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区域经济分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1 10:08:08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第1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测度;对策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区域差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现象,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政策体制、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对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水资源、地理结构等环境复杂多样,各区域差别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江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及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也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有力的支持,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交通的发达和沿海的区位优势使得交易效率较高,生产率也得到提高,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大部分处于高原山地及荒漠严寒地带,自然环境非常脆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大大增加外生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严重阻碍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政策体制

从198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从以前的平衡发展转向非平稳发展战略,以提高效率为主。这样,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基础好,地理位置有着优势,资本的边际效率相对较高,国家为了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及总体经济效益,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大幅度向东部倾斜,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众多领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改革步伐缓慢,造成严重的逆德问题及有关的内生交易费用,使得生产效率降低。如改革初期国家实行的“价格双轨制”等,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受到不同程度限制,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其居民的收人水平。所以,国家政策体制对我国区域差异有着十分密切、直接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

一般来讲,国家域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第一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不断降低,且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作为最早获得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受益者,吸引大规模外商和港台华侨投资,产业结构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使得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居民就业情况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中西部地区仍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农业及重机电及家电等为主的制造工业为主,且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受到国家价格体制的影响,加工工业产品价格远远优于资源型工业产品及农产品,造成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拉大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差距。

(四)人力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靠其政策及高收益率的优势,吸引大量的人力资源,全国形成大规模的自发性劳动区际流动现象。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力资源包括大部分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流入东部地区,出现“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入,从数量、质量上都为东部地区经济短期内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是推动其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出无疑在不同程度上减缓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该影响是长远的、深刻的。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

区域经济差异可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距离,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量上的等级水平差异。相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比例,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所采用的指标方面,学者们多采用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GDP、人均GNP、人均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城镇居民总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农业人口消费水平以及人均非农业人口消费水平。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采用测算绝对差异(标准差、极差)和相对差异(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最大最小比)。采用不同的指标,选取不同的地域单元、时间跨度和计算方法,可能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先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的是北京大学的杨开忠教授。他首次在其博士论文中使用变差系数计算1952-198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异,得出省级区域差异大体呈倒“U”型变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的差异大体表现为一种倒“S”型;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变化大体呈递增趋势,总的趋势是顺“U”型变化。后来又使用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和加权离均差系数计算1952-1989年间的人均国民收入,得出沿海与内地经济差异为“V”型或近似“U”型变化和变差系数等来衡量区域收入差距,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1949年以来我国省(市、区)间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大体呈倒“U”型;沿海与内地间、东中部之间以及东西部间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大致呈“S”型;六大区(华北、东北、华中、中南、西南和西北)之间收入差异的变动大致呈“S”型。陈秀山等使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赛尔指标分析了1970-2002年中国区域差异的变化状况,表明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赛尔指数的变动过程总体上比较接近,大体呈“V”型。其他学者也对中国大区单元的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如杨伟民使用1978-1989年人均GNP为首要指数,运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来衡量相对差距,得出全国及地带之间收入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多数大区间收入差距缩小,个别大区间收入差距扩大。刘树成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用标准差来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和基尼系数来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得出新中国40多年来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是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的变化过程不尽相同。

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思路

(一)要素投入论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来源,其流动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进入生产过程,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外区域的资本、人才等要素对于中西部来说特别重要。石书德等在分析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流动和创业活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如何获得充足的劳动要素和使人力资本得到足够的回报,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变得非常重要。在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时,应重点投在教育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领域。人口迁移的确能够减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黄雪琴等在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异常变动后,证实农村人口的异地城市化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彭朝晖、杨开忠认为社会应致力于迁移成本的降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政府应重视公共教育投入,尤其是给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建议作为劳动力输出地的落后地区要重视劳动力输出工作和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出劳动力将先进技术带回本地进行自主创业。

(二)政策调控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指向的传统均衡发展战略、沿海指向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均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许多学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调控将会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魏后凯建议国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要调控好新兴工业区与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建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来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林毅夫等建议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社会经济政策时,要以提高落后地区市场机会和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和第三产业发展。贾庆军借鉴美国调节区域经济差异的财政措施,鼓励充分发挥财政的投融资功能,兼收并蓄,突破发展的“资金瓶颈”;实行区域综合财政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造优良的开发环境;灵活运作财政的转移支付手段,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四)空间一体化

一体化学派认为,空间分割、封锁、差别待遇是制约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空间分工的关键,消除分割、平等待遇、按照分工要求来调整地区结构,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政策。该学派的代表和倡导者杨开忠强调说,空间一体化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政策,因为它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和统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提出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统一的交通基础设施、统一的制度,最终实现统一的专业化分工的城市体系。

四、结束语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内容逐渐丰富,尤其是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对于比较难以量化的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正在尝试使用某种标量技术进行测量。这使得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对于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更加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原由进行分解,也可以沿着新经济地理理论开辟的路线,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来研究和模拟区域经济差异,相信会有很多出其不意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建堂,贺晓东,杨开忠.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06-509.

[2]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32-135.

[3]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61-65.

[4]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5):117-129.

[5]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8):59-61.

[6]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2(1):70-74.

[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8]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区域经济分析第2篇

因地域广大,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早期中国区域差距在八零年代以前,中国以集权统治管理各地方政府,中央拥有全部资源配置及经济利益分配的权利,却无法解决政策同一在不同地方产生不同效果,反而加深地区发展差异增大。在2000年中国大陆人均GDP沿海与内陆相差2283元人民币即可看出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端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地区间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日益显现。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十一五”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问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伴随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却在不断拉大。造成地区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向东部倾斜的国家发展战略、地区发展基础差异、地区资源亲赋不同等,本文主要针对FDI的影响,来研究其对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

二、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国内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于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区域发展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区域差异稍有缩小。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发展理念、战略和政策发生很大变化。“七五”开始实施的促进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宏观区域战略,在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同时,导致东中西地带性差距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急剧扩大。城乡间、区域间和社会各阶层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引起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分析了差异的现状、变动趋势、成因,提出了许多缩小差异的对策和措施。在“十一五”期间,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仍然是一个重要议题。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和机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和类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外商直接投资带来地区增长差异3个核心问题。大量外商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都是基于新古典和新增长理论和分析框架,在地区增长差异的经验分析中按基础设施条件、人均收人、GDP增长率把中国划分为特征明显的地区,国内研究者一般将地区划分为东中西部3个地区,国外学者则分为东部、中部、北部、东北部、西部和西南部6个地区。虽然受到数据的获得途径和选取不同的限制,但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对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具体关系及其长期趋势则相对较少,以下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研究。测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区域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动趋势,以探求其演变的一般规律性。常用来反映总体差异的统计方法有标准差、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集中指数等。本文以人均GDP为指标,运用其加权变异系数来横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度。在测量地区经济差异与FDI之间的关系时用到了协整理论。协整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计量经济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建模理论,它从分析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人手,探求非平稳经济变量间蕴涵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从协整的角度,对各地区人均.GDP、FDI的加权变异系数建立协整方程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长期趋势。

三、实证分析

1.数据的初步处理。本文选取了1987年2a04年的各省人均GDP和FDI,计算出两个指标的加权变异系数,记为G、I。数据来源是中宏统计数据库。但是由于部分省市的数据不全,尤其是、海南等经济异常地区,文章中直接剧除。最终保留了全国26个地区的数据进行研究。

2.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本文运用的软件是EVIEWSS.0版本,其主要优点是增加了自动的赤池检验,解决了以前版本要重复检验问题。各个变t的检验结果如:表l。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GDP和FDI的加权变异系数不平稳,但在1%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平稳,两者都是一阶单整序列,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区域经济分析第3篇

多年来,地区发展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六七十年代,各国学者主要是利用各种统计的方法,分析不同国家国内地区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动趋势,以探求其演变的一般规律性。然而,最近一二十年来,学术界开始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地区差异的构成与来源进行分解,以揭示引起地区差异变动的一些主要因素。当前,学术界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费景汉等人提出的方法,对基尼系数进行分解。目前,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分析农村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异。如张平(1994)和罗泽尔(Rozelle,1994)曾采用这种方法,分析了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的来源。结果发现,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主要是由农村工业化或乡镇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

(2)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产业或部门构成进行分解。例如,马瑟(Mathur,1983)、艾基塔和卢克曼(Akita&Lukman,1995)曾运用这种分解方法,分别考察了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差异的部门构成。最近,魏后凯、刘楷等(1997)人也采用该方法对1952~1995年中国地区收入差异的产业构成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省际人均国民收入差异大约有50%以上是由其工业发展差异引起的。

(3)采用锡尔(Theil)系数和广义熵指数方法,对地区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分解。目前,该方法不仅被用来分析国家之间的收入差异(Levy&Chowdhury,1995),而且也广泛用于考察国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例如,施瓦茨(Schwarze,1996)采用该方法分析了东西德合并对地区收入差异变动的影响;香港学者崔启源(Kai-YuenTsui,1993)则利用1987年的数据,考察了省际差异、省内差异和城乡差异对中国地区总体差异的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魏后凯(1996)发现,中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主要表现为三大地带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自1985年以来,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有64%以上是由东西差异扩大引起的,有28%左右来源于东部地区内省际差异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分解的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差异的扩大,大约有55%是来源于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另有38%左右则是由农村地区内省际收入差异扩大引起的。很明显,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其国内地区差异都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上述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某些因素对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设计一些新的方法,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地区差异形成的影响,将是今后需要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2.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在一国之内,各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是否会出现收敛,或者各地区的收入水平是否会出现趋同呢?对这一问题,各国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逊(Williamson,1956)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到80年代小阿莫斯(AmosJr,1988)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各国学者大都是从地区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地区收入趋同抑或趋异问题。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巴罗和萨拉—艾—马丁(Barro&Sala-I-Martin,1991,1992)在研究美国各州和西欧73个区域人均收入增长的收敛性后得出结论,无论是从部门还是从地区的角度考察,地区收入水平的趋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一趋同过程十分缓慢。典型贫困地区与富裕地区之间人均收入差距每年大约缩小2%,美国和欧洲都是如此。库隆贝和李(Coulombe&Lee,1995)在最近的研究中也发现,自60年代初期以来,加拿大各省人均收入和产出增长都在趋于收敛。地区增长趋于收敛主要得益于区际贸易以及政府间转移支付和税收。迪林—汉森等人(Dilling-Hansen,Petersen&Smith,1994)则运用“追赶”(Catchup)理论分析了丹麦地区收入增长及其收敛性。结果发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丹麦县际人均收入增长也呈现出较强的收敛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收敛主要是由地区产业结构和教育差异的缩小引起的。

陈和弗莱谢尔(Chen&Fleisher,1996)在运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后发现,1978~1993年中国各省人均GDP增长存在着有条件的收敛性。它取决于物质资本分享、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哈佛大学的简,萨克斯和沃纳(Jian,Sachs&Warner,1996)也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省际人均收入增长存在着明显的收敛性。他们把这种收敛归之于中国的开放和市场化改革,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他们看来,经济的自由化将有助于缩小而非扩大地区差距;相反,1978年以前中国实行的旨在缩小地区差距的中央计划却起着相反的效果。然而,采用巴罗等人提出的方法,魏后凯(1997)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在趋于收敛,但其居民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却在趋于发散。对于这种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人均收入增长或差异的逆向变动,魏后凯(1996)曾把它称之为“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为什么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究竟是政府实行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恰好起着相反的效果,还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形成机制作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3.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Brundtland委员会)在其学术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曾广泛地使用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按照Brundtland委员会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之后,一股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热潮”席卷世界各地。

最初,一些学者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城市概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它受着环境、人口、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多种不同的目标。因此,要同时实现城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可持续性是绝不可能的(Knaap,1997)。正因如此,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区分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强可持续性是指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均有所改善。弱可持续性则允许对系统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目标进行取舍,由此可能会对某些部分产生正面影响,而对另一些部分产生负面影响(Nijkamp,Baggen&Knaap,1996)。还有的学者提出,应该区分内部可持续性和外部可持续性。内部可持续性是指大城市内部的可持续发展,而外部可持续性则是指相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它强调空间系统的开放特点(Nijkamp&Opschoor,1994)。由于目前城市环境早已超出了城市本身的地域界线,因而,单纯从城市来讨论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最近,已有一些学者把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结合起来,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化”(SustainableUrbanization)概念。

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卡金斯-史密斯(Drakakis-Smith,1996)认为,“可持续城市化”较“可持续城市”而言,是一个更为有用的概念性工具。这是因为,只有把可持续性放在整个城市化进程的范围内来讨论,才可以较好地认识到城市化与发展两者本身的活力与多样性变化。所谓可持续城市化,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协调好城市增长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维护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可持续性。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2)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3)发展多中心的网络城市。(4)建立可持续的区域城市网络(魏后凯,1997B)。因此在21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建设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特别是多中心的网络城市,建立可持续的区域城市网络,就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4.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厂

从组织结构看,企业一般可分为单一工厂企业和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传统的工业区位理论主要是以单一工厂企业为研究对象。然而,自五六十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地域扩张,特别是跨国企业的迅速发展,多工厂企业不断涌现,有些企业甚至已发展成为全球企业。据联合国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估计,目前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平均拥有8~10个海外子公司,其中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大都在20个以上东道国设有几十家几百家甚至上千家子公司和其他分支机构。面对企业组织机构的急剧变化,传统的工业区理论已显得苍白无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者突破了传统的理论框架,逐步把研究重点转移到多工厂企业的区位选择与空间组织上来,并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著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瓦茨(Watts,1980)的《大工业企业:空间透视》、麦克德莫特和泰勒(Mcdermott&Taylor,1992)的《工业组织与区位》、克拉克(Clarke,1985)的《跨国公司的空间组织》以及马姆伯格(Malmberg,1990)的《外部所有权效果:对联系和分支工厂区位的研究》等。当前,国际学术界对多工厂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工厂企业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以及区位选择所考虑的主要因素。(2)公司总部、地区性总部以及地区办事处的区位选择。(3)R&D活动的国际化及其区位选择。(4)企业内部的区位调整、撤资以及工厂关闭问题。(5)企业内各分支机构之间的空间联系与组织形式。(6)企业外部的空间联系,如转包、国际战略联盟等。近年来,随着集团化和国际化的迅速推进,我国许多企业开始打破了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企、一厂、一地”(即一个企业、一个工厂、一个地区)模式的桎梏,逐步向跨行业、多产品、跨地区甚至跨国界的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迈进。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就必须作出一系列的投资区位决策,如在哪里进行投资,在何处建立新的分支机构,或者购并其他的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能力。在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内部,企业将面临着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资源配置和空间组织问题。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如新的投资机会的出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等,企业为提高效率和竞争能力,往往也需要进行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结构调整和重组,如投资重点和产业区位的转移、撤资和工厂关闭、分支机构的出售及其合并等。然而,受传统体制的限制,过去我国的工业布局研究绝大部分都是从政府或部门规划的角度展开的,即使涉及到企业区位问题,也仅局限在新建项目的厂址选择方面,而很少对多工厂企业的投资区位决策与空间行为进行深入的探讨。因此,如何借鉴现代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与研究方法,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多工厂或多分支机构企业区位与空间组织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将是今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5.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

随着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迅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地位日趋重要,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国际学术界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主要遵循两条路线:一是问卷调查。主要是根据研究项目的目的和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考察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所考虑的区位因子、决策过程以及由谁来决策等方面的问题。例如,采用问卷和典型调查的方法,童(Tong,1978)和黑格(Haigh,1989)曾详细研究了外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战略和工厂区位决策。二是模型研究。主要是采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决定因素。以及政府政策特别是税收和基础设施等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区位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1)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并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变量对国内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的影响。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者采用的变量和模型不同,因而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较大的差异。(2)条件逻辑模型(ConditionalLogitModel)。

一般以企业或外商实际投资额数据进行分析。该模型假定,外国企业在进入某一国家时,将通过考察各地区潜在利润的大小,来确定其新建工厂的厂址。只有或仅当某一地区预期的利润最大化时,外国企业才有可能选择在该地区进行投资。换句话说,外商之所以选择某一地区投资,其充分必要条件是求其利润最大化。目前,学术界主要利用各种条件逻辑模型,来分析区域特性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影响。如翁德里奇等(Ondrich&Wasylenko,1993)采用连锁多项逻辑模型(Nest-edMultinomiallogitModel),对1978~1987年在美国新建的1197个外国制造业工厂的区位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迅速增长,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问题已引起海内外的关注。如台湾学者陈建勋(1994)曾采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市场、劳动成本、配置效率、交通运输、研究与开发等对中国大陆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美国佐治亚大学龚(Gong,1995)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1980~1989年中国城市外商投资的空间形式及其决定因素;贺灿飞和陈颖(1997)则利用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有许多问题如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的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税收和基础设施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中国的国际管理和控制中心等,至今仍是空白。这些都需要我们今后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研究。

6.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

从广义的角度看,宏观经济政策不仅包括财政和金融政策,而且也包括收入分配和就业等方面的政策。这些政策虽然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区制定的,但它的实施对各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或者政策效果是有所不同的。这种地区差别性的政策效果,在国外一般称之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Blake,1995)。目前,国外学者对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财政政策的区域效应。重点是考察财政不平衡、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政府间转移支付以及税收的区域影响。

(2)金融政策的区域效应。主要分析金融政策对区域经济所产生的直接利率效果、汇率效果、收入效果和资产价格效果等。

(3)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协调。主要考察产业政策的区域层面以及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相互作用(Bell&Lande,1982;Markusen,1994)。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以及各种区域问题的出现,国内学术界对区域政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相比之下,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学术界对区域政策内涵的理解几乎包罗万象,往往把中央区域政策、地方经济政策以及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混为一谈。从国外的经验看,区域政策一般是指中央政府针对特定地区所采取的政策,如经济特区和开发区政策、贫困地区开发政策、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一般需要借助于财政和金融等宏观政策手段,同时也需要地方经济政策的积极配合。因此,科学地区分区域政策和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这是十分必要的。对于我国宏观政策的区域效应,当前有许多问题都值得作深入研究。如国家制定的利率、汇率、工资、税收和价格管制政策,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何正确衡量和评价这种区域影响?前些年,学术界曾对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国民收入的转移争论不休。沿海一些学者往往强调政府间财政收入由东向西的转移;而西部一些学者则强调现行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导致西部地区创造的价值大量转移到东部地区。然而,如果我们综合考虑到转移支付、价格、投资、政府消费(包括工资)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影响,也许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此外,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问题虽然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二者协调的机制和途径,仍需要进一步作系统的深入研究。

7.跨区域产业重组与改造地区

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学界致力于探索的一个核心问题。由于受传统体制的束缚,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部门总是试图或设想单纯通过计划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塑造一个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从“七五”到“八五”计划,再到“九五”计划,虽然国家再三强调各地区要发挥优势、合理分工,建立各具特色的地区产业结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各地重复引进、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市场需求的波动和信息的不完全性,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生产能力过剩和重复建设现象。适度的重复建设将有助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助于企业调整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但过度的重复建设也不可避免会产生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各种短缺资源的严重浪费。

区域经济分析第4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云南省

一、引言

云南省有着自己的历史、文明、传统和生产方式,这些因素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和生活,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不仅能够为一个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因此,将传统文化因素纳入经济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文化模式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影响机制。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区域社会对生活与发展方式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能够与当地文化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当地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技术支持上,还是在组织系统、技术系统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技术系统是所有产业都要具备的,如果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该区域的文化不能够协调统一,该区域的人就无法更好的摒弃原有的模式而去接受和适应它。文化模式下的技术系统不仅是特指的生产工具,更是生产工艺,即使人们使用的工具改变了,工艺还是会继续延续下来。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要与文化水平保持一致,本土文化正式这一环节的内在基础。区域文化对于本地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间接和广泛的影响。文化对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影响都是直接性的,但是对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本文借助经济分析工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将正式制度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区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域的社会群体意愿、利益等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和环境,能够起到调节社会关系和支配行为的作用。当今占主体地位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有助于促进生产,但同时也遇到了自然与人类对立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结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道德、不健康的观念也影响着正常的消费途径。只有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正常健康的致富手段才能够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3)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模式也由功能性消费向审美性消费转变。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多的代表了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产品的设计、包装到产品营销,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因素形成了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加,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因此,可以使区域文化和经济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的影响

(1)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选择的影响。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约束主体福利的基础上的,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前者是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例如法律规章等,后者是源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二者都对人的行为有着规范作用。格雷夫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热那亚人和马格里布人的两种社会价值体系决定了不同的制度路径。热那亚人建立了能够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圆形的制度,主要是由无限连带责任、提货单制度、永久合伙性质、保险制度等形成的,同时建立了有效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同的文化价值能够形成不同的正式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正式制度体系。

(2)区域文化对地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一种制度形成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变迁是制度创立之后被打破,被新的制度替代的方式。正式制度的变迁也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如同初始制度安排一样,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一种诱致性、强制性变迁,不同于正式制度的变迁,这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变迁速度都赶不上正式制度,所以前者延长了地区制度变迁、阻碍了制度创新。

(3)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实施的影响。意识形态能够提高人们遵循制度的自觉性,减少了制度安排服务费用成本,大大减少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易于执行,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则难以执行,前者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则相冲突。正式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执行和正式制度变迁,正式制度会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所以本文用正式制度代表区域文化程度。

综上所述,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制度的选择、执行和变迁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当正式制度和文化一致时,就能够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但相冲突时,就会阻碍制度的发展变迁。所以当文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绩效,不一致时阻碍制度的执行而影响经济发展,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三、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1.模型与假设

为了研究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假设二: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正式制度安排可能是从外引进的新制度,也可能是从初始制度演化而来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因此我们把制度定义为区域文化的函数:

LNY=LNA+aLNK+bLNL+cLNI

其中Y表示经济发展程度,A表示技术进步,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I表示正式制度安排。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云南省2010年的数据,区域文化程度采用经济性观念、经营性观念和制度性观念三个一级指标来衡量,这三个一级指标下含有17个二级指标,以此来判断云南省的文化程度,如果得分高,则说明该地区的文化程度高,反之较低。正式制度主要通过非国有化率(FGYH)、市场化程度(SCH)、分配格局变化程度(FPGJ)和对外开放程度(DWKF)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本文选择的计量软件是EVIEW5.0。

3.回归分析

可以看到,调整后的R方为0.883047,F值为227.5141,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成立,即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有所影响。主要是因为正式制度的执行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后者能够有效的提高前者的执行效率,但是当二者有冲突的时候,后者就会阻碍前者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优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的,地区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差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非正式制度会影响正式制度的变迁进程,有引导作用。所以,区域文化是通过对正式制度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云南省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见表2)。

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方为0.781643,因此模型拟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受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文化的影响,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正式制度能够减低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过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构成一种固定模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降低行为的不稳定性;其次,正式制度能够节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减少人们行为选择的信息成本,降低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最后,正式制度能够促进形成一种激励结构,使个人与社会收益达成一致,有效的统一人们的权利和责任。

四、结论

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今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随着经济学和文化变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者的关系也不断的被验证。本文利用云南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这样的结论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除了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改变传统落后的文化观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创建一种先进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竞争力。文化是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度的创新和减低制度的实施成本有赖于该地区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云南是传统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统陈旧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这也是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

第三,文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之一,我国还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封建社会思想较为严重,文化观念落后,而东部地区则较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理念。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文化,创建先进的文化,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7-89.

[2]游细斌,魏清泉,汤放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路径探析[J].热带地理,2008,28(2):139-143.

区域经济分析第5篇

(一)区域要素共生互动的理论分析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区域是有等级不同的行政单元组成的系统。以行政单元为界,区域发展过程中表现为区域内部性和区域外部性。区域内部性是由区域单元内部的各种经济要素在聚合整合效应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区域内部的诸要素通过优势互补或消解矛盾,通过相互作用而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表现出强大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区域的外部性是区域之间在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状态。区域外部性表现为两个方向: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正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对其他区域产生的促进作用,负外部性是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区域形成的阻碍作用。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矛盾,为了赢得较高的区域经济增长力,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区域内部性。在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区域间的不合作问题。在由于区域间竞争而削弱了合作的时候,区域间的整合协同效应就会被削弱。所以区域内部性与外部性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正外部性能够很好地促进区域内部性,在区域经济实力提升之后,也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水平。在区域经济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与内部性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外部性转化为内部性和内部性转化为外部性的过程中,外部性和内部性所发挥的主导作用的程度是有差别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是区域的外部性对内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内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优于区域内部性的外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外向区域内渗透和推进,在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上改造那些相对落后的区域内部性,使得区域内部性的总体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区域内部的整体实力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的素质得到提升,区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区域内部性外部化是区域的内部性对外部性的影响居于主导作用而使区域外部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即某些优于区域外部性的内部性因素总是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使得区域外部性的总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由此推动了外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如图3所示,图中存在三个区域:区域A、区域B和区域C。区域的内外是相对的,对于区域A而言,“区域B+区域C”是区域A的区域外,而对于区域B而言,“区域A+区域C”是区域B的区域外,区域C的区域外是“区域A+区域B”。如果以区域A为着眼点,这时“区域B+区域C”与区域A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处于大背景下的“区域B+区域C”将小区域A同化,这是“大环境影响小环境的”情况,如果“区域B+区域C”相对落后,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区域A被同化后变得落后,如果“区域B+区域C”是相对发达的区域,外部性内部化会使得被同化后的区域A变得更好。仍然以区域A为着眼点,内部性外部化就是区域A对“区域B+区域C”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的情况,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区域,这时候区域A相对于“区域B+区域C”发展状况更好,内部性外部化之后,会使得更大的范围发展状况变好,区域A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提领作用,作为“小环境”的区域A就会成为“大环境”“区域B+区域C”的经济增长核。如果区域A是相对较差的区域,内部性外部化就会使得“区域B+区域C”变得更差。外部性和内部性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实力较强的一方影响实力较弱的一方,在相互影响过程中,实力较弱的一方被实力较强的一方所同化。在外部性相对于整个区域而言是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的时候,区域的整体实力就会得以提升。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培养能够提升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给整个区域施加正外部性的增长核,以此拉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大城市或者港口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扮演着施加正外部性的重要作用。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层面看,大城市、港口等都成为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焦点。区域内与区域间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一般不能自发进行,而是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有秩序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理顺区域内与区域外以及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之间相互合作的愿望更大,区域内的每个子区域都会在这样的合作中受益,彼此都会为对方和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区域合作经济效益的来源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能够从对方那里找到自己的发展条件,每一方依托对方为自己提供的条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将对方施加给自己的外部性转化为自己的内部性,并且将自己的内部性施加到对方区域,并融合到受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去。在区域内部性、区域外部性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区域之间逐渐走向融合。每个区域都会收到在单区域独立发展或者单要素单独发展过程中不能得到的收益。聚集经济最重要的效果就是促进成本节约。生产要素聚集可以通过借力发展实现成本节约从而发挥聚集经济效应,聚集效应越强,区域就越能表现出较强的经济竞争力。一是资源得到共享。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各经济主体在单独发展的时候需要单独建设的很多设施诸如公路、影院、商店、学校、医院等,都可以专业化运行,这些资源就会由单个经济主体发展情况下的私有资源转变为公共资源,借助公共力量可以构建诸如此类的公共基础设施。经济主体的运营成本当然就会降低。资源共享使得每个经济主体的边际成本都相应降低,从而提高各自的边际收益。二是实现合作双赢。区域内更多的资源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间沟通的成本降低,合作的可能性增加。在合作过程中,合作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合作伙伴成为产业链条中前向一体化或者后向一体化的环节,聚集效应会让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专业化,产业链条也会因此延伸得更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生产要素的价值循环速度更高,经济体得到谋求收益的可能性增加。三是交易费用降低。生产要素、经济主体聚集在一起,由于彼此之间相互支撑,往来频繁,所以彼此的合作愿望增强,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诚信水平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提高。聚集经济能够实现交易费用内部化,让谋求合作的双方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预期经济收益水平。四是降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相对于分散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输成本。分散发展状况下的远距离运输可以转变为门对门运输,聚集在一起的经济主体很多都成为上下游企业关系,可以近距离地实现价值替换和物质循环。交通成本节约,不但能够节约费用而且能够节约时间,使得经济主体盈利的可能性增加。五是劳动力资源充分。聚集经济由于能够创造更多的盈利机会和就业机会,于是可以充分吸纳劳动力资源。这也会使资方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增强,以便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够把握住更多更优秀的劳动力资源。在聚集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劳动力市场处于卖方优势,就会更加强化资方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的待遇,聚集经济使得劳资双方都能够受益。

二、环渤海临港地区港口与腹地的互动机制分析

(一)港口与腹地间经济的四个阶段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也是不断发展的,不同级别的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同一港口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对腹地的影响力也是有差别的。图4表示了某个港口在成长的不同时期对腹地之间的关系。图中的曲线展示了港口经历了发生、成长、成熟、融合等四个发展时期。在发生时期,港口的实力很小,港口成长需要依托对港口的支撑,这时候港口需要将来自腹地经济的外部性同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使自己的成长力逐渐增强,港口需要不断创新和从腹地汲取营养才能够不断壮大。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表现港口(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在发生阶段,来自腹地的影响力远远高于港口对腹地的影响力,港口不断成长壮大。在成长期,港口的规模有大幅提升,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也变大,影响区域也在变大,但是腹地对港口的影响力还是相对较大,港口要通过将来自腹地的外部力不断同化为自身的成长力,使自身规模不断增长。在成熟期,港口的规模已经很大,对腹地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这时候港口对腹地的经济影响力已经超过腹地对港口的影响,港口的影响力已经能够涵盖腹地的大部分面积,腹地在港口的影响下,经济结构和城市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腹地经济实力开始得到整体提升。融合阶段是港口与腹地关系的高级发展阶段,这时候腹地已经被来自港口的外部经济影响力所同化。港口与腹地进入一体化发展时期。正是因为港口对腹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因此港口才有发展的必要。港口在创达成熟以后,将腹地与国际市场连接起来,港口功能越全、规模越大,就越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所以从区域经济关系方面看,港口虽然只是一个点,实际上港口所连接的空间远比受其影响的腹地面积要大得多。熟悉港口发展的阶段理论,就能够合理把握港口所处的阶段,为其设计合理的腹地以及构架港口与腹地的恰当关系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港口对腹地的影响环渤海地区依托广阔的腹地和港口,将内地与国际紧密联系起来,港口是拉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利用港口这个优势,就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所以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渤海附近的经济发展问题,还应该是依托环渤海地区,拉动辽宁、山东、河北、北京、天津、山西等四省两市发展的问题,环渤海是华北经济的增长点。环渤海地区包括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同时还包括了沈阳、大连、济南、青岛等副省级城市,依托渤海湾形成了密集的城市群。渤海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形成环形辐射影响,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得到推进,由沿海地区到内地的辐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圈层:东北地区依托大连港形成环状辐射响,渤海湾形成对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山东地区依托青岛港形成辐射影响,渤海湾形成对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华北腹地是环渤海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依托渤海湾内的港口首先形成了环渤海临港核心地区,唐山是直接受益者,这是渤海湾向西形成辐射的第一环,以第一环为核心影响天津、沧州、秦皇岛,形成渤海湾影响域的第二环,第三环为北京、保定、石家庄以及承德地区,使得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笼罩在渤海临港经济的影响中,环渤海经济区向西影响的地区不仅包括以上三个环,依托前文述及的三个层次,还向更加深远的冀南、冀西、冀北以及山西等地区施加影响,这样就构成了环渤海临港经济区向西辐射的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中包括了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并且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保定、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廊坊等11个中等城市,这是形成华北城市群的主要方面。港口与内地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虽然随着空间距离延长,临港的经济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临港地区的经济辐射面却在不断加强。在这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中,来自港口的经济影响力就是腹地经济的外部性,这种外部性与内地的生产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后,外部性得以内部化,这种内部化的过程就是使得内地经济整体实力得到提升的过程。在这种相互影响中,外部性为内地经济发展注入发展水平得以提高的因子,内地经济在将港口经济影响力这种外部性得以内部化之后,又会对沿海地区形成较好的回波效应。环渤海临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三)腹地对港口的影响腹地对港口的影响主要通过丰富的资源为港口提供发展支撑。每个港口都有其主要的服务腹地。秦皇岛港和京唐港省内腹地为秦皇岛、唐山、张家口、承德、廊坊五市,省外腹地为北京、内蒙古、晋西北、辽南等地区。该区域的主要产业为煤炭、钢铁、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食品,这些行业在全国的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该区域拥有很多全国知名企业,例如唐钢、燕化、三友集团、冀东水泥等。便利的港口条件与丰富的内地资源之间形成良好的依存互动关系,该区域依托资源优势能够很好地发展精细化工、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电子信息、铝材加工、新型建材、天然气利用等产业。多样化的产业与便捷的港口紧密衔接在一起,使腹地能够形成“和而不同”的多个产业链条,产品借助港口进入国际大市场参与国际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循环。河北省港口已完成的总吞吐量中,东北地区、山西省、内蒙古和北京等省外区域的石油、煤炭、粮食和铁矿石就占到了90%。将以环渤海港口为中心的经济腹地的第三圈层和第四圈层乃至更广阔的地区纳入到环渤海经济区范围内,需要腹地和港口之间能够相互依托,彼此为对方提供条件,这样才能够很好地将对方的外部性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核心区域与腹地区域共同得到发展。第三圈和第四圈成为环渤海腹地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便捷高效的物流能力、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准确快速地集散功能。以环渤海地区的交通为例,这里通过京津交通枢纽形成了向北、向西、向南的交通网络(如图5),对腹地内的广大地区形成经济辐射。依托京津冀鲁辽等邻近环渤海区域可以对更加广泛的晋蒙豫等地区形成经济辐射,环渤海的影响面更宽,环渤海地区成为沟通东北、华北、华中、西北地区的中介。除了方便的交通网络外,该地区在贸易网络、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分布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以沿海港口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贸易方面,该区域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贸易网络体系,为商业贸易和物流创建了发展平台,尤其是相对完备的物流体系,已经将区域腹地紧密地连接在了一起。在产业结构方面,前文述及,该区域产业结构齐全,能够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撑,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石油、机械等行业增加值居全国前10位。随着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聚集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化,产业间的协同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该区域的贸工农一体化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城市建设方面,该区域已经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延伸部分,随着区域经济合作密切程度增强,环渤海地区会使得京津冀城市体系结构进一步完善。在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开始,向北经过邢台、石家庄、保定一直到京津、唐山、秦皇岛的环状城市链(如图6)。

三、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港口之间的合作环渤海地区有很多港口,在众多港口服务同一腹地的时候,港口之间不免会存在竞争问题。有效的竞争机制一方面能够促进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过度竞争也会让港口之间由于相互牵制而形成内耗。如果港口业务出现趋同问题,港口在过度竞争中由于不能获得正常利润就会影响正常经营。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机制角度看,港口与腹地之间相互支撑,只有港口对腹地的拉动力这个外部性被腹地同化转化为腹地的内部性,并且腹地对港口的资源支撑这个外部性不被港口同化并转化为自身的内部性之后,港口与腹地之间才能够相互依托发展。

(二)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并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业是由多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服务行业,所以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主要形式和标志。环渤海地区交通网络相对比较完善,港口、特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密度较高,这里具备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具备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基本条件。港口将这几种运输方式连接在了一起,并且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连接在一起。促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要突出该区域的港口功能,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以临港地区为基础,逐渐向腹地扩展,在整个区域内建立起依托大中城市为节点和以主要交通干线为脉络的环渤海经济体系,加快临港地区的工业园建设,强化港口地区的产业集聚凝聚力。通过产业集群建设,逐渐发展其沿海经济链与腹地城市之间形成有力的依存互动关系,让港口物流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层次。

区域经济分析第6篇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区域间的经济联系逐渐增多。经济联系的增多产生巨大的物流需求。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对区域物流和区域经历的发展有些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

1、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大型城市为中心,并按照一定的地理区域对物流范围进行明确的划分,在物流能够运送的范围内,利用海、陆、空运的手段实现物资有效的流动,并实现与周围城市的物流运输的有效衔接。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范围内,物流厂家具有完整的物流体系,例如:物流的运输、货物存储、物料装卸及搬运、对物流产品进行包装和实现物流分配。这种完整的物流工序的有机结合,并结合当地的经济基础,以及经济特色和产品类型,利用网上物流的方式推动区域化经济的发展,实现区域资金的高效流动,对当地人员的工作也增加了一层潜在的保障。

2、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推动区域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科学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崛起使人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实现网上购物,人们网上购物的盛行促进了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21世纪,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都开始建设物流点和存储仓库,并利用周边城市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物流的快速运输,于是,出现了全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物流运输体系,并对传统的物流运输的运输量小、运输速度缓慢的缺点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实现了物流产业的升级。同样,物流产业的升级推进了相关产业的进步,对于区域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积极的影响。

3、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企业竞争力

在区域物流中,一般的大型城市都会建立自己的物流仓库,在物流材料充裕时,人们通过物联网购买的产品会从仓库中发货,但是面对物品匮乏,例如双十一人们疯狂购物时,区域仓库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物流厂家有时会通过购买当地厂家的产品再进行物流包装、分配,于是,在这种形式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而提高当地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吸收投资的资金,大资本家资金的融入,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当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1、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更加便捷的购买异地的产品。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物流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今,我国很多区域以发展物流业为主,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极大的刺激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同时,人们可以从异地利用互联网方式购买当地稀缺的产品,这种新的购买方式逐渐变得大众化,进一步增加了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的开放性推动了区域物流的发展

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市场,并在最近数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中国庞大的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鼓励引进外资,加大对外开放的政策,用优惠的政策吸引外国资本家前来投资建厂,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对于中国经济进行宏观的调控,进一步解放市场,并鼓励区域经济的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于是,物流产业在经济和互联网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并获取的快速的发展。在经济更加开放的今天,中国很多城市都纷纷建立了物流运输点,促进了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3、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利于区域物流的发展

在市场中,商家的目的是利润最大化。商家为了实现最大化的利润,往往通过一些营销手段,通过降低自身产品的价格,增加销售的数量。销售产品数量的增加,极大的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另外,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成本,往往通过购买原材料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在其原材料采购的过程中,潜在地推动了物流的运输,因此,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区域经济对物流需求的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需求有直接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当地人们的购买力,区域经济的发展会增加人们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其次,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相关物流产业的建设,在市场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会降低自身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另外区域经济水平的高低对于运输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其运输条件极为便利,运输类型也相应较多,能够更大的满足人们对产品数量的需求。

2、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对物流需求产生影响

经济区域内部结构是指各个区域经济之间有机的联系和内在关系的总和。区域经济结构是根据自身地理环境、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合理利用资源条件、结合区域发展特色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产业体系。区域经济结构要根据自身经济水平而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区域的经济发展重点出现了转变。例如,服务业的发展使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餐饮、物流等服务行业。人们的物流需求也会随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一定变化。

3、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对物流需求产生影响

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物流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生产呈现出开放性的方向,向全国甚至全球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分工的特点。社会生产的区域分工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引起区域间的商品、半成品及商品要素大量交换。这就使企业产生了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区域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规模较小

当今社会,物流产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在大中型城市中已经颇具规模,但是在中小型城市中,物流产业发展时期较短,并且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操作人员专业化程度较低,中小型城市经济不能支撑起规模庞大的物流产业。在二三线城市中,很多物流产业仍然是以陆运为主,这种高价的运输方式制约着物流产业的扩张。同时,规模化较小的物流服务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物流效率低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高校还没来得及培养出相关的人才,于是在物流管理上,相关的管理者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在对物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操作人员一般都是短期民工而不是熟练掌握物流运输的专业人员,在熟练度上没法和专业的操作人员相媲美,并在物流服务时难免出现一些操作失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物流运输的效率。

(三) 物流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代的物流产业多为粗犷型的发展方式,缺乏完整的物流管理体制,也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这样会造成人员操作缺乏针对性,管理者管理水平的低下也会严重影响着物流服务的质量。同时,物流管理机制不同于别的企业,它涉及的范围极广,其中包括运输、安检、税务、商务甚至海关等重要部门。物流管理和决策者在制定管理机制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相关部门对其体制的影响,管理机制在监督和实施过程中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很难制定相关的管理体制,因此,在物流服务中出现了管理体制不完善的现象。

三、促进物流发展的策略

(一)政府方面

国家政策是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其规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物流服务的行为并引导物流产业向着良性发展。当今,物流行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急需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完善物流行业的运营体制,并推进我国物流行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另外,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是同时要注重高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我国物流面临着粗犷式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对其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通过人才的培养或国外先进人才的引进,弥补我国物流产业的不足。

(二)企业方面

1、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物流信息管理的中枢神经,渗透在物流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信息系统的合理使用能够使物流行业快速的交流信息,并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准确快捷的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查询服务,并减少自身成本。物流信息的建设包括对订单的管理和对仓库的信息管理。在对订单的管理中,可以与其他企业分享及时信息,建立统一的信息合作平台,在减少自身成本时,并及时准确的为消费者反馈信息。仓库信息系统是指利用编码等先进技术对其仓库存储进行相应的管理,取代传统的人工计数的管理方式,大大减少管理成本。

2、完善物流管理机制

企业应积极完善物流管理机制,强化物流管理的系统性、目的性和全面性。首先,企业应加强业务绩效管理。物流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存储、运输和配送等内容。因此,绩效管理应将企业的主要业务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统一的业务指标,提高业务服务质量;其次,企业应加强财务绩效管理。物流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得经济利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围绕经济利益展开。因此,企业要加强啊财务绩效管理,完善财务绩效指标,使物流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包含企业资金周转率、赋税成本率、净利润率等,确保企业经济利益的获得。

四、小结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物流需求从而促进区域物流的发展。而区域物流是区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物流发展仍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文章从政府支持和企业管理两方面探索了区域物流发展的策略,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志新,杨巧红,王林伶.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宁夏为例[J].开发研究,2013(02).

[2]郭艳,于兆宇.江西区域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协同发展[J].企业经济,2012(11).

[3]赵立波.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2(10).

区域经济分析第7篇

一、我国各区域之间产业优势比较:

东部地区的优势产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工业、精密仪器以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轻纺工业等。这些产业明显体现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源及技术、劳动力与资本优势,并且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与较长的产业链,各行业的技术现代化水平较高。

中部地区的优势产业:机械制造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以及煤化、盐化、磷化为主的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优势,也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但是成长性不高,面临比如发展空间有限、设备老化、附加值不高等发展困难。

西部地区则主要集中于资源相关的产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天然气开采、旅游业、畜牧产品,这些产业均为资源型,耗能高、产量大、附加值低,没有形成产业链,多为原材料与初级产品。

东北地区:所谓老工业基地,主要是指在新中国成立前以及20世纪50、60年代(部分为70年代)形成的,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生产规模大、历史上曾对我国经济起到很大作用、做出很大贡献,但现在却表现出产业结构老化、产品不适应市场、技术落后、体制陈旧、产业竞争力下降、陷入整体困境的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原油产量和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商品粮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其中重型卡车产量占全国的1/2,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钢产量占全国的1/8,重型装备制造业,军用飞机、核潜艇等重要的军品生产任务均在东北。

我国各区域之间的综合比较单位:(万人)

地区

人口

矿产资源人均GDP

就业

人数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

(%)

丰富相对

丰富贫乏相对贫乏排名小学初中高中大

东部

沿海

地区北京1375-是--2629.08.240.931.118.0

上海1640--是-1692.413.342.928.111.6

江苏7304--是-63565.429.441.113.22.6

浙江4593--是-42772.037.736.811.23.2

海南756---是16339.727.643.015.93.2

福建3410--是-91677.842.230.311.73.8

山东8997-是--74671.631.439.710.32.1

广东8523--是-53962.935.739.814.95.1

西部

地区重庆3051是--211624.046.131.18.02.3

四川8235是---264414.642.631.69.12.5

贵州3525-是-312068.242.923.76.62.8

云南4236是---292322.546.524.46.51.6

262---是24124.642.12.60.50.5

陕西3536-是--201784.631.437.814.43.8

甘肃2512是---301187.232.130.611.32.1

青海482是---18240.325.920.37.72.7

宁夏548是---25278.026.132.512.24.4

新疆1846是---13685.436.131.614.77.8

内蒙2332是---101013.231.636.214.24.8

广西4385---是272543.443.336.78.21.2

中部

地区湖南6327-是--233438.839.539.012.02.4

湖北5951-是--192452.533.836.813.74.6

安徽5900-是--283389.736.337.48.12.3

河南9124-是--175516.629.347.511.11.9

江西4040--是-221933.143.235.710.92.4

山西3247是---151412.929.546.014.34.6

东北

地区黑龙江3642---是121631.029.143.715.76.6

辽宁4182是---81833.431.636.214.24.8

吉林2680-是--141057.232.038.819.76.1

其它

地区天津984---是3410.521.840.723.710.3

河北6668-是--113379.630.943.813.72.8

资料来源:根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有关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证明,在现代经济中,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要素中,物资因素对经济差异的影响力度为30%,其余的70%影响主要是来源于结构因素和知识因素。如上图表中存在的差异,说明了东、中西部地区要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把矿产资源和人力、技术和资本资源有效结合,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二、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一是地区发展途径不同。或许与传统有关,但是更主要的是与后来采取的政策有关,整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从一开始就不相同,不相同的路径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特别是建国以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事实上并没有在全国均等贯彻。比如东北地区、上海地区,计划经济在那里真正落实了,但是,像浙江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全面地落实。[2]

二是,立足于中央的发展战略的推进策略。大的战略最早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然后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兴,现在是中部地区的崛起。从中央角度只要说要优先发展什么,就一定会对一些地区有优惠,对另外一些地区没有优惠,这样,没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就会采取要素流动,到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去。因此,每个地区事实上执行的政策是不一样的,而且,由于中国行政势力的特殊性,就造成了地区之间差异的存在。因此,各个地区就出现了为争取中央倾斜,不去致力于建设稳定的统一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在中央“跑”项目。

三是,人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差异。例如上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人均GDP,还是从受教育程度来说,东部沿海地区都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三、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前面。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二)对于西部地区:继续实施努力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大项目支持;大力推进西部地区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着力支持重点地带、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确保青藏铁路、三峡三期工程等一批重点工程建成投产,新开工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抓紧研究制定后续相关政策。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风沙源和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支持发展优势产业和建设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西部地区对外经济发展。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根据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各地不同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与地域情况,选定各自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带动自发形成的方式,结合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工业园区的调整、老工业区的搬迁、招商引资等方式,围绕主导产业,将一些相同、相关与相近的企业逐步集中到某一特定区域内,加以一定的政策扶持,快速培育与发展出一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如沈阳原有金杯客车厂与中华轿车厂,加之新进入的宝马轿车厂,具备了发展汽车制造业集群的良好基础;大连拥有大连新船重工、造船重工和渤海造船三家造船企业,具备发展成为船舶制造业集群的基础;鞍钢、本钢、抚钢以及为民营企业西洋集团公司所收购的沈钢、海城钢铁厂,具备发展钢铁制造业集群的良好条件。[3]

(四)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充分发挥中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因此,无论从中部地区所具备的优势、发展潜力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趋势看,只要中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加强了,就能集东、西部长处和优势于一身,可以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既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广阔的需求市场,又可以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一是,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中部六省合作。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作为我国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必须要求中部六省加强合作联动。只有中部六省建立有效的合作联动机制,才能对促进崛起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协调解决,中部地区才能形成整体合力。要形成中部地区联动的理念,如,“协作、互利、共赢”。要对联动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规划,就内容来说,可涉及体制改革与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与协作、资源整合、市场开放、文化建设等;就方式来说,可采取大范围与小规模相结合、高规格与多层次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政府引导与民间促进相结合的办法等,以及其他方式来组织实现合作联动。通过合作联动,使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更好发挥,能量得到释放。

此外,加快融入东部地区发展进程,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崛起的助动力。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并充满活力,赢得世界范围的广泛赞誉。因此,国际资本看好中国,推动了向中国特别是向东部转移优良资产的进程。中部地区要利用这一好的机遇和条件,全面实现两大地带的全面对接,包括区域联合对接、产业转移对接和发展环境对接。搞好这种对接不失为东部带动中部地区加速发展的一条捷径。当前,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对接方面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势头,有的向京津唐地区对接,有的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接,这些举措,为中部地区近几年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今后,仍要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中部地区发展创造新的机遇和动力。

总之: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在发展目标上是不一样的,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区域经济战略,主要是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梯度”开发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区域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方式不断创新,逐步由传统的政府主导下的“对口支援”转向市场体系下的多元化。进一步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尽快走出城镇化发展的滞后期,促进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的发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人与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以及“代际公平”原则。

作者单位: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财政部科研所

参考资料:

1、梁积江《民族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思考》p118,p106.

2、胡鞍钢《我国知识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区域经济分析第8篇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泰尔指数

一、研究区域的划分

在我国的最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几乎横贯国土东西。为了便于研究,人们习惯上将整个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从行政区划的角度进一步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三大区域。其中,蒙东指的是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则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由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三个盟市组成。

二、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分析

(一)泰尔指数分解方法

为了对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本文采用了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T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泰尔指数,i表示按照某种特征划分的组数,Ni表示第i组的人口在所研究总体的人口中的比重,Wi是第i组的收入在所研究总体的收入中的比重。

其中,Ti是未加权的组内的泰尔指数,ni是第i组人口,nij是第i组中第j区(或县)的人口,wi是第i组的收入,wij是第i组中第j区(或县)的收入,Ni×Ti是加权组内泰尔指数。

类似地,如果以收入作为权重,则有

T=wi×log(wiNi)+wi×Ti

=组间差距+组内差距

其中,

(二)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的泰尔指数测度

1.泰尔指数

从2003到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差异基本呈不断增长趋势。从以收入为权重的泰尔指数来看,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泰尔指数为0.038850,到2012年时已经增加到0.290494,2012年的经济差异是2003年的7.5倍,年均增长速度为22.28%,而同期内蒙古自治区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1.96%,这说明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增长迅速。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5年、2007年和2008年泰尔指数的上升很快,分别比上年增长0.0403、0.0421和0.0406。从泰尔指数的构成上看,这主要是由组内经济差异的变化造成的,而2010年组内的经济差异变化较小,这说明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GDP在区域之间进行了重新分配。从以人口为权重的泰尔指数来看,其增长趋势并不像以收入为权重的泰尔指数的变化趋势那样显著,从2003到2009年,在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同时,2004年略有下降,而从2009年开始,区域经济差异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2.以收入为权数的组内泰尔指数和以人口为权数的组内泰尔指数

在以收入为权数的组内泰尔指数中,总体来说2003到2012年蒙东的经济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最大,蒙中、蒙西次之。从2004年开始蒙东地区的组内泰尔指数一直持续上升,并从2006年开始位于三大区域之首。而蒙中和蒙西地区的泰尔指数相对比较平稳且接近。

在以人口为权数的组内泰尔指数中,我们发现蒙中的内部差异在三大区域中是最大的,蒙东次之,蒙西最小。蒙中地区和蒙东、蒙西两个地区的经济差异从2004年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分离趋势,而蒙东和蒙西的经济差异从2004年开始反而出现比较明显的接近趋势,但是除个别年份外,三地各自内部差距均随时间增长而增长,只是各自的增长速度不一样。蒙东、蒙中、蒙西十年中的泰尔指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7.48%、9.86%、10.10%。蒙东的增长速度最小,蒙中和蒙西地区的增长速度接近。

无论是以人口为权数还是以收入为权数,我们都可以发现2004年蒙东的泰尔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同期蒙中和蒙西则出现了小幅度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2004年蒙东内部各地市的GDP变化幅度相对于其他两个区域内部地市要小。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泰尔指数的分解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异实际上是由各个组内经济差异造成的。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制订相关的经济政策。

针对组内差距较大的现实,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盟市经济。呼包鄂金三角可以凭借中心首府城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开发区、金融商贸物流业,同时利用鄂尔多斯和临近的乌海等地的媒体资源深化煤电产业的发展,并在煤炭重化工领域不断创新。而蒙东地区则要继续将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作为适合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将其做强做大,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在主要考虑发达地区情况的同时,也要给予各区域内部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市更多的关注,也需要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一个相互促进,以富帮贫,以富扶贫的良好政策环境。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距逐年增速增长的趋势是内蒙古必须要重视的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允许差距的存在,但是我们不希望经济差距过大。内蒙古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农牧业人口比重较大,经济差距的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城区和牧区之间的差距扩大,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农牧区和农牧民倾斜,尤其要带动农牧民比较多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同时,为了缩小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差距,内蒙古从根本上改善落后局面,发展教育,振兴科技,积极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要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为各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分析第9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57-02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既是物流与综合交通的枢纽中心,也是能源原材料、全国重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主体是河南省的18个地市,以及河南省周边其5省共12个区地市。占地面积达28.9万平方千米,有效连接了我国南北部与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因此,其经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四项原则,以及未来网络化、放射状的空间开发格局。然而,在《指导意见》开展的过程中,受区域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与经济结构等差异的影响,各经济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平衡程度不同,致使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协调。由此,通过何种方式,实现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

一、发展现状

(一)核心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是以郑州为中心,所辖漯河、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平顶山与济源等市的密集区。该区域占地5.88万平方千米,主要包括9个城市,占中原经济区全区面积的21%。同时,次区域内的人口数量达4150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8%。并且,区域内的各产业发展门类齐全。此外,核心区内部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钼矿、铝土矿、铁矿石和煤炭等储量较大,且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极为便利,区位优势较大。2015年,核心区的GDP总额约为2万亿,占全区GDP总量的比为405%,年均增长11.8%;人均GDP由2004年的1.3万元增长到4.2万元,增长了3.12倍,较周边区和区的优势明显。根据相比数据可知,核心区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均高于其他两个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优势最为明显。

(二)周边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周边区是指河南省的周边城市,包括山东聊城与菏泽、河北邢台与邯郸、安徽阜阳与淮北、山西长治与运城等十个城市。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2015年,周边区内的GDP总额与人均GDP分别为7640亿元与2.6万元。并且,由于所涵盖城市分属不同省份,所以周边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2015年,河北邯郸与安徽淮北分别为此区域内GDP规模最大与最小的城市,分别达3124亿元和612亿元,前者约为后者的五倍。2015年,山西长治、晋贼与运城三市GDP总额为4518亿元,人均GDP为4万元。相较而言,安徽毫州、阜阳与淮北三市的GDP总额仅为2 156亿元,人均GDP位1.9万元,仅为山西三市的47.5%。总体而言,河北与山东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安徽三市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三)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中原经济区的区是河南省除核心区域外的其他城市,主要包括9个省辖市,分别为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南阳、三门峡、濮阳、鹤壁与安阳。该区域的总占地面积达10.76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为5252f人。区的地形主要为平原,适宜发展农业。并且,豫西、豫北与豫西南虽存在一定的有色金属、煤炭与油气资源,但与黄淮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相比,仍较为短缺和匮乏。由此造成区域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相比相对滞后。2015年,区GDP总额为1.4万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分别为核心区域的70.3%和57.1%。其中,由于黄淮四市的长期投入较少,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较为滞后,致使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地理位置

各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之间存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地理位置和区位条件等自然条件。中原经济区关键区重点处于东部与西部的山地、平原交汇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好的地理位置。并且,中原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位于交通干线周边,交通也方便,知识与信息流动方便,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中原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是区域区域城市经济水平较低,且区域城市之间发展不平。

(二)产业结构效率

影响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产业结构效率。产业结构效率,是指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未变状况下,通过转变投入要素的产业组合模式所产生的产出增多。而且,其重点考察的是产业构成比关系的改变所引发的结构效率变动,反映投入与产出关联,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区域产业结构效率是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合理与否的重要归宿。某个区域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变化良好,由此表明某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合理。与之相反,某个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效率低的原因也是由产业结构造成,这时表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人力资源与科学技术

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可以为该区域获取更为明显的竞争优势。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结构与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增长。此外,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引导与支持。且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化与社会化趋势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和决定性地位。在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与科技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科学技术是人力资源的内涵,人力资源是科学技术的载体。然而,在我国中原经济区内部,由于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的分布极不均衡,超过四分之三均分布于核心区内,其他城市难以培养相应人力资源与科技要素。且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影响,区域内难以吸引外部优质人力资源于科技,由此造成中原区区域经济无法协调发展。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为了改善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分布,实现经济区经济合理分配与协调发展,进而确保社会与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政府对区域资源采取了一系列优化配置与诱导干预,即区域经济政策。然而当前,中原经济区的区域经济政策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政府政策主要集中于河南省,并坚持“核心带动”核心区建设原则。大力建设核心区、推进郑州区域经济发展等不平衡促进政策。上述政策造成周边区、区与核心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增大,其他区域在城市化进程、结构转换与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远低于核心经济区。另外,中原经济协作区各城市间虽曾经制定了合作框架,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该合作框架已无法适应新发展与竞争形势的需要,急需完善改革、创新提高。

三、具体路径

(一)调整升级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产业分工机制

中原经济区应有效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促使与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水准、人口基本素质、消费需要结构与资源条件互相协调适应。一方面,中原经济区域应选择区域内的主导型产业。按照主导产业和产业区位商理论、影响力与感应度系数等,各中原经济区域发展以主导产业升级区域型产业结构。并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发展通信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计算机与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黄淮四市应加速农业产业化与转移劳动力,拓展农产品深加工与精加工,创建具有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部门,皮革毛皮羽毛和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与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等主导型产业不断发展。

(二)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政府应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策略。第一,注重中原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应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将不同中原经济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操控于合理范围之内。且针对中原经济三个区域不同发展水准,在相关发展政策与支持方面应有所差别与侧重。第二,在与周边中原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其自身发展,又应该加大在资金与项目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三,充分发挥中原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引导中原经济区域优势资源转向优势产业集中,实现中原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