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09:40:34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1篇

关键词:无线电 通信 4G 发展

引 言

无线电技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正是借助无线电技术的帮助我们实现了收发电报、无线电视信号的传播和手机通信等。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重要标志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出现。

一、无线电技术发展介绍

(一)无线电的概念

无线电是相对有线电而言的,无线电出现以前信号的传输需借助于导线。无线电是指通过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输而实现信号传输的过程,其原理是利用电流强弱变化与电磁波的产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史

1. 无线电技术在国外的发展历史

无线电技术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其理论基础是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创立的电磁学。后来,德国物理学家赫兹证实无线电波传输具有波传输的所有特性。1909年,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对无线电技术进行改进发明了无线电报。二战结束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卫星、计算机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发明的不断出现,使无线电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更为普遍,实现了由模拟传输方式向数字传输方式、固定使用方式向移动使用方式的转变,大大带动了通信技术的发展[1]。

2. 无线电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期,当时清朝正处于西方列强入侵的半殖民半封建状态,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十分落后,但其开始应用的时间几乎与世界同步。如1895年马可尼首次实现了无线电通信,1899年两广总督就在其管辖的要塞安装了无线电机。到了民国时期,无线电技术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水平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无线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迅速缩小,甚至在某些领域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三)无线电技术的应用

无线电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基于无线电技术的优势,使得它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军事战争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已成为当今社会各行业信息化、高效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篇幅所限,在此举几个与生活比较密切的例子加以讨论。

1. 无线电技术在3G中的应用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其特点是传输信号的能力较强,在实现传输声音的同时可以实现图象、视频流的传输,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比如手机只需下载相应的软件即可实现功能的升级,而不必更换硬件,这不仅方便了人们的使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 无线电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中的应用

宽带无线接入,即终端(可以是固定或移动的)通过无线的方式,以高宽带高速率接入通信系统。随着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无线电波传输替代了固定网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互联网络带来的便利。如:在大型商场、校园、机场等公共场所可以借助Wi-Fi上网,而在没有Wi-Fi的环境中可以借助无线网卡进行上网,同时用户可通过智能手机点播电影、视频聊天、联网游戏、编织“微博”。

3. 无线电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络”),是通过无线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时代科技发展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物联网进一步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沟通,大大改变人们的社会行为与观念。

二、无线电技术在移动通信发展的新阶段――4G通信技术

(一)4G通信技术介绍

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4G的传输能力非常强大,通过对庞大数据的高速传输,极大加快宽带网络的速度,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可以预知在4G网络普及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的变革。2012年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出台了4G标准,但4G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离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4G通信的关键技术

4G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这是4G通信的核心技术,其功能是将一定量的串行数据流分解成一些并行数据流,然后集中输出,其优点是抗干扰能力更强,误码率较低。

2. 编码和调制技术。4G通信的编码过程使用了更高级的编码方案及更先进的接收技术;调制技术则采用了多载波调制,这样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系统都有较高的编解码性能。

3. 软件无线电技术。即在4G通信中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2]。

4. 智能天线技术。原理来自于自适应天线技术,在4G网络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目的是实现对移动信号的充分利用,增强系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在改善信号质量的同时增大传输容量[3]。

除了上面介绍的四种技术以外,在4G通信技术中还用到了无线线路增强技术和多用户检测技术等。

(三)4G通信技术的优势

4G通信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传输速度更快。与3G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2Mbps相比,4G理论上可使无线信号的传输速度达到100Mbps。此外4G网络频谱更宽,估计信道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3G网络的20倍。

2. 通信方式更为灵活。在4G通信条件下手机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型电脑,语音仅仅是手机的众多功能之一,此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第一时间观看视频直播,甚至双向高速下载传递图像、资料等。

3. 智能化性能更高。未来的4G手机智能化程度更高,可根据用户所处环境及各种条件的变化提醒干什么事情或者不该干什么事,甚至自动分析数据,帮助用户处理一些信息等。

除此之外,4G通信技术还有许多其他优点,只有真正到了4G时代,我们才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各种便利与变化。

(四)4G通信技术的发展机遇及挑战

在信息化时代4G通信技术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首先科技的发展为4G的最终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这过程中的技术难题都会得到解决;其次,人们对高效率的追求给4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因为人们在工作中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急盼更高级的通信技术出现;再次,鉴于4G通信技术的战略前景非常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世界各国都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推广,这为4G的实现提供了经济支持。

当然4G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会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有4G系统核心技术还不完善、全球厂商标准化统一问题、系统基础设施更换的高额费用、配套软件研发的滞后等,都是制约4G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结语

本文对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4G通信技术的特点、优势,对4G通信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尽管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面临各种困难,但无线电技术由低级步向高级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于宗红.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现代电子技术,2005,21:42-44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2篇

一、调查方案设计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辅之以实地调查。为保证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笔者所在课题组主要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设计,将问题选项设为“很赞同”、“赞同”、“一般”、“不赞同”、“很不赞同”。同时,考虑到问卷设计的易懂性,在正式问卷发放前,我们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的档案系师生进行预调查,通过预调查发现,公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服务需求,主要包括获取需求、内容需求、软件需求等,根据这一反馈结果,课题组进行了2次修改和调整,最后形成正式问卷。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的文化程度包括高中及以下学历(25%)、专科(10.91%)、本科(52.27%)、硕士(10%)和博士(1.82%)。其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人群约占32.73%,20-30岁的约占 37.73%,30-40岁的约占24.09%,40岁以上的约占5.45%。

二、调查结果分析

自2015年8月20日至2015年9月10日,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问卷星网站和现场发放问卷的方式,发放问卷共计300份,实际回收243份,回收率为81%。剔除少数回答不完整的问卷及个别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20份,有效率为90.53%。本次问卷的调查结果,主要采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一)广大调查对象对移动设备的便捷性认可度较高,同时更愿意使用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

1.接近八成(75.91%)的调查对象对移动设备的便捷性表示认可。对于“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查阅数字资源更方便”这一观点,50.91%的调查对象表示“很赞同”,25%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

2.接近九成(86.3%)的调查对象更愿意使用微信获取信息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服务获取的方式较为多样,如通过手机微博、微信、短信、电话等多种形式获取信息。面对多种选择,86.3%的调查对象表示更愿意通过微信方式来获取移动信息服务,其次是短信(40.18%)和微博(39.73%)等。这种情况也在调查对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方式的选择上得到了体现。调查显示:接近八成(74.0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通过微信平台获取自身较为感兴趣的档案文化资源(如感兴趣的老照片、珍贵史料等)。如表1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的调查对象中,接近六成(57.73%)的调查对象愿意通过移动档案馆APP进行社交活动,说明他们在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还有进一步的社交需求。

(二)信息检索服务、档案查阅服务、珍贵档案在线展览是调查对象最为关注的移动信息服务内容需求

现有的档案移动服务主要是档案资源推送服务,通常包括馆藏资源、通知公告、在线咨询等服务。在上述服务中,“信息检索服务(69.55%)”、“档案查阅服务(58.18%)”、“珍贵档案在线展览(52.73%)”是本次调查对象最为关注的档案资源移动服务内容。此外,调查对象对在线咨询服务、及时提醒服务、开放档案阅读服务、讲座等通知服务等也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如图1所示。

(三)档案部门应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高质量档案文化资源的需求

1.七成以上(70.91%)的调查对象支持档案文化资源移动应用软件的开发。其中,44.09%的调查对象表示很赞同,26.82%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仅有7.27%用户表示不赞同或很不赞同。

2.在本次调查中,接近九成(87.27%)的调查对象认为档案部门可以或有必要开展移动信息服务。其中,接近六成(58.18%)的调查对象表示需要档案文化资源(如感兴趣的照片、档案资源等)链接的定期推荐。也就是说调查对象希望档案部门积极开展移动信息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档案文化资源,来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如表2所示。

三、启示

(一)采取多种移动信息服务形式,提高公众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关注

目前,档案资源移动服务的主要方式是微信,其次是微博、短信等方式。尽管大多数人愿意通过微信获取档案文化资源,但是仅仅依靠一种平台来获取信息是具有较大局限性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笔者认为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信息服务可以采取多种服务形式。除了通过微信、微博、短信等平台进行信息推送外,还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APP、移动WAP网站等形式,多渠道进行档案移动信息服务。其中,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相关经验就值得借鉴。具体而言,美国国家档案馆推出的“历史上的今天”,就是一款典型的档案移动APP服务,它以丰富的数字馆藏资源为基础,每天公布美国历史当天形成的档案,涵盖美国历史上最具吸引力的照片和文件,用户不仅可以了解当天历史发生的重要事件,还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式查询美国档案馆的在线资源。这种移动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发了馆藏档案资源,将历史知识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打造了档案文化传播的移动服务新平台。

同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档案移动服务形式,如提供基于地理定位和增强现实的数字档案移动导览服务。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利用大学档案馆数字馆藏照片研发了“WolfWalk”的移动应用,用户用手机摄像头对准校园某建筑,即可实时获取有关该建筑和地点的历史图片、重要事件等信息,还可以查看所在位置附近的重要设施。美国费城用照片记录城市变迁,建立了费城的城市图片档案,游客在参观费城的建筑或历史景点时,使用手机APP应用可以实时查看景点的历史照片和相关事件等信息。这些新颖的移动信息服务形式,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关注度。

(二)加大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力度,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的移动服务内容

为丰富档案文化资源移动服务内容,今后应加大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一是扩大档案征集范围、加强档案编研力度,尤其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并加大对移动数字资源的建设。例如,从民间征集老照片、老北京史料和实物等,通过开发“老北京城市记忆展”的移动APP展览服务,将珍贵的史料照片与音视频和动画相结合,构建虚拟的移动档案展厅,让公众在移动客户端自由地浏览和欣赏老北京的城市文化。二是可以开展个性化档案移动服务,不断扩展档案移动服务内容。如用户可通过移动客户端注册移动档案服务账号,填写个人资料及感兴趣的档案信息,通过登录移动档案平台查询档案馆馆藏目录,对需借阅的档案进行预约登记时,移动档案服务就会提示该档案是否在馆,并告知来馆时间,用户到达后可享受优先使用的权利。三是借鉴加拿大政府救济信息与服务门户网站的经验,将用户分成学生、上班族、个体户、离退休人员四个群组,根据不同身份推送个性化的档案信息资源。[3]此外,开展移动档案在线查询服务、开放档案阅览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活动预约和推荐服务、二维码应用服务及其他档案增值服务等。

(三)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信息开发技术,促进移动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3篇

巴菲特不投资科技公司已经是投资者人所皆知的事情。既然崇尚价值投资的股神巴菲特不碰科技公司,那么一般价值投资者是不是也要完全仿效呢?

工具平台的力量

互联网的兴起是人类工具的一次伟大变革,在它刚刚发明出来时,除非专业人员能懂得它的奥秘,一般人只能是看热闹,对于不懂不做、严守安全边际的价值投资者来说,不投资初期的互联网企业是有道理的。而移动通信技术初期要安装大量设备,要付出巨大的资本支出,未来盈利前景也难以预计,价值投资者对这类企业不跟风也是明智之举。

但是当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成为一个成熟的平台以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给那些工业时代建立的公司提供了沟通及时快捷、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机会。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许多反应快捷的公司形成了诸多新的盈利模式。一些优秀的公司嫁接上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以后,发展速度更快,盈利能力更强。还有一些公司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业务和新盈利模式。如果拒绝投资科技公司,对于这些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做业务的公司要不要投资呢?

对于科技的理解不能太简单化,至少科技和科技的应用是两回事。巴菲特拒绝投资科技公司,但并非不投资应用科技的公司。

人类的发展史是科技的发展史,更具体地说是一部工具的进步史,通过工具人类逐渐突破身体的局限,也逐渐拓展时间空间的边界,最终超越时空的限制,当这些工具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每一次工具的变革带来的都是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哲学家李泽厚特别重视工具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他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基本和主要特征。“制造-使用工具是人类超生物性生存的首要特征。经由旧石器时代的漫长岁月,人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开始具有的多样性,开辟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无限可能”(《人类历史学本体论》)。哲学上的抽象探讨告诉我们,工具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具备无比重要的地位,每一次工具创新都是人类能力的一次飞跃。

人类工具每一次发生质的变革就给人类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而落后的工具平台将会逐渐衰弱,最后被淘汰。

当进入电气时代以后,人类的工具变得更先进了,时空限制被大大打破了。电力技术在瞬间就把煤炭或水力转化成我们可以使用的动力,而电话和电报则打破时空限制,使人类的信息沟通变得更为快捷,后来的汽车和飞机则更是冲破了空间的阻隔。任何企业都不敢忽视这样的改变。在电气化时代,如果还用马或者蒸汽火车来传递信息,在经营企业时成本会大大高于应用电话电报的企业,在商战中必定要败于使用新技术的对手。在电气时代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企业,如通用电气、福特汽车、AT&T、标准石油等。但今天,它们在世界上的显赫地位已经被微软、谷歌取代了,因为,人类进入了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基础的新工具平台。

好公司站在先进工具平台上

1989年互联网技术出现,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工具平台。1997年6月,IEEE通过了802.11标准,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产生并投入应用,从此,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结成的新工具平台成为当今人类最先进的工具平台。

看到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美好未来,在以美国纳斯达克为代表的创业板引领下,在新经济的旗号下,大量资本投入到互联网和无线通信设备的投资中。在2000年前后掀起了一波网络科技股的股票狂潮,投机者追逐短期暴利。当网络股泡沫破裂后,大量金钱随着泡沫的破灭烟消云散。但是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机会,互联网宽带和移动通信的GSM技术发展成熟,为鼠标加水泥的新旧经济嫁接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工具发展到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人类从原子时代进入到了比特时代,实时传输的成本近乎零,时空已经不成为限制,随时随地沟通毫无障碍,人类的自由前景变得无限宽阔。

成熟的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为传统行业或新兴行业提供了改变的契机。只要是充满活力的企业,必定能应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平台来减少成本,提高企业运营质量,或者开启全新的业务。像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便以最快的速度应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

万科董事长王石在他的博客中如此写道,“沃尔玛全球有4颗卫星,联络全球的营销数据。在阿肯色沃尔玛总部能看到当天的汇总数据,对于深圳香蜜湖分店当天的营业额及分类,比如卖出去多少支牙膏都能查出来,非常厉害。一般卖场发现丢失商品需要4个工作日才能查出,沃尔玛4个小时就能查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近几年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受到投资者追捧的企业,像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腾讯,都是利用互联网或移动通信平台开创新业务的典型。

当先进工具平台摆在面前的时候,站到先进平台上还是远离先进平台,这会成为一个企业生存还是死亡的分水岭。凡是新技术应用得最频繁的公司,不管是在技术研发还是营销渠道的开拓上都会领先一步,从而比竞争对手减少运营成本,提升公司的利润。

作为投资者,在选择公司时,选择使用先进工具平台的公司会有更大胜算。如果处于同样行业的两家公司,一个企业拥有先进工具平台,一个公司则对先进工具平台无动于衷,几年下来,前者肯定会把后者远远抛在后面。

巴菲特不投资新技术公司,但并不意味着不投资应用新技术的公司,沃尔玛是传统零售企业,但有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以后,它要尽量压低运营成本就不能借助旧有的模式,只能应用这些效率更高、成本最低的工具。我们知道,沃尔玛恰恰是巴菲特投资组合中的重要标的。在是否投资科技股方面,我们不能机械地理解巴菲特的投资行为,不能把巴菲特不投资科技股扩大到不投资和技术沾边的公司,这恰恰是误入歧途。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4篇

【关键词】不可移动文物 数字化 空间展示 保护传承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各类文物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展示,对于人们认识自身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以文物为核心的文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不可移动文物的概念及内容

按照大小、规模和可移动性划分,文物可以划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不可移动文物,顾名思义是指通常情况下,不可以移动其地理位置的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一方面是指其物体本身一般不可以移动,另一方面是指它与其周围环境所共同形成的历史风貌不可分离。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其是否履行了核定公布的法律程序,分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两类。

不可移动文物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将范围确定在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等六大类文物。其中,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应产生于公元 1840 年以后,与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历史价值的史迹和建筑。

2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应用的现状

当前,由于自然灾害、环境恶化以及经济建设等因素,文物的破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日趋紧迫与艰巨。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在文博领域内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文物的科学管理和保护水平,丰富了文物的展现形式,促进了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在可移动文物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主要依托于各地区的数字博物馆建设。目前,以博物馆藏品为主要资源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体系已基本成熟,从藏品管理系统、藏品展示形式到网上博物馆及博物馆移动导览等,呈现出数字技术的高科技化和多样化特点。但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由于我国的不可移动文物现行的是分级管理体制和保护政策,因此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呈现出不同层次的差异。

借助当前博物馆数字化的东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和文化资源的展览展示方面,已经较多的应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如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故宫博物院,从 20 世纪末开始,就开始了“数字故宫”的构想和建设。从古建筑的三维扫描和建模到古建筑环境及文物保护监测,再到多种形式的博物馆网站建设,以及近年来精心打造的一批数字文化产品。最为突出的是,2015 年底开馆试运行的端门数字馆,是运用最新数字技术向公众概要介绍故宫的最新尝试。通过布设数字文物互动区、数字沙盘展示区、虚拟现实剧场等一系列数字展示场景,把故宫丰富的文物藏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数字形态向公众呈现出来,为公众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故宫的数字之门。可以说,故宫博物院在数字化建设方面,走在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的前列,同时也引领了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保护单位,在数字化技术应用方面也比较成熟。如 2012 年“颐和园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北京成立,中心利用先进的电子测绘、三维扫描等科学技术为遗产监测进行颐和园基础数据的采集工作,运用专业的计算机软件为颐和园等古建筑量身打造数字化力学模型,并对颐和园遗址等进行了遗产预防性保护监测,包括数据采集、分析、研究、指导实际的保护工作等。

2015 年 1 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机构正式成立并独立开展工作。现已初步搭建起以总平台功能模块、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预警信息与处置、监测业务流程与功能等为内容构成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总平台,初步确定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对遗产价值有影响的监测数据和指标体系。同时,启动大运河、苏州园林和龙门石窟等地方平台与总平台对接,逐步实现国家-遗产地两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的启用,标志着我国在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管理上实现了动态管理和监测,极大地推动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深度。

应该说,省级以上特别是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展示方面,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但省级以上的不可移动文保单位毕竟是少数,那些数量众多的市级和区县级文保单位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管理工作上基本尚处于尚未起步的阶段。这些文保单位目前仍是以传统方式在进行四有档案的建档、整理以及文物展示工作。所以,同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范畴,因级别的不同,数字化手段的应用程度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3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探索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领域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展示。管理是基础,展示是形式。数字化管理主要是针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四有”档案进行科学存储、动态管理和实时查询,是数字化展示工作的基础。鉴于不可移动文物本身的级别划分不同,在数字化管理和展示上表现出不同的差异。以部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重点的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基本都建设有自身的展示平台,如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而以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核心的中小型不可移动文物,在规模、人力和财力方面建设自身的展示平台有着相当的难度,因此,集中力量、谋求合力以地区为单位建设统一展示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1)需要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进行地理空间分布展示。公众可以在平台的电子地图上浏览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准确位置,并显示其基本信息,如文物名称、保护级别、保护批次、文物时代、地址、简介、照片等。同时,还可以按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类别和年代分别进行专题展示,如按照级别划分,分别展示部级、省级和市县级的文保单位空间分布;按照类别不同,展示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的空间分布情况;再者按照时代顺序的不同,对所属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秦汉三国、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和近现代的文保单位分别进行地理空间分布展示等等。

(2)运用统计分析工具,可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按照级别、类别和年代进行动态统计分析,并用饼状图、柱状图和折线图等多种统计形式直接显示在电子地图上,使公众能直观明了的获取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整体情况。

内容展示是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核心。大量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构成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基础内容数据,伴随着数字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兴起,传统的展示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虚拟展厅、虚拟漫游、360 全景等数字化方式的发展,使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由静态向动态变化,由单一展示向交互式展示变化,极大的丰富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展示形式,拓宽了展示内容的覆盖面,使得公众可以更容易、更直观的获取全面的文化资源信息。

4 不可移动文物数字化展示的价值

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为不可移动文物的传播提供了最直接的途径和最重要的形式。与传统的展示方法相比,数字化展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化展示方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突破了人们游览不可移动文物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地对三维数字化展示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漫游和体验。便捷的传播方式有效提高了不可移动文物对大众的影响力。

(2)数字化展示方式在观众和不可移动文物之间建立了一个信息桥梁,观众不需要静距离接触物体,便可以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直接物理接触对不可移动文物所带来的损害,加强了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也实现了观众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可以进入到任何他们感兴趣的场景尽情地观赏。

(3)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制作,可以对其三维空间信息进行良好的数字化保存,这不仅有利于展示、保存,还为进一步的研究、检索和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4)日益发展的数字化建模与绘制技术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提供了条件,并且能够虚拟恢复不可移动文物的原貌和演变过程,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资料。

参考文献

[1]亢宾.凝固的历史,永恒的遗存[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4.

[2]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3]王娜.浅谈区县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J].博物馆的数字化之路,2015.

作者简介

熊四明(1965-),男,湖南省长沙市人。硕士研究生,现为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常务副总裁。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博信息化。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5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就移动通信方面来说,从80年代初的单方面通信的“BP机”到大如砖头的“大哥大”再到现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手机”,手机已经彻底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自从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以来,移动通信设备从外观造型、功能、材料工艺、设计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0引言

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设计”这个词语慢慢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等,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她们的身影。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设计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移动通信工具设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受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慢慢地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功能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生活需求。本文主要从中国移动通信工具的发展来窥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设计发展。

1 80年代到90年代中旬——BP机时代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当时用户使用的只是模拟信号BP机,用户只能接受呼叫信号,这也预示BP机进入中国。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BP机进入中国。最开始发展的还是模拟数字信号,被呼叫者只是从呼叫台获得一个信号。1985年,数字型BP机才开始出现。因为缺少宣传,整个80年代,BP机的发展相当缓慢。上世纪90年代初,BP机才开始在全国流行。在1991年汉字寻呼机问世,给BP机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1998年,中国以6546万部BP机的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一。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BP机市场的竞争加剧,BP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里,全国每年新增的寻呼用户数量均在1000万以上。寻呼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其后几年中BP机的迅速增加,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2002年,生产中国市场上第一台BP机的世界最大寻呼机生产厂商摩托罗拉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寻呼机。联通又努力维持了几年,但在每年都亏损1亿多元的压力之下,2007年3月22日,中国联通关闭了国内30个省市区的无线寻呼业务。这也说明了BP机这个无线通信产品在中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设计方面,“BP机”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从盛极一时到悄然隐退,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数字到汉显的BP机在设计的每次变化都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设计风格也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从一个不太好看的黑壳子到人们挂在腰间成为一种炫耀的产品,说明大众的审美观在不断的提高,在颜色方面也打破了传统以黑白为主的格局,新加入了一些比较亮丽的色彩,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由于一些产品新工艺的加入,产品在外观造型上更加丰富,整个产品分类也变得丰富多彩。如图所示属于高技术风格,将外壳做成透明,产品元件外露;从使用方式来说,从刚开始的数字显示到最后的汉字显示,无不说明了BP机在设计方面给人带来的方便性。但从造型上来说,BP机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工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仅仅是在功能上变化较多些。移动通讯工具的变迁,反映出的是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2 1992年至2001年——大哥大时代

在实现了单向的移动通信需求后,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单方面接收信息。双向通话的需求,使第一代模拟式移动电话——“大哥大”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模拟移动电话时代手机的功能往往仅仅只是局限于通话功能。 由于当时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大哥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到1995年之前,全国的大哥大用户,都没有超过20万户。但“大哥大”很快就被“手机”取代了。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已成为历史名词。 转贴于

大哥大作为一个过渡产品,从出现到退出历史的舞台,时间也行短暂,在整个设计风格上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技术、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当单一,缺乏外观造型变化,它属于重量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仅仅是为了满足当时一定的功能来设计,而产品的外观设计不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在材料方面,新材料的加入也从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但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人们已经认识到产品外面造型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营销的一个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段时期大可称为手机的史前时代。

3 2000年到今——手机的时代

近几年的发展,移动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从1994年在中国建成第一个GSM移动通讯网络,到2001年的模拟网转网,GSM数字网全面替代以往的模拟网,中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发展时期。而手机作为一种媒介以其独特和前所未有的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和信息操作的主要媒介之一, 并深刻地变革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手机时代的来临,可以说是移动通信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手机无论从造型、功能、材料、工艺、色彩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外观造型越来越体现出文化性和地域性,材料和工艺也大大丰富,功能上也越来越来强大,色彩更加丰富,。手机作为具有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手机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愈发活跃,不管是公车上、还是地铁中都不难看到用手机听歌、阅读、看新闻或者是看视频的人们,手机作为“放在口袋里的媒体”,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个人交往、信息传递、商务活动和社会管理的方式。

4 结论

手机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07年推出的IPhone手机的巨大成功给人一种启示,引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在网络化的今天,手机仅仅作为通话的工具无疑是一大浪费,不少有远见卓识的人看到了最好的个人电子设备就是手机,因为它是真正的个人化用品,可以随时随地无线接入网络。08年奥运的成功举办更是离不开移动通信的的支持,无论是在火炬传递或者是在节目转播中。而汶川大地震中的救援行动更是让人们认识到应急通讯的重要性。当然手机的运用远不止这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个小东西了。未来手机发展前景展望,可以说无线网络将无处不在,而手机也将变得无所不能。话虽有些夸大但绝不夸张。但愿手机在助推我们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能推动我们的生产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黄蔚.从手机历史看设计创新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6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就移动通信方面来说,从80年代初的单方面通信的“bp机”到大如砖头的“大哥大”再到现在几乎无所不能的“手机”,手机已经彻底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自从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以来,移动通信设备从外观造型、功能、材料工艺、设计风格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0引言 

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设计”这个词语慢慢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产品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等等,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她们的身影。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设计也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移动通信工具设作为一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受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慢慢地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功能化,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生活需求。本文主要从中国移动通信工具的发展来窥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整个设计发展。 

1 80年代到90年代中旬——bp机时代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当时用户使用的只是模拟信号bp机,用户只能接受呼叫信号,这也预示bp机进入中国。198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无线寻呼业务,bp机进入中国。最开始发展的还是模拟数字信号,被呼叫者只是从呼叫台获得一个信号。1985年,数字型bp机才开始出现。因为缺少宣传,整个80年代,bp机的发展相当缓慢。上世纪90年代初,bp机才开始在全国流行。在1991年汉字寻呼机问世,给bp机市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1998年,中国以6546万部bp机的保有量跃居世界第一。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段,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bp机市场的竞争加剧,bp机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里,全国每年新增的寻呼用户数量均在1000万以上。寻呼机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其后几年中bp机的迅速增加,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2002年,生产中国市场上第一台bp机的世界最大寻呼机生产厂商摩托罗拉公司停止生产和销售传统寻呼机。联通又努力维持了几年,但在每年都亏损1亿多元的压力之下,2007年3月22日,中国联通关闭了国内30个省市区的无线寻呼业务。这也说明了bp机这个无线通信产品在中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在设计方面,“bp机”作为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从盛极一时到悄然隐退,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从数字到汉显的bp机在设计的每次变化都是以技术作为支撑的,以市场需求为推动力,设计风格也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从一个不太好看的黑壳子到人们挂在腰间成为一种炫耀的产品,说明大众的审美观在不断的提高,在颜色方面也打破了传统以黑白为主的格局,新加入了一些比较亮丽的色彩,也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由于一些产品新工艺的加入,产品在外观造型上更加丰富,整个产品分类也变得丰富多彩。如图所示属于高技术风格,将外壳做成透明,产品元件外露;从使用方式来说,从刚开始的数字显示到最后的汉字显示,无不说明了bp机在设计方面给人带来的方便性。但从造型上来说,bp机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工具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仅仅是在功能上变化较多些。移动通讯工具的变迁,反映出的是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 

2 1992年至2001年——大哥大时代 

在实现了单向的移动通信需求后,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能够单方面接收信息。双向通话的需求,使第一代模拟式移动电话——“大哥大”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话。模拟移动电话时代手机的功能往往仅仅只是局限于通话功能。 由于当时技术发展的局限性,大哥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到1995年之前,全国的大哥大用户,都没有超过20万户。但“大哥大”很快就被“手机”取代了。2001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大,已成为历史名词。 

大哥大作为一个过渡产品,从出现到退出历史的舞台,时间也行短暂,在整个设计风格上受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到技术、材料各方面的限制,款式上相当单一,缺乏外观造型变化,它属于重量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仅仅是为了满足当时一定的功能来设计,而产品的外观设计不是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在材料方面,新材料的加入也从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产品的多样性。但令人欣慰的是,由于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人们已经认识到产品外面造型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和产品营销的一个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段时期大可称为手机的史前时代。 

3 2000年到今——手机的时代 

近几年的发展,移动通讯服务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生活和人们交流信息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移动通讯的迅猛发展,使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移动通讯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市场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从1994年在中国建成第一个gsm移动通讯网络,到2001年的模拟网转网,gsm数字网全面替代以往的模拟网,中国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发展时期。而手机作为一种媒介以其独特和前所未有的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和信息操作的主要媒介之一, 并深刻地变革人们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 

手机时代的来临,可以说是移动通信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手机无论从造型、功能、材料、工艺、色彩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外观造型越来越体现出文化性和地域性,材料和工艺也大大丰富,功能上也越来越来强大,色彩更加丰富,。手机作为具有便携性和移动性的手机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愈发活跃,不管是公车上、还是地铁中都不难看到用手机听歌、阅读、看新闻或者是看视频的人们,手机作为“放在口袋里的媒体”,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个人交往、信息传递、商务活动和社会管理的方式。 

4 结论 

手机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07年推出的iphone手机的巨大成功给人一种启示,引起了手机市场的热潮。在网络化的今天,手机仅仅作为通话的工具无疑是一大浪费,不少有远见卓识的人看到了最好的个人电子设备就是手机,因为它是真正的个人化用品,可以随时随地无线接入网络。08年奥运的成功举办更是离不开移动通信的的支持,无论是在火炬传递或者是在节目转播中。而汶川大地震中的救援行动更是让人们认识到应急通讯的重要性。当然手机的运用远不止这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已经离不开这个小东西了。未来手机发展前景展望,可以说无线网络将无处不在,而手机也将变得无所不能。话虽有些夸大但绝不夸张。但愿手机在助推我们生活更加便捷的同时,也能推动我们的生产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黄蔚.从手机历史看设计创新战略.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7篇

关键词:内容管理平台;非结构化数据;数据迁移;数据校验;标准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9-2117-05

在通信技术与软件开发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企业通过信息化办公系统提高了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然而,现代企业在信息化办公过程中生成的大量电子文本文件、报表、账单、合同、规章制度、音频、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每年以GB级向TB级的速度不断增长,依靠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数据管理的要求。针对此需求,内容管理平台的出现,彻底解决了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问题,其可扩展性先进性、安全性、标准性和开放性、系统集成性,完美的实现了非结构化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但是,由于多年的信息化办公中生成的历史非结构化数据还存储在业务应用系统的服务器中,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数据迁移工具将历史非结构化数据统一存储到内容管理平台。

1 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办公的长远发展,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是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系统数据融合、信息共享、数据挖掘、获取有益数据的重要保障。但目前由于信息化数据管理标准、管理模式及要求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中包括:

1.1 数据管理面临的典型问题

1)信息化办公中的非结构化数据需要内容管理平台的有效管理,但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数据分类标准;

2)业务应用系统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不统一;

3)各个业务系统中数据格式多样化,对数据的访问频率也各不相同;

4)非结构化数据的共享利用率较低。

1.2 目前主流的内容管理平台方面存在的问题

1)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方式及数据格式多样,整合存在困难,使数据共享和共享平台建设留下了许多问题:

2)在数据挖掘和统一搜索方面,能够实现简单的业务元数据方式的查询,极少数实现了全文检索,同时随着非结构化数据量的增长,使得应用系统的查询过程变得漫长。;

3)数据传输的安全性相对薄弱,缺少数据的传输加密功能,比如多数系统无法控制被利用电子文件传输的安全性:

所以,通过对业务应用系统数据需求分析和存储现状的研究,制定一套统一的、专业的数据迁移方案和工具势在必行。通过对业务应用系统历史非结构化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内容管理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对实现数据共享、数据挖掘、加工利用提供有效保障;同时通过内容管理平台,加快解决用户对数据访问效率。

企业级内容管理平台的非结构化数据迁移工具的设计与实现的定位是以“来源于数据、利用于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深度挖掘、提升利用价值”的思想,有力的支撑内容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保证合理的数据共享和利用。

2 业务应用系统数据现状

2.1 需求分析

根据目前企业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分为已建系统和在建系统,大部分已建系统存在着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这部分数据已在业务流程中使用,为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需要将这部分数据迁移到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统一存储和统一访问,以实现非结构化数据大集中管理,业务系统对历史数据迁移提出了以下需求:

1)存储空间的需求:业务系统根据自身系统非结构化数据的现状,计算非结构化数据的总容量和总条数,同时预估每年可能产生的数据量,需要使用多大的存储空间,提供多少的预留空间;

2)支持多数据源的迁移:目前公司业务系统非结构化数据的主要有数据库大字段BLOB、文件系统、FTP文件服务器等,根据业务系统不同的存储方式,内容管理平台需要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的业务系统对历史数据迁移的需求;

3)迁移支持的数据格式:各个业务系统对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格式的需求不同,如:OA办公系统的非结构化数据有doc、ceb、wps、xls、pdf等格式,档案管理系统的文件格式有TGA、GIF、TIF、TIFF、MPG、AVI、MOV、MPEG、WAV、MP3、WMA、HTML、TXT、XML等;

4)迁移后用户使用非结构化历史数据体验不变:待历史数据迁移完成后,对于用户来说,非结构化数据迁移前和迁移后没有任何的体验变化;

5)非结构化数据的完整性:迁移过程中,不能破坏原有的非结构化数据,以免造成非结构化数据的不一致性;

6)平台的稳定性:历史数据迁移完成后,内容管理平台提供稳定运行,以保证业务系统能够实时使用迁移到内容管理平台中的非结构化数据。

2.2 存储现状

1)数据库的BLOB字段。将非结构化数据以二进制的格式存储在数据库的BLOB字段中,其优点是调用文件的速度快,维护和管理简单。使得企业大部分的应用系统中的采用此种方式将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存储。其缺点是;一是由于非结构化数据文件相对于结构化数据较大,在数据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数据库的存储达到一定程度,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进而影响业务应用系统的性能;二是由于各个业务应用系统相对封闭和独立,其他应用无法共享相关文档资料。

2)本地服务器。对于大多数没有应用系统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信息管理部门常用的工具软件、开发的应用系统软件、源代码、开发过程文档、技术研究资料等,新闻中心的素材、资料等通常都是将文件直接存储到文件服务器中。

3)FTP文件服务器。以FTP方式将文件上传至文件服务器中。其优点是解决文件的共享。其缺点是受到网络拥塞的影响,会导致数据访问性能下降。

3 数据迁移工具设计

3.1 数据迁移目标

业务应用系统历史非结构化数据迁移是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利用的一个重要步骤。迁移一般要达到以下目标:

1)在完成业务应用系统与内容管理平台接口集成的基础上,平滑的将原有业务应用系统内的历史非结构化数据完整地迁移到内容管理平台中。

2)简单、准确的数据校验方法。

3)最小限度的影响现有系统的运行。

4)最小的数据维护时间。

3.2 技术路线

整个框架基于Spring框架搭建,通过配置文件动态注入。包括数据源,日志,数据目标,数据传输模型等通过动态注入。同时运用了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Windows Service技术等等

3.3 技术方案

通过设计开发的数据迁移工具实现数据的迁移,其优点是不需要对业务应用系统停机,即对业务应用系统的影响极小,其缺点是数据迁移相对较慢,对系统的I/O资源消耗较大。

3.4 数据迁移工具总体结构框架

3.5 数据源表结构

3.6 数据迁移功能设计

数据迁移功能设计总共分为7个模块,分别为:导入处理模块、适配器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日志模块、配置模块、可视化配置模块。

1)导入处理模块:对数据传输模块,适配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日志模块的进行合理的调配和管理。

2)适配器模块:提供数据统一接口,用于数据初始化,读取数据库表中的数据信息,转换为统一格式,同时用于内容管理平台生产的文件ID回写到数据库表中。

3)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控制数据的传输。

4)数据存储模块:将数据传输模块传送的数据按照元数据和文件分别存放到内容管理平台。

5)日志模块:用于保存数据迁移的日志信息,如传输文件、时及传输成功、失败的日志信息。

6)业务配置模块:用于配置业务应用系统的系统编码,用户名,密码,文件柜等配置。

7)可视化配置模块:提供初始化信息配置,例如,导入进度显示。

3.7 数据迁移方案

3.7.1 历史数据迁移系统架构

参照上面的历史数据迁移系统架构图:其业务实现的步骤是:

1)首先,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根据数据源格式整理出业务应用系统需要迁移的历史非结构化数据和数据源,然后将数据源导入到数据库表中,提供给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以便非结构化数据迁移工具读取非结构化数据。

2)通过非结构化数据迁移工具调用内容管理平台提供的HTTP接口,把迁移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系统验证码等信息传送给内容管理平台。

3)通过HTTP接口得到的对应信息,将通过权限认证(系统验证码)来判断从历史迁移工具获得的信息是否验证通过?若权限认证通过,则把导入的数据放入到对应的内容存储库中。若权限认证未通过,将返回错误消息。

4)将内容库中生成文件ID返回到内容管理平台,通过内容管理平台提供的HTTP接口,把文档ID回写到数据库的数据源中。

5)在通过内容管理平台历史迁移工具对业务系统的每条数据迁移到非结构化平台后,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将数据源导出,提供给业务系统项目,将文件ID更新到业务系统的数据源中。

综上所述,要进行成功的数据迁移,业务实现阶段的每一步骤的工作都要做好,充分而周到的准备工作是完成数据迁移的重要基础,正确的迁移策略和技术是完成数据迁移的核心条件,完善的检验工作是保证数据正确可靠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总之,完成数据迁移之后要保证新系统中的信息完备无遗、不包含冗余信息等。

3.7.2 业务应用系统历史数据迁移标准流程

1)迁移准备

① 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组织业务应用系统项目开展迁移的调研工作,包括业务应用系统与;② 内容管理平台接口集成情况,历史数据大小、文件类型等。

确定历史数据迁移时间计划,人员安排,确保迁移工作的顺利进行。

2)迁移工具验证

搭建测试环境,通过迁移工具开展验证测试工作,验证数据迁移工具是否成功实现数据迁移。

3)数据梳理

① 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需要向对口业务部门和运维单位提出生产环境历史数据导出申请,并将数据导出到指定的服务器中。

② 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根据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提供的历史数据的数据源格式对数据进行梳理,按实际情况完善历史数据的数据源。

③ 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将生产环境历史非结构化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数据源提供给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

4)测试环境数据迁移

① 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和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在测试环境下搭建各自的测试环境,并实现业务应用系统与内容管理平台的接口集成工作。

② 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根据业务应用提供的生产环境历史非结构化数据和历史数据的数据源对历史数据迁移工具进行配置。通过历史数据迁移工具读取历史数据的数据源信息将历史非结构化数据迁移到内容管理平台。

③ 迁移完成后,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将重新内容管理平台回写生成的数据源提供给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由业务应用项目组将新的数据源更新到业务应用数据库。

5)生产环境数据迁移

① 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使用历史迁移工具读取历史数据的数据源中的记录,将历史数据迁移到生产环境内容管理平台中。

② 完成生产环境的历史数据迁移后,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将重新内容管理平台回写生成的数据源提供给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由业务应用项目组将新的数据源更新到业务应用数据库。

6)完成

① 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根据数据迁移工具的日志信息分析数据的迁移情况;通过查看历史数据迁移日志分析迁移工具是否正常运行,历史数据迁移条数是否正确。若迁移条数与实际不符,业务应用项目组和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共同通过查看日志和数据库记录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② 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通过数据源中回写的FILE_SIZE与业务系统中历史数据的数据大小进行对比分析,若发现不一致的情况,及时与内容管理平台项目组沟通解决。

③ 业务应用系统项目组通过业务应用系统对迁移后的数据进行抽查访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4 数据迁移的综合价值分析

开展非结构化数据集中管理平台数据迁移的研究,将使分散在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的企业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孤岛能进行有效整合和集中存储,以此建立全方位的非结构化数据中心,只有通过此种整合和集中整合,方能建立企业非结构化数据存储标准,为将来的非结构化数据挖掘、给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获取非结构化数据的基础支撑。

1)降低运行成本

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数据的集中存储,从一方面,针对于信息维护人员实现了对单个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维护转变为针对各个业务应用系统集中存储的数据维护,大大的减少了人力成本;

2)提高效率

通过数据迁移工具实现了业务应用系统历史非结构化数据的迁移和存储,有效整合和管理在业务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优化存储架构,提高存取和利用效率。

3)合理存储

多数业务应用系统数据由于独立存储业务数据,存在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存储空间大,但数据量和数据增长量相对较小,有的业务应用系统存储空间小,但数据量和数据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存储不均衡,通过人为分配容易造成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风险。通过数据迁移,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减少了人为风险,同时,根据每年的数据存储情况可以容易得知数据增长量,使得信息运维人员更合理分配存储空间。

4)建立全面的内容安全管理

通过数据迁移工具的加密功能,保证了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同时内容管理平台自身的内容加密、权限管理、安全监控及备份还原等功能,为企业内容提供全面的安全防护,确保内容无异常损毁、无泄漏,内容流转过程可控。

通过数据迁移工具把企业中非结构化数据的整合和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对大量的企业信息资产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有益信息,为智能决策服务;打破数据流转和共享的壁垒,实现企业内容有效整合、集中存储、规范标准、统一服务,实现流程互通。

参考文献:

[1] 王克,王清心.基于ECM理念构建电信级知识内容管理平台的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0,29(22):9-12.

[2] 苏明.企业内容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4):238-239.

[3] 任庆东,李天阳,袁满,等.基于元数据驱动的通用数据迁移工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11,35(1) :76-80.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8篇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文革”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文革”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

第三,妈祖文化的“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第9篇

[关键词]妈祖文化;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湄洲祖庙

一、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产生

妈祖信仰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妈祖文化,经历了整整1000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民间信仰所未曾有过的。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妈祖庙5000座,妈祖信众2亿人。

(一)妈祖信仰是海洋文化的必然现象。妈祖民间信仰发源于福建莆田湄洲岛,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妈祖在短暂的生命中,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治病救灾等善行为乡邻感念,“人行善事,死后为神”,民众视她升天为神,称其为“女神”。乡邻感念她的恩德,在湄洲她“升化”的地方建立庙宇,进行祭祀。妈祖民间信仰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兼具陆海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大国,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经过了许多岁月的累积,中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海洋经济、海洋社会和海洋人文模式,体现了中国文明海洋性的一面”。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具有海洋历史发展的渊源,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必然现象。因为海洋生存环境的风云变化,“大海无情,商海也无情”使得民众需要精神寄托,妈祖是海洋族群的精神寄托和保护神。从妈祖传说故事可以看到,妈祖在中国人的心中是一个充满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因此得到了民众的敬仰和祭拜。在南宋时期,妈祖信仰已在海事活动最活跃的福建、广东和浙江等沿海各省传播。

(二)妈祖信仰在台湾的传承。明清时期闽粤沿海人民掀起移居台湾的高潮,移民把祖籍地的妈祖等民间信仰也带到了新的移民地。这种民间信仰的移植象征两种意义,一是可以视为闽文化在移居地的延续与发展。二是妈祖是他们心中的保护神,有神的保护,它可以使不安的心灵得到缓解。因为移民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离乡背井、漂洋过海迁徙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求生活,移民迁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历程,特别是东渡台湾海峡移居台湾,迁徙途中充满各种生命危险,海峡茫茫,随时有船覆人亡的危险。移民在海上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即使顺利到达目的地,登上台湾岛,移民们在新的环境中还会遇到更加严峻的生存与发展的考验。台湾气候恶劣,变化无常,加上早期台湾尚未开发,荒野无边,猛兽当道,瘴气横溢,瘟疫流行,以及水土不服、缺医少药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移民的生命。而且,开垦荒地、海上作业、从事贸易等都时有不测风云。因此,需要借助神明的力量来摆脱各种恐惧和不安。渡海移民者只能祈求和依靠神灵的护佑,来确保航海与垦殖的平安。妈祖是闽粤的海上女神,当然就成为闽粤移民移居新环境的保护神。

早期移民在渡台之际,动身之前,都要到当地妈祖庙祭拜,还要许愿一番。许多人祭拜之余,还要从寺庙带走一把香火、一尊小型神像,祈求分身的神像能与信徒同舟共济去开辟新的天地,保佑移民一路平安顺利。因此一旦定居下来,为答谢妈祖神灵的保佑,便设祠立庙奉神,而且往往还要由专人专程渡海返乡于祖籍地祖庙中,以“割香”、“分灵”等形式将妈祖神像恭奉入台,立庙建祠加以祭奉,使家乡的神灵同移民一起移居台湾,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比如,从湄洲祖庙分灵来台的湄洲妈、从泉州天后宫分灵来台的温陵妈、从厦门同安分灵来台的银同妈等等。海洋移民在移居地发展时,遭惊涛骇浪冲击,祈求妈祖神灵保佑航海平安,是海峡两岸妈祖民间信仰的特色。妈祖信仰是台湾社会的主要民间信仰,据统计,台湾自大陆分香的妈祖宫庙超过2000座,信众多达1600多万人,占台湾人口的三分之二。可见,海峡两岸妈祖信仰的历史渊源是深远的。

二、从妈祖信仰向妈祖文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妈祖文化”已在海内外形成共识。由于十年“”极左思想的影响,民间信仰包括妈祖信仰都被视为封建迷信的东西加以批判和清除,湄洲妈祖庙建筑群为此在“”被夷为平地。1978年复兴重建,并于1986年农历三月廿三神诞,按民间传统仪式举行开光。但是,人们特别是公职人员对于妈祖信仰还是有顾虑了。1987年重九,即民间传说妈祖羽化升天1000年纪念日,湄洲妈祖庙举行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并举办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正是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林金文教授提交的论文《要重视妈祖文化研究》,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关注。林教授的主要论点是:妈祖神话及其形成的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妈祖文化历史悠久,且早已远播海外,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积极作用,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它对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对内起联系本民族成员的纽带作用,具有民族的内聚力。会后经媒体广泛宣传,“妈祖文化”的提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今天,弘扬妈祖文化已经在海内外形成了共识。现在,由官方主办的“妈祖文化节”、“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仪式越来越隆重。而且,在妈祖信仰最普及的台湾,妈祖庙成为兼具宗教、经济、文化、娱乐和社交等功能,许多妈祖庙乐于回馈社会,出资兴建医院、图书馆、社区活动中心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妈祖信仰的文化内涵愈加突出。2004年大陆成立了“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台湾、香港、澳门以及东南亚国家有200多家团体会员。此外,妈祖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妈祖信仰密切联系的学科领域并出现了一大批颇有建树的学术成果。由此可见,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二)妈祖文化的丰富内涵。从妈祖信仰到妈祖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由妈祖信仰形成的妈祖文化圈,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综合起来可概括为三大层面的内容:

第一,妈祖文化的“道德”内涵。妈祖文化最深的内涵在于人格魅力,在千百年的嬗变过程中,信众不断丰富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妈祖形象已成为道德的化身,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大成。妈祖之所以成为人们敬仰和祭拜的女神,首先是因为妈祖的美德。妈祖的完美道德品质,忠义孝悌、救民疾苦、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见义勇为、无私利他的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信众心目中,“妈祖形象尽善尽美,妈祖精神包含着真善美的价值和道德内涵。信众信仰妈祖,意味着认同妈祖所代表的真善美价值观和道德观”。妈祖的形象是慈祥、博爱、亲切、无私、勇敢。妈祖受到历代朝廷的多次褒封,封号也从“通灵女神”渐次升格为“夫人”、“妃”、“圣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说明历代统治阶级是非常重视以道德化的妈祖形象作为教化百姓的最有效的伦理教材。可见,妈祖文化的内涵首先是从道德人格层面上来理解的。

第二,妈祖文化的“信仰”内涵。正因为“信仰”,才使妈祖拥有2亿多的信众。信众祭拜妈祖、信仰妈祖,是相信妈祖是非常灵验的。人们出海的安全、海上贸易的顺利、旅途的平安,以及求子、求财、求福等等,都相信妈祖会显灵助其愿望的实现。所以,信众对妈祖是非常虔诚的。台湾一位老太太从1987年到2000年,共来湄洲妈祖庙朝拜25次,直到90岁高龄。2004年台湾嘉义县朴子配天宫妈祖信众437人来湄洲朝拜妈祖,其中一位林女士在妈祖神像前,三拜九叩,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终于来到了妈祖圣地。”林女士家祖上三代都是妈祖的忠实信徒,其祖父、父亲一生都期盼来妈祖圣地朝觐,但由于两岸未“三通”等原因,至死夙愿未偿。其父临终前,希望她一定要争取来圣地朝觐。这是妈祖信众对妈祖虔诚信仰的典型案例。虔诚的信仰是信众的精神寄托、是信众战胜艰难险阻的勇气、是信众开创事业的精神支柱。“信仰”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内涵。第三,妈祖文化的“多学科”内涵。妈祖信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积淀,本身就印记着丰富的历史。在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妈祖文化圈:妈祖庙的建筑艺术、书法艺术、文物珍品;由妈祖信仰形成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口传文学;包含着妈祖信仰的民俗学、华侨史、航海史、海外交通史等等,从研究妈祖信仰人手,可以进入众多科学研究领域。“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俗、宗教、建筑等各个方面,在我国沿海地区源远流长,尤其是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纽带。”我国文博界老前辈王振铎先生著文指出:天妃宫是研究历代经济史、海外交通、民族学、民俗学、航海史等的珍贵资料,呼吁各界要加强保护天妃宫。2006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司组织专家评审,湄洲妈祖祖庙、湄洲妈祖祭典分别人列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反映了国家非常重视保护妈祖文物、弘扬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是民间信仰中的主体文化,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文化是两岸交流最大的共同点,在海峡两岸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妈祖文化交流对两岸关系的积极影响

(一)妈祖文化交流增进了海峡两岸民族情感的交流。妈祖信仰自明清时期被移民带入台湾以来,就成为台湾民众社会心理的一大组成部分,并深深地影响着台湾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思维方式。这可以从台湾信众“热衷于前往湄洲祖庙进香”可见一斑。移居台湾的移民带去的妈祖神灵是从大陆祖庙带去的分神,而且他们比较看重家乡创造出来的神,称之为“桑梓神”。“台湾各地的分庙建立之后,即与大陆祖庙确立了源与流的特殊关系。为了保持和增强这种特殊关系,增强分庙的灵性,各分庙每隔一定时期都得上祖庙‘乞火’。参加祖庙的祭奠等,俗称‘进香’。定期到大陆祖庙进香是妈祖信仰最为独特之处,进香活动是台湾妈祖信众最重要的社会活动。”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海峡两岸阻隔了半个世纪。1987年,湄洲妈祖祖庙拟举办规模盛大的千年祭系列活动之际,正逢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两岸探亲往来之时。台中县大甲镇澜宫为代表的妈祖信众200多人前往湄洲,提前展开两岸的破冰之旅。随后经新闻媒体的报道和研究成果的出版,在台湾、海外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此后,台湾妈祖信众组团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活动形成一股热潮,妈祖信仰成为打破阻隔两岸半个世纪政治坚冰的开路先锋,两岸交流从此打开了崭新的一页。自1987年以来,“每年都有10万左右台湾民众前来湄洲谒祖进香,迄今湄洲岛共接待台湾信众100多万人次”。而大陆妈祖庙也应邀到台湾进行妈祖文化交流。自1994年妈祖文物赴台展出以来,祖国大陆妈祖文化团体赴台交流已达20多次。其中影响最大的有:1997年湄洲妈祖金身巡游台湾,2002年金身直航金门巡安,同年泉州天后宫组团直航赴澎湖交流,2004年湄洲祖庙祭典团赴马祖岛贺诞举祭。

台湾妈祖信众到湄洲妈祖庙谒祖进香,不仅仅是对妈祖女神的朝拜,更是对民族文化、民族情感的认同,体现了两岸同胞“人同根、神同源、文化同脉”的亲缘关系。对于台湾同胞而言,妈祖信仰不仅是他们现实生活的精神慰藉,而且也寄托着他们对故土的眷念与遐思之情。正如台湾知名学者郑志明所言,“对台湾方面而言,到大陆进行谒祖、进香、迎神的意义,不仅只是一般祖庙情结的文化寻根梦而已,同时也加强了信仰仪式的文化传承”。台湾民众的妈祖朝拜热潮,推动了台湾当局进一步解除直航禁令,并最终实现两岸“三通”。妈祖信仰成为维系两岸血肉亲情的纽带和增进两岸民族情感的桥梁。

(二)妈祖文化交流加强了两岸的文化交流。海峡两岸各种形式的妈祖信仰的交流活动,为加强两岸的文化交流、为传播妈祖文化、丰富妈祖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每一届的妈祖文化节活动,不仅举行朝拜妈祖仪式,而且举行民俗文化表演、民间艺术展示、妈祖文物展出、两岸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等活动。在交流活动中,不同地区的妈祖信众会把他们在不同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以及学术研究成果尽情地展示出来。湄洲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八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天津妈祖庙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妈祖文化旅游节”;自1986年莆田举办首次学术研讨会以来,中国大陆先后在莆田、深圳、泉州、厦门、天津、上海等地举办16次研讨会或论坛,而台湾举办过5次,澳门举办过3次,平均每年超过一次。这些妈祖文化活动和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增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充分展示了妈祖信仰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