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09:21:28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素质;培养

今天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些年出现在青少年身上的一些问题却让人感到不安,据近些年对几所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0%,初中生为15%,高中生为20%,随年级的升高呈递增趋势,最新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已超过30%。最近新闻媒体报道,北京市十七岁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陕西省户县十五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制造火灾。这些问题的出现,无一不与青少年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

上述枯燥的数字和惨重的事例并非危言耸听,它们确实反映出我国教育工作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欠佳。事实证明,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心理是否健康。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只重视智能教育,甚至以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其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导致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很多:独生子女的剧增,破碎家庭的出现,父母的望子成龙,金钱的刺激和网络的诱惑,频繁的考试和升学压力,生理的剧变以及现代社会的攀比竞争等,给未成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带来过度扭曲、积压和困扰。使之表现出过度的害羞和依赖,或严重的狭隘和抑郁,或病态的却懦与自卑,或出现逆向心理、打斗伤人,甚至轻生自杀等心理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说明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又要有健康的心理。我们一般知道保持身体健康的途径是讲究生理卫生,却常忽视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是讲究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概念,不能等同与智力发育正常,其核心是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良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健康的心理状态又是培养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

作为体现基础教育本质要求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按着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它所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生存本能、生活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尤其要在更为广泛的活动中,全面发展全体学生的品德、智力、性格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教育工作,不仅可以使我们及早识别和预防其心理障碍,而且可以发展和完善其良好个性,促进和保证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不仅只是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保证人才和谐成长的先决条件,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基础,还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研,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教育实践,反之又可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重视课堂教学。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抓住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渗透心理保健知识。中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思品课,语文课,历史课等科目,教师应深入的加以挖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可在中小学专门开设“心理卫生”、“心理教育”等协同课程,促使其心理素质提高,中小学还应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有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老师,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四、注重课外活动。恰当的利用课外活动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找到友谊和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培养健康心理。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方面的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常人。体育锻炼能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之,青少年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要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快乐阳光的度过青春期,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益民等.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0.

[3]张大均.当代中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2篇

现在的学生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无疑是幸福的,但精神上却并不轻松。虽然现在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应试教育,过重的课业负担状况有所改善,学生出路也比过去多了,但是,生活,学习,成长中的困扰,仍会给学生带来许多压力。世俗流行的狭窄的竞争攀比,快节奏的生活,繁重单调的课业负担,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还有来自成人的焦虑情绪,无不给现代孩子带来精神的困扰和心理上的不平衡。

在大部分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今天,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如某报纸曾报道的一案例:某所中学有一个班发生失窃现象,班主任找班中一位同学了解情况,事后这位学生越想越怕,以为班主任是怀疑他偷窃,结果不敢见家长,不敢返学校,独自一人出走了。这样脆弱的孩子,经受不住小小的一点压力,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将很难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1989年,在我国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几位有名中外专家提出衡量二十一世纪人才素质结构的7条标准:(1)积极进取,有强烈的开拓精神。(2)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类的责任感。(3)在急剧的变化和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学会学习,适应科学技术领域的综合化。(6)有多种个性和特长。(7)具有与他人协作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这7条标准中绝大部分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这表明,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二十一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 健全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看,未来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潜能的发挥是受心理状况决定的,要做合格的人才,必须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保持。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行为效果。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大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

基于以上认识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所特有的五大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些构成了评价一个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

例如,小郑原是一所普通中学的尖子生,一直担任班长工作,初一下学期随父亲工作调动,小郑转学到一所重点中学,由于两校的教学水平的差异和课程进度的不同,转学后小郑第一次考试成绩排在班第55名,在班干部的改选中也落选了,一向活泼开朗的小郑沉静下来,这时,班主任和家长及时与小郑谈心,与他一起分析成绩落后等原因,小郑听完老师和家长的话后,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绝不是目前这个水平,请老师和家长放心,他一定能迎头赶上。从此,他早上5点多钟起床坚持读英语,课堂上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课后常常能见到他勤奋好学的身影。到初二下学期中段考,他已从55名升为班的18名。并重新被同学们选为班干部。而且他表示:还会继续努力,争取进入班前十名。

评析:小郑的成功,除了是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主要还是小郑本身具有远大的理想,信念坚定,自尊自重,不怕挫折和困难。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因素占30%,而非智力因素占70%。人所进行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在心理活动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好,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反之就有可能使潜能受到压抑。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个性是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

三.中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几种状态表现

我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当前中学生的不健康心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主要有列几种:

⒈压抑心理

超负荷的学习担子,使有些人精神紧张,寡言少语,忧心忡忡。个案:学生A学习成绩很好,平时测验、考试总排在班第三至四名,但她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于是整天埋头学习,在一次考试中取得班第一。在获得老师表扬的同时,也受到一些同学的闲言闲语,说她这次成绩是偶然的,她听了这些话后总是担心下次被别人超过,不能保持第一,满脑子是问号:"有人超过自己怎么办?"。由于过分担心,晚上十二点多钟也不愿睡觉,第二天上课却无精打彩,这是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正常竞争,压力过大而产生了严重的紧张情绪,焦虑过度,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⒉自卑心理

个案:学生B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和与别人沟通,成绩在班中处于中等水平。有一次考试,她有两个科目分数偏低,总成绩达不到预想的水平,家长焦急之中说她脑子比别人笨,于是在她思想上萌发了低人一等的感觉,怕同学取笑、怕老师责骂,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常常处于忧郁、悲观、沮丧的心境之中不能自拔。

⒊失落心理

个案:学生C由于从小在家庭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思想上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平时自我要求非常高,一直是班中的尖子。她给自己定出几个要求:每次考试都必须在班前十名。初二学年由于主、客观一些原因,她的考试成绩下降到班的中等水平。随着原有地位的丧失,她自我失落感油然而生,出现心理不平衡,怀疑自己是否"优秀",变得苦恼,消沉,颓丧,不与班中学习好的同学交往,反而主动去靠近成绩和纪律差的同学,似乎从哪里才能寻找到精神安慰,失去了奋进的内动力。

4.单恋心理

个案:学生D在小学时担任班长,曾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升上初中后,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情感也随着变化,男与女 意识的增强, 令她暗暗地喜欢上

班中的一位男同学,形成单相思。由于情有独钟,神情恍惚,不可自拔,酿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的后果,令家长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5.嫉妒心理

个案:学生E生长在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但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和生性好动、好玩的性格特点,小E总是不能长时间静下来坚持学习,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班中下水平。而与小E原来水平相差不远的小华经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成绩逐步进步。面对着老师对小华的赞扬和父亲对自己的责骂,小E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他开始想方设法攻击小华,挑拔小华与同学的关系。过份的嫉妒心使他性格变得古怪起来,神经过敏,总怀疑别人与他过不去。

6.孤独心理

个案:学生F的父母都是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加班,出差和应酬,极少留在家中,对小F关心只停留在日常的衣食和金钱的满足,一家三口一个星期难得有1-2次同台吃饭,家中根本无人关心她的喜与忧,F放学回家望着摆设先进而冷清清的家,孤独空虚的感觉就会从心底升起,她在写给同学的信中说:"……我经常独自一个人在麦当劳呆坐一个多小时也不愿回家,有时回到家中心情就极其恶劣,或者是放声大哭,或者是发脾气摔东西……"。

7.从众心理

个案:小G是班的学习委员,学习刻苦,工作负责,倍受班主任的钟爱,由于小G工作认真,难免在班上得罪了一些同学和引起一些同学的嫉妒,这些同学在班上有意与她作对,对她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小G被这些同学的行为吓怕了,她变得懒散起来,不但在处理班日常工作时对违纪同学网开一面,甚至有意与这些同学玩在一起、违反纪律。老师批评时,她觉得这样才能被那部份同学接纳。

8.逆反心理

个案:小H的母亲家教很严,对小H返放学时间都作了规定,但小H性格外向,喜欢玩和交朋友,放学后经常留在学校与同学闲谈或相约去逛街,把母亲的规定忘记得一干二净,当然,她母亲对她的行为非常恼火,每次迟回家都是一番责骂,对此,小H极为反感,从无意识的行为变为有意识的反抗。有一晚十时多,她母亲打电话向班主任投诉小H仍末回家,班主任向小H了解情况,原来她放学后故意从另一方向绕一个大弯慢慢走回家,目的就是要气一气她妈妈。

9.脆弱心理

个案:小J就读小学时是学校文娱队的积极分子,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表演,加上学习成绩不错,所以她是在老师的赞扬、重视和家长的宠爱中完成小学学习,小学毕业考上重点中学后,来自各校的尖子生云集一起,小J显不出小学时的优势了,初一、初二的学习成绩都只是在班的中等水平,一旦失去了以前的优越感,小J就缺乏心理适应能力了。老师善意的批评,小J看作是有意与她过不去,家长正常的要求,小J以为是父母亲不再爱她,她变得多愁善感,心事重重,常常为一些小事就把自己关在房中哭泣,班中的同学戏称她为"林黛玉"。

以上的事例,说明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障碍现象表现得很突出。四.进行心理辅导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心理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⒈是家庭教育不当,宽严失度所至;

⒉是基于生理特点;

⒊是受社会环境影响;

⒋是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没有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过后也不了了之。

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调适,需要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从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中去获得,不能偏废,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结合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和亲身体验,我认为以下思想与实践方法可供参考:

⒈必须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处在各种不健康心态下的中学生会产生烦躁、苦闷、伤心、愤恨等心理反应,情绪波动大,或悲观失望、或嫉妒,对自己健康成长形成威胁、并对学校以至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作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作为"望生成才"的教育工作者,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肩挑重担,任重而道远。

⒉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

父母不能把子女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采取"高压政策",致使子女不堪重负,产生怨恨或反抗心理。而应该建立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尊重自己的子女,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有人提出:新型的"母子"、"父子"关系就是"朋友式"关系。像朋友般互相尊重,互相关心,敞开心扉,作心灵的沟通。

⒊少一些物质满足,多一点精神关怀

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大多数是"四二一",即四位老人,二位父母亲,一个孩子,孩子自然成为家庭中的核心,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家庭教育已被电视、电脑、卡拉OK所代替,父母不是忙于应酬、赚钱,就是各追各的电视剧,各唱各的卡拉OK,很难再见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父母亲给予孩子主要是金钱、物质上的满足,而很少给予精神上的关怀,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抗情绪,因此父母不妨带孩子去参观一些科技成果展览或到大自然去开拓孩子的视野,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去乡下参加劳动,让其体味到辛勤的劳作的艰辛,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一部好的电视或一场音乐会,使其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

⒋不妨体验一点痛苦,承受一点挫折。就是在精神上给孩子注射一些"痛苦"疫苗,让他从小就有一些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抗痛苦的能力。如不要满足孩子的一切物欲,不该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让他懂得,有些东西不属于他;孩子碰了桌子时,不要埋怨桌子,让他知道这是他自己不小心的缘故。

⒌开展青春期教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发育成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对爱情的探求,他们生活经验不足,感情易冲动,自制力缺乏,极易陷入早恋的泥潭,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早恋的危害性,顺利渡过青春期,学校可定期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其中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观看青春期知识录像带,设计,发放,分析调查问卷等。

⒍培养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一个对自身价值持积极肯定态度的学生 ,必然是"志存高远",以欢快,充实,进取的态度和行为去从事生活,对待人生。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三自"精神,可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3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问题 素质教育 干预手段

一、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素质教育重视通过全面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心理素质最为重要。因为未来是一个复杂多元、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挑战终究要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如逆境失败和挫折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

然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因素,诸如懒惰、消极、退缩、孤独、依赖、缺乏社会责任感等心理。这些心理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不适、过度焦虑、学习不专心、怕吃苦、遇到困难缺乏勇气,在群体生活中极为自私,我行我素,不能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现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加速推进素质教育,把开发人的潜能、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和最终任务,只有从教育内部着手,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青少年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的心理障碍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后天的、主观的、客观的,一般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方面。一个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与其心理发展关系甚大。家庭的政治态度、经济地位、文化教养、人际关系和环境氛围等,都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纠纷、父母离异使子女心灵受到创伤,造成孤独、抑郁和焦虑。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观点、态度、方法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甚至走上犯罪。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或苛刻,都可能使孩子形成骄横幼稚和压抑封闭的心理。

2.学习方面。中学教育对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德才学识、情感人格、言谈举止,对学生心灵来说无疑是阳光雨露。良好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优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相反,教师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素养不高,教育方法不当,讲课乏味、讽刺挖苦、侮辱人格、体罚,等等,必然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压力,使之产生逆反变态心理,加剧学生恐学、厌学、不学的不良心理。

3.自身心理。处于青春期前后的青少年面临生理心理矛盾冲突的发展,进入“躁动期”、“心理断乳期”、“自我觉醒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是正常的。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和沟通,则很可能使他们产生过度抑制、兴奋或盲目冲动的心理障碍。

4.社会生活。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经历、遭遇、突发事件也会导致心理障碍。总之,影响青少年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怕,因为他们心地单纯,思维敏捷,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可塑性大,只要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促进其逐步完善,健康发展。

三、解决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

针对青少年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教师要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策略,排除心理障碍,塑造健康心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使青少年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1.热爱学生。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就是爱的效应。罗森塔尔效的心理学实验表明:积极的暗示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作用,帮助个人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行为。如果教师以期待和情感教育学生,就会使学生自尊、自爱、自信,从而激发学生幸福、欢乐和奋发向上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2.创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是保证孩子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家庭环境是指孩子家庭的结构、气氛、经济背景等,它影响孩子在社会人际关系中解释人际互动的思维模式及自身的角色定位。消极的家庭环境会使孩子用一种灰色心理应对社会关系中的人际冲突,而不是积极应对,这就需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积极保持与学校联系。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建立起互动平台,如家长会、报告会、座谈等,以此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在日常教育中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孩子心理最为持久的影响因素,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给孩子心理带来难以抹平的伤害。鉴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家长学校应当做好工作,尽可能地使孩子远离不良环境。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抵御丑恶现象侵袭的能力。

3.建立起系统的心理健康干预体系。构建三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即学校、社会、家庭三级心理健康互动体系。在学校层面,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辟心理咨询热线,社区与学校配合定期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提高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健康问题的关注及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业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以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总之,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4篇

一、民族地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党和政府作出的伟大的战略决策,西部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西部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必将有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2.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一语道破了教育的本质属性。民族地区要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当务之急是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民族地区教育要持续、稳定、长久地发展,也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地区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各民族人民的素质,就必须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3.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具有政治性的,民族地区教育更具有特殊的政治性,民族教育的成败得失影响着民族关系,因此,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

4.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极盛教授公开发表了他对全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32%的中学生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研究的结论,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汉族地区。因此,有必要针对民族地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从正面给他们以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二、影响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

1.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从许多民族地区家庭的教育来看,望子成龙的家长为数不少,他们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某些家长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家庭教育变成了学校课程教育的延续,从而挤掉了培养孩子心理素质的时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能力的训练,使孩子对课本以外知之甚少,在步入社会之前没有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第二,某些家长对孩子过分娇惯溺爱,有求必应,舍不得批评,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任性性格,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第三,家庭不和甚至离异、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等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孩子自卑、逆反、嫉妒等心理问题。

2.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过分强调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民族地区大部分学校只重知识灌输,衡量教学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考分。一方面,教师、家长都无暇顾及心理素质教育,缺乏对青少年进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力、自制能力以及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训练;另一方面,升学考试给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目前,有不少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还存在观念上的偏差:他们把有孤独感的青少年说成是不热爱集体,认为内向性格的青少年是“思想复杂怪癖”;把人际交往困难的青少年看作是不团结同学;把学习成绩不好,简单看作学习态度有问题,学习不踏实、不刻苦;对自控能力差、违犯纪律的青少年,看作是故意捣乱等。认识上的偏差,使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未能把寻求答案的目光投向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在对青少年的教育方法上,学校方面也有许多不足。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味用教条、主观、粗暴的方法教育学生,伤害了他们的心灵,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3.来自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的影响。作为民族地区最敏锐、最活跃的一部分人,青少年往往率先感觉到民族地区的变化和冲击。他们一方面为民族地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又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给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影视以及外来文化等严重污染了青少年的听觉、视觉,对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再就是一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模范英雄人物少;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以上原因造成青少年中追赶时髦、模仿名人明星者有之;盲目攀比、追求物质享受者有之;孤僻自私、我行我素、人际关系紧张者有之;玩世不恭、自暴自弃、道德淡化者有之等。

三、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

我们对四川、重庆民族地区1012名青少年(有效问卷968份)和内地青少年222名(有效问卷218份)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认为,大多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其年龄特征,是良好的,但是仍有少数(约20%~25%)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素质水平不是良好的和健康的。和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内地青少年,主要表现在:

1.在认知心理素质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总体智力认知水平低于内地,幼稚与早熟两极分化现象比内地明显,观察力和想象力和内地差距比较显著。

2.在学习心理方面,我们认为,由于统一划一的教育模式使民族地区和内地学习要求、教材内容等相同(甚至比内地更多更难,因为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母语大多不是汉语,双语教学困难重重),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条件、学校教学、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内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学习渠道单一,感到学习困难,少有学习兴趣,对于难学的理科多数不喜欢,考试紧张,成绩不理想,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很难达到。

3.在社会适应方面,和内地相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稍低,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比内地青少年弱。

4.在情感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青少年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较害怕上学,自身满意度差,稳定性差,少有机变。

5.在性别角色心理方面,民族地区青少年性别角色观念传统、保守、被动,而内地青少年则开放、积极、主动。

6.在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稍逊,选择朋友幼稚、盲目,而内地青少年则更理智、成熟。

7.在人格心理素质方面,与内地比较,民族地区青少年比内地青少年单纯,少有幽默机变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特点

开展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从理念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更应该从理念出发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这是做好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可作以下归纳:

1.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了呼吁――起步――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广大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飞跃,各地普遍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相对发展缓慢,部分学校受全国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感染,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多数学校,特别是所处地区偏僻、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的学校,并没有开展这项教育活动。

2.民族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大。多数民族地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党和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没有引起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系统、持久、有序地开展起来,实效不显著,远远满足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培育;创新;整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是两个相区别又相关联的概念,心理健康应当归属于一种心理状态,而素质则应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或特性,我们需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研究,将其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通过整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环境等要素,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整合之下,更好地发挥其整体,从而达到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健全发展的目标和功效。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分析

(一)心理素质是青少年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

从心理素质的功能角度来看,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对于其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言,属于内源性因素,它可以直接调节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状况,心理素质的这种内源性效应直接体现为:心理素质健全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并且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而心理素|缺失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具有自身的劣势。

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个体可以更好地抵御压力,可以正面地、积极地应对各种负性的生活性事件,也更容易汲取社会环境中所给予的支持力量,从而建构自身应对压力的积极的外在保护系统,并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青少年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心理素质的外显标志

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功能角度来看,心理健康状态是个体心理素质健全的外显标志。良好心理健康状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自身心理素质的健全程度,然而,这也并非完全一致的,例如:一些处于保护状态良好的“温室”个体,他们尽管外显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他们的心理素质未必健全。

(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并非是必然的对应关系

正如前面所说,处于“温室”保护效应下的个体,尽管外显出较好的心理健康状态,然而,其心理素质未必健全,也未必心理素质的水平就高。同样,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受到外在环境或交互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导致个体心理素质健全却未必能够达到较高的心理健康程度。当然,心理素质健全的个体更有可能主动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心理障碍,也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具有“实现趋向”的主观选择和适应性。

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在我国社会处于较大的变革时期,我们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剖析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成因,并加以有效的素质教育和整合创新,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个体社会化的理念困惑

在青少年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由自然实体向社会实体转变的过程,这也是人类个体的社会化发展过程,在这个关键性的社会化发展阶段,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培育,引导青少年掌握社会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而现实中在这些方面的培育却存在缺憾,青少年社会化发展中的“价值观”、“社会自我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和使命感”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的研究。

(二)心理压力

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主要压力源于学习适应、升学、就业、家庭和社会等方面,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交往压力”、“环境应激压力”等。具体表现为: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的期望过高、青少年个体的学习动力不足、应试传统教育下的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中的过度防卫或退缩性人格、同伴交往困惑等。

(三)不良情绪的困扰

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个体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青少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侵扰,难以自我摆脱,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心理抑郁、受挫感强烈、极其敏感、自我强迫等。

(四)婚恋与性的心理困扰

青少年逐渐进入了性成熟的阶段,这包括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成熟。在现代西方性观念和性文化的入侵之下,发达的网络媒介成为了性传播的一条途径,青少年通过网络受到性好奇和性冲动的诱惑,而产生了性心理问题,这对于辨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成为了极大的心理困扰。

(五)网络心理问题

部分青少年网络成瘾,轻度的网络成瘾者导致智力受损、精神抑郁、双重人格、躯体适应不良等;重度的网络成瘾者导致暴力倾向、自毁等行为。

(六)职业心理问题

在青少年的职业心理成长时期,还表现出个体不够成熟的特性,他们缺乏对自身的职业合理规划,对职业的价值观念不强、职业能力较为薄弱等现象,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态势,青少年的职业心理问题日益突显,表现为职业选择面较为狭窄、职业价值取向单一化等问题。

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素质培育的整合创新路径探讨

我们要针对当前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素质培育相整合,采用不同的素质培育策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并从成功素质教育、情商素质教育、抗挫折素质教育等方面入手,生成青少年个体的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促进青少年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一)开展成功素质教育

对青少年开展成功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强化,为青少年的心灵成长指引健康的方向,对于青少年的健全人格及优良身心素质的全面塑造大有裨益。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6篇

关键词:舞蹈教育;必要性;青少年;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舞蹈教育是美育中具有较为独特的美感价值的艺术形式表现,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舞蹈教育的比重。

1.有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

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教育者在素质教育中要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从教育方式上来说,需要用一种直观的教育模式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进行实践环节的培养。舞蹈通过对真实生活中美德的升华对青少年有较好的影响,能让青少年在学习的时候对其所蕴含的含义和道德产生一定思考,对青少年的道德素养有一定的影响。在素质教育阶段应该针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进行舞蹈教育,这样才会对青少年产生更大的道德品质助益。

2.有利于青少年智力的发展

舞蹈教育有利于青少年智力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舞蹈的审美特性能促使青少年对舞蹈动作所代表的情感与含义进行思考,在强化青少年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同时,还能促进青少年对生活中的一些美的存在加以思考,并将这种美感经过抽象思维的升华与舞蹈的动作形式结合在一起,加强对舞蹈的学习与认识,发展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舞蹈是一种模仿性较强的艺术,通过青少年自身的模仿过程体会到的关于舞蹈的感情和精神,利用联想思维进行联系和分析,对青少年的各种思维都有一定的训练,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智力提高。

3.有利于青少年气质的培养

舞蹈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气质培养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对青少年艺术气质的培养和对青少年形体气质的培养。

青少年艺术气质的培养是舞蹈教育带给青少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舞蹈动作能对人的心理世界进行陶冶和锤炼。沉浸在舞蹈学习中,青少年能够更多地发现艺术的魅力,提高对于艺术的欣赏能力,并且不断把自身的欣赏趣味往更加艺术化的方向引领,在无形中提高学生自身的艺术气质。

舞蹈对于青少年的形体训练作用更大。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适当的形体训练可以对青少年的不良体态进行纠正,也可以塑造青少年在发育期中的健美肢体。舞蹈动作对青少年的协调性和身体要求比较高,所以舞蹈教育有利于促进青少年的动作协调性和血液循环,改善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的身体状况,促进其身高生长及肌肉的拉伸等,对其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都有着较大的改善。

4.有利于青少年审美情趣的培养

舞蹈是艺术形式中借助人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心理状态做出的最具有审美情趣的表达方式,一般情况下舞蹈所体现出的情感可以对人的心灵造成较大的震撼,使得人们能够较为直接地体会到舞蹈所带来的感情。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执行过程中,这种途径为青少年培养正常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趣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可以使青少年产生正确的审美观。舞蹈教育就能让青少年在接触不到很多艺术形式的情况下对艺术的评价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和体会,提高青少年对于艺术的欣赏标准,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5.有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完善

好的艺术对人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舞蹈对青少年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抒发自身感情、消解不良情绪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舞蹈的训练过程一般都不会很容易,这样也能训练青少年吃苦耐劳的意识,增强青少年的意志力,使青少年的人格更加完善。

舞蹈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帮助。针对目前舞蹈教育并不受重视的现象,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人员都应该在这方面引起注意,确保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占有一定地位,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多力雅.舞蹈教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青春岁月,2013(23):62―63.

[2]董玮华.舞蹈教育如何在广大青少年中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3):2―3.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7篇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现状 成因 对策

工作以来,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发现人们在追求升学的同时忽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要扭转这种局面,教育者更应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早在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福利的完整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指出健康包括三个要素: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该组织强调:“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国力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就成了当代教育的主流。素质又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素质与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又是素质结构中的核心部分,由此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当今社会不同往昔,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日趋加快,这就要求青少年学生必须具有健全、健康的心理素质。现在绝大多数青少年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艰苦”一词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遥远和陌生,他们更缺乏对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又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之中,使之心理成熟的发展越发滞后,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诸如情绪多变、意志薄弱、依赖性强、自控力差、缺乏合作意识等。种种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均普遍存在较大比率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社会竞争、学习竞争的压力下某些学生出现厌学、逃学、辍学等不正常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仅靠学校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是收效甚微的,而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并重,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21世纪青少年处于改革发展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自主意识强,思想敏锐,行为大胆、果断,打扮新潮入时,不拘一格,但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同时受到的心理困扰是十分明显的,心理矛盾非常突出。近年来,通过调查分析,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存在的不利因素,直接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下面我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类。

(一)厌学问题。学习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与厌学问题占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

1.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的期待望值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情绪的循环往复,使得他们对学习既无奈又恐惧。

2.厌学是目前青少年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尤其遇到别人考试作弊,老师又对自己不理解,从而使这些所谓好学生也不想努力上进。

(二)人际关系问题。这是青少年反映最多的问题,事实上,青少年所接触或要处理的人际关系无非就是: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子女关系,而这些简单的人际关系却因青少年心理的不成熟而像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心头。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而引起困惑和烦恼,青年男女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交流,被老师苛刻地指责,严重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导致对教师的反感对立,而有的学生在老师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上,认为老师“嫌贫爱富”轻视自己,处理不公正,老师是学校中人际关系的核心,是各种人际关系的主要协调者。

2.与同学的关系,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好朋友对自己的不信任,认为朋友不能两肋插刀,而怀疑友谊的不真诚,使他们内心十分苦恼,不知怎样才能消除朋友的误会,内心十分孤独寂寞,看着朋友减少,不知怎样去做,从而怀疑世上没有真正的友谊,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3.与父母的关系,主要是因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相互理解与沟通,或家庭不和给子女造成心灵伤害,有的孩子经常和父母吵闹,看到父母疲倦的面容觉得父母可怜,每天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却不知该如何向父母说,而父母的吵架,使家庭整日笼罩在硝烟中,使他们不愿待在家里,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至极,觉得人活着没意思。父母的不良行为,给子女带来不安全感,从而对父母厌恶、鄙视,给青少年造成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情感类问题。青少年时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他们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好奇与向往,当然也许伴随出现许多情感困惑,如单恋的兴奋、单恋的烦恼、失恋的沮丧等。

三、相应的对策

青少年的情感问题并不是简单的,面对学生如此复杂的心理状况,心理教育工作者应明确造成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从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学校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开设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解问题解答。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使青少年通过有效途径认识自己,了解别人,学习与人交往的社会技巧。还可有效使青少年转移情绪,发泄痛苦,发泄愤怒而防患于未然。

(二)现在的青少年自制力不成熟,许多心理障碍的表现与不良行为习惯有关,对他们进行心理调节时,首先要注意日常行为的训练,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8篇

论文关健词:体育社会属性;素质教育;青少年;社会化;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青少年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教育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世界各国政府把培养下一代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重点工程来抓。要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体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养成,身心的正常发育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与体育社会属性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不仅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还以赋予积极意义为其内容,身心活动为其形式的结合统一,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因此,从社会学、体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规律;揭示体育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良好心理品质、公平竞争意识,以及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标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看,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体育的发展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体育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那么,体育的这些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与青少年教育又是什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对象

10-17岁青少年。

四、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内涵与本质。在哲学范畴中,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那么,体育社会属性就是指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而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新世纪理想教育的代名词,是有别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体制,目前对其本质和内涵的诊释很多。综合起来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4个方面。它是一种注重个性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将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培养情感意志和完善人格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教育,是一种适应现代化社会知识迅速增长和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创造性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比体育社会属性的范畴广,它既包含了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但又不能取而代之。两者之间相互交融和促进,形成互补之势。譬如,运动竞赛承载着丰厚的体育文化内涵,这一属性最集中地体现了“和平”、“公正”、“参与”的体育精神,这也正是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反映。“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理想目标的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坚持不懈与困难斗争到底”的顽强拼搏精神等;无一不是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

2、对象与目的趋同一致。从上述不难看出,无论是体育的社会属性还是素质教育,它们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目的都是从不同角度来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这对处于社会化转变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针对青少年求知欲强、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情绪情感丰富、渴望交往;对勇敢、刚毅、果断、顽强、沉着、机智等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和利用体育运动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教育功能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求实的精神和谦虚纯朴、互助友爱,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例如,可以通过上课、换项时的整队和队伍调动以及每次练习开始和结束的要求,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场地的布置和体育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培养学生热受劳动、爱护公物的思想和习惯;通过游戏和比赛法的运用,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具有竞争意识和拼搏向上的思想和风尚等。体育运动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特殊的集团〔微型社会的教育环境和形式,通过这种环境和形式我们可以在“训育”(即指培养学生的情操,态度和思想)中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团结向上的思想品质,同样也在“陶冶”(指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中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善于思考,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体育活动正契合了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强烈的,合理共鸣,符合他们身心发展变化特点,因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能力和创造性。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以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即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为前提的。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客观上越来越要求所培养的人必须是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必备的创造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无怪乎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过程,对于人的自身发展来说,既是潜能充分开发的过程,又是推动青少年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人的主体性与贯彻主体性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而体育的积极参与对于青少年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体育运动与个性发展。由于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依托,共同活动是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集体于是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体育运动作为形成青少年社会化经历的重要途径,不仅提供了多种群体活动的形式,还提供了值得记忆的、富有影响的、以及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经历,因而体育与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清楚集体与个性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对青少年教育时应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5、体育运动与其他教育的融合。“非运动员或定期参与运动的人们在其他活动中同样可以学到在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暗示我们应该辩证的把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其实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体育不能一味强调自然属性的教育,必须将其社会属性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结合来进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青少年在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时,是在一种集体(或称微型社会)的环境之中进行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多数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学习各项运动的知识、技能、发展身心,同样也接受了品质、毅力、智力等方面的良好教育。

(二)体育社会属性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人类社会的种种特征属性,且有不断发展之势,我们称之为体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主题之一。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这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的运动、教化、修养、精神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进程中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1、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生活技能学习的影响。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源于生活,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能、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与综合,但它又高于生活。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相应体育活动的影响,通过其掌握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因为这些方法和手段不是单纯生物自然属性的反映,而是有着深深的社会属性烙印,如正确姿势的坐立行走对青少年外在形象气质的塑造),来逐步使他们提高身体活动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终身影响的。如:青少年及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学会各种走、跑、跳、攀登、爬越、搬运等技术,从而提高他们基本的身体活动能力、操作能力,并逐渐内化为日常生活技能的一部分。

2、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行为规范教育的影响。“从文化学角度来看,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社会的缩影。其特征表现为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等。但它无论是教学、训练还是比赛,都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和严格的规则对参与者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并通过仲裁、舆论、大众媒介等进行监督和实施。所以从这层意思上说,体育能够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各种行为能力、方式、规范等模式。然而行为规范培养是青少年具有社会属性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经常重复并加以控制的体育规范训练,这一训练可视为对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教化的模拟训练。

3、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不侧发展,体育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功能,其中包括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培养社会成员竞争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个人或团体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和交流,创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所有这些都将会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大众媒介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我们知道,体育领域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既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根据迁移价值理论,人们常把体育中的价值观迁移于社会,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体育随着商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定负面影响,如:体育暴力事件、不公平竞争、体育明星各种丑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竞技体育和大众娱乐体育两种体育形式在人生目标、自我认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的身体行为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上因素。

4、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角色习得的影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角色承担的过程”。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多数学者将体育运动看作社会化体验的场所,而不是社会化结果的原因。因此,体育运动中的角色,体现了个人在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这种地位有其权利、义务和相应的行为要求。从而通过体育角色的习得,可使学生明白一个角色的担当必须履行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使其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体验出人生的主观努力是改变其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5、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个性的社会化影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社会化是个性获得的过程。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在掌握社会经验和改造周围的现实活动中,通过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内心世界的活动体现出来。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个性的社会化是通过群体而实现的”。而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是在各种形式的群体中度过,其个性的发展时刻都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如果群体水平愈高,则愈有助于其成员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还表明运动体验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对儿童具有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作用,“儿童如果承受不了身体挑战和心理上的打击,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总之,体育社会属性对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1、在素质教育深人开展的今天,我们应正确认识体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不能忽视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不要过于夸大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快体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更新和变革,进一步发掘体育的社会属性,并与其自然属性很好地结合、应用到素质教育当中,营造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微观社会环境。

3、体育运动被看成为形成社会化经历的场所,而不是社会化结果的原因,也就是体育运动在项目、团队和情境上是以极其不同的方式组织的。因此,它为参与者提供了许多不同的体验。

4、青少年个性社会化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素质教育非常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同样,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及多种能力的培养。

5、体育的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的习得和个性的形成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这都是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的具体体现。

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第9篇

作者:刘坚 罗艳玲 庄巍 顾世辉 李运

论文关健词:体育社会属性;素质教育;青少年;社会化;关系

论文摘要:本文从体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视角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青少年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教育问题历来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世界各国政府把培养下一代作为国家“兴衰存亡”的重点工程来抓。要实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体育教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自我形象的确立,健康人格的养成,身心的正常发育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与体育社会属性有着密切关系。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不仅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还以赋予积极意义为其内容,身心活动为其形式的结合统一,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式。因此,从社会学、体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去探讨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揭示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进程的影响规律;揭示体育于培养青少年自我意识、良好心理品质、公平竞争意识,以及引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增强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核心标志,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和人类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体育与社会的关系看,体育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体育的发展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体育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属性。那么,体育的这些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它与青少年教育又是什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

三、研究对象

10-17岁青少年。

四、分析与讨论

(一)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内涵与本质。在哲学范畴中,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那么,体育社会属性就是指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而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新世纪理想教育的代名词,是有别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一种教育体制,目前对其本质和内涵的诊释很多。综合起来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的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4个方面。它是一种注重个性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将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培养情感意志和完善人格等融为一体的综合型、开放式教育,是一种适应现代化社会知识迅速增长和不断更新科学技术综合化发展的创造性教育。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社会属性比体育社会属性的范畴广,它既包含了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但又不能取而代之。两者之间相互交融和促进,形成互补之势。譬如,运动竞赛承载着丰厚的体育文化内涵,这一属性最集中地体现了“和平”、“公正”、“参与”的体育精神,这也正是人类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德的反映。“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理想目标的奋斗精神;“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坚持不懈与困难斗争到底”的顽强拼搏精神等;无一不是人类最优秀的精神文化财富。

2、对象与目的趋同一致。从上述不难看出,无论是体育的社会属性还是素质教育,它们的作用对象都是人,目的都是从不同角度来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这对处于社会化转变关键时期的青少年来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针对青少年求知欲强、好胜心强、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情绪情感丰富、渴望交往;对勇敢、刚毅、果断、顽强、沉着、机智等心理品质,充分发挥和利用体育运动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教育功能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求实的精神和谦虚纯朴、互助友爱,关心集体等优良品质。例如,可以通过上课、换项时的整队和队伍调动以及每次练习开始和结束的要求,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场地的布置和体育器材的借用和归还,培养学生热受劳动、爱护公物的思想和习惯;通过游戏和比赛法的运用,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具有竞争意识和拼搏向上的思想和风尚等。体育运动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特殊的集团〔微型社会的教育环境和形式,通过这种环境和形式我们可以在“训育”(即指培养学生的情操,态度和思想)中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团结向上的思想品质,同样也在“陶冶”(指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中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善于思考,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体育活动正契合了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点,容易引起强烈的,合理共鸣,符合他们身心发展变化特点,因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能力和创造性。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以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即具有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的人为前提的。事实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科技革命的挑战,客观上越来越要求所培养的人必须是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具有必备的创造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无怪乎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过程,对于人的自身发展来说,既是潜能充分开发的过程,又是推动青少年逐步社会化的过程。因此,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人的主体性与贯彻主体性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而体育的积极参与对于青少年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体育运动与个性发展。由于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的依托,共同活动是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集体于是成了学生个性发展的熔炉。体育运动作为形成青少年社会化经历的重要途径,不仅提供了多种群体活动的形式,还提供了值得记忆的、富有影响的、以及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经历,因而体育与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必须清楚集体与个性发展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对青少年教育时应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

5、体育运动与其他教育的融合。“非运动员或定期参与运动的人们在其他活动中同样可以学到在体育运动中学到的东西”暗示我们应该辩证的把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体育不能涵盖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体育社会属性与素质教育其实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体育不能一味强调自然属性的教育,必须将其社会属性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结合来进行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青少年在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基本知识、技能和技术时,是在一种集体(或称微型社会)的环境之中进行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多数是在动态的过程中学习各项运动的知识、技能、发展身心,同样也接受了品质、毅力、智力等方面的良好教育。

(二)体育社会属性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人类社会的种种特征属性,且有不断发展之势,我们称之为体育的社会属性。社会化是社会学的主题之一。社会是由社会成员组成的,而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展人格和自我,这要经过一定的社会化过程才能实现。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体育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的运动、教化、修养、精神品质、政治观点、人生观、世界观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在“人”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过渡的社会化进程中起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1、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生活技能学习的影响。从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它源于生活,各种身体练习都是人类生活技能、劳动技术、军事技术的提炼与综合,但它又高于生活。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相应体育活动的影响,通过其掌握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因为这些方法和手段不是单纯生物自然属性的反映,而是有着深深的社会属性烙印,如正确姿势的坐立行走对青少年外在形象气质的塑造),来逐步使他们提高身体活动能力,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适应社会的需要是极其重要的,甚至是终身影响的。如:青少年及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学会各种走、跑、跳、攀登、爬越、搬运等技术,从而提高他们基本的身体活动能力、操作能力,并逐渐内化为日常生活技能的一部分。 转贴于

2、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行为规范教育的影响。“从文化学角度来看,社会化过程就是一个社会文化内化的过程”。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社会的缩影。其特征表现为强烈的自身参与、激烈的对抗竞争和频繁的人际交往,以及形式多样的群体活动等。但它无论是教学、训练还是比赛,都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和严格的规则对参与者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并通过仲裁、舆论、大众媒介等进行监督和实施。所以从这层意思上说,体育能够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所需求的各种行为能力、方式、规范等模式。然而行为规范培养是青少年具有社会属性必不可少的社会化过程,通过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经常重复并加以控制的体育规范训练,这一训练可视为对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教化的模拟训练。

3、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不侧发展,体育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功能,其中包括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培养社会成员竞争与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促进个人或团体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社会成员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国家、民族、政党和社会团体间的联系和交流,创造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所有这些都将会通过家庭、社会、学校、大众媒介等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形成。我们知道,体育领域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既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又反作用于现实生活。根据迁移价值理论,人们常把体育中的价值观迁移于社会,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体育随着商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一定负面影响,如:体育暴力事件、不公平竞争、体育明星各种丑闻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形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竞技体育和大众娱乐体育两种体育形式在人生目标、自我认识、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在对青少年的身体行为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上因素。

4、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社会角色习得的影响。“从社会结构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本质就是社会角色承担的过程”。社会角色是完成社会活动的必要社会形式和个人的行为方式,多数学者将体育运动看作社会化体验的场所,而不是社会化结果的原因。因此,体育运动中的角色,体现了个人在由体育而结成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这种地位有其权利、义务和相应的行为要求。从而通过体育角色的习得,可使学生明白一个角色的担当必须履行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方式;使其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体验出人生的主观努力是改变其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5、体育社会属性对青少年个性的社会化影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社会化是个性获得的过程。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人们在掌握社会经验和改造周围的现实活动中,通过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内心世界的活动体现出来。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个性的社会化是通过群体而实现的”。而青少年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往往是在各种形式的群体中度过,其个性的发展时刻都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如果群体水平愈高,则愈有助于其成员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研究还表明运动体验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对儿童具有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作用,“儿童如果承受不了身体挑战和心理上的打击,就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总之,体育社会属性对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与讨论

1、在素质教育深人开展的今天,我们应正确认识体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不能忽视体育社会属性对促进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不要过于夸大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在全面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加快体育教学过程、课程教材、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更新和变革,进一步发掘体育的社会属性,并与其自然属性很好地结合、应用到素质教育当中,营造有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微观社会环境。

3、体育运动被看成为形成社会化经历的场所,而不是社会化结果的原因,也就是体育运动在项目、团队和情境上是以极其不同的方式组织的。因此,它为参与者提供了许多不同的体验。

4、青少年个性社会化的形成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素质教育非常注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同样,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有助于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及多种能力的培养。

5、体育的社会属性对青少年生活技能学习、社会规范教育、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的习得和个性的形成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而这都是素质教育核心目标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