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6:08:11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1篇

第一,实体经济运行的货币支撑不足。近年来,我国新增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部门的比例持续降低,而流向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和股票等资本市场的比例不断提高。2000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11.7万亿元、9819亿元、784亿元,比重分别是91.69%、7.70%、0.61%;2009年,实体经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分别为40.9万亿元、3.18万亿元、2.09万亿元,比重分别是88.59%、6.89%、4.52%。从2011年新增贷款的行业分布看,制造业、个人贷款、批发和零售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27.6%、23.5%、22.8%。由于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并且考虑到间接融资是我国实体经济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因此,可以判断实体经济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贷款难的直接后果就是部分企业因为资金短缺而陷入经营困境。此外,在货币政策紧缩过程中,银行等金融企业的定价能力明显增强,实际贷款利率和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对于许多融资成功的企业而言,也由于融资成本不菲而只能惨淡经营。

第二,以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我国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快速增长。事实上,过去30多年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比较优势在于较低的要素成本,包括劳动力工资、土地价格、原材料成本以及能源价格等,这是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从而带来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并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导致我国低端劳动力工资进入持续上升期。能源资源价格也持续上涨,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为例,按1990年定基指数计算,2000年为228.4,2009年上升至317.2,年平均增长率为3.72%。同期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从190.6提高到225.0,年平均增长率是1.86%,只有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年均增速的一半。

第三,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对于实体经济的核心制造业而言,其上游行业大多是集中度较高的垄断性行业,这些行业在其初级产品或投入品的价格上升之后,一般都会通过价格上涨的方式将成本转嫁给下游行业,从而导致竞争性制造行业的企业利润减少。以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例,2010年,在6个资源性行业中,仅有其他采矿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7.22%)低于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8.3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高达46.52%,是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倍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17.65%、17.35%、17.33%,是工业平均利润率的2倍多;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10.36%)也高出工业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近25%。就制造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而言,除了垄断性的烟草制品业成本费用利润高达33.04%之外,其他29个行业中有20个行业低于平均值。

第四,外部需求环境趋于恶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履艰难。在短期内,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手段有限。从财政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庞大、继续举绩可持续性不强,难以通过增加政府开支来刺激需求;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主要发达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充裕,数轮量化宽松政策几乎都没有形成持续的复苏动力。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由于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尚未形成规模化的自主增长能力。此外,不少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市场和增加就业的考虑,采取了更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干预货币汇率等手段对我国施加压力。在此背景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

实体经济发展既是稳增长、调结构的主要基础,又是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条件,还是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阶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科学发展,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障碍,其中虽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出了问题。因此,必须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成立由有关国家部委牵头的实体经济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尽快研究制定《实体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国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各地区实体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

二是切实加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着力推进金融创新,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部门合理的资金需求。在宏观审慎的原则下,根据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结合货币政策的其他目标,保持社会融资规模适度稳定增长,既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又对实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必要的压力。目前在通胀压力较大、信贷总量规模巨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优化信贷存量,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加快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健全涵盖风险投资、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等方面的完整金融服务链条,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体经济企业,都能以合理的代价获得有效金融支持。此外,要探索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运行的机制,形成合理的行业利润分布结构,为金融体系加大对有利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持续发展的产业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着力提高各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条件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活动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四是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各行业协调发展。当前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垄断性较强的原因,又有下游制造业行业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问题。因此,破解实体经济内部各行业发展不协调的难题,一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性、资源性行业,增强实体经济上游行业的竞争程度;另一方面,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下游行业,也要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在实现规模效益的同时,增强其对上游行业的谈判能力,从而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行业利润差距过大的情况。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2篇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 政府 市场

伴随改革开放的实施推进,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余年的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加之人工成本优势,外资大量涌入,产业经济实现了较为“野蛮”的粗放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也暴露了诸如环境污染、高新技术匮乏、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突出的经济问题。为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均衡可持续发展,我国深刻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重大命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述

(一)改革定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供给侧与结构性两方面改革的融合,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我国经济“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质转型,成为经济根基稳固、发展动力十足的经济强国。一是定位于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使“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二是定位于产业结构调整,消化过剩产能,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具备引领世界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定位于区域均衡发展,彻底改变国家各区域间的不协调发展,实现东西区域统筹快速发展。四是定位于人民收入的跨越发展,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井”,实现人民收入的稳步持续提升。

(二)改革内容

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不是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改革,而是对重要关键性领域的改革。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表述以及讲话精神,当前,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从“需求侧管理”到“供给侧管理”的重大调整。一是政府管理经济方式改革,逐步实现简政放权,实现管理向服务转变。二是财税政策改革,实现国民平等待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增加企业发展活力。三是推进重要关键领域改革,如金融领域、高新技术领域,促进资源有效优化配置,创造新增需求,以体制调整促进结构调整,最终取得经济转型带来的持续发展效果。

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不到位

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政府要在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有效政策,促进市场作用的发挥,以取得改革的实效。因此,如果政府认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只看到眼前利益,认为区域内经济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缺乏长远考虑。二是随着政府层级降低认识程度逐级递减,认为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是中央的事,是上级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政府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不到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型,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改革措施是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抓手。因此,改革措施不到位,将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一纸空谈”。一是改革措施制定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满足于刷标语、喊口号,制定措施浮于表面,药不对症,起不到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二是改革措施执行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政策措施缺乏宣贯,市场主题对政策不了解、不知晓,难以起到改革措施的真正作用。

(三)市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应不到位

市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作用的着力点,是改革的最终目的地。如果市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不敏感,将难以发挥改革的作用。一是市场主体没有认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信号,具体表现在对改革政策与措施无动于衷,没有认识到自身所处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变化。二是市场主体满足于发展现状,具体表现在虽然感知到改革的信号,却安于现状,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自身]有作用,不愿意主动实施变革,获得政策红利,使得发展缺乏后劲。

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主要措施

(一)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正确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不仅是政府要做的事,而且也是市场要做的事。一是各级政府应认真学习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文件、领导的重要讲话,领会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政方针。如自2015年初,国家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将一补”改革政策,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政策。二是各市场主体应对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深刻认知,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评估自身风险,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各级政府相关制度政策的学习,并积极将其应用于经济实体本身,促进转型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二)发挥政府主观能动性,制定有效措施,将改革落实到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的是改变政府职能,通过服务经济,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将资源配置于最需要的地方,使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作为政府,一是要加强管理经济方式转变,突出服务经济作用发挥,简政放权,发挥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将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融合。二是要加强财税改革与政策建立,通过财政扶持政策鼓励经济主体核心竞争优势的建立,提升经济质量;通过税收政策的建立,改善企业等经济实体经营行为,降低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活力的提升。

(三)提高市场主体快速反应能力,紧跟改革实施,享受政策红利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市场主体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区别于国际其他国家的关键优势。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国市场主体体量大、发展情况复杂,要发挥改革实效,关键在于市场主体主动谋变,适应改革。一方面,市场主体应加强对改革政策的敏锐性,及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实施业务转型,注重市场主体发展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利用听证、会议等政治途径,向政府提出符合市场主体发展需求的政策要求,为政府制定有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出谋划策,实现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促进我国经济的真正转型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常艳.解读“供给侧改革”[J].商周刊.2015.25.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3篇

内容提要: 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发展,提出了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并为此采取了以扩大公共投资和拉动消费为核心的一系列调控措施。对于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存在不同的看法。以法律制度分析为框架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8%增长目标有合法性基础、有法律机制和民主机制的保障,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从经济民主和法治的角度提出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值得思考和探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提出2009年GDP增长8%的目标。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判断。在现有条件下,2009年能否实现8%的增长目标关键在以扩大投资为核心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是否有效。对于宏观调控措施的效果而言,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及运行机制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从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的角度判断,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可以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

一、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8%的增长目标具有合法性基础

从市场经济确立之日起,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发展中国家,都一直致力于寻找政府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努力建立政府与市场互动的法律制度。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正式走上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强政府、弱市场”的格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多年里,这种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政府命令已经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十余年的改革与发展,都没有绕开这一核心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市场体制形成过程中,我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还有一些缺陷,但整体上看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的宏观调控制度上是必需的和有效的。

实践证明,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必要的,并且许多情况下政府的调控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政府的调控要发挥良好的作用,必须具备许多约束性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合法性条件:一是必须尊重市场自身的要求,二是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一个条件要求政府的调控经济应当尊重市场的自身规律,只有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政府才能采取调控措施干预市场。第二个条件要求政府调控经济应当符合以民主与法治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机制的要求。

在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框架下,各国的宏观调控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逐步由过去单纯弥补市场失灵转向塑造国家未来。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已经大大增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因此,宏观调控的法治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控的合法性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保障。不论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和促迸经济增长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案和措施,一个共同的条件是: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授权下进行,并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展开。缺乏合法性的支持就谈不上调控目标的实现,经济宏观调控的合法性成为能否实现调控目标和产生良好效果的前提性条件。

合法性之所以是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基本保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双重性的功能,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所说的国家悖论。求解这种悖论,应该借助宪政和法治,宪政和法治的安排作为解开“政府悖论”的一把钥匙,其所崇尚的人民主权、宪法至上、有限政府等法治精神,已经逐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政府与市场之间找到了一种恰当的平衡,使政府对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承诺变得可信。其所包含的经济意义是通过对政府权力的约束和个人权利的保护确立了市场经济有效运作的制度环境。[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走向是不断提高政府干预经济的法治化程度,将政府的经济职能纳人法制运行的轨道。在2000年,吴敬琏就率先提出建立“好的市场经济”的观点。[2]2001年,钱颖一详细地论证了“好的市场经济”的内涵,认为决定市场经济好坏的因素有资本、劳动、技术、地理、开放和制度,其中制度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总的来说,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现代市场经济,政府应该是一个法治之下的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这是好的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维系的关键。只有好的市场经济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收人提高。[3]

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权来自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了国务院管理全国经济工作的权利。2006年,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完善宏观调控制度和建立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的目标。

为了保持2009年GDPS%的增长速度,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产业振兴计划、货币政策、税收调节、外贸政策、社会保障措施等,基本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十一五”规划》以及金融财税、外贸法等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规定。调控措施中最重要的4万亿投资方案基本上是按照“十一五”规划以及其他中长期规划确定的,没有超出政府调控权的范围。许多调控措施已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反映出来,并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从而确立了政府为保持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各项调控措施的合法性。尽管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根据宪法和法律所采取的调控措施获得了明确的合法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并纳人到法律制度体系的保障范围内,为实现GDPS%的增长目标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性基础。重庆社会科学

二、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实现8%的增长目标具有灵活的法律机制保障

从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与市场一直在矛盾中努力达到均衡。二者的适度平衡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这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共识,也为实践所证明。但经济发展的实践同时也证明,在由经济和政治体制所决定的不同宏观调控制度下,政府调控经济的效果同样存在明显差别。如何寻找一种能够将二者的关系安排得比较恰当的法律制度,既是政府干预经济的法治化及宏观调控制度完善的重点,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重点。

从世界范围内看,政府与市场是驱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两大车轮,二者的关系自然也就成为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成为思考和解决一切问题和矛盾的出发点。这也是各国的改革历程所带给人们的启迪。[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不断探索宏观调控制度完善的道路,并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即建立了回应型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法律制度类型相比较,回应型法律制度不过分关注法律的规则结构,而是强调法律所服务的目的支配性地位,注重追求实质正义,讲求实际结果的正当性。回应型法律制度强调机构的开放性,各种机构都采取一种务实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及随机应变的策略,回应型法律制度倾向于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倾向于使自己融人社会现实生活中,更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5]这种回应型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深刻体现了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制度性特点,能够更好地满足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制度相比较.伐国回应型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即政府享有广泛和灵活的调控权,并能够广泛和灵活地采取调控措施。

第一,充分考虑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为主,授予政府比较广泛的宏观调控权,为政府灵活配置资源提供了保障。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授予政府广泛的调控权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按照现行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政府可以综合利用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外贸政策、区域经济政策、公共投资政策等措施,实施全方位的调控,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调控经济的功能,实现调控目标。二是,在某一具体的经济领域,政府享有广泛的调控权。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在财政支出方面,政府扩大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资,提高人民群众的消费力,以此拉动内需。同时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财政部提出2009年将在全国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以此较大幅度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同时将继续执行已经实施的一系列税费减免政策。广泛的调控授权丰富了政府调控的内容和措施,提高了政府全面把握调控效果和综合运用调控手段的能力,成为实现调控目标的有力保证。

第二,在宏观调控权的行使、调控程序的控制、调控决策的规范、调控权的监管机制等方面,选择了比较务实的弹性制度建构,坚持了灵活高效的原则,但这无疑有利于提高调控的效率。在中国现有宏观调控制度下,政府在调控方面拥有较大的调控自主权和灵活性,可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这从制度上增加了实现GDP增长目标的可能性。

中国宏观调控制度的这种灵活性和回应性,不仅是中国宏观调控制度的特色,也是实现8%增长目标的制度保障。同时,政府也预留了政策空间,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随时提出新的政策和措施。在我国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下,政府可以采取灵活的调控措施,迅速集中并配置资源,改变消费等经济增长的结构,将政府宏观调控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GDP的增长目标。

三、政府通过调控实现8%的增长目标其有民主机制保障

就目前政府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而言,核心是增长投资,通过投资拉动内需,从而促进GDP的增长。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能否发挥预期的效果,民主参与机制和公众的支持是重要因素。在调控措施决策的形成及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是确保调控符合民意及调控合法化的根本途径。古人云:“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政府调控更应符合民心和民意。[6]

为保经济增长,政府在宏观调控方案和措施的制定过程中,只有注意采取一定的方式扩大公民参与,倾听公众的意见,了解民心所向,才能为宏观调控措施的顺利实施并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宏观调控方案和措施的民主性除了体现其群众性基础之外,还支撑着宏观调控的合法性基础。我国的宏观调控制度为政府有效实施调控措施并实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标提供了民主参与机制。政府出台的各项调控措施大都纳人了民主决策与互动机制中,具体表现为:

第一,政府出台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规定、方案和措施前,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民众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建言献策。通过建立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论证制度等,进一步保障宏观调控决策的民主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日益成为广大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重要平台。互联网所具有的实时互动性、超越时空性、对外开放性的特点,可以使信息迅速交流,同时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性,提高了公民参政的效率和水平。

这种参与主体的平等性、参与机会的均等性,较大地激发了民众的参政热情。为促进2009年经济的增长,政府所采取的各种调控措施及方案,基本上都通过网络、专家论证、调研等方式,及时听取公众的意见和看法,使各项调控措施更好地反映公众的要求和意志。尤其许多措施都是根据《十一五规划》制订的,《十一五规划》的编写和通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许多调控措施被写人政府工作报告,交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通过,同样具有较高的民主性。经过民主参与程序和机制而形成的调控措施,具有发挥良好效果和基础的基本条件,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制度的基本经验。

第二,宏观调控与多种民主制度结合,形成多种宏观调控措施实施监督与信息反馈制度,形成调控措施实施的民主互动机制,如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批评制度、建议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以及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听证制度。从政府的整个调控过程看,主要调控措施包括产业振兴计划、税费改革、价格调整、公共投资、利率调整、汇率改革等主要措施的具体实施都纳人民主互动的程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群众性基础。例如,4万亿投资方案出台后,经过广泛的调研、论证和公众讨论,国务院又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和相关投资计划,进一步细化了投资方案。许多其他调控措施的实施也都经过了民主参与评议和监督程序,保证了宏观调控措施落实的民主性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我国宏观调控中值得思考的几个法律问题

从上述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在现行宏观调控制度安排下,可以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实现8%的增长目标。当然,能否最终实现这一增长目标,还受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仅仅从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角度看,我国现行宏观调控调控制度为实现增长目标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虽然中国的现行宏观调控制度有利于政府灵活高效地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但同样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应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的民主商谈机制。目前我国宏观调控制度的民主参与机制还不充分,以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为例。方案一出台,各地方都开始游说中央政府,争取分得尽可能大的蛋糕。这反映出公共投资或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宏观调控的民主商谈机制的缺失、民主互动的不充分,公共投资分配可能事实上脱离了经济民主机制的约束,受某些利益主体的不当干扰,公共投资应有的公共性受到影响。从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完善的角度分析,我国的宏观调控制度为了保障政府调控的效率,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民主化程度。因此,以4万亿投资方案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措施也给人们一个重要启示,即高度灵活与广泛授权的宏观调控制度必须具有更高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政府的重要调控行为必须在民主机制开展,否则,宏观调控可能会背离公共利益目标,走向其反面。

第二,建立公共预算和公共投资的法律制度约束。为保证调控的效果,政府许多宏观调控手段多以政策的形式出现,随着调控政策的成熟和稳定,需要将宏观调控纳人法治化轨道。这主要取决于两个的因素:其一,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在于公共权力的制衡与政府行为的法治化。宏观调控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理应纳人法治的轨道。其二,宏观调控自身隐含的风险要求宏观调控应当法治化。[7]

此次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以税政策为例,涉及到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国家税收的问题,从而凸显出我国预算法律制度和公共投资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在政府的公共投资中,财政资金筹措、投资决策、拨付和使用都应纳人法定的预算及公共投资程序。

关于预算法律制度的完善,学界探讨也较多,可以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完善预算和公共投资的法律约束机制。以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政府拥有更广泛和灵活的宏观调控权,对政府调控权的监督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但进一步加大对政府公共投资的民主决策与监督机制,应当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与民主制度改革与完善的一个重要问题。当然,为了保证政府调控的效率,法律程序和控制不必过于复杂,但基本的法律程序控制不应缺失。

第三,建立和完善更为广泛的民主参与制度。我国的民主参与制度建设虽然已经有很显著的成就,但总体而言,民众参与的热情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民众参与的渠道还比较单一,现有的民主参与制度还需完善,特别是听证制度,在法治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早已广泛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等多部法律规定了这一制度。听证是发扬民主、确保政策立法符合民意的重要途径,是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合法化的要求。这表明政府宏观调控制度需建立广泛的民主参与机制,宏观调控的民主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第四,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宏观调控法律制度应当建立完善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保障法律规范得到有效的遵守和执行,制止并制裁违法的宏观调控行为。当宏观调控措施在实施中偏离了预期目标时,应当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进行及时调整和校正。我国在构建监督体系时,应建立以国家立法机关和审计机关为核心,以社会公众监督为基础,以外部及公开的法律监督体系为主,以宏观调控机构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为辅的监督体系。

作为全球经济共同体的重要一员,中国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和变化,对中国而言,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在支持政府通过调控实现GDP增长目标的同时,还应当思考上述一些更长远一点制度建设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这两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注释:

[l]王小卫:《宪政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研究》,《财经研究》2005年第3期,第89页

[2]吴敬链:《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第391—399页

[3]钱颖一:《现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8页

[4]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政府与市场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的基点》,《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4页

[51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4篇

一是从贸易保护的实施主体来看,从发展中经济体为主转向以发达经济体为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势表现更为显著。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个季度,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最多的国家分别为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经济体。

二是从贸易保护措施所涉及的领域看,从以往的传统商品贸易领域不断扩展至中高端产品领域乃至要素流动,特别是投资领域。不少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导致的资本外流和可能带来的就业风险,采取愈来愈多的管制措施。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新近的《世界投资报告》曾呼吁,各国政府在国家安全审查的政策空间与审查程序的透明度以及公正性方面做出恰当的平衡。

三是从贸易保护的歧视性范围看,从以往“一视同仁”的歧视性保护向“圈子化”的歧视性保护方向发展。当前,WTO主导的全球多边贸易谈判受阻,而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协定却如火如荼地发展,充分说明了这种变化趋势。不论原因和动机如何,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向区域性的合作机制方向演变的倾向,将意味着贸易保护措施更具歧视性。

四是从贸易保护的措施来看,已经由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转向知识产权和其他隐蔽措施。如中美贸易中曾经多次发生知识产权之争,中国企业和公司屡遭美国贸易法“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调查,就是典型实例。根据美国公司强制性游说披露报告,自从2009年开始,游说在贸易问题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从而成为贸易保护措施的一种新形式。

五是从保护的目的来看,从传统的保护国内产业向保护国内就业和引导制造业回流方向转变。伴随制造业不断外移,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出现了缺乏制造业产业支撑的“虚化”发展现象。发达经济体采取的一系列吸引制造业回流的政策举措,某种程度上都带有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失衡和失业等现实问题。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无疑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产生了重要的阻碍作用,尤其是影响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的复苏和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6年10月《世界经济展望》,其研究发现,2012-2015年的贸易增长相较于2003-2007年经历了更深层的减弱,其中原因之一正是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增加。有实证研究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并未对经济全球化发展造成实质性影响,因为就全球所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如反倾销、反补贴、贸易保障措施,以及过渡性保障措施而言,每年的产品涉案金额不足当年全球贸易额的1.5%。但是这种实证研究低估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真实效应。

一方面,实证研究所考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极其有限且以传统措施居多,并未充分考虑到其他更为多样和隐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其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对全球贸易所造成的影响的确难以评估。另一方面,对具体涉案产品的实证考察忽略了其可能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即透过全球生产网络所能产生的放大效应。众所周知,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间产品会经过多次跨境流动,因此,由贸易保护措施所导致的贸易成本的增加,会沿着价值链而产生累积效应,影响到最终产品的生产和贸易。更为重要的是,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作用于产品价值链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整条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的对接,从而影响到产品生产价值网络的正常运行,以及以贸易为表现形式的产品跨境流动。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成因与中国对策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趋势和新动向,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这既与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和衰退期有P,也与当前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格局的失衡有关。

一方面,经济学理论认为,在经济不景气时,通过政府参与,对经济进行直接干预,可以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从而构成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基础。为了能够保护这种需求不至于“肥水外流”,甚至是追求通过进口需求的“内流”来刺激本国产出,一国倾向于将一部分进口需求转换成“内需”,贸易保护政策和措施便随之而生。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导致利益分配格局出现了两种失衡,即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所谓外部失衡,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本轮经济全球化红利分配关系中,似乎发生了更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变化。为改变这种状况,发达经济体便转向了贸易保护主义。所谓内部失衡,主要是指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和地区内部的不同利益集团在利益分配中的失衡和出现的分化状况。具体来说,全球化的资源再配置效应使得跨国公司通过游走全球市场而赚得盆满钵满,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者则被迫面临更严酷的竞争、遭受更严酷的降薪,乃至失业。

面对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及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和新动向,中国应当秉持正确的认识和立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不会逆转,贸易保护主义会严重损害国际分工参与国的利益,尤其不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冲击下的衰退困境。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在伴随要素跨国流动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入演进的背景下,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给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重要发展机遇。因此,中国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战略,参与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全球经济新规则的构建。此外,还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巨型经济体,中国的开放和发展可能对其他国家产生冲击,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迅速崛起还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此,中国在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持互利共赢的开放观和包容性发展的开放理念,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进程中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南京审计大学教授)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5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适宜性评价;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083-01

因我国国土面积大,地质地貌比较多样,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状况也各有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对各类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进行评估,保证在各地科学、有效的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如何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一、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

(一)土地适宜性

关于土壤适宜性的概念,《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壤调查与制图》中已做出了定义:受土壤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的,土壤类型及规定用途间的和谐度;此外,关于土地适宜性,在《土地资源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中》也有所规定:于土地潜力区范围内,划分牧业、林业、农业的适宜性。所以,土地及土壤适宜性应当是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2个特征。因多样性和综合性强是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其内涵需比土地及土壤适宜性更广。此外,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有重要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所以,生态效益是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关注重点,并且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还应具有经济及社会适应性。根据以上分析,可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做如下定义:在符合该地地理条件基础上,运用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否使经济及社会效益得到充分发挥[1]。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壤调查与制图》、《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认为:在土壤资源评价范畴内包括土壤适宜性,即,土壤自然适宜性和土壤适宜性二方面会在分析土壤质量与土壤用途关系时被涉及到。通常来说,在评价土壤适宜性中会偏重于评价土壤自然适宜性,会对土壤质量与土地要求的相符程度进行衡量。所以,土壤利用应当是土壤适宜性评价的目标。《土地资源学》、《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中讲到:以土地使用目标为依据,对土地改善的质量与数量进行鉴定与统计的过程,就是土地评价,土地评价分为适宜性和限制性。对于土地适宜性评价,若划分标准不同,则分出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比如,多目的及单目的评价是根据评价目标细分出的;定性评价、定量自然评价、经济评价是根据评价成果分出的几大内容。

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的评价方式

水土保持工作所取得的生态效益会较大的受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结果的影响。除了生态事务,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还属于社会事务、经济事务。为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在开展该工作时,应当充分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并以区域发展目标为指导[2]。

(一)确定评价的目标和原则

人们应当对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内涵深入挖掘,并确定清晰的评价目标与原则,保证评价工作落实到位。“促进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进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本工作的目标。评价工作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思路的落实、水土资源的利用与布局的。本工作的充分开展,利于有效配置水土资源,也可成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生态修复战略落实的有力依据[3]。

为客观评价适宜性,保证评价结果的实用、科学,有些原则需要在落实适宜性评价中得到遵循,包括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土地质量评价原则、土地评价原则、土壤适宜性评价原则、土壤质量评价原则等。具体原则和一般性原则是从总体上划分的2类原则。富于差异性、针对性在评价工作开展中比较必要,工作人员应当可以运用合适手段实现对不同地区的合理评价;同时,评价过程还应具有系统性、综合性,这样才会使评价更为可行。

(二)明确具体评价依据

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当地土地资源运用状况、土壤调查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展开适宜性评价。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中,土壤质量是重要衡量指标,尤其是对于水土流失工作质量的衡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肥力。此外,水土保持适宜性还会受到一些自然因素影响,评价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并根据土质情况判断土壤使用的合理性[4]。

(三)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

第一,应在对评价目标充分考虑后,对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性原则、具体原则严加遵守,实现多层次续分评价体系的有效构建;第二,应当建立参考性佳的评价指标体系,就是说,评价指标必须与我国有关规定中的要求、标准相符合;第三,应当杜绝随意、盲目的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体系必须充分反映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并有重要参考性和区域适宜性。

(四)做好适宜性纲及类的评价

第一,应当基于调水保土效益,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实现,定出包括调水保土效益的适宜性纲评价指标,具体有侵蚀模数、减水减沙效益等指标,并通过对指标的有效使用,进行调水保土效益评价,将水土保持适应性纲确定出来。水保法、水文法、小区法、核素示踪法、点位监测等为监测、计算的方式,见下表:

第二,应当全面围绕土壤质量,进行适宜性类评价,特别应当重点关注肥力质量、环境、土壤健康,科学评价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第三,时间、空间等要素均会影响土壤质量,所以,应当保证在确定合理的时间、空间尺度的前提下,展开土壤质量评价。若需要进行大尺度评价,还要考虑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等因素。此外,可将土壤指标按时空要求分为“短期的,动态的”、“长期的,静态的”,并检测土壤质量,可从坡面尺寸、流域区域、分区尺度入手,以实现不同措施生态效益的最终完成[5]。

(五)做好适宜性等评价

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适宜性评价,该工作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和经济度量对水土保持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经济效益有直接和间接的: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增加的未通过中间环节转化的产量与产值就是直接经济效益;基于直接经济效益,在中间环节转化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间接经济效益。应当对代表性强的小流域、地块、农户进行检测,实现以上目标。若有对大尺度效益进行监测的需要,要以优、中、差小流域为目标,并对流域不同的农户、地块进行选择,以获得具合理性的样本。除了展开必要的监测,还要利用政府采集的有关数据来做出验证。可在对GB/T 15774-2008有关内容进行参考下,计算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方式有比较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经济计算模型法等。

结束语:

工作人员应当充分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并以区域发展目标为指导进行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工作,在评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中,土壤质量是重要衡量指标,而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做好适宜纲、适宜性类、适宜性等的评价比较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晖.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58):169-169.

[2] 郭剑,向万丽,罗婷.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06-106.

[3] 孙丽艳.水土保持措施适应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9).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6篇

一、宏观调控必须注重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侧重于绿色环保产业,限制甚至是取缔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而效率低的落后产业,坚决实施节能减排的国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先破坏再治理环境,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国家的战略资源,努力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的替代能源。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

二、宏观调控应尽量预防未知、潜在的危机

金融海啸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侥幸心理,无限透支未来而造成的。金融业的兴起、兴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一旦金融业的发展过分乐观、侥幸的话,在其繁荣昌盛的假象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必须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始终警惕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三、宏观调控应以建立体制完善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存在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必须进一步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力度,通过监督好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各项工作,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继续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经济制度。使得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能够更好的服务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四、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有效预防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管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各级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官员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不仅极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无限期望,也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还有部分官员毫无作为,甚至是。使得国家的税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给党和国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他们罔顾国家利益,对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因此,必须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五、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指的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取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措施,它包括各种软件措施,比如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措施,也包括一些硬件,比如传媒以及网络等。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管理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创新管理措施有利于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如今我们国家早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就是有效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的法制正在不断地健全之中,重要的经济、行政手段通常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以免主观随意性。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包括实现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也就是建设电子化政府。为了尽早已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电子政府”的体系,促进早日实现网上“政府工程”的目标。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7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

论文正文:

宏观经济管理强化思路

一、宏观调控必须注重国内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牺牲了不可再生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侧重于绿色环保产业,限制甚至是取缔那些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而效率低的落后产业,坚决实施节能减排的国策。我们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先破坏再治理环境,同时必须严格控制国家的战略资源,努力提升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环保、节能的替代能源。保护好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环境。

二、宏观调控应尽量预防未知、潜在的危机

金融海啸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存在侥幸心理,无限透支未来而造成的。金融业的兴起、兴旺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一旦金融业的发展过分乐观、侥幸的话,在其繁荣昌盛的假象背后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绝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骄傲自满。必须充分意识到繁荣背后隐藏的危机,并在危机爆发之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始终警惕我们所处的国际大环境。只有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才能真正实现长期的繁荣与稳定。

三、宏观调控应以建立体制完善制度作为发展经济的保障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体制都存在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必须进一步改革经济与政治体制。加大对执政党的监督力度,通过监督好执政党、各级政府以及部门的各项工作,好的政策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继续深化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改革,不断改进与完善各项经济制度。使得政府的组织结构、职能能够更好的服务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巩固已经取得的胜利果实并进一步扩大战果。

四、宏观调控必须能够有效预防各级行政机关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管我国绝大部分的党员干部、各级官员都是正直清廉的。然而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党员干部、官员没有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考验、利益的诱惑。不仅极大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无限期望,也对国家产生了严重的损失;还有部分官员毫无作为,甚至是官商勾结。使得国家的税收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给党和国家产生了恶劣的影响,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

为了满足个人利益,他们罔顾国家利益,对国家的各种宏观调控政策阳奉阴违,导致政策无法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执行。因此,必须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水平,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

五、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措施指的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取的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各项措施,它包括各种软件措施,比如经济、行政以及法律措施,也包括一些硬件,比如传媒以及网络等。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对于管理效能有直接的影响,创新管理措施有利于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经济管理职能。

如今我们国家早就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个成员国,创新国内宏观经济管理措施,就是有效运用法律手段来实施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的法制正在不断地健全之中,重要的经济、行政手段通常都会通过法律的形式,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以免主观随意性。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包括实现管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也就是建设电子化政府。为了尽早已国际接轨,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政府,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电子政府的体系,促进早日实现网上政府工程的目标。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8篇

法律措施

1确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责任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规划、政策,明确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对不符合循环经济的行为加以规范和限制。对于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的作用,应以义务性规范为主,而且这种义务主要应集中在“利益机制的建立”方面。

2明确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责任

按照谁开发、生产、加工和经营的产品,谁承担满足循环经济的产品责任为原则,制定“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使产品生产者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避免和控制废物的产生,并确保产生的废物得到处置。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中应明确:有关企业有责任在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中,对可循环资源进行适当的循环利用;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抑制原材料变成废物,有责任回收其产品的包装废物及报废产品,进行循环处置和利用,并承担相关费用。

3落实发展循环经济的公众责任

实施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与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公众有责任抑制产品变成废弃物,当产品成为可循环资源时,也有责任促进产品进行循环利用,协助政府或企业开展可循环资源的分类收集措施,配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有关适当处置废弃物的政策和法规,并有义务承担相应的费用。

经济措施

1基础性经济措施

建立绿色产权制度。重点就在于利用市场机制,明晰环境产权,使环境、资源和其他物品一样走入市场,使其价格正确地反映它的全部社会成本。明确的产权、合理的价格会促进稀有资源的有效使用,确保“3R”原则的实施。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调整,以绿色GDP代替传统的GDP,把产品生产、资源耗费的计量、管理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真实反映可持续发展、社会福利、社会进步的国民经济状况[2]。

2激励性经济措施

建立改革财政补贴制度。从财政资金上保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环保投资力度。通过财政补贴、贴息的方式促进大型环保设备的生产,提高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绿色投资和生产的企业实行产品减免税收,强化绿色产品竞争力;扩大税收的优惠范围,对企业利用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的项目以及对生产易回收利用或易处置降解的产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给予照顾。建立多元化市场化投入机制。积极鼓励国外资本、社会民间资本投资环保基础产业,把过去由财政支付基础设施和运行费用,改由政府、企业及公众共同分担,形成“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得利”的良性运行机制。

3制约性经济措施

实施限制性税收政策。改革现行的税费政策,利用经济杠杆的手段,使按照循环经济规则要求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能够比依然按照传统方式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利益。对采用难以再生、难以降解的物质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产品,可以提高资源税的征收额度。开展押金抵押返还制度。对于一些易于回收利用、可直接重复使用的材料,还可采用押金制度,以经济利益来驱动废弃物的回收。

技术与产业措施

1支持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手段

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政策,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特别要加强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努力促进环境无害化技术的发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2建立循环经济的产业制度

就微观层次而言,要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来组织工农业生产,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就宏观层次而言,要大力发展工业生态链和兴建工业生态园,要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和环境型农业,在产业、地区范围内实施资源和产品的循环,使微观企业之间形成共生系统,尽量消除废弃物的产生。

3完善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全面推行节水工程,加快实现污水资源化,逐步实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小区污水处理设施的区域性中水回用。积极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废纸、废建材、废金属等可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促进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

保障措施

1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

在循环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把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不断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

2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消费方式

大力倡导无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的消费;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行为;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改变公众的不良消费方式。

发展实体经济措施第9篇

关键词:电力经济运行;企业成本;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电力企业为确保在新时期的经济优势,应加强对市场经济因素的研究和分析,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行现状, 制定完善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和运行措施,以确保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在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进行电力企业管理工作的前提需加强对市场因素和电力运行的情况全面分析,从而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优势和稳定发展。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

企业成本管理,主要是指针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通过对生产、运行和经营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实现控制经济成本的目的,确保企业的经济优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全面掌握运行过程中相关信息的必要措施,通过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和了解,制定合理的改善和挽救措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针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加强对企业生产内部构造和外部运行环境的全面分析,以实现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

二、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意义

(一)加强对成本的科学管理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是结合时代因素和经济因素,全面分析电力企业运行现状的必要措施,以市场因素为导向,设计相应的服务措施和服务内容,是确保电力企业经济优势的基础。成本管理的运行,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紧紧把握市场经济的影响,以此设计电力企业新型服务产品,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提高电力企业管理水平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科学分析市场影响,设计新型服务和产品,结合电力企业的运行实际,设计相应的物美价廉服务和产品,实现对人力资源和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进而提高其管理水平。

(三)为电力企业的运行确定积极导向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为电力企业运行和发展树立积极导向,即电力企业的发展,应注重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提高电力运行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的运行,要求电力企业应把握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加强对管理技术的运用,实现对电力资源的高效管理,确保满足工业和家庭用电的不同要求,从而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四)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注重对市场经济因素的分析和运用,加强对电力运输和统计等工作的管理,以确保科学管理电力资源,减少人为情况等各种因素造成的电力资源流失,是新形势下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成本管理的运行,有利于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及时分析电力运行过程中人力消耗、设备维修等各种经济支出,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作出详细数据信息,是维护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三、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企业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行,主要受成本管理制度和管理理念的影响,造成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深度不够、管理不够全面,从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实质性维护效果。管理制度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全面、形势较为单一,缺少相应的灵活性,造成对电力企业运行的相关情况,不能进行全面指导,进而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管理理念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相应的工作制度没有进行实质性指导,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和电力运行实际有效结合、发挥实质性管理作用,严重影响企业成本管理在电力企业中运行的经济效益和长远效益。

四、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措施

(一)科学运用市场因素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科学运用市场因素,加强对市场需求和相关管理措施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措施,以打破传统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运行的束缚。电力企业科学运用市场因素,应加强对市场因素的分析,对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都应加强关注,结合电力企业运行的相关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以实现结合市场因素,科学制定成本管理制度的目的,合理运用在电力经济运行管理中。

(二)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以实现对电力企业经济运行现状和发展规划的全面认识,从而制定合理的应用措施,确保其在电力企业经济运行中发挥实质性管理作用。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应就经济运行现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规定,同时加强对经济预算的管理,确保对电力企业成本的全面管理,维护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电力企业的预算机制

电力经济运行运用企业成本管理的完善,应完善电力企业的预算机制,以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全面管理和科学管控,促进电力企业的稳定发展。电力企业预算机制的完善,应加强对电力企业运行实际和发展规划的全面研究,就企业的生产目标、运行规划和营销目标等进行全面干预,完善对电力企业运行中能源消耗、电力流失的管理,是确保企业成本管理稳定运行的必要措施。

五、结束语

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的运用,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同时应完善管理体系和预算机制,结合对市场因素的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确保积极引导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明.当前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研究[J].经济,2016,(01):238-239.

[2]刘海英.探讨电力经济运行下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J].通讯世界,2016,(09):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