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12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1篇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干预;复温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1]。主要是因为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症候群,同时新生儿伴有拒乳、哭声弱、反应低下、四肢或全身冰冷等体征,重症可以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早产儿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2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病原因,探讨护理体会。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患儿中,男婴12例,女婴16例,早产儿26例,占92.9%,出生体重低于2500g的患儿3例,占5.1%,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患儿3例,占5。1%。合并新生儿窒息10例;新生儿肺炎8例;新生儿颅内出血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败血症2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3例。发病时间全部在出生后1h至1周内发病,其中生后2天内发病的患儿有22例,占78.6%。

1.2方法

1.2.1复温复温要遵循逐步复温循序渐进,是治疗低体温患儿治疗的关键手段。

1.2.2控制感染根据医嘱做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正确使用抗生素治疗。

1.2.3保证足够的热量及体液的供给进行纠正微循环障碍和纠正酸中毒,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和复温的作用,但注意有心肾功能衰竭的患儿,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量。

1.2.4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对于休克、心力衰竭、凝血功能障碍、DIC、肾功能衰竭等合并症等的患儿采取控制与治疗措施。2结果

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此组患儿最终死亡1例,病死率3.6%;最终治愈率为96.4%。硬肿消退时间平均为56.28±21.74h。3护理措施

3.1复温复温是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和低体温的重要措施。①对于轻中度产热良好的患儿,用保温箱复温,患儿放置预热至30°的保温箱内,通过保温箱内的制动调节或人工调节箱温于30-24℃,使患儿6-12小时恢复体温,此组患者中43例轻度硬肿患儿均在时间内复温。②对于重症或产热衰竭的患儿,先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温箱温度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1℃,在12-24小时内正常复温,此组患者重症中有10例患儿在24h内复温成功。必要时辅以恒温水疗法,(水温39-40℃,进行沐浴,沐浴后擦干防止保温箱内保温;或使用远红外线抢救台,进行快速复温,当恢复正常体温后置于温箱中,运用恒温水疗与远红外线抢救台复温的患儿共46例。在复温过程中随时注意体温变化,禁止过快进行调温,否则体表温度上升过快导致外周血管床增加,内脏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或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缺氧缺血或肺部淤血、出血的综合症。

3.2保证足够的热量和体液的供给硬肿症的患儿开始按每天210Kj/kg,逐渐增加至419-502kj/kg。早产儿或伴有产热功能衰竭的患儿适当增加热量。对于患儿喂养时要耐心,提倡按需母乳喂养。尤其是对早产儿吞咽功能不协调,注意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而加重硬肿症。对于无吸吮能力的患儿给予经口、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采取鼻饲、滴管等方式。

3.3预防感染,做好消毒隔离措施①病室内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定时通风以空气消毒。②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严禁探视人员,进入病室应严格遵守手卫生原则并戴口罩,如工作人员有感染性疾病不得入内。③加强皮肤护理,穿着棉质松软服饰,注意查看颈下、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皱折处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翻身更换尿布。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应轻柔。

3.4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包括患儿的脉搏、呼吸、体温、哭声、尿量、硬肿范围与程度的动态变化定时详细记录,以便估计预后效果。进行输液治疗时应注意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及量。严禁发生其他并发症发生。

3.5口腔和皮肤的护理为防止新生儿出现口腔炎、鹅口疮等并发症发生,必须加强新生儿的口腔护理,使用0.9%的生理盐水或2%的碳酸氢钠进行冲洗口腔,保持口腔内的清洁卫生,清洁后再涂甘油对口腔黏膜进行保护。由于早产的新生儿皮肤弹性较差,如在护理操作时不当会引起皮肤发生损伤,甚至发生感染,因此会进一步加重新生儿的病情。因此要告知家属每次进行皮肤擦洗时一定使用柔软干燥的毛巾,均使用棉被和尿布并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对于新生儿的硬肿部位可以涂抹红花油,注意尽量减少进行肌肉注射,以免由于药物的吸收不良引起皮肤损伤或感染。

3.6预防控制感染感染可以使机体的毛细血管发生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透压增高,导致组织血灌流量不足,因此会加重硬肿现象,或导致全身性的病情恶化。因此采用敏感性的抗生素联合使用,注意在短时间内控制感染。

3.7预防并发症出血是硬肿症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2],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血的症状。早期发现症状,早期采取治疗,如有出血倾向或已有出血者可静脉滴入止血药物治疗(维生素K治疗或止血敏等)。观察患儿的面色变化[3],如突然青紫并伴有呼吸困难加重、听诊肺部罗音加重,提示有肺出血症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4讨论

据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18城市调查资料报道[4]寒冷损伤综合征在新生儿死因中居第6位。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新生儿各种保障措施逐渐完善,出现的硬肿症的死亡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围生期母婴保健工作的普及和急救复苏技术的不断加强,对于新生儿单纯寒冷损伤现已少见。因此表明重度硬肿症不仅常并发多器官功能损害,而且骨髓造血功能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新生儿早产、窒息、低体重和感染仍为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危险因素[5]。硬肿症发生会导致血小板的下降。

加强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减少新生寒冷损伤综合症的发生。对于高危新生儿尽早实施保暖措施,防止新生儿窒息缺氧,对可能出现窒息时好充分的急救复苏工作,尽早建立有效呼吸,改善窒息、必要时经口气管插管。对于缺氧新生儿的血液循环遭到破坏,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血压及体内酸碱平衡。对于产妇加强围产期保健宣教教育工作,提高产前检查的效率,从而减少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对早产及低体重儿尽早实施保暖及热能的供给措施,防止内环境紊乱,是新生儿硬肿症发生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9.

[2]薛纪香,王林.520例新生儿硬肿症病因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2007,13(93):1928.

[3]魏克伦,籍孝诚.新生儿硬肿症诊疗常规[J]中华儿科杂志,2007,28(7):1834.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20-01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寒冷、早产、感染和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并伴有体温低下的综合征[1]。多发生于寒冷季节或室温过低。保温不良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也可在感染、产伤、窒息之后发生。本病大多数在生后不久或生后7-10天出现症状,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3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有1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例中有9例为早产儿,1例足月低体重儿,其中有2对双胞胎(早产),2例合并窒息的患儿,住院天数在10~20天,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2新生儿硬肿症的原因分析

寒冷、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和窒息为主要原因。新生儿期,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过大,皮下脂肪层薄,易于散热;早产儿体内棕色脂肪少,在感染、窒息和缺氧时棕色脂肪产热不足,导致体温过低;新生儿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大,其熔点高,寒冷时易于凝固。一般以生后1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全身表现为体温低于35 ℃,重症患儿低于30 ℃,局部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为:小腿――大腿外侧――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患儿反应低下,哭声低弱或不哭,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

3观察及护理

3.1复温:其中复温是治疗的最关键的措施。其中凡肛温>30℃且腋温高于肛温者,可以置于已经预热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一般要经过6-12小时就可以恢复正常的体温,那些体温低于30者应置于比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腋温1次,并逐步提高暖箱1℃,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

3.2合理喂养:提供能量与水分,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有条件时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无条件者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检查输人液体量及速度,根据病情加以调节,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3.4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护理单,监测体温,每2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小时后改为4小时一次,监测心率、呼吸、血液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观察暖箱及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如多巴胺、肝素、止血敏、呋塞米(速尿)等药物及氧气、吸引器、复苏囊、呼吸机等),一旦病情突变,能分秒必争进行有效地抢救。

3.5其中健康教育,会向家中们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硬肿症的知识,嘱母亲坚持拔乳,要保持母乳的通畅,一定也要避免因患儿住院就造成的断乳,也介绍相关的保暖、防感染、喂养、预防接种等的一些育儿的知识。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对新生儿硬肿症的预防就应正了这一点。该病症对新生儿健康可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者会引起多种器官功能损害。下述五点主要预防措施是每个家长都要好好学习的: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②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③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④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⑤积极早期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不使发生硬肿症。上述有效的预防措施为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增添极大安全保障。预防,是避免疾病发生的关键,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针对疾病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小结

通过对10例新生儿硬肿症的观察与护理,有助于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对广大家长的健康宣教,预防新生儿硬肿症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防止肺出血、循环和呼吸衰竭等多脏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0.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3篇

【摘要】 [目的]总结人工授精双胎早产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人工授精双胎早产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对双胎早产儿因重度窒息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其余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监护、周到的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人工授精双胎早产儿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人工授精;早产儿;护理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引起不育症的病人明显增加,而人工授精是不育症病人采取其他治疗无效后最终采用的治疗方法,随着生殖遗传医学的发展,人工授精成功率明显提高。我院成功率已达46.78 %以上,人工授精其过程本身易导致多胎妊娠,使双胎早产儿出生率增加,更容易发生较多的并发症。双胎儿的围生期病死率为单胎儿的4倍,早产儿国内报道病死率为12.7%~20.8%,体重愈低病死率愈高[1]。因此,护理人工授精双胎早产儿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将30对人工授精双胎早产儿的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对双胎早产儿都是经过体外人工授精治疗受孕,孕周30周~37周,体重1 150 g~2 500 g,男17对,女11对,一男一女2对;住院时间7 d~45 d,平均16 d。本组病例重度窒息2例,轻度窒息2例,高胆红素血症4例,重度贫血8例,红细胞增多4例,低血糖5例,低钠低钙2例,低蛋白血症2例,咽下综合征4例,胎粪延迟2例。

1.2 治疗及预后

出生后即收入新生儿科给予保暖、监护、合理喂养、静脉输液等措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除1对因重度窒息转上级医院治疗外全部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保暖

出生后立即抱入新生儿科,给予远红外线辐射台保暖,擦干羊水、血迹、胎脂等,病情稳定后给予温箱保暖,温箱温度、湿度根据早产儿体重、出生天数、病情调整至中性温度32 ℃~35 ℃,皮肤中性温度为36.5 ℃左右,一般情况病房、温箱湿度55%~65 %,病房温度维持22 ℃~24 ℃。

2.2 保持有效的呼吸

卧位为头部抬高脚底,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及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有黏液或有胃内容物反流时应立即清理呼吸道,给予翻身、叩背、吸痰。呼吸困难或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时立即吸氧,氧浓度30%~40%,并找出原因及时处理,及时停氧。呼吸暂停时立即刺激足底、背部直到大声哭出呼吸恢复为止。孕周低者协助医生气管插管,气管内给予猪肺磷脂预防nrds[2]。湿肺吸氧同时遵医嘱给予肌内注射呋噻米。呼吸困难严重时,遵医嘱抽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必要时进行呼吸机机械通气。

2.3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入院后立即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保持输液通道通畅,保证有效的治疗。遵医嘱静脉输注维生素k1、酚璜乙胺预防出血,沐舒坦预防nrds,静脉补充营养液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观察有无输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2.4 严密观察病情

本资料显示,双胎出生的早产儿并发疾病存在相关性,同时或先后并发相同疾病为46.67%,因胎胎输血致双胎中1例贫血、另1例红细胞增多等相关疾病为6.6 7%,因此除作好一般预见性观察、护理外,还应有针对性观察、护理。入院后检查全身有无畸形,常规观察早产儿的意识、反应、肌张力、皮肤颜色、体温、大小便、体重、腹部情况、胸廓及呼吸频率、方式、深浅,同时接多功能监护仪,动态监测心率、心律、呼吸、spo2、血压等,遵医嘱监测指血糖、经皮胆红素,正确采集静脉血化验监测血糖、胆红素、血常规、c反应蛋白、电解质等。

2.5 保证足够营养及水分

根据吸吮、吞咽、胃肠耐受情况给予禁食、母乳或早产儿奶,自己吸奶、胃管喂养。禁食或奶量不能满足早产儿营养需要,遵医嘱进行静脉营养,配制静脉营养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专用静脉通路,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24 h匀速输入,由于静脉营养液是高渗液,易引起静脉炎、渗出引起局部坏死,因此要密切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有渗出及时更换输液部位。禁食时给予安慰奶嘴吸吮可促进胃肠道成熟。

2.6 防治并发症

双胎早产儿易发生各个系统的并发症,因此要做好预见性护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防止并发症发生,发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生及时治疗。根据双胎早产儿容易发生畸形、硬肿症、胎胎输血致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颅内出血、呼吸暂停、nrds、肺出血、动脉导管关闭延迟、nec、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低钠低钙、低蛋白血症、咽下综合征、胎粪延迟等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及早发现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处理[3,4]。

2.7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新生儿科消毒隔离措施及探视制度,防止感染及交叉感染。入病室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有传染性疾病及呼吸道感染者禁止入内,每日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消毒2次,必要时增加消毒次数。接触新生儿前后用消毒洗手液洗手或免洗手消毒液擦手,早产儿物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用一次性物品,布类、奶瓶高压消毒。严格温箱清洁消毒管理,每日清洁消毒2次,滤网及时更换,布类每日更换。每日沐浴,保持皮肤、眼、口、鼻、臀清洁。遵医嘱准确按时静脉输入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

2.8 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尽量让早产儿安静入睡,一切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避免强烈声音、光线的刺激,必要时要遮光,模拟子宫壁的鸟巢式护理,每日进行抚触等,保持体重正常增长。

2.9 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人工授精治疗的早产儿费用高,来之不易,属珍贵儿,双胎早产儿属高危新生儿,家长对预后期望很高。因此,入院时要向家长充分告知病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治疗、护理措施、预后,取得家长最佳配合。住院期间如果出现病情、治疗有变化时要及时告知家长并使其理解。出院时双胎最好同时出院,教会家长对早产儿的喂养、护理、观察,出院药物的用法、抚触方法等,告知家长双胎早产儿行为发育较晚,要多加训练,特别注意语言发育,更多对话,不能偏爱一个以免影响心理发育。出院后定期电话随访或家访、门诊随访、儿保,随时指导,保证出院后的生长发育。

3 小结

双胎早产儿的出生随人工授精治疗的病人逐渐增多和成功率的增加而增多,通过全面周到的预见性观察、治疗、护理可有效地预防、减少和控制各个系统的并发症,从而降低病死率,保证了双胎早产儿的护理成功。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3220.

[2] 黄巧莲.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所致并发症的系统性预防与护理[j].全科护理,2009,7(12a):3117.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4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胎膜早破;产妇;母乳喂养;新生儿窒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2-01

胎膜早破(PROM)是产科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PROM在妊娠满37周的发生率为10%,而在妊娠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胎膜早破的产妇100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年龄在23-37岁,平均年龄在(28.17±2.04)岁,孕周为37-40周,平均孕周为(38.29±2.01)周。此组产妇经检查均为单胎、胎方位为头位,并无其他妊娠合并症。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0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情况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产妇得知胎膜早破后,多数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及负担,常会因为担心胎儿的安危而出现恐惧以及焦虑的心理,加之患者来到医院陌生的环境或者医生护士等外界因素均为孕妇带来心理情绪影响,会加重宫缩甚至或出现早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产妇护士应该注意沟通技巧,交谈时注意态度和蔼可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产妇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顺利的进行分娩。

1.2.2饮食护理以及方式告知产妇发生胎膜早破后绝对卧床休息,指导家属为产妇进行定期翻身,告知产妇采取左侧卧位或者平卧位将臀部抬高能够增加产妇的舒适度[3]。注意禁止剧烈的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禁止排便用力,这样能够使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量增加,使宫腔内压力降低,能够减少自发性宫缩的次数,避免增加羊水的流出,防止脐带脱垂现象,而且还能够增加胎儿的营养代谢和氧供。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1.2.3预防感染发生胎膜早破极易导致产后感染的危险。因此有效的预防感染是母婴健康的基础。护理人员必须密切的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并准确记录,如果测量体温的结果发现超过37.5℃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指导产妇保持会的清洁卫生,勤换会阴垫,确保会阴垫卫生及质量,每日进行外阴冲洗两次,注意胎膜早破的产妇禁止进行灌肠以免发生宫内感染。

1.2.4用药护理胎膜早破的产妇在进行药物治疗前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药物的作用和必要性,告知用药会发生的一些列的不良情况,使产妇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遵医嘱正确使用地塞米松治疗能够促进胎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能够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发生情况[4],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胎儿肺成熟的用药过程中要注意严密观察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体征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1.3评定标准比较两组产妇进行的分娩方式(比较其中的自然分娩率),宫内感染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情况(Apgar进行评定小于7分的李素)、母乳喂养成功率等。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的分娩方式中的自然分娩例数以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宫内感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窒息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胎膜早破是妇产科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会导致产妇发生早产、宫内感染以及产后感染、新生儿窘迫等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最为严重的是导致产妇发生宫内感染以及胎儿发生宫内死亡的现象。因此针对胎膜早破的产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减轻产妇的焦虑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做好产妇的心理支持工作,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进行处理。能够提高产科的生存质量,提高产妇及胎儿的存活率,提高产褥期产妇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霞.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期待疗法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1,2(18):76.

[2]赵晓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6(16):123-124.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5篇

【关键词】 早产儿;低体重;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体重<2 500 g,身长<45 cm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病死率较高。我院是一家综合医院,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我科从保暖、维持有效呼吸、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特别是亲情护理等几方面做好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从2008年1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29例低体重早产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低体重早产儿29例,男16例,女13例;胎龄28周~30周;体重<2 000 g,最低体重1 460 g;双胎1例。

1.2 临床主要表现 体温低于35 ℃者15例,35 ℃~36 ℃者14例;伴硬肿23例;呼吸功能障碍22例,主要以呼吸不规则、呼吸急促伴呼吸暂停;黄疸11例,合并感染25例,主要有肺炎、皮肤感染、脐炎等;合并颅内出血6例;吸吮能力低下26例;消化功能紊乱19例。

1.2 结果 本组低体重早产儿住院天数最少11 d,平均天数26 d;治愈出院27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保暖护理 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护理低体重早产儿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①外环境:病室保持在27 ℃~28 ℃,湿度保持在55%~65%。②保暖箱:根据患儿的体重,胎龄和成熟度,体温及病情给予不同的暖箱温度。并及时调整暖箱的温度。③1 h~2 h测体温1次,必要时30 min测体温1次,详细记录体温和暖箱的温度。

2.2 维持有效呼吸 ①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暂停,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给予适当刺激恢复正常呼吸,如弹足底、叩背呼吸等。无效时则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常很快好转,也可用纳络酮静脉注射,兴奋呼吸中枢。可反复使用。②给予低流量、间断吸氧。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呼吸机治疗等。检测氧浓度每日1次或2次。严密观察缺氧症状改善状况。③给予血氧饱合度和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④ 给仰卧头侧位,肩下垫一软枕,保持颈部伸直,维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发生。

2.3 合理喂养 ①经口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主张早期微量喂养,用滴管滴喂。最好喂母乳。②无吸允能力的患儿给鼻饲,胃管由口腔插入,以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做好胃管的护理。③配合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液,以维持体内热能、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改善和促进疾病的恢复。④在喂养的过程中,动作小心轻柔。每日称体重1次,观察大便及腹胀情况,并准确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⑤病情许可,喂奶后给予患儿叩背,以排出胃内空气,同时采取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30°,右侧卧位,有利于胃内奶汁的排空。喂奶后注意观察面色有无青紫、溢奶及呕吐等,防止发生窒息。

2.4 预防感染 ①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病室每天消毒,每月空气培养,指标均达标。②接触患儿的所有用物都要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③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戴口罩,帽子,清洁消毒双手。④做好晨、晚间护理,包括皮肤、口、眼、脐、臀护理,防止继发感染。⑤保持静脉通道顺畅,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⑥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面色及全身晦暗、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等表现,可能有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2.5 亲情护理 ①为促进暖箱内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满足其心理需求,维持体温的稳定,使用毛巾或床单卷围成的“鸟巢”护理方法,使其手 脚触到边际,能有一种安全感。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抚触”式亲情护理,护理前后要有安抚动作,促进恢复生理平稳期,并可减少能量的消耗。③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做到说话轻、开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尽量的降低噪声,减少噪声给患儿的不良影响,如遮盖暖箱、轻开暖箱,勿将监护仪放暖箱上。④柔和的灯光可促进患儿睡眠,减少肢体活动,促进喂食,增加体重,并减少视网膜病变。⑤促进早产儿适应的护理。实施护理措施时,避免过度刺激;无突然的惊醒患儿,在治疗前轻柔的唤醒或触摸患儿使其有所准备。在治疗护理后停留在患儿身旁观察患儿的表现,以了解是否出现异常行为。⑥在其病室外、床旁都有明显的“轻”和“静”标志,避免打扰,以给患儿提供一段完整的休息时间。⑦使用安抚性奶嘴给予非营养性吸允,能减少哭泣,增加氧饱和度,促进进食及消化而增加体重,促进口腔满足感。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6篇

【关键词】  早产儿;低体重;护理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满37周,体重<2 500 g,身长<45 cm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全身各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子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均较差,因此,病死率较高。我院是一家综合医院,为了避免早产儿夭折,我科从保暖、维持有效呼吸、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特别是亲情护理等几方面做好护理工作,取得满意效果。从2008年1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29例低体重早产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2009年6月我科收治低体重早产儿29例,男16例,女13例;胎龄28周~30周;体重<2 000 g,最低体重1 460 g;双胎1例。

1.2 临床主要表现 体温低于35 ℃者15例,35 ℃~36 ℃者14例;伴硬肿23例;呼吸功能障碍22例,主要以呼吸不规则、呼吸急促伴呼吸暂停;黄疸11例,合并感染25例,主要有肺炎、皮肤感染、脐炎等;合并颅内出血6例;吸吮能力低下26例;消化功能紊乱19例。Www.133229.COM

1.2 结果 本组低体重早产儿住院天数最少11 d,平均天数26 d;治愈出院27例,家长放弃治疗1例,死亡1例。

2 护理

2.1 保暖护理 维持体温的恒定是护理低体重早产儿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①外环境:病室保持在27 ℃~28 ℃,湿度保持在55%~65%。②保暖箱:根据患儿的体重,胎龄和成熟度,体温及病情给予不同的暖箱温度。并及时调整暖箱的温度。③1 h~2 h测体温1次,必要时30 min测体温1次,详细记录体温和暖箱的温度。

2.2 维持有效呼吸 ①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暂停,一旦发生呼吸暂停,立即给予适当刺激恢复正常呼吸,如弹足底、叩背呼吸等。无效时则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常很快好转,也可用纳络酮静脉注射,兴奋呼吸中枢。可反复使用。②给予低流量、间断吸氧。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呼吸机治疗等。检测氧浓度每日1次或2次。严密观察缺氧症状改善状况。③给予血氧饱合度和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④ 体位给仰卧头侧位,肩下垫一软枕,保持颈部伸直,维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发生。

2.3 合理喂养 ①经口喂养是最好的喂养方式,主张早期微量喂养,用滴管滴喂。最好喂母乳。②无吸允能力的患儿给鼻饲,胃管由口腔插入,以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做好胃管的护理。③配合全静脉或部分静脉高营养液,以维持体内热能、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改善和促进疾病的恢复。④在喂养的过程中,动作小心轻柔。每日称体重1次,观察大便及腹胀情况,并准确记录。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⑤病情许可,喂奶后给予患儿叩背,以排出胃内空气,同时采取头高脚低位,抬高床头30°,右侧卧位,有利于胃内奶汁的排空。喂奶后注意观察面色有无青紫、溢奶及呕吐等,防止发生窒息。

2.4 预防感染 ①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病室每天消毒,每月空气培养,指标均达标。②接触患儿的所有用物都要高压灭菌或煮沸消毒。③ 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戴口罩,帽子,清洁消毒双手。④做好晨、晚间护理,包括皮肤、口、眼、脐、臀护理,防止继发感染。⑤保持静脉通道顺畅,遵医嘱准确,及时用药。⑥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面色及全身晦暗、体温不正常、吃奶不好等表现,可能有感染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2.5 亲情护理 ①为促进暖箱内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满足其心理需求,维持体温的稳定,使用毛巾或床单卷围成的“鸟巢”护理方法,使其手 脚触到边际,能有一种安全感。②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采用“抚触”式亲情护理,护理前后要有安抚动作,促进恢复生理平稳期,并可减少能量的消耗。③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做到说话轻、开关门轻、走路轻、操作轻。尽量的降低噪声,减少噪声给患儿的不良影响,如遮盖暖箱、轻开暖箱,勿将监护仪放暖箱上。④柔和的灯光可促进患儿睡眠,减少肢体活动,促进喂食,增加体重,并减少视网膜病变。⑤促进早产儿适应的护理。实施护理措施时,避免过度刺激;无突然的惊醒患儿,在治疗前轻柔的唤醒或触摸患儿使其有所准备。在治疗护理后停留在患儿身旁观察患儿的表现,以了解是否出现异常行为。⑥在其病室外、床旁都有明显的“轻”和“静”标志,避免打扰,以给患儿提供一段完整的休息时间。⑦使用安抚性奶嘴给予非营养性吸允,能减少哭泣,增加氧饱和度,促进进食及消化而增加体重,促进口腔满足感。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7篇

【关键词】早产;新生儿;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37

胎龄满28周而不足37周(196~258 d)生产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1]。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免疫功能较差,因而极易发生低体温、感染、喂养不耐受、呼吸暂停等疾病。早产是造成新生儿患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有了极大提高,但早产儿死亡仍占新生儿死亡的大多数。因此,对早产儿的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特别是保暖护理、预防感染、喂养管理和呼吸管理等相当关键。2009-2011年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救治了54例早产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54例早产儿,其中男31例,女23例,其中双胞胎2例,孕周32~36周,体重1630~2870 g。

1.2护理干预

1.2.1体温管理早产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角化层差,易散热,而棕色脂肪组织少,产热能力差,寒冷时更易发生低体温,甚至硬肿症。早产新生儿汗腺发育差,环境温度对体温影响大。出生后应立即用预热的毛巾擦干新生儿,然后置于暖箱中,使婴儿处于中性温度中。根据婴儿的体重、日龄选择中性环境温度,使暖箱的温度一般为32 ℃~35 ℃,湿度为55%~65%。每次护理操作应尽量在暖箱中进行,每4 h测量1次体重并做记录,同时应记录暖箱的湿度和温度。因新生儿头部表面积大,散热量多,应注意头部保暖。

1.2.2喂养管理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常出现哺乳困难或乳汁吸入引起吸入性肺炎。早产儿肝脏糖原储备少,容易出现低血糖,故早产儿应尽早开始喂养,最迟不应超过24 h。Berbeth通过十二指肠插管喂养监测早产儿和足月儿的小肠运动类型、压力峰值、动力指数、振幅、静止间歇,证明早产儿和足月儿无差异,说明早产儿也能够耐受早期喂养[2]。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包括经口喂养、滴管喂养、持续胃管喂养、间隙胃管喂养。应注意的是,在使用胃管喂养的同时,应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如安慰奶嘴,这样可以训练吸吮、吞咽能力及其协调能力,有利于促进胃排空,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发育和成熟,提高胃肠道对营养的耐受,有助于婴儿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每次喂养后,可以进行适度的腹部按摩,有利于促进吸收与排泄。研究表明,新生儿腹部按摩可以明显提高胃泌素和胰岛素的水平,在不增加热量的前提下,促进新生儿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排泄[3]。

1.2.3感染管理早产儿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皮肤黏膜薄嫩易损伤,脐部残端未完全闭合,容易发生感染并导致感染扩散。因此,婴儿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工作人员或者新生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避免过分拥挤,防止空气污染和避免乳制品污染;所有物品应做到每人一套,每次使用后消毒,医疗器械、被服、奶具等应严格消毒;使用功能良好的暖箱,每天消毒2~3次,暖箱中的湿化装置容易滋生“水生菌”,要每天换水,并加1:10 000硝酸银2 ml[4];应每天晨护时更换被服,暖箱每周更换1次,若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新生儿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婴儿用品等每月应做细菌培养并做相应记录。

1.2.4呼吸管理早产儿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呼吸浅快不规则,易出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或者青紫。由于肺发育不成熟,容易因高气道压力、高容量、高浓度氧以及炎性损伤而导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即慢性肺疾病。新生儿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儿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低氧血症时应给予吸氧,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 mm Hg或经皮血氧饱和度90%~95%为宜,切忌给早产儿常规吸氧,以防吸入高浓度氧或者吸氧时间过长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呼吸暂停者可以弹、拍打足底或者托背等恢复呼吸。

2结果

54例早产儿均治愈出院,6个月内随访生长发育良好,无异常现象。

3讨论

早产儿各个器官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不完善,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大;吸吮能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常出现哺乳困难或者乳汁吸入导致吸入性肺炎,胃肠功能尚未健全,消化酶较少,消化能力差;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抵抗力低下;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耐受高浓度氧活长时间吸氧,容易出现周期性呼吸、呼吸暂停或者青紫等;早产儿病情变化快,影响其成活的因素多,故护理时应特别小心与留意。通过对54例早产儿的护理干预,笔者认为,护理人员能够随时关注患儿病情,及时发现病情是否产生了变化,从而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对于早产儿,应适度保暖,根据体重、日龄提供中性环境温度,以减少耗氧量;依据病情采取合适的喂养方式,给予合理的充足的营养供宝宝生存生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严格制定执行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严密监测患儿动脉血氧分压,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通过各项护理干预,减少早产儿发生并发症,减低死亡率,让早产儿也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9.

[2] 黄晓红.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早期微量喂养的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06,13(1):12-13.

[3] 刘雪琴,刘瑞,陈晓丽.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护理[J].小儿急救医学,2005,6(12):134.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8篇

[关键词] 护理干预;母乳喂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74.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3(c)-0132-03

Research 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the postpartum successful breastfeeding

ZHANG Hongying

Delivery Room, 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of Pingdingshan City in He'nan Province, Pingdingshan 46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ccessful factors of postpartum breast milk-fed. Methods 400 natural childbirth lying-in wom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0, who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had 20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ference,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obstetrics nursing. Results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91%; the percentage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55% and the percentag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was 63%. There were sia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breast milk and exclusive breastfeeding in two groups (all P < 0.01). Conclusion Proper nursing interference can increase efficiently the quantity of breast milk lactation and the rate of pure breast milk-fed meanwhile.[Key words] Nursing interference; Breast milk-fed; Research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具有营养均衡全面、清洁卫生、恒温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等优点[1]。母乳喂养在孩子生命中是一个最好的开端。一部分孩子由于没有适当的母乳喂养而死于腹泻、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更多的孩子由于没有母乳喂养而患有不应有的疾病,所以母乳喂养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促进产妇的早期泌乳,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本文通过临床实践,对如何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0年1~12月4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1.5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7~10分;新生儿体重2 400~4 200 g。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0岁;孕周37~42周;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新生儿体重2 450~4 150 g;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及评分、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介绍产后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方法;观察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经验丰富的护师对产妇进行产前、产后全方位的母乳喂养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 重视产前宣教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中所含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生物利用率高[2];母乳能提高婴儿免疫功能,抵御疾病;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有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纤维结合蛋白、双歧因子等;母乳喂养能明显降低婴儿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率;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牙齿的发育和保护;婴儿与母亲皮肤频繁接触,母婴间情感联系对婴儿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有利于防治产后出血,吸吮刺激催乳激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缩宫素使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较不哺乳者延迟,利于产后恢复,利于延长生育间隔;母乳喂养能降低产妇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性。通过科教宣传纠正产妇对母乳喂养的错误观念,使孕妇与其家属能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从而使孕产妇树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

1.2.2 做好心理护理根据产妇各自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通;护士应在谈话的态度、方式、语音、语调上下功夫,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告诉产妇母乳喂养不仅不会影响体型,还有利于恢复体型[3];克服产妇焦虑、不安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帮助产妇迅速从分娩不适和疲劳中恢复,提供母乳喂养和婴儿护理知识;对产妇的积极行为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保持心情愉快,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母乳喂养一定会成功。

1.2.3 舒适的环境环境应安静、舒适、整洁、通风,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保证产妇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睡眠保持在7~8 h以上,充足的睡眠以利于乳汁的分泌和产后康复;指导产妇做肢体舒展、按摩和深呼吸,使其心情和肌肉放松,进入舒适、放松的睡眠状态。

1.2.4 饮食护理指导产妇产后1 h进流食或清淡半流食,以后指导产妇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多汤类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大麦及其制品;母乳不足者,猪蹄炖烂吃肉喝汤。

1.2.5 正确的喂奶哺乳前,母亲应清洗双手并用温开水清洁及;母亲喂哺婴儿时要舒适,肌肉要放松;可取坐位或侧卧位;取坐位时两肩放松,坐椅要有靠背,不宜过高;孩子的头与身体呈一直线;孩子的脸对着,鼻子对着,抱着孩子贴近自己;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 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

1.2.6 正确的婴儿含接姿势教会母亲诱发婴儿觅食反射,让婴儿嘴张得很大,将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婴儿下唇向外翻;舌头呈勺状环绕乳晕;下颏紧贴,面颊鼓起呈圆形;有节奏的吸吮,并有“咕咕”的咽吞声,母亲有下奶的感觉,婴儿吸空一侧后,再吸另一侧。

1.2.7 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乳汁分泌的早晚与婴儿早接触、早吸吮有密切的关系[4];早吸吮可促进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使早下奶;早吸吮可强化婴儿吸吮能力,分娩后婴儿的觅食反射最强,是婴儿练习吸吮的好时机;哺乳前不要给婴儿喂母乳以外的食物或奶瓶、橡皮作安慰物,以免婴儿产生错觉。

1.2.8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母婴同室有利于母子感情的建立,便于按需哺乳,早开奶;母亲是婴儿最细心、最好的护理者,可向责任护士学到婴儿的护理知识;鼓励产妇按需哺乳,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和婴儿24 h在一起,吸吮和按需哺乳;废弃定时哺乳,哺乳量减少,不能及时排空内乳汁,缺乏足够的吸吮和刺激,使反射性泌乳素及催产素释放终止,乳汁形成及分泌减少[5];坚持夜间哺乳,不限时间,不限次数,哺乳的时间及频率取决于新生儿的需要及乳母感到奶胀时。

1.2.9 皲裂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挤出少许乳汁,使乳晕变软,以利新生儿含吮和大部晕;哺乳时先吸吮皲裂程度轻的一侧,以减轻对另一侧的吸吮力;哺乳结束时,用示指轻压婴儿下颌,等婴儿放下后再把婴儿抱离,切忌强行拉出;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

1.2.10 扁平或凹陷的处理采用伸展练习法,将两拇指平行放在两侧,慢慢由向两侧方向拉开,牵拉乳晕皮肤及皮下组织,使向外突出,再用示指和拇指捏住轻轻向外牵拉数次;确实无法将牵拉外出者,应使用人工,将人工内空气挤出,吸于乳晕上,产妇的中心对准人工中心,婴儿以正确吸母乳方法吸吮即可。

1.2.11 乳胀的处理哺乳前湿热敷3~5 min,并按摩、拍打、抖动;频繁哺乳,排空;哺乳时先喂奶胀明显的一侧,因为饥饿时婴儿的吸吮力最强;当婴儿不能有效吸吮或婴儿一点都不肯吸奶时,要帮助产妇将乳汁挤出。正确的挤奶方法:将大拇指和食指放在乳晕上下方,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内侧向胸壁处挤,必须挤压后方,这样就能挤在乳晕下方的乳窦上;有节奏地挤压及放松并在乳晕周围反复转动手指位置,以便挤空每根乳腺管内的乳汁,双侧交替挤压,挤出的奶用小勺喂婴儿;如果很胀痛,可用吸奶器吸引乳汁,使舒适至肿胀消失为止。

1.2.12 乳腺炎的处理关键在于预防,哺乳前后及时清洁;凹陷者,及时矫正;每次喂哺时尽量将乳汁吸空,并注意口腔卫生。发生乳腺炎时,如感染不重,全身反应轻微,一般不停止母乳喂养,而且还要勤喂奶,勤吸吮,尽量把里的乳汁吃干净;当乳腺炎局部化脓时,患侧应停止哺乳,并以手法挤奶或吸引器将乳汁排净,保持乳腺管通畅,用小勺喂婴儿。

1.3 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产妇产后72 h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判断标准[6],乳汁充足:喂奶时听到孩子的咽奶声,小儿24 h排尿6次或6次以上,并有少量多次或大量1次质软大便,两次喂奶之间婴儿很满足,很快乐。喂奶前丰满,喂奶后柔软,喂奶时母亲有下奶的感觉。乳汁不足:在母乳喂养后婴儿仍哭闹不安,给予配方奶粉后有满足感,大便较少,较柔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产妇中乳汁分泌充足,占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这说明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纯母乳喂养率。见表1。

3 讨论

3.1 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孕产妇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产前健康教育,认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好处,使孕产妇下决心实施纯母乳喂养,并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产后半小时内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半小时内早吸吮;实行24 h母婴同室,促进乳汁分泌;产后早开奶,按需哺乳,想吃就喂,勤吸吮,促进乳汁分泌[7]。

3.2 提高了产妇和家属的满意度

通过对产妇热情、关怀、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哺乳技巧指导,提高了产妇对产褥期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母乳价廉卫生,营养丰富,对家庭来说经济、方便,同时也省力、省时,又使产妇身体恢复较快,使产妇和家属更放心,更满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8]。

3.3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连续性护理的优质服务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具有丰富而全面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母乳喂养的观察与护理,从而提高了自己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总之,通过对产妇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易于接受和坚持纯母乳喂养;消除影响母乳喂养和乳汁分泌的不利因素,消除顾虑,变被动为主动,家属也从医护人员的指导中获得了知识,并能够给产妇提供正确协助,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增强了新生儿的免疫力;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融洽了护患关系,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好处。因此,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至关重要,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解丽丽.护理干预对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3-34.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0-82.

[3]王桂云.对238例产褥期产妇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9(4):85-86.

[4]谷聚爱,秦爱华,王志芹.母乳喂养与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最佳时间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81.

[5]朱丽萍,董秀萍.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6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M].北京:新闻出版局,1999:12.

[7]刘辉,刘爱玲,段春英.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4-35.

早产儿护理最关键的措施第9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共103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吸吮能力及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自吮奶时间少于对照组,合并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综合护理;早产儿;低体重儿 作者单位:473132 河南省南阳油田总医院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多数早产儿出生时体重偏低,常<2500 g,身长常不足47 cm。早产儿出生时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生理功能尚不成熟,因此出生后体质常较虚弱,对外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侵袭,产生多种合并症,致使早产儿的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我院对早产儿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共103例,其中男53例,女50例。胎龄在28~37周之间,平均胎龄328周。出生时体重在1200~2500 g,平均体重2032 g。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平均胎龄331周,平均体重1937 g。观察组51例,其中男27例,女24例,平均胎龄329周,平均体重1943 g。两组患儿在胎龄、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包括:①评估建档:建立患儿的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胎龄、出生时体重、出生情况、父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针对早产儿的特点做出整体评估,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②喂养指导: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护士直接指导新生儿父母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对吸吮能力较差的早产儿采取胃管口饲和吸吮交替进行,以保证早产儿的营养并锻炼其吸吮能力。③复温:体重小于2000 g的患儿主张在暖箱内保暖。复温时宜采取逐步复温法,先将暖箱预热,待温度达到32℃时将患儿放入,每小时升高05℃直至34℃,暖箱内要维持一定的湿度,以55%~65%最佳[1]。每小时监测患儿体温,体温恒定后改为每4 h一次。体重大于2000 g的早产儿可不用暖箱保暖,但要保持室温在22~24℃,湿度在65%左右,冬天要避免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④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理功能不健全,容易发生感染。因此要加强护理,尤其注意脐部的护理。每天用3%的双氧水擦拭脐部,并用一次性脐贴贴覆脐部[2]。定时检查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给患儿穿宽松衣服,及时更换尿布,防止尿路感染。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温箱内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⑤抚触护理:早产儿抚触有助于增加胃肠蠕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抚触部位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包括头部,腹部,四肢和背部。护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抚触方法,抚触过程中还应加强与患儿的交流,使患儿在抚触过程中感受到关爱,从而提高患儿的感知能力,促进感觉和神经功能的发育。⑥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的护理。若患儿出现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要及时通知医生,积极治疗。⑦家长教育:对家长进行指导,对患儿实施早期干预。早期干预的内容包括视觉刺激(用鲜艳的颜色引逗患儿,避免强光刺激)、听觉刺激(宜选用轻快的音乐,音量宜逐步调节)、触觉刺激(抚触要温柔,给患儿经常翻身拍背)、前庭运动刺激四方面[3]。要向家长宣传早产儿疾病相关知识和护理方法,同时给予家属心理指导,缓解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吸吮能力及合并症的发生率。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2 结果

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吸吮能力及合并症的发生率见表1。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均未出现死亡。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完善,因此其生活能力低下,容易出现肺炎、硬肿、脑水肿、呼吸衰竭等各种合并症,直接影响了早产儿的成活率[4]。传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远远不能满足早产儿的需求,我院开展早产儿综合护理措施已由数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综合护理是以早产儿为中心,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通过综合护理措施早产儿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优于传统护理,平均自吮奶时间少于传统护理,合并症发生率也较传统护理低。综合护理干预促进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早产儿的抗病能力,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家庭负担。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十分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综合护理干预不仅仅应在医院内部开展,还应延伸到家庭护理中去。有研究指出综合护理干预应持续至出院后6个月效果最佳。总之,只要护理人员和家长都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对早产儿实施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就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参 考 文 献[1] 李桂芹2例早产儿综合护理及病情观察的粗浅体会.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3):1213.[2] 卢惠卿.综合护理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09,(4):4647.[3] 花莉早产儿89例综合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9):7778.[4] 吴欣.早产儿的综合护理与病情观察.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7,4(26):343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