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8 09:21:18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1篇

关键词:民俗博物馆;传承;地域文化

民俗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以来形成的一种民间风俗,它涵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着人民群众的信仰。改革开放以来,民俗文化在我国各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地区民俗文化逐渐流失,这对于地域发展来说,十分不利。随着我国关注于民俗文化建设事业,各地地域文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传承,使之与民俗博物馆建设进行有机结合,成为地域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探究了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并注重探究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民俗博物馆发展。

一、民俗博物馆建设问题

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随着当代社会兴起的民俗文化复兴运动,民俗博物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使民俗博物馆建设更加合理,能够对地域文化进行有效反映和突出,是当下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民俗博物馆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些地域文化特征得到了有效显现。但是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民俗博物馆本身特性的考虑,导致在建馆过程中,缺乏针对性,使其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针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以下问题进行把握:

1.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立足于地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功能。民俗文化与实体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其本身不具备实体形态,但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积累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民俗博物馆建设,要注重对一些积极的地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扬,体现出民俗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2.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有效保护。民俗博物馆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和宣传,体现出一种活化的传承特点。民俗博物馆在对地域文化展现过程中,要注重利用丰富的陈列手法,将地域生活特征进行有效表现。

3.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立足于地方特色。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整体规划要从地域特征进行考虑,其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象征,建设的外观,要注重立足于民俗文化自身特点,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地突出地域文化特征。

二、民俗博物馆在体现传承地域文化重要性的对策

民俗博物馆在新的发展时期下,要想更好地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更好地适应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实际需要,这样一来,才能够体现出其在传承地域文化中的重要性。

1.挖掘民俗资源。民俗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民俗”上,而民俗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资源。所以说,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进行民俗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并将文化资源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现况进行结合,将民俗文化更好地展现在民俗博物馆当中。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将民俗文化各个发展阶段的特征进行有效体现,在民俗博物馆陈列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将民俗文化景象进行活化,使其具备较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发展特征。

2.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资源地位得到了突出显现,它不单单是民族l展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于人们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来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地域文化体现在了发展的基础上,如何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需要利用到民俗博物馆的展示和宣传作用。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域文化过程中,要注重将特色的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并注重结合地域特征,将多种文化进行全面地体现,突出“多样性”这一特征,提升民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关键。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2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8

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与体育文化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性和必然性研究,引发了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思考。本研究对构建和谐区域社会,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我们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集中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 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体育的主流文化,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此背景下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它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削弱,民俗体育也出现了传承日渐势微的局面。因而,如何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适应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在宗族社会,统治者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族人进行传统的体育表演,使族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习得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等社会规范,同时营造起来的欢庆祥和的氛围也调节了族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稳定了宗族社会的生活秩序。在当今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背景下,共同的民俗生活习俗和愿望能够迅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民俗体育文化能凝聚乡间邻里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亲密和团结,同时,民俗体育还能整合、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了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功能对和谐区域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延续,彰显活力。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只能是在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3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再思考

基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其现今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调整和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是其传承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3.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认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民俗体育根本属性是属于一种体育活动方式或是体育项目形式。他们呼吁民俗体育应把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开发,来迎合当今体育发展的浪潮,即走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从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的确有些民俗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可以选择项目化发展的路径。但它绝不是民俗体育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发展路径,这对于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的前途是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和认识。关于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价值)的认识,大多数研究把民俗体育从原来的文化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解释,忽视了民俗体育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母体所谓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相关背景的联系,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它在原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意义认识不全面甚至歪曲的事实。在宗族社会时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是民俗体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功能。在论及民俗体育经济功能时,他们也忽视了民俗体育本身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的隐喻或显性的经济功能。比如:民俗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功能性,流行于江南一带,正月十五闹元宵“倒灯”民俗活动,人们用舞龙倒灯来敬祭村神和祖先,为村民换取来年的好收成提供一些象征性的保障。但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片面地认识到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追求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GDP新的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要使民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求更新民众以及地方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干部的观念和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需要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当前体育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民众却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政府在基层体育事业的推广中,实行“现代体育下乡”活动。大力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推广项目是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开展所谓的“搬沙包”、“挑秧苗”、“滚轮胎”等运动项目。在湖南的很多城乡地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政府用体育的公益基金为每个村建造的水泥篮球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农闲时成了停车场。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挖掘民众身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因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使民俗体育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活力。

3.3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我们在思考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要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但一些学者出于对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悲情意识和民俗体育文化消失的担忧,呼吁要对民俗体育文化实行就地原生态保护。这并不适合当前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违背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因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代适应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教育我们说,适度的文化焦虑是有益的,促使我们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有利于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文化焦虑将会使我们陷入自卑与迷茫,甚至会走向偏激。因而,我们可以去发掘民俗传统文化中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文化内涵、亦或者对其的功能、内容或形式进行部分的剔除和转化,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工作。这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3.4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耗散、失落日趋严重。近年来,政府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所重视,但其发展仍处于历史的低迷期。实际上,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由于其地域不同,其文化主体也不同,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而,我们重构民俗体育文化时,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认定;二是从民俗体育生长的现实环境中,从源头去发现和建构符合它自身演化与创新的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它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三是政府要引导其在现代适应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分类发展,走综合发展路径。要理清思路,分清形式,不要一味跟风走项目化发展路径等。

3.5确定目标,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为重点

众所周知,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需求的主体。那么,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服务民众的生活。其次是要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余时英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在现代化需求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2]。因而,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要求我们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其功能、内容或形式等方式为重点,改造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民俗体育自身的陋习,还应主动、理性、有选择性地从中、西、古、今的体育文化中汲取充分的养料。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完成对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创新过程。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发挥地区性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的优势,来服务于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以民俗体育为载体,以传统节庆为平台得以传播的民俗体育文化,对维护和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而,发展民俗体育与区域性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既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体育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2]余时英.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社,2004.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

[4] 绍荣,柯玲.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5]陈红新,刘小平. 也谈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

[6]唐智明.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安花鼓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8.

[7] 余万予,付秋根. 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C].武汉: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2000.

[8]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9] 王俊奇. 也论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陈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09).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3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资源;特征;基本对策

前言

民俗文化,指的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事项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它以一某一特定地域的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并借助于一定的旅游设施开展旅游活动。地方性、特色型、神秘性等满足了游客猎奇、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民俗文化旅游从发展伊始,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是一种高品味、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满足了游客全方位的旅游需求,比如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等等。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湖北宜昌长阳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为研究视角,探讨该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对策。

一、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巴兆祥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称。长阳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强县,被誉为“梦幻土家,巴土天堂”。长阳文化三宝为山歌、南曲、巴山舞,流传至今的哭嫁等众多奇风异俗,成为古代巴人遗存在清江画廊的活化石,也为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长阳也是人类文明、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多文化交融汇聚,合生共存,文化底蕴厚重。巴文化在这里传承,使长阳县成为一块文化的沃土,如距今18.5万年的“长阳人”化石洞遗址,香炉石遗址、白虎垄廪君陵、石柱观、始建于唐朝的著名道教宫观天柱山景观等。长阳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素有“歌舞文化之乡”的美誉,2006年,长阳“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先后举办过“中国巴人先祖廪君文化旅游节”和“缅怀巴人先祖,弘扬巴土文化”座谈会。长阳独特的白虎信仰、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婚嫁习俗、丧葬习俗、饮食习俗、茶文化等,无论在审美还是在求知、尝新方面,对于外来游客具有难以抗拒以及难以复制的吸引力。

二、长阳县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性

民俗旅游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并存,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它还包含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地域性和文化性。“由于各民族在地域空间分布的不同,民族发展历程、社会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生产生活方式存在巨大的差异,人生礼俗、婚葬习俗、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等,经过世代传承与传衍,存在一定的发展和变异,不同地域创造的民俗环境和民俗氛围,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正因为如此,才形成民俗文化旅游的垄断性。”[1]各民族在繁衍过程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他们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原本就是鲜活、动态、真实的民俗文化展示,具有强烈的文化特性,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也让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可能。

2、神秘性和独特性。民俗文化是在长期传承的过程中,世代流传下来的,它保持了最初的原始色彩和神秘性,在漫长的传衍过程中,虽然外在形式发生些微的改变,但其内核和母题并未流变,并以一种固定的形式,纵深发展,每一种民俗事项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应时而生,不断传承,生命力旺盛,作为长阳地区的丧葬习俗,与白虎信仰有机结合,特别的唱词、独特的丧服以及独特的动作,使其保持了一贯的神秘性和独特性,作为旅游文化资源的价值进一步提升。

3、发展性和参与性。民俗文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演变,它是一定地域社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当下的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型旅游已经明显滞后于游客的心理需求,加强旅游服务的参与性和旅游体验的参与性,符合游客求知求异的特点,也成为外来游客了解和认知长阳民俗文化的窗口。让游客近身体悟土家文化,或者能亲自参与编制西兰卡普、唱一曲山歌、跳一段撒叶儿嗬等,民族文化的原初性和不可替代性,会让长阳民俗文化旅游保持恒久神秘的魅力。

三、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长阳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会刺激当地经济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唤醒旅游地人民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通过开展旅游活动,提供旅游服务,加深与外来民族的了解,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伴随长阳民俗旅游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民俗旅游稳健发展。

1、民俗旅游事项开发庸俗化、商品化趋势明显。“在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吸引游客,有些开发商,摒弃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脱离当地民众的生活,随意改动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采用现代光学、影音等技术,使得民俗文化展示过于舞台化、屏幕化、艺术化、瞬间化和庸俗化,失却了民俗的本土和乡土气息。”[2]观众能较直观感知当地的民俗,却未能深谙其间蕴藏的内涵,也不知其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中,不能一味迎合游客猎奇心理,追求热闹、回避精华,流于媚俗,甚至加入一些不健康和落后愚昧的内容,忽视民俗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漠视民俗固有的形式、内容和基本特征,扭曲民俗的历史文化和环境内涵,这无疑是舍本逐末的。

2、民俗文化开发同质化严重,缺乏深度和创意。目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现象比较严重,创新性产品较少。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民俗文化内涵挖掘力度不够,旅游产品略显单一,注重自然资源的开发,忽视了集民族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民族旅游产品的挖掘,这种粗放式经营方式日益成为民俗旅游发展的瓶颈,从而影响了游客在长阳的逗留时间,长阳欲打造优秀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注重建设能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设施和场所,还应加大民俗文化精神环境的挖掘与保护。“民俗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文道统,在传承、开发、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密切联系受众群体存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3]同时要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创新旅游理念,在旅游路线和景点之间进行区域联合,但各景点又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3、民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机遇与挑战并存。民俗旅游开发,打破了长阳固有的封闭落后状态,多元文化交融共生,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价值观、消费观、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激烈碰撞,大量信息进入,干扰了民俗文化原有的秩序和发展进程。在异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外来的语言、服饰、食品、习俗等,会对长阳已有的民俗文化产生冲击,使其产生变异,导致民俗文化的独特性和神秘性逐渐消失。开发民俗旅游,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比如每年黄金周,长阳沿江人满为患,食宿短缺,交通拥堵,停车位紧张,旅游垃圾等会影响长阳本地居民原有的生活秩序。伴随民俗旅游的推进,长阳民俗文化生态将会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

四、长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1、发展民俗旅游,应加大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的政府调控力度。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策、法律及资金上的支持与保障,政府部门及旅游开发者应有选择性的扶持具有一定历史社会价值的民俗文化事象的生存与发展,鼓励优秀民俗文化的开拓与创新,比如对民间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并能提供时间、机缘、场所给他们表演,并为他们提升技艺以及传授技艺提供条件,注重开发原始的土家村寨,尽可能给予财政扶持,倡导全社会及个人积极参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

2、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静态与动态双向结合,使民俗旅游开发更加完备。加大对民俗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的力度,尽快建立能吸引国内外游客的观赏性民俗旅游项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村镇两级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展馆、土家古村落的保护等等。作为长阳想打造优质旅游目的地,需要进一步加深旅游地的流域性和历史文化性的发掘,比如当地的农耕文化、狩猎文化,展现当地的生产活动,丧葬习俗、等等,增强旅游行为的参与性,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态,增进该地旅游资源的稀缺性。虽然长阳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旅游相关产品,但仍存在与景区文化关联性不大,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吸引力,旅游产品的推介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一定程度也成为长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3、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民俗旅游,应保护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在个人、群体、社会中得以现实延续和有序发展,确保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过程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与张力。例如传承至今的婚丧习俗以及独特的白虎信仰等文化形式,存在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局限于一台歌舞或一个展馆的形式展现,民族文化形式包罗万象,应以最原生态的方式展现。长阳工艺独特的西兰卡普、用作婚庆、丧葬的哭嫁和撒叶儿嗬等,植根于土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古朴而独特,应避免将民族文化过于商品化和舞台化,而保持它的原汁原味,应加强当地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觉了解土家文化的渊源,注重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营造一种全员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不能随意添加、篡改长阳地区的民间文化,遵循民俗演变的规律和特征。开发的民俗事项,应植根于长阳的社会生产生活中。

4、发展民俗旅游,应注重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生态环境是实现民族风俗旅游的载体。旅游业是资源依附性很强的产业,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依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质量。”[4]确保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使其永续利用,是长阳地区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在生态环境系统相对脆弱的山区,民族风俗旅游的发展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更要加强调保护与管理,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旅游地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观念和做法。

五、小结

传统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其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在利用民俗文化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我们既要保护民俗文化的原本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红艳.民族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保护[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0-21.

[2]王恩涌.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163.

[3]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2007,(3):17.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4篇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首先是一种立足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资源,它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儿童生活的环境当中,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学前教育的结合使其具备了更加积极的意义和内涵。首先,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应当是具有选择性,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完全都适合用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必要的筛选,选取一些适合儿童的民俗文化对其进行重点传授和培养。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还应当具有适应性。即这些民俗文化内容应当符合儿童发展的需求,对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优化儿童生命质量应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再次,学前教育民俗文化内容应当注重协调性,即各地区、各民族的地方文化应当在学前教育阶段给予具体的体现。民俗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同时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他们应当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民俗有所认知和了解。因此,在学前教育的民俗文化培养中应当注重这一原则的体现。民俗文化课程的核心目的培育全面发展的儿童,民俗文化本身即有较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具体的民俗活动中传递给下一代,儿童正处于启蒙阶段,心理成熟和情感培育亟须大量的文化养分滋养,这一阶段的民俗文化教育对他们今后的个性成长和文化意识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民俗文化在形态上来看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学前阶段的儿童信息吸收特点也是直观性和形象性。因此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契合性,这也为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发挥创造了天然有利条件。

二、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价值探析

1.民俗文化的互动性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的成熟。

民俗活动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娱乐活动是古人调节心理、宣泄情绪、缓解疲劳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民俗活动具有鲜明的娱乐属性,它满足了人们的游戏本性。例如民间歌曲、舞蹈、游戏杂耍等民俗类目,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们以这些民俗活动为载体,追求身心愉悦的一种重要尝试和努力,同时这些民俗活动还具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群体性。群体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要成员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既表现在肢体和活动形式上的默契感,同时又更加注重心灵沟通和互动中带来的交往成就感。因此互动性是民俗活动和民俗文化的根本属性,这对于儿童的心理成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民俗文化内涵丰富,积淀深厚,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各民族异彩纷呈的节庆活动都是民族心理和互动特点的体现。例如侗族地区过新年的时候与汉族有所不同,通常族长或者有声望的长辈会组织一支声势浩荡的舞龙队,队员们要腰束红布,舞着龙灯访村串巷,而且每到一家门前,户主都要出来给舞龙人员敬水。舞龙队休息中或者舞龙完毕之后,老人则会带着孩子向舞龙队员要一截红布,给孩子扎在腰间,因为龙代表吉祥和福气,这些红布能够给孩子祛邪避凶,保佑孩子平安无事。

2.民俗文化活动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维果茨基曾提出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旁观者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察和学习,二是作为体验着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践行。这一过程的实现就是儿童社会性的成熟过程。其中作为旁观者的初级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形成的基础所在。民俗文化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包含着既有社会的种种文化意识形态,社会道德规范、时代精神等内容。儿童在观察和了解这些民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也接触到这些规范,例如一些民歌民谣,谚语俗语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包容、礼貌等等。儿童在接触这些民俗文化的活动中首先会对这些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感性认识。同时长期的感性认知过程必然也会随着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理性思考阶段。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的道德传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珍贵的资源。是儿童在今后行为的借鉴和榜样,例如尊老爱幼、与同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甘于奉献等等。我国朝鲜族、哈尼族等民俗文化活动中都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朝鲜族儿童在路上遇到老人都要弯腰致意,而且需要等到老人通过之后才能离开。这种孝道文化目前在韩国朝鲜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来。同时这种民俗文化内容在我国也正在与学前教育相结合,并且已经成为儿童日常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一种社会美德,民俗文化中包含的这些孝道因素同时也是培养儿童作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民俗文化有助于学前儿童体验生活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

民俗文化的积淀是先民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积累的智慧成果,其中蕴含着人们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从发生学理论来看,民俗文化发生的最初根源是生存的压力与生命的永存两种矛盾不断斗争和协调产生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活动蕴含着浓厚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慰藉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依托的重要精神力量。同时这种力量对人们的生存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这一源动力的推动下民俗活动的丰富性和审美性才逐渐建立起来,并且这股神秘力量一直支撑着整个民俗文化延绵不绝的流传至今。因此参与和了解民俗文化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更好感受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影响。它会逐渐内化为儿童的潜意识,对他们今后更好的理解生命,感悟生命的意义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古代家庭的添丁之喜,以及产生的各种庆祝活动,都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婚礼中对未来生命期盼,为老人祝寿时对生命延长的喜悦和羡慕等民俗文化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些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有所选择的开展和实施有助于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意义.民俗文化当中蕴含着先民对生命的理解以及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磨炼而成的强大生命力。这些饱含生命意识的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的生命意识影响将是无形的。同时我们所接触到的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最根本的还是艺术的生命力,它们有自身能够吸引观众和参与者的优秀成分,它能够给参与者带来历久弥新的娱乐体验、审美体验等等,这些都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深入挖掘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价值的路径

1.在民俗文化的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性和艺术性。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应当与儿童的生活过程紧密结合。因为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形成独立的认知,对于课程和生活没有明确的概念区分,因此教育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但是课程与生活的结合不能仅仅是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结合,同时还应当更加关注儿童的精神生活。这种结合应当是组织与非组织的结合,有一定的规范但不能强加给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儿童的兴奋点和感兴趣的项目,对这些项目注入民俗文化内容,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艺术性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秉承的重要原则,这是就民俗文化本身的性质而言的,同时艺术性与生活性之间也具有天然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对儿童来说也是一种知识,具有情感教化的功能。同时这也是民俗文化课程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应当注重保留民俗文化的艺术性。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组织、教具选择、环境色彩等。

2.营造和谐的民俗游戏氛围。

游戏氛围是最能感染儿童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营造和谐的游戏氛围是抱枕民俗文化课程价值开发和影响力增强的重要途径。做到游戏氛围的和谐性首先教师应积极支持儿童游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游戏道具、尊重儿童意向,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这些游戏内容可以有意识的向民俗文化活动靠拢。我国民俗文化活动中不乏大量的儿童游戏,例如滚铁环、捏泥塑、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已经在我国社会流传上百年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保留了一个基本功能,那就是满足了儿童的游戏欲望,能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乐趣。因此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民俗文化活动的了解选取一些适合儿童操作和玩耍的游戏项目。并且注重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和谐的游戏氛围中感悟这些经久不衰的民俗文化活动的魅力。游戏氛围是决定整个游戏过程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营造游戏氛围的过程当中教师尤其应当注重将民俗文化融入其中,例如在做游戏是让学生扮演古代英雄人物的角色,并且将人物的生活环境和游戏当中人物的使命等具体细节规划详细。这样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才能有较强的代入感,也才能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游戏当中来。

3.在儿童生活活动中融入民俗文化课程。

生活活动在儿童的在校生活中占有很大比例,例如用餐、午休、洗漱等等。同时这些生活活动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他们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讲解了解这些生活活动的基本规范,掌握基本的生活节技能,因此抓住这个重要环节,不失时机的引入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是开发该课程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例如民俗文化中关于饮食文化的部分也可谓丰富多彩,因此这些饮食文化就可以在儿童生活活动中的用餐部分相结合,例如儿童在用餐前喜欢用筷子敲击碗、盘等餐具发出声音,取悦于耳。但是这些嘈杂的声音破坏了安静的用餐环境。而且在古代民俗文化中对于用筷子敲碗这种行为是非常忌讳的,因为只有乞丐在乞讨的时候才这样引起施主的注意,父母不希望孩子像乞丐一样,因此也就非常忌讳孩子敲碗。用这种民俗文化来规范现代儿童的用餐习惯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用餐环境,而且还将民俗文化课程潜移默化的转移过来,其思路非常可取。

四、总结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5篇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广义上说,民俗旅游涵盖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艺术文化等。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高参与的文化旅游,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参与性和神秘性的特征。

二、民俗旅游的现状分析

(一)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迅速

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许多旅游项目都包括了民俗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尤其突出。随着对民俗旅游的重视,我国民俗旅游发展迅速。1995年国家旅游局把民俗旅游作为一个主题提出,推出了“民俗风情游”;2003年提出“中国烹饪王国游”主题;2004年推出“中国百姓生活游”主题,虽然这些主题没有明确指出是民俗旅游,但民间艺术、烹饪、百姓生活明显属于民俗旅游的范畴,说明中国民俗旅游的开发正慢慢成熟。一些城市也开发出一系列的民俗旅游项目,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滇池山麓的“云南民俗村”、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中华民族园”等。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区域经济

随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逐渐开发,也带动了各地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是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俗风俗、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吸引游客的。可以说,这种旅游的投入相对较少,而回报也快。近年来,不少地区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经济贸易、商业发展开辟了市场,带动了当地的区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北京市民俗旅游火爆。据统计,民俗旅游共接待游人9.4万人次,同比增长52.4%;实现旅游收入456.8万元,同比增长130.7%。又据2006年春节期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显示,春节黄金周民俗旅游正进入高潮。

三、民俗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近年来的发展迅速,带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某些地方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顾后果地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严重破坏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长期以往,将损害整个民族旅游资源。

(二)外来文化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民俗旅游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一般来说,具有较独特的民俗文化地区,其地理环境往往具有相对封闭性,可以说,正是这种封闭性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民俗旅游的开发恰恰是以破坏这种封闭性为前提的。前来观光的旅游者大多代表了一种强势文化,而民俗旅游地代表着一种弱势文化,在相互接触中,强势文化往往将弱势文化同化,使民俗旅游地的特色渐渐消失,这是对旅游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侵蚀。

(三)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作为以服务为产业的主要构成因素的特种行业,其从业人员既要数量多又要素质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相对落后,旅游人才培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导致经营管理效率低,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

四、民俗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坚持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开发原则

民俗旅游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只顾开发而不注意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最终也是会枯竭的,最终随着民俗文化的消亡而走向消亡。因此,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实际上也就是在保护民俗旅游业。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民俗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把民俗文化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有效地开展各种民俗旅游项目。

(二)保持民俗旅游的民族特色和真实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时要重视民族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一是应积极发挥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遗产,使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特点展现出来;二是尽可能把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与民族特色和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将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和生命力。

(三)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首先,民俗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次,民族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并非完全对立,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排斥外来文化,面对外来文化,民族文化可以采取包容、积极的态度,在选择中借鉴,在扬弃中吸收,在创新中发展,从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最后,在民俗旅游开发时,应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认识传统文化的不可再造性和独特价值,不能以牺牲民族传统文化来发展经济。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民俗文化保护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民俗作为整合社会文化的基础,将发挥其重要作用。然而,新农村建设中容易出现重视物质而忽略人文的问题。如何调和这种现实矛盾?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民俗文化的特征

1、地域特征

民俗文化是某一个地域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带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这也正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2、传统特征

民俗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如节庆、礼仪等表现出的规范做法),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民俗文化往往是通过较长历史时间的地域融合而形成,已经构成了地域生活形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轻易不会发生变化。

3、生活特征和动态特征

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动态特征。民俗文化体现在具体生活行为中,是一种生活文化,人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传播民俗文化,生命力强大;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其形式和内容不断更新,不断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动态特征明显。

二、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1、基础削弱

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民俗文化基础遭到削弱。原有民俗文化氛围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逐渐抛弃,民俗文化主体不断缩小,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的难度不断加大。

2、同化变异

现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及大众媒体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和交互作用,使得民俗文化同化变异日趋突出,民俗文化本真性不断褪化、特色淡化,原有的地域民俗文化平衡被打破,尤其是思想观念、生活习俗等变化明显,失去了地方文化吸引力。

3、氛围淡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深入人心,市场经济利益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思想文化观念:受经济意识驱动,许多良好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消失,尤其是亲情关系,如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问题等;休闲娱乐,如农村之风等方面,很多不健康文化得以蔓延,破坏了农村地区社会风气。

4、缺乏规划

随着村镇建设中规划意识的不断普及,地方政府对规划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可能是缺乏文化上的认识或受限于经济实力等原因,这种重视往往只在于物质层面,对于文化保护规划却缺乏必要的重视,造成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流失。

5、脱离生活

现有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往往脱离生活实际,追求“古、新、奇”的“眼球效果”。实际上,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民俗文化保护的做法,都是一种虚伪的做法——没有生活的底蕴,民俗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将不断淡化,而失去民俗文化特征的文化也将不再是民俗文化。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俗文化保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因此无论是对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还是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历史任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通过加快健全民俗文化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订民俗文化保护政策,在农村地区大力开展以民俗文化保护为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籍此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可以大大加快这一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民俗文化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一项惠及后代的历史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相关研究、需要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持久规范。

2、科学合理地制定文化保护规划

文化保护规划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考虑多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后,或没有相关规划、或流于表面形式(只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在该方面做得较好)。我国农村地区范围广、人口多、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为民俗文化保护带来了难度,同时由于新农村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民俗文化保护存在没有规划考虑、照搬规划思路等问题。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弹性和生命力,同时很大程度上又缺乏再生性,因此应该根据各个地方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渐进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并将其放在物质性规划之前考虑,科学合理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的文化保护规划。

3、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利用经济杠杆调动社会积极性

我们党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两条要求,体现出改善农村地区物质生活水平的迫切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也是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条件的反映,农村地区民俗文化保护不能脱离这样的农村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条件。因此,在保持民俗文化本真性的基础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创造经济利益,不仅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也可以为民俗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全社会重视民俗文化,改善其生存状态,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良性生长。

4、保留或改善民俗文化活动场所,举办相关民俗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7篇

关键词:群众文化;民俗文化;关系

民俗文化一直都是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其创造了民族性格,提高了民族精神,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当创建谐和群众文化的时候,民族文化也是很有重要意义的。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融通的,如果在纵向看,现在的民俗文化就似从前的文化;如果在横向看,那么现在的群众文化也就包括着民俗文化。

一、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关系

人们的情感、生活、信仰、习惯所产生的文化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历史性的,比如说我国传统的重阳节、腊八节、中秋节、春季等。而人们在职业以外,所自我开发、娱乐、参与所产生的就是群众文化,是有集体性的。在我国历史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就是群众文化所长时间沉淀出来的一种的文化,也是就是群众文化包括着民俗文化,二者之间是有天然联系的,也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关系。人民大众是群众文化、民俗文化的需求者、创造者,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的,同时也是有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其次群众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有同样社会功能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凝聚的,同时形成相同的民族感情、价值观。在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起着相同作用,人们通过这两者不但可以改造、认识世界,还能不断的改造、认识自己。民俗文化和群众文化都是有社会整合作用的,都是利用文化活动来提高群体内聚力的。在群众文化、民俗文化自我满足、自娱自乐的同时,也发挥着充分的启迪心智、道德教化、调节人际关系这些功能,因此二者的社会性、群体性特点都是很突出的。根据表现形式来说,群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就是民俗文化,在开展群众文化的过程里,是离不开利用当地民俗资源、文化资源的,所有群众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和民俗文化资源密切相连的,在继承民族文化的时候创新群众文化。

发展群众文化就要利用到文化资源,这是和其他的资源有所不同的,其要求文化资源要有精神、物质双重属性。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文化面貌发展前途除了要有经济要素,同时也要有高质量的民族文化,特别是要有较高的开发利用水平、能力。比如说内蒙古自治区,这是一个汉学文化和草原文化想交融的地区,在这里人们创造出了繁多的民族文化,从而让内蒙古地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同时也留下了很多民俗文化遗产,而这样特有文化资源在世界上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这也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珍贵财富。这几年很多地区都利用了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出了很多群众文化,将群众文化和民俗文化充分结合在了一起,而这就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捷径。

二、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功能

1.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功能

(1)社会认知功能:群众文化也很有社会性、大众性的,民俗文化则是长时间所形成的文化,其本是就是群众创造出来的,因此也就被群众所利用,是有社会认知功能的,比如说春节年画都是将蛟龙、鲤鱼、彩凤、莲花来作为素材的,这也是符合人们祈求富裕昌盛、吉祥如意心理的。(2)道德规范功能:群众文化的产生是因为其符合人们的需要,是有道德规范功能的,像是我国民俗文化极力追求真善美,而反对假丑恶,如邻里和睦、诚实守信、父慈子孝、知恩图报、富且爱这都是群众文化精髓。

2.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体现的作用

民俗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着其功能如何,作用在在群众文化中所体现的,而发展群众重要的途径就是传承民俗文化。不管什么样的文化都不是自然天成的,群众文化的产生是来源过去、现在的,是有时代烙印的,民俗文化则是源于本民族的祖先,是有明显民族色彩的。现在如果我们想创新、发展群众文化,那么就一定要展现民俗文化,比如说民间传唱、生活习俗、古典诗文、民族服饰等。像是丹东地区没年前的正月十五就会举行“灯谜擂台赛”;在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壮族人民会开展对个活动的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了群众文化,究其根本也就是展示了民俗文化。

总结:

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密切相连的,也是人们需求的体现,比如说团体文化、广场文化、馆类文化这些都属于群众文化,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群众文化也就渐渐形成民俗文化。因此就要充分的将民俗文化、群众文化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李艳锋 传统民俗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探析[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6(1)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8篇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传承 转换

民俗体育,不管其定义的表述如何不同,民俗体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文化性及区域族群性。一项民俗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都包含着该族群或区域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多数学者都选择以民俗的基本概念为立足点。《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为“在民间民俗文化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而樊正治将民俗体育定义为“用于祭祀、庆生、教育、养生、医疗、休闲活动等并以达成身体健康,促进团结意识、发挥精神力量的教育目标,余万予界定民俗体育内涵是“在民俗体育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涂传飞和余万予在《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认为民俗体育存在于广大民众之中,民众既是民俗体育的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又是民俗体育的载体。其次,民俗体育是被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在空间上也是可以传播和分布的。

综合上述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采用的民俗体育的概念是在民间风俗和民间生活中为顺应和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文化性、风俗性,并以物质的、非官方的方式传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传承意义的体育活动。民族体育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文化整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全民健身也具有实质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影响,使得江苏省许多优秀的民俗体育项目出现参与人员身份变异、宗族崇拜功能弱化、活动指向功利化等问题,使其维持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民俗体育亟需正确的理论指导来冲破这些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促进催生我省民俗体育发展的新领域。民俗体育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功能,是先辈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国家体育局出台了《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管理办法》,民俗体育文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一系列的举措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但是,在生活方式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全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学者在民俗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俗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概念辨析等方面或通过不同视角对不同区域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研究。本研究旨在填补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深入挖掘江苏省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提出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通过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优势,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河北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民俗体育与民俗体育文化: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起初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是先辈们为了适应和利用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体育是民俗学和体育学交叉融合而衍生的学科,是与各种民俗文化民间风俗和人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和游戏的总称,是满足人们多种需要的特殊文化形态,它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和传承民族文化等功能,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文化不断西化、经济利益化、生活方式现代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困境。如何抢救与保护、挖掘与整理、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原有属性和内核价值,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2TYD008)

参考文献:

[1] 盛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 徐金尧.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秦椿林.代中国群众体育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第9篇

关键词: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审美风格;现代性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50-03

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源自于陕北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和提炼的生活情态和艺术样式,是陕北民众对自己生存物质和生命繁衍获得保障而需求信仰和想象的物质与精神结晶。据此而言,所谓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就是指陕北区域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固的地方民俗事象、审美风格及文化精神。陕北地方由于特殊的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及融合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这一特殊的民族融合历史,决定了其文化特质相对古老和独立。由于其古老,历史文化纵深感特别强,区域内部原生文化积淀深厚;由于其独立,较多地继承和保留了原始文化的基质,为今日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民俗审美文化提供一个范例。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范型,其所折射的是陕北民众刚健、清新、欢娱、福乐的生活美学精神。本文拟从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角度,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质进行分析,揭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社会现代性所发生的诸多变异现象,并探索这种变异现象的根源及其在社会现代性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最后尝试用审美文化学的方法来提出解决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发展困境的可行途径,同时挖掘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建设的潜在价值。

一、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的审美表现形式及其审美特质

尽管几乎所有民俗审美文化都是一种历史现象,但是,对于民俗审美文化现象的认识与理解又本能地指向当下与未来时间意识,民俗审美文化因而同时体现出复杂的现代性气质。因为“现代性本是社会秩序和人心秩序剧变的正当性论述,它是个体一群体心性结构及其文化制度之质态和形态的变化,而且在人心秩序一社会秩序一人心秩序的框架中,不仅赋予社会秩序变化以前提,而且亦是社会秩序变化投射的结果。‘现代性’作为心性及其结构概念,它并非是自然客体固有属性,而是关于现代人自身的属性”。基于此,对于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审视,特别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民歌、秧歌、剪纸的审视,也需要我们在现代性的视野内,分析其外在的审美表现症候,把握其审美特质。

1.陕北民歌及其审美特质。陕北民歌又称陕北“信天游”,是陕北民众在生产、生活中即兴而作、信口而唱的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山歌艺术形式。陕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广泛,善于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情感。在歌词运用上,惯用双字叠用,多用音韵响亮、生动形象的重词叠字和方言土语来加强民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模声词、摹状词等人类童年时期用词被大量使用,体现出情趣盎然、形象生动唱词风格;在唱腔运用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强化直感的形象视觉美,颇有我国古代《诗经》歌词的味道。陕北民歌在总体上讲究感情的真挚美、强烈的抒情美、鲜明的形象美、形式的灵活美、手法的多样美的审美风格,极能体现陕北民众的诗性思维和陕北文化的诗性智慧,反映陕北民众的淳朴文化观念和悦乐的审美精神。

2.陕北秧歌及其审美特质。作为一种与太阳崇拜和祭祀有关的民间艺术形式,陕北秧歌在美学风格上追求一种“走的轻巧,摆的花哨,扭的活泛”的表演风格,表演时场面阔大,气势恢弘,动律欢快,节奏鲜明,线条洗练,形象淳朴,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规范完整,稳中有变,推崇浓墨重彩、悦目动情的色彩审美效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表演时表演者多为红袄绿裤,脸上油彩鲜亮,手持彩帕、红伞,突出色彩的强烈对比。而色彩本身是形式美的构成因素,其魅力在于其能折射人们的理想,渗透人的情感,表现人的理性,是表演者心灵的表露。陕北秧歌因而就用色彩形式与肢体语言生动地再现了陕北人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操,是一种典型地反映陕北传统民俗审美文化,并体现现代陕北传统生活风格的艺术样式,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反映了陕北民众珍重当下、追求永恒的生活观念与精神理想。

3.陕北剪纸及其审美特质。陕北剪纸是一种以彩纸、金银箔为主要创作材料,以剪刀和刻刀为主要创作工具而完成的镂空艺术。由于其主要展示载体是窑洞的窗户格子,所以剪纸在陕北又名“窗花”。陕北剪纸在表现内容上多为陕北民众的日常生活物什,像大公鸡、肥猪、羊、牧童、黄牛、飞鸟、玉兔、蔬菜等成为主要表现内容,因而同样显示出很强的地方性特征。在创作手法上喜用夸张、变形、象征的手法,如用葡萄、葫芦象征多子,用桃、松鹤象征长寿,用鸳鸯、双飞燕象征夫妻永结同心等,以此来体现陕北民众驱邪禳灾、繁衍求子、节庆祈福、阴阳互生的美好愿望与素朴观念。从表现方式上看,陕北的窗花充满了抽象意识,它绝非客观如实地再现自然,而是将对象做二维形态的变形和抽象处理,抑制空间的生成。其图案线条简练、刻画生动、内容丰富、形象饱满,较好地保留了汉画像石的美学风格;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域位置,同时体现出粗犷、质朴、大气的边塞遗风。

二、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困境与出路

然而,随着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激变,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原本蕴藏的自然生命与生活节律、纯朴善美的生命追求、对生的崇拜和对死的敬畏以及人类面对存在万物时的谦逊姿态与物哀精神,在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的驱动下,有的完全异化为装饰性、程式性的各种权力规训与时尚扮饰,不仅失去了原初民俗审美文化的活力内核,而且掺杂了诸多利欲和假恶丑的内容。这种传统民俗活动形式结构‘能指’与‘所指’链条的在现代社会的断裂,在极大程度上归因于现代科技工具理性对伦理价值理性和审美表现理性的僭越”。受市场功利主义强烈影响的现代陕北人追求物质满足,享受当下幸福,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心灵的慰藉,结果使民俗审美文化活动沦为形象展演,民俗技艺则在大规模的工业复制中生命力逐渐走向衰亡,民俗审美文化活动完全蜕变成一种伪审美的庸俗实用主义。

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这种现代性发展悖论在陕北地区快速现代化的背景下表现得颇为明显:身处现代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的主体渴慕丰富多样、奇妙炫目、新潮时髦的现代消费文化及其文艺娱乐形式,而视自身沿袭已久的民俗审美文化为陈旧、落后的东西而有意识地予以否弃。

对于上述民俗审美文化中发生的一些异化现象,需谨慎对待。首先,民俗审美事象、民俗审美活动、民俗审美仪式、民

俗审美观念的迁衍暗示了民众日常生产生活和情感意绪的变迁,彰显了民俗审美惯例、民俗审美规制的发展与衍变,预示了民俗审美文化和官方意识形态之间多元的权利消长与斗争过程,展现了民俗审美文化决心走向现代性的复杂心路历程。如同美国当代心理人类学家维特・巴诺在其《心理人类学》一书中所指出:“如果一个民族古代民俗的各方面内容不能与现展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相融、相协调,那么,它绝不会延续到今天,而是会早早地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如果一种民俗的内容同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与态度偏离太远,它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流传下来。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然有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其次,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并不与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亦步亦趋,而总是顽强地存留自身固有的文化一心理一情感结构,因为民俗审美文化的多元性难以在受工具理性规制的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单一结构中栖身,民俗审美文化总会以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现身。事实也是,我们几乎在所有的地方性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都能较清楚地看见其源初的民俗审美文化原型。有些民俗审美文化存续至今,而有些则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巨量发展与文化现代性的急剧变革而逐渐成为地方性的民俗审美记忆。因此,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民俗审美文化模式对地方民俗审美文化进行评判,否则将有可能导致对整个地方民俗审美文化的误读。

解决上述困境要求我们运用审美文化学的分析方法,对陕北民俗文化的审美形式进行梳理和描述,洞悉陕北民俗文化表象及其深层结构在陕北文化变迁中的相互关系和历史走向,将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与当代陕北民众生活联系起来,探索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重建方案:

1.民俗审美文化资源感性审美外观及展演形式的重建,这主要表现在物质化民俗审美文化的保护重建、惯制化民俗审美文化的即时表演、精神类民俗审美文化的形象再现。尽管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双重裹挟会使民众的生产生活走向同质化、单调化、浅表化,然而民俗审美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一直与其感性形式及岁时节令纠结在一起。“不论是存续在民俗审美文化感性活动中体现民众情感、意绪、思想、信仰的美感形式,还是积淀在民俗审美文化中勾连地方民众生存与立世、发展与中兴的集体无意识的美感内容,最后无不诉诸一种艺术化的现代生活形式,体现为一种生气灌注的审美生活形式”。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民众往往把民俗审美事象作为艺术化的创造与欣赏对象,处于民俗审美文化活动中的主体不由自主地被民俗审美活动的艺术氛围所包围,信奉的价值、内在的情感、崇高的信仰随着丰富的想象,一起融人民俗审美文化活动富丽的审美场面与艺术化的狂化氛围中。这是因为,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民俗事象,“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而求就如黑格尔所指出的:“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中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意在艺术里感觉到一切都是亲近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黑格尔的如上断言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重要形式――秧歌中得到极好的例证:随着秧歌表演内容的展开,演员陶醉于自己所营构的艺术世界中,似乎找到了与诸神共在的机缘,得到了情感的寄托、心灵的飞升和肉体的享受。可以说,正是借助于民俗审美文化及其感性外观形式,民众才在现代社会中重新找到了联结生存物质与情感信仰的纽带。

2.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生产与消费逻辑的重建,这主要是指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价值理想,将会对原有民俗审美文化起到认同或消解作用。从民俗审美文化的发展的逻辑来说,作为一种文化惯习,其主要受制于民众自己的文化甄别逻辑,即地方性民俗文化知识以及民俗现代性和民众生存体验之间整合而成的稳固文化一心理的结构,所以,应该根据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性的时空分延与民众生产生活的感性物质活动之不断整合与迁延所形塑而成的文化一心理结构来把握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生产与消费,而不能陷入惟生产与消费决定论。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犹如一面镜子。它可以映射陕北民众的生产与生活境况,折射出他们的思想与观念情况,反映出他们的情感与心理状况。根据法国当代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观点,处于消费社会中的民众,其社会地位、思想境况、审美取向与价值理想,皆可以通过其所持的生产方式与消费观念反映出来。因此,从民俗审美文化生产与消费逻辑重建的视角来看待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变异现象,就可以让我们从生存论的根基意义上认清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变异的根源,并在这一框架下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现代生产与消费逻辑的重建,还可以使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内涵得以丰富扩大,民俗审美文化的生命基质重新焕发,民俗审美文化的习惯样式衍展更新,民俗审美文化因此获得坚实的生存论根基。

3.民俗文化审美文化研究在场感的重建。这主要表现研究者应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生存论与体验论的角度,积极探索陕北民俗文化及其延续载体和媒介的创新,努力推动陕北民俗文化的现代转型。研究者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注意到挖掘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实用伦理价值,忽视了载体与媒介的创新,致使许多优秀的陕北民俗审美文化遗产消失。事实上,对任何民俗审美文化的研究,不能局限于对其浅表形式的简单探讨,而应挖掘其深层意蕴,进行在场式的体验性研究。因为缺乏体验式的、感通式的单纯学术性研究,容易切断陕北民俗审美文化鲜活的生命源头,背离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生活本质。此外,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本身的丰富性要求我们超越单纯的民俗学研究视角,而从更为广阔的人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文化学、美学等多学科视角展开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仔细分析地域民俗审美文化在当代的生产与消费逻辑,研究地域民俗审美文化与当代陕北民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分析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社会现代性进程当中出现的一些变异乃至异化现象,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可以说,以民俗审美文化的载体与媒介创新为着眼点,运用现代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新发展,不失为保存和发扬陕北优秀民俗审美文化的一条可行途径。

三、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意义

如果说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钟敬文),是民间民众的文化资本,那么,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流传久远的地方性审美文化现象,也是陕北民间民众的文化资本。在今日社会现代性和文化现代性双重语境下,重新开发并利用这一资本,推进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有利于培养陕北民众的社会团契精神。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陕北民众日常的一种生活审美活动,承载着他们价值理想与情感信仰,外化为他们的礼仪惯制与生活内容,始终契合于审美的终极目的,表现为一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自然统一,指向“有意味”的

生活形式。同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陕北民众自由自觉地进行创造并享用的生活一文化活动,对陕北民众的情感理想与价值范型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优秀的民俗审美文化能够融合社会集体理性价值观和地方性个体感性生命与情感形式为鲜丽的审美形式外观,成为地方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休闲和娱乐形式,使民众享用其中而不问缘由”。可以说,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地方性文化范型,其现代性价值就在于其通过丰盈的审美内容和多样的审美形式重新唤回对地方优秀民俗审美文化的价值体认与情感信仰,形塑当代陕北民众的生活审美风格和人生价值理想。

2.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并阐释陕北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重要工具,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与研究当代陕北民俗文学、民俗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是植根于陕北民间、民众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研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就是研究陕北人的精神状况。同时,由于陕北艺术与文学在现代审美文化史上一度曾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诞生了如陕北秧歌、信天游等享誉海内外的经典艺术形式,产生了如路遥、高建群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家,所以,研究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对于我们认识这些艺术形式与作家产生的文化因素,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如何培育地方性的优秀作家和艺术家提供了借鉴。

3.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建设,还有利于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本身的发展。陕北民俗审美文化及其相关活动所蕴涵的重视当下、追求彼岸,求得生活丰富和精神永恒的乐生精神,可以成为今日中国审美文化同质化、模式化、优美化等异化现象的批判基质,唤回当代审美文化中久已忘却的对生命力的礼赞及其对自由意志的张扬,唤回对传统审美文化中所蕴藏的追求新奇、敢于抗争、直面痛苦的崇高美学精神。在陕北民俗审美文化中生命旺盛并流传广远的多种艺术形式,包括民歌、秧歌、剪纸、建筑以及其他多种民俗艺术,其艺术形式粗犷憨朴,艺术风格清新活泼,艺术精神积极健康,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果我们从现代性的角度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的产生、发展与衍变进行梳理,对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所潜伏的发展危机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仅有利于陕北民俗审美文化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发展和本土性建设提供镜鉴。

参考文献:

[1]尤西林.人文精神与现代性[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15.

[2]谷鹏飞.论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社会功能[J].榆林学院学报,2006,(1):42-43.

[3]王树村.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1.

[4]曹晖.陕北民居门窗的美学风格和文化意蕴[M].旅游美学,2007,(3):18.

[5][7][10]谷鹏飞.从美学的角度看民俗的现代传承与重建[J].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06,(9):6.

[6][美]雏特・巴诺.心理人类学:文化与人格之研究[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