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9 10:52:52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1篇

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然而,尽管大多数儿童在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关注与教育下能够茁壮成长,但是,也有一些儿童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说谎、偷窃、逃学、自卑、怯懦、任性、孤独、逆反、生活能力差、学习困难、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儿童的这些表现,其实就是“心理问题”。他们的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是暂时的,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儿童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及时的教育和矫治转化为正常,否则,可能会导致心理失常、行为变态甚至将来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教育思想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只重视智力教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也以分数、升学率作为评定学校教师工作效果的主要标准。因此,分数成了硬指标,至于个性教育、理想、人生观、品德方面的教育就可有可无了。

在一些学校,由于班级学生较多,很多教师为了省心,便给了那些学习认真、遵守纪律、听话的好学生较多的锻炼机会,不少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无视儿童的个体差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儿童主体发展的能动性。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马太效应”仍然是很多的。因此,学校中出现了这些问题,可能使孩子产生悲观失望、自卑或愤怒的情绪,从而导致儿童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

虽然现在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还未在广大教师中得到普遍重视,并且教师也不甚了解心理健康课的方法和策略,只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很少想到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成功感、自信心,或积极增强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对于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有些教师不认为是问题,有些教师则简单地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或生理疾病问题。这自然会加剧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教育方法问题

教育方法上的缺陷或失误,也是导致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甚至是直接原因。比如,在很多学校,每到考试前一两个星期,语文、数学老师便把音乐、美术、体育等课占用,作为他们临考复习之用,学生整天处在题海之中,然而,复习的效果却不很理想。在这样的情境中,在这样大的心理压力下,不仅教师身心疲惫,学生也不堪重负,失眠焦虑、紧张压抑、害怕上学、畏惧考试等心理问题大量出现。

应试教育使社会、家长对学校产生了压力,这种压力通过学校和老师,最终落到了孩子们的身上。而现在的孩子又与以前不同,思想活跃、知识面广,个性较强,但心理比较脆弱。如果教师教育方法简单,往往采取比较严厉、粗暴、简单的教育方式。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问题而导致学生厌学、成绩下降、偏科等现象是非常多的。所以,教师应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以使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

在一些小学,教师打骂、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的现象是较为严重的,并导致了许多严重后果。例如,1998年5月,新疆建工学校一名学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事情的原因是该生在一次语文课上朗读课文,读得结结巴巴,且读了不少错别字,老师便罚他抄写这篇课文,但该生未完成,于是老师又加罚他抄写从1~18课的课文(全书共20课)。“五一”节放假返校,老师发现他只抄了一课,便在全班进行公开批评后,通知孩子的父亲把他领回家。这个学生流着泪请求上完课后补做作业,老师不允许,连推带搡把学生赶出教室。孩子父亲将孩子送回家后便去上班了,中午回家时发出孩子已死亡。

由于教师的教育方法、师德修养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学生厌学、逃学、出走、自杀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情况屡屡出现,教师素质和师德风范亟待提高与重铸!

小学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班主任和教师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所以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和教师心理健康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2篇

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难度相差不大。下面是这两门学科的相关介绍: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是把心理学的理论或研究所得应用在教育上。教育心理学可应用于设计课程、改良教学方法、推动学习动机以及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

2、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化教育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3篇

关键词: 语文; 学案教学; 教育学; 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G4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122-01

任何一种优秀教育方式的出现都会有适合其发芽、成长的土壤,语文课堂中的“学案教学”方式也不例外。以下就是语文“学案教学”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在学案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方面:1.在学案的设计过程中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诱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在认知上达到不平衡,并利用这种不平衡来刺激他们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针对新知识的不同情况进行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达到新的平衡。2.在教学实践中,应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并帮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使学生对其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使认知结构从平衡经过不平衡再到另一个新的平衡。

二、有意义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在他的最有影响的著作《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的扉页上写到:“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进行相应的教学”’。可以说,这一条原理是奥苏伯尔整个理论的核心,他所论述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一原理展开的。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他对意义学习(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倾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的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任何学习只要符合以上两个条件,都是意义学习。在“学案导学”中认知结构是指学习者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成情况,由学习者能够立即回想出来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所以,要促进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学习,关键是要加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的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

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曾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个水平,如果不了解这两种水平,我们将不可能在每一个具体的情况下,在儿童发展进程与他受教学性之间找到正确的关系。”维果茨基将第一种水平称为“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己经完成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发展水平是“最近发展区”,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其实质表现为,儿童在自己的这一发展阶段还不能独立,但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做事。由此,维果茨基认为“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这样,教育学习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激发那些目前尚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过程”’。所以,教师运用学案导学进行课堂教学时,应首先检测学生对某一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这一过程可以称为动态性评估,这是教师应完成的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是学习活动的选择,其目的在于使学习任务能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而不至于过难或过易。第三项任务是提供教学的支持,即在学生需要时,可以通过为搭建“脚手架”来支持他们的学习。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的适时指导就是一种“脚手架”。

四、系统科学理论

我国学者查有梁提出系统科学的三个基本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反馈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原理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中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学案当中的知识准备和达标练习就是对学生的即时反馈,教师在运用学案指导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在教学训练中,要随时通过反馈信息掌握现状与目的的差距,从而去解决难点和关键,去调整教学的速率、去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序原理即任何系统只有开放、远离平衡态,才可能走向有序。布鲁纳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的可怜的寿命。”“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做到听、说、读、写。这就要通过多次反复,在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运动中枢建立一一对应的神经联系(神经链),这个过程正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五、主体性教育理论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明确提出尽管为时不久,但从历史来看,主体性教育思想在人类发展史上源远流长。西方的古希腊和中国的先秦都是其各自文化的古典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中西方都出现了许多影响后来历代的文化巨人。比如:中国的孔子、老子、墨子、荀子、孟子等等,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的发展既是人的各种素质提高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遵循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依据主体论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在“学案教学”法中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的教学原则,通过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课堂上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发挥。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4篇

关键词:体育 课堂教学 心理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时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暗示,能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心里暗示只是训练教学的辅助手段,必须紧密与训练结合在一起才会发挥其作用。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教师在课堂内容上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在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一直沿袭以“传授运动技术、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线,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这种传统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目标阶段性,注重学生在校期间有形的显在价值效益,忽视了学生心理感受这一无形价值的潜在意义,缺乏对学生运动能力及锻炼身体习惯的培养,缺乏对终身体育思想的传授;推行运动教育,沿袭运动铸型教育,强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教学组织严密、课堂纪律严格、体育教学程式化、训练化,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参与,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空间,让他们一个自己去思考、自己去锻炼。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在关注整体教学目标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下面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一、游戏教学法运动游戏,也称为体育游戏,是由基础运动动作组成的具有情节的体育手段。是一项古老、至今仍充满活力的活动。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仍应采用这种游戏教学方法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1、课堂常规方面的游戏设计。常规教学中的队列训练,学生不仅会感到特别枯燥而且不容易做对、做好。站队时,应给每人编上号,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的游戏,帮助学生很快记住自己在队伍里所处的位置,并能很迅速站好队。通过“咕噜,咕噜捶”“请你象我这样做”“吹泡泡”“图形跑”和“无声操”等游戏,使学生的空间知觉得到较快的提高。2、教材部分的游戏设计。小学体育教材与幼儿园的体育教材不同,它不单纯是由游戏构成,它还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这类教材应多采取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如“月月花”“击响走”“模仿人物走,模仿动物走”“蚂蚁搬家”、“两人三足走”、“穿大板鞋走”、“滑雪撬走”等等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采用课堂教学与心理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变化,使学生保持愉快、积极上进的心境,这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1.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以体育技能技巧为核心,忽视了以人为本,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教师应从有效的心理教育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体育的魅力,获得求知的动力。

2.创设参与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宽松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精心设计,布置一个宽松的练习环境和良好的锻炼氛围,诱发学生对学习极大的兴趣,引导学生较快的进入角色。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3.激励与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的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药多采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学习,如有些学生在练习排球时,垫球很差,产生不想练的想法,教师要鼓励那些不想练的学生,让他们恢复信心,得到提高。

4.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切忌居高临下,以威压人,感情投入厚此薄彼,这样会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伤害,对教师的教学没有好处。特别是女生,她们感情细腻丰富,又羞涩,对男教师既渴望又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男教师在和女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师生间就能配合默契,教师的每个意图、每句话学生都能很快理解接受。教师与学生的这种高度和谐,在教学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的心理教育。

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基础上。教师应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世纪的体育教学理应在培养身体素质的同时充分开发心理潜能,采用新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体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勇,杜军.体育教学中的暗示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07。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5篇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心理教育 特点 途径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项重要目标。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充分利用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积极渗透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1 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特点

1.1 基础性。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没有学生必要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没有必要的个性因素的参与,体育学习就失去了基础的中介。特别是学生创新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必须以心理为先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的渗透,重视学生健康人格和学力的形成,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广泛性。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不同于心理咨询,后者仅着眼于心理健康或针对学生的某种心理缺失来进行辅导或训练。体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在内容上更具广泛性,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及智力教育等。通过情景体验、身体练习、讨论分析、互助合作、教师和同学的激励引导、自我调节等多种形式,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

1.3 整体性。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的整体活动,体育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知识技能、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联系在一起,以整体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不仅有技能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意志、性格来选择和把握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各种信息,心理也产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未受控制的情况下,既可向积极的方面变化,也可向消极的方面变化。不利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教学方式,会使受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劣化。由此,体育教师要具有心理教育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高尚的师德风范,积极乐观的态度,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体育教学工作中去,让学生接受到教师整体的良好教育。

1.4 渗透性。体育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作为教育载体的教材,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而且还包括了各种心理信息,如球类项目富有集体对抗性,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心理品质。

2 体育教学中心理教育的途径

2.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教学心理环境的核心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真诚地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此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师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谅、亲近依赖的心理关系,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在这种心理环境中,师生双方都能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接纳,这样可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创设愉悦的乐学环境。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趣影响着整个课堂气氛,教师若能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来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就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激发起学生愉悦、兴奋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场地器材的合理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适度,目标设置要有层次,教法运用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保持对学习浓厚的兴趣。

2.3 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激发学习的潜能,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受、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心理素质。主要的方法有: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即确立目标后,由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尝试中认识自己的心智潜能,形成我能学好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②组织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加强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倾听、理解、分享,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与人合作,提高交往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③恰当安排游戏,合理组织竞赛,通过公平竞争,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耐挫能力。

2.4 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评价(特别是即时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通过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潜能和不足。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权利,使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责任感,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互学互助、相互鼓励、追求进步的教学氛围。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是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整合课堂教育中的各个要素,使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形成。

参考文献

1 张仁贵.体育教学与心理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2001(6)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6篇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 学前教育 中小学教育 教学应用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重要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在各个年龄时期的心理特点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教育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各个年龄层次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了解,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职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一、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发展心理学主要在于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及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至今已有130余年的历史。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发表《儿童心理》一书,可以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经典著作;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研究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并在研究领域各学派呈现相争的局面;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文章的标题,可以认为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从此更明确。发展心理学历经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趋于成熟,在社会各个科学领域和教学领域备受关注。

二、发展心理学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中的意义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经济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尤其是犯罪年龄越发呈现低龄化的态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学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目标和期望,有效地防止青少年犯罪,促进我国新一代学生思想道德品德和心理健康。在教育改革领域,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实现教育体制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健康发展。

三、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展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极其广泛的。在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1.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早期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落后。尤其是在当前的一些私立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帜,在幼儿园大力实施小学化的教育,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体差异性,所实施的教育缺乏个体性和差异性,使得幼儿过早地接受一些小学化的应试教育。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幼儿的喜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幼儿的心理教育、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和塑造,达到幼儿健康成长的目的。

2.发展心理学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只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中小学生对于一些善恶还不能进行明确的划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出现一些选择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中小学生在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等方面,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此外,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如离异家庭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和一些留守儿童等,更需要在心理上给予特殊的照顾和抚慰,以消除不良情绪,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3.发展心理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发展得如火如荼。教育体制的改革,总会伴随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不适应,严重者会导致一些抵抗情绪和偏激情绪的产生。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消除教师和家长及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纠正应试教育理念上的偏差,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总结起来,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发展心理学可以应用于德育教育的领域。德育教育是当前我国学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教育,也是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其次,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和新课程改革主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发展心理学对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树立学生积极的心态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门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为教师在中小学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可以帮助我国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7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心理学教育学运用

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音乐课堂教学则会变得索然无味。在教学中如能合理地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可以缓和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轻松愉悦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最终达到提升音乐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

(一)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以人类心理现象、精神功能为研究方向的一门理论性学科,涉及范围包括人的性格、人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根据近代心理学理论,需求和动机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参与某种行为能使人在该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心理需求,也就能激起人的欲望,以促使人在行为中的参与积极性。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心理学运用

1.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为使学生对音乐欣赏抱有期望、充满激情,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设置一些学生擅长、感兴趣的环节,从而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欲望。例如,在教《茉莉花》歌曲时,通过学生演唱我国优秀民歌来引入对《茉莉花》的赏析,进而再对其加以引导,对两首同名的《茉莉花》进行音乐欣赏(一首是江苏民歌,一首是东北民歌),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欣赏积极性,体会民歌的音乐魅力。

2.近代心理学的理论指出:人对不熟悉的东西不易集中注意力,从而人的美感和主动探究行为难以激发。例如,在教《龙的传人》歌曲时,教师引入了学生较为熟悉的由著名钢琴家朗朗演奏的钢琴曲《黄河》,在教学开始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欣赏教学的难度。

3.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对音乐的熟悉度与初中生往往不在一个层面上,尤其在音乐选择上,教师觉得引人入胜、有意义的音乐,在学生眼中也许是缺乏吸引力的,甚至是晦涩难懂的。因此,教师选择音乐时,要关注学生对音乐的接受力,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欣赏教学,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欣赏歌曲《故乡的云》时,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了解类似的流行歌曲为教学导入,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介绍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教育学的运用

(一)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一种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广泛存在于社会中,其目标是全力培养有文化素质的社会人。教育学通过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的研究分析,找出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找到教育的各种规律,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促进教育的发展。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教育学的运用

1.教育学在初中多门课程中都有所运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育学的运用,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深刻理解各种音乐的思想含义,提高其文化素养。例如,在赏析音乐《青春舞曲》时,教师以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青春”主题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富有感情地演唱《青春舞曲》,深刻理解该歌曲的思想感情。

2.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学理论,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较强的分辨能力。在欣赏教学中,通过对两首《苗岭的早晨》音乐作品的欣赏,分辨两首歌曲中使用乐器的异同,辨别两首歌曲的主题思想,使学生准确地理解乐曲所表达的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期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3.教育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还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主题是学生,只有从这一主题出发,根据初中生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授课,自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的教学结构,才能使教育学更好地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让世界充满爱》歌曲时,首先让学生在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并感受这首歌的主题———爱,然后再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富有感情地演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爱心故事的图片、视频等,以《让世界充满爱》为背景音乐,并适当加入歌曲手语的模仿和学习,以达到音乐教学与情感教学的统一,使学生内心有所感悟,加深学生对爱的理解,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和音乐,对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心理学与教育学的重要性

(一)心理学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心理学,可以有效调节学生的情绪,用音乐的方式净化心灵、放松心情。音乐代表的是人的意识,表现的是人的思想,相对于具体的文字来讲,音乐则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心理学的运用将音乐教学的意义具体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感情更加深刻,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理论表明学习可以促使行为的改变,如学习方法的改变。合理地运用心理学来进行初中音乐教学,使其与音乐教学实际相联系,体现着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从而达到人性化教学的目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心理学的运用,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规律,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策略,使每名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有所提高,进而促进学习成绩的进步。

(二)教育学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育学运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音乐教学来影响学生思想感情、思想品质以及文化素养。例如,在教《爱我中华》歌曲时,教师要把握好这首歌的教育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力量,再与学生实际相联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通过音乐欣赏、音乐分析教学,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例如,七年级音乐教材中的《我和你》,教师可以对奥林匹克运动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知识,歌曲抒情和缓,体现了“世界大同,人类和谐”的奥运理念,能使学生回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以及中国健儿的精彩“表演”,并为之骄傲与自豪。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学的运用,还可以加强音乐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教《青藏高原》歌曲时,教师可以把青藏高原地域文化等情况,融入歌曲的学习中,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民歌的特点,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域文化,升华学习该首歌曲的教学意义。

四、结语

“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音乐教育对人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初中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现代音乐教学中,心理学和教育学与初中音乐教育的结合,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促进学生知识文化修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音乐教育与知识文化教育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曲真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音乐教材的分析与思考[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2]王霏霏.音乐心理学理论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初探[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

[3]寥云云.论音乐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歌唱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在歌唱中的情感体验[J].金田,2014(9).

[4]朱婕.浅析音乐教育心理学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4(16).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8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有机结合

        【abstract】now the educational department in the deepening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carries on the educational reform and the innovation. must establish not only in the teaching take studies as this teaching view, takes seriously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transforms the stale teaching idea, treats each student correctly. moreover must strengthen the student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raise.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is the school edition work two important aspects, both both each tenth system and relates closely. how this both organic synthesis, to pass through in the schoo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chats the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union from several different angles.

        【key words】psychologically health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organic synthesis

        在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①早就入列到学校教育中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也逐渐被列入学校教育中来,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应运而生。对此,国内的众多专家和学者说法不一。不过综观目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现状,结合理论思考认为,对学校心理健康和德育的关系问题处理最恰当的方式就是使二者在学校教育中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功能互补的作用。

        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改进。

        1.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完整实现。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校德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德育内容偏重于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德育注意满足社会需要,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心理需求和个人利益。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逐渐对传统道德教育产生厌倦导致传统的道德教育难以被学生接受。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重个人的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提升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因此,学校可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再结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道德规范教育约束学生行为,这样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有利于教育者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在心理上存在问题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强迫症状会导致一些反常规或违纪行为的生成;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或敌意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和集体观念的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教育者把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的规律,增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育者就不会把学生的违纪行为简单地归结为思想道德问题。

        1.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丰富学校德育方法,拓宽德育工作渠道,提高德育效果。传统德育一般采用知识传输型的教育模式。对受教育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教导和灌输,方法简单、学生被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地位不对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针对此,教育者可把心理辅导的方法引入德育中。如宣泄法、疏导法、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等。改变过去简单粗暴的方式,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这样,教育者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交流,排解他们的忧虑和困难,使他们放下包袱,学生也比较乐意接受老师的辅导和建议,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使德育工作的实效得以提高。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弥补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很有必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2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的可行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规范和德育科学性、实效性欠佳的现状都迫切需要我们寻求一条解决问题的新出路,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共性使我们看到了希望。

        2.1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中两个并列的基础教育范畴。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共同服务于儿童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又自成体系,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学生观、历史观、方法原则和实验途径等方面存在区别。两者相对独立,既不能相互隶属,也不能相互代替,而是并列存在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并列关系的存在,使得两者的结合成为可能。

        2.2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平行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叉关系

        2.2.1终极目标一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虽然具体目标有所不同,但终极目标一致,都是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2.2.2内容互有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都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品质,特别是要培养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心理健康状况是道德心理品质的基础,人的道德品质影响着心理健康。有些人心理问题往往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有些道德表现往往反映着人的心理问题。因此,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坚持统一性、整体性,“以心育德”。突破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

        2.2.3方法相互补充。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具体实施的方法上相互借鉴、相得益彰。德育的理论说服、环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不失为重要的方法,但往往过于强调外化,为使德育工作更有成效,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方法来加强个体的道德内化。同样,心理健康教育也可借助德育的行为锻炼等方法来提高实效性。

        2.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实践上完全可行。

        2.3.1实现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中的结合可行且有效。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传统的德育课程,在这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校将一系列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贯穿到相关章节。如;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等,使德育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心理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

        2.3.2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实践卓有成效。我校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别,在教学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制定相关的心理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校还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了老师专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还定期举办诸如“青春期心理卫生”、“考试前的心理调查”等心理讲座,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3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虽然在理论基础具体任务、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别,但二者却有着许多紧密联系:一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良好心理素质的核心。德育中所讲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也就是理想、品德教育,它恰好是形成心理结合的核心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也需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为前提。另一方面,健康心理能稳定、巩固和促进良好的思想教育,这一系列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我们完全可以在突出重点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原则上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3.1在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结合。德育工作重要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是社会定向的,以促进社会安定与发展为目的,具有很大的社会性、政治性、阶段性和时代性,其目标仅仅局限在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崇高的思想觉悟上,而这种德育目标指导下的德育内容注定会有诸多缺陷,注定会引起学生反感,达不到预期目的,学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引入到德育工作中,以弥补其不足与缺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随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德育内容中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青春期卫生心理教育、个性发展教育等,可调节德育工作单纯为政治斗争和社会现有形势服务的作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思想政治品质的养成打下患难夫妻实的基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

        3.2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现状是:大部分地方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担任,只有一小部分地方才有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这一严重失调的比例中我们可了解到如今学校心事健康教育大多是由德育工作者来兼做的,这也是心理健康从一产开始就与德育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突出表现。根据目前心理学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这一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德育工作者必是心理健康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就很有必要将这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让德育工作者在掌握德育的原则、方法等的同时,兼学心理学基础知识、学校卫生学、心理咨询学、发展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并且经常与心理学专业教师一起交流各自工作上得到的经验,分析研讨一些具有特色的个案,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从事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得多一些,他们提供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并增强实际效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方法、手段要清楚些,有助于其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因此,只有将两支队伍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3.3在教育原则上的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教育对象都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做人的工作的的某些基本原则,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学校德育却相去甚远,大多采用灌输、公开训导等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结合就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原则,如:交友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矫正与发展相结合、情理相融等原则吸收到德育工作中,形成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原则,心理激励与强化的原则,因人施教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等等。在德育工作中运用灌输原则是有必要的,但如果仅仅采用简单生硬、生吞活剥的方法来灌输肯定就行不通了。古代思想家孟子曾说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心悦而诚服也②”。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只能根据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将心理疏导和理论灌输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解决问题的效果。

        3.4在教育方法上的有机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方法和手段上虽有很多差别,但二者却也有交叉的地方,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可在其共同的基础上结合,促使其取长补短,使二者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新生事物,它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尤其是在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在这种情形下坐等学生主动上门寻求帮助是行不通的,那么就需要借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方法,公开主动地对学生讲解,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将活动课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心理健康的一些常识,达到保障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同样,德育工作者要改变那种板起面孔训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方式,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积极关注、尊重、温暖、真诚等性质,认真倾听学生申诉,在与交谈中接受,观察与辨别,了解其思想问题,以热情的态度、真挚的感情和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当然,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或相互替代,而是两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相互渗透。因此,在教育的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心育问题德育化”或“德育问题心育化”的倾向。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思想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将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走入误区。

        4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结合的意义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有着许多积极的意义。首先,避免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的角色冲突。比如价值导向与价值中立的冲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从而达到共同的育人目的,使人的生存质量提高。其次,避免了个体成长中的相互抵制。学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自身努力,帮助学生达到积极的心理健康层次,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的事业,从而做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相结合。再次,避免了目标上的不一致。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其目标属于基础层次的目标。而德育具有社会取向的特征,他要求个体服从整体,具有高度的约束性。但两者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总之两者结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注释: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②参见《孟子·公孙丑上》.参考文献

[1]张向葵主编.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2]叶忠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关系之初探.

[3]陈家麟主编.学校德育工作的心理卫生学思考.教育评论,1998(3)

[4]赵富才主编.心理学教育的德育功能探析.教育评论,1997(2)

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第9篇

关键词:厌学心理;教育策略;厌学症结

一、学生厌学的原因

孩子一上初中,有些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想上学了,孩子变得散漫、讨厌学习、冷漠、缺乏责任心、贪图物质享受、沉迷网游、缺乏毅力……尽管自己如何苦口婆心都无济于事,是什么让曾经天真无邪的他们来了这样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转变?

1.从学生自身来看。从小养成的不纯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动力的丧失。小学阶段过分地追求分数,致使学生养成了庸俗的学习动机。一旦上了初中,随着学科知识程度的加深,这些学生的智力短板就日渐凸显,此时如果师长没能及时地加以帮助、疏导,这些学生长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愉悦感后,就转而变得自暴自弃,讨厌学习,把精力投向他处。

2.从家庭因素来看。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往往使可塑性很强的初中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侵蚀。有的家长忽视自身作为子女“第一任家庭教师”的角色,在教育子女上,他们糊涂认识多,偏颇看法多,简单粗暴多,放任自流多。面对孩子的厌学,只能摇头叹息,或者一味地抱怨。

3.教师的教育失误。当代初中生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不仅要求同学之间平等,也要求老师对他们平等相待,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与理解,这是每一个初中学生的共同愿望。然而有的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点,致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下厌学的学生因为有敌意,所以有时会酿成不良后果,如负气出走、离校返家等。

4.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今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从众心理普遍,渴望表现自己,而又难辨正误,抵挡不住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把应用于学习上的精力都转移到了不正当情趣的追求上,缺乏高雅生活情趣,这样的学生又怎会有心思学习呢?

二、有效解决学生的厌学症结

1.创造成功机会,满足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在学习上,气可鼓而不可泄,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创设成功机会,满足学生高层次需要。信心、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增强信心,克服自卑,纠正厌学情绪。

2.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在学习上,它表现为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兴致勃勃、孜孜以求、津津有味,甚至废寝忘食。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科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学习目的的教育与理想教育相结合,召开故事会,介绍一些名人奋发读书的故事,开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刻苦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看到知识的价值。如:开展智力竞赛、演讲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开展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参与一些生活实践活动。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调整价值取向,热爱科学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满腔热情关心学生。中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4)争取家长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因此,在帮助学生纠正厌学心理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指导家长与学校配合,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