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电子学入门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16

电子学入门

电子学入门第1篇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一半,而学习动机能激发学生进行学习,并使学习指向一定的目标。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呢?可以拿以前学生做过的电路进行演示和介绍,帮助同学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电子专业要学什么内容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二、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教学

基本功教学很重要,一定要求学生人人过关,人人会做、能做。教师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因为“严师出高徒”,不严学不会技术,又要施以鼓励,激发他们的智能和潜能。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严格要求中定会有收获。在这种苦乐交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享受着成功的乐趣,难道还会学不会技术吗?既然如此,具体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基本功教学呢?

1.教学生正确使用万用表

2.教学生认读和检测元件

3.教学生手工焊接技术

4.教学生识读电子电路图

三、教学生焊接趣味电路

学生掌握了这几项基本技能后,就可以要求他们在万能板上焊接防空警报电路和叮咚门铃电路等趣味电路。焊接前,要求学生先识别、检测元器件,即测电阻器的阻值、判断电容的质量、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或三极管的基极、集电极和发射极、判断开关的质量等。检测完成后,要求学生按照电路原理图把元件焊接在万能板上。焊接时注意按手工焊接方法进行;焊接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照电路原理图检测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最后让学生通电、操作,看制作的电路是否成功。若不成功,指导学生检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最后教师要给学生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及各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子学入门第2篇

 

电子技术是一门比较抽象难懂的课程,但却是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所以,他们对电子技术知识接受起来更加吃力。但是,只要在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得当,还是能够使他们较快地入门的。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工作,在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就如何使学生较快地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谈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以兴趣促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只要在教学中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现在电子产品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教学中,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产品谈起,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二极管整流电路时,可以拿学生平时使用的手机充电器为例提出问题: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大部分都是220 V,50 HZ的交流电,手机充电器的电源输出的却是直流电,那么手机充电器是怎样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呢?这是因为手机充电器内部有一个整流电路,它能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

 

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课题,并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自然地联想到整流电路的组成元件是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再借题发挥,讲一下整流电路的结构及原理。讲完之后再让学生拆开手机充电器观察其结构及接线方式。课后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印象深刻,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教具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各种基本电子元件的时候,例如二极管,可以先让学生认识实物,说明元件的基本作用,激发学生想知道元件为什么会具有这种作用的兴趣,这样就达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接下来在讲原理的时候,学生乐于接受,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只要掌握了兴趣这一块敲门砖,引导学生学好电子技术这门课就容易多了。

 

二、初学电子技术,理论不要太多

 

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毕业之后从事的一般是理论简单而实践性强的工作,不需要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所以,在教学中应适当降低理论难度,注重结果的传授。对理论不要讲得太多、太深。而且理论多了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初次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应该先不要讲过多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先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对基本元件的作用有一个整体认识,首先克服他们的畏惧心理,使学生感到电子技术这门课并不难。对于比较复杂的理论知识,有些是没必要让学生掌握的。

 

例如,大规模集成电路,它的内部结构和原理就没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只需让学生掌握它的作用及各个引脚的外围元件就可以了。至于深层次的了解,等学生具有一定水平后再进行学习研究,就会比初学时容易得多。

 

三、注重实践,以实践促提高

 

“实践出真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只讲理论而没有实践,学生学完之后还是不能完全地掌握。在教学中讲清理论的同时,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可使他们的知识水平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每讲完一部分内容要随时安排实验。例如,在学习两级功率放大电路时,我利用学校的电工电子实验室,给学生准备好所需器材,并给出电路图,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自己动手组成电路。等老师检查无误后,再指导学生在电路的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让学生测量电路中各个电压及电流值,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最后将得出的结论与所学原理相对照。

 

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组装电路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也省去了不少麻烦。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试着去维修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产品,例如,收音机、手机电源等,让他们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中取得很大的进步。

 

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不仅可以使教师讲课更为省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变得比较直观,让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信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信号的流程就更为抽象,单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吃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就不一样了。通过课件可以演示信号的流程及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变化,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变得一目了然,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说,作为当今社会的专业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总之,在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快速入门,学到更多的知识。

电子学入门第3篇

本书共分13 章和7个附录:1.序论,物理基本概念、信号的无线传送、波的本质、波的特点、电磁波、射频通信系统; 2.基本术语,物体与电、电动势、电流效应、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基本电变量、电信号、信号的量化; 3.电噪声,热噪声、等效噪声带宽、信号噪声比、噪声数值、噪声温度、串联网络的噪声数值、有源器件的噪声; 4.电子器件,简单电路元件、基本网络定理、半导体器件; 5.电共振, LC电路、RLC电路、Q品质因数、电感的自共振、与并联阻抗变换串联、动态电阻、普通RLC网络、选择性、带通滤波器、耦合调谐电路; 6.匹配网络,系统划分的概念、最大功率传输、测量由于错误匹配造成的功率损失、匹配网络、阻抗变换、Q品质因数匹配技术、单级LC匹配网络的带宽; 7.RF和IF放大器,普通放大器、单级放大器、栅地-阴地放大器、偏置问题、电压放大器的AC分析、米勒电容、调谐放大器; 8.正弦振荡器,振荡器判断标准、环形振荡器、相移振荡器、RF振荡器、振幅限制方法、晶体控制振荡器、电压控制振荡器、时间与振幅不稳定移动; 9.频移,信号混合机理、二极管混频器、晶体管混频器、JFET混频器、双栅MOSFET混频器、镜像频率; 10.锁相回路, PLL工作原理、PLL的线性模型、PLL应用; 11.调制,调制的需要、振幅调制、角调制、PLL调制器; 12.AM和FM信号解调制, AM解调制原理、二极管AM包络检波器、FM波解调制; 13.射频接收器,基本无线电接收器布局、非线性效应、无线电接收器规范。本书的7个附录分别为:附录A物理常数与工程前缀;附录B麦克斯韦方程;附录C二阶微分方程;附录D复数;附录E基本三角恒等式;附录F有用的代数方程;附录G贝塞尔多项式。

本书适用于射频电路设计与分析的大学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工程师。

胡光华,高级软件工程师

(原中国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

电子学入门第4篇

关键词:中专 电子电工 教学

电子电工是中专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培育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电子电工人才,中专教师有必要积极改善思路,开拓创新教育模式,改善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方法,增强学生关于电子电工的实际操作的能力,掌握电子电工的核心知识,加强学生学习电子电工知识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对电子电工知识进行主动学习的良性态度,提高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一、学生学习电子电工兴趣的培养

学生能否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是由学生是否对这门课感兴趣决定的。就像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的那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我们的学生对电子电工这门基础课程感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电子电工,去钻研电子电工,这样自然而然地就能掌握这门课程了。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中专学生大部分都是中考失利的学生,缺少对学习的热情,甚至可以说有点厌恶学习,他们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技能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如果教师采取一般的教学方式,呆板而平淡地向他们讲述课本知识,那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十分差,甚至可能使他们对课程、对学习、对学校产生逆反心态,形成不好的学风和校风。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要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课程的兴趣,关键在于起始阶段,我们要利用学生刚接触电子电工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对电子电工学习的兴趣。我认为,针对中专学生本来就厌恶课本知识的特点,我们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特别的“见面礼”。如创设一些别开生面的小实验,像“电磁铁实验”“欧姆定律实验”“电路连接实验”等基本的电子电工实验。这些实验所涉及的知识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基本就已经学习过了,学生不会觉得陌生,这样用实验代替书本来介绍课程,让学生主动去了解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去发现中专与初中课程的不同、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了解到其具有一般课程所不具备的特色,让学生知道了这门课程并不死板,而是有趣生动的,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对电子电工这门课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自主钻研,燃起学习电子电工的热情。

二、注重实践

电子电工是一门有着实践性、探索性和活跃开放性等特色的基础课程,教师在教授电子电工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程特点,创造一个活跃、生动的教学课堂,以便将学生带入电子电工的世界,将电子电工带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首先教师要注重电子电工的实践性,一方面要将真实的电子电工带入课堂,另一方面也要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使生产实际与课堂紧密相连。

(一)将电子电工带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手、眼、口、鼻来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将模型等教具带入课堂,实际地为学生讲解各种电子电工器材的构成和元器件等。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的电子化和多媒体化已基本实现,教师就可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些辅助工具。如电子电工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能的应用,而电能的应用是一种非实体的知识理念,很多知识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思维想象去理解,而这对于绝大部分中专学生是有一定困难的;并且这种无法具象化的知识,通过模型和实验教学所达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因为模型和实验是既无法拆分开来,也无法表示电流在仪器内的具体运行的。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制作简单的Flas,或者展示一些仪器内部结构、拆分部件的图片,来将实际的电子电工仪器、原理和操作方法生动而简单地带入教学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知识理念,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提高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几率和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效率。

(二)将学生带入实验室,带入厂房

电子电工是一门注重实际操作的学科,离开实际操作和技术理想,而只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观点概念对电子电工学习来说是大忌,只能让学生学到电子电工的一半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带学生进入实验室、进入厂房,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掌握实际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将所学的课本知识充分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学什么,自己要做什么,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眼见为实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举例来说,在教授机床电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厂房,去实际观察这些机床电器,让学生具体直观地了解不同型号的机床电器的外形和工作性能有何不同,甚至可以请厂房内的技术工人为学生讲解在实际操作各种机床电器时所需要注意的地方。这种户外教学,不但能帮助学生直观轻松地学习到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更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在学生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见识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仪器,培养学生使用和操作器材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发展打下基础。

三、培养师生间良好的关系

对于中专学生,在面临中考失败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对学习、教师、学校产生抵触情绪,我们教师必须改变学生这种心态,和学生做朋友。对于课堂我们可以不必要求太拘谨、太呆板,只要学生是在进行有关电子电工学习的行为就应尽量允许。教师要多和学生谈心,要让他们知道师生之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要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讨论,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中专电子电工基础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并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开展教学,以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和牢固的实际操作能力、勇于钻研学科的新时代电子电工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云.通信电缆技术发展与思考[J]. 今日科苑,2008(2).

[2]赵宗益.关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0).

[3]赵诣,杨雪.开发白城市风力发电的几点思考[J].科技促进发展,2009(12).

电子学入门第5篇

[关键词]数字电子技术;答器;芯片;门电路;真值表

中图分类号:TP273.5;TN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111-02

1、数字电子技术及电子产品的概况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在飞速发展。电子技术的两大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起来越高,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依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进行计算,每秒运算次数可用“亿亿次”计数,现在正在研究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依靠人工智能进行工作。计算速度的普遍提升提高了一些大型企业的运做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不小的帮助,数字控制这一方面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从数字控制机床出现以来,人们一直试图用计算机对多台机床进行控制,目前可以利用电子计算机对几十台几百台的数字控制机床进行集中控制。对于芯片这一电子产品,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的芯片产业即集成电路产业与世界先进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重要产品,发展芯片产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已有所共识。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则必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数字化是电子技术的必须之路。在当今时代,革新速度加快,这种革新表现在可编程逻辑器件中,使得电子产品趋向精细化,方便化发展。

2、关于为抢答的主体设计部分

2.1 整体设计模块

此抢答器的原理图如图2.1(附录1)。原理很简单,即A、B、C三个端口任一端口输入高电平,Y端输出高电平,要完成这一原理,需要用到图2.2.1和图2.2.2两个芯片,这们分别能完成的功能是:

图2.2.1的A端输入高电平,B、C端输入低电平或B端输入高电平,A、C端输入低电平或C端输入高电平,AB端输入低电平,则会输出低电平。图2.2.2的输入两端口任意一端输入高电平,则会输出高电平。为了改进A、B、C同时输入高电平, 输出高电平这一原理,则需要改进图2.2.2,使其任意一输入端拉出一根线与输出端作为两输入端接在“与”门上。改进后的效果即是:只有上端输入高电平,下端输入低电平,才会输出Y。这样,用图2.2.1的输出端做为图2.2.2的输入端的上端线;将图2.2.1的输入端A、B、C拉出三根线接入一“与”门后输出的端口做为图2.2.2的输入端的下端线,即可完成这一功能。

原理图:

当A端、B端、C端输入低电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当A端、B端输入低电平,C端输入高电平时,Y端输出高电平。

当A端、C端输入低电平,B端输入高电平时,Y端输出高电平。

当A端输入低电平,B端、C端输入高电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当A端输入高电平,B端、C端输入低电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当A端输入高电平,B端、C端输入低电平时,Y端输出高电平。

当A端、C端输入高电平,B端输入低电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当A端、B端输入高电平,C端输入低民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当A端、B端、C端输入高电平时,Y端输出低电平。

像这样的话,抢答器的功能也就体现出来了。

2.2 两个芯片的分别介绍

2.2.1 装置的第一部分

这个芯片是由三个输入端经过“与非”门的弯化输出一个值。

“与”门,即所有端口均输入高电平,才会输出高电平。若有任意一个或几个端口输入低电平,则整体输出低电平。

“非”门,即低电平经过可以变成高电平,高电平经过可以变成低电平。

原理图:

当A、B、C均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C输入高电平,A、B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高电平。

当B输入高电平,A、C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高电平。

当B、C输入高电平,A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A输入高电平,B、C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高电平。

当A、C输入高电平,B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A、B输入高电平,C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A、B、C均输入高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比较我们想要的抢答功能,此装置多了一项,即三个端口全部输入高电平时输出高电平。若想要它输出低电平,则需要第二部分装置2.2.2装置的第二部分,这第二部分是由2个输入输入端口C,D及一个输出端口Y构成。

其功能是由多个“与非”门完成的让2.2.1的三个输入端经“与”门后作2.2.2图的D输入端,让2.2.1的输出端作为2.2.2图的C输入端,图2.2.2如下:

原理图:

当输入C、D均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C输入低电平,D输入高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当C输入高电平,D输入低电平时,输出Y为高电平。

当C输入高电平,D输入高电平时,输出Y为低电平。

依据上述原理,连接图2.2.1与图2.2.2即可。

3、 心得体会

萌生出设计此芯片的想法得有1年多。以前对工科感兴趣,正好有认识的人在核电站工作,便对电气工程科目做了初步的了解。高中逻辑电路部分的学习能使我理解的更透彻一些。一次偶然间,读到了一个关于数字电子技术的PPT,里面介绍的芯片千奇百怪,都能完成各式各样的功能,最初,我被一个奇怪的芯片吸引,想要完成一个霓虹灯的设计。无奈设计到最后发现只是拐了一个弯路,没什么实用价值。但是通过此设计也长了教训,那就是可以在不改变原有设计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和删减剔除无用的功能,增加有用的功能。也可以多个芯片同时使用来满足一个芯片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就这样,在一次综艺节目里,我对其重要的道具――抢答器产生了兴趣,联想到曾经见到过的芯片,应对其无用的功能进行改装。与另外一芯片的结合便可完成。于是这抢答器便设计出来了。

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数字电子技术势必成为主流。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设计出的产品也势必广泛普及。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每一个电视节目,每一个电脑的软件,都离不开基础的数字电子技术原理。在我的家乡,我的学校,黑板早已被大屏幕取代,现代化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定会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Thomas LFloyd).《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数字电子技术(第10版)》.2014(1).

[2] 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阎石.《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2006(5).

[3] 弗洛伊德(Thomas LFloyd)、娄淑琴.《华章教育・国外电子与电气工程技术丛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系统方法》.2014(6).

电子学入门第6篇

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电子文件形成者或囿于传统观念,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或怕增加工作量而不愿承担此项工作;或由于电子文件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使其必须借助计算机编目归档,这对不熟悉操作技术的立卷人来说,不像从事纸质文件立卷工作驾轻就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笔者认为,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

一、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经实践检验,利用磁盘,脱机采集数据的介质移交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如遇质量较差的磁盘,会影响文件的可读性。为防止数据丢失需制作多份备份盘存档,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也增加了存贮磁盘的数量,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并利用光盘存贮。网络移交的途径有两条:

(一)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网,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这些文件经过各业务管理部门挑选,反映了职能活动的概貌,上网前,又按着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是归档的重点。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悠扬,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但不能是唯一性的,应认可几种通用性较强的软件,:.DBF、.DOC、.TXT、.EXE等文件。

(二)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人们越来越注重信息工作的系统化和标准化水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也从以往的“分散各异”转向“集中统一”,打破了立卷单位人界限,更趋向基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职能活动的内容而建立系统。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规划、统筹本单位信息管理工作,是开发集中统一型信息系统的牵头部门,成为电子文悠扬信息的汇集点,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无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计划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共分为教学、科研、人事管理三个子系统,正在筹建的教学管理系统与学生注册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构成数据交换网。注册中心负责学生注册、选课、排课、考表、成绩等数据的传递;结算中心负责学生交费信息的传递;教务处与研究生院负责学籍、教学计划、课程、毕业审查、学位授予数据的传输。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接收这些数据后,进行集中处理,经汇总的数据通过信息中心又输送给各业务管理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过期数据应由信息中心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鉴定,编目整理,通过网络传输,移交给档案部门保存,或直接存入光盘,定期归档。

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最好不用磁盘存贮。

二、依靠原纸质档案立卷工作骨干,实现相关部门职能的交融集成,建立电子文件归档制度。

纸质文件归档经过多年实践,已形成相对稳定的骨干队伍,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各立卷部门都设立了分管领导和立卷牵头人,负责督促检查立卷工作。开展电子文件归档也要以人为本,形成一支队伍,承担此项工作。由于大多数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较为陌生,不像立卷归档人员经与档案部门多年合作,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业务关系,容易与档案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上达成共识。所以,依靠原纸质档案立卷工作骨干,比以各单位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保同为主体,重新建立归档工作队伍更为现实。由于整理纸质档案大多采用手工操作的方法,这与电子文件处理手法相差甚远,需要新的知识和技术手段,现有的立卷队伍尚不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要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尽快地使他们掌握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担负起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重任。

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靠制度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程序,在布置、检查、总结、考核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电子文悠扬归档工作。

清华大学档案馆从1995年底开始抓电子文悠扬归档工作,制定了《机读(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暂行规定(试行)》,分别对归档范围、归档单位与分工、归档的方法和要求做了具体规定,并设计了《机读(电子)文件归档目录》样式。为了使各单位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和立卷牵头人能够尽快地接受这一新生事物,还将探索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列为1996年全校档案工作会议主要议题之一,会上,分管档案工作的副校长和档案馆馆长明确提出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列入立卷归档程序,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于1997年全校档案工作大会上,又提出加快电子文件归档进程的具体要求。在对电子文悠扬的来源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本着“注重职能因素”的原则,选择了电子文件的信息综合性强,含“金”量高的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做为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的重点和试点单位。先后三次与他们专门研究电子文悠扬归档工作,成立了两办电子文悠扬归档工作小组,由校办副主任任组长,并参照纸质文件归档范围,制定出党办、校办电子文件归档细目。经过努力,现已将部分电子文件归档。

与纸质文悠扬相比,电子文件归档所涉及的问题更加广泛,受制约因素多,仅靠档案部门独家很难完成,应采取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档案部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三结合的方法。电子文悠扬形成部门熟悉各项管理业务,了解电子文件的自然形成规律和历史联系,是承担归档工作的主要责任者,在鉴定工作价值时最有发言权;档案部门掌握归档的原则、方法,又了解全局情况,可以发挥把关和统筹作用;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既是电子文件的形成单位,又是设计和维护信息管理网络、管理电子信息的专业技术部门,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三个部门的职能应相互渗透,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电子文件归档中集成一体,共同形成质量较好的电子文档。

三、“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

由于印章和

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目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其归档时使用不同的编目方法和存贮装具。档案部门应在每一卷纸质档案的备考表或卷内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电子文件的编码及存址,同时,在电子文件归档目录“备注”项中注明相应的纸质文件的档号及存址,以便利用时参照互补。

电子学入门第7篇

关键词:电子文件;档案;学校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的普及和发展,以及学校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迫切需要,将使得学校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各类工作过程成为必然与可能。如今,绝大多数学校都是采用网络系统来管理本校的各类信息资源,因此产生的大量的电子文件。在对待电子档案的管理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探讨,如何对这些电子文件进行整理、归档和保护?我将在本文中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看法。

一、电子文件的整理

1、基建、设备等电子文件的事理。基建档案的形成一般是利用计算机打印使用规范的纸张输出的,所以,数据信息整理时就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输入,对纸质文件的实体进行扫描,并按案卷号、图号、序号连接起来,使终端用户直接检索到每一张图纸资料。而对于设备档案的管理,在引进设备时必须在合同中明确提出电子文件的必要条件,如:系统环境、工作平台、文件格式、缩微胶片等等。在移交电子文件软盘、光盘或其他载体的同时,应该附上电子文件内容说明和注意事项。

2、财务电子文件的整理

(1)工资单。工资以光盘形式归档时,应附有纸质的每月工资汇总表,并列出单位、名称、代码、人数、明细工资等,同时还应附移交清单,作为财务和档案部门双方交接的凭证。

(2)账簿。学校会计账簿内容一般已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现在看到的实物实际上是计算机的打印件,计算机账簿的格式比较统一,其内容也可以光盘形式保存。但光盘归档时必须启用账簿交接表,填明机构全称、账簿名称、编号、账簿页数、启用日期,负责人、主管会计、审核、记账等人员必须签名,以增强账簿的真实性和凭证作用。

3、学校其它电子文件的整理。现在的学校一般都建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行政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教学、科研、人事管理等内容;教学管理系统与学生注册中心、财务结算中心、教务处、研究生院构成数据交换网。注册中心负责学生注册、选课、排课、课表、成绩等数据的传递;结算中心负责学生交费信息的传递;教务处与研究生院负责学籍、教学计划、课程、毕业审查、学位授予数据的传输。对这些电子文件该如何进行整理呢?计算机与信息中心接收这些数据后,应进行集中处理,经汇总的数据通过信息中心又输送给各业务管理部门共享。随着每年数据的更新,过期数据应由信息中心按档案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鉴定,编目整理,通过网络传输,移交给档案部门保存,或直接存入光盘,定期归档。

二、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简便而安全的方式是采用网络移交归档,并利用光盘存贮。网络移交的途径有两条:

(一)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网,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随着各单位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但不能是唯一性的,应认可几种通用性较强的软件,如:DBF、DOC、TXT、EXE等文件,然后档案人员根据档案的密级和保管期限,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如:分类号、档号等,录入档案数据库。如要查询,则可通过各个网络终端在其权限范围内进行查询。

(二)选择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由计算机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归档。为适应办公自动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各院校都设立了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由他们利用网络技术建立校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成为了电子文件信息的汇集点,又具有一定的技术设备及人才条件,由他们负责将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无疑是最佳归档途径之一。

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应存入光盘。

三、完善电子文件归档制度

1、电子文件来源广泛,形成者不仅有业务管理部门的承办人,还有数据录入员、信息管理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等。将头绪如此之多的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必须靠制度约束,使制度变成归档人员的自觉行动。要将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立卷归档制度,并列入信息管理工作程序,在布置、检查、总结、考核信息管理工作的同时,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2、“两套制”归档的必要性。由于印章和签署是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目前,电子文件、纸质文件转化为档案一般采取“双轨制”,归档内容形成“两套制”,即纸介质 与磁、光介质两种文件一起归档,形成内容相同的两套档案。

四、电子档案的保护。由于归档电子文件以脱机方式保存,在实际使用中大量电子文件是用光盘保存,因此,对当前归档电子文件载体要制定保护措施。 1、规范排放和使用。 2、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环境。 3、注意避光。

总之,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我们的着眼点要高,立足点要实,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既节约了资源,也提升我们的档案管理层次和效率。

参考文献:

电子学入门第8篇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虚拟电子实验台 MultiSim 仿真

[中图分类号]TP3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2-0127-0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教学

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面,国内多数高校仍主要采用实物元器件进行硬件连线测试,大多数采用面包板或者各种现成的实验箱。这种传统的实验方式由于受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在给学生开设一些扩展型、设计型以及综合型实验时将会遇到困难,特别是新器件,新设备价格昂贵,一般院校的电子学实验室更是无法承受。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发展,开创了利用“虚拟仪器”、“虚拟器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和实验的新方法。目前,在这类仿真软件中,“虚拟电子实验台”――MultiSim较为优秀,其应用逐步得到推广。这种新型的虚拟电子实验技术,在创建实验电路时,元器件和测试仪器均可以直接从屏幕图形中选取,而且软件中的测试仪器的图形与实物外形基本相似。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弥补实验仪器、元器件短缺以及规格不符合要求等因素,还能利用软件中提供的各种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并能熟悉常用的电工电子仪器的测量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1 仿真实验操作步骤

(1)根据实验内容从元件库选择元件放到工作区;

(2)将工作区中的元件按照电路布局进行放置,并设置好元件参数,用导线将元件连接起来;

(3)在电路中需要观测的节点放置、连接电压、电流表计和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观测仪器;

(4)根据测试要求设定仪器参数,进行电路仿真、观测。

2 电路仿真运行

电路创建完毕,点击“运行”开关后,就可以从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上读得电路中被测数据。整个仿真运行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数据输入:将已创建的电路图结构、元器件数据读入,选择分析方法;

(2)参数设置:检查输入数据的结构和性质,以及电路中的阐述内容,对参数进行设置;

(3)电路分析:对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形成电路的数据,并将所得数据送至输出级;

(4)数据输出:从测试仪器如示波器或万用表等上获得仿真运行的结果。记录测量的波形图。

3 MultiSim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3.1 测试与非门的逻辑功能

(1)首先选择电子仿真软件元器件,再选择“Component”栏中选中“74LS00D”。完成相应设置,将它置于电子平台上;所示元件部件条其中有A、B、C、D四个按钮,表示集成4个独立的与非门部件。单击其中一个按钮选出“A~D”任一个钮,虚化表示被调出。

(2)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元器件栏符号(Place Source信号源库)按钮,选取弹出对话框中“Family”栏下的“POWER-SOURCES”系列,再在“Component”栏中分别选中“VCC”和“GROUND”。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OK”按钮完成选择,将电源线和地线调出,置于电子平台上。

(3)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元器件栏符号(Place Basic)按钮, 选取弹出对话框中“Family”栏下的“SWITCH”系列,再在“Component”栏中选中“SPDT”,将单刀双掷开关调出,置于电子平台上,共需4个。调整开关水平转向,排列整齐,依次双击开关图标,分别将它们的“Key”设置成1、2(或者A、B)即可。将它们置于电子平台。

(4)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元器件栏符号(Place Indicator)按钮,选取弹出对话框中“Family”栏下的“PROBE”系列,再拉动“Component”栏下的流动条选中“PROBE-RED”如图一所示。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OK”按钮,将红色指示灯调出1个,置于电子平台上。

(5)单击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 10基本界面虚拟仪器工具条上的“Muleimeter”按钮,调出虚拟万用表“XMM1”,将其放置在电子平台上,将所调出元件和仪器组建仿真电路。

(6)双击虚拟万用表图标“XMM1”,将出现它的放大面板,按下放大面板上的“电压”和“直流,即―”两个按钮,将它用来测量直流电压。将以上调出元件经移动整理后连好仿真电路如图二所示。

(7)打开仿真开关,按右表所示,分别按动键盘上的“A”和“B”键,使与非门的两个输入端为表中4种情况,从虚拟万用表的放大面板上读出各种情况的直流电位,并将电位转换成逻辑状态。

4 用与非门组成其他功能门电路

4.1 用与非门组成或门电路

按要求,分别按动键盘上的键,观察并记录指示灯的发光情况,并将其转换为逻辑状态。

4.2 用与非门组成异或门

电子学入门第9篇

(中北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示范实验中心,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当前国内高校的“电子线路”课程无论是从教材编写还是课堂讲授中的功率放大电路仍然以模拟功放为主,对数字功放讲述甚少,而现实中电子产品尤其是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大量采用了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数字开关门电路芯片,造成大学生课堂学习与电子技术发展实际的脱节。在此结合数字集成开关门(CMOS)电路的发展,详细分析了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理想状态下,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理论效率可达到100%,远高于AB类模拟功率放大电路的78.5%。推导了D类功率放大电路CMOS反相器的功率损耗与芯片工作的时钟频率、栅极集总电容值以及芯片所需的供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并以当前主流的集成度达8 000万个门电路(2 inch2上108个门)的IBM笔记本电脑的CPU芯片为实际案例进行了总功耗分析。实践表明,将数字功率放大电路引入大学生课堂教学,可以贴近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字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功率损耗;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N7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20?0107?03

收稿日期:2015?05?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1178);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011010?3);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计划资助

Instance analysis for working principle and power loss of digital poweramplification circuit

HAN Yueping,LI Ruihong,BI Manqing,WANG Liming

(State Center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China)

Abstract:While the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of“electronic circuit”course in the aspects of textbook compilation orclassroom teaching is still taking analog circuit as the main content in colleges,and the digital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is de?scribed extremely less,the digital switching gate circuit wi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high integration is adopted massivelyin electronic products (especially in laptops and mobile phones) in reality,which separates classroom learning of students from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MOS circuit,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class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is analyzed in detail. The theoretical efficiency of D?class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can reach 100%in ideal condition,and is higher than AB?class analog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of 78.5%. The power loss of CMOS inverter ofD?class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working clock frequency,grid lumped capacitance and square of thepower supply voltage,which is deduced in this paper. The total power consumption is analyzed by taking the mainstream CPUchip of IBM notebook computer as the practical instance,the chip is integrated with 80 million gate circuits. 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digital power amplification circuit introduced into the college student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close to life reali?ty,enhance perceptual knowledge,and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digital power amplifier;working principle;power loss;instance analysis

0 引言

进入21 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产品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诸如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作为娱乐设备的MP3 播放器,工作必备的手提笔记本,以及期望中的便携式电视机与DVD,车载电器等,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一个重要发展特征是采用了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数字开关门电路芯片,以IBM 的CPU集成芯片为例,目前集成度达到8 000万个门电路(2 inch2 上108 个门)。所有这些便携式电子产品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大功率的音频输出,都需要电池供电。目前,上述便携式电子产品大多采用了新型D类功率放大电路,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保持最低的失真情况下得到高的效率[1?3]。同时,诸如CPU 运算速度仍然缓慢、采用锂电池供电的大屏幕手机待机时间过短等缺点也非常明显。因此,制约便携式电子产品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就是其输出功率损耗与使用的电池技术,并直接与人们关注的芯片工作主频(时钟频率)、待机时间(取决于静态功率损耗)与使用时间(取决于动态功率损耗)几个指标相关。

鉴于目前国内“电子技术”高校课堂教学仍然以低频段介绍A类、B类及AB类模拟功率放大电路[4?10]、高频段介绍C类为主,事实上已经远远滞后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实际,可检索到的D类功率放大电路文献则主要讨论应用于具体产品中的实际电路[11?13],无论对高校师生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缺乏对D类功放基本原理直接学习的渠道。本文以单个数字开关门电路为例,详细分析D类功率放大电路工作原理与总功率损耗,为高校师生全面掌握集成门电路芯片的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参考。

1 单个NMOS 管门电路

1.1 门电路组成

(1)电路组成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限于P 沟道MOS管工艺限制等因素,集成芯片内部的开关门电路仍是由单个NMOS 管构成。NMOS 管的开关特性与晶体三极管类似但远优于三极管。反相器的基本电路如图1 所示。C 等效为NMOS 门驱动的同类负载门电路的栅极电容集总。

1.2 工作原理

工作于开关状态的NMOS 门电路输入信号ui 是周期为T 的方波时钟信号,T1时间为低电平,T2时间为高电平,T1=T2= T 2 。输入信号波形如图2所示。

(1)输入信号为低电平T1 期间,,NMOS 管截止,等效为断开的开关,电源VDD 通过RD 给电容C充电。

(2)输入信号为高电平T2 期间,,NMOS 管导通,等效导通电阻为RON,其值很小,电容C 通过电阻RON放电。

1.3 单管门电路功耗与效率分析

1.3.1 低电平T1期间电源提供的能量

此时,NMOS管断开,假设电容上的初始电位为0 V,则接通电源的瞬间,流过电阻RD 上的充电电流为最大值() ;经过(3~5)τ1 的充电时间(其中τ1 = RDC ,一般有),电容电位达到最大值VDD,此时电流衰减为0;充电期间,电流值为:

集总电容C 上的电压与电阻RD 上的电压电流变化如图3(b),图3(c)所示。

图3 输入低电平期间工作过程T1期间,电阻消耗能量,电容储存能量。其中,电源提供的总能量为:

1.3.2 高电平T2期间电源提供的能量此时NMOS管导通,电容上的能量经过(3~5)τ2 的放电时间()快速放电完毕。同时,电源在T2时间内提供的能量为:

1.3.3 电源提供的总功率

在一个ui时钟周期T内,可计算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

其中:式(7)代表了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电源提供的静态功率(待机功率)损耗;式(8)代表了电路的动态功率(使用功率)损耗。两分量分别决定了人们在日常使用手机等手提设备中所说的待机时间与使用时间。

1.3.4 效率分析

由式(7)可知,电源的静态功率损耗与电源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RD 成反比。而动态使用功率与电容容值、电源电压平方、以及时钟频率成正比。可见,RD 越大,静态功率损耗越小,时钟频率越高,实际使用功率也越大,电路的效率也就越高。比如,目前IBM 的CPU集成度最高可达108个门电路,假设其主频(时钟频率)为1 GHz=109 Hz,集总电容,电源VDD=5 V,RD=10 kΩ。则可以算得:。

可见,动态使用功率尚在接受范围内,但静态功率达到了不可思议值。即使把门电路的电源从5 V 降低为1 V,仍然具有25 kW。要想从根本上降低静态功率损耗,需要大大增加RD,但实际电路中RD的增加也受到一定制约,这就需要找到一个能替代RD 作用的有效元器件。20 世纪80 年代,随着各种相关技术的成熟,CMOS反相器门电路应需而生。

2 CMOS 反相器门电路

CMOS反相器的基本电路如图4所示。

VTP是PMOS管,VTN是NMOS管,它们的栅极短接作为输入端,漏极短接作为输出端,VTP的源极接电源的源极接地。

3 CMOS 反相器门电路功耗分析

CMOS门电路输入信号ui仍然是图2所示的周期为

T 的方波信号,C 等效为驱动的CMOS 负载门电路的栅极电容集总。

(1)低电平T1期间。当输入为低电平,即ui=0 V时,由于|,VTP导通,等效导通电阻为RONP,其值很小,几乎为0。电源给集总电容快速充电,且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为:

式中f 为输入信号的频率。

(2),截止,电源不工作。电容通过VTN 快速放电,电容C 在T1期间储存的能量释放完毕。

(3)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与效率分析。由上述分析可得,在理想情况下,功率器件VTP 导通时导通电阻为零,没有电压降,器件不消耗功率,输出电压幅度几乎与电源电压VDD值相同;关断时VTP电阻为无穷大,没有电流流过,器件也不消耗功率,输出电压几乎为零。CMOS反相器无论电路处于何种状态,VTN,VTP中总有一个是截止的,所以它的静态功耗很低,理论上静态功率损耗为0。电源在整个周期T 内提供的总功率为CV 2DD f ,理论上开关类功率放大器能够将电源功率无损耗地转换输出到负载上,全部转变为负载的动态使用功率。所以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理论上可达到100%。

4 结语

本文从集成数字门电路芯片内部的单个数字门为例,详述了D类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效率,理论上,D 类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可达到100%,远高于AB类模拟功率放大电路的78.5%。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半导体元器件均有漏电流存在,故开关器件VTP 与VTN实际上总要消耗部分功率。此外,可得出:

(1)为了降低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提高电池供电的使用时间,芯片所需的电压值至关重要,功率损耗随着电源电压VDD的降低成平方倍减小。

(2)为了提高电子设备的快速响应时间,比如笔记本电脑的CPU 主频,电源(电池)的功率损耗随着时钟频率f 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参考文献

[1] 杨滔,王武斌,吕征宇.开关功率放大器交错并联控制技术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9,43(4):24?25.

[2] 陈新国,程耕国.D 类功放输出功率与效率的分析[J].声学技术,2005,24(4):264?267.

[3] 黄伟,马成炎,叶甜春.高性能10 W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4):26?30.

[4] 毕满清,王黎明,高文华,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BOYLESTAD Robert L.模拟电子技术[M].李立华,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8] 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 朱定华.模拟电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0] 周淑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 李鸿,赵亚冬.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优化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1(14):101?106.

[12] 徐玉存,柳拓鹏.一种宽带D 类射频功率放大模块设计[J].雷达与对抗,2013(3):53?56.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