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8 10:20:12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1篇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调查分析;应对策略

疼痛作为一项重要观测指标,近年来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后第五项生命体征,成为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不容忽视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1]。尤其是新生儿科患者,持续疼痛对新生儿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影响新生儿治疗依从性,而且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患病率和重复住院机会[2]。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疼痛无法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方案最主要原因在于缺乏一个完整且合理疼痛管理系统,而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识成为完整体体系核心问题[3]。为了解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识,为疼痛管理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对我院新生儿科护士共89人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采用自行设计的关于新生儿疼痛管理的问卷对我院新生儿科89人护理人员进行调查。89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分别在新生儿科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年龄分布于21~55岁;其中儿内科护理人员23人,儿外科护理人员15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5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26人;工作年资<10年的有41人,中位数6.8年,占46.07%,工作年资>10年的有48人,中位数13.6年,占53.93%;本科及以上学历47人,占52.81%,大专学历24人,占26.97%,中专学历13人,占14.61%,其他学历5人,占5.62%;共发出调查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问卷名为“关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知识的认知调查”,是由本院专业工作人员参照了美国达拉斯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疼痛管理专科的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研究材料结合本院具体情况设计[4],分为六个部分,共60题,每题1分,总分50分,分别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15分),疼痛评估(5分),镇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10分)、镇痛药物(15分)和疼痛心理关怀(5分)。问卷经预实验证明Cronbach为0.89,内在一致性信效度测定符合标准。并通过与新生儿科主任及护士长沟通后取得支持,已向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强调了本次调要性,可保证回收有效问卷内容真实可靠。

1.3材料的回收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实名填写方式,当场发放与收集的方法,问卷填写时间为15min。问卷发放前已再次向调查对象强调了调查的目的与意义,共发放问卷89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98.88%。

1.4问卷评分

问卷经调查组人员按统一标准评分,调查组人员由护理部抽调有统计及临床经验工作人员组成,所有调查组人员均未参加问卷调查。1.5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了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统计推断等方法。

2结果

2.1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调查

问卷得分率情况接受问卷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护士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其中得分率>60%的仅有5人,最高得分50分,六大部分得分率均≥60%仅2人,得分率<60%有38人;六大部分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疼痛基本理论知识(60.89%),疼痛评估(54.67%),镇痛药物干预措施(52.8%)、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43.65%)、疼痛心理关怀(35.65%)、镇痛药物(30.25%)。得分率最高的三个项目和得分率最低的三个项目见表1。

2.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与学历和工作年资的联系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本科以上学历护士平均得分(40.55±1.75)分,平均得分率为72.58%,较其他较低学历组正确率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工作年资越长护士较年资较短护士得分率高,平均得分率为72.4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关于“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见表2。2.3调查组新生儿科护理人员背景情况本次调查的89名新生儿科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其中有25名参加了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课程,32人以不同方式接受过关于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6名新入人员参加了岗前培训。能熟悉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的有45人,最常用的是口述分级评分法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数据表明,49名护理人员表示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类知识。调查结果说明,来自新生儿科不同部门和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无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新生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有待提

高本次调查数据表明,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水平普遍偏低,问卷平均得分为(28.45±1.65)分,平均正确率为50.17%,这可能与其在校期间未系统接受关于疼痛管理知识和上岗后极少有机会接受相关教育有关,特别是“镇痛药物”部分,平均得分率仅有30.25%,表明一线在岗护理人员对于镇痛药物的选择、个体化用药量、何时给药、不良反应、成瘾性等方面知识均极度缺乏[5]。另外,非疼痛药物干预措施和疼痛心理关怀两部分得分率也相对较低,体现护理人员对于护理文化的精髓掌握不充分。因此,在开展护理工作和疼痛管理课程的时候,我们应该整体提升在岗护理人员疼痛评估和心理关怀方面的整合能力,重点完善在岗护理人员对镇痛药物方面的知识,个性化地设计培训课程已达到提升综合认知能力的目的。

3.2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管理认知的应对策略

要从根本上解决认知水平普遍偏低的问题,首先应该完善学校教育,加大上岗后业务学习的普及范围,并健全关于疼痛管理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3.2.1学校教育本次调查数据表明,在岗护理人员最欠缺也是最需要完善的是镇痛药物和镇痛药物干预措施以及疼痛心理关怀三方面的内容。缺乏统一且规范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偏差的疼痛管理认知。建议各大本专科院校给不同年级和层次的学生增设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课程,特别是人文关怀方面,最好能做到个性化方案[6],丰富实践素材,以便让学生在校时就完整且系统地接受最基本的关于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为今后的实习和进入临床一线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3.2.2医院在岗教育医院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在岗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院内讲座、科室业务学习、邀请专家授课、实地案例讲学、业务水平竞赛、在职继续教育、岗前培训等为一线在岗护理人员设计培训课程,特别是针对调查中表现出劣势的低年资和学历相对较低的护理人员,强化学习和训练[7]。使之达到从正确且恰当地评估新生儿、采取合适的非药物镇痛措施、遵医嘱给药和进行疼痛心理关怀各个环节的突破和提高,有效地帮助新生儿减轻痛苦,全面提升疼痛管理的能力。3.2.3健全疼痛管理认知的考核体系医院管理者应想方设法提高在岗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临床疼痛管理中来[8]。因此,健全疼痛管理相关认知水平的考核体系意义重大。首先应强化对于疼痛管理宣传力度,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并落实行动,通过不断学习的同时加强临床实践,提高护理技能,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考核与奖励,深化理论、丰富经验。

3.3提升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水平认知的意义

医护人员的根本职责就是采取最合适的方式为病人减轻痛苦,特别是面对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积极且合理的疼痛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长期以来国内就对新生儿的镇痛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镇痛药物会影响儿童神经系统和智力等的发育。其实不然,新生儿疼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临床护理的质量,成为临床监测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良好的疼痛管理有利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恢复以及良性发展,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疾病的完全治愈率[9]。因此,提高在岗一线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孙静,李菀,等.113名儿科护士的患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67-169.

[2]金利萍,赵友谊,黄丽华.住院早产儿疼痛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26(5):894-902.

[3]张蕾蕾,张语桐,麻海春.小儿围术期疼痛管理的进展[J].吉林医学,2009,30(21):2711-2713.

[4]唐菲,赵彩虹,俞晓燕.心理护理与评估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6(3):261-262.

[5]赵旻.癌症疼痛管理中的障碍因素[J].现代医学,2009,11(27):342-344.

[6]黄艳芬.护理人员对疼痛患者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的给药态度研究[J].现代医学,2010,9(16):421-423.

[7]伏雪纯,李敏.不同疼痛管理对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2,18(21):427-429.

[8]胡晓燕,花芸,陈晓莉.儿科护士疼痛管理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19):92-94.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2篇

关键词:走访调查;儿科护理;家庭中心模式

儿科被认为是“哑科”,因而儿童个人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的欠缺,儿科护理过程中存在很多沟通不畅或者由于小孩过于依赖家人抗拒医护人员而造成的麻烦。儿科的住院患儿由于年龄小、慢性病居多、病种特异性、病程长、易复发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儿童护理方面就开始探索“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之后这一潮流被世界很多国家所借鉴,比如以色列等高福利国家,他们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方面做出了更多的努力和推动。就目前来看,儿科护理模式取得了较大的新发展。

1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新进展

1.1医院儿科护理模拟家庭功能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是基于人本主义而诞生,医院在医治患者时,不仅要将医疗方案施加于患者身上,更加要注意患者对于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说,专业性的医护要能够充分发挥出效果,这需要患者的紧密配合,在儿科,这种紧密配合单纯依靠儿童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家庭的参与。[1]儿童患者在家庭人员的陪护与安抚下,一般能够较好地遵医嘱,不过越来越多家长难以长时间参与病儿治疗过程,“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寄希望于模拟家庭功能。1.1.1构建居家式病房。医院儿科部门将病房打造成儿童居家模式,病房不再是冷冰冰、严肃渗人的环境。比如一些儿科病房病床模仿儿童房的构造,提供上下铺病房,病床摆放各种儿童玩偶、玩具等,并且在儿童活动区域设置一些游乐设施,让病房兼具儿童居家功能,舒适而温馨,降低儿童对病房的抗拒感,帮助儿童快速适应病房生活,拉近儿童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2]1.1.2指导并合理安排家庭人员参与。“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也需要有家庭人员的参与,医护人员与家庭成员共同护理儿童,医护人员借助家人的亲密感迅速建立与儿童的亲密关系,让儿童更加信赖医护人员。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家庭人员进行适当的指导,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病房、接受治疗,如何引导幼儿接纳医护人员的医治与护理。在医疗过程中,“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使得家长能参与到医疗护理的决策中,并就其所提的建设性意见予以采纳,不仅能让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预后加深了解,[3]减少中断治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患儿的治疗效果、家属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提升。

1.2医院儿科护理与家庭护理互动更多

1.2.1定期上门走访,督导家庭护理。“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的场所除了医院,还有家庭,当病儿已经符合出院标准,家庭就应当承担起儿童康复期的护理工作,这个阶段也属于医院护理责任期。医护人员应当与家庭建立紧密的联系,并且开展定期走访,走进家庭了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情形与状况,就家庭护理中不当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向,并且在后续的走访或者联系中密切关注家庭护理,督导家庭护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以提高“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效果。1.2.2以社区为单位的家庭护理教育增多。为加强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宣传与教育,有必要对家庭护理进行培训,以社区为单位的家庭护理教育不仅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也有利于在社区树立“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理念,鼓励更多人投入到家庭护理当中来。[4]就笔者所在的而言,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医护培训,让有困难的家庭得到社区其他家庭人员的帮扶,这也是“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的一种模式。

2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反思

2.1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需要更多投入

“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需要家庭对儿童护理投入一定的经历,并且对医院医护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所在的地区,高原家庭本身日常务农等任务较重,接待医护人员走访以及对病儿进行家庭护理所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相对来说,展开“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有一定的难度。[5]但是,相应地,如果这种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得以建立并且成熟运作,越来越多家庭人员懂得如何护理儿童,医院能够为儿童提供家庭式护理,那么儿童病患的护理将会有巨大的改善,最终也将减轻医院与家庭的负担。

2.2对儿童的精细化护理可能对儿童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任何一种变革,除了所预想的效果与目标之外,还可能产生很多额外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旨在解决儿科病房中儿童抗拒医护或者不适应护理的状况,是为提高医护效果的一种创新,通过设立居家式病房,或者提供家庭式呵护,但一些激进人士认为将不利于儿童抵抗挫折、病患,儿童对家庭将变得更加依赖,儿童从病患中所可能诞生的独立与担当将被推迟,这种对儿童病患过于“关照”的做法还可能产生其他不良的后果。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猜测,基于这些可能存在的弊端,“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应当在完善过程中,尽可能地消弭这些不良因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建立在患者,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互利互助的基础上的一种方法,给患者提供有计划化的护理方法,护理模式的中心由疾病转变为患者的新型护理模式。医护人员的关注重点由以前的关注疾病转变为关注患儿和关注整个家庭,使患者和家长能更高的沟通,减少两者之间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实施家庭成员参与医疗和护理工作,提高儿科的整体护理水平,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经过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一起管理患者,能帮组护理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加强护理人员和家属的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英杰,李杨.以家庭为中心的教育干预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01):98-102.

[2]王琳,翟晓楠,马新影.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6):289-290.

[3]毛丹,向凤玲.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1):54-67.

[4]曹春菊.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7):246.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3篇

关键词:新生儿科;优质护理;示范活动

1科室每个护理人员要明白优质服务的含义

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相关知识。为了强化新生儿科的护理服务,科室首先从服务抓起,换位从家长、患儿等角度出发,提出如何更好地实施护理服务,做好基础护理,当好新生儿的"母亲"。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2.1强化法律意识,保障护理安全,在护理活动中,一起遵循护理规范操作。

2.2护士分配上,我们采取双向选择,经考核、试岗合格、科室认可方可上岗。

2.3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坚持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

2.4创造机会使在职人员继续深造,提高在职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

3优化人员素质,开展特色服务

3.1塑造良好的护士形形象,许多小宝宝呱呱坠地就被送到了新生儿科,全身还没有来得及清洁。到了我们科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阿姨们就会主动的为他们洗头、洗澡。

3.2提高护士实际操作水平,练就高超的专科技术,每周五早晨交班后由护士轮流进行小讲课,内容结合临床问题进行;如: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系统培训,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为了使新生儿科每一个宝宝都得到最优质的静疗服务,在日常的护理活动中随时进行教学,不断学习如何更好地进行穿刺及各类导管的维护,从而减轻宝宝的痛苦。

3.3每周下午的健康教育时间除了关于疾病的宣教,还对患儿父母的手卫生健康进行宣教,全员参与,关爱健康,使新生儿病区内所有人员掌握了六步洗手法,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

3.4科室护理人员为患儿和家属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温馨提示卡、健康教育小画册,促使患儿和家属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4护理人员需管着患儿的心理状态

我们科室的护理人员关注的不仅关心小宝宝们的身体变化,而且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用抚触--这一相互之间的特别语言,与宝宝进行特殊的沟通,总是尽可能为患儿创造一些良刺激。

5改变病房管理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全面履行护理职责

病房实行责任护士负责制,每位责任护士分管8~10张床,实行24 h负责制。

6落实基础护理,体现人文关怀

工作中,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仔细地观察患儿病情,精心的喂养、耐心的换尿布及清洗臀部,以保证新生儿不发生呛咳和感染,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

7强化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2次/d给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及时做好预防接种注射,实行一对一的个性化护理。给予患儿全身温柔的接触,能减少热量散失,维持早产儿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让患儿安静舒适,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缩短了住院时间。

8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

8.1沟通的方法 利用每周二、周五工休座谈会、新生儿探视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向她们讲解新生儿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语言传递温暖,微笑是我们的"武器",每次面对宝宝的家长,护士总以微笑示人、热情、耐心地接待,灵活的技巧,委婉的语气,礼貌的用语,详细的讲解,使家长心中得到安慰,从而得到她们的理解与信任。新生儿室走廊装扮一新,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了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广泛受到患方的好评。

8.2健康宣教的内容 ①第1 d: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母婴分离的情况下如何挤奶,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②第2 d: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的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质量下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几种特殊生理状况的观察。③第3 d: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

9做好新生儿的出院指导

9.1在危重症新生儿出院前几天,特别邀请宝宝的家长来到科室,进行"手把手"的宣教,让宝宝家长掌握出院和宝宝的喂养、沐浴、抚触及日常的护理,让宝宝回家后依然得到很好的照顾。

9.2需要复诊的宝宝,在出院时和家长预约复诊时间。

9.3出院时责任护士向家属交代清楚下次预防接种。

10建立患儿出院随访卡

每1例患儿出院我们护士都将留有科里电话的随访卡送到患者手里,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与患方建立了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

通过我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们护理人员注重了服务细节,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得到了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增强了。在服务过程中,把患儿及家属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3]。我们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患儿家属的信任和赞扬,使她们对我们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谭其玲,谷波,马登艳.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J].护理研究,2011,4(25):915-916.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4篇

【关键词】 儿科护士 素质修养 护理影响

小儿从生命开始至长大成人,整个阶段处在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在解剖、生理、病理、免疫、疾病诊治、心理、社会等方面均与成人不同,且各年龄段小儿之间也存在差异,在护理上有独特之处。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1]。因此,儿科护理要达到保障和促进小儿健康的目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除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健康的体魄。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治疗效果的好坏除了与医生的正确的诊断和对症下药有关外,还与儿科护士的整体护理有着密切关系,而护理成效又与儿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密不可分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患儿的康复和身心健康以及发育成长。因此培养锻炼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对良好的治疗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

1 学好理论,掌握技能,增强专业素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儿科护理学也在向更高层次发展,并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独特功能的专门学科,其研究内容、范围、任务涉及影响小儿健康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儿科护士成为儿童保健的主要力量[2]。儿科护士也要适应新学科的发展要求,要在继续教育上下功夫,“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发展理论创新和技能创新,开拓职业领域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科护理队伍向高层次、高素质的方向发展。笔者从多年从事儿科护理工作的实践中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强化“三基”训练,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这对于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十分关键。其次是要做到“眼勤、口勤、手勤、腿勤、脑勤”,逐步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加强同事之间、科室之间、医院之间、院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见习、进修、深造等方式达到提高业务知识技能的目的。

2 找准角色,增强现代执业意识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角色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儿科护士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独立实践者,被赋予了多元化的角色。一方面要当好护理活动的执行者,做好护理计划,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患儿,儿科护士最重要的角色是在帮助小儿促进、保持或恢复健康的过程中,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直接的照护,根据不同患儿,制定系统、全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儿减轻痛苦,尽快治愈康复。另一方面,要做好患儿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向他们有效地解释疾病治疗和护理过程,帮助他们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协调好与有关人员及机构的关系,维持一个有效的沟通网,以保证小儿获得最适宜的整体性医护照顾,特别是与医生和小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让家庭共同参与小儿护理过程,以保证护理计划的贯彻执行。要注意倾听患儿及其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关心小儿及其家长在医院环境的感受,帮助他们答疑解难,要当好小儿及其家庭的代言人。同时要具备现代执业意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儿科护士,只有具备形象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危机意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才能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

3 注重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做事德为先,这是工作的出发点,也决定着工作的成效。要做好一项工作,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对待工作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是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首先要爱岗敬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增强服务意识,要从患儿及其家庭的角度出发,“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要有忘我的工作精神和奉献精神,要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其次要具有诚实的品格、较高的慎独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理解、友善、平等的心态,为小儿及其家庭提供帮助,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当好“爱心姐姐”。三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放眼未来。将护理事业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勤勉研修。

4 宽容豁达,保持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儿科护理的病种多、工作量大。特别是进入现代生育家庭,独生子女多,小儿父母甚至几代人都在盯着一个孩子,在护理的每个环节上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家长的不理解或非议,如:儿科最基本的操作之一静脉穿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管不明显的患儿,如果第一针失误,就可能会出现孩子哭大人叫的现象,因此,儿科护士首先应具备高超的技术,治疗时做到“轻、稳、准、快”,以娴熟的技术,准确、迅速地完成各项操作,把疼痛刺激减少到最低限度,让患儿及家长在情感上依赖我们,技术上信任我们。要注重培养好自己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忍耐力和自我控制力,要灵活敏捷、善于应变、心胸宽广。同时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举止端庄。用和蔼的语言去接近人,用和善的方式去感动人,用卓越的技能去赢得人,用健康的身体来支持自己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参考文献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5篇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在工作结束的时候,记得记得把儿科护士工作总结写好,那么关于儿科护士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2021最新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儿科护士工作总结”内容请点击()〗 新生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

新生儿科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儿科护士工作总结五篇

关于儿科护士的工作总结5篇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四篇】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一)我现任____医院儿科护士长,时光飞逝,转眼又到了一年的年底,20_年,在院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主任以及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做到严以律己、率先垂范,以院为家,奋力进取,顽强拼搏,儿科圆满完成了今年年度目标任务近万元。回望这一年来我在护士长的岗位上所做的工作,心中有很多感慨;现将20_年以来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管理,有效协调

一年来,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领导下,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科室工作尤其是护理工作中坚持以科室为家,每天早来10分钟,晚走10分钟,认真落实医院和科室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合理安排护士和护工的排班,培养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使她们都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基础护理技能,针对儿科患儿特点,身先士卒,大胆管理,研究、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方法,保证了科室工作稳步进行。积极配合主任做好医护协调工作,引导大家做好医护沟通;及时发现并解决一些摩擦和矛盾,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使中医科成为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让医生护士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工作,也为病人营造了温馨、和谐的病区住院环境。

二、狠抓护理业务培训

他们生了病,家里人着急、上火,再加上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家长很难接受,容易产生护患矛盾,儿科的护理工作就面临护理操作难度大、患儿家长沟通困难、医疗护理容易引起纠纷等因素而成为医院工作中困难较大的专业,护理工作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不言而喻。针对这一现象,我果断决定:从我做起,全员培训。采取业务学习和个案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方式,发动科主任和医生参与,对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的常见儿科疾病知识进行培训,对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培训,甚至对一些急诊的抢救护理知识技术,也进行了培训。一年的系统培训下来,考核结果表明,护士对上述各系统常见疾病都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这不仅提高了她们的业务技术水平,也极大的增强了护士对自身、对科室发展的信心。此后,我又采取日常强化的方式,不断结合病房现有病例强化培训过的知识,终于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儿科护理队伍。

三、尝试文化管理,力求做出特色

多年的护士长经历,使我深切的体会到:对于一个团队而言,规范其行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其思想,升华其内心世界,要让护士长管理这个外因,通过护士个人素质的内因起作用。为此,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护士排班表上,每周送她们一句人生、职场感悟;在QQ儿科护理群里经常分享一些儿科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感悟人生的故事;利用早会给她们讲一些励志、哲理等小故事,引发她们对人生、对事业的思索。潜移默化之中,我们儿科的护士,人文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我终于打造出了我用人文知识改变护士___护士有效管理自己___护理工作质量提高的良性链条。近几年,不仅儿科的护理文化建设起了成效,而且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在院各项检查工作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儿的所有护理工作全面负责,提供全程、全面、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使护士明确责任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加强基础护理,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按级别护理服务要求,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专人负责晨间护理质量,巡视病房时清理病房,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让患儿感到舒适、安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儿,指导并协助家长给患儿洗脸、洗头、翻身、擦澡、修剪指甲,保持患儿三短、六洁。制定基础护理工作重点,每周一、四下午协助家长给患儿洗澡,每周二下午剪指甲,每周四下午协助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方面,多数科室的做法是,单纯依靠护士口头宣教,但我通过长期以来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弊端:护士说得少了,内容涵盖不全,说得多了,因为时间有限,就会说得快而没有重点,这样,患儿患儿及家长根本记不住。为此,我把入院宣教的内容列了一个提纲,作为护士口头宣教的内容,而把详细内容输入电脑,护士在做提纲挈领的宣教后,把详细的资料发于病人,这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这种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宣教方法,不仅有助于家长的掌握,也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因此深受大家欢迎。通过这一年的努力,基本做到了让领导和同志们满意,让自己满意和让患者满意的三满意,患者满意率基本达到95%以上。

五、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认真做好科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同时,我坚持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年来,先后在各种护理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x多篇。

六、不足之处

面对我的患儿我的科室,我可以坦然的说,为了你们,我一直在努力!但是,面对自己,我深知工作中还有很多的缺憾,比如,科研是护理工作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我们儿科的护理科研项目至今还是空白;再比如,有时候,过于严厉的要求,我甚至看到过护士的眼泪和无奈。

七、努力方向

展望未来,对新的一年的护士长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作为护士长我的努力方向是:

1、力争在护理科研方面有所突破;

2、进一步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人员进修、培训,进一步熟练专业技能。

3、宽严结合,和科室主任一起狠抓基础护理、护患沟通等全面工作,进一步加大科室管理力度,让自己的管理方式更加成熟。

总之,一年来,我和科室主任及全体科室医护人员同心同德,克服困难,知难而上,以医院大局为重,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切实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医院的三级医院建设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二)转眼之间20_年很快过去,回首过去,从医院建院至今,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志们的相互帮助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行感动式服务,立足本职岗位,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政治和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涵养,完善基础,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在临床工作方面

总所周知,新生儿的特性,呱呱落地,一生啼哭在亲人们的喜悦声中出生,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护理这个可爱,浑身软绵绵的小家伙,如何喂奶,如何换尿布,如何观察,不管是早产,足月还是过期产,他们的抵抗力都低的多。也脆弱的多。

作为一名新生儿科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指导家属如何喂养,如何护理。而有些工作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如疫苗接种,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在不断的学习和请教中,渐渐的走上正轨。

在新生儿抢救工作中,增加抢救意识,迅速,及时有效。抢救时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的填写护理记录单,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做到处理准确。

在新生儿的安全管理中,严格实行母婴同室,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呛奶窒息,避免坠床,抱错,无论做任何操作都有家人监督陪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诊疗护理的安全执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新生儿沐浴毛巾等一用一消毒,接触前洗手,有特殊感染的新生儿用物专人专用专消毒,做到无交叉感染。

我们医院刚刚起步,新生儿科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发展。为了工作能顺利安全的进行。本人能和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度难关,并能和其他科室的同事团结协作,积极配合。

三、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

以感动式服务理念来要求自己,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健康康的出生,希望所有的产妇都能高高兴兴的抱着孩子回家,病人的满意度是我们立足的的根本。

所以我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投入,热心的为大家服务,和医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三)众所周知,婴幼儿因其年龄小,不会或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加上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且繁琐,家属不易理解等原因,使得众多护士不愿意或根本不安心儿科护理工作。儿科护士真的这么难当吗?本人已在儿科工作了整整x年,根据经验所得,谈以下4点体会总结:

一、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

由于是儿科,液体量少而组数多,许多药计量难算;婴幼儿好动,液体渗漏多,工作量大而繁琐,往往是这边刚加药,那边又肿了,不滴了,到处都在喊你,且又是一样的着急……往往从上班忙到下班,一刻钟也没停过,甚至到下班时所有护理记录都没来得及写。久而久之,容易使护士产生厌倦、不满情绪,觉得儿科护士太累了,跑断了腿,有时还要受家属的气。如果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就会产生消极应付的想法,觉得工作永远也没可能干完、干好,只要当班时没出问题就算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护士首先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要有坚定的敬业和献身精神,坚信自己所做的事业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因为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而热爱,关心儿童是热爱祖国的表现,要一切都以患儿为中心,处处为患儿着想。只要从内心热爱儿童护理事业,才不会因工作繁琐而厌倦;才能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才能有利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才能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二、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

许多护士不愿在儿科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家属难缠,易受气,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是“小宝贝”、“小皇帝”,一但生病,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等一大群人前呼后拥,就怕宝贝遭罪。一针没扎到血管,就骂你,认为你是在练手艺,不负责任,不当一回事,把你气得难受、憋闷,还不能发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态,多从患儿父母角度来看待,考虑他们,理解他们的心情,要采取宽容与忍耐的态度,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嘛!其次,要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要多说“对不起”,使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

三、勤学苦练,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我认为,这一点是特别重要,有了这一点,上面的第二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心上嘛!而许多护患纠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只要我们肯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四、努力学习,能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并发现病情变化

前面已讲了由于是儿科,许多患儿是有口难言,一切的病情都有待于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勤于、善于观察,才能及时地掌握患儿的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并及时向医生汇报,使病儿能转危为安,从而有利于治疗和护理。而要做到善于观察,就要求护士必须有扎实的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患儿的疾病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减少不必要的疏忽。因此护士在工作的同时必须不断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患儿服务。综上所述,要把儿科的护理工作做好,护士必须要有热爱儿童护理事业的思想,能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有过硬的穿刺技术和善于观察病情变化的本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四)流云系不住,清风带走了岁月。20_年已是岁末,在这一年里,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作为一个儿科护士,我收获很多,进步很多,感触也很多,结合工作实际及所见所想,现汇报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这一年里,我遵守院纪院规,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服从院里的各项安排,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认真工作每一天,以患儿的利益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心要求自己,保证自己所分管的护理工作扎实到位,以优质服务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让患儿及家属满意。儿科是一个容易产生医患矛盾的地方:目前多数儿童是独生子女,一人生病全家总动员,儿童打针要求技术高,一针不中家长就跟你急;发热儿童入院2天不退热家长就跟你吵;不愿意行相关检查却要你给他一个解释:我孩子到底是什么病?将心比心,我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为他们提供的护理。可有时候还是有很多家属不配合和理解,越干越感觉,责任巨大。

二、业务方面

在这一年里,我虚心向老护士请教,认真锻炼和提高临床业务水平,特别是小儿头皮针穿刺的水平,危重患儿的抢救护理,各种抢救设备的应用,患儿病情变化的及时观察发现等等,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儿科是一个很复杂的科室,也比较难干,责任巨大,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未来,他们不会用语言表达疾病的临床表现(甚至不会说话),儿科所以又叫“哑科”,这就需要儿科医护人员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去判断,这是其他成人内科难以相比的,儿科在用药方面更是要“斤斤计较”,少一分则影响疗效,多一份则产生毒副反应。对护士的加药、注射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付出百分之二百的认真和努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三、个人修养素质方面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成熟,个人修养和素质在不断提高,我认真做到在工作时间仪表端庄、着装整洁、礼貌待人、态度和蔼、语言规范,时刻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工作,踏实做人,我相信:没有,只有更好。积极参加院里的一些活动,全力支持主任和护士长的工作。

四、在实习生带教上

我知道她们学生都不容易,我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认真的教她们自己所懂所学,做到放手不放眼,亲自示范操作,直到同学弄懂弄通为止,尽快提高她们的水平,让她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0_年即将过完,回顾一年的工作历程,有劳累,辛酸,无奈和痛心,也有成功的喜悦和欢笑和成就感。目前我院的发展速度迅速,医院水平日新月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的努力要求自己,适应快节奏的工作要求,为我院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儿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五)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_年的工作也将接近尾声。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紧张中伴随着充实,忙碌中伴随着坚强,团结中伴随喜悦。在院领导、科领导的正解带领下,在同志们的互相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人20_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思想道德方面

热爱祖国,热爱医院,热爱科室,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认真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涵养,完善自己的政治基矗积极参加科室组织的专科理论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做好笔记,为工作服务病情观察提供理论指导。

二、临床工作方面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年轻的专科护士,无时无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虚心向他人请教,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能力,提高专科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岗位职责和护理理念。一年来,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工作认真负责,对领导尊敬服从,对同事团结爱护,对患儿呵护倍加,并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科室指派的各项特护任务,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和认可。始终铭记‘细节决定成败’,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无任何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无迟到早退旷工等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带教,全力配合科室带教任务。

三、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方向

1.提高护理技术,争取做到‘一针见血’,减轻患儿痛苦;

2.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全力配合抢救工作;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工作中不慌不忙,井然有序;

4.认真学习专科知识,为专科工作提供理念依据;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6篇

【关键词】新生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心理压力;分析与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4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209-02

近年来,医疗机构的新生儿监护室属于一个较为特殊的临床环境,由于其特殊性被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重视起来,特别是对于一些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来说,新生儿比较的集中,对于在新生儿监护室工作的护士而言,工作的环境较为紧张和密闭,且护理操作也非常的繁重和复杂,护士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心理都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如果这些各方面的压力得不到缓解或者疏导的话,不仅影响到护士身心的健康,而且同时会对护士护理的工作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导致一些差错出现而提高了事故率,因此,对新生儿监护室的护士开展身心的综合管理是必须的,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1关于新生儿科护士身心情况的分析和现状

11工作繁重且节奏较快由于新生儿住院期间在监护室一般的病情较为危重,而且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进展也比较迅速,护士需要时时进行巡视,不间断地观察患者的病情,随时要做好抢救准备。且抢救一般都是连续过程,一般情况下抢救患儿时当班的护士就不能及时的下班,不能由于交接班的时间而忽略责任,因此,持续的长时间如此,会造成护士的身心疲惫更加明显[1]。另外,在新生儿的监护室没有家属的陪护,护士不仅要认真地观察患儿的病情并进行治疗,而且还要负责患儿吃奶和换尿布等一些最为基本需求。特别是人员配备较少的情况下的夜班,作为值班护士就要对所有工作负责。所以,值班护士无论是消耗体力情况,还是护士精神紧张的程度都是较高的,长此以往,护士特别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心理状态,最终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同时大大地增加了工作的差错率以及提高事故率。

12工作环境的刺激由于新生儿的监护室属于相对密闭的环境,目的是保证温度以及湿度,且空气的流通较少,因此监护室的空气新鲜度和外界比较自然较差,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头昏或者胸闷等明显的缺氧症状,而且严重的时候会表现出全身困乏和记忆力下降以及思维迟钝等症状。同时加上新生儿的哭闹,仪器运行的声音和一些报警声,新生儿监护室护士就长时间的处在这样的嘈杂环境,容易造成护士的情绪发生波动,而心烦意乱。

13受到抢救以及死亡刺激由于监护室的新生儿收治患儿绝大部分属于病情较为危重且复杂多变,患儿的抢救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对较高,护士在面对对患儿的抢救以及死亡几率也是明显的比普通的科室较高。有研究资料认为垂死以及死亡的现象作为强烈的刺激因素会对护士的心理造成直接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导致一些继发性的影响使护士感到紧张,总是认为在工作中的小失误或者是小差错就会导致患儿的死亡,由于这种心理的状态更容易产生差错导致事故发生[2]有的情况下护士已经尽职尽责地花了较长时间来抢救患儿,但最终患儿死亡,这种刺激,对护士会造成比较严重影响,一段对患者的身心进行理调适不当,会产生较为强烈的恐惧心理,甚至造成护士精神的崩溃。

14较大的社会环境压力和心理压力新生儿病房一般为无陪病房,对于患儿的病情观察、治疗及各种生活护理均为医护人员全部负责完成,在住院费用相对成人科室增多的情况下,患儿家长对病情的转归和生活的照料要求都寄予颇高的期望,特别是对危重儿进行抢救时,稍有不慎可能威胁患儿的健康以及生命,因此护士可能会承担起相应法律上的责任,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家属大部分不分青红皂白把矛头指向在第一线护理的护士。所以,新生儿监护科的护士处在较高风险环境中,需要时刻的绷紧精神,暗示自己杜绝出现差错,从而避免事故,对身心都是一种负担。

15专业理论和技能的高要求随着新生儿医学的飞速发展,掌握现代科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能、跟上医疗服务模式的变革是对新生儿专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因此,不断学习和更新理论、理念,提高专业实践技能是势在必行的现实要求,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利用自学或参加各类院内外培训,提高自我的各项素质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也是护理人员感到压力的来源途径。

16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由于新生儿科的护士无论是在为患儿治疗付出的是时间、还是精力、以及感情都和一般的护理岗位比较要高很多,不仅要负责对每个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而且还要仔细地观察患儿病情的变化,且照顾基本的生存需要。但是,监护室的护士并没有得到相应劳动的报酬,难免导致护士有些会心生怨气而不能够积极地工作,有的则强烈要求调整岗位,会较为严重的影响对新生儿的护理技术以及提高护理的质量。

2关于开展身心护理管理的措施

21要科学安排班次由于新生儿科工作复杂多变,没有一定性,所以护士排班时就不可能像其他的一般护士那样一成不变排岗,而是要有机动性。特别是患儿多且危重时要多安排护士值班,并且要加强人员值守夜班,确保最大限度人员的缺少引发差错或者是事故,同时减轻了护士体力的消耗,缓解心理上的压力。如果持续参与到抢救中,护士难免表现出烦躁和精神的过度紧张以及疲乏和睡眠障碍。

22营造较好的工作环境由于新生儿科仪器配备的大多是先进监护仪和治疗仪等抢救设备,因此对于护士的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所以科室的布局一定要合理、而且要定期地维护科室的设备确保设备具有良好性能且减小噪音,同时要制订出有效的抢救程序,备足抢救用的药品,为成功进行抢救提供足够的保障,减少抢救以及死亡对护士造成的刺激,利于使护士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营造良好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可以愉悦人的心情,放松情绪。另外,条件允许时,通过通风换气,可以有效地减少室内的病菌数量,使空气的质量得到改善。

23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术水平在临床工作中不可避免有压力,但是适当压力是能够激发护士进行主动学习并提高自己的积极性,不过持久且强烈的工作以及心理的压力会让护士感觉到无望和无助,甚至有时会产生一些自卑或者抵触的情绪,导致工作的效率低,降低护理的质量[3]。因此要不断的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术的水平。只有当护士自身的水平得到提高,工作时才可能做到拿得起而放得下。做到善于对自己心态进行必要的调整。同时可以加强责任心,思想上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对患儿负责也将就是对自己负责,具有强烈职业感以及高度责任心,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4]。

24充分发挥护士长引导作用一般护士长属于科室领导者,其心理品质会影响一般的护理工作者,因此不论是护士长在个性方面还是行为准则方面,以及技术能力,甚至一言一行都需要起到示范作用,树立榜样。同时要细致观察并关心下属,及时发现护士身心的压力,并及时开展沟通,适当予以疏导。另外,要定期地对仪器以及药品进行检查以及维修和更换等,及时消除医疗安全的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25端正人生观、价值观近几年,医患关系有些恶化,一些家属误解、谩骂甚至殴打事件经常发生,媒体引导方向存在偏颇,但要激励护士,要端正人生目标以及自身价值的认知,要了解护理作用和意义,热爱工作,客观看待得失,不苛求人,积极发挥专长[5]。

26提高沟通技能,营造良好的团队氛沟通在现在社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是评价一个人综合素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护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护士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的积极性,故营造和谐、友爱、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可以快速、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减轻工作压力和病人的痛苦。如组织参加提高沟通技巧的培训班、建立科内“护士心声本”“医护连心本”、利用节假日郊外游等等,将疑惑、不解、难处和误会适时地倾诉和沟通,强化团队战斗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钟华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和对策实用护理杂志,1999,3(15):48-49

[2]Spoth RIutensive care staff stressors and life event change across multiple settings and work unitsHeart Lung,1987,16:278

[3]席慧君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与缓解护理杂志,2003,20(2):88-89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7篇

【关键词】儿科护士 护理道德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深入发展,儿科护理已由单纯的疾病、保健护理发展为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的身心整体护理和包括小儿生长发育在内的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护理。因此,作为儿科护士,除掌握儿科护理特点外,加强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在此,我们来谈谈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

1 儿科护士的护理道德

1.1病情诊断依据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士的角色有了更大范围的扩展,儿科护士作为一个有专门知识的独立实践者,被赋予多元化角色[1]。护士不但需要有护理专业知识,更需要提高道德水平。

1.2护士在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无论我们护士在门诊或病房,都是该工作单位的“管家人”。无论是环境的管理,物品的管理,贯彻各项规章制度的都是护士。严格“三查七对一注意”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如果护士道德良好,这个单位的工作就严谨,抢救患儿就顺利。

1.3缺乏护理道德修养,是不能胜任护理工作的 儿科护士24小时不离开患儿,比医生接触患儿的时间要多得多,要长的多,对病情的观察也比医生发现得早,思想方面的情况护士得到的也比医生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而准确的向医生汇报,提供不准确信息易导致差错事故发生危及患儿的安全。

1.4自身修养 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到言行一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遇事沉着慎重,冷静思考。性格要开朗,工作情绪饱满积极向上,精神愉快,并且善于创造适合儿童期特点的环境与气氛。

1.5需要有丰富的学识 儿科护士不但要有医疗、护理、营养、预防保健的知识,而且要掌握儿童心理学、儿童教育学以及一些基本的自然科学文化知识等,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艺术修养。

1.6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 护士在静脉穿刺中能“一针见血”减少患儿痛苦,对危重患儿,能稳、准、妥地完成吸痰、吸氧、穿刺及各种监测等,并在实践中加强学习。

2 儿科护士的道德素质

2.1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为 热爱护理工作,贡献自己所学到的一切知识,致力于护理事业的发展。

2.2对患儿的高度责任心 护士对患儿有重大的道德责任,需对他们高度负责。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是忠于护理事业和患儿利益的道德表现。护士工作必须要小心、仔细、详尽、周密、精确,对患儿的健康、安全、生命高度负责。努力培养自己的责任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3要忠于患儿的利益 要求一切从患儿出发,把患儿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护士应急患儿所急,痛患儿之痛,帮助患儿减轻病痛,满足他们的需要。

2.4对患儿和蔼体贴 护士要以庄重、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诚挚的语言对待患儿,使他们感到愉快,感到安慰和鼓励,以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 心理护理道德要求

3.1所谓的心理护理,就是指在护理实践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和健康的恢复[2]。因此,心理护理是护士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调动患儿的主观能动性,使患儿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2应满足患儿心理需要 住院患儿都希望能被重视,被注意。所以,护士应注意对患儿主动进行交流,多鼓励、多表扬,让患儿有信心减少畏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同时了解患儿情况,维护患儿的自尊心,礼貌相待,使患儿产生信任感,说话要言而有信。

3.3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包括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安静无噪音,美化环境等。使患儿产生良好心理效应,并达到卫生、安全的效果。

3.4要学会与小儿沟通思想,以此得到他们的信任,尤其是婴儿与较小幼儿不能或不能完全用口头语言与成人交往,他们的情绪、需要、痛苦基本都是通过表情、手势、哭闹或体征表现。儿科护士必须善于观察并了解小儿的反应,以满足他们的需要,解决他们的痛苦。同时,要不断地与家长多交流信息,获得家长的信任与支持。

4 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随着护士的工作职责和范围的扩大及医学模式转变,护理工作已从治病到防病,从个人到群体,从疾病护理发展成为新的事物,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所以对护理学科在理论方面和知识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因此护士要提高文化教育水平,更好地贯彻护士伦理标准,具有高尚的护理道德情操以及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才能为人类健康的神圣事业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8篇

【关键词】 儿科护理;素质;投入;激励

儿科与其他科室不同之处就在于患者年龄较小,不能同成人般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医患配合有难度;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使得儿科护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工作压力大;所以带来的后续问题就是在基层医院中儿科护理人员不足;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孩子生病时可能会出现多人陪同,造成病房管理困难。下面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具体阐述。1 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

1.1 患者对象特殊 儿科患者都是儿童,大多是不能准确表达自身感受的孩子,加之对医院及医护工作者的陌生和恐惧,随之而来的就是哭闹。家长因为对孩子的疼爱,必定会产生焦灼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护士的要求及挑剔程度也就随之增高。然而,因为基层医院软硬件条件有限,有时会有医院硬件设施或护士自身素质达不到患儿家长预期目标的情况,一些矛盾就会随之发生。有些问题可能发生在大人身上就无所谓,但是发生在孩子身上就会引发问题。例如,给患儿静脉穿刺,如果护士没有一针完成,孩子的哭闹、痛苦就会令家长心痛不已,加上紧张焦躁的心情,可能就会和护士争吵。对于年轻缺少经验的护士来说,心理上更难以承受,也就更不能冷静的做好下一次穿刺。如此以来,和谐的医患关系难以存续。

1.2 儿科护理工作压力大 正是由于儿科面对的特殊患者群体,使得儿科护理工作的压力加大,当然使工作压力加大还有其他原因。例如,患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所以要求护士仔细观察,去了解患儿的要求。要从一点一滴的细微环节观察患儿各种生命体征的变换,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来面对患儿及家长。

1.3 儿科病房管理难 由于基层医院病房设施和环境较差,加上儿科病房床位少,所以当患儿增多时难免有加床的情况出现。一个病房内患儿数量增加,陪护的人员也会增加,经常会出现一个孩子由多名家长陪护的情况,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齐上阵。还有一些家长不注意卫生,随地扔东西,喂饭、喂药后流到地上的东西不及时处理,就会出现病房空气污浊等问题。如果在冬天或秋天,一些家长害怕开窗通风会使孩子着凉,室内空气就更得不到改善,这样还会引起患儿间的交叉感染。这些都给儿科病房管理制造了难题。

1.4 儿科护理人员不足 基层医院因为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问题,不像大城市中一些医院那样能留住医疗人员,保持稳定的医疗队伍。对于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人员而言,在这里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给自己充电,缺乏培训的机会等原因,使得好多人想方设法离开儿科,这些就造成了基层医院中儿科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针对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基层医院中儿科护理工作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这样问题的产生不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也给医疗安全留下隐患。所以有效解决以上难题势在必行。可以采取下述对策: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素质;用激励手段促进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政府及医院在财政投入上给予倾斜。2 对 策

2.1 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关键,良好的医疗水平离不开护理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医德素养。儿科护士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就可以减轻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也会赢得家长的信任和依赖。儿科护理人员还要快速掌握新理论和新技术。随着新技术和新仪器在临床广泛被应用,推动了医学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护理学科向微细、精确、快速、高效的方向发展,在这种发展形势下,不仅要求护士应努力扩大知识面,迅速掌握医学科学的新理论,而且要求护士应快速而准确地掌握和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2]。这不仅需要护士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医院提供外在条件和学习机会来保障。

2.2 用激励手段促进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基层医院在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激励手段促进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例如采用一些定期评比机制,奖励患者评价较高的护士,对于患者评价较低或者和患儿家属发生争执的护士,可以由护士长找她谈话,了解原因,探寻根源,从思想上给予疏导,引导和鼓励她在以后的工作中和患儿及家属融洽相处。

2.3 政府及医院在财政投入上给予倾斜 基层医院的投入与所在地区和城市的经济条件有极大的关系。但是由于儿科的特殊性,还是需要政府及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财政投入上能多多给予儿科倾斜。这样可以使儿科诊疗环境得以改善。例如,温馨的诊室及病房会使患儿的心理上得到些许安慰,使他的心情放松,分散注意力,有助于患儿配合医生和护士的诊疗工作。人性化的病房环境也使患儿减轻恐惧感,家长的紧张心情也能得以舒缓。此外,购进先进的诊疗设施可以提高诊治效率和质量。3 结 论

基层医院的儿科护理工作和大城市的医院有所不同,有医院本身的特殊性也有患者自身的特殊性,当然也有护理人员的差异。解决基层医院中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不是单纯依靠医院、护理人员就能解决的,还要有患者家属和患儿的配合,也要有社会及政府的支持。

只有各方都努力,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建设一支高水准的护理队伍,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新生儿科护理心得第9篇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实施;儿科

儿科护理的对象范围是不到15岁的儿童少年,由于这个年龄段患儿有其特有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需求,也就意味着对护理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人性化护理是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为话题展开的高质量、高水平、高要求的护理理念,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现浅析如下。

1 在儿科护理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1 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现展的需求 伴随着生物心理需求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医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这是新时期、新环境对于医学服务行业提出的新的严峻要求,只有不断改进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才会使人们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所以才会提出既要重视“科学精神”又要符合“人文精神”这一说法,但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思想方面人类也在与时代同行,“人文精神”越来越体现出其独特的一面。

1.2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含有特殊的意义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更是家中的核心人物,是家长心中的无价之宝,是长辈重点疼爱的对象,充分体现了儿童的独特性,当儿童生病时,不外乎家长是格外紧张和焦虑,对此,家长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与他们紧张的心情成正比,然而,护士既要配合好医生的工作又要给予儿童关心与关爱,还要配合家长情绪的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儿还要给予不同方式的护理。因此儿科护理比成人护理要更困难更复杂,这也就要求护士人员有更高的文学知识水平和更高的专业知识来适应为儿科护理,也就是说护士已不再仅仅关注疾病,而是更广地去深入关心患儿及其家长的内心需要。所以坚持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儿可以早日恢复健康以及提高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1.3 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素养和品质 现在想要从事护士行业的学历必须要在大专以上,大家都在说医德、护德,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中,人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品质得跟得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这样也就要求了护士不仅要深知护理儿童的理论水平和熟练的操作水平,还需要护理要在感情上对患儿关怀,这也就提高了护士的素养和品质。

2 如何在儿科护理中推广人性化护理

2.1 挂有带关爱性的标语 人们来医院无非是生病或者探病,肯定是不好的心情,这时他们看到这么温馨的话语,心情可能就峰回路转,从阴天转为晴天,人类的内心都是脆弱的,所以从他们的心灵入手,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这就是人性化护理的力量。

2.2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患儿在住院过程中生理上已经受了伤,我们就应该让他在良好的环境中来弥补生理上的创伤,多用绿色和红色为主的东西,红色能让人有种温馨的感觉,绿色植物可以保持空气清晰,让人保持好心情。这对缓解患儿的精神压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的症状

2.3 提倡温馨服务 可以请小丑来表演各种搞笑的节目,也可以让美丽的护士给患儿唱歌、讲故事、变魔术,医院也可以提供多功能玩具给患儿玩,定时播放动画片、电影,组织游戏让所有的患儿互相认识并了解,可以成为好朋友,让病房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庭。可以对患儿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3 人性化护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提倡“人文护理”,在高科技的时代中,人们逐渐从生理需求转变为心理需求,任何学界、各个领域都在向人性化方向前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性化护理将会新兴发展在各大医院,更好的服务态度是护理的基本要求,让大家都享受人性化护理是护士的宗旨,人们不断地最求生活品质也不断地促进了人性化的发展和雄起,在未来几年人性化护理将会覆盖整个护理,首先为在儿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奠定了护理基础。

4 总 结

人性化护理的推行使我们的服务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强了对患儿的针对性,人性化护理可以让患儿更好地恢复健康,以愉快的心情来面对疾病,并且用内心强大的力量与疾病作斗争,提高了患儿的信任度以及家长的满意程度,提升了儿科的整体质量,总之,人性化护理对儿科具有深刻以及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黄丽霞.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儿科病房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8(01).

[2] 李建秀.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实施及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