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15:44:57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1篇

途径之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全面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们倡导一切先进文化思想的永恒主题。在当代中国,高校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其直接目的就是培育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即培育以爱国主义为精髓,以国家防卫问题为中心的理性意识。这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因此,新时期的高校国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以増强大学生国防意识为重点,在创新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上下功夫,使国防教育能贯彻先进性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方面,要树立国防教育新理念。高校国防教育应坚持‘三个协调”的原则,即集中教育(新生军训)与经常教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相协调的原则;重点教育(国防生)与普及教育(非国防生)相协调的原则;理论教育与军事实践密切协调的原则。同时,要増强“三个结合”的国防教育的新观念,就是在高校国防教育的全过程,应做到与学校素质教育、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生军训工作方面,应做到地方院校与当地驻军相结合;在军事理论教学及国防知识讲座等方面,应做到校际结合,即地方院校与军事院校相结合。从而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増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另一方面,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充实和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国防教育的内容是由国防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决定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重点。我国目前面临的不仅有来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也有强权政治、贸易磨擦、信息保密、文化渗透、能源供应、社会矛盾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当代国家安全己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军事安全,还包括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层面。高校国防教育应跟上时展的步伐,根据当今国内国际环境,不断充实和更新国防教育的内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新型国防观,让青年学生明白“弱国无安全”,一个国家安全的根本保证在于强大的综合国力。特别应结合新时期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国防教育模式,在继续普及国防知识、加强基本军事技能训练的同时,有重点、系统化地抓好维护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强化反侵略、反分裂的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増强国防意识,履行国防义务;牢固树立维护国家综合安全的大国防观念,提高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科技、信息、资源安全的自觉性,高度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不断増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安全、稳定与发展作贡献。

途径之二: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透”,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紧密跟踪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创新,是加强国防教育的本质要求。当前,高校国防教育方法和形式比较单一,教育辐射面不广,渗透力不强。高校国防教育应根据高校特点,坚持“一门为主、多门渗遂’的方针,充分发挥课堂、课外两个教育主渠道作用,使国防教育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渗透,努力扩大高校国防教育的覆盖面。

首先,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将国防教育与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军事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普及性的军事知识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増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多制作电子教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军事训练,是大学生増强国防意识,掌握军事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是军事理论教学的实践环节和重要补充。高校应采取将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健全科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军事化。同时,应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及时将国防教育思想有机地渗透到各专业课和公共理论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国防科学研究活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使大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増强国防意识。

其次,坚持国防教育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主题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高校应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课外主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各种文艺表现形式,使国防教育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増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如把国防教育与各种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结合起来,与“双拥共建”和“三下乡”(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等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教育;定期邀请军事专家、学者或高级将领,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座,或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突出事件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开展国防形势教育;经常播放国防教育影视片或优秀爱国歌曲;广泛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演讲赛和征文活动等;利用每年的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举行国防教育周,让大学生进军营,了解部队生活,学习军队作风和军人品质,培养国防观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定向越野、射击等国防体育活动;结合人民防空教育,进行战地救护训练;结合“119”活动,开展消防灭火民防体育比赛;结合防震救灾活动,开展抗灾演练疏散活动;结合社会实践,开展野外拉练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指南针,看懂定向地图,掌握野外生活常识和基本越野技能;定期举办国防知识及学生军训图片展,利用宣传橱窗搞好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现代武器装备和大学生军训情况的宣传。尤其要把国防法制教育融入国防教育之中,突出抓好《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増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途径之三:注重加强“四大建设”,不断整合和优化国防教育资源全面整合和优化国防教育资源,是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紧密结合新的形势,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加强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军事学科课程体系,是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国防教育、开展国防与军事科学研究、服务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和主要载体。军事课程是长期军事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知识,是通过特殊选择和组织构成的可供传授的学科体系,具有学科性和认识性两种属性。高校应将军事学科和军事课程,列入重点学科和重点课程来建设,认真组织力量进行军事科学研究,建立体现21世纪高校国防教育特色的学科与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科与课程建设水平,为大学生国防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国防的本质特征是以军事活动为主的国家防务。高校国防教育的教材体系只能以军事学科体系为基础,按军官必备素质,选择反映军事学科本质的军事理论、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军事教材建设应按照《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国防法规和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着力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国防法制观念,使其増强国防意识,激发献身国防事业的精神。特别要密切跟踪现代军事科学的最新发展,强调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把军事科学的最新发展情况反映到教材中,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国防军事理论课特点的军事理论教材体系。

其次,加强教育阵地建设。良好的物质条件是深入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保证,高校应结合实际,下大力抓好各类国防教育阵地建设,为进行国防教育创造有利条件。高校要不断拓宽教育渠道,开辟教育阵地。一是加强与当地驻军的联系,将他们所拥有的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资源,组织学生到兵营去参观学习,了解和掌握常规兵器的使用性能及特点,扩大视野,増强国防意识。二是大力建设国防教育基地,将当地或省内外的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历史旧址、烈士陵园、文化体育设施和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等作为国防教育活动基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创办青年军校、预备役学校等国防教育基地。三是建好国防教育信息网站。网络具有开放性、直观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是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高校应占领计算机网络这块新阵地,制作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符合青年特点的国防教育网站,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这个课堂开展网上国防教育。同时,应由专人负责网络国防教育的组织实施,加大投入加强建设,保证国防教育网站的质量,利用国防动员自动化网络和各类社会网络,为青年学生搭建学习国防教育基础理论、传递国防教育信息、交流国防教育经验、宣传国防教育先进典型的平台。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师资,是确保高校国防教育高质量的重要措施。当前,国防教育师资薄弱是大部分高校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国防教育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创新国防教育师资培养机制,着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国防师资队伍。高校应采取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办法,充分挖掘本校资源,将热爱国防教育事业、具有基本的国防知识和必要的军事技能的人员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相关专业教师,选拔到国防教育岗位上,并送他们到军事院校进行专业学习或进修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从军事院校适当引进毕业生做专职教员,或聘请军事专家、国防教育专家、教授做客座教授,聘请英雄模范人物、国防教育专业教师、军队干部和军事院校的教员、人民武装干部、军队转业干部、退伍军人和民兵、预备役骨干人员等做高校国防教育兼职教师。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途径

国防是国家防务的简称,“国防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辞海》)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为了捍卫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抵御外来侵略,对全体公民进行的教育活动[1]。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中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贯彻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以下简称《国防教育法》)规定,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并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并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对此强调指出,学生军训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要纳入教学计划。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时间为36学时,军事技能课训练时间为2~3周。

(二)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当前国际形势的需要

当今世界多极化成为主流,军备竞赛由数量转为质量的竞赛。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国际敌对势力处心积虑遏制中国的发展,千方百计地推行西化,将战略重点放在台湾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区。同时还千方百计进行思想渗透,与我们争夺下一代,或策划颠覆破坏活动,企图搞垮国家政权,或搜集情报,窃取中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等重要情报。而且中国周边环境也存在较大危机,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随时为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作出贡献。

(三)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强大国防预备役力量的重要阵地。现代高技术战争,需要高质量、高素质的兵员和强大的预备役力量,而军校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作为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理所应当承担这份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受过军训的大学生是预备役军官的重要来源和战争动员的主要对象。

二、高校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灵魂和主线

国防教育应当把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作为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核心,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

(二)国防教育以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为主

军事理论课教学与军事训练,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军事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和普及性的军事知识课程,旨在系统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军事理论课主要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了使大学生掌握军事知识、认识战争规律,预知未来战争特点,必须把学习军事理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突出重点,把中国国防、军事思想、高技术战争作为课程的重点和主干,划分掌握、熟悉、了解三类,形成一个主干清楚、层次分明、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的整体。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坚持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军事技能训练是目前中国高校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军事技能训练采取在校内集中组织实施或在训练基地分批轮训的形式。军事技能训练主要包括解放军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和综合训练。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了解掌握手中武器装备、技术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并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得到磨炼,增强组织纪律性,熟悉相应的战斗动作,提高整体战术水平。

要提高军训工作质量,就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既要注重启发,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强的语言讲解内容,增强授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挂图、模型,运用多媒体课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将课堂教学与观摩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习我军武器装备时,可采取现场教学的方法,组织参观军队院校,参观现代武器装备和兵器模型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军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管理上要注重实效,要将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纳入学生学籍管理体系,按照学分制进行管理,在发放毕业证书、授予学位上给予必要限定,增强大学生参与军训的约束性。

(三)建立健全国防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是高校国防教育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国防教育联系机制,把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保卫部(人武部)、教务处、宣传处、学工部、工会、共青团等部门以及各系部(院)纳人国防教育办公室成员单位,形成以保卫部(人武部)和教务处为主,各系部处室齐抓共管的国防教育机制。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由专家、教授组成精干的指导小组,适时深入检查、考核和检验国防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尽快改变以往高校国防教育中存在的“有教学无考核评估”的状况。同时,应制定和实行国防教育学分制,规定学生每学期应完成的国防教育课课时,并严格对学生所学国防教育课程进行考核。在学生毕业时,国防教育课与其他重点课程一样对待,不及格者不能毕业。将开展国防教育情况列入素质教育验收评估内容,进行严格考核、科学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推进高校国防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将国防教育与校园文化、课外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各种文艺形式,使国防教育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青年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增强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如把国防教育与各种节日、纪念日、双拥共建的庆祝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主题教育;定期邀请军事专家、学者或高级将领,为青年大学生进行国防知识讲座,或选择当前国际、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突出事件或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国防形势报告会,开展国防形势教育;举办国防知识竞赛、演讲赛和征文活动等;利用国防日和国防教育周,让大学生进军营,了解部队生活,培养国防观念;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定向越野、射击等国防体育活动;利用宣传橱窗搞好国防法规、国防知识、现代武器装备和大学生军训情况的宣传,把国防法制教育融入国防教育之中,突出抓好《国防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四)利用国防教育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国防教育基地具有现实感强、冲击力大等特点,是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应组织大学生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宫等。还可以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由部队派出军官和军事训练员,把军营文化引入校园,以军人的高尚风范和品格,吸引、教育和影响大学生。通过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活动、建立校园国防教育网站、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灌输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充分利用国防文艺占领学生文化娱乐阵地,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国防题材的电影、戏剧等,使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民族自尊自强精神的陶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拓展国防教育空间,进一步扩大国防教育的信息量,使大学生从丰富的国防教育资源中,了解更多的国防信息、知识和技能。

高校国防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思想,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提高集体主义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促进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熟悉战争谋略,学习领导方法和艺术,并能从战略高度去观察、分析、设计和处理问题,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使大学生的智力不断向高层次发展。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进一步锻炼和巩固。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培养大学生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作风养成。通过军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军事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排、连的集体形式的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总之,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实现中国人才培养战略目标,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强大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国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景云.国防教育概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3:5-7.

[2] 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4-5.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5] 杨邵愈.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6] 罗新立,丁飞.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内容及其素质教育功能[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10-13.

[7] 刘文炳.浅谈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77-79.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3篇

Abstract: Awareness of unexpected development is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duc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of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otential threat of the country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rns to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the students.

关键词: 高等院校;忧患意识;国防教育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awareness of unexpected development;education for national defens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65-01

0引言

2007年3月人大会议期间,总书记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空前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的背景下, 两提“忧患意识”,这对于高等院校国防教育成效平平、大学生国防意识普遍淡漠的现实,尤其具有紧迫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忧患意识的新内涵

1.1 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 ①来自美国的潜在威胁。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最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发展强大。于是,将全球战略重点由欧亚转入太平洋地区,中美关系呈现复杂化;②来自日本的潜在威胁。 二战后日本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制裁和限制,但它从“经济大国”走向“军事、政治大国”的野心始终在萌动。近些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有重新抬头迹象,把中国作为其称霸亚洲的“拦路虎”,经常挑起中日事端。③边界领土的潜在安全。包括台海安全、南海安全和中印边境安全。

1.2 国内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隐忧①能源短缺。中国经济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领域,低效高耗的生产方式导致许多资源短缺。 ②环境恶化。人口持续增长、粗放经济模式、严重环境污染等,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我国已成为世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37%,荒漠化面积约占27%。生态环境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破坏,民族生存就会受到根本威胁。③经济危机。我国出口依赖型经济和投资拉动性增长在全球经济危机冲击下,其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严峻。

2以增强大学生忧患意识为切入点深入推进高等院校的国防教育

2.1 遵循正确指导思想,帮助大学生确立辩证思维形势政策教育必须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反映事物本来的面貌和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增强忧患教育内容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让大学生明白事实的真相而产生忧患意识。辩证地分析国情、军情及世界形势。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繁重的改革和建设的任务,务必增强忧患意识,务必居安思危。让大学生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成绩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从而坚定努力奋进的方向。将自省与自信贯穿于忧患意识教育始终。没有自省就会趋向盲目乐观;没有自信,就会陷入悲观、消沉而堕落,背离忧患意识教育的初衷。

2.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与激发大学生的忧患意识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精神动力。一个国家亦然。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有志青年奋发向上的动力。应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教育大学生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国家忧患联系起来,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磨炼意志、砥砺品格,从小事做起,时刻准备担当重任。

2.3 注重两个结合,培养与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在忧患意识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两个结合,一是始终把忧患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把国家安全面临的潜在威胁和国内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威胁融汇到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忧患意识激励大学生的斗志,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要始终把忧患意识教育与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国防精神、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等等,其内容是忧患意识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就是要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将强烈的忧患意识转化成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的巨大精神动力。

2.4 创新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途径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即: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和要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开展经常性国防教育活动,课堂内外教育相结合。在大一新生开设军事理论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课程,有重点的进行忧患意识教育;各学期结合专业特点开设忧患意识和国防教育选修课程,如国家安全战略、军事信息技术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忧患意识和国防教育活动第二课堂,如忧患意识讲座,阅读国防科普读物和军事文学作品,开展国防知识竞赛等。

将忧患意识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忧患意识教育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增强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充分发挥校团委、学生会作用,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活动。如举办国防日活动,组织演讲、歌咏比赛、知识竞赛,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

参考文献:

[1]陈文彬.浅析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0,(17):167-168.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4篇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512.91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70-03

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以20~39岁者为多,占艾滋病感染者的69.9%[1],预防艾滋病正在成为大学生们必须正视的问题。为具体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笔者对近3 a来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入学新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问卷调查。了解高校入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为高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制定目标与计划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整群抽取近3 a来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入学新生作为调查对象。2006 年调查学生212名,男生54名,女生158名,年龄为(18.63±1.12)岁;2007年调查学生248名,男生109名,女生139名,年龄为(19.43 ±1.10)岁; 2008年调查学生223名,男生107名,女生116名,年龄为(19.55 ±1.00)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根据我国的研究情况以及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专家审阅后形成。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与非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及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等共计35题。除一般人口学指标外(5题) ,其余各题均为选择题( 30 题)。选择题答对1题计1分,答错或不答计0分。

1.2.2 调查方法 由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校医在新生入学后2周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前向学生说明调查的意义,强调是不记名、自填式问卷,答完后当场回收。

1.3 统计分析 采用 EpiData3.0进行录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包括一般统计描述、百分率计算、χ2检验和t检验等。

2 结果

2.1 总知晓情况 2006-2008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分别为61.9%,74.4%和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P

2.2 基础知识知晓情况 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6道题中HIV代表艾滋病病毒和艾滋病会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系统2道题知晓率3 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新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总知晓率2006-2008年分别为84.1%,83.5%和84.6%。共用牙刷一题得分较低,传播途径7道题3 a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低于传播途径知晓率,9道题中蚊虫叮咬、共同进餐和咳嗽、打喷嚏是否会传播艾滋病病毒3 a知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其他6道题3 a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预防方法知晓情况 新生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均较高,其中安全套一题得分相对较低。5道题3 a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对HIV感染者的态度 新生对HIV感染者正向态度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第1题3 a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6 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情况 2006年男生得分23.26±4.10,女生得分23.02±3.81;2007年男生得分24.92±3.29,女生得分23.28±3.18;2008年男生得分24.75±3.52,女生得分24.36±3.61。男生3 a得分都高于女生,但仅2007年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 ,P0.05)。

3 讨论

3.1 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近3 a新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被调查学生中原先就读的学校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开设健康教育课或知识讲座、宣传栏、宣传册和播放VCD等,其中56%的学生赞同开设健康教育课或知识讲座。表明近年来山东省比较重视在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有效地巩固了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知识,但是通过调查显示,高校新生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水平不均衡,还有待加强。

3.2 健康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调查结果显示,在艾滋病传播途径中,除“共用牙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外,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较高。非传播途径部分的知晓率则普遍较低, 其中蚊虫叮咬一题2006年仅31.6%。共用浴缸和共用游泳池的知晓率也偏低,这与王忠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2]。新生对艾滋病预防方法的知晓率中除安全套一题得分相对较低外,其他题均较高。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表现出积极的态度,愿意关心和帮助他们,赞成他们享有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权利。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同意对 HIV 感染者给予强制隔离治疗,与积极的态度相矛盾。

3.3 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调查显示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男生3 a均高于女生,这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3]。这可能与男生对艾滋病知识的关注程度较高,因而获得知识的途径较多有关。

综上所述,针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宣传中的薄弱环节,建议在高校中常规开设健康教育课或知识讲座,加强艾滋病基础知识、非传播途径知识和对HIV感染者态度的教育。非传播途径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艾滋病认识上的误区, 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对待 HIV 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此外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加之思想不成熟,应在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以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等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性健康和性道德教育,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恋爱观[4]。还应加强对女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由于此次调查选取的样本量较小,不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因而需增加样本量作进一步研究。

(致谢:感谢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姚荣英副教授,蚌埠医学院护理学系谢虹副教授对调查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4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北京: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07.

[2] 王忠,陈汶汛,吕学琼,等.广东省湛江市某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9,25(1):42.

[3] 吴方红,朱亮,初炜,等.辽宁某医科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分析.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2):108-109.

[4] 魏霞,薛昆,王欣铸.山东省2004-2006年部分高校新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知识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3):257-258.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5篇

【关键词】国防教育;素质教育;基本途径

加强国防教育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国防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公民爱国热情、依靠全国人民建设和巩固国防的一项基础工程。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素质教育的内容相一致,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同时,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新课堂。

1 国防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维护祖国统一,有助于在大学生心中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意识。深入、广泛的国防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实际上就是强化“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和“国家的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意识,使大学生认清国家利益的本质所在,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始终关注国家的和安全,时刻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自觉地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无私奉献,自觉地同一切出卖国家利益、损害祖国尊严、危害国家安全、分裂祖国的言行,进行坚决的斗争。

1.2 加强国防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精神,提高其政治素质。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国防精神,进而提高他们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国防观念以爱国主义为精髓,是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国防赖以巩固的精神根基。国防教育的内容与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话题。这样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事,最能在大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热情。

1.3 加强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引导他们勤于学习、富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练就其健康的体魄,丰富其人格修养、情感意识和道德素质。

1.4 国防教育有利于培养国防后备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易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如果抓好这个群体的国防教育,我们便储备了一大批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而又掌握了一定军事技能的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能力。

2 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途径

2.1 加强领导,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高校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部分领导和学生狭义地认为国防教育只是军队或军事院校的事,对一般高校来说无关紧要。

为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国防教育的领导,转变观念,提高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完善国防教育体制,明确国防教育的任务、目的、方式和方法。

2.2 以军事理论课堂教育为依托,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紧紧抓住影响学生道德观念形成的主要环节,以强有力的史料做依据,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争取“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讲授思想政治课时,指出等人的军事思想理论的创造和发展,指出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理论的重大意义,促使学生树立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2.3 以育人为目标,积极开展大学生军事训练,促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技能训练,是目前大多数高校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军事训练可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培养优良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意识,练就艰苦奋斗作风和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使其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3 高校国防教育中亟待加强的地方

3.1 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没有高质量的师资,教育质量从何谈起。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大力加强师德教育,强化全体教师的育人意识。优化教师结构,探索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建设途径,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锻炼,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2 要进一步加强国防教育现代化、多元化、信息化。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信息化起步较晚,教育手段和组织形式仍被动落后。因此,要多开设远程国防教育授课,使国防教育网络化,将国防理论课程及相关国防知识加入到高校互联网络系,让学生有更多时空去了解全球现代化军事信息和形势。有条件的还可以请相关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开阔视野,丰富教学内容,开设论坛,增加对部队和国防发展成就的了解。只要是符合国防教育规律和育人目标要求、有利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符合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的教学内容和手段,都可以大胆进行探索和实践。

3.3 要进一步抓好教学改革,革新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效果。要有重点的抓好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维护国家统一观念,强化反侵略、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要使得国防教育效果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文风等各种校园文化之中,从而促进高校整个教育教学质量不断登上新台阶,使高校国防教育真正成为一棵“长青树”。

总之,国防教育不仅具有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的功能,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和升华大学生的公民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志民.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2]徐思光.高校国防教育亟待加强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3]王桂中,张传辉.抓好国防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3(2).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6篇

【关键词】结核病;知识教育;学校结核病控制;应用效果

结核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临床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问题。这种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目前,中国的结核病疫情情况不容乐观,患者主要采用被动式发现,很少有患者主动就诊,造成临床上确诊率较低[1]。当前,很多学校在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较少,使得学生对于结核病的防治知晓率并不好。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结核病知晓率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探讨结核病防治知识教育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学校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中在大关县第一中学采用整体方法进行抽样,抽样中遵循随机化,分别对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等班级进行调查,调查人群中共有1012名学生参加研究,其中,男563人,女449人,初中生489人,高中生523人。

1.2方法

干预前调查问卷(基线调查):研究中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具体如下:学生基本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研究中共发放问卷1012份,全部当场收回。干预过程中,制定统一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和培训教材,选择健康教育教师,首先对健康教育教师和学校校医进行培训。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所有班级开展一节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授课时主要通过结核病相关宣传报告手册,并通过动画片、黑板报等加强学生关于结核病宣传。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学校干预前结核病相关知识,如:结核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学校结核病危害知晓率为99.3%,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机构知晓率以及传播途径等均为99.1%(P

表1 中学生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内 容 干预前 干预后

答对人数 知晓率(%) 答对人数 知晓率(%)

结核病的危害 483 47.7 1005 99.3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 471 46.5 1003 99.1

结核病的主要症状 216 21.3 985 97.3

结核病的检查方法 237 23.4 959 94.8

结核病的预防措施 191 18.9 973 96.1

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机构 153 15.1 1003 99.1

国家的免费政策 286 283 1001 98.9

3.讨论

结核病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卫生防疫管理机制也得到完善,这种疾病和过去相比其发病率所有下降。但是这种疾病仍然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患者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目前,在现行的结核病防治过程中更多的是为了宣传结核病,促进人们提高和改善自身健康,促使人们能够降低结核病发生率。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这个阶段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学生学习相对比较简单,学校发生结核病偶有发生,如果患者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愈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使患者丧失劳动力,并且这种疾病具有一定感染性,容易对个人、家庭、学校等产生危害[3]。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校学生对于肺结核病的来源主要通过电视、报刊等方式获得,这些获取渠道相对比较单一,由此看出:学校应该加强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

本次研究中,学校干预前结核病相关知识,如:结核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学校结核病危害知晓率为99.3%,结核病的治疗管理机构知晓率以及传播途径等均为99.1%(P

综上所述,在学校结核病控制中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够增加学生相关知识知晓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永峰,孙学智,王启发,郑春兰,吕伟,张文.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医技人员结核病知识知晓率状况[J]. 中国防痨杂志. 2008(02)

[2] 周扬,郑水龙. 增加人际交流对改善结核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 江苏卫生保健. 2008(06)

[3] 尼玛曲措,周羿生,国杰. 那曲地区基层工作人员结核病特定知识调查[J]. 中国防痨杂志. 2008(04)

[4] 黄建业,赵延玲,何勇生. 济源市结核病健康促进策略及对结核病控制的影响[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10)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7篇

蔡有柱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32

【文章摘要】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途径探索和开拓,不仅可以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同时它还能为国家防务培养后备力量。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分析,引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国防教育的五个途径。

【关键词】

新形势;高职学生;国防教育

所谓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在全体公民中进行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有关国防和军队有关思想、知识、技能的普及性教育。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高职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必须在学好一定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具备强烈的国防意识、知识和技能,为国家长期和平稳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1.1 国防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存亡

中外历史发展证明,国防教育对国家的兴衰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注重国防教育和国防建设,国家就强盛;忽视国防教育,放松武备,国家就会遭受战乱。虽然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人们产生苟安心理, 淡化国防观念。当今的国际形势又复杂多变,外部敌对势力从来没有停止对我国的和平演变和颠覆的图谋,周边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性。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尤其是要针对像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这些“准社会公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国防忧患的意识,巩固国防基础知识,提升学生军事技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

1.2 国防教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但随着国际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活动的日益猖獗,近年来我国国内也发生一些暴力恐怖事件, 给人民群众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如何面对和分析这些事件,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些事件,就要求我们通过国防教育的形式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从而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身防范意识,最大程度的形成对暴力恐怖事件的围堵和打击氛围,维护社会稳定。

1.3 国防教育关系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全面深入的宣传教育,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强烈的国防观念;通过紧张有序的军事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能,增强体质,磨炼意志,还能促进学生形成令行禁止的组织观念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存在着生源等内部因素和网络舆情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尤其是部分学生思想意识有些淡薄,自律能力比较散漫,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从不关心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对高职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进而提高学生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团结意识。

2 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国防教育的途径分析

2.1 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新生军训

新生军事技能训练是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学生通过2-3 周的军事技能训练,能够近距离体会军事训练的氛围,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学会部分军事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应该深刻意识到新生军训对于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全面保障和服务新生军训工作顺利开展。要创造性地丰富新生军事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军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加强军事课程建设,提高理论水平

军事课程是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提高学生军事理论水平,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2.3 加强国防宣传,形成国防教育氛围

对于国防政策的宣传,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校园里的宣传板、校报、广播、横幅、警示牌以及格言等形式。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结合国防时事热点,开展广播宣讲和专题解读,不断提高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意识,要定期举办以纪念“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活动为主题的文艺汇演、征文大赛、理论讲座或是演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关心国防、参与国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得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认识从被动转向主动,从自发转变为自觉的行动。

2.4 加强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工作机制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国防教育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分别为理论教育和技能教育。这些教育与教学,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场地来支撑,而建立国防教育基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国防教育基地的建立,主要针对的就是军事技能教育,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现实感强和冲击力大,是国防教育实施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学生一起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或是纪念馆等,丰富国防教育的氛围,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

2.5 加强网络国防教育,贴近学生生活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年学生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媒体。这就提醒我们,在开展国防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在网络领域同步推进。我们在国防教育课上的课件可以放在网络空间,供同学课余时间下载;我们也可以将国防法规和政策通过网站形式加以宣传,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自己所关心的国防事件。同时, 我们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国防知识竞赛和网上征文活动,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国防教育的灌输和传递,提高国防教育在高职学生心中的重要性。因此,网络阵地是高职院校在进行国防教育时必须占领的制高点。

3 总结

国防教育是国家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国家战略的选择,也是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素质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提高国防教育的效果,提升国防教育的吸引力是当前众多高职院校领导和老师关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加强国防教育的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国防教育的五个途径。希望这些尝试可以为高职院校国防教育的开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艳华.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国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9:155-156+163.

[2] 王俊, 王希俊.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开展国防教育的思考[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5:116-119.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69-02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院校;学生

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艾滋病的流行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国家经济损失不可估量[1]。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现已转入广泛流行期。在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15~24岁的青少年占大约三分之一。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正日趋开放,加上正处于性活跃期,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不安全拒绝能力和预防意识、技能的缺乏,使大学生已成为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因此,针对高等院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防治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为对象,对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进行了尝试,通过讲座以及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在高等院校大学生中做好艾滋病的一级预防工作奠定了基础,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长春理工大学2005-2007届部分大学生2 335名,年龄为18~23岁。

1.2 方法

1.2.1 教育的模式和内容 (1)教育模式。针对长春理工大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采用如下模式,如图1所示。

在管理体系上,建立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委员会、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健全以学院为主体的艾滋病预防宣传小组。在教育模式上,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社会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将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为一体。

(2)教育内容。结合目前高等院校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点,针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方面知识的相对缺乏,对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淡薄等特点,在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教育。内容包括艾滋病的流行情况及特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预防及管理;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防范意识和抵御不安全的能力;禁毒知识;如何建立正确的婚姻恋爱观[2]。

1.2.2 调查及评价 以卫生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艾滋病感染途径等内容为依据,自行设计《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前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进行调查。健康教育活动前共发放问卷2 335份,收回2 068份;健康教育活动后发放问卷2 335份,收回2 147份。将发放的有效问卷统一收回管理,由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问卷中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长春理工大学学生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对艾滋病的流行情况了解不够。通过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社会活动和丰富多采的公众艾滋病预防教育活动,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2.1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71.94%,教育后平均为99.15%;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70.57%,教育后平均为99.66%;健康教育前学生对艾滋病问卷中预防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平均为54.30%,教育后平均为98.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13.6,638.3,1 160.1,P值均

2.2 行为目标评价 通过书面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绝大多数学生已能杜绝危险行为,有些大学生能劝阻他人杜绝危险行为。99%的大学生能认识到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3 讨论

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是阻止艾滋病蔓延的最可行、有效的手段。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场所,是为学生、教职工、社区人员提供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流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成功地帮助青少年获得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和技能。可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相关课程领域,也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通过校有线电视、网络、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进行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营造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培养爱心,尊重他人等;建立有利于学生和教工的环境,达到强化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的目的;通过预防艾滋病、性病教育等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面对性和其他健康问题时能做出有益的选择。

学校是社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行为会直接影响很多社区成员,学生可将在学校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传播给家庭成员和其他社区成员,并积极响应国家和社区倡议,预防艾滋病和性病。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和亲友,共同参与,接受健康教育,普及“防艾”知识,增强“防艾”意识,是全民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

开放参与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且集保健、教学于一体,对青少年道德意识的形成,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民族的未来与发展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

4 参考文献

[1] 于志凯.大学生健康教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201.

高校国防教育的途径第9篇

[关键词]学校国防教育 师资培养 途径

[作者简介]朱芳转(1974- ),女,陕西扶风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防教育。(陕西 渭南 71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EA110055)、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学研究项目计划“高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JK0110)和渭南师范学院2012年重点科研项目“我校校园文化成果培育工作研究”(项目编号:12YKF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61-02

学校国防教育是指“国家为捍卫、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在学校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能、体力等诸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学校国防教育师资是指“从事学校国防教育的校内、外专、兼职教师、聘任教师及教育工作者”。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国防教育教师作为学校国防教育的实施者,其整体状况和素质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成败。当前形势下,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是学校国防教育的关键。

一、我国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调查

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设计了三类调查问卷:《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状况调查》(以下简称《高调》,主要调查国防教育师资和教育教学问题)、《中小学国防教育状况调查》(以下简称《中调》,主要调查师资状况问题)、《高师院校培养学校国防教育师资认可度调查表》(以下简称《认可度调查》,主要调查高师院校培养学校国防教育师资状况)。调查中,发放《高调》20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39份;发放《中调》70份,回收58份,有效问卷46份;发放《认可度调查》200份,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78份。本研究所调查到的学校分布全国绝大多数省、市。普通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状况调查的54所高师院校涉及全国24个省、市,全部为公办院校,调查的85所非高师院校,涉及全国23个省、市,其中公办院校76所,民办院校9所。中小学国防教育状况调查的46所中小学学校,涉及全国28个省、市。被调查的学校几乎遍及全国,且各个层次、规模的学校均有。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本研究调查问卷分两类统计,一类为高师院校,一类为非高师院校。在数据分析时,除对两类院校所涉及的同一问题各自分析外,还进行有关对比分析。调查数据显示(见下表),目前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师资普遍缺乏。被调查的院校有“专职教师”的院校达不到调查院校数的一半,有一半以上院校的学生认为本校的国防教育师资“极度缺乏”。二是兼职教师多,专职教师少。被调查的院校中绝大多数院校国防教育教师为“兼职教师”或“无师资”。三是师资培训力度不够。被调查的院校中只有少部分的院校能对国防教育教师“定期培训”,绝大多数院校对国防教育教师只是“偶尔培训”或“无培训”。通过高师院校和非高师院校对比发现,高师院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状况没有非高师院校好。

3.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从46所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情况调查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是师资缺乏、师资年龄偏大、职称结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多。调查的46所学校仅有11所学校有“专职教师”,绝大多数学校为“兼职教师”或“无师资”。即使“专职教师”中接受过系统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培训的也比较少,并且绝大多数无职称、无学历。

二、我国学校国防教育现有师资的来源和培养模式

1.来源和培养模式。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得知,目前,我国学校国防教育师资来源和培养模式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大学毕业生(包括军事院校毕业生)到普通高校或中小学学校担任或兼任国防教育教师;二是部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到普通高校或中小学学校担任或兼任国防教育教师;三是各普通高校留校的毕业生,经过培训或学习担任或兼任本校的国防教育教师。实践证明,这三条渠道和途径在短期内,远远满足不了全国学校国防教育师资的需求。

2.优缺点。军事院校毕业生到普通高校或中小学学校担任或兼任国防教育教师,应该说是学校国防教育师资很好的来源途径。这些教师学历高,知识面广,受过系统的军事理论知识、技能培训,军事素质高。但调查显示,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中真正是军事院校毕业的教师很少。部队转业干部或退伍军人,虽然具有一定的军事知识,但学历偏低,年龄偏大,科研能力不强。普通高校留校的毕业生,虽然在校期间参加过军训和军事理论课学习,但缺少军事课教师必备的知识储备和军事素质,完全胜任工作还需要继续培养。

三、依托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的理念和想法

1.理论依据。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显示,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国防教育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缺乏师资。结合高师院校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教师的职责和特性,以及高师院校国防教育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我们思考和提出了依托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的理念和想法,创新了国防教育师资培养的途径。之所以会提出这一理念和想法,是因为据国家教育部门分析统计,在小学所设学科中,能结合进行国防教育的篇目约占本科总篇目的比例为思想品德10%,语文10%,历史8%,地理8%,自然3%,音乐5%,体育10%,美术3%;在初中所设学科中,能结合进行国防教育的篇目约占本科总篇目的比例为语文21 %,政治43%,历史61%,地理36%,数学10%,物理16%,化学12 %,植物9%,英语11%,音乐25%,体育25%,美术10 %。高师院校学生毕业后在所教专业课中若能给学生积极渗透国防教育思想,对学生积极加强国防教育,可以说高师院校既为国家培养了一个专业课教师,也为国家培养了一个国防教育教师。从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国防教育的规定和要求来看,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应该说是具体实施和执行了国家国防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国家培养学校国防教育师资找到了一条好的途径,从源头上解决了学校国防教育师资培养问题,同样也深化了高师院校国防教育的内涵。

2.社会认可度。为了了解“依托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这一理念和想法的社会认可度,作者随机对全国178所普通高校(其中高师院校68所,非高师院校110所)的专家学者、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的院校分布全国绝大部分省、市,调查涉及的专家学者、教师从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有。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研究的可行性调查数据,认为此研究可行的人数达98.42%,并且认为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占91.23%。因此,我们认为,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得到了社会和专家学者的认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高师院校为学校国防教育培养师资的途径

1.确立军事课在教学中的独立地位。高师院校要加强国防教育工作,积极为国家培养国防教育师资,要实施这一教学目标任务,就必须确立军事课在高师院校教学中的独立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军事课教学活动开展规范化、制度化,国防教育教学机构、师资、教材、教学条件、教学基地、教学经费等得到保障,教师才能有机会、有时间、有条件进行教学和科研,教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师院校要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学校国防教育师资的重任,应从加强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着手,教育的内容应本着全面、简洁、易行的原则,突出重点,具有系统性、广泛性。除完成《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训练内容和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外,可增设国防教育必修、选修和自学课程科目,以及开设校本课程、与专业课相关的国防教育课程或地域性课程等。高师院校要科学规划国防教育教学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突出师范性、长期性教育原则。师范性是教师教育的根本所在。在高师院校国防教育工作中,应坚持突出师范性原则。国防教育应按照培养教师的模式开展,课程设置应重视开设教育类课程,增加教育实践的内容和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学生日后从事国防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借鉴国外学校国防教育的成功经验,高师院校国防教育应坚持长期性教育原则,国防教育教学活动原则上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为体现长期性教育原则,课程可按5~7个学期开设,教学中不够的课时,以周六、周日、学生课余时间或假期补充。

4.重视教学评价,接受教学评估。高师院校要认真对待国防教育评价工作。首先要积极、主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好自我评价工作,包括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积极建立健全国防教育教师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核测评制度,促使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严格学生军事课考试、考查制度,建立学习档案,把学生国防教育学习成绩与学生的评优、奖惩挂钩,提高学生学习国防知识的自觉性。在平时的国防教育教学工作中,高师院校还应认真按照国家教育教学评估的指标和体系,对照检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在高师院校设置国防教育学专业。在高师院校设置国防教育学专业,是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一个新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普通高校中设置有与学校国防教育相关的专业。借鉴外国学校国防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在高师院校中设置国防教育学专业,利用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从根本上解决学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促使我国的学校国防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廖文科.新的理论视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三届国防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杰康.关于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