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2:09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1篇

论文关键词: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突出能力本位,开发设计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推进深层次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和基础工程。笔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的视野,对高职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探讨。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主要经历了四个较为明显的阶段:一是“三段式”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主要是借鉴国内本专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模式并进行压缩复制,此时虽然已经明确了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理念,但仍沿用学科本位的形式。二是理论与实践分立的“二元”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在完善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以廓清技能体系为特征,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实践教学学时,尤其是集中实训环节,但课程体系的变革仍停留在简单的课程组合,没有实现能力本位的深层重构,学科本位痕迹依然很重。三是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的典型特征是从职业能力分析入手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本位的课程方案,即在课程设计方法上,从以学科为起点的课程转换为以职业为起点的课程。这次课改可以说真正显示了高职课程从学科本位课程突围的姿态,但由于没能形成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与技术,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流于形式,在能力分析与课程设置上,一些专业课程甚至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职业教育课程的能力本位,目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界的共识。然而,由于急于摆脱知识本位的束缚,对“能力”这一泊来概念的理解不免矫枉过正,很多情况下将“能力”单纯地理解为“岗位能力”,即满足学生当下就业需要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建设的唯一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性思维观照,从更高层次上体现了对高职课程能力本位的独特理解。 

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高职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知识解构与重构,高度融合知识与技能,从知识与技能如何互动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技术的理性认识不可否认,正是技术的独立性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一个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独特品格和形态。但当把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推向极致时,就可能走向“技术主义”,变成“物的技术”,人成为技术的“奴隶”和职业的“工具”。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借助“人的技术”将“物的技术”转换为对社会财富过程的系统把握,以强调技术与技能的不可分性,寻求工作中“物的技术”与“人的技术”的关联。工作过程系统化是过程性技术,即以个体自身经验和策略等形式存在的技术——技能或所谓“人的技术”。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关注技术存在向技术价值的转换,从技术与技能如何转换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对职业发展的人性关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反对复制技能,反对单纯技能训练,强调综合,强调思维训练,以避免单纯通过拷贝工作步骤进行课程设计的弊病,寻求职业工作的变动与应对的策略。一是通过对现实具体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具体职业特征的工作过程六要素,即工作的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指导完成工作过程的思维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训练,也就是从具体的个性去获取普适的共性。二是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同一范畴载体的设计,在“重复”中掌握“同”的工作程序,在“类比”中习得“异”的工作特质,从行动与思维如何跃迁的角度更高层次地体现了高职课程的能力本位。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开辟了高职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新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继承和创新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其工作过程系统化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职业行动”这一复杂活动进行系统化分析,克服了职业能力系统化分析抽象、虚化的弊端,开辟了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新途径:一是通过对知识与技能、技术与技能、行动与思维等高职课程重要概念的厘清与界定,实现了高职课程知识观、能力观、教学观、质量观等课程观在高职课程理论上的内在统一,并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与程序,具化为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实现高职课程理论与高职课程建设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三是通过系统化的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情境等课程内容组织和呈现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四是通过仿真或真实工作情境的整体化、体验式设计,解决行动导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评价多元化问题。可以说,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次“颠覆性革命”。 

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在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一)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的构建 

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高职课程设计总的思路与方法,具体到某一门课程,主要应考虑三方面的层次与逻辑:一是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课程模式,如学习情境课程、项目化课程、任务型课程、案例课程等;二是根据课程内容结构之间的关系确定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之间的组合关系,如并行式、包容式、递进式等;三是根据技能与知识的有效整合方式组织和序化学习情境(或项目、任务、案例等)内容。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印刷技术专业可设计多种多样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部分主干课程为例,探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模式选择与内容设计。 

以任务为载体的印刷工艺类课程印前工艺、平版印刷工艺、包装印刷工艺、印后加工等印刷工艺类课程是印刷技术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该类课程可根据印刷工艺的明确印刷任务、印刷准备、实施印刷、印刷质量检验等实际工作来选择和编排课程内容。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平版印刷工艺》,以“精装书印刷” 单个典型任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递进方式,并结合国家平版印刷工职业资格标准,将知识解构与重构,实现了技能与知识在工作过程系统化基础上的高度融合。 

以项目为载体的印刷综合实训类课程如印前综合实训、印刷机操作综合等实训课程。该类课程可以选择印刷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按照项目类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具体项目的反复学习训练,即可较全面地掌握图像制作与处理、菲林输出、印版制作、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质量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模块组合为主的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课程印刷机结构与调节这门课,可以说既是印刷工艺等综合类课程的基础课,其自身又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该课程可以印刷机的典型构造为基础,按照印刷机结构组成序列、难易程度、操作顺序等综合考虑,系统提取学习模块,使学生在学完各模块后整体把握印刷机结构,并能结合印刷工艺等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刷机调节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以问题为中心的印刷故障排除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涉及印刷质量故障和印刷设备故障两个类别。如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可根据故障性质、类别,以一个或几个故障问题为主线设置学习情境,将课程实施演变为一个连贯的实务操作过程。每个学习情境以解决、处理一个或一类故障为目标,学生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训练后,获得印刷质量检验与控制的系统化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的印刷业务与管理类课程如印刷成本核算、印刷企业管理等课程。该类课程在开发设计中可根据实际工作类别、工作环节等设置教学单元,以典型案例贯穿单元内容,并且在每个教学单元后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案例供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课程实施建议进行小组或团队教学,将个人能力与团队精神培养相结合。 

(二)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应注意“系统化适度”系统化是一个组织构造范畴的概念,本身含有科学化、合理化、优质化、高效化等价值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要想方设法减少专业课程数量,而是在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原则下进行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优化。如果不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关系、技能与知识间的结合方式,把理论和实践的概念过于通俗化,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容一切基础理论,如将印刷材料、印刷设备、印刷色彩等全部整合进印刷工艺,就将导致印刷技术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系统化泛化”,这样的课程设计实际上也是无法进行的。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2篇

【关键词】印刷技术一体化;专业教学;课程改革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和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制造和电气控制基本方法。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们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笔者认为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要按照印刷生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培养出印刷高技能人才。

1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要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印刷生产任务和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

1.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印刷相关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印刷技术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1.2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印刷技术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1.3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2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践探索

我们学院开办印刷技术专业已有六年多,整个课程体系以《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按照培养中级平版印刷工、高级平版印刷工为目标,不断探索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模式。经过我们师生的默默耕耘,在2008年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我们的学生取得全国决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我们往届的毕业生在印刷企业工作也受到一致好评。

2.1要以《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明确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培养目标。平版印刷工是使用平版印刷机(胶印机)将印版上的图文信息转印到承印物(纸张)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备学习、判断和交流能力,颜色识辨能力,无色盲、色弱,动作协调。培养印刷技术专业学生要遵守法律、印刷行业法规和有关规定;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爱护设备及相关器材;注重环保,保持环境整洁有序,文明生产等。这些职业能力及素养贯穿于印刷技术专业理论及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全过程。

高级平版印刷工的学生工作技能目标要求。首先要掌握印刷基础知识包括:平版印刷基本原理,平版印刷工艺流程,平版胶印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印刷常用材料,色彩学基础,印刷质量管理基础等。这些内容主要在印刷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中体现,也辅之于实践教学,作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其次是工作项目的操作标准及相关理论,比如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内容要求操作者能够根据胶印机条件和印件质量要求,选用相应的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等;相关知识包括纸张、油墨、润版液等的印刷适性。这些内容主要在印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中体现,也辅之于理论教学,作为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核心目标。

2.2按照培养目标实施以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的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1)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材内容要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模式,采用任务驱动型的以工作过程中技能要求和理论知识连结的模式。教材内容中充分体现《平版印刷工国家职业标准》要求,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相关教材中要以印刷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图片配合文字形式再现印刷技能操作过程及要领;并对相关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以问答形式整理要点;另外配合教材内容制作视频CAI课件,以直观生动的画面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通过学习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材内容要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操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等。

(2)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活动要以具体的工作任务过程为导向组织学生“做中学”。打破理论课和实践课授课相分离的传统模式,力争创设真实的印刷生产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进行。比如在学院印刷培训中心学习印刷前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内容,首先,学生观摩企业印刷生产准备材料的视频CAI课件;其次,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强调操作要领及知识点,并给学生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再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平版印刷机生产现场分别准备纸张、油墨、润版液、橡皮布等,遇到问题小组成员先互相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解答;最后,对各组学生准备印刷材料的工作情况由教师点评总结,做的好的给予肯定鼓励,做的不好的指出改进意见,要求所有学生写出工作小结。

(3)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师队伍要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目前,大部分印刷专业教师要么是懂理论、弱实操能力,要么是强实操、弱理论及表达能力。要根据各教师的自身特点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聘请印刷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作兼职教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招聘新的专职教师优先考虑在印刷企业有工作经历的人员及印刷企业离退休人员,他们都有丰富的印刷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印刷企业的岗位要求,可以传授给学生实用的技能知识。

3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需要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不能完全再现印刷生产状态,不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校企合作有助于开展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但是目前许多印刷企业不是十分乐意接受学生生产实习,一方面,担心学生到厂后打乱正常的生产秩序,不愿意给学生提供真正上手操作的机会,或者将学生安排在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岗位上;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的工人也排斥学生,把他们视为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更别提会有师傅来传帮带了,还有一些企业对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安全、质量安全顾虑重重。

上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技工院校与印刷企业建立良好的深层合作关系,也不利于培养印刷高技能人才。为了真正实现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势在必行。

(1)国家要建立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明确企业和学校双方在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2)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印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技工院校的师生要积极帮其解决;为企业员工开展短期培训及“委培”业务,探索“订单式”印刷人才培养等。

(3)印刷专业教师可到印刷企业顶岗锻炼、技术交流、现场教学;印刷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也可邀请来校进行技术交流、开展技术讲座、讨论技术难题、协商解决技术问题。

(4)开设校办工厂,一方面承接社会业务;另一方面也和教学部门配合,满足印刷技术专业学生生产实习的要求。

总之,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指导、行业支持、企业参与、学校投入;需要印刷专业教师长期努力探索,不断完善提高。实现印刷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培养印刷高技能人才,还有待我们共同去探讨。

参考文献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3篇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印刷生产基地;印刷专业科研与生产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26-01

我校的印刷专业是省内唯一的技工院校的独特专业,自1986年开办以来,为我省的印刷企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技术骨干。其中,我校的印刷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是我校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生产实习教学,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技术工人的等级标准,这是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技工学校区别于其他类型学校的主要标志和特点。

生产实习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在实习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借助一定的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生疏到熟练,从熟练到技能技巧,从而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发展智力,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认真搞好生产实习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办好技工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印刷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管理,就是要根据印刷专业的教学特点,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作用,尽可能的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完成实习教学任务,从而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一、印刷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管理的任务

印刷生产实习教学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实习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实习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和生产的正常进行,学校管理人员和技师必须深刻认识生产实习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管理的任务,根据印刷生产实习的特点,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目标。

二、印刷生产教学是其专业的一门主课

从人社部制定的轻工类通用工种教学计划看,生产实习教学所占的时间也是较多的。招收初中毕业生的技工学校,学制三年,按周数计算,生产实习教学61周,占总学时59.5%。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作为培养职业中级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也在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以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技工学校改革的总体趋势是突出生产实习教学,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校目前已将印刷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与理论课教学周数调整为2:1,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三、印刷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我校把印刷生产实习教学作为一门主课,专业建立了印刷实习基地,聘请有经验的印刷技师作为实习老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印刷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如:闯查纸、调配油墨等,而且要求生产实习教学尽可能地结合生产进行。印刷实训基地的生产主要先满足我校的印刷生产任务,使学生直接参加印刷生产劳动,加深对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印刷专业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技巧,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同时,在生产实习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文明生产、遵守纪律等优秀品质,把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统一起来,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四、教学同科研、生产相结合。既出人才,又出产品,是印刷生产实习的又一特点

我校的印刷专业生产实习教学结合科研、生产进行。生产实习教学的每个阶段都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学生参加印刷基础的生产,结合当今印刷技术的进步情况,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参加技术革新和新产品试制,产品的质量分析,以及产品的经营活动等。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又为学校创造了财富,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学生树立起勤俭办学、艰苦创业的思想,既出产品,又出人才。

印刷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结合科研、生产一道进行是办好印刷专业的一条重要方针,也是学校提高经济效益、增强自身活力的重要途径。印刷专业的生产实习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上级领导颁发的教学计划和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遵循生产实习教学所固有的规律,充分发挥组织管理和职能,实现生产实习教学各个环节因素的优化组合、协调发展,以实现生产实习教学的最佳效果,确保生产实习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印刷专业;人才培养

中职印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印刷理论知识,熟练的印刷操作技能,从事印刷一线生产劳动,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印刷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操作为主,道德教育贯穿始终。

一、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的弊端

(一)重基础,轻实践。

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习实训条件欠缺,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由于传统印刷技术专业教学以理论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主动,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

(三)毕业生受社会认可度差。

学校缺乏对印刷行业的深入调研,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的学生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社会整体认可度不高。

(四)师资力量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整体教学水平。

现有的印刷技术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锻炼,仅重视理论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二、中职印刷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一)明确专业定位,理清办学思路。

印刷是融合了多种技术的应用型技术领域,在进行印刷专业课程设置时,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与当地印刷行业协会和企业深度合作,对印刷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决策和指导。按照印刷市场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紧贴产业需要,科学设置印刷专业课程,根据紧缺的生产岗位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精通印前、制版、印刷以及印后加工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掌握现代印前图文处理、数字制版和印刷设备操作与使用技术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课程的实用性。

改革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增加应用性知识,减少纯理论性内容的学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适应课改的需要,撰写校本教材,如语文课,教学以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为主。学生掌握如请假条、工作总结、调查分析报告等常用文体的格式,避免方言表述及错别字,另外加入普通话的教学和口语表达;数学教学结合印刷专业内容,如函数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等。专业理论课尽量不要讲得太深,以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改革创新,采用杜郎口式小组讨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讲课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先讲后观察再练,讲练结合。如“印刷材料与适性”这门课程中的承印材料,重点讲纸张和纸板,引导学生观察常用印刷纸张的表面特征,着重介绍纸纹的若干种判定及对印刷品质的影响,讲完后学生就开始操练。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抠书本、学生听得晦涩难懂的局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增加实训设备的投资建设,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首先要加强基本的设备投资建设,使之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需要,使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必要的印刷实训操作练习。通过校企合作,减轻学校进行实训教学时材料的使用压力(如纸张)。

实训教学中进行模块式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印刷工艺流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学习安排,各课程之间相关联的知识点合理穿插,紧密衔接,以方便学生理解和练习。如单张理纸实训、调墨实训以及拆装印版橡皮布等基础实训时和基础专业课结合,为后端的输纸实训、单色拉板实训和四色印刷实训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中职学校加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企业聘请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使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富有成效;二是对于本校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安排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锻炼学习,时间安排上既可以安排在寒暑假,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学习周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三是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了解掌握行业最新技术和动态,回来后传授给其他同行;四是经常和企业交流学习,聘任企业代表为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力求保证学校的教学改革贴近企业发展的需要,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

(五)校企合作,优势互补,培养实用型的人才。

印刷专业是一门强调动手能力的工科专业,为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更贴近企业需求,缩短与生产实际的距离,采取学校和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符合印刷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

学校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校企合作、专业共建的协作关系,是共利双赢的。缺乏长时间和宽领域的实践实训锻炼是中职印刷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的症结所在,而企业恰恰是学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进行结合、并进行深化和升华的最佳场所,顶岗实习是国内绝大部分学生认识实际生产和参与实际生产的主要途径。

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来说,可以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企业和市场的需求;有助于专业建设与改革,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学校可以依托企业的人才、技术、资金、设备等便利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弥补了课本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企业资源在办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校企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让学校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中的三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协调。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可以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训考察学生,从中遴选优秀学生成为其员工,提升一线员工的整体实力,从而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5篇

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of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Printing

LI Jing

(Yuncheng Polytechnic College, Yuncheng, Shanxi 044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digital products gradually occupy more market share,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he printing industry,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under thi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echnical level, teachers should strive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literacy, student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seek the opportunity of social practice, the theory of classroom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use. Based on this, the author will combine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 printing and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analysis, hoping to help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Keywords digital printing; graph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aching innovation

印刷?g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发展史,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字化成为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字化是印刷产业的关键性技术,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数字化成为主流技术的背景下,其教学弊端越发明显,因此应该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

1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硬件教学设施不完善

用于印刷产业运行的设备都是非常专业的大型机器,由于高等院校教育经费紧张,不少高校实验室中根本没有为印刷专业的学生购置完善的教学设备,导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教学,负责任的教师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与印刷产业有关的设备机械图,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只能满足他们对机械设备的感性认识,而不能让他们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与印刷行业有关的运行和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和动手工作能力有着不良影响,使得教育和实践相脱节,这也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诸多不顺的原因之一。

1.2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高等院校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教师在理论领域都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教师难以在教学活动中传授学生更多的实践经验,只能在理论研究领域为学生解决困惑。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与他们自身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首先高等院校在招聘教师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学历要求,一般情况下都是聘请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作为学校的教师,但是这样的人才往往由于将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学术研究上而忽视了实践经验积累。另外,由于教师常年在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很少有时间到社会中积累实践经验,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导致如今很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1.3学校实践氛围不佳

在实践活动组织事项上,不少高校处于一种消极的状态,导致整个校园实践活动氛围不佳。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过度依赖理论知识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人基本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有的学生即使能够找到工作,由于自身实践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对其失去培养兴趣,进而对其所在学校的教育品质产生质疑,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人还是其所在学校,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可能会失去这个工作机会,对于学校而言可能在社会上形成不良声誉,对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教学创新措施

2.1建立全新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图像处理软件、印刷色彩学、印刷材料学、平版印刷原理与工艺、印刷概论、平板晒版原理与工艺、印后加工技术、印刷机械、柔性版印刷、丝网印刷、广告包装设计以及数字印刷与数字化工作流程等,主要偏向培养掌握印刷图文信息计算机处理理论与技术及现代印刷工艺等综合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从上述培养课程和目标来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是比较偏向理论教学,学生能够切身感受这个行业的机会很少,甚至于在印刷色彩培养上近乎完全是理论传授,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在教学创新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建立全新的教学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实力。

在建立新的课程体系之前,应该事先针对市场印刷企业运行现状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市场行情,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担任制定课程体系的相关人员最好要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才能全面了解本专业在工作岗位最需要掌握的技能和必备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全新的课程体系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职业证书要求四大方面,其中素质结构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即要求本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要懂得遵纪守法、要具备事业心、进取心以及创新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即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受强调的工作压力,能够胜任企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工作等;文化素质,即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具备基本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职业素养,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职业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知识结构包括培养学生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英语水平能够达到英语应用能力B级以上,能够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并且要能够达到基本会说会听的水平;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及应用,并要通过全国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水平以及以上考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字化印刷技术运用中的基本技能水平;要求学生掌握图文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要对整个印刷流程非常熟悉;要求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知识,能够自主创新和书写相关论文等。能力结构包括要求学生具有基本色彩图形处理能力、文字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等;要求学生具有从事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技术能力;要求学生具有一定印刷工艺方案设计和创新能力等;要求学生具备一定检验印刷材料质量以及印刷品质量的检测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印刷市场营销能力等。在职业证书要求上,主要是针对电子图像处理工和制版工,两者都需要持证上岗。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校制定全新课程体系的原委,要让学生重视自身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2加大知识结构调整力度

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知识结构是由基础知识、理论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是专业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的知识模块,从目前市场发展需求和前景来看,应该针对学生在印刷色彩、设计以及操作水平上进行大力调整,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生产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另外还应该针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不断提高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数字化印刷技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课程内容

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指定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使得教学质量和效果发挥最大优势。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本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学校应该多安排和组织实践课程,比如说与企业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企业给本院校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培养计划,目前一般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2.4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学校应该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应该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比较流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订单式、实训式、基地式,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激发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订单式的人才培养途径,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发展问题,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2.5加强师资建设

优秀专业的教师团队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学校应该注重引进全方位教师资源,不仅要有学术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还要聘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充当学生的技?g指导教师,基本上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接触到实际生产经验,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6篇

【关键词】电子书与绿色印刷 节能 环保

在全球资源能源日趋枯竭的大环境中,节能环保已经成为未来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IT技术的普及,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电子书必将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条件下还不能完全仅利用电子书代替传统纸质书籍,还必须通过印刷以传播各类文化知识,而为了符合节能环保的基本要求,绿色印刷必然成为首选。由上可知,电子书与绿色印刷将成为人们阅读知识的主要方式,电子书与绿色印刷技术是实现节能环保发展的必然之路。

1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概况

1.1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内涵与特点

绿色节能环保一直是国家倡导的,环保与节约,是出版行业应该尽到的义务和责任。据统计一棵树约相当于15900张A4规格的纸张,一本书平均260页,一棵树大约可以制作227本书,中国教育界每年在各类教材印制上消耗的树木约需用十亿根计。从保护生态和环境的角度,发展电子书与绿色印刷技术,必将对环境保护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电子书一次来源于英文翻译,它与传统上出版的纸质图书是对应的。但是,对于电子书的定义还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人可能会认为电子书仅仅是以电子版在互联网上出版发行的纸质版书籍的对应物,还有的人认为电子书是将各类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形式存储在磁盘或者光盘等存储设备上的,能够无限拷贝粘贴,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的,利用电子设备读取的电子图书。不管人们的定义如何千变万化,作为电子书必须包含三个要素,电子书内容、电子书阅读所用软件以及阅读电子书使用的阅读器。电子书是以特殊格式制作而成,可在无线或者有线网络上进行广泛传播,通过电子设备安装相应的电子书阅读软件进行阅读的电子图书。绿色印刷的传统定义是指印刷行业利用绿色基本原材料,按照绿色环保工艺生产流程,确保全方位实现环保的一种新型印刷方式。现如今,绿色印刷不仅仅印刷生产各环节必须使用环保原料和相应的环保工艺流程,还应当包含对印刷产生的固体气体废弃物的回收及整个生产工艺重的节能减排。绿色印刷的印刷材料对于人体和生物无伤害,即使材料中含有部分有毒物质,其含量也是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1.2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优点

电子书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印刷模式,电子图书能够在互联网上下载拷贝,它不需要任何的纸张或者油墨,也就是说,它彻底实现了无纸化的出版与发行,实现了出版物的传播方式的一次巨大革命。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迅速通过输入相应的关键字,找到相关内容的电子书。阅读更加便利,只要能够连上互联网,读者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载自己想要的电子书进行阅读,并且下载的电子书还可以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拷贝储存,携带起来甚是方便。另外,它还有一个突出优点就是能够避免绝版。对于那些先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或者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的出版物,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免费或者付费下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出版物因为时间推进的原因而出现绝版。印刷中所用到的油墨是最大的污染来源,绿色印刷使用大豆油墨进行印刷,这种油墨节省能源、无污染物刺激,并且也能实现油墨凝固后,水分蒸发,墨层变薄的目的。绿色印刷在纸张的选取本色纸,该纸张主要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有保护环境和防止近视的功效,且用它印刷出来的印刷品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另外,近些年我国绿色印刷粘接出版物都是用粘接性强、熔点低的PUV热熔胶,并且它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也是当前最小的。我国使用这一粘胶已有多年时间,目前已经开始推广。

2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节能环保是能源枯竭、科技进步的基本要求

面对全球气候逐步恶化的挑战,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传统的印刷行业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危害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使用无污染无公害的印刷原料,有效控制印刷废弃物的污染,使我国印刷行业进入节能环保行列,进而广泛推广绿色印刷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目前,就我国印刷行业而言,使用绿色原料、实施绿色工艺的绿色印刷已经是印刷企业的共识。可见,实现节能减排也是中国印刷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2.2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节能环保本质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节能环保本质是由它们各自的属性决定的。具体地说,电子书作为一种互联网普及的产物,它伴随着互联网的昌盛而兴起,由于具有节约资源、检索方便、价格低廉、占用空间少和便于阅读等一系列或者属性,这就无疑使得电子书具有节能环保这个本质属性。印刷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简单的从绿色印刷一词来看,我们就不能发现它与绿色环保相关,也就是能够实现节能环保的作用。实际上绿色印刷无论是在生产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流程,甚至于印刷产生的固气体废物上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被相应的被要求降到最低标准,因此这对于实现节能环保之一目标是不言而喻的。

3 电子书与绿色印刷的节能环保发展主要途径

绿色印刷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对印刷工业废气、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的清洁、降解处理,印刷废料的回收以及整个流程中的过程控制和节能减排。印刷过程中产生有机废气通过吸附、回收、提纯等过程,不但能够有效的解决有机废气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有机溶剂的循环利用,甚至还能还能变废为宝。众所周知,在印刷行业,除了需要印刷材料之外,还有热能和电能等的使用。因此对节能设备进行必要的升级,提升节电节热的意识也必将成为是绿色印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电子书的未来发展, 应当主要围绕电子书的版权问题、电子书购买支付方式、电子书格式以及人们的阅读习惯方面着手。为了更好的使得电子书普及,保护知识产权是前提,统一电子书格式是手段,改善电子书购买方式是基本条件,改变人们的阅读体验以开发更多的潜力客户才是终极目标。

4 结语

就目前而言,电子书内容与绿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在发展电子书与绿色印刷技术的同时,无论是企业自身、行业协会,甚至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或多或少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书和绿色印刷技术必然是未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7篇

新媒体技术的知识衔接

要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新媒体所识别和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所用到的技术从现在来看应包含PDF、XML、CSS、JavaScript和HTML5等。除PDF外,其他各部分如果独立讲授给印刷专业的学生,其内容和传统印刷课程的联系较少,理解难度大,相应的训练还非常不足。在现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和制作的市场远不完善,供需双方都还在摸索,学生以此作为职业方向的市场成熟度还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将上述新技术和传统印刷课程结合的平台就非常有必要,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深入接触新技术、新问题,同时所学内容在当前印刷业中也有用武之地。基于这个分析,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可以充当这个平台。因为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和传统印前总体相似,且数字印刷也包含了不少新媒体内容制作所必须掌握的IT技术。比如版式编排、字体、图像处理等方面和传统印前是一致的,PDF文件整理、色彩管理等既与传统印前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部分则正好是新媒体内容所必须了解的。除此之外,数字印刷的核心特色是数据的可变性。数据整理离不开数据库技术,这是印刷工程之前较少接触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向新媒体技术转型绕不开的内容。因此,针对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印刷工艺应用的基础上,逐渐熟悉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总结出“XML+InDesign”可变数据印刷教学内容。该内容既包含了传统的版面设计基础,也加入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内容,如XML单纯提供数据(内容),InDesign则提供版式,二者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可变信息的版式化。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ML基础、多种文件导出XML数据、XML修改与验证、InDesign样式、InDesign与XML、XML导入InDesign、标签映射、样式与标签映射、输出PDF等。从实践效果看,InDesign作为专业排版软件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而XML作为数据存储工具相比于其他专业数据库更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在学生学了一部分网络知识之后,对HTML的认知会迁移到XML上来。

新媒体技术教学体系

XML与InDesign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变数据印刷。XML还是各种数字媒体常用的内容存储格式。而InDesig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排版,除了可变数据之外,InDesign还支持JavaScript开发的脚本,这些脚本可以为版面设计提供各种自动化工具。因此,以大家熟悉的InDesign为平台,学生可以把JavaScript作为印前开发工具,也是在传统平台上实践新技术的一个方式,从而为数字内容制作的转型做好技术储备。JavaScript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该脚本语言和HTML5实现在各种媒体上以恰当的格式内容。

总结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8篇

为此研究所科技研发中心专门成立了“产学研”服务组,为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国印刷百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评估、知识产权培训、项目调研等服务。研究所与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中闻集团等公司的合作也已成为国内印刷界探索产学研合作的经典案例。

通过长期的学习、摸索和总结,研究所积累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的经验,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及早准备、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风险顺利获得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及认定条件

高新技术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其他因素,充分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上述的重要战略意义,国家给予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也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具备的资质条件。

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减免10%,即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25%减至15%;

2.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优先申报其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

3.高新技术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能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对于加大企业宣传有重要作用;

4.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进行研发费用确认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

5.企业经过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

认定资质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第十条,明确了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条件的六条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资质,缺一不可: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资质解读

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印刷企业加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激烈角逐中,同时国家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审查的相关要求也越来越明确,程序更严格。

资质一: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概念很广,包括专利、商标、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版权,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主要是对专利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实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首要指标,所占分值高达30分。一个发明专利或其他六个知识产权(比如六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A档(即24~30分),而企业只有总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才算达标。

在同众多企业的接触、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决策层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这项指标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有些企业决策者认为随便从私人或者企业那里购买个专利就可以蒙混过关,其实随着认定审查工作越来越严格,部分地区如广东,已经出台文件明确规定经受让、受赠、并购方式获得的专利一律无效,只有企业自主研发过程中所申报的专利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有些企业决策者则认为专利就是花钱买一纸文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其实申报专利是一本万利的事,往大处说,跨国企业往往是专利大户,它们设置雷区、谋划壁垒、打专利战,为的就是利用专利这个无形的利器压制对手,使自身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往小处说,企业自身可以利用专利开辟新市场、形成产品溢价、获得产品定价权等。

专利授权是需要一定年限的,因此对于专利这项硬指标我们的建议是:

1.在企业开始研发投入的初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共同申请专利以降低成本,申请3~5个发明专利,保证在2~3年后至少有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2.设立情报处以及知识产权专员,专门负责专利的申请、跟踪、情报收集等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情报处的人员还将涉及专利撰写、专利布局、专利诉讼等工作;

3.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形成专利意识、养成申报习惯。

资质二:研发人员及投入

研发是一个让印刷企业爱恨交加的课题,印刷企业大多是生产型企业,销售额是用海量的产品堆积出来的,利润是从成本中挤压出来的,企业老总一般不太愿意拿员工的血汗钱投入到高投资、高风险的研发中,因此国内印刷业也呈现出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高学历的研发人员在印刷企业无用武之地,印刷企业基本上没有研发队伍。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研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0%基本上是无法达到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一些印刷企业相继与科研院所、高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同时又积极培育、锻炼自己的科研队伍。这样做,一方面能较好地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对研发实力方面的审查;另一方面能降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降低风险,最为关键的是能够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这种深度产学研的思路值得推崇。

资质三:高新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共分项,以下罗列了较适合印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三个方向: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印刷电子。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的振兴工程之一,也是国家支持高新技术领域中资源与环境技术的重要分支。对如集中供气、集中供墨、循环供暖、废酸回收、润版液循环利用、免化学处理版、再生纸、环保型胶黏剂等绿色印刷的课题,企业均可以在其上大做文章。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包括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可变数据印刷系统、数字化管理流程等,属于印刷技术的最前沿。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采用激光扫描成像,通过显影、定影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晒版工序,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优化品质、更趋环保;可变数据印刷系统是印刷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涵盖了数字打样、按需印刷、快速印刷等技术,是印刷行业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它改变了传统印刷方式,具有环保节约、灵活高效、无需限定起印量的优点;数字化管理流程是利用计算机将生产的所有环节组成一个网络,从印前到印刷再到印后加工,并将管理和生产结合起来,实现横向和纵向过程的连接,实现将所有活件的资料都集中到一个中心系统,促成管理、生产乃至监控过程的密切配合,弥补了在过去,印前、印刷、印后各生产环节、工序之间色彩控制、印刷前期准备、材料消耗、质量保证以及成本估算都比较难以处理和完成的不足。数字印刷属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范畴,同样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印刷电子

印刷电子技术是基于印刷原理低成本制造电子产品的一项新兴技术,是电子制造技术的一项重要革新。应用此项技术,可以将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体等材料直接印制在基材上,制作诸如印刷电路板(PCB)、透明电极、OEL柔性显示器、电子纸、射频电子标签(RFID)天线、薄膜键盘与开关、电磁波屏蔽材料以及OEL照明灯等新一代电子产品。印刷电子的产品服务于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行业,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

印刷技术基本知识第9篇

关键词:印刷资源 图书馆 版权保护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电子资源所占据的比率越来越大,cnki、万方、acm以及ieee等电子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文献的质量和数量。在这一趋势下,很多人认为电子资料会迅速代替印刷资源。客观地讲,电子资源虽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还存在时效性差的缺陷,读者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另外有些未经专家学者严格审稿,质量难以保证,容易误导读者,违背了出版文献严肃性的基本原则。 中国

同电子资源不同,传统的印刷资源已经有300年的历

中国 史,在编辑流程、技术手段上均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方案。并且印刷资源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一是特色明显,电子资源数据库往往是全国性甚至是世界性的,不会针对某个图书馆和高校的需求进行资源的聚集;二是使用方便,印刷资源阅读、标记和携带比较方便,而电子资源需要专门设备才能阅读;三是连续性好,印刷期刊经过多年的积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有些甚至能够追溯到50年前;四是数据全面,某些电子资源由于版权问题很难提供全文阅览,而印刷资料由于其阅读范围的有限性,往往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全文阅览服务。

印刷资源作为电子资源的补充和服务,将长期在馆藏系统中存在并对外提供服务,随着图书馆间文献共享机制的不断推进,印刷资源作为图书馆的特色性资源在服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知识产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的共享,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当前印刷资料服务模式下存在的知识产权隐患,在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说明了其有效性。

一、当前图书馆印刷资源的服务模式及其知识产权隐患

1、服务模式介绍

印刷资源在图书馆的实体资料收藏中占据主要地位,目前图书馆印刷资源的服务模式主要有阅览、外借、复印和传递四种。

⑴阅览服务:主要针对一些价值较高、短时间内不适合外借的专业书籍和文献资料,目前图书馆一般采用开设阅览室的方式提供服务,读者在限定场地内进行检索;

⑵外借服务:主要是针对期刊和相关纸质学位论文,读者选择自己需要的印刷资料后办理外借手续,带回家进行阅读,在一定期限内完整地归还所解约的资料。一般来说,提供阅览服务的印刷资料在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转为提供外借服务;

⑶复印服务:主要针对期刊中一些有价值的部分,在读者申请并经过图书馆批准后在制定的地方进行复印;

⑷文献传递,这是一个较新的概念,是指图书馆之间根据协作框架,互相传递印刷资料满足读者的扩展性阅读需求,传递的方式往往采用邮寄。

2、知识产权问题分析

以上四种方式构成了当前图书馆印刷资料应用服务模式,这些方式中可能存在一些知识产权问题,具体来说包括读者对外借印刷资料进行过量复印、整本复印甚至商业复印。

⑴过量复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版权作品复印的总量大,二是单件作品的多副本复印;

⑵整本复印。随着复印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促使复印成本降低,文献复印价格比以前更加便宜,如今复印一本书的开支只是原书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因此有许多读者将文献整本复印;

⑶商业复印。指某些图书馆在某些规定的保护下,在馆内提供高价格的复印服务,从中牟取经济利益;

⑷非法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扫描仪等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很多读者将借阅的书籍等印刷资料数字化,并在网络上非法传播。

过量复印行为明显构成了对作者版权,尤其是复制权的严重侵犯,整本复印、商业复印和非法数字化等行为也侵犯了作者的版权,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控制,将会给作者带来侵权,同时也为图书馆造成版权纠纷,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二、印刷资源服务知识产权风险规避对策研究

印刷资料在对外服务提供的过程中由于在制度等方面存在漏洞,所以不可避免会产生多个方面的知识产权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规避,具体来说有:

1、制度建设,完善印刷资料的复印行为,在外借复印前必须进行复印范围的限定,并且到馆内制定位置进行复印,整个过程读者不能经手,并且在复印件上还要加入版权保护提醒;

2、技术建设,在采购图书时有限采购具有防盗版功能的印刷资料,在发生盗版等方面风险时能够进行技术鉴定,避免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

3、版权保护意识建设,图书馆应制订知识产权管理政策,在学校中积极倡导开设《知识产权法》公共课程和与版权有关的讲座,为馆员和读者提供版权知识培训,同时分发与版权有关的宣传册,以提高馆员和读者的版权意识,使图书馆员在复印服务中能够正确引导读者,让读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版权作品,而读者也能在复印行为中自觉遵守版权法规定。

4、版权补偿,对于商业性的复制行为,通行的做法是先与负责文字作品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签订复制许可协议,而后开展复制活动,收取复制费用,再向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缴纳规定的版权使用费。

三、结论及展望

本文深入分析了在数字资源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印刷资料存在和服务的必要性,结合印刷资料的具体对外服务模式分析了其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法律、制度和技术等多个方面研究了知识产权风险规避的对策。在将来的研究中将结合管理制度并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保障印刷资料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浅论数字图书馆的功能[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28)

[2]丁平平.开放体系下图书馆印刷型馆藏资源建设[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3]王彩杰.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与印刷型期刊资源协调建设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