分比,如果第i个为扩张指数,Xi=1;否则Xi=0,Fi为第i个扩张指标的权重,Yj为采用序列数,Ej为采用序列数的权重。

三、模型研究结论

根据分散指数的计算方法知,分散指数在0~100变化,但分散指数在50这一点具有特别意义:

1.由50逐步上升到100时,表明经济活动在总体上处于扩张状态,即景气上升阶段;反之亦然。

2.由0逐步放大到50时,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但经济形势在向扩张方向运动;反之亦然。

3.50表明经济景气处于局面转折点,其中从大于50下降到50时的转折为峰,反之为谷。因此,50称为景气峰谷线。

4.区间为40~60时,分析认为是经济景气的合理区间,而考虑云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将50~70区间定义为云南省经济景气的合理区间。

四、实证结果

采集云南省2000-2013年的如表2的三类指标数据进行模型的实证运算,根据前面的分散指数计算公式,求出云南省宏观经济的分散指数值,如表3所示。计算出三类扩散指数的综合得分,以此判断出云南省的宏观经济的景气指数,进一步可以得出云南省经济运行趋势。

五、对策建议

(一)深化统计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运行分析质量和效益

云南统计局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提高数据的适用性,拓展统计领域,广泛应用大数据,为监测和评估经济景气指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信息和依据。

(二)建设云南特色新型智库

制定有效规制,形成智库思想市场“培育”与“规制”相辅相成的两翼,共同构建云南特色新型智库思想创新与有效管理的机制,为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三)加快政府统计系统对内对外交流和走出去步伐

随着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建立、分地区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的提高,云南省应及时调整统计监测制度和制度,逐步加大数据频率,加强与其他省份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统计技术,及时提供高效、真实的统计信息。

(四)强化景气指数分析及宏经运行分析宣传

将景气指数宣传教育工作与全市目标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并将其融入到市委市政府、各县(市)区和职能部门工作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经济景气指标体系规范宣传。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参考文献:

宏观经济体系第9篇

一、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对比分析

1、理论基础 两者都以国家干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所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法所依据的是直接干预理论,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间接干预理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市场有着及时性、灵活性等特点,能有效地促进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但又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如自发性、盲目性等,市场主体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垄断、贫富悬殊等社会不正义问题,这些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也正是国家干预的根源所在,国家依法干预市场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垄断、抑制贫富差距扩大、提高交易的效率,所以,市场经济必须确立政府的干预。市场管理法和宏观调控法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论而产生,而区别就在于:市场管理法以政府的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而宏观调控法以政府间接干预为理论依据。

2、侧重点 市场失灵是国家干预的根源,但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干预也并非没有缺陷,政府干预的失灵(如过度干预、滥用干预权等)同样会妨碍交易的正常进行,政府规制的失败,就要求必须确立对政府干预的规范,其中包括约束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规范政府干预的行为,从这一方面来看的话,笔者认为对市场管理法来说,它着重强调的是对市场主体一方行为的约束,通过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约束,维护市场的竞争秩序,交易秩序;而宏观调控法则更加注重对政府干预行为的约束,以确保政府的宏观调控权的正当行使。所以,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市场管理法侧重于确立政府干预,宏观调控法侧重于规范政府干预,但只是侧重,两者都只有由建立在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双调整基础上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

3、调整方式 由于两者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存在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调整方式的差异,市场管理法通过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来实现其职能,它通过运用行政命令,规章制度之类的公权力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对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进行规制,如通过制定和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依法严禁市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的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市场主体交易行为确立一个直接的、强制性的选择标准。宏观调控法通过国家对经济活动的间接干预实现其职能,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选择,由此可看出,它为市场主体所确立的是一个间接的标准,具有可选性,如通过体现法律规范特点的一些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明确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信息,哪些市场交易活动因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到鼓励,哪些不符合国家经济政策而受限制等。

4、调整对象 市场管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在管理市场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即市场管理关系。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主体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依法查处中所形成的市场交易管理关系,主要存在于微观经济领域,具有直接性、强制性等特点。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指的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即宏观调控关系如财政关系、金融关系等,主要分布于宏观经济领域,具有间接性,选择性等特点。

5、调整范围 市场管理法以市场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其主要发生在国家规范市场主体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的过程中。从其体系结构来看,市场管理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宏观调控法以宏观调控关系为调整对象,而宏观调控关系涉及国民经济运行的全部过程,包括财政关系、金融关系、产业关系、计划关系等。体系结构方面,宏观调控法主要包括财政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产业法律制度、计划法律制度、能源法律制度等。无论从两者的调整对象还是体系结构来看,宏观调控法的调整范围都要比市场管理法的调整范围宽泛。

6、调整方法 在关于两者的调整方法上,笔者认为:市场管理法由于国家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竞争和交易行为,直接涉及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市场管理权的不正当行使会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同时也为了防止有关行政机关出于自身利益或其它市场主体利益而采用“合法”的形式损害相关主体利益,所以市场管理法的调整方法只能使用单一的法律调整手段,以维护和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而宏观调控法则是通过对市场的间接干预来影响市场主体的经济选择行为,具有一定的诱导性,选择性,而且其涉及面广,贯穿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所以,可以采取以法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辅的调整方法,但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必须在法律确定的宏观调控框架内进行。

二、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在讨论两者关系之前,笔者认为应先谈一谈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因为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自由、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所以,在一定层面上,市场竞争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可以反映出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是与宏观调控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

首先,市场竞争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竞争首先是市场的竞争,没有市场,宏观经济调控就没有了对象和基础,就失去了运作的机制和生效的中介,如果宏观调控不立足于市场,则是一种盲目的,形而上学的调控,就会失去立足的根基。而且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根本所在,要发展市场经济关键是鼓励和维系市场竞争。另外,宏观调控还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它是第一性的、基础的。只有在市场调节无法起作用的领域,才有必要实施宏观调控,凡是市场可以竞争的,就没必要进行宏观调控。此外,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通过市场竞争来实现,因为市场竞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途径。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竞争的条件。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市场经济不是放任自由主义经济,它内在地要求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家通过对市场运行进行调控,可以克服市场波动和大起大落,保证经济运行稳定,而市场主体也只有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进行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还对市场竞争范围及竞争目标进行调控,规定在哪些范围可以竞争,哪些范围不允许市场竞争,那些竞争是无所谓的、无益的,哪些是必要的、要加以鼓励的。此外,由于市场主体是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私利主体,市场竞争必然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部分市场主体竞争的不自由,而这些问题是市场竞争自身无法解决的,宏观调控的实施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实现社会实质正义。

三、 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管理与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在不同的经济运行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两者有所侧重,各有分工。而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关系法制化的代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也在不同的经济层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市场管理法主要存在与作用于微观自治领域,而宏观调控法主要立足于、作用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但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市场管理法与宏观调控法的关系,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作用机制的外在表现来看,市场管理法的目的是通过规制市场主体的竞争行为和交易行为,创造自由的,稳定的市场秩序,其根本是促进市场竞争的。市场竞争是一种自由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的竞争,而市场管理法的目的就在于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维系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其外在的表现为促进市场竞争。而宏观调控法则通过对市场竞争的范围、竞争的目的等作出一定的限制和规定,外在的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市场竞争。从这一视角看,两者是对立的,相互排斥的。但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个根本目的是为了实施和组织更好的市场竞争,而且从两者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这两方面看,二者是统一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手段,都是为了保证国民经济能持续、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所以,二者又是统一的。

2、宏观调控法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宏观调控法的功能在于保证宏观调控目的的实现及调控的合法性。而市场管理法的功能在于促进和维系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从其内容来看,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市场竞争来实现。宏观调控法所要实现的和维护的市场独立、自由、秩序等目的,也需要市场管理法在微观层次的作用的发挥,并且市场竞争秩序的良好也是宏观调控法的目的之一。宏观调控法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离不开市场管理法,尤其是反垄断法,因为反垄断法所要规制的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非法的产业结构,它所维持的自由竞争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此外,由于上文所分析的宏观调控对市场竞争的依赖性所致,宏观调控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它的制定必须依赖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所反馈回的信息来进行,而不能盲目制定和调控,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制定和实施应以市场管理法为基础。

3、市场管理法以宏观调控法为条件

市场管理法所维系的公平、自由、有序的市场竞争必须以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作为其最终目标,为市场竞争指明了发展方向,避免了盲目、无谓的竞争。宏观调控法创造和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平等、自由和秩序,为市场管理法所追求和维系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实现最优化的市场竞争。宏观调控法要实现的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反垄断法提供了指导和条件。此外,宏观调控法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法律文献,也为市场管理法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指南。

四、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反垄断法在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被奉为“经济宪法”,是同其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在我国,反垄断法虽然尚未出台,但其制定和颁布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里,笔者想结合上文就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来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认识,笔者将从市场竞争和宏观调控两方面谈起。

作为市场管理法的核心内容,反垄断法的宗旨在于保护和鼓励竞争,维持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环境。而我国当前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市场发育不全面。我国的市场经济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各类要素市场有的尚未建立起来,有的刚起步,有的还未开放,市场发育不全面,导致了市场竞争机制在这些领域尚未完全建立,尚未完全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2、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已经形成的市场中,市场竞争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竞争还是不充分。但对于尚未放开的市场来说,市场竞争对想进入这一市场的市场主体来说则是一种理想。目前,我国许多行业仍然处于行政垄断的阴影下,在这些行业中,市场是存在的,但竞争是缺位的,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不符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政方针。

2、“宏观调控法”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国宏观调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a、调控主体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应由谁来制定,也就是谁拥有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权,在这一点上,目前比较混乱,各级政府甚至出于地方利益而制定与国家总体方针相悖的经济政策。b、调控程序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如何制定,遵循怎样一种程序;宏观调控的实施应当如何进行,应当遵循怎样一种程序,我国在对宏观调控程序的控制和监督上是欠缺的,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c、调控内容的合法性问题。宏观调控作为一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受市场竞争的制约,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调节是基础的,第一性的;宏观调控是辅助性的,第二性的,凡是能市场竞争的,就不能进行宏观调控,调控内容是否合法,也是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须在促进和维系现有市场竞争的基础上,继续放开和建立各类要素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形成竞争,而反垄断法则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我国目前市场发育不全面,竞争不充分,通过反垄断法,可以更好的促进市场的健全,促进市场竞争的优化和升级,同时,也可以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鼓励竞争的信息。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因而应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我国经济法的核心地位。对此,笔者认为不妥,正如上文所分析,作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基础,必须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这是基础,是根本,只有在良好的市场竞争基础上,宏观调控才能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宏观调控是相对于市场调节而言的,没有市场调节,就无所谓宏观调控。而且,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调控力度不够大,调控范围不够宽的问题,恰恰相反,是调控力度过大,范围过宽,而且由于存在调控主体的不合法,调控程序的不合法,调控内容的不合法等问题,加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对宏观调控的理解错位,造成调控的盲目性和不正当性,不可避免的导致了行政垄断等问题,而这些障碍的排除,有待于反垄断法的制定和良好实施。我国目前在宏观调控方面,需要及时解决的是制定一部《宏观调控法》,继续健全宏观调控法体系,真正做到依法调控。此外,宏观调控法所确立的调控目标,需要由市场管理法所维护的市场竞争来实现。而且,如果将宏观调控法置于核心地位,是否会向市场主体传达一种国家限制竞争的错误信息?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法置于我国经济法体系的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杨紫烜主编 《经济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潘静成 刘文华主编 《经济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