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互联网的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7 09:28:28

互联网的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第1篇

跟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政府信息化,鼎力推进“政府上网”工程,是我国政府跨世纪的重大举措。跟着国家提出施行“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战略决策,中国已经经加入WTO,政府实现电子政务,企业实现电子商务已经是大势所趋。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3大工程,被称为推进中国国民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过程的3部曲。如今,政府上网正大踏步向利用领域深化,企业上网也在网交会的推进之下有了新的进展,家庭、个人的信息化也跟着以“社区信息化”为主题的家庭上网工程的正式推进一样患上到了有效的推动,标志着“3部曲”系统工程行将构成有机互动的良性循环体。中国的互联网在阅历1个时代的调剂以后,迎来它发展的第2个春季。

2、互联网发展之路:窄带—假宽带—宽带

一.低级窄带网络的历史时代

计算机的出生敲响了传统电信改革的钟声。计算机的利用速度与传统电信网络系统发生了不相匹配的矛盾。这时候人们发现,传输带宽是限制互联网络发展的根本因素,一样也是新经济没法患上以实现的瓶颈。当网络改造工程进入了最后阶段,也就是人们常称的驻地网以及接入网建设时,各国政府同时意想到这是1种没法完整依赖政府巨额投资所能够改造的庞大工程。

因为光纤技术自身的局限性以及使用寿命的短时间性与本钱的太高,根本没法像电话线1样纵贯千家万户,因而科学家提出了突破“最后1千米”的口号,也就是从电话局端到每一户家庭这1千米的路线。能否应用原本的铜线资源通过技术进级,完成大数据量对于称双向传输的机能?如果这1方案能够取得胜利,这将为世界各国政府节俭几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同时对于维护城市建设的原貌不被损坏,充沛施展原有通信网络的设施,迅速实现宽带互联网络将给人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主干网与城域网的建设,光纤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作为蜘蛛网般的进入家庭最后1千米的铜线而言,却不能采取简单的办法来进行改造,因而窄带互联网络的瓶颈就呈现在接入网这最后1千米的路线上,没法给人们提供流畅、舒适、利便的服务。

二.假宽带网络发展的历史阶段

打破常规铜线的物理性质,拓宽铜线的传输潜能,已经成为全球科学家钻研的主要课题,但这1困难技术含量过高,不是1朝1夕所能实现的。可互联网络的美妙未来却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在这1强大的市场需求的吸引下,世界各大商家迫不及待的推出了过渡性的4大“假宽带”方案:

一)综合布线。就象城市里开展的地道战1样,在城市社区里到处挖沟凿洞,入户穿墙,损坏了社区道路以及房屋结构,既扰民又危害了人身安全,并且剥夺了住户的选择权,给人们安居乐业的糊口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况且5类线的传输距离仅在1百米以内,要想实现互连互通,每一层楼所增添的交流装备及大量的人员保护费用等都会给这1方案带来无形的综合巨额本钱,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否定了这1方案。

二)光纤入户。这是1种极佳的理想方案,但就其局限性以及太高的本钱只能说说而已经,做个试点展现宽带网络的未来还可行。

三)有线同轴线缆。这是欧洲传布媒介最先兴起的1种新型的传布方式。跟着互联网络兴起,这1方式也向通信产业靠拢,但因为同轴线缆在早期建设时并无想到互动功能,仅斟酌到了播送的方式,因而世界各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都是基于单向传输网络基础上铺设的。如果要进行双向改造,巨额投资的本钱将没法收回。

四)ADSL。这是1种基于普通电话线上提高带宽的新兴技术,此技术刚1出生就被世界各国广泛的采取,但在实际利用进程中,人们发现此技术并不是理想,它只解决了下行带宽,而上行带宽极少,根本没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对于称性传输,也没法实现互联网络的3大要素:高速、互动、个性化的需求。因而ADSL以及xDSL这种技术被公认为仅是1种过渡性产品。

三.宽带网络时期的来临

窄带、假宽带、宽带是国际互联网络发展必经的进程。依照科学家所言,实现宽带互联网络应具备下列前提:(一)、应在现有的物理铜线长进行摹拟信号传输的同时传输数据信号:(二)、双向对于称上下行传输的速率应在四兆以上;(三)、传输距离应当在二千米以上;(四)、数据流并发要在一0000户以上;(五)、开线率在九0%以上;(六)、数据在传输进程中互不干扰(串扰);(七)、在数据信号传输进程中不影响摹拟信号(语音的传输);(八)、网络物理结构必需相符星型点对于点的传输方式。

这是未来宽带国际互联网络的技术标准,简单的说,缺乏上述任何1条均属于假宽带范畴之列。不言而喻,真实的宽带网络时期还未来临。因而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紧时间投巨资研发宽带利用的系统。当仅凭1条铜线以及1台傻瓜电视机就能够轻松实现高速互联时,真实的宽带时期才会到来。

3、短佩服务的发展

与话音传输及传真1样,短佩服务同为GSM数字蜂窝挪动通讯网络提供的主要电信业务。用户间传递的信息经由短信息中心(SMS)中转,犹如1位“空中信使”。然而信使对于“信件”的大小请求很严,只能限定于每一条一六0个英文字符,或者者七0个中文字符。一样,还可以用来发送低于一四0字节的手机铃声或者者手机开机画面。

最新的MMS(多媒体短信技术)也已经经成了现实。已经经的3星T一0八彩屏手机,即支撑长达一分钟的、视频质量相近于RM格式的视频。世界杯期间,中国挪动已经经在GPRS手机上作了MMS传输测试,效果至关使人满意。

“挪动梦网创业规划”允许SP们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短信产品,在提交中国挪动核准以后,以最高二。00元/条的价格提供给用户。同时,中国挪动大度的承揽起代这些SP们收守信息费的责任。在中国挪动统1号令以及监管下,各个SP充沛应用本身的资

源优势,展开了众多使人线人1新的短信利用。然而最普遍的仍是4种业务。

手机个性DIY。如今,图片以及铃声的下载,为新浪、搜狐等创造着每一天四0万以上的阅读量,其中自然有不少愿意用每一条一元的代价,享受这项个。

不同领域的体验进行整合,只要能将短信息与其他通信工具(比如E-MAIL、QQ、ICQ)奇妙对于接,就有理由将免费业务顺利地过渡到收费上面.由于业务整合自身创造了新的体验,更简单,更利便,自然就有新价值。电子邮件提示、通过手机发送,短动静查询余额这种整合式服务必然会有生命力。

短信业务进入普通家庭的程度却是惊人的。来自北京挪动的数字说,六00万的北京挪动客户中,大约有5百万人使用太短佩服务。这使患上大多数人不是通过电脑而是通过手机享遭到互联网提供的服务。中国手机用户数是网民数的三倍就能够说明这1点。

短信广告虽然有表现情势单调的缺陷,但用户几近涵盖了各种消费者层次,合适于各种行业的广告。其次浏览效果有优良的保证。它应当成为1种优良的便宜广告情势,尤其是仅仅需要1些文字信息的时候。

4、网络媒体利用的构成

从我国驻南使馆被炸、中美撞机、中国申奥胜利、韩日世界杯到斯塔尔讲演、九·一一事件,愈来愈多的人从互联网上获取缔息,看到第1张现场图片,详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抒发了当时的情绪。这些情况表明,新的主流网络媒体正在构成。

继报刊、播送、电视以后,以最新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形态包含网络新闻、短动静新闻定阅、流媒体、网上论坛等,正在构成1种新的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尽管目前对于其尚无明确的权威定义,但新媒体的1些特性已经为咱们所熟知,如多媒体、互动性、易于检索、海量信息、迅速传布特性等。在可以预感的将来,它们势必逐渐;隆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网络媒体的发展增进了传媒结构整合调剂,媒介形态趋向融会以及互相进入,多媒体新闻团体逐步成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在媒体团体的格局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开始施展总体优势,使患上团体利益最大化。

新载体、新传布手腕以及新技术不断地给网络媒体带来热门,宽带网走向普及,为依靠于高速网络传输的流媒体带来现实的市场。而短动静以及WAP等已经经给新闻网站带来了收益。今年中国挪动GPRS、中国联通CDMAlX的推出等也给人带来了新但愿并为此做出筹备。刚刚过去的世界杯就给了各种情势的新媒体各显神通的机会:图文直播、视频直播、FLASH动画回放、佳宾聊天、网上论坛,乃至在线足球游戏,互联网用户享用了1道全方位、立体互动报导的世界杯网络大餐。

5、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10大趋势

目前业界对于互联网趋向1致的意见就是引入多个指标来衡量,如网民数量、网络建设、网络利用等等。咱们将用更为科学全面的参照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最新趋势。

一.从玩网到用网,上网性质产生突变,网民数增上进入“雪崩”期

网民性质产生突变。在中国,互联网1度作为技术精英或者网虫1族的颜色正在淡化,日趋变为社会公家用以工作学习、获守信息、通讯交换、休闲文娱的手腕以及工具。“网民”,正在从玩网人群,扩展到更大多数以白领为主的用网族。

据CNNIC二00二年一月的统计数据,中国网民总数到达三三七0万。而在去年五月,全世界标准互联网用户调查以及分析权威机构Nielsen/NetRatings在上海的1份互联网趋势调查讲演称,中国大陆有五九一0万人可以在家中上网,中国已经经成为亚洲家庭互联网人口至多的国家,在全世界规模内仅次于美国,名列第2位。IDC中国公司副总经理万宁对于此的评价是:中国家庭可上网网民数量应高于五九一0万,网民数增上进入“雪崩”期。

目前,中国大陆互联网家庭普及率只有五%强,远低于美国、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以及地区五0%以上的普及率。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数字显示,中国互联网新用户每个月增长率为五%至六%,位居全世界增长最迅猛的国家之列。以这样的增长速度,只需三至四年,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即可到达二五%,那时,咱们看到的将不只是几个五九一0万。

二.门户网站收支接近盈亏线,“眼球经济”让掌声再次响起来

今天,咱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网民增上进入雪崩期,网站内容正在向海量、精品化发展,FLASH等新技术的采取和对于网络广告的开发让网络广告效果愈来愈美。同时,网站优越劣汰,新浪、搜狐、网易、二一CN等知名网站会萃了大部份的网络人气;而传统企业对于网络广告的认识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

网络广告营业额大幅上升。一九九八年,搜狐公司CEO张旭日为中国带来“眼球经济”这1概念。今天眼球带来的广告收益正率领搜狐走出亏损暗影,加之公司在拓展短信、网上商城、企业信息化等多收入渠道的有效手腕,因而张旭日有信念承诺:搜狐公司在二00二年底实现盈利,如火车到站,必定准时。另外网络广告市场的形成正在优化。

美国艾维媒体资讯(Evaliant Media Resources)注意到,二00一年第3季度中国个大网络广告主中,涌现出了海尔以及贝塔斯曼这样的传统行业广告主,新浪(sina.com)上乃至还呈现了拉链出产商的广告。从网络广告主行业结构分析来看,传统行业的广告份额已经到达约四0%,这其中商业/金融业到达了一0.八%,零售业到达了一0.五%,游览饭店文娱业到达了六.六%。可以说,商业、金融、零售、游览饭店文娱这些行业已经呈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告主群体。

三.产业网站、实业网站异军崛起,网络经济有望在漫长的低谷徘徊后越过拐点

一)互联网1片泡沫,行业网站却不声不响地掘到了第1桶金

在门户网站为突破盈亏线全力奋斗的时候,1批依靠行业优势,违靠传统企业的行业网站以及实业网站已经经悄悄地掘到了互联网的第1桶金。

二)第1批盲目寻求门户的网站纷纭倒闭,实业网站却如雨后春笋般增长

在互联网经济发展进程中,互联网主要的运用是传统企业,互联网有助于优化企业运作、降低本钱、提高效力。例如全世界最大的电脑制造商戴尔、著名的图书销售出版资讯商贝塔斯曼都已经开始把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之1。跟着互联网泡沫的幻灭,愈来愈多的互联网企业撇开门户部份,转入到专业级服务中去。

四.网络宽带建设风起云涌,分发存储发展迅猛,网络瓶颈节节买通

据CNNIC二00二年一月的统计数据,我国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的总量为了五九七.五M。与二00一年一月的二七九九M相比,增幅达二七0%。连接的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其中,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独占六0三二M出口带宽。

今天,我国从骨干网到城域网到接入网都实现了宽带化。信息高速公路基本铺就。在骨干网方面,二00一年一月二四日,中国电信总投资额达八.九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电信全国高速传输环网正式开通。中国电信全国高速传输环网全长一五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高速传输网络,也是中国电信继“85”、“95”期间建成的“8纵8横”全国光缆传输系统以后,投资范围最大、触及省市至多、在目前国内单根光纤传输带宽最宽的1个光缆传输网项目。

据信息产业部二00二年六月的数据显示:全国光缆路线长度新增四五.八万千米,到达一九一.七万千米。其中长途光缆新增八万千米,已经到达四一.五万千米。

在骨干网飞速增长的同时,城域网、接入网/驻地网带宽也迅速扩大,从而买通了网络的瓶颈环节,构成了端到真个宽带利用环境。

城域网方面,DWDM技术开始渗入,新1代多业务平台浮出水面,扭转了以往单纯以SDH为主要传输手腕的格局。新1代城域网传输技术不但提供了更为足量的带宽,而且还引入了为数据业务特别是尸业务优化的体系。近1两年以来,我国的城域网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成为投资的热门。接入网方面,用户接入手腕多样化,如[SDN、ADSL、LAN、VPDN、Cable Modem等,不久还将有VDSL、Wireless LAN等新接8方式推出。使网络的接入瓶颈进1步被打破。而在驻地网上,掀起了1场史无前例的宽带浪潮,以太网入户的方案引发了各方广泛的兴致,并吸引了大量资金。另外,内容分发网络(CDN)等新技术的利用,如同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立交桥,让信息传递更为快速、畅通。

五.从资源枯竭到信息海洋,网上信息源飞速增长,“内容为王”时期正在到来

一)“中国数字藏书楼”等工程的推行带来网上信息海量增长

在中国,1项旨在推进传统纸张出版物全面数字化的“中国数字藏书楼工程”已经经全面启动。作为国家“八六三”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数字藏书楼工程于二000年四月正式启动。该项目由牵头,国家计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等一二部、局,和国家藏书楼等七家大型藏书楼、文献中心共同发起。该工程的建设目标是,用六年时间(二000—二00五),将传统纸张出版物全体数字化,在互联网上构成超大范围的、高质量的中文数字资源库群,并通过国家骨干通讯网向全国及全世界提供高效服务:整体技术与国际主流技术接轨,建设1批中文多媒体资源库,总容量不低于二0TB。

二)中文信息大幅上升

现在网上1方面是信息海量增长,1方面是信息的检索分类成为了症结;内容成为了网站制胜的症结,“内容为王”时期正在到来。时效性、丰厚性以及专业化的内容建设成为愈来愈多胜利网站的特色。以新闻频道见长而吸引众多人气的新浪网就是范例之1。另外,能够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的行业网站,成为最先获利于互联网的企业。

六.网络收费全面启动,网站经营步向务实,互联网“收费时期”已经经到来

一)网站总动员,改变免费旧观念

免费提供的互联网“大餐”曾经经让网站乃至整个产业都苦不堪言,今天“免费死、收费活”成了互联网业的共鸣。

二)网民信息消费意识更趋成熟

二00二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消劳神理底线承受了最强劲的1次冲击:二00二年三月一八日,具有近两千万免费电子邮箱用户的二六三网站,宣告全线休止提供免费服务,所有邮箱服务都将收费。在阅历了两个月的争论、观望以及行为后,五九万用户成为二六三收费服务的顾客,其他用户镇静地转投他处。五九万付费用户中包含四九万个人用户以及一0万企业用户,新增个人用户三五万个,超过二六三当初新增三0万用户的预期。这说明,人们已经经从镇静接受收费服务成长到以行为接纳收费服务。

三)电信运营商以及网站联手,使付费更为便捷

在这个收费时期,运营商扮演着不可或者缺的角色,那就是帮网站收到钱。咱们看到,二六三收费邮箱能够吸引到如斯众多的买单者,中国挪动提供的手机缴费便利是缘由之1;从二00一年一一月起,广东电信开始为腾讯收取会员费,目前其会员数以每个月三0%的速度增长;咱们还看到重庆挪动与新浪进行网络接入费分成。网民掏钱买服务的意识开始加强,而便捷的收费渠道,让网民更容易于接受有保障的服务。

七.信息化浪潮刺激巨大需求,互联网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新增点

一)105规划:一七000亿元建通讯网

依据国家公布的《信息产业“105”规划纲领》,“105”期间,中国将投资一七000亿元,建成世界上范围容量最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基本知足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通讯网络,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范围将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增添值占国内出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七%,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结构进级的支柱产业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

二)电子政务巨额需求强力拉动IT市场

最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机构IT装备采购量以年均三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在二00二年更加集中,对于基础装备的需求也会不断增添。赛迪参谋调查显示,二00二年中国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硬件产品仍集中在基础PC产品以及主要网络装备,在软件选购方面,网络安全软件、数据库软件、操作系统将是二00二年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需要的主要软件产具

三)计算机、软件市场快速增长

二00二年,我国计算机整体市场范围预计可达三三00亿元,比二00一年同期增长二二.二%。今后几年中,计算机市场将以年均二五%摆布的速度增长,到二00五年整个市场总销售额将到达六B00亿元。

四)未来五年北京将投资三00亿元推动信息化建设

北京市政府抉择在未来五年中,投资三00亿元用于信息化建设,以解除北京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

八.资本市场去而复返,第2波投资潮青睐务实企业

互联网的普及、发展,

离不开资本的追捧。但资本也着实让互联网从心底唱出:“让我欢乐让我忧。”

风险投资如激素,让互联网产业提早孵化、成长。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风险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至少要滞后好几年。然而,风险投资同样成了制造网络泡沫的导火线。同时,风险投资的望而生畏,成为了纳斯达克1直在低谷徘徊的直接缘由。但是,风险投资没有掉头而去,而是在持币观望,第2波风险投资潮仍然看好中国,看好IT业,看好互联网。

第2波风险投资看好务实的互联网企业。虽然审慎而行,风险投资商仍是挑拣了具备独有技术、盈利模式清晰、市场前景看奸、务实的互联网企业。

九.合纵连横,中国互联网处于大吞并前夜

二00二年,中国互联网在联合吞并上异样冷清。究其缘由,不外有2;1是网络泡沫使投资者持币观望;2是太低身价使网站不愿过年出手。咱们认为,中国互联网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在孤单中孕育着更大的暴动。

新1轮的吞并将出现下面3个特征:1是吞并更为理性,更为务实,不贪大,不求名,只务实。更多网站与传统企业联手,朝实业网站、行业网站迈进。2是网站与网站合作,实现业务互补、优势互补。第3个特征是外资与本土实业公司将争取主角地位。

一0.构建产业链,营建生态圈,网络绎济有望在局部凸起重围

就目前整个产业发展的态势来看,互联网的全面突破还需要有两年摆布的爬坡期。这主要是由于,门户网站在营收上的全面告捷、电子商务的全面启动、专业网站以及行业网站的全面推动都需两年摆布的爬坡期。

互联网的发展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教育;广义虚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 (2016) 03-0005-05

一、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财富的增加,人们的需求已经从以生理需求为主发展为以心理需求为主。针对这一现象,林左鸣提出了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广义虚拟经济,他将广义虚拟经济定义为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且往往是以满足心理需求为主),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1]。 “互联网+教育”是人们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对知识精神需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这正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性质。虽然国内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很多,但都主要集中在“互联网+教育”的相关理论、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很少有人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对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通过分析“互联网+教育”的特点得出“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为了能促进我国“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快速发展,本文还对“互联网+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 互联网+教育

(一) 互联网+

“互联网+”最初是由易观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于2012年11月提出的[2]。在2015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并表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3]。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4]。可见“互联网+”是一个备受各界关注的新的理念。当前虽然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互联网+”统一的定义,但很多学者表示“互联网+”并不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简单的结合起来,而是利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催化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起来,以提高传统行业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各种传统行业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环境,促进传统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与传统的教育行业结合起来,并激发教育行业的发展潜能,就形成了“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的优化和集成作用,通过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使教育能够实现公平。此外“互联网+教育”仍以教育为本质,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以学习者为中心”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期促进教育行业的发展[5]。

三、“互联网+教育”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

(一) 追求知识的精神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而是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而现在互联网的门槛要求很低,只要是能识文断字且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互联网+教育”具有大众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只要会使用互联网的人就可以加入“互联网+教育”的潮流,获取自己想学科目的相关资料。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会更多的追求心理需求的满足,而“互联网+教育”的大众性特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学习知识,使人们对知识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如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科学化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入,使其心理满足感增加;大学生通过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教育网站可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使自己可以在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 知识的高效流通和转化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只能在固定的场所、固定的时间通过简单的教学设备从教师那单向获取知识,而在课下由于场所、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交流,从而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解疑答惑。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一方面学习者可通过互联网选择学习内容,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论坛、Email、在线提问等各种方式及时与教师、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可见“互联网+教育”就是将知识、信息进行及时传输和交换,使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广义虚拟经济正是以知识和信息的高效流通和转化为标志[6],可见“互联网+教育”与广义虚拟经济有着高度的相关性。

(三) “以人为本”的理念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的传统教育方式,它主要是以学生课前学习、老师课上解疑为主要教育方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学习意愿,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习者都能获得进步,这种教育理念符合广义虚拟经济所强调的“以人文本”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互联网+教育”除了能提供各种学科的教育资源外,还能将传统教育资源以多媒体课件、精品课程、电子书等多种形式呈现于学习者面前。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教育”平台所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呈现方式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突出了个性化教育[7],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也与广义虚拟经济的“以人为本”理念相一致[1]。

(四)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只能单向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而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常常会导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从而导致学生间存在“教育不公平”问题[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地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机构等优秀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重点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球最新的科研成果,这样就可以消除信息鸿沟,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而在广义虚拟经济下,人们在心理上越来越重视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消除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使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当前我国“互联网+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在广义虚拟经济环境下,“互联网+教育”不仅降低了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现象,还可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因此各界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但我国在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挑战:

(一) 基础设备覆盖不全面

实现“互联网+教育”的前提是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设备。当前许多高校虽然覆盖了局域网,教室里也安装了多媒体,但是老师们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PPT放映,与学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中小学学校害怕学生因沉迷网络而耽误学业,仅在老师的办公区域覆盖网络,导致学生不能通过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另外很多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教室没有配置多媒体,老师仍然只利用黑板进行教学,这断绝了学生通过互联网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二) 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

随着广义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对于物质上的满足,人们会更多地追求心理上的满足,虽然“互联网+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由于当前很多学校教师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感。例如,在很多地方,教师只是利用互联网下载课件,采用简单的PPT投影进行授课,很少有老师能够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 了解程度低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为了通过“互联网+教育”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实现教育公平,学习者首先要对“互联网+教育”足够的了解,但当前学习者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本自学与老师上课讲解这两种方式,也有学习者会上网查找资料,但很少有学习者会通过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进行学习。以山西省为例,据调查,仅有4.42%的人表示非常了解“互联网+教育”,有23.89%的人表示没有了解过“互联网+教育”,还很多人表示对类似慕课、翻转课堂等在线教育网站不是很熟悉。可见学习者对于“互联网+教育”的了解程度不够是阻碍 “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学习者希望可以通过互联网以较低价格获取优秀的教育资源,来满足其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但“互联网+教育”现在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还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这使得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教育资源质量及课程收费价格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给学习者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困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很多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公司们将关注点放在教育平台的搭建上,忽视了开发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导致教育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使学习者难以分辨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的企业们对课程资源的收费价格也有所不同,这有可能会出现学习者以高价格购买了低质量课程情况,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程度。

(五)信息糅杂,给学习者带来不便

“互联网+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共享,但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使互联网包含了海量的知识和信息。这些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常常会伴随着信息糅杂,这会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不便[8]。一方面,广义虚拟经济时代是一个讲究知识快速高效传输的时代,而教育资源选择过多,会使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高效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查阅带来不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学生的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共享虽然会使学生的选择增多,但同时也会使互联网上出现教育资源重复的现象,这会使学习者在查找资料时出现信息反复阅读的情况,降低了学习者查找的效率,降低了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最后,网络信息混杂,会使学习者在查阅信息时难以辨别真伪,从而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五、广义虚拟经济中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还可以满足人们追求公平的心理需求。虽然当前我国在发展“互联网+教育”过程中面临着挑战,但可以通过政府、企业、教师共同努力来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企业、教师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互联网+教育”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1.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会剥夺一部分学习者享受优秀教育资源的机会,会阻碍一部分学习者加入“互联网+教育”潮流,所以说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政府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加快一些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使偏远地区的学习者能够享受到“互联网+教育”所提供的优秀教育资源,从而改变因地区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使更多的学习者的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2. 建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

当前,政府缺少对“互联网+教育”的监管部门,这导致“互联网+教育”的市场秩序紊乱,出现教育资源质量良莠不齐、乱收费等现象,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的“互联网+教育”管理机构,对“互联网+教育”行业进行监管。政府教育部门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实行监管:

(1) 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

由于政府没有设立关于教育资源质量的评价标准,当前互联网上教育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还有许多教育资源重复出现的情况,在广义虚拟经济下,这会给学习者带来一些困扰,从而会降低学习者的心理满足感。所以政府应该设立教育资源质量评价标准,只有通过评价标准的教育资源才能上传到在线教育的网站上供学习者查阅。另外政府在进行教育资源质量评价过程中还要进行重复率评价,当被评价的教育资源和已有的教育资源重复时,系统应自动拒绝该教育资源的上传,以降低教育资源的重复率。

(2) 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

现有的各个在线教育网站对教育资源的收费标准不同,导致“互联网+教育”行业出现价格形成机制混乱的现象。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混乱的“互联网+教育”的环境会降低人们的心理满足感,因此政府要规范网络课程的价格,使学生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3) 要求“互联网+教育”教师要持证上岗

目前有很多“互联网+教育”教师没有持证上岗,经常会出现兼职大学生充当老师上课现象发生,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还会影响“互联网+教育”行业环境,所以政府应该要对在线教育网站的教师进行监督,对那些雇佣无证教师的企业警告或罚款,以降低无证上岗教师给学习者带来的影响。

(二) 企业层面

1. 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

“互联网+教育”在广义虚拟经济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但目前很多学习者对“互联网+教育”还不是很熟悉,这不仅会阻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还会使一些学习者追求教育公平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为了使学习者更加地了解“互联网+教育”的相关内容,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们在完善网络教程的基础上要加大“互联网+教育”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习者加入到“互联网+教育”的潮流中。例如企业可以进入高校进行“互联网+教育”知识的宣传,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体验服务,让学习者亲身感受“互联网+教育”的优点。

2. 完善网络教程

从事“互联网+教育”的企业在加大自身宣传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其网络教程,保证其提供的教育资源的质量。因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企业成功的前提,只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满意度,才会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进而才能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要完善网络教程,企业不仅要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还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设立一些“教师成长系列计划”,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以完善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广义虚拟经济下,教师培训计划还可以满足教师在精神层面、社会地位感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可以在促进“互联网+教育”过程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方面的精神需求。

(三)教师层面

1.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在广义虚拟经济中,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教师要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习者的弱点,并针对其弱点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这些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采用多种模式或混合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和设计的创新等方面,通过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

2. 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询和检索知识

由于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教育信息和知识,这会降低学习者的查询信息的效率。广义虚拟经济是以信息和知识高速传输为特点的,信息的高速查询可以满足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为了能使学生能通过互联网快速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网络查询、检索信息。

参考文献: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9-11.

解继丽.“互联网+”引领教育改革新趋势[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5,02:85-88+108.

中国新闻网:《:制定“互联网+”计划 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2015年3月05日,http:///gn/2015/03-05/7103116.shtml.

杨莉萍.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5,09:232-235.

薛晔,牛冲槐,赵欣,宋磊.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才聚集的定义及内涵[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2,(3):78-82.

互联网的发展第3篇

确立建设互联网强国的发展方向与着力点

2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因此,就如何建设网络强国,他提出五个方向,即技术(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信息与网络文化(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信息经济(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人才队伍(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

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为大会发去贺词,并在贺词中阐明了中国建设互联网强国的终极目标,即“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中国人民”。但是,无论是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还是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互联网发展对国家、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国内,一方面“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另一方面“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在全球,呼吁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体系,“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中国互联网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网民人数世界第一,移动互联网用户世界第一,但是中国互联网“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而国际互联网上也是暗潮涌动,美国占据着绝对强势和垄断地位。国内外的互联网发展环境决定了2014年是重塑网络话语权的起始之年。

法规条例不断推出,互联网管理全面开花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专门有一条论及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问题,“从实践看,面对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飞速发展,现行管理体制存在明显弊端,主要是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不仅从互联网管理的顶层设计层面理顺了体制机制,而且改变了过去管理严重滞后的状况,针对互联网新应用、新问题的管理力度明显加强,依法管理进入轨道。

4月,多部门联合开展“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红袖添香”“水木网”等一批知名网站被查处。

8月,国信办《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简称“微信十条”),规定内容包括: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需资质;保护隐私;实名注册,遵守“七条底线”;公众号需审核备案;时政新闻设限;明确违规如何处罚。

9月,国信办、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开展“整治网络弹窗”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传播色情信息、木马病毒、诈骗信息等非法弹窗行为。迅雷弹窗因传播色情低俗及虚假谣言信息,在12月被关闭。

11月,以电影中文字幕为主的主题资讯交换平台射手网公告称:“需要射手网的时代已经走开了。因此,射手网正式关闭。”同日,人人影视暂时关站。

管理的利剑不仅直接指向互联网网站及相关应用服务,而且包括与互联网行业、产品关联的影视、机顶盒等方面。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函要求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关闭互联网电视盒子视频客户端。7月,又约谈7大牌照商的负责人,就整顿互联网电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大牌照播控方,在一周内全部下线境外影视剧;未经批准的终端产品不允许推向市场;与电信运营商停止违规合作,如变相开展IPTV业务;不允许终端在网上销售。

在加强监管之外,正视互联网管理的滞后,认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地推出新法规和修订陈旧法规,也是互联网管理的应有之义。10月和11月,网信办先后宣布将出台APP应用程序发展管理办法和在年内出台修订后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10月29日网信办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新闻网站采编人员正式纳入统一管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出台于2005年,至今已有9年。而在这9年间互联网网民呈几何级增长,网站多达400万家,类型五花八门,运营模式多种多样,网络技术迭代更新,陈旧的管理规定显然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互联网发展。网络采访问题也一直是不被正视但又现实存在的一个问题,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采访权的划分、采访范围的划定等,都急需廓清。在中国从互联网大国向互联网强国迈进的道路上,2014年对于互联网行业可谓管理之年。

传统媒体真正拥抱互联网,发力融合之道

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8月20日,《人民日报》评论版以《拥抱融合,传统媒体才有明天》为题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媒体融合早已不是生硬的学术理念,而成为全球范围内正在演绎的生动现实。”“报业向网络进军不是发展增量而是应有之义,通讯社更愿意称自己为全媒体机构,而广电集团办报纸、做网站也已是新常态。”传统媒体拥抱融合既是“救亡图存”的自我拯救,也是创新发展、履行责任使命的战略任务。在意识形态领域,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开拓新兴媒体领域,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的必要选择”。

在此大背景之下,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领域的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人民日报、新华社相继推出新闻客户端,并在客户端上创新特色,创建政务平台,为各地政府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新媒体问政提供通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都基本形成了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三位一体的移动传播布局。上海报业集团先后推出“澎湃”和“界面”两个重量级新媒体产品,同时开设近百个垂直细分的微信公众号,整个集团拥有解放网、文汇网、新民网、上海日报网、大申网、百度新闻上海频道等15个网站和12个移动客户端。

这一轮传统媒体的转型以及与新媒体的融合显然与以往有所不同,开始尊重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开始思考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价值,开始摒弃大而全的理想情怀而专注小而美、少而精的特色产品,开始适应新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性,开始认识内容与渠道的不同价值并实施维护网络版权的举措。“用户”、“产品”、“体验”、“定制化”、“个性化”等成为传统媒体经常谈论的字眼,也标志着传统媒体真正尊重与理解互联网,真正接受与融入新媒体。2014年是传统媒体革新图存、抢占新媒体市场的发力之年。

大规模并购不停,BAT意在构建互联网生态圈

如果说2013年是互联网巨头大规模并购的起步之年,那么2014年大规模并购已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新常态,尤其是BAT三大巨头随着并购的深入正在成为互联网寡头。

2月,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网;3月,以2.14亿美元现金入股京东商城;5月又以7.36亿美元占股19.9%的方式入股58同城,同时把大众点评网和京东商城纳入微信平台。

7月,阿里巴巴在去年收购高德地图28%股份的基础上,再次与高德达成协议,收购剩余72%的股份,实现对高德的全面收购。高德地图随之接入天猫商城和淘宝,成为地理位置的必选之用。此外,还与银泰、文化中国、优酷土豆、华数传媒等合作,以入股或控股的方式进行大规模并购。

BAT之一的百度也没闲着,1月即全资并购糯米网,4月又与携程旅行网和猎豹移动达成收购或入股协议,10月成功获得巴西团购网站PeixeUrbano的控股权。

《财经》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在过去的三年里,阿里巴巴收购和入股了30家公司,腾讯入股了40家公司,百度也入股了30家以上的公司,而且并购的标的物从创业公司拓展到大型平台型公司,从国内向海外延伸。

从收购对象看,互联网巨头的收购战略或者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占据垄断市场,形成网络寡头经济,比如优酷与土豆合并成为互联网视频行业的NO.1,阿里巴巴入股优酷土豆,自然享受到垄断市场的红利;或者是为了弥补上下游产业链的不足,打造以自我为中心的闭环的互联网生态圈,比如腾讯把易迅、拍拍网打包给京东商城并战略投资京东商城,又入股大众点评网和58同城,就是弥补在交易性电商和社会化电商领域的缺漏;或者是为了向未知领域进军,布局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抢占制高点,比如阿里巴巴投资教育、健康、娱乐和文化传播领域,欲实现跨界扩张。其实,无论是哪一类并购对象,哪一种并购方式,互联网行业强者恒强的局面已经形成。BAT三大互联网公司业已成为PC端和移动端网民的入口,不仅拥有巨大的流量资源、客户服务能力和支付能力,而且正在将线上的垄断优势延续至线下及至跨界经营。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三大互联网巨头已经跻身世界互联网公司前十名之列,并以构建互联网生态圈的态势成为网络寡头。2014年是互联网公司构建生态系统的探索之年。

微信政务和自媒体社群相对活跃,改变移动互联网生态

新浪微博在上半年成功上市,但2014年腾讯将微博事业部撤销,微博业务并入腾讯网,网易也将微博业务与网易轻博客LOFTER进行整合。微博的活跃度下降已成不争事实,但是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社群的活跃度呈上升趋势。个人、小团体、企业、媒体和政府机构等各类微信公众号纷纷创建,微视、微商也以新应用、新服务受到追捧,自媒体社群更是在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

据《21世纪经济报道》7月报道,微信公众号的总数已超过580万,日均增长数由去年的8000个上升至1.5万个;微信平台推广功能公测期间,已有8000多个广告主、1000多个流量主参与其中。

伴随微信公众号而来的是各种机构推出的各类微信榜单,比如清华大学沈阳团队推出的微信超级榜(Top500),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传播度、覆盖度及公众号的成熟度和影响力,给出微信WCI指数,并依此排定单篇文章排行、微信公众号排行等;人民日报推出的政务指数排行榜(双微),综合评估全国政务微博、微信运营情况。榜单的出品方各有自己的大数据计算方法,有时给出的排名也并不一致,但由此可看出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榜单上的政务微信和自媒体社群都成了用户关注的方向。

9月,网信办下发针对微信的更明确的指示,要求全国各地网信部门推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积极运用即时通信工具开展政务信息服务工作,发挥微信“‘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实时互动功能,运用微信与民众开展交流,即时有效地获得政务行为实施效果的反馈”。

无论是自媒体社群,还是微信政务公众号,其活跃度都在上升,这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建立在微信平台上的产品,一方面会改变用户的行为习惯,改变网络舆论场,影响社会治理服务;另一方面自媒体社群与微信平台合作,利用微广告联盟和微电商平台开展商业化运作,移动互联网端的新型电子商务正在开疆拓土。2014年是微信政务、自媒体社群的初始之年。

众多新技术落地,期待下一步的创新发展

2013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还被称为纸上谈兵;2014年,这些技术开始从云端落到地面,从理念、概念变为实实在在的应用。

2014年世界杯比赛,大数据被称为夺得冠军的德国队的“第12人”。早在比赛开始前,德国足协就与SAP公司合作,“私人定制”了一款名为“比赛洞察力”的足球解决方案,通过摄像头、传感器等工具捕捉到球员跑动速度、位置、控球时间、防御范围、动作细节等大量数据,分析每个球员的特点和表现、球员的防守范围等,教练据此更有效地对球员上场时间、位置、技战术等进行优化配置;在与法国队对阵前,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法国队非常注重中场,但在两翼留有空当,所以就确定针对这些区域出击的战术。那些被迅速收集并加以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数据,提升了球队的作战能力,找到了针对性的制敌方式,从而帮助德国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7月,小米公司的可穿戴设备产品――小米智能手环亮相,8月在天猫正式售卖时不到一小时即售罄,双11期间,智能手环卖出9万个。从运动手环到智能头盔,从智能衣物到谷歌眼镜,从智能插座到无屏电视,由互联网驱动的智能设备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进入智慧家居生活情景,特别是基于物联网的个人生活大数据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私人顾问。

9月,苹果新品iPhone6,在功能菜单里,新增加了NFC(近场通信)功能。NFC功能在装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上已成为标配,这次能被高端品牌的苹果吸纳其中,说明NFC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更普遍的应用。据中国移动相关人士公布,中国移动NFC手机已经销售600多万台,业务已经有80多个,未来会重点应用在公交、地铁、金融等近场支付上。NFC除了装配在手机终端,还可以扩展到更多的联网设备中,包括智能穿戴、智能汽车等。一旦智能终端在近场支付上形成快捷与便利的优势,那么移动互联网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互联网的发展第4篇

一、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社会和谐 1.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出现 互联网于1960年代诞生于美国,最初是出于军事目的而构建。1970、1980年代,TCP/IP协议投入使用并成为当代计算机网络的世界标准。1980年代末,电子邮件软件Eudora被开发出来。1990年代初,万维网(WorldWideWeb)以及浏览器软件产生,此后互联网便以迅猛之势向社会大众推广、普及,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因互联网技术而获得重大改变。 InternetWorldStats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3月底,全世界网民达到15.96亿人。[1] 而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P11),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大陆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使用宽带的网民有3.2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13.4%,上网普及率达到25.5%。 从互联网应用来看,网民的网络应用行为可以划分为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四种类型,基本涵盖了现在的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博客日志、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络金融等具体应用类型。[3(]P28) 笔者认为,互联网究其实质,是一种技术、工具或媒介,与人类以往的结绳记事、甲骨刻字、简牍书写、纸面书写和纸版印刷等,并无属性上的分野。不过互联网是一种高新技术、工具,可以高效储存、传输海量数据;也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媒介,为信息的传播、交流大开方便、快捷之门。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或媒介,通过众多取代传统行为的互联网应用行为,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而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不断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与本文主题相关,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出现对当前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2.信息时代的社会和谐仍在于利益的博弈均衡 关于和谐社会与社会和谐的含义,自有中国官方的解读。而在法学研究领域,有国内学者在论述法的和谐价值时认为:“法的和谐价值就是法所具有的那种协调不同主体或同一主体之间多种、多样、多变的价值追求、从而促进人们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它表现在:协调和化解不同的利益;缓和矛盾、化解矛盾;协调个人与国家、公平和效率、发展和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关系,来促进和谐。发挥法的和谐价值,就要在立法上准确认识客观利益和准确选择适当的法律调整方法,司法、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以及加强法律监督特别是宪法监督。”[4]这一观点基本道出了和谐这一价值的含义。 笔者认为:和谐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具有极大的抽象性,信息时代、信息社会的社会和谐与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有基本相通之处,互联网是一种技术手段或工具,不能改变社会关系的实质内容,各种利益的博弈均衡仍是实现信息时代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社会和谐在于实现各种利益的相对平衡。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毕竟是不同的时代,信息时代实现社会和谐与以往社会有所不同,存在着许多新的问题、难题。所以,很有必要探讨一下互联网究竟对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影响,互联网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哪些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 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2000年代初,互联网发展一度进入“严冬”,不少大型门户网站“烧”完了风险投资机构的钱之后,难以为继而被迫关闭,人们对互联网的发展多持悲观心态。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仅两三年后,互联网的“春天”即已出现,一些存续下来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找准了盈利点而迅速扭亏为盈,而且利润极为可观,互联网很快造就了一批跻身福布斯富豪榜的新型富豪,其中不少人年龄仅仅30几岁。互联网公司何以会迅速盈利?其实这得益于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与大量投入,得以于这一时期极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得益于广大网民的海量使用,无数次鼠标点击无形中造就了这种数字财富。 可以说,2000年代是互联网极为迅猛发展并走向普及的年代。这一段时间,互联网的发展环境非常宽松和自由,甚至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的基本精神就应当是“自由”。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这一时期互联网发展的主流是健康的。而从法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对社会和谐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公权力与私权利、公权力之间和私权利之间的博弈均衡。具体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互联网增强信息对称,其健康发展有利于对公权力有力、高效的监督与约束 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促进了各种社会信息、公共信息的公开,增强了各种社会信息、公共信息在社会主体特别是地位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对称,这客观上要求着、督促着公权力的行使必须更加透明,公共权力机关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反过来说就是,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强对公权力行驶的更加有力、快捷高效的监督与约束。 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通过互联网曝光了不少公权力行使不当的事件以及滥用公权力的政府官员,如2007年10月起的陕西省镇坪县周正龙假华南虎照事件,陕西省林业厅等有关地方官员为了谋取地方利益,不惜公然掩盖了事实真相,结果成为笑柄,并造成现代成语“正龙拍虎”;[5]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建设如美国白宫一样的豪华政府办公楼,2008年3月,举报人李国福在安徽省第一监狱医院死亡,后有关“白宫”的照片经网络曝光后,有关人员受到查处;[6]2008年12月,南京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在开会时抽市场价每条1500元的“九五至尊”香烟、戴名贵手表的照片被网上曝光,不久后,周被南京市纪委“”,因涉及贪污受贿数额达200万元而受到处理[7]不可否认,在上述事件中,传统媒体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们看到,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传媒,具有高效快捷的优势,正在不断挑战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其发挥的媒体监督、舆论监督作用远胜过传统媒体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对公权力的行使是一种巨大的监督力量,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对公权力的不正当行使极为敏感,会产生光速般的反应,这是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正确行使公权力的利好事情。#p#分页标题#e# 2.互联网形成“模态市民社会”,其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私权利的快速发展与实现 笔者不赞同互联网时代出现的“虚拟空间”、“虚拟社会”之类的提法,而认为人们的各种网上行为实质仍不过是各种互联网应用、使用行为,仍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行为。只不过,人们通过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工具或媒介,容易隐藏或掩盖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真实身份、地位,进而容易促成不同社会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与利益博弈。因此,可以说通过互联网的“培育”,形成了一个“模态市民社会”,在这个场域中,威权与权威受到挑战,社会结构扁平化,网民(Netizen)主体地位平等,民众的权利意识、维权意识获得快速培育而高速发展,真实的维权行为不断涌现。因而可以说,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私权利的快速发展与实现。 例如,2007年3月初,物权法通过前夕,重庆市九龙坡区出现“史上最牛钉子户”,最初是一张照片(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仿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及帖子在网上迅速传播,说的是拆迁户杨武一家不满拆迁补偿而拒绝房屋拆迁的事情,后来网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友纷纷支持杨武一家的维权行为。[8] 后来不久,经过各方反复博弈,此事件得以和谐解决。市场经济培育着人们的主体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而互联网则更加增强着人们的这些意识,其正在不断快速促进着民众私权利的发展与实现,而最终更加有利于利益博弈与社会和谐。 三、当前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危害 互联网本身蕴含着一种强大的力量:一种网聚起来的汹涌澎湃的力量。这种力量指向社会、指向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既有上述积极的方面,也存在着不少消极的地方。进入2000年代末,有识之士不断发现并日益关注互联网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易加剧某些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矛盾、增加某些私权利与私权利的冲突,不利于社会和谐。从法学研究角度来看,当前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突出且严峻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 1.网络暴力横行,肆意践踏公民合法的私权利互联网汇聚、形成了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如不加以约束和控制,在某些时候就会沦为一种事实上的暴力。 有时,网络暴力表现为藐视法律的媒体审判、舆论审判和道德审判。以“人肉搜索”为例,著名的“人肉搜索第一案”又被称为“网络暴力第一案”,说的是北京女白领姜岩于2007年12月29日从24层的家中纵身跳下。在自杀之前,她写下“死亡博客”,记载了她自杀前的心路历程,称是因为丈夫王菲的婚外情,并提及了王菲的姓名、工作单位地址等信息。后大旗网()、天涯社区()转载这一网上日志,激起网友的愤怒情绪,发起“人肉搜索”,找到王菲的具体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当面进行谴责,王菲被单位开除,有的网友甚至到王菲父母家门口写下“逼死贤妻”、“”等字句。[9] 此时,互联网成了一种藐视个人正当权利,藐视法律的暴力工具,而网民则不顾现实法律的尺度而另设公堂形成制度外的审判,这对法治是一种不良的冲击与破坏。 有时,网络成为现实暴力的助推力,不加约束和控制的网络力量对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破坏。仍以“人肉搜索”为例,2004年暑假期间,河南科技学院学生周春梅与林明通过网上聊天相识并恋爱,后因某种原因周春梅提出分手,林明竟然决定报复周春梅,并产生了杀死周春梅的罪恶念头。2008年10月21日,林明从上海赶到河南省新乡市,于2008年10月22日晚7时许,将周春梅骗至华兰大道与东明大道交叉口处后,持水果刀向周春梅颈部、面部等猛刺数刀,致使周春梅当场死亡。而悲剧发生前,为了找到周春梅的“下落”,林明在网上发帖,散布虚假信息称周春梅欺骗了他,周的学费都是他给的,说周是负心人,自己得了绝症,死前想再见周一次,求助网友找周。“热心”网友进行“人肉搜索”,终于得到了周的具体地址。[10]此时互联网不仅成了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工具,而且对现实暴力而言是“助纣为虐”。 2.单边信息、不良信息、垃圾信息泛滥,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2008年12月,在泡泡俱乐部等网上社区有人发帖称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名家王长喜“死了”,[11]后来很多人信以为真,但王长喜仍出现在课堂上,谣言不攻自破;2009年6月11日,北京大学副教授阿忆(周忆军)在自己的新浪博客[12]上称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方静涉嫌间谍犯罪被批捕,后经证实为不实信息,但是其行为对当事人方静造成不良影响,阿忆随后又道歉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就是速度极快,单边信息、虚假信息最初不易为普通民众所识别,这些信息的传播容易扰乱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及时澄清、辟谣,对散布虚假信息者要给予相应的谴责及惩处。[13] 互联网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良信息,如2008年1月起的“艳照门”事件,香港演员陈冠希等当事人私生活的照片被泄露在互联网上并迅速传播,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后来上海又出现“东楼Kappa女”、北京中学生“门”等同类事件。而还有不少散布政治仇恨的信息,通过各种相对隐蔽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播、散布,对不辨事实真相、不明道理者容易造成误导,破坏和谐的社会秩序,甚至威胁政府的权力。互联网上的垃圾信息也很多,特别是垃圾邮件泛滥,如不采取强有力的过滤措施,我们就发现自己的邮箱常常被大量的垃圾邮件所填充,进而又会浪费我们大量宝贵的时间去处理垃圾邮件,结果就会造成上网成本、交流成本的增加。 实际上,不良信息的范围很广,而最易于传播不良信息的互联网应用主要是各类互动版块,如论坛、社区、评论等,[14(]P65-82)对这些互联网版块的治理现在仍然没有实质进展。网站举办者缺乏责任意识,甚至为了获取更多的页面流量,有意放纵某些易于传播不良信息的网上互动行为,如某些大型门户网站,其每一条新闻后的评论版块几乎成为某些网民发泄的场所,那里冲刺着各种污言秽语、谩骂攻击。言论自由决不意味着可以什么话都说,这样的谩骂攻击易于滋生网络仇恨,加重人们的某些不满情绪,造成很多不和谐局面。#p#分页标题#e# 3.网民个人信息资料在网上遭泄露、传播,个人生活安宁受侵扰 由于目前有关互联网的立法相对滞后,在互联网上的不少不良、不当甚至有害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制,其中网民个人信息资料在网上遭泄露、传播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甚至司空见惯。造成网民个人个人信息资料在网上被泄露、传播的原因,第一是由于网民在注册某些网站会员时不善于自我保护,而实事求是地留下了个人关键的信息资料;第二是由于某些网站对注册会员的个人信息资料缺乏保密措施导致其泄露,也有网站通过出售大量会员个人信息资料进行牟利;第三,某些专门搜集个人信息资料者通过技术手段或其他手段窃取大量网民的个人信息资料。在互联网上,个人电子邮箱是重要的个人信息资料,而其遭泄露的情况也是最多的。 一旦电子邮箱遭泄露,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此邮箱将受到垃圾邮件的长期困扰。至于其他关键的个人信息资料遭泄露,后果可能更严重,如某些黑客通过木马病毒窃取网民的银行账号、破解登录密码,然后转走账户里的资金;某些骗子通过网上获取的个人手机号码进行诈骗活动,等等,都对个人的生活安宁造成侵扰,甚至会危害某些个人重大利益。 4.网上侵犯著作权现象严重,对著作权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在互联网上,未经许可,此网站的文章被彼网站随意转载的情况大量存在,甚至还有“好事者”专门开发了用于瞬间采集其他网站文章的软件(如臭名昭著的采集软件“火车头采集器LocoySpider”),运用这类软件,一些站长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很快就获取大量网上文章,“瞬间”就能生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网站。这无疑是裸的强盗行径!尽管一些站长采取了在文章中添加干扰码、水印的措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侵犯其他网站文章著作权的行为仍大量存在。说互联网的一个特征是“共享”没错,但是共享绝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拷贝其他网站的文章。还有,在互联网上,软件盗版行为猖獗,大量拥有著作权的非共享软件被肆意盗版、破解,包括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也没有幸免,有些人甚至公开设立网站提供经他们破解、“优化”,但同时添加了商业内容的盗版Windows操作系统以非法牟利(如番茄花园的站长通过盗版、加工的Windows操作系统,非法获利以百万计,当然最后锒铛入狱)。电脑、互联网为数据的快速复制大开便捷之路,这同时也为著作权保护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5.后现代式的恶搞、戏谑与嘲讽,网络无政府主义滋生、蔓延 2006年初,居住上海的自由职业者胡戈根据陈凯歌电影《无极》,“恶搞”出了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藉后现代的方式戏谑、嘲讽了电影《无极》的“玄妙”,以无厘头搞笑的方式发泄了对该片剧情与拍摄的不满。此短片一出,立即笑翻互联网,此后恶搞之风大行其道。近两三年,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等戏谑、嘲讽现实社会中某些事件的流行语。近期又出现了对“超级女声”李宇春的恶搞:说“信春哥,得永生”、“信春哥,考本科”等,把李宇春男性化,称“春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人们的这些互联网行为如同“酒神的狂欢”,在戏谑、嘲讽的同时,也在不断滋生、蔓延着“网络无政府主义”[15],极力主张互联网的独立性,试图超脱于政府的管理与法律的规制,期望挣脱社会权威的话语“霸权”,这对政府、社会的威权与权威构成很大的挑战甚至威胁。 实际上,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远不止上述这些,而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无论对公权力的行使,还是对私权利的维护,进而对社会和谐,都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因而对互联网进行治理显然非常必要。互联网治理不仅不会阻碍互联网的发展,相反能够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必然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四、关于当前互联网治理路径选择的思考互联网说到底还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互联网治理的核心在于规范人们在互联网条件下的各种行为,问题的逻辑出发点是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音符、是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问题的逻辑归宿点是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互联网健康发展了,各种行为得以规范,各种利益的博弈得以均衡,也就从总体上有利于我们社会和谐的实现。 关于互联网治理的路径选择,相关研究者存在不同看法,有关问题仍在不断探讨。例如,JohannesM.Bauer认为,应当针对互联网中的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治理方式,而这些治理方式包括自我管理、自我及合作管理、多层次治理和政府干预;[16(]P19)闫强、舒华英认为,对互联网本身要从结构、功能和意识三个层面去理解,他们提出了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17]而唐守廉则将互联网治理分为网络/结构层面、功能/业务层面、信息/权益层面和治理/机制层面。[18(]P32) 互联网治理是一项巨大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互联网中新的问题还在不断暴露或出现。笔者对互联网治理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认为:互联网治理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政府与民间互动,全球国际组织与国家协作,技术手段与规范手段并举,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治理,还可以从协同理论和系统理论中获得启发。 1.政府与民间互动 在中国通信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学术报告会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毛伟认为:“政府支持、民间运作”应当是中国参与国际互联网治理的有效模式。他特别强调了民间机构的作用:互联网治理从最初开始,就主要由民间机构负责。政府没有出现在一线直接参与运作,特别是那些关于技术协调与标准制定方面的国际组织,由相应的民间机构参与,既符合国际惯例,也便于争取国家利益。[19]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场域,是一个巨大的“模态市民社会”,政府的力量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触及,民间机构、社会力量应发挥基础作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与问题的不断出现,在关键领域,政府的管理不可缺席,如涉及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网上侵权和网上犯罪等问题,政府的管理应发挥主要作用。在互联网治理中,政府与民间应当形成良好的互动、配合,政府在行驶管理权时应当尊重民间的意见,政府与民间不能造成抵触局面,否则不仅不利于互联网治理本身,更会损害社会和谐的基础。#p#分页标题#e# 2.全球国际组织与国家协作 互联网具有跨地域性、全球性,因而很多时候单靠国家范围内的治理很难奏效。例如,2004年,中国信息产业部(现工业与信息化部)推出了网站、域名ICP/IP备案系统,要求中国大陆范围内所有网站举办者对自己的网站进行备案,向网上备案系统()提交网站及其主办者的主要信息,国内的服务器空间提供商对备案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各省级通信管理局终审,这样做的用意是便于网站发生问题时及时处理。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很难说起到什么作用,因为那些真想从事非法活动的网站不会把服务器放在国内,而往往使用国外的服务器,他们干脆不办理网站、域名备案,他们使用国际域名(com/net/org等),而国际域名的管理中心在美国,中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无可奈何,而通过国内封锁域名或IP的手段也难以奏效,因为域名或IP可以更换。 正是因为对互联网治理全球性特征的认识,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orkGrouponInternetGovernance,WGIG)于2004年成立并开展工作。2005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综合对互联网治理的各种定义,确定了一个面向行动的工作定义:互联网治理就是各国政府、企业界和民间团体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出发,对于公认的那些塑造互联网的演变及应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决策方式和程序所作的发展和应用。[20] 这个互联网治理的定义表明,互联网治理在全球国际组织的框架下进行,但是仍要以各国家为基础,各国家在互联网治理问题上应加强协作,国家与国际组织也要加强协作。 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国际论坛(InternetGovernanceForum,IGF)[21]于2006年成立,这是联合国根据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决定设立的有关互联网治理问题的开放式论坛,同时是一个国际组织,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 IGF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0日~11月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以“互联网治理促进发展”为主题,讨论了与互联网治理有关的互联网开放性、多样性、安全性和接入等问题。IGF第二次会议于2007年11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重点讨论了重要互联网资源、互联网接入、多样化、开放性和安全性等问题。[22] IGF第三次会议 于2008年12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讨论了保护青少年健康上网、国际合作抵制网络犯罪、互联网治理能力建设、推进社会服务与创新、平等接入与共享机遇、行业自律与保护网络隐私等问题。 3.技术手段与规范手段并举 互联网是“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好的坏的都不断涌现出来,但是也不必恐惧,因为说到底互联网还是一种技术,而对于互联网的治理,技术手段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23]例如,对垃圾邮件的治理,国内知名的免费邮箱提供商如网易、新浪就做得很好,通过技术手段对垃圾邮件进行拦截、过滤,基本做到了让用户免受或少受垃圾邮件的困扰。但是,跨国的谷歌Gmail邮箱系统则在过滤、拦截垃圾邮件技术上显得不够成熟,导致很多用户抱怨Gmail邮箱里的垃圾邮件过多,甚至被迫放弃使用Gmail邮箱。不过,也应注意,在使用技术手段进行互联网治理的过程中,不能伤及互联网应用本身,尽量不要增加有关主体的成本,否则可能遇到很大阻力。 例如,2009年6月,中国政府推出了上网不良信息过滤软件“绿坝”,要求厂商安装此系统,其用意可谓良好,但是却遭到了抵制,至今很多厂商都不愿安装此软件,这是技术手段遭遇的一个困境。 在互联网治理中,规范手段是根本的手段。互联网治理的关键是人们的互联网应用、使用行为,而规范(包括法律、道德等规范)对人们行为具有约束力、强制力,要求人们在互联网上自由“冲浪”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通过规范手段,一方面,可以从正面引导人们正确的互联网应用、使用行为;另一方面,对那些不利于互联网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的互联网应用、使用行为,应当予以处理、治理。 4.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治理 联合国互联网治理工作组(WGIG)在2005年确定了当前互联网治理中最受关注的20多个问题,其中前5个问题分别是:IP地址和域名管理、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多语种域名和网上内容、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垃圾邮件。可见,互联网治理不是局部的,而应当是全局的、全方位的,否则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顾此而失彼”。互联网治理应当是四维作业,从多个角度开展工作方能奏效。另外,如上文提及,互联网治理的问题时分层次的,对不同层次的问题,所采取的治理手法、强度均有所不同。 简短的结论:从法学研究角度,互联网健康发展有利于利益的博弈均衡,有助于社会和谐;互联网本身也需要和谐,互联网本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互联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不仅危害互联网发展本身,而且最终损害社会和谐;互联网治理应当发动政府和社会的多种力量,运用多种规范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进行。

互联网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互联网+”为文化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1.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消费意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 应用使得我国逐步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出现与应用更是为信息获取提供了稳定的媒介,专业人员能够利用各种大数据技术来把握人们的文化消费意愿,进而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 2.互联网技术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文化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其在发展的历史沿革中,各个领域之间的界限十分清晰,各个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比如:传统的报纸期刊、图书、电视、电影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分属于不同的领导机关。当前,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得各种文化产品门类之间形成了以内容为中心,相对完整的网络开发营销系统,互相之间紧密联系,上下游角色转换自如。不同的媒介信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无差别传输与转换,比如,纸质书、有声书、视频、电影、体验式公园等等,可以从一个内容实现全形态、全介质贯通。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文字编辑能力,还需要掌握摄影、视频、编辑、剪辑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保障文化产业融合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互联网+”时代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1.产业基础较薄弱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文艺演出、语言文化、图书出版等文化领域面临着“文化赤字”;对于中国文化形象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的产值占 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美国文化产业占GDP比重的12%;日本文化产业规模在2000年就已经超过当年日本汽车工业的产值,占GDP比重的17%;而近邻韩国在制定了文化发展5年计划后,文化产业也一跃成为主导产业,其产值已达到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 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00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产业结构不合理

虽然“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文化产业突破了传统发展的怪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实际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样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的不均衡、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呈现出极度的不平衡。比如,以内蒙古为例,当地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但受经济发展的局限,缺乏系统规划和资金投入,呈现方式简单粗放,其文化产业增加值始终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困境,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开发能力受限,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互联网的发展第6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余额宝;P2P网贷

一、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是指再利用网络设备和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传统金融操作的混合金融模式。从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来看,广义上的定义包括了第三方支付、电子金融商务等等,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依靠互联网来实现的资金融通交易模式都属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有两大组成,一是传统金融机构,包括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二是非金融机构,只依托于网络技术进行工作的企业, P2P网络借贷、第三方交易平台等等。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方面快捷的特性满足了现代人对于效率的强烈需求。

其实国际上一直未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这是个满怀中国风的词语。因为我国金融系统的产生与发展时期还很短。大部分的金融投资都是由银行掌控,这就造成了国民投、融资渠道少,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于是,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投资理财工具有余额宝,理财通等,融资工具有P2P网络借贷等。以余额宝为例,马云就是换了一种思维,利用银行贷款项目多,时常出现资金短缺问题,于是开发了余额宝这一产品。聚小财变大财,借给银行,因银行拆借利率高从而使用户获利。其本质还是将钱放在了银行里。只是通过了第三方,也就是余额宝之手,来寻求利益最大化。

业界对余额宝这一创新也是褒贬均有。但总的来说,是褒大于贬。毕竟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横空出世的一个词汇,一个热得发烫的词汇,它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我们现在不能说是颠覆性的,但是,在理念上真的是颠覆性的。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的原因

1.小微企业融资难

目前,我国的小微企业已经有大约5000万家。这些企业数量多,种类杂,在市场竞争中都普遍需要资金。这就形成了企业信贷需求大,银行处于优势而企业处于劣势的局面。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难以贷款。同时,银行贷款利率过高,小微企业难以承担。这时,P2P网络借贷等融资产品便可发挥其作用。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能充分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2.国家互联网金融不成熟,监管方面较为空白

银行存款、借贷的利率都受到央行的管制。所有的利率都必须在央行的标准下浮动。于是,存款利息低而贷款利息高。但互联网金融整个存取款过程,投融资过程都是在网络上进行。这些平台不是银行,不受央行管束。这就给电商带来了巨大的自由性。电商尽可能的给与用户优惠。于是用户数量不断攀升,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

3.相关行业齐头并进

因为互联网金融涉及方方面面,是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要想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强有力的系统支撑。这就促进了互联网、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科技的发展。还比如网络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问题,于是,保险公司便迎来了机遇。基于网络的创新保险产品,例如退货运费险、手机碎屏保险、高温保险等等以往不曾出现过的产品纷纷涌现。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企业合作与兼并重组。留心观察的人们会发现,众多的理财工具背后都有个强大的网购平台。比如余额宝背后的淘宝、天猫,微信理财通背后的京东商城,零钱宝背后的苏宁易购……这就是为了方便用户能随时取钱满足网购需求。同一集团自然最好,就像余额宝的钱提取到支付宝中,实质上资金仍在阿里集团。不是同一集团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就像腾讯和京东商城的合作,共建互联网金融平台。这就带动了电商业的合作甚至是合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当前的环境下,强强联手,企业兼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有利于金融行业的繁荣稳定。

三、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安全隐患系数大

2.政府将加强监管与干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2015两会的热点也是:加强金融改革,利国惠民。当下,互联网金融的火热已然引来了各方的关注,国家必定加强干预,提高各项准入政策,保障该行业的安全与稳定。而且互联网金融依托网络转账,第三方支付等手段,势必会引起现金的减少,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带来干扰。此时,政府就需要介入,甚至包括共享数据。当然,这是为了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执行,但却对互联网企业的自由发展带来了约束。

3.用户提转频繁,资金流通性太大

对电商的资金稳定带来隐患。以余额宝为例,所谓余额,就是少量的,零碎的金钱。尽管部分用户不只是单纯将余额存入其中,但单凭这一名称,就可以发现,此产品开发时对外宣称的名号是让使用者用余额赚钱(尽管就余额宝而言,它自然希望大家存入的资金越多越好)。很多资深的投资人也知晓余额宝的操作流程:集资来获取银行高利率,实际上还是未能脱离银行,在盈利方面仍然不及股票和基金。所以很多投资人根本没有将余额宝纳入自己投资理财行列中来。再加上近日来余额宝等网络金融平台的收益逐步回落,余额宝颇有还未完善,便已衰落之感。 4.电商为吸引用户,增加很多优惠服务,加大自身的资金压力

5.传统金融的强势追赶

曾经的金融业主干就是银行。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包括购买基金都被银行包揽。如今,各种理财、投资产品横空出世,国民存取款、购买基金不用再去银行排队等候,而是用手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这对银行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垄断金融业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对于银行的未来,各类学者也是纷纷出谋划策。常亮、陈进认为: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借鉴“余额宝”成功经验,跳出传统金融的框架和理念,以信息科技为引领,运用互联网金融思维,以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重构商业银行的渠道体系, 重组内部的组织框架,突破金融服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加快对传统银行的业务和服务 的改造和转型,以便解决银行便利性相对不足、资金成本较高等问题,构建更加高效的金融 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服务便捷性和用户体验。

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策

1.加强信息系统的支持,保障网络安全

各大电商需要大量吸纳信息工程人才,构建更加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形成低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交易市场。

2.加强准入制度与申请难度,保障客户的安全

自平台可以发展信用评级服务,对高信用度的公司颁发认证牌照及资质认定,使各方的资信状况较为公开透明化。

3.拓展全新领域,加大创新力度

互联网的发展第7篇

一、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

在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规模、金融体系的模式架构和服务理念的创新程度都发生了极大改变;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划分也使得复杂的金融交易简单化,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快捷,易于被大众客户接受。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特点和互联网金融应用现实意义的分析,将互联网金融细致划分为五大类,如表1所示。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挑战和冲击极大地影响了金融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加速了金融机构的发展,促使其转变了管理理念并改变了制度架构,从而促进了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交互发展,实现了两者的共同进步。同时,这种冲击和影响包括变更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改变业务流程、确立客户基础、提高服务效率、建立有利于金融市场发展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完善其管理体制及运行方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弱化中介角色。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推进,使得传统金融中银行这一主要金融中介的地位受到弱化,客户在办理金融业务时可直接跳过银行这一中间人,这造成传统金融机构的职能被削弱,而这种金融脱媒现象的产生正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意义。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融通双方在进行金融交易时,脱离了以往模式下的银行或交易所等媒介机构,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融资过程。同时,对于信息的核实、认证、匹配等过程具有针对性与直接性,使媒介作用趋于萎缩。(2)减少收入来源。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银行最主要的收入还是利差收入,而净息差是银行盈利的重要指标。专业的技术、繁杂的知识和分散的业务流程都是传统银行业实现持续价值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金融业相对垄断、市场价格未全面开放的前提下,银行需要取得政策上的优势和行政保护。但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发生变动,客户消费需求和消费渠道的不同使其价值理念发生本质改变。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参与者逐渐趋于大众化,社会划分和专业化均被大大弱化,加之银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利率化市场的不断推进,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性愈发趋于明显。因此,对于银行的收入来源来说,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其的影响和冲击是巨大的。(3)动摇客户基础。任何经济业务的开展都离不开客户这一必然要素,它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收益的基础。但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由于二八定律的支配[14],使得客户利益受到了损害。在这一定律下,银行只需服务20%的客户就可获得80%的利润,而剩余80%的客户却在为银行作贡献的同时享受着低端服务,这更加体现了客户的重要性。因此,一旦客户思想发生动摇,将会对银行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辽宁网民人数已达2453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55.9%,超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同时数据还显示,到2013年12月辽宁省网络购物网民数为1200万人,与2012年底相比上半年通过网络购物的网民增加200万人。互联网金融正是抓住这一被传统金融忽略的机遇,实现了对客户的精准营销,使得传统银行中的客户基础受到动摇。(4)改变经营模式。互联网金融彻底改变了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以网络金融平台来代替实体网点,以客户自行选择适合的金融产品来取代客户经理的营销模式,以自己动手办理业务来替换柜员经办的服务方式,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更好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信息收集分析方面,互联网金融摒弃了传统方法中繁琐复杂的人工方式,运用云计算原理实现信息的搜集、处理及录入,并且将不对称、金字塔型的信息扁平化,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5)影响管理方式。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极大地影响了传统金融的管理方式,其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给传统银行中呆板而繁杂的内部流程带来了冲击;二是削弱了以往传统银行对物理网点的依赖程度,使得银行在业务开展上不再受到限制,不仅管理体制得到了改进,其方便、快捷、高效率的优势也逐渐突显。以阿里信贷这一新型融资服务为例,其在服务流程上极为便捷,从贷款申请、审查到贷款发放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大大节省了办理业务的时间,减少了复杂的审批环节。

三、传统金融业的应对之策

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的今天,传统金融业应积极主动应对,认真思考,结合自身实际,改善管理模式,提高竞争优势,分析共生和竞合的生态,争取跨界竞争的主动性,实现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1.以观念更新为先导,积极迎接挑战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冲击下,如何抵抗住来自各方的压力,破除陈旧的体制,突出于“新”,立足于“变”,着力于“建”,不断地加大金融创新和变革的力度,应该引起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讨论。(1)树立新的战略理念。良好的经营理念决定正确的经营目标和方向。面对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业我们不应墨守成规,遵循以往传统的经营观念,而是要树立新的思想,体现新的见解,形成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的战略思想。应将客户第一、服务至上、服务制胜作为其经营理念;将市场第一、勇于竞争、善于创新作为其营销策略;将盈利第一、合理分配、增收节支作为其效益理念;将风险防范、流程简化、提高效率作为其管理理念,使其在战略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2)构建新的模式类型。一是构建新的服务模式,即将互联网通讯技术运用于传统服务模式中,改善其结构体制,形成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出新的服务模式。服务模式的新颖除表现在改善服务态度上以外,更为主要的是创立与互联网金融相匹配的互联网平台,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方便。二是构建新的产品模式,即打破产品固有的传统模式,创新出适合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有利于其不断革新的新金融产品,从而适应客户的变化并满足其需求。(3)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在树立新的战略理念,构建新的模式类型,建立新的经营形态的基础上,应提出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法,逐渐替换以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点突出其灵活而不生涩、高效而不僵滞的特点,并且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做到方便客户、服务客户、满足客户,从而促进业务发展。同时,还要强调风险控制,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实现业务的统筹发展。(4)建立新的经营形态。互联网金融一改过去宽泛而模糊的经营模式,在了解和服务客户的方法上实现改进,运用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对所掌握的客户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客户需求信息,并根据客户自身的喜好制定一对一服务的精准营销计划,时刻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业务转型,形成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应运用创新技术和先进工具创建互动参与系统,通过精心的筹划实现与客户的良性互动,从而加大对客户的吸引力,提升客户的向心力。

2.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主动调整转型互联网金融虽然发展快速,但在短时间内全面替代传统金融也是不可能的。对于互联网金融,在顺应其发展趋势的同时应主动促进其对传统金融的发展,在立足于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调整转型,从而适应新的变化与发展。(1)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银行业务。电子银行的建设是近年来各大银行关注的焦点,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也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银行要实现新领域的开拓,就必须充分运用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完善现有业务基础上实现新突破。首先,要立足于重点客户,在专业上突显优势。从互联网金融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竞争主要着眼于中小客户,这是由于大客户需要拥有更专业全面的服务,而互联网金融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银行在深化重点客户服务方面要加大力度,提出创新观念,形成稳固的客户服务关系。其次,要关注一般客户,在效率上突出特色。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金融对一般客户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突显一般客户群的作用。在这一问题上,传统金融业应提高认知,注重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同时对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加以重视,并且在服务质量与效率上加大提升力度。最后,要区分不同的客户,在贴心服务上显差异。对不同的客户应采取不同的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要求,在区别对待、差异服务的同时,使其感受到更高的贴心程度。(2)借助网点渠道,增强客户体验。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拥有其独特的自身优势———网点渠道,银行应努力发挥这一优势,突显其特色。首先,追求渠道形象的新颖,即实现外观与服务内容上新的突破,一改传统方式给人们留下的杂乱无章的印象,对客户进行分区处理,在增加大堂服务引导人员和专业咨询人员比例的同时,减少柜台服务人员的数量,实现电子银行业务的普及。其次,突显渠道功能的全面。应努力实现网点业务综合化,使所有网点均可办理本银行已开办的所有业务,尽可能提高业务办理效率,缩减客户往返次数,精减业务的流程与环节,使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再次,提倡服务能力的高效,即提高银行一线人员的服务能力,加大培训力度,重点提高营销技巧、服务技能以及对新产品的认知程度,使其成为具有专业水准的服务人员。最后,加强客户体验的新鲜感。银行业务的本质与现代经济相同,都是体验经济。在客户体验上,银行应力争上游,以开放式营销模式增加客户体验类产品,从而吸引客户注意力,增强客户新鲜感。

3.以模式创新为突破,自觉融入变革传统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模式创新与体制变革,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在与互联网金融竞争过程中实现突破,取得胜利。当前,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创新:(1)以产品创新体现竞争需求。产品是银行连接客户的纽带和桥梁,体现了任何服务的本质要求,只有产品得到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业务创新。同时,产品创新是互联网金融特色得以体现的关键,它指出了在对新产品开发时,一定要考虑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体现其新的竞争优势,在实现和电商企业合作的同时,还应着手创立自己“网上商城+网络融资+平台创新”的综合化电商平台,从而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2)以方式创新适应变化需求。现如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推进使得银行的客户与市场大量流失,其生存空间也被不断压缩。在这一压力下,银行机构只有选择改变其原有的模式与方法,将方式创新着眼于管理上,使其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要求,并遵循一切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前提的宗旨,在注重风险防范的同时,最低限度地使用效率低下的行政管理办法。此外,应通过数据挖掘实现数据创新,进而实现营销过程的精准管理,在建立客户模型的基础上,加大数据金融服务能力创新力度,从而实现管理方式的变革。(3)以服务创新满足客户需求。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业要积极应对,对与其相关的重要技术领域进行前瞻性研究,如成立创新实验室等,对人力、物力进行充分配备,使其更好地适应互联网金融的要求,形成更佳的融合。同时,要积极寻求与成熟的电商和支付平台合作的机会,节省自身平台建设的时间和成本,并与互联网金融形成良好的布局,成功实现数据、资金与平台的聚拢,实现服务创新上的新突破。

四、结论

互联网的发展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物联网;IPv6;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1.44

1 物联网

物联网作为泛在网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融合一个或几个网络面向人与物、物与物的通信。为实现更加广泛的互联功能,把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高安全地进行传送,这需要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等融合。IPv6为物联网广泛应用铺路,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或者说,是相比互联网有着更多实体终端的应用技术。云技术为物联网提供腾飞的翅膀。

物联网在工作过程中,会将大量的实体终端通过网络进行整合,并进行统一的处理与分配等。在物联网的工作中,所有终端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而过于庞大的存储总量无疑是任何一个终端都难以独立消化的。传感器让物联网变得更智能,物联网的最大特点与优势便在于它的"联"上。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呼唤IPv6。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2011年4月,APIC宣布亚太地区可正常分配的IPv4地址池耗尽,另据预计,已分配我国的IPv4地址将在未来两年内基本耗尽,这表明IPv4地址体系已无法为我国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智能家电、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公共服务、位置服务等众多潜在的互联网新应用、新产业,已对IP地址空间提出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IPv6将带动今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将为未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已成为今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2 将IPv6技术应用于物联网感知层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让万物相连”,这是物联网发展的美好愿景。然而,目前这一愿景却无法实现,一方面是受到网络、终端和技术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IP地址的短缺。在IPv4地址已经分配完毕的今天,虽然通过地址转换等技术可以暂时缓解短缺难题,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尽快在全球范围内推广IPv6技术,才能为物联网的发展奠定基础,助力其腾飞。只有IPv6能够提供足够的地址资源,满足端到端的通信和管理需求,同时提供地址自动配置功能和移动性管理机制,便于端节点的部署和提供永久在线业务。IPv6是业界公认解决IP地址枯竭问题的“良药”,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形容IPv6:“可以为地球上的每粒沙子都分配一个IP地址”。而“物联网”最基本的要求是首先要为每个物体分配一个IP地址,才能实现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呼唤IPv6。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2011年4月,APIC宣布亚太地区可正常分配的IPv4地址池耗尽,另据预计,已分配我国的IPv4地址将在未来两年内基本耗尽,这表明IPv4地址体系已无法为我国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智能家电、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公共服务、位置服务等众多潜在的互联网新应用、新产业,已对IP地址空间提出了巨大需求。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将为未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已成为今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未来,如果业界能够进一步加快IPv6的推进步伐,那么将呈现出物联网和IPv6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局面。一边是IPv6地址资源的释放让越来越多物与物相连的应用实现,另一边则是为了满足物联网对IP地址的旺盛需求,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推出IPv6的商用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万物相连”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在IPv6的支撑下,这必将成为现实。

“2011中国无线世界暨物联网大会”作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无线技术产业国际盛会,旨在分享和推动无线技术领域技术革新,打造高端信息交互平台,并发掘无线技术在物联网产业中的市场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呼唤IPv6。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2011年4月,APIC宣布亚太地区可正常分配的IPv4地址池耗尽,另据预计,已分配我国的IPv4地址将在未来两年内基本耗尽,这表明IPv4地址体系已无法为我国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智能家电、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公共服务、位置服务等众多潜在的互联网新应用、新产业,已对IP地址空间提出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IPv6将带动今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将为未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已成为今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3 结束语

物联网的前景是广阔的,而随着物联网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未来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出台,市场对于物联网行业的预期也会不断提高。IPV6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全球化一个大的趋势发展方向,是现代通信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可以看到,IPV6势在必行,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产业界各方会配合国家的发展的各项路线图积极的行动起来,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以地址过渡为契机,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需求呼唤IPv6。2011年2月,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2011年4月,APIC宣布亚太地区可正常分配的IPv4地址池耗尽,另据预计,已分配我国的IPv4地址将在未来两年内基本耗尽,这表明IPv4地址体系已无法为我国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未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三网融合、智能家电、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公共服务、位置服务等众多潜在的互联网新应用、新产业,已对IP地址空间提出了巨大需求。另一方面,IPv6将带动今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IPv6巨大的“地址空间”将为未来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已成为今后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苏云成,宋如敏.实现IPv4向IPv6过渡的双协议栈技术和隧道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0.

[2]王标,潘丽,王卫兵.叶光明推行物联网技术构建远程救护系统中国医院管理,2012,02.

[3]S.KentandR.Atkinson,“RFC2401:SecurityarchitecturefortheInternetProtocol,”Nov.1998.

[4]D.Forsberg,J.K.Malinen,J.T.Malinen.andT.Weckstrm,“Dynamics-HUTMobileIPtechnicaldocument.”Inthesoftwarerelease0.5:Aug.1999.

[5]Liyi.The Application of Secur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Wireless Connected Modein Internet of Things[J].China Medical Equipment,2011.

互联网的发展第9篇

互联网的商业化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先后产生了信息门户、电子邮箱、搜索、电商、视频、电子游戏、广告、社交等互联网商业模式,这些互联网商业模式都围绕人类的消费而建立,或提供信息消费,或提供商品消费,抑或是服务型消费,总之无不与人类消费有关。纵观PC时代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卖”字,电商直接销售商品,视频、门户以及搜索网站出卖流量为商家商品或服务销售提供广告服务,电子游戏、社交、视频等莫不如此。该类直接为人类提供产品或服务消费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我们称之为互联网1.0时代,又称之为消费互联网时代。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100ec.cn/detail--6249575.html)。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互联网商业化1.0时代——消费互联网

互联网的商业化与人类自身需求的发展也是同步的,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从低到高逐层升级的,物质消费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互联网的商业化正是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互联网帮助产品制造厂家或服务提供商家进行销售,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模式。不过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加入了娱乐化、金融化等很多元素。

建立在PC上的消费互联网,首先解决的是买方与卖方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价格比较与品类聚集,形成了网络上的超市或专营店,可以使用户不出门便可了解商品的特性及价格,从而做出选择。电商搭建商品销售平台,通过发达的物流来实现交易完成。视频、门户及社交则通过娱乐化的增值服务来吸引客户注意力,从而帮助商家促销产品。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具体的消费品(产品或服务等)是核心,内容是核心。而如何吸引用户的眼球、增加用户的黏性以及提高客户转化率是关键。因此,消费互联网也被称之为眼球经济模式。为了增加眼球,社会化媒体担负起了主要功能,所以才有了“一切产业皆媒体”之说。消费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及主要商业模式详见下图所示:

互联网商业化2.0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终端设备引领的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扩大了连接的范围,随时随地超越时空连接一切成为可能,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驱动下,互联网已经通过不断的连接与聚合,打破了传统产业的栅栏与篱笆,极大地消除了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与PC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连接与聚合能力更为强大,使得互联网逐渐从消费为主(物美价廉的服务、快速便捷的服务)的消费互联网模式逐渐向线下实体延伸,向产业靠近,于是出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O2O模式,以及更为宽广的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模式的出现,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驱动,同时也是人类自身需求层级的提升。社会已经不再局限于便捷的服务方式及物美价廉的消费,而是利用互联网向更为广阔的产业挺进。

另外,从互联网发展的逻辑看,消费互联网时代属于巨头垄断流量及入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提供消费有关的互联网服务的入口及平台比较集中,已经形成了大的平台,各大平台已经稳固占据着各自领地。所以消费互联网时代属于平台时代,或者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上述局面,入口比较分散,互联网向线下实体与产业靠近,取而代之的是重度垂直与细分,虽然很难再形成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或生态,但互联网却对未来生活、产业的影响与改变更大。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垄断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百花齐放,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景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互联网已经从消费互联网大踏步迈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产业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尤其是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第三产业(服务业)已全方位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商业化轨迹详见下图:

建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商业模式中也与消费互联网有所不同,表现为更加协作,融合、开放的一面。如果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可以将企业简单地区分为互联网公司与传统行业的话(说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分离状态),那么,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通过更为强大的连接与聚合能力,更为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以及更为开放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产业/行业紧密相连,形成共赢的局。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互联网+行业,也不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销售,而是互联网改变和打造传统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形成一种新的融合。

自互联网商业化应用以来,互联网已逐渐成为改变社会、商业最重要的技术及应用,而且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社交方式及经济发展。伴随着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移动互联形成了一张巨大无比的网,一网打尽天下万物。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云计算及大数据应用将互联网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由此形成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相比于建立在PC上的消费互联网,基于移动终端而形成的产业互联网则更为强大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都将在未来被逐渐的互联网化。产业互联网化体现为互联网的技术、商业模式、组织方法等三个方面,而移动终端、云计算、宽带网络等三项技术的不断迭代则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互联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互联网+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

产业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更多元化的商业形态,如Uber、滴滴打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分享经济模式;小米的粉丝经济模式;体验经济模式;社群经济模式等。还有更多的模式处于探索之中。但是,产业互联网时代可能再难以形成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平台,互联网+的机会在于接地气,互联网+的发展在于更多地与线下实体融合,更多地与传统产业融合,形成智慧产业。无论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都可以与互联网形成有效衔接。从理论上讲,所有的行业都有互联网+的可能,都有被互联网改造的空间。越是靠信息不对称生存的企业,未来被变革被颠覆的可能性更大。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大的风口和机会来自于未曾触网的行业。“360行,行行出状元”这一句话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大行其道,但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则是至理名言。这就给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迎接互联网浪潮提供了大的机会与舞台。互联网入口分散,传统行业分布广泛机会多多,重度垂直将成为重要的创业方式,“垂直垂直再垂直,细分细分再细分”,每一个细分行业领域都有巨大的机会。放弃创建平台创业思路,扎根产业做好线下服务,以产品与内容取胜将成为产业互联网创业的主要方向。“接地气”是成功的不二法则!本章节出选自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一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

自互联网商业化的近2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第一个十年里,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和平共处,互联网催生了很多新经济,比如门户、游戏和电商等。第二个十年里,互联网逐步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未来的第三个十年,互联网+势不可挡,互联网将进一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未来生活方式将由此改变。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不仅仅是结构的改变,而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协作方式的改变。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改变的是商品销售方式、商品流转效率及人类消费方式,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产品的生产环节、研发环节,改造的是整个产业链条。而这些环节范围广、影响面大、配套服务众多,所以,产业互联网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既有关联又所有不同,其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以下:

第一,用户主体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个人用户(以C端客户为主)提升消费过程的体验,而产业互联网主要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B端用户,企业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是一个从个人虚拟化到企业虚拟化的转换过程。

第二,发展动因不同,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在阅读、出行、娱乐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其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将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得到推进。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不仅限于流量的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如果将当前的企业从互联网的角度进行划分,可以区分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企业。传统行业涉及门类众多,对人类生活影响极大,从吃、穿、住、行、玩无不囊括其中。因此,传统行业改造升级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而传统行业存在诸多痛点需要去改善和解决,其中,互联网是最好的工具之一。

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变,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营销的互联网化,比如广告主从在报纸上做广告到在网络上做广告。二是渠道的互联网化,例如京东,京东的出现对线下终端模式发起了挑战,那些依靠终端站着挣钱的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使得传统渠道服务商--国美和苏宁开始转型互联网。三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这个进程从2010年开始,其最大推手是智能手机的爆发,典型的案例如小米。四是当下正在进行运营的互联网化,企业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下一个阶段将是互联网+,进入互联网全面改造传统产业的时代。

如果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国民经济的行业分为三大类,即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互联网+改变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局面,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被互联网深度改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现在这种改变正在向第二产业以及第一产业渗透。互联网+工业以及互联网+农业将成为未来最大的风口。以互联网+工业为例,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无人飞机、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车联网等大批软硬一体化的智慧工业出现,互联网改造了工业的生产、研发及销售的各个环节。这就是我国确定的工业2025计划,与德国提出的工业4.0异曲同工。互联网+对农业的改变更具有深远的意义,我国有着广阔的农村人口和农业耕地,如何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物流周转速度,杜绝污染毒食品,改造我们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互联网打造未来生活方式最为广阔的领域。

迎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场景、商业模式均与消费互联网时代有所不同。消费互联网始于互联网商业化之初,建立于PC互联网之上,一切围绕产品交易或服务进行,流量成为最重要的获客手段,因此属于典型的眼球经济。而产业互联网发展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伴随着互联网连接与聚合能力的提高而逐步深入的。显然,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所有不同。

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时代,被改变的不仅仅是传统行业,同时还有发达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传统互联网平台。即便是提供平台与渠道的互联网企业,在新的互联网+浪潮来临之际也已成为提供基础设施的传统互联网,如果不能够顺势而为适应互联网+的变化,必将失去自己的地盘,逐渐被新的互联网企业所取代。在消费互联网时代,商品从短缺到过剩,大而全的、一站式服务的、可提供品类与价格比较的互联网平台具有巨大优势,随着过剩消费时代的来临,追求个性化、订制化服务的小而美的垂直类平台则适应了时代。尤其是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细分的行业及服务,需要精细化的、给消费者以体验和参与的新模式。以本地生活O2O的登门服务为例,已经出现美甲、洗衣、搓澡、大厨、家政、家教、美妆、代驾等细分化服务,这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58同城、赶集网有所不同。

面对互联网+,我国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已经开始布局,利用巨大的流量及客户基础从PC互联网走进移动互联网,主动寻求变化。腾讯通过手机QQ与微信双拳出击,已经率先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门票,百度、阿里也已经将触角伸向未来生活的各个角落,逐步完成互联网+的生态布局。多元化布局构筑生态圈已经成为新的发展态势。如下图所示:

百度四大布局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三巨头—百度已经从PC互联网时代迈向移动互联时代。已经从过去的单纯竞价排名式的销售流量向互联网+金融、生活服务方向发展。其中,互联网+金融是其四大发展战略之一。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百度从互联网公司向科技公司发展,软硬一体是其新的发展方向。在四大板块中,位置服务(LBS)、搜索及云战略都是技术驱动,而金融则是百度互联网+的大布局。

阿里商业布局

从上图看出,阿里巴巴在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的进程中已经走在了前面,围绕电商平台以及金融支付,阿里巴巴已经触角伸向传统产业的方方面面。从团购、游戏、教育、旅游、医疗、物流到金融,阿里已经完成了产业互联网的大布局,成为阿里巴巴下一个新的增长点。

腾讯商业布局

由上图可见,腾讯围绕社交平台(QQ及微信)构建起了互联网+的生态圈。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先生将腾讯视为连接一切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以微信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腾讯的社交平台开创了社群经济的新时代。

互联网的商业化应用真正开始于1995年,商业化应用与既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也与社会发展及人类需求和生活方式变革相关。在二者之间,我们分不出究竟是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还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驱动了技术变革。总之,互联网的变迁犹如人类直立行走的历史一样,是一个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逐渐从工具变为平台及生态,成为人类智慧及身体的延伸。人类从被动的接受信息到与信息互动到信息的传播者、参与者。是从中心化、组织化向去中心化、参与感、自组织、社群化方向发展。从封闭、零和走向开放、协作、融合、共赢的过程。众包、众筹与众智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的组织及参与方式。互联网的变迁过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互联网从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的逻辑与互联网变迁的相关性。其中,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互联网+驱动最大。在互联网1.0与互联网2.0时代,互联网主要的商业模式是围绕消费而进行,以满足人类消费为主线,由此而诞生了电商,游戏等直接提供消费品的网站,并围绕促进消费而出现的视频、搜索、门户等网站。在互联网3.0时代,消费时代已经得到了满足,那种仅仅依靠物美价廉的时代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对传统行业的改造,从商品消费环节追根求源,直接指向生产及研发环节,互联网通过与硬件的融合,打造智慧产业,从而推动互联网工业4.0时代、互联网农业时代,互联网+生活方式时代的来临与变革。

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的三大主线

在互联网商业化的前20年中,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基本处于由BAT(百度、阿里、腾讯)掌控大多数入口的消费互联网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取代PC互联网,虚拟化进程加快,逐渐从C端用户(个人)转向B端用户(企业),以价值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将逐渐兴起。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以免费与购买流量的方式抢占客户的眼球,并向客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与服务的中介或平台,垄断了绝大多数互联网商业化市场。大型平台以其巨额的流量和入口形成垄断,后来者难以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所以,依靠烧钱购买流量快速抢占市场成为消费互联网时代生存的丛林法则,唯有快速做大做强才有存活的可能。而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从产品、服务销售向生产、研发等延伸,众多的细分领域的行业被互联网+之后都有巨大的生存空间,在入口分散去中心、去平台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诸如BAT等传统互联网并不占优绝对的优势,因为这些都是纯互联网企业,分别占据着搜索、电商及社交入口,仅仅是为产品或服务提供销售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传统的纯互联网企业如果故步自封,就可能沦落为互联网基础设施,最终会被垂直细分类以及与产业结合的小而美互联网公司逐步瓦解与分化。

由此可见,建立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产业互联网存在着无比巨大的机会,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都有可能被互联网改造,互联网连接能力越强、聚合能力越大,传统产业的机会反而越大。这一改变,不仅为互联网创业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也为传统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将为彼此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互联网化。同时,由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巨头在行业经验、渠道、网络和产品认知等方面的欠缺,将使得产业互联网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以共享经济模式而言,我们可以乘坐滴滴的专车出行,使用共享办公空间办公,在众创空间创业,运用众包将工作外包,运用众筹融资,使用携程、去哪儿订酒店和机票。又如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以登门服务为例,我们可以享用上门洗衣、保姆、搓澡、美甲、美妆服务。

对于消费者而言,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出行方式、社交方式、医疗保健方式,家庭个人生活方式。对于企业而言,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将商品直达消费者,节省了传统时代巨额的中间环节代理费及广告费,将中间节省的费用直接补贴或优惠给用户,让用户在互联网+打造的社群时代用体验、参与及口碑进行有效的传播,这就是粉丝经济、参与经济、社群经济、体验经济的真谛。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从业者,互联网+直接与他们相连,将他们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改变了过去存在的“中介剥削”模式。如春雨医生,法律电商等。互联网+直接将提供者与消费者相连,消除信息不对称和中介,极大的激励了商品提供者,去中介化去平台化已大势所趋,势不可挡。站在产业互联网的风口,可以发现产业互联网的三条主线。本章节出选自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一部《“互联网+”:跨界与融合》。

产业互联网时代下的三大变革

A、互联网+时代下的生产制造变革。

消费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是围绕商品(产品与服务)销售展开,卖字当先,卖字唯一。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产业与互联网逐步融合,互联网企业或传统产业趋于融合,线上向线下发展,线下向线上迈进,实业与虚拟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将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运用到企业生产制造中成为产业互联网的方向。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通用性商品逐渐趋于饱和,个性化订制化产品与服务来自于提供者,提供者(生产者生产或服务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消费者的消费是被动接受,缺乏参与)。消费互联网造成的消费过剩时代即将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消费者需要个性化的需求和参与感。这就要求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企业主导转变为由消费者主导,生产从尊重消费者体验开始,以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产模式,给消费者更多地参与感与良好的体验。

因此,产业互联网在与传统企业融合中的最大特点,即将原有以企业为导向的规模型设计转向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从产品功能研发到产品包装设计,每一个部分都通过互联网思维与用户建立关联,争取更广泛的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制作方案,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尊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小米手机的生产模式,正是将消费者视为研发的参与者,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定位于设计,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又比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正是从满足个性出发。在这方面,苹果从人性出发直指人心,打造了无与伦比的手机体验,开创了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从而为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过渡创造了条件。

面对这一变革,传统产业也好,互联网企业也罢,都需要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进行生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由此可见,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制造方式,就是以企业为导向的规模型设计转向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过程。人的需求与偏好总是不相同的,因此社会才有了越来越多细分的行业,正是这种个性化设计,造就了巨大的产业发展机会。用简单的方式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获得用户的青睐就能够在细分领域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B、互联网+时代下的销售物流体系变革。

消费互联网的代表是电商,无论是美国最大的电商—亚马逊、ebay(易贝),还是中国最大电商阿里巴巴及京东、苏宁、当当等,还有为数众多的垂直电商,以及基于微信建立的微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订餐O2O,如饿了吗?麦基送等。从电商的商业模式看,是在消费者与销售者(包括生产厂家直销)之间建立连接,使商品的生产者直接消除中间销售环节(中间代理商及广告)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将传统销售中间的环节删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费用,用这些费用作为优惠或以免费的方式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实惠,参与商品的生产与研发过程。虽然删减了中间环节及节省了费用,但却不能够节省物流,而且需要更为强大的物流体系支持,如果没有物流体系的支持,电商只能沦落为商品信息搜索。在消费互联网时代,物流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成为重要的环节。消费互联网对物流体系的改善是巨大的,千里之外一日送达的快捷物流,同城快递,送货上门服务离不开发达的物流及配送体系。

互联网对物流体系的改造是全面的,不仅仅是电商及O2O服务促进了物流体系的全面建设。而且互联网还未物流及配送的过程实时跟踪,解决了客户顾虑的痛点。我们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查询到商品、信笺在途寄送信息。同时,对于重要设备及物品可以嵌入电子芯片,通过电子芯片、物联网等技术,我们可以跟踪物品的动态及具体位置。此外,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的地图、位置信息服务对物流体系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如上所述,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为了节约资源与时间成本在分销采购等方面已逐渐采用B2B的交易方式。据工信部统计,我国B2B业务已将近8万亿,企业也更重视线上平台交易与建立,并逐步完善支付手段、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等体系,也促使大量的批发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交易。对于电商来说,电商做的是建立于互联网之上的电子商务,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运用互联网交易平台进行商务电子化,提高了流通效率。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电子交易模式为:网上交易平台+支付工具与诚信体系+线下物流与仓储。物流体系是最重要的一环,京东在发展之初就已看到物流的重要性,不惜血本建立了强大的物流体系。阿里巴巴的模式也逐渐由轻变重,开始发力建立独立的物流体系,以解决物流不畅的劣势,专门成立了菜鸟物流。可以想象,互联网不是排斥实体与传统产业,而是更有效的与传统产业融合。这就比如,再好的电商平台,平台上的商品还是需要线下生产的或消费的。

在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时代,物流体系建设更加重要,传统企业应充分利用线下资源的优势,拓展线上平台,并将线下的物流及售后服务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由此看来,产业互联网在物流交付平台和信息集成交易平台的建立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

C、互联网+时代下的融资体系变革。

我国金融经历了牌照的金融1.0时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金融租赁等7大金融行业均属于国家管制下的金融行业,需要颁发相关的牌照。在该时期,7大金融机构实际上依靠牌照吃饭,有了牌照就等于有了饭吃。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证券公司中的投行业务,从最初的通道、配额到后来的保荐制度,都与资质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传统金融行业竞争加剧,金融机构从拉存款竞争演变为产品与服务的竞争,提供稳定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成为竞争的主要方式,金融由此进入产品与服务为中心的金融2.0时代。该方面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基金,表现好的基金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及管理更多地基金资产。

无论是牌照的金融1.0时代,还是产品为中心的金融2.0时代,融资难与融资贵成为中国金融的怪现状。这就造就了中国出现了大量类金融机构,以及繁荣的民间借贷市场,足见旺盛的金融需求处于长期压抑状态。由于我国金融行业长期受体制因素的限制,导致结构失衡,明显体现在20%的大企业客户占用了80%的金融资源,银行借贷动力不足,使得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制约其发展,金融存在众多的痛点需要解决。此外,我国金融结构也极不合理,间接融资比例过大,直接融资比例太小。

互联网对金融影响是巨大的,从互联网化的证券交易所到电子银行,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金融的效率。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互联网,金融将会是什么模样。随着金融脱媒步伐加大,互联网技术驱动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这就是金融的3.0时代。在金融3.0时代,一切产业皆金融的时代已经来临。互联网金融出现了传统产业互联网网化、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众筹、P2P、互联网理财、虚拟货币等模式百花齐放,极大地丰富了死气沉沉的传统金融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如在沉寂的一潭死水中投下一块巨石掀起波澜。传统金融开始全面向互联网金融发力,就连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也已经杀入电商,而国家开发银行早已杀入P2P行业。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或将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鼓励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多层次金融市场,为互联网+提供资本支持。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三大方向

消费互联网始于互联网对第三产业的改造,也就是对服务业的改造。主要集中在销售、广告、日用生活等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互联网兴起,产业互联网不仅将消费互联网时期的第三产业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而且范围更为广泛。甚至于我们可以把互联网+第三产业(服务业)称之为服务互联网。而服务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按照国民经济的划分方法,互联网+可以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融合,由此形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及互联网服务业(服务互联网),在互联网服务中,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及互联网健康为新型的现代服务业。而本地化生活服务则为服务互联网的核心,构成了未来生活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互联网+目前发展的态势看,“互联网+”已从全面应用到第三产业形成,形成了诸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新业态,而且正在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由此可见,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及互联网服务业将是互联网+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

夯实与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从互联网商业化进程看,发明于1969年的互联网在经历了25年之后才开始商业化应用,为何在长达25年的时间内仅仅被作为计算工具和储存工具未被商业化呢?主要原因在于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浏览器及万维网的出现为商业化提供了条件,而之前的互联网不能够被普通民众所掌握使用,互联网用户的数量还很小,还足以形成吸引人类眼球的能力,也就无法出现眼球经济。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与普及率是影响互联网商业化最主要的两大路径。

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发明将人类引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移动互联网则将互联网商业化进程从消费互联网引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使互联网+成为新经济的核心。由此可见,移动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兴起的技术基础。而在移动互联网之中,终端、云计算、大数据及宽带网络是核心。在这产业互联网兴起的浪潮中,上述四项关键技术加速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上述4项技术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智能终端设备已从智能手机,PAD开始向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基因硬件等多元化发展。网络宽带在向5G 6G迈进,随着卫星通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宽带的处理能力则更加强大。而云计算能力随着连接的扩大进一步增强,并为人类带来最重要的资产—大数据,大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互联网+时代产业互联网的痛点

从消费互联网时代的眼球经济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价值经济,无论最后采取什么样的商业工具和商业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能否提供更好的品质、性价比和服务体验问题。就目前发展而言,我国的产业互联网还存在着以下痛点,解决痛点之处就是最好的商业机会所在。

第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急需完善和提升。

“互联网+”应该先建好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和标准接口的基础设施。

首先,对于网络基础设施,主要就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网速的提高。我国的宽带网络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应当改善与提升。此外,跟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相似,中国的互联网也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距。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城镇网民数量占比达到72.4%,而农村网民仅占27.6%。农村网络基础设施亟待改进与提升。

其次,对于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加大政府对互联网数据资产进行管理的重视与力度,更重视的是适度的合理开放,条件成熟时设立数据资产交易所机制,促进数据资产的交易。

最后,对于互联网标准接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而言,其重要性则在于让大家的产品研发出来后能互相兼容,相互适配。因此,应建立统一的标准,促进开放与协作。

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资,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改善我国投资环境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方面,还不够重视。今后应加大该方面的投入。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